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0b 页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一

宋咸淳四明福泉沙门志磐撰

*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自有佛法以来。所以知三教之并兴。诸宗
之互立与夫世变之不常。固已系之编年。至
欲考一事之本末。则岁月散漫莫之可寻。
今故开张众目会其事要。俾讨论典故者
识某事于某朝某年之下。兹但举略以指广
云耳。

君上奉法  屡朝拜佛  天书御制

圣君护法  试经度僧  特恩度僧

进纳度僧  士夫出家  沙门封爵

僧职师号  不拜君父  不称臣僧

崇礼高行  沙门著书

** 君上奉法

汉明帝。问摩腾法师曰。佛出世何不及此。
答曰。佛虽不往。然光明及处。千年五百。皆
有圣人传佛声教。而往化之。

吴主皓问佛法于阚泽。答曰。孔老法天。诸
天奉佛。

晋元帝。召潜法师讲经。著屐登殿○明帝
幸兴皇寺。集义学沙门讲道○成帝召义
法师入禁中授五戒○召潜法师讲般若
经○召支遁法师入禁中讲经○简文幸
瓦官。听汰法师讲放光般若经。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0c 页 T49-0450.png

宋高祖设斋内殿。沙门道照陈词。帝称善○
文帝率公卿。日集祇洹寺。听求那跋摩讲
华严十地品○帝与侍中何尚之论佛理
○帝闻生法师佛性义。诏求沙门述生法
师顿悟义○孝武召猷法师内殿说法○四
月八日内殿灌佛斋僧。

齐高帝。幸庄严寺。听达法师讲维摩经○
武帝华林园受八关斋戒○帝不豫。诏诸沙
门祈佛七日。天香满殿。

梁武帝。重云殿讲经。沙门法彪为都讲○
召旻法师入殿。讲胜鬘经。公卿毕集○帝
集诸沙门制文。永断酒肉○帝服田衣
礼娄约法师受具足戒。公卿道俗受戒者。
四万八千人○召云光法师内殿讲经。天雨
宝华○帝幸同泰寺舍身○京城大疫。为
百姓设救苦斋。幸同泰寺行清净大舍。开
涅槃经题设道俗大斋五万人○帝幸同泰
寺讲涅槃经○帝幸同泰寺发金字般若
经题。听法者三十万人○幸同泰寺设盂兰
盆斋○简文帝四月八日。建斋度人。亲为
愿文陈武帝迎佛牙于杜姥宅。设四部无
遮大会○幸大庄严寺舍身。群臣表请还
宫○幸大庄严寺发金光明经题○敕大
内设仁王斋○召琼法师于重云殿。讲大
品般若经○太极殿设无碍大会。行舍身
法○集沙门行方等忏法华忏金光明忏
○宣帝召暅法师。为七庙讲大品般若经
○后主召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
○诏顗禅师赴太极殿。讲大智度论题。般若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1a 页 T49-0451.png
经题。诏顗禅师居光宅寺。帝幸寺听讲仁
王经。躬礼三拜○诏顗禅师赴崇正殿。为皇
太子授菩萨戒。

北魏孝文。诏德法师一月三入殿说法。帝数
幸王园寺。与沙门谈论佛法○幸白塔寺
听登法师讲成实论○诏四月八日迎洛京
诸寺佛像。入阊阖宫受散花礼敬○宣武
御式乾殿讲维摩经。西域沙门至者三千
人。

