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314-04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九
             宋 李焘 撰
  太宗
端拱元年春正月丙寅以大理评事王禹偁为右拾遗
罗处约为著作佐郎并直史馆先是禹偁知长洲县处
约知吴县相与日赋五题苏杭间人多传诵上闻其名
召赴中书命试诏臣僚和御制雪诗序称旨故皆擢用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314-0410b.png
为直史馆赐绯旧止赐涂金带特择犀带宠之禹偁钜
野人处约华阳人也
乙亥上于东郊亲飨先农以后稷配遂耕藉田始三推
有司言礼毕上曰朕志在劝农恨不能终于千亩岂止
以三推为限耕数十步侍臣固请乃止还御乾元门大
赦改元民年七十以上有德行为乡里所宗者赐爵一

丙子上作东郊藉田诗赐近臣因谓之曰国之上瑞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314-0411a.png
丰年尔自累岁登稔人无疾疫朕求治虽切而德化未
洽天贶若是能无惧乎
庚辰诏诸道州府不得以司理参军兼涖他职 殿中
侍御史龚颖编历代年纪为二图来上优诏褒之
上以补阙拾遗任当献纳时多循默失建官本意欲立
新名使各修其职业二月乙未改左右补阙为左右司
諌左右拾遗为左右正言
先是有翟马周者击登闻鼓讼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314-0411b.png
平章事李昉身任元宰属北戎入寇不忧边思职但赋
诗饮酒并置女乐等事上以方讲藉田稍容忍之于是
翰林学士贾黄中草制授昉右仆射罢政且令黄中
切责之黄中言仆射师长百僚旧宰相之任今自工部
尚书拜乃殊迁非黜之之义也若以文昌务简均逸为
辞庶几得体上然之庚子昉罢为右仆射 山西东道
节度使兼侍中赵普为太保兼侍中给事中参知政事
吕蒙正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上谓普曰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314-0411c.png
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骄但能谨赏罚举贤能弭
爱憎何忧军国之不治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
不为尧舜卿其念哉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不结党与
遇事敢言每论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
故与普俱命藉普旧德为之表率也蒙正晚辈后进与
普同位普甚推许之 陈王元僖进封许王韩王元侃
为荆南湖南节度使进封襄王冀王元份为威武建宁
节度使进封越王益王元杰为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314-0411d.png
(甲辰始置/建宁军)上手诏戒元僖等曰朕周显德中年十六时
江淮未宾从昭武皇帝南征屯于扬泰等州朕少习弓
马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众太祖驻兵六合闻
其事拊髀大喜年十八从周世宗太祖下瓦桥关瀛莫
等州亦在行阵洎太祖即位亲讨李筠李重进朕留守
帝京镇抚都下上下如一其年蒙委兵权岁馀授开封
尹历十六七年民间稼穑君子小人真伪无不更谙即
位以来十三年矣朕持俭素外绝畋游之乐内鄙声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314-0412a.png
之娱真实之言故无虚饰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民
庶艰难人之善恶必恐未晓略说其本岂尽余怀夫帝
子亲王先须克己励精听卑纳谏每著一衣则悯蚕妇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
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礼接群臣无非求于启沃
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守富贵而保终吉先
贤有言曰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此不可以不
