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a 页 WYG0322-03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四
             宋 李焘 撰
  哲宗
元祐八年五月丁丑朔
戊寅监察御史黄庆基言朝廷仁爱斯民救患恤灾使
无失所之叹者在加意于赈济故比岁淮甸旱仓廪不
足以给民至以上供纲运米赒之前年浙西水本路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b 页 WYG0322-0330b.png
计不足至使江西湖北运米以济之所费无虑数百万
然而不惜重费以济一时不若修举良法以垂惠于万
世盖义仓者良法也始自隋长孙平建议曰古者三年
耕有一年之积九年作有三年之储虽有水旱人无菜
色皆由劝导有方蓄积先备故历世行之以为利焉元
丰间先帝复行其法以为隋唐取于民太重虑民不堪
其求于是纳苗米一石者输义仓米五升可谓至薄矣
夫乐岁粒米狼戾虽多取之不为虐又况纳苗米一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a 页 WYG0322-0330c.png
止输五升固非重敛也蓄积稍丰或有水旱则所至仓
廪自足以济民矣臣去岁道过太平州见饥民甚众而
无流亡沟壑者盖犹有当目义仓所积之米足以赈济
故也又闻苏湖之民虽蒙朝廷运米以济之然饥者朝
不及夕往往不得沾上之惠而殍踣者多矣乃知义仓
诚天下之良法今其条制具在望自今岁复行诏令户
部详度 知越州蔡卞知润州(卞及服古并/政目二日事)知庐州朱
服知寿州(服知庐州在六/年八月十六日)秘书少监王古兼国子祭酒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b 页 WYG0322-0330d.png
己卯新除吏部尚书李清臣为资政殿学士知真定府
以权给事中姚勔论清臣不当召用故也(政目无此六/月十八日又)
(召/)
庚辰承议郎签书颍州节度判官事赵令畤为光禄寺
(政目五月四日事黄/庆基云在十五日)
辛巳王崇极为引进使(政目初五/日事当考)
癸未苏轼同吕希哲吴安诗丰稷赵彦若范祖禹顾临
上言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a 页 WYG0322-0331a.png
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
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
手方多傅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
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
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
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
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b 页 WYG0322-0331b.png
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
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
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
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
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
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
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
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4a 页 WYG0322-0331c.png
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
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
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
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
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
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
甲申尚书左丞梁焘表称疾病乞守藩诏不允焘再请
补外诏断来章及与宽假将治(御集在/十六日) 诏南郊合祭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4b 页 WYG0322-0331d.png
