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集注 卷十三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032-03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注卷十三
            明 来知德 撰
 系辞上傅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方以𩔖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变化见矣
 天地者阴阳形气之实体也乾坤者易中纯阴纯阳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032-0335b.png
 之卦名也卑高者天地万物上下之位贵贱者易中
 卦爻上下之位也动者阳之常静者阴之常以天地
 论天动地静以万物论男外而动女内而静雄鸣而
 动雌伏而静也刚柔者易中卦爻阴阳之称也断判
 断乃自然分判非由人也方者东南西北之四方也
 方以𩔖聚者以天下言之冀州之𩔖与冀州相聚荆
 州之𩔖与荆州相聚是也以职方言之南方之𩔖与
 南方相聚北方之𩔖与北方相聚是也物者万物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032-0336a.png
 群分者角之群分别于毛毛之群分别于羽羽之群
 分别于祼是也吉凶即善恶以方言之中土四边有
 腹里边方之善恶天下九州有君子小人之善恶以
 物言之牛马则善虎狼则恶此皆阴阳淑慝之分也
 故吉凶生矣吉凶者易中卦爻占决之辞也此皆圣
 人仰观俯察列于两间之表表可见者故以一尊一
 卑一卑一高一动一静一𩔖一群一形一象言之前
 儒以方谓事情所向恐不然矣象者日月星辰之属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032-0336b.png
 形者山川动植之属两间形象其中有往有来有隐
 有见有荣有枯有生有死千变万化易中变化则阴
 之极者变乎阳阳之极者化乎阴也○此一条言天
 地万物一对一待易之象也盖未画易之前一部易
 经已列于两间故天尊地卑未有易卦之乾坤而乾
 坤巳定矣卑高以陈未有易卦之贵贱而贵贱巳位
 矣动静有常未有易卦之刚柔而刚柔已断矣方以
 𩔖聚物以群分未有易卦之吉凶而吉凶已生矣在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032-0336c.png
 天成象在地成形未有易卦之变化而变化已见矣
 圣人之易不过模写其象数而已非有心安排也孔
 子因伏羲圆图阴阳一对一待阴错乎阳阳错乎阴
 所以𤼵此条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
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
成物
 八卦以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八卦之象言非乾坎艮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032-0336d.png
 震巽离坤兑也若旧注以两相摩而为四四相摩而
 为八则将下文日月男女说不通矣八卦者刚柔之
 体刚柔者八卦之性总则刚柔分则八卦摩荡者两
 仪配对气通乎间交感相摩荡也惟两间之气交感
 摩荡而后生育不穷得阳气之健者为男得阴气之
 顺者为女然成男虽属乾道而男女所受之气皆乾
 以始之成女虽属坤道而男女所生之形皆坤以成
 之分之则乾男而坤女合之则乾始而坤终此造化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032-0337a.png
 一气流行之妙两在不可测者也知者知此事也作
 者能此事也盖未成之物无所造作故言知巳成之
 物曾经长养故言作言乾惟知始物别无所知坤惟
 能成物别无所能此所以易简也凡人之知属气属
 魂凡人之能属形属魄故乾以知言坤以能言也大
 者完全之意譬之生人止天一生水也而二之火为
 心三之木为肝四之金为肺五之土为脾一身之骸
 骨脏腑皆完全备具矣盖不惟始而大始也○此 一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032-0337b.png
 条言天地阴阳之流行一施一受易之气也言天地
 万物惟有此对待故刚柔八卦相为摩荡于是鼓雷
 霆润风雨日月寒暑运行往来形交气感男女于是
 乎生矣故乾所知者惟始物坤所能者惟成物无乾
 之施则不能成坤之终无坤之受则不能成乾之始
 惟知以施之能以受之所以生育不穷孔子因文王
 圆图帝出乎震成言乎艮又文王序卦阴综乎阳阳
 综乎阴所以𤼵此条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032-0337c.png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
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
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
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知者一气所到生物更无凝滞此则造化之良知
 无一毫之私者也故知之易简能者乃顺承天不自
 作为此则造化之良能无一毫之私者也故能之简
 盖乾始坤成者乃天地之职司也使为乾者用力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032-0337d.png
 难为坤者用力之烦则天地亦劳矣惟易乃造化之
 良知故始物不难惟简乃造化之良能故成物不烦
 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性分之天理为我良知良
 能者本与天同其易而乃险不可知本与地同其简
 而乃阻不可从者以其累于人欲之私耳故易则易
 知简则易从易知者我易知乎此无私之理也易从
 者我易从乎此无私之理也非人知人从也(下易字/)
 (难易之易/)○此一条言人成位乎中也言乾惟知大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032-0338a.png
 是乾以易知矣坤惟能成物是坤以简能矣人之所
 知如乾之易则所知者皆性分之所固有而无一毫
 人欲之艰深岂不易知人之所能如坤之简则所能
 者皆职分之所当为而无一毫人欲之纷扰岂不易
 从易知则此理之具于吾心者常洽浃亲就不相支
 离疏隔故有亲易从则此理之践于吾身者常日积
 月累无有作辍怠荒故有功有亲则日新不巳是以
 可久有功则富有盛大是以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032-0338b.png
 与天同其悠久矣可大则贤人之业与地同其博大
 矣夫以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成贤人之德业则是天
 有是易吾之心亦有是易地有是简吾之身亦有是
 简与天地参而为三矣易中三才成其六位者此也
 理得成位即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之意贤人即圣
 人与天地并而为三非圣人而何
  右第一章 此章天尊地卑一条言天地对待之
   体刚柔相摩一条言天地流行之用乾以易知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032-0338c.png
   一条则言人成位乎天地之中成位乎中则天
   地之体用模写于易者神而明之皆存乎其人
   矣此三条孔子原易之所由作通未说到易上
   去至第二章设卦观象方言易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设卦者文王周公将伏羲圆图六十四卦陈列也象
 者物之似总之有一卦之象析之有六爻之象观此
 象而系之以辞以明一卦一爻之吉凶刚柔相推者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032-0338d.png
 卦爻阴阳迭相为推也柔不一于柔柔有时而穷则
 自阴以推于阳而变生矣刚不一于刚刚有时而穷
 则自阳以推于阴而化生矣如乾之初九交于坤之
 初六则为震坤之初六交于乾之初九则为巽此𩔖
 是也又如夬极而乾矣反下而又为姤剥极而坤矣
 反下而又为复此𩔖是也易之为道不过辞变象占
 四者而已吉凶者占也占以辞而明故系辞焉而明
 吉凶刚柔相推者象也变由象而出故刚柔相推而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032-0339a.png
 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是故者因上文也吉凶悔吝以卦辞言失得忧虞以
 人事言易言吉凶在人为失得之象易言悔吝在人
 为忧虞之象盖人之行事顺理则得逆理则失故辞
 有吉凶即人事失得之象虞者乐也忧则困心衡虑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032-0339b.png
 渐趋于吉亦如悔之自凶而趋吉也虞则志得意满
 渐向于凶亦如吝之自吉而向凶也所以悔吝即忧
 虞之象所谓观象系辞以明吉凶者此也变化刚柔
 以卦画言进退昼夜以造化言柔变乎刚进之象刚
 化乎柔退之象进者息而盈也退者消而虚也刚属
