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a 页 WYG0317-028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九十七
             宋 李焘 撰
  仁宗
嘉祐七年秋七月壬子诏秋季有事于明堂群臣毋请
加尊号太常礼院言皇祐参用南郊百神之位不应祀
法宜如隋唐旧制设昊天上帝五方位以真宗配而五
方帝五官神从祀馀皆罢又前一日亲飨太庙当时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b 页 WYG0317-0283d.png
停孟冬之荐考详典礼宗庙时祭未有因严配而辍者
今明堂去孟冬为日尚远请复荐庙前者祖宗并侑今
用典礼独配前者地祗神州并飨今以配天而亦罢是
皆礼中之大者也开元开宝之礼五帝无亲献仪旧礼
先诣昊天奠献五帝并行分献以侍臣奠币皇帝再拜
次诣真宗神座于礼为允诏恭依而五方帝亦行亲献
甲寅广西转运使度支员外郎李师中转运判官都官
员外郎刘牧各罚铜二十斤先是岭南多旷土茅菅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a 页 WYG0317-0284a.png
盛蓄藏瘴毒师中募民垦田县置籍期永无税以种及
三十顷为田正免科役于是地稍开辟瘴毒减息而师
中与牧坐擅除税不以闻故蒙罚交趾每因瘴毒甚时
必声言入寇师中先得其情既而摄帅事邕州果遣军
校乘驿言交趾将入寇师中不省但诘其擅乘驿之罪
而已
甲子右司谏知虔州赵抃为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
杂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b 页 WYG0317-0284b.png
丁卯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辞泰州防禦使知
宗正寺不许
是月右正言王陶上疏曰自至和中圣躬不豫之后天
下之人颙颙惴惴无所寄命日望上穹眷命降生圣嗣
内承九庙祀享之重外安四海亿兆之心天贶莫期未
如民志朝廷百执事州郡之吏下至韦布草莱之士抗
疏交章引古今陈灾异请择宗室亲贤早建储嗣危言
切语感动人听者以百数夫为是议者岂皆怀不忠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a 页 WYG0317-0284c.png
为奸利托附之人㦲盖𤼵于至诚为宗庙社稷无穷大
计他日四海生灵死亡之命豫求安全深思远虑而言
也陛下纳谏从善博古通今治乱之要知圣人先天而
不违后天而奉天时之道在乎顺民欲而安众心也去
岁亲𤼵德音稽唐故事择宗子使知宗正寺上以先后
天心导迎景贶而俟与子之祥次以尊崇宗庙欲重祭
享而修主鬯之职下以顺悦人情表白圣意而示强
宗之势中外闻之咸谓此举设施安稳不惊人耳目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3b 页 WYG0317-0284d.png
天下摇摇之心一旦而定他日圣嗣降育则稍迁其秩
使还本邸进退之命无伤国体莫不称庆陛下有尧之
圣仁舜之大孝汉文之恭俭而睿谟英断非近代中庸
之主所可跂及厥后稍稍寖闻稽缓四方观听岂免忧
疑或罪宗实以为自唐以来判宗正寺者皆用宗子求
之典故乃一寻常差遣何必过为辞让或者流言去事
由宫中嫔御宦官姑息之言圣意因而微惑至妇人近
幸不识国家大计苟务一时感悦陛下而不知反沮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a 页 WYG0317-0285a.png
美政睽隔英断为害甚大也风闻宗实自有此命以来
夙夜恐惧闭门不敢见人昨自二月除服合半年有馀
矣臣恐天下之人谓陛下始者顺天心人欲而命之今
者听左右姑息之言而疑之不独百世之后使人叹惜
圣政始卒之不一亦恐自今远近中外奸雄之人得以
