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7b 页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六

宋咸淳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 哲宗(神宗第六子。母钦成皇后朱氏。十二月七日为龙兴节)(陵名永泰)

元祐元年。高丽王子祐世僧统义天来朝。
敕礼部苏轼馆伴。有司共张甚设(共张作供帐读见汉书疏
广传)义天四上表乞传华严教。乃敕主客杨
杰送至钱唐。受法于慧因净源法师。复往
天竺谒慈辩谏法师传天台教。见灵芝照
律师请戒法及资持记。至金山谒佛印元
禅师。坐纳其礼。杨杰惊问其故。元师曰。义
天异域僧耳。若屈道徇俗。何以示华夏师
法。朝廷闻之。以师为知大体。义天既还国。
乃建刹传教。奉慈辩为始祖。复寄金书华
严经新旧三译于慧因。建阁以藏(今俗称高丽寺)

二年七月。张商英游五台。中夜于秘魔岩
见文殊大士身在金色光中。九月自太原
出案寿阳。至方山昭化院。即李长者造论之
所。于破屋下得华严决疑论。疾读之疑情
顿释。即移县为长者立像。有圆光白色见
于山南。于是父老并请新其院。商英乃为
之记。

三年。敕内侍赍黄金往东林。妆饰神运五
殿佛像○主客杨杰诣双林礼大士轮藏。
瞻仰之次轮忽自转。大众叹异。杰为赞以记
其事。杰尝以净土之道为自信。绘丈六阿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7c 页 T49-0417.png
弥陀佛随身观念。寿终之时感佛来迎。端坐
而化。

四年。翰林学士苏轼知杭州。道过金山谒
佛印禅师。值师集众入室。轼竟造之。师曰。
此无坐处。内翰何来。轼曰。暂借和上四大
作禅床。师曰。有一转语。若答得当如所请。
若拟议即留所系玉带。轼许之。置玉带几
上。师曰。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内翰欲
于何处坐。轼果拟议。师急呼侍者曰。收取
玉带永镇山门。遂取纳裙为报(师有偈公和韵云。病骨
真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纳衣)子迨四岁不
能行。及来杭请辩才法师为落𩬊。摩
顶。数日即善步。轼赋诗为谢。有师来为摩
顶起步趁奔鹿之句。

五年。神智升法师(慈云下)来居越之兴福。时清
献赵公抃为帅。适亢旱大疫。久祷不应。
遂请师迎大士入府治。恳祷一夕雨如霔
疫病亦息。抃奏于朝。赐所居曰圆通。锡
师号曰神智。初是吴越王钱镠镇越患目
眚。梦素衣仙人言。来自永嘉。明旦有永嘉
僧投牒。以大士像献言。得之海潮。示梦
欲归越城。武肃即具威仪迎之。一见像即
目明。乃创庵曰兴福。以奉之。

七年。颖川守臣苏轼言。佛陀波利塔院祈祷
屡验。乞降敕额。诏赐光梵之院。波利在唐
仪凤初。复回西竺。取尊胜咒经再来译传。
后至颖而亡。里人漆其身造塔。以严事之
(前志言。波利持梵本入五台不复出)○轼弟辙谪高安(瑞州)时洞山
云庵与聪禅师一夕同梦。与子由出城迓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8a 页 T49-0418.png
五祖戒禅师。已而子赡至。三人出城候之
语所梦。轼曰。八九岁时时梦身是僧往来
陜右。又先妣孕时梦眇目僧求托宿。云庵惊
曰。戒公陜右人。一目眇。逆数其终已五十
年。而子瞻时四十九。自是常称戒和上○
四明延庆中立法师。令门人介然(鄞福泉延寿受业)
十六观堂。以延专修净业之士。延平陈瓘为
之记(瓘字莹中。与晁说之同禀教于立法师)

八年。知定州苏轼。绘水陆法像作赞十六
篇。世谓辞理俱妙(今人多称眉山水陆者由于此)