 阳明昼之象柔属阴暗夜之象进退无常故变化者
 进退之象昼夜一定故刚柔者昼夜之象三者三才
 也地位人位天位也三才即六爻分之则六爻总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032-0339c.png
 则三才极至也爻不极则不变动阳极则阴阴极则
 阳言六爻之变动者乃三才极至之道理如此也故
 曰道有变动曰爻所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者此也
 六爻之动二句言变化之故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

 上二节言圣人作易之事此二节则教人之学易也
 居者处也安者处而不迁乐者悦乐也玩者悦乐而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032-0339d.png
 反覆玩味序者文王序卦也所居而安者文王六十
 四卦之序所乐而玩者周公三百八十四爻之辞文
 王序卦有错有综变化无穷若可迁移矣然文王本
 其自然之画而定之非有心安排也故不可迁移如
 乾止可与坤相错不可与别卦相错故孔子杂卦曰
 乾刚坤柔屯止可与蒙相综不可与别卦相综故孔
 子杂卦曰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故处而不迁
 此则教人学文王序卦学周公爻辞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032-0340a.png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
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辞因象而系占因变而决静而未卜筮时易之所有
 者象与辞也动而方卜筮时易之所有者变与占也
 易之道一阴一阳即天道也如此观玩则所趋皆吉
 所避皆凶静与天俱动与天游冥冥之中若或助之
 矣故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变即上变也言变则化在
 其中此则教人学文王周公辞变象占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032-0340b.png
  右第二章 此章言圣人作易君子学易之事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彖谓卦辞文王所作者爻谓爻辞周公所作者象指
 全体而言乃一卦之所具者如元亨利贞则言一卦
 纯阳之象变指一节而言乃一爻之所具者如潜龙
 勿用则言初阳在下之变凡言动之间尽善之谓得
 不尽善之谓失小不善之谓疵不明乎善而误于不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032-0340c.png
 善之谓过觉其小不善非不欲改而彼时未改于是
 乎有悔觉其小不善犹及于改而不能改或不肯改
 于是乎有吝悔未至于吉而犹有小疵吝未至于凶
 而已有小疵善者嘉也嘉其能补过也即上文言乎
 言字之例本有过而能图回改复谓之补譬如衣有
 破处是过也帛则用帛补之布则用布补之此之谓
 补过吉凶失得之大不如悔吝之小悔吝疵病之小
 又不如无咎之为善○彖言象爻言变则吉凶悔吝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032-0340d.png
 无咎之辞皆备矣故吉凶者言乎卦爻中之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卦爻中之小疵也无咎者善乎卦爻中
 之能补过也此释彖爻之名义又释吉凶悔吝无咎
 之名义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大小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
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
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上文释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名义矣此则教人体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032-0341a.png
 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功夫也五存应四言一善列
 贵贱句应爻者言乎其变齐大小句应彖者言乎其
 象列者分列也六爻上体为贵下体为贱齐者等也
 等分大小也阳大阴小阳大为主者复临泰之𩔖也
 阴小为主者姤遁否之𩔖也小往大来大往小来皆
 其𩔖也介者分也震者动也大小即所齐之大小也
 险易者即卦爻辞之险易也险者暗昧而艰深如文
 王卦辞履虎尾先甲后甲之𩔖周公爻辞其人天且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032-0341b.png
 劓入于左腹之𩔖是也易者明白而平易如文王卦
 辞谦君子有终渐女归吉之𩔖周公爻辞师左次同
 人于门之𩔖是也之者往也各者吉凶悔吝无咎五
 者各不同也各指其所之者各指其所往之地也○
 言爻固言乎其变矣若列贵贱则存乎所变之位不
 可贵贱混淆彖固言乎其象矣若齐大小则存乎所
 象之卦不可大小紊乱吉凶固言乎失得矣若辩吉
 凶则存乎其辞辞吉则趋之辞凶则避之悔吝固言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032-0341c.png
 乎小疵矣然不可以小疵而自恕必当于此心方动
 善恶初分几微之时即忧之则不至于悔吝矣无咎
 固补过矣然欲动补过之心者必自悔中来也是故
 卦与辞虽有大小险易之不同然皆各指于所往之
 地如吉凶则趋之避之如悔吝则忧乎其介如无咎
 存乎悔也此则教人观玩体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
 功夫也
  右第三章 此章教人观玩之事故先释卦爻并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032-0341d.png
   吉凶悔吝无咎五者之名义而后教人体此卦
   爻并五者功夫也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准者均平也言易之书与天地均平也弥者弥缝包
 括周密合万为一而浑然无欠即下文范围之意纶
 者丝纶条理分明析一为万而灿然有伦即下文曲
 成之意弥纶天地者如以乾卦言为天为圜以至为
 木果即一卦而八卦可知矣如以乾卦初爻潜龙言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032-0342a.png
 在君得之则当傅位在臣得之则当退休在士得之
 则当静修在商贾得之则当待价在女子得之则当
 愆期在将帅得之则当左次即一爻而三百八十四
 爻可知矣岂不弥纶天地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
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
之情状
 天垂象有文章地之山川原隰各有条理阳极而阴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032-0342b.png
 生则渐幽阴极而阳生则渐明一日之天地如此终
 古之天地亦如此故者所以然之理也人物之始此
 阴阳之气人物之终此阴阳之气其始也气聚而理
 随以完故生其终也气散而理随以尽故死说者死
 生乃人之常谈也人之阴神曰魄耳目之聪明是也
 人之阳神曰魂口鼻之呼吸是也死则谓之魂魄生
 则谓之精气天地之所公共者谓之鬼神阴精阳气
 聚而成物则自无而向于有乃阴之变阳神之伸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032-0342c.png
 魂游魄降散而为变则自有而向于无乃阳之变阴
 鬼之归也情状犹言模样○易与天地准者非圣人
 安排穿凿强与为准也盖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不
 过幽明死生鬼神之理而已今作易圣人仰观俯察
 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所以
 为鬼神者乃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也故能知其情状
 夫天地之道不过一幽一明一死一生一鬼一神而
 已而作易圣人皆有以知之此所以易与天地准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032-0342d.png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知/周)
(音/智)
 相似即不违下文不过不忧能爱皆不违之事知周
 乎万物者聪明睿知足以有临所以道济天下也不
 过虽指天地若以圣人论乃道济天下德泽无穷举
 天下不能过也如言天下莫能载焉之意与下文不
 过不同旁行者行权也不流者不失乎常经也天以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032-0343a.png
 理言仁义忠信是也命以气言吉凶祸福是也乐天
