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32-05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读易纪闻卷六     明 张献翼 撰
  下传第一章
六十四卦虽本伏羲所画卦序则文王所更定已非伏
羲之旧况在伏羲时止谓之卦未谓之易可以动而动
焉吉之所从生未可以动而动焉凶悔吝之所从生故
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观即法象贞观者千古万古
此法象也贞明者千古万古此光明也吉凶即卦爻辞
卷六 第 1b 页 WYG0032-0559b.png
所言吉凶胜者有吉则无凶有凶则无吉彼此相胜之
谓凡卦爻辞所言吉皆顺乎理者是其常理当获吉而
胜乎凶夫岂徼倖而吉耶凡卦爻辞所言凶皆逆乎理
者是其常理当获凶而胜乎吉夫岂无故而凶耶隤然
若水之赴壑兽之走圹顺之至也简者万事若一事有
事若无事也上系曰刚柔者昼夜之象即所谓立本曰
变化者进退之象即所谓趋时先言变动而后独言吉
凶悔吝生乎动者以动详于变故也此言吉凶悔吝而
卷六 第 2a 页 WYG0032-0560a.png
后止言吉凶者以吉凶者悔吝之积也贞胜以事势言
贞一以事理言大宝者非圣人自以为宝也天下有生
幸圣人之得位以蒙其泽故天下以为宝也理财则易
之备物致用正辞则易之辨物正言禁非则易之断吉
凶明失得内外使知惧也何以为仁曰财而已虽有仁
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夺民之财以为己之财而已
故鹿台聚而商亡鹿台散而周王财散则民聚此仁之
实也天地之所以为德者惟在生物而已圣人之所以
卷六 第 2b 页 WYG0032-0560b.png
为宝而守之者惟在义以理财正辞禁民为非以生万
民而已故自大宝曰位直读到禁民为非曰义方与大
德曰生相当上系首章由乾之始坤之成说归乾坤易
简之理下系首章则由乾之易坤之简说出天地大生
之德此章首论重卦系辞有爻象变动四者其下文皆
覆说上面爻画刚柔之变系辞之动两股其曰吉凶悔
吝生乎动者所以明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之意其
曰刚柔立本变通趋时者所以明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卷六 第 3a 页 WYG0032-0560c.png
之意自吉凶贞胜以下又申明吉凶悔吝生乎动一句
大抵易为斯人作卦爻辞无非所以明失得之报故说
吉凶为甚详次论乾坤易简对天地德生说作易圣人
以忧世之情发明易简于卦爻之辞用易圣人有御世
之位推行德生于仁义之道前一股是作易后一股是
用易要之乾坤即天地易简即大德之生作易圣人之
情见乎辞用易圣人以仁守其位无非所以为斯人而
已耳汉书谷永传引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又非贞胜
卷六 第 3b 页 WYG0032-0560d.png
之贞孟康注云膏者所以入润肌肤爵禄亦所以养人
也小贞臣也大贞君也遭屯难饥荒君当开仓廪振百
姓而反吝则凶臣吝啬则吉也魏了翁云周礼有大贞
谓大卜如迁国立君之事贞不训正也今按二家皆古
说也本义谓处大事虽正亦凶是圣人教人不正也易
为君子谋如是乎
  第二章
易之未作圣人取诸天地人物以作易易之既作圣人
卷六 第 4a 页 WYG0032-0561a.png
复取诸易以制器鸟兽之文就毛羽说远取诸物物字
该得广不止鸟兽而所取亦不止于文与地之宜以天
地所宜于人事者言与天之象地之法又不同德不可
见故曰通情可见者故曰类总十三卦象伏羲作易者
黄帝尧舜用易者伏义画卦始于乾坤自画卦以后取
象为治者始于黄帝尧舜易之所以叙道统者其旨微
矣故取诸乾坤特以黄帝尧舜当之取者十三卦乾坤
合为一而不分闻之朱汉上云上古衣裳相连乾坤相
卷六 第 4b 页 WYG0032-0561b.png
依君臣一体也至秦始取衣裳离之而尊君卑臣上下
判隔岂非服妖之大乎杨用修云獠川苗塞多衣统裙
盖上下相连犹是古法虞书禹曰暨益奏庶鲜食即佃
渔事暨稷播奏庶艰食即耒耜事懋迁有无化居即交
易事此三者据易则始于羲农据书则兴于尧舜舜因
羲农之旧而变通之故曰垂衣裳观象于天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即见天下之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拟
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盖取诸离者言绳为网罟有离之
卷六 第 5a 页 WYG0032-0561c.png
象非睹离而始有此也飞走之类实害禾稼惟网罟佃
渔之制立然后耒耨之利见于天下有菽粟者或不足
于禽鱼有禽鱼者或不足于菽粟罄者无所取积者无
所散则利市不布养不均矣十三卦始离次益次噬嗑
所取者食货而已食货者生民之本也圣人将欲制器
以利物假某范于何人措某器于何施取诸易而足矣
自网罟至于书契皆其大略也食货既足不可无礼于
是垂衣裳以明尊卑贵贱之分而于乾坤之尊卑有合
卷六 第 5b 页 WYG0032-0561d.png
焉衣裳之垂固欲远近之民下观而化然川途之险阻
则有所不通惟夫舟楫之利既兴莫不拭目观化天下
如一家中国如一人矣兴舟楫因植物之材而川通矣
用牛马因动物之性而途通矣牛以顺为道故服以引
重马以行为事故乘以致远牛非不可致远于引重为
力而已马非不可引重于致远为敏而己重谓之引以
有所进为义远谓之致以有所至为义川途既通则暴
客至矣又不可无禦之之术民粒食矣则杵臼以治之
卷六 第 6a 页 WYG0032-0562a.png
而使精小有所过而利人者也耒耜耕稼之始杵臼脱
粟之始外有击柝以禦暴客内有杵臼以治粒食而无
以威不轨则虽有险不能守虽有粟不得食此弧矢之
利不可缓也只是睽乖故有威天下之象汉书所谓获
一角兽盖麟云皆疑辞也不必穿凿附会就卦推出制
器之义知门柝而不知弧矢之利则威天下者有未尽
故教之以弧矢之利其害之大者以重门击柝不足以
待之也利天下者仁也威天下者义也闻都圣与氏云
卷六 第 6b 页 WYG0032-0562b.png
杵臼棺椁所以使民养生送死无憾所以依于人者过
厚也然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故取小过之义而已送死
足以当大事故取大过之义焉闻郑东卿氏云大壮外
震震动也风雨飘摇之象大过内巽巽入也殡葬入土
之象书文字契合约言有不能记者书识之事有不能
信者契验之卜筮之说详于上系制器之说详于下系
十三卦或言利或不言利网罟非不为利而耒耜杵臼
之利大门柝非不为利而弧矢之利大独于舟楫牛马
卷六 第 7a 页 WYG0032-0562c.png
言利天下者舟楫牛马之利无所不通可以周天下故
也程舜俞氏云网罟耒耜所以足民食交易舟车所以
通民财杵臼弧矢所以利用衣裳以华其身宫室以定
其居门柝以卫其生棺椁以送其死结绳初易为网罟
