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318-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四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五年六月己酉朔中书门下言检会外官发运转
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司经略安抚总管钤辖监牧司府
界提点司知大州并已中书置簿记录合要考察逐司
功过事外其常调知州又各有逐路职方考定优劣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318-0001b.png
来考课院只是据逐路区别到等第闻奏考校职司课
绩殿最即开坐逐人区别到部下官吏等其采访行实
但称采访到逐官行实合为中等全无实状无补于事
其考课院显见虚设欲乞废罢从之(此据会要淳化四/年四月初以考幕)
(职州县官为审官院选举志云方是时上励精政事至/诚恻怛之意见于命令每第课考等高者迁官进擢而)
(为治无状则罚必行若老不任事则至使之解印以归/监司失考亦加降黜故四方为吏者益加劝沮矣复诏)
(中书籍记中外官司功过岁终及应除用比较进拟又/命提举司考管勾官司农寺考提举官各从所𨽻遂罢)
(考课院而釐正其事归于统属之司遇遣使采访则令/条具所至吏劾知州通判上中书县令上司农寺注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318-0002a.png
(以相参考提举官司农丞阙则选令课尤异者用之阀/阅俱优则遽加擢任惟监司等入上下即取旨升黜而)
(侍从官守郡者听不以考法从朝廷察治焉熙/宁三年七月十八日诏中书籍记内外官功过)
辛亥幸集禧观大相国寺祈雨
壬子河阳三城节度使守司空兼侍中曾公亮迁守太
傅致仕特告谢故事致仕官不入谢上以公亮三朝故
老特加礼仍给见任支赐(入谢乃十八日诏今附此林/希野史云公亮自永兴召归)
(御史刘孝孙劾奏公亮不职/公亮不得已乞致仕此当考) 司封郎中谢景初追两
官都官郎中李杲卿一官勒停并坐前任成都府路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318-0002b.png
司踰滥故也杲卿先服罪景初未服诏利州选差官就
成都置勘冯京曰景初常提点刑狱在一路吏民之上
今令万里往旧治所就狱恐有辞便乞伏罪贾谊言当
养人臣以廉耻宜止就邻路近处上曰景初自无廉耻
如此更困辱之亦无伤所谓刑不上大夫者既刑即不
可使复为大夫贾谊所言恐非是兼景初在本路桀骜
不奉朝廷法令其自为乃如此何足恤王安石曰若悉
力公家奉行诏令即私行有缺尚有可矜今既犯令陵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318-0002c.png
政又所为自无耻且就狱辩对虚实于景初固无可耻
若邻路勘使无罪證见之人受弊却不便也 诏增定
诸路州军公使钱及宗室正任刺史以上公使钱除去
虚数令三司止具实数附禄令旧制边任全给内藩三
之一而宣名犹著全数至是始釐正之
癸丑上论河北兵不可用王安石曰忘战必危好战必
亡当无事之时作士气令不衰惰乃所谓不忘战也人
心排下进上若鼓旗明丽器械精善壮勇有技者在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318-0002d.png
上即士气虽当无事之时亦不衰惰也上悦因言人谓
今日朝廷边事胜庆历中此甚不然秉常岂谅祚比也
安石曰诚如此然庆历中范仲淹非有过人智略粗知
训练持守元昊已不能侵犯上曰方仲淹为帅时元昊
已困安石曰虽然当是时惟仲淹为见称述即仲淹亦
粗胜一时人仲淹为帅元昊所以不能犯者为主客势
异仲淹务自守故也上又论水洛城事言欧阳修议状
极无理趣安石曰尹洙主此议洙实不晓事妄作向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318-0003a.png
而有时名为人所倾向如此等人最害世事上曰韩琦
亦非水洛事安石曰琦尤严重洙王圭言狄青亦尊洙
安石曰青但以洙有时名能毁誉人可因以致名誉取
利禄故推尊洙非实以洙为可宗师也青所以获誉于
世又多得爵禄者洙亦有力也上以为然
甲寅王安石白上西人虽未降誓诏然边备便可弛如
已降誓诏今西人所甚惜者绥州二十里彼今已与我