 理则内重外轻又知命则惟修身以俟所以不忧如
 困于陈蔡梦奠两楹援琴执杖而歌是也随寓而安
 乎土胸中无尔我町畦又随寓而敦笃乎仁所行者
 皆立人达人之事所以能爱不过不忧能爱皆指天
 地言至大不能过者天地之体不忧者天地之性能
 爱者天地之情天地之道不过如此而已故以此三
 者言之万物天下恊不过二字乐字恊不忧二字仁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032-0343b.png
 字恊爱字○此言圣人与天地准也言圣人于天地
 之道岂特如上文知之哉圣人即与天地相似也惟
 其与天地相似故圣人之道皆不违乎天地矣何也
 天地至大无外不能过者也圣人则知周乎万物而
 道济天下故与天地相似同其不过天地无心而成
 化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不忧者也圣人则旁行
 不流乐天知命故与天地相似同其不忧天地以生
 物为心能爱者也圣人则安土敦仁故与天地相似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032-0343c.png
 同其能爱是三者皆与天地相似者也惟其相似所
 以作易与天地准也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
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范如人范金使成形器围如人墙围使有界止化者
 天地之变化也天地阴而阳阳而阴本无遮阑本无
 穷尽圣人则范围之范围即裁成天地之道治历明
 时体国经野之𩔖是也不过者不使之过也曲成万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032-0343d.png
 物如教之养之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之𩔖是也通者
 达也通达乎昼夜之道而知之也昼夜即幽明死生
 鬼神也神指圣人即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易指易书
 无方所无形体皆谓无形迹也○圣人既与天地相
 似故易能弥天地之道圣人则范围天地而不过亦
 能弥之易能纶天地之道圣人则曲成万物而不遗
 亦能纶之易书所具不过幽明死生鬼神之理也圣
 人则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亦能知幽明死生鬼神故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032-0344a.png
 圣则无方而易则无体易与天地准者因作易圣人
 亦与天地准也
  右第四章 此章言易与天地准者因作易圣人
   亦与天地准也
一阴一阳之谓道
 理乘气机以出入一阴一阳气之散殊即太极之理
 各足而富有者也气之迭运即太极之理流行而日
 新者也故谓之道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032-0344b.png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
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见音现/知音智)
 继是接续不息之意书言帝降中庸言天命气之方
 行正所降所命之时人物之所公共之者也此指人
 物未生造化流行上言之盖静之终动之始静极复
 动则贞而又继之以元元乃善之长此继之者所以
 善也以其天命之本体不杂于形气之私故曰善成
 是凝成有主之意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乃人物所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032-0344c.png
 各足之者也因物物各得其太极无妄之理不相假
 借故曰性见𤼵见也仁者知者即君子○此一阴一
 阳之道若以天人赋受之界言之继之者善也成之
 者性也此所以谓之道也虽曰善曰性然具于人身
 浑然一理无声无臭不可以名状惟仁者𤼵见于恻
 隐则谓之仁知者𤼵见于是非则谓之知而后所谓
 善性者方有名状也故百姓虽与君子同具此善性
 之理但为形气所拘物欲所蔽而知君子仁知之道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032-0344d.png
 者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仁者造化之心用者造化之功仁本在内者也如春
 夏之生长万物是显诸仁用本在外者也如秋冬之
 收敛万物是藏诸用春夏是显秋冬所藏之仁秋冬
 是藏春夏所显之用仁曰显用曰藏互言之也不忧
 者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无心而成化有何所忧富有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032-0345a.png
 者无物不有而无一毫之亏欠日新者无时不然而
 无一毫之间断天地以生物为德以成物为业○此
 一阴一阳之道若以天地言之自其气之嘘也则自
 内而外显诸其仁自其气之吸也则自外而内藏诸
 其用然天地无心而成化虽鼓万物出入之机而不
 与圣人同忧此所以盛德大业不可复加也富有日
 新乃德业之实此一阴一阳之道在天地者也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032-0345b.png
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效法者承天时行惟效法之而已极数者方卜筮之
 时䆒极其阴阳七八九六之数观其所值何卦所值
 何爻以断天下之疑故曰占通变者既卜筮之后详
 通其阴阳老少之变吉则趋之凶则避之以定天下
 之业故曰事以其理之当然而言曰道以其道之不
 测而言谓之神非道外有神也○此一阴一阳之道
 若以易论之阳生阴阴生阳消息盈虚始终代谢其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032-0345c.png
 变无穷此则一阴一阳之道在易书易之所由名者
 此也圣人作易之初不过此阴阳二画然乾本阳而
 名为乾者以其健而成象故谓之乾坤本阴而名为
 坤者以其顺而效法故谓之坤此则一阴一阳之道
 在卦者也故䆒极此一阴一阳之数以知来则谓之
 占详通其一阴一阳之变以行事则谓之事此则一
 阴一阳之道在卜筮者也若其两在不测则谓之神
 盖此一阴一阳之道其见之于人则谓之仁知见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032-0345d.png
 于天地则谓之德业见之于易则谓之乾坤占事人
 皆得而测之惟言阳矣而阳之中未尝无阴言阴矣
 而阴之中未尝无阳两在不测则非天下之至神不
 能与于此矣故又以神赞之
  右第五章 此章言一阴一阳之道不可名状其
   在人则谓之仁知在天地则谓之德业在易则
   谓之乾坤占事而终赞其神也通章十一个谓
   字相同一阴一阳贯到底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032-0346a.png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广言其中之所含大言其外之所包不禦者无远不
 到而莫之止也静者无安排布置之扰也正者六十
 四卦皆利于正也备者无所不有也下三句正形容
 广大○夫易广矣大矣何也盖易道不外乎阴阳而
 阴阳之理则遍体乎事物以远言其理则天高而莫
 禦以迩言其理则地静而不偏以天地之间而言则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032-0346b.png
 万事万物之理无不备矣此易所以广大也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
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天地者乾坤之形体乾坤者天地之情性专者专一
 而不他直者直遂而不挠翕者举万物之生意而收
 敛于内也辟者举万物之生意而𤼵散于外也乾之
 性健一而实故以质言而曰大大者天足以包乎地
 之形也坤之牲顺二而虚故以量言而曰广广者地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032-0346c.png
 足以容乎天之气也动者乾坤之相交也○易之所
 以广大者一本于乾坤而得之也盖乾画奇不变则
 其静也专变则其动也直坤画偶不变则其静也翕
 变则其动也辟是以大生广生焉易不过模写乾坤
 之理易道之广大其原盖出于此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
配至德
 配者相似也非配合也变通者阴变而通于阳阳变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032-0346d.png
 而通乎阴也义者名义也卦爻中刚者称阳柔者称
 阴故曰义易简者健顺也至德者仁义礼知天所赋
 于人之理而我得之者也仁礼属健义知属顺○易
 之广大得于乾坤则易即乾坤矣由此观之可见易
 之广大亦如天地之广大易之变通亦如四时之变
 通易所言阴阳之义与日月之阴阳相似易所言易
 简之善与圣人之至德相似所谓远不禦而近静正
 天地之间悉备者在是矣此易所以广大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032-0347a.png
