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书问¶
书问¶ 第 782b 页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三
弟子智元编

* 书问

** 复祁季超居士书

接来教谓天王之误实始于张商英觉范虽讹然僧
宝传中自行改正不宜与商英同条受罚也又谓林
间录出于大观元年误引玄素碑文以道悟嗣马祖
后十九年为宣和六年觉范僧宝传成请侯延庆作
序谓庆曰达磨之后析为二宗其一为石头曹洞云
门法眼宗之然则林间录之谬觉范既巳自悔其非
潜行改正故曰不宜与商英同条共罚也尊见极是
弟非敢苛求觉范然林间录中觉范口供一一是实
特须举出与千古明眼人共决择之知邪说所由作
耳觉范之言曰今妄以云门临济竞者可发一笑只
此一语觉范欺心和盘托出矣觉范瞒天造谎于马
祖下增一天王不过欲遏捺云门谓同出马驹周金
刚骂雨呼风无甚奇特此正后人牵强谓雪窦显为
大寂九世孙者一般见解雪窦能甘之耶觉范诗僧
不寻向上与张无尽辈依通解会自谓临济正宗当
时云门哲匠必有大不肯者此辈忍耻愤然异同创
为无影之谭自矜骇俗之论此天王道悟所由立也
前此无所谓天王者有之自林间录始传灯载天皇
道悟初参径山后造马祖重印前解最后谒石头禀
受法要乃居荆州天皇受寺僧灵鉴所请龙潭本卖
饼家儿所居为天皇巷因投出家命名崇信前后章
句记载分明浅草易为长芦此天皇语也僧问玄妙
之说亦天皇语临终抛枕子无别为天王者觉范捏
怪缘饰丘玄素碑谓达观颖论列五家以道悟嗣马
祖达观何辜受他觉范涂污节度使抛水中阎罗王
来拿我此是白马昙照禅师与他道悟何涉除浅草
书问¶ 第 782c 页
长芦并玄妙之说外更无他语碑文赝作不辩可知
入寂之年或云戊子或云戊戌更相矛盾且丘碑巳
自差违符碑更属可笑既云东阳张氏住天皇寺得
法石头则其为灵鉴所请龙潭馈饼者无疑矣忽云
法嗣三人慧真幽閒文贲故为此以乱之祇益诬妄
觉梦堂草又谓悟下得慧真真得幽闲闲得文贲遂
绝一世耶三世耶何自相背谬也林间录谓达观引
玄素碑考其传正如两人然疑信相半觉梦堂又谓
无尽于达观颖处得唐符载所撰天皇道悟塔记据
如所论则丘符二碑皆自达观颖出同时耶异时耶
达观颖在宋仁宗嘉祐间巳自入灭距觉范无尽将
六七十年使同时有二碑何林间录中止述玄素但
云正如两人若大观元年止有丘碑尚未见符载塔
记不知无尽何从又于达观颖处得有符碑岂达观
巳殁从鬼趣中与商英相授受耶瞒天造谎更属可
笑矣又觉范既谓闻人归登撰南岳碑列法孙数人
有道悟名后人因谓权德舆撰马祖塔铭载弟子慧
海智藏等十一人道悟其一按马祖本录入室弟子
一百三十九人当时天皇道悟亲从参请原在其列
但非八十四人之比古人门庭广大不分彼此天皇
虽嗣石头然未尝不亲禀径山旁参马祖传灯所载
幸自井然试取闻人归登与权德舆全文读之中必
有辨不得概从附会于马祖下增一天王也且唐人
浑噩何尝有法孙之称称法孙何止数人称数人何
遽及道悟闻人必不然觉范言之妄矣又曰圭峰荅
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圭
峰章次尽载传灯相国之言曰违宗趣而不守废关
防而不据圭峰荅之别说三乘通为一道又云诸佛
有密语无密藏者乃是也且马祖之嗣何止六人六
人之中何先道悟经入藏禅归海普愿独超都不足
书问¶ 第 783a 页
据何乃以江陵为首耶此处无银三十两不打自招
洪公此言愈不足信矣又谓佛国白作续灯录以雪
窦为大寂九世孙佛国从无其语雪窦僧中龙也南
岳下徒欲借之为重不知从上有言先德山石头以
来传此秘密佛国出云门下闻之熟矣其肯上他人
丘陇耶龙潭参天皇馈饼话佛国尝为之颂有云南
岳山头见石头便归古岸狎沙鸥漫分胡饼为香饵
引得金龙上直钩龙潭出天皇天皇出石头佛国亲
言出自亲口且得以法眼云门更嗣大寂耶张无尽
吕惠卿之徒无忌惮小人本不足责其视云门临济
一如元祐熙宁亦欲从中分门裂户自生障碍觉范
误信遂尔堕其术中一盲众盲为可怜悯大川济禅
师作五灯会元祖述传灯无别为天王道悟者后一
二百年元至正间翻刻误引林间录为作小注今指
月录误入小注列为正文更补天王章次皆自觉范
一人著林间录实开疑误之始余故曰商英不足责
责在觉范虽侯延庆辨之于卒罪何补哉吾兄勿信
其晚盖也。



