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周易集注 卷九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a 页 WYG0032-024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注卷九
            明 来知德 撰
(乾下/兑上)
 夬者决也阳决阴也三月之卦也其卦乾下兑上以
 二体论水在天上势必及下决之象也以爻论五阳
 长盛一阴将消亦决之象也序卦益而不已必决故
 受之以夬所以次益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b 页 WYG0032-0245b.png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扬于王庭孚号有厉皆指上六小人扬者得志放肆
 之意于王庭在君侧也五为君王之象也兑错艮为
 门阙庭之象也故节卦中爻艮亦曰庭六与三为正
 应故曰孚兑为口舌号之象也故上六阴消曰无号
 六号呼其三与之孚契三在众君子之中不敢与之
 相交则三亦危矣故有厉也此见小人难决也盖容
 悦小人在君之侧君听信不疑孚者且危厉则不孚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a 页 WYG0032-0246a.png
 者可知矣此所以难决也告自邑者告同𩔖之阳也
 如言告于本家之人也乾错坤邑之象也坤为众又
 众人之象也乾为言告之象也不即戎不尚武勇也
 言虽告于众人亦不合力以尚武勇也方利有攸往
 而小人可决矣此正所谓决而和也非旧注正名其
 罪相与合力也若如此乃是即戎矣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
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b 页 WYG0032-0246b.png
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说音悦长/丁丈反)
 释卦名卦辞惟健则不怯以容其恶惟说则不猛以
 激其变健而说者德也决而和者事也一阴加于五
 阳之上则君亦在下矣又与君同体又容悦岂不肆
 于王庭三虽危能舍正应而从君子所以危而有光
 君侧之小人岂可尚武勇尚武勇世道乱矣故尚则
 必穷刚长阴自消矣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a 页 WYG0032-0246c.png
 此象诸家泥滞程朱溃决二字所以皆说不通殊不
 知孔子此二句乃生于泽字非生于夬字也盖夬乃
 三月之卦正天子春来布德行惠之时乃惠泽之泽
 非水泽之泽也天者君也禄者泽之物也德者泽之
 善也居者施之反也纣鹿台之财居德也周有大赉
 施禄也下句乃足上句之意言泽在于君当施其泽
 不可居其泽也居泽乃人君之所深忌者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b 页 WYG0032-0246d.png
 震为足本卦大象震又变巽错震又居下故以足趾
 言之壮者大壮也四阳为壮五阳为夬前者初居下
 而欲急进于四阳大壮之位近九五以决上六故不
 曰趾而曰前趾也往者往决上六也既曰前又曰往
 则初九急进而决之之情见矣凡所谓咎者皆以其
 背于理而为咎病也若君子之决小人非背于理也
 但不量力不能胜小人反为小人所伤则为咎也故
 曰不胜为咎○初九当夬之时是以君子欲决小人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a 页 WYG0032-0247a.png
 者也但在下位卑又无应与恃刚而往故有此象其
 不胜小人可必矣故占者以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言往之前已知其不胜小人矣不虑胜而决所以咎
 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莫音/暮)
 惕恤皆忧惧也刚居柔地内而忧惧之象也又变离
 错坎为加忧亦忧惧之象也号呼众人也乾为言外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b 页 WYG0032-0247b.png
 而呼号之象也二为地位离日在地下莫夜之象也
 又离为戈兵坎为盗又为夜又本卦大象震莫夜盗
 贼戈兵震动莫夜有戎之象也本卦五阳一连重刚
 有戎象所以卦爻爻辞皆言戎非真有戎也决小人
 之时喻言小人不测之祸也狄仁杰拳拳以复卢陵
 王为忧者惕也密结五王者号也卒能反周为唐是
 亦有戎勿恤矣○九二当夬之时以刚居柔又得中
 道故能忧惕号呼以自戒备思虑周而党与众是以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5a 页 WYG0032-0247c.png
 莫夜有戎变出于不测亦可以无患矣故教占者以
 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得中道者居二之中也得中则不恃其刚而能惕号
 不忘备戒所以有戎勿恤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頄音逵面颧也乾为首頄之象也夬夬者以心言也
 言去小人之心决而又决也独行者阳性上行五阳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5b 页 WYG0032-0247d.png
 独此爻与上六为正应独行之象也上六阴爻又兑
 为雨泽雨之象也濡者湿濡也言九三合上六之小
 人而若为污也愠者见恨于同类之君子而嗔其与
 小人合也前儒不知此爻乃圣人为占者设戒又不
 知夬夬乃君子之心故以爻辞为差错王允之于董
 卓温峤之于王敦此爻近之○九三当夬之时以刚
 居刚又与上六为正应圣人恐其不能决而和也故
 为占者设其戒曰决去小人若壮见于面目则事未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6a 页 WYG0032-0248a.png
 成而几先露反噬之凶不免矣惟其决小人之心夬
 而又夬而面目则不夬夬而与之相合如独行遇雨
 有所湿濡虽迹有可疑不免为君子所愠然从容以
 观其变委曲以成其谋终必能决小人也占者能如
 是可以免凶而无咎矣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心夬夬而面目相合是决而和矣所以终无咎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臀徒敦反/次七私反)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6b 页 WYG0032-0248b.png
(且七/馀反)
 人心出腹中之物皆在于臀臀字从殿殿者后也凡
 易中言臀者皆坎也坎为沟渎臀之象也故姤九三
 变坎曰臀困下卦坎初六曰臀此爻变坎亦曰臀乾
 一兑二为肤详见噬嗑此爻变坎则不成一二矣故
 无肤也兑为毁折亦无肤之象也次且即趑趄二字