绍圣二年。苏轼谪惠州。韶阳南华寺重辩。请
轼书柳宗元六祖碑。复题其后曰。释迦以
文设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
者。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
尽胜妙独出。以房融笔授故也。柳子厚南
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
今。而南华今无石刻。重辩师谓。自唐以来
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如子厚者。
盖推本其言与孟氏合。其可不使学者日
见而常诵之○子瞻在惠州被命迁谪儋
(海外儋州)惠守方子容来吊曰。吾妻沈氏事僧
伽谨甚。一夕梦来别。问何往。曰当与苏子
瞻同行。后七十二日有命。今适其日。岂非
事已前定。南行之日携阿弥陀佛一轴。人问
其故。答曰。此轼往生西方公据也。及在儋。
得蜀人张氏画十八阿罗汉。遂为之赞。复
题其后曰。佛灭度后阎浮提众生刚狠自用
莫肯信入。故诸圣贤皆隐不现。独以设像
遗言提引未悟。而峨眉五台庐山天台。犹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8b 页 T49-0418.png
出光景变异使人了然见之。轼家藏十八
罗汉像。每设茶供则化为白乳。或凝为花
桃李芍药仅可指名。或云。罗汉慈悲深重
急于接物。故多见神变。倘其然乎。今以授
子由。使以时修敬。

三年。袁州仰山有舍利石塔自然出现。高二
十丈○黄庭坚谪居黔南。制酒绝欲。读大
藏经凡三年。常曰。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之
八风于四仪中未尝相离。虽古之元圣大
智。有立于八风之外乎。非学道不知也
(大般若经云。菩萨所行于利于衰于毁于誉于称于[言*几]于苦于乐。平等不变)○法云秀禅
师谓鲁直曰。君作艳歌荡人淫心。使逾
礼越禁。其罪非止堕恶道而已。鲁直自此
不复作。李伯时善画马。师戒之曰。为士
夫以画行已可耻。况又作马。伯时曰。无乃
堕恶道乎。师曰。君思其神骏念之不忘。
异日必入马腹。伯时愕然。乃多画观音以
洗其过。

四年。四明大梅山法英禅师等十八人列状
于郡称。杭州僧元照至郡分净土集云是
唐慈悯三藏作。虽以劝修净业为名。意实
毁谤禅宗指为异见著空之人。英等今检
藏经即无此文。遂作解谤一通以诘之。乞
取问元照穷覈真伪。照无以为答。乃称古
藏有本。州司知其理穷。而敬其持律。但令
收毁元本以和解之(解谤书刻板在梅山。说义立理最为雅正)

述曰。大智以英才伟器受弘律之任。资
持之记与会正并行。而独盛于今时。其
为名世有足重者。及观其偏赞净土。述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8c 页 T49-0418.png
新疏以反智者。假慈悯集以畔六祖。何
为其若是也耶。大氐此师检身之学为有
馀。而明心之道未尽善也。慈悯集已毁。
律家犹存新疏。识者必能别之。

五年二月。钱唐律师元照于四明开元寺建
戒坛。准律如法为东南受戒之胜。

元符元年。袁州木平山有舍利石塔自然出
现。夜放五色虹光。有丈六佛在月轮中。观
音罗汉列侍左右。

二年。袁州东山石崖有罗汉尊像出见。○夏
四月不雨。袁州守臣王古往祷于木平山
圣塔。岩中放光。见白衣大士身金璎珞获
舍利。五色大如枣。中有台观之状。复往仰
山塔所。见泗州大士维摩罗汉列居左右。已
而大雨沾足。郡闻于朝。诏赐木平塔曰会
庆。仰山塔曰瑞庆。

三年诏治泰陵(哲宗寿陵)登封令(洛阳西京)楼异(四明楼攻愧祖官至
尚书)请因馀力修嵩高少林道场。官民同役一
朝而具。名曰面壁兰若。既而林中产芝草十
二本。雨甘露于池上。夜有光属于天。后
山陈无已为之记。