北齐文宣。幸辽阳甘露寺。禅居深观。敕非
军国大事不得闻○武成诏藏法师。赴太
极殿讲华严经。

隋文帝。诏兴法师。太兴殿授菩萨戒○晋王
迎顗禅师至扬州。设千僧斋受菩萨戒。

唐太宗诏常法师入内殿。为皇后太子授
菩萨戒○奘法师译瑜伽师地论。敕写新译
经论颁赐九道总管○武后诏藏法师讲新
译华严经。师指殿隅金师子为譬。集其言
为金师子章○中宗诏于化度寺设无遮
大会○召藏法师入殿授菩萨戒○召北
宗秀禅师居内道场。礼为国师○玄宗召
净禅师至阙问道○肃宗召不空三藏灌
顶授戒○诏南阳忠禅师问道○召邻法师
入禁中讲经○代宗诏建盂兰盆会。设七
庙神座迎行衢道○诏径山钦禅师入见。
赐号国一禅师○德宗幸安国寺设盂兰
盆供○顺宗诏尸利禅师咨问禅理○宪
宗问观法师华严法界。豁然有得。封大统
清凉国师○召鹅湖义禅师问佛性○召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1b 页 T49-0451.png
章敬惮禅师咨问禅法○召宽禅师咨问
禅要○穆宗遣两街迎请汾阳业禅师。中
夜说法端坐而逝○敬宗幸兴福寺观叙法
师讲经。

文宗。诏圭峰密禅师问佛法○宣宗遣使
以师礼召盐官安禅师。力辞。敕所居为齐
丰寺○召辩禅师入见问道○懿宗于禁
中延名僧设讲座自唱经题手录梵文
○设万僧斋自升座为赞呗。长眉僧来应
供。陵空而去。

五代唐庄宗。召三圣然禅师问法。

大宋太祖。诏沈义伦。以金银字写金刚经。
召蕴法师讲演○诏超法师等入内诵金字
大藏经○上手金刚经常自读诵。谓赵普
曰。不欲甲冑之士知之。但言读兵书○
太宗召赤脚道者入见。问南方禅律如何
化物云云○幸开宝塔问。僧何人。曰塔主。
上曰。朕塔因何卿作主○上问。僧何来。答
曰。庐山卧云庵。上曰。卧云深处不朝天○
诏两街僧录省才进盂兰盆仪○真宗召
浮石矩法师讲四十二章经○仁宗顶玉
冠观音像。以朝百官○敕韶州迎六祖衣
钵。入京供养○诏左街琏禅师入对化成
殿○召舜禅师入对便殿。赐紫衣银钵○
乾元节敕福圣塔院。建大斋。施袈裟○神
宗敕大内设千僧斋。施金刚经袈裟○诏
净慈本禅师。住京师慧林。入对延和殿○
徽宗嘉州奏。古树有定僧。诏舆至禁中。曰
我远法师弟慧持也。上令图形制赞○钦宗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1c 页 T49-0451.png
高宗即位遣八辇。召金山勤禅师。诣行在
说法○高宗幸上竺大士殿。炷香赐万岁香
山为大士供○孝宗遣内都监。至径山问
道于杲禅师○灵山琳法师入见问道○幸
上竺问讷法师岁旦光明忏之旨。赐钱建
十六观堂。内翰楼钥作记○敕禁中建内观
堂。一遵上竺制度○佛生日召上竺讷法
师。领五十僧。入内观堂行护国金光明三
昧。赐帛五十匹。岁以为常○召灵隐远禅
师入对选德殿○召天竺灵隐径山及三教
之士。集内观堂赐斋○召上竺讷法师独
对选德殿。问大士灵迹法华经旨○召雁
山中仁禅师入对禁中○幸上竺礼大士。
赐白云堂印。令三学诸宗并诣白云堂。公
举用印○召灵隐光禅师入对。赐号佛照
○召灵隐光禅师入对。进宗门直指○召
雪窦印禅师入见。奏对大说。即日住径山
○上称寿皇。召讷法师入内殿注金刚
经。

** 屡朝拜佛

汉武帝幸甘泉宫。礼祭天金人
(汉人未知佛故谓之金人)

明帝。拜洛阳圣冢佛舍利塔○吴王孙皓拜
沙门康僧会受戒○梁武帝北面礼遗约
法师受戒○陈武帝率群臣拜佛牙○后
主三命智者。请讲仁王经○北魏太祖所
经郡国。见沙门皆致敬○孝文迎洛京诸
像。入宫礼敬○北齐文宣命三藏译经。帝
躬礼梵文○隋文帝诏延法师升御座。拜跪
受戒○唐高宗迎凤翔佛骨。入内礼敬○肃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2a 页 T49-0452.png
宗禁中立道场。礼敬讲赞○代宗铸金像
成。率百僚致拜○德宗迎凤翔佛骨入禁
中礼敬○宪宗迎佛骨入禁中礼敬○懿
宗迎拜佛骨。

