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像赞¶
像赞¶ 第 594c 页
元洁莹禅师语录卷第十
嗣法门人智祥编

* 像赞

** 出山像

「 王宫十九年雪山栖六载冷暖自家知饥寒谁与代二死亡烦恼灭四十九年露布葛藤末后拈花一场败阙镂骨图形不放伊是伊结下众生债」


** 弥勒

「 肚里儱儱侗侗胸襟坦坦泰泰等閒一笑不休直到龙华三会」


** 布袋和尚

「 冷笑熙熙手把布袋背郤兜率陀天十字街头捏怪引他无限痴儿空只随群逐队」


** 渡江像

「 两眼圆明一机庭径梁皇不识人天焉證咦一苇江波意悄然脚头脚底风流俊」


** 面壁像

「 不识箭锋机蓦归林下坐赚他可大师积雪浑忘惰直饶断臂安心师资一场话堕不话堕休错过不遇其人且莫说破」


** 海潮大士像

「 三十二应秪此一应七难二求我无所求也不重你四生之父又何憎你苦海为舟可喜慈悲心一片渡满恒沙界遍流」


** 普门品经写观音大士像

「 全经是像全像是经心空法遍通身遍身无一刹不住无一尘不循是之谓普门示现自在观音」


** 观音大士

「 巍巍独坐寂而不凝耳中观色眼里聆声只有慈悲心一片分身尘刹不知名」

像赞¶ 第 595a 页

** 准提像

「 稽首准提佛心印藏以不思议赴群生望如月处空影涵众像一瞻一礼一烧香感应道交尘刹量」


** 云门散木和尚像

「 三江之湖未足喻其机建瓴之泻难以彷其舌若云此是老师翁何似天边认二月」


「 口似悬河心若宝镜浙东身坐云门浙西足跌双径开阐威音那畔之机提掇佛祖不犯之令起巳坠之宗纲续悬丝之慧命谓是散木师翁何异钵盂安柄」


** 弁山入就老和尚像

「 严冷如霜威不可犯金针玉线丕振家风拄杖竹篦鞭龙挞象一味木扎羹千般鑯酸馅九坐道场只者如斯四创丛林曾何两样名不可名状不可状孰敢谓是崆峒和尚」


「 弁山峰顶众流截断佛祖罔测端倪师表堂前把住要津衲僧无出气分纵饶描得十分真机前一路谁看听」


「 谓是师真孤负先师谓非师真岂能全晦分明面目全呈觌体宁容触讳咦大地从教绝覆藏可使今古应无坠」


** 自题

「 三衣何似秋云古一钵还同晓月明自是传持无别物道惭尝愧岭南能」


「 者汉痴呆性情颇率眼底有珠胸中无物居新丰不厌幽深住玉崖不嫌尘俗三界纵坦夷四生恣游戏满面是僧满口非佛谓伊若是续传灯笑煞西天千百亿(象先请)


「 行似孤云野鹤止如鉴水澄潭言出思惟之表道统法界之函谓是睦堂叟重增眼翳谓非睦堂叟失所指南幸有鼎子只眼亲瞻(鼓山请)

像赞¶ 第 595b 页

「 丝纶巳罢淅中潮一苇江波信自饶不忆邗关重把住更承悲愿直钩抛山廓落水汹涛争看滚滚鱼龙处变化飞腾彻九霄(频吉请)


「 格外有风规可提胸中无剩迹可挂到头无一法与人反被人横描竖画(冲微请)


「 者个没量汉生平绝思算肚里黑儱侗口里没涯岸贬驳似是之非不怕人憎见闻若同之异懒生赞叹住山不厌万千春任教佛法从头烂(自安请)


「 满目轩昂一身古朴说法了无文字应机鬼神难度混物和光数十年今朝郤被人描邈(长沙到石函居士自写师真请)


「 面上无尘胸中磊落为无为而现有身空花镜像两依依作无作而机靡托石火电光难描邈灵木迢然凤不栖依稀切忌按图索(灵木记请)


「 生平一种热性万状千奇不吝文彩未彰巳前许尔当家亲證(黄鹿溪居士请)


