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六
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1386-04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六  明 钱榖 撰
  杂文
   苏州刺史谢上表     白居易
臣居易言伏奉三月四日恩制授臣使持节苏州诸军
事守苏州刺史以刺史臣某月二十九日发东都今月
五日到州当日上讫时当明盛宠在藩条祇命荷恩以
感以惧臣某诚欢诚幸稽首顿首伏惟皇帝陛下嗣膺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1386-0447b.png
历数重造寰区将至升平在先政化询求牧守勤恤黎
元实陛下惟良之秩责成共理之日也臣以微陋早忝
班行前自中书舍人出为杭州刺史幸免败阙实无政
能已蒙宠荣入改宫相今奉恩寄又分郡符奖饰具载
于诏中庆幸实生于望外况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
诸州苏为最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土虽沃而尚劳人
徒庶而未富宜择循良之吏委以抚绥岂臣琐劣之才
合当任使然既奉成命敢不誓心必拟夕愓夙兴焦心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1386-0448a.png
苦节惟诏条是守唯人瘼是求论陛下忧勤之心布陛
下慈和之泽则涵育之下疲人自当感恩而岁时之间
微臣或希报政尘渎皇鉴吐露赤诚宠至空惊恩深未
答无任惭惶恳激之至谨差军事散散将某乙奉表陈
谢以闻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苏州谢上表       刘禹锡
臣某言伏奉制书授臣使持节苏州诸军事守苏州刺
史始从郎署出领郡章承命若惊省躬增感伏惟皇帝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1386-0448b.png
陛下受上玄之眷祐扬列圣之耿光大康黎元慎择牧
守德音每发品物咸苏臣本书生素无党援谬以薄伎
三登文科德宗皇帝擢为御史在台三载例转省官永
贞之初权臣领务遂奏录用并闻虚名唯守职业实无
朋附竟坐飞语贬在遐藩宪宗皇帝后知事情却授刺
史凡历外任二十馀年伏遇陛下应运重光物无废坠
收拾耆旧尘忝班行既幸逢时常思展效在集贤院四
换星霜供奉新书二千馀卷儒臣之分甘老于典坟优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1386-0448c.png
诏忽临又委之符竹分忧诚重恋阙滋深石室之书空
留笔札金闺之籍已去姓名本末可明申雪无路岂意
圣慈弘纳不隔卑微面辞之日特许升殿天颜咫尺臣
礼兢惶不敢尽言空怀试恳谢恩而出生光于九陌之
间受训而行布政于五湖之外臣即以今月六日到任
上讫伏以水突之后物力索空臣谨宣皇风慰彼黎庶
臣闻有味之物蠹鱼必生有才之人谗言必至事理如此
古今同途了然辨之惟在明圣伏惟陛下察臣此言则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1386-0448d.png
天下之人无不幸甚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
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及亲为荣
   苏州谢赈赐表
臣某言伏奉去年三月十五日敕苏州宜赐米一十二
万石委刺史据户均给者恩降九天泽流百姓伏以臣
当州去年灾沴尤甚水潦虽退流庸尚多臣前月到任
奉宣圣旨阖境老幼无不涕零询访闾里备知凋瘵方
据事实以便奏论圣慈忧人照烛幽远特有赈恤救其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1386-0449a.png
灾荒苍生荷再造之恩歉岁同有年之庆臣忝为长吏
倍万常情无任感激忭跃之至
   苏州韦中丞自代状
苏州状上中书门下诸道盐铁转运使江淮留后朝议
郎守太仆少卿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韦应
物右臣蒙恩授苏州刺史伏准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
刺史上后举一人自代者前件官历务皆有名执心不
回临事能断今预职虽重本官尚轻伏以当州者口赋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1386-0449b.png
首出诸郡况经灾沴切在抚绥尚省无能辄敢公举司
权筦之利诚藉乎才流岂弟之风以维邦本非敢臆说以
塞诏书今具奏闻
   苏州上后谢宰相状
朝议大夫使持节苏州诸军事守苏州刺史上柱国刘
某右某今月六日到州上讫某山东一书生潦倒疏阔
在少壮日犹不逮人况今衰迟智力愈短相公哀怜不
遇擢授名邦实荷弘奖惭非令器伏以当州繇大祲之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1386-0449c.png
后物力萧然饥寒殒仆相枕于野誓当悉心条理续具
奏论才术素空忧劳方始惧无闻问忝负恩知不任瞻
望恳迫之至
   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
右某素乏吏才谬居剧郡以无庸之器当难治之时恭
守教条勤求人瘼伏以圣德柔远皇明烛幽凡具上陈
皆可其奏遂令管见得及疲黎自承雨露之恩非有循
