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0c 页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
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 宁宗(光宗子。母慈懿皇后李氏十月十九日瑞庆节 永茂陵)
庆元三年。荆门军申忠翌郎赵善莹状。当阳
县玉泉山景德禅寺为隋智者禅师开山道
场。蜀将军关王奉智者为师。祈祷屡应。乞
赐加封。敕宣赐灵惠大师。
嘉泰二年。馀杭南山白云庵道民。沈智元。乞
赐敕额。臣寮言。道民者。游堕不逞。吃菜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1a 页 T49-043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1.png)
挟持妖教聋瞽愚俗。或以修路建桥为
名。或效诵经焚香为会。夜聚晓散男女无
别。所至各有渠魁相统。遇有诤讼合谋
并力。厚啖胥吏志在必胜。假名兴造自
丰囊囊。创置私庵以为逋逃渊薮。智元伪
民之魁。左道惑众。揆之国法罪不胜诛。张
枃帅京之日。屡与邻寺互论已判。道人
私庵合照前降指挥拆除。今智元又敢妄叩
天阍玩侮朝廷。若此为甚。昔传五斗米道
者。始托黄老分遣弟子。周游四方转相诳
诱。其后数十万众。同日窃发汉室遂微。今此
曹若不防闲。何所不至。欲下临安府将智
元等重行编窜。籍其物业以为传习魔
法。玩视典宪者之戒。寄居势家认为己产。
盖庇执占者。台谏指名以奏。制可。
述曰。尝考夷坚志云。吃菜事魔三山尤
炽。为首者紫帽宽衫。妇人黑冠白服。称
为明教会。所事佛衣白。引经中所谓白
佛言世尊。取金刚经一佛二佛三四五佛。
以为第五佛。又名末摩尼。釆化胡经乘
自然光明道气飞入西那玉界苏邻国
中降诞玉宫为太子出家称末摩尼。
以自表證其经名二宗三际。二宗者。明与
暗也。三际者。过去未来现在也。大中祥
符兴道藏。富人林世长。赂主者使编入
藏。安于毫州明道宫。复假称白乐天诗
云。静览苏邻传。摩尼道可惊。二宗陈寂
默。五佛继光明。日月为资敬。乾坤认所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1b 页 T49-043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1.png)
表于经首。其修持者正午一食。裸尸以葬。
以七时作礼。盖黄巾之遗习也(尝检乐天长庆集。即无
苏邻之诗。乐天知佛。岂应为此不典之词)。
嘉定四年闰二月。丞相钱象祖薨于天台里
第。象祖之守金陵。尝问道于保宁全无用。
后于乡州建接待十所。皆以净土极乐名
之。创止庵高僧寮为谈道之处。自左相辞
归。益修净业。是月得微疾。僧有问起居
者。则曰。不贪生不怖死。不生天不生人。
唯当往生净土耳。言讫趺坐而化。时天鼓
震响异香芬郁。未终之前。郡人子女同梦空
中声云。钱丞相当生西方莲宫为慈济菩
萨。
*** 理宗(嘉定十四年。诏以太祖下十一世与莒。赐名贵诚。立为皇弟沂靖惠王。后十七年封成国公。受
遗诏即帝位。正月五日天基节)
宝庆二年。敕天申万寿圆觉寺。改为天台
教。以师赞法师主之。
淳佑六年十一月。临安明庆闻思律师奏。南
山澄照律师戒疏业疏事钞等。并大智律师
述三部诸记。共七十三卷。乞附入大藏。制
可。绩据省部下诸郡经坊。镂板颁行。
淳佑十年三月。臣寮上言。国家优礼元勋大
臣近贵戚里。听陈乞守坟寺额。盖谓自造
屋宇自置田产。欲以资荐祖父。因与之额。
故大观降旨。不许近臣指射有额寺院。充
守坟功德。及绍兴新书。不许指射有额寺
院。著在令甲。凡勋臣戚里有功德院。止是
赐额蠲免科敷之类。听从本家请僧住持。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1c 页 T49-0431.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1.png)
登政府。便萌规利指射名刹。改充功德
侵夺田产。如置一庄。子弟无状多受庸僧
财贿。用为住持。米盐薪炭随时供纳。以一
寺而养一家。其为污辱祖宗多矣。况宰执
之家所在为多。若人占数寺。则国家名刹所