依元祐七年例(政目八日事合取四月丁/巳诏详考之今姑两存) 左宣德郎
蔡肇校勘黄本(明年六月/十三日出) 御史中丞李之纯复中大
夫国子司业赵挺之为京东路转运副使(十五日黄/庆基云云)
封员外郎丁骘知宿州(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为封外)驾部员外郎胡
宗炎提点京西刑狱比部郎中孙亚夫为两浙转运副
使(自蔡肇至孙亚夫皆从/政目惟亚夫实录有之)
乙酉翰林学士兼侍讲范祖禹言近令讲读官同将汉
唐正史内可以进读事迹进呈按讲筵故事讲官讲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5a 页 WYG0322-0332a.png
读官读史若令同进读汉唐史书即是讲官兼读官之
职乞专令读官钞节进读从之
丁亥诏礼官罢议合祭(政目十一日事合取四月/丁巳诏详考之今姑两存) 罢
广南东西路铸折二钱(实录十一日事/政目乃无此)
己丑录京畿囚(政目十/一日事)
辛卯监察御史董敦逸黄庆基皆罢敦逸为荆湖北路
转运判官庆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坐言尚书右丞苏
辙礼部尚书苏轼不当也(新录既于十五日载二人罢/御史除运判且略载吕大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5b 页 WYG0322-0332b.png
(苏辙对上语矣十六日又详载之显是重复今削去/略语但存二人除目政目二人除运判在初四日)
壬辰三省同进呈董敦逸四状言苏辙黄庆基三状言
苏轼吕大防奏曰敦逸言辙应三省同签文字皆以为
辙之罪庆基言轼曰法者天下之平也虽天子之尊不
敢以喜怒而轻重况于人臣乎为人臣者苟欲废法以
私恣喜怒则上窃国柄下贻民患其祸非小也按礼部
尚书苏轼天资凶险不顾义理言伪而辨行僻而坚故
名足以惑众智足以饰非所谓小人之雄而君子之贼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6a 页 WYG0322-0332c.png
者也陛下擢之于罪废之中寘之于侍从之列出守大
藩固宜奉法循理而乃专以喜怒之私轻废朝廷之制
昨知颍州日违法令都厅置簿拘收赏钱不依条例妄
行费用及失入丁真配罪见系京西路提刑司按发取
勘干系官吏轼已移杨州又入为兵部尚书矣乃敢蓦
越申陈致朝廷徇其所请将监司按𤼵公事指挥不得
取勘致令迁延该赦考轼之意特欲姑息小人盖庇旧
吏以沮坏法令而已轼前知杭州日有百姓颜益颜章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6b 页 WYG0322-0332d.png
以受纳官不肯领绢率众人论诉非有大过也轼不遵
法令判令刺配虽尝自劾蒙朝廷放罪而轼之所喜虽
监同按发公事乃妄陈横议令不得取勘轼之所怒虽
所犯止于杖罪乃判令刺配此何道也书曰惟辟作福
惟辟作威臣有作福作威害于而家凶于而国盖言威
福之柄惟人君可以专之也轼为人臣乃欲恣喜怒而
出入人罪原其不遵法令之意盖有轻蔑朝廷之心其
不忠之罪大矣轼自进用以来援引党与分布权要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7a 页 WYG0322-0333a.png
丽者力与荐扬违迕者公行排斥昨荐王巩既除宗正
寺丞又通判杨州竟以不持行检败近者荐林豫自东
排岸不问资序遂差知通利军前者除张耒为著作郎
(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近者除晁补之为著作佐郎(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轼力为援引遂至于此至如秦观亦轼之门人也素号
獧薄昨除秘书省正字既用言者罢矣犹不失为校对
黄本书籍是以奔竞之士趋走其门者如市惟知有轼
而不知有朝廷也为人臣而招权植党至于如此其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7b 页 WYG0322-0333b.png
岂小哉近者高丽人使乞赐书籍此乃祖宗朝故事且
屡尝赐书与之矣轼乃拒违诏旨极言不可及都省批
送礼部令吏人上簿固非重责也轼乃盖庇吏人力陈
强辨期必胜而后止夫都省总领六曹自有上下之分
岂有论事不当尚敢力争原其凌轹都省之意乃有轻
视朝廷之心其不忠之罪又可见矣轼在先朝恣为歌
诗谤讪朝政有司推治实迹具存众皆以为罪在必死
独先帝怜之止从轻典送黄州安置先帝之于轼可谓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8a 页 WYG0322-0333c.png
有再造之恩矣虽天地父母无以过之轼不能感戴厚
恩而乃内怀怨望二圣陛下临御之初以轼为中书舍
人轼因行制诰公然指斥先帝时事略无忌惮傅播四
方士大夫读之有识者为之痛心有志者为之扼腕考
轼之意特欲刺讥先帝以摅平昔之愤尔轼行李之纯
除河北都转运使诰云乃者役钱贷息之敝民兵马政
之劳萃于北方又云河溢为灾老幼奔走流离道路十
年于此矣呜呼其孰能为朕劳来安集使复其旧乎夫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8b 页 WYG0322-0333d.png
宣王承厉王之后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安集
之故见于鸿雁之诗先帝时北方安得有老幼奔走流
