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a 页 WYG0317-08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
             宋 李焘 撰
  神宗
熙宁五年五月庚辰朔御文德殿视朝命供备库副使
陈圭管勾作坊造斩马刀初上匣刀样以示蔡挺刀刃
长三尺馀镡长尺馀首为大环挺言制作精巧便于操
击实战阵之利器也遂命内臣领工置局造数万分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b 页 WYG0317-0806b.png
边臣(斩马刀局盖始此八年四月二/十八日并五月十七日可考) 召东作坊使广
南西路安抚都监兼知钦州石鉴赴阙将议经制南北
江也(召石鉴据御集经制南北江在此年闰七月其月/二十一日以鉴为湖北钤辖今先见于此又恐初)
(召鉴时非为南北江会刘策死因令鉴代策耳/闰七月六日日录石鉴邕州人知峒丁次第)
辛巳诏以古渭寨为通远军以王韶兼知军古渭唐渭
州也自至德中陷于吐蕃至皇祐中始得其地因建为
寨上将恢复河陇故命建军为开拓之渐先是上尝言
古渭可建军王安石曰蕃人但见贵种则已悦慕附从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a 页 WYG0317-0806c.png
若说以中国威灵而怀之以道何忧不集近羌夷尽来
古渭决曲直既尽来则易成临长之势临长势成则化
为内地不难矣上乃遣刘宗杰往与韶及高遵裕议之
而降是诏(上因论郭逵韩绛议小城寨不可并云我费/人彼亦费人并则我省人在我之利害等尔)
(安石曰秦与六国并时秦并小邑为大城而秦终以强/盖如孝公者有谋略能完其气势苟有入吾地者虽小)
(获利吾能报之以大害故虽无小城寨而敌不敢犯也/苟不能如秦有谋略则不免多置小城寨矣郭逵韩绛)
(议见二月五日于古渭无与也朱史强附见今不取是/月二十四日癸卯王中正乃往秦凤缘边司更详之四)
(年十二月四日刘宗杰/代吕大忠立秦凤封沟) 上批付中书近不往据雄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b 页 WYG0317-0806d.png
缴奏北界涿州来牒理会白沟增修馆舍及添驻兵甲
事未知因依虚实可令缘边按抚司勾当公事李舜举
提点刑狱孔嗣宗密切仔细体量诣实事状速具闻奏
仍各实封劄与(此据御集舜举代李宪勾/当见御集五年四月一日) 枢密院上
开封府界诸县教阅法令有五指挥处日轮一指挥赴
都教场都监监押临视无都教场即就本营日一教事
艺疏者日两教应轮当赴教指挥内守衣甲巡仓之类
亦差人抵替子垛方一丈射帖方二尺五寸距所射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a 页 WYG0317-0807a.png
十步弓以九斗八斗七斗为三等弩以二石七斗二石
四斗二石一斗为三等枪刀手亦以事艺之高下分三
等遇旬休节假请衣粮草日及为雨雪沾湿并许权住
教馀分四日初射等第弓弩次射亲次打阵次射周而
复始提举官所至县因教阅日并以酒食犒军员如春
秋大校其弓弩手射亲并床子弩炮手并支银楪在京
及京东西教阅准此诏从之其开封府界仍差官提举
(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初教/阅今年五月七日议番上) 诏修金明池桥木止用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b 页 WYG0317-0807b.png
材先是发运司调桥木悉取嘉树几千计而上以游燕
不急之用惧劳远民故也 诏宗室非袒免亲许应举
者试策三道论一道或大经议十道初试黜其不成文
理者馀令覆试所取以五分为限人数虽多不得过五
十人累覆试不中年长者当议量材录用(新纪书云宗/室非袒免亲)
(应举法旧/纪无此)
癸未内藏库副使知仪州郭固同编修经武要略
诏密州观察使向传范所占陕府等兵级二十八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a 页 WYG0317-0807c.png
可罢归以剩员八十人代之先是上患近臣戚里多冗
占吏卒命提举司勾当公事钱昌武磨勘减放而传范
辄抗章请留上曰朝廷立法当自近戚始奈何以传范
挠吾法故有是诏 又诏塞决河逃卒许首身与免罪
死者人给本家三千京东夫及本路续发急夫适妨农
时及京东夫以道远并免户下支移折变一年部夫官
以功料不及被劾者案上取旨京东部夫官任满注家
便官以上批黄河大役今已休工宜有宽恩及勤事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4b 页 WYG0317-0807d.png
故也 又诏增中书审官东西三班院吏部流内铨南
曹开封府吏禄其受赇者以仓法论上曰中书吏俸已
厚恐堂后官已不受赇矣王安石曰中书下等吏人亦
多是近上吏人子弟恐未免受赇也今欲清诸司即宜
自中书始今所添钱除用坊场税钱外合支三司钱二
万六千缗然坊场钱方增未已亦恐所支不尽三司此