馀无几。官中一有科需。则必均诸人户。岂
不重为民害。臣愚欲望睿旨申严旧制应
指占敕额寺院并与追正。仍从官司请僧。
庶以杜绝私家交通寺院贿货之弊。制可。
天台沙门思廉。致书于杜清献公曰。佛
嘱国君大臣护持佛法。而反破坏佛法
者。有一事最为要。朝廷立法。许大臣为
祖父以家财造寺乞额。所以荐福为
先亡也。今昧者为之则不然。以祖父玉
体之重。不能捐财买山。既已夺取僧蓝
之地以为坟。而又欲影占数寺称为功
德。举寺中所有诸物而有之。今日发米
明日发茶笋。又明日发柴炭。又明日发竹
木。甚至于月奉水陆之珍。一有亡僧则
必掩取其物。归之私帑。尝闻时贵之言
曰。请过功德一针一草皆我家之物。哀哉。
彼诚不知常住物业亡僧财物皆属三宝。
侵夺之者。若主若仆必招苦报。其于安
厝祖父之体魄。宁不贻三涂之恶报乎。
吁占夺伽蓝欺君也。葬父僧地陷父也。
自为不法贼己也。以不法教子弟。累
人也。欺君者不忠。陷父者不孝。贼己
者不智。累人者不仁。如此以为人。是诚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2a 页 T49-043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2.png)
诸郡。一属功德则使庸缪之辈以居之。
方竭力奉承之不暇。又宁能辨清供以
安广众乎。以故寻师问道者。翩翩南北。
但能嗟时事之不然而已。区区愚衷欲望
大丞相明察积弊检准旧法。凡宰执之
家。除四明大慈七山。史氏自造请额合格
外自馀占夺有额旧寺者。专令台部置司
行下诸郡从实供析悉与拘回。并从所
属州郡给帖住持。仍釐正在前侵占山
林屋宇归还各寺。子弟有敢与住持交
通如前侵占者。许杂人密告台部追捕干
吏断刺。号令住持勒令罢道。清整法
门申明朝宪。诚有在于大丞相奉行之
力。不为物论动摇为可耳。云云。
端平元年。灵山守愚法师奏。四明延庆法智
大师。中兴天台一家教观。所著记钞二百馀
卷。乞入大藏颁行。制可。
端平三年。四明沙门海印删修陆师寿宝珠
集。续集净业有验者。名净土往生传十二
卷(志磐删为净土立教志。凡三卷。入统纪中。最为简要)。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八(终)
以师赞法师开山弘传天台教观。
端平元年。灵山守愚法师奏。四明延庆法
智祖师中兴天台教观所著记钞二百馀
卷。乞入大藏颁行。制可。
三年。四明沙门海印删修陆师寿宝珠集。
续集净业有验者。名净土往生传十二
卷(志磐删为净土立教志。凡三卷入统纪。最为详简)。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2b 页 T49-043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2.png)
嘉禧元年太后王氏薨。诏径山师范禅师
入对修政殿。赐金襕袈裟。宣诣慈明殿
升座说法。上垂帘而听。赐号佛鉴。恭圣
仁烈皇帝升遐。仍诏师范升座。既而乞
归山林。复赐圆照之号。淳祐元年上梦观
音大士坐竹石间。及觉命图形刻石。御
赞曰。神通至妙兮隐显莫测。功德无边兮
应感奚速。时和岁丰兮祐我生民。兵寝刑
措兮康此王国。仍书广大灵感四大字。
加于观音圣号之上。又书心经一卷。御书
圣教序并玉手炉赐上天竺同庵宪法师。
补左右街都僧录。新上天竺五百罗汉阁。
御书超诸有海四大字以赐。
绍定二年。有旨。以禳禬事宣上天竺主。
僧赴南水门引见柏庭。在假智觉居首
座。得旨代入竣事。玉音褒嘉。赐赉甚渥
诏法昭法师住下天竺。寻迁上天竺。补
右街鉴义。赐佛光法师。进录左街赐金
襕袈裟。召见倚桂阁对御称旨。时集
庆寺新成。有旨命法照开山力辞。举白
莲观主南峰诚法师以代。明年诚公入寂。
诏佛光兼住持。转左右街都僧录。御书晦
岩二大字赐之。又于天基节召见延和
殿讲华严经。大书灵山堂以赐。东宫成
引见复古殿讲般若经。并赐紫金襕衣。
斋于明华殿。
五年。诏云间文果住下天竺寺。遣中使
赍御奁。赐无量寿佛像建阁。严奉奎章
大书其扁昭回云汉。时上竺虚席。京兆端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2c 页 T49-0432.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2.png)