 行不进也惟其臀无肤所以行不进也兑为羊羊之
 象也牵羊者牵连三阳而同进也兑综巽为绳牵连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7a 页 WYG0032-0248c.png
 之象也观大壮六五乾阳在下曰丧羊则此牵羊可
 知其牵三阳矣乾为言下三阳之言也乃前告自邑
 之言也变坎为耳痛闻言不信之象也所以困卦亦
 有有言不信之句盖变坎则情险性健乃傲物也故
 闻言不信○九四以阳居阴不中不正有臀无肤行
 不进而不决小人之象然当决之时不容不决也故
 教占者能牵连下三阳以同进用人成事则可以亡
 其不进之悔但不中不正之人不乐闻君子之言度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7b 页 WYG0032-0248d.png
 其虽言之亦不信也占者如是其有悔也必矣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位不当者不中正也聪者听也听之不能明其理也
 此原不信之由位不当以位言听不明以变坎言
九五苋陆夬夬(句/)中行无咎
 苋者苋菜也诸菜秋冬皆可种独苋三月种之夬三
 月之卦故取象于苋亦如瓜五月生故姤取瓜象陆
 者地也地之高平曰陆苋乃柔物上六之象也陆地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8a 页 WYG0032-0249a.png
 所以生苋者六乃阴土陆之象也苋陆夬夬者即俗
 言斩草除根之意言欲决去其苋并其所种之地亦
 决之上夬者夬苋也下夬者夬陆也亦如王臣蹇蹇
 上蹇王之蹇也下蹇臣之蹇也决而又决则根本枝
 叶皆以决去无复潜滋暗长矣中行者五本居中得
 正为近上六阴阳相比则心事不光明能夬夬则复
 其中行之旧矣九三夬夬以心言以应爻而言也九
 五以事言以亲比而言也盖三居下位五则擅夬决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8b 页 WYG0032-0249b.png
 生杀之权故与三不同○九五当夬之时为夬之主
 本居中得正可以决小人者也但与六相近不免溺
 于其私外虽欲决而一时溺爱之心复萌则决之不
 勇矣故必如决苋并其地而决之则可以去其邪心
 不为中德之累而无咎矣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中未光者恐中德近阴未光明也故当夬而又夬
上六无号终有凶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9a 页 WYG0032-0249c.png
 上六当权之时号呼其正应之三今三正应夬夬则
 正应不可号矣当权之时扬于王庭亦可以号呼而
 哀求于五今五相亲比亦夬夬则五不可号矣故曰
 无号终有凶即小象终不可长占者之凶可知矣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言一阴在上不可长久终为五阳所决去也
(巽下/乾上)
 姤遇也五月之卦也一阴生于下阴与阳遇以其本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9b 页 WYG0032-0249d.png
 非所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故为姤也序卦
 夬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所以次夬
姤女壮勿用取女(取七/虑反)
 一阴而遇五阳有女壮之象故戒占者勿用取女以
 其女德不贞决不能长久从一而终也幽王之得褒
 姒高宗之立武昭仪养鹙弃鹤皆出于一时一念之
 差而岂知后有莫大之祸哉故一阴生于五阳之下
 阴至微矣而圣人即曰女壮勿用取者防其渐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32-0250a.png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
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

 释卦名卦辞而极赞之取妻非一朝一夕之事故曰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不可与长者言女壮则女
 德不贞不能从一而长久也上五阳天也下一阴地
 也品物咸亨者万物相见乎离亨嘉之会也天地相
 遇止可言资始资生而曰咸章者品物在五月皆章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32-0250b.png
 美也刚指九二刚遇中正者九二之阳德遇乎九五
 之中正也遇乎中正则明良会而庶事康其道可大
 行于天下矣姤本不善圣人义理无穷故又以其中
 之善者言之言一阴而遇五阳勿用取女固不善矣
 然天之遇地君之遇臣又有极善者存乎其中焉以
 一遇之间而有善有不善可见世之或治或乱事之
 或成或败人之或穷或通百凡天下国家之事皆不
 可以智力求之惟其遇而已矣时当相遇莫之为而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32-0250c.png
 为莫之致而至遇之时义不其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风行天下物无不遇姤之象也施命者施命令于天
 下也兴利除害皆其命令之事也诰者告也晓谕警
 戒之意君门深于九重堂陛远于万里岂能与民相
 遇惟施命诰四方则与民相遇亦犹天之风与物相
 遇也乾为君后之象又为言诰之象又错坤方之象
 巽乃命之象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32-0250d.png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柅女履/反蹢音)
(的躅直/录反)
 柅者牧丝之具也金者篗上之孔用金也今人多以
 铜钱为之巽为木柅之象也又为绳系之象也变乾
 金之象也贞吉者言系于金柅前无所往则得其正
 而吉也若无所系有所攸往往而相遇相比之二正
 应之四则立见其凶也羸豕者小豕也孚者诚也蹢
 躅者跳踯缠绵也言小豕相遇乎豕即孚契蹢躅不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32-0251a.png
 肯前进此立见其凶可丑之象也凡阴爻居下卦者
 不可皆以为小人害君子如姤有相遇之义观有观
 示之义此卦因以为小人害君子所以将九五极好
 之爻通说坏了○初六一阴始生当遇之时阴不当
 往遇乎阳故教占者有系于金柅之象能如此则正
 而吉矣若有所往立见其凶故又有羸豕蹢躅之象
 其戒深矣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32-0251b.png
 牵者牵连也阴柔牵乎阳所以戒其往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包者包裹也详见蒙卦九二鱼阴物又美初之象也
 剥变巽曰贯鱼井曰射鲋姤曰包鱼皆以巽为少女