唐文粹载药山碑记一通云是唐伸之笔谓药山亦
嗣马祖可尽信耶今其文巳入佛祖通载当亦观者
不之察耳药山初参石头后参马祖犹天皇初参马
祖再参石头要之同嗣湖南未尝不入江西之室好
事者故为混乱或由耳食丘符二碑遂有高冠杜子
夏小冠杜子夏之讹可发一笑也百丈是马祖嫡传
当时名不列于碑记清规序谓混迹侪伍故祖塔无
其名使徒按籍而求则石头不得有其药山马祖不
得有其百丈矣碑可尽信耶通载成自晚近益不足
据恐好事者又滋口食耳奈何奈何。

** 与青原和尚书
书问¶ 第 783b 页

三千里外煞有淆讹读庖庄一书自与天界老人提
正家风相为表里弟近亦有漆园指通正在剞劂当
就明眼人请正也僧自楚中携一小刻是楚僧水鉴
于荆州城中一土地祠伪立天王道悟名色惑乱乡
愚此小说家误杜拾遗为杜十姨伍子胥为伍鬓须
故事可发一笑询其所由木鉴者盖费和尚孙也就
孔氏故居穿地得铁谓有天王二字其土地祠即天
王土地也天王道悟唐史纪载并无其人丘符二碑
都缘伪造五百年影响狐疑当烧焚严统时昭然揭
出在鼓山老和尚浪杖人与先愚庵老人及啸峰兄
竺庵兄百愚兄远门兄惟岑兄伴我兄及法门昆季
诸方正人语特详尽即济宗名宿从未有言严统为
是者当时如南涧灵岩诸老曲为调停早共有废置
此书之论矣天王名号在在有之四天王巡行人间
今时丛林设立庭庑固不独荆州一处唐明皇天宝
十二载康居等国围凉州帝请不空三藏祈天兵往
救有神介冑而至康居遁去不空谓是北方毗沙门
天王长子也因敕诸道城楼置天王像天王土地当
是昔所流遗不足为怪又博又天王显示方药提头
赖吒天王请洪昉禅师至天供养杯渡和尚与四天
王游戏水中如是者不一而足地中出铁诚有天王
二字亦何预法门事乃欲借此描摹妆成神怪谓是
渚宫道悟此可谓痴人说梦矣盖严统烧废在甲午
乙未间水鉴楚人以戊戌还楚住铁佛寺又三年从
天王土地祠种种捏怪不过为他福严画蛇添足殊
不知藏典必不可改祖牒必不可移诸方善知识必
不可混淆当世名公卿必不可煽惑法门正人巳有
起而辨之者顾中閒刻一碑记读其词旨殊似不伦
前后且不足论即诋道原尊宿谓是讹书都不足信
只此一语何其敢于非圣耶夫道原尊宿非他人盖
书问¶ 第 783c 页
韶国师之子法眼之孙于天皇为第九世于石头为
第十世当时历代亲承父子祖孙师师传授从何处
得有差讹他家自有渊源自为谱牒苟使龙潭崇信
不得法于天皇则雪峰老汉必不曰自从先德山石
头以来传此秘密云门法眼两派必不丝丝传述自
云系出青原且传灯出自景德杨文公大年更加删
订大年宋代名臣非是张商英可比其书千古为昭
自景德至今入藏七八百年累朝尊信奉为法宝且
西天东土无所差讹而独于天皇之子石头之孙云
门玄沙之祖法眼亲所自出昧昧相承不深考据有
是理乎谓道原为讹书是景德传灯讹也藏典尽讹
也一千七百则讹也三藏十二部讹也西天东土尽
讹也岂可不为寒心哉又祖灯籍籍不但道原巳也
传法正宗记无异词联珠通集无异词宗门统要无
异词佛祖统记无异词玄要广集无异词僧宝传石
门文字禅无异词五灯会元无异词宗镜录无异词
以至禅林宝训古尊宿语录雪峰广录请益录举龙
潭德山以下诸名宿并系青原从无改易古今拈颂
如汾阳昭佛国白无准范横川珙正觉逸月堂昌白
云端雪窦显万松秀楚石琦并以天皇道悟龙潭崇
信得法石头授受井然言端语的不但道原巳也宋
濂尝叙五宗始末亦以云门法眼二宗系青原下云
希迁之学湖南主之其传为道悟悟传崇信信传宣
鉴鉴传义存确不可易心灯出于元末通载纂自近
人并皆依据伪碑支离附会前焚烧严统时辩书盈
尺亦既详且至矣从来议论之是非决于其人之邪
正杨大年正人也张无尽败类也不信大年乃信无
尽巳是没鼻孔汉况丘符两碑全然无据此事三十
年前余集生中丞黄元公司理一时喝破海内宗匠
目所共见耳所共闻吾祖宗门风壁立万仞青原石
书问¶ 第 784a 页
头以来哲人代出非可是非增损于其间也老兄闻
之当呀然失笑矣荆州去丈室不远岂能听其颠倒
耶某白。