察也 枢密副使王沔为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御史中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314-0412b.png
丞张宏为工部侍郎枢密副使
甲辰置建宁军于建州(本纪但载冀王兼领威武建宁/二镇而不书建宁始复军额案)
(会要兼领建宁乃在淳化四年本传亦云然再/益王既兼东西川疑越王不应独镇今从本纪)
丙午诏诸道民有艰食者所在发廪振之上谓宰相曰
累年以来百物丰阜自京师达于四方并无灾沴五谷
顺成若非上穹降福何以及此今郡县至广生齿甚众
每闻一方小有凶歉即命赈给虽不能遍亦表朕勤恤
之意也赵普对曰文王葬枯骨天下称仁夫民犹草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314-0412c.png
草上之风必偃若帝王用心行道上合天意民自悦服
臣等每闻陛下发言必思为苍生建长利宁忧和气之
不降也
己酉以屯田员外郎杨砺为库部员外郎充襄王府记
室参军砺鄠人周广顺初游澶州持所为文谒世宗尝
独处僧舍梦一人衣冠甚古目砺曰汝能从我游乎砺
即随往顷之睹宫卫严邃若非人间见大殿上真人服
王者衣冠秉圭南向总三千馀众砺升殿礼谒最上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314-0412d.png
前有案置籍录人姓名砺见己名冠首因请示休咎真
人曰我非汝师指一人曰此来和天尊异日为汝主也
当问之天尊笑曰此去四十年汝功成余名亦显矣砺
再拜寤而志之砺初名厉以梦睹籍中砺字遂改焉至
是受命谒见藩府归谓诸子曰吾今见襄王仪貌即来
和天尊也
先是赵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同知京朝官
考课雷德骧骤闻之手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又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314-0413a.png
请对具陈所以上勉谕良久且曰卿第去朕终保全卿
勿以为虑德骧固请不己壬子罢知京朝官考课仍奉
朝请特赐白金三十两以慰其心
上励精图治欲闻谠论以致太平患群下莫肯自尽以
奉其上三月甲子下诏申警之曰四聪旁达庶知乎物
情百职交修用熙于帝载而有位之士颇尚于宴安纳
诲之任率多于拱默期格于道不亦难乎应两省諌官
等职在箴规任司献替至于政教之堙郁典章之阙漏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314-0413b.png
国蠹民瘼悉当上言无有所隐爰暨司宪实资绳愆傥
因循而备员则尸旷以何甚所宜振举职业申明纪律
正其弹射以警奸回凡曰中都之官咸有攸司之局并
当称其禄秩干于事任各懋乃绩以副朕意其后上封
事者颇众有诏閤门非涉侥望乃许受之殿中丞直史
馆谢泌抗疏陈其不可且言外患方炽民政未乂狂夫
之言圣人取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愿采
其可者行之不可者止之庶下情得以上达泌歙州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314-0413c.png
也上尝谓户部使李惟清曰朕读汉书贾谊传夜分不
倦谊当汉文时天下治平指论时事尤为激切至云长
太息堪恸哭者盖欲感动人主不避触鳞真忠臣明国
体者也今廷臣有似此人者否惟清曰陛下登位以来
亲选贡士所谓俊彦盈庭者矣若言事中理少赐奖擢
苟不知忌讳亦望含容即贾谊之流复出上曰朕之聪
明虽不逮汉文然每上章言事未尝不再三省览求其
理道稍或益国便民即付宰相行之识浅事乖寝而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314-0413d.png
报未尝加罪盖欲开言路广视听若有言大事知大体
者朕当擢以不次之位也
枢密副使工部侍郎赵昌言与盐铁副使陈象舆厚善
度支副使董俨知制诰胡旦皆昌言同年生右正言梁
颢常在大名幕下故四人者日夕会昌言第京师语曰
陈三更董半夜有佣书人翟颖者奸险诞妄素与旦亲
狎旦知颖可使乃为作大言狂怪之辞使颖上之仍为
颖改名马周以为马周复出也其言多排毁时政自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314-0414a.png
可天子大臣及力举十数人皆公辅之器昌言内为之
助人多识其辞气知旦所为也李昉既坐黜赵普秉政
深疾之开封尹许王元僖使亲吏仪赞廉得其事白上
捕马周系狱开封府判官张去华亲穷治之马周具伏
上怒诏决杖流海岛甲戍谪昌言为崇信节度行军司
马象舆复州团练副使俨海州旦坊州颢虢州司户参
军上待昌言厚随欲相之会普以勋旧复入恶昌言刚
戾难制因是请加诛殛上特宽宥昌言既谪普又请行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314-0414b.png