数若行此法即自中书至诸司皆不受赇亦足观示四
方圣政之美也前人称孔子为政亦以宾至不求有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a 页 WYG0317-0808a.png
为善上曰然(朱史移此段附三年八月癸未盖/失先后之序今移日录仍见本日) 上问
王安石见秦州衙前分析摩正事否安石曰已见了初
秦州遣人往董戬所摩正坐之庭下又缘路多打扑财
物过洮河东即一如汉界不敢复打扑阻留此王韶招
纳之效也上言要招纳须用威乃能成就安石曰如摩
正极易取但令边将先阴厚抚结摩正下首领使其心
内乡又善抚初附令彼首领见而慕羡则摩正孤特若
取之则取一夫而已何难之有摩正既取则董戬夏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5b 页 WYG0317-0808b.png
皆知惧如董戬亦非难取也上曰边将谁能办此王韶
能否安石曰此事非王韶高遵裕不能办也(八月丁亥/可参考)
 先是河东转运司言梢草必不办既而程昉自办之
上令勘张问等与昉转一官至是再进呈乃下提点刑
狱司复案昉所买梢草保明闻奏及问等分析
乙酉赐摩正细衣著百匹翠毛细花锦旋襕一领以其
进药物故也
丙戌供备库副使知丰州高遵裕迁五资令再任仍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6a 页 WYG0317-0808c.png
支赐以河东经略使刘庠言遵裕修展城垒缮完兵械
约束边吏不敢邀功生事故也 诏开封府界诸县保
甲愿养马者听仍令提点司于陜西所买马除良马外
选骁骑以上马给之岁毋过三千疋先是中书与枢密
院同进呈保甲养马事文彦博曰此事须经群牧司相
度上曰此何与群牧司事韩维又新到只朝廷相度群
牧司官识见必不能及远彦博又言三代有邱乘出马
又有国马国马不可少王安石曰三代用国马多以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6b 页 WYG0317-0808d.png
车故又有田马以备田事今既无田事即又无用田马
吴充曰今法欲令马死即民间赔备元马恐不便安石
曰今法若不愿别买马却但偿价钱别召人买充曰亦
恐民间少钱安石曰此法已令诸县晓谕百姓多以为
便有千五百户投状充曰大抵言情愿者皆官吏驱迫
安石曰若官吏驱迫即是诸县等第均敷今但有千五
百户投状必非驱迫彦博曰如体量和买草河东和买
亦名为和买俱不免驱迫上曰此即是均敷均敷即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7a 页 WYG0317-0809a.png
来驱迫若非均敷则非驱迫可知彦博曰缘官吏或冀
望升擢差遣故上下相蒙以强抑为情愿不可不察也
安石曰必无此事近事但有沮坏朝廷法令即为众人
所助朝廷曲示含容至于奉行朝廷法令即自为众人
所窥伺攻沮朝廷有所闻亦未尝少假贷如两浙西路
但闻遏抑诉灾伤百姓催迫常平物初未及究见所闻
虚实便专遣使案察李瑜周约议助役事亦未及推问
便罢其差遣(李瑜罢在四年十月/九日周约时为刑宪)如此则但有观望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7b 页 WYG0317-0809b.png
敢应副朝廷行法之人无缘敢抑勒百姓以趋赴朝廷
所欲兴作若抑勒百姓即百姓何缘不经待漏出头打
鼓进状经待漏出头即陛下理无不知打鼓进状即陛
下理无不见陛下既知见理无宽贷官吏不知何苦须
要抑勒百姓为蒙蔽之事彦博曰李瑜周约寻即牵复
安石曰瑜约自为推究得无罪自不当绌责充等又言
恐拣却好马兵士怨望安石亦以为无害上曰此是令
保甲养马又是拣好马与保甲于兵士有何可怨他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8a 页 WYG0317-0809c.png
上批付中书保甲浮浪无家之人不得令习武艺安石
曰武艺绝伦又累作凶慝若不与收拾恐生厉阶上曰
可收拾作龙猛之类安石曰须随材等第与收拾上终
虑浮浪人习学武艺为害以保甲法不如禁军法严密
安石曰保甲须渐令严密纵使其间有浮浪凶恶人不
胜良民之众即不能为害臣近口奏但未条上欲令保
户代巡检兵级上番日除破饮食外所馀钱粮各令以
武艺等第较取又分武艺为三等灾伤已上五分即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8b 页 WYG0317-0809d.png
以斛斗自十五石至五石若有武艺高彊虑其为患之
人即才五分灾伤已受十五石斛斗若较取钱粮之馀
一岁又可得五七千冬阅免体量草夫役又可得草数
千若更有盗贼追捕即又得赏钱至厚如此即有武艺
之人岂肯舍此厚利却欲作过即众不胜寡不能为患
至其无艺之人但当恤其贫困不忧其能为彊梗也若
作贼盗即但为保众取赏之资而已可无虑者上虑岁
久钱粮不给安石曰巡检下六千人每千人岁约三千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9a 页 WYG0317-0810a.png
贯是一岁费十八万贯今若罢招此六千人却以保甲
代之计所用钱粮费十八万贯尚剩十万贯以十万馀
