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赞¶
赞¶ 第 172c 页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九
嗣法门人今辩重编

* 赞

** 释迦文佛

「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即今拈香插花者是群生。低头作礼者是群生。还见佛身么。咦。夜行人只贪明月。不觉和衣渡水寒。」


「 月影横空遍十方。随波荡漾浴寒光。临流不觉全身在。却令他人为著忙。咦。是甚么。」


「 古佛不在劫先。今佛不在目前。白毫光吐秋月圆。无云万里潭中妍。随笔而画。纵口而赞。又安知夫当处常湛然。」


「 四十九年。一场热闹。唇不盖齿。手长于袖。末后拈花。掩面而走。带累儿孙。将无作有。只管向前。全不顾后。浑身里许。合掌稽首。无以为赞。腊寒梅瘦。」


「 无相中生画不真。分明觌面现全身。毫光举目成瞻仰。脚下浑忘千辐轮。」


「 谁为诸佛师。而乃开知见。日用本寂然。电光徒自闪。韶阳擅全机。一棒全身现。全身现。霜叶染空山。西风濯寒练。咦。」


** 雪山像

「 寥寥劫外绝知音。流水高山韵独深。半面娇娆君自委。多情不欲尽披襟。」


** 栴檀像

「 忉利摹来第一尊。灵山曾记付儿孙。老僧不是韶阳子。一任千峰听月猿。」


** 阿弥陀佛

「 明月随波注大江。波波相接影横长。临流坐爱清光满。不觉和身入醉乡。」


「 除却四十八愿。收起母陀罗臂。儿孙口向谁开。西方
赞¶ 第 173a 页


** 观世音大士

「 悲心一片玉壶寒。影落溪流远近看。觌体分明沁毛骨。碧霄深夜撼阑干。」


「 大士之心如流水。遇曲逢直无回止。只今溪云海月间。时时示人人不委。随其所重靡不周。去其所畏如措地。我亦曾承大士恩。口不能言心如醉。愿与拈香择火人。尽未来身同顶礼。」


「 大士无相。如镜中像。大士无声。如空谷响。物遁声销。大道指掌。无眼而见。色不能仿。无耳而闻。非声外赏。处声色中。绝声色想。举念不为。是超情理而往。逸乐与忧患。折旋兼俯仰。冥冥漠漠间。夜半日轮朗。大士不舍我。我自成欺枉。普告敬礼者。断然入俦傥。」


「 眼声耳色。言思路绝。大士于中。布广长舌。善听如聋。善说如哑。打失布袋。呼牛作马。我唯心知。赞不可尽。一味顶礼。坚固深信。书与不退。合掌瞻视。视所视者。宛然无二。无二分别。攀仰弗及。面门突出。大地历历。咦。腊月梅花燄。寒夜光如雪。」


「 千手千眼。从何处起。一时俱到。在水镜里。或慈或威。亦悲亦喜。如日中影。无有终始。觅之弗得。非声色比。言思断处。似则绝似。遂以为然。是则未是。惟古与今。人莫能拟。然而凡圣愚哲。均乐利焉。以为可恃。」


「 智绝真空。体应群物。物岂他物。有感斯通。空非顽空。无远弗届。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苦乐如梦。觉迷一致。祇此深慈。弗休弗憩。是故稽首。观音大士。」


「 众生悲极感自现。不踰众生悲感中。自悲自感还自现。大士无心水月同。月印千江江影透。大悲三昧所成就。」


「 大士如镜。照一切心。大士如月。清光普临。万象历历。随感而寂。慈能摄慢。悲以化执。机器靡定。同归静正。
赞¶ 第 173b 页


「 通身是佛。不似一物。随物现形。作不请客。示彼群生。应念而得。在形色中。非声非色。超声色外。不离动寂。千手目兮赴众感之无端。返闻闻兮会万机以冥一。合掌低头应自知。莫待当来问弥勒。」


「 落笔巳遭人贬剥。何如文彩未彰时。婆心不觉全身露。笑杀深山老古锥。」


「 佛之一字。永不喜闻。矧百千亿。盎粹氤氲。丽大慈日。布正觉云。寂感一致。悲智攸分。循声而应。普视人群。瞻彼瑞容。稽首慇勤。愿汝英哲。发自心忻。合掌赞叹。无第二人。」


