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a 页 WYG0315-08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九
             宋 李焘 撰
  仁宗
景祐三年秋七月己卯新作延宁观观本王中正旧第
保庆太后出奁中物市其地以建初有诏罢修寺观及
是谏官御史以为言帝谓辅臣曰此太后奁中物尔谏
官御史欲邀名耶参知政事宋绶进曰彼岂知太后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b 页 WYG0315-0823b.png
为但见兴土木违近诏即论奏之耳事有疑似犹指以
为过或陛下大阙失近臣虽不言自亦传闻四方为圣
政之累何可忽也太祖尝谓唐太宗为谏者所诋不以
为愧何若动不过举使无得而言哉朝廷已行之命惟
陛下守之自己无令有以取名也 初孙奭领太常以
国朝典礼仿唐王泾撰崇祀录二十卷未奏而卒其子
殿中丞瑜表上之诏送史馆 邕州言交州甲峒蛮寇
边诏责问李德政且令捕酋首正其罪以闻(此与二月/壬申所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a 页 WYG0315-0823c.png
(当是一事但广西转运/司与邕州言之各别耳)
罪人贷死者旧多配沙门岛岛在登州海中至者多死
辛巳诏当配沙门岛者第配广南远恶地牢城广南罪
人乃配岭北然其后亦有配沙门岛者
乙酉翰林侍讲学士冯元献金华五箴降诏褒答
丁亥工部郎中王轸直秘阁轸上所撰五朝春秋二十
五卷特擢之 禁民间私写编敕刑书及毋得镂版
戊子翰林侍讲学士兼龙图阁学士礼部侍郎冯元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b 页 WYG0315-0823d.png
支判官工部郎中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聂冠卿太常
博士直史馆宋祁等上景祐广乐记八十一卷己丑以
元为户部侍郎冠卿为刑部郎中直集贤院祁为工部
郎中
庚寅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孙冲上所撰五代纪七
十七卷降诏褒答
乙未初置大宗正司以宁江节度使允让知大宗正事
彰化留后守节同知大宗正事仍赐器币袭衣金带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3a 页 WYG0315-0824a.png
马时诸王子孙众多既聚居睦亲宅故于祖宗后各择
一人使司训导纠违失凡宗族之政令皆关掌奏事毋
得专达先详视可否以闻(记闻载允让管勾宗正事已/于二年十一月宗室改西班)
(官时辨之本志云景祐二年置大宗正/司会要云庆历初置大宗正司并误也)
前权苏州观察支使刘文自言以父任为太庙斋郎历
十三考无过请换右职丁酉授西头供奉官文父厚德
尝知涿州率吏民内属者也 开封府言捕得逃卒张
兴等常集同类匿内城前渠中谓之无忧洞请修闭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3b 页 WYG0315-0824b.png
城里外渠口从之
己亥命翰林学士丁度知制诰胥偃直史馆高若讷直
集贤院韩琦同详定黍尺钟律 还卢多逊家怀州所
没田宅
庚子太平兴国寺灾是夕大雨震电火起寺閤中燔开
先殿及寺舍数百楹
辛丑遣官疏决三京及畿内系囚杂犯死罪以上递降
一等徒以下释之其因太平兴国寺火被系者特放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4a 页 WYG0315-0824c.png
廷始议修复火所焚处崇政殿说书贾昌朝言易震卦
之象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凡六爻之旨皆以能
自戒惧乃免咎𤯝春秋传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窃惟
近年寺观屡灾此殆天示谴告独可勿缮治以示畏天
戒爱人力之意从之
癸卯诏审官院自今员外郎知州其通判毋得差郎中
博士知州毋得差员外郎馀勿拘 泗州新作普济院
成诏给田十顷保庆太后施钱所建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4b 页 WYG0315-0824d.png
八月丁未置广南西路驻泊兵马都监一员 滑州言
建雄节度使高继勋卒继勋性谦谨有机略善抚御士
卒临战未尝不胜在蜀有威名号神将知滑州时方河
涨怒齧堤继勋虽老犹督役卒夜下揵露坐河上水乃
杀怒滑人德之
戊申徙陜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王沿知