窥伺间隙矣自古天下祸乱之始未有不由继嗣不立
付属之心不豫定而遂至后世争夺危亡使天下赤子
糜烂涂地而受弊者也况数岁以来灾异频数不可胜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4b 页 WYG0317-0285b.png
纪今春徐陈许蔡迨京畿之民讹言相传掘土而食近
又龙斗于南京之葛驿盛夏火王金当消伏太白芒角
盛大陵犯荧惑又太白经天与岁星昼见天地人事皆
见变异其占为兵而为人心不安为甚可惧太史必有
以其术为陛下言之者陛下于此时岂宜尚复优游迟
疑圣断不早恐惧修省急答天戒哉夫天下者圣祖神
宗之天下传至陛下使陛下永福生民措之安全之地
陛下当思先帝付托之重使宗庙社稷生民有所依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a 页 WYG0317-0285c.png
天下忠臣节士有所取正无令汉成帝独有美名也前
日未命宗实人人上言早建储嗣今日乃无一人敢言
者非今日之人不忠也盖前日未有主名泛为公言而
陛下不疑也今日补一宗正官虽非继嗣似有主名又
陛下犹豫迟疑自冬徂秋十月矣中外之人无贵贱贤
愚人人自顾私计惧陛下见疑获罪不敢出一言但日
听朝廷所为以卜治乱而已臣职为谏官傥又不言则
谁为陛下言者故臣区区忧国之心颠沛徬徨而不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5b 页 WYG0317-0285d.png
自已也陶因请对言宫嫔宦官有以上惑圣聪而使宗
实畏避不敢前上问陶欲别与一名目如何陶对曰此
止是一差遣名目乞与执政大臣议之上曰当别与一
名目于是韩琦等始有立为皇子之议
八月乙亥朔内出明堂乐章迎神送神曲𨽻于太常太
常博士秘阁校理裴煜奏大祠与国忌同者自庆历至
嘉祐凡八祠有司皆援旧礼乐备而不作忌日必哀志
有所至其不用乐宜也然乐所以降格神祗非以适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6a 页 WYG0317-0286a.png
己之私也谨按开元中礼部建言忌日事庙应用乐裴
宽立议庙尊忌卑则作乐庙卑忌尊则备而不奏中书
令张说以宽议为是宗庙如此则天地日月社稷之祠
用乐明矣臣以为凡祠天地日月社稷与忌日同者伏
请用乐其在庙则如宽之议所冀略轻存重不失其称
下其章礼官议曰传称祭天以禋为歆神之始以血为
陈馔之始祭地以埋为歆神之始以血为陈馔之始宗
庙以灌为歆神之始以腥为陈馔之始然则天地宗庙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6b 页 WYG0317-0286b.png
皆以乐为致神之始故曰大祭有三始谓此也天地之
间虚豁而不见其形者阳也鬼神居天地之间不可以
人道接也声属于阳故乐之音声号召于天地之间庶
几神明闻之因而来格故祭必求诸阳商人之祭先奏
乐以求神先求于阳也次灌地求神于阴达于渊泉也
周人尚臭四时之祭先灌地以求神先求诸阴也然则
天神地祗人鬼之祀不可去乐明矣今七庙连室难分
庙忌之尊卑欲依唐旧制及国朝故事庙祭与忌同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7a 页 WYG0317-0286c.png
并县而不作其与别庙诸右忌同者作之若祠天地日
月九宫太一及祀百神并请作乐社稷以下诸祠既卑
于庙则乐可不作翰林学士王圭等以为社稷国之所
尊其祠日若与别庙诸右忌同者伏请亦不去乐诏恭

丙子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辞泰州防禦使知
宗正寺许之初宗实屡乞缴还告敕上谓韩𤦺曰彼
既如此盍姑已乎琦曰此事安可中辍愿陛下赐以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7b 页 WYG0317-0286d.png
札使知出自圣意必不敢辞比遣使召之称疾不入𤦺
与欧阳修等私议曰宗正之命既出外人皆知必为皇