** 与谁庵道人

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公侯将相所能为遭乱以来吾
宗如啸峰兄药公兄并是君家世好大踏步向前又
吾属故人梦破仁庵一衲速朽澹圭诸公先后共集
独谁庵有老母迟到祗林今遂弃妻孥携杖笠居然
老秃翁矣岂独鸟窠吴侍者进号禅流雕龙刘舍人
特称慧地灵山一会事不偶然后来者居上谁庵勇
猛精进涉庐阜过曹溪从黄山白岳归浩然有得带
了许多七珍八宝冲风冲雨走入云溪猛可的一撞
将森森翠翠的珊瑚树水晶屏风都来击得粉碎是
他积代簪缨之子心量最大郤也不荒不忙收拾了
广南明珠原打从旧路去只是一件既出了家便当
尽情撇下随侯明月虽也照耀十分你我学道人一
总用他不著不如布施了罢谁庵道三十年好友必
不我欺我如今和衣脱下赤条条一个穷汉做本等
事业背了药囊向天台去采药随分生涯寻著永明
老尊宿在他衣裓下略坐片时待渠文殊普贤向水
牯牛队里转过身来大家同唱莲花落多少是好云
溪应声道善哉善哉汝去我随后至也铁铮铮两个
好汉咬文嚼字过了一生临末梢头你侬我侬唱个
绵州巴歌羞也不识不见他慈氏菩萨从睹史陀天
走向十字街头讨个大光钱逢人作舞他是何等意
思布袋头打开将过去七佛未来千佛西天东土一
切圣贤尽情安放里许不许他做声何况这些骄骄
蹇蹇伊传周召孔颜一班并那秦汉以来弄毛锥子
的许多不唧溜生徒在他布丝孔里探头探脑再也
转身不来吐气不得又有那常不轻菩萨凭伊刀杖
书问¶ 第 784b 页
瓦砾劈面相加我只进前赞叹蟭螟虫尾子负著苍
天悲田院乞儿和他金轮大王揖让周旋相见尽欢
而去谁庵谁庵几年前披枷带锁为著甚来几年前
东走西窜为著甚来几年前悲歌慷慨为著甚来几
年前蹈空逃影为著甚来谁庵谁庵古来孝子作佛
当是曾参第一仁人作佛当是泰伯第一忠臣义士
作佛当是伯夷第一良朋好友作佛当是羊角哀第
一谁庵卓卓自命正恐未必作佛云溪不孝阐提自
分不得作佛梦里亦不想佛做况复习气深重口舌
造业再除不来做长老多少年将一个黄面老子有
时称誉他有时毁谤他这岂不是两舌德山临济骂
得他面青面黄这岂不是恶口说饭不是米做说茶
不是水做说世臣不姓徐说丽京不姓陆这岂不是
妄言终日里举经举论拈公案弄伽陀这是不是绮
语谁庵谁庵把从前细细捡点今日也七子明日也
七子一部威凤堂稿过犯山岳阎罗王看见不打自
招快快点起火来焚却了好老老大大一把年纪通
身摸索起来再没有一件将得去抵敌他生死的无
可奈何走上天台做个沿台槃乞儿五百头老牸牛
入他伙伴灯笼缘壁跨过石梁刘郎阮郎笑脸相迎
问讯了为说云溪道人捎个鈯斧子来略通一线不
久上山扎一把苕帚截一个竹筒酸酸楚楚商商量
量不负阎浮提内同走一遭齧臂相期勿泄勿泄临
行尚有个亲切句欲借他葛陂竹杖为谁庵送行清
风明月十五夜最佳朴斋同来正好两彩一赛。

** 与严陶庵

好儿郎忽然夺去正思作天问一篇为陶庵居士雪
屈虚空神向前语曰古往今来一座玉楼断送了多
少有名的才子天殆不可问矣三年前到河渚坐语
依依自是林下风物与阿戎谭使我心神俱远乃今
书问¶ 第 784c 页
何如哉方外道流鼻头几回酸楚也老年人宜自爱
实实相念因与伽蓝约不入阛阓不及近前慰问抚
胸而巳西河老子硬扯陶庵作侣伴也没奈何正当
悲苦来填打发不去时但看一句没意味话头亦是
救急良法勿谓迂阔不近情来劝勉耳。