滑州先是朝廷将减戍卒就食内地诏与知州部署钤
辖等议沿即奏减卒数万知枢密院李咨以为不可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5a 页 WYG0315-0825a.png
下缘边都监议沿上疏曰兵机当在廊庙之上岂取则
小人哉咨怒其言奏罢之
己酉诏天下士庶之家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毋得
为四铺作及斗八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
得彩绘栋宇及间朱黑漆梁柱窗牖彫镂柱础凡器用
毋得表里用朱漆金漆下毋得衬朱非三品以上官及
宗室戚里之家毋得用金扣器具用银扣者毋得涂金
非宫禁毋得用玳瑁酒食器若纯金器尝受上赐者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5b 页 WYG0315-0825b.png
用之命妇许以金为首饰及为钗篸钏缠珥镮毋得为
牙鱼飞鱼奇巧飞动若龙形其用银毋得涂金非命妇
之家毋得衣珠玉凡帷幔帟幕帘旌床襦毋得用纯锦
遍绣宗室戚里茶檐食盒毋得覆以绯红贵族所乘车
毋得用朱漆及五采绘许用黑漆而间以五采民家毋
得乘肩舆及以银檛导从肩舆毋得过二人非四品以
上官毋得服金带尝受赐者听服非五品以上毋得乘
闹装银鞍其乘金涂银装绦促结鞍辔者自文武升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6a 页 WYG0315-0825c.png
官及内职禁军指挥使诸班押班厢军都虞候防团副
使以上听之亦毋得以蓝为绦白皮为鞯辔民庶用毡
皮絁䌷鞯京官任通判以上者许权依升朝官例违者
物主工匠论违制工匠黥𨽻他州募告者赏钱五万其
过百日而不变毁者坐之宣徽院御史台閤门左右金
吾街司开封府举察上闻寻又诏官司所用铜器及鍮
石为饰者毋得涂金
庚戌知大宗正事允让等请自今宗室每朝罢各就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6b 页 WYG0315-0825d.png
听读从之
甲寅以审刑院详议官殿中丞王果为衣库副使初果
上书陈择将备边之策召试舍人院而除之 许并州
立学 吏部流内铨详定内外臣僚岁所举幕职州县
官自今待制观察使以上举三人知杂御史閤门使以
上二人侍御史诸司使以上一人其转运使副提点刑
狱即不限人数旧当三人者止当一人仍须有本部监
司长吏及通判荐举者始听磨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7a 页 WYG0315-0826a.png
丙辰左正言知制诰史馆修撰宋祁为契丹生辰使礼
宾副使王世文副之工部郎中判户部勾院李宗咏为
正旦使供奉官閤门祇候崔准副之
戊午以招箭班𨽻东西班 诏府州招蕃部子弟自今
招及蕃部五十户以上补指挥使旧招八十户始补之
以数多难及也
初知蕲州虞部员外郎王蒙正故入知蕲水县太常博
士林宗言死罪诏殿中侍御史萧定基往按之定基谕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7b 页 WYG0315-0826b.png
所随吏蔡颙等曰蒙正必赂汝汝第受之亟告我蒙正
果赂颙等直三百万定基因以正其狱庚申贬蒙正为
洪州别驾本路转运使蒋堂坐失察举降知越州副使
吴遵路知洪州提点刑狱徐越知庐州同提点刑狱赵
日宣为杭州都监上欲官定基一子定基以让颙等于
是颙等四人并补三班借职殿侍差使
辛未三司使刑部侍郎程琳为吏部侍郎崇仪使英州
刺史入内副都知张永和领贵州团练使引进副使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8a 页 WYG0315-0826c.png
克基为西上閤门使并以修睦亲宅成也监督工作使
臣而下第赏之
甲戌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姚仲孙言谏议大
夫以谏诤名官盖朝廷之选不可以岁月序迁今谏议
大夫十二员诸寺卿至前行郎中三十五员带近职者
不在兹数若皆以年劳可进恐五七年间谏议大夫员
益多望自今择雅有时望者除之馀止于卿监中迁授
诏当除者具履历资序奏裁 右司谏直集贤院韩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8b 页 WYG0315-0826d.png
言乐音之起生于人心是以喜怒哀乐之情感于物则
噍杀啴缓之声随而应之非器之然也故孔子曰乐云
乐云钟鼓云乎哉孟子之对齐宣王亦云今乐犹古乐
能与百姓同乐则古今一也唐太宗听祖孝孙新乐乃
谓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治之隆替亦不由此魏