我所甚欲者环庆地我今既已与彼即馀处更无所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318-0003b.png
何缘更肯与兴兵前一日论西事佥以为未降誓诏则
防敌不可缓安石谓彼不能犯境上曰彼群臣但忧秉
常长大追究其罪谁肯为戎首者安石曰新送李崇贵
韩道喜来中国已屡许其和彼群臣岂不自计为戎首
或不免如韩李被执送以解急难上曰又恐彼不思算
妄举动安石曰如此即取乱侮亡何所不可我所惧者
彼有谋而已无谋而妄动非所惧也
乙卯礼院言中太一冠服依东西太一而东西太一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318-0003c.png
五福君綦服冠通天冠大游以下皆冠道冠案史记天
神贵者太一太一之佐曰五帝又方士言十太一皆天
尊神伏请并用通天冠绛纱袍从之 权陜西转运副
使赵瞻言边事息宁宜分戍兵为三常依一分就粮于
内地延州可移于鄜州及康宁军保安军可移于坊州
环州可移于彭原县庆州可移于邠宁渭州可移于泾
州及镇戎德顺诸城寨原州可移于长武寨可以减省
边费庶二三年间馀一年之食欲乞下诸寨具逐年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318-0003d.png
移兵之数措置以为定法诏送枢密院 诏庆州荔原
堡都监内殿承制窦琼内殿崇班朱辛各夺一官冲替
管勾蕃部司公事任怀政罚铜十斤以失觉察蕃官章
威等投西界故也初诸路降羌皆分属城寨上每谕敕
官吏拊循怀辑并资给廪食及是致章威等逃归故特
加谴黜(四月二十/三日可考)先是庆州投降蕃部往往为西人诱
纳上欲令牒宥州理索王安石曰庆州地已约属我我
以其欲地即速与之诏捉到西人欲归即给赐遣还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318-0004a.png
却诱纳我投蕃部须理索乃立得纲纪若不肯送还即
未降誓诏彼自急和我无所急上以为然(癸亥送还威/布等名字不)
(同当考并十七/日给田事参考) 遣入内供奉官李宪环庆路勾当公
事赐蕃官军主以下绢米有差上问治军王安石曰御
将帅以道使皆向上然后训练募兵什五三边百姓鼓
舞以好恶利害便皆精彊陛下难遽令三边尽如此即
先试之河东河东之民受困敝最多人尤劲悍好武除
其困弊而布其便利诱以所好其势甚易但将帅不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318-0004b.png
上则为此难
丙辰诏诸路以新法募役民不愿而辄抑勒者官吏并
以违制论虽去官遇赦不原
丁巳谢雨
己未中书言欲下閤门今后紫宸殿上寿亲王宗室驸
马都尉欲并依故事赴坐从之以李评论列閤门仪制
欲改此法故也王安石初言评所定仪制不可行上心
主评议安石既力争而上终右评安石因言评为欺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318-0004c.png
政事评先坐擅改易枢密副使蔡挺文字上令取评戒
厉评复诉于上前以为吏未尝明言已经枢密副使更
定故辄用己意改易数十字实有卤莽之罪上谓评本
心实无他但于职事不敢苟且理宜矜假遂批付枢密
院免评罪于是安石指此事證评为欺上曰评自言不
知安石曰奏章有枢密院使副押字岂得言不知人尽
以为吏畏评不敢證评上曰就令改易何妨若有差失
评有罪安石曰名分有上下如臣为参知政事众以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318-0004d.png
过当然曾公亮所批判臣但有不著字与公亮反覆论
可否岂敢改公亮文字臣若改公亮文字即左右攻臣
者必众陛下必极以为臣不可臣职任于公亮乃是等
夷如李评乃是密院吏人若为事关李评便可改抹即
贴房亦可改枢密使文字如此即岂有上下陛下若为
李评可倚仗不如便以李评为枢密使且评所改文字
非特蔡挺文字从前所改至多评乃以为不知此其为
欺甚矣陛下要推问是非不难见但恐承前密院被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318-0005a.png
文字不能正心为耻更共蔽覆即不可知如评非忠良
恐陛下误上曰岂以评为忠良但人难求备如评肯尽
力亦少安石曰既非忠良上慢下暴而阴与近习相为
朋比欺陛下耳目岂可略不检察又言评造揭贴簿无
补又不见剩员数即以为无上曰朱明之乃以造揭贴
簿为非见用此差拨兵士岂可言无用以不见剩员数
为无即不可知但恐是外处不申到耳(正批付密院据/御集乃五月十)