天旱。请观音大士出明庆寺。师入奉谢。
御驾幸寺请祷。师启白词意简切。上契
宸衷。驾回而雨。即颁左街僧录。及佛慧
大师之号。
淳祐六年十一月临安明庆寺闻思律师奏
南山澄照律师戒疏业疏事钞等。并大智
律师述三部诸记共七十三卷。乞附入大
藏。制可。续省部下诸郡经坊镂板颁行。
七年。赐上天竺法照。座下衣紫者六。度
僧二。修造祠牒十本。
八年。葬贵妃贾氏于小麦岭之积庆山南。
建寺曰崇恩演福。育王山笑翁禅师奉诏
住景德灵隐禅寺。再诏移净慈。不赴遂
入寂。
九年。重彩上天竺观音大士。饰七宝璎
珞。加赐金钱。
十年。臣寮上言。国家优礼元勋近贵戚里
听陈乞守坟寺额。盖谓自造屋宇自置
田产。欲以资荐祖考。因与之额。故大观
降旨不许近臣指射有额寺院著在令
甲。凡勋臣戚里有功德院。止是赐额蠲
免科敷之类。听从本家请僧住持。初非
以国家有额寺院与之。迩年士夫一登政
府。便萌规利指射名刹改充功德。侵夺
田产如置一庄。子弟无状多受庸僧财
贿用为住持。米盐薪炭随时供纳。以一
寺而养一家。其为污辱祖宗多矣。况执
政之家所在为多。若人占数寺。则国家名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3a 页 T49-043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3.png)
人户。岂不重为民害。臣愚欲望睿旨申
严旧制。应指占敕额寺院。并与追正仍
从官司请僧。庶以杜绝私家交通寺院
贿货之弊。制可。天台沙门思廉致书于杜
清献公曰。佛嘱国王大臣护持佛法。而
反破坏佛法者有一事最为要。朝廷立
法许大臣为祖父以家财造寺乞额。
所以荐福于先亡也。今昧者为之则不
然。以祖父玉体之重不能捐财买山。
既已夺取伽蓝之地以为坟。而又欲影
占数寺称为功德。举寺中所有诸物而
有之今日发米。明日发茶笋。又明日发
柴炭。发竹木。甚至于月奉水陆之珍。一
有亡僧。则必掩取其物归之私帑。尝闻
时贵之言曰请过功德。一针一草皆我家
之物。哀哉彼诚不知常住物业亡僧财物
皆属三宝。侵夺之者。若主若仆必招苦
报。其于安厝祖父之体魄。宁不贻三涂
之恶报乎吁占夺伽篮欺君也。葬父僧
地陷父也。自为不法贼己也。以不法
教子弟累人也欺君者不忠。陷父者不
孝。贼己者不智。累人者不仁。如此以为
人。是诚何人哉。今名胜道场效尤而夺取
者。几遍诸郡。一属功德。则使庸谬之辈
以居之。方竭力奉承之不暇。又宁能办
清供以安广众乎。以故寻师问道者翩
翩南北。但能时事之不然而已。区区愚衷
欲望大丞相明察积弊检准旧法。凡宰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3b 页 T49-043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3.png)
合格外自馀占夺有额旧寺者。专令台部
置司行下诸郡从实供析悉与拘回。并
从所属州郡绐帖住持。仍釐正在前侵
占山林屋宇归还各寺。子弟有敢与住
持交通如前侵占者。许杂人密告台部
追捕干史断刺。号令住持勒令罢道。清
整法门。申明朝宪。诚有在于大丞相奉
行之力。不为物论动摇为可耳。
十一年诏佛光法师法照。宣见倚桂阁从
者千指。上首慧鉴举行炽盛光忏法。为皇
女延昌公主祈禳。赐斋弊丹剂。
宝祐元年皇后谢氏功德寺成。命撰额曰
嘉德永寿。以首座宝鉴大师时举应诏补
右街鉴义。开山弘传天台教观。三月赐度
牒二十本米四百石修上天竺观音堂。
二年天基节。上御延和殿。命佛光法师
讲华严经。皇情大悦曰。自是不同。上问
无诤三昧。师曰。天亲论解云。无诤者无欲
也。有欲则有诤。须菩提不但得无诤三
昧而已。又于无诤三昧之人之中最为
第一上首。宜之为亲制观音殿记。御书登
石。
景定四年诏祖印法师住上天竺。补右
街鉴义。退归旌德教寺。复诏妙铦法师
住上天竺。补左右街僧录。五年诏古源清
法师入内道场忏祷有验。赐祥应大师
之号。复讲法华于福宁殿赐紫衣。
六年诏建经钟二楼于上天竺。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3c 页 T49-0433.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3.png)
