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a 页 WYG0316-07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七十一
             宋 李焘 撰
  仁宗
皇祐三年八月己卯朔命太常博士崇文院检讨王纯
臣日历所检阅文字纯臣尧臣弟也 诏岳镇海渎庙
宇之隳圮者亟修之 知谏院吴奎言近岁以来水不
润下盗贼横起皆阴盛所致陛下寅畏天命宜格善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b 页 WYG0316-0721d.png
而反应以灾沴其故何哉夫帝王之美莫大乎进贤退
不肖贤者进则君子各以类升而阳胜而善祥可致也
不肖退则小人各以其类伏而阴亏而灾沴可消也今
天下之人皆谓之贤陛下亦知其贤然不能进天下之
人皆谓之不肖陛下亦知其不肖然不能退重以内宠
骄恣近习阻挠西夏桀骜谗邪交伤阴盛如此宁不致
大异哉且朝廷之过常在乎无事之时因循而不为有
事之后颠覆而失错中外臣僚平时建一策举一官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a 页 WYG0316-0722a.png
有可取皆抑而不行又从而媒孽谓之生事如河北河
东盗贼行路之人皆已传布大臣不以为事至执通判
伤巡检然后苍黄于数路之间移易官守仍重赏功以
购募之不亦晚乎事将有大于此者将如之何幸陛下
留意(河北河东盗贼执通判/即井渊也伤巡检当考)
辛巳特赠给事中孔道辅为工部侍郎时龙图阁直学
士王素入对语及道辅上思其忠故有是命(四月辛丑/王素自兖)
(州移渭州不应此时方入/对也今依道辅传须考之) 閤门言近日频有臣僚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b 页 WYG0316-0722b.png
乞上殿欲请除入内内侍省合奏事外其馀侍立祗应
及无特旨上殿臣僚今后不许约人奏事如有所见只
许实封以闻从之(此据会要八月/三日事今附见)
癸未知定州韩琦加观文殿学士再任初明镐引诸州
兵平恩州独定兵邀赏赉出怨语几欲噪城下琦素闻
其事以为定兵不治将为乱及至即用兵律裁之察其
横军中尤不可教者捽首斩军门外士死攻围赙赏其
家抚其孤儿使继衣廪恩威既信则仿古兵法作方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3a 页 WYG0316-0722c.png
锐三阵指授偏将日月教习之由是定兵精劲齐一号
为可用冠河朔京师发龙猛卒戌保州在道窃取人衣
屦或饭讫不与人直至定即留不遣曰保州极塞尝有
叛者岂可杂以骄兵戍之易素教者数百人以往而所
留卒未踰月亦皆就律不敢复犯法岁大歉为赈之活
饥人数百万诏书褒美邻城旁路刺取其政以为法视
中山隐然为雄镇声动敌国(自再任以下并据李/清臣行状附见当考)
丙戌卫尉卿余靖落分司知虔州 诏遣使体量安抚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3b 页 WYG0316-0722d.png
诸路吏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李兑京东路西染
院副使王道恭副之起居舍人同知谏院陈旭淮南两
浙路左藏库副使李赓副之侍御史韩贽荆湖南路内
殿承制郑馀懿副之户部判官太常博士直集贤院韩
绛江南东西路内殿崇班翁日新副之是时七路艰食
而长吏多非其人又转运司颇肆科率民不聊生上因
命中书择使者按之(郑馀懿翁/日新未见)
戊子诏判吏部南曹群牧判官自今以朝臣历一任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4a 页 WYG0316-0723a.png
州馆职一任通判为之即不得干托保荐及有陈乞
庚寅徙江南西路转运使司勋郎中刘纬知庐州台谏
官言纬庸懦不职方饥而剥下以收羡馀故徙之纬师
道子也 诏天章阁侍讲自今并依馆阁臣僚例宣召
颁锡从知制诰兼侍讲王洙请也
辛卯淮康节度使同群牧处置使张尧佐为宣徽南院
使判河阳 诏天下长吏未尽得人其令诸路转运使
提点刑狱除任两府臣僚外悉类次治状能否以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4b 页 WYG0316-0723b.png
乙未翰林学士刑部郎中知制诰兼侍讲史馆修撰曾
公亮为契丹国母生辰使西京左藏库使郭廷珍副之
