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敕书¶ 第 3a 页
明觉聪禅师语录卷第一 貌一
嗣法门人寂空编
* 敕书
皇帝敕谕朕惟迦文启教妙觉之理独隆法
相归空菩提之心最上慧舟匪隔泽雨无
偏显究竟以开氓参真常而济俗渐积胜
业咸由浅以及深澡练精明要藉微而为
著制行务期于證道先除五欲之萌皈诚
必本于明心用释六情之网脱遗尘境瞻
企法门克衍宗传斯称开士咨尔禅僧性
聪戒律清严规模淳朴迹超俗外恒持不
染之心理寄忘言了悟无生之旨游方无
住演法有年朕万机之馀间观释典念含
生昧觉多因自失其本明果定慧齐修亦
可各还其固有然必求诸漏俱尽始堪进
嗣法门人寂空编
* 敕书
皇帝敕谕朕惟迦文启教妙觉之理独隆法
相归空菩提之心最上慧舟匪隔泽雨无
偏显究竟以开氓参真常而济俗渐积胜
业咸由浅以及深澡练精明要藉微而为
著制行务期于證道先除五欲之萌皈诚
必本于明心用释六情之网脱遗尘境瞻
企法门克衍宗传斯称开士咨尔禅僧性
聪戒律清严规模淳朴迹超俗外恒持不
染之心理寄忘言了悟无生之旨游方无
住演法有年朕万机之馀间观释典念含
生昧觉多因自失其本明果定慧齐修亦
可各还其固有然必求诸漏俱尽始堪进
敕书¶ 第 3b 页
悟夫宗乘抑能知五蕴皆空方可皈依于
法宝闻尔久参觉性堪表梵群于是引至
禁林召开觉路尔则钦承朕命克广善因
不兢不浮无荣无虑直宣正义𠃔弗滞于
迷途弘阐清规信无惭于福地全护珠之
念惟在精勤探舍筏之微渐空执着法性
昭其本具妙心示以归源实冀空凡惟希
登岸诚可以悟真如之谛而迈次第之禅
者也是用封尔为明觉禅师锡之敕印于
戏务期解脱永乘不退之轮益懋修行不
关有缘之果荷兹新谕勉尔后图钦哉。
敕 命
顺治拾陆年 月 日
之 宝
法宝闻尔久参觉性堪表梵群于是引至
禁林召开觉路尔则钦承朕命克广善因
不兢不浮无荣无虑直宣正义𠃔弗滞于
迷途弘阐清规信无惭于福地全护珠之
念惟在精勤探舍筏之微渐空执着法性
昭其本具妙心示以归源实冀空凡惟希
登岸诚可以悟真如之谛而迈次第之禅
者也是用封尔为明觉禅师锡之敕印于
戏务期解脱永乘不退之轮益懋修行不
关有缘之果荷兹新谕勉尔后图钦哉。
敕 命
顺治拾陆年 月 日
之 宝
敕书¶ 第 4a 页
* 表
** 谢恩表
奏为恭谢天恩事窃(臣)自幼参方云水随
分松槚自甘原无过分之想尤幸
天朝之擢屡蒙
皇睿惠庇迎住万善殿提唱宗猷每愧行疏
识浅拙朴慵材有负
圣明之至意振恢颓纲铭骨顶踵难报仁慈
之万一不意泽雨无涯直擢僧伦表帅
褒封明觉禅师锡之
敕印感荷恩洪古佛来世绍隆法化除其望
阙谢恩之外惟以朝夕顶焚祝延
圣躬万寿永继义农日月恒扇汤禹仁风则
天下朝宗乐业焉不胜惶悚待命之至。
** 进五灯表
敕书¶ 第 4b 页
奏为请
钦定正宗释典
俞旨入藏颁行以彰禅德以扬法化事(臣)窃
以
朝廷之治必用礼乐正教为经而佛祖之道
亦藉语言文字以显故政者致治之本而
文者载道之器人臻于道国臻于治相须
而成相助为理自古及今未之或废者也
(臣)草野微贱遭逄
圣明仁慈广博三宝聿隆德化荡平四隅归
向真所称佛心
天子有道
圣人(臣某)何幸荷承隆遇万善殿得觐
龙光延寿寺瀳蒙
鸿泽敕印赐号有加无巳说法开戒至再至
敕书¶ 第 5a 页
三
圣德如天念涓涘之莫报
皇恩若鉴敬刍荛以前陈(臣某)窃有进焉(臣)