  右第六章 此章言易广大配天地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
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
存存道义之门
 子曰二字后人所加穷理则知崇如天而德崇循理
 则礼卑如地而业广盖知识贵乎高明践履贵乎著
 实崇效天则与乾知大始者同其知所谓洋洋𤼵育
 万物峻极于天者皆其知之崇也礼卑法地则与坤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032-0347b.png
 作成物者同其能所谓优优大哉三千三百者皆其
 礼之卑也天清地浊知阳礼阴天地设位而知阳礼
 阴之道即行乎其中矣易字即知礼也知礼在人则
 谓之性而所𤼵则道义也门者言道义从此出也○
 此言圣人以易而崇德广业见易之所以为至也盖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理之所在也圣人以是
 理穷之于心则识见超迈日进于高明而其知也崇
 循是理而行则功夫敦笃日就于平实而其礼也卑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032-0347c.png
 崇效乎天则崇之至矣故德崇卑法乎地则卑之至
 矣故业广所以然者非圣人勉强效法乎天地也盖
 天地设位而知阳礼阴之道巳行乎其中矣其在人
 也则谓之成性浑然天成乃人之良知良能非有所
 造作而然也圣人特能存之耳今圣人知崇如天则
 成性之良知巳存矣礼卑如地则成性之良能又存
 矣存之又存是以道义之得于心为德见于事为业
 者自然日新月盛不期崇而自崇不期广而自广矣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032-0347d.png
 圣人崇德广业以此此易所以为至也
  右第七章 此章言圣人以易崇德广业见易之
   所以至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谓之象
 赜者口旁也养也人之饮食在口者朝夕不可缺则
 人事之至多者莫多于口中日用之饮食也故曰圣
 人见天下之赜赜盖事物至多之象也若以杂乱释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032-0348a.png
 之又犯了下面乱字不如以口释之则于厌恶字亲
 切拟诸形容乾为圜坤为大舆之类象其物宜乾称
 龙坤称牝马之类二其字皆指赜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
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观其会通全在天下之动上言未著在易上去会者
 事势之凑合难通者也即嘉会足以合礼会字但嘉
 会乃嘉美之会有善而无恶此则有善恶于其间典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032-0348b.png
 礼即合礼之礼盖通即典礼所存以事势而言则曰
 通以圣人常法而言则曰典礼典者常法也礼即天
 理之节文也如大禹揖逊与傅子二者相凑合此会
 也然天下讴歌等皆归之子此通也若复揖逊不通
 矣则傅子者乃行其典礼也汤武君与民二者相凑
 合此会也然生民涂炭当救其民顺天应人此通也
 若顺其君不救其民不通矣则诛君者乃行其典礼
 也所以周公三百八十四爻皆是见天下之动观其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032-0348c.png
 会通以行其典礼方系辞以断其吉凶如剥卦五爻
 阴欲剥阳阴阳二者相凑合而难通者也然本卦有
 顺而止之之义此通也合于典礼者也则系贯鱼以
 宫人宠之辞无不利而吉矣离卦四爻两火相接下
 三爻炎上下五爻又君位难犯此二火凑合而难通
 者也然本卦再无可通之处此悖于典礼者也则系
 死如弃如之辞无所容而凶矣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032-0348d.png
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恶乌/路反)
 言助语辞恶厌也朝此饮食暮此饮食月此饮食年
 此饮食得之则生不得则死何常厌恶既见天下之
 赜以立其象是以不惟赜虽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
 恶也既见天下之动以立其爻是以不惟动虽言天
 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盖事虽至赜而理则至一事
 虽至动而理则至静故赜虽可恶而象之理犁然当
 于心则不可恶也动虽可乱而爻之理井然有条贯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032-0349a.png
 则不可乱也是以学易者比拟其所立之象以出言
 则言之浅深详略自各当其理商议其所变之爻以
 制动则动之仕止久速自各当其时夫变化者易之
 道也既拟易后言详易后动则语默动静皆中于道
 易之变化不在其易而成于吾身矣故举鹤鸣以下
 七爻皆拟议之事以为三百八十四爻之凡例云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032-0349b.png
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𤼵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
𤼵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和胡卧反靡音縻行/下孟反见贤遍反)
 释中孚九二义以此拟议于言行亦如乾坤之文言
 也但多错简详见后萹考定居室在阴之象出言鹤
 鸣之象千里之外应之子和之象言者心之声出乎
 身加乎民行者心之迹𤼵乎迩见乎远此四句好爵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032-0349c.png
 尔靡之象户以枢为主枢动而户之辟有明有暗弩
 以机为主而弩之𤼵或中或否亦犹言之出行之𤼵
 有荣有辱也应虽在人而感召之者则在我是彼为
 宾而我为主也故曰荣辱之主动天地者言不特荣
 在我也言行感召之和气足以致天地之祥不特辱
 在我也言行感召之乖气足以致天地之异如景公
 𤼵言善而荧惑退舍东海孝妇含冤而三年不雨是
 也言行一𤼵有荣有辱推而极之动天地者亦此安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032-0349d.png
 得不慎所以拟议而后言动者以此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
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释同人九五爻义以拟议于异同爻辞本言始异终
 同孔子则释以迹异心同也断金者物不能间也言
 利刃断物虽坚金亦可断不能阻隔也如兰者气味
 之相投言之相入如兰之馨香也○同人以同为贵
 而乃言号咷而后笑者何也盖君子之出处语默其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032-0350a.png
 迹迥乎不同矣然自其心观之皆各适于义成就一
 个是而已迹虽不同而心则同故物不能间而言之
 有味宜乎相信而笑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释大过初六爻义以拟议于敬慎错置也置物者不
 过求其安今置之于地亦可以为安矣而又承藉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032-0350b.png
 以茅则益有凭藉安得有倾覆之咎故无咎者以其
 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至薄之物也今不以薄而忽
 之以之而获无咎之善是其用则重矣当大过之时
 以至薄之物而有可用之重此慎之之术也慎得此
 术以往百凡天下之事又有何咎而失哉孔子教人
 以慎术即孟子教人以仁术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
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032-0350c.png
存其位者也
 释谦九三爻义以拟议人之处功名劳者功之未成
 功者劳之巳著不德者不以我有功而为德也厚者
 浑厚不薄之意厚之至㨿其理而赞之非言九三也
 语者言也以功下人者言厚之至不过以功下人也
 以功下人即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也德者及人之
 德即功劳也德欲及人常有馀礼欲视已常不足言
 者言从来如此说也劳谦则兼此二者矣○人臣以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032-0350d.png
 宠利居成功所以鲜克有终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者何也盖人臣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此必器度识
 量有大过人者故为厚之至夫厚之至者不过言其
 以功下人耳知此可以论九三矣何也盖人之言德
