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a 页 WYG0499-05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六
 部族(六/)
  渤海
  唐
   旧唐书渤海靺鞨大祚荣者始居营州万岁通
   天年契丹李尽荣叛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
   东奔保阻以自固尽荣既死则天命右玉钤卫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b 页 WYG0499-0523b.png
   大将军李楷固率兵讨其馀党先破乞四比羽
   又度天门岭以迫祚荣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
   以拒楷固王师大败楷固脱身还属契丹及奚
   尽降突厥道路阻绝则天不能讨祚荣遂率其
   众东保桂娄(新唐书/作挹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以
   居之祚荣骁勇善用兵靺鞨之众及高丽馀烬
   稍稍归之圣历中自立为振(通考/作震)国王遣使通
   于突厥其地在营州东二千里南与新罗相接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a 页 WYG0499-0524a.png
   东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编户十馀万胜
   兵数万人中宗即位遣侍御史张行岌往招之
   祚荣遣子入侍将加册立会契丹与突厥连岁
   入边使命不达先天二年遣即将崔䜣往册拜
   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
   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开元七年祚
   荣卒册立其嫡子桂娄郡王大武艺十四年黑
   水靺鞨遣使来朝诏以其地为黑水州置长史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b 页 WYG0499-0524b.png
   武艺谓其属曰黑水途经我境今始与唐家相
   通旧请突厥吐屯皆即知同去今不计会即请
   汉官必是与唐家通谋叛背攻我也遣母弟大
   门艺及其舅任雅(新唐书通考/皆作任雅相)发兵以击黑水
   门艺曾充质子至京师开元初还国至是谓武
   艺曰黑水请唐家官吏即欲击之是背唐也昔
   高丽全盛时强兵三十馀万唐兵一临扫地俱
   尽今日渤海之众数倍少于高丽事必不可武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3a 页 WYG0499-0524c.png
   艺不从门艺兵至境又上书固谏武艺怒遣从
   兄大壹夏代统兵徵门艺欲杀之门艺遂弃其
   众间道来奔诏授左骁卫将军武艺上表极言
   门艺罪状请杀之上密遣门艺往安西报武艺
   云门艺远来归投义不可杀今流向岭南乃留
   其使马文轨葱勿雅别遣使报之俄有泄其事
   者武艺又上书云大国示人以信岂有欺诳之
   理今闻门艺不向岭南请依前杀却帝遣门艺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3b 页 WYG0499-0524d.png
   暂向岭南以报之二十年武艺遣其将张文休
   率海贼攻登州诏门艺往幽州徵兵以讨之仍
   令太仆员外卿金思兰发新罗兵以攻其南境
   属寒冻雪深丈馀兵士死者过半无功而还武
   艺怀怨不已密遣使至东都假刺客刺门艺于
   天津桥南门艺格之不死诏捕获其贼尽杀之
   二十五年武艺卒子钦茂嗣立
   新唐书渤海本粟末靺鞨姓大氏高丽灭率众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4a 页 WYG0499-0525a.png
   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北新
   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万
   岁通天中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乞四比羽东
   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武后封乞四比羽为
   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不受命李楷固击