良之政猥蒙朝奖特降命书顾逄掖之腐儒披华章之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1386-0449d.png
贵服有黩陟明之典诚招彼其之讥限以官守不获拜谢
瞻望荣感心魂载驰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
臣某言伏奉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诏书加臣赐紫金
鱼袋馀如故者恩降重霄荣沾陋质虚黩陟明之典恐
兴彼其之诗宠过若惊喜深生惧中谢臣起自书生业
文入仕德宗朝为御史以孤贞在台顺宗朝为郎官以
缘累出省宪宗皇帝浸知其冤特降赦书追赴京国缘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1386-0450a.png
有虚心称居清班务进者争先上封者潜毁巧言易信
孤愤难伸俄复一麾外转三郡伏遇陛下膺期御宇大
振淹滞哀臣宿旧猥见收拾职兼书殿官沗仪曹微劳
未宣薄命多故又离署省重领郡符延英面辞亲承教
诲衔命即路星言载驰到任之初便逢灾疫奉宣圣泽
恭守诏条上禀睿算下求人瘼才术虽短忧劳则深幸
免流移渐臻完复皆承圣化所及遂使人心获安岂由
微臣薄劣能致臣素乏亲党家本孤贫年衰无酒食之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1386-0450b.png
娱性拙无博奕之艺自领大郡又逢时灾昼夜苦心饮
食忘味曾经诬毁每事防虞唯托神明更无媒援岂期
片善上达宸聪回日月之重光烛江湖之下国丝纶褒
异苦节既彰印绶炜煌老容如少望云天而拜舞岂尽
丹诚视环玦以徘徊空嗟白首无任感激屏营之至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表
                范仲淹
臣某言伏蒙圣恩特授臣前件官充职者涣渥自天震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1386-0450c.png
惶无地改中台之华序进内阁之清班尽出高明殊登
秘近臣中谢窃念臣发自颜巷宾于舜门一第为荣四
方无效爰自书林预选柱籍升华耻汨没以怀安或感
激而论事惟慕古人之节讵希英主之知伏惟皇帝陛
下禀帝尧之聪明加汉高之豁达坦圣怀而虚受期鸿
化以咸孚念三圣之艰难而成丕业求七人之蹇谔以
补大猷臣独愧非才首当清问危言多犯孤立自持斧
钺居前雷霆在上敢避枢机之祸终乖药石之良陛下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1386-0450d.png
日月垂光江海等量恕其万死假之一麾望已绝于青
云咎未更于鸿霈俄易藩宣之寄宁分旰昃之忧忽降
纶章荐加宠数而况辟图书之府窃处于深严践云龙
之庭当备于顾问非名儒而不称岂曲士之能堪矧簉
清曹仍居旧治辉荣大集志愿何求敢不内守朴忠外
脩景行进退惟道遵圣贤视履之方终始一心副君父
育材之造臣无任云云
   知平江府谢表       孙觌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1386-0451a.png
诏绂疏恩忽返南迁之役囊封避宠又分东顾之忧擢
升内阁之华增重全吴之寄中谢伏念臣凭愚护短见
诮褊衷触情妄行自作奇祸厚诬若此一死何逃尚宽
东市鈇钺之诛永畀南海虫蛇之侣仰止覆盆之照俯
矜种豆之冤投豺遽屏于远方败履再升于华幄岂堪
老退治笔砚于西垣止欲归休挂衣冠于神武纯诚备
罄全度务从猥分刺史之符再列从臣之托心劳政拙
已忧魏瓠之不容寝愕梦惊可见吴牛之尚喘兹盖伏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1386-0451b.png
遇皇帝陛下圣谟天纵盛德日新炎正中微肇光武兴
王之业小雅尽废赓周宣拨乱之诗深念三吴刓敝之
馀改畀千里藩宣之重宛其老矣自惟无益于县官卧
而护之尚欲兼安夫民吏
   龙图阁学士再知平江府谢表
内阁宝储促上邃严之直全吴巨屏叨居方面之崇欣
逢白首之遗民还复青毡之旧物恍如昨面祇忝明恩
中谢伏念臣涉世阔疏空惭懵学逢辰休显浸冒官荣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1386-0451c.png
独荷三朝识拔之恩偏尘两禁高华之选分符海上渐
收迟暮之身改命吴中又玷藩维之重追寻陈迹宣布
宽条千里江山不改承平之观四邻鸡犬一空盗贼之
馀闾里呻吟田莱芜没攀金城之柳衰病何以堪之访
元都之桃飘零殆无存者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官人作
哲厚下施仁俯怜簪履之遗加惠桑榆之晚抚三江之
壤悼灵光之独存矜一介之臣望神山而已远幸擢官
于小郡早沐辉荣旋移牧夫通都弥惭保障从此抚绥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1386-0451d.png
凋瘵申画封圻虎头食肉犹妄意于古人马革裹尸庶
捐躯于异日
   辞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状
臣资禀蠢愚数忤权要一遭诬陷遂寘严科负天下之
至冤犯人臣之大恶始则州县观望发卒围守至持梃
击柝以卫终则群盗入室指为奸细又探囊胠箧而趋
妻子流离兄弟奔散暴露野次不知存亡疾病呻吟日
与死迫遽叨严诏俾还禁垣削罪籍于城旦之舂收旧物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1386-0452a.png
于从臣之橐闾阎惊叹弛拘维之禁交亲改观通问遗
之书痛定之馀恍如隔世理宜扶惫奔走造朝而积忧
薰心形癯骨立负薪有疾力难强于驰驱俟驾而行罪
不容于逋慢忱辞上扣全度矜从擢之次对清切之涂
畀以方郡承宣之寄重惟凉匪弥积兢皇卧漳滨之疴