「 面带烟霞色心同古镜妍即僧由妙手难写个中玄纵横文彩交加处见得分明秪半边(恒清监院请)


「 閒不到身清不入骨语不涩言默不居讷咦影像昭然万化门四生海内为船筏(蜀山请)


「 面目依俙鼻孔彷佛任性不拘和光混物本非众生亦非是佛堂堂语露太分明因底堆堆人不识(李庆云请)


「 眠云枕石于古洞山中捞虾摝蚌于玉崖溪畔空抛明月钩徒把虚空架收捲丝纶归去来从教人世重争价(蒲首山憨牛请)


「 眼不顾眉心直口快无与物伍有海独迈描邈将衷翻成对待不对待舌头元不挂唇边徒使丹青加彩绘(药西珍请)


「 面目依俙神彷佛一回相见一回肃任伊看到古皇前六六元来三十六(徽予侍者请)


「 者阿师心眼窄佛祖是生冤自巳如仇敌一味直儱
像赞¶ 第 595c 页


「 一尘不立万象无羁华林园等空花示现娑婆界类水月含悲启悟开迷而浑忘渗漏弘规正矩却大有提持呵呵呵不自知等闲遇个潘成老看破从前旧面皮(潘成吾居士请)




元洁莹禅师语录卷第十终




















像赞¶ 第 596a 页

* 行状
药山嗣法门人智愿谨述

师请净莹字元洁雅慕陈蒲鞋之为人故别号睦堂
弁山瑞白雪禅师之嫡嗣维扬江都庄氏子父继芳
母施氏一夕施梦一老衲至门自谓著过三緉铁鞋
来此寄宿及诞盘坐垂丱随母遁僧寺回发心持素
年十三读论孟未终失怙便疑父死何往遂坚志出
家必欲超脱轮回由是不乐世玩终日如愚同里少
年辄以呆子呼之甫十七以出家志䜣母不许秋染
剧疾濒死见一老人曰吾今为汝抽疾从足肚抽出
如竹者数十根复扶起曰疾愈当及时前进无滞于
此苏时病稍减偶一方士至下一巨鎞流脓数升仅
存皮骨而起至廿岁潜往金陵投钟山师脱白扣以
生死事示念佛持咒数息师精进行之不问昼夜明
年参弁山瑞和尚于杭州报恩院便问如何是生死
大事山曰谁将生死与汝曰某实不知请和尚开导
山曰汝一向作何行业曰昼夜念佛山曰念者何人
佛是何物师闻语疑甚遂从渡江抵戒珠寺晨参究
暮请益不睡眠用工极苦至背肿胸胀如欲绝人不
可忍耐如此历二句偶举首见烧灯者豁然猛省恍
觉根身器界洞彻无依自是庆快匪常明晨入室通
白山曰汝还有疑情否曰求信不可得安所容疑山
曰汝过来师便过去山拈竹篦打云还会么师遽呈
偈曰灵明廓本洞彻十方随机应物体露真常山曰
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曰如何是用山举竹篦曰者个
唤作什么师拟开口山便打退一日入室山举海底
泥牛话问众云毕竟是那一句师当下释然指旁僧
曰此个师僧绍兴人山便打师一喝山曰你者喝落
在甚处师又喝山直打出后在嘉禾陆宣公祠阅圆
觉经至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即无轮转亦
像赞¶ 第 596b 页
无身心受彼生死于是从前所得如一布袋倾落盖
时年廿三明春随山上天台护国圆具山乃命师执
侍巾瓶未几旋苍弁又随赴虔之崆峒当是时天童
密云禅师作禅灯之俑翻乱青原南岳以下统系物
议汹汹黄司理端伯余中丞大成既考正其缪仍布
其说于诸方山在崆峒阅其伪灯乃喟然曰法门乱
矣吾当拔剑相助寻命师依龙藏五宗世系而正之
又集其机缘语句合并古尊宿之拈颂为正讹一卷