离道路之事谓缘役钱贷息民兵马政以致天灾必待
陛下然后能遣使以劳来安集是以先帝方何代乎乃
以厉王之乱相拟也轼行苏颂除刑部尚书诰云乃者
法病于烦官失其守盗贼多有狱市纷然夫先帝明慎
用刑哀矜庶狱始复大理寺刑部详定及三省点检狱
案之制安得法病于烦官失其守至于盗贼多有狱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9a 页 WYG0322-0334a.png
纷然惟汉武帝时暴征远戍于是盗贼竞起至遣直指
之使以督捕之此乃可谓纷扰先帝时何尝闻有此也
轼为此言是以先帝方何代乎乃以武帝之暴相拟也
轼行刘谊知韶州诰云尔昔为使者亲见民病尽言而
不讳阨穷而不悯安知有今日之报乎夫刘谊得罪于
先帝自以职在奉行法度有所不至当公论之而乃张
皇上书用此罢江西提举安得为尽言乎至于安知有
今日之报此语尤不忍闻陛下奉承宗庙当有以显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9b 页 WYG0322-0334b.png
先帝之鸿业休德岂欲报先帝得罪之人乎轼行唐义
问除河北转运使诰云朕修赋役之法黜聚敛之吏去
薄从忠务以养民夫先帝立法岂不欲养民邪先帝用
人岂不欲去刻薄而从忠厚邪今以为务以养民是指
先帝之不能养民也今以为黜聚敛之吏是指先帝用
聚敛之吏也轼行贬吕惠卿诰云苟有蠹国以害民率
皆攘臂而称首夫先帝立法乃欲与天下同利岂有先
帝之圣神英睿冠绝百王如此而乃肯从蠹国害民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0a 页 WYG0322-0334c.png
谋乎轼所行制诰皆在舍人院愿陛下试取而观之盖
有声述不尽者臣请以常人论之对人之子詈人之父
犹且义不胜诛况轼职代王言而实诋先帝按之以法
当如何哉陛下奉承先帝之宗庙岁时荐享未尝不怀
怵惕霜露之感今乃使讥刺先帝之人列于侍从寘在
朝廷臣恐先帝之威灵在天亦当垂愤怒也使轼当今
日得保首领已为幸矣今乃骤迁之亟用之唯恐不及
臣恐天下之人亦有以议陛下也昔杨恽以田彼南山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0b 页 WYG0322-0334d.png
芜秽不治之语讥刺汉朝宣帝尚戮于市窃以讥刺朝
廷其罪小至于讥刺宗庙则其恶不可容矣陛下以轼
为有大功而不敢治则轼自擢用以来未闻有毫发之
功也以轼为有厚德而不可贬则轼之行已贪污积恶
靡所不有至如结托常州宜兴知县李去盈强买姓曹
人抵当田产致其人上下论诉进状者凡八年方与断
还其秽恶之迹则未敢上渎圣聪不可谓有德者也自
轼进用人望其改过自新而乃恣为喜怒自擅威福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1a 页 WYG0322-0335a.png
引朋党紊乱纪纲公行制诰指斥先朝原其不敬宗庙
之意乃有轻视陛下之心然而累年于兹人不敢言者
以辙身为执政朋党亲戚布在要路权势熏灼内外能
立致人于祸患故畏惮而不敢言尔臣虽至愚非不知
言发则祸至然而义激于中不能自止故力为陛下言
之望赐英断上以释先帝之谤议次以正今日之典刑
仍令中书省削去轼所行诰辞言涉刺讥者以示人臣
大不恭之戒又言曰治天下者必先于正朝廷正朝廷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1b 页 WYG0322-0335b.png
必先于破朋党自非明足以察微公足以兼听睿足以
独断者未有不为奸邪所蔽也当有唐之世王叔文韦
执谊柳宗元之徒结为朋党渎乱纪纲一时名士莫不
归之几坏天下赖宪宗刚明立行斥逐故小人不得以
行其志文宗时牛僧孺李宗闵杨虞卿之徒更相傅会
上则蔽人君之耳目下则擅朝廷之权柄文宗至临朝
兴叹然终不能去也观宪宗之所以治文宗之所以乱
可为治世之鉴戒矣不谓今日亲见此敝臣近言礼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2a 页 WYG0322-0335c.png
尚书苏轼已历疏其所为矣窃见门下侍郎苏辙怀邪
徇私援引党与怙势曲法务与其兄相为肘腋以紊乱
朝政轼则外许人差遣而公荐之辙则内为之应而引
用之附会者立与进用违忤者公行排斥上不畏国法
下不顾公义臣请疏其显然之迹按轼与吕陶交结至
厚昨者荐陶自代遂除为起居舍人近日中书舍人陈
轩缘馆伴高丽人使请赐书籍事轼恶轩之不附己也
遂公奏于朝力加排诋意欲使轩补外乃迁陶为中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2b 页 WYG0322-0335d.png
舍人(陶迁中书舍人/在后六月八日)夫词掖近臣乃陛下之侍从轼犹
敢公然排斥不附己之人而阴欲进其党与其擅威福
之罪大矣轼知颍州日赵令畤为本州签判轼与之往
还甚密每赴赵令畤筵会则坐于堂上入于卧内惟两
分而已其家妇女列侍左右士论极以为丑轼乃公荐
于朝称其才美访闻苏辙见议除令畤差遣其肆欺罔
之罪大矣(五月四日令/畤光禄丞)国子司业赵挺之为御史日屡
言轼不公事迹轼居礼部统辖国子监日务捃摭太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3a 页 WYG0322-0336a.png
中事凡所判状多不依学制意欲沮抑挺之使之补外
访闻苏辙见议除挺之为转运副使以同列商议未合
故未敢进呈其挟私怨而忘公义乃至于此太府寺丞
文勋以篆字游于轼之门初不以公正吏才称也轼既
