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a 页 WYG0499-04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二
 部族(二/)
  挹娄(一作/□楼)
  汉
   后汉书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馀(条详/见前)东北
   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自汉兴以后
   臣属夫馀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b 页 WYG0499-0477b.png
   册府元龟挹娄地多山险人形似夫馀善乘船
   北沃沮畏之每夏藏于岩穴至冬船道不通乃
   下居邑落
  三国
   三国志挹娄在夫馀东北千馀里人多勇力土
   气寒剧于夫馀古之肃慎氏国也自汉以来臣
   属夫馀夫馀责其租赋重以黄初中叛之夫馀
   数伐之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2a 页 WYG0499-0477c.png
   矢卒不能服也
   通考挹娄即古肃慎之国也其国在不咸山北
   魏常道乡公景元末来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
   之属
  晋
   晋书肃慎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其国东北有
   山出石其利入铁将取必先祈神武帝元康初
   来贡元帝中兴又诣江左贡其石砮至武帝时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2b 页 WYG0499-0477d.png
   通贡于石季龙四年方达
  唐
   新唐书渤海(另条/详后)本粟末靺鞨姓大氏高丽灭
   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馀里
   辽史地理志大氏始保挹娄之东牟山有乞乞
   仲象者渡辽水自固武后封为震国公后自称
   震王
   五代史武后时乞乞仲象子祚荣立因并有乞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3a 页 WYG0499-0478a.png
   四比羽之众四十万人据挹娄
  辽
   辽史地理志沈州昭德军双州保安军定理府
   皆故挹娄国地(按沈州昭德军今承德县双州/保安军今铁岭县定理府在今)
   (兴京/境内)
  金
   大金国志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铁离东濒海三
   国志所谓挹娄地也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3b 页 WYG0499-0478b.png
   按挹娄之名始于后汉考之史传即古肃慎氏
   晋书所谓肃慎一名挹娄是也至南北朝始别
   有勿吉靺鞨(勿吉靺鞨俱/另条详后)之称而旧名之见于
   简册者犹有可考如辽之沈州双州定理府金
   之挹娄县皆仅指一隅非其全部元史称沈阳
   路为挹娄故地似矣而于开元路则云古肃慎
   地隋唐曰靺鞨又似岐而二之者盖魏晋以前
   部族未分魏晋以后釐而为七族愈繁而地愈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4a 页 WYG0499-0478c.png
   广容有非旧部之名所能该者矣至金史地理
   志谓沈州本辽定理府为挹娄故壤考辽志则
   沈州之外别有定理府亦属挹娄之地辽之定
   理实唐时渤海所建至金已废又金志称沈州
   挹娄县本辽旧兴州常安县考辽志东丹城北
   至挹娄县范河二百七十里则辽时已有挹娄
   县盖郡邑虽移而幅员有定今见于
  盛京通志者若承德若铁岭若吉林若宁古塔自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4b 页 WYG0499-0478d.png
   奉天府治极于东北胥挹娄地也又明一统志
   载洪武二十九年设左右千户于懿路城永乐
   八年复设中千户于懿路城其废址今在铁岭
   县城南六十里又有站名懿路亦作伊鲁当即
   辽金挹娄县之遗今满洲语谓岩穴之穴为叶
   噜与伊鲁音相近可知当时命名之义而音转
   传讹历代遂有互异究之遗址可寻正犹陶之
   为陶邱豳之为豳亭焉尔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5a 页 WYG0499-0479a.png
  三韩
御制三韩订谬
 尝读后汉书三韩传称辰韩人儿生欲令头扁皆押
 之以石讶其说之悖于理而肆为诡诞以惑世也夫
 以石押头壮夫且不能堪而以施之初堕地之小儿
 实非人情所宜有间考三韩建国本末诸史率多牴
 牾以方位准之盖在今奉天东北吉林一带壤接朝
 鲜与我国朝始基之地相近国朝旧俗儿生数日即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5b 页 WYG0499-0479b.png
 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斯
 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辰韩或亦类是耳范蔚宗不