终易为书契所以定大业断大疑悉于书契乎涣以卦
象取服乘取随臼杵取过以卦德取豫备暌乖壮固夬
决过厚以卦义取上传为君子之用易者言之下传又
为圣人之通变者言之然非圣人之私智也取十三卦
卷六 第 7b 页 WYG0032-0562d.png
之象然后成亦非一圣人之能为也历五圣人而后备
待暴客待人之变待风雨待天之变以此二卦见例待
其变见其常也易之以宫室棺椁书契此三易者穷则
变也如宜于宫室故不倦于居宜于棺椁故不倦于葬
宜于书契故不倦于同文同事制器尚象自黄帝尧舜
而大成衣裳以定名分总言其治故以居始书契以防
奸伪分言其治故以居终其借噬为市嗑为合似属恢
谐语垂衣裳者颁行衣裳之制也网罟之作始于伏羲
卷六 第 8a 页 WYG0032-0563a.png
非谓鲜食自伏羲始耒耜之作始于神农非谓粒食自
神农始衣裳之制始于黄帝非谓织衽自黄帝始且结
绳网罟非丝麻不可以为之传记亦谓伏羲制嫁娶以
俪皮为礼衣服冠屦必皆有之但其制朴素无文耳乾
坤变化不见作为之迹也圣人衣裳之制顺时变化亦
非私智作为其间者也书以刀笔画木简为文字契以
木刻一二三四之画而中分之各执其一合之为信契
但记数书则有指事象形之变书契始于一至五而变
卷六 第 8b 页 WYG0032-0563b.png
夬亦至五而上为偶
  第三章
易者象也是总说起言易不过只言阴阳之象谓之彖
则言其象之材而已谓之爻则放其象之变而已至于
吉凶则悔吝之著也故悔者有改过之意而吉则悔之
著吝者有文过之意而凶则吝之著闻鲍恂云易字篆
文从日从月日往月来迭相为易之义又于文日中有
一奇也月中有二偶也一奇一偶天下之理尽于此矣
卷六 第 9a 页 WYG0032-0563c.png
卦德巽止言巽不言入坎止言险不言陷离止言文明
或言丽卦象坎或言雨或言云或言泉离或言电或言
日巽或言木卦体如屯言刚柔始交而难生大过言大
者过栋挠本末弱此以两体言如师言刚中而应小畜
言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此以六爻之义言卦变
者圣人即伏羲已成之卦见得有此象故于彖传发之
于以见易道之变无有终穷要不可以一定拘也若论
伏羲当时画卦六十四卦一时俱了此卦固非自彼卦
卷六 第 9b 页 WYG0032-0563d.png
变来彼卦亦非自此卦变去卦材如屯初九有阳刚之
才足以济屯蒙九二有刚明之才足以治蒙泰九二有
治泰之才蛊九二有干蛊之才是也一部易皆是假借
虚设之辞盖缘天下之理若正说出便只作一件用惟
以象言则当卜筮之时看是恁事都来应得易之所以
作只要明吉凶悔吝故终以此句
  第四章
德行与孟子天下之道二道字意同道兼仁不仁德行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32-0564a.png
兼君子小人所谓阳者阳卦也阴者阴卦也二是多意
故坤为众如尧舜三代时天下一统民无二王便是一
君二民君子之道如七国争雄五胡云扰君无常民民
无定主此便二君一民小人之道君子虽多小人用事
其象为阴小人虽多君子用事其象为阳民劳诗人其
知阳一阴二之道乎羲卦阳一阴二谓君子独小人众
也君子独则任之不可不专小人众则禦之不可不周
是故诗言无纵诡随者五言以近有德者一众者以寡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32-0564b.png
者为之君寡者以众者为之民一者奇之异名二者偶
之异名
  第五章
感应当以虚受九四以阳刚之资居上下二卦出入往
来之会方憧憧然劳思以应之不知一思动百思从不
胜其应矣自日往月来至德之盛也正所谓同归而殊
途一致而百虑者事物之往来不待于用心亦有当用
心者就往屈之理而用其洗心精义之功夫心学之当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32-0564c.png
加思虑者止此而已自此以往岂惟不可知亦天地间
之所无圣贤君子盖其素所不知者也极言以尽何思
何虑之意穷神即精义知化即致用文子云流水之不
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之不蠹以其运故也俞琰云人身
气血亦欲其往来流通一不流通小则为疖大则为痈
疽疖者节也痈者壅也疽者阻也日月之行亦然随天
左旋一出一入往来不穷尺蠖之行先屈而后信龙蛇
之藏所以存息其身而后能奋迅不蛰则不奋矣曰求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32-0564d.png
伸明不屈则不能伸亦不待思也然则思曰睿非欤曰
睿者潜心而神憧憧者劳思而扰潜心精微积也致用
施也积与施乃屈信也易传中说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之意为学如推车子相似才用力推得动了便自转将
去更不费力憧憧动心之猊贞者虚中无我之谓往来
自不妨只不合憧憧耳同归殊途天下无二理也百虑
一致天下无二心也屈信相感而利生感以诚也情伪
相感而利害生杂以伪也何思何虑言自然而然如精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32-0565a.png
义入神自然致用利用安身自然崇德物之有宜有不
宜事之有可有不可各有定分而不可易所谓义也精者犹云察
之云耳义至于精则于事物之所宜毫釐委曲之间无
所不悉此所以致用而用无不利也
非所困而困者行险以犯难不视时不顺理不择居不
慎友以取困辱者也三仁之事文王箕子之明夷孔子
之陈蔡所困而困者也不幸之困无以致之适遭之也
故名不辱而身不危名辱其事恶也大意谓石不能动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32-0565b.png
底物自是不须去动他若只管去用力徒自困耳人事
有着力不得处若只管着力去做少成去做不成人便
道自家无能便是辱了名
闻之冯奇之氏云不以不仁为耻故见利而后劝于为
仁不以不义为畏故畏威而后惩于不义惩恶在初改
过在小有云不见利不劝言惟利所在则踊跃趋之
古之人君必量力度德而后授之官古之人臣亦必量
力度德而后受之任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32-0565c.png
神者于一时微小而先得他日之著明开大也渎如近
之则不逊之近与不庄以涖言语烦多之类皆是作者
勇去深绝而无苟安姑留盖恭与謟相近和与渎相近
只争毫末便至于流夫石者至静而无欲至重而不可
动者也今也君子介然如石天下之可欲者何物能动
之乎穆生得免申白之祸者能见几而作也刘柳竟陷
伾文之党者不能见几而作也微彰刚柔有知有弗知
非知几者兹无所不知故曰万夫之望如神指造化鬼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32-0565d.png
神而至诚如之其神即指圣心灵妙善应不测为言
天地男女都是两个方得专一若三个便乱了三人行
减了一个则是两个便专一一人行得其友成两个便
专一损自泰来以未成卦言之下乾为天上坤为地有