*** 徽宗(神宗第十子。哲宗异母弟。母钦慈太后陈氏。永祐陵)

建中靖国元年。法云寺佛国禅师惟白。撰
续灯录三十卷进上。赐御制序○七月东坡
苏轼卒于毗陵。时钱济明侍旁曰。公平生
学佛。此日如何。轼曰。此语亦不受。遂化。

崇宁元年。赦书节文。应天下名德僧道。为众
师法未有谥号者。仰所属勘会以闻。

二年。赐终南山唐澄照律师道宣谥法慧大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9a 页 T49-0419.png
师。天竺山慈云大师遵式谥法宝大师。南屏
梵臻谥实相大师。孤山智圆谥法海大师。

三年。敕迎相国寺三朝御赞释迦佛牙。入内
供养。隔水晶匣舍利出如雨点。因制赞曰。
大圣释迦文。虚空等一尘。有求皆赴感。无
刹不分身。玉莹千轮在。金刚百鍊新。我今
恭敬礼。普愿济群伦○诏谥白马寺摩腾三
藏启道圆通法师。竺法兰开教总持法师。双
林傅大士等空绍觉大士。方山李长者显教
妙严长者○杨州奏。泗州大圣屡见于普
慧塔。

四年。金州奏。清湘有豪光见获石罗汉。赐
名感应。瑞像迎至精舍。大放光明○尚书
王古因阅大藏撰法宝标目八卷。其法于
每经之下录出因缘事迹所说法门。使览
题便能知旨。沙门梵真为对校。刻其板于
永嘉。

五年十月。诏曰。有天下者尊事上帝敢有
弗虔。而释氏之教。乃以天帝置于鬼神之
列。渎神逾分。莫此之甚。有司其除削之。
又敕水陆道场内设三清等位元丰降诏止
绝。务在检举施行。旧来僧居多设三教像。
遂为院额殿名。释迦居中。老君居左。孔圣
居右。非所以奉天真与儒教之意。可迎
其像归道观学舍以正其名。洛京沙门永
道读诏泣曰。域中孔老法天制教。故不违
天。佛出世法。天人所师。故不违佛。自古
明王奉佛以事上帝者。为知此理也。佛法
平等。故其垂教虽圣凡俱会。而君臣尊卑之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9b 页 T49-0419.png
分莫不自殊。祖宗以来奉法已定。一旦除
削。吾恐毁法之祸兆于此矣。闻者为之怃
然。

大观元年。诏将作监李遇往启圣院移释迦
栴檀像置御容殿。舆像已至。而朵殿横梁
低不可度。众方惧。像忽敛肩俛首。舆竟度
无碍。上下为之鼓舞。上尝闻大后礼像于
足下度线。翌旦上幸寺焚香。令小珰持纸
度像足。众失声曰。过矣。上益嘉叹○敕道
士位居僧上。○敕左街净因寺道楷。迁主
法云。赐紫衣定照禅师。楷表辞曰。贫道幼
别父母。为之誓曰。出家之后期不以利名
为求。当一意学道报罔极度生灵答君
恩。有渝此心永弃身命。今若窃冒𠖥荣。
则上负亲心下违本誓。敢辞。上遣开卦尹
李孝寿赍敕书谕之。楷确执不回。上怒收
付狱。有司问。长老有疾法应免罪。楷曰。平
生不妄语。岂敢称疾罔上。遂受罚。著逢
掖流淄州。都城道俗莫不流涕(音体眼泪)

二年正月。上受八宝大赦天下。敕淄州道
楷自便。师归隐芙蓉湖之庵居。学者益至。朝
廷闻之赐额华严○西京宝应寺僧孔清
觉。居杭之白云庵。依仿佛经立四果十地。
分大小两乘造论数篇。传于流俗。从之者
称白云和上。名其徒曰。白云菜。其说专斥
禅宗。觉海愚禅师力论其伪。坐流恩州。