** 荅严陶庵

陶庵根性猛利读摩诘语便尔点胸会意此番逆境
界正佛祖大慈锻鍊陶庵讨个大休大歇也人生驹
隙虽父子至亲前后聚首不过三五十年少不得有
散场日子只是好儿子又散场得早了些未免一时
难割舍耳猛可的竖起脊梁看个父母未生前本来
面目将一切愁烦悲苦且放一边急向二六时中寻
却陶庵本命元辰与他讨个分晓寻来寻去到水穷
山尽时不但愁烦悲苦了不可得陶庵了不可得生
陶庵者了不可得陶庵所生越发了不可得胸中浩
浩落落吞并太虚将令郎巳逝之魄且送在逍遥园
里与过去七佛随分度时陶庵坐卧往来都在维摩
丈室中与阿閦佛曼殊童子亲證不二法门不独开
户南山说个浔阳三逸也何如何如吃跌抓把泥珍
重自爱。

** 与孙宇台

裹足不入城不得向太君灵柩前合掌一回念个摩
诃摩诃此中耿结门人废蓼莪说孝子哀哀几至呕
血在宇台至性过人不为分外但酷暑天气烁石流
金积哀积劳甚足为念半年不见想形容衰老许多
矣二十年来大家在铁床铜柱里挨身过日惟宇台
更为冤苦东跑西窜撞著偷儿鬼子劫取家珍连一
个住居也被他人夺去全没了安身立命之处冤家
对头打了几时穷官司悔气星不脱别人的官材抬
在自巳家里哭长裙新妇走入黄泉如今本生阿母
书问¶ 第 785a 页
遍身红烂卧在荆棘中不但七零八落穷无立锥抑
且母子恩情这回断绝人都说宇台才子老天故意
磨折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一多应是宇台口巴巴的
参愚庵禅饮曹溪水十来多年再也不得撇脱佛祖
机权要弄断他的命根把住他的去路活不得死不
得看他怎生出身怎生吐气宇台是个大聪明人应
声喏喏云苍天苍天你道有多少伎俩连他佛祖也
没奈何只好道个罪过罪过然虽如此不得辜负他
一片苦心也须扎挣扎挣谁庵十日前来了十日后
又来原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我虽昔人非昔
人也天空海阔月白风清留几个不疯不癫的老白
毛两两三三说些无义味语亦是大唐国里一桩奇
特宇台同在里许不得无分切莫做一篇头陀寺碑
文写几幅羲之十七帖说我不愧苏黄无惭杨李受
几个杜撰长老赞叹赞叹便结果了一生也白发生
鬓时运迁流人命不常可畏可畏得閒过河渚抵掌
一番那时破涕为笑耳何如何如。

** 与柴虎臣

终年不相见一肚皮说话再没处说同学少年几多
零落留得几个没下稍的都走到天竺国中躲风避
雨虎臣是毅然不屈的也赶著热闹终日地口喃喃
念声阿弥陀佛好没来由西天十万八千何不插翅
飞了去今日也念明日也念絮絮聒聒颇不耐烦当
初刘仲思陶元亮一班扯宽头巾的值著他义熙之
后一个个死尸灵没处著落有者自谓逸民有者自
称处士仔细想来总没意味却悔娑婆世界来这一
遭发个念头从他远公上山一齐走向安养城中去
罢虎臣虎臣脚跟立不稳也只从风倒舵贪往西方
那知他阿閦国土广严城妙喜世界几个老比丘和
他无量寿如来扯过东扯过西闹个不彻云溪刚在
书问¶ 第 785b 页
地狱里转身还有许多做牛做马的业帐不曾了得
只索顽了面皮且去畜生队中牵犁拽耙过东的也
尽由他过西的也尽由他白眼看伊一上虎臣虎臣
一总是个住处拣择他怎的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
土丘陵坑坎沙石瓦砾勿谓不净安乐国中金绳宝
网白鹤孔雀没有两般屈屈屈眼面前过不得要去
修行如今原走入三涂恶道中倒说净秽两般不容
拣择云溪十分颠倒只因他老秃驴偶可的曾向葡
萄棚打个瞌睡梦见个佛心天子两片猪蹄一只牛
角在空王殿里蹋遍了剑树刀山不一时间观音势
至文殊普贤都向他毛孔里出现如今佛来也不惊
魔来也不恐封狐疥狗总是家亲虫臂鼠肝何非一
体取不得舍不得直恁么过时管什么梵响唐音华
言胡语有者道真歇了禅师是曹洞十世祖劝人念
佛云溪怎劝人不念佛屈屈屈搯数珠的老妈妈念
佛来多少时何不插翅往西天去大势至菩萨都摄
六根虽只巳證圆通三昧不如念取个无念的谁无
念谁无生冷湫湫地死水里浸煞更不堪也虎臣但
只管念佛念西方佛念东方佛念四天下尘尘刹刹
无量百千万亿佛都打从虎臣脚踝下顶𩕳里脊梁
上鼻头边处处相逢时时出现到得佛也不奈我何
一个带角老虎吼哮惊人和他东林西林一班老古
锥都来总不厮认始称奇特大丈夫儿争肯受人囊
藏被盖生则必定生去则实不去不许夜行投明须
到有分别没分别明眼人知之不著云溪饶舌也湖
光十里四色莲开觌面相逢正好道句阿弥陀佛。