天地絪缊之象以既成卦言之上坤变艮艮为少男下
乾变兑兑为少女有男女构精之象羿致力而一于射
故精于射王良致力而一于御故精于御使羿而欲为
良良而欲为羿则两丧其国能矣此皆论爻辞义理非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32-0566a.png
正释爻辞
身顺道则安悖道则危心无险陂则易有险陂则惧以
义相与为定交以利相与为无交动而与语而应求而
与者物我一心而无间之者此立心有恒之人也上传
既举七爻以明易道下传复举十一爻以论之皆象传
之文言也
  第六章
于稽其类文章何关于世类曰治世之音和以平乱世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32-0566b.png
之音忧以思亡国之音哀以怨此所谓类也开者于各
卦爻之下皆系以辞而开陈之开而当乎名辨乎物正
其言断其辞以见其开陈之备撰如三子之撰撰之言
为也因民志行疑二于以济其行而使之有所从违明
其得失之报而使之知所从违
  第七章
先八卦皆治已而以实践为先末一卦始应物而以顺
理为主盖济民行之最要当先者也偶于上经取三卦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32-0566c.png
下经取六卦履和而至以下皆反说如谦本以自卑却
尊而且光若秦人尊君卑臣则虽尊而不光惟谦则尊
而又光隐不见也如风之动物无物不入但见其动而
不见其形权之用亦犹是也杂者人厌之而恒之杂则
不厌难者不易而损先难则有后易之理设施为也裕
则多施为而益之裕则不施为穷则不通而困之穷则
能通迁谓养物不穷也居其所则不迁而井之居则能
迁称轻重等也称则形著而巽之称则能隐柴氏中行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32-0566d.png
云道始于践履而终以知权故孔子以可与权为学之
至始则持之以谦终则制之以巽此大禹之不矜周公
之不骄仲尼之仁圣岂敢也举易一语见权者圣人之
终事易三陈九卦凡二十七节道理最微末一语方以
权终之不曰述而曰作盖重卦之名前所未有也在岐
周之时敷德行仁救如燬之民无暇著书被幽无事立
言垂教若自处则乐天知命岂藉此以自遣乎履以和
行故和而至所以为德之基至巽以行权故巽称而隐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32-0567a.png
所以为德之制
  第八章
初二三四五上此位之阴阳一定而不易者易主数故
用其数而不用其位数主变故用其老而不用其少扬
雄太玄却是可为典要排定三百五十四赞当昼三百
五十四赞当夜昼底吉夜底凶吉凶之中又自分轻重
易却不然可离者非道可远者非易也卦虽六位而刚
柔爻画往来如寄非实有也故以虚言或自上而降或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32-0567b.png
自下而升上下无常也柔来文刚分刚上而文柔刚柔
相易也闻魏了翁氏云周流六虚位从爻而为虚六画
成卦六位成章虚从画而为位也其实皆自奇偶之画
始书者卦爻之词也屡迁者卦爻之变也此二句一章
之纲领变动不居以下言其变也明于忧患以下言其
辞也周流六虚以下五句正见变动不居上下无常刚
柔相易二句又正见周流六虚
  第九章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32-0567c.png
初者有始之谓上者有终之谓言初言上卦之首尾可
见也卦分两体以象言只是两象以人言只是两人爻
分六爻以象言则分为六象以人言则分为六人与卦
体全不同矣卦立而初四二五三上为相应之位初四
三上为偏二五为中上下二体至是始著惟其时之不
同而其事物亦异如乾之取龙一物也或跃或飞之不
同者时也如渐之取鸿亦一物也于干于木之不同者
亦时也是非者当位不当位中不中正不正也内外卦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32-0567d.png
既足以示人矣复自其互体而辨之则是是非非益可
见焉彖者断也所以断一卦之吉凶彖辞之名孔子时
已有左传又名之曰繇辞章首第一句言彖第二句总
言六爻第四节又总言六爻而复归重于彖盖为结语
与章首始语相始终下文又更端而言中四爻也彖者
原始要终以为质故智者观之无待于爻盖所要愈约
则所知愈易中四爻者六爻之要而彖者又一卦之要
也曰过半尽之之谓故告之以学彖辞之法闻许衡读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32-0568a.png
易私言有云初位之下事之始也以阳居之才可以有
为矣或恐其不安于分也以阴居之不患其过越矣或
恐其愞弱昏滞未足以趋时也四之应否亦类此义大
抵柔弱则难济刚健则易行故诸卦柔弱而致凶者其
数居多刚健而致凶者惟颐大壮而已若总言之居初
者易贞居上者难贞易贞者由其所适之道多难贞者
以其所处之位极故六十四卦初爻多得免咎而上每
有不可救者始终之际其难易之不同盖如此二与四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32-0568b.png
皆阴位也四虽得正而犹有不中之累况不得其正乎
二虽不正而犹有得中之美况正而得中者乎四近君
之臣也二远君之臣也其势又不同此二之所以多誉
四之所以多惧也二中位阴阳处之皆为得中其才若
此故于时义为易合时义既合则吉可断矣合于时义
则无不吉悖于时义则无不凶也时既不同义亦随异
此六爻所以贵中正而中正之中又有随时之义也卦
爻六位惟五为难处盖上下之交内外之际非平易安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32-0568c.png
和之所也五上卦之中乃人君之位也诸爻之德莫精
于此故在乾则刚健而断在坤则厚重而顺未或有先
之者至于坎险之孚诚离丽之文明巽顺于理艮笃于
实能首出乎庶物不问何时克济大事传谓五多功者
此也独震忌强辅兑比小人于君道未善观其戒之之
辞则可知
  第十章
前章始以质言此章末以文言卦必举始终而成体故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32-0568d.png
曰质爻必杂刚柔以为用故曰文圣人兼三才而两之
既成六画所谓变动有等相杂不当者一齐都有在六
画内矣一一举而表以示人耳非先有变动然后等而
为物先有个物然后杂而为文先成个文然后不当而
生吉凶也
  第十一章
苟能惧以终而犹始焉则要其终而无咎矣惧以始者
易惧以终而犹始者难乾第一卦而曰君子终日乾乾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32-0569a.png
夕惕若厉无咎此惧以终始其要无咎之说也前章言
易兴于中古作于忧患仲尼之意已属文王矣以为未
足也此章又明言易兴于殷之末世周之盛德犹以为
未足也又指而明之曰当文王与纣之事则无复秋毫
隐情矣纣殷王仲尼殷后也贬殷为末世褒周为盛德