   杀比羽是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败楷固兵乃
   自号震国王地方五千里尽得夫馀沃沮弁韩
   朝鲜海北诸国先天中拜为左骁卫大将军渤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4b 页 WYG0499-0525b.png
   海郡王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祚荣卒其
   国谥为高王子武艺立斥大土宇东北诸国畏
   臣之改年曰仁安卒谥武王子钦茂立改年大
   兴天宝末钦茂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
   之东卒谥文王子宏临早卒族弟元义立一岁
   国人杀之推宏临子华玙为王复还上京改年
   中兴卒谥成王钦茂少子嵩邻(旧唐书/作璘)立改年
   正历谥康王子元瑜立改年永德谥定王弟言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5a 页 WYG0499-0525c.png
   义立改年朱雀谥僖王弟明忠立改年太始立
   一岁卒谥简王从父仁秀立改年建兴其四世
   祖野勃(案野勃当为伊伯之/转音满洲语令进也)祚荣弟也仁秀颇
   能讨伐海北诸部开大境宇有功卒谥宣王子
   新德早卒孙彝震立改年咸和卒弟虔晃立虔
   晃卒元锡立初其王数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
   识古今制度至是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
   五府六十二州以肃慎故地为上京曰龙泉府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5b 页 WYG0499-0525d.png
   领龙湖渤三州其南为中京曰显德府领卢显
   铁汤荣兴六州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
   栅城府领庆盐穆贺四州沃沮故地为南京曰
   南海府领沃晴椒三州高丽故地为西京曰鸭
   渌府领神桓丰正四州曰长领府(案辽史作长/岭古字相通)
   (考今吉林乌拉城西南五百里有山名长岭子/满洲语谓之郭勒敏珠敦南接纳鲁窝集北接)
   (库勒讷窝集自长白山南一岭环绕至此遂绵亘/不绝为众水分流之地渤海府名当取诸此)
   领瑕河二州夫馀故地为夫馀府常屯劲兵捍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6a 页 WYG0499-0526a.png
   契丹领扶仙二州鄚颉府领鄚高二州挹娄故
   地为定理府领定潘(辽志作沈/当系此误)二州安边府领
   安琼二州率宾故地为率宾府领华益建三州
   拂涅故地为东平府领伊蒙陀(通考/作沱)黑比五州
   铁利故地为铁利府领广汾蒲海义归六州越
   喜故领为怀远府领达越怀纪富美福邪芝九
   州安远府领宁郿慕常四州又郢铜涑三州为
   独奏州涑州以其地涑沫江盖所谓粟末水也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6b 页 WYG0499-0526b.png
   (府州并详/后疆域门)幽州节度府与相聘问自营平距京
   师盖八千里而远后朝贡至否史家失传(考册/府元)
   (龟渤海朝贡在唐时至/会昌间止今详于后)
   册府元龟唐玄宗先天二年二月封靺鞨大祚
   荣为渤海郡王祚荣圣历中自立为振国王在
   营州东二千里兵数万人至是遣郎将崔䜣往
   册命祚荣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
   其所统为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开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7a 页 WYG0499-0526c.png
   元七年祚荣卒遣使吊祭立其嫡子桂娄郡王
   大武艺袭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
   都督八年六月册武艺嫡男大都利行为桂娄
   郡王二十年武艺卒其子大钦茂嗣立二十一
   年渤海靺鞨越海来侵登莱杀刺史韦俊诏新
   罗王金兴光发兵伐之贞元十一年二月令内
   常侍殷志瞻往渤海册大嵩璘为郡王嵩璘钦
   茂之子也十四年三月加大嵩璘银青光禄大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7b 页 WYG0499-0526d.png
   夫简校司空册为渤海国王依前忽汗州都督