 取象于阴物之美也言二包裹缠绵乎初犹包鱼也
 无咎者本卦主于相遇故无咎也不利宾者理不当
 奉及于宾也盖五月包裹之鱼必馁而臭矣所以不
 利于宾也巽为臭鱼臭不及宾之象也五阳缠绵一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32-0251c.png
 阴故于四爻五爻皆取包裹之象无咎以卦名取义
 不及宾以鱼取义若以正意论初与四为正应二既
 先包乎初则二为主而四为宾矣所以不利宾而四
 包无鱼但易以象为主故只就鱼上说○九二与初本
 非正应彼此皆欲相遇乃不正之遇也故有五月包
 鱼之象占者得此仅得无咎然不正之遇已不可达
 及于宾矣故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32-0251d.png
 五月包鱼岂可及宾以义揆之不可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夬之九四与姤相综倒转即姤之九三所以爻辞同
 ○九三当遇之时过刚不中隔二未牵连乎初相遇
 之难故有此象然不相遇则亦无咎矣故占者虽危
 厉而无大咎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本卦主于相遇三其行未得与初牵连所以次且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32-0252a.png
九四包无鱼起凶
 初六不中不正卦辞以女壮勿取戒之矣若屯卦六
 二与初相比不从乎初十年乃字盖六二柔顺中正
 故也今不中正所以舍正应而从二既从乎二则民
 心已离矣九四才虽刚而位则柔据正应之理起而
 与二相争亦犹三国之争荆州干戈无宁日也岂不
 凶故不曰凶而曰起凶如言起衅也○九四不中不
 正当遇之时与初为正应初为二所包故有包无鱼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32-0252b.png
 之象九四不平与二争之岂不起其凶哉故其象占
 如此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阴为民民之象也故观卦下阴爻曰观民远民者二
 近民而四远民也
九五以把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把枸把也把与瓜皆五月所有之物乾为果瓜之象
 也因前爻有包鱼之包故此爻亦以包言之含章者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32-0252c.png
 含藏其章美也此爻变离有文明章美之意又居中
 有包含之意故曰含章含即把之包章即瓜之美以
 把包瓜即含章之象也陨者从高而下也有陨自天
 者言人君之命令自天而降下也巽为命乾为天故
 命令自天而降孔子后以施命诰四方一句本自周
 公有陨自天来故小象曰志不违命且此爻变成鼎
 又正位凝命之君三个命字可证○九五当变之时
 有中正之德深居九重本不与民相遇故有以把包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32-0252d.png
 瓜含藏章美之象然虽含藏中正之章美不求与民
 相遇及施命诰四方如自天而降亦犹天下之风无
 物不相遇也其相遇之大为何如哉占者有是德方
 应是占也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舍音/舍)
 有中正之德所以含其中正之章美不发露也志者
 心志也舍违也命者命令也虽不发露章美然心志
 不违施命诰四方所以有陨自天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32-0253a.png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与晋其角同当遇之时高亢遇刚不遇于初故有姤
 其角之象吝之道也然不近阴私亦无咎矣故其占
 如此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居上卦之极故穷惟穷所以吝
(坤下/兑上)
 萃者聚也水润泽其地万物群萃而生萃之象也又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32-0253b.png
 上悦而下顺九五刚中而二以柔中应之萃之由也
 序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所以次
 姤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卦大象坎坎为宫中爻巽艮巽木在艮阙之上皆庙
 之象也坎为隐伏鬼神之象也九五中正大人之象
 也上亨字占得此卦者亨也下亨字见大人之亨也
 大象坎为豕外卦兑为羊内卦坤为牛大牲之象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32-0253c.png
 言当此萃时可以格鬼神可以见大人必亨但利于
 正耳凡物当丰厚不宜俭啬凡事宜攸往不宜退止
 此教占者处萃之时当如此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
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
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以卦德卦体释卦名又释卦辞而极赞之内顺乎外
 外悦乎内五以刚中而下交二以柔中而上应内外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32-0253d.png
 君臣皆相聚会所以名萃尽志以致其孝尽物以致
 其享聚以正者如萧何张良诸臣一时聚会以从高
 祖聚也除暴秦正也能成一统之功亨也天命者天
 理之自然也以人事言即当其可之时也言时当丰
 而丰时当往而往者乃所以顺其天理之自然也情
 者所以发出之情也阳倡阴和乾始坤生天地此聚
 也形交气感声应气求万物亦此聚也天地万物之
 情聚而已矣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32-0254a.png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泽字义多有水泽有雨泽有恩泽有润泽泽在天上
 有恩泽之意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此则有水泽
 润泽之意所以生万物而萃也除者去旧取新之意
 谓整理其敝坏也戒者备也虞者度也言变出不测
 而不可虞度也众萃必有争夺之事故君子除戎器
 者非耀武也所以戒不虞也圣人之心义理无穷姤
 卦文王卦辞本不善圣人则𤼵出姤之时义大一段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32-0254b.png
 本卦文王卦辞极善圣人又发出此一段盖本卦错
 大畜有离震二象戈兵震动故言戎器不虞又大象
 坎错离中爻艮综震亦有此象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孚者与四正应相孚信也有孚不终者阴柔之人不