人替六千人又岁剩钱十万贯何至忧不给也教阅至
一二年便令保正募征行者六千人必可得况但要守
卫京师而已若岁岁阅教保丁又封桩所剩钱十万贯
则非特畿内守卫日彊兼亦财有馀积宗庙社稷之忧
最在于募兵皆天下落魄无赖之人尚可与之守社稷
封疆况于良民衣食丰足者众复何所虞然此事非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9b 页 WYG0317-0810b.png
下躬亲庶政上下无壅亦行不得养马事向时民间以
官马为有尾祸祟岂敢请官马今民间争养马亦足见
朝廷政事粗为百姓所信知其后无扰害故也易曰观
民也但观民如此即我所生可知也(此月二日又二十/二日并七月五日)
(可/考)
丁亥右监门卫大将军仲奚领交州刺史以学士院试
大义论中等故也上出西边探报云董戬子与秉常妹
为婚王安石曰洮河一带内附董戬不能不惮与秉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0a 页 WYG0317-0810c.png
结婚理或有之上忧其合安石以为在我而已此不足
虑上又言摩正骄蹇安石以为可令王韶等以计取之
若得摩正即洮河一带皆当为朝廷致死无所不可缘
羌惟畏大种摩正既禽即威申于诸羌冯京以为摩正
不犯中国何须如此上曰中国遣使人去却坐之堂下
又言语悖慢岂得为不犯京曰汉文帝于匈奴但来则
禦之而已未常与校上曰汉文帝与冯唐言寝食未尝
忘李牧岂是不欲与匈奴校要安疆场须威足以制乃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0b 页 WYG0317-0810d.png
能无事安石曰汉文帝固不如文王是伐是肆是绝是
忽故能四方以无拂然后民始附可以有台沼之乐先
王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未尝不始于忧勤
然后终于逸乐今摩正河州刺史也以区区万人之聚
乃敢陵侮如此我以天下之大四夷不敢伐不敢忽非
文王之事也且元后作民父母使疆场之民为诸羌所
陵岂为得已然此事要以谋不可以力当居百全之地
以制诸羌之命而已(四日癸未/可参考)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1a 页 WYG0317-0811a.png
戊子枢密院检详兵房文字朱明之言内殿承制已下
愿换文资者乞不须三代及亲属曾任文资之家从之
庚寅诏延州通判范子仪为鄜延路定立界至官替张
穆之初穆之被诏与夏人于界首议事穆之擅令保安
军北巡检张藻招夏人就本军会议经略使赵卨以闻
文彦博等谓穆之生事邀功违元降指挥上曰只委赵
卨自可何用穆之王安石曰臣初但欲委诸路经略使
陛下必欲差官然差亦无伤于委任将帅昨所差官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1b 页 WYG0317-0811b.png
令与本路商量耳兼将帅实有欺罔不可信者得朝廷
所差官去则奏报不敢为欺上曰如此即无伤穆之乃
不肯与本路商量妄作安石曰此自是穆之违元降指
挥非指挥失当也故令子仪替穆之(穆之立环庆沟封/在去年十二月四)
(日不知何/时改鄜延) 青唐大首领裕啰格勒为西头供奉官初议
裕啰格勒官赏上欲与内殿崇班厚赐之曰必足以鼓动
其馀生羌安石曰此事当令王韶高遵裕斟酌申奏朝
廷应副若朝廷直除与内殿崇班即裕啰格勒自以朝廷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2a 页 WYG0317-0811c.png
奖擢不由缘边安抚司骄抗不肯听服却令安抚司更
无可驱诱此一不便也又恐其馀首领互相比较合要
恩奖一有不得却生怨望二不便也天下之势如心使
身身使臂臂使指乃得安利今朝廷自要驱诱裕啰格勒
辈即是以身心使指全不由臂事势非便莫若令王韶
辈委之以事随事大小与官赏则轻重缓急不失事机
又必得裕啰格勒辈为实用上悦曰第恐王韶不敢更乞
与裕啰格勒官安石曰陛下因中人谕指可也上曰中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2b 页 WYG0317-0811d.png
传谕事意多不尽安石曰陛下以手敕谕之亦可上曰
只卿将书说与安石曰近为韶有公事得韶书都不曾
敢报答上曰与书何害上又欲便除裕啰格勒蕃部刺史
安石曰恐未须如此但令韶相度最便文彦博曰近者
悦远者来裕啰格勒官赏若过厚则旧蕃部或不乐上曰
事势大小自不同安石曰诚如此迈凌错吉事力岂裕啰
格勒之比上曰迈凌错吉四百户裕啰格勒号为十万众
纵甚少亦必数万乃从安石议下安抚司而有是命仍宠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3a 页 WYG0317-0812a.png
阶勋赐姓包名顺(西羌裕啰格勒既归朝至閤门引见谓/押伴使曰平生闻包中丞拯朝廷忠)
(臣某既归汉乞姓包神宗遂如其请名顺其后熙河极/罄忠力此据李复圭记闻恐所闻或非实当考四年十)
(二月十八日/初授殿直) 太常丞权监察御史里行黄好谦权通
判颍州以母老自请故也
辛卯诏北界多不循旧规近颇生事虑别蓄奸谋可指