子矣不若遂正其名修曰知宗正寺告敕付门下得以不
受今立为皇子止用一诏书事定矣遂入对乞听宗实
辞所除官上曰勿更为他名便可立为皇子明堂前速
与了当𤦺因请谕枢密院及张昪至帝面谕之昪曰陛
下不疑否帝曰朕欲民心先有所系属但姓赵者斯可
矣昪即再拜称贺𤦺等乞帝书手札付外施行既退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8a 页 WYG0317-0287a.png
臣未分厅中使已传手札至中书丁丑𤦺召翰林学士
王圭令草诏圭疑焉戊寅请对言此大事也后不可悔
外议皆云执政大臣强陛下为此若不出自陛下则祸
乱之萌未可知上指心曰此决自朕怀非由大臣之言
也不如此众心不安卿何疑焉乃再拜殿上曰陛下能
独断为宗庙社稷计此天下之福也退而草诏以进
巳卯诏曰人道亲亲王者之所先务也盖二帝之隆治
由兹出朕甚慕之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皇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8b 页 WYG0317-0287b.png
濮安懿王之子犹朕之子也少鞠于宫中而聪知仁贤
见于夙成日者选于宗子近籍命以治宗正之事使者
数至其第乃崇执谦退久不受命朕默嘉焉朕蒙先帝
遗德奉承圣业罔敢失坠夫立爱之道自亲者始固可
以厚天下之风而上以严宗庙也其以为皇子
辛已上悉召宗室入宫谕以立皇子之意
壬午(按壬午原本误作壬子/今参核前后干支改正)诏入内侍省皇城司即内
香药库之西偏营建皇子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9a 页 WYG0317-0287c.png
癸未赐皇子名曙初中书择日旁十字上点最下一字
用之 诏太子太保致仕庞籍陪祀明堂籍辞不至
邈川首领嘉勒斯赉既老国事皆委其子董戬知秦州张
方平尝诱董戬入贡许奏为防禦使董戬寻遣使入贡
知杂御史吴中复劾奏方平擅以官爵许董戬启其贪
心方平议遂不行先是契丹以女妻董戬与之共图夏
国夏主谅祚与战屡为所败及是谅祚举兵击董戬屯
于古渭州其熟户酋长皆惧以为谅祚且来并吞诸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9b 页 WYG0317-0287d.png
亟请方平求救方平惧饰楼橹为守城之备尽籍诸县
马悉发下番兵皇祐末古渭州熟户反增秦州戎兵甚
多事平文彦博悉分屯永兴泾原环庆三路期有警则
召之以省刍粮谓之下番兵方平既𤼵番兵关西震耸
仍驿奏乞发京畿禁军十指挥赴本路枢密使张昪言
于上曰臣昔在秦州边人言敌欲入寇者甚众后皆无
事实今事未可知而𤼵京畿兵以赴之惊动远近非计
也请少须之上从之数日方平复奏谅祚已引兵西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0a 页 WYG0317-0288a.png
击董戬矣谅祚寻复为董戬所败筑堡于古渭州之侧
而还谏官司马光因劾奏方平怯懦轻举请加窜谪宰
相曾公亮独右方平曰兵不出塞何名为轻举且寇所
以不入者以有备故也有备而贼不至顾以轻举罪之
边臣自是不敢为先事之备矣光奏三上甲申徙知秦
州张方平知应天府 太常礼院言奉诏详定同判太
常寺吕公著状每岁孟享太庙七室并用羊二豕一而
奉慈一庙亦如之酌之丰杀未适其宜本院伏详天神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0b 页 WYG0317-0288b.png
至尊无物可称其德故祭用犊以贵诚宗庙社稷则用
太牢以别天神之祭也楚观射父曰天子举以太牢祀
以会郑康成曰会太牢也周礼祫祭每各一牛汉旧仪
大祭祀祫每牢中分之左辨上帝俎右辨上后俎馀肉
委积于前数千斤周汉宗庙牲牢之富从可知矣请如
公著议凡因郊祀亲享太庙旧用犊四羊四豕四今请
用犊一羊七豕七孟享腊享旧用羊二豕二今请用羊
七豕七禘祫摄事旧用羊四豕四今请用羊七豕七皇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1a 页 WYG0317-0288c.png