   嵩璘父钦茂以开元间袭郡王都督左金吾大
   将军天宝中累加特达太子詹事宾客宝应元
   年进封国王大历中又累拜司空太尉及嵩璘
   嗣位时但授其郡王将军嵩璘遣使叙理更加
   册命焉贞元二十一年复加金紫光禄大夫简
   校司徒元和元年加简校太尉四年嵩璘卒册
   男元瑜为银青光禄大夫简校秘书监充忽汗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8a 页 WYG0499-0527a.png
   州都督渤海国王八年元瑜卒以其长弟权知
   国务言义袭十三年以知渤海国务大仁秀为
   国王十五年加仁秀金紫光禄大夫简校司空
   太和五年以权知国务大彝震袭为国王
   册府元龟唐开元九年渤海大首领来朝十年
   遣其大臣味勃计来朝授大将军十二年遣其
   臣贺祚庆来贺正旦十三年遣首领乌借支蒙
   来贺正首领谒德来朝授果毅王弟大昌勃价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8b 页 WYG0499-0527b.png
   来朝授左威卫将军留宿卫十四年渤海王子
   大都利行(原文作渤海王大都利考之史传渤/海王实未尝来朝惟开元八年封王)
   (子大都利行为桂娄郡王盖渤海之支郡下文/亦称宿卫王子大都利行卒此处系脱二字谨)
   (增/)来朝授左武卫大将军留宿卫王子义信来
   朝十五年大昌勃价还国封襄平县开国男王
   弟大宝方来朝十六年宿卫王子大都利行卒
   赠特进令有司护归国首领烟夫须来朝授折
   冲十七年献鹰及鲻鱼王弟大胡雅来朝授游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9a 页 WYG0499-0527c.png
   击将军留宿卫王弟大琳来朝授中郎将留宿
   卫十八年王弟大郎雅来朝贺正大首领使知
   蒙献马三十匹乌那达初(案乌氏为渤海大姓/那达初以满洲语考)
   (之当为纳丹/珠之转音也)来献海豹皮五貂鼠皮五玛瑙杯
   一马三十匹十九年国王遣大姓取珍等百二
   十人来朝二十三年王弟蕃来朝(册府元龟褒/异门作二十)
   (四年并载授/蕃太子舍人)二十五年首领木智蒙公伯计等
   来献鹰鹘二十六年献豹鼠皮千张乾文鱼百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9b 页 WYG0499-0527d.png
   口二十七年王弟大勖进来朝宴于内殿授左
   武卫大将军留宿卫十月使其臣受福子(一作/优福)
   (子/)来谢二十九年遣失阿利来朝天宝二年王
   弟蕃来朝留宿卫自天宝迄大历一岁皆二三
   至建中元年三年并来朝贞元七年以贺正使
   大常靖为卫尉卿王子大贞干来宿卫十年
   来朝王子大清允为右卫将军十四年以王侄
   大能信为中郎将元和元年二年四年并遣使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0a 页 WYG0499-0528a.png
   二年进奉端午使杨光信逃归榆关吏执以至
   五年遣其臣高才南及其子大延真来朝七年
   御麟德殿宴使臣赐官告三十五通衣各一袭
   八年遣辛文德等九十七人九年遣高礼进等
   三十七人大孝真等五十九人来朝十年赐使
   者茅贞寿大吕庆等告遣王子大庭俊等一百
   一人来朝十一年授使人高宿满等官十二年
   十三年十五年长庆二年四年宝历元年二年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0b 页 WYG0499-0528b.png
   太和元年三年五年并遣使朝贡六年遣王子
   大明俊来朝七年遣同中书右平章事高赏英
   谢册命开成元年遣王子大明俊来朝淄青节
   度使奏渤海将到熟铜请不禁断四年遣王子
   大延广来朝会昌六年遣使来朝
  五代
   五代史渤海本号靺鞨唐高宗灭高丽徙其人
   散处中国置安东都护于平壤以统之武后时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1a 页 WYG0499-0528c.png
   契丹攻北边高丽别种大乞乞仲象与靺鞨长
   乞四比羽走辽东分至高丽故地武后遣将击
   杀乞比羽而乞乞仲象亦病卒仲象子祚荣
   立因并有比羽之众其众四十万人据挹娄臣
   于唐中宗时以为忽汗州都督封渤海郡王其
   后世遂号渤海其贵族姓大氏开平元年国王
   大諲撰遣使者来讫显德常来朝贡国土物产
   与高丽同諲撰世次立卒史失其纪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1b 页 WYG0499-0528d.png
   五代史契丹附录契丹欲攻中国患渤海等在
   其后欲击渤海惧中国乘其虚乃遣使聘唐以
   通好明宋遣供奉官姚坤至西楼契丹主方东
   攻渤海坤追至慎州见之契丹主曰昨闻中国