*** 度宗(初名孟[启-口+山]。福王与苪之子。理宗子多而不育鞠。孟[启-口+山]于官改名敄。又名樭。立为皇子封忠王。
已而建储名璿。即帝位)
咸淳元年诏净慈虚堂愚禅师住径山。○
九月诏佛光照法师再住上天竺。法堂绘
事方新宜昭揭先帝白云御书录状闻奏。
诏中天竺虚舟普度禅师住景德灵隐寺
咸淳癸酉八月十五日佛光照法师示寂。
敕赐天岩塔院。谥普通大师。塔曰慈应。
*** 少帝(讳显。度宗之子。母全后谢太后临朝)
德祐丙子。大元兵逼临安。起三宫北迁。
谢太后至燕京。七年崩封寿春郡夫人全
后为尼正智寺。少帝封羸国公。举国归
附。
** 元
***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忽都必烈。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睿
宗第四子。庚申即帝位)
中统元年大赦。普度僧尼。十二月以梵僧
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事
二年于桓州东梁河北之龙冈建开平府。
首于城中乾艮二隅造两佛刹。曰大乾
元寺。曰龙光华严寺。
三年十一月作大佛事于旻天寺七昼夜
至元元年甲子都燕。设会度僧。诏国师
扮弥绕癹思八。登座授秘密戒○八月
命僧子聪同议枢密院事。诏子聪复其
姓刘氏。易其名秉忠拜大保参预中书省
事。制长生天气力里皇帝圣旨咨尔刘秉
忠气刚以直。学富而文。虽晦迹于空门。
每潜心于圣道。朕居藩邸。卿实宾僚。侧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4a 页 T49-043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4.png)
迨予嗣服须汝计安。不先正名何以厌
众。宜从师位兼总政机。可特授光禄
大夫太保参预中书省事。卿其勉辅朕躬。
率先乃属察朝夕之勤惰。审议论之是非。
凡有施为并听裁决。伫看成绩别示宠
章。准此。
二年。诏谕总统所僧人通五大部经者为
中选。以有德业者为州郡僧录判正副
都纲等官。仍于各路设三学讲三禅会。
三年正月。敕僧道祈福于中都寺观。设
以僧机为总统居庆寿。
四年。诏以新制蒙古字颁行天下。初上
命帝师八合思八制蒙古新字。其字仅千
馀。其母凡四十有一。其相关纽而成字者。
则有韵关之法。其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
字者。则有语韵之法。而大要则以谐声
为也。至是诏颁行之。
六年十一月。作佛事于太庙七昼夜。
七年诏请胆巴金刚上师住持仁王寺。○
十二月。建大护国仁王寺于高良河。敕
更定僧服色。
八年五月。修佛事于琼花岛。○十一月建
国号曰大元。取周易大哉乾元之义。以
明资始之功。
九年。集都城僧诵大藏经九会。
十四年。建大圣万安寺。○二月诏以僧元
吉祥怜真加加瓦并为江南总摄掌释
教。除僧租税。禁扰寺宇者。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4b 页 T49-043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4.png)
十五年正月旦设会斋僧大赦。玉泉等五
老蒙恩得度。
十七年。大元帝师癹思八示寂。翰林学士
王磐等奉敕撰行状曰。皇天之下。一人
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
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
班弥怛拔思癹帝师。乃土波国人也。生时
诸种瑞应具详家谱。初土波有国师禅怛
湿乞答。具大威神。累叶相传。其国王世
师尊之凡十七代。而至萨师加哇。即师
之伯父也。乃礼伯父为师。秘密伽陀一
二千言过目成诵。七岁演法。辨博纵横
犹不自足。复遍咨名宿钩玄索隐。尽
通三藏。癸丑师年十五。世祖皇帝龙德渊
潜。师知真命有归。驰驵径诣王府。世祖
宫闱东宫皆禀受戒法。特加尊礼。戊午师
年二十。释道订正化胡经。道不能答。自
弃其学。上大悦。庚申师年二十二。世祖登