(三日与改正閤门官吏放/罪指挥同日今附见此)它日安石又言评所修仪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318-0005b.png
大率乖缪难以责閤门一一申明今不申明尚有罪元
修仪制乖缪岂可得无罪评修仪制既乖缪乃奏閤门
才失提掇便致失事渐成敝坏其奸罔一至此陛下见
其点检事便以为尽力臣窃谓诬其同类以自为功乃
是奸罔小人不当谓之尽力上曰此小事已降指挥安
石曰此小事然陛下三降手诏当是疑臣于此事不直
有所左右臣备位大臣当为陛下分别枉直若亲为陛
下左右小人所欺不能自直即难以安职若陛下谓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318-0005c.png
欺使去此位固无所复议若未许臣去位即当容臣辨
正以中书所奏下閤门令中外知事枉直上乃从安石
议而降是诏
壬戌权三司使司勋郎中天章阁待制薛向为右谏议
大夫明堂礼成有司误迁向官诏罚中书吏而迁向官
如故(罚中书吏而不夺向/官此据向本传当考) 诏河北都转运司劾雄州
官吏以闻旧例岁赐北界绢于白沟交大数而已时北
人欲遍阅之上疑其疏恶乃遣使覆视果得穿穴者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318-0005d.png
百匹而雄州未始以闻故有是诏
癸亥知制诰王益柔兼判礼部贡院试法分四场除第
三第四场策论如旧其第一场试本经五道第二场论
语孟子各三道试官每一人试卷各分一场考校考毕
众官参定高下去留仍许同差官三两员点检杂犯其
诸路州军举人如五百人以上亦许差官一员点检(新/纪)
(书诏以四场试/进士旧纪无此) 诏权通远军都监王存等五人各减
磨勘三年初奄东熟户久不顺命招呼不至王韶遣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318-0006a.png
等破荡而秦凤路经略司以闻故赏及之初议赏王安
石曰方欲创事宜加厚文彦博曰打族帐与军赏格不
同难用军赏上曰惟赏无常轻重视功蔡挺曰比捉贼
赏未为厚以此比捉贼则其劳绩岂不过于捉贼乎上
曰王中正言洮河以西未有朝廷明降指挥许招纳蔡
挺曰乘今机会破竹之势正可厚以金帛官职招纳然
王韶新经摧沮不敢开阔擘画须朝廷谕意乃令中书
密院谕意王安石言将帅事事指教关防不得必得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318-0006b.png
智略自肯建功人乃可使为将帅上曰如何得如此人
安石曰岂患无人但患知人未尽若陛下尽知人之道
御制不失理则人才自出如王韶被朝廷三度疑其为
盗若尚气节自免去久矣安肯复黾勉到今功名如梦
幻气节之士岂肯摧气节以就功名朝廷遇人如此即
未有以致豪杰之士上曰既被人诬罔须与辨明安石
曰被人诬罔须与辨诚是然陛下前出手诏专委密院
指挥令市易司息钱别封桩蕃户料钱以省钱支陛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318-0006c.png
以为人言市易司全无息钱言此事者必有其人陛下
后来既知言此者非实即未见陛下行法若为陛下建
立事功之人为众人沮害忌疾及其为人言即推究其
罪有罪陛下固不容无罪即诬罔之人未尝诘问建功
尽力者寡为邪者众寡已不胜众而陛下又不恶其为
邪则人何为不苟比周以养交党乃欲出死力犯众人
所忌恶为陛下立事上曰郭逵便行遣安石曰郭逵若
但肤受浸润虽百年无害今所以不免行遣乃是逵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318-0006d.png
作孽至于不可复容故也臣以谓人主用威福所以操
制奸罔不必待其自猖獗不可复容然后行法也陛下
所以优容此辈不过欲广耳目若其言尽实即可广耳
目若敢为欺罔乃是自蔽塞聪明何利之有陛下必欲
开广耳目但忠信则赏之欺罔则刑之不患蔽塞也
诏内殿承制苏浚永不与亲民差遣以浚先任戎泸资
荣富顺监同巡检使私役战卒故也上以主兵官例多
私役而法制不严不足以惩艾故重责之仍令自今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318-0007a.png
役教阅兵犯徒以上者依此 环庆路经略司言夏人
送还荔原堡逃去熟户威布等七十八人先是夏人未
尝以逃户来归至是欲请和故也其两户乃新招到曾
体问不愿归者其十五户盖治平间所招不经体问者
王安石言访得王广渊既退还西界礓石纳斡堡地给
田与熟户数少故逃去冯京曰西人或有谋当是怨彼
背叛故送来令我杀之安石曰西人不候理索送来乃