 能固守所以孚不长久也欲萃之急不择正应而与
 同𩔖群小相萃也号者呼也握者持也言呼九四近
 前而以手握持之也若者如也言当如此象也言有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32-0254c.png
 孚之心能若孚于前而以手握之不释则有孚之心
 至矣虽为众人所笑勿恤此笑方得无咎也中爻巽
 为进退有孚不终之象也坤为迷乱之象也坤为众
 萃之象也兑为口舌号之象也坤错乾乾居一一之
 象也中爻艮手握持之象也兑为悦笑之象也大象
 坎为加忧恤之象也今此爻变不成坎不忧矣勿恤
 之象也○初六阴柔与九四为正应当萃之时比于
 同𩔖之阴有有孚不终乃乱乃萃之象故教占者有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32-0254d.png
 孚坚固如将九四呼于前而以手握之以阴握阳虽
 不免为人所笑然必勿恤此笑方得往而与九四为
 聚也故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质本阴柔急于欲萃方寸已乱矣所以不暇择其正
 应而萃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礿
 引开弓也与君子引而不𤼵之引同本卦大象坎又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32-0255a.png
 此爻变坎坎为弓引之象也凡人开弓射物必专心
 于物当物之中不偏于左不偏于右方得中箭盖中
 德不变之象也二虽中正居群小之中少偏私则非
 中矣故言引则吉无咎也中爻艮手故初曰一握握
 者手持之也二曰引引者手开之也皆手之象也吉
 者得萃于九五也无咎者二与九五皆同德又正应
 也孚者孚于五也利用礿者言薄祭亦可以交神又
 与五相聚吉而无咎之象也坎为隐伏有人鬼之象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32-0255b.png
 此爻变坎成困故困之二爻亦利享祀未济坎亦言
 礿涣亦言有庙也此爻变中爻成离礿夏祭故与既
 济皆言礿○六二中正上应九五之中正盖同德相
 应者也二中德不变故有引之之象占者得此不惟
 吉而且无咎矣然能引则能孚信于五而与五相聚
 矣故有利用礿之象其占中之象又如此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二本有中德惟能如引诚信而中则中德未变矣所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32-0255c.png
 以吉而无咎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此爻变艮成咸咸三爻亦往吝但咸以君子而随小
 人可羞之事此则以小人而聚小人所以仅小吝也
 大象坎为加忧兑为口嗟叹之象也○六三阴柔不
 中不正当萃之时欲萃者其本志也故有萃如之象
 但上无应与不得相聚故有嗟如无攸利之象然三
 之于上虽彼此阴爻无相偶之情能往而从之我性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32-0255d.png
 顺而彼性悦必能相聚可以无咎但不能萃刚明之
 人而萃阴柔群小亦有小吝矣故其占如此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巽者三之中爻本巽也兑综巽亦巽也上往以巽而
 从之我顺而彼悦可以相聚者也故无咎
九四大吉无咎
 大吉无咎与随卦九四随有𫉬同就时位上说不就
 理上说正所谓处不以其道得之富贵者也近悦体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32-0256a.png
 之君临归顺之民岂不大吉人谁咎病六爻初乱萃
 二引萃三嗟如五有悔六涕洟惟四不中不正而自
 然相聚聚之不劳心力故大吉时位自然非四勉强
 求之故无咎○九四不中不正居多惧之地本不吉
 有咎者也然近九五之君有相聚之权率三阴顺而
 聚于五上悦下顺则不劳心力而自能相聚矣若不
 论其九四之德惟以其萃论之盖大吉无咎者也故
 有此象占者得此亦当如是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32-0256b.png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位不当者不中不正也既不中正则大吉者亦不吉
 无咎者亦有咎矣周公就时位能萃之象上说孔子
 就理上说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匪者不也匪孚者不信于人也九四比群阴在下以
 分其萃大吉无咎所以匪孚也元者元善也即阳刚
 中正之德也永贞者长永贞固也悔者五与上六相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32-0256c.png
 近同居悦体阴阳比昵恐其虽萃天下之位而其德
 未甚光明所以悔也○九五当天下之尊为萃之主
 臣民皆萃可以无咎矣然四分其萃未免匪孚上溺
 阴私未免有悔故必反已自修俾元善中正之德长
 永贞固斯悔亡而人孚矣戒占者必如此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此爻与夬中未光相同盖阴阳相悦此未光也又变
 震为情动性顺此未光也变震成豫又和乐矣此未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32-0256d.png
 光也阳与阴相聚会之时又悦又动又顺又和乐安
 能保其志之光明哉故曰志未光若依本爻阳刚中
 正有何疚病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赍者持也遗也有所持而遗之之义中爻艮为手持
 遗之象也咨者咨嗟也自鼻出曰涕自目出曰洟兑
 为口咨之象也又为泽涕洟之象也○上六处萃之
 终求萃而不可得惟持遗咨嗟涕洟哀求于五而已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32-0257a.png
 故有此象然忧思之过危者必平所以无咎六爻皆
 无咎者水润泽其地万物群聚而生乃天地为物不
 贰生物不测之理也所以六爻皆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未安于上所以哀求其五
(巽下/坤上)
 升者进而上也为卦巽下坤上木生地中长而益高
 升之象也又综萃萃下卦之坤上升而为升之上卦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32-0257b.png
 亦升之象也序卦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
 之以升所以次萃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言占得此卦者大亨用见大人不可忧惧从南方行