工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兼侍讲王洙为契丹生辰
使閤门通事舍人李惟贤副之户部判官屯田郎中燕
度为契丹国母正旦使内殿崇班閤门祗候张克己副
之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王圭为契丹正旦
使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曹偓副之使至靴淀契丹使
刘六符来伴宴且言耶律防善画向持礼南朝写圣容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5a 页 WYG0316-0723c.png
以归欲持至馆中王洙曰此非赡拜之地也六符言恐
未得其真欲遣防再往传绘洙力拒之
御史中丞王举正言近以张尧佐再除宣徽使臣僚尝
论奏且人君御天下维爵赏为大公受授非当则天下
窃议尧佐本常才但以夤缘后宫叨据非分自去年冬
罢三司使除宣徽使制命方出中外莫不骇听其时臣
与谏官御史至留班欲廷议而争之寻罢宣徽使尚忝
节度名品今四方多虞灾异数见若非奖擢有功任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5b 页 WYG0316-0723d.png
贤直则何以上答天戒下慰民望哉尧佐自罢宣徽使
方逾半年端坐京师以尸厚禄今复授之益增鄙诮此
乃执事之臣不念祖宗基业之重顺颜固宠不能执奏
制命既行有损圣德若陛下不纳臣尽忠爱君之请必
行尧佐滥赏窃位之典即乞黜臣以诫不识忌讳愚直
之人不报知谏院包拯陈旭吴奎相继言尧佐制命复
下物议腾沸况臣等以言为职岂敢私自顾虑各为身
谋哉但诰已再行若固守前议复乞追夺于朝廷事体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6a 页 WYG0316-0724a.png
亦未为当所以进退惶惑不即论列虽然事体有必须
裁制者不可不深察臣等不得不极谏也张尧佐怙恩
宠之厚倖求觊望不知纪极始欲得宣徽使今已行前
命付之矣虽出领外镇将来必求入觐即图本院供职
以致使相名器之大者岂可皆缘恩私每求而不让必
使足欲以熏灼天下此不可不深察也伏望思已然之
失为杜渐之制特降诏旨申敕中书门下谕以尧佐皆
缘恩私不次超擢享此名位已为过越将来更不令处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6b 页 WYG0316-0724b.png
使相之任及不许本院供职仍趣赴河阳任所庶几厌
塞人情防杜间隙臣等不胜为国纳忠激切之至又言
臣等自去冬力争此事幸赐开纳天下皆仰圣度能虚
怀而纳谏也今来重申前命所以不即论列乞行追夺
者盖为朝廷曲全事体尔其如大恩不可频假群心不
可固违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伏望以国家至
计为念检会臣等前后奏劄必赐施行不胜恳激之极
庚子诏自今张尧佐别有迁改检会此劄子进呈执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7a 页 WYG0316-0724c.png
仍诏除宣徽使自今不得过二员(包拯等奏实录无之/今掇取附见会要乃)
(以宣徽使限两员为二/年九月五日诏当考)
辛丑提点河北路刑狱祠部郎中孙预降知小郡供奉
官閤门祗候张易降小郡都监自今勿差充按察官先
是内侍李希晟迎候辽使在雄州与判官左振宴饮无
节后有言其事者下预易体量而两人畏避但言岁远
无以辨明特免振希晟官两人皆坐责
乙巳冯道曾孙舜卿上道官诰二十通乞录用上谓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7b 页 WYG0316-0724d.png
臣曰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无可旌之节所上官诰其
给还之
九月己酉诏缘汴河商税务无得苛留公私舟船 太
常寺太祝张山甫为右侍禁閤门祗候
癸丑右领军卫大将军宗厚右监门卫大将军宗惠并
为右屯卫大将军右领军卫大将军宗秀宗辨并为右
武卫大将军皆允升诸子也以进所业召试学士院特
迁之 诏太常寺皇地祗坛旧制狭小宜如唐郊祀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8a 页 WYG0316-0725a.png
增广之又高禖坛其地卑湿宜徙置高爽处从同知礼