得计上问所以措置文彦博曰两户新经体问自合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318-0007b.png
法十五户除头首外可矜贷配近里安石曰两户诚合
依法然法皆斩谓宜贷其女弱若彊壮要走女弱何缘
不随徒行诛戮有损仁政馀十五户必广渊措置乖方
给地不足致其逃叛此事但可责广渊恐十五户不须
行法上曰若释之今后逃叛何可复禁安石曰但顾我
恩信方略如何不在诛戮此数十口然后能使人不逃
叛上曰西人将银䌽来招去亦未必是广渊措置乖方
安石曰此事难根问然付以一路若能检御何缘致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318-0007c.png
人走投外界但根问必见诣实上曰已令李宪体问且
指挥未得断遣候李宪体问到商量安石曰十五户必
然措置失所故叛并合责广渊若体问见失所之状因
而抚存此蕃户给足田土只令在边居住彼既为西人
执送必无复叛之理既自谓必死蒙恩更生则必有如
报秦穆公食骏马之志兼其馀蕃户见朝廷待之如此
岂不感悦不然徒诛戮此辈有伤仁政于边防大计实
无所补上悦(李宪后来体/问如何当考)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318-0007d.png
甲子诏河北军马番上河东屯戍者二年一替旧制河
北军马不出戍上虑其骄惰乃命更去于河东驻泊而
减更期一岁以优之 赐江南东路转运副使韩铎新
权提点刑狱张稚圭银绢二百以提举开江宁府张公
凸上栾家矶马鞍山河道故也仍降诏奖谕
乙丑权盐铁副使兵部郎中陈经知润州度支郎中同
知审官西院王克臣权发遣盐铁副使经以病求出王
安石请用罗拯代之上欲且留拯为发运使曰克臣可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318-0008a.png
代经也安石曰善 诏近遣董诜相度添填河东马递
铺兵士赵子几蔡天申相度京西差役及案视水利并
令体量逐路监司提举司有措置不如法及弛慢不职
事以闻(董诜是何人/何官当考) 诏环庆荔原堡大顺城降羌每
口给地五十亩首领加倍不足以里外官职田及逃绝
田充又不足即官买地给之王安石以环庆奏章威等
给田图进呈曰虽见图然无由知章威等所得地足与
未足据所给价钱即似非良田恐未足存济今章威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318-0008b.png
自拔内附若令失所即恩信不孚于边事所损不细臣
以谓倍以钱买蕃户地多给与顷亩须管优足未买得
地即且振以粮食令无失所况见在人只数百口不及
千口就以千口计之每口除见地外岁给两石物一岁
所给才二千石倍价买地不过费数万缗或疑无地可
买安石曰若以倍价买必可买料边人亦必有典卖地
者今以倍价招之何患无地上以为然曰须明说与王
广渊彼不知朝廷意如此即不敢如此擘画(此月七日/十五日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318-0008c.png
(七/日) 知雄州张利一言辽人修城隍点阅甲兵必有奸
谋宜先事为备上曰彼或为自防之计王安石曰诚如
此无事而使人疑之殆也若因此更示以缮完点阅之
形则彼以我为真有谋彼之心更生其计惟静以待之
彼将自定也(此十七/日事)
丙寅诏西作坊铸京师诸门铜符契三十四令三司给
左契付诸门右契付内钥匙库依法勘同请纳其开朝
门牌六面亦随铜契发放上以京城门禁不严素无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318-0008d.png
契命枢密院约旧制更造铜契中刻鱼形以门名识之
分左右给纳以戒不虞而启闭之法密于旧矣(两纪并/书此)
丁卯诏太子中允馆阁校勘陈侗同判登闻鼓院罢枢
密院检详以御史张商英言侗行能不足宫邸有妻族
之亲每休沐相从宴饮无度故也试国子四门助教张
延年换额外翰林医学特免试从岐王颢请也诏自今
陈乞医官院职名不许免试上以医官免试容有倖进
故申严旧制 王安石恶李评必欲去之既辨其上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318-0009a.png
新仪不可用谓閤门吏不当劾而閤门吏因言评所修
新仪率不可用遇不可即擅改非一于是中书取新仪
看详其间如改元会殿前三帅起居等皆非是及三帅
论其不可评乃擅令用旧仪而不奏至中书责问仍迫
取吏人状云使副已令申举然至今不曾申举吏又云
实未尝见使副指挥又沈衡判刑部评已令告谢及杜
纮判刑部评乃止之中书诘其故辄抵云仪制在中书