「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大士无缘慈。照临同时遍。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大士像为叶俗士所施。比丘今球疑别纸截去上
幅。惧而裱之。藏笥中。比丘今帾请供乞赞。焚香作
其上。

「 万卉千丛待化工。微云细雾澹和风。是谁不在空濛里。祇有枝头春独浓。」


「 一泓水树横秋色。半枕松风归鹤声。个里未能忘宿习。因人幻出百千情。」


「 仰吾师之深慈兮置十二类生于怀中。随所求而各给兮知根欲之无穷。天与人之不可顿易兮聊止啼以黄叶。妄无体而必终兮尔乃需之情竭。望东方之既白兮犹濛濛其复晦。同乎迷若相濡兮谁独当机感之会。入大冶而不自知兮感天泽之一勺。时忽遘
赞¶ 第 173c 页


「 一念能观万类心。耳中云树眼中音。灵光在处堪瞻仰。五体炉前非古今。」


「 容光岂问山高下。遗影谁论水浅深。不识塞鸿秋月意。且随光影散烦襟。」


「 大士灵通。多在忍土。以无缘慈。哀五浊苦。感应道交。如子得母。水中月影。非去非到。空谷响声。前后之步。我以心眼。观大士处。几丧目前。而哑然住。能非所观。所非能觑。绝待而歔。有语无语。以示禅者。如箭锋拄。俯仰折旋。无容顾伫。信口而呼。纵目所注。神光俨然。不可思虑。大悲观音。为物作矩。共此未来。皈命顶礼。」


** 普贤大士

「 心本无生示现生。示现之中无有我。无我我所虚心境。诳惑世间与同事。一切世间悉如幻。识取如幻真实现。差别无非根本智。根本差别无有二。文殊为唱普贤和。二妙圆成如来住。何人以此微妙笔。绘出普贤无相身。骑象直向华屋中。一毛头上帝珠重。」