师祖现住浙江嘉兴府石门县福严禅寺
(臣僧)通容者达磨四十一世之嫡裔临济
三十一代之正传也生长八闽受腊六十
有七历居十刹阐法二十馀年德业过人
道风秀世所虑法门凋敝释典混淆于辛
卯年编辑五灯严统一书类遵宋普济禅
师五灯会元旧本列宋元明
大清近代禅宗其中一二传疑悉依大藏佛
祖通载兼传世诸书旁搜确證言言根据
订定无误凡二十五卷盖此书之名严统
者缘佛祖传流既远时代浸遥五代绪分
千灯续焰未免宗支混滥法谱誵讹立说
圣德如天念涓涘之莫报
皇恩若鉴敬刍荛以前陈(臣某)窃有进焉(臣)
师祖现住浙江嘉兴府石门县福严禅寺
(臣僧)通容者达磨四十一世之嫡裔临济
三十一代之正传也生长八闽受腊六十
有七历居十刹阐法二十馀年德业过人
道风秀世所虑法门凋敝释典混淆于辛
卯年编辑五灯严统一书类遵宋普济禅
师五灯会元旧本列宋元明
大清近代禅宗其中一二传疑悉依大藏佛
祖通载兼传世诸书旁搜确證言言根据
订定无误凡二十五卷盖此书之名严统
者缘佛祖传流既远时代浸遥五代绪分
千灯续焰未免宗支混滥法谱誵讹立说
敕书¶ 第 5b 页
唱教者乃似是而或非后学参求者遂传
虚而失实(臣)师祖所以痛心扼腕不惮艰
劬勒成此书详覈考正字字无谬十年心
血两眼冰霜天地鬼神实式临之释典之
有严统亦犹儒教之有正史关系世道人
心者匪浅以鲜正宜为世模范典型百代
会事机不偶湮没名山原本巳恭呈
睿览外仍将前集二十五卷并解惑篇一册
敬进
御前伏祈
呈上钦定部集
敕谕入藏颁行庶俾正宗藉以久传道统因
而广播法门幸甚世道幸甚(臣某)无任战
慄待命之至为此具本谨奏以闻。
** 辞表
虚而失实(臣)师祖所以痛心扼腕不惮艰
劬勒成此书详覈考正字字无谬十年心
血两眼冰霜天地鬼神实式临之释典之
有严统亦犹儒教之有正史关系世道人
心者匪浅以鲜正宜为世模范典型百代
会事机不偶湮没名山原本巳恭呈
睿览外仍将前集二十五卷并解惑篇一册
敬进
御前伏祈
呈上钦定部集
敕谕入藏颁行庶俾正宗藉以久传道统因
而广播法门幸甚世道幸甚(臣某)无任战
慄待命之至为此具本谨奏以闻。
** 辞表
敕书¶ 第 6a 页
奏为请
旨回闽祀亲以扫师塔事窃(臣某)自云游学
道负笈参方焚膏继昼演教累年虽[暴-(日/共)+夭]属
法门而宗旨渊源尚未入室有负于师授
者良多幸
皇上丰隆古佛济世慈航提佛法之颓纲救
宗门之衰弊诚于佛祖增光缁流有赖焉
(臣某)屡受浩荡之
洪恩叨赐过誉之禅号优沐过深感愧靡极
兹所请者(臣某)第离乡以来亲墓久旷不
理师塔荒芜未扫亲师之恩旲天罔极时
切忧心寸念未报况今年巳半百衰老残
躯时尝抱恙倘一时永决终天之恨何日
得巳也仰恳
皇仁垂𠃔准锡南归理亲墓扫师塔潜山养
敕书¶ 第 6b 页
拙俾得以朝夕焚香祝万寿于无疆祈
太后慈体而康泰则国祚绵绵于不替矣(臣)
曷胜悚息待命之至。
** 序
盖闻槃水方圆原无定象景标直枉确有
因缘审夫针芥相投非关卿法我法筌蹄
顿释宁辨前言后言随物而施移时即逝
如梦中之朋俦畛域同榻异徵似行边之
寒暑晦明殊情类感聚聋而鼓谁證声闻
叩瘖所尝自喻甘苦若谓顽铜质限曷贵
炉锤或当糠秕眼迷攸资披洗窃怪争鸣
喙喙朝四暮三小知閒閒甲可乙否恃弄
猢狲伎俩异别搆狮经虎律选场赖具龙
太后慈体而康泰则国祚绵绵于不替矣(臣)
曷胜悚息待命之至。
** 序
盖闻槃水方圆原无定象景标直枉确有
因缘审夫针芥相投非关卿法我法筌蹄