院司马光奏请也 赐李继隆神道碑额曰显功
乙卯武宁节度使兼侍中夏竦卒赠太师中书令赐谥
文献知制诰王洙当草制封还其目曰臣下不当与僖
祖同谥遂改曰文正同知礼院司马光言谥之美者极
于文正竦何人乃得此谥判考功刘敞言谥者有司之
事也竦奸邪而陛下谥之以正不应法且侵臣官光疏
再上敞疏三上诏为更谥曰文庄竦以文学起家有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8b 页 WYG0316-0725b.png
一时朝廷大典策屡以属之又多识古文奇字其为郡
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五保之法至盗贼不敢发
人苦烦扰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抚循甚至尝
有龙骑卒戌边群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竦时在
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
此然性贪每商贩部中至并州使其仆质易为所侵盗
至杖杀之积财累钜万自奉尤侈畜声伎甚众所在阴
间僚属使相猜阻以钩致其事遇家人亦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9a 页 WYG0316-0725c.png
已未诏三司河渠司与两制台谏官同议塞商胡郭固
决河初河决商胡至是又决郭固朝廷议修塞而中外
章疏交上所执不同故议之仍诏河北都转运使吕公
弼提举河堤綦仲宣赴阙同议
庚申赐国子博士梅尧臣同进士出身仍改太常博士
尧臣询从子工于诗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
者盖少大臣屡荐尧臣宜在馆阁召试学士院而有是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9b 页 WYG0316-0725d.png
甲子为夏竦成服于苑中先是礼院择日以进上谓辅
臣曰竦尝仕东宫情所悯伤若依所择日则在大燕后
岂可先作乐而后发哀故用此日竦初以疾求还京师
或言于上曰竦求还京师图大用尔称疾诈也竦既卒
上临奠命内侍去竦面羃视之见竦颜色枯悴谓左右
曰竦枯悴若此疾岂诈乎然议者谓竦尝欲剖石介棺
此其阴报也(魏泰东轩杂录以/为吴奎所奏当考)
壬申观文殿学士丁度等言所议修塞决河谓宜先塞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0a 页 WYG0316-0726a.png
郭固其商胡俟岁稔别计度之乃诏河北都转运使李
柬之吕公弼提举修郭固河事北京钤辖王达编栏通
判赵宗古及内侍麦守信同管勾
癸酉诏三司唐邓汝州多旷土其令宽立税限募人垦
(此或与二年六月丁度所议徙民相接然丁度/劄子实以二年八月下益州此盖申明前议耳)
丙子改太子太师谥文献王溥为文康司空致仕谥文
宪章得象为文简以知制诰王洙言得象谥同周公溥
同僖祖故也有欲改溥谥为文忠者天章阁待制兼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0b 页 WYG0316-0726b.png
读张揆曰溥周宰相国亡不能死安得为忠乃谥为文
康 诏河渠司汴河每岁一开浚之(杨佐传云皇祐初/汴水杀溢不常漕)
(舟不属佐度水势凿口地要害处自是通流无患朝廷/察佐晓河事故使领都水佐领都水不知是何年传又)
(云自河阴发运判官入勾当河渠司是年五月初置河/渠司恐每岁浚汴或与相关今附此俟考详或削去)
丁丑诏迩英阁讲读官当讲读者立俟敷对馀皆赐坐
侍于阁中天圣以前讲读官皆坐侍自景祐以来皆立
侍至是帝屡面谕以经史义旨须详悉询说卿等无乃
烦倦否杨安国等进曰不敢至是有诏遂为永制翌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1a 页 WYG0316-0726c.png
讲读官并奏谢 教坊官王世昌自陈年劳乞监永济
仓门上曰世昌本亦士人以无行检遂充此职且仓门
乃国家粮储出纳之所岂可令此辈主之宜与在京一
庙令
冬十月己卯朔诏三司解盐听通商候二年较其增损
以闻初包拯自陜西还力主范祥所建通商法朝廷既
从之已而判磨勘司李徽之又言不便乃下其事三司
驿召祥令与徽之及两制共议而议者皆以祥为是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1b 页 WYG0316-0726d.png