挥河北河东厚以钱帛募人深入刺候动静以闻(两朝/誓书)
(册内载熙宁五年雄州奏职方员外郎王珫与监𣙜场/侍禁李端彦于白沟界首桥南幕次内与北界差来左)
(衙戴从省坐定依例般第一会绢二千匹去桥中心排/垛定有北界永丰库拣子扬元亨点过大数二军人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3b 页 WYG0317-0812b.png
(过小数从省令元亨解开绢束逐匹看觑并托量丈尺/端彦等面与右衙从省理会信好之物久来交割不曾)
(有此体例从省称为今次宣命指挥从省交割时一匹/匹点检看觑当里面别无小损破弱即行交割不云生)
(事从省又云设使一色好绢亦须剩住几日交割图表/仔细云云州司勘会久来交绢体例每二千匹作一会)
(只事逐会点数来交割不曾差人解拆绢一匹匹看验/量托今来若纵令如此拣选量度不惟邀难住滞深恐)
(顿失事体仍虑节次别生事端无有了期云云兼称自/去岁以来凡交割银绢逐次北界须作邀难再三整理)
(方循旧例今来又有生事若不作理道略与约勒切虑/北人转生枝节州司看详若便曲与随顺令一匹匹托)
(量点俭交割不惟有损事体又缘北人方当生事之际/切虑愈生侵慢之心深为不便本州已牒王珫等更且)
(伺候三两日须是以久来体例交割去讫五月十二日/奉圣旨令雄州执守理道婉顺商量依自来体例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4a 页 WYG0317-0812c.png
(不知后来如何交割此韶称北界多/不循旧规盖指此等也今附注本日) 王安石以王韶
书进呈韶言已拓地千二百里招附三十馀万口(韶本/传云)
(韶上所降蕃部版图得地二千馀里口/二十馀万朱墨并同乃与韶书异当考)然此特众人以
为异效韶所欲为朝廷施为此尚未髣髴料相公亦不
止期韶以此恐勾当人各欲保守见功无复奋励向前
之意安石白上韶如此诚善今三十万众若能渐以文
法调驭非久遂成汉人缘此本皆汉人故也韶言募到
勇敢九百馀人耕田百顷酒坊三十馀处蕃部既得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4b 页 WYG0317-0812d.png
汉人蕃部贱土贵货汉人得与蕃部交易即汉得土蕃
部得货两各得所欲而田畴垦货殖通蕃汉为一自然
易以调驭因令韶如诸路以钱助役收息又捐百馀万
缗养马于蕃部且什伍其人奖劝以武艺使其人民富
足士马精彊因奋而使之则无所不可今蕃部初附如
洪荒之人惟我所措置而已上曰摩正须早剪除安石
曰岂但摩正董戬夏国皆在我所措置而已诸路自可
高拱无事上曰今虽已招纳得却用不得安石曰韶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5a 页 WYG0317-0813a.png
谋至今一一不愆于素今已见端绪自此以往日见成
效不忧用不得但要陛下明察毋令异议扰之而已韶
狱事了若召来喻以此旨必能济集上曰高遵裕已来
便可以此指喻之
壬辰以大理寺丞都水监主簿周良儒为殿中丞先是
良儒言汴水每年口地有拟开次拟开拟备开之名凡
四五处虽旧河口势别无变移而壕塞等人亦必广为
计度盖岁调夫动及四五万因此骚扰百端民间良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5b 页 WYG0317-0813b.png
庄井或标作河道或指为夫寨以致洛孟汝蔡许郑之
民仍年差调力困不胜加之岁用物料不訾积年之弊
习以为常止如四年春创开訾家店地役夫兵四万馀
一月计一百二十馀万工才及三月寻已浅淀应舜臣
请复用旧口役工才万馀止计四日而水势顺快由此
观之若河依旧掠南岸止使旧口地为便于是遣良儒
相视而良儒又言以今春河口可役夫三千八百五十
一人一月计一十万五十馀工比之四年所役工十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6a 页 WYG0317-0813c.png
八九其粮食物料不在数而都水监亦请从良孺所陈
故奖及之(四年十月末应舜臣/请汴口即用旧处) 河阳三城节度使守
司空兼侍中曾公亮为集禧观使 知梓州少府监赵
尚宽为司农卿直龙图阁提举河东路刑狱光禄少卿
高赋为秘书监直龙图阁知沧州通判殿中丞张恂提
举京西路常平等事先是王安石为上言高赋兴水利
事功甚多赋在唐州纵无此功亦合为提点刑狱向以
人言放罢初未沾恩欲再勘会推赏上曰善于是并尚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6b 页 WYG0317-0813d.png
宽恂等进呈上谕执政曰尚宽等在唐州辟田疏水招
辑人户殆无旷土已有成效宜宣布治状并与加职以
劝天下愚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朝廷兴作如实知其
利假令彊率以就功绪当亦无害但不可不实耳上又
论人有才不可置之闲处因言汉武帝亦能用人材王
安石曰武帝所见下故所用将帅即止卫霍辈至天下
户口减半然亦不能灭匈奴上曰武帝自为多欲耳上
谕执政曰人主举动不当有欲以害政安石曰欲亦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7a 页 WYG0317-0814a.png