尚未逃于鬼责冒鹈梁之刺必又致于人言伏望圣慈
收还成命俾安田里以保馀生虽尝胆卧薪莫追往咎
谬当叩辕击壤以俟太平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1386-0452b.png
   张正甫苏州刺史制     白居易
浙右列城吴郡为大地广人庶旧称难理多选他郡二
千石之良者转而迁焉邓州刺史张正甫自领南阳仅
经三载广平清简以临其人人安政和治行第一宜以
大郡推而广之用旌前劳且伫来效可苏州刺史
   赐工部尚书浙西江东制置使兼江西安抚大
   使知平江府文天祥诏
朕未堪多难疆圉孔棘御史罔不曰艰惟时魁儒秉忠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1386-0452c.png
倡义奖率三军入卫社稷国势为之增重人心恃以为
安精神折冲文武是宪卿器度才猷克迈前哲惟长江
之险要未复畿甸之守备当严卿以太常伯兼领二使
表里撑拓以固吾圉东西运掉以清寇氛儒帅一临士
勇百倍用保乂我文祖受民兹惟丰芑贻谋之意虔共
绥靖纾朕宵旰之忧勤所辞不允正言曾唯奏吴门奥
区今为边地抡魁隽望忠孝勤王军中喧腾小范甲兵
之谣河上尚稽光世节制之命德裕元年八月二十七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1386-0452d.png

   工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赞军事浙西江东制置
   使兼江西安抚大使知平江府事文天祥除端
   明殿学士制
敕元戎十乘先行式倚真儒之望师中三命承宠遹降
方面之权朕若稽先朝之旧章最重承明之邃职内以
传畿廷之彦外以褒师阃之贤王素之牧平凉程勘之
涖益都皆膺兹选今得其人具官文天祥实学济时英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1386-0453a.png
猷纬国文有武备义槩质于神明儒知军情忠忱贯于
霜日传檄召兵而志士奋缨冠赴难而国势张不负素
定之谋允为寡二之杰翰蕃咨尔修捍疆宇命尔攘除
予欲壮浙西之略予欲复江表之封将耸前茅之令军
成破竹之威惟任之专者位必崇惟名之至者功必集
乃跻班规殿之峻以增华帅闑之严噫邦咸喜戎有良
翰茂对陟明之渥身虽外心在王室趣成敌忾之勋
   德祐元年九月十六日赐端明殿学士浙西江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1386-0453b.png
   东制置使知平江府事文天祥手诏
诏曰卿秉忠忱以济时难倡义旅以卫王室经营四方
如召虎奖率三军如武侯爰始常伯之英趣奋制阃之
寄将士用命遂迅扫于寇氛精神折冲益振扬于胜气
有嘉体国之志亟奏克敌之勋元戎启行周邦咸喜载
加钖赉式示眷怀今赐卿金二十两注碗一副金十五
两盘盏一副细色二十匹缬罗二十匹龙涎香三十饼
度金香盒一具十两清溲香三十帖龙茶十觔至可领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1386-0453c.png
也故兹札示其体吾倚注之至意
   胡琴婢胜儿(出宋无/啽呓集)
吴俗祈恩泰伯祠争图舆马献新奇文王三让周天下
翻爱胡琴宠胜儿
 吴泰伯祠在阊门之西每春市人相率牲醴多图善
 马䌽舆美女以献饰以金银复以轻绡画侍婢捧胡
 琴以从其貌胜于旧绘者名之为胜儿盖他献者无
 以为匹也女巫方舞有进士刘景复送客之金陵置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1386-0453d.png
 酒于庙东通波馆忽欠伸思寝梦紫衣冠者言曰让
 王奉屈刘生随至庙周旋揖让而坐王语刘生曰适
 纳一胡琴妓艺精而色丽知吾子善歌故奉邀作胡
 琴一曲以宠之生初不酣命酌人间酒一杯已醉乃
 作歌曰繁弦已停杂吹歇胜儿调弄逻娑拨四弦拢
 撚三五声唤起边风对明月大声嘈嘈奔淈淈浪蹙
 波间倒溟渤小弦切切怨且咽鬼哭神悲秋蟋蟀侧
 腕斜挑掣流电春雷直戛腾秋鹘汉妃徒得端正名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1386-0454a.png
 秦女虚誇有仙骨我闻天宝十年前梁州未作西戎
 窟纤歌妙舞扬升平不省烟尘遽蓬𡋯太平之末兵
 戈兴汗血奔腾恣唐突玄宗未到万里桥东洛西京
 一时没海内臣民皆鼎沸饮恨吞声空咽嗢时看明
 月望青天怨气冲星成彗孛国门之西八九镇高城
 深垒闭閒卒河湟咫尺不能收挽粟推车宁复恤今
 朝闻拨梁州曲使我心神暗超忽胜儿若得边塞弹
 征人血泪应阑干吟毕以献王召胜儿授之王之侍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1386-0454b.png
 儿有妒者以金如意击胜儿刘生惊而寤歌传于吴
 中
   王敬伯歌宛转歌二首    唐郎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悲千态慇勤是一声歌宛转
宛转和且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日已暮长檐鸟应度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
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同前二首        刘方平
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1386-0454c.png
星参差月二八灯五枝黄鹤瑶琴将别去芙蓉羽帐惜
空垂歌宛转宛转恨无穷愿为波与浪俱起碧流中
晓将近黄姑织女银河尽九曲锦衾无复情千金宝镜
谁能引歌宛转宛转伤别离愿作杨与柳同向玉窗垂