极建元中统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
原法王。统天下教门。辞帝西归。未期月
召还。庚午师年三十二。时至元七年诏制
大元国字。师独运摸画作成称旨。即颁
行朝省郡县遵用迄为一代典章。升号帝
师大宝法王。更赐玉印统领诸国释教。
旋又西归。甲戌师年三十六。时至元十六
年。皇上专使召之。岁抄抵京。王公宰辅
士庶离城一舍。结大香坛。设大净供。香
华幢盖。大乐仙音罗拜迎之。所经衢陌皆
结五䌽翼其两傍。万众瞻礼若一佛出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4c 页 T49-0434.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4.png)
圣臣贤所致。亦师阴相之力也。为真金皇
太子说器世界等彰所知论。寻又力辞西
归。皇上坚留之不可。庚辰师年四十二。
时至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示寂。上
闻不胜震悼。追怀旧德建大窣睹波于
京师。宝藏真身舍利。轮兴金碧无俦。
十八年。特奉圣旨。僧道二家辩折除道德
经是老子真实经旨。其馀皆后人造作。谎
说多有诋毁释教。偷窃佛语更有收拾
阴阳医药诸子等书。往往改移名号。传注
讹舛失其本真。伪造符咒。妄言佩之。令
人商贾倍利夫妻和合犹如鸳鸯。子嗣蕃
息男寿女贞。诳惑万民非止一端。欲贪
图财利诱说妻女。其有教人非妄。佩符
在臂。男为君相女为后妃。入水不溺入
火不焚。刀剑不能伤害等语。及令张天
师祁真人李真人杜真人试之于火皆求
哀请命自称伪妄。不敢试验。今议得除
老子道德经外随路。但有道藏说谎经文
并印板。尽行焚毁。如有爱佛经的做和
尚去者。不愿为僧娶妻为民去者。若所
在官司不行用必拘刷。与隐藏之人一
体要罪过者。
二十二年。敕建焚毁诸路伪道藏经之碑。
翰林院臣唐方杨文郁王构李谦阎复李铸
王磐奉敕撰。十月壬子集百官于悯忠寺
焚道藏伪经杂书。遣使诸路俾遵行之。
命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臣张伯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5a 页 T49-043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5.png)
统永福大师杨琏真佳大弘圣化凡三载。
恢复佛寺三十六所。
二十五年正月十九日。江淮释教都总统
杨琏真佳集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山至燕
京问法。禅宗举云门公案。上不悦。云梦
泽法师说法称旨。命讲僧披红袈裟右
边立者。于是赐斋香殿。授红金襕法衣。
锡以佛慧玄辩大师之号。使教冠于禅之
上者自此。上尝问帝师曰。造寺建塔
有何功德。师曰。福荫大千。由是建仁王
寺。一日帝师齐竟天雨金华。上曰。何故
有此祥瑞。师曰。陛下心华内发。天雨金
华赞叹。帝问蜀僧元一曰。孔老徒众
何以至少。如来徒众何以至多。一曰。富嫌
千口少。贫恨一身多。帝设资戒大会。随
处放光。帝问帝师曰。光从何来。师曰。感
应道交佛光应现。帝召十高僧于内殿供
养。帝瑞坐不动。诸大德默然。帝曰。此是
真实功德。又万几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
食。谓群臣曰。朕以本觉无二真心治天
下。如观海东青取天鹅心无二。故自
有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蠲免之。并令
缁侣安心办道。世祖实录百馀篇。字字句
句以弘教为己任。
二十八年宣政院上天下寺院四万二千三
百十八区。僧尼二十一万三千一百四十
八人。帝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国语曰薛
禅皇帝。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5b 页 T49-043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5.png)