无所检用方欲申禀然中书先所取仪制乃其副也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318-0009b.png
石具以白上曰评诞谩大抵类此前改蔡挺文字猥云
吏人不言臣闻评擅改使副文字多矣陛下以为不可
即归咎吏人不言上曰评所改皆非使副签署者昨改
蔡挺文字则吏人状谓评果不知安石曰吏人状安可
为据大臣尚畏评中伤不敢与校何况吏人岂敢證评
不直上曰人中伤评者却多如御史言评与吴充结亲
评与充乃不成亲安石曰御史言事诚疏略又非特此
一事然汉元帝以刘向京房疏略遂信石显为忠今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318-0009c.png
欺罔状明甚陛下但推鞫即评虽巧说亦必不能自蔽
上曰第恐评有说安石曰陛下若偏听则评必有说若
推鞫即明见欺罔之状上曰元会事已多时安石曰事
固多时中书久未进呈者政为无因耳而评乃因杜纮
事反诬中书久留仪制故不得不以闻评欺罔如此又
安可纵上曰此诚有罪令送宣徽院取勘已而上批閤
门失点检三事寻召问评等更无他辞并各引罪纵加
推鞫不过如此其狄咨张诚一止是偶失点检罪可矜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318-0009d.png
恕皆由评故致此滋蔓若不罢去事必愈多烦费推求
何日穷已可令评更不管勾閤门事馀悉放罪(七月戊/戌当考)
(要录云安石曰评所定閤门仪制不可行上心主评议/安石力争上终右评评擅改枢密副使蔡挺文字安石)
(指此證评为欺上曰岂以评为忠良但人难求备如评/肯尽力亦少安石曰既非忠良蔽欺陛下耳目岂可不)
(略检察必破去之至是上/乃令评更不得管勾閤门)
己巳王安石谒告上令冯宗道抚问安石因附表劄请
解机务上复令宗道赍手诏封还表劄趣安石入见
大食勿巡国使辛押陀罗进助修广州城钱粮仍乞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318-0010a.png
察蕃长司诏勿受其状令广州相度所乞以闻(是年月/勿巡国)
(入贡大食国不与焉辛押陀罗乃勿巡使者不知何故/却称大食勿巡会要于大食国亦载此时政记同当考)
辛未诏雄州两地供输户凡有科率名件并依旧例不
得令带纳椓箔及增他赋 诏荆湖路转运副使孙圭
江南东路转运副使韩铎等可并降敕奖谕初诸路厢
军沿五代旧制军额参杂请给不一上命枢密院合并
而铎等以两路厢军合为一军最先成书故也 是日
王安石入见上怪安石求去安石曰疲疾不任劳剧兼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318-0010b.png
任事久积中外怨恶多又人情容有壅塞暂令臣辞位
既少纾中外怨恶又上下或有壅塞陛下可以察知若
察知臣不为邪异时复驱策臣所不敢辞也上曰卿从
来岂畏人怨恶者人情有何壅塞卿心别有所怀何不
道安石曰臣所怀具此上曰得非为李评事评自言閤
门事偶失提掇便致失事今既有失检点事固合勘安石
曰臣所怀具如奏状所陈非有他也上曰卿无乃谓朕
有疑心朕自知制诰知卿属以天下事如吕诲比卿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318-0010c.png
正卯卢把朕固知卿不为诲所惑岂更有人能惑朕者
朕于卿断无疑心即不须如此安石曰臣平生操行本
不为人所疑在仁宗朝知制诰只一次上殿与大臣又
无党及蒙陛下拔擢曾未及一两月初未曾有施为吕
诲乃便以方卢杞就令臣所存如杞亦须有所施为其
罪状明白乃可比杞今既未有一事便以比把此不待
陛下聪明然后可知其妄若任事久疑似之迹多而谗
诬之人材或过于吕诲即臣未敢保陛下无疑也上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318-0010d.png
吕公著与卿交游至相善然言韩琦必以兵讨君侧恶
人朕亦不为公著所惑安石曰公著此言亦非特陛下
聪明然后可辨明明在上岂有如此之理上曰卿知性
命之理非有心于功名爵禄然君臣之义卿必不废朕
于卿未有失卿又实无病何缘便有去就安石曰臣非
敢言去就但乞均劳逸而已上曰卿之所存虽朋友未
必知至于众人见朕于卿相知如此亦皆不知其所以
朕与卿相知近世以来所未有所以为君臣者形而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318-0011a.png
形固不足累卿然君臣之义固重于朋友若朋友与卿
要约勤勤如此卿亦宜为之少屈朕既与卿为君臣安