附于后凡若千卷是为传灯世谱中丞余公得其书
大异致书誉师为真法门龙象其后二十年法门中
果有大变之事赖是书而大正师之力也庚辰春南
昌建安国王贻书崆峒命山来主百丈祖席师因母
老请假归养山以云门湛老人相传源流手卷并法
衣付授师不散辞随山径登百丈辛巳三月山临示
寂命师继居方丈师辞曰某不足以辱丛林且二座
在遂命泐公主之师扶灵龛往塔弁山旋负其母入
宁之新丰山以终养焉母没哀慕不饮食者累日心
丧静居作烧香偈有曰烧香仍假娘生手不散人前
乱撒沙此哀而见于说法以报其母新丰在宁州南
六十里号为万山之间石溪从茅竹山来波濑漂迅
不可舟渡又无桥梁往来虽隆寒必衣裳厉揭而涉
师门风孤峻不少假颜色饘粥不继作务自如或有
疲软不堪者师拽锄逐之曰诸方五味具足我者里
钝锄头下无甚快活与汝汝来觅个什么由是道声
闻于吴楚间来者动经千里非办道清苦自甘者莫
能居熊孝帘廷昌参师曰行者因甚不先通报熊曰
闻古有檀越入山土地神预知今岂无耶师曰妖不
胜德曰如何是宝镜轩师曰居士何得当面昧郤熊
设拜而去复以书来问法师荅曰昔山谷悟于桂香
庞公吸尽江水此人人具足直与佛祖不隔一丝盖
像赞¶ 第 596c 页
缘不能穷究到自肯处遂视为深固幽远耳崇祯之
末师闻顺天失守忧形干貌者久之或曰一治一乱
自古如此何忧之深哉师曰不然吾辈饮食居处总
赖国王水土祝之犹恐不勤一旦陷于敌焰汝岂木
偶耶时诸郡兵兴新吴诸绅以百丈深峻可以备屯
禦泐公主大雄席将欲他往师慨然作书以贻当轴
者广引古今名士外护以开晓之事遂寝无何泐公
亦逝宋侍御一贞以书延师继其席师闭户不纳来
使侍御语客曰此老当代高人也固知不可强师不
出山十有馀载而鄂蒲诸护法向师道化书币远迎
数四诸山硕德皆来排闼劝师行师不获巳勉从之
以顺治十一年五月开法于蒲圻之延寿寺遂住玉
崖山上方禅院一时马沈余诸名进士谢黄邹任诸
孝廉皆就门人之列尹司马民兴谒师直造榻前师
握拂子曰山野不谙世礼此室郤无宾主尹曰弟子
特为佛法到此师竖起拂子示之尹曰不知师曰此
语最亲切曰莫无声无臭便是么师掷下拂子曰会
则便会岂可向死水中觅神龙哉蒲邑士大夫秀而
文略喜谈空宗无丛林接纳学者师居之后求见者
填门户往来如川输久益厌之既而洞山人来迎归
藉此得脱身去曰今而后何适而不可哉吾闻匡山
东南之积秀吾将营凌霄而老焉遂登凌霄居无何
吴兴护法虚弁山法席迎师师询专使曰先师墓上
之木如昔否曰今拱矣师曰吾当往视之住后买山
种松数十万株躬与人夫行者同其事自开山至是
吴越禅风大变师力铲积弊效古风规率以身先搥
拂之下居恒万指师将增广旧建或谓山不利于频
兴举前代兴举辄有所损师曰安有此理大平其基
建僧堂数十楹于方丈后举众晏然解院事往修葺
父坟于扬州亲旧馆师于平山禅院日夕问道因留
像赞¶ 第 597a 页
结冬制是年师正五旬康熙初给练周公体观出为
江西巡南副使湖州总镇浦公与之书曰弁山莹老
海内名尊宿道德可亲吾甚不欲置之閒旷江西多
名蓝能为我长伸一臂乎周公欣然因命宁州署州
事林贰守芹以云岩延师师接书怅然曰吾母骨在
其处亦旦夕思归安散违命云岩废于寇燹军民杂
庐其地者廿有年师掩一室若无所事人南昌太守
叶公舟行郡谒师清谭累日大悦诸绅士久归向者
皆来问所欲为师曰无佛殿何以庄严报化无法堂