援引辙遂除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在正月/十九日)夫监司按察
一路寄委不轻岂可以非才而授其职徇私情而弃国
法乃至于此冯如晦为夔州路转运使日按𤼵公事不
当见系御史台推治未结绝间辙以川人遂除馆职差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3b 页 WYG0322-0336b.png
知梓州近断敕方下如晦虽以法夺官而差遣与职竟
不动也可谓循法用人乎其恣横乃至于此赵卨帅鄜
延日欲弃熙河而不敢献议乃以书抵大臣是时辙为
中丞得其书即为论列赖谏官刘唐老疏其交通诬罔
之迹谋遂不行陛下虽不加罪而亦略无愧耻欺罔乃
至于此前日臣尝言执政不务协和凡欲行一事除一
差遣商量累日多不能合甚者几于忿争极伤国体盖
辙欲进其党与故众论不肯相从尔士大夫不顾节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4a 页 WYG0322-0336c.png
而竞相结托以希进身者由大臣倡率之也臣愚不知
大臣之交结党与其意何所为也方今侍从之间为其
党者十有四五矣省寺之间为其党者十有六七矣馆
阁之间为其党者十有八九矣其馀阴相傅会者不可
一二言也轼尝自言陛下称其兄弟孤立以为必不疑
也是以敢交结党与而无所忌惮又其党言陛下许轼
大用以为必见信也是以士大夫莫不争趋其门以图
进取上下唱和合为一党牢不可破浸淫日久臣恐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4b 页 WYG0322-0336d.png
权势愈甚朋党愈多则为国家之患良未已也陛下可
不深虑耶且人臣事君惟有忠尔一言涉于欺罔则终
身不可以诚信委之按辙荐王巩累数百言陛下真以
为可用也既而淮南提点刑狱钟浚根究王巩在任日
秽恶狼籍实迹具存遂谪为监当而辙亦怡然自若略
不引咎程之邵辙之表弟也昨任夔州路转运判官按
知云安军孙拱事拱与之邵互论见系推治未见曲直
乃除之邵为都大提举茶事(六年十二月/六日除之邵)且事在有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5a 页 WYG0322-0337a.png
当原情定罪岂可以亲戚之故乃骤移差遣更获美迁
且为人臣者不当有己岂有兄之所喜则立加进用兄
之所怒则阴为排斥忘尽忠体国之诚而用招权徇私
之志不加斥免何以控御臣下至如轼之罪恶其最大
而不可容者乃忘先帝保全之恩忽陛下擢用之意因
行制诰公肆刺讥以法论之指斥乘舆罪在不赦而况
指斥宗庙乎虽陛下仁圣欲示兼容然而轼之情理不
顺其如国法何其如公议何此固人神之所共恶也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5b 页 WYG0322-0337b.png
雄曰天地无不容也不容于天地者其帷不仁不义乎
陛下试考轼辙所为可谓不仁不义者矣是安可容邪
孔子曰恶居下流而讪上者盖以其轻肆语言不知忌
惮则无所不为故可恶也陛下试观轼辙所为稍失控
御则何所不至盖既敢讪谤则是怀无上之心矣自古
奸臣未见此比惟其权势熏灼内外故士大夫各怀顾
望不敢尽言于是吕大防苏辙等奏曰庆基言轼所撰
李之纯等六人诰文涉讥毁先帝其间陆师闵诰一道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6a 页 WYG0322-0337c.png
系范百禄词非轼所撰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彊
兵以鞭挞四方而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
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然
耳昔汉武帝好用兵重敛伤民昭帝嗣位博采众议多
行寝罢明帝尚察屡兴惨狱章帝改之以宽厚并当时
天下悦服未有以为谤毁先帝者也至于本朝真宗即
位弛逋欠以厚民财仁宗即位罢修宫观以息民力凡
此皆因时施宜以补助先朝阙政亦未闻当时士大夫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6b 页 WYG0322-0337d.png
有以为毁谤先朝者也近日元祐以来言事官有所弹
击多以毁谤先帝为词非唯中伤士人兼欲摇动朝廷
意极不善若不禁止久远不便苏辙又奏曰臣昨日取
兄轼所撰吕惠卿诰观之其言及先帝者有曰始以帝
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亦岂
是讥毁先帝者耶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己行之事
但未暇改耳元祐初改正追述先帝美意而已太皇太
后曰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当时大臣数人其间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7a 页 WYG0322-0338a.png
有不善不肯諌止吕大防曰闻永乐败后先帝尝曰两
府大臣略无一人能相劝谏然则一时过举非先帝本
意明矣太皇太后曰此事皇帝宜深知大防曰皇帝圣
明必能照察此事于是得旨敦逸庆基并与知军差遣
(大防辙等云云新录并㨿龙川略志但不载与二人知/军差遣今并增入敦逸庆基除运判政目于初四日书)
(其/事)
甲午户部言左班殿直赵叔峣自陈系袒免亲为父亡