鉴曰。白云之徒几与白莲相混。特以无
妻子为异耳。人见其晨夕持诵躬耕自
活。为似可敬。然察其愚痴诞言妄干正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19c 页 T49-0419.png
道。则识者所当深嫉而力排之也。

三年。敕勋臣戚里应功德坟寺自造屋置
田止赐名额蠲免科敷从本家请僧住
持。不许指占有额寺院充坟寺功德。许御
史台内侍省弹劾施行。

致和元年。敕先圣庙用二十四戟。曾参等
所封侯爵犯先圣讳。甚失弟子尊师之礼。
别拟封者七人(曾子先封瑕丘伯。司马牛楚丘。子张宛丘。石处营丘。琴开顿丘。
南宫子容龚丘。已上六人在七十弟子数。左丘明瑕丘。谷梁赤龚丘。戴圣楚丘。已上三名在从祀数)。

述曰。世之为儒者。知尊夫子为先圣。而
不知避其讳。如唐宋诗人好以先圣名
为戏。其不知礼若是。退之诗云。乘槎
追圣丘。欧阳诗云。仁义丘与轲。又丘门
安敢辄论诗。二儒排佛老尊孔孟。常切
切然。而反侮圣人之名。韩欧尚不知礼。
馀不足责也。大哉。祐陵之知尊先圣也。
谓曾子等封邑犯讳。为失弟子之礼。而
别拟其封。后世为儒者有能推此意义
达之中朝乞行回避之条。岂不为儒门
之有师法。

筠州沙门惠洪(字觉范)坐交宰相张商英节使
郭天信流崖州。灵源清禅师闻之叹曰。兰
植中涂。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抱弥
年之丹。古人谓。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
议人者也。在觉范有之矣。

二年。侍郎边知白。自京师至临川。触暑成
病。忽梦白衣天人以水洒之。顶踵清寒。觉
而顿爽。于是集古今灵验。作观音感应集
四卷行于世(刻板上竺)○嘉州奏。风雷折古树。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0a 页 T49-0420.png
中有定僧爪𩬊被体。诏舆至禁中。译经三
藏金总持。令击金磬以觉之(音教误也)询其名。
曰我远法师弟慧持也。因游峨眉至此。问
欲何归。曰陈留古树中。诏以礼送之。因图
形制赞云。七百年来老古锥。定中消息许谁
知。争如只履西归去。生死何劳木作皮
(凡三偈今录其一出普灯)

述曰。持师本传。谓在[郫-卑+((白-日+田)/拱)]县龙渊顺寂。有
临终遗命。今乃云游峨眉至此。意者圣师
神化。不可以生死之迹为之拘也。

三年。译经三藏明因妙善普济大师金总持。
同译语仁义。笔受宗正。南游江浙至秀州
车溪。密印寺沙门澄鉴。问三衣右会及旋绕
左右。总持答曰。圣教但言以衣覆身。不曾
挂于肩上。西天绕旋自北至东耳。

述曰。自昔议右绕(绕围也作绕者缠也非)如因草庵
之立言有二句。自佛之右。自我之右。尽
矣。然草庵误执自我之右。谓右袒(便于执作)
胁(是吉祥卧。涅槃经头北足南面西背东)右回诠善(文句记云。左回偏僻以
表恶。右回便易以表善。左回如考。右回如老)圣𩬊右旋(凡人左旋唯佛𩬊
右旋)皆是自我义。遂于涅槃金棺右绕自东
而南。谓是译人之误。而不知其自误
也。夫自我之右。自用也。自佛之右。绕
佛也。今所立义。是绕佛而恋慕也。何关
自我之用耶。大经右绕拘尸。正是此义。
今人右绕多用自佛。其事已定。尚恐惑于
草庵之言。故不得不辩。金总持自北至
东。正自佛之右也。若南山东回北转。自是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0b 页 T49-0420.png
说戒集众之义。此自我之右也。毋惑。崖
州惠洪得旨自便。