有是诏(包拯事在/元年十月) 诏陜西沿边毋得诱致生户蕃部
献地以增置保寨(安远寨古渭州诸羌诣秦州献地知/州吕公绰顾其属曰天下之大岂利)
(区区尺寸地以为广耶/却之此事附见当考)
庚辰泾原经略司言樊家族蕃密斯噶内附
甲申大理寺言信州民有劫米而伤主者法当死上谓
辅臣曰饥而劫米则可哀盗而伤主则难恕然细民无
知终缘于饥尔遂贷之又曰用刑宽则民慢猛则民残
为政者常得宽猛之中使上下无怨则水旱不作矣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2a 页 WYG0316-0727a.png
等宜戒之 丁度等上前后汉书节义赐名曰前史精

乙酉新作隆儒殿在迩英阁后 赐开大名府御河役
卒缗钱
丙戌诏十路都部署安抚举诸司副使閤门祗候才堪
将帅者一人
甲午知谏院吴奎言迎送契丹使三番之弊所经道路
如被寇贼自罢寝以来大河之北人人鼓舞以为陛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2b 页 WYG0316-0727b.png
忧民革弊不牵于私昵不惑于浮议裁两月间辄复纷
纷妄有攻夺明圣在上而群小敢尔若不绳以法是朝
廷不可为善治也乞以言者姓名付外施行又言陛下
十数年以来每降诏令及所行事或为横议所移或为
奸谋所破中外不甚为信皆以为陛下言之虽切而不
能行行之虽锐而不能久也自明堂下诏杜绝内降忠
贤莫不增气群小莫不革心愿陛下谨守前书坚于金
石虽甚宠爱及亲近之人如敢私挠必加之罪如是则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3a 页 WYG0316-0727c.png
太平之风有望于兹矣(罢三番之弊在去年五月此云/裁两月间辄妄有攻夺未详并)
(取包拯奏/议附后)包拯言臣近闻圣慈以接送契丹国信来往
更不差三番只令近上使臣管押金器沿路充用并委
逐州县长吏通判令佐已下一切应副中外闻之莫不
欣忭以为十年之弊为陛下一旦罢之使河北生灵有
再苏之望今又闻内降指挥复置臣未测缘由伏用惊
骇且三番为河朔之患稍有岁年日甚一日诛求骚扰
公私不胜其苦顷年曾差充伴送人使具知蠹民残物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3b 页 WYG0316-0727d.png
之甚亦尝论列缘河北灾伤连绵流亡未复若不省徭
役罢率敛以宽凋瘵是弃河朔也况陛下轸念哀悯之
极故特行前诏此为至当今无故复置窃为陛下痛惜
之惟陛下特留圣意且依前降指挥寝罢则天下幸甚
乙未翰林学士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
郎知制诰李淑落翰林学士淑始除父丧以端明侍读
二学士奉朝请寻复入翰林谏官包拯吴奎言淑性奸
邪尝乞侍养其父而不及其母既得侍养又复出仕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4a 页 WYG0316-0728a.png
谋身之端无事亲之实作周三陵诗语涉怨愤非所宜
言且陛下事章献太后母子之际无纤介隙而淑志吕
夷简墓有过猜鸡晨之语深累上德宜夺禁职以戒怀
奸隐慝之臣故有是命
丙申京西转运使苏舜元言保静节度使知许州郭承
祐才堪将帅政比龚黄请徙判郑州上曰许郑皆近畿
何必徙且承祐庸人而舜元所举如此使朝廷何所取
信皆宜戒敕之舜元舜钦兄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4b 页 WYG0316-0728b.png
丁酉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责授春州别驾初张尧佐
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力争又请王举
正留百官班卒夺尧佐宣徽景灵二使顷之复除宣徽
使知河阳或谓补外不足争介以为宣徽次二府不计
内外独争之上谕介除拟初出中书介言当责执政退
请全台上殿不许自请贬亦不报于是劾宰相文彦博
专权任私挟邪为党知益州日作间金奇锦因中人入
献宫掖缘此擢为执政及恩州平贼幸会明镐成功遂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5a 页 WYG0316-0728c.png
叨宰相昨除张尧佐宣徽节度使臣累论奏面奉德音
谓是中书进拟以此知非陛下本意盖彦博奸谋迎合
