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行实¶
行实¶ 第 582b 页
憨予暹禅师语录卷第六

嗣法门人 法云 广学 仝编

* 行实

师在汾阳狮子禅院忽一晚性明监院忻然维那隐
素副寺本觉知客领众怀香入室请师述行由师云
四大非有五蕴本空有何行迹可状哉进云后学规
模乞垂遗训师云从上古人如亮座主隐山和尚踪
迹弗留岂更行于纸墨乎但贵诸人真参实悟彻见
父母未生巳前本来面目非但山僧行状从上佛祖
根源直向诸人脚跟下一时看透岂不快乎众坚请
不巳师乃徐曰往年经历雁影云踪遗忘多矣聊举
梗概以塞众请吾蜀之顺庆西充王氏也父某母杨
氏余童年时先父常对余曰我中年缺嗣求祷于佛
愿得二子一以祀先一以侍佛后果如祷一夕先母
梦蒲衲僧投宿而娠生之日有三老比丘至家语先
父曰闻君巳生贵子正值日光东升可名洪暹先父
遂因兹命名及八岁父即送本县圭峰禅院礼寿庵
业师出家师授诸经读至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
大道发无上心处自云既然如此读之何为但好跏
趺兀坐不务习学时人呼为憨和尚自思生死事大
若不参访知识决明大事谬为释子何益于世乎十
六岁辞师行脚再三不允次年师忽示寂遂尽法门
孝毕急欲辞行以果前愿又以先母染恙不忍远离
因自克责痛念道业无成慈恩何报即恳祷三宝顶
礼法华尊经一部愿乞慈闱身康病愈同发菩提乃
过一年先母辞世罄其衣资严设道场安厝事竟方
礼峨嵋至潼川遇草庵五台和尚开示云切须参究
决成法器若不然祸身未久而知遂即参归仍往觅
觐草庵是处竟无踪迹次参含璞和尚授以不是心
行实¶ 第 582c 页
不是佛不是物话参至数月疮病缠身自愧宿业障
重般若缘浅昼夜猛志精参少有得意忘身之快犹
强随众出坡又因失跌伤手调治半年不能全愈先
父闻之走人接回医治一月乃愈仍辞先父往彼参
究不及半载又与能师弟归接先父同诣含和尚处
落发受具未及一载示寂乃依茶毗入塔峨山是时
兵戈饥馑丛林众散结甲同志数人入于深山共相
参究惟采山蔬度日昼夜精勤工夫至于定中不觉
有山河大地人我物色惟疑情未破话头不明却向
经教文字中未见未闻之意了了分明及看华严经
菩萨受用处宛然无异但于淆讹公案又却去不得
昼夜惭虑忽忆古人云巳见未透不遇明师终成痴
狂邪解今经三载不近知识虚弃时光徒受辛苦即
于乙酉年奋志同能师弟出山行脚又值大兵平蜀
其时荒难升米二金人多互相食啖结友数人同行
遂出剑关入秦涉晋又以冠氛梗路同侣惮进乃叹
曰宁死岂可退菩提道心耶必欲至善知识所决明
大事死无恨矣巳丑夏行至太原途受困热苦患痢
疾于道场沟昼夜百次忆得古人于病发悟我辈根
行不及但奋死不忘参虽身无力而心志精明蒙主
人檀越道谊殷殷调治冬季方愈次年春正清明交
锋之际冒兵直行觐礼五台又至盛京悯忠寺上普
下润和尚处圆具彼中专究毗尼无有能决此大事
者又因病目水泻即告辞南询至东鲁犹值兵难水
难齐发拚身奋志直抵江南首参夹山箬庵和尚处
入堂打七病目双盲自愧业重福轻死不出堂必完
一七及至七完双目全愈我问云此是选佛场心空
及第归如何是及第归山云大众在这里我云恁么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透长安山云那里是你
透长安处我便拂袖归位时因水难绝粮散众往参
行实¶ 第 583a 页
天童林祖值祖已示寂方请牧云和尚主法正值饥
馑斗米五钱大众一千五百其淡薄难可言谕久而
又患脾泻但庆为法者多互相策进不以苦病为障
依住三年自得工夫亲切病皆退矣我问向上一著
则不问非即非离意若何童云不打这葛藤我云马
祖道即心即佛黄檗道非心非佛又作么生童云东
西十万南北八千我云昔日马祖今朝天童童打一
拂云穿却汝鼻孔我云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色
长威狞次因小天童弘智禅师塔院颓朽年深梦感
张镇台重脩工完启请开光尚命众以梦感开光作
法语我呈云历代老古锥传法震寰宇遗迹整颓纲
感梦于檀护东谷庵然炳焕新祖师觌面无回互敢
问檀护还识祖师么蓦拈笔点云祖师法眼如千日
为君指出大家看和尚点看即命堂中领众一日示
腊雪二见题令众作偈我呈偈云一番结瑞一番寒
天地凝然不二看冻破虚空文不露当阳惟放一毫
端童点颔之因和尚出山我往参雪窦奇和尚问云
向上玄关则且置末后一著请师通窦云汝从沩山
来么我云天童雪窦何异沩山窦云吃茶去我云不
劳醉后添杯拂袖便出过江参报恩琳和尚恩问云
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且道那个是你
本来面目我云万里一条铁恩云急走过我即珍重
归位又参灵隐具和尚值上堂我问云钟未鸣鼓未
响早巳葛藤露布了也更升此座堪作甚么具云特
为阇黎我云何必画蛇添足具云更问作么我云也
要对众證盟虽然随处机缘荅问自觉疑情未破见
地不亲奋发自誓绝睡杜言若不明此大事决定罢
参深藏岩谷免玷僧伦至第三日中夜正疑德山未
后句经行檐下并不觉有身心秪一个疑团忽闻飞
来峰作乐声释然顿脱胸中疑虑始知天地同根万
行实¶ 第 583b 页
物一体从前所疑佛祖公案一一了然即有见道偈
曰也大奇也大奇管乐声吹向上机扑碎虚空无向
背倒骑铁马趁须弥(二)大千沙界若浮萍祖佛犹来
却是尘识破这些关捩子一毛头上定乾坤(三)不疑
佛不疑祖大虫元来是老虎横空宝剑露锋铓魔佛
皆挥绝狐种其年正三十五岁不由自愧自喜思古
人一闻千悟我辈钝根吃许多艰辛苦不乘其夙志
安能得到今日耶始知佛法本自现成头头虚明自
照从前未明公案一时颂出及旦呈方丈从头看过
云据子知见悟处分明从今正宜深畜厚养母妄出
头我即礼拜而出不意雪厂兄同过嘉禾参礼本师。