大宋真宗上元幸寺观。百拜已上○徽宗迎
佛牙入内敬礼制赞○孝宗幸上竺大士
殿。问讷法师合拜不合拜。师曰。不拜则各
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上忻然致拜。

** 天书御制

梁武帝制水陆仪文。于金山修供○亮法师
撰涅槃疏。帝亲制序○帝亲制涅槃大品净
名三慧诸经义记○唐太宗奘法师新译经
论。御制圣教序○高宗御制慈恩寺碑○
武后御制华严经序○中宗净三藏译经。
御制圣教序○睿宗菩提流志译宝积经。
御制圣教序○玄宗御注金刚般若经○代
宗不空三藏重译仁王经御制序○宪宗般
若三藏译本生心地经御制序○穆宗御
制南山律师赞(至今斋用此赞)

宋太宗。天息灾三藏译经。御制圣教序○诏
以御制秘藏诠缘识论消摇咏命两街笺
注。入藏颁行○真宗法贤三藏译经。御制圣
教序○御制崇释论○登封泰山。御制重修
佛像记○诏赵安仁编修太平祥符法宝录
御制序○诏以太宗御制妙觉集入大藏
○御注四十二章经。御注遗教经○右街秘演
请以御制法音集笺注入藏○仁宗御制三
宝赞。赐宰辅译经院○御制天竺字源序。
赐译经院○御制景祐法宝录序○高宗幸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2b 页 T49-0452.png
太学制文宣王及七十二弟子赞○孝宗御
书灵感观音之寺。赐上竺山○御书太白名
山。赐天童朴禅师○佛照光禅师住阿育王
山。赐御书妙胜之殿为舍利殿额○御制
原道论○御制圆觉经。赐径山印禅师。

** 圣君护法

隋文帝。敕有毁佛天尊像者大逆不道论○
诏诸有佛像碎身遗影所在。官检送寺庄严
(时当周武毁法之后)

唐德宗。京兆尹宇文炫。乞以废寺为学舍
材。敕不许○敕寺观严洁。不得容外客居
住○宣宗裴休言。寺观多为官僚寓客蹂
践。诏今后不得在寺居止。

宋太祖。诏寺院经周朝未毁者听存。已
毁寺佛像许移置存留○诏诸郡铜像依旧
存○诏如闻道场。夜集士女无益修持。并
加禁止○太宗谓近臣曰。儒人多薄佛。向
为中竺佛金刚座令苏易简作碑。指佛为
夷。遂别命为之○诏岭南僧置妻孥。所在
长吏深宜戒厉。○真宗侍读孙奭请损修
寺度僧。上曰。释道二门有助世教。安可即
废○诏京城鬻酒肉者。去寺观百步外。酤
市于僧者。重论其罪○臣僚言。愚民佞佛
蠹害国政。上曰。佛教使人迁善。安可禁止
○诏诸寺观殿阶上。不许人民袒露坐卧○
诏新译频那夜迦经。荤血为祀。不许入藏
○祥符敕品官毁辱僧尼。口称秃字者。勒
停见任。庶民流千里○徽宗宣和敕吴国
公主敬重空门。品官庶民有毁辱僧尼者。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2c 页 T49-0452.png
照祥符三年指挥○孝宗郑国公主出家。敕
品官庶民有毁辱僧尼者。照祥符宣和敕
旨。僧尼犯。官司不得理行。须奏闻取旨。

** 试经度僧

唐中宗景龙初。诏天下试经度僧。山阴灵隐
僧童大义。诵法华试中第一○肃宗敕白衣
诵经五百纸。赐明经出身为僧。时僧标试
中第一○代宗敕童行策试经律论三科。给
牒放度○敬宗敕僧背经百五十纸。尼百纸。
许剃度○宣宗敕每岁度僧。依戒定慧三
学。择有道性通法门者。