   乱欲以甲马五万往助我儿而渤海未除志愿
   不遂因攻渤海取夫馀一城以为东丹国(通考/与此)
   (同/)
   旧五代史出榆关行砂碛中七八日至锦州又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2a 页 WYG0499-0529a.png
   五六日过海北州又行十馀日渡辽水至渤海
   国铁州又行七八日至南海府天成元年十一
   月青州霍彦威奏得登州状申契丹先发诸部
   攻逼渤海自契丹主卒虽已抽退尚留兵马在
   夫馀城今渤海王弟部领兵士攻围夫馀城契
   丹
   通鉴同光二年契丹击渤海之辽东无功而还
   天成元年复击渤海七月拔夫馀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2b 页 WYG0499-0529b.png
   宋史渤海并有夫馀肃慎等十馀国历唐梁后
   唐朝贡不绝后唐天成初为契丹攻夫馀城下
   之改夫馀为东丹府命其子托云(旧作/突欲)留兵镇
   之契丹主卒渤海王复攻夫馀不能克历长兴
   清泰遣使朝贡周显德初其豪崔乌斯等三十
   人来归其后隔绝不复通(宋会要与此同之案/乌斯当为乌苏 讹)
   (蒙古语/水也)
   册府元龟梁开平元年五月渤海王子大昭顺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3a 页 WYG0499-0529c.png
   贡海东物产三年三月渤海王大諲撰遣其相
   大诚谔朝贡进人口及貂皮熊皮等乾化元年
   遣使来贺二年五月遣王子大光赞进方物后
   唐同光二年正月遣王子大禹谟五月遣其侄
   元让并来朝贡三年使臣裴璆贡人参松子昆
   布黄明细布貂鼠被一褥六发靴革奴子二拜
   右赞善大夫天成元年四月遣使大陈林等百
   十六人进儿口女口三及人参昆布白附子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3b 页 WYG0499-0529d.png
   皮等七月使人大昭佐等六人朝贡十一月青
   州奏契丹先发诸部攻渤海自契丹主卒虽已
   抽退尚留兵夫馀城今渤海王弟部领兵士攻
   围夫馀四年渤海遣使高正词贡方物长兴元
   年正月青州奏差人押渤海王宪一行归本国
   被黑水剽劫今得黑水兀儿状及将印纸一张
   进呈二年使人文成角来朝贡三年正月遣使
   来朝应顺二年十一月遣使列周义入贡(案后/唐悯)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4a 页 WYG0499-0530a.png
   (帝应顺改元止三月即为潞王清泰元年考五/代史载清泰二年渤海遣使者来是应顺当系)
   (清泰/之误)
   通考后唐同光二年渤海王遣侄学堂亲卫大
   元让(原本避宋濮王允让讳改/让为谦今据册府元龟改)来朝授(原本脱/三字今)
   (据册府/元龟改)试国子监丞三年及天成元年俱遣使
   入贡先是契丹太祖兵力雄盛东北诸国多臣
   属之以渤海土地相接常有吞并之意是岁率
   诸部攻渤海夫馀城下之改夫馀城为东丹府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4b 页 WYG0499-0530b.png
   命其子托云镇之未几按巴坚(旧作阿保/机今改)死命
   其弟率兵攻夫馀城不克而还四年及长兴二
   年三年四年清泰二年三年俱遣使贡方物周
   显德元年渤海国乌思罗等三十人归化其后
   隔绝不通
  宋
   宋史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平晋阳移兵幽州渤
   海首领大鸾河率小校李勋等十六人部族三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5a 页 WYG0499-0530c.png
   百骑来归以鸾河为渤海都指挥使六年赐乌
   舍城浮渝府渤海琰府王诏令助攻契丹九年
   春宴大明殿召鸾河慰抚久之谓殿前都校刘
   延翰曰俟高秋戒候当与骏马数十匹令出郊
   游猎以遂其性因以缗钱十万并酒赐之(案渤/海无)
   (浮渝府当即夫/馀府音近而讹)
   宋会要太平兴国六年赐渤海乌舍城清渝府
   (宋史作/浮渝府)渤海琰府王诏曰闻尔国爰从前代本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5b 页 WYG0499-0530d.png
   是大藩近年以来颇为契丹所制宜尽率部族
   来应王师朔漠之外悉以相与渤海大国近来
   服役于契丹至是将发师大举故先告谕俾为
   应也淳化二年以渤海不通朝贡令女真发兵
   攻之凡斩一级给绢五匹徽宗政和八年五月
   臣僚言登州与渤海相望熙宁中巡检每季下
   北海驼基岛驻劄以驼基石为界自北朝通好