 则吉所以元亨也不曰利见而曰用见者九二虽大
 人乃臣位六五之君欲用九二则见之也六四王用
 亨于岐山即此用字也勿恤者本卦大象坎有忧恤
 之象故教之以勿恤南征吉者文王圆图巽东南之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5a 页 WYG0032-0257c.png
 卦过离而至坤是巽升于坤故南征吉若东行则至
 震非升矣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
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以卦综释卦名以卦德卦体释卦辞柔者坤土也本
 卦综萃二卦同体文王综为一卦故杂卦曰萃聚而
 升不来也柔以时升者萃下卦之坤升而为升之上
 卦也柔本不能升故以时升所以名升内巽外顺则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5b 页 WYG0032-0257d.png
 心不躁妄行不悖理又我有刚中之德而六五以顺
 应之岂不能升所以元亨有庆者庆幸其道之得行
 勿恤者此也志行者心期其道之必行吉者此也有
 庆志行者即元亨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本卦以坤土生木而得名故曰君子以顺德坤顺之
 德即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也积者日积月累如地中
 生木不觉其高大也巽为高高之象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6a 页 WYG0032-0258a.png
初六允升大吉
 允者信也本卦原是坤土上升初与四皆坤土故允
 升○初六柔顺居初当升之时与四相信而合志占
 者如是必能升矣故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与四合志故允升大畜九三与上九皆阳爻然本卦
 皆欲畜极而通故小象曰上合志也此卦初居内卦
 之初四居外卦之下因柔以时升皆欲升者也故小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6b 页 WYG0032-0258b.png
 象亦曰上合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礿无咎
 九二以阳刚居中六五以柔顺应之盖孚信之至者
 矣故有利用薄祭亦可交神之象占者如是得遂其
 升而有喜矣故无咎升综萃萃六二引者阴柔也此
 刚中故止言孚乃利用礿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有喜者喜其得升也盖诚信之至则君必信任之专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7a 页 WYG0032-0258c.png
 得以升矣周公许之曰无咎孔子曰君臣相孚岂止
 无咎且有喜也中爻兑喜悦之象也
九三升虚邑
 阳实阴虚上体坤有国邑之象详见谦卦以三升四
 以实升虚故曰升虚邑或曰四邑为邱四邱为虚非
 空虚也乃邱虚也亦通○九三以阳刚之才当升之
 时而进临于坤故有升虚邑之象占者得此其升而
 无疑也可知矣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7b 页 WYG0032-0258d.png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本卦六五之君阴柔九二之臣阳刚似君弱臣强正
 人之所疑也况当升之时自臣位渐升于君位使四
 乃阳刚则逼其五矣安得而不疑今升虚邑阴土与
 五同体故无所疑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坤错乾乾为君王之象也王指六五也物两为岐故
 曰岐路两路也坤上两拆岐之象也随卦兑为西故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8a 页 WYG0032-0259a.png
 曰西山此两拆故曰岐山中爻震综艮山之象也则
 三四五皆山矣皆因有此象故以岐西二字别之前
 儒不知象乃曰岐山在西失象之旨矣此言岐山指
 四也亨者通也与公用亨于天子王用亨于西山亨
 字同王用亨于岐山者即用见大人也言六五欲用
 乎九二乃通于四而求之也四爻皆言升独二与五
 为正应故曰用礿四与五相比故曰用亨盖君位不
 可升也二用礿而五用亨上下相用正所谓刚中而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8b 页 WYG0032-0259b.png
 应也何吉如之故吉而无咎○六四以柔居柔与五
 同体盖顺事乎五之至者也故六五欲用乎九二乃
 通乎四以求之故有王用亨于岐山之象吉而无咎
 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四本顺体又以柔居柔得正顺事乎五故五欲用乎
 九二乃通乎四以求之也四若非正则成容悦之小
 人安能通乎其二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9a 页 WYG0032-0259c.png
六五贞吉升阶
 王用亨于岐山上孚乎下贤君之事也九二即觐君
 而升阶下孚于上良臣之事也故先言贞吉之占而
 后言升阶之象阶者阶梯也如梯之等差也○六五
 以柔居尊下任刚中之贤乃通于四以求之贞而且
 吉者也九二当升之时因六五用六四之求即觐君
 而升阶矣上下相孚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29b 页 WYG0032-0259d.png
 大得志即彖辞有庆志行也
上六冥升利不息之贞
 冥与冥豫之冥同昏于升而不知止者也坤为迷冥
 之象也不息之贞天理也惟天理可以常升而不已
 若富贵利达涉于人欲之私而非天理者则有消长
 矣冥豫动体故教之以豫冥升顺体故教之以贞○
 上六居升之极乃昏于升而不知止者也有冥升之
 象故圣人教占者曰升而不已惟利不息之贞他非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0a 页 WYG0032-0260a.png
 所利也为占者开迁善之门如此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消者消其所升之业也富者富有也凡升者乃天理
 不息之贞则成富有之业矣若升其人欲之私往而
 不返溺而不止则盈者必虚泰者必否见其日消而
 不见其长消而不富矣故曰消不富也本卦下体巽
 巽为富此爻外卦故曰不富亦如无妄二爻未入巽
 之位曰未富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0b 页 WYG0032-0260b.png
(坎下/兑上)
 困者穷困也为卦水居泽中枯涸无水困之义也又
 六爻皆为阴所掩小人之掩君子穷困之象也序卦
 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所以次升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此卦辞乃圣人教人处困之道也言当困之时占者