***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铁木耳。世祖之孙。裕宗真金第三子。即位于甲
午四月十五日。国语完者笃皇帝)
元贞元年。大赦。是年诏悦堂訚公至阙。
入对称旨。赐号通慧禅师。并金襕法衣。
上天竺湛堂澄法师入觐上京。赐食禁中。
以复天台国清为言。宣政院为奏请。降
玺书加护。命弘法师主之。辩正宗绪。
大德元年建临洮寺。世祖尝以五台绝境
欲为佛寺而未果。帝继志建寺。赐名
万寿佑国寺。命真觉国师文才主之。
三年。命弘济禅师江浙释教总统补陀僧
宁一赍诏使日本。
是年夏五月。罢江南诸路释教总统所。
九年琏真监藏卒。赙金五百两。银一千两。
币帛万匹。钞三千锭。仍为建塔寺。
十年丙午春。罢江南白云宗都僧录司。汰
其民归州县。僧归各寺。
***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口长子。国语曰曲律皇帝)
至大元年发军千五百人。修五台山佛寺。
帝幸上都。建佛寺大都。又以银七百五
十两。钞二千二百锭。币帛三百匹施昊天
寺。建水陆大会。特旨赐元叟端禅师
号慧文正辩大师并金襕袈裟。凤山仪法
师入觐。高丽沈王璋王以其道行之隆引
见大明殿。特命讲经三藏试鸿胪卿加
佛智之号。赐金纳失失伽黎。继奉青宫令
旨。撰胆巴金刚上师行业。传书成经进
同高僧传入藏。赐赉优渥。敕住天竺灵
山。名香驲骑络绎于道。锡予无虚月。仍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5c 页 T49-0435.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5.png)
二年。皇太子言。宣政院先奉旨。欧西番
僧人者截其首。詈之者断其舌。此法昔
所未闻者。乖国典且于僧无益。僧俗相
犯已有明宪。乞更其令。从之。是年禁白
莲社。毁其祠宇。以其人还隶民籍。中
书省臣言。宣政院奏免僧道也。里可温答
失蛮租税。臣等议田有租商有税。乃祖
宗成法令。宣政院一体奏免非制也有旨
依例徵之。
*** 仁宗文英武章皇帝(讳爱育黎拔力八达。顺宗次子。武宗弟也。国语曰
普颜皇帝)
皇庆元年。以西僧藏不班八为国师赐
玉印。赐大普庆寺金千两银五千两。钞
万锭。西锦䌽[弓*殳]纱罗布帛万端。田八万亩。
邸舍四百间。又给钞万锭。修香山普安
寺。
延祐元年。敕建旃檀瑞像殿。封普庵禅
师加号。诏曰。朕闻佛氏以空寂为宗。凡
学所遵者宁欲建名号殊称。谓以示天
下后世哉。而咸家非此。无以昭尊德乐
道之意也。朕自即位以来。闻袁州路南
泉山慈化禅寺普庵寂。感妙济真觉昭贶
大德慧庆禅师。绍临济之绪。超华严之
境德映当代。泽被方来。其道尊显。心切
慕之。可加定光之塔曰定光灵瑞之塔。
是年秦州普觉法师顺寂。
三年。设水陆大会于金山。命江南教禅律
三宗诸师说法。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6a 页 T49-043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6.png)
六年赐大兴教寺僧斋食钞二万锭。乾元
寺钞万锭。俾营子钱供缮修之费。帝闻天
目中峰明本之道。聘之不至。制金纹袈
裟赐之。号为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赐师
子院额曰正宗禅寺敕翰林承旨吴兴赵
公撰碑。赐径山元叟端禅师佛日普照之
号。御史台臣言。白云宗总摄所统江南为
僧之有发者。不养父母。避役损民。乞
追收所受玺书银印勒还民籍。从之。罢
总统所及各处僧录僧正都纲司。凡僧人
诉讼悉归有司。
七年。中书省臣曰。白云宗总摄沈明仁强
夺民田二万顷。诳诱愚俗十万人私赂
近侍妄受名爵。已奉旨追夺请汰其徒
还所夺民田。其诸不法事宜令覈问。有
旨。朕知沈明仁奸恶。其严鞠之。
*** 英宗(讳硕德八剌。仁宗嫡子。国语曰格坚皇帝)
至治元年。诏各路立帝师殿。敕建帝师殿
碑。作大佛事于宝慈殿。以西僧牙八剌
里为元永延教三藏法师授金印。又命
拜住造寿安山寺。又作佛事于光天殿。铸
铜为佛像置玉德殿。又修佛事于文德
殿。以僧洪为释源宗主。授荣禄大夫。帝
幸上都。遣使赐撒思加地僧金二百五十
两。银二千二百两。袈裟二万。币帛幡茶各
