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a 页 WYG0318-014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三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六年三月甲辰朔诏秦凤路效用进士窦长裕窦
解招纳蕃部有劳贡院考试不中格宜依特奏名人例
就试
丁未权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绛兼侍读学士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b 页 WYG0318-0149d.png
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御史刘孝孙言绛决狱多徇私情
乞改除散局而绛亦恳求罢府事故也 知瀛州龙图
阁直学士孙永为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永在瀛州
凡二年于是召入白沟界河常患北人绝河捕鱼巡检
赵用擅引兵北渡焚族帐故敌数侵略境上上遣中使
密访虚实因奏南北通好久但缘赵用起衅若罪之则
无事矣顷之敌聚兵连珠等寨亘四十里邀边臣会议
永遣使谕以边吏冒禁已系狱矣何至是耶敌曰若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a 页 WYG0318-0150a.png
人已治能以醪糒犒师则当归永令霸州遗而遣之(责/赵)
(用在五年闰/七月十三日) 熙河路经略司言二月丙申(二十/二日)克复
河州斩千馀级摩正遁走生擒其妻子是日守香则城
钤辖奚起言蕃贼数千犯城掠辎重粮草侍禁田琼部
弓箭手七百馀人救援至牛精谷及其子永吉皆战死
丁酉(二十/三日)遣苗授等领骑至香则城杀退蕃贼臣等以
大军继之进讨牛精诸谷助贼蕃部焚荡族帐获千馀
级即日回香则城经度版筑以道路尚阻戊戌(二十/四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b 页 WYG0318-0150b.png
遣景思立王君万通路斩三千级复得所掠及获牛羊
粮斛等不可胜数于是辅臣皆贺上谓王安石曰非卿
主谋于内无以成此(绍圣二年九月苗授传授上党人/从韩琦辟为陜西经略司准备差)
(使累迁供备库副使熙宁五年朝廷新复镇洮明年授/以兵从王韶为先锋破香则城进拔河州贼退围香则)
(城以迎归师韶遣裨将田琼救之斗死乃以五百骑属/授夜驰往授勒所部令日晨当击贼士卒皆贾勇大败)
(之休卒二日贼犹要我于喀木滂注矢如雨众惧授声/言曰第进无恐毡排数日且至前驱者传呼贼惊乱力)
(战数十里斩首四千级居数月又破贼牛精谷斩首三/百级遂取河西诸城城之赐号定羌又城香则赐号宁)
(河寨始尽得河湟故地徙知德平军授知德顺在/五月四日黄琮刘舜卿荐授四月二十七日可考)时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3a 页 WYG0318-0150c.png
洮岷州虽共为一路而实未复韶方图进兵上手诏令
所议不须申覆及上奏亦不必过为详谨妨事韶以香
则城为大军来往根本地乃先令城守然后领兵由此
讨定河州摩正战败弃城跃去会降羌反变复围香则
而诸羌结集屯积庆寺以应之韶回军欲击诸羌而摩
正已复入河州韶兵首尾不相及乃止解香则围破积
庆寺诸羌而还 诏赠田琼礼宾使妻封县君父普弟
祥各迁一官赐银绢各三百录其子孙三人永吉子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3b 页 WYG0318-0150d.png
人仍令厚抚其家已而王韶奏琼所部兵亦获三百馀
级然失主将欲不与赏蔡挺以为非亲兵当赏王安石
曰明告谕以有功特放罪更不赏则足以明法又议琼