 处此必能自亨其道则得其正矣他卦亨贞言不贞
 则不亨是亨由于贞也此卦亨贞言处困能亨则得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1a 页 WYG0032-0260c.png
 其贞是贞由于亨也然岂小人所能哉必平素有学
 有守之大人操持已定而所遇不足以戕之方得吉
 而无咎也若不能实践躬行自亨其道惟欲以言求
 免其困人必不信而益困矣言处坎之险不可尚兑
 之口也二五刚中大人之象兑为口有言之象坎为
 耳痛耳不能听有言不信之象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
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说音/悦)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1b 页 WYG0032-0260d.png
 以卦体释卦名又以卦德卦体释卦辞坎刚为兑柔
 所掩九二为二阴所掩四五为上六所掩此困之所
 由名也兑之掩坎上六之掩四五者小人在上位也
 如绛灌之掩贾谊公孙宏之掩董仲舒是也二阴之
 掩九二者前后左右皆小人也如曹节侯览辈之掩
 党锢诸贤王安石惠卿之掩元祐诸贤是也险以说
 卦德也困而不失其所亨者人事也处险而能说则
 是在困穷艰险之中而能乐天知命矣所者指此心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2a 页 WYG0032-0261a.png
 也此道也言身虽困此心不愧不怍心则亨也时虽
 困此道不加不损道则亨也不于其身于其心不于
 其时于其道如羑里演易陈蔡弦歌颜子在陋巷不
 改其乐是也君子即大人也贞大人吉者贞字在文
 王卦辞连亨字读彖辞连大人者孔子恐人认贞字
 为戒辞也刚中者二五也刚中则知明守固居易俟
 命所以贞大人吉也贞大人者贞正大人也尚口乃
 穷者言不得志之人虽言亦不信也盖以口为尚则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2b 页 WYG0032-0261b.png
 必不能求其心之无愧居易以俟命矣是不能亨而
 贞者也故圣人设此戒以尚口则自取困穷矣尚口
 如三上相书凡受人之谤不反已自修而与人辨谤
 之𩔖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泽所以潴水泽无水是水下漏而上枯矣困之象也
 致者送诣也命存乎天志存乎我致命遂志者不有
 其命送命于天惟遂我之志成就一个是也患难之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3a 页 WYG0032-0261c.png
 来论是非不论利害论轻重不论死生杀身成仁舍
 生取义幸而此身存则名固在不幸而此身死则名
 亦不朽岂不身困而志亨乎身存者张良之椎苏武
 之节是也身死者比干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是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凡言困者皆柔掩刚小人困君子也臀坎象详见夬
 卦人之体行则趾在下坐则臀在下故初言臀株者
 根株也乃木根也诗朝食于株诸葛亮表成都有桑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3b 页 WYG0032-0261d.png
 八百株王荆公诗日月无根株皆言根也中爻巽木
 在坎之上初又居坎之下木根之象也坎为隐伏幽
 谷之象也水在上幽谷在下则谷之中皆木根矣言
 入于幽谷之中而臀坐于木根之上也此倒言也因
 有臀字文势必将困于株木之句居于臀下故倒言
 也若曰臀入于幽谷则不通矣觌见也坎错离为卦
 又居三三岁不觌之象也不觌者不觌二与四也○
 初六以阴柔之才居坎陷之下当困之时远而与四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4a 页 WYG0032-0262a.png
 为应近而与二为比亦欲掩刚而困君子矣然才柔
 居下故有坐木根入幽谷终不得见二四之象欲困
 君子而反自困即象而占可知矣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此言不觌之故幽对明言二与四合成离有明象初
 居离明之下则在离明之外而幽矣所以二与四得
 见乎幽谷而入幽不明者不得见乎二四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绂音/弗)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4b 页 WYG0032-0262b.png
 困于酒食者言酒食之艰难穷困也如孔子之疏食
 饮水颜子之箪食瓢饮儒行之并日而食是也酒食
 且困大于酒食者可知矣程傅是凡易言酒者皆坎
 也言食者皆兑也故需中爻兑言酒食未济与坎皆
 言酒也朱绂者组绶用朱也方来者其德升闻而为
 君举用之也利用亨祀者亨者通也诚应之意乃象
 也亦如利用礿之意言当通之以祭祀之至诚也坎
 隐伏有人鬼象故言祀征凶者当困之时往必凶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5a 页 WYG0032-0262c.png
 凶字即大象致命之意正所谓困而亨也所以无咎
 中爻离朱之象又巽绳绂之象坎乃北方之卦朱乃
 南方之物离在二之前故曰方来此即孔明之事困
 酒食者卧南阳也朱绂方来者刘备三顾也利用亨
 祀者应刘备之聘也征凶者死而后已也无咎者君
 臣之义无咎也○九二以刚中之德当困之时甘贫
 以守中德而为人君之所举用故有困于酒食朱绂
 方来之象故教占者至诚以应之虽凶而无咎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5b 页 WYG0032-0262d.png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言有此刚中之德则自亨其道矣所以有此朱绂方
 来之福庆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兑错艮艮为石石之为物坚而不纳其质无情石在
 前困于石之象也据者依也坎为蒺藜蒺藜乃有刺
 之物不可依据蒺藜在后据于蒺藜之象也坎为宫
 宫之象也中爻巽为入入其宫之象也此爻一变中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6a 页 WYG0032-0263a.png
 爻成乾不成离目不见之象也坎为中男兑为少女
 则兑乃坎之妻也兑之中宫坎之中宫皆阳爻非阴
 爻入其宫不见其妻之象也此爻一个入字见字不
 轻下周公之爻辞极其精矣旧注不知象所以以石
 指四蒺藜指二宫指三妻指六也○六三阴柔不中
 不正当困之时亦欲掩二之刚而困君子矣但居坎
 陷之极所承所乘者皆阳刚孤阴在于其中前困者