 得其故从而曲为之解甚矣其妄也且如汉人生儿
 常令侧卧久而左右角平头形似狭蒙古人生儿以
 韦带束之木板植立于地长则股形微箕此亦皆习
 而自然无足为异藉如蔚宗所言岂汉人蒙古亦皆
 以石押之令其头狭而股箕乎若夫三韩命名史第
 列马韩辰韩弁韩(亦曰/弁辰)而不详所以称韩之义陈寿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6a 页 WYG0499-0479c.png
 魏志直云韩地韩王鱼豢魏略且以为朝鲜王准冒
 姓韩氏其为附会尤甚盖国语及蒙古语皆谓君长
 为汗韩与汗音相混史载三韩各数十国意当时必
 有三汗分统之史家既不知汗之为君而庸鄙者至
 讹韩为族姓何异扣槃扪籥以喻日哉且中外语言
 不通不能强为诠解者势也今夫天昭昭在上人皆
 仰之然汉语谓之天国语谓之阿卜喀蒙古语谓之
 腾格里西番语谓之那木喀回语谓之阿思满以彼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6b 页 WYG0499-0479d.png
 语此各不相晓而人之所以敬与天之所以感则无
 弗同若必一 一以汉字牵附臆度之能乎不能夫韩
 与汗音似义殊谬而失之诬犹可也至于以石押头
 之谬实悖于理斯不可也然则余之三韩订谬之作
 乌容已乎哉
   谨按三韩虽与汉时诸郡毗连然音译多讹往
   往以汉字转相附会于是异说分岐至范蔚宗
   有生儿以石押头之论诞妄不经莫斯为甚矣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7a 页 WYG0499-0480a.png
   恭读
 御制三韩订谬以国语蒙古语證韩之当为汗而即
   汉人蒙古习俗之不同并推及
  国朝生儿仰寝卧具见理之至常而无足怪审音
   知义旷若发蒙据事揆情瞭如指掌诚非历代
   纪载家所能窥测也谨录冠诸书之前以昭准
   则
  汉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7b 页 WYG0499-0480b.png
   汉书朝鲜传真番辰国欲上书见天子朝鲜雍
   阏弗为通(师古曰辰谓/辰韩之国也)
   通典三韩后汉时通焉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
   曰弁韩(晋梁二书/作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
   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
   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
   与倭接凡七十八国百济(另条/详后)是其一国焉大
   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8a 页 WYG0499-0480c.png
   千馀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
   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魏志作月支/通考作自支)国尽
   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
   后汉书马韩邑落杂居无城郭辰韩耆老自言
   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
   或名之为秦韩有城栅屋室诸小别邑各有渠
   帅贸易以铁为货儿生欲其头扁皆押之以石
   弁辰与韩辰杂居城郭衣服皆同其人形皆长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8b 页 WYG0499-0480d.png
   大美发而刑罚严峻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
   乃将其馀众走入海攻马韩破之遂立为韩王
   准后灭绝马韩人复自立为辰王
   魏略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走入海中其子及
   留在国者因冒姓韩氏准王海中不与朝鲜相
   往来
   魏略初右渠(朝鲜王卫/满之孙)未破时朝鲜相历溪卿
   以谏右渠不用东之辰国时民随出居者二千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9a 页 WYG0499-0481a.png
   户亦与朝鲜真番不相往来至王莽时廉斯鑡
   为辰韩右渠帅欲来降出其邑落见一人其语
   非韩人问之曰我等汉人名户来我等辈千五
   百人伐材木为韩所得积三年矣辰鑡因将户
   来出诣乐浪郡郡令鑡乘大船入辰韩取户来
   伴辈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辰韩曰我当出
   赎直耳乃出辰韩万五千人弁韩布万五千疋
   鑡收取直还郡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9b 页 WYG0499-0481b.png
   册府元龟汉建武二十年韩国廉斯人苏马諟
   等诣乐浪贡献帝封苏马諟为廉斯邑君使属
   乐浪郡四时朝谒
   后汉书本纪建武二十年韩国人率众诣乐浪