何以明其宣扬于是军民去所庐一旦还其寺之故
地七载之间大建法幢江西祖院此称最雄太傅金
公之俊颜曰无住名山初瑞老人赴百丈瓶盂甚夥
偶遭小瞥筠部使者虽阳奉建安旨而阴实持之师
往见金公于南昌兵署告以情公曰为我致声瑞老
但安坐峰头由是百丈以宁其后公自太傅府假归
闻师在扬州特舣舟待师相见叙旧欢甚师语以将
往云岩公曰吾昔视师分宁建无住庵于化城塔侧
撰文勒石容与其下今恨衰迟师其行也及闻寺宇
峻工遂望题寺额命僧赉来之明年巳酉师赴药山
澧州守张公圣弘躬诣问道甚敬事又明年宁州剌
史徐公永龄迎归云岩又明年越州云门显圣虚席
檀越耆旧皆必欲得师以主之书币交至其年夏周
公以官舫载师至金陵而别师年巳六十虽垂老重
受祖庭命不敢以朽病而疲接诱升堂入室略无虚
日进院之明年壬子灯节后师次第作书命达源契
晓峰英上江西湖南预报诸门弟子来越二月扫弁
山瑞老人塔返棹耶溪未逾月赴天台护国请为师
禀戒之地始终有在初入院上堂谢郡邑当事护法
师曾有命吾到天台不久即归六月策杖回显圣不
数日又封书辞远近诸檀护从容买棹别诸同门至
像赞¶ 第 597b 页
白岩与位中符公快谭法门细大促膝连床三昼夜
风雨不惮复过道林曹山诸和尚塔逐一拜别自恣
后回山示微疾趺坐匡床应酬不倦凡问疾者必委
曲详细一一开导谆谆不巳至又七月廿三晚两序
入问和尚尊候何如师曰今非昔比大家好心看守
祖庭老僧住此未久勿累当住俟上江人到遵古阇
维仍还云岩吾念毕矣众再拜曰老和尚还有什么
分付师良久定监寺出众曰设有人问老和尚百年
后事教某甲如何举似师高声云听我说众环侍移
顷再请师放身欹枕吉祥而逝时廿四日丑时也明
年三月众门弟子扶龛西还供云岩凤山塔院又明
年三月卜古洞山阿耨院后庚龙入手作坤山艮向
选四月十八日吉时奉师灵骨并诸道具建塔以祀
师发轫于洞山其叶落归根良有以也师因心刻苦
自厉誓不求安逸行脚携一瓦砚老犹不易说法二
十馀年门人录其语积三十馀卷恒晏坐一方床胁
未尝至席所居丛林皆凋弊化成宝坊去则弃而不
顾几之上不安无益文字唯华严涅槃维摩圆觉法
华楞严诸经每春夏必细读一遍率为恒课尝谓诸
方教人记公按骋机锋腊月三十日手忙脚乱去在
参得涅槃堂里禅方是吾家种草师慈仁之气溢眉
宇间士大夫一见无不尽诚皈敬虽遍化楚越而法
缘于宁为较深将赴云门时凡所心经院钜细未就
绪者促工匠办就之曰吾不复来视矣闻者疑之师
盖有意语也发之日士民送别于城东河头者数千
人皆涕泣师见亦泪下不可止避入船中呼长年速
放船行自计音到云岩设供致冥罗拜于影堂者无
绝日拜必哭尽哀然后去师生于明万历壬子三月
十七子时卒于清之康熙壬子又七月廿四日丑时
世寿六十一僧腊四十有奇嗣法门弟子自谷山景
像赞¶ 第 597c 页
洞山弼而下四十有人景辈前师而殁又十有人奉
命开法者十人馀皆山隐以法自重得度禀戒者不
计师之生平大略如此世谓师悟门超轶近代罕见
其比唯高峰为似之至于事师事母虽古高僧常超
道纪不过也龛未至日樗庵鼎法兄以愿侍师有一
日之先谓状师之行无若愿宜此鼎兄之让德也然
继老人说法为凤凰第二代兄也不当让而愿实惧
师之美行将遗贵其谁堪乃不避僣书以预徵明公
巨擘铭师塔上片石亦可以为师状之贰焉。





