   不曾根理深虑渤海相近作过则驼基塞孤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6a 页 WYG0499-0531a.png
   乞以末岛呜呼岛为界并钦岛添置卓望兵令
   戍守往来巡逻诏令指画闻奏不得希功生事
   通考定安国宋开宝三年遣使入朝太平兴国
   中诏其国张掎角之势同伐契丹六年冬遣使
   上表云定安国王乌元明言臣本高丽旧壤渤
   海遗黎保据方隅涉历星纪顷岁契丹入侵境
   土攻破城寨俘掠人民臣祖考守节不降与众
   避地仅存生聚以迄于今而又夫馀府昨背契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6b 页 WYG0499-0531b.png
   丹并归本国灾祸将至无大于斯所宜率兵助
   讨必欲报敌其末题云元兴六年十月日上答
   以诏书令其恊力同伐契丹端拱二年其王子
   献马及雕羽鸣镝淳化二年王子大元上表后
   不复至(按乌氏为渤海著姓详表中所叙当系/渤海旧臣保守方隅不肯降辽者高丽)
   (旧壤在渤海为鸭渌府/夫馀复归事辽史未载)
   宋薛映记渡潢水石桥旁有饶州唐于契丹尝
   置饶乐今渤海人居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7a 页 WYG0499-0531c.png
  辽
   辽史本纪太祖神册二年渤海遣使来贡四年
   修辽阳故城以渤海户实之天赞三年渤海杀
   辽州刺史张秀实而掠其民四年十二月亲征
   大諲撰丁巳次商岭夜围夫馀府天显元年正
   月庚申拔之丙寅命特哩衮(旧作惕/隐今改)阿敦(旧作/安端)
   (今/改)前北府宰相萧阿固齐(旧作阿古/只今改)等将万骑
   为先锋遇諲撰老相兵破之是夜大元帅耀库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7b 页 WYG0499-0531d.png
   济(旧作尧/骨今改)南府宰相苏北院额尔奇木(旧作夷离/堇今改)
   萨纳齐(旧作斜涅/赤今改)南院额尔奇木迪里(旧作迭/里今改)
   忽汗城辛未諲撰率僚属三百馀人出降上优
   礼而释之甲戍诏谕渤海郡县丙子遣近侍康
   末怛等十三人入城索兵器为逻卒所害諲撰
   复叛攻其城破之驾幸城中諲撰请罪马前诏
   以兵卫諲撰及族属出帝还军中二月安边鄚
   颉南海定理等府泊诸道节度刺史来朝慰劳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8a 页 WYG0499-0532a.png
   遣之甲午复幸忽汗城改城名天福改渤海国
   为东丹册皇太子贝为人皇王以主之以皇弟
   塔喇(旧作迭/剌今改)为左大相渤海老相为右大相渤
   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伊济(旧作羽/之今改)
   右次相赦其国内三月遣额尔奇木康默记等攻
   长岭(唐书通考/俱作领)府己巳安边鄚颉定理三府叛
   遣阿敦讨平之乙酉以大諲撰举族行五月南
   海定理二府复叛大元帅耀库济讨之七月铁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8b 页 WYG0499-0532b.png
   州刺史卫钧反耀库济攻拔之八月康默记等
   攻下长岭府耀库济讨平诸州太宗天显三年
   迁东丹(即夫/馀城)民以实东平其人或亡入新罗女
   真五年以渤海户赐皇弟拉呼(旧作李/胡今改)圣宗统
   和四年涿州之役渤海小校贯海等叛入于宋
   十四年渤海雅必(旧作燕/颇今改)等侵铁骊遣奚王和
   硕努等讨之不克削和硕努官二十一年四月
   渤海部遣使来贡圣宗开泰八年置东京渤海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9a 页 WYG0499-0532c.png
   承奉官都知押班迁宁州渤海户于辽土二河
   之间太平八年以渤海宰相罗汉权东京统军
   使九年八月东京实里(旧作舍/利今改)军详衮(旧作详/稳今改)
   大延琳囚留守驸马萧孝克及南阳公主杀户
   部使韩绍勋等即位号其国为兴辽年为天庆
   延琳先与副留守王道平谋道平夜踰城与延
   琳所遣召黄龙府黄翩者俱至行在告变上即
   徵兵进讨时萧丕勒迪(旧作匹/敌今改)治近延琳先率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19b 页 WYG0499-0532d.png
   兵据其要害绝其西渡之计渤海太保夏行美
   先戌保州延琳密驰书使图统帅耶律布尔古
   (旧作蒲/古今改)行美反以实告布尔古遂杀渤海兵八
   百人而断其东路延琳知黄龙保州皆不附遂
   分兵西取沈州节度副使张杰声言欲降故不
   急攻及知其诈而已有备攻之不克而还时南