后庙孟享腊享旧用羊一豕一今请用羊四豕四诏恭

乙酉诏太常寺登歌用柷敔先是翰林学士王圭言古
之作乐以五声播于八音调和谐合与治道通先王用
于天地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使鸟兽咸若况于人
乎然而乐虽盛而音亏未知所以为乐也今郊庙升歌
之乐有金石丝竹匏土革而无木音夫所谓柷敔孔安
国以戛击是柷敔之用既云下而击鼓知鸣球与柷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1b 页 WYG0317-0288d.png
之在堂故传曰堂上堂下各有柷敔也今陛下躬祀明
堂宜诏有司考乐之失而合八音之和于是下礼官议
而增置之
辛卯司封郎中李受为皇子位伴读改宗正寺伴读王
猎为皇子位说书受江南人也 大宗正司言皇子累
奏辞所除恩命是日还其奏
壬辰诏权以皇城司𪠘宇为皇子位仍命入内高班王
中庆梁德政𤼵车乘津置行李入内上既下己卯诏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2a 页 WYG0317-0289a.png
皇子犹坚卧称疾不入司马光王陶等言凡人于丝毫
之利至相争夺今皇子辞不赀之富已三百馀日不受
命其贤于人远矣有识闻之足以知陛下之圣能为天
下得人然臣闻父诏无诺君命诏不俟驾而行使者受
命不受辞皇子不当辞逊使者不当徒反凡诏皇子内
臣皆乞责降且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上与辅臣
谋之韩𤦺曰今既为陛下子何所间哉愿令本宫族属
敦劝及选亲信内人就谕旨彼必不敢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2b 页 WYG0317-0289b.png
丁酉赐皇子袭衣金带银绢各一千诏登州防禦使同
判大宗正事从古沂州防禦使虢国公宗谔敦劝皇子
仍与润王宫大将军以上同入内皇子若称疾即乘肩

己亥从古等言皇子犹固称疾是夕使者往返数四留
禁门至四鼓皇子终不至乃诏改择异日
庚子以立皇子告天地宗庙及诸陵
辛丑皇子以肩舆入内先是宗谔责皇子曰汝为人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3a 页 WYG0317-0289c.png
子岂得坚拒君父之命而终不受耶我非不能与众人
执汝强置汝于肩舆恐使汝遂失臣子之义陷于恶名
尔皇子初让宗正与记室周孟阳谋之所上表皆孟阳
之笔也每一表饷孟阳十金孟阳辞皇子曰此不足为
谢俟得请于朝方当厚赏尔凡十八表孟阳获千馀缗
及立为皇子犹固称疾孟阳入见于卧内曰主上察知
太尉之贤参以天人之助乃发德音太尉独称疾坚卧
其义安在皇子曰非敢徼福以避祸也孟阳曰太尉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3b 页 WYG0317-0289d.png
两宫以父母中外所闻主上为万世计而立为子矣今
固辞不拜假如得请归藩遂得燕安无患乎皇子抚榻
而起曰吾虑不及此遂与宗谔等同入内良贱不满三
十口行李萧然无异寒士有书数厨而已中外闻之相
(中外相贺此据欧阳修/私记及范祖禹帝学)
甲辰皇子见上于清居殿自是日再朝于内东门或入
侍禁中
九月乙巳朔以皇子为齐州防禦使进封钜鹿郡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4a 页 WYG0317-0290a.png
丁未以贵人董氏为充媛
己酉朝飨景灵宫
庚戍飨太庙
辛亥大飨明堂大赦 文武升朝官父母妻并与官封
转朝官在今年冬至已前者父母亦特推恩臣僚合该
奏荐赦后奏至旧例即不行自今特展限一月 天下
系帐有留寺观未有名额者特赐名额其在四京管内
虽不系帐而舍屋及一百间以上亦特赐名额谏官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4b 页 WYG0317-0290b.png