后命上不许乃止普始为节度使贻书台阁体式皆如
申状得者必封还之独象舆不却普谓其慢已故与颢
等皆被重谴
太平兴国初侯莫陈利用卖药京城多变幻之术眩惑
闾里枢密承旨陈从信得之亟闻于上即日召见试其
术颇验即授殿直骤加恩遇累迁至郑州团练使前后
赐与宠泽莫二遂恣横无复畏惮至于居处服玩皆僣
乘舆宫殿之制依附者颇获荐用士君子畏其党而不敢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314-0414c.png
言于是赵普使人廉得其专杀人及它不法事力于上
前发之乃遣近臣就案利用具伏乙亥诏除名流商州
仍籍其家俄诏还之普恐其再用有殿中丞窦諲者仪
子也尝监郑州𣙜酤于是与班列言利用每独南向坐
以接京使犀玉带用红黄罗袋澶州黄河清郑州将用
为诗题试解举人利用判试官状言甚不逊普闻之召
至中书诘得其实复令上疏告之又京西转运使宋沆
初籍利用家获书数纸言皆指斥切害悉以闻普因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314-0414d.png
上曰利用罪大责轻未塞天下望存之何益上曰岂有
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曰此巨蠹犯死罪十数陛
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上不
得已命赐死于商州既而悔之遽使驰传贷其死使者
至新安马旋泞而踣掀于淖而出换它马及至磔于市
矣闻者快之沆湜之从弟也普彊直疾恶类此或云普
于中书接见群官语次寻绎有言人短长者既退即命
吏追录之事发引以为證由是群官悚息无敢言者中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314-0415a.png
书事益壅蔽(中书事益壅蔽此据附传然普三入相所/谓命吏追录人短长殆皆窦諲事也普必)
(当不如此而附传则以为普素所蓄积皆如此则恐过/矣故因窦諲事著此语且以或云略见普未必当如此)
(之/意)
夏四月庚戌遣考功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吕端起
居舍人钜野吕佑之使高丽假内库钱五十万以办装
还遇风涛帆樯折舟人大恐端恬然读书不辍佑之悉
取所得货沈之乃止诏蠲其所贷
五月辛酉置秘阁于崇文院分三馆之书万馀卷以实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314-0415b.png
其中命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右司谏直史馆宋泌
兼直秘阁右赞善大夫史馆检讨杜镐为校理泌湜之
兄也
朝廷数以敕书招谕李继迁及同恶蕃部继迁亦尝遣
孔目官张浦诣知环州郑德玄自陈归顺之意然继迁
终不肯降益侵盗边境宰相赵普建议欲复委李继捧
以夏台故地令图之继捧时为感德节度使即召赴阙
辛未上亲书五色金花笺赐继捧国姓改名保忠壬申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314-0415c.png
授定难节度使所管五州钱帛刍粟田园等并赐保忠
壬午保忠辞之镇赐赉甚厚命右卫第二军都虞候王
杲领兵千人护送之及还保忠以土物为赆杲拒而不
纳上知之召赐白金百两杲齐人也
闰五月己丑以襄州衙内都虞候赵承煦为六宅使承
煦普次子也普再入相未始为求官上特命之普常戒
其子弟曰吾本书生偶逢昌运受宠踰分固当以身许
国私家之事吾无预焉尔等宜各勉励勿重吾过故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314-0415d.png
宥密升宰辅出入三十馀年未始为其亲属求恩泽者
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加朝散阶吕蒙正
固让止授六品京官自是为例(此事见富弼作蒙正神/道碑云蒙正长子从简)
(当得水部员外郎蒙正恳辞止授/将作监丞因以为著例至今不易)
丙申赐诸道高年百二十九人爵为公士秦汉以后不
复赐民爵自藉田礼成始复赐焉
先是翰林学士礼部侍郎宋白知贡举放进士程宿以
下二十八人诸科一百人榜既出而谤议蜂起或击登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314-0416a.png
闻鼓求别试上意其遗才壬寅召下第人覆试于崇政
殿得进士马国祥以下及诸科凡七百人令枢密院用
白纸为牒赐之以试中为目令权知诸县簿尉谓枢密
副使张宏曰朕自即位以来亲选贡士大者为栋梁小
者为榱桷今封疆万里人无弃材日思孜孜庶臻理本
也卿与吕蒙正等曩者颇为大臣所沮非朕独断则不
及此矣宏顿首谢白凡三掌贡士所取如苏易简王禹