梁末帝敕天下僧尼。入京城比试经业。

唐末帝诞节度僧。立讲经禅定持念文章议
论为四科。

周世宗。敕男子十五诵经百纸女子七十纸。
郡考试闻祠部给牒。

宋太祖。诏沙门殿试经律论义十条。全中
者赐紫衣○太宗雍熙诏天下系帐童行并
与剃度。今后读经及三百纸。方许系帐○
至道诏两浙福建路。每寺三百人。岁度一
人。尼百人度一人。诵经百纸。读经五百纸。
为合格○真宗诏释道岁度十人。特放一
人不试经业○诏天下童行。试经业剃度
○仁宗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
得度。参政宋绶夏竦监试。

孝宗。上竺讷僧录。乞行试经度僧。

** 特恩度僧

汉明帝。五岳道士角法不胜。司空刘峻士庶
张子尚后宫阴夫人道士吕惠通等。并求出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3a 页 T49-0453.png
家。

隋文帝。敕士庶出家。是岁度僧五十万○炀
帝诏七日行道。总度千僧。

唐太宗正观元年。度天下僧尼三千人○九
年诏度僧尼三千人。务取德业精明者○
二十二年。奘法师谓。弘法须人度僧为要。
乃诏每寺度五人。凡一万七千人○玄宗不
空三藏建灌顶坛。度人千万数○敕每郡度
真行童子三人○睿宗普度僧道三万人○
文宗敕僧尼非正度。许具名申省给牒。时入
申七十万人。

后唐明宗闽王。度僧二万人。

宋太祖长春节。度童行八千人○太宗普度
童子十七万人○真宗登封泰山。诏天下寺
观各度一人。陪位僧道各度弟子一人○
以吴国大长公主出家。诏童子十人度一人
○诏僧道系帐童行普与剃度。是岁度僧尼
二十四万五千七百七十人。道士女冠七千
一百七十人○仁宗判都省马亮。请无得收
度真刑文身者○神宗敕钱唐天竺观音院。
岁度一人以奉香火。

** 进纳度僧

唐肃宗至德初。宰相裴冤请鬻度牒。谓之
香水钱○听白衣诵经赐出身。或纳钱百
缗请牒剃度。

宋神宗。司谏钱公辅言。遇岁饥河决乞鬻
度牒○高宗敕卖四字师号○自治平末。
始卖度牒。旧以黄纸伪为者多。至是户部
朱异奏。令僧道用敕绫牒○詹叔义上表。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3b 页 T49-0453.png
乞住卖度牒○敕僧道始令纳免丁钱。谓
之清闲钱。

** 士夫出家

汉明帝。司空刘峻阴夫人等皆出家。

梁武帝。通事舍人刘思刕表求出家。赐名
惠地。

敬帝。补阙宗殆弃官出家。号无名。有息心
铭行于世○北魏孝文。京兆王太子兴表
求出家。赐名僧懿○太后冯氏。出俗为尼。
居瑶光寺○宣武太后高氏。出俗为尼。居
瑶光寺○度支尚书裴植母夏侯氏。年七十
出家为尼。入嵩高山○孝庄太后胡氏。出
俗为尼。居瑶光寺。

唐高祖。释智岩初为中郎将。弃官为僧。异
僧谓之曰。卿八十一出家矣○高宗。武后
生皇子。赐名佛光王。踰月。诏于奘法师寺。
出家落发○武后初为宫人。出业感寺为
尼。高宗见之纳后宫○代宗。宰相杜鸿渐
临终。命朝服加僧伽梨剃须发。别众而
逝。依沙门法焚躯。○穆宗。幽州节度刘总
剃发为僧。封大觉师。赐腊五十○宣宗。初
封光王武宗忌之遁去作沙弥。至盐官为
书记。武宗崩。百官迎王即位。