 无情后据者有刺则一已之室家且不能保将丧亡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6b 页 WYG0032-0263b.png
 矣况能困君子乎故有此象所以占者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乘刚者乘二之刚也不祥者死期将至也此爻变为
 大过有棺椁象所以死期将至人岂有不见其妻之
 理乃不祥之兆也殷仲文从桓元照镜不见其面数
 日祸至此亦不祥之兆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金车指九二坎车象乾金当中金车之象也自下而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7a 页 WYG0032-0263c.png
 上曰往自上而下曰来来徐徐者四来于初也初觌
 乎四四来乎初阴阳正应故也○九四与初为正应
 不中不正志在于初故有徐徐而来于初之象然为
 九二所隔故又有困于金车之象夫以阴困阳之时
 不能自亨其道犹志在于初固为可羞然阳有所与
 终不能为阴所困也故其占如此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志在下者志在初也有与者四阳初阴有应与也且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7b 页 WYG0032-0263d.png
 四近君故阴不能困井卦二五皆阳爻故曰无与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说音/悦)
 兑错艮鼻象变震足象截鼻曰劓去足曰刖上体兑
 为毁折错艮为阍寺刑人下体中爻离为戈兵又坎
 错离亦为戈兵上下体俱有刑伤劓刖之象也若以
 六爻卦画论之九五为困之主三阳居中上下俱阴
 坼亦劓刖之象也赤绂者臣之绂也中爻离巽与九
 二同绂乃柔物故亦以此象之三柔困赤绂之象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8a 页 WYG0032-0264a.png
 赤绂者四与二也四乃五之近臣三比之二乃五之
 远臣三掩之故曰困于赤绂劓刖者君受其困也赤
 绂者臣受其困也兑为悦悦之象也乃徐有悦者言
 迟久必有悦不终于困也利用祭祀者乃徐有悦之
 象也盖祭尽其诚则受其福矣教九五中正之德不
 可以声音笑貌为之也○九五当柔掩刚之时上下
 俱刑伤故有劓刖之象三柔比四而掩二故不惟劓
 刖又有困及于赤绂之象则君臣皆受其困矣然九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8b 页 WYG0032-0264b.png
 五中正而悦体既有能为之才又有善为之术岂终
 于其困哉必徐有悦而不终于困也盖能守此中正
 之德如祭祀之诚信斯有悦而受其福矣故教占者
 占中之象又如此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
福也
 为阴所掩故志未得以中直与同人九五同直即正
 也受福者中正之德如祭祀之诚信则受福而不受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9a 页 WYG0032-0264c.png
 其困矣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艮为山为径路为果蓏周礼蔓生曰蓏葛藟之𩔖高
 山蹊径臲卼不安兑错艮有此象又正应坎为陷为
 丛棘为蒺藜亦皆葛藟之𩔖之象盖葛藟者缠束之
 物臲卼者危动之状曰者自讼之辞也兑为口变乾
 为言曰之象也曰动悔者自讼其动则有悔亦将为
 之何哉动悔之悔事之悔也上六之悔也有悔之悔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39b 页 WYG0032-0264d.png
 心之悔悟也圣人教占者之悔也征者去而不困其
 君子也与蒙卦几不如舍舍字同○上六阴柔亦欲
 掩刚而困君子矣然处困之极反不能困故欲动而
 掩乎刚则缠束而不能行欲静而不掩乎刚则又居
 人君之上危惧而不自安是以自讼其动则有悔故
 有此象然处此之时顾在人之悔悟何如耳诚能𤼵
 其悔悟之心去其阴邪之疾知刚之不可掩弃而去
 之可也故占者惟征则吉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0a 页 WYG0032-0265a.png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欲掩刚故未当有悔不掩刚故从吉而行
(巽下/坎上)
 井者地中之泉也为卦坎上巽下巽者入也水入于
 下而取于上井之义也巽为水汲水者以木承水而
 上亦井之义也序卦困于上者必反于下故受之以
 井所以次困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0b 页 WYG0032-0265b.png
其瓶凶
 井综困二卦同体文王综为一卦故杂卦曰井通而
 困相遇也改邑不改井者巽为市邑在困卦为兑在
 井为巽则改为邑矣若井则无丧无得在井卦坎往
 于上在困卦坎来于下刚居于中往来不改故曰往
 来井井易经与各经不同元妙处正在于此汔涸也
 巽下有阴圻涸之象也繘者井索也巽为绳繘之象
 也羸者弱也与羸其角同汲水之人弱不胜其瓶将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1a 页 WYG0032-0265c.png
 瓶坠落于井也中爻离瓶之象也在离曰缶在井曰
 瓶曰瓮皆取中空之意○言井乃泉脉不可改变其
 德本无得丧而往来用之者不穷济人利物之功大
 矣若或井中原涸无水以至或有水而人不汲又或
 不惟不得水或汲之而羸其瓶则无以成济人利物
 之功故占者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
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1b 页 WYG0032-0265d.png
 以卦德卦综释卦名卦辞凡井中汲水井上用一辘
 轳以井索加于其上用桶下汲方能取上是以桶入
 乎其水方能上也故曰巽乎水而上水巽字有木字
 入字二意文选殚极之绠断干绠即辘轳之索也养
 而不穷者民非水火不生活也改邑不改井者以刚
 居中在困卦居二之中在井卦居五之中往来皆井
 不可改变也未有功者井以得水为功井中水涸以
 至汲水之索未入于井皆无功也若羸其瓶是不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2a 页 WYG0032-0266a.png
 不得其水并汲水之具亦丧亡矣岂不凶青苗之法
 安石之意将以济人利物而不知不宜于民反以致
 祸正羸其瓶之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木上有水者水承木而上也劳者即劳之也劝者即
 来之也相者即匡直辅翼也劳民劝相者言劳之不
 巳从而劝之劝之不已又从而相之也人有五性之
 德即地脉井泉流行不息者也逸居而无教则近于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2b 页 WYG0032-0266b.png