显用尧佐阴结贵妃外陷陛下有私于后宫之名内实
自为谋身之计又言彦博向求外任谏官吴奎与彦博
相为表里言彦博有才国家倚赖未可罢去自彦博独
专大政凡所除授多非公议恩赏之出皆有夤缘自三
司开封谏官法寺两制三馆诸司要职皆出其门更相
援引借助声势欲威福一出于已使人不敢议其过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5b 页 WYG0316-0728d.png
乞斥罢彦博以富弼代之臣与弼亦昩平生非敢私也
上怒甚却其奏不视且言将加贬窜介徐读毕曰臣忠
义愤激虽鼎镬不避敢辞贬窜上于座急召二府示以
奏曰介言他事乃可至谓彦博因贵妃得执政此何言
也介面质彦博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于上前
彦博拜谢不已枢密副使梁适叱介下殿介辞益坚立
殿上不去上令送御史台劾介既下殿彦博再拜言台
官言事职也愿不加罪不许乃召当制舍人即殿庐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6a 页 WYG0316-0729a.png
制而责之时上怒不可测群臣莫敢谏右正言直史馆
同修起居注蔡襄独进言介诚狂直然容受尽言帝王
盛德也必望矜贷之翼日己亥中丞王举正复上疏言
责介太重上亦中悔恐内外惊疑遂敕朝堂告谕百官
改介英州别驾复取其奏以入遣中使护送介至英州
且戒必全之无令道死而介之直声自是闻天下介江
陵人也 知制诰胡宿言唐介坐言事得罪责授英州
别驾岭南水土春最恶弱制出之日咸谓介若至彼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6b 页 WYG0316-0729b.png
无生还之理不图圣慈含垢哀其触罪就死特改贬英
州此诚天恩于介无量然臣愚见犹有未安或闻专差
中使押至贬所朝旨有在路不管疏虞之语此之处分
颇非泛常窃寻向前台谏官贬黜无此体例一旦介若
因霜露之病死于道路四海广远不可家至户晓徒使
朝廷负谤于天下其伤不小就使介安全至于贬所然
亦不可著为后法臣与介旧不相识在朝亦不曾往还
所以缕陈区区不避干忤者正为朝廷远防一切伏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7a 页 WYG0316-0729c.png
特垂圣恩留省愚言追还使人以全朝体殿中侍御史
梁茜亦言陛下爱介故遣中使护送之即不幸介以疾
死天下后世能无以杀疑乎上曰诚不思此亟追还中
使(梁茜事据/刘挚墓志)
庚子礼部尚书平章事文彦博罢为吏部尚书观文殿
大学士知许州或言张尧封彦博父客也彦博知益州
贵妃有力焉因令彦博织灯笼锦以进贵妃服之上惊
顾曰何从得此妃正色曰文彦博所织也彦博与妾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7b 页 WYG0316-0729d.png
有旧然妾乌能使之特以陛下故尔上悦自是意属彦
博及为参知政事明镐讨王则未克上甚忧之语妃曰
大臣无一人为国了事者日日上殿何益妃密令人语
彦博翼日彦博入对乞身往破贼上大喜彦博至恩州
十数日贼果平即军中拜相议者谓彦博因镐以成功
其得相犹妃力也介既用是深诋彦博虽坐远贬彦博
亦出其事之有无卒莫辨云(自张尧封为彦博父客至/彦博因明镐有功皆据碧)
(云騢按邵氏见闻录云仁宗尝幸贵妃閤见定州红瓷/器怪问曰安得此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帝怒曰戒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8a 页 WYG0316-0730a.png
(勿通臣僚馈遗不听何也因击破之妃愧谢良久乃已/妃又尝侍上元宴于端门服所谓灯笼锦者帝亦怪问)
(妃曰文彦博以陛下眷妾故有此献上终不乐其后唐/介弹彦博介虽以对上失礼远责彦博亦出守上盖两)
(罢之也或云灯笼锦乃彦博夫人遗妃彦/博不知也介章及梅尧臣书窜诗过矣) 枢密使户
部侍郎庞籍以本官为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
史籍初入相且独员而遽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殊非故事也户部侍郎参知政事高若讷以本官充枢
密使(案宋史宰相表作/检校太傅枢密使)