梁太祖。吴越王幼子令因为僧伽同三十
腊○唐庄宗。骑将史银鎗。悟禅道出家名
契澄。

宋真宗。吴国长公主出家。法名清裕○宰相
王旦薨。遗令请大德施戒。剃发著三衣火
葬。杨亿与其子议。但以三衣置棺中○高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3c 页 T49-0453.png
宗。给事中知泸州冯楫。别僚佐著僧衣。升
座说偈而化。

** 沙门封爵

梁武帝。敕沙门惠超为寿光殿学士。

北魏明元。封沙门法果为宜城子。加封安
城公。谥灵公。

唐太宗。敕沙门智威为四大师。封朝散大
夫○高宗时敕惠威为四大师。封朝散大
(即法华天宫二威法师也)武后封法朗九人。为县公。赐
袈裟银龟袋○中宗封万回法云公○敕慧
范封正议大夫。上庸郡公。惠珍九人。并朝散
大夫封县公○敕惠范加银青光禄大夫。万
岁朝散大夫。封县公。广清殿中监充功德
使○睿宗万回卒。赠司徒虢国公○法藏法
师卒赠鸿胪卿○玄宗菩提流志卒。赠鸿胪
卿○肃宗沙门道平。为金吾大将军。破安
禄山反贼○代宗沙门不空封特进鸿胪卿。
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肃国公。食邑三千
户。卒赠司空○德宗沙门圆照充内供奉鸿
胪卿○僖宗沙门妙行诵经见佛大士。赐
号常精进菩萨。爵开国公。

宋太宗译经三藏天息灾。试光禄卿。法天施
护。并试鸿胪卿。月给酥酪钱○仁宗译经
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法护卒○钦宗东京
留守宗泽承制命沙门法道。补宣教郎。参
谋军事。

** 僧职师号

晋安帝。秦主以僧䂮为国僧正。法钦为僧
录○宋文帝敕尼宝贤为京邑尼僧正○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4a 页 T49-0454.png
孝武敕道猷为新安寺法主○敕道温为都
邑僧正○顺帝敕法持为天下僧正。

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僧主○武帝敕玄畅
法献为僧主。分任江南北事。

梁武帝诏云光法师为大僧正。

陈文帝。敕宝琼为京邑大僧统○宣帝敕昙
瑗为国僧正○后主敕惠暅为京邑大僧正
○北魏文成敕师贤为沙门统○敕昙曜为
昭玄沙门都统。

北齐文宣诏高僧法常为国师○敕昙延法
师为昭玄上统○置昭玄十统。以沙门法
上为大统。尊为国师。

隋文帝。敕僧猛为隋国大统○诏昙迁为昭
玄大沙门统。

唐太宗。诏杜顺和尚入见。锡号帝心○武
后敕神秀禅师入京行道。历三朝皆礼为国
师○玄宗沙门一行号称天师○敕辩才为
朔方管内教授○肃宗召南阳惠忠禅师入
见。号称国师○代宗诏南岳法照为国师
○德宗赐澄观清凉法师教授和上○宪宗
赐沙门知玄悟达国师○封澄观大统清凉
国师。○敕沙门端甫录街左僧事。灵邃录右
街僧事○穆宗敕沙门惟英充两街僧统○
文宗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师
大达法师端甫。右胁而灭○敕沙门云端充
左右街僧录○宣宗敕灵晏充左右街僧录
○敕知玄法师充三教首座○敕三教首座
辩章充左街僧录。僧彻充右街僧录○懿宗
延庆节敕左街僧录惠照大师清兰。右街僧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4b 页 T49-0454.png
录明彻大师彦楚。讲论佛法○敕沙门觉晖
充左右街副僧录。

汉吴越王钱俶。奉沙门德韶为国师。

宋太宗吴越国僧统赞宁入见。赐号通惠大
师○真直史馆编修赞宁迁右街僧录○
赐四明延庆知礼法智大师○赐天台东山
本如神照大师○仁宗赐三藏法护普明慈
觉传梵大师○神宗天竺海月大师惠辩补
都师○高宗赐法道宝觉圆通法济大师○
赐径山宗杲大惠禅师○孝宗赐灵山子琳
慈受大师○赐上竺若讷右街僧录○赐上
竺若讷左街僧录慧光法师○赐灵隐惠远
佛海禅师○赐灵隐德光佛照禅师。