文公对以乐在人和不由音调皆述乐之至言也臣奉
诏与丁度等详定阮逸胡瑗邓保信所造钟律粗考前
志参验今法二家之法差舛未安盖阮逸之主分方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9a 页 WYG0315-0827a.png
信之用长黍质之典据悉无所闻伏自祖宗以来通用
王朴之乐未尝更易以至天下无事垂八十载为乐之
用非不知也顷燕肃妄加磨铝适会李照至阙谓其音
未谐陛下再加练覈许之改作洎逸瑗继至盛言照乐
穿凿再令造律则又违经乖古保信续上新法亦复长
广未合窃以祖宗旧乐遵用已久属者徇一臣之偏议
变数朝之同律赐金增秩优赏其劳曾未周岁又将易
制臣虑后人复有从而非之者不惟有伤国体实亦虚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9b 页 WYG0315-0827b.png
费邦用历观前代议乐古之管尺尚存而犹是非纷纭
累年方就未见若今之速而易也臣切计之不若穷作
乐之原为致治之本使政令平简民纯熙而洽海内击
壤鼓腹以歌太平斯乃治古之乐何得以器象求乎就
达其源又当究今之所急者且西北二陲久弛边备犬
戎之性岂能常保此陛下与左右大臣宵旰所虑宜先
及之缓兹求乐之议移访安边之策急其所急在理为
长请有司且记二家律法及所造管尺钟磬权量存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0a 页 WYG0315-0827c.png
未行再访天下有精晓音律者俾之详正而后施用一
二年讫无至者则将王朴逸瑗保信三法别诏稽古之
臣取其中多合典志者以备雅奏固亦未晚诏丁度等
速详定以闻
九月丙子朔司天监丞邢中和上所藏古今天文格子

戊寅降祠部员外郎集贤校理赵良规通判蕲州屯田
员外郎崇政殿说书诸王府侍讲赵希言通判沂州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0b 页 WYG0315-0827d.png
良规等领宗正丞事坐宗正史薛诰盗太庙夹室册匣
所饰金既赎铜罢所领而言者尚以为责轻故复黜之
庚辰幸睦亲宅燕宗室及从官赐宗室器币有差时儒
臣多为赋颂以献者 许绛州立学
丁亥详定黍尺钟律丁度等言邓保信所制尺用上党
秬黍圆者一黍之长累百而成又律管一据尺裁九十
黍之长空径三分围九分容秬黍千二百遂用黍长为
分再累成尺校保信尺律不同其龠合升斗深阔推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1a 页 WYG0315-0828a.png
算法类皆差舛不合周汉量法阮逸胡瑗所制亦上党
秬黍中者累广求尺制黄钟之律今用再累成尺比逸
瑗所制又复不同至于律管龠合升斗斛豆区釜亦率
类是盖黍有圆长大小而保信所用者圆黍又首尾相
衔逸等止用大者故再考之即不同尺既有差故难以
定钟磬谨详古今之制自晋至隋累黍之法但求尺管
不以权量参校故历代黄钟之管容黍之数不同惟后
周掘地得古玉斗据斗造律兼制权量亦不同周汉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1b 页 WYG0315-0828b.png
度故汉志有备数和声审度量权衡之说悉起于黄钟
今欲器数之制参伍无失则班志积分之法为近逸等
以大黍累尺小黍实龠自戾本法保信黍尺以长为分
虽合后魏公孙崇所说然当时已不施用况保信今尺
以圆黍累之及首尾相衔又与实龠之黍再累成尺不
同其量器分寸既不合古即权衡之法不可独用诏悉
罢之又诏度等详定太府寺并保信逸瑗所制四尺度
等言尺度之兴尚矣周官璧羡以起度广径八寸袤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2a 页 WYG0315-0828c.png
寸礼记布手为尺淮南子十二粟为寸孙子十釐为分
十分为寸虽存异说莫可适从汉志元始中召天下通
知钟律者百馀人使刘歆典领之是时周灭二百馀年
古之律度当有存者以歆之博贯艺文晓达历算有所
制作宜不凡近其审度之法云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
寸十寸为尺先儒训解经籍多引以为义历世祖袭著
之定令然而岁有丰俭地有硗肥就令一岁之中一境
之内取黍校验亦复不齐是盖天之生物理难均一古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2b 页 WYG0315-0828d.png
之立法存其大槩尔故前代制尺非特累黍必求古雅
之器以黍校焉晋泰始十年荀公曾等校定尺度以调
钟律是为晋之前尺公曾等以古物七品勘之一曰姑
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