像赞¶ 第 598a 页

* 塔铭(并叙)
古杭白岩尊圣禅寺法弟净符拜撰

历观古尊宿辈所以得声驰八极美流千载者要皆
以道德致非若世之丰功茂烈比丰功茂烈有时而
尽而丰功茂烈之声誉亦随而尽之矣唯道德之入
于人虽千百岁后苟一诵及未有不兴叹企慕至于
赋诗咏歌追思而不巳此其故何也盖诸佛列祖之
所示人者无他唯道德而巳而圣圣贤贤之所称述
者亦无他唯道与德而巳呜呼道德之有于人如此
可不以一言而述之哉然际此末法称人天师者遍
闾阎求所谓道德之有于身则星中之月实为罕见
乃余于元洁莹禅师见其一人焉师为达磨第三十
九世孙盖僧中龙象也今其嗣鼓山鼎公者自宁州
云岩来持栎山愿公所纪师行状索塔上铭于余余
以法门昆季谊不得辞因择其生平弘法利人与夫
真履实践者约而言之用以俾后后之贤有所矜式
云按状师讳净莹字元洁号睦堂扬州江都庄氏子
父继芳母施氏梦老僧托宿有妊及诞盘坐多异徵
年十三失怙疑人死不知所往遂决出家志二十投
金陵钟山脱白明年壬申走杭参弁山入就老人于
报国问生死大事如何决了山曰谁将生死与汝师
曰不知山曰汝向来作何行业师曰念佛山曰念者
是谁佛是何物师窘无以对疑甚因从渡江结制戒
珠苦参力究至忘寝食一夜偶举首见烧灯者忽有
省觉根身器界洞彻无遗明晨入告山山曰汝还疑
否师曰求信不可得安所容疑山默之师呈偈曰灵
明廓尔洞彻十方随机应物体露真常山曰子只得
其体不得其用师曰如何是用山便打又一日入室
山举海底泥牛话问师曰毕竟是那一句师指旁僧
曰者僧是绍兴人山便打师便喝山曰你者一喝落
像赞¶ 第 598b 页
在甚处师又喝山直打出此师资所以称水乳契合
者其在是乎乙亥从山圆具护国典巾瓶未几随之
崆峒时有乱禅灯之作俑者山惧师秉命发藏典备
考五宗世系以定其谱并集诸传灯传法机缘语为
书曰传灯正讹甲乙间法门统系之变得辨白归正
实籍之也然则师之为法门苦心在学地时巳早具
一副炉韝矣庚辰春山以从上佛祖授受事特为嘱
累秋侍出迁百丈明年山化去师为扶龛还弁入塔
罢即奉母入宁州新丰山效陈蒲鞋故事别号睦堂
盖本此新丰去州南六十里当万山岑寂中云水流
非真实为道者不得而至有至者师唯严其规励其
参不肯少假辞色尝曰诸方五味具足我者里枯澹
务重无甚快活汝来此觅个什么由是道风日远居
者益众适百丈虚位侍御一贞宋公邀师继席使至
师不纳贞以为当代高人不可强益重之涧饮木食
不出山十有馀年巳而鄂蒲响其化绅衿三致请师
唯峻拒至有排闼而劝者再师始从之以顺治甲午
开法蒲圻延寿久酝新开一时抱道衲子惊谓见迟
嗣有迁玉崖之上方匡之凌霄巳亥迁吴兴弁山及
维扬平山康熙壬寅迁宁州云岩巳酉迁澧州药山
辛亥迁越州云门及台之护国是为师九坐道场也
夫一粥之缘关乎夙昔住持天选业有旧章师所坐
道场乃半属祖席非道德之有于身又岂能乎当住
蒲圻日司马民兴尹公谒直造榻前师给曰者里郤
无宾主尹曰弟子原为佛法来师竖拂子示之尹曰
不知师曰此语最亲切尹曰莫无声无臭便是么师
掷下拂子曰死水里觅甚神龙师接人敏捷概如此
于是士大夫喜与之游不徒学者川赴矣弁山为余
犹父人就老人开山以岁俭风规稍弛师承乏憾甚
乃为力行古道百务率以身先买山种松扩搆僧堂
像赞¶ 第 598c 页
一皆与众僧日同其事而三吴两浙禅风为之一新