亲兵文彦博曰前后行遣不得政缘事干众尔挺曰李
宪欲俱不与赏安石曰将死事若左右前后力可以救
助之人不能救助而不诛即今后将官难保首领兼将
官御士卒尚严若将死而左右前后之人可以无诛即
因兵交之际害其主将主将被贼杀者有矣以此须宜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4a 页 WYG0318-0151a.png
惩其左右前后力可以救助而失于救助者若本不在
左右前后而力战有功反以失主将不赏又或加罪即
不为允缘兵事左右有局各司其局势不能相及即无
缘任其罪责虽复杀之于后何所惩艾臣以谓须下王
韶令推问琼左右前后兵级力能救琼死者禁奏听裁
其馀有功者令依例疾速保明闻奏或以为当密或以
为动众上卒从安石议安石又论琼父子死事一子又
伤宜以琼所合迁官于例外更迁其子官上以为然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4b 页 WYG0318-0151b.png
连日悼痛琼不已也 熙河路副都总管高遵裕言臣
初欲同领兵收复河州以牒知夏国点集甚盛遂议留
臣为熙州声援甲午(二十/日)大军行后三日告捷会牒报
西兵至不知其数见已过黄河在天都山芦子川去本
州裁三驿又马衔山后康古见有人马五七千出没巡
绰臣已报王韶等请分率已胜兵马数千回赴本州以
威示夏人使知已复河州以折其内侵之谋为熙州根
本之固上批恐遵裕以不得预河州之行故张大夏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5a 页 WYG0318-0151c.png
声势希功生事可严诫约但令谨备毋得小有侵犯已
而上令止用可严诫约以下批语付之初议取河州遵
裕曰古谓举事先建堡寨以渐进取故一举拔武胜今
兵未足粮未充一旦越数舍图人之地使贼能阻要害
我军进无所获退不得旋殆矣王韶与李宪笑曰公何
遽相异耶檄遵裕守镇洮韶既行或傅贼且至熙人大
恐遵裕单骑宿城外众恃以安(此据遵裕本傅今附见/诏遵裕谨备后众恃以)
(安等语/当考) 上既阅河州奏曰闻外间纷纭以为王韶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5b 页 WYG0318-0151d.png
军覆没此必高遵裕唱之王安石曰造作如此语言者
众恐非因遵裕唱之也遵裕但不能料夏国不敢来尔
如王韶即从初便料知夏国不敢来上曰若不能料即
不敢往河州矣初河州未闻吉语蔡延庆牒张守约令
留千兵守二堡以三千赴救王韶开道路守约奏准催
促军须所牒如前臣以为二堡不足守今韶以精兵万
人尚为贼所扼臣以三千人往必恐败事臣以此不敢
依军须所牒尽领五千人往蔡挺言守约当绌事与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6a 页 WYG0318-0152a.png
涣相类才见贼便逗留避事不绌无以御将帅安石曰
守约但不从军须所牒留人非避事不往挺曰军须所牒
固不当从缘与高遵裕商量高遵裕即合节制守约者
文彦博曰但言与遵裕商量却无遵裕牒挺固言守约
当绌上笑曰守约非不行第要尽将兵去耳挺及冯京
皆言守约不合多要兵安石曰若如所闻韶以精兵万
人往而见扼即守约以三千人为少不足怪挺又争曰
经略使被围三百人亦当往三千人乃不肯往安石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6b 页 WYG0318-0152b.png
军须所牒守约恐不当遵禀上曰固也既而枢密院乞
下王韶相度如经略总管不在本州合令何人权节制
上曰自是蔡延庆不合干预节制高遵裕当节制分明
安石曰朝廷置官各有职分今不当旋问王韶挺言经
略使出副总管一面指挥兵马从来有此例安石曰只
为近年无经略使出外副总管在内事然不妨副总管
节制得兵官挺又言臣巡边时副总管亦不敢行文书
安石曰从来副总管不敢干帅府权柄又经略使虽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7a 页 WYG0318-0152c.png