** 荅吴朴斋

今人浮逼逼地好禅好道全没一点真实心不过弄
虚头趁高兴体面生涯他长老家亦顺口与他胡乱
一上订个方外之交彼此引重是佛法中做名士禅
书问¶ 第 785c 页
和的一个空套子埋没了多少性灵唐丧了多少岁
月可叹可叹朴斋居士从愚庵先师时发大誓愿眼
面前心孔里时时有一尊未开光明的古佛安放不
开思与云溪眉毛厮结前在端州时寄书云溪要于
云溪左右觅一善地早晚共伊说些无意味语此是
朴斋居士一点实心此中聚散亦自有数正不知何
时得与朴斋鼻梁相对了郤红玛瑙山前一段因果
几回忆念不忘于心也陶渊明入庐山李习之到澧
阳巳成仅事自宋及明六七百年杨大年张子韶辈
寥寥数人近代如袁中郎黄海岸诸公共知此意佛
是何等人学佛是何等事岂可三家村里老学究识
几个之乎者也以当平生朴斋具大勇猛的人生平
老实不说谎疏狂戆直率意而行此固近道之器参
须真参悟须实悟是曰是非曰非直做到极头底打
开宝藏放出自巳光明始信得佛法中有如许受用
有如许安閒有如许神奇有如许广大世界阔一尺
古镜阔一尺世界阔一丈古镜阔一丈回视他大唐
国里古往今来许多山川云树人物鸟兽都来只得
芥子大在蚁穴中游行屈宋邹枚以下一班嘲文弄
墨之徒和几个吃生猪肉的老道学先生一总束做
一团将来丢在一边岂不快活快活人生百年诚恐
易尽得閒须做要紧事随缘消旧业切勿造新殃趁
此时阳不管阴不收空豁豁一个身子自由自在不
打起精神究取第一义讨个快活胶胶扰扰更待几
时河渚杂录不必刻但一披阅付汾子若浮若沉听
之荒烟断草而巳急欲把臂此时尚热俟八九月芦
花开遍同泛小舟作数日夜语发摅胸臆七月十五
夜先从湖上访参寥子叙几年契阔趁谁庵在可邀
与永夕我两人说话正少谁庵不得一对老秃翁安
置个朴斋居士同在里许奇奇怪怪不妨使人疑著
书问¶ 第 786a 页
大好拍手一回也努力自爱。

** 示汾子

得介眉两札甚喜竖起脊梁做本分事毗耶离城将
有厚望不负三年前云溪吃璎珞粥时一番辛苦也
鹿鹿尘俗祇益困人闭门却客修心读书是巳躬切
要事念诗章袭名誉耻之愧之慎勿复为也年老衰
颓长卧土窖屏谢人事去离亲朋四方往来概谢不
报前日如王西樵宋荔裳蔡九葭诸公并是向道之
切终不欲一见实实懒于应酬不敢逢人称善知识
热闹虚骄博他几声赞叹仔细打算来实是无益不
若长伸两脚高坐一龛打几个死瞌睡省造多少业
此意汝自知之见我辈旧人须一一为述近状闭却
两片皮一切禅道佛法且付之大海东北流莫须提
起况人间世耶笔砚久焚不复向班马曹刘讨生活
计一概应酬文字方外人实非所堪幸饶放了罢谁
庵大师未到天台尚有个亲切句要与他说叫他稳
定脚跟万万不可打入名士禅和队里勇猛精进又
肯绝人逃世走向石梁旧处寻苕帚竹筒真吾良友
吾敬之爱之他人非所及矣天气渐凉体中平善不
必遣人来。