称辈皆知名而罢黜者众因致谤议时知制诰李沆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314-0416b.png
同知贡举谤议独所不及旧制锁院给左藏库钱十万
以资费用是岁诏改支尚书祠部钱仍倍其数罢御厨
翰林仪鸾司供帐先是开封府发解如诸州之制皆府
官专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剧始别敕朝臣主之定名讫
送府发解如式遂为永制(程宿衢州人/此据登科记) 右谏议大夫
李巨源谪授都官郎中知朗州巨源性讦直好言事上
屡加奖激将有大用之意会贬巨源恃旧恩日夕望召
还尝语僚属曰会当思我宁久居此后数岁驿递堂帖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314-0416c.png
令乘传归阙巨源启封见之大笑喜极气绝而卒(巨源/以淳)
(化三年十月癸未/卒于朗州今附见) 御史中丞尝劾奏开封尹许王元
僖元僖不平诉于上曰臣天子儿以犯中丞故被鞫愿
赐宽宥上曰此朝廷仪制孰敢违之朕若有过臣下尚
加纠擿汝为开封府尹可不奉法耶论罚如式(百官表/载此事)
(于端拱元年不记中丞姓名及许/王所坐何事今附见李巨源贬后) 殿中丞江陵夏侯
嘉贞尝为洞庭赋右散骑常侍徐铉见之曰木玄虚之
流也词采又过焉上闻其名召试禁中擢右正言直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314-0416d.png
馆兼直秘阁嘉贞喜黄白之术愿为文字官常语人曰
我得见铅中银钱而知制诰一日足矣尝献诗有歆慕青
云意上和以赐之戒其狭劣好进嘉贞寻病卒 复以
湖南为武安军(本纪于二月即云襄王兼领荆南湖南/两镇至是复云改湖南为武安案实录)
(襄王二月未尝兼领湖南也疑复军/额后乃除节度本纪恐误更俟详考)
上既擢马国祥等犹恐遗材复命右正言王世则等召
下第进士及诸科于武成王庙重试得合格数百人丁
丑上覆试诗赋又拔进士叶齐以下三十一人诸科八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314-0417a.png
十九人并赐及第(叶齐邑里登/科记亦无之)
上谓宰相曰今岁炎暑尤甚流俗有言人生如病疟于
大寒大暑中过岁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苟不竞为
善事虚度流年良可惜也秋七月戊戌谓赵普曰卿耆
年触热固应不易自今长春殿对罢宜即归私第颐养
俟稍凉乃赴中书视事普顿首谢
八月甲子以宣徽南院使郭守文充镇州路都部
署上面命之曰夫用兵者必先须知敌彊弱明于动静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314-0417b.png
赏罚必当但戢兵清野此大意也且朝廷以镇定高阳
三路控扼往来咽喉若敌无所顾矜骄而来则出奇兵
掩之万不失一且于骑士一指挥内拣骁勇者间以弓
矢枪剑分为十队乃至三四百队皆可制也又选廷臣
押队敌若敢踰镇定汝但勿战阳为怯势阴置骑士朕
即以驾前精锐径发格斗仍窃取敌号俟有必胜之策
则分布队伍纵兵击杀若其未捷各保城寨皆百战百
胜之谋也自能随机设计为之便宜即不系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314-0417c.png
中书堂后官阙宰相欲选于百司以补之上不许辛未
以河南府法曹参军梁正辞楚丘县主簿乔蔚等五人
并为将作监丞充中书堂后官堂吏拔选人授京官为
之自此始
戊寅武胜节度使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邓王钱俶卒
上为辍视朝七日追封秦国王谥忠懿命中使护丧事
葬洛阳俶任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四十年为元帅三
十五年穷极富贵福履之盛近代无比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314-0417d.png
庚辰车驾幸国子监谒文宣王礼毕升辇将出西门顾
见讲坐左右白博士李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
御讲觉曰陛下六飞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
命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
坐觉乃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
匹遂幸玉津园宴射辛巳上谓宰相曰昨听觉所讲文
义深奥足为鉴戒当与卿等共遵守之赵普顿首谢