实无事可施行故不敢行文书耳若经略使围闭隔绝
即副总管指挥偏裨会合孰敢不从且孰以为越职彦
博因言高遵裕怀奸若通远军空虚致夏国兵来疏虞
即以为蔡延庆罪安石曰通远军疏虞则高遵裕亦不
容委罪蔡延庆上曰或是匆遽如此无它意否但令高
遵裕分析如何不行遣却令军须所移牒冯京曰蔡延
庆等得此疑朝廷责怒必惶扰上曰无妨蔡挺又言恐
王韶既往康乐城高遵裕未知所领职分安石曰但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7b 页 WYG0318-0152d.png
指挥问经略使在河州副总管自合节制因何却令军
须所行遣军事令分析闻奏即遵裕自知职分上以为
然吴充等又言恐韶不欲以节制付遵裕故令相度安
石曰若韶疑遵裕害事自当奏乞移却如未移却当各
守职分上曰除移却即可若不移却自合还彼职分已
而蔡延庆自劾擅指挥军事以仓猝故乞上坐臣罪佥
谓延庆无可罪安石曰延庆终以为都总管不在故无
人可指挥军事高遵裕亦习见目前事不谓可以节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8a 页 WYG0318-0153a.png
诸将固当分明说与令知职分佥欲立条安石曰不用
更立条但云都总管既出即副总管自合节制以次官
指挥军事佥以为须事干机速申禀不及者乃听如此
吴充曰恐邻路难关牒上曰若军须所关牒邻路亦自
可承禀安石曰新条邻路事应出兵不出兵致阙误即
有责虽一使臣行文书若合出兵即无不肯出兵之理
蔡挺又曰事干机速若高遵裕要讨岷州王韶不在本
司便用此指挥出兵如何安石曰若出兵应机会不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8b 页 WYG0318-0153b.png
阙误即奚伤但恐不应出兵而妄举动即自不可文彦
博亦以为然乃诏诸路都总管遇出入本司兵马机速
事申禀不及者副总管听专行(诏下乃四月十八日/辛卯今并书于此)
诏提点秦凤等路刑狱张穆之与熙州官吏制置市易
条约以闻初王安石议遣穆之上曰蔡延庆己自任责
更遣穆之恐非延庆所乐安石曰市易事穆之经画颇
有序欲令穆之往彼助王韶勾当上曰第恐韶未暇安
石曰固为韶未暇所以遣穆之若穆之勾当即都不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9a 页 WYG0318-0153c.png
韶经画边事而市易事亦渐成立上曰善
戊申河北都转运使天章阁待制韩缜知瀛州中书始
欲用缜知许州上曰缜可惜令闲乃召孙永而使缜代
之 太子中舍权发遣开封府界提点诸县镇公事赵
子几权发遣河东路转运副使时子几副曾孝宽察访
河北未还也(日录此时欲令子几察访河北今乃除河/东漕不知何故兼子几副曾孝宽使河北)
(此时亦未/还当考)
己酉御集英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9b 页 WYG0318-0153d.png
庚戌试特奏名进士上以特奏名人阘茸而多与官害
治又言学校法终当革王安石曰此馀事恐久远须立
法 命知制诰吕惠卿兼修撰国子监经义太子中允
崇政殿说书王雱兼同修撰先是上谕执政曰今岁南
省所取多知名举人士皆趣义理之学极为美事王安
石曰民未知义则未可用况士大夫乎上曰举人对策
多欲朝廷早修经义使义理归一乃命惠卿及雱而安
石以判国子监沈季长亲嫌固辞雱命上弗许已而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0a 页 WYG0318-0154a.png
命安石提举安石又辞亦弗许(丁卯旧纪书诏王安石设局置官训/释诗书周礼义即此事也今不别出)
辛亥试奏名特奏名明经诸科
甲寅中书言御药院误以义由散通礼张簨等五人作义
题欲别试簨等诸中书从之令御药院具析以闻(究竟如何当/考若无它即)
(当/削) 诏熙河州效顺蕃部首领厚加抚赐令三司以银带三