实师致也云岩为晟祖开宗宏业以废于寇燹军民
杂庐其中廿有馀年师赴巡南副使体观周公请入
院乃独掩一室若无所事南昌守叶公天木特谒师
师竟日唯清谈略不及院事公悦甚顷愿执门弟子
礼有问师何不一开炉韛使钝铁生光师乃曰供佛
无殿何以致敬说法无堂何以成规吾非无意特有
待耳军民感其德悉去所庐还其固有师于是一展
经济六七年间无论佛殿僧堂凡丛林所宜有者皆
焕然一新人咸尊为晟祖再来豫章博庵黎公学宪
尝作文纪之若云门者则又吾大父散木老人阐扬
从上宗旨处代继其席者非有素行协孚舆论则不
得而预师继之宜也乃不谓遂为师谢闻名地入院
之明年壬子灯节后作书召江西湖南诸门人意若
有所预示焉者护国为师禀戒处义不得不躬为经
理斯有安置住持及交纳事六月归云门遽封书辞
远近檀护别诸同门念余旧买舟载过白岩相与快
谭数昼夜法门巨细无不尽言及回遽示微疾然目
惟危坐谆谆训诫不少懈又七月廿三晚两序人问
和尚尊候如何师特从容论之曰吾住此不久忽累
常住遵古阇维仍还云岩吾念毕矣一众为之愕然
监院乃问和尚百年后事傥有询及未审如何举似
师高声曰听吾说众瞪目师则放身就枕逝之矣当
廿四丑刻癸丑三月门人遵治命扶龛还供云岩甲
寅四月十八奉灵骨建塔于古洞山阿耨院后得庚
龙坤山艮向盖师素愿也于戏异哉师方视器界为
浮沤等身心同梦幻乃于六十年间事始则发轫于
此终则藏骨于此岂即古所谓叶落归根者欤师生
明神宗万历壬子三月十七寂康熙壬子又七月廿
四世寿花甲一周有奇僧腊四十馀一嗣法弟子四
像赞¶ 第 599a 页
十三人得度秉毗尼者不尽计受钳锤之益去而为
诸方之胤者指不胜屈居常危坐不卧奉重是勤不
偏众不放逸几案不置无益文字不喜滋学者知解
尝曰参得涅槃堂里禅方有学道分此盖过来人语
夫师乃邗人邗古称繁华地而师之立身操行乃能
克苦励志其为人处巳清凉十事持身亦莫过是人
以为乘愿再来者宜也法化行楚浙于宁为尤故计
至云岩日七众罗拜影堂躄踊流涕者不巳去今六
七载若缁若白无论饮师之德每一诵及咨嗟感叹
不泪下亦不巳嗟乎当此伦常灭裂之秋自非道德
之有于身其感人何以能此以是而述之以是而传
之谁不曰可师说法二十年动静语默唯法门是重
语录若干卷皆自胸襟中流出不假思惟而宇内同
志者固不乏其人若乃革伪明真捷径畅快舍师则
余不得而知之矣忆与师自听论常明至同侍入就
老人于崆峒百丈间实为有年故知师者详莫余若
因特为叙之然仅十之一耳至若实證密修潜行妙
用之极则唯师自知而巳余岂能殚述哉仅援笔勉
为之铭铭曰。

「 佛祖迭兴
 示唯道德
 道德于人
 千古标格
 肇自鹫岭
 沿及弁冈
 器水传器
 渐见汪洋
 一曲新丰
 师尤善唱
 音律靡关
 超乎浩荡
 道场九坐
 法说廿年
 凤翔狮吼
 物无不然
 补弊救偏
 鼎新革故
 师所意之
 云奔水赴
 还乡曲奏
 声咽鉴湖
 曰听我说
 海涌山趋
 叶落归根
 洞山最始
 院后坤山
 窣堵雄峙
 修水浩浩
 南山岩
 黄金璀璨
 万象同参
 太虚可销
 斯塔无恙
 道兮德兮
 金汤是仗
 攸攸嘉运
 际美新丰
 师其永荫
 匝地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