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当时以公曾尺
揆校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前史称其用意精密隋志
所载诸代尺度十有五等然以晋之前尺为本以其与
姬周之尺刘歆铜斛尺建武铜尺相合窃惟周汉二代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3a 页 WYG0315-0829a.png
享年永久圣贤制作可取则焉而隋氏铸毁金石典正
之物罕复存者夫古物之有分寸明著史籍可以酬验
者惟有法钱而已周之圜法历载旷远莫得而详秦之
半两实重八铢汉初四铢其文亦曰半两孝武之世始
行五铢下洎隋唐多以五铢为号既历代尺度屡改故
大小轻重鲜有同者惟刘歆制铜斛之世所铸错刀并
大泉五十王莽天凤元年改铸货布货泉之类不闻后
世复有铸者臣等检详汉志通典唐六典云大泉五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3b 页 WYG0315-0829b.png
重十二铢径一寸二分错刀环如大泉身形如刀长二
寸货布重二十五铢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
奇广八分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圜好径二分半货泉
重五铢径一寸今以大泉错刀货布货泉四物相参校
分寸正同或有大小轻重与本志微差者盖当时盗铸
既多不必皆中法度但当校其手足肉好长广分寸皆
合正史者用之则铜斛之尺从可知矣况经籍制度皆
起周世如刘歆术业之博祖冲之算数之妙荀公曾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4a 页 WYG0315-0829c.png
详密既合而周尺则最为可法兼详隋牛里仁等议称
后周太祖敕苏绰造铁尺与铜尺以调钟律以均田度
地唐祖孝孙云隋平陈之后废周玉尺用此铁尺律然
比晋前尺长六分四釐今司天监景表尺和岘所谓西
京铜望臬者盖以其洛都旧物也公曾所用西京铜望
臬者盖西汉之物和岘谓洛阳西京乃唐都尔今以货
布错刀货泉大泉等校之则景表尺长六分有奇略合
宋周隋之尺由此论之铜斛与货布等尺寸昭然可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4b 页 WYG0315-0829d.png
唐代享国三百年其制作法度虽未逮周汉然亦可谓
治安之世矣今朝廷必求尺度之中当依汉钱分寸若
以为太祖膺图受禅创制垂法尝诏和岘等用景表尺
典修金石七十年间荐之郊庙稽合唐制以示诒谋则
可且依景表旧尺俟有妙达钟律之学者俾考正之以
从周汉之制王朴律准尺比汉钱尺寸长二分有奇比
景表尺短四分既前代未尝施用复经太祖朝更易其
逸瑗保信及照所用太府寺尺其制弥长去古弥远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5a 页 WYG0315-0830a.png
逸进周礼度量法议欲先铸嘉量然后取尺度权衡其
说疏舛不可依用谨考旧文再造景表尺一校汉钱尺
二并大泉错刀货布货泉总十七枚上进诏度等以钱
尺景表尺各造律管比验逸瑗并太常新旧钟磬考定
音之高下以闻度等言前承诏考太府等四尺定可用
者止按典故及以汉志古钱分寸参校景表尺略合宋
周隋之尺谓宜准景表尺施用今被旨造律管验音高
下非素所习乞别诏晓音者总领较定诏乃罢之而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5b 页 WYG0315-0830b.png
若讷卒用汉货泉度二寸依隋书定尺十五种上之藏
于太常寺一周尺与汉志刘歆铜斛尺后汉建武中铜
尺晋尺同二晋田父玉尺与梁法同比晋前尺为一尺
七釐三梁表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分二釐一毫有奇
四汉官尺比晋尺为一尺三分七毫五魏尺杜夔之所
用也比晋前尺为一尺四分七釐六晋后尺晋江东用
之比前尺为一尺六分二釐七魏前尺比晋前尺为一
尺一寸七釐八中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寸一分一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6a 页 WYG0315-0830c.png
九后尺同隋开皇尺周市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寸八
分一釐十东魏后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三寸八毫十一