解官持服乞比附宗室换官体例支给请受按宗室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7b 页 WYG0322-0338b.png
使臣丁忧并不许解官所以不罢俸给今若依外官丁
忧例更不支给俸钱虑或失所欲乞应宗室任小使臣
丁忧父祖俱亡者袒免亲许给俸非袒免亲许给半俸
从之 权户部尚书钱协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协权户/部当检)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韩宗道为户部侍郎
(六年十二月以户/侍为宝制知开封)端明殿学士邓温伯为兵部尚书(政/目)
(十八日实录/在二十三日)龙图阁待制知陜州王震知永兴军(政目/十八)
(日实/录无)集贤院学士知河中府李周知陜州(政目五月/十八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8a 页 WYG0322-0338c.png
部员外郎孙朴为司封员外郎(政目五月十八日/四月初二日工外)
乙未尚书左丞梁焘奏乞便郡养疾诏不允
丙申左朝请郎新荆湖北路转运判官董敦逸知临江
军左朝请郎新福建路转运判官黄庆基知南康军敦
逸庆基既有旨与知军差遣而御史中丞李之纯及侍
御史杨畏监察御史来之邵亦言二人诬陷忠良朝廷
容贷止令出使臣恐后人观望得任私意敢肆狂诬故
遽责之(据苏辙龙川略志进呈二人疏日已有旨与知/军差遣不缘御史章也李之纯等时亦有言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8b 页 WYG0322-0338d.png
(今据略志稍加删修绍圣/元年四月乙巳当参考)
戊戌校书郎陈师锡为工部员外郎集贤校理著作佐
郎时彦为兵部员外郎集贤校理(政目二十二/日实录无)朝奉郎
常安民为开封府推官(政目二十八日三年五月八日/安民自太博为丞四年二月二)
(日为江/西运判)太仆寺丞刘当时为河北转运判官(政目二/十二日)
己亥皇弟武成节度使祁国公偲加开府仪同三司(政/目)
(在二十/六日) 黄庆基董敦逸既责苏轼以劄子自辨曰臣
自少年从仕以来以刚褊疾恶尽言孤立为累朝人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9a 页 WYG0322-0339a.png
所知然亦以此见疾于群小其来久矣自熙宁元丰间
为李定舒亶辈所谗及元祐以来朱光庭赵挺之贾易
之流皆以诽谤之罪诬臣前后相傅专用此术朝廷上
下所共明知然小人非此无以深入臣罪故其讣须至
出此今者又闻台官黄庆基复祖述李定朱光庭贾易
等旧说亦以此诬臣并言臣有妄用颍州官钱失入丁
真死罪及强买姓曹人田等虽知朝廷已察其奸罢黜
其人矣然其间有关臣子之大节者于义不可不辨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19b 页 WYG0322-0339b.png
先任中书舍人日适值朝廷窜逐大奸数人所行诰词
皆是元降词头所述罪状非臣私意所敢增损内吕惠
卿自前执政责授散官安置诛罚至重当时蒙朝旨节
录台谏所言惠卿罪恶降下既是词头所有则臣安敢
减落然臣子之意以为事涉先朝不无所忌故特于诰
词内分别解说令天下晓然知是惠卿之奸而非先朝
盛德之累至于窜逐之意则已见于先朝其略曰先皇
帝求贤若不及从善如转圜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0a 页 WYG0322-0339c.png
终焉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发其宿奸谪之辅郡尚疑改
过稍畀重权复陈罔上之言继有砀山之贬反覆教戒
恶心不悛躁轻矫诬德音犹在臣之愚意以为古今如
鲧为尧之大臣而不害尧之仁宰予为孔子之高弟而
不害孔子之圣又况再加贬黜深恶其人皆先朝本意
则臣区区之忠盖自谓无负矣今庆基乃反指为诽谤
指斥不亦矫诬之甚乎其馀所言李之纯苏颂刘谊唐
义问等诰词皆是庆基文致附会以成臣罪只如其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0b 页 WYG0322-0339d.png
有劳来安集四字便云是厉王之乱若一一似此罗织
人言则天下之人更不敢开口动笔矣孔子作孝经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幽王之诗也不知孔子诽谤指
斥何人乎此风萌于朱光庭盛于赵挺之而极于贾易
今庆基复宗师之臣恐阴中之害渐不可长非独为臣
而言也又庆基所言臣行陆师闵诰词云侵渔百端怨
讟四作亦谓之谤讪指斥此词元不是臣行中书案底
必自有主名可以覆验显是当时掌诰之臣凡有窜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1a 页 WYG0322-0340a.png
之人皆似此罪状其事非独臣也所谓侵渔怨讟者意
亦指言师闵而已何名为谤讪指斥乎庆基以他人之
词移为臣罪其欺罔类皆如此又庆基所言臣妄用颍
州官钱此事见蒙尚书省勘会次然所用皆是法外支
赏令人告捕强恶贼人及逐急将还前知州任内公使
库所少贫下行人钱物情理如此皆可覆验又庆基所
言臣强买常州宜兴县姓曹人田地八年州县方与断
还此事元系臣任团练副使日罪废之中托亲戚投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1b 页 WYG0322-0340b.png