   北女真皆从延琳及诸道兵皆至延林婴城固
   守命燕王萧孝穆等攻之十月八月延琳渤海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0a 页 WYG0499-0533a.png
   平诏渤海旧族有勋劳材力者叙用馀分居来
   隰迁闰等州天祚帝天庆五年二月饶州渤海
   古裕(旧作古/欲今改)等自称大王以萧色佛呼(旧作谢/佛留今)
   (改/)等讨之为古裕所败以南面副部署萧图斯
   哈(旧作陶苏/斡今改)为都统赴之五月及古裕战败绩
   丙辰获古裕等六人正月朔东京裨将渤海高
   永昌称隆基元年闰月贵德州守将耶律伊都
   (旧作余/睹今改)以广州渤海附永昌二月张嘉努诱饶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0b 页 WYG0499-0533b.png
   州渤海攻陷高州三月饶州平五月金军破东
   京擒高永昌七月春州渤海叛寻降
   续通考辽太祖尝亲征渤海大諲撰拔夫馀府
   诛其守将遂围忽汗攻破其城诏以兵卫諲撰
   及族属以出改渤海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册
   皇子贝为人皇王以居之卫送大諲撰于皇都
   西城名諲撰曰乌尔古(旧作乌鲁/古今改)妻曰阿勒扎
   (旧作阿里/只今改)改夫馀府为黄龙府世为辽重镇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1a 页 WYG0499-0533c.png
   辽史营卫志太祖宏义宫以心腹之卫置益以
   渤海户永兴宫以太祖平渤海俘户等置敦睦
   宫以渤海建沈岩三州户置
   辽史兵卫志天显元年灭渤国国地方五千里
   兵数十万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尽有其众契
   丹益大辽国兵制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
   京渤海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
   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辽东为渤海故国太祖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1b 页 WYG0499-0533d.png
   以其地建南京辽阳府统县六辖军府州城二
   十六有丁四万一千四百
   辽史地理志太祖东并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
   三东京道辽阳府本朝鲜之地后为渤海大氏
   所有并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数十万
  金
   金史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李绩破高丽
   粟末靺鞨保东牟山后为渤海称王传十馀世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2a 页 WYG0499-0534a.png
   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太祖二年执宁江州
   渤海大嘉努次扎锡(旧作札/只今改)水遇渤海军攻我
   左翼七穆昆(旧作谋/克今改)众少却敌兵直犯中军太
   祖射耶律色锡(旧作谢/十今改)死敌大奔十月召渤海
   梁福乌达(旧作斡答/剌今改)使伪亡去乃招谕其乡人
   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
   辜也收国二年诏渤海诸部官民已降或为军
   所俘获逃遁而还者勿以为罪其酋长仍官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2b 页 WYG0499-0534b.png
   且使从宜居处太宗天会四年命贝勒(旧作孛/堇今改)
   大㚖以所领渤海军八明安(旧作猛/安今改)为万户
   松漠纪闻渤海国去燕京及女真所都皆千五
   百里以石垒城脚东并海其王以大为姓右姓
   曰高张杨窦乌李不过数种部曲奴婢无姓皆
   从其主男子多智谋骁勇他出国右至有三人
   渤海当一虎之语契丹太祖灭其王大諲撰徙
   其名帐千馀户于燕给以田畴蠲其赋入往来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3a 页 WYG0499-0534c.png
   贸易关市皆不征有战则用为前驱天祚之乱
   聚族立姓大者于旧国为王金人讨之军未至