蔡邕铜龠尺后周玉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一寸五分八
釐十二宋氏尺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后周铁尺同比晋
前尺为一尺六分四釐十三太府寺铁尺制大乐所新
造尺也十四杂尺刘曜浑仪土圭尺也比晋前尺为一
尺五分十五梁朝俗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七分一釐太
常所掌又有后周王朴律准尺比晋尺长二分一釐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6b 页 WYG0315-0830d.png
梁表尺短一釐有司天监景表尺比晋前尺长六分三
釐同晋后尺有中黍尺亦制乐所新造也(此皆用本志/联书度等详)
(定四尺乃十月丁卯高若讷上十五种尺又不在今年/今且附见 实录又云丁度等以王朴律准为率则太)
(府寺铁尺比律尺长三寸二分强景表尺长四分邓保/信尺长一寸九分强阮逸等尺长七分强诏度等以太)
(府寺第四等尺比较详定可以行用者以闻然论者谓/汉志分寸尺丈引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
(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然则)
(尺生于黄钟也晋隋以来诸儒之议乃先制尺而为律/至有纵黍横黍之别而容受不能合故其说皆置而不)
(用所以然者由汉志脱文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八字今/逸等所陈乃古人弃而不用之说度等又泥于汉书脱)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7a 页 WYG0315-0831a.png
(文卒不能是正之此实录盖范镇所/修故专主房庶议今移见皇祐三年)
己丑出内藏库缗钱五十万下河北转运司市籴边储
 赐河南府新修太室书院名曰嵩阳书院
庚寅以潞王旧宅为嘉庆院为殿前都虞候廨舍昭成
太子旧院为开封府司
辛卯召辅臣至迩英閤观讲书 诏淮南转运使岁一
诣阙奏事先是罢发运使及岁入奏计至是祠部郎中
杨告领转运使兼发运使请复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7b 页 WYG0315-0831b.png
壬辰以镇江节度推官阮逸为镇安节度掌书记知城
父县乡贡进士胡瑗试校书郎初召逸瑗作钟磬律度
按之虽与古多不合犹推恩而遣之
乙未以祠部员外郎崇文院检讨崇政殿说书国子监
直讲王宗道太常博士国子监说书兼监丞事杨中和
并为睦亲宅讲书仍兼国子监讲说睦亲宅讲书始此
 诏自今翰林侍讲侍读学士杂给并如龙图阁学士
例 增崇政殿说书月廪钱十千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8a 页 WYG0315-0831c.png
辛丑御崇政殿阅诸军转员凡三日 诏里正衙前岁
满而有主守官物未得代者其户下税租权与免折科
冬十月乙巳朔国子博士周越为膳部员外郎知国子
监书学越上所纂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名曰书苑
凡二十九卷特除之越起弟也 降提点广西路刑狱
金部员外郎牛昭俭知婺州以知桂州于大城言昭俭
在所部按劾不公也
丁未以翰林学士承旨章得象翰林学士丁度权御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8b 页 WYG0315-0831d.png
中丞张观同考课诸路提点刑狱 诏三司以䌷二十
万下河北路绢五万下京西路市籴军储 澶州言横
垄水口西岸物料场火凡焚薪刍一百九十馀万诏转
运司劾主守官吏以闻
甲寅命知制诰王举正看详编排三馆秘阁书籍 新
作朝集院成诏常参官并以至阙先后为次非自川广
代还及服阕人无得占般家位仍令三司御史台检劾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9a 页 WYG0315-0832a.png
乙卯诏太庙奉慈庙后庙每室各差内臣一员摄宫闱
令应奉行事
丙辰以契丹归明人蒙佐为三班奉职赐名守中仍赐
钱五万
丁巳诏徐州知州通判并带开治沟洫河道事
辛酉镇国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勖上所纂天圣广灯
录三卷请下传法院编入藏经从之
癸亥仪鸾使雅州刺史内侍副都知王守忠为皇城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19b 页 WYG0315-0832b.png