** 与陈天韨

本法师来言天韨决意离俗且筹之审矣是果然耶
天韨少无宦情且久断肉味曩与道人止宿江上具
如此言知不负夙昔然出家事缘化又切怪缘化此
事有难与俗人语者聊相为言之道人初住河渚甫
一年与家人绝糗粮无所备及除夕有贩夫呼左右
索茶盐钱甚急左右大窘无以应会雪符刘君遣人
至送半两金五斗粟金与贩夫粟且支十日明年瓶
巳空南屏奯公适至坐语移日祇茶汤湿口突固不
烟也又一日雪符与颢亭至陆鹤田王雉升及从者
书问¶ 第 786b 页
十人许携一囊粟饷余然巳无藜藿炊饭久不就客
大笑刺舟而去须臾魏美来乃相与拾野菜煮食如
是者以为常是年冬余乞食江上与天韨俱僧徒巳
散去呜呼乞士可为而不可为也天韨固廉俭无所
复需干世然矫矫自爱不惯行乞设负贩子坐门而
呼天韨情有不忍当行乞耶当不行乞耶云溪顽钝
就食村落间取饭一盂残僧数辈杂坐而食巳不复
缘化家人间送米知交过偶一馈遗中间净裸裸赤
洒洒十字街头一文钱每为憨布袋所笑道人行径
大率此类天韨知之否耶君家凤山和尚更自不同
日危坐一榻事枯木禅然四大欲离依参木为命弟
子五六人环拥榻前顾左则左应顾右则右应进止
抑搔靡勿如意陶然不自知其贫且病也颇不事缘
化弟子刀耕火种栽瓜果撷茶薪供凤山饮食医药
云溪口漉漉好说老婆禅凤山乾巴巴未尝轻说一
字然两人总穷到十分硬著脊背拴紧肚皮不肯向
人缘化呜呼乞士可为而不可为也天韨自审顽钝
孰如云溪孤高孰如凤山巳离俗为僧不得用世间
法受妻子供养不得使措大习气扯门生故旧倚势
欺人缘化不缘化天韨必有以内守其高外全其
耿介者何如何如乘閒说没紧要话天韨闻之谓云
溪老汉以巳方人云溪合掌向前道个老僧罪过。

** 荅陈际叔

一病十五日不起正病剧时谁庵朴斋来看便思拱
手一别独不得与际叔数言终怀缱绻呼汾子持笔
砚至榻前拟作一书巳而复罢谁庵强余更生余默
坐移时冉冉而住今起居食息如平常矣生死到来
你我做主不得尽自由他死不异生寝不异觉夜不
异昼不著这边不著那边便时时安乐处处平常去
也去得住也住得符到便行不荒了手脚也儒门澹
书问¶ 第 786c 页
泊刚刚留得际叔一人撑住一间大房子昌黎不佞
佛昌黎学佛学佛须是有力量人昌黎十二分力量
十二分胆识此膝不肯轻屈于人见大颠时于侍者
得个入处李习之见药山两两符契昌黎习之总是
一般面目而昌黎较难余谓古今来毅然不屈者昌
黎任道之真也际叔半生强项文章行谊卓卓是第
一流不肯随人起倒余与谁庵巳弃儒从佛际叔欲
挽之归儒际叔意中真实信得儒佛一原无二无别
人人从佛不若人人从儒良是良是但余与谁庵为
其易际叔为其难际叔知儒际叔学佛真实于生死
海中得大涅槃真实于阎浮提中得净佛土昔云来
老人临命终时为际叔谆谆说法谓此为凡圣同居
此为有馀方便际叔欣然受持得未曾有于今近二
十年种子成熟想际叔梦时觉时昼时夜时生时死
时与云来老人不隔一分毫许此名真佛此名真儒
当世幅巾方领之徒莫不拜其下风趣其末席岂庸
庸泛泛依韦苟且之流望黄金宝地辄念西方见乐
音树头更思东国所在随人茫无證据者哉余道力
微薄空过一生与谁庵为十条之约勉自训诫今死
而复活巳是隔生隔生云溪草庵即属他方世界俍
亭长老即为土木偶人吾属故交唯际叔与一二道
流寤寐相从形骸不隔中怀缕缕握手未期勉之勉
之努力努力。

** 柬盟石道人

乘舟入剡拍手空归此回难得相见从行数辈直上
涂山清水白米饭吃得饱齁齁地只可惜细大法门
不与痛说一上谓山主藏头露尾不是好人还有一
问中孚大过都向里许承当老兄何故拈一放一。