辛丑枢密副使给事中梁适为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8b 页 WYG0316-0730b.png
旨兼端明殿学士给事中知制诰王尧臣为枢密副使
起居舍人知谏院吴奎知密州包拯奏乞留奎且言唐
介因弹大臣并以中奎诬惑天听上曰介昨言奎拯皆
阴结文彦博今观此奏则非诬也
癸卯赐郭固河役卒缗钱
乙巳上谓庞籍曰谏官御史必用忠直淳厚通世务明
治体者以革浮薄之弊籍既承圣谕自是中书奉诏举
台官必以上语载敕中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9a 页 WYG0316-0730c.png
是月史馆检讨司马光以时政记及起居注并不载元
昊叛命契丹遣使事会庞籍监修国史光请即枢密院
追寻本末自至史馆议之修撰孙抃谓国恶不书其事
遂寝(司马光以皇祐三年七月为史讨十月改集/校此事不得其时今附十月末此据江氏志)
十一月己酉许州言保静节度使郭承祐卒赠太尉谥
曰密
辛亥诏漳泉州兴化军自伪闽以来计丁出米甚重或
贫不能输朕甚悯之自今泉州兴化军旧纳七斗五升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19b 页 WYG0316-0730d.png
者主户与减二斗五升客户减四斗五升漳州纳八斗
八升八合者主户减三斗八升八合客户减五斗八升
八合为定制初庞籍为福建转运使请罢漳泉兴化丁
米有司持不可于是籍为宰相遂行之 定州路安抚
司言雄州广信安肃军雄场北客市易多私以铜钱出
境自今巡防人等凡三告捕得所犯人者并迁一资从

壬子诏文彦博遇大朝会许缀宰臣班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0a 页 WYG0316-0731a.png
乙丑上谓宰臣曰诸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廨宇同在一
州非所以分部按举也宜处别州仍条巡察之令以付

丙寅诏翰林医官院自今选年四十以上无过犯者以
三十二人为额仍分三番入宿院中寻又诏无得员外
置医官因谓辅臣曰医官愈人之疾乃其职尔而治后
宫及宗室疾愈辄侥倖以求迁故条约之 置虔州安
远虔化县巡检各一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0b 页 WYG0316-0731b.png
丁卯判三司都磨勘司李徽之言国家以火德王天下
火生于寅王于午太庙西向门宜毁去以避申酉之位
上曰徽之家世儒臣所言乃同巫祝然事缘宗庙亦当
下太常宗正寺详定以闻既而太常宗正寺言今太庙
西偏门所以邀止车驾而南向自有正门徽之所请事
涉不经不足采用罢之
辛未李淑为龙图阁学士落侍读包拯言淑虽罢翰林
学士亦不可入侍经筵故又黜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1a 页 WYG0316-0731c.png
壬申秦凤经略司言樊诸族首领阿裕尔等二十六人内
附并补本族指挥使
乙亥上谓辅臣曰江淮连年荒歉如闻发运转运司惟
务诛剥以敷额为能虽名和籴实抑配尔其减今年上
供米百万因诏倚阁灾伤人户所输盐米 知谏院包
拯言臣闻天以五星为纬人以五谷为命五星紊于上
则灾异起于下五谷绝于野则盗贼兴于外天之于人
上下相应故天变于上则人乱于下是天人相与之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1b 页 WYG0316-0731d.png
甚可畏也若变异上著则恐惧修省以谢于下年谷不
登则赈贷责已而恤其困盖不使天有大变而民有饥
色则人获富寿而国享安宁矣方今灾异之变尤甚臣
近已论列详矣惟江淮六路连岁亢旱民甚艰阻流亡
者比比皆是朝廷昨遣使命安抚赈贷以救其弊而东
南岁运上供米六百万石近虽减一百万石缘逐路租
税尽已蠲复则粮斛从何而出未免州县配籴以充其
数繇是民间所蓄悉输入官民储已竭配者未巳纵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2a 页 WYG0316-0732a.png
米价率无可籴父子惶惶相顾不救老弱者死于沟壑
少壮者聚为强盗不幸奸雄乘间而起则不可制矣当
以何道而猝安之哉且国家之患未有不由此而致可
不熟虑乎欲望圣慈特降指挥应江浙六路灾伤州县
凡是配籴及诸般科率一切并与止绝如敢故犯并坐
违制庶几少释贫民倒垂之急其上供米数者不敷元
额即候将来丰熟补填仍令州县官吏多方擘画赈济