** 布袋和尚

「 大地一布袋。谁当司其橐。展口收不得。举足徒踯躅。双眼笑不休。满腹安不著。寒潭无底。春风有脚。青霄绝点云。触断骊龙角。莫。莫。」


「 未离兜率。巳在人间。祇为寻人。不肯住山。阅尽天下。惟有一笑。宽著肚皮。一文亦要。逢人便道。是真弥勒。而我以为。不似一物。奉劝孟八郎。李四张三难覆藏。」


** 十八罗汉

偶读苏子瞻文至十八罗汉赞。失笑曰。大智人面
前有三尺暗。洵非虚语。取而别之。
赞¶ 第 174a 页

*** 第一尊者
结跏正坐。蛮奴侧立。有鬼使者稽颡
于前。侍者取其书而献之。

「 咨尔四人。拜跪坐立。知与不知。各有其失。千载之下。令我笑杀。棒之不能。请代以笔。」


*** 第二尊者
合掌趺坐。蛮奴捧椟于前。老人发之。
中有琉璃器。贮舍利十数。

「 伊何以见。合掌而嘿。蛮奴捧之。老人发之。宛如琉璃。中有一物。若曰舍利。莫贩卖佛。」


*** 第三尊者
扶乌木养和正坐。下有白沐猴献果。
侍者执盘受之。

「 彼扶木者。未尝不是。嗟尔白猴。亦能尔尔。执盘而受。意不在果。所得巳多。颠倒则个。」


*** 第四尊者
侧坐屈三指。荅胡人之问。下有蛮奴
捧函。童子戏捕龟者。

「 尊者以手。胡人以口。蛮奴捧函。童子戏捕。万世如见。贫儿骤富。独我野人。不觉笑倒。」


*** 第五尊者
临渊涛抱膝而坐。神女出水中。蛮奴
受其书。

「 临彼深渊。不可错足。抱膝何为。如虫禦木。神女跃出。蛮奴受书。非此则彼。如之何如。」


*** 第六尊者
右手支颐。左手抚稚狮子。顾视侍者
摘瓜而剖之。

「 右手支颐。左手抚狮。顾视侍者。其色怡怡。但令人见。不许人知。罪归家主。何以谢之。」


*** 第七尊者
临水侧坐。有龙出焉。吐珠其手中。胡
人持短锡杖。蛮奴捧钵而立。

「 夺颔下珠。不无尊者。何似骊龙。有而能舍。笑杀旁观胡汉儿。一杖挑翻须弥山。一钵啖乾沧溟水。咦。我也放不得尔。」


*** 第八尊者
并坐而立。加肘其上。侍者汲水过前。
赞¶ 第 174b 页
有神人涌出于地。捧盘献宝。

「 尊者善说。侍者善听。惟有神人。倒行正令。何以复之。如驴觑井。」


*** 第九尊者
食巳拓钵。持数珠诵咒而坐。下有童
子搆火具茶。又有埋筒注水莲池中者。

「 食巳拓钵。宴然坐地。口诵手持。谁堪听视。唯二童子。择火注水。不可道著。拈鼻失嘴。」


*** 第十尊者
执经正坐。有仙人侍女焚香于前。

「 正坐者谁。匪示匪默。告汝仙人。焚香即得。大地山河。丛林草木。无有少法。与尔为物。是故尊者。执经而一。」


*** 第十一尊者
趺坐焚香。侍者拱手。胡人捧函而
立。

「 趺不是坐。焚不是香。侍者胡人。眼短鼻长。六十二见应难避。秋雨松风声琅琅。」


*** 第十二尊者
正坐入定枯木中。其神腾出于上。
有大蟒出其下。

「 尊者正坐。如木亦尔。神出其上。蟒出其下。毕竟何似。似不似。秋风起。吹折门前一株松。夜半背手摸枕子。」


*** 第十三尊者
倚杖垂足侧坐。侍者捧函而立。有
虎过前。有童子怖慝而窃窥之。

「 倚杖垂足。不可方比。俊哉大虫。却会斯旨。童子何为。故曰是汝。」


*** 第十四尊者
持铃杵正坐诵咒。侍者整衣于右。
胡人横短锡跪坐于左。有虬一角。若仰诉者。

「 持铃诵咒。鸟飞兔走。侍者整衣。胡人跪坐。若人不会。有虬一角。所仰而诉。言之凿凿。」


*** 第十五尊者
须眉皆白。袖手趺坐。胡人拜伏于
前。蛮奴手持拄杖。侍者合掌而立。

「 头白齿黄。老不知止。引得胡蛮。如狂欲死。彼田舍翁。逢人笑底。东村孟八曾有言。恭敬不如无礼。」

赞¶ 第 174c 页

*** 第十六尊者
横如意趺坐。下有童子发香篆。侍
者注水花盘中。

「 如意不如。香篆不香。镜花水月。能令人狂。深夜鸟歌。独坐栏杆。依稀似曲。别调宫商。」


*** 第十七尊者
临水侧坐。仰观飞鹤。其一下集。侍
者以手拊之。有童子提竹篮。取果实投水中。

「 飞鸟在天。下集其一。侍者拊之。探手而得。童子提篮。戏投果实。为之奈何。是物非物。试问尊者。不可语塞。」


*** 第十八尊者
植拂支颐。瞪目而坐。下有二童子
破石榴以献。

「 植拂支颐。瞪目而坐。俯视二童。几失其我。匪马而牛。可以知过。所以智者。鼾然而卧。」


** 南院颙和尚

「 一条楖栗活如龙。水尽山穷特地通。法乳千年流不竭。无师真智古今同。」


** 本师空隐和尚

「 黄岩见底。即今见底。无以为真。孰云其似。达磨何曾离西天。六祖不往黄梅寺。想起旧时非冤家。总由你。面前一片香贵图。你愧死。且道是知恩儿。且道是忘恩子。正要与天下人拟议。」


「 明镜当台兮。曜神光乎夜堂。西飙栗冽兮。蘸秋水之杲阳。望俨慈氏兮近之而不可狎。荡荡乎博峤之遗风兮。当其机而知石头路滑。悲晚近之羊质兮。尚虎皮之灿灿。侈炎日之峻步兮。宁深云之泛泛。念石住之微言兮。余小子犹虔虔坐以待旦。」