** 与陆丽京

广南有径寸明珠曾收得否大庾岭头衣钵留待传
书问¶ 第 787a 页
人莫学韶阳老古锥但得一橛。

** 与显圣为和尚

镜水涂山别开生面祖翁田地飞出一道宝光直到
玛瑙坡前吓得鸟窠老古锥回头转脑也甚奇怪西
遁渡江恨不一见若到云门搊住个乌纱巾莫要放
他出出入入。

** 荅东山晴和尚

和尚病有不病者绵州附子汉州姜生生的拿到嘴
边也是自作自受药方付去文殊自有眼目终不被
他善财热瞒思予兄竟返西山甚妙争之不足让之
有馀。

** 荅白崖和尚

古调重翻拍拍是令南阳党子谷应属前身也文灯
老当念海岸家风鼓吹此事江西湖南大家都在里
许教渠一口吸尽何如。

** 荅栖霞和尚

不得许州信也是寻常老实头人从来不敢妄通消
息梅花吟颇好高楼吹笛留取南枝只恐清凉老翁
犹作境会庐陵之往何日耶由钱塘从玉山行尽可
有个末后句要与兄商量商量。

** 柬南山和尚

蚖蛇恋窟未免遭人检点别峰相见快便难逢如此
作略好只甚好但是高高山顶掘了一个万丈深坑
将他卤莽禅和通身埋却老兄是何心行。

** 柬崇先和尚

拟剌小舟从太元问路卒恐桃花笑人皋亭河渚没
有两般刘郎阮郎任渠去。

** 荅陆丽京

秦时𨍏轹钻在居士身中多少年何不放他一个出
路云溪山月应与故人共之也瑞五自是第一流速
书问¶ 第 787b 页
来速来要与他成褫个主宾句子。

** 与江道信

托钵公案只管向大慧舌头上讨滋味驴年也未会
在当初速朽兄与兄将东山水上行穿凿穿凿试度
个消息来大家证据看。

** 与柴虎臣

中峰道五乳峰前开白莲禅门净土是一是二心净
土净且莫作文字商量祇将赵州一碗茶洗涤肺腑
待得肘腋风生那时安养如来在十字街头与居士
斗额。

** 与应嗣寅

晦庵问母不敬也曾走上他家门户来游定夫云世
儒破佛皆佛自以为不然者也居士引掖后学须拈
此语示之还有一问云门扇子𨁝跳上三十三天莫
须有恁般事否。

** 荅严颢亭

一茎草建梵刹须是贤于长者竭力担承天台来径
山去且总由他这里没跕脚处海萼渐壮天气晴好
三两日尽开也。

** 与孙宇台

西泠桥畔公案未圆得閒进山也须了却清风明月
独让野人野人如何消受几时到吴门一个锹子要
寄到朱明去。

** 荅百愚和尚

华亭鹤唳船子风高禅者从善权来云洞水逆流打
湿他十八代先灵鼻孔果否闻说泗州大圣今年出
塔想是老兄道力所感。

** 与月涵道人

蚬子和尚在洞庭山里与古庙香炉眉毛厮结拄杖
子昨夜经过特到虎丘邀他相会定有一场鏖战老
书问¶ 第 787c 页
兄从旁喝采何如。

** 荅陈际叔

胁尊者长坐不卧愧未能也枯木朽株无所复用惟
退自简束不失尺寸而巳罗近溪临行大似纸衣道
者勿谓儒佛有二途耳。

** 与谁庵道人

跨虎而出何必龙湖在道人分中不为奇特也一月
不见遣人送米冷灰里一粒豆子正自不仝耳。

** 荅兰皋侄

一行作吏愁苦万端才到潼关未为撒手郭功甫独
匪人哉勉之而巳吾出家法衣坏色衣取彼狐狸为
公子裘非所好也。

** 与树罗书记

冒病走日中不大惫否日面佛月面佛此旨如何。

** 与止一侍者

一月十五日不通问吾为无望子耶夜来好风门前
松定吹折矣一夏想不空过知有以惬老僧意也。

** 与友崖道人

石头城畔坐断千差古人所谓难得不相见也入春
风雨凄其岭上梅花都成碎玉言念亡友伤如之何
何日舞棹南来逢场作戏在老兄分中依然不起于
座耳。

** 与天目和尚

雪覆千山惟有孤峰不白老兄强项似之也天寒人
寒太觉冷淡雪消后相见何如。

** 荅白云和尚

涂山一别鸥鸟东西浩淼洪波莫寻灵骨言念夙昔
为可叹悼接读法言肃然改听石霜末后乃传九峰
岩头同条独许雪峤愚庵门风庶不寂寂矣西溪风
雨迷离寒梅冷落土窟久封水深莫渡行将以此自
书问¶ 第 788a 页
老不敢说向人前也。

** 荅平阳和尚

千岩万壑应接不暇登鸟道入玄路乃知涂山之高
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惠施之亡庄生无以为质
矣先师末后句赖和尚笔尖点出金刚眼睛犹在耶
当敬率同门泥首以谢耳。