饥民不得失所兼委逐路提转专切提举如不用心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2b 页 WYG0316-0732b.png
济以致流亡及结成群盗即乞一例重行降黜先是河
北饥三司益增江淮米以饷河北及江淮饥有司责米
数如常岁度支副使梅挚奏裁之(挚五月癸酉巳自度/支副使除天章阁待)
(制陜西都/漕今附见)
十二月戊寅朔诏环州向以风雹霜旱之灾蕃部阙食
其贷弓箭手种粮
庚辰诏开封府民有饥寒死于道路而无主者官给钱
葬之 翰林天文院新作浑仪成御撰浑仪总要十卷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3a 页 WYG0316-0732c.png
论前代得失已而留中不出
戊子中书言诸房人吏稽违案牒者自来量行罚典终
未革心欲籍其名氏以轻重为差其罚数多及情重者
取旨黜逐从之(堂吏上簿/或始此)
庚寅提点河北刑狱祠部员外郎孙仲颖坐按部无状
降知登州
癸巳诏天下常平仓其依元籴价粜以济贫民毋得收
馀利以希恩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3b 页 WYG0316-0732d.png
戊戌资政殿学士吴育知陜州始命育兼翰林侍读学
士育辞以疾固请便郡上谓近臣曰育刚正可用但嫉
恶太过耳宜听其便因遣中使赐以禁中良药不半岁
又徙汝州(实录作陜州本传及欧阳修墓铭并作汝州/案育明年四月乃知汝州今从实录又案吴)
(育父待问卒于皇祐二年十一月丙戌此时才踰年欧/阳修墓铭云服除误也附传因之正傅已削去今并不)
(书/)
先是包拯还自陜西言伏见近降敕命陜西盐且依范
祥擘画通商贩行此诚国家大利而中外臣僚不详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4a 页 WYG0316-0733a.png
末时有横议所赖朝廷特与主张兼祥见充本路提点
刑狱与转运司每常公事往来或至违异必恐不能协
心以济深属不便欲望圣慈特许就除祥权本路转运
副使只理提点刑狱资序所贵擘画盐法利害计置沿
边斛斗事归一局易为办集又言勘会祥新法自皇祐
元年正月至二年十二月终共收见钱二百八十九万
一千贯有零比较旧法二年计增钱五十一万六千贯
有零三年春季又已收到见钱七十馀万贯兼籴到斛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4b 页 WYG0316-0733b.png
斗万数不少缘陜西累岁丰熟今秋又大稔正当计置
之际况祥显著成效可备驱策欲望允臣前奏特除祥
本路转运副使俾之一面制置解盐及将见钱收籴粮
斛庶沿边军储足备又免向去入中枉费𣙜货务见钱
经久之利无便于此而三司使田况亦请久任祥使专
其事己亥度支员外郎范祥为陜西转运副使仍赐金
紫服以宠之(赐服据/本志) 诏开封诸县岁差八分人夫以
开浚沟渠颇为烦扰自今凡有堙塞处听所在人户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5a 页 WYG0316-0733c.png
开浚而官为检视之
庚子诏文武官年七十已上未致仕者更不考课迁官
其有功于国有惠于民当加赏者勿拘
辛丑诏四方馆自今减臣僚所进谢恩马价之半又诏
尚书刑部凡伪造公文若印文已成而行用者虽仿官
司签押未圆并依已成法罪之
癸卯契丹国母遣归德节度使左千牛卫上将军耶律
照卫尉卿荆诗言契丹遣彰信节度使萧述广州防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5b 页 WYG0316-0733d.png
使吴昌稷来贺正旦
甲辰罢灾伤州军岁贡茶及果实诸物 益州乡贡进
士房庶为试校书郎庶成都人宋祁尝上所著乐书补
亡二卷田况自蜀还亦言其知音既召赴阙庶自言尝
得古本汉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
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
为一分今文脱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故自前世以
来累黍为尺以制律是律生于尺尺非起于黄钟也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6a 页 WYG0316-0734a.png
汉志一为一分者盖九十分之一后儒误以一黍为一
分其法非是当以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实管中黍尽得