   其贵族高氏弃家来降言其虚实城遂陷契丹
   所迁民益蕃至五千馀户胜兵可三万金人虑
   其难制频年转戍山东每徙不过数百家至辛
   酉岁尽驱以行其居渤海故地者仍契丹旧为
   东京置留守有苏扶等州苏与中国青州登州
   相直契丹东丹王封于此处苏乘筏浮海归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3b 页 WYG0499-0534d.png
   唐
   辽东行部志沈州在唐时尝为高丽侵据唐季
   不能勤远为大氏所有传国十馀世当五代时
   契丹与渤海血战数十年竟灭其国于是辽东
   之地尽入于辽
   谨案渤海处黑水靺鞨之南实靺鞨之粟末部
   也南并百济北兼黑水幅员五千里在东方最
   为大国大氏自唐则天时建国迄于后唐历二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4a 页 WYG0499-0535a.png
   百馀年官府制度灿然大备其世次传受及使
   命往来史皆详述惟是辽纪称天显元年太祖
   破忽汗城获王大諲撰遂并其地改渤海为东
   丹国而诸书皆云取夫馀一城以封托云太祖
   既崩渤海王复攻夫馀不能克似諲撰尚在而
   宋太宗时有赐渤海琰府王之诏徽宗时登州
   有置戍巡防渤海之奏似其国至北宗末犹存
   考之薛史及册府元龟諲撰既俘统兵攻夫馀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4b 页 WYG0499-0535b.png
   城者为王之弟即辽纪所载渤海诸州为辽攻
   得者惟忽汗城及西南二京南京止南海一府
   西京未得者尚有东平安远等六府其东北之境并未
   属辽即长岭南海鄚颉定理诸府亦屡平屡叛圣宗十
   四年纪云渤海侵铁骊遣奚王讨之不能克二十一年
   纪云渤海来贡是忽汗破后壤地与辽相接者虽已入
   辽而国人收合馀部别自立王故五代史宋史宋会要
   通鉴通考皆谓止取夫馀一城也册府元龟又有后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5a 页 WYG0499-0535c.png
   唐遣人送渤海王宪归国之文宪必王之子弟
   留中国者长兴清泰间使命往来则仍世君其
   国可知第为辽所隔石晋又臣辽遂不复至耳
   至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之名详见新唐书而
   州止六十考辽志东京道有崇集麓三州皆渤
   海置而唐书止载益州盖本高丽之盖牟城在
   今盖平境益州为率宾故地实系二州则渤海
   州名固不止六十有二矣辽史又云唐元和时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5b 页 WYG0499-0535d.png
   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置郡邑
   其见于志者若龙河会农吉理杉卢沸流铁利
   安定铜山安宁诸郡若银州之改为富州盖州
   之改为辰州皆唐书所未及也王都忽汗城因
   河得名以地理及音译考之当即今呼尔哈河
   河源出吉林乌拉界会毕尔腾湖东流经故会
   宁城北又九十馀里绕宁古塔城南北流七百
   里入混同江唐书云渤海上京在忽汗河之东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6a 页 WYG0499-0536a.png
   为肃慎故地新唐志云自安东都护府经盖牟
   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
   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十里有古肃慎城又曰自
   神州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又正北如东四百里
   至渤海王城明一统志亦言金灭辽设都于渤
   海上京是忽汗城实与古肃慎城金会宁城相
   近俱在今宁古塔境其北即黑水境辽史以辽
   阳当之失之远矣其馀府州多在今吉林乌拉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六 第 26b 页 WYG0499-0536b.png
   宁古塔及朝鲜界(并详后/疆域门)辽既未能全并渤海
   以所俘获散置他处多取渤海州邑之名以名
   之亦犹黔潭严广苏润松江诸州之在辽耳又
   若大延琳之志恢宗国乌元明之守节不降割
   据频兴迄于天祚之世金太祖以本属一家遣
   人招谕松漠纪闻谓智谋骁勇出他国右至有
   三人渤海当一虎之语不信然哉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