能害政如齐桓公亦多欲矣而注厝方略不失为霸于
天下能用人故也上曰汉武至不仁以一马之欲劳师
万里侯者七十馀人视人命若草芥所以户口减半也
人命至重天地之大德曰生岂可如此安石曰不仁如
此非特人祸阴阳之报亦岂可逃也上曰有政事则岂
特人得其所鸟兽鱼鳖亦咸若如数罟不入污池即鱼
鳖亦得遂其生长矣安石曰诚然先王所以泽及鸟兽
草木非特政事而已其德义之至乃能至天地协应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7b 页 WYG0317-0814b.png
兴雨祁祁有渰凄凄者周人盛时之诗及其衰也饥馑
札瘥应其政事变雅所刺是也盖人和则天地之和应
人不和则天地之和不应自然之理也上曰尧舜时凤
凰来仪固不足怪 诏赐京东路去年今年上供年额
粮斛八十七万缗为在京市易务本钱 纠察在京刑
狱祝咨言百姓犯罪御史台差文臣就本司同录问取
伏状方奏断盖钦重刑狱以防出入之弊其殿前马步
军司军人犯死罪乃止牒审官西院差大使臣录问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8a 页 WYG0317-0814c.png
大使臣少通法意乞依开封府例牒御史台差官就逐
司录问又言三司检法官及开封府法曹功曹参军遇
有阙乞于新试中法官人内差填并从之 中书言宗
室改官欲自观察使以上令大宗正司检举保明申奏
中书以例施行其正任防禦使以下止令本司检举依
审官东院京朝官磨勘例取旨候印画讫降付中书给
敕告外任宗室依外官例令所属施行从之 诏妃主
臣僚为医官乞恩毋得至直翰林医官院以上先是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8b 页 WYG0317-0814d.png
国长公主奏乞太医丞李永昌迁直翰林医官院诏与
一子医学仍别立法遂定此制 东上閤门使枢密都
承旨李评喜论事往往施行然天资刻薄在閤门及枢
密院招权不忌多布耳目采听外事自效以为忠侥倖
大用中外侧目又尝极言助役法以为不可王安石尤
恶之(极言助役不可此据四年六月/二十三日日录今附此不别出)初紫宸上寿旧仪
但言枢密宣徽三司副使不坐而故事亲王皇亲并坐
惟集英大宴乃有亲王驸马都尉不坐之仪时评定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9a 页 WYG0317-0815a.png
仪初无改易而遽劾閤门吏不当令亲王皇亲驸马于
紫宸预坐以为不遵新制贾佑马仲良皆坐免官王安
石具奏评所定自不明而辄妄加他人以非罪上亦言
仪制错乱不可用诏评论列不当与閤门官吏俱放罪
已而评诉上前自谓所论列非不当上批付中书令再
进呈放罪指挥安石执奏閤门官吏无罪评所论列诚
不当贾佑马仲良差遣不应罢又王昭序与佑仲良俱
被劾及罢佑仲良乃遣昭序代两人者陛下未尝作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19b 页 WYG0317-0815b.png
恶岂可令评作好恶凡作威作福固陛下之任然臣职
任辅导陛下以义如此与夺不可谓义一人横行于天
下武王以为耻近在殿陛左右使横被摧迫有内怀不
平之人何以为天下主作民父母陛下若自作好恶虽
有过当尚令人畏陛下若令他人作好恶即恐威福为
人所窃臣岂与评争校枉直但义当如此上终以评所
定仪制于旧仪制固未尝增损非新仪制不明閤门吏
既见相传坐图与仪制坐图差互不同自合申请乃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0a 页 WYG0317-0815c.png
面用相传坐图贴定评劾之不为不当诏閤门吏特放
罪安石又执前奏上曰若新仪制果不明亦非独评罪
安石曰中书但言新仪制不明固未尝专罪李评所定
仪制既如此不明乃妄劾閤门官吏此则评之罪也上
曰评固有罪然亦未始罪评也(此段据御集并日录删/修上批付中书昨为李)
(评论列閤门误用同天节上寿仪不当特与放罪今召/问评子细评所论列乃无不当可再进呈取旨中书奏)
(已奉旨新定上寿仪制不明閤门官吏并不陈请特放/罪又批新定上寿仪制与旧仪元不曾更改即非新定)
(仪制不明所有閤门官吏不合既见相传坐图与仪制/内坐图差互不同不申明取旨便一面用相传坐图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0b 页 WYG0317-0815d.png
(定特与放罪速改正行下又批付枢密院评以改易文/字令取诫励适延和奏事因问得仔细及人吏不曾明)
(言已经枢密院副使更定辄用已意改易数十字然评/自谓实有卤莽之罪察其用心盖亦无他止缘于职事)
(不敢苟且在理固宜矜假可特与免罪林希载评事尤/详今附注评出知保州时希云评误排军员坐必希所)
(闻不审也评出知/保州在七月戊辰)
癸巳司农寺丞蔡天申请河东经略安抚司亦置常平
仓其条约并如陜西上批麟府丰三州蕃户方之陜西
诸路尤为贫乏宜依天申所请于近赐陜西䌷绢数内
拨合赐泾原鄜延路五万匹为河东本钱 诏摩正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1a 页 WYG0317-0816a.png