顿释宁辨前言后言随物而施移时即逝
如梦中之朋俦畛域同榻异徵似行边之
寒暑晦明殊情类感聚聋而鼓谁證声闻
叩瘖所尝自喻甘苦若谓顽铜质限曷贵
炉锤或当糠秕眼迷攸资披洗窃怪争鸣
喙喙朝四暮三小知閒閒甲可乙否恃弄
猢狲伎俩异别搆狮经虎律选场赖具龙
敕书¶ 第 7a 页
象神通直掀翻狐涎犴啸妖窟惟明觉和
尚掉普济航伸兜罗手觉弘五衍识洞三
玄名宿遍参处处根寻着巳疑团旦豁逌
逌不傍他人悟树藤之随来斩除枝蔓味
砂米之尽去啸破虚空因而长庆传宗龙
拂与宝幢并竖锦山演教蒲团将猊座增
辉我闼八荒以南锡而北卓神栖三昧于
东度示西来笑口头禅纷纭棒喝应人间
世捷答鼓桴唤醒群蒙半字皆含满义结
成心印大音自是希声阐大藏之遗籍小
子之述万川月映拨者一轮百里雷惊振
焉亿汇试问望洋海若畴能截断众流请
看闻樨堂中至此猛寻各鼻。
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前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内翰林国史
尚掉普济航伸兜罗手觉弘五衍识洞三
玄名宿遍参处处根寻着巳疑团旦豁逌
逌不傍他人悟树藤之随来斩除枝蔓味
砂米之尽去啸破虚空因而长庆传宗龙
拂与宝幢并竖锦山演教蒲团将猊座增
辉我闼八荒以南锡而北卓神栖三昧于
东度示西来笑口头禅纷纭棒喝应人间
世捷答鼓桴唤醒群蒙半字皆含满义结
成心印大音自是希声阐大藏之遗籍小
子之述万川月映拨者一轮百里雷惊振
焉亿汇试问望洋海若畴能截断众流请
看闻樨堂中至此猛寻各鼻。
赐进士出身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前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内翰林国史
敕书¶ 第 7b 页
院大学士胡世安沐手拜撰
** 序
憨璞禅师来京奉
召入内苑万善殿时蒙
清问诸禅众亦咸得与之参證久之侍者录
问答之语成帙(简)获读之𢥠然作而叹曰
盛哉禅宗之道适符我
皇上化导天下之至意也我
皇上学贯天人道合精一礼乐政刑灿然备
举复于万几之暇旁究宗教时示一语圆
明普现无非欲觉悟群伦偕登善道乃禅
宗之要倡明佛教于一念不生一法不立
万象昭融即證菩提其接引众生出离苦
海悯人拯世亦复如是则禅师之语录不
信乎为化导之资乎而世之论者恒以迦
** 序
憨璞禅师来京奉
召入内苑万善殿时蒙
清问诸禅众亦咸得与之参證久之侍者录
问答之语成帙(简)获读之𢥠然作而叹曰
盛哉禅宗之道适符我
皇上化导天下之至意也我
皇上学贯天人道合精一礼乐政刑灿然备
举复于万几之暇旁究宗教时示一语圆
明普现无非欲觉悟群伦偕登善道乃禅
宗之要倡明佛教于一念不生一法不立
万象昭融即證菩提其接引众生出离苦
海悯人拯世亦复如是则禅师之语录不
信乎为化导之资乎而世之论者恒以迦
敕书¶ 第 8a 页
文之法幻化为宗天地万物且不有何有
于语言文字之繁虽然夫人之性无物不
有无物不空诚不可岐而为二苟如所云
性外果有馀物耶矧性之在人无论知愚
原不尽昧非赖开引之神机欲其豁然自
悟是犹索过风于前林觅往梦于既寤不
可得也故致鱼者必资之筌求兔者必资
之蹄执筌以为鱼据蹄以为兔固为不可
欲离筌而取鱼舍蹄而搏兔亦乌能哉然