   同前           江总
九夕天河白露明八月涛水秋风惊楼中恒闻哀响曲
塘上复有辛苦行不解何意悲秋气直置无秋悲自生
不怨前阶促织鸣偏愁便路捣衣声别燕差池自有返
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1386-0454d.png
离蝉寂寞讵含情云聚含情四望台月冷相思九重观
欲题芍药诗不成来采芙蓉花已散金尊送曲韩娥起
玉柱调弦楚妃叹翠眉结恨不复开宝鬓迎秋更全乱
湘妃拭泪洒贞筠筴药浣衣何处人步步香飞金薄屐
盈盈扇掩珊瑚唇已言采桑期陌上复能解佩就江滨
竞入华堂安宝枕争开羽帐奉华茵不惜独下眼前钓
欲许便作后来新后来瞑瞑同玉床可怜颜色无比方
谁能巧笑特窥井乍取新声学绕梁宿处留娇堕黄珥
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1386-0455a.png
镜前含笑弄明珰采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
已闻能歌洞箫赋讵是故爱邯郸倡
   宛转行         张籍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炉
氲暗徘徊寒烟背斜光妍姿结宵态寝壁幽梦长宛转
复宛转忆忆更未央
   王敬伯歌        李端
妾本舟中客闻君江上琴君初感妾叹妾亦感君心遂
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1386-0455b.png
出合欢被同为交颈禽传杯惟畏浅接膝犹嫌远侍婢
奏箜篌女郎歌宛转宛转怨如何中庭霜露多霜多叶
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结万里欢终成一宵客王敬伯渌
水青山从此隔
   同前          高启
舟初维琴始荐驿亭边夜相见歌宛转情绸缪解环佩
弹箜篌歌易阑情难歇江波寒堕明月绿壶再倾芳音
欲违辟彼林鸟逢晨各飞罗衣沾霜城乌忽起明日相
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1386-0455c.png
思孤棹千里
   同前          周南老
舟泊通波亭琴调离鸾声美人忽相见感此琴中情侍
婢出箜篌低回弦始更扣金歌宛转意惨琴复清赠以
白玉瓜月落篷窗明少年怪梦作端由起心兵
 王敬伯事见前集
   杜兰香下嫁张硕      宋邕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
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1386-0455d.png
去隔银河一水长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
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张硕寄杜兰香
碧落香销兰露秋星河无梦夜悠悠灵妃不降三清驾
仙鹤空成万古愁皓月隔花追叹别飞烟笼树省淹留
人间何事堪惆怅海色西风十二楼
 墉城仙录云初渔父于洞庭之岸闻儿啼声四顾无
 人惟有三岁女子在岸侧渔父怜而举之十馀岁天
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1386-0456a.png
 姿奇伟灵颜珠莹殆天人也忽有青童灵人自空而
 下来集其家携女而去将升天谓渔父曰我仙女杜
 兰香也谪于人间吴建兴二年复降包山张硕家有
 侍婢二人大名萱枝小名松枝赠硕诗曰河母处灵
 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飙轮送我
 来岂复处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乃出薯蓣
 子三枚大如鸡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风波辟寒暑硕
 问祷祀如何香曰消摩自可除疾淫祀何益消摩谓
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1386-0456b.png
 药也既成婚授以举形飞化之道香便绝迹不来年
 馀硕閒行忽见香车于山之际惊喜径往造香欲登
 其车其奴举捍之遂退(闻在西洞庭/莫详其处)
   玉波冷双莲       高启
金风暮剪双头橤啼脸辞秋嫣血紫宫女三千罢笑喧
锦云阵冷鸳鸯死满江烟玉流名香寻魂吊影愁茫茫
吴天坠露衰红湿一夜波凉小龙泣
   同前          周南老
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1386-0456c.png
凉月堕玉波露泣双莲冷琐窗开洞门虚落冰帘影美
人久延伫盈盈素妆靓酒进珊瑚钟神游蓬海境倚曲
歌未终不知秋夜永折得并头花犹思在烟艇
   芷秀药花(芷即药也香草/出吴中者佳)   高启
春香上罗襦暗引兰桡渡蝶散掩红房王孙归已暮斜
条拂蛾鬓采撷同芳杜脉脉烟雨浓江皋断肠路
   同前          周南老
芷秀杂兰佩药华出云房春露发芳采晴曛散麝香峨
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1386-0456d.png
峨水晶簪举举云霓裳抽簪瑶盘击扣节歌乐章殷勤
赠素绡日射生辉光回首冯夷宫飒然风雨凉
 唐处士李嬴夜游震泽逢女郎为歌玉波冷双莲之
 曲曰此哀吴宫二队长之词又歌其所制并秀药华
 之曲盖龙女云二曲世皆不传余戏为补之
   泰娘歌(并引/)        刘禹锡
 泰娘本韦尚书家主讴者初尚书为吴郡得之命乐