四年。方士言。陈留八关寺佛指。乃海狗指耳。
有诏取验。火焚铁捶十馀日。色不变。敕加
礼还之。

六年九月一日。杭州灵芝元照律师趺坐迁
化。谥曰大智。毗尼之学亲自佛制。文殊已
下不措一辞。如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自大法东度律学未明。至唐正观南山律
师。始作戒疏业疏事钞。以弘四分。流传四
百载。释义六十家。唯允堪师会正记。独为尽
理。至照律师始约法华开显。作资持记以
明南山之宗。于是会正资持。疏为二派。

七年。初永嘉道士林灵素。挟妖术游淮泗。
乞食于僧寺。是年至楚州。与僧慧世。抗言
相欧。辨于官。郡倅石仲喜其口辨脱
之。挈入京师。谒太师蔡京以为异人。引见
上。即诞言曰。上即天上长生帝君居神霄玉
清府。弟曰青华帝君。皆玉帝子也。蔡京即玉
清左相仙伯。灵素乃书罚仙吏褚惠也。上大
喜。赐号金门羽客。筑通真宫以居之。因自
号教主道君皇帝。建宝箓宫设长生青华
二帝像。诏改天下天宁观为神霄玉清宫。
灵素既得幸。念楚州之辱。日夜以毁佛为
事。引方士刘栋为己助。上益安其说(云云)
初是上尝梦赴青华帝君召游神霄宫。觉而
异之。敕道录徐知常访神霄事。或告曰。太
一宫道堂林道士。累言神霄。尝作诗题于
壁。知常以闻。召入见。上问曰。朕昔见东华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0c 页 T49-0420.png
帝君闻改除魔髡之语。何谓也。灵素遂纵言
曰。佛教害道久矣。今虽不可灭。宜与改
正。以佛刹为宫观。释迦为天尊。菩萨为
大士。僧为德士。皆留𩬊顶冠执笏。诏可
(耿延禧作林灵素传)

赵氏宾退录云。东坡守杨州。梦行山间。
一虎来噬。有道士叱虎去。明旦一道士
投谒曰。夜出不至惊否。坡咄曰。鼠子未
欲杖汝背。汝谓吾不知汝子夜术耶。
道士骇而退。徽宗梦神霄。盖此类也。

述曰。明皇梦空中楚金二字。为书多宝
塔额。肃宗梦僧诵宝胜如来。代宗梦游
山寺。本朝仁宗梦景德寺门龙蟠。神宗梦
神僧驰马空中。此皆佛力法力。诸师慈善
根力。自然感化之所致耳。非同神霄子
夜妖术之比。恐痴人妄引自證。故不得不
区别之。

诏法灯禅师住襄阳。鹿门郡将讽诸山辨
金帛。诣京师作千道斋。师曰。童牙事佛且
非风狂。岂当用十方檀施千里以媚道士。
郡将愧而止。丛林闻而壮之。西蜀宝梵大师
昭符。鲁直称之曰。知文知武染衣将相也。
其嗣圆明大师敏行。子瞻称之曰。读内外
教博通其义。以如幻三昧为一方首者也。
灯父事圆明。大父事宝梵。有自来矣(石门文字禅)
重和元年七月。诏建寿山艮岳。时大旱。灵
素祷雨无验。蔡京始言其奸伪。上不听。通
真宫一静室常封钥。京遣人廉之。有黄罗
帐朱漆倚卓。京具以奏。随驾往视之。但粉壁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1a 页 T49-0421.png
明窗而已。京惶恐待罪。