马光言窃以释老之教无益治世而聚匿游惰耗蠹良
民此明识所共知不待臣之言也是以国家明著法令
有创造寺观百间以上者听人陈告科违制之罪仍即
时毁彻盖以流俗戆愚崇尚释老积弊已深不可猝除
故为之禁限不使繁滋而已今若有公违法令擅造寺
观及百间以上则其罪巳大幸遇赦恩免其罪犯可矣
其栋宇瓦木犹当毁撤没入县官今既不毁又明待恩
命赐之宠名是劝之也臣闻为人上者洗濯其心一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5a 页 WYG0317-0290c.png
待民是以令行禁止而莫敢不从今立法以禁之于前
而发赦以劝之于后则凡国家之令将使民何信而从
乎臣恐自今以往奸猾之人将不顾法令依凭释老之
教以欺诱愚民聚敛其财以广营寺观务及百间以须
后赦冀幸今日之恩不可复禁矣方今元元贫困衣食
不赡仁君在上岂可复唱释老之教以害其财用乎事
若微而患深令有近而害远此之谓也伏望陛下追改
前命应天下寺观院舍不系帐者不以屋舍多少并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5b 页 WYG0317-0290d.png
前后敕条处分其昨来赦文内四京寺观院舍虽不系
帐亦赐名额一节乞更不施行庶使号令为民所信而
游惰不能为奸也
初帝享明堂方宿斋而充媛董氏疾革使白皇后曰妾
不幸即死愿勿亟闻以慁上精意后泫然从之壬子帝
临奠悽恻追赠婉仪癸丑加赠淑妃特迁其父右侍禁
安为内殿崇班官其弟侄四人葬奉先资福院后谏官
司马光言伏见充媛董氏薨追赠婉仪又赠淑妃陛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6a 页 WYG0317-0291a.png
亲为之辍朝挂服群臣进名奉慰又命有司为之定谥
及行策礼于葬日仍给卤簿外庭之议皆以为董氏名
秩本微病亟之日方拜充媛今送终之礼太为崇重臣
按古者妇人无谥近世惟皇后有谥及有近加策命者
妃嫔以下未之有也卤簿本以赏军功未尝施于妇人
惟唐平阳公主有举兵佐高祖定天下之功方给鼓吹
后至中宗时韦后建议妃主葬日皆给鼓吹非明王之
令典不足法也臣愚念陛下恭俭寡欲近岁以来后宫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6b 页 WYG0317-0291b.png
之宠妃绝无太盛过分著闻于外者此四方之人所咨
嗟颂咏归仰圣德也不意今兹以既没之董氏而有司
謟曲妄崇虚饰以隳紊制度渎慢名器使天下之人疑
陛下隆于女宠甚非所以益圣德也况礼既崇则凡事
所须用度益广今明堂大礼新毕帑藏空虚赋敛日滋
元元愁困诚不宜更崇大后宫之丧以横增烦费夫亡
者虽加之虚名盛饰岂能复知而适足以仰累圣德臣
切惜之伏望陛下特诏有司悉罢议谥及策礼事其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7a 页 WYG0317-0291c.png
日更不给卤簿凡丧事所须悉从减损不必尽一品之
礼以明陛下薄于女宠而厚于元元也上嘉纳之
己未内外言并以明堂赦书加恩宰相韩琦封仪国公
戊辰改寿星观为崇先观仍给永崇殿店宅务日钱二
千谏官司马光等言前者伏睹陛下幸寿星观奉安真
宗御容当是时臣等不知事之本末不敢进言自后方
知本观旧日先帝时画寿星近因本观管勾内臣吴知
章妄有奏陈称是先帝御容意欲张大事体广有兴修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7b 页 WYG0317-0291d.png
自为劳效别图恩赏陛下天性仁孝以为崇奉祖宗不
欲重违其请遂更画先帝御容以易寿星之像改为崇
先观知章既得御容倚以为名奸诈之心不知纪极乃
更求开展观地别建更衣殿及诸屋宇将近百间制度
宏侈计其所费踰数千万向去增益未有穷期臣等切
以祖宗神灵之所依在于太庙木主而已自古帝王之
孝者莫若虞舜商之高祖周之文武未闻宗庙之外更