而演西来大意使人因言證悟悟因言入
言入悟空盖亦难矣若夫不能于杀活之
机纵横自如则拘滞一隅动辄有碍矣不
能圆满充足覃及诸方则气索神沮无以
及来学之锋矣即骋词树义拈缀有痕求
其混融无迹云流天空究亦不能也有若
于语言文字之繁虽然夫人之性无物不
有无物不空诚不可岐而为二苟如所云
性外果有馀物耶矧性之在人无论知愚
原不尽昧非赖开引之神机欲其豁然自
悟是犹索过风于前林觅往梦于既寤不
可得也故致鱼者必资之筌求兔者必资
之蹄执筌以为鱼据蹄以为兔固为不可
欲离筌而取鱼舍蹄而搏兔亦乌能哉然
而演西来大意使人因言證悟悟因言入
言入悟空盖亦难矣若夫不能于杀活之
机纵横自如则拘滞一隅动辄有碍矣不
能圆满充足覃及诸方则气索神沮无以
及来学之锋矣即骋词树义拈缀有痕求
其混融无迹云流天空究亦不能也有若
敕书¶ 第 8b 页
师者博综妙谛不即语言不离语言所谓
真正语不着有无语雷轰电拂语如大医
王制药随證而愈疾俾读斯录者从所證
入小而迁善远罪大而明心见性诚可谓
灵承我
皇上化导天下之至意弘昭普觉立教度人
之盛者矣猗欤休哉若(简)略无知识妄绘
虚空尚望师之有以破除瘴碍也。
顺治十六年季春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宛
平王崇简薰[汰-大+木]撰
** 序
楞严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然则一千
七百则公案皆历代祖师言说也皆无实
义也古来心心相印者又何以有语也金
刚经云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
真正语不着有无语雷轰电拂语如大医
王制药随證而愈疾俾读斯录者从所證
入小而迁善远罪大而明心见性诚可谓
灵承我
皇上化导天下之至意弘昭普觉立教度人
之盛者矣猗欤休哉若(简)略无知识妄绘
虚空尚望师之有以破除瘴碍也。
顺治十六年季春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宛
平王崇简薰[汰-大+木]撰
** 序
楞严经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然则一千
七百则公案皆历代祖师言说也皆无实
义也古来心心相印者又何以有语也金
刚经云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
敕书¶ 第 9a 页
者不异语者然则三藏十二部皆诸佛菩
萨之真语实语也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也
今日振扬宗风者又何必无语也若作无
语会曹溪一滴不闻声若作有语会少室
堂前偏饶舌呜呼语而无语无语而语如
是理会得来可以读憨璞禅师语录矣师
绍济宗之嫡传为天童密老人之法裔雷
音久震于南土狮吼忽移于
凤城良以憨师自恒沙亿劫中夙植德本今
亲遇转轮
圣王如来召至上林万善殿集众唱酬因缘
水乳恭承
天语宣问抉尽佛病祖病魔病憨师一味承
当全具佛药祖药魔药于是机境相酬
天子嘉焉赐号明觉禅师兹当结制期满拈
萨之真语实语也如语不诳语不异语也
今日振扬宗风者又何必无语也若作无
语会曹溪一滴不闻声若作有语会少室