 工诲之琵琶使之歌且舞无几何尽得其术居一二
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1386-0457a.png
 岁携之以归京师京师多新声善工于是又捐去故
 技以新声度曲而泰娘名字往往见称于贵游之间
 元和初尚书薨于东京泰娘出居民间久之为蕲州
 刺史张逊所得其后逊坐事谪居武陵郡逊卒泰娘
 无所归地荒且远无有能知其容与艺者故日抱乐
 器而哭其音焦杀以悲雒客闻之为歌其事以足于
 乐府云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有时妆成好天气
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1386-0457b.png
走上皋桥折花戏风流太守韦尚书路旁忽见停隼旟
斗量明珠鸟传意绀怀迎入专城居长鬟如云衣似雾
锦茵罗荐承轻步舞学惊鸿水榭春歌撩上客兰堂暮
从郎西入帝城中贵游簪组香帘栊低鬟缓视抱明月
纤指破拨生朔风繁华一旦有销歇题剑无光履声绝
洛阳旧宅生草莱杜陵萧萧松柏哀妆奁虫网厚如茧
博山炉侧倾寒灰蕲州刺史张公子白马新到铜驼里
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安知鵩鸟座隅飞
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1386-0457c.png
寂寞旅魂招不归秦嘉镜有前时结韩寿香消故箧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断雁哀鸿秋雨夕朱弦已绝为知音
云鬓未秋私自惜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
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潇湘斑竹枝
   与刘苏州书       白居易
梦得阁下前者枉札数幅兼惠答忆春草报白居易下
五六章发函披文而后喜可知也又覆视书中有攘
臂痛拳之戏笑与抃会甚乐甚乐谁复知之因有所云
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1386-0457d.png
续前言之戏耳试为留听与阁下在长安时合所著诗
数百首题为刘白唱和集卷上下(事具集/解中)去年冬梦得
由礼部中集贤学士迁苏州刺史郎冰雪塞路自秦徂
吴仆方守三川得为东道主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
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各赋数篇视草而别岁月易迈
行复周星一往一来忽又盈箧诚知老丑冗长为少年
者所嗤然吴苑洛城相去二三千里舍此何以启齿而
解颐哉嗟乎微之先我去矣诗敌之勍者非梦得而谁
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1386-0458a.png
前后相答彼此非一彼虽无虚可击此亦非利不行但
止交绥未尝失律然得售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
和中得之他人未尝能发也所以辄自爱重今复编而
次焉以附前集合前三卷题此卷为下迁前下为中命
曰刘白吴洛寄和卷自太和六年冬送梦得之任之作
始居易顿首
   拟孙权答曹操书     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
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1386-0458b.png
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昭然知
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之昔田横齐之遗虏
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
独能以力自剉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
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
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
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仆先将军破虏遭汉
陵夷董卓僣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
卷四十六 第 23a 页 WYG1386-0458c.png
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不幸此
志未遂而无禄蚤世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
汉岂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
不意袁术亦僣位号污辱义师又闻诸君各盗名字伯
符提偏师进无所归退无所守故资江东为之业耳不
意有荆轲舞阳之变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
之志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感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