   内附(注辰韩卞韩马韩/谓之三韩国也)
   通考灵帝末韩濊并盛郡县不能制百姓苦乱
   多流亡入韩者献帝建安中公孙康分屯有有
   盐县(屯有有盐两县/并汉辽东所属)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0a 页 WYG0499-0481c.png
   孙模张敞等收集遗民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
   是后韩遂属带方郡
  三国
   魏志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
   其地方可四千里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
   弁韩辰韩者古之辰国也马韩在西其民土著
   各有长帅大者名臣智散在山海间无城郭凡
   五十馀国总十万馀户辰王治月支国魏景初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0b 页 WYG0499-0481d.png
   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
   越海定二郡诸韩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其次
   与邑长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
   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
   攻带方郡崎离营时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
   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辰韩在马韩东
   自言避秦役来适韩国今有名之为秦韩者始
   有六国分为十二国弁辰亦十二国又有诸小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1a 页 WYG0499-0482a.png
   别邑各有渠帅总四五万户其十二国属辰王
   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土地肥美弁
   辰与韩杂居亦有城郭衣服居处与辰韩同其
   渎卢国与倭接界十二国亦有王
  晋
   晋书马韩居山海之间凡有小国五十六所武
   帝太康元年二年其王频遣使贡方物七年八
   年十年又频至太熙元年诣东夷校尉何龛上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1b 页 WYG0499-0482b.png
   献咸宁三年复来明年又请内附辰韩常用马
   韩人作主虽世世相承而不得自立明其流移
   之人故为马韩所制也太康元年其王遣使贡
   方物二年复来朝贡七年又来
   通考三韩自咸宁三年来贡明年又请内附其
   王来朝自后无闻盖为百济新罗(另条/详后)所吞并
  南北朝
   梁书辰韩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其一也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2a 页 WYG0499-0482c.png
   马韩有五十四国百济其一也
  唐
   旧唐书百济国为马韩故地
  宋
   宋史定安国本马韩之种为契丹所破其帅纠
   合馀众保于西鄙建国改元自称定安开宝三
   年其王烈万华因女真遣使入贡
  辽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2b 页 WYG0499-0482d.png
   辽史地理志高州三韩县辰韩为扶馀弁韩为
   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取三国
   之遗人置县
   按三韩统名辰国自汉初已见后为新罗百济
   所并其七十八国之名备载于魏志国名多系
   以卑离二字如监奚卑离内卑离辟卑离如来
   卑离以满洲语考之当为贝勒之转音正犹汗
   之讹为韩而三汗之统诸贝勒于体制洽相符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3a 页 WYG0499-0483a.png
   合也至马韩亦作慕韩辰韩亦作秦韩弁韩亦
   作弁辰又作卞韩尚书传扶馀馯并称正义谓
   馯即韩也当时祗以谐音并非汉语范蔚宗始
   称为韩国韩人魏志遂有韩地韩王之目甚者
   至讹为韩氏又如弁韩在三韩中记载独少考
   史记真番注谓番音普寒切辽东有潘汗县或
   即弁韩之转音亦未可定或有以三韩为高丽
   者盖因宋史高丽传有崇宁后铸三韩通宝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3b 页 WYG0499-0483b.png
   文又辽史外纪辽时常以三韩国公为高丽封
   号遂谓三韩之地尽入高丽不知高丽之境亦
   属三韩所统当时假借用之未经深考耳至辽
   之三韩县乃取高丽俘户所置并非其故壤也
  勿吉
  南北朝
   魏书勿吉在高丽北旧肃慎国也邑落各自有
   长不相总一其人劲悍常轻豆莫娄诸国延兴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4a 页 WYG0499-0483c.png