堂前偏饶舌呜呼语而无语无语而语如
是理会得来可以读憨璞禅师语录矣师
绍济宗之嫡传为天童密老人之法裔雷
音久震于南土狮吼忽移于
凤城良以憨师自恒沙亿劫中夙植德本今
亲遇转轮
圣王如来召至上林万善殿集众唱酬因缘
水乳恭承
天语宣问抉尽佛病祖病魔病憨师一味承
当全具佛药祖药魔药于是机境相酬
天子嘉焉赐号明觉禅师兹当结制期满拈
敕书¶ 第 9b 页
提盈帙横着竖着拂子遍地风光直提倒
提拄杖普天震动谓之语而无语可也谓
之无语而语可也有一门外老者窥而叹
叹而为之作颂曰。
「 百痴血嗣济宗赤帜平平实实洞达明悉洒洒落落末后一着感通帝座究未说破春到花开事理兼该乾坤灿烂吾道一贯莺鸣燕语祖风扬举刬尽誵讹海不扬波噫门外老者为谁云栖弟子大周也」
顺治十六年岁次巳亥暮春太傅兼太子
太师吏部尚书加一级内翰林秘书院中
极殿大学士古吴金之俊薰沐谨序
** 序
夫拔俗超劫达士乃能镜其原味道阐宗
提拄杖普天震动谓之语而无语可也谓
之无语而语可也有一门外老者窥而叹
叹而为之作颂曰。
「 百痴血嗣济宗赤帜平平实实洞达明悉洒洒落落末后一着感通帝座究未说破春到花开事理兼该乾坤灿烂吾道一贯莺鸣燕语祖风扬举刬尽誵讹海不扬波噫门外老者为谁云栖弟子大周也」
顺治十六年岁次巳亥暮春太傅兼太子
太师吏部尚书加一级内翰林秘书院中
极殿大学士古吴金之俊薰沐谨序
** 序
夫拔俗超劫达士乃能镜其原味道阐宗
敕书¶ 第 10a 页
至人方克穷其旨破六尘而无漏窥一乘
而无上妙智常圆名言斯绝所谓顺鼓天
倪动合冥悟者矣若乃非闻非说光映壁
而无光即物即心月因指而岂月实已灵
之莫负宁他圣之可求雪山老子别示家
风广额屠儿顿超本分贫人得宝笑富室
之皆空远客归家何程途之有在是岂区
区凡劣汲汲声闻所能窥其门兴造其玄
同也哉恭荷
皇上以尧舜而普古佛之心即禹汤而示菩
萨之行徵师万善殿召对称
旨敕印赐号明觉诚国朝之盛典
圣世之洪恩也而明觉禅师者天童嫡脉临
济英枝直指人心独步了然之岸深明宗
旨尝疏无碍之源示法流则严以红炉不
而无上妙智常圆名言斯绝所谓顺鼓天
倪动合冥悟者矣若乃非闻非说光映壁
而无光即物即心月因指而岂月实已灵
之莫负宁他圣之可求雪山老子别示家
风广额屠儿顿超本分贫人得宝笑富室
之皆空远客归家何程途之有在是岂区
区凡劣汲汲声闻所能窥其门兴造其玄
同也哉恭荷
皇上以尧舜而普古佛之心即禹汤而示菩
萨之行徵师万善殿召对称
旨敕印赐号明觉诚国朝之盛典
圣世之洪恩也而明觉禅师者天童嫡脉临
济英枝直指人心独步了然之岸深明宗
旨尝疏无碍之源示法流则严以红炉不
敕书¶ 第 10b 页
容片羽引白衣则示以方便独露真常提
掇真空铺扬等觉加以戒行精虔慈悲广
普兹将说法语录慨付流传诚五门六度
之航真十地八禅之炬开华严之秘同时
大众如盲如聋雪滹水之冤伎死禅和如
麻似粟岂非嵩山之只履未西而曹溪之
滴水常存者欤(漺)素无才识兼乏證入曩
蒙棒喝无异南车承委序文实深汗悚惟
愿为天为人为地合元化以无垠无佛无
法无僧识宝轮之常转聊将辞绠贯彼意
珠故赞叹作礼而为是言。
赐进士出身分守江宁镇江道布政使司布
政司左参政法弟子杜漺沐手谨序
** 序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如大月轮光辉普照
掇真空铺扬等觉加以戒行精虔慈悲广