左藏库使嘉州刺史入内押班刘从原为内藏库使西
京左藏库使韶州刺史内侍押班史崇信为文思使供
备库使忠州刺史内侍押班蓝元用为西京左藏库使
崇仪使内侍押班任文庆为六宅使 左司谏韩琦言
近睦亲宅成自提举臣僚而下有诏增秩入内都知张
永和实总其事故授遥团之命逮夫同列旋亦推恩当
时公言咸谓非当盖以一人效职而众人蒙赏故也或
谓省局之内官次相妨因而叙迁未甚为害臣是以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0a 页 WYG0315-0832c.png
敢遽有论列今闻前省都知以降又复优加使额臣窃
愈怀疑诚以沮劝之方爵赏为大若匪阅其官簿酬以
年劳则必显著功伐特申宠拜或不由是皆涉无名故
书曰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昔卫人
赏于奚以邑辞请繁缨以朝而许之孔子谓不如多与
之邑惟名与器不可假人自古所重愿亟行追寝以示
劝沮
癸亥诏京东听民采金官为收市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0b 页 WYG0315-0832d.png
乙丑御崇政殿观三馆秘阁新校两库子集书凡万二
千馀卷赐校勘官并管勾使臣书写吏器币有差遂赐
辅臣两制馆阁官燕于崇文院
丁卯诏霸州民田为塘水所占及隔在界河外者其税
租亦除之
辛未许合州立学
十一月乙亥朔诏天下乾元节严断屠宰节前仍毋得
过杀物命 诏怀远军本𨽻宜州自今奏事毋得专达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1a 页 WYG0315-0833a.png
 许江州立学
丙子诏审刑详议官阙自今以大理详断官补之如在
寺岁未满而举外任尝历详断覆官者亦听
丁丑诏外任官得替毋得受吏民所献金银花
戊寅保庆皇太后崩始上在乳褓章献使后护视上起
居饮食后必与之俱所以拥佑扶侍恩意勤备性慈仁
谦谨寡过帝尝召其侄永节永德见禁中欲授诸司副
使后辞曰小儿岂胜大恩傥小官可也乃并命为左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1b 页 WYG0315-0833b.png
侍禁章献崩后嗣享尊号上奉笺称臣后固辞之又岁
奉缗钱二万助汤沐后复辞曰此皆出民力愿留以赡
军上不从上未有嗣后从容劝上选宗子养宫中由是
英宗自宫邸未龆龀养后所后无疾而终殡于皇仪殿
敕知枢密院事王随为园陵监护使礼官请为后服缌
麻帝改用唐武后服义安王太后故事加服小功以五
日易月而除不视前后殿朝凡八日不朝前殿四日御
素纱巾幞浅黄袍黑革带俟虞主祔奉慈庙始复常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2a 页 WYG0315-0833c.png
内出缗钱十万佐园陵费上谥曰章惠祝册文并称孝
子嗣皇帝
壬辰诏诸路转运司今岁丰谷贱宜晓谕民间毋得广
费及捐弃食物 礼院言奉慈庙室六间章献明肃皇
太后章懿太后室各二间殿之东西夹室旧藏尊号册
宝今请册宝止藏于本室而分二间以奉安保庆太后
神主从之
甲午西南蕃遣龙光辨等贡方物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2b 页 WYG0315-0833d.png
戊戌舒州团练使杨景宗为成州防禦使景宗太后从
父弟也少蒱博无赖客京师坐罪黥𨽻致远务后入宫
为美人物色得景宗奏脱兵籍授以官景宗性粗率于
是入临皇仪殿被酒欢哗右司谏韩琦请治其罪上以
太后故不欲重贬但出景宗为兖州部署
己亥进封乳母崇国夫人许氏为齐国太夫人寻又加
号曰永圣保寿
十二月戊申诏宣敕劄子非经通进银台司毋得直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3a 页 WYG0315-0834a.png
诸处初龙图阁直学士李纮领银台司具言宣敕劄子
皆不经本司封驳之职遂废不举请用旧制申明之
己酉西平王赵元昊落起复
庚戌诏睦亲宅讲书王宗道杨中和赴北宅讲书
辛酉禁宗室卖酒募告者赏之 诏诸州军宫观寺庙
在城外当朝拜者知州通判幕职官自今听更往其兵
马都监监押毋得与
丙寅户部侍郎知枢密院事李咨卒上幸其第临奠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3b 页 WYG0315-0834b.png
视朝一日赠右仆射谥宪成咨性明辨周知世务其处
烦常若閒暇吏不敢欺在枢府专务革滥赏以遏侥倖
其戎马功簿之目能悉数上前号为称职初三班使臣
七年乃磨勘李迪初入相奏减二年咨请自诏下经七
年磨勘后乃用新制事虽均一然众颇怨之
丁卯奉国留后同知枢密院事王德用知枢密院事翰
林学士承旨兼侍读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章