得不为朕少屈安石曰臣荷陛下知遇固当以死报陛
下诚以疾病又古今异宜大臣久擅事未有无衅者及
其有衅然后求去则害陛下知人之明又伤臣私义此
臣所以不免违忤陛下上曰周公为成王所疑故逃居
东及成王不疑则归周纵朕于卿有疑今既相见无疑
卿亦可止又曰如亢瑛至微贱尚敢言卿上下何由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318-0011b.png
塞卿不须虑此安石固乞退上固留之比三四退上又
固留约令入中书不复乞安石曰日旰不敢久劳圣体
容别具奏至中书遂出复具劄子乞罢上令冯宗道赍
手诏封还劄子曰卿已许朕何故又入以卿素守岂可
食言也安石复具奏而閤门等处皆有旨不许收接安
石文字(陈瓘论曰熙宁八年安石再为宰相其年七月/颁三经义考天下当是之时安石与吕惠卿同)
(在中书已反目而不相语矣明年神考以御史中丞邓/绾奸回颇辟怒而出之安石求去亦不留也观其人读)
(其书不论其时可乎臣今取三经义考安石及雱解经/之微意先论其时然后以日录合之讥薄之言藏于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318-0011c.png
(义诋诬之语肆于私史追思神考所以眷待安石之意/臣能流涕而已矣雱所撰书义以谓圣人君子不可疑)
(而远之也疑而远之则违天矣又以谓人君不明可惑/以非义则于周公忠圣不能无疑又以谓成王不明为)
(小人所惑故疑周公又谓成王易惑疑忠圣之人而安/石所撰士师八成义以谓守正特立之士以邪诬而不)
(容于时此祸本之所注而大盗之所以作也蔡卞继述/之说其本在此守此意者谓之守正不然则指为邪朋)
(立此说者谓之特立不然则指为流俗非我类者皆邪/朋也异我说者皆邪诬也于是用其所谓守正特立之)
(士废其所谓邪朋邪诬之人从而喜曰祸本消矣大盗/息矣此卞之所谓国是也人主不得违同列不敢议惇)
(布在其术内而不知也臣昨在諌省尝进中说一卷但/论蔡卞力主安石及观日录然后知罪乃始于安石王)
(雱假诗书以文其奸安石托圣训以肆其诋三经日录/诬伪相应盖雱以易惑之语诬薄神考所以甚明其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318-0011d.png
(之忠圣而不可疑也安石自圣遂以其诈悖之身僭比/周公而以含糊不分明之语上诋先烈者不可一二数)
(圣主继志述事事亡追远三经包藏之说目录诬讪之/言其亦忍闻之乎向使安石不著日录则私意之在三)
(经及他书者未尽露也今三经日录前唱后应枝叶粲/然非无文义而大理舛逆奸名犯教习用其说者终为)
(身患臣于王氏之学安敢无改往自新之意也陈瓘尊/尧馀言曰臣窃考日录安石书神考圣训曰所以为君)
(臣者形而已形固不足以累卿朕既与卿为君臣卿宜/为朕少屈呜呼果自神考之训乎托训如此纵而不辨)
(臣恐自今已后事君以形者颦笑进止皆无真实之心/矣自尊大者骄狠傲上皆有难屈之气矣此等托训之)
(言为臣子者安/可以不辨哉)
壬申上又令勾当御药院李舜举召安石入见安石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318-0012a.png
附舜举表劄舜举不可乃已
癸酉安石自赍表入见上不肯视复以授安石敦譬令
就职曰朕自得卿文字累日惶惑卿且念朕如此安石
固请弗许是日早出 屯田员外郎高旦罢将作监丞
送审官东院以御史张商英言旦不治职事多游权门
故也(晁补之/铭旦墓) 成都府利州路走马承受潘孝和言屯
驻雄威兵乐升王庆告神勇兵杨进等谋夺县尉甲为
乱钤辖司断配进等沙门岛及广南乞特迁升一资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318-0012b.png
凤翔府斩进首送成都府令众馀配沙门岛升与下班
殿侍仍赐钱三百千王庆二百千旧制告变者赐袍带
迁十将上以远方屯戍至众赏之宜重故特命之于是
上谓执政曰朝廷改成都便宜行事法吴中复屡乞复
行及杨进结众为变而中复乃止刺配之若付以便宜
不过反是妄配平人为多有何所补也
甲戌权御史中丞邓绾言知泸州张宿庸恶贪残乞改
差文臣知州从之仍诏本路转运司体量宿以闻(七月/二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318-0012c.png
(四日改/文臣) 京西提举常平司乞留先借转运司䌷绢十
四万缗为常平本钱从之(墨本于此日附郭逢原/书误也今移见七月末) 是
日王安石见上曰陛下不许臣去臣不敢固违圣旨然
臣实病若更黾勉半年不可彊即须至再烦圣听上曰
卿许朕就职甚善如何却半年后又乞出且勿如此先