普兹将说法语录慨付流传诚五门六度
之航真十地八禅之炬开华严之秘同时
大众如盲如聋雪滹水之冤伎死禅和如
麻似粟岂非嵩山之只履未西而曹溪之
滴水常存者欤(漺)素无才识兼乏證入曩
蒙棒喝无异南车承委序文实深汗悚惟
愿为天为人为地合元化以无垠无佛无
法无僧识宝轮之常转聊将辞绠贯彼意
珠故赞叹作礼而为是言。
赐进士出身分守江宁镇江道布政使司布
政司左参政法弟子杜漺沐手谨序
** 序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如大月轮光辉普照
敕书¶ 第 11a 页
非空非有无圣无凡教中目之为如来藏
相宗目之为大圆镜宗门目之为正法眼
自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而危微之界形焉
圣凡之念别焉善恶之机动焉非有大圣
者起而觉之从冥入冥日用不知亦安所
底止乎然而觉之非有他也扬声止响不
知声是响根厌动求静谁识静为动本有
圣人者出作之君师或示现于儒则先觉
觉后或示现于佛则自觉觉他或示现于
道则致虚守静而要以明善复初发归未
发不失其真醇而葆全其美种而巳但人
根有利钝缘有生熟不得巳而导之以参
究教之以操履如是有工夫有作用有證
悟有授受究之经世不舍一法实际不受
一尘岂真有如是事哉是故论设施而方
相宗目之为大圆镜宗门目之为正法眼
自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而危微之界形焉
圣凡之念别焉善恶之机动焉非有大圣
者起而觉之从冥入冥日用不知亦安所
底止乎然而觉之非有他也扬声止响不
知声是响根厌动求静谁识静为动本有
圣人者出作之君师或示现于儒则先觉
觉后或示现于佛则自觉觉他或示现于
道则致虚守静而要以明善复初发归未
发不失其真醇而葆全其美种而巳但人
根有利钝缘有生熟不得巳而导之以参
究教之以操履如是有工夫有作用有證
悟有授受究之经世不舍一法实际不受
一尘岂真有如是事哉是故论设施而方
敕书¶ 第 11b 页
便多门论理性而归源无二在孔子则目
击道存指掌意喻在释迦则拈花示众教
外别传在老子则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
母斯三教同也在临济为三玄三要在曹
洞为五位君臣在云门为一字关在沩仰
为圆相暗机在法眼为华严六相斯五宗
同也岂非千百圣贤各出机用其以发明
性善之理肇开心学之秘若有合乎我
皇上道通天地学贯古今固巳继危微精一
之传矣万几之暇博综宗教每拈一语辄
洞极根源有非唐宗问答宋世玉音之所
能及而憨璞禅师得
赐紫谈玄焉盖禅师滹水之正传天童之法
裔道眼圆明梵行修洁其说法于万善殿
也金毛据地不落廉纤掣电之机不容拟
击道存指掌意喻在释迦则拈花示众教
外别传在老子则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
母斯三教同也在临济为三玄三要在曹
洞为五位君臣在云门为一字关在沩仰
为圆相暗机在法眼为华严六相斯五宗
同也岂非千百圣贤各出机用其以发明
性善之理肇开心学之秘若有合乎我
皇上道通天地学贯古今固巳继危微精一
之传矣万几之暇博综宗教每拈一语辄
洞极根源有非唐宗问答宋世玉音之所
能及而憨璞禅师得
赐紫谈玄焉盖禅师滹水之正传天童之法