师问云闻汝于飞来峰扑碎鼻孔是否我云和尚那
里得这消息本师云现今赃物捉败我即珍重而出
即命掌副寺一日本师落堂垂问云一喝不作一喝
用诸人作么生会我荅云觅甚么碗师颔之又因本
师诞日上堂我问云威音那畔事朕迹不留兜率降
王宫自扬家丑今日和尚诞辰未审如何指示师云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我云信步踏翻毗卢顶管
教千圣落下风师云上座脚跟在甚么处我便喝师
云好喝我云莫怪渠侬多意气他家曾踏上头关师
云重说偈言我云老老大大作恁么语话师云又恁
么去也我即珍重归位至秋告辞执任欲图适意山
林本师再三不允我乞改任遂命知藏一日侍立次
师举天童密祖垂问唯一师云兴化道紫罗帐里撒
珍珠你作么生会唯一师下语不契汝向这里道一
句看我云满盘托出本师颔笑归方丈自后机缘偈
颂总载录中无更繁叙至丙申元旦上堂毕示拂二
柄命雪厂兄与我出位受付自愧德微行浅识智不
聪岂敢承此大任固辞不受本师云汝各将去他日
自然风云聚会为吾流通正法眼藏嘱之再三不敢
行实¶ 第 583c 页
违师慈命遵付作礼而退至二月初忽命北来访诸
祖庭即时渡江涉晋经历尧都遇古羊二酉宋大苑
马机缘相扣遂请住霍山广胜寺次受汾阳沧起朱
太史请住太子禅院乃遣隐素彻空二禅人复命芙
蓉余因本师有命守志汾阳听其缘分虽与众兄弟
共聚相参实非吾之本意暂遵师命听其前缘今为
诸人恳之再四多少落索一时狼藉了也如上所说
自山僧十八岁出方参学至三十五岁顿脱疑团释
虑心歇从前历尽关山受尽辛苦单为明此一段大
事因缘且问大众还知大事因缘么良久云百尺竿
头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珍重勉旃监院领众作
礼而退。