得象同知枢密院事得象为人庄重度量宏廓初为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4a 页 WYG0315-0834c.png
亿所称以为有公辅器或问之答曰闽士多轻侠而得
象浑厚有容此所以贵也尝与亿戏博李宗谔家一夕
负钱三十万罢而酣寝自如它日博胜得宗谔金银一
奁逾数月博又负即反奁于宗谔缄识未尝发也在翰
林十二年怡然自得章献太后临朝宦官炽横太后每
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严待之或不交一言议
者以此称焉 诏诸路转运使察所部知县令不治者
以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4b 页 WYG0315-0834d.png
己巳契丹遣辽州观察使耶律衮西上閤门使郭揆来
贺正旦
辛未契丹使还出京畿听用乐 西京左藏库使端州
刺史入内副都知皇甫继明为文思使西京左藏库使
忠州刺史入内副都知蓝元用为洛苑使内殿崇班裴
湘为内殿承制继明等并以管勾三馆袐阁上新校四
库书特迁之也 赵元昊自制蕃书十二卷字画繁冗
屈曲类符篆教国人纪事悉用蕃书私改广庆三年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5a 页 WYG0315-0835a.png
大庆元年再举兵攻回纥陷瓜沙肃三州尽有河西故
地将谋入寇恐嘉勒斯赉蹑其后复举兵攻兰州诸羌南
侵至马衔山筑城凡川会留兵镇守绝吐蕃与中国相
通路(沈存中云元昊叛其徒约噶先创造蕃字独居一/楼上累年方成至是献之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
(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国史载用蕃书/即改元大庆按大庆二字元昊叛遂改天授理法延祚)
(元年今从国史以用/蕃书附改元大庆时)初嘉勒斯赉娶李埒克遵女生二子曰
辖戬曰默戬觉又娶乔氏生子曰董戬埒克遵死李氏宠
衰斥为尼置廓州锢其二子辖戬及默戬觉结母党李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5b 页 WYG0315-0835b.png
巴沁窃载其母出奔辖戬据河州默戬觉据邈川城抚
有其众斯赉不能制元昊闻斯赉二子怨其父因以重
赂间之且阴诱诸酋豪而温布且之子伊实济噜者拥
众万馀阴附元昊斯赉势蹙更与乔氏自总噶尔西徙哩
沁城元昊益得自肆矣(两朝本傅云辖戬居康古默戬觉/居总噶尔城据此则河州当是)
(康古也总噶尔城当是邈川城也后有迁徙更须考详诸/聚米图经谓元昊既屠氂牛城筑凡川会诱胁嘉勒氏)
(部酋豪斯赉因二子猜阻徙居哩沁城元昊无吐蕃之/患始再举兵攻回纥陷瓜沙肃三州与实录附传先后)
(不同今从附傅但取诱胁酋豪氏增入之兵元符陇右尔/日录又云元昊既得赂间斯赉二子遂举 数犯总噶)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6a 页 WYG0315-0835c.png
(及破氂牛城斯赉势折西徙青唐不知元昊破氂牛前/此矣聚米图经以为明道中亦太早当依元昊传实景)
(祐二年事今又筑凡川会以绝西蕃通中国路斯赉更/徙居青唐其理势当然也今但取二子怨父及元昊行)
(间事增入从哩沁城在总噶尔西聚米图经云南徙哩沁/城误也今 陇右日录哩沁城去渭川西约十五程日)
(录云斯赉势折西徙青唐城或哩沁即青唐也当考陇/右录云辖戬据河州聚米经云辖戬在巩心城按巩心)
(城与河州地图各别未知孰是当考本传云明/道元年自邈川徙青唐与陇右日录不同当考) 篆文
官王文盛言于少府监曰在京粮料院印多伪效之以
摹劵历者谓宜铸三面印圆其制而面阔二寸五分于
外围周匝篆纪年及粮料院名凡十二字以围篆十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6b 页 WYG0315-0835d.png
辰凡十二字中央篆正字上连印钮令可转旋以机穴
定之用时月分对年中互建十二月自寅至丑终始循
环每改元即更铸之云若此使奸人无复措其巧矣少
府监以奏诏三司详定请如文盛言文盛又曰旧例亲
王中书印各方二寸一分枢密宣徽三司尚书省开封
府方二寸节度使寸九分节度观察留后观察使寸八
分半防禦团练使转运使州县印寸八分凡印各上下
寸七分皆阔寸六分虽各有差降而无令式以纪其数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一百十九 第 27a 页 WYG0315-0836a.png
诏从其言著于令(据本志在景祐/三年今附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