** 自赞

「 像得者个。还像得那个么。且道者个与那个相去多少。咦。毕竟眼居眉下。依然鼻搭上唇。」


「 汝形短小。汝量急狭。汝眼深阔。汝情疏达。汝志孤而远。汝心不可测。有时雷轰电忽。有时青天白日。问汝
赞¶ 第 175a 页


「 画得似恐不是画。不似现成底。叨叨两月暇围中。大类春禽啼早起。切忌明眼人。祇怕认得你。无处可遮拦。百花生碓嘴。」


** 千山剩人可和尚

「 一滴曹源向北湍。顺流容易逆流难。神龙破浪无寻处。留得威狞纸上寒。」


* 偈

** 示独露禅人

「 一声涂毒鼓。远近闻皆死。谁知死人堆。活人出身处。木马嘶如雷。泥牛耕海底。若问麻三斤。为道祇者是。」


** 示喜维那病中

「 撒手卧长空。渠东汝亦东。霜天明月落。无语度秋风。」


** 题绣芙蓉石榴

「 芙蓉如面石榴裙。锦帨金针特地真。若作目前境物会。拈花辜负昔时人。」


** 中秋玩月寄熊鱼山内阁齐云山中

「 遍界圆明才一半。那边消息许谁亲。大家举起云门饼。须忆齐云山里人。」


** 别熊鱼山呈偈

「 擘破微尘出个人。虚空逼塞莫为邻。分明内外浑无物。万两黄金难买贫。」


**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

「 文彩才彰音信通。多君端的辨来风。须知熊耳山头事。不在楞伽四卷中。」


「 四十九年一字无。如何野老却叨叨。垂钩千尺深潭意。极目清波忆巨鳌。」


** 示岩侍者
赞¶ 第 175b 页

「 生佛俱无无亦无。无中有路绝糊涂。欲教那畔相应去。夜半日轮光较殊。」


** 示翁子郑居士

「 会得日用事无别。何妨嫁女又婚男。请看直下团圜处。莫被无生两字瞒。」


「 治生产业不相违。湖海江山直捷时。尽道长安风物盛。不知身巳在皇畿。」


** 示无二禅人

「 将心炤心心成境。特地知非离是非。首既断故无断者。出头疲鳖似乌鸡。」


** 示守德禅人

「 大德从何来。回头须一顾。灼然是个人。无劳更遮互。秋至暑自消。山深寒先到。迁流任岁时。一老一不老。」


** 示明雪禅人参高峰落枕子因缘

「 垂丝千尺深潭意。三寸离钩道罕传。不达拈花权上事。枉随死句识中悬。情矜真鉴迷将去。悟入玄机丧目前。大法自来非琐琐。分明有语不能诠。」


** 示岩侍者

「 有齿焚身千古诫。自来贼不打贫儿。从教大地春光满。竹屋老僧犹未知。」


** 示程雪池居士

「 六月雪花飞满池。蘸人肌骨透罗帷。金鳞未遇江湖阔。好趁秋风理钓丝。」


** 示梁同庵居士

「 天地万物本同根。银波雪浪月无痕。顶门放出摩醯眼。一颗明珠落玉盘。」


** 别复礼法师真妄偈

「 觉妄示有真。有真妄即起。了得真本无。妄亦一时止。全体是妄情。全体是真理。大道绝悟迷。迷悟有终始。智者识好恶。动念入生死。」

赞¶ 第 175c 页

** 示台设禅人

「 一个铁昆崙。要入全无路。忽然身是铁。有口难分诉。咦。直教哮吼动林泉。始信从来瞌睡虎。」


** 示非岩禅人

「 不用一文钱。买得个𨍏轹。用则随地钻。不用放离脚。虽非世罕奇。有时用得著。咦。一日掷向人天前。始知秦时曾扑落。」


** 示万赖禅人

「 此道从来不可传。何劳向我觅言诠。沤和有句如无句。截断波流机自玄。」


** 示哲乔禅人病中

「 一灵真性竟奚之。撒手长空自在时。祇者来兮须记取。与么去也莫迟疑。波翻阳燄伊谁力。影落空花独我知。古佛有言不借借。相应珍重两茎眉。」


** 示体尽禅人

「 妙明体尽是何时。不许侬渠独自知。但看枝头黄叶脱。海天春色到罗帷。」


** 警夜

「 万缘既去。慎莫追寻。此心不休。轮回何巳。大德咬钉截铁。安忍其中。久久点头。方知冷煖。(初夜)