九月丁未秘书监李至言著作局撰告飨宗庙及诸祠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314-0418a.png
祭祝文称尊号唐惟开元礼有之稽古者以为非礼且
尊号起于近代请举旧典飨宗庙称嗣皇帝臣某诸祠
称皇帝斯为得礼从之
冬十月甲子特置马步军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殿
前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以振州防禦孔守正澄州
防禦使范延召为之(据孔守正传云上以守正练习戎/旅特置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以)
(授之按实录龙神卫四厢盖与捧日天武四厢同置/都指挥使范延召与守正并命今附见更须考详)
癸未上谓侍臣曰朕每念古人禽荒之戒自今除有司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314-0418b.png
顺时行礼之外更不于近甸游猎五坊鹰犬悉解放之
庶表好生之意遂诏天下勿复以鹰犬来献
是月以右谏议大夫樊知古为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
都转运使自知古始知古即若冰也上为改名焉(都转/运使)
(始此实录不书据本传及会要追记故不见其日更俟/详考又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高继申为河北南路都)
(运使当时河北分两路继/申止为南路故不为事始)
十一月契丹大至唐河北荆入寇诸将欲以诏书从事
坚壁清野勿与战定州监军判四方馆事袁继忠曰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314-0418c.png
丹在近今城中屯重兵而不能剪灭令长驱深入侵略
它郡谋自安之计可也岂折冲禦侮之用乎我将身先
士卒死于敌矣辞气慷慨众皆伏中黄门林延寿等五
人犹执诏书止之都部署李继隆曰阃外之事将帅得
专焉往在河间不即死者固将有以报国家尔乃与继
忠出兵拒战先是易州静塞骑兵尤骁果继隆取以𨽻
麾下留妻子城中继忠言于继隆曰此精卒止可令守
城万一寇至城中谁与捍敌继隆不从既而敌果入易州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314-0418d.png
遂陷卒之妻子皆为敌所掠(易州陷守将不知主名亦/不得其月日但于此略见)
(事迹耳国史疏略/如此良可惜也)继隆欲以卒分𨽻诸军继忠曰不可
但奏升其军额优以廪给使之尽节可也继隆从其言
众皆感悦继忠因乞之𨽻麾下至是推锋先入敌骑大
溃追击踰曹河斩首万五千级获马万匹己丑捷奏闻
群臣称贺上降玺书褒答赐予甚厚(按此捷但定州路/都部署及监军之)
(功也郭守文时在镇州初不闻出兵相为犄角而实录/本纪皆云守文上言破契丹于唐河不知何故今但据)
(李继隆及袁继忠二傅删修不复称守文正传亦云破/契丹于唐河又会要云敌寇中山守文与继隆出精兵)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314-0419a.png
(背城而阵敌尽锐来攻继隆号令将士一鼓破之杀获/甚众案守文自为镇州都部署初未尝受诏至定州安)
(得与继隆俱出兵背城而阵也契丹传虽云守文继隆/同出战然亦无背城而阵等事不知会要从何得之当)
(考实录又云契丹累岁寇边颇为民患国家乃于镇定/高阳关大屯兵甲以犄角之遣将之日上亲授以成算)
(至是果克捷焉按此乃史臣/归美之辞恐非事实今不取)
十二月国子博士李觉上言曰夫冀北燕代马之所生
胡戎之所恃也故制敌之用实资骑兵为急议者以为
欲国之多马在啖戎以利使重译而至焉然市马之费
岁益而厩牧之数不加者盖失其生息之理也且戎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314-0419b.png
畜牧转徙旋逐水草腾骑游牝顺其物性由是浸以蕃
滋也暨乎市易之马至于中国则絷之维之饲以枯藁
离析牝牡制其生性玄黄虺隤因而减耗宜然矣又不
同中国之马服习成性食枯刍处华厩率以为常故多
生息日无耗失古者田赋之法六十四井出戎马四匹
兵车一乘牛十二头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万井除山
川城池邑居苑囿二十六万井不输赋外六十四万井
出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此赋马之数也诸侯大者马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314-0419c.png
四百匹兵车百乘故称百乘之家则天下之广诸侯之
众戎马之赋多矣是以唐尧暨晋皆处河北而北国不