* 佛事

天童林祖忌拈香云通玄峰顶起万丈洪波太白岩
前会五湖龙象不远剑阁路三千特特南询趋甬上
谁知未到清关先巳藏身北斗虽然争奈鼻孔今日
依然落在顽孙手里蓦顾左右云还有知其落处者
么良久云隐隐常怀旧日嫌相见犹如不相识。

为法华禅德举火云水绿山青妙法流通于三际风
和日暖青莲香喷于人天不从鹫岭亲闻焉得汾河
普济惟此法华禅德忘形荷法克巳为人始自汾河
岸上一旦相逢既而乾明室中九年佐赞今朝撒手
独翛然大地都卢无处著虽然山僧更助汝一道三
昧去也便烧。

** 为淡薄住持起龛

卓拄杖云今朝踏断路头宽脱体无依任往还觌面
与君通一线泥牛巳过万重山。

** 举火

以火炬打○相云淡阇黎还会么般若如大火聚四
边不可凑泊若过得者重关子方许青霄独步闹市
行实¶ 第 584a 页
横身其或未会擸下火炬云蓦面来也。

** 入塔

生本无生灭亦非灭七十馀年化缘事毕得旨归根
退藏于密云敛长空一轮秋月以拄杖指骨衬云且
道者个又向甚处安著乃下骨云大地浑然无缝隙
安身何处不称尊。

** 为渊白西堂举火

渊源磬室演化西秦颠拈倒弄换斗移星驾铁马于
霄汉骑泥牛于河汾十年疑石霜之句今朝决断于
乾明透出通身无影像豁开眼界露全真然虽如是
且道叶落归根一句合作么生掷炬云纵观写出飞
禽迹徐行踏断流水声。

** 为道安上座举火云

大道只在目前何须别寻蹊径若会大道真体自然
随处安静如是则生也安死也安秪如不生不死又
作么生乃擸下火炬云腊月莲华火里看。

** 为云谷沙弥火(名常清)

常光三昧清净本然体遍十方了无去住以火打○
相云会么随处风流无背向脚头脚底总西方苟或
未然山僧重为指出掷炬云一片白云消散外孤轮
皎洁印千江。

** 为天鹅火

心佛众生原不二觉迷幻妄有形差杖头拨出通天
窍任运风流没一些举炬云会么直下明明无背向
凤雏越格是生涯。





行实¶ 第 584b 页

* 杂著

进退之鉴

夫上古住持进退则鉴宜时当然寄四大浮囊于三
界海中若太仓之粒粟其骤进勇退虽千万里何利
害云乎哉良由人情好恶不等进亦是非退亦是非
人不能远鉴至理动为是非所惑一进一退惟任妄
情卒无所主惟圣贤则不然其进必以道则思所以
济人其退必以道则思所以补过其馀进退之顷虽
百折挫而浩然无忧较之卒无所主者何如哉其或
于荣冒宠孳孳为一巳之谋者进则与业会退则为
情转是非之迹动辄纷然因果之招凛然莫隐道人
于进退宁容无择焉原夫圣人洞窥理底存实于中
惟恐斯须或忘之也是故于无量劫专求至道乃破
生死魔而返灵源之实也逮今时迁物变为道人疏
沦溺情海勿求出心究竟为冤彼此何益呜呼大圣
尚慈悯设千万接引之方亦且未拔众生之苦我何
人哉岂可不退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