九十分为黄钟之长九寸加一以为尺则律定矣直秘
阁范镇是之乃为言曰李昭以纵黍累尺管空径三分
容黍千七百三十胡瑗以横黍累尺管尺容黍一千二
百而空径三分四釐六毫是皆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今
庶所言实千二百黍于管以为黄钟之长就取三分以
为空径则无容受不合之差校前三说为是盖累黍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6b 页 WYG0316-0734b.png
尺始失之于隋书当时议者以其容受不合弃而不用
及隋平陈得古乐器高祖闻而叹曰华夏旧声也遂传
用之唐祖孝孙张文收号称知音亦不能更造尺律止
治隋之古乐制定声器朝廷久以钟律未正屡下诏书
博访群议冀有所获今庶所言以律生尺诚众论所不
及请如其法试造尺律更以古器参考当得其真乃诏
王洙与镇同于修制所如庶说造律尺籥律径三分围
九分长九十分籥径九分深一寸尺起黄钟之长加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7a 页 WYG0316-0734c.png
分而律容千二百黍初庶言太常乐高古乐五律比律
成才下三律以为今所用黍非古所谓一稃二米黍也
尺比横黍所累者长一寸四分庶又言古有五音而今
无正徵音国家以火德王徵属火不宜阙今以五行相
生法得徵音又言尚书同律度量衡所以齐一风俗今
太常教坊钧容及天下州县各自为律非书同律之义
且古者帝王巡狩方岳以考礼乐同异以行诛赏谓宜
颁格律自京师及州县无容辄异有擅高下者论之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7b 页 WYG0316-0734d.png
召辅臣观庶所进律尺籥又令庶自陈其法因问律吕
旋相为宫事令撰图以进其说以三正二变配五音迭
相为三衍之成八十四调旧以宫徵商羽角五音次第
配七声然后加变宫变徵二声以足之庶推以旋相之
法谓五行相戾非是当改变徵为变羽易变为闰随音
加之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而五行相生终始无穷
诏以其图送详定所又论吹律以听军声者谓以五行
逆顺可以知吉凶先儒之说略矣是时胡瑗等制乐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8a 页 WYG0316-0735a.png
有定议特推恩而遣之镇为论于执政曰今律之与尺
所以不得其真由累黍为之也累黍为之者史之脱文
也古人岂以难晓不合之法书之于史以为后世惑乎
殆不然也易晓而必合也房庶之法是矣今庶自言其
法依古以律而起尺其长与空径与容受与一千二百
黍之数无不合之差诚如庶言此至真之法也且黄钟
之实一千二百黍积实分八百一十于算法圆积之则
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此古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8b 页 WYG0316-0735b.png
也律体本圆圆积之是也今律方积之则空径三分四
釐六毫比古大矣故围十分三釐八毫而其长止七十
六分二釐积实亦八百一十分律体本不方方积之非
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非
外来者也皆起于律也以一黍而起于尺与一千二百
黍之起于律皆取于黍今议者独于律则谓之索虚而
求分亦非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之起于律
与空径三分四釐六毫围十分三釐八毫长七十六分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七十一 第 29a 页 WYG0316-0735c.png
二釐之起于尺古今之法疏密之课其不同较然可见
何所疑哉若以为工作既久而复改为则淹久岁月计
费益广又非朝廷制作之意也其淹久而费广者为之
不敏也今庶言太常乐无姑洗夹钟太簇等数律就令
其律与其说相应钟磬每编才易数枚因旧而图新敏
而为之则旬月之功也又何淹久而广费哉执政不听
(房庶上律吕旋相图在四年二月庚寅今从律历志/并书之乐志载房庶论今乐犹古乐附五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