 者必言盛人之言礼者必言恭今九三劳则德盛矣
 谦则礼恭矣德盛礼恭本君子修身之事非有心为
 保其禄位而强为乎此也然致恭则人不与争劳争
 功岂不永保斯位所以劳谦有终吉者以此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032-0351a.png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
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重出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
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
慎密而不出也
 释节初九爻义以拟议人之慎言语乱即下文失臣
 失身害成也君不密如唐高宗告武后以上官仪教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032-0351b.png
 我废汝是也臣不密如陈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是
 也几者事之始成者事之终始韩𤦺处任守忠之事
 欧阳脩曰韩公必自有说此密几事也○不出户庭
 无咎何也盖乱之所生皆言语以为阶如君之言语
 不密则害及其臣谋以弭祸而反以嫁祸于臣臣之
 言语不密则害及于身谋以除害而反得反噬之害
 不特君臣为然凡天下之事有关于成败而不可告
 人者一或不密则害成言语者一身之户庭君子慎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032-0351c.png
 密不出户庭者以此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
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
斯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斯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释解六三爻义以拟议小人窃高位圣人作易以尽
 情伪故言知盗思者虽未夺而思夺之也上慢者慢
 其上不忠其君下暴者暴其下不仁其民四盗字皆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032-0351d.png
 言寇盗诲盗之盗活字偷也冶者妖冶也妆饰妖冶
 其容也此二句皆指坎也坎为盗为淫故象卦言见
 金夫不有躬又言寇也盗之招即自我致□○作易
 者其知致盗之由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夫负本小
 人之事而乘则君子之名器小人而乘君子之名器
 盗必思夺之矣何也盖小人窃位必不忠不仁盗岂
 不思夺而伐之然夺伐虽由于盗而致其夺伐者实
 由自暴慢有以诲之亦犹慢藏诲盗冶容诲淫也易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032-0352a.png
 之言正招盗而诲之之意也作易者不归罪于盗而
 归罪于招盗之人此所以知盗
  右第八章 此章自中孚至此凡七乃孔子拟议
   之辞而为三百八十四爻之凡例亦不外乎随
   处以慎其言动而巳即七爻而三百八十四爻
   可类推矣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伏羲龙马负图有一至十之数人知河图之数而不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032-0352b.png
 知天地之数人知天地之数而不知何者属天何者
 属地故孔子即是图而分属之天阳其数奇故一三
 五七九属天地阴其数偶故二四六八十属地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
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
神也
 天数五者一三五七九其位有五也地数五者二四
 六八十其位有五也五位者即五数也言此数在河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032-0352c.png
 图上下左右中央天地各五处之位也相得者一对
 二三对四六对七八对九五与十对乎中央如宾主
 对待相得也有合者一与六居北二与七居南三与
 八居东四与九居西五与十居中央皆奇偶同居如
 夫妇之阴阳配合也二十有五者一三五七九奇之
 所积也三十者二四六八十偶之所积也变者化之
 渐化者变之成一二三四五居于图之内者生数也
 化之渐也变也六七八九十居于图之外者成数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032-0352d.png
 化也变化者数也即下文知变化之道之变化也鬼
 神指下文卜筮而言即下文神德行其知神之所为
 之鬼神也故曰卜筮者先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
 神也非屈伸往来也言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成变化
 而鬼神行乎其间所以卜筮而知人吉凶也故下文
 即言大衍之数乾坤之策四营成易也何以为生数
 成数此一节盖孔子之图说也皆就河图而言河图
 一六居北为水故水生于一而成于六所以一为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032-0353a.png
 数六为成数生者即其成之端倪成者即其生之结
 果二七居南为火三八居东为木四九居西为金五
 十居中央为土皆与一六同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冉
闰故再扐而后挂
 衍与演同演者广也衍者宽也其义相同言广天地
 之数也大衍之数五十者蓍五十茎故曰五十也其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032-0353b.png
 用四十有九者演数之法必除其一方筮之初右手
 取其一策反于椟中是也分二者中分其筮数之全
 置左以半置右以半此则如两仪之对待故曰以象
 两也挂者悬其一于左手小指之间也三者三才也
 左为天右为地所挂之策象人故曰象三揲之以四
 者间数之也谓先置右手之策于一处而以右手四
 四数左手之策又置左手之策于一处而以左手四
 四数右手之策所以象春夏秋冬也奇者零也所揲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032-0353c.png
 四数之馀也扐者勒也四四之后必有零数或一或
 二或三或四左手者归之于第四第三指之间右手
 者归之于第三第二指之间而扐之也象闰者以其
 所归之馀策而象日之馀也五岁再闰者一年十二
 月气盈六日朔虚六日共馀十二日三年则馀三十
 六日分三十日为一月又以六日为后闰之积其第
 四第五年又各馀十二日以此二十四日凑前六日
 又成一闰此是五岁再闰也挂一当一岁揲左当二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032-0353d.png
 岁扐左则三岁一闰矣又揲右当四岁扐右则五岁
 再闰矣再扐而后挂者再扐之后复以所馀之蓍合
 而为一为第二变再分再挂再揲也独言蓍者分二
 揲四皆在其中矣此则象再闰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
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
之数也(期音/基)
 策者乾坤老阳老阴过揲之策数也乾九坤六以四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032-0354a.png
 营之乾则四九三十六坤则四六二十四乾每一爻
 得三十六则六爻得二百一十有六矣坤每一爻得
 二十四则六爻得百四十有四矣当期之数者当一
 年之数也当者适相当也非以彼准此也若以乾坤
 之策三百八十四爻总论之阳爻百九十二每一爻
 三十六得六千九百一十二策阴爻百九十二每一
 爻二十四得四千六百八策合之万有一千五百二
 十当万物之数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032-0354b.png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
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
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
所为乎
 上文言数此则总言卦筮引伸触类之无穷也营者
 求也四营者以四而求之也如老阳数九以四求之
 则其策三十有六老阴数六以四求之则其策二十
 有四少阳数七以四求之则其策二十有八少阴数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032-0354c.png
 八以四求之则其策三十有二阴阳老少六爻之本
 故曰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者三变成一爻
 十八变则成六爻矣八卦者乾坎艮震之阳卦巽离
 坤兑之阴卦也言圣人作易止有此八卦亦不过小