宣和元年正月。诏曰。自先王之泽竭。而胡教
始行于中国。虽其言不同。要其归与道为
一教。虽不可废而犹为中国礼义害。故不
可不革。其以佛为大觉金仙。服天尊服。
菩萨为大士。僧为德士。尼为女德士。服巾
冠执木笏。寺为宫。院为观。住持为知宫观
事。禁毋得留铜钹塔像。初释氏之废。外廷
莫有承向者。开封尹盛章为奸人激以利
害。始为之从。乃以上旨谕蔡京。京曰。国家
安平日久。英雄无所用。多隐于此徒。一旦
毁其居而夺之衣食。是将安所归乎。必大
起怨咨聚而为变。诸君他日盍使谁任其
咎。上闻之。怒曰。是辈欲惧我耳。京家人劝
之曰。上怒矣。京曰。吾以身当之以报佛。会
僧徒将投牒于京求辨论。盛章廉得之。捕
其首高僧。日华严朋觉二律师。凡七人杖
杀之。左街宝觉大师永道上书曰。自古佛法
未尝不与国运同为盛衰。魏太武崔浩灭
佛法。未三四年浩竟赤族。文成大兴之。周
武卫元嵩灭佛法。不五六年元嵩贬死。隋
文帝大兴之。唐武宗赵归真李德裕灭佛法。
不一年归真诛德裕窜死。宣宗大兴之。我
国家太祖太宗列圣相承。译经试僧大兴
佛法。成宪具在。虽万世可守也。陛下何忍。
一旦用奸人之言为惊世之举。陛下不思
太武见弑于阉人之手乎。周武为铁狱之
囚乎。唐武受夺寿去位之报乎。此皆前监
可观者。陛下何为蹈恶君之祸。而违祖宗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1b 页 T49-0421.png
之法乎。书奏。上大怒。敕流道州。上以京执
不肯行。遂罢辅相之议。专决于左右。盛章
逼僧录洪炳。上表奉旨。于是尽改僧为德
士。悉从冠服。否则毁之。京数恳列于上前
曰。天下佛像非诸僧自为之。皆子为其父。
臣为其君。以祈福报恩耳。今大毁之。适足
以动人心念。非社稷之利也。上意为之少
回。

述曰。蔡京初见灵素以为异人。引而进
之。将结知于上。以固其宠耳。及灵素得
君而横罢佛兴道。京始惧物论。亟言其
妄无及矣。亦犹京初荐童贯以为能事。
及专主北伐不悉禀庙堂。京始大疾
之。屡言其过无及矣。大抵蔡京以奸
人之资欲引党助己以专国政。而童贯
灵素亦奸人之流。故不能相容。而反相
疾。然则蔡京之进二奸不能无罪矣。或
谓京能言二奸之罪者知悔举也。则将
应之曰京以二奸专擅不与己协。言其
过者疾之之辞。非同中正君子之清议
也。