依条买得姓曹人一契田地后来姓曹人却来臣处昏
赖争夺臣即时牒本路转运司令依公尽理根勘仍便
具状申尚书省后来转运司差官勘得姓曹人招服非
理昏赖依法决讫其田依旧合是臣为主牒臣照会臣
悯见小人无知意在得财臣既备位侍从不欲与之计
较曲直故于招服断遣之后却许姓曹人将元价抽收
仍亦申尚书省及牒本路施行今庆基乃言是本路断
遣本人显是诬罔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2a 页 WYG0322-0340c.png
又庆基所言臣在颍州失入丁真死罪此事已经刑部
定夺不是失入却是提刑蒋之翰妄有按举公案具在
刑部臣窃料庆基所以诬臣者非一臣既不能尽知又
今来朝廷已知其奸妄而罢黜其人臣不当一一辨论
但人臣之义以名节为重须至上烦天听也太皇太后
令辙谕轼曰缘近来众人正相捃拾且须省事轼乃具
劄子称谢曰天慈深厚如训子孙委曲保全如爱支体
感恩之涕不觉自零伏念臣才短数奇性疏少虑半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2b 页 WYG0322-0340d.png
犯患垂老困谗非二圣之深知虽百死而何赎伏见东
汉孔融才疏意广负气不屈是以遭路粹之冤西晋嵇
康才多识寡好善闇人是以遇钟会之祸当时为之扼
腕千古为之涕流臣本无二子之长而兼有昔人之短
若非陛下至公而行之以恕至仁而照之以明察消长
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则臣已下从二子游久矣岂复
有今日哉谨当奉以周旋不敢失坠便须刻骨岂独书
绅庶全蝼蚁之躯以报邱山之德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3a 页 WYG0322-0341a.png
癸卯礼部尚书苏轼言臣伏见元祐贡举敕诸诗赋论
题于子史书出如于经书出而不犯见试举人所治之
经者听臣今相度欲乞诗赋题许于九经孝经论语子
史并九经论语注中杂出更不避见试举人所治之经
但须于所给印纸题目下备录上下全文并注疏不得
漏落则本经与非本经举人所记均一更无可避兼足
以示朝廷待士之意本只以工拙为去取不以不全之
文掩其所不知以为进退于忠厚之风不为无补诏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3b 页 WYG0322-0341b.png
奏今来一次科场未得出制度题目 龙图阁直学士
知成都府蔡京请便郡诏不允
甲辰秘阁校理余中为著作佐郎(政目二十八日二月/十六日除秘阁校理)
 侍御史杨畏言伏睹近降指挥令两省各举台官两
员者风宪之任治忽所系人主耳目所寄之地可谓重
矣未闻令宰相属官举御史御史与宰执最为相关之
地执政已不自差而使其属举之其异于自差无几矣
诏前降两省举台官指挥更不施行(王铚元祐八年补/录五月事附见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4a 页 WYG0322-0341c.png
(末当/考)
六月戊申建武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玮卒上奠哭之
赠开府仪同三司(赠开府政目十/八日事今附此)
庚戌太妃门客兖彦章补假承务郎(政目四日事明年/三月七日当考)
 陜西转运使判官张景先升为副使(政目四日事来/之邵云云在七)
(月二/日)
辛亥礼部言检准元祐五年二月十六日𠡠勘会科场
新兼诗赋虑诸路阙诗赋试官其通判内有可差之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4b 页 WYG0322-0341d.png
亦许差充又元祐五年三月十九日礼部状准条诸州
应举不满百人转运司预相度指近便州并试欲诸州
应举不满一百五十人者权依上条并试从之
甲寅起居郎兼权给事中姚勔起居舍人吕陶并为中
书舍人(五月十六日黄庆/基言可考政目同)秘书少监王古为起居郎(政/目)
(初八/日)秘书丞吕希纯为起居舍人(政目初/八日)监察御史来
之邵为殿中侍御史(政目初/八日)知润州集贤校理崔公度
为秘书少监公度辞不至加直龙图阁仍知润州(公度/先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5a 页 WYG0322-0342a.png
(集校知润州在六年闰八月六日政目初八日公度秘/少实录无之绍圣二年十一月六日乃以新除秘少知)
(宣州按公度傅知润州以起居郎召辞章再上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复知润州未满岁除秘书少监辞如初除)
(直龙图阁仍知润州召赴阙复辞绍圣二年再除秘书/少监又力辞得知宣州据公度傅除直龙图阁不见的)
(月日今/附此)右朝奉郎司农少寺丞秦定为江南东路转运
判官(政目初八日实/录在二十一日) 王筌冲照处士(政目初八日书/王筌冲照处士)
(其事当考/筌何人) 礼部尚书苏轼乞知越州诏不允
戊午中大夫守尚书左丞梁焘充资政殿学士同醴泉
观使先是焘以疾求罢有诏与在京宫观使宰相奏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5b 页 WYG0322-0342b.png
故事非宰相不除使遂置同使之名以宠之(七月八日/知颍昌梁)
(焘罢政必有因缘而实录但称以疾新旧傅皆然邵伯/温作杨畏傅云畏寄声章惇云以苏吕势逐刘挚梁焘)