「 系念观空。等诸散乱。况甘懈怠。错过好时。大德十方坐断。一念万年。瞥尔知非。全身里许。(中夜)


「 坐候钟声。孤迥迥地。后念不续。当处圆明。大德从生至死。舍此别无。更勿异缘。外生枝节。(后夜)


** 示月千上座

「 昨日今朝事不同。莫将花柳写春容。分明扑倒倩扶起。一棒当前消息通。」


** 示台设禅人

「 晨起荷锄出。抠衣带月归。一间茅盖屋。半傍石岩栖。紫竹连成壁。梅花蹋作泥。鸟声终日噪。山色入帘窥。
赞¶ 第 176a 页


** 示通复禅人

「 一处通来处处通。森罗万象有无中。更须直进竿头步。北斗南看望不穷。」


** 题镜示诸禅

「 面目分明不是他。光辉常满隐朝霞。当台影落无人处。夜半流莺到碧纱。」


「 见头狂走实堪怜。尽日东西影里旋。珍重颜容须自惜。莫教零落在人前。」


** 示旋庵监寺

「 分明觌面本来人。不用澄凝湛寂身。安住且观时节到。一翻提起一翻新。」


** 示铁花禅人

「 耀耀光明才一半。那边消息许谁知。莫教蹋步向前去。铁树花开应有时。」


** 示光半禅人

「 寂炤光明刚一半。乌啼月落夜如何。碧潭深夜无人处。努力翻身宜捷过。」


** 示幻生李居士

「 与世推移寄此身。随流认得幻中人。不妨击楫同波浪。一曲芦江别调春。」


** 警众

「 但有一毫头。便是一毫头。若欲了生死。于今须自由。饶汝拔山力。难将意自收。情与理所羁。如面中著油。明明知不可。犹尚费持筹。岂况迷头去。逝逝无回流。汝意不可信。汝心不可偷。旷劫如长夜。谁能代汝忧。汝但划然断。应时而展眸。无有当情者。生死安能留。智者勿需待。幻妄多夷犹。自瞒匪他瞒。展转何日休。此予熟计之。特为诸人谋。切用惺惺著。努力莫悠悠。」


** 示平物何居士
赞¶ 第 176b 页

「 须知物物本来平。轻重由渠但有名。名义未形当著眼。森罗万象个中呈。」


** 示见一侍者

「 一见桃花更不疑。数枝红绽自相宜。招携直入千峰里。溪月山云似旧时。」


** 示足两书记

「 足子乞我四句偈。特地为将一句酬。谁信江南三月里。鹧鸪啼暮万峰头。」


** 示尘外禅人

「 尘外识得。万事皆毕。无毕不毕。著靴水立。山顶撑船。海底火发。㘞地一声。始知天下古今善知识之舌。」


** 乞米偈

「 忍饥修道世间稀。但愿知音莫掩扉。或者忽逢甘贽老。满船带得月明归。」


** 示无方监寺

「 欲知万法皆如梦。须悟能生万法人。根尘不到非光影。铁树花开朵朵新。」


** 妙静主呈船子颂却示

「 沧茫巨浸浪滔滔。只怕无风又著篙。多少弄潮人在岸。等閒馀韵落波涛。」


** 示止言知客

「 ○不是者个道理。●不是者个道理。⊙不是者个道理。偈云。瞥尔情非昔。无心路更赊。暗明冥合处。特地见周遮。海底泥牛吼。山头石女嗟。不因秋渐暮。方睹东篱花。若能圆会得。与汝共龙华。」