泗州浮图僧伽像。将加以冠。忽风雨晦冥。
裂其冠堕门外。太守闻之大惊。遽诣像
前谢曰。僧伽有灵安敢再渎(独醒志)○敕废乾
明寺为五寺三。监杨戬议废太平兴国寺
为邸肆民舍。初折正殿瘗佛像于殿基之
下。肢体破裂已而戬病胸腹溃裂而死(夷坚志)
○诏天下建神霄宫。州郡惮费。多以巨刹
易其额。太平州将折承天寺。一之日董役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1c 页 T49-0421.png
官兵坠马死。二之日都匠坠屋死。三之日
兵官堕马折臂。主其议者石仪曹一子十
岁为金甲神褫去其衣。纳于浴室火龛中。
闻神言曰。石某绝嗣。是年子亡。石客死京
师○永道至道州。郡守僚属同时梦佛像荷
枷入城。翌日师至。守知其异令善待之。
城中军民多患寒疾。或求救于师。师素受
西天真言法。病者饮所咒水及为摩顶无
不愈。求者既多。乃为沼于营内以咒之○
三月京师大水。鼋鼍出于院舍。宫庙危甚。诏
灵素率道士治水。屡日无验。役夫数千
争举挺欲击杀之。灵素走而免。上闻之不
乐。俄而泗州大圣见于大内凝立空中。旁
侍慧岸木叉。上焚香拜祷。大圣振锡登城
诵密语。顷之一白衣裹巾跪于前。若受
戒谕者。万众咸睹。疑龙神之化人也。既而
水退。诏加僧伽大圣六字师号。灵素复劝上
削去之。以舍人许翰制辞太褒罢其职
○九月台臣卒僚属奏。林灵素奸邪小人。
妄议迁都改除佛教。罪当诛戮。不报○
十月灵素与宦官分党交诤。又于道上冒
太子节。上始恶之。榜于神霄宫曰。褚惠罪
恶不悛。帝命削其仙籍永为下鬼。十一月
放灵素归温州。赐死于道。嘱门人归葬
为数虚冢(高宗幸江心。改其故宅为寺。遣人发其冢。将加戮焉。以不知其处。遂止)
于是内外俱以废佛教之罪归之○馀姚
法性行持禅师。初受请过上虞。邑令王君请
说法要。师登座云。头戴乌巾身披鹤氅。分
明好个神仙。解弄曹溪伎俩。令与大众皆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2a 页 T49-0422.png
击节长叹。时会中有垂泣不能已者(师号牧庵。
得法于象田卿和上。其家为四明卢氏。于志磐为高伯祖。历位雍熙云门雪窦护圣。名列祖图)○石
门惠洪禅师寓湘西谷山。取云门临济两宗。
自嘉祐至政和。凡八十一人。为禅林僧宝
传三十卷。自宁通慧之后。传僧史者唯师
而已○昔云居祐禅师。于宏觉禅师塔东作
卵塔曰。凡住持者非生身不坏。火浴无舍
利者。皆以骨石填于此。其西作卵塔曰。
凡僧众迁化者藏骨石于此。谓之三塔。白云
端禅师曰。天下丛林之兴大智之力也(百丈谥大智)
祖堂当设达磨像于中。大智像西向。开山像
东向。不当止设开山而略其祖宗也。觉范
论之曰。白云云居识度高远斯可为天下
法也○八月下诏曰。向缘奸人建议改
释氏之名称。深为未允。前旨改德士女德
士者。依旧称为僧尼○九月诏大复天下
僧尼。道州永道量移近郡(已上杂见国朝会要。本朝通鉴。道法师传。
林灵素传)。

述曰。佛法厄运。故必有奸人为之乱法。
而主上竟受其蔽。及运当泰来故众人交
攻。主上一窹。于是降诏自洗。指灵素为
奸人。而且大复佛法。初蔽后明。皆法运
使之而然也。

七年四月。四明东湖二灵山知和庵主亡。师
晚事南岳辩师(嗣东林总禅师)因游方至四明郡。
以名刹邀之。力距不受。问其故。曰近世
住山者多以贿得。吾耻之弗为也。正言陈
禾与之游。自雪窦招居二灵山金襕庵。三
十年不出山。问道者以未至其居为之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2b 页 T49-0422.png
耻。尝有一虎为侍。师既亡。虎卧死于烬
馀之地。三年有僧自蜀来问。海尊者何在。
人言此但和公耳。蜀僧曰。正其人也。见其
塔曰。此非吉地。岁馀劝土人为结石龛
易葬之。见骨身舍利盈溢光耀林表○六
月道州永道得旨放回。敕住昭先禅院。赐
名法道以旌护法○八月诏罢黄老学。

八年七月。吴国公主敬重空门。敕品官庶
民如有毁辱僧尼骂称秃字者。照祥符三
年指挥治罪○十二月上逊位于皇太子。
居龙德宫称太上皇。

述曰。恭惟 道君上皇。以聪明神武之姿。
当天下之无事。其于法 祖宗之崇佛。
可谓至矣。赐续灯录制序。追谥汉唐诸
祖师恭礼释迦佛牙。为之制赞。此十六
年之良心也。一旦奸人用事。尚道而毁
佛。于是上心始惑。而宣和废释之诏行
矣。既而天降鸿水。役夫举挺以逐灵素。
忤宦者之党冒储君之节。上始大恶之。
榜罪于门放死于路。亟下诏罪。已大
复佛法罢黄老学。然则上之良心。犹故
不失。是盖大法之厄运。而魔外得以肆
其奸也。何伤乎道君之聪明神武哉。