能为患由马之多此马并取于田赋不闻市马于外也
洎秦坏井田汉兴阡陌兵车不取田赋戎马悉从官给
是以丐奴历年为患由马之少也故晁错说文帝劝农
功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谓免三人甲卒之
赋也至武帝七十年间众庶街巷有马千百成群乘牝
者摈而不得会聚此则马皆生于中国不闻市之于戎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314-0419d.png
也今军伍中牝马甚多而孳息之数尤鲜者何也皆云
官给秣饲之费不充又马多产则羸弱驹能食则侵其
刍粟马母愈瘠养马之卒有罪无利是以驹子生乃驱
令嗅灰而死其后官司知有此蠹于是议及养驹之卒
量给赏缗其如所赐无几而尚习前弊今窃揣量国家
所市戎马直之少者匹不下二十千往来资给赐与复
在数外是贵市于外夷而贱弃于中国非理之得也国
家纵未暇别择牝马以分畜牧宜且减市马之半直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314-0420a.png
畜驹之将卒增为月给俟其后纳马即止焉则是货不
出国而马有滋也大率牝马二万而驹收其半亦可岁
获万匹况复牝又生驹十数年间马必倍矣昔猗顿穷
士也陶朱公教以畜五㹀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
之南十年间其息无算况以天下之马而生息乎上览
奏而嘉之(本志觉疏在端拱元年/不得其月日附之年末) 著作郎直史馆罗
处约上疏曰(处约疏称今春诏旨则端拱元年三月甲/子所降诏书是也上此疏必在此年终三)
(司置十二员判官乃淳化四年事不知处约何以预言/之岂端拱初已有此议淳化时方施行故耶今附见岁)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314-0420b.png
(末更俟/详考)臣累日以来趋朝之暇或于卿士之内预闻时
政之言皆曰圣上以三司之中邦计所属簿书既广纲
条实系将尽未善之规冀协酌中之道窃闻省中上言
欲置十二员判官兼领其职贵各司其局允执厥中臣
伏以三司之制非古也盖唐朝中叶之后兵寇相仍河
朔不至军旅未弭以赋调筦𣙜之所出故自尚书省分
三司以董之然国用所须朝廷急务故僚吏之属倚注
尤深或重其任以处之优其禄以委之黾勉从事者姑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314-0420c.png
务其因循尽瘁事国者或生于睚眦因循则无补于国
睚眦则不叶于时或浅近之人用指瑕为心计深识之
士以多可为身谋蠹弊相沿为日久矣今若如十二员
判官之说亦从权救弊之一端也然而圣朝之政臻乎
治平当求稽古之规以为垂世之法臣尝读傅说之书
以为事不师古匪说攸闻又二典曰若稽古皆谓顺考
古道致乎治平以臣管窥莫若复尚书都省故事其尚
书丞郎正郎员外郎主事令史之属请依六典旧仪以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314-0420d.png
今三司钱刀粟帛筦𣙜度支之事均在二十四司如此
则各有司存可以责其集事今则仓部金部安能知储
廪帑藏之盈虚司田司川孰能知屯役河渠之远近有
名无实积习为常况此复都省之事下臣犹能佥知其
可况在陛下聪明睿哲乎然议者以为不行已久难于
改更若断自宸心下于相府都省之制故典存焉上令
下从孰为不可盖人者可与习常难与适变可与乐成
难与虑始在周易有之天地革而四时成此言能改命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314-0421a.png
而创制及小人乐成则革面以顺上矣况三司之名兴
于近代堆案盈几之籍何尝能省览之乎复三司之中
更分置僚属则愈失其本源矣今三司勾院即尚书省
比部元为勾覆之司周知内外经费陛下若欲复之则
制度尽在迨及九寺三监多为冗长之司虽有其官不
举其职伏望陛下当治平之日建垂久之规不烦更差
使臣别置公署如此则名正而言顺言顺而事成省其
冗员则息其经费故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314-0421b.png
倍亦克用又伏望法天地简易之化建洪范大中之道
可以亿万斯年垂衣裳而端拱矣 上尝谓宰相曰国
之兴衰视其威柄可知矣五代承唐季丧乱之后权在
方镇征伐不由朝廷怙势内侮故王室微弱享国不久
太祖光宅天下深救斯弊暨朕纂位亦徐图其事思与
卿等谨守法制务振纲纪以致太平 上又曰至公之
道无党无偏有国者能行之太平固不难致赵普曰天
发生于春夏肃杀于秋冬不私一物此所以能长久王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314-0421c.png
者所宜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