董古以下诸酋领各转补及赐茶䌽有差
甲午上谓王安石等曰蔡确论太学试极草草冯京曰
闻举人多盗王安石父子文字试官恶其如此故抑之
上曰要一道德若当如此说则安可臆说诗书法言相
同者乃不可改安石曰柔远能迩诗书皆有是言别作
言语不得臣观佛书乃与经合盖理如此则虽相去远
其合犹符节也上曰佛西域人言语即异道理何缘异
安石曰臣愚以为苟合于理虽鬼神异趣要无以易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1b 页 WYG0317-0816b.png
曰诚如此 冯京言西北阙人教授王安石曰教授必
可以为人模范者非其人不若令习近人著述文字上
曰西北人诚是茫然未有归著安石曰西北人旧为学
究所习无义理今改为进士所习有义理以学究为进
士于士人不为不悦去无义理就有义理于所习不为
不善其旧合放解额并还本路东南士人不能侵夺于
士人乃无所损既无所损而令士人去无义理就有义
理脱学究名为进士此亦新法于西北士人可谓无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2a 页 WYG0317-0816c.png
矣京曰西北人鲁难变安石曰旧科人虽不尽变十须
变三四后生即往往尽变凡革旧为新亦须期成效在
十年之后也 是日王安石留身乞东南一郡言久劳
乏近又疾病恐职事有隳败累陛下知人之明上甚怪
安石如此曰卿岂所怀有不尽当为朕尽言之朕何尝
违卿或是为李评否安石曰臣非为此也自二月已来
即欲自言若得一二年在外休息陛下不以臣为无用
臣亦不敢告劳上曰卿有何病必有所为但为朕尽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2b 页 WYG0317-0816d.png
天下事方有绪卿若去如何了卿所以为朕用者非为
爵禄但以怀道术可以泽民不当自埋没使人不被其
泽而已朕所以用卿亦岂有他天生聪明所以乂民相
与尽其道以乂民而已非以为功名也自古君臣如卿
与朕相知极少岂与近世君臣相类如冯京文彦博自
习近世大臣事体或以均劳逸为言卿岂宜如此朕顽
鄙初未有知自卿在翰林始得闻道德之说心稍开悟
卿朕师臣也断不许卿出外且休著文字徒使四方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3a 页 WYG0317-0817a.png
之或生观望疑朕与卿君臣间有隙朕于卿岂他人能
间卿有不尽但为朕言安石曰臣荷陛下知遇固当竭
死节然诚以疾病衰耗恐不能称副陛下任使之意极
不敢造次及此言但久自计度须至上烦圣听臣亦见
冯京文彦博近皆乞去不得臣极恐陛下未听臣去不
欲为此纷纷然熟计须至如此乞陛下详察安石退上
留之戒以勿入文字如是者再安石曰臣领圣旨未敢
入文字候一二日再乞对上曰勿如此终不许卿去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3b 页 WYG0317-0817b.png
人顾望恐害事(陈瓘论曰熙宁之初神考以安石为贤/自邓绾黜逐以后不以安石为贤矣安)
(石退而著书愤郁怨望当此时傲然自圣于是书托圣/训之言曰卿朕师臣也乂曰君臣之义重于朋友朕既)
(与卿为君臣宜为朕少屈此等不逊之言托于圣训前/后不一又谓吕惠卿亦师臣也又谓如常秩者亦当屈)
(已师之惠卿师臣则假曾公亮之言常秩可使则假张/戬之言神考常谓常秩不识去就之人而可以为圣主)
(之师乎况张戬言行出处自有本末岂有崇奖不识去/就之人而请圣主师之哉神考以尧舜之道光宅天下)
(高厚如天地光明如日月安石乃欲与吕惠卿常秩俱/为师臣轻慢君父不亦甚乎其事矫伪臣故击之于寓)
(言/)
乙未诏西京左藏库副使白玉男昭信昨于荒堆遇贼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4a 页 WYG0317-0817c.png
与其父血战致西贼败走然以将官子弟于法不许论
赏可令引见取旨后补三班借职赐银带袍笏
丙申王安石白上刘希奭向为郭逵游说言颇涉欺罔
陛下记忆否恐如此人不宜尚寄以耳目上曰当时言
何事安石曰言裕啰格勒欲来经略司出头及助智缘几
误陛下边计上曰希奭言某事某事却是实安石曰若
每皆不实乃是疏惷岂能蔽陛下聪明惟言实事杂以
欺罔使陛下不疑为奸蔽陛下聪明此尧舜所忧畏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4b 页 WYG0317-0817d.png
难之者也且远方事陛下既不能亲近惟寄耳目于使
人为欺罔最不可容上悦 秦凤路缘边安抚司言洮
河蕃部近知官有借助钱不住出汉请领缘初得朝旨
令自三月终住支窃虑以故阻节蕃情诏自今更不限
时月支借如经略司钱不足以市易司钱续支又言通
远军宜建学亦许之王安石曰种世衡在环州建学令
蕃官子弟入学监司疑其事遣官体量世衡以为非欲
得蕃官子弟为门人但欲与之亲狎又平居无事时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5a 页 WYG0317-0818a.png