广为象设然后得尽至诚也惟高宗祭祀亲庙微为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8a 页 WYG0317-0292a.png
数故傅说曰黩于祭祀时惟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祖巳曰无丰于昵盖规之也后至汉氏始为原庙当时
醇儒达礼者靡不议之况画御容于道宫佛寺而又为
寿星之服其为黩也甚矣且又太祖太宗御容在京师
者止于兴国寺启圣院而已真宗御容已有数处今又
益以崇先观是亦丰于昵也无乃失尊尊之义乎原其
所来止因知章妄希恩泽乃敢恣为诬罔兴造事端致
陷朝廷于非礼今既奉安御容难以变更若只就本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8b 页 WYG0317-0292b.png
旧来已修屋宇固足崇奉所有创添伏乞一切停寝并
劾知章诬罔之罪明正典刑
冬十月乙亥皇子上表辞所除官赐诏不允
丙子左屯卫大将军登州防禦使邢国公世永为陇州
防禦使初世永自陈太宗与秦王之后官正任者十馀
人臣太祖之嫡孙又本宫为最长而遥领使名岁久故
特迁之(世永守节长/子嫡长元孙)
壬午封赠媫妤周氏三代初知制诰张瑰言中书送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9a 页 WYG0317-0292c.png
封媫妤三代词头然媫妤位正二品其封赠未应法请
下有司检详典故中书引用崇国夫人许氏美人张氏
例知制诰祖无择又言许美人张美人出一时之恩未
为得礼于是更下学士院详定而止及二代焉 时学
士院新定后宫封赠父祖制度皇后与妃皆及三代谏
官司马光等上言大礼之所谨在于尊卑之分别嫌明
微故国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盖以大夫贵近于君
故推而远之以防僣偪之端士贱于君虽与之同物无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19b 页 WYG0317-0292d.png
所嫌也况后妃之际实治乱之本圣人于此尤兢兢焉
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六宫之内无与等夷妃品秩
虽贵而皇后犹为女君今封赠之典混而为一臣实惧
焉虽陛下圣明宫壸之政贵贱有伦必无僣偪之忧然
非所以别嫌疑防萌兆垂法度示子孙也昔汉文帝幸
郎署慎夫人与皇后同坐中郎将袁盎引却慎夫人席
曰陛下既以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同坐哉文帝
善其言彼少顷同席盎犹以为不可而犯颜力争况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0a 页 WYG0317-0293a.png
之典策以为百世之法乎臣谨按天圣中遇南郊大礼
皇太后追赠三代太妃止赠二代然则妃赠三代乃近
岁之失不可以不正议者或谓外廷之臣凡入两府者
皆赠三代妃正一品礼不可后之臣窃以为不然圣主
制礼内外异宜不可均一自宰相枢密副使名秩虽殊
而比肩为臣共同职业俱赠三代不足为嫌皇后与妃
位次相亚而有妾主之分以此尤宜分别名器使之著
明以防后世之有僣差不可卤莽灭裂苟然而已也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0b 页 WYG0317-0293b.png
愚欲望陛下特降圣旨改定新制自今后惟皇后得赠
三代自妃以下皆不过二代若以外廷之臣封赠太优
则乞自今后惟宰相枢密使得赠三代自参知政事以
下止于二代庶几得礼之宜不报
己丑禁天下衣墨紫初皇亲与内臣所衣紫皆再入为
黝色后士庶寖相效而言者以为奇邪之服故禁之
甲午知制诰王安石同勾当三班院先是安石纠察在
京刑狱有少年得斗鹑其同侪借观之因就乞之鹑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1a 页 WYG0317-0293c.png