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
卷四十六 第 23b 页 WYG1386-0458d.png
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
不堕其家声耶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
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
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
正仆意公当扫除馀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
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
孤之意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
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陷覆车也仆与公有婚姻之旧
卷四十六 第 24a 页 WYG1386-0459a.png
加之同志相求然自闻求九锡纳椒房不惟同志失望
天下甚藉藉也刘备虽然兵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
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馀风辅
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
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
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
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仆与
刘备寔有唇齿相须之势足下所以不能取武昌又不
卷四十六 第 24b 页 WYG1386-0459b.png
能到成都者吴蜀皆存也今足下使仆取蜀是欲灭吴
也蜀亡吴亦随之矣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
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不知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
此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
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
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卒
使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
必公不食斯言乎今日归朝一匹夫耳何能为哉纵公
卷四十六 第 25a 页 WYG1386-0459c.png
不见害交锋两阵之间所杀过当今其父兄子弟寔在
公侧怨雠多矣其能安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
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
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
下杀之如皂𨽻岂复有爱于权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
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报韩维书         苏舜钦
蒙责以兄弟在京师不以义相就独羁外数千里自取
卷四十六 第 25b 页 WYG1386-0459d.png
愁苦予岂无亲戚之情会合之乐安肯舍安逸而甘愁
苦哉昨在京师不敢犯人颜色不敢议论时事随众上
下心志蟠屈固亦极矣不幸适在嫌疑之地不能决然
早自引去致不测之祸捽下吏人无敢言共起谤议被
废之后喧然未已更欲寘之死地然后为快来者往往
钩摘言语欲以传播故闭户不敢见如避兵寇偷俗如
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
衣食之累实亦少避机阱也况血属之多资入之薄常
卷四十六 第 26a 页 WYG1386-0460a.png
相团聚可乏衣食乎不可也可闭关常不与人接乎不
可也与之言必与之还往人人皆如持国则可不逮持
国者必加酿恶言喧播上下使仆不能自明则前日之
事未为重也即无此事亦终日劳苦应接之不暇寒暑
奔走尘土泥淖中不能了人事羸马饿仆日栖栖取辱
于都城使人指背讥笑哀悯亦何颜面安得不谓之愁
苦哉此虽与弟兄亲戚相远而伏腊稍足居室稍宽无
终日应接奔走之劳耳目清旷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
卷四十六 第 26b 页 WYG1386-0460b.png
閒四体舒放三商而眠高春而起静院明匆之下罗列
图史琴尊以自愉悦有兴则泛小舟出盘阊二门吟啸
览古江山之间渚茶野酿足以消忧莼鲈稻蟹足以适
口又多高僧隐士佛庙道观家有园林珍花奇石曲池
高台鱼鸟之留连不觉日暮孔子作春秋而夷吴又曰
吾欲居九夷观今之风俗乐善好事知予守道好学皆