指纣之名而不讳称文王之王而不抑其不以一家之
私没天下之公欤
  第十二章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32-0569b.png
险阻不同险是自上视下见下之险故不敢行阻是自
下观上为上所阻故不敢进自山下观山上为阻故指
坤而言自山上观山下为险故指乾而言因登山而明
险阻之义乾虽至健知得险了却不下去坤虽至顺知
得阻了更不上去下危曰险乾在上也上难曰阻坤在
下也以乾坤健顺而又曰险阻易之辞危也知险阻而
不陷以危者之使平不能知险阻而或陷焉此易者之
使倾若不知险则易也不能恒不知阻则简也不能恒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32-0569c.png
易简不能恒非健顺之至矣悦诸心有自然底意思故
属阳研诸虑有作为底意思故属阴事之未定者属乎
阳定吉凶所以为乾事之已为者属乎阴成亹亹所以
为坤定吉凶是剖判得这事成亹亹是做得事业天下
之吉凶藏于无形至难定也天下之亹亹来而不已至
难成也定之成之者易简而已是故上两句是说理如
此下两句是说人就理上知得变化云为之明吉事有
祥是幽象事知器是人事占事知来是筮人谋鬼谋犹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32-0569d.png
洪范之谋及卿士谋及庶人然后曰谋及卜筮又曰朕
志先定询谋佥同然后鬼神其依龟筮协从是也礼记
冠义篇方氏注曰六礼首以纳采次以问名此资人谋
以达之也人谋既达矣则宜鬼谋以决之故次以纳吉
焉人谋鬼谋皆恊从矣然后纳币以徵之请日以期之
此可以证人谋鬼谋之说健顺易简知险知阻此天地
之能悦心研虑定吉凶成亹亹此圣人之能而成天地
之能也云为之祥象占之知此百姓之能而与圣人之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32-0570a.png
能者也上古观之于象可见后世非爻彖以情言不可
也上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则象之示人者明矣变
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此再言辞之论人者殊也吉凶
悔吝利害之三辞分出于相攻相取相感之三情而总
属于相近之一情近不相得又自承爻乘爻言易中惟
承乘爻取义多端故复申之以此利害者商略其事宜
有利有不利悔吝则有迹矣吉凶则其成也故总而名
之曰吉凶相感者情之始交故以利害言之相取则有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32-0570b.png
事矣故以悔吝言之相攻则其事极矣故以吉凶言之
相攻言相胜也凡所值当动之卦善胜恶者便吉生恶
胜善者便凶生凡易之情急连下近而不相得一句非
总上爱恶相攻三句远近情伪姑就浅深分之若错而
总之则相攻相取相感之人其居皆有远近其行皆有
情伪其情皆有爱恶也故总以相近一条明之不相得
谓恶相攻伪相感近不相取则爱相攻情相感近相取
为相得矣不相得则凶害悔吝其相得则吉利悔亡无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32-0570c.png
咎从可知也夫子之己言者三其未言者三条之凡六
条然此据近之比爻言尔爱恶相攻即善恶相胜非以
彼此相得为爱相攻不相得为恶相攻且彼此既相得
又安得谓之相攻抑易中吉凶乃善恶之应亦非因彼
此之相得不相得为吉凶之应相取言相求也非正应
而以私情相求者故谓之相取惟其皆以私相求助故
悔吝生情伪相感则以二体六爻阴阳正应言以其正
应故谓相感言相感应也或曰既是正应安有伪相感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32-0570d.png
者曰咸二体之感柔刚相与情也归妹二体之感悦动
相从非伪乎中孚二五之感鹤鸣子和情也比六三上
六阴柔相比非伪乎凶害悔吝不是一爻近不相得便
一时都有语意言近不相得必至于凶不然或害或悔
且吝决不能免也中心疑故不敢说杀其辞枝者如木
之有枝开两岐去此章自吉凶可见矣而上总说易书
所载如此自变动以利言而下专就人占时上说渐三
所系将叛者之辞也睽上所系中心疑者之辞也临二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32-0571a.png
所系吉人之辞也睽三所系躁人之辞也中孚三所系
诬善之辞也节上所系失其守者之辞也六辞之中吉
一而躁叛疑诬失居其五叛非叛逆但背实弃信皆是
言与实相背故惭吉者静躁者动叛者无信疑者不自
信诬者败人失守者自败皆相反对守谓所依据吴王
失国故其辞屈于晋夷之失对故其辞屈于孟子皆失
其所据也诬善者谤善为恶言语不实如物在水上浮
游不定孟子诐淫邪遁一章意亦如此使人由易以知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32-0571b.png
言也将叛者守不定也失其守则既叛矣惭犹强言之
屈则无能强言矣中心疑者以为是又以为非以为可
又以为否竟莫适从诬善或云本无而自诬为有本不
能而自诬为能夫由其诬也竟不见其归着矣上系以
默而成之为结下系以诸辞之不同者为结吉人词寡
其默成之旨欤
  说卦传第一章
说卦者备载卦位卦德卦象之说首章次章则总说圣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32-0571c.png
人作易大意以为说卦传之发端首论幽赞神明而生
蓍立卦次及伏羲文王卦位不同次论八卦之象甚备
卦爻是人所画蓍是天地所生不可作一例说蓍草生
则易之数有所托而易之用行矣天地生蓍之灵固可
以揲而成卦衍而为数不有圣人幽赞神明则混同于
区宇之间与凡草木俱腐尔神明之道何自而通乎倚
数倚是靠在那里且如先得个三又得个三只成六更
得个三方成九若得个二却成八恁地倚得数出来此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32-0571d.png
与大衍之数五十各自说一个道理不须合来看然要
合也合得一个三一个二成五衍之则成十便是五十
闻之潘谦之云蓍数卦爻易之粗也道德性命易之妙
也参天两地谓五也数之者必以五虽穷乎什百千万
必以五数之所以倚数也因七八九六之数以定阴阳
老少之画此立卦生爻之本也观变阴阳且统说道有
几画阴几画阳成个甚卦发挥刚柔却是就七八九六
上说初间做这卦时未晓得是变与不变及至发挥出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32-0572a.png
刚柔了方知这是老阴少阴那是老阳少阳方其立卦
时只见是卦及细别之则有六爻穷理尽性至命三事
一时并了元无次序才穷理便尽性尽性便至命顺而
无逆是和顺道德如极高明理于义随事各得其宜之
谓如道中庸此本是就易上说蓍本自神明圣人幽赞
之而已天圆地方之象自具一二之数圣人不过参之