 成而已不足以尽天下之能事也惟引此八卦而伸
 之成六十四卦如乾为天天风姤坤为地地雷复之
 类触此八卦之类而长之如乾为天为圜坤为地为
 毋之类则吉凶趋避之理悉备于中天下之能事毕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032-0354d.png
 矣能事者下文显道神德行酬酢祐神所能之事也
 道者吉凶消长进退存亡之道即天下能事之理德
 行者趋避之见于躬行实践即天下能事之迹道隐
 于无不能以自显惟有筮卦之辞则其理昭然于人
 不隐于茫昧矣德滞于有不能以自神惟人取决于
 筮则趋之避之民咸用以出入莫测其机缄矣惟其
 显道神德行则受命如向可以酬酢万变如宾主之
 相应对故可与酬酢神不能自言吉凶与人惟有蓍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032-0355a.png
 卦之辞则代鬼神之言而祐助其不及故可与祐神
 不惟明有功于人而且幽有功于神天下之能事岂
 不毕变化者即上文蓍卦之变化也两在不测人莫
 得而知之故曰神言此数出于天地天地不得而知
 也模写于蓍卦圣人不得而知也故以神赞之子曰
 二字后人所加也
  右第九章 此章言天地筮卦之数而赞其为神
   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032-0355b.png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之为道不过辞变象占四者而已以者用也尚者
 取也辞者彖辞也如乾元亨利贞是也问焉而以言
 者尚之则知其元亨知其当利于贞矣变者爻变也
 动者动作营为也尚变者主于所变之爻也制器者
 结绳网罟之类是也尚象者网罟有离之象是也占
 者占辞也卜得初九潜龙则尚其勿用之占是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0032-0355c.png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
与于此(向去/声)
 此尚辞之事问即命也受命者受其问也以言二字
 应以言者尚其辞谓𤼵言处事也未有有为有行而
 静默不言者向者向也即向明而治之向也言如彼
 此相向之近而受命亲切也远而天下后世近而瞬夕
 户阶幽则其事不明深则其事不浅来物未来之吉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0032-0355d.png
 凶也精者洁净精微也○君子将有为有行问之(阙/)
 于易易则受其问如对面问荅之亲切以决未来之
 吉凶远近幽深无不周悉非其辞之至精孰能与此
 故以言者尚其辞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
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此尚变尚象之事参伍错综皆古语三人相杂曰参
 五人相杂曰伍参伍以变者此借字以言蓍之变乃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0032-0356a.png
 分揲挂扐之形容也盖十八变之时或多或寡或前
 或后彼此相杂有参伍之形容故以参伍言之错者
 阴阳相对阳错其阴阴错其阳也如伏羲圆图乾错
 坤坎错离八卦相错是也综即今织布帛之综一上
 一下者也如屯蒙之类本是一卦在下则为屯在上
 则为蒙载之文王序卦者是也天地二字即阴阳二
 字成文者成阴阳老少之文也盖奇偶之中有阴阳
 纯杂之中有老少阳之老少即天之文阴之老少即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0032-0356b.png
 地之文物相杂故曰文即此文也定天下之象者如
 乾坤相错则乾马坤牛之类各有象震艮相综则震
 雷艮山之类各有其象是也变者象之未定象者变
 之巳成故象与变二者不杂蓍卦亦不相杂故参伍
 言蓍错综言卦所以十一章言圆而神即言方以知
 也○参伍其蓍之变错综其卦之数通之极之而成
 文成象则奇偶老少不滞于一端内外贞悔不胶于
 一定而变化无穷矣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3a 页 WYG0032-0356c.png
 故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
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此言尚占之事易者卜筮也蓍乃草无心情之物故
 曰无思龟虽有心情然无所作为故曰无为无心情
 无作为则寂然而静至蠢不动之物矣故曰寂然不
 动感者人问卜筮也通天下之故者知吉凶祸福也
 此神字即是兴神物之神上节就圣人辞上说故曰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3b 页 WYG0032-0356d.png
 精就蓍卦形容上说故曰变此章蓍与龟上说乃物
 也故曰神○凡天下之物有思有为其知识才能超
 出于万物之表者方可以通天下之故也今蓍龟无
 思无为不过一物而已然方感矣而遂能通天下之
 故未尝迟回于其间非天下之至神乎所以以卜筮
 者尚其占观下文唯神也三字可见
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
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4a 页 WYG0032-0357a.png
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极深者究极其精深也探赜索隐钩深致远通神明
 之德类万物之情知幽明死生鬼神之情状是也研
 几者研审其几微也履霜而知坚冰之至剥足而知
 蔑贞之凶之类是也唯精故极深未有极深而不至
 精者唯变故研几未有知几而不通变者通天下之
 志即𤼵言处事受命如向也成天下之务即举动制
 器成文成象也不疾不行即寂然不动而速而至即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4b 页 WYG0032-0357b.png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总以辞变象占四者论之
 固至精至变至神矣然所谓精者以圣人极其深也
 惟深也故至精而能通天下之志所谓变者以圣人
 之研其几也惟几也故至变而能成天下之务蓍龟
 无思无为则非圣人之极深研几矣惟神而已惟神
 也故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不疾而速不行
 而至也夫至精至变至神皆圣人之道而易之辞变
 象占有之故易谓有圣人之道四者因此谓之四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5a 页 WYG0032-0357c.png
  右第十章 此章论易有圣人之道四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
 何为者问辞也如斯而已者荅辞也物乃遂知来物
 之物吉凶之实理也开物者人所未知者开𤼵之也
 务者趋避之事为人所欲为者也成者成就也冒天
 下之道者天下之道悉覆冒包括于卦爻之中也以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5b 页 WYG0032-0357d.png
 者以其易也易开物故物理未明易则明之以通天
 下之志易成务故事业未定易则定之以定天下之
 业易冒天下之道故志一通而心之疑决业一定而
 事之疑决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
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
者夫(神巳知来知字平声馀皆去/声易音亦与音预夫音符)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6a 页 WYG0032-0358a.png
 圆者蓍数七七四十九象阳之圆也变化无方开于
 未卦之先可知来物故圆而神方者卦数八八六十
 四象阴之方也爻位各居定于有象之后可藏往事
 故方以知易者一圆一方交易变易屡迁不常也贡
 者献也以吉凶陈献于人也洗心者心之名也圣人
 之心无一毫人欲之私如江汉以濯之又神又知又
 应变无穷具此三者之德所以谓之洗心犹书言人
 心道心诗言遐心以及赤心古心机心皆其类也非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6b 页 WYG0032-0358b.png
 心有私而洗其心也退藏于密者此心未𤼵也同患
 者同患其吉当趋凶当避也凡吉凶之几兆端巳𤼵
 将至而未至者曰来吉凶之理见在于此一定而可
 知者曰往知来者先知也藏往者了然蕴畜于胸中
 也孰能与于此者问辞也古之聪明二句荅辞也人
 自畏服不杀之杀故曰神武○蓍之德圆而神筮以
 求之遂知来物所以能开物也卦之德方以知率而
 揆之具有典常所以能成务也六爻之义易以贡吉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7a 页 WYG0032-0358c.png
 凶存亡辞无不备所以能冒天下之道也圣人未画
 卦之前巳具此三者洗心之德则圣人即蓍卦六爻
 矣是以方其无事而未有吉凶之患则三德与之而
 俱寂退藏于密鬼神莫窥则蓍卦之无思无为寂然
 不动也及其吉凶之来与民同患之时则圣人洗心
 之神自足以知来洗心之智自足以藏往随感而应