百付本路 端明殿学士工部尚书致仕谥懿敏王素卒
丙辰宣徽南院使检校太尉西太一宫使赠太尉谥惠
穆吕公弼卒 司天监言四月朔日当食九分诏自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0b 页 WYG0318-0154b.png
四日易服避正殿减常膳仍内出德音降天下死罪囚
流以下释之先是三日上批时雨应祈稼穑是赖获此
嘉应非朕敢任其赦天下与民均福王安石曰民每欲
雨陛下辄一祈未尝不辄应此陛下至诚感天之效然
今岁日食正阳之月恐宜以此降德音上从之 枢密
都承旨曾孝宽等言定武臣叙法诏依所定施行先是
武臣犯赃经赦叙复旧官后更立年考升迁上曰若此
何以戒贪吏故命改法至是孝宽等议定大略仿中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1a 页 WYG0318-0154c.png
文臣叙法而少有增损比枢密院旧叙例为宽(比旧叙/例为宽)
(朱史削去不知改法初欲戒/贪吏后乃从宽何故当考)
己未太常丞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刑房公事李承之察
访永兴秦凤两路常平等事大理寺丞京西北路提举
司勾当公事李察副之(承之本传云转运判官杨蟠恃/势不法承之悉按以闻 旧纪)
(载二人察访/新纪削去) 诏诸路学官并委中书选京朝官选人
或举人充又诏诸路择举人最多州军依五路法各置
教授一员委国子监询考通经品官及新及第出身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1b 页 WYG0318-0154d.png
士可为诸路学官即具所著词业以闻(新旧纪于己未/并书置诸州学)
(官/) 供备库副使苗授为西京左藏库使内殿崇班閤
门祗候王存为内藏库副使西头供奉官閤门祗候王
君万为崇仪副使左侍禁韩存宝为供备库副使左班
殿直魏奇为内殿崇班三班借职刘普为左侍禁披带
班殿侍赵简为左班殿直左班殿直缴顺为东头供奉
官右班殿直郝贵为西头供奉官三班借职毛政为右
侍禁三班差使孟志王维新为左班殿直三班借差赵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2a 页 WYG0318-0155a.png
亶下班殿直吉庆并为右班殿直凡十四人皆以河州
功最经略司请先行赏故也后又第有功人为六等自
三官至一官及递减磨勘年限有差上初阅河州奏亟
令下王韶速具功状谕以当厚赏王安石曰但如下熙
州时为复加厚上曰熙州已厚既而曰熙州时许以厚
赏后乃不如侬智高时人失望安石曰谕以比下熙州
时更优加酬奖可也上又曰河州战人已屡胜自计各
有功更令复往恐疲苦须更代佥以为太宗取河东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2b 页 WYG0318-0155b.png
取幽州无功正为如此安石曰人情或未可知但合问
愿往者且留愿归者即听归据数于泾原选代可也上
曰善先是王韶与李宪连奏河州事于是蔡挺白上功
状只下王韶定或并下李宪上令只下王韶曰韶正立
事必不肯为私安石曰王韶是大帅自合委韶何用更
委李宪上从之(此据日录系初/八日事今附见) 它日安石又论李宪
独奏边事及与王韶连奏经略司事皆非体文彦博亦
以为韶不当如此上令指挥宪勿书经略司事及独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3a 页 WYG0318-0155c.png
蔡挺曰如此即宪却要奏事不得上曰宪自要奏事无
妨但不当独奏及连书经略司兵事尔然指挥竟不批
(此据日录二十四日事今附/见王安石以为蔡挺作奸也)安石又白上曰陛下赏
功不当倦人臣用命甚难人君出爵禄甚易陛下出爵
禄尚倦则人臣用命岂能无倦又曰凡军赏不厌厚初
虽费财及其士勇胜敌四夷率服会当櫜鞭而治岂复
患军赏费财(此见日录二/十日今附此)