*** 钦宗(徽宗长子。母恭显皇后王氏。四月十三日乾龙节。陵名永宁)

靖康元年正月。金虏犯阙。二月金虏退○
诏曰。比自大观初圣节行香。许就道观。今
后道君圣节仍就道观。若乾龙节仍就佛寺
建道场。一月一依祖宗旧法。其道士官阶并
与追毁○十一月金虏再犯阙。诏皇弟康王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2c 页 T49-0422.png
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二年正月。上幸虏营。四月虏退。二帝北狩
于韩州。五月康王即皇帝位于宋州。

述曰。太祖始封宋。其后遂以建国。暨汴
京失守而高宗即位于宋所以上合建
国之符下昭中兴之祚也。

十月上幸杨州。遣使八辈召金山克勤禅
师。诣行在所演说禅法。赐号圆悟○东京
留守宗泽(谥忠悯公婺人)承制。命法道法师住左街
天清寺。补宣教郎总管司。参谋军事。为国
行法护佑军旅。师往淮颖劝化豪右。出粮
助国军赖以济。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六(终)

六年六月。上清储祥宫成。诏苏轼为碑。
其略云。惟太宗佐太祖定天下。既即位
尽以所赐金帛作上清宫于朝阳门内。所
以旌兴王之功。且为五代兵革之馀。遗民
赤子请命上帝。庆历三年毁于火。元丰二
年命道士王太初修复祠宇。以日者言
宫之所在为国家子孙地。乃赐名上清储
祥宫。始太初卒太皇太后内出白金。命道
士剑应真继之。是年讫役○十月上幸
国子监。诣至圣文宣王殿。行释奠礼。一
献再拜。幸武成王庙。肃揖毕。仲游入对。
因论孔子庙。自颜渊以降。皆爵命于朝。
法服冠冕。而鲤承训诗礼。仍以圣道传
孟子。今皆野服幅巾以祭为未便。上嘉纳
之。封鲤泗水侯。伋沂水侯。

○六月。置元祐党籍。司马光等三百九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3a 页 T49-0423.png
人。刻石文德殿门○十一月王安石陪享
文宣王庙。○召海陵徐神翁入见。既而恳
归诏即其郡。建仙源万寿宫以居之。初
神翁为天庆观佣役。执彗扫除。诵度人
经。口不绝。四方来问灾祥称为神翁。吕
惠卿赴阙枉道过之。翁曰。善守善守既
还朝。俄以事出知单州。哲宗不豫。遣惠
卿至翁所。翁书吉人。未几徽宗嗣位。盖
预徵御名(佶字)。后尸解而化。

○上与灵素讲道便殿。有青巾弊衣。径
升殿不揖。灵素识之曰。吕大又来矣。遽
趋殿隅而隐。唯粉书一诗云。高谈阔论
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欲问古今
休咎事。须防午未丙丁春。上知洞宾之
来。为之叹息。后皆如其言。

二年正月。上元节御楼观灯。帘幕重密
下无知者。忽一人群众跃出。黑色布衣若
僧童者。举手指帘谓上曰。汝有何神乃
敢破坏吾教。吾今语汝报将至矣。上
怒命中使传旨治之。箠掠乱下加以炮
烙。复脔其肉终不语。亦无痛苦状。上大
不乐为之罢会。以其人付狱尽之(本朝通鉴)

○八月有卖菜人至宣德门下。释担向
门戟手而詈曰。汝坏吾社稷。太祖遣吾
来说。汝宜速改捕下开封府狱一夕则不
知向所云。盖神附之言也(通鉴)○。
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十三¶ 第 423b 页 T49-04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