两之而已其为数也自有阴阳之变其为变也自成刚
柔之爻圣人不过观其变而发挥之尔于蓍卦之德则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32-0572b.png
和顺之而无所逆于六爻之义则条理之而各有序穷
天地之理尽人物之性作易之功至是与天命为一矣
如乾为天道彖之元亨利贞则其德爻之潜见跃飞则
其义以一卦而统言之所谓和顺也就六爻而言之所
谓理也曰阴阳者即所以为爻矣复言刚柔而生爻者
盖未入用则谓之阴阳已入用则谓之刚柔未入用故
止曰观己入用故曰发挥理与性命似判而为三将以
顺性命之理则性命与理一而已矣数寓于蓍而蓍非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32-0572c.png
数故得数者忘蓍卦托于数而数非卦故得卦者忘数
蓍之数七七七四十九卦之数八八八六十四七数奇
故其德圆而神八数偶故其德方以知卦不自变因蓍
而后变此四十九蓍必言用者有蓍之用乃可以用卦
也乾坤二用为诸卦阴阳爻之通例亦因蓍而后有用
耳若有卦无蓍何以通其变而为事哉此画卦之后幽
赞神明而生蓍蓍蒿属易以为数参天者三天之三两
地者二地之二只谓法天地三两之数而起蓍策之数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32-0572d.png
耳以此观变于阴阳即参两之变发挥于刚柔即参两
之发挥此章专主蓍言和顺等句就揲蓍所得随卦随
爻说闻诸子路问于孔子曰猪肩羊膞可以得兆雚苇
藁芼可以得数何必以蓍龟孔子曰不然盖取其名也
夫蓍之为言耆也龟之为言旧也明狐疑之事当问耆
旧也
  第二章
系辞传亦言三才之道矣彼以人道居天地之中此则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32-0573a.png
以人道居天地之后彼谓易有三才之道故以上中下
次序而言此谓作易立三才之道故先言天地后言人
又以爻画之奇偶为阴阳刚柔而不及仁义盖人之道
即天地之道也分之以示其经迭用以为之纬经纬错
综灿然有文所谓六位成章也上章和顺统言之理析
言之此章六画而成卦又统言之分阴分阳至六位成
章又析言之兼三才而两之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此圣
人顺性命之理以作易故易六画而成卦故易六位而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32-0573b.png
成章此易所以成也分阴分阳者有阴有阳有柔有刚
有仁有义分之一定而不易迭用柔刚者阴阳刚柔仁
义迭相为用命之流行而不已说卦赞庖牺之易曰六
画而成卦则已有重画之證非出于文王明矣分阴分
阳言六位位无质故以阴阳名之迭用柔刚言六画画
有质故以刚柔名之位者初至上也画者九六也六位
之阴阳一定六画之刚柔无定说卦圣人皆指庖牺史
称伏羲太昊氏太昊春也邵子以易配春大戴礼以伏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32-0573c.png
羲氏以木德王画卦自下而上即木之自根而干干而
枝也其画三木之生数也其卦八木之成数也重卦亦
两其三八其八尔木行春也春贯四时木德仁也仁包
四端伏羲所以为群圣首而易为五经之源乎
  第三章
此八卦者上下经成始成终之义上经首以乾坤天地
定位之象下经首咸而次恒咸者山泽通气之象恒者
雷风相薄之象上经终以坎离下经终以既济未济又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32-0573d.png
水火不相射之象然水火天地之大用是以艮兑震巽
各一而坎离众也闻之素问云泽中有阳燄阳燄如火
烟腾腾而起于水面者是也盖泽有阳燄乃山气通泽
山有阴霭乃泽气通山大传言易有太极至四象生八
卦及言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即便是八卦次序图与六
十四卦次序图也说卦传言天地定位一章即便是八
卦方位图与六十四卦方位图山泽两卦相对所以通
气泽之气升于山为云为雨是山通泽之气山之泉脉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32-0574a.png
流于泽为泉为水是泽通山之气雷从地而起风自天
而行互相冲激也水火与风雷山泽不相类水火本是
相剋之物今却相应而不相害水火下然上沸而不相
灭息射犯也即不相悖之意坎西离东一左一右不相
侵克也不言八卦而言八物非物无以见其相与变化
之理来往既以逆顺言而独以逆数言易何也易之占
筮专为知来设故曰逆数如所谓占事知来遂知来物
以前民用皆逆数之谓图必从中起者万事皆从心出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32-0574b.png
之义卦必从复起者天开于子之义闻安公石易牖云
天下之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易为知来而作故其数
逆数也数往者顺盖因下句而并举之非谓易有数往
之顺数也闻杨用修云自唐宋诸儒未有是说古人之
文有因此而援彼者有从此而省彼者子谓颜渊曰用
之则行舍之则藏颜子固未尝用也易曰乐则行之忧
则违之潜龙固未尝有所谓行也治则进乱则退伯夷
固未尝进也皆因此而援彼也禹稷三过其门而不入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32-0574c.png
稷未尝三过门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禹未尝躬稼润之
以风雨风无润也暖之以日月月无暖也沽酒市脯不
食酒非可食左传曰马牛皆百匹牛不可言匹也玉藻
云大夫不得造车马马不可言造也皆从此而省彼也
故必晓古人文法而后可以解圣贤之经杨用修谓易
画自下而上图自右而左故曰逆数凡上下下曰顺下
上上曰逆左徂右曰顺右徂左曰逆
  第四章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32-0574d.png
前章以乾坤为始后言六子八卦之序也此章先言六
子以乾坤居终终而复始造化无穷之道也太极两仪
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天地定位至坤以藏之伏
羲所画八卦之位上章先言天地之无为后言六子之
相为用言天地之用六子此章先言六子之职后言非
乾坤无以主之藏之动则物萌散则物具二者言生物之功
润则物通晅则物舒二者言长物之功止则物成说则物
遂二者言收物之功上章言卦象自相为用此则言八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32-0575a.png
卦造物流行有生长收藏之事雷动风散乾坤初爻相
易而为震巽雨润日晅乾坤中爻相易而为坎离止之
说之乾坤终爻相易而为艮兑六子生物之序又父母