 即蓍卦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此则用神而不用
 蓍用智而不用卦无卜筮而知吉凶孰能与于此哉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7b 页 WYG0032-0358d.png
 惟古之圣人聪明睿智具蓍卦之理而不假于蓍卦
 之物犹神武自足以服人不假于杀伐之威者方足
 以当之也此圣人之心易乃作易之本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天道者阴阳刚柔盈虚消长自有吉凶其道本如是
 也民故者爱恶情伪相攻相感吉凶生焉此其故也
 神物者蓍龟也兴者起而用之即斋戒以神明其德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8a 页 WYG0032-0359a.png
 也前民用即通志成务断疑也卜筮在前民用在后
 故曰前斋戒者敬也蓍龟之德无思无为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乃天下之至神者故曰神明圣
 人不兴起而敬之百姓亵而弗用安知其神明圣人
 敬之则蓍龟之德本神明而圣人有以神明其德矣
 ○圣人惟其聪明睿智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
 之故恐人不知天道民故之吉凶所当趋避也于是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使其当趋则趋当避则避又恐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8b 页 WYG0032-0359b.png
 其民之亵也圣人敬而信之以神明其德是以民皆
 敬信而神明之前民用而民用不穷矣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
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
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二气之机静藏诸用动显诸仁者易之乾与坤也二
 气之运推迁不常相续不穷者易之变与通也此理
 之显于其迹呈诸象数涉诸声臭者易之象兴器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9a 页 WYG0032-0359c.png
 此道修于其教垂宪示人百姓不知者易之法与神
 也乃者二气之理也○圣人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
 之故固兴神物以前民用矣百姓见易之神明以为
 易深远而难知也而岂终不易知哉是故易有乾坤
 有变通有形象有法神即今取此户譬之户一也阖
 之则谓之坤辟之则谓之乾又能阖又能辟一动一
 静不胶固于一定则谓之变既阖矣而复辟既辟矣
 而复阖往来相续不穷则谓之通得见此户则涉于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49b 页 WYG0032-0359d.png
 有迹非无声无臭之可比矣则谓之象既有形象必
 有规矩方圆则谓之器古之圣人制上栋下宇之时
 即有此户则谓之法度利此户之用一出一入百姓
 日用而不知则谓之神即一户而易之理已在目前
 矣易虽神明岂深远难知者哉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者至极之理也理寓于象数之中难以名状故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0a 页 WYG0032-0360a.png
 曰太极生者加一倍法也两仪者画一奇以象阳画
 一偶以象阴为阴阳之仪也四象者一阴之上加一
 阴为太阴加一阳为少阳一阳之上加一阳为太阳
 加一阴为少阴阴阳各自老少有此四者之象也八
 卦者四象之上又每一象之上各加一阴一阳为八
 卦也曰八卦即六十四卦也下文昔者包牺氏之王
 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曰
 神明万物则天地间无所不包括矣如乾为天为圜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0b 页 WYG0032-0360b.png
 坤为地为母之类是也故六十四卦不过八卦变而
 成之如乾为天天风姤坤为地地雷复之类是也若
 邵子八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六十四不
 成其说矣定者通天下之志生者成天下之务盖既
 有八卦则刚柔迭用九六相推时有消息位有当否
 故定吉凶吉凶既定则吉者趋之凶者避之变通尽
 利鼓舞尽神故生大业若无吉凶利害则人谋尽废
 大业安得而生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1a 页 WYG0032-0360c.png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
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县音/玄)
 天成象地效法之故曰法象万物之生有显有微皆
 法象也而莫大乎天地万化之运终则有始皆变通
 也而莫大乎四时天文焕𤼵皆悬象著明者而莫大
 乎日月崇高以位言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是也物天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1b 页 WYG0032-0360d.png
 地之所生者备以致用如服牛乘马之类是也器乃
 人之所成者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舟楫网罟之类是
 也凡天地间器物智者创之巧者述之如蔡伦之纸
 蒙恬之笔非不有用有利也但一节耳故莫大乎圣
 人事为之太多者曰赜事几之幽僻者曰隐理之不
 可测度者曰深事之不可骤至者曰远探者讨而理
 之索者寻而得之钩者曲而取之致者推而极之四
 字虽不同然以蓍龟探之索之钩之致之无非欲定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2a 页 WYG0032-0361a.png
 吉凶昭然也亹亹者勉勉不已也吉凶既定示天下
 以从违之路人自勉勉不已矣此六者之功用皆大
 也圣人欲借彼之大以形容蓍龟之大故以蓍龟终
 焉与毛诗比体相同○上文阖户一节以易之理比
 诸天地间一物之小者然岂特小者为然哉至于天
 地间至大之功用亦有相同者何也盖易有太极是
 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
 生大业是大业也所以成天下之亹亹者也试以天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2b 页 WYG0032-0361b.png
 地之大者言之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
 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
 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此五者皆天
 地间至大莫能过者也若夫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以生其大业者则莫
 大乎蓍龟夫以小而同诸一物之小大而同诸天地
 功用之大此易所以冒天下之道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3a 页 WYG0032-0361c.png
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
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神物者蓍龟也天变化者日月寒暑往来相推之类
 地变化者山峙川流万物生长凋枯之类吉凶者日
 月星辰缠次循度晦明薄蚀也四象者天生神物之
 象天地变化之象垂象吉凶之象河图洛书之象也
 ○易之为道小而一户大而天地四时日月富贵圣
 人无有不合易诚冒天下之道矣易道如此岂圣人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3b 页 WYG0032-0361d.png
 勉强自作哉盖易之为书不过辞变象占四者而已
 故易有占非圣人自立其占也天生神物有自然之
 占圣人则之以立其占易有变非圣人自立其变也
 天地变化有自然之变圣人效之以立其变易有象
 非圣人自立其象也天垂象见吉凶有自然之象圣
 人象之以立其象易有辞非圣人自立其辞也河出
 图洛出书有自然之文章圣人则之以立其辞因天
 地生此四象皆自然而然所以示圣人者至矣圣人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4a 页 WYG0032-0362a.png
 虽系之以辞不过因此四象系之以告乎人而已虽
 定之以吉凶不过因此四象定之以决断其疑而已
 皆非圣人勉强自作也学易者能居则观象玩辞动
 则观变玩占易虽冒天下之道道不在易而在我矣