裔道眼圆明梵行修洁其说法于万善殿
也金毛据地不落廉纤掣电之机不容拟
敕书¶ 第 12a 页
议有古广慧琏东林总之风间持其语录
以示(荣)字字透关言言破的有如年来又
得真消息报道杨岐正脉通者故为论其
旨趣与吾儒合者如此善平唐人之碑大
鉴也日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
其静矣呜呼其有旨也夫其有旨也夫。
顺治十六年季春朔日中宪大夫内翰林
国史院侍讲学士楚黄曹本荣薰沐拜序
以示(荣)字字透关言言破的有如年来又
得真消息报道杨岐正脉通者故为论其
旨趣与吾儒合者如此善平唐人之碑大
鉴也日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
其静矣呜呼其有旨也夫其有旨也夫。
顺治十六年季春朔日中宪大夫内翰林
国史院侍讲学士楚黄曹本荣薰沐拜序
敕书¶ 第 12b 页
* 目录
* 卷第一
* 敕书
* 表(三)
* 序(五)
* 卷第二
* 北京皇城内万善殿语录
* 燕京顺天府悯忠禅寺语录
* 卷第三
* 燕京顺大府悯忠禅寺语录
* 卷第四
* 燕京顺天府悯忠禅寺语录
* 浙江杭州府临安县观音禅寺语录
* 卷第五
* 再住观音禅寺语录
敕书¶ 第 13a 页
* 杭州府馀杭县法喜禅寺语录
* 卷第六
* 杭州府钱塘县广福禅院语录
* 燕京顺天府海会禅寺语录
* 卷第七
* 燕京顺天府海会禅寺语录
* 卷第八
* 燕京顺天府延寿禅寺语录
* 福建邵武府安国禅寺语录
* 卷第九
* 福建邵武府安国禅寺语录
* 示众
* 卷第十
* 示众
* 小参
* 卷第六
* 杭州府钱塘县广福禅院语录
* 燕京顺天府海会禅寺语录
* 卷第七
* 燕京顺天府海会禅寺语录
* 卷第八
* 燕京顺天府延寿禅寺语录
* 福建邵武府安国禅寺语录
* 卷第九
* 福建邵武府安国禅寺语录
* 示众
* 卷第十
* 示众
* 小参
敕书¶ 第 13b 页
* 卷第十一
* 小参
* 拈古
* 卷第十二
* 拈古
* 卷第十三
* 颂古
* 卷第十四
* 问答机缘
* 卷第十五
* 法语
* 偈
* 卷第十六
* 偈
* 卷第十七
* 小参
* 拈古
* 卷第十二
* 拈古
* 卷第十三
* 颂古
* 卷第十四
* 问答机缘
* 卷第十五
* 法语
* 偈
* 卷第十六
* 偈
* 卷第十七
敕书¶ 第 14a 页
* 偈
* 启
* 书问
* 卷第十八
* 书问
* 疏
* 引
* 赞
* 卷第十九
* 赞
* 佛事
* 行实
* 序
* 卷第二十
* 文
敕书¶ 第 14b 页
* 歌
* 塔铭
* 跋
目录终
明觉聪禅师语录卷第一
* 音释
氓
(眉庚切音萌民也)。
企
(去冀切音器举踵而望也)。
聿
(以律切云入声
遂也)。
畛
(止忍切音轸田间道也)。
逌
(于求切音由与攸同)。
* 塔铭
* 跋
目录终
明觉聪禅师语录卷第一
* 音释
氓
(眉庚切音萌民也)。
企
(去冀切音器举踵而望也)。
聿
(以律切云入声
遂也)。
畛
(止忍切音轸田间道也)。
逌
(于求切音由与攸同)。
敕书¶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