家如有质子在州上曰世衡事事辄有计谋其建学非
苟然也王安石又白上凡欲成大功立大事必须能见
众人所不见乃能成立如韩信用兵赵人笑之诸将阳
应曰诺及其已胜诸将尚不知其所以胜也今边奏至
即众人共议以为可始从之众人亦安能见众人所不
见此恐虽有韩信亦未肯为朝廷用也上悦安石又曰
虽韩信亦不能不败用将之道苟如其才虽一败宜宽
贷上曰如燕达虽即大败已赦其罪矣上又曰今诚是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5b 页 WYG0317-0818b.png
未可用兵之时事事未有可用又言虽夏国用兵亦似
胜我安石曰夏国主昏乱微弱然庸人习见庆历以来
元昊时事自有惮彼之心彼亦习见旧事又见我边将
尚畏避之如故亦不深自知其微弱也冯京言夏人举
国来我常以一路当之所以不抗上曰只一路若有好
将帅岂不足以当夏国
丁酉户部判官吕嘉问言畿内酒坊等处连三灶岁省
柴四十馀万斤推之府界陈留一县省三十二万斤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6a 页 WYG0317-0818c.png
诸州岁省柴钱十六万缗先献连二灶法三司军将王
靖变连三灶法虢州民常震并乞加赏诏王靖迁大将
减磨勘五年常震不理选限试国子四门助教仍赐曹
州酒坊钱三千缗 降左藏库副使知保德军高涣为
右清道率湖南监当以河东经略使刘庠言昨知太原
府吕公弼为遣兵条寨于生地本司差涣都大提举累
牒不至既而涣移府言素不习匹夫骁捷之能兼缴奏
检称万一不为在上者节制驱策俾专统三五万众荡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6b 页 WYG0317-0818d.png
平凶寇臣愿尽力初娄城之役涣实惮行而外为大言
朝廷素已闻知及是上谓辅臣曰涣违节制吕公弼不
能行法朕方责边臣以事效如涣之选懦诈诞不黜无
以励众故有是命仍令进奏院遍牒诸路
戊戌提举京西常平等事陈世修言乞于唐州石桥河
南北岸叠石为马头造虹桥架过河道于桥梁之下挖
透槽横绝过河引水入东西邵渠灌注九子等十五陂
则二百里之间经冬水利均浃诏知唐州苏涓覆视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7a 页 WYG0317-0819a.png
实即委世修提举创造后以涓守土难出乃诏废本州
签书判官置通判一员令视水事仍用前签书判官庞
昉为之从转运及提举司请也(置通判乃六月/十二日今并书)
已亥宣庆使文州团练使入内副都知李继和卒其子
从善乞用例加赠上曰此例尤为弊事昨赠石全彬以
先帝随龙故也继和无军功岂可用此例乎
辛丑命崇文院校书王安礼专一编修三路义勇条贯
(此据御集五月七日丙戌六月七日乙卯七月十三日/庚寅十九日丙申闰七月十四日辛酉十五日壬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7b 页 WYG0317-0819b.png
壬寅诏割秦州宁远等四寨属通远军仍于青唐武胜
军并新招降玛勒族三处地分各建一堡寨从秦凤缘
边安抚司请也初吕公弼奏不肯割四寨属通远而文
彦博亦言文盈关乃险阨处不可外属王安石进曰欲
弹压羌人使其率服当令通远气势增盛(文盈关/当考)上曰
欲盛则增兵可也安石曰多割寨则守兵自多若更增
兵乃所以为烦费也 大理寺言旧制详断官八员欲
增二员选新试刑法改官人仍二人连书从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8a 页 WYG0317-0819c.png
癸卯诏遣六宅副使王中正往秦凤路缘边安抚司勾
当公事以谋复武胜军故也(是月辛巳诏以古渭/寨为通远军当考)驸马
都尉王师约言乞依正任例于外州军抽差兵士宣借
弗听盖上以主第差占亲事辇官诸司人数已多故也
甲辰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职方员外郎毛杭降一官
仍徙江南路坐擅牒潭州割属县乡里入邻县故也
乙巳诏秦州制勘院见劾王韶市易司公事其命官使
臣候案成除赃罪外馀并还旧任时朝廷将举武胜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8b 页 WYG0317-0819d.png
役虑随军阙官故也后又诏转运使张诜专在通远军
计置修堡寨什物钱粮先是高遵裕以春季当诣阙奏
事诏趣之韶言臣近被制狱讯问今自通远军抵秦州
以便供答乞留遵裕在任并由经略司别遣官代遵裕
行上谓安石曰韶别无事又遵裕已来安抚司殊阙人
宜令韶速归本司如制狱有所问讯即实封文字应报
又令催杜纯结绝曰恐人情疑惧不敢向前安石曰今
韶不过以二三分心力经营边事却以七八分精神照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9a 页 WYG0317-0820a.png
管防备人沮害此边事所以难集非特韶如此凡为韶
用者又皆前却不敢以三四分力向前勾当即事尤难
集上曰政为与韶勾当人如此也上又曰吕公弼言董
戬与夏国结亲事其意又似恶缘边安抚司若不招纳
蕃部亦岂能止董戬与夏国结亲也安石曰董戬与夏