欣然愿来过从不以罪人相遇虽孔子复生是亦必欲
居此也以彼此较之孰为然哉人生内有自得外有所
卷四十六 第 27a 页 WYG1386-0460c.png
适固亦乐矣何必高位厚禄役人以自奉养然后为乐
今虽侨此亦如仕宦南北安可与亲戚常守耶予窘迫
势不得如持国意必使我尸转沟洫肉喂豺虎而后以
为安于义何其忍耶诗曰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谓兄弟
以恩急难必极相救后章曰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
兄弟不如友生谓友朋尚义安宁之时以礼义相琢磨
予持国外兄弟也急难不相救又于其安宁之际欲以
义相琢磨虽古人所不能受予欲不报乃外吾持国也
卷四十六 第 27b 页 WYG1386-0460d.png
   太祖皇帝围姑苏谕张士诚书
盖闻成汤放桀武王伐纣汉祖灭秦历代帝王之兴兵
势相加乃为常事当王莽之亡隋之失国豪杰乘时蜂
起图王业据土地及其定也必归于一天命所在岂容
纷然虽有智者事业弗成亦当革心畏天顺民以全身
保族若汉之窦融宋之钱俶是也自古皆然非今独异
尔能顺附其福有馀毋为困守孤城危其兵民自取灭
亡为天下笑
卷四十六 第 28a 页 WYG1386-0461a.png
   太祖征张士诚下令
王者征伐应天顺人所以平祸乱而安生民也张士诚
假元之命叛服不常天将假手于我是用行师以致天
讨况士诚启衅多端袭我安丰寇我诸金连兵构祸罪
不可逭今命大军致讨止于罪首在彼军民无恐无畏
无亡逃窜无废农业已敕大将军约束官军无致掳掠
违者以军律论罪布告中外体予至怀
   伐张士诚谕士民榜
卷四十六 第 28b 页 WYG1386-0461b.png
伐罪救民王者之师考之往古世代昭然轩辕氏诛蚩
尤殷汤征葛伯文王伐崇侯圣王之起兵也非富天下
本为救民近观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福官以贿
成罪以情免风宪举亲而覈雠有司差贫而卖富庙堂
不以为虑方参冗官又改钞法役四十万人湮塞黄河
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致使愚民误中妖术不
解偈言之妄诞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以苏其苦聚
为烧香之党根据汝颍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
卷四十六 第 29a 页 WYG1386-0461c.png
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元以天下钱
粮兵马而讨之略无功效愈见猖獗然而终不能济世
安民是以有志之士旁观熟虑或假元氏为名或托乡
军之号或以孤兵独立皆欲自为由是天下土崩瓦解
予本濠梁之民初列行伍渐至提兵灼见妖言终不能
成事又度元运难与成功遂领兵渡江赖天地祖宗之
灵及将帅之力一鼓而有江左再战而定浙东陈氏称
号据我上游爰兴问罪之师彭蠡交兵元恶授首其父
卷四十六 第 29b 页 WYG1386-0461d.png
子兄弟面縳舆榇既待以不死又封以韩爵将相皆置
于朝班民庶各安于田里荆襄湖广尽入版图虽德未
及而政令颇修惟兹姑苏张士诚为民则私贩盐货行
劫于江湖兵兴则收聚凶徒负固于海岛其罪一也又
恐海隅一区难抗天下全势诈降于元坑其参政赵琏
囚其待制孙撝其罪二也厥后掩袭浙西兵不满万数
地不足千里僣号改元其罪三也初寇我边一战而生
擒其亲弟再犯浙省扬矛直捣于近郊首尾畏缩乃又
卷四十六 第 30a 页 WYG1386-0462a.png
诈降于元其罪四也占据江浙钱粮十年不贡其罪五
也阳受元朝之诏阴行假王之令挟制达丞相谋害杨
左相其罪六也知元纲已坠公然害其江浙丞相达实
特穆尔南台大夫布哈特穆尔其罪七也诱我叛将劫
我边民其罪八也凡此八罪有甚于蚩尤葛伯崇侯虽
尧舜禹汤文武与之同世亦所不容理宜征讨以拯天
下以济斯民爰命中书左丞徐达率领马步官军舟师
水陆并进攻取浙西诸处城池尝戒军士征讨所到歼
卷四十六 第 30b 页 WYG1386-0462b.png
厥巨魁胁从罔治凡我逋逃臣民被陷军士咸宥其罪
其尔人民果能复业即我良民旧有房舍田土依额纳
粮以供军储馀无科取使汝等永保乡里以全家室此
兴师之故也敢有千百相聚旅拒王师者即当移兵剿
灭迁徙宗族于五溪两广永离乡土以禦边鄙果有贤
哲或全城归附或弃故来降予所赏赐非所敢吝凡予
之言信如皓日咨尔臣庶毋或自疑故榜
   送丁谓序        王禹偁
卷四十六 第 31a 页 WYG1386-0462c.png
主上躬耕之岁仆自长洲宰被召由大理评事得右正
言分直东观既岁满入西掖掌诰且二年矣今之举进
士者以文相售岁数百人朝请之馀无不历览有视其
命题而罢者有读数句而罢者有终一篇而止者或诗
可采而赋则无有也或赋可称而文则无有也能全之
者百不四五况著书立言之士乎去年得富春孙何文
数十篇格高意远大得经旨仆因询诸同列或曰有辽
阳者何之同志也其文与何不相上下仆未之信也会
卷四十六 第 31b 页 WYG1386-0462d.png
有以谓之文示仆视之则前言不诬矣是秋何来访仆
既与之交又得谓之履行甚悉且喜其惠顾今春谓来
示以新文并律诗与赋向所号进士者皆莫能及也其
诗效杜子美深入其奥其文则皆意不常而语不俗若
杂于韩柳集中使能文之士不能辨也自是人争愿识
其面而交其心矣翰林贾公尤加叹服是知道之尊人
也岂位也乎学之富人也岂货也乎哉今之不勤于道
不力于学而望人知者宜视丁氏子之道何如哉值其
卷四十六 第 32a 页 WYG1386-0463a.png
归赠以序
   送贡公守平江序      王祎
上在位二十有三载寤寐治道图修太平重念天下黎
元比岁失职兴师讨罪久无成功乃更登庸旧臣属以
政柄于是纲纪荐饬众正并进始擢南士有时望者为
各道廉访使而吾宣城贡公被命莅闽中居无何遽召