 禽兽不能成井养不穷之功矣君子劳民劝相则民
 德可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
 友有信往来用之井井不穷矣是劳民劝相者君子
 之井也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阴浊在下泥之象也凡言食者皆兑口也今巽口在
 下不食之象也又巽为臭不可食之象也坎有小过
 象凡易言禽者皆坎也故师六五曰田有禽以本卦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3a 页 WYG0032-0266c.png
 坎又变坎也比卦九五失前禽以坎变坤也恒大象
 坎此卦坎居上卦但二卦下卦皆巽巽深入禽高飞
 之物安得深入于井中故恒井二卦皆曰无禽井以
 得水齐井之口易汲为善故初则不食二则漏三则
 求王明四则修井惟五六则水齐井口易于汲取故
 五六独善○初六阴浊在下乃井之深而不可浚渫
 者也则泥而不食成旧废之井无井旁汲水之馀沥
 而禽亦莫之顾而饮矣故有此象占者不利于用可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3b 页 WYG0032-0266d.png
 知矣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舍音/舍)
 阴浊在下为时所弃舍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上阳爻下阴爻两开谷之象也又变艮山下有井必
 因谷所生亦谷之象也坎为弓在上射之象也巽为
 鱼鲋之象也鲋小鱼庄子周视辙中有鲋鱼焉曰我
 东海之波臣也又尔雅鳜小鱼也注云似鲋子而黑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4a 页 WYG0032-0267a.png
 俗呼为鱼婢江东呼为妾鱼曰臣曰婢曰妾皆小之
 意前儒以为虾蟆又以为蜗牛皆非也巽综兑为毁
 折敝之象也下阴爻有坼漏之象也坎水在上巽主
 入水入于下亦漏之象也○九二阳刚居中才德足
 以济利但上无应与不能汲引而乃牵溺于初与卑
 贱之人相与则不能成井养不穷之功矣故以井言
 有旁水下注仅射其鲋之象以汲水言有破瓮漏水
 之象占者不能成功可知矣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4b 页 WYG0032-0267b.png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无与者无应与也所以比初射鲋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句/)并受其福
 渫者治井而清洁也中爻三变成震不成兑口不食
 之象也为我心恻者我者三自谓也言可汲而不汲
 人为我恻之也坎为加忧恻之象也王明者指五也
 中爻三与五成离王明之象也可用汲王明者可求
 用汲于王明也汲字虽汲水其实汲引之汲并者三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5a 页 WYG0032-0267c.png
 之井可食福也食三之井者亦福也九二比于初之
 阴爻不能成功故教九三求九五之阳明○九三以
 阳居阳与上六为正应上六阴柔不能汲引则王明
 时用而成济人利物之功矣故有井渫不食人恻之
 象所以然者以正应阴柔又无位故也可用汲者其
 惟舍正应而求五之王明言若得阳明之君以汲引
 之则能成井养之功而并受其福矣故教占者必如
 此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5b 页 WYG0032-0267d.png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行恻者行道之人亦恻也三变中爻成震足行之象
 也求王明者五非正应故以求字言之孔子以周公
 爻辞忽然说起王明恐人不知指五所以加一求字
 也不求正应而求王明此易之所以时也比卦六四
 舍正应而比五皆此意管仲舍子纠而事桓公韩信
 舍项羽而事高祖马援舍隗嚣而事光武皆舍正应
 而求王明者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6a 页 WYG0032-0268a.png
六四井甃无咎
 甃者砌其井也阴列两旁甃之象也初为泥三之渫
 渫其泥也二射鲋四之甃甃其谷也既渫且甃井日
 新矣寒泉之来井养岂有穷乎○六四阴柔得正近
 九五之君盖修治其井以潴畜九五之寒泉者也故
 有井甃之象占者能修治臣下之职则可以因君而
 成井养之功斯无咎矣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6b 页 WYG0032-0268b.png
 修井畜泉能尽职矣安得有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洌甘洁也五变坤为甘以阳居阳为洁寒泉泉之美
 者也坎居北方一阳生于水中得水之正体故甘洁
 而寒美也食者人食之也即井养而不穷也中爻兑
 口之上食之象也井以寒洌为贵泉以得食为功以
 人事论洌者天德之纯也食者王道之溥也黄帝尧
 舜禹稷周孔立养立教万世利赖井洌寒泉食之者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7a 页 WYG0032-0268c.png
 也○九五以阳刚之德居中正之位则井养之德已
 具而井养之功已行矣故有此象占者有是德方应
 是占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寒泉之食王道也中正者天德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句/)元吉
 收者成也物成于秋故曰秋收井收者井已成矣即
 小象大成之成也周公曰收孔子曰成一意也幕者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7b 页 WYG0032-0268d.png
 盖井之具也坎口在上勿幕之象也言不盖其井也
 有孚者信也齐口之水无丧无得用之不竭如人之
 诚信也元吉者勿幕有孚则泽及于人矣○上六居
 井之极井已成矣九五寒泉为人所食上六乃不掩
 其口其水又孚信不竭则泽及于人成井养不穷之
 功矣故有勿幕有孚之象占者之元吉可知矣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大成者井养之功大成也盖有寒泉之可食使掩其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8a 页 WYG0032-0269a.png
 口人不得而食之或不孚信有时而竭则泽不及人
 安得为大成今勿幕有孚则泽及人而井养之功成
 矣元吉以泽之所及言大成以功之所就言
 
 
 
 
 
周易集注 卷九 第 48b 页 WYG0032-0269b.png
 
 
 
 
 
 
 
 周易集注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