是上曰卿所谓小人朕亦何尝昵之安石曰臣私计于
小人无所惮陛下遇臣如此纵有小人浸润臣不过去
位而已然所以不愿陛下近小人者但以亏损圣德无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318-0012d.png
以观示四方而已上曰知卿不欲朕近小人者是为朕
计也安石又曰陛下所以眷眷留臣者欲臣助成天下
之务臣愚以谓成天下之务在陛下不在臣欲成天下
之务在通天下之志若不能通天下之志即不能运动
天下变移风俗则何由成天下之务上曰朕不明诚是
有所不见每事须赖卿扶持安石曰陛下至明非臣所
能仰望然于事机亦时有不见臣愚以谓自古圣贤之
君亦赖股肱耳目所以虑无遗策陛下左右前后诚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318-0013a.png
乏人陛下怜其愚无他而容之者多矣能启迪陛下聪
明者殆无其人然则陛下不可不深考前王所以维御
天下大略自为龟鉴陛下好察细务诚由聪明有馀然
恐不能不于大略却有所遗臣愿观古兴王所以运动
天下变移风俗如何即见陛下今日得失事固难一一
尽言臣请试言郭逵王韶事陛下以郭逵诞谩故许其
辞秦州既而逵微谮王韶陛下又不寤而从之逵知陛
下可欺然后使刘希奭入奏因而游说窥伺陛下意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318-0013b.png
陛下又为其所惑故逵敢放肆为王韶之狱今杜纯奏
王韶讨崦东事陛下以为何如上曰又不合如此安石
曰纯为勘官于崦东事了不相关又辄如此诬罔妄奏
小人敢无忌惮者陛下当求其所以然此不在他人在
陛下而已陛下诚能照奸而断以义则无人敢如此上
曰只为事难得分明者安石曰事何尝不分明但是陛
下不穷究到底前后小人为欺岂是尽无形迹但以陛
下含糊不穷究到底岂有不分明之理(二十八日安/石又辞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318-0013c.png
是杜纯勘王韶市易司事奏韶出纳官钱不明韶答勘
院置辞率抵谰骄慢有云委不曾依诸场务出纳致有
差互韶私家物却上公使历乞根问是与不是韶发意
侵盗又韶先奏元瓘称臣见欠瓘钱二百六十贯未归
著若勘得是侵盗只乞以功赎过贷臣死其它多类此
故纯奏韶欺狡事难究治乞依韶元奏候满三年磨勘
又因韶不发遣王君万对狱遂及韶讨杀崦东蕃部谓
韶生事邀功王安石见纯奏大怒自为画一问纯何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318-0013d.png
證韶于官钱不明令韶具析上曰文历差互韶或不免
初疑韶为侵盗耳韶亦必不至侵盗九十馀贯钱安石
又言韶讨杀蕃部于纯所勘事初无与纯本枢密院属
官久知密院恶韶观望利害辄敢诬奏其情意可见今
当别遣人推鞫上以为然时纯己丁父忧去官朝廷权
纯大理寺丞检详枢密院吏房文字命未下也
乙亥枢密院言仁宗时尝建武学既而中辍(庆历三年/五月丁亥)
(置武学八月/戊午罢之)乞复之诏于武成王庙置武学选文武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318-0014a.png
知兵者为教授凡使臣未参班并门荫草泽人许召京
朝官保任试验人材弓马应试武举合格者方许入学
给常膳习诸家兵法教授官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及前
世忠义之节足以训者讲释之愿试阵队者量给兵伍
𨽻习在学及三年则具艺业保明考试等第推恩未及
格者逾年再试凡试中三班使臣与三路巡检监押寨
主白身与经略司教押军队准备差使三年无遗阙与
亲民或巡检如至大使臣有大两省或本路钤辖以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318-0014b.png
三人保举堪将领者并与兼诸卫将军外任回归环卫
班仍遣兵部郎中韩缜判学内藏库副使郭固同判赐
食本钱万缗(新旧纪并书乙亥置武学通略仍以天章/阁待制孙固判武学初除韩缜缜寻使河)
(北遂改/用孙固)初密院修武举条令不能答策者止答兵书墨
义王安石曰今三路武艺入等义勇第三等以上皆已
有旨录用陛下又欲推府界保甲法于三路即须每岁
解发合试人赴阙录用如此则录用武力之人已多又
广开武举一路恐入官太冗兼近方以学究但知诵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318-0014c.png