** 示高煦发居士

「 西风初起白云少。东院新凉黄叶多。影里仙人君自委。莫成孤负妙伽陀。」


** 示扑非薪道者

「 古者扑落薪。便知非他物。而今日用中。何故黑如漆。
赞¶ 第 176c 页


** 示何见性居士

「 有为有漏天真事。无悟无迷尽性功。记得庐山三峡石。一杯招隐醉春风。咦。多少人作境话会。」


** 题宗谱

「 一部五灯会元。何曾说著宗门。无端留下姓名。忙煞今日儿孙。还有不忙底么。仞禅试道看。」


** 乞米

「 食饭须知来处。布施须看受处。一施一受分明。成佛作祖公据。」


** 赠陆太守孝山

「 镌佛还他陆大夫。南泉真个赤须胡。含冰满口不言水。荡漾寒潮知有无。」


** 寄示海幢监院解虎

「 一心内外绝纤尘。更欲从人问主宾。千里寄声无别语。秋风江上浪如银。」


** 寄寿刘持平抚军

「 中丞福禄总难量。法眼光垂越大方。更祝高提心地印。灵山付嘱与天长。」


** 示住力地居士

「 得地而住甚深忍。象王行处力堪誇。为君指注其中意。云净天空见月华。」


** 示法远禅人

「 举起竹篦子。眨眼成千里。马足不曾停。拦街瞌睡底。」


** 读华严

「 三贤十圣空中迹。行布圆融镜里痕。动念总归魔界摄。观心聊与异生论。涅槃本际随生死。般若行深失寂喧。法海只今同梦幻。休将相似入玄门。」


「 信满巳穷生灭事。十方诸佛现全身。离波觅海深何极。即色观空际绝伦。世间出世乘须历。功到无功觉
赞¶ 第 177a 页


「 祇是一区无影地。种兰栽艾总随人。敷华结实非他力。蟠荫盘株岂有因。巳达法源心似海。未穷真际惑如尘。楼阁见闻都不就。百城烟水自疏亲。」


** 佛法偈

「 佛法从来没短长。极难静里不商量。明明说破依前是。到底还他石敢当。」


「 心法虽空习未乾。难言习气不相干。一回过了一回在。梦里泥犁骨亦寒。」


「 此事难欺老作家。可怜龙质尽成蛇。多年谛审俱生事。一刹那中万劫赊。」


** 示诸子助参

「 万里长空不是空。更无南北与西东。顶门有眼黑如日。煮铁山成失邓通。」


「 五湖四海绝疏亲。一统山河万国春。口是祸门须缜密。莫教错认捉刀人。」


** 别七佛偈

「 毗婆尸佛留心早。直至于今未悄然。祇为当时曾有偈。皆空何似受生前。」


「 身心幻出巳无性。善恶谁为起造人。捉败佛陀生陷狱。将知升坠有来因。」


「 心无不应因境有。境有何言心本无。身心起灭谁家事。堪笑慈尊不丈夫。」


「 见即是身了即心。无劳更向佛边寻。性空何用言如幻。鞭起泥牛入海深。」


「 佛不见身即是佛。有知转见佛成魔。从来大智无忻怖。省事高眠不较多。」


「 性净即是身心净。幻化宁当净性生。祇为婆心销梦事。同行终日不知名。」


「 本言法法不曾法。无法原因法立名。法既本无无岂
赞¶ 第 177b 页


** 读首山念室中示僧偈

「 手持足蹋宁亏汝。五十三参更有谁。只是心头犹未瞥。楼前弹指不移时。」


「 直下何劳更问人。贪他言句丧其真。目前根境多生累。拨转头来莫厌贫。」


** 读曹山寂旨诀偶作

「 先圣转他归背后。面前有路不须行。正中妙叶天真事。莫向侬渠判浊清。」


「 休誇尊贵诞功成。血脉全归异类行。龙袖拂开天路阔。象王回顾出常情。」


「 无身无事落顽空。有事无身较异同。隔縠音容情未瞥。十年形影梦还通。」


** 梦轩书壁四首

「 勤修焉可更蹉跎。百岁光阴七十过。尽道阿僧祇劫远。刹那安住竟如何。」


「 勇如大敌巳当前。白刃交驰马不旋。一箭定知穿石虎。莫教回首哭苍天。」


「 念念不移日正中。日轮孤照九霄空。莫嫌觌面无回互。相续当谁辨异同。」


「 知生应尽直教尽。理事圆融识未乾。般若无私虚伪灭。倚天长剑薄云寒。」


* 铭

** 栖贤舍利塔铭

「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流被于百骸。结成五色珠。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一粒细如粟。供养福无异。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佛是巳成佛。我是未成佛。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赞¶ 第 177c 页