** 荅王鹤山

陆亘大夫裴林丞相并是一班俗汉禅板蒲团岂独
长连床下哉含元殿里触处知归亲到长安更自一
番受用也去使匆遽语不能多。

** 荅杨士虞

四十九年不说一字阿难结集未免老昏矣贫道何
人敢以语录行世耶愿居士付之祖龙侍者窃比香
林三十棒自领出去。

** 荅陆梯霞

陆修静陶渊明同上庐山切莫攒眉归去白粲领到
大众为黧奴白牯赞般若波罗去也。

** 荅姚生公

南湖一片疑杀灵云虽则两眼睁睁颇为钓鱼郎所
笑老僧坐此须到馀杭也天台僧直上径山不知所
为何事晤宝寿乞问一声。

** 与张仲嘉

孝子哭曰哀哀大好一场公案老兄到禹航时路由
河渚可得一过草庵盘桓永夕耶杨无为之与芙蓉
非閒相识也。

** 与王鹤山

庵中坐禅近得一个北方学者遣与居士相见此中
有淆讹处大可盘桓陈操尚书日以此事放在额角
尖上当必谓山中野人搔著痒处也别绪侍者口悉
之。
书问¶ 第 788b 页

** 荅谁庵道人

丹霞薙草彦和飞锡今得谁庵卓卓千古西溪茅屋
半楹寒云十里颇堪共之当分座以待也大偈直追
永嘉不徒张拙但子规夜啼鹧鸪春啭杨柳声中不
知是一是二晤时尚需亲切一句耳邃延天上再来
可夺元度一席相见在近翘首俟之。

** 荅周岱峰

数日以来生吞活剥棒喝交驰别是一番精彩恨不
得老庞入座捉败主人使西江水一时流遍天下耳
昨被一卤莽禅和向铁围城中挖缝而出禅床遂尔
掀倒矣饱餐香积待太常再来也。

** 复曾道扶

盐梅本自生知白衣须当拜相勉之而巳资圣一坐
具龟毛拂子兔角杖头先师影堂至今不远所赖唱
和一室扶起砂盆土窟馀生敢不趣命鹧鸪啼彻当
在春深酽茶一碗流水一湾与居士作开怀出世之
谭煞强似子瞻玉带也。

** 与谁庵道人

主人公和赃捉败不妨得人一牛还人一马摄息待
之也青原米马祖盐酱任教咬嚼忽嫌其苛细耳。

** 示学者

余性本不能容物殊强之耳与其强而损巳不若孤
而自全。

老冉冉其既及复何之耶毋劳尔神毋荡尔精。

去矣生徒非吾事也余德不逮古人愿世世常居学
地。

尝见巳过故与人无辩尝觉途广故与物不争。

土阶巳足勿事更治冢间树下安所得瓦屋哉。

少不喜华侈颠顶白矣布衣草履吾分也。

一日不作则一日不食对沾体涂足者每为汗下。
书问¶ 第 788c 页

尝恐言为垢𩕃行为疮疣。

习俗移人虽上智者不免目力渐昏不能夜坐然凌
晨必起朝来爽气足可怡人。

人无愚贱故吾等夷也必翘翘然下之亦自使彼难
近。

昨日事今日巳知忘却。

久居泽畔鱼鸟自来亲人。

乞食不足耻憎嫌粗恶或饱饭无所事事乃更可愧
耳。

宴坐移时更觉心閒神旷。

多阅梵夹则名理开豁情貌雅远。

鄙吝不可有也然侈则易骄逸则易怠。

见异类祇愿其同遇薄俗惟恐不厚。

去智与故遂尔中外夷粹入物不惊。

难舍者舍之难忍者忍之久久自然服习。

报报者常相反也勿谓英雄可以欺人。

泽于书卷者略远尘俗。

皇皇财利庶人耻之巳堕僧数为商贾耶。

道无常形德无常名爱名迹者俗累未遣。

一粒一盂盛德久不报不自黾勉何以堪之。

天下之大未有穷矣足不履四海敢自谓巳胜耶。

现业就消小罪知惧。

苦不识奇字读书率未了了年踰五十但以不了了
之。

土木形骸正使吝惜百年终归朽坏何苦不作劳耶
玩物丧志惟作书鼓琴贤者不废余于二事都无所
能未尝不欲人学之也。

无心于事无事于心他人不知谓为苟且荒忽。

资性有限未能涉道之藩。

不乐以气岸加人故宁为雌伏。
书问¶ 第 789a 页

言语争胜譬诸口舌得官。

尽日遣放不知舌之非今我之非物。

口不涉事则事与化俱足不近人则人与境远。

寐不异觉故死不异生所恬然者寐也。

后世谁能知余亦正使不知为快。

处巳即得奈群众何在众不失其寡。

道绝人荒正恐石头路断但合掌谢之。
书问¶ 第 78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