之功也自动至晅物之出机自止至藏物之入机出无
于有气之行也故以象言入有于无质之具也故以卦
言卦位相对与上章同特上章先之以乾坤此章终之
以乾坤
  第五章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32-0575b.png
先天卦乾以君言则所主者在乾后天卦震以帝言则
所主者又在震此正夫子发明羲文尊阳之意乾为震
之父震为乾之子以统临谓之君则统天者莫如乾而
先天卦位尊一乾此乾方用事则震居东北而缓其用
以主宰谓之帝主器者莫若长子后天卦位宗一震此
乾不用则震居正东而司其用齐乎巽言万物洁齐于
巽方非巽有齐义也如战乎乾乾非有战义也自巽至
兑皆阴卦忽与乾遇阴疑于阳必战故曰战乎乾卦位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32-0575c.png
乃文王所定盖以彖辞坤西南得朋蹇不利东北而知
之也自天地定位之后皆论八卦此章独异复有重释
之辞上论八卦之位不明言其所以故下复明言之闻
之魏相传云五方之卦各有所治东方之卦不可以治
西方南方之卦不可以治北方春兴兑治则饥秋兴震
治则革冬兴离治则泄夏兴坎治则电致犹曲礼致事
之致老而休息也坤地也万物之役役者至此皆休致
而养于地故曰致役乎坤乾居西北气至西北则阴之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32-0575d.png
终而阳之始也兑不言正西而言正秋者万宝告成实
在正秋不特在西也正秋秋分也以兑为秋分则震为
春分矣坤不言西南而言地者地即土也万物皆产于
坤土而土王四季不可以一方言也坎为正北方之卦
又兼言水者天一生水实在于此所以为生物之根也
他卦皆言万物乾独不言者战不系于物也他卦皆无
所取离独有所取者以其居中而正当南面之位也震
巽离乾坎艮皆以方言兑以时言坤以地言欲备三者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32-0576a.png
之义而互言之耳于帝言致役乎坤而万物言致养何
耶坤于帝言致役者盖坤臣位也帝君也君之于臣役
之而已于万物言致养者盖坤母也万物子也母之于
子养之而已役物以养己者物也役己以养物者地也
人皆知之称乎母莫知其疲于乳哺故曰致役乎坤乾
西北也乾阳而西北阴阴阳相逢不战则攻其战不力
其生物不殖故曰战乎乾首节是八卦圆图之题目下
节皆是解说如天一地二章章内战乎乾致役乎坤乃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32-0576b.png
偏言之乾坤与六子同例者统之以帝矣夫子之意谓
文王于伏羲八卦取震兑而东西之取坎离而南北之
退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移艮于东北移巽于东南者
岂无谓哉即天之所以生成乎万物者也礼月令春其
日甲乙以日行东陆也夏其日丙丁以日行南陆也秋
其日庚辛以日行西陆也冬其日壬癸以日行北陆也
中央其日戊己以土旺四季之下弦日行黄道黄土属
也至夏季谓之正旺日行牵牛之所起牛亦属土此其义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32-0576c.png

  第六章
先天八卦之象说卦凡两言之先言天地即继之以山
泽继言水火雷风终之以山泽相薄者有贵于不相悖
不相射者冇贵于相逮惟通气则两言之不改相逮与
不相射相薄与不相悖皆互言之前两段说伏羲卦位
后两段自帝出乎震以下说文王卦位自神也者下有
两段前一段乃文王卦位后段乃伏羲底夫子之意以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32-0576d.png
伏羲文王所定方位不同如此神妙万物乾坤在其中
矣如雷风水火山泽自不可唤做神神者乃其所以动
所以挠者也若上用伏羲卦次则四时失其序下用文王
八卦则震兑艮巽皆非其偶矣郑康成曰共成万物不
可得而分是合谓之神五卦皆言象艮不言者终始万
物义不系于山也伏羲八卦方位主造化对待之体而
言文王八卦方位主造化流行之用而言对待非流行
不能变化流行非对待则不能自行苟无此章则文王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32-0577a.png
为无体伏羲为无用矣帝者言其宰物者也神者言其
妙物者也帝者一元之枢神者一元之英宰则包万物
无遗妙则运万物不滞六子之成无限帝也六子之用
无迹神也其乾坤之尊称非有二物也合八卦而首曰
帝兼六子而统于神
  第七至十章
上章天地山泽雷风水火是括大象之例此章乾马兑
羊巽鸡离雉是括周公爻例天地间万物无非易也埤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32-0577b.png
雅云雉不能远飞高不过一丈长不过三丈故高一丈
长三丈为一雉此雉之阴也书称雉为夏翟以其身备
五采尾至夏则光鲜此雉之阳也闻王安石易泛论云
龙天类也能见能跃能飞能云雨而变化不测人不可
系而服者也马地类也能行而系乎人其为物有常者
也牛顺而强也羊狠也羊前其刚以触者也雉文明见
乎外者也柔巽隐伏制得其道则易制者鱼也民之象
也小人女子之象也贪暴而止乎高者隼也贪窃而动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32-0577c.png
乎阴者鼠也鲋物之在下污而微者也鸟飞而止则困
者也虎豹刚健君子大人之象也鹤洁白以远举鸣之
以时而远闻者也鸿进退以时而有序者也禽饮井之
无择者也龟有灵德潜见以时而不志于养者也豕污
秽也豚豕之微者也足动股随雷风相与也耳目通窍
水火相逮也口与鼻通山泽通气也一身之中无非易
也首以君之腹以藏之足履于下为动手持于上为止
股下岐而伏口上窍而见耳外虚目内虚各以反对其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32-0577d.png
在物乾坤与二少皆取走二长二中一走一飞龙者走
之飞鸡者飞之走各以序对也三男阳也乾之似也乃
归之于坤求而后得三女阴也坤之似也乃归之于乾
求而后得三男本坤体各得乾一阳而成此阳根于阴
故归之坤三女本乾体各得坤一阴而成此阴根于阳
故归之乾称者尊之之辞谓者卑之之辞八卦次序是
伏羲底此时未有文王次序三索为六子此自是文王
底只是画成八卦后便见有此象耳乾坤六子初为气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32-0578a.png
末为形中为精雷风气也山泽形也水火精也
  第十一章
说卦于乾虽言为天岂尽言天于天文地理则为某物
于鸟兽草木则为某物于身于物则为某物各以例举
不尽言也乾道大而无极惟天足以尽之运而无极惟
圜足以尽之故以二者为首句圜槩形体方圆说乾则
为圆焉盖圆者阳之体而乾阳也故为圆纯刚故为瘠
马瘠言其骨之峻非羸弱之谓骨属阳肉属阴乾纯阳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32-0578b.png