反更愚鲁不晓事废之今又置武举墨义一科其所习
墨义又少于学究所取武艺又不难及则向时为学究
者乃更应武举若收得如此人作武官亦何补于事先
王收国之勇力之士皆令属于车右者盖亦不使此辈
委弃于民伍且以备禦侮之用也既所取在于勇力禦
侮而已则令诵书答墨义复何为也上曰朕亦语密院
以墨义不可用至是再进呈武举条制乃悉从中书所
(闰七月五/日当并此)安石因言四方有逸材之人朝廷当留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318-0014d.png
收拾上曰止军校中甚有部辖胜总管钤辖者此辈止
是官大尔亦何尝有智安石曰臣在外州军见每处军
校必有三两人得力者今一切以阶级迁转更无分别
宜如选人于军校中荐举有才略者则不惟拔出可使
之材亦足劝将校竞修职业也上曰如此诚好止是今
将帅兵官不过取有利口及能为干私事者荐之此所
以难行也上谓王安石曰早欲了西事别措置边事安
石曰西事了与未了何妨措置边事自古人君兴造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318-0015a.png
业皆以有事之时惟有事乃可兴造功业昨者西事自
是陛下失在不详虑熟计也若陛下详虑熟计即无可
悔之事仍有因事措置之功(陈瓘论曰臣伏见熙宁四/年三月十七日内降德音)
(曰朕德不明听任失当外勤师旅内耗黎元秦晋之郊/重罹困扰使人至此咎在朕躬其推恻隐之恩以昭悔)
(过之义臣每读此诏未尝不流涕也韩绛边事罪在安/石神考推恩悔过未尝责安石也安石著书欲掩前罪)
(乃铺陈诬伪之语于韩绛败事之前然后于韩绛败事/之后归过神考其所铺陈凡有四语其一曰臣非怯而)
(惮事以谓陛下且当柔远而修中国之政其二曰岂宜/不以生事为忧其三曰今灾异众关中旱正是欲静边)
(鄙之时其四曰关中骚然岂宜更有可悔之事夫造作/边事本由安石所为何尝畏灾异而忧生事哉四语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318-0015b.png
(伪可谓甚矣日录载韩绛之言曰王安石忠于陛下所/以尽言又曰安石所言皆是陛下但听之三四年后便)
(见效又曰安石所陈非一皆至当之言可用陛下宜省/察及韩绛求去安石则曰韩绛不宜如此如此则遂无)
(一人同正论以此观之绛与安石可谓合矣神考以昭/文殿大学士超命韩绛而位之于安石之上者以与安)
(石无嫌故也至于许其便宜节制诸路皆安石所肯然/后施行及韩绛败事安石则曰臣自接侍清光以来陛)
(下固未尝许韩绛以智略一旦陛下举一方之事属之/则边事自宜如此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又曰陛下失在)
(不详虑熟计五年六月二十七又曰陛下于一切小事/劳心于大事独误今日国事亦犹前日边事也四年六)
(月十二日夫计虑不熟以误大事真是安石之罪归过/宗庙乃以为西事之初不敢先事极争五年正月初九)
(安石议事果是不争之人否又谓庆州兵变不当归咎/于保田淤田四年五月二十保田淤田尚不可况归咎)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318-0015c.png
(于宗/庙乎)
丙子王安石又辞位上引刘备托后于诸葛亮事曰卿
所存岂愧诸葛亮朕于卿君臣之分宁有纤毫疑贰乎
(二十六日安/石已入见) 诏知雄州张利一等措置北界巡马事
令依累降约束以理约栏出界及移文诘问未宜轻出
人马以开边隙先是利一等奏北界差兵过拒马河巡
欲候其来即遣官领兵驱逐示之以彊彼乃帖服王安
石曰恐不宜如此上曰彼兵直过河距雄州城下数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318-0015d.png
不驱逐非便安石曰雄州亦自创添弓手过北界巡即
彼兵来未为大过今戎主非有倔彊但疆吏生事正须
静以待之若争小故恐害大计就令彼巡兵到雄州城
下必未敢攻围雄州若我都不计较而彼辄有卤掠侵
犯即曲在彼我有何所害上乃令戒利一等无得妄出
兵文彦博因言李牧急入收保事上笑曰惟李牧乃可
如雄州官才出城便举家哭又安可比李牧也 诏闻
畿县及辅郡民被旱灾而官司以出条限不许披诉令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318-0016a.png
开封界提点司京东西转运司体量合放税分数以闻
 废兖州邹县邢州任县镇入仙源南和 河溢北京
夏津(此据/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