有差。遣咒师朵儿只往牙济班卜二国
取佛经。作金塔于上都。藏佛舍利敕天
下诸司命僧诵经十万部敕京师万安.庆
寿.圣安.普庆四寺。杨子江金山寺。五台山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6b 页 T49-043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6.png)
三年。诏僧儒书金字藏经。是年召佛海
性澄法师至京入对明仁殿。被旨于青
塔寺校正经律论三藏。有司供张岁时锡
予为礼殊渥。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
食。正旦及天寿节。再朝于大明殿。赐以
无量寿经。校正事毕。特赐金襕大红衣。加
以御用衣段。已给驿券将南还。俄有旨
即白塔寺建水陆大会。丞相东平忠献王
留升座说法。众咸悦服。事闻宠赉有加。
仍降玺书加护。追号佛海大法师。诏凤山
子仪法师再住下竺灵山。帝闻天目中
峰之道。封香制衣。遣使即其居修敬。
*** 晋王史称泰定帝(讳也孙帖木儿。显宗甘麻剌之长子。裕宗婃孙)
泰定元年帝次中都修佛事于昆刚殿。命
僧作佛事于大内。以厌雷塑马哈吃利
佛像于延春阁之徽清亭。修西番佛事于
安山寺。六月癸亥作礼拜寺于上都。修黑
牙蛮塔。哥佛事于水晶殿。帝受佛戒于帝
师。绘八思巴帝师像颁行各省。俾塑祀
之。
二年。命西僧作烧香坛佛事于延华阁。
监察御史宋本李嘉宾传起岩言。太尉司
徒司空三公之职。滥设僧人。及会福殊祥
二院。并辱名爵。请罢之。不报。
中书省臣言。江南民贫僧富。诸寺观田土
非宋旧制。并累朝所赐者。仍旧与民均
役。从之。
三年。建殊祥寺于五台山。赐田三百顷。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6c 页 T49-0436.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6.png)
作佛事于天源延寿寺。赐钞二万锭。田千
顷。中书省臣言。养给军民必籍地利。
世祖建宣文弘教寺赐永业。当时已号
虚费。而成宗复搆天寿万宁寺。较之世
祖。用增倍半。若武宗之崇恩福元。仁宗
之承华普庆。租搉所入益又甚焉。英宗凿
山开寺损民伤农而卒无益。夫土地祖
宗所有。子孙当共惜之。臣恐兹后籍为
口实妄兴工役。邀福利以逞欲。惟陛下
察之。帝嘉纳其言。
四年。皇子允丹藏卜受佛戒于智泉寺。
致和元年。命帝师修佛事于禁中。帝御
兴圣殿。受无量寿佛戒于帝师。命僧千
人修胜会于镇国寺。诏帝师命僧修佛
事于盐官州。仍造浮屠三百十六所。以厌
海溢。时江浙行省丞相脱驩公忧之祷于
上天竺。广兴佛事。命天岸济法师亲履
其地。仍令有司修水陆大会七昼夜。法
师咒行沙水。足迹所按土皆凝然○十月
皇后亦怜真八剌受佛戒于帝师。禁僧
道买田土。违者坐罪。
*** 文宗(讳脱脱帖陆耳。武宗次子)
天历元年。革行宣政院立十六处广教总
官府。命高昌作佛事于延春阁。
二年。建承天护圣寺。帝闻中峰高行。赐
谥智觉。塔曰法云。召奎章阁学士虞集
命撰中峰塔铭。敕改集庆潜邸建龙
翔集庆寺。妙选硕德开山。上天竺佛海澄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7a 页 T49-043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7.png)
品文阶。明年驿召赴阙。入见奎章阁。赐
坐问法要。对扬称旨。诏以平江官田一
百五十顷赐龙翔寺及崇僖寺。
诏天下诸僧寺田自金宋所有及累朝赐
予者悉除其租。其有当输租者仍免其
役。僧还俗者听复为僧。武帝忌辰命
高丽汉僧三百四十人诵经二藏于崇恩
福元寺。
至顺元年。帝及皇后燕王受佛戒。以西僧
旭你迭八答剌班的为三藏国师赐金
印。帝幸上都。西僧作佛事于乘舆。命西
僧于五台山及雾灵山作佛事各一月。
为皇太子祈福。遣使召赵世延于集庆。
以泥金书无量寿佛经千部。以泥金书
佛经一藏。命西僧于万岁山悯忠阁作
佛事。
*** 顺帝(讳妥欢帖陆尔。明宗长子)
元统元年。禁私创寺观庵院。僧道入钱
五十贯。给度牒方听出家。
二年。罢广教总官府复立行宣政院。是年
大普庆寺住持善达密的里表奏。以先师