** 海幢舍利塔铭

「 佛在众生中。如日处霾翳。霾翳非可久。日光彻空际。佛身如虚空。佛心如光霁。光极与空入。空光交相蔽。结成幻摩尼。五色非坚脆。我识如来心。随顺示真谛。假名为舍利。金石不能甈。现在与当来。百福之所逮。群动匪无心。遇境生幽滞。寂感总随缘。形神不相俪。佛以主摄宾。金刚见精慧。我汝但回光。弹指消阴瞪。如日之在天。百物无疵疠。此以论性功。岂为形骸励。我昔在金轮。蒙光涤夙瞖。栖贤发神异。今复流法系。慧日照岭南。丹霞若先契。次第及海幢。贻尔大厥裔。隆隆薄青霄。百道金光丽。万世福人天。皇风永勿替。」


** 丹霞舍利塔铭

「 心光彻内外。如珠入五色。珠与色无性。非离亦非即。非即超形骸。非离浃营卫。月在千波中。波波摇清霁。凡圣唯一心。湛昏成二谛。示生死涅槃。而实无坚脆。脆以别生死。坚光表性义。本从心生色。迷色乃有二。蚌含明月珠。体合百骸粹。领纳镜中像。想即妙观智。流注皆真常。分别非明记。如是五蕴身。与法身何异。祇因一念迷。情生分秽净。净秽悟由心。当念绝邪正。佛以此智證。法化无同别。示现别中同。同中别自晰。光耀百千年。福被我遗教。神光触金轮。仰瞻如梦觉。栖贤发瑰异。感激当其运。移光照岭南。慈曜无远近。佛子学聚沙。燔土紫金斓。崔巍海螺巅。晶晶逼霄汉。举目道与会。布发形俱泮。见闻起遐情。究此未来际。念念尽圆明。身与心毋戾。」


** 鸣尺铭
赞¶ 第 178a 页

「 一声霹雳。攀仰弗及。打破髑髅。惊起弥勒。」


** 禅板铭

「 有则定有。祇是不觉。一棒打翻。秦时𨍏轹。」


** 室左壁铭

「 可以终隐。哀我后人。可以终默。谁迪先民。母尚孤洁。任他爱嗔。四众之式。不淄不磷。深心坚忍。尽未来身。」


** 右壁铭

「 内无系念。外无长物。一瓶一钵。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无愧古人。无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来祀。」


** 为妙峰禅人铭衣

「 七十老翁之衲。寒时寒杀。热时热杀。今属妙峰。且作么生打发。咦。石头路滑。」


** 竹篦铭

「 雷峰举起竹篦。有缘当下知归。背触尽情说与。不打自招何疑。咦。是什么。」


** 水云团研铭

「 尔本无名。托乎云水。云尽水穷。惟一坚粹。夫尝遇之。顾鉴之外。」


** 解空阁新制研铭

「 混沌以前无黑白。未剖人文先诞石。海岳成形天梵来。圣愚凡哲多奇迹。陆亘一片坐卧常。镌得不得非所择。深山大小空嶙峋。千年路滑犹荒僻。解空老人补南天。攫取端岩不盈尺。欲蘸毫端染太虚。一画大千青碧碧。钟王怀褚战龙蛇。如虫禦木何狼藉。珍重云中似虎形。香水磨砻生羽翮。」


** 研铭

「 惟一密坚。德之清玄。隐文彩于既彰而无传。」


** 禅床铭

「 圣人无已。谁当宝凡。万象体玄。圆鉴自尔。缘感普周。而恒处此。慎汝后昆。勿立规矩。」

赞¶ 第 178b 页

** 笠铭

「 林下不须愁烈日。岩隈岂畏雨淋漓。分明头面从遮盖。蹋磴穿云那个知。」


** 拄杖铭

「 年既迈而弗衰兮壮力由伊予亦。因高下以相谐兮岂旦暮之能离。著地兮荆披。撑空兮云随。直趋兮不顾。运足兮自知。追前烈兮。启后武兮。将舍是焉其谁。我凭汝力。汝得我立。汝我兮同心。不可转兮匪石。绝夷险以进止兮。遵先贤之遗轶。行终古而勿替兮。挈斯人以跻乎峻极。」


** 禅床铭

「 无梦无想亦无主。羞见铁花生碓嘴。老牯牛。无名字。一口嚼烂金刚圈。倒在泥涂里。夜半被虱咬。背手摹著枕子。切忌从头起。」


** 禅几铭

「 千圣觅不得。如是而稳坐。我亦从中證。万灵同一堕。」

赞¶ 第 178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