   中遣使乙力支朝贡太和初又贡马五百匹自
   云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共百济谋从水道
   并力取高句丽来请其可否诏三国宜共和顺
   勿相侵扰九年复遣使侯尼支朝献十二年遣
   使贡楛矢方物十七年遣使婆非等五百馀人
   朝献景明四年遣使俟力归(北史作/侯力归)兴和二年
   遣使石久云(北史作/石文云)等贡方物至于武定不绝
   北史勿吉一曰靺鞨(另条/详后)其部𩔖凡七种其一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4b 页 WYG0499-0483d.png
   号粟米部与高丽接胜兵数千多骁武其二伯
   咄部在粟末北胜兵七千其三安车骨部在伯
   咄东北其四拂涅部在伯咄东其五号室部在
   拂涅东其六黑水部在安车西北其七白山部
   在粟末东南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劲
   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
   册府元龟魏孝文延兴五年勿吉国遣使朝献
   又太和二年十年并遣使朝贡十二年勿吉国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5a 页 WYG0499-0484a.png
   贡楛矢石砮十七年遣使朝献又宣武景明四
   年正始四年勿吉国贡楛矢又永平元年二年
   三年并遣使朝贡四年延昌元年贡楛矢延昌
   二年三年七月九月并朝贡四年孝平熙平二
   年贡楛矢神龟元年二年朝贡东魏孝静帝天
   平三年兴和二年三年武定二年四年五年北
   齐武平三年并遣使朝贡
  隋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5b 页 WYG0499-0484b.png
   太平寰宇记隋初靺鞨国有使来献谓即勿吉
   也
   通考隋开皇初勿吉遣使贡献文帝厚劳之其
   国与隋悬隔惟粟末白山为近
  唐
   旧唐书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
   太平寰宇记贞观初伯咄安车骨入号室部高
   丽破后并归渤海惟黑水部全盛分为十六部落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6a 页 WYG0499-0484c.png
   通考拂涅亦称大拂涅开元天宝间八来献鲸
   晴貂鼠白兔
   新唐书渤海本粟末部姓大氏
  五代
   五代史黑水靺鞨本号勿吉当后魏时见中国
   盖古肃慎氏之地也其众为分数十部而黑水
   最处其北尤劲其部族世次史皆失其纪
  辽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6b 页 WYG0499-0484d.png
   辽史营卫志国外十部有长白山部
  金
   金史世纪景祖稍役属诸部自白山之属以至
   五国之长皆听命
   金史世纪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
   部太祖败辽兵于境使梁福乌达喇(旧作斡/答喇)
   谕渤海人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皆勿吉之七
   部也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7a 页 WYG0499-0485a.png
   北盟录女真所居之地东濒海南接高丽西接
   渤海铁离北近室韦三国所谓挹娄元魏所谓
   勿吉是也
   按勿吉始见于北魏亦谓之靺鞨故魏书为勿
   吉传隋书为靺鞨传而北史传云勿吉一名靺
   鞨其事则实为一国盖南北音殊译对互异并
   不得谓一国而二名也第自唐武德以前则勿
   吉与靺鞨互称武德以后则黑水一部独强分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7b 页 WYG0499-0485b.png
   为十六部始专称靺鞨而粟末部自万岁通天
   以后改称震国又称渤海无复目为勿吉者矣
   今靺鞨渤海各具专条取史传之称勿吉者系
   属于此至伯咄五代史太平寰宇记作汩咄拂
   寰宇记作拂涅(按满洲语谓朋友曰固楚与汩/咄音同谓群处之群曰佛宁与)
   (拂捏音同两句相连即朋友之意当时二部命/名应取诸此而音字传说遂不画一耳又按佛)
   (宁清文作□合下一字尼音二字合/切汉字无恰 者借用宁字译之)考辽史地
   理志为紫蒙县为兴平军为始平军地粟末部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8a 页 WYG0499-0485c.png
   以粟末水得名即今之松阿哩江白山今长白
   山满洲语谓之果勒敏珊延阿琳黑水今黑龙
   江满洲语谓之萨哈连乌喇词异义同尤信而
   可徵也至诸史咸称七部中黑水尤劲扶舆之
   气钟厚于兹益以徵我
  国家出震方行霆驱电扫八旗劲旅有勇知方所
   由来者远矣
 
钦定满洲源流考 卷二 第 18b 页 WYG0499-0485d.png
 
 
 
 
 
 
 
钦定满洲源流考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