明本广录入藏。帝可其奏。加普应国师。
至元三年。徵西域僧迦剌麻至京。号灌
顶国师赐玉印。
至正元年。命永明寺写金字藏经一藏。
免天下税粮。
三年。诏写金字藏经。
四年。右丞相脱脱领宣政院事。诸寺院主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7b 页 T49-043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7.png)
狱。脱脱曰。若复僧司何异地狱中复置
地狱耶。不许。
六年十二月。复立护国仁王寺。
七年二月。兴圣宫作佛事。赐钞二千锭。
十七年。哈麻及秃鲁帖木儿等阴进西天
僧于帝。行房中运气之术。号演揲儿法。
揲儿法者华言大喜乐也。又进西蕃僧善
秘密法者。帝皆习之。帝在位久怠于政
事荒于游宴。以宫女一十六人按舞。名
为天魔舞。首垂发数辫戴象牙冠。身被
璎珞。大江销金长短裙袄云肩合袖天衣
缓带鞋[革*(廿/(ㄇ@儿)/戍)]。各执加巴剌班之器。内一人执
铃杵奏乐。又宫女十一人。练推髻勒帕
常服。或用唐帽窄衫。所奏乐用龙笛头管
小鼓筝𥯪琵琶笙胡琴响板。以宦者长安
迭不华领之。遇宫中赞佛则按舞奏乐。
宫官受秘密戒者得入。馀不得预 二
十八年国除。
大明皇帝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谥
曰顺帝。
辽太祖。姓耶律。讳阿保机。国号契丹。都
上京。太宗迁都。晋开运二年辽主耶律德
元入晋。不一年世宗立。讳阮番。名兀欲。
改元天禄。治五年。为燕王迁轨等弑于
新州火神淀。穆宗璟即位。名兀律。改元应
历。治十八年。为庖人弑于黑山下。圣宗
立名隆绪。改元统和。又改开泰。复号大
契丹。洪基道宗立。兴宗子也。改元清宁。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7c 页 T49-0437.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7.png)
大庆。又改保大。宋童贯与辽叛人马植
谋约女真功。辽天祚逃于夹山。擒之封
海滨王。送长白山。筑城居之。遂亡。辽自
阿保机以梁贞明二年丙子建元神𠕋。
至延禧保大乙已共九主二百一十年。
金太祖。姓完颜。讳阿骨打。扬割太师长子。
国号女真。十六年称帝。国改号金。都上
京。至世宗都燕。太宗讳晟扬割次子。改
元天会。迎请栴檀瑞像到燕京。建水陆
大会七昼夜。安奉于悯忠寺供养。熙宗
讳亶。太祖嫡孙。改元天眷。诏海慧大师
于上京官侧建大储庆寺。普度僧尼百
万。大赦天下。又诏海慧清慧二禅师住
储庆寺。迎栴檀像于本寺积庆阁供养。海
慧迁化。帝奉舍利五处立塔。谥佛觉祐
国大禅师。复赐清慧佛智护国大师号并
金襕衣。世宗讳雍。太祖孙。改元大定。迁
都燕。敕大庆寿寺。诏玄冥顗禅师开山。
皇太子降香。赐钱二万沃田二十顷。又
诏顗禅师于东京创清安寺。度僧五百。
作般瑟吒会。二十年敕建仰山栖隐禅寺
于燕京西山。仍诏顗禅师开山设会度
僧。
章宗讳璟。显宗允恭之子。改元明昌。诏
万松禅师。于禁庭升座。帝亲迎礼。奉锦
绮大僧伽黎诣座授施。内宫贵戚罗拜拱
跪。各施珍爱。建普度佛事连日。祥云联
绵天际。从此年丰讴歌满路。每岁设斋。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五¶ 第 438a 页 T49-0438.png
![](https://c.cnkgraph.com/kanripoimgs/KR6r0012/buddhist/T49-0438.png)
兜率境碧莲华内梵王宫之句。承安四年
以太后遗命诏下和龙府起大明寺。造
九级浮屠。度僧三万。施以度牒及五万
人也。束海侯讳允济。世宗第九子。章宗无
嗣。群臣举遗诏立之。改元大安。在位四
年。栴檀像至金国十二年还上京禁庭
供养。金九主一百十九年。
金国志曰。浮图之教。虽贵戚望族。多舍
男女为僧尼。在京曰国师。帅府曰僧
录。在州郡曰都纲。县曰维那。披剃威仪
与南宋等。所赐之号曰大师曰大德。并
赐紫。国师服真红袈裟。都纲亦以三年
为任。有师号赐紫。无如常僧。维那僧
尼讼杖以下决遣之。杖以上者并申解僧
录都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