不许借者恃与之狎䁥遂携去鹑主追及之踢其胁下
立死开封府按其人罪当偿死安石駮之曰按律公取
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乃强携以去乃盗也此追而
殴之乃捕盗也虽死当勿论府司失入平人为死罪府
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详定以府断为是有诏安石放
罪旧制放罪者皆诣殿门谢安石自言我无罪不谢御
史台及閤门累移牒趣之终不肯谢台司因劾奏之执
政以其名重释不问但徙安石他官 度支员外郎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1b 页 WYG0317-0293d.png
阁校理蔡抗为广东转运使先是岑水铜冶大发官市
诸民止给空文积逋钜万奸民无所取资群聚私铸与
江西盐盗合郡县患之督捕甚严抗曰采铜皆惰游之
民铜悉入官而不畀其直非私铸衣食安所给又从而
诛之是岂但民犯法也因命铜入即偿直民尽乐输私
铸遂绝番禺岁运盐给英韶二州道回远多侵窃杂恶
抗命十舟为一运择摄官主之岁终会其课以为殿最
是岁盐课增十五万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2a 页 WYG0317-0294a.png
乙未诏天下常平仓多所移用而不足以支凶年其令
内藏库与三司共支缗钱一百万下诸路助籴之从右
正言判司农寺王陶所请也
十一月己巳进封沂国公主为岐国公主建州观察使
知卫州李玮改安州观察使复为驸马都尉
戊子皇子徙入位
辛未徙利州路转运判官司封员外郎王靖提点陜西
路刑狱乡户之役于州县者优则久留劳则欲速去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2b 页 WYG0317-0294b.png
吏辄不以时代靖令籍所役岁月先期除代毋须申诉
后遂为令
十二月皇城司逻卒吴清等密奏富人张文政尝杀人
有司鞫问无状愿得清诘所从而主者不遣御史傅尧
俞言陛下不必惜此数人意恐沮塞则自是不复闻外
事不若付之有司辨其是非而赏罚之则其事上闻者
皆实乃所以广视听也谏官司马光等言祖宗开基之
始人心未安恐有大奸阴谋无状所以躬自选择左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3a 页 WYG0317-0294c.png
亲信之人使之周流民间密行伺察当是之时万一有
挟私诬枉者则斧钺随之是以此属皆知畏惧莫敢为
非今海内承平巳踰百年上下安固人无异望世变风
移宜有釐革而因循旧贯更成大弊乃至帝室姻亲诸
司仓库悉被此属廉其过失广作威福私受货赂所爱
则虽有大恶掩而不问所憎则举动言语皆见掎摭臣
等尝病国家择天下英才以为公卿大夫而犹不可信
顾任此厮役小人以为耳目岂足恃㦲今乃妄执平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3b 页 WYG0317-0294d.png
加之死罪使之幽絷囹圄横罹楚毒幸而不自诬服仅
能辨明若更不听有司诘问元初巡察之人少加惩戒
臣恐此属无复畏惧愈加横恣使京师吏民无所措其
手足岂合祖宗之意哉诏清等决杖配下军(按光集以/十二月九)
(日上劄子当/附见辛巳)
丙申幸龙图天章阁召辅臣近侍三司副使台谏官皇
子宗室驸马都尉主兵官观祖宗御书又幸宝文阁为
飞白书分赐从臣下逮馆阁作观书诗韩琦等属和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九十七 第 24a 页 WYG0317-0295a.png
宴群玉殿传诏学士王圭撰诗序刋名于阁
庚子再会于天章阁观瑞物复宴群玉殿帝曰天下久
无事今日之乐与卿等共之宜尽醉勿辞赐禁中花金
盘香药又召韩𤦺至御榻前别赐酒一卮从臣沾醉至
莫而罢(吕氏家塾记云皇子/坐在舍人待制之后)
是岁冬无冰天下断大辟一千六百八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