庚申诏春试出官人上等赐进士出身中等以上升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3b 页 WYG0318-0155d.png
季名次(四年十月改立铨试法六年三月始书春试恩/例八年亦但书春试九年十年则春秋并书大)
(抵实录初无义/例今亦因之)
辛酉夔州路勾当公事著作佐郎曾阜为太子中允权
发遣夔州路转运判官先是阜将命措置保甲还朝得
对遂擢用之 侍御史刘孝孙言龙图阁直学士张焘
不奉诏条不忠先帝当官贪墨临事暗狠在成都日有
部吏李孝宽尝作忠孝书责之焘不能答今具缴进乞
出焘守闲郡诏成都府路转运司考实以闻(竟无闻明/年正月丙)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4a 页 WYG0318-0156a.png
(辰张焘知河/中或因此)
壬戌御集英殿赐正奏名进士明经诸科余中以下及
第出身同出身同学究出身总五百九十六人中常州
人也赐新及第进士钱三千缗诸科七百缗为期集费
进士诸科旧以甲次高下率钱期集贫者或称贷于人
至是始赐之 右正言直集贤院兼天章阁侍讲知谏
院管勾国子监常秩罢天章阁侍讲及谏院从所请也
秩初免修起居注未几复面乞罢去上惊曰方赖卿德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4b 页 WYG0318-0156b.png
义何遽求去也于是又以疾求归上遣内侍就第谕旨
秩固称疾诏赐告仍听免二职王安石白上曰风俗患
不忠信无廉耻至甚如秩美行宜加崇奖留之在朝足
以表励风俗如诸葛亮以许靖有人望使为三公此己
自不情非所以率人为忠信上曰乡者秩人望极甚曾
公亮尝言召出必坏却安石曰人各有所用如秩安贫
守节在朝不为无补也 诏改环州通远县尉为主簿
仍减罢弓手其州界盗贼责管界都同巡检镇寨等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5a 页 WYG0318-0156c.png
盗贼责地分巡检从知州种诊所请也
癸亥御集英殿赐特奏名进士明经诸科同学究出身
试将作监主簿州长吏文学助教总六百九十一人
太子中允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直舍人院知谏院张
琥为集贤殿修撰知蔡州先是知制诰阙中书拟用琥
上不许曰琥脱空又无能问时事都不对乃言它事王
安石曰以人望言琥行义岂不及蔡延庆上曰延庆行
义亦自有所阙安石曰如此则难使在职陛下当明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5b 页 WYG0318-0156d.png
其反覆罪状罢之上又以为罪难明安石曰陛下若以
言语前后不复放废人即左右前后虚位宜多陛下固
有明见其诞谩而都不以为非者上曰见即更不进用
也于是琥三上章乞出上谓安石曰前议琥得无漏乎
安石曰虽不漏琥岂容不觉故有是命(张琥事见日录/五年十一月十)
(八/日) 是日上谓王安石曰宿卫亲事官有击指挥使伤
首者而主名未立宿卫法不可不急变革安石曰臣固
尝论此此固易变但要措置有方使见在人无苦而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6a 页 WYG0318-0157a.png
者有以制见在人则虽变革无患(陈瓘论曰安石欲变/宿卫之法先于经义)
(创立新说然后造为神考圣训谓当急变其法盖托于/先训则可以必圣主遵行文以经术则可以禁士大夫)
(窃议二者行于前三卫作于后渐危根本忠义寒心人/皆独罪于卞京安知谋发于私史若非陛下守艺祖之)
(宏规循累朝之成宪使彼二书之说以叙行之今日不/知其如何矣 又陈瓘上书曰臣又望陛下特垂圣问)
(问洵仁等曰日录书神考之言曰宿卫亲事官有击指/挥使伤首而主名不立宿卫法不可不急变国家自有)
(宿卫法以来果有卫士击伤指挥使而捕捉不得者乎/呜呼安石欲变宿卫之法也久矣先于经义创立新说)