(则焘亦必被弹射也当考政目同观使亦系十二日元/祐六年正月冯京已除中太一宫使京亦未尝为宰相)
(也不知焘傅何/以云然当考)焘初以议边事不合即属疾求罢章累
上皆遣内侍封还仍问所以必去之理并密访人材焘
曰信任不笃言不见听而询人材之可用者非臣敢当
也使者再至乃具手奏谓人材可大任者圣主当自知
之但须识别邪正公天下之善恶使官家左右前后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6a 页 WYG0322-0342c.png
得正人则天下受福宗社有庆矣陛下必欲知可大用
之人无过于图任旧人中坚正纯厚有人望者不牵左
右好恶之言以移圣意天下幸甚既授资政殿学士同
醴泉观使又四上章求补外出知颍昌临行遣内侍赐
茶药宣谕曰已用卿言复相范纯仁矣(出知颍昌在七/月八日此据梁)
(焘行状删修其信否当考梁焘行状张舜民作公力陈/疾自佚惧废国事虽曲示优眷义非敢安章三入遣内)
(侍封还公又力辞之先是公论边事不决预以书箧衣/囊寄置别舍翌日空府第迁观音佛祠引去表再上诏)
(不允仍断来章赐以优告公意谓大臣议论多不得行/何以补报决以得请为期章累拜不已上连遣近珰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6b 页 WYG0322-0342d.png
(继至第封还劄子问所以必去之理及令密访人材公/曰信任不笃言不见听而询问人材之可用者非臣敢)
(当也使者再至即为手奏谓人材可大任者圣主当自/知之但须识别邪正公天下之善恶使官家左右前后)
(皆得正人则天下受福宗社有庆矣陛下必欲知可大/用之人无过于图任旧人中坚正纯厚有人望者不牵)
(左右好恶之言以移圣意天下幸甚而公请愈坚又明/日宣仁谕宰相许解机政令与在京宫使故事非宰相)
(不除使遂置同使之名以资政殿学士同醴泉观使公/辞特置使名恩礼优重官制以来未有前比臣不敢当)
(愿得便郡以就安养两宫遣近臣宣谕曰官家不欲卿/去方且大用公但感激恩遇而已寻复疏陈前所言力)
(辞同醴泉观使章四入改知颍昌府充京西北路安抚/使以疾免谢辞出都之日上命中贵人赐茶药宣谕已)
(用卿言用旧人复相范/纯仁候知卿安即召矣) 手札赐吕大防曰见任执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7a 页 WYG0322-0343a.png
官阙员稍多今欲先除右仆射一员若以见任人递迁
除授又虑中外人情不与必致议论纷纭今思之不若
且于旧人中图任欲除范纯仁作右仆射不知如何或
得稳当且先遣一御药院官赍诏书召赴阙然后降麻
大防奏进用大臣非臣所敢僭预如所宣示实允群议
己未遣勾当御药院李倬赍诏书赐观文殿大学士太
中大夫知颍昌府范纯仁令乘驿赴阙先是侍御史杨
畏言外议以苏颂初罢恐必用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7b 页 WYG0322-0343b.png
事二人而已一则天资褊狭非有疏通济务之材且徇
已强愎未必无怀恩报怨之意一则器业节操材望之
类一切未见可取只缘联姻近戚而处本兵中外已籍
籍不平况任宰相乎(右丞郑雍同知/枢密院韩忠彦)于是闻将以纯仁
为右仆射畏又言治天下者赏罚号令而况宰相佐人
君出赏罚号令以示至公哉纯仁去岁帅太原府守边
无状上下失备西贼乘之犯麟州蹂践千里死者数万
人方罢帅降官名在谪籍而陛下遽命以为相是赏罚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8a 页 WYG0322-0343c.png
不正而功罪未判也以为功则罪籍未除以为罪则未
应除召况为相哉陛下命相而赏罚未明何以昭示天
下哉自是七疏皆不听监察御史来之邵又言纯仁师
事程颐闇狠不才于国无补及纯仁至畏又言纯仁自
颍昌府被召未入见而张盖过内门为不恭太皇太后
皆不听(此据王铚元祐八年补录增入铚又云太皇太/后觉言者观望吕大防苏辙意屡攻罢宰相执)
(政以纯仁旧德故召用待至国门始下制畏与之邵俱/论纯仁不当为宰相当时皆谓畏等阴受风旨非公论)
(也铚所云盖与邵伯/温略同须更考详)或曰畏与苏轼辙俱蜀人前击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8b 页 WYG0322-0343d.png
挚后击苏颂皆阴为辙地太皇太后觉畏私意故复自
外召用纯仁畏寻又言辙不可大用云(此据邵伯温辨/诬畏为辙地恐)
(未必然已见六年十月十八日并二十八日当与王铚/所录并考政目召范纯仁系十二日或改己未十三日)
(作是日/戊午)
辛酉资政殿大学士右光禄大夫知扬州张璪卒赠右
金紫光禄大夫赐绢五百疋谥简翼(此据王存墓志新/录阙璪传缘旧录)
(阙卷故也王铚补传亦当别修政目于二十八日书赠/璪金紫于七月十二日书赐绢五百疋璪墓志王存作)
(杂录第一/册有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9a 页 WYG0322-0344a.png
壬戌门下中书后省言准朝旨编修在京通用条贯取
到在京诸司条件修为一书除系海行一路一州一县
及省曹寺监库务法皆析出关送所属内一时指挥不
可为永法者且合存留依旧外共修成敕令格式若干
册所有元祐三年十月终以前条贯已经删修收藏者
更不施行其十一月一日以后续降自为后𠡠及虽在
上件月日以前若不经本省去取并已行关送者并合
依旧施行仍乞随𠡠令格式名冠以元祐为名从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29b 页 WYG0322-0344b.png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言臣伏