** 不拜君父

晋成帝。相国庾冰议。令沙门尽敬王者。何
充抗论不行○安帝。桓玄议。令沙门尽敬
王者。庐山远法师抗辨不行。

宋孝武。制沙门尽敬君上。前废帝制停致
敬。

隋炀帝。诏沙门道士致敬王者。沙门明瞻抗
诏。谓僧无敬俗之典。遂寝。

唐太宗。诏僧道致敬父母。逾年停致敬○
高宗。敕僧道无得受父母尊长拜○玄宗。
敕僧道致敬父母。逾月罢致敬。

** 不称臣僧

齐武帝。沙门僧钟见上称贫道。上以问王
俭。对曰。晋宋以来多称贫道。而使预座。

唐肃宗。敕僧尼朝会表奏毋得称臣(礼记。儒有上不臣
天子下不事诸侯。汉王儒仲见光武称名不臣)。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4c 页 T49-0454.png

** 崇礼高行

宋明帝。诏猛法师月给钱三万车舆吏力。僧
瑾赐法技一部。

梁武帝。惠约法师每入朝。必设特榻。帝座
居其侧○敕法云法师为大僧正。官给吏
力。

陈宣帝。诏割始丰县调。以奉顗禅师。

隋文帝。灵藏律师居大兴善寺。敕左右仆
射两旦参问起居○昙延法师升御座南
面授法。

唐太宗。四祖道信禅师四徵不起。就赐珍
缯。以旌其道○代宗。诏径山钦禅师入见。
赐号国一。敕杭州长吏。月至候问。

宋太祖。吴越僧统赞宁入见。一日七宣。赐号
通慧。

** 沙门著书

梁武帝。沙门慧皎撰高僧传十四卷起汉永
平尽梁天监。开德业为十科。

隋文帝。翻经学士费长房。进开皇三宝录。

唐高宗。沙门道宣撰续高僧传三十卷。起梁
天监尽唐正观○沙门道世撰法苑珠林一
百卷。总括大藏分门类事○德宗。湖州刺史
于頔进沙门皎然杼山诗集。藏于御书殿
梁末帝。沙门归序进经论会要。诏入大藏。
赐演教大师。

晋天福沙门可洪。进大藏经音义四百八十
卷。

周世宗。沙门义楚进释氏六帖敕付史馆。
赐紫衣缣币。
历代会要志第十九之一¶ 第 455a 页 T49-0455.png

宋太祖。吴越寿禅师著宗镜录一百卷○沙
门文胜奉敕修大藏随函索隐六百六十卷
○太宗翰林李昉等。进太平广记。其间录佛
法者三十卷○通慧大师赞宁进续高僧传
三十卷。起唐正观。敕入大藏。又撰鹫岭圣
贤录五十卷。僧史略三卷○真宗。沙门道原
进景德传灯录三十卷○译经润文官赵安
仁。修藏经录二十一卷。赐名大中祥符法宝
录○沙门道诚著释氏要览三卷○益州进
沙门仁赞释氏会要四十卷○仁宗。三藏惟
净进新译经音义七十卷○三藏惟净。进新
译大藏目录二帙。赐名天圣译教录。赐光梵
大师紫衣○参政王随进删修景德传灯录
十五卷○驸马都尉李遵勖广传灯为三十
卷。赐名天圣广灯录○沙门契嵩进辅教编
定祖图正宗记。敕入大藏。赐明教大师紫衣
缣币○徽宗。沙门惟白进续灯录。敕入大
藏。赐佛国禅师金襕衣○尚书王古阅大
藏撰法宝标目八卷○石门惠洪撰禅林僧
宝传三十卷。
佛祖统纪卷第五十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