(然后矫托圣训书于日录二书行于前三卫作于后摇/动大法忠义寒心卞等继安石之志昴等述蔡卞之事)
(而执此动摇之计以为国是岂不误朝廷之继述乎臣/道之专彊可不辨哉 又陈瓘封事别奏蔡卞等倾摇)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6b 页 WYG0318-0157b.png
(大法曰臣窃惟大法者宿卫之法也改为三卫卞唱之/也新经有张本之议日录有包藏之迹违神考畏惮不)
(改之训行安石果断速改之请按书定计以使厥兄当/面赞成退而匿迹京由之而不悟它人岂测其用心运)
(筹于手足之间睥睨我爪牙之地呜呼昨者若非陛下/圣断不惑则其倾摇未遂止也人皆独罪于卞京而新)
(经之诡说日录之匿论反复详密累数千万言皆巧摇/之策也孰为陛下略陈之乎按王安石欲变宿卫法二)
(年闰十一月十九日及十二月十三日自后累尝致意/矣经义创立新说当考 兵志第一卷云元丰中义勇)
(保甲逐上番以代禁兵其巡检县尉司所省募兵亦数/万诏阙额弗补者会其材费储之专以待武备之用自)
(后民兵数遂踰募兵而国用亦省又议欲择民之材武/者若唐府兵法番上以备宿卫事虽未行然其规模宏)
(远矣要见宿卫法卒/不果变因附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7a 页 WYG0318-0157c.png
甲子交州李乾德遣使贡方物
乙丑太子中允史馆检讨沈括为集贤校理
丁卯群臣再上表请御殿复膳不许 诏自今进士诸
科同出身及授试监簿人并令试律令大义或断案与
注官如累试不中或不能就试候二年注官曾应明法
举人遇科场愿试断案大义者听如中格排于本科本
等人之上(四月二十/六日可考) 诏别试所考试官馆阁校勘蒲
宗孟黄履各展磨勘三年点检试卷官蒋夔范祖禹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7b 页 WYG0318-0157d.png
降远小处差遣坐进士李士雍对义犯仁宗藩邸名误
以为合格故也 秦凤路经略司言二月丁亥(十三/日)
河通远军西路蕃汉都巡检文思副使刘惟吉领兵及
永宁等寨兵五百策应滔山等寨己丑(十五/日)至滔山庚
(十六/日)又得临江寨报有蕃寇攻围惟吉即率所部潜
由实卜沙谷辛卯(十七/日)至临江有蕃贼约二千馀惟吉力
战追奔过江诏经略司速具将士战守功状以闻其陷
敌人口优给赗恤所焚庐舍给修造钱已而经略司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8a 页 WYG0318-0158a.png
贼攻二寨诸将互战有功诏帷吉迁西京左藏库使馀
推恩有差先是朝廷以临江寨兵止三百人而蕃贼攻
围者甚众诏王韶分兵救应而韶奏今方修筑康乐城
贼欲牵制故攻围临江若辍兵以往则贼计得行不如
委临江与攻弗救万一有败事俟城康乐毕工回兵荡
除未晚王安石曰韶奏甚当且以临江委贼攻之未必
能破文彦博曰此岂可不救向王韶料河州必不用兵
乃过河杀六七千人韶所计未必是安石曰韶若不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8b 页 WYG0318-0158b.png
泾原精兵往为贼所败即是失计既领精兵八九千自
随即是防贼旅拒非乖本谋也安石又曰将帅居常未
有敢言委城寨与贼攻而不救以败事为不足恤者王
韶独能如此亦恃陛下知故也若非陛下知则必以疏
阔得罪朝廷矣上曰自来将帅非尽不能诚不敢尔(已/上)
(见日录此月二十/日朱史并书之)然将来修筑次序如何安石曰韶已
有奏必是先修康乐毕即修香则最后修河州也上曰
蕃户既未定香则如何可守安石曰蕃人既已屡经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9a 页 WYG0318-0158c.png
荡所存馀众固已气索就令作过围城若城中有五百
精兵岂易攻破况城外尽是蕃户又未须官军保护加
以去熙州救援止五十里岂忧难守(已上见三月/二十二日)安石
又白上今将校士卒见杀贼易以得功则人人且欲以