骨多故为瘠驳杂也色不纯也诗东山云皇驳其马注
云黄白曰皇骝白曰驳即不纯也又有蹄物能抟虎豹
者别是一物非易之驳马也其于地其于人其于马其
于稼其于舆其于木惟乾无之盖物不足以尽卦则止
言为天为地之类卦不足以尽物则有其于人之类卦
象指文王卦言所以乾言为寒为冰为木果以实承实
也若艮为果蓏则下有柔者存焉良马德莫加焉驳马
力莫加焉老马智最高瘠马骨至峻坎中阳为赤加大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32-0578c.png
字以别于坎马加良老瘠驳以见纯阳无阴异于震坎
阴阳相杂之马良健之最善老健之最久瘠健之最坚
强驳健之最威猛又乾为天而贯四时故在秋冬为寒
为冰在夏为大赤纯阳而健为马在春为良夏为老秋
为瘠冬为驳乾取象无所不包不可与诸卦例论
吝秘吝也如出纳之吝啬爱啬也如地不爱宝之爱总
言其秘而不泄也地气包畜不泄乃能含育许多民物
坤三画皆偶是土气之包畜于中者极其秘藏吝啬者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32-0578d.png
也均者调停均匀之谓如夏秋之交火金相尅全是土
气调停然后阴阳无偏胜物生大小迟速不齐全是土
气调和然后均匀无有馀不足柄者生物之权为大舆
三画虚所容载者多也坎惟二画虚故亦为舆而不得
为大地之土色有五若坤之所象则于地为黑土夫子
取坤象称舆本之剥上九爻称众本之晋六三爻
阳果决阴躁妄人之性情固有果决而行之以镇定者
纯乎阳者也亦有果决而发之以躁妄者阳杂以阴者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32-0579a.png
也震体一阳在内主于振奋二阴在外失其把持是人
之性情果决而发以躁妄者也震居左故为马之馵足
诗云驾我骐馵注云左足白曰馵诗云思马斯作作奋
起也上静而下动故为作足的白也巽为白又为广颡
震变而为巽故为的颡之马诗云有马白颠刘备庾亮
皆名所乘马曰的颅盖马之白额者阳在下故又为馵
足作足阴在上故为的颡
物之善入者莫如木气之善入者莫如风为长者风行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32-0579b.png
也为高者木性也寡发者阴血不升广颡者阳气上盛
也臭者香膻腥焦朽之五气凡物有声色臭味声臭属
阳色味属阴巽二阳外达故为臭凡眼白者为阳黑者
为阴离目上下白而黑者居中黑白相间而停匀巽目
上中白而黑者在下上白多于黑也巽内柔而外刚本
静而末动故为木他卦言木如乾为木之果坎为木之
坚多心艮为木之坚多节离为木之科上槁震兑坤虽
不言木震乃木之敷兑乃木之毁折坤乃木之众多者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32-0579c.png
也巽为躁卦艮为静卦可知矣离为乾卦坎为湿卦可
知矣坎为血卦以见离之为气巽为臭以见震之为声
震为长子坎艮不言者尊嫡也坎之为隐伏也在贤者
为隐在小人为盗艮为利则为狗为害则为鼠皆一义
而二象坎之刚在内故为木之坚多心艮之刚在外故
为木之坚多节毁折反所谓蕃鲜也凡兑之象皆属末
口舌者行之末妾婢者女之末金宝者利之末也
君子处时固有矫枉守直而不屑于钩曲者亦有輮直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32-0579d.png
从时而稍务为婉曲者矫輮之谓也坎以一阳亘直于
中二阳环曲于外故为矫輮弓盖二十八所以蔽其车
之上轮辐三十六所以载其上弓与轮皆矫輮之所成
也三画之卦上画为马颡下画为马足坎中画阳故为
美脊为亟心上柔故为下首下柔故为薄蹄为曳柔在
下不任重故多眚或问坎为心亨而此曰心病何其反
也曰有孚则心亨矣加忧则心病矣心一也顾用之何
如耳故曰心当实以理不当实以欲坎为耳离亦为耳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32-0580a.png
鼎黄耳噬嗑上爻灭耳象传曰聪不明听之不明视之
不聪耳目同用也列子所谓能以耳视而目听素问金
在志为忧水在志为恐恐则甚于忧故为加忧为血卦
离火在人身为气坎水在人身为血也坎于马为曳者
陷则失健也有险陷而多阻碍不若坤舆之行于平地
者易且安也木心居中坚多心言其心坚且多也坎阳
在内故于木则为心之坚且多者
艮一刚在上者木之果二柔在下者草之蓏震为敷为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32-0580b.png
蕃鲜草木之始也艮为果蓏草木之终也果蓏能终又
能始故于艮之象为切鸟善以喙止物者黔喙之属巽
能曲直乃为木之全材离为火于木生盛则藏于本生
衰则显于末故为科上槁坤为牛此则为子母牛取其
生生有继并以其顺也震为决躁巽为进退为不果刚
柔之性也震巽独以其䆒言刚柔之始也震之三画皆
变则成巽巽之中上二画变则成坤于震不变其变画
之阳而但变其中上二画故其䆒为乾而不为巽于巽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32-0580c.png
先变其初画之阴而尽变其初中上三画故其䆒为震
而不为坤盖喜阴卦为阳卦阳卦为纯阳卦而不欲阳
卦为阴卦阴卦为纯阴卦
震为大涂反而艮则为径路大涂阳辟乎阴无险阻也
径路阳阻而下阴不能辟也巽为长为高反而兑则为
毁折长且高者阳之上达毁而折者阴之上穷也乾为
马震得乾初之阳故于马为善鸣馵足作足的颡震阳
下而阴上也坎得乾中爻之阳故于马为美脊亟心下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32-0580d.png
首薄蹄曳坎阳中而阴外也善鸣似乾马之良美脊似
乾马之瘠坎为隐伏因而为盗巽为绳直因而为工艮
为门阙因而为阍寺兑为口舌因而为巫
为少女者女子之未嫁以兄弟言也为妾者女子之既
嫁以嫡娣言也兑为妾亦因少女取也凡女子同出嫁
事一夫长者为姒少者为娣女曰巫男曰觋古人既有
祷禳之事周官设女巫氏既属之于王官又统之以冢
宰即与后世妖巫异矣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32-0581a.png
  序卦传
韩康伯谓序卦非易之蕴上经首乾坤气化之始也下
经首咸恒形化之始也万物始生郁结未通故为盈塞
于天地之间至通畅茂盛则塞意亡矣天地生万物屯
物之始生故继乾坤之后物始生稚小昧蒙未发蒙所
以次屯云上于天有蒸润之象饮食所以润益于物故
需为饮食之道师之兴由有争也夫喜悦以随人者必
有事也无事则何喜何随承二卦之义韩康伯云可大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32-0581b.png
之业由事而生二阳方长而盛大故为临也物之合则
必有文文乃饰也如人之合聚则有威仪上下物之合
聚则有次序行列合则必有文也无妄为卦乾上震下
震动也动以天为无妄动以人则妄矣无妄之义大矣
哉复者贤人之事无妄圣人之事无妄则诚而复者所