国结亲于边事都无所计但我能亲附蕃汉人使乐为
用即董戬虽与夏国深相结亦不敢违背朝廷恩信况
但结为婚姻岂不顾利害以国徇儿女亲家上以为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29b 页 WYG0317-0820b.png
(五月二/十六日) 发运司奏杭越湖三州不肯行新法捕盐课
利更亏乞根勘上从之王安石曰议者皆谓捕盐即陷
刑者众今淮南捕盐急遂无陷刑者如杭越湖不依新
法捕盐即犯禁者不绝上曰王者之法如江河使人易
避难犯如仓法行去年止断纲稍二百人比以前已减
五百人矣且米又尽不杂军人不须行赇此实良法也
安石曰今新法关防犹未尽故虽无夹杂尚有少欠若
他日关防不令少欠即此所断人数尚可更减也安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0a 页 WYG0317-0820c.png
又曰仓人尤无赖所以不免时有犯法然随辄被告至
于铨审等处即更无复敢受赇上曰不知开封何如恐
未能遽绝耳安石曰闻开封府吏自言向时遇事且思
如何可以取钱又思如何可以欺罔官员实无心推究
人枉直自今诚恐有暇及此然经久天下吏禄恐须当
尽增令优足上曰如此岂不善但患阙钱耳安石曰此
极多不过费百万缗然吏禄足则政事举政事举则所
收放散之利亦必不少且今人吏衣食固亦出于齐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0b 页 WYG0317-0820d.png
但不令以法赋之而已昨虽十馀万缗然九万缗出于
酒坊税钱若将来诸路收酒坊剩钱必然可足吏禄有
馀也(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上又曰吏受赇亦不免出于官钱耳
安石曰如纲运于库务行钱复以酒坊偿之是也今公
赋禄与之即不为馀人侵牟而又不至枉法害事以取
赂矣(安石论仓法因捕盐及之朱史乃附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癸未于断纲稍事尤失次今仍见本日)
 诏废外殿直班外殿直旧以处诸班老疾者近岁多
差外州权管厢军所存才数人故废之 权度支副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1a 页 WYG0317-0821a.png
沈起言奉诏详定军器制度乞下在京及三路经略司
应造作军器去处及主兵官员候见取索监造官与主
兵官员躬亲询问工匠除旧来制度料例已中法度堪
任施用外有无工作弊病不堪施用事件广加询访诸
般军器精利经久可立制度及施用之宜编成文字监
官与兵官保明缴送本所详考其逐处监官兵官或懈
慢及不依应供报之人许本州纠奏若人匠供析不中
制度人吏行遣稽滞并从本所牒所属依理施行所贵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1b 页 WYG0317-0821b.png
考究精审早得成书从之(会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事)
丙午太白昼见丁未诏以泾原路蔡挺衙教阵队于崇
政殿引见仍颁其法于诸路先是挺在泾原建勒武堂
诸将五日番上教阅五伍为队五队为阵阵横列三鼓
而出之并三发箭复位又鼓之逐队枪刀齐出以步鼓
节之为击刺状十步而复以上凡复位皆闻金即退骑
兵亦五伍为列四鼓而出之射战盘马先教前一日将
官点阅完备及赴教再阅之队中人马皆彊弱相兼彊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2a 页 WYG0317-0821c.png
者籍姓名为奇兵隐于队中遇用奇则别为队出战泾
原路内外凡七将又泾仪州左右策应将每将皆马步
兵各十阵分左右各第一至五每阅一阵此其大槩也
上善其法故颁焉 知邕州萧注言乞约束溪洞知州
如承报有贼马过地分不即往约拦斗敌者并以军法
论上谓辅臣曰报事虚实不明兼贼有众寡若势力不
敌安能约拦岂可即依军法宜令经略司相度减等断
遣 提举陜西常平等事国子博士沈披言乞复京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2b 页 WYG0317-0821d.png
府武功县古迹六门堰于石渠南二百步傍为土洞以
木为门回改河流可溉田三百四十里诏陜西提举常
平司官一员与披同相度如合兴修即计工以闻其后
竟无功
是月废慈州为吉乡军𨽻隰州省文城县为镇入吉乡
省乡宁县析其地入晋绛二州废涟水高邮军为县以
涟水𨽻楚州高邮𨽻扬州剑门关剑门县复𨽻剑州废
忻州定襄县入秀容潞州黎城县入潞城省相州邺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百三十三 第 33a 页 WYG0317-0822a.png
赵州赞皇柏乡二县汾州孝义县归州兴山县为镇(相/州)
(邺县省为镇入临漳九域志在熙宁六年与/此不同六年七月庚午所云二十八县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