见元祐五年秋颁条贯诸民庶之家祖父母父母老疾
无人供侍子孙居丧者听尊长自陈验实婚娶伏以人
子居父母丧不得嫁娶人伦之正王道之本也孟子论
礼色之轻重不以所重徇所轻丧三年二十五月使嫁
娶有二十五月之迟此色之轻者也释丧而婚会邻于
禽犊此礼之重者也先王之政亦有适时从宜者矣然
不立居丧嫁娶之法者所害大也近世始立女居父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0a 页 WYG0322-0344c.png
及夫丧而贫乏不能自存并听百日外嫁娶之法既已
害礼伤教矣然犹或可以从权而冒行者以女弱不能
自立恐有流落不虞之患也今又使男子为之此何义
也哉男年至于可娶虽无兼侍亦足以养父母矣今使
之释丧而婚会是直使民以色废礼耳岂不过矣哉春
秋记经礼之变必曰自某人始使秉直笔者书曰男子
居父母丧得娶妻自元祐始岂不为当世之病乎臣谨
按此法本因邛州官吏妄有起请当时法官有失考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0b 页 WYG0322-0344d.png
便为立法臣备位秩宗前日又因迩英进读论及此事
不敢不奏伏望圣慈特降指挥削去上条稍正礼俗癸
亥诏从轼请
甲子资政殿学士知真定府李清臣为户部尚书(政目/六月)
(十八日实录在八月二十五日复召清臣/必有议论但未见记录者当考求追附)资政殿学士
同醴泉观使梁焘知颍昌府(此据政目焘与刘安世同/出实录在七月癸未今不)
(取/)宝文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刘安世知真定府(政目六/月十八)
(日实录在八月二十七日今从政目/韩瓘云云当附注八月二十七日)提点河东路刑狱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1a 页 WYG0322-0345a.png
毕仲游为职方员外郎(政/目)
乙丑左宣德郎秘书省校对黄本秦观为正字(政目十/九日实)
(录在七月/二十四日)
丙寅刑部言修立到司门条内陈请废置移复城门关
津桥道并申刑部及部送官物出入画时具部送人姓
名申所属寺监及尚书本部从之
戊辰诏诸元无县学处辄创及旧学舍损坏许令人户
出备钱物修整者各杖一百以尚书省言外路多违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1b 页 WYG0322-0345b.png
科率造学故也 权工部侍郎王钦臣权吏部侍郎(政/目)
(二十/二日)都水监丞鲁君贶为水部员外郎(政目二/十二日)秘阁校
理徐王府记室龚原为两浙转运判官(政目二/十二日)
辛未吏部言应转运提刑司依赦奏到知州县令在任
政迹优异者乞与升名次从之
壬申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左朝散郎
苏轼知定州(按苏轼奏议八月十九日以端明侍读礼/书论读汉唐正史则六月二十六日不应)
(已除定又实录于九月十三日再书除定州恐六月二/十六日所书或误不然六月二十六日初除寻不行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2a 页 WYG0322-0345c.png
(九月十三日再除而实录不能详记所以也当考六月/八日轼乞越州不允七月二十四日轼又以新知定州)
(乞改知越州诏不允政目亦/于二十六日书苏轼知定州)资政殿学士知定州许将
知扬州(政目六月/二十六日)
癸酉尚书省言昨勘会官员因恩赏与占射差遣者到
部凡在选久待名次之人皆被升压有及一二年已上
未到注授者虑亦有可减与别等恩例送吏部子细参
照申初谓占射差遣亦或可减与别等恩例仍为事不
当得此酬奖或已得转官循资而涉侥倖者即与删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2b 页 WYG0322-0345d.png
或与改授指射升名之类非谓必欲全罢占射今吏部
一例改换减年磨勘却是岁增转官荫补请给本部四
选合再行看详从之 尚书省言访闻诸路兵夫多被
奸恶之人以贷卖熟食为名阴加屠害其部辖官司地
分干系人又以弊源深远刑名至重不切擒捕只以逃
走为名致无由究治缘未有特立告捕赏罚专条其本
县令佐及部辖兵夫官司并地分人同队兵夫等亦各
未有觉察赏罚连坐之法合付刑部立法从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四百八十四 第 33a 页 WYG0322-0346a.png
甲戌都水使者吴安持为太仆卿(政目二十八日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安持)
(为都水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再任)
乙亥左朝散大夫权发遣河北路转运副使叶伸落发
遣字(缘七月二日来之邵论张景先/及叶伸故特出此或削去可也)
是月直龙图阁知秦州吕大忠加宝文阁待制再任(据/大)
(忠本傅云除直龙图阁知秦州满岁加宝文阁待制再/任行状云除宝制再任在八年按大忠以元祐五年六)
(月二十八日加直龙图阁知秦州至八年六月/恰满三岁因附见月末更俟考详或附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