讨荡为事恐韶难于逆众遂至多杀今兵威已振宜施
恩德手诏王韶招抚上以为然(已上见二/十二日)因论庆历边
事安石言大臣以门客故人之故开方略之科因此缪
及京师市井间富人买策求得官者甚众方仁宗旰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19b 页 WYG0318-0158d.png
边人肝脑涂地之时乃更营不急之私如此则其不忧
边计可见何由胜敌乎上曰此所以书称难任人蛮夷
率服也(已上见二十日新旧录并称今月丁/亥盖误也丁亥二月十三日今改之)
戊辰大理寺丞京西北路提举司勾当公事李察同管
勾本路常平等事 置诸路提点刑狱司检法官各一
员从检正中书五房公事吕惠卿请也 赐西界归明
人李崇贵开封府界屋租钱日五百初上批赐崇贵田
十顷后复改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0a 页 WYG0318-0159a.png
己巳诏试中刑法莫君陈迁一官为刑法官次四人送
法寺试断案或充提刑司检法官次五人各循二资十
一人各循一资馀各不依名次路分指射差遣一次及
止免试注官京朝官比类酬奖仍自今试法官断案刑
名约七件以上十件以下
庚午制授李乾德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护交阯郡王
 权江淮等路发运副使度支郎中皮公弼权永兴军
等路转运使职方员外郎张颉权发遣江淮等路发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0b 页 WYG0318-0159b.png
副使颉首议开梅山及章惇往经制颉时居夏鼎之桃
源数遗京师书言南江杀戮过当非辜者十八九以至
浮尸蔽江下流之人不敢食鱼者数月惇病之欲弭其
谤乃言今成功乃因颉谋诏赐绢三百疋执政犹恐其
异论会颉服阕亟移公弼陜西以颉代之令便道赴江
淮于是不敢食鱼之谤遂息(此据魏泰东轩录七年/十一月四日又赐银绢)
常州团练推官吕升卿为馆阁校勘提举详定修撰经
义所检讨升卿惠卿弟也王安石极称之故有是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1a 页 WYG0318-0159c.png
赐夔州路转运司度僧牒五百置市易于黔州选本路
见任或得替官一员专监仍以知州或通判提举
壬申诏详定职田知州藩府(三京京兆成德太原荆南/江宁鄜延秦杨杭潭广州)
二十顷节镇十五顷馀州及淮阳无为临江广德兴国
南康南安建昌邵武兴国军并十顷馀军监七顷通判
藩府五顷节镇四顷掌书记已下幕职官三顷五十亩
防禦团练军事推官军监判官三顷令丞簿尉万户以
上县令六顷丞四顷不满万户令五顷丞三顷不满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1b 页 WYG0318-0159d.png
千户令四顷丞二顷五十亩簿尉各减令之半藩府节
镇录参比本判官馀比幕职官藩府节镇曹官比万户
县簿尉馀比不满万户县簿尉发运转运使副比节镇
知州开封府界提点比馀州知州发运转运判官常平
仓司提点官比藩府通判同提举官比万户县令发运
司勾当公事转运司管勾文字提点刑狱司检法官比
节镇通判蔡河许汝石塘河都大催纲管勾机宜文字
开封府界提点司勾当公事比节镇判官总管比节镇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四十三 第 22a 页 WYG0318-0160a.png
知州路分钤辖比馀州知州安抚路分都监州钤辖比
节镇通判藩府都监比本判官承受诸州都监都同巡
检都大巡河并比节镇判官巡检堡寨都监寨主在州
监当及催纲拨发巡捉私茶盐贼盗驻泊捉贼并比幕
职官巡辖马递镇监堰并诸州镇寨监当并比本县簿
尉诸路州学教授京朝官比本州判官选人比本州曹
(此据会/要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