以求至于无妄者也无妄则为有实故可畜聚理无过
而不已过极则必陷陷于险难之中则必有所附丽阳
居阴中则为陷阴居阳中则为丽临不训大大者以上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32-0581c.png
临下以大临小凡称临者皆大者之事故以大称之若
丰者大也则真训大是以易卦中有二大而不相妨天
下皆山也惟泰山可观天下皆水也惟东海可观盖物
大然后可观况于人乎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际所谓
合也直情而行之谓之苟礼以饰情谓之贲苟则易合
易合则相渎渎则易以离贲则难合难合则相敬敬则
久矣前曰比必有所畜者比而后畜其畜也小故次以
小畜无妄然后物物循理乃可大畜故次之以大畜所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32-0581d.png
畜者在德故曰大需当物生之初如儿之须乳苗之须
溉故曰饮食之道颐当畜聚之极万物交致其养故曰
养也养者君子之所以成己动者君子之所以应物行
之必有文故谓之礼辨之必有理故谓之义壮与晋何
别不但如此壮而已又更须进一步凡言屯者皆以为
难蹇又称难者卦皆有坎也然屯动乎险中行乎患难
者也蹇见险而止但为所阻难而不得前耳非患难之
难也故居屯者必以经纶济之遇蹇者待其解缓而前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32-0582a.png
后难易固不侔矣解者缓也如纵弛之类晋者进也进
必有所伤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晋所谓进者有进而
已所以进必有伤渐所谓进者渐进而已焉有不得所
归者乎前曰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后曰
得其所归者必大大有次同人者处大之道也丰次归
妹者致大之道也亦借归字义论致丰之由非取归妹
义矣物之在下者莫如井井所以次困也井之为物存
之则秽败易之则清洁不可不革者也故井之后受之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32-0582b.png
以革水火不可同处能使相合为用而不相害是能革
物也鼎者器也震为长男故取主器之义而继鼎之后
长子传国家继位号者也故为主器之主序卦取其一
义之大者为相继之义止必有进屈伸消息之理也止
之所生亦进也所反亦进也羁旅寡亲非巽顺何所取
容苟能巽顺虽羁旅之中何往而不能入巽所以次旅
也物相入则相悦相悦则相入兑所以次巽人之气忧
则结说则舒散故说有散义涣所以继兑节者为之制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32-0582c.png
节使不过越也信而后能行上能信守之下则信从之
节而信之也有其信犹书所谓有其善言以此自负而
居有之也自恃其信者其行必果而过于中过者行动
而踰越之也故大过云动大过则踰越常理故必至于
陷小过或可济事故有济而无陷能过于物必可以济
六十四卦独不言咸夫妇之道即咸也如上经不言乾
坤但言天地则乾坤可见盖乾坤与咸初无所受故也
乾坤万物之父母咸恒人之父母序卦之意有以相因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32-0582d.png
为序如屯蒙需讼是也有以相反为序如否泰同人是
也天地间不出相反相因而已雅颂于先世有以二字
称者若思文后稷允文文王之类有以叠字称者若亹
亹文王桓桓武王之类有以一字称者则惟笃公刘也
大王王季无称焉繁言之则自不容简如易卦三百八
十四爻是也简言之则自不容繁诸卦辞是也又有不
容繁不容简而但藏之不言者卦象有画无词是也知
易道则知诗法矣编鲁颂者不亦序矣乎首以䮐篇言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32-0583a.png
马见国富也富然后知礼故以有駜言宴礼礼必由文
教故以泮水继焉有文必有武故泮水又言武备服淮
夷有国之事毕矣然所以有国者祖宗也故其终推本
上世录閟宫孔子若无序卦传后儒将以上下经诸卦
为错简而别为次序矣易卦义理多端序卦随名取义
随义转说须以活法求之难以一意直贯也起只是争
不必是讼于官需从容优养之谓又作资赖供给之谓
终通终否犹云一于通一于否也不可终通不可终否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32-0583b.png
者以理数度之也上有事言多事也下有事是饬治振
作之意四时之序成功者退宠利之地不可久居此召
公所以告老周公所以求明农也壮谓壮时也升而不
已必困与进必有所伤不同进只说其进而徇富贵功
名耳升者权贵日崇功名日盛之意升而不已则以权
贵为恋功名为系不能退止者也廉颇既老犹被甲上
马以示可用致困郭开之口光武征五溪蛮马援老犹
据鞍顾盻自请为将卒有壶头之厄郭子仪勋名已满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32-0583c.png
天下年八十馀犹为节度元帅不求退身竟为德宗册
罢井道常道也革者非革常道也革其坏常者也闻之
后汉书礼仪志引古礼云立秋浚井改水冬至钻燧改
火改水即井道之革也长子世嫡名正而言顺故下个
莫若长子末句只重在受以未济不必深泥终焉句闻
之程传云未者非遽之辞孟子或问劝齐伐燕曰未也
又是未可知也史记侯赢曰人固未易知古人用字皆
是如此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32-0583d.png
  杂卦传
序卦所以言易道之常杂卦所以言易道之变杂卦以
乾为首不终之以他卦必终之以夬者夬以五阳决一
阴夬去一阴则复为纯乾矣故曰君子道长小人道忧
也大壮虑后阳之恃其壮故不欲九四之进而欲其止
遁虑前阳之不及遁故不欲六二之进而欲其退于五
阳之夬亦不欲阳之轻进于一阴之姤亦惟欲阴之不
进同此意莫非过也小过之过乃所谓过小者能过夫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32-0584a.png
岂违其常理哉莫非信也中孚之信乃所谓信信出于
中夫岂邀约之所能致哉卦名皆在句上旅独在下者
取韵叶也夬者决也天下之事不至于决则不通故杂
卦之次序与十三卦之制器尚象皆终于夬天地间刚
柔每每相杂至若君子之为刚小人之为柔决不可使
相杂杂卦之末特分别君子小人之道言之或两卦联
举或随卦单举其中意义有两卦适相配者有两卦必
相须者有两卦互相反者有虽单举而其义之相配相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32-0584b.png
须相反自可见者
 
 
 
 
 
 
 读易纪闻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