  右第十一章 此章言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然皆出于天地自然而然非圣人勉强自作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4b 页 WYG0032-0362b.png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释大有上九爻义天人一理故言天而即言人天之
 所助者顺也顺则不悖于理是以天祐之人之所助
 者信也信则不欺乎人是以人助之六五以顺信居
 中上九位居六五之上是履信也身虽在上比乎君
 而心未常不在君是思乎顺也上贤与大畜刚上而
 尚贤同言圣人在上也上九履信思顺而六五又尚
 贤此所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上九居天位天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5a 页 WYG0032-0362c.png
 象应爻居人位人之象离中虚信之象中坤土顺之
 象变震动思之象震为足上九乘乎五履之象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书本所以载言然书有限不足以尽无穷之言言本
 所以尽意然言有限不足以尽无穷之意立象者伏
 羲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也立象则大而天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5b 页 WYG0032-0362d.png
 地小而万物精及无形粗及有象悉包括于其中矣
 本于性而善者情也拂乎性而不善者伪也伪则不
 情情则不伪人之情伪万端非言可尽即卦中之阴
 阳淑慝也既立其象又设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
 以观爱恶之相攻远近之相取以尽其情伪文王周
 公又虑其不能观象以得意也故又随其卦之大小
 象之失得忧虞系之辞以尽其言使夫人之观象玩
 占者又可因言以得意而前圣之精蕴益以阐矣尽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6a 页 WYG0032-0363a.png
 意尽情伪尽言皆可以为天下利又恐其利有所未
 尽于是教人于卜筮中观其卦爻所变即动则观其
 变而玩其占也由是即其所占之事而行之通达即
 通变之谓事也下文化裁推行是也则其用不穷而
 足以尽利矣因变得占以定吉凶则民皆无疑而行
 事不倦如以鼓声作舞容鼓声疾舞容亦疾鼓声不
 已而舞容亦不已自然而然不知其孰使之者所谓尽
 神也尽利者圣人立象设卦之功尽神者圣人系辞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6b 页 WYG0032-0363b.png
 之功子曰宜衍其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
 人之意终不可见乎盖圣人仰观俯察见天地之阴
 阳不外乎奇偶之象也于是立象以尽意然独立其
 象则意中之所包犹未尽也于是设卦以尽意中情
 伪之所包立象设卦不系之以辞则意中之所发犹
 未昭然明白也于是系辞以尽其意中之所发立象
 设卦系辞易之体已立矣于是教人卜筮观其变而
 通之则有以成天下之务而其用不穷足以尽意中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7a 页 WYG0032-0363c.png
 之利矣由是斯民鼓之舞之以成天下之亹亹而其
 妙莫测足以尽意中之神矣至此意斯无馀蕴而圣
 人忧世觉民之心方于此乎遂也
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则旡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易者易书也缊者衣中所著之絮也乾坤其易之缊
 者谓乾坤缊于易六十四卦之中非谓易缊于乾坤
 两卦之中也成列者一阴一阳对待也既有对待自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7b 页 WYG0032-0363d.png
 有变化毁谓卦画不立息谓变化不行盖易中所缊
 者皆九六也爻中之九皆乾爻中之六皆坤九六散
 布于二篇而为三百八十四爻则乾坤成列而易之
 本立乎其中矣易之所以为易者乾九坤六之变易
 也故九六毁不成列九独是九六独是六则无以见
 其为易易不可见则独阳独阴不变不化乾坤之用
 息矣乾坤未尝毁未尝息特以爻画言之耳乾坤即
 九六若不下个缊字就说在有形天地上去了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8a 页 WYG0032-0364a.png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
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道器不相离如有天地就有太极之理在里面如有
 人身此躯体就有五性之理藏于此躯体之中所以
 孔子分形上形下不离形字也裂布曰裁田鼠化为
 鴽周宣王时马化为狐化意自见矣化而裁之者如
 一岁裁为四时一时裁为三月一月裁为三十日一
 日裁为十二时是也推行者将已裁定者推行之也如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8b 页 WYG0032-0364b.png
 尧典分命羲和等事是化而裁之至敬授人时则推
 行矣通者达也如乾卦当潜而行潜之事则潜为通
 如行见之事则不通矣当见而行见之事则见为通
 如行潜之事则不通矣事者业之方行业者事之已
 著此五谓言天地间之正理圣人之教化礼乐刑赏
 皆不过此理至于下文六存方说卦爻不然下文化
 而裁之二句说不去矣盖谓者名也存者在也上文
 言化而裁之名曰变下文言化而裁之在乎其变字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9a 页 WYG0032-0364c.png
 意各不同说道理由精而及于粗故曰形而上者谓
 之道说卦爻由显而至于微故曰默而成之存乎德
 行○阴阳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器之上无
 声无臭则理也故谓之道形而下者则囿于形器之
 下有色有象止于形而已故谓之器以是形而上下
 化而裁之则谓之变推而行之则谓之通及举此变
 通措之天下之民则所以变所以通者皆成其事业
 矣故谓之事业此画前之易也与卦爻不相干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59b 页 WYG0032-0364d.png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
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重出以起下文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
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
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极究也赜多也天地万物之形象千态万状至多而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60a 页 WYG0032-0365a.png
 难见也卦之象莫不穷究而形容之故曰极天下之
 赜者存乎卦鼓起也动酬酢往来也天地万物之事
 理酬酢往来千变万化至动而难以占决也爻之辞
 莫不𤼵扬其故以决断之故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
 辞卦即象也辞即爻也化裁者教人卜筮观其卦爻
 所变如乾初爻一变则就此变化而以理裁度之为
 潜龙勿用乾卦本元亨利贞今曰勿用因有此变也
 故曰存乎变通者行之通达不阻滞也裁度已定当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60b 页 WYG0032-0365b.png
 推行矣今当勿用之时遂即勿用不泥于本卦之元
 亨利贞则行之通达不阻滞矣故曰存乎通神者运
 用之莫测明者𤼵挥之极精下文默而成之不言而
 信是也无所作为谓之默曰默则不假诸极天下之
 赜之卦矣见诸辞说之谓言曰不言则不托诸鼓天
 下之动之辞矣成者我自成其变通之事也信者人
 自信之如蓍龟也与奏假无言时靡有争同意○极
 天下之赜者存乎卦之象鼓天下之动者存乎爻之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61a 页 WYG0032-0365c.png
 辞此卦此辞化而裁之存乎其变推而行之存乎其
 通此本诸卦辞善于用易者也若夫不本诸卦辞神
 而明之则又存乎其人耳盖有所为而后成有所言
 而后信皆非神明惟默而我自成之不言而人自信
 之此则生知安行圣人之能事也故曰存乎德行故
 有造化之易有易书之易有在人之易德行者在人
 之易也有德行以神明之则易不在造化不在四圣
 而在我矣
周易集注 卷十三 第 61b 页 WYG0032-0365d.png
  右第十二章 此章论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
   归重于德行也
 
 
 
 
 
 周易集注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