为礼部尚书而廷议以平江缺守任难其人俄复用公
守平江或者以谓宪使膺耳目之司尚书处㗋舌之地
卷四十六 第 32b 页 WYG1386-0463b.png
其权位为最要而顾守于一郡于物论疑若有未惬者
祎窃以为不然今日郡守之选重矣而平江为江南大
郡其守视他郡为尤重以故朝廷恒选刚严硕博之材
谙人情而恤民隐者托之以郡寄所以尊大藩重外庸
也惟公以文儒名家士林之冠冕历官中外所至绩辄
暴著顷曾为都水营田使实治平江其民之利病盖所
稔知朝廷视邦选侯其用公为守也固宜公之宏材无
施不可亦奚彼此之计乎呜呼惟我祖宗统一宇内百
卷四十六 第 33a 页 WYG1386-0463c.png
年于兹重熙累洽式臻承平四方无虞烟火万里可谓
盛矣夫何四三年间海内鼎沸河之南北淮之东西戎
马蹂躏已无完区大江以南列城残毁生灵涂炭亦靡
有息肩之所世故之艰难于是殆有不忍言者幸而平
江以地利人和之故隐然为南方之保障然餫饷之给
比诸郡率十七八百需供亿万计而其民亦已不胜夫
凋瘵今公为郡以父母其民宁不有以辑绥抚摩之以
阜其财以结其心乎嗟乎财者民之心也不取诸民无
卷四十六 第 33b 页 WYG1386-0463d.png
以给国用取之无艺无以得民心品调消息之间公得
无有术哉是故一城之完朝廷免一城之忧一民之安
国家赖一民之力公也任郡寄之重上体宵旰思治之
勤而布宣其及下之仁不久政成天子且亟用之当大
任矣迩者济南韩公镛守鄱阳南阳成公遵守武昌皆
即其官召入参预大政庶几汉世郡守入为三公之意
朝廷今日之用公意在此岂非天下士大夫之所望者
乎顾祎草泽之人而有当世之志于公之行因区区一
卷四十六 第 34a 页 WYG1386-0464a.png
言之公平日知祎为最厚将以其言为不佞矣
   赠萧教谕赴长洲序     王直
萧氏吾邑故家诗书相传也久矣而尤以笃义重乡邑
洪武中鹏举先生举贤良太祖皇帝命赋指佞草应口
成诗上大喜授苏州府同知以宽厚清慎得名再任山
东盐运副使洁廉之操老而弥励至今人能道之彦清
其孙也彦清名栾以书经领荐今年会试礼部复中教
官选得长洲教谕彦清勤学攻文足以得志于有司其
卷四十六 第 34b 页 WYG1386-0464b.png
试礼部予实典文衡局以科额于是失彦清予与萧氏
有世好意甚惜之而彦清不以望予虽然予固惜失之
而喜长洲之得也夫彦伟之才所在有之而不能不赖
于师师弟子之所由成也辟若制器然以良才遇良工
加之以规矩准绳而后方圆平直规矩准绳之不加欲
器之方圆平直盖难矣故虽有材而不得成器以适于
用者不遇此也今之士孰无可用之心哉其材有大小
之不同而无不可用然所以成之皆于师乎望也因其
卷四十六 第 35a 页 WYG1386-0464c.png
才而笃焉匡直辅翼而振德之则才既成矣以是而为
世用此治功之所以盛也然而遇良师者固有矣其不
遇者盖多焉不遇则无以成其才犹未为病也苟遇而
弗良师之以不正之习而加之以非道之施中才之士
随而变焉岂非学校之不幸哉长洲苏之望县其地多
良才今其未仕达者日望于成者不少其前所遇之幸
不幸予不能知今而得彦清予知其为幸也彦清之学
得于家讲于师友皆圣贤之法言仁义之达道率是而
卷四十六 第 35b 页 WYG1386-0464d.png
教之为弟子者勉而学焉其才将无不成予故为长洲
喜也彦清克笃于是邦人父老必推本于同知公之贤
而诵公之德不衰是彦清能成其祖之名亦所以为教
也彦清勉之因书以赠其行
   送太守况侯述职诗叙    徐有贞
大丈夫将有为于斯世必先养其气节气节之固则其
中浩然以直遇事而不馁介然以正临变而不敚不馁
不敚而后可以任天下之至重处天下之至难矣彼平
卷四十六 第 36a 页 WYG1386-0465a.png
居悻悻自好恃能舞智以为天下之事无不可为及事
变之来无以自守而辄馁以敚者以气节之素失其养
也然欲养其气节必其天资之高脩学之勤而后有以
致之若吾苏守况公其庶几乎侯豫章人也才彊识明
胸次磊落而熟闻乎道义故能毅然以正自立而显于
世其为郎礼部已有伟望时宣宗皇帝在御以天下郡
守多不得人命举廷臣之才堪寄者得九人焉特赐玺
书谕勉以行盖国朝郡守之赐玺书始此而侯以大宗
卷四十六 第 36b 页 WYG1386-0465b.png
伯胡公之举实居九人者之首故命之守苏苏畿内重
郡也粮赋居天下之半国用所需多于苏焉取之土产
有馀而民力不足污吏奸豪敚攘其间故虽有富庶之
号民常苦于他郡而为之守者亦难于他郡侯既拜命
即以兴利除害为巳任及下车脩政条明禁令一以玺
书从事黜污吏检奸豪奏减粮额之重者十之三凡诸
不便于民者悉陈革之苏之人始则畏侯之威终则怀
侯之惠而乐其利如出幽而明既病而苏也侯去郡者
卷四十六 第 37a 页 WYG1386-0465c.png
再民辄上书乞留于今七年矣治久而化孚侯坐而抚
之民无不顺者故论者皆曰自国初以来有功于吾郡
未有如侯之多者且谓侯有行必达有言必达可谓有
大丈夫之为者余曰此侯之有为人固知之而不知侯
之气节所在也异时谒者专使于外秉威据重以诛求
乎民方岳旬宣之臣皆向风而靡部使者亦敛手避焉
郡县奉承不暇冀免督责于已遑恤其民乎所在有一
二辈辄骚然失宁而苏之聚者常三四十辈以其富庶
卷四十六 第 37b 页 WYG1386-0465d.png
也诛求常倍于他郡侯之至独挺然以义折之使皆俛
首去不得肆乎其害而彼之魁杰者且服公所为谓其
人曰况太守清政人也不可犯焉是以朝廷嘉侯之忠
而吏民赖侯之德当是时侯之气节盖已雄于天下矣
余尝一见侯与论大丈夫之事业侯固欣然以为得其
志而余亦以是与之也虽然侯之为郡守亦重且难矣
然天下之事尚有重且难于此者以侯当之而不馁以
敚是则余之所望于侯者也惟侯勉之侯以述职赴京
卷四十六 第 38a 页 WYG1386-0466a.png
师郡之荐绅会饯侯吴门之外各赋诗一章以为侯赠
时余适预焉因众所彊而序以弁云
   送太守况公述职序
太守况公之述职将行也郡之大夫士举饯送焉而为
之诗文以称道其德美余系于郡人之末礼不可以独
已亦既有赠矣而医学正科盛侃又属言赠之余叹曰
太守公政绩之美信有足称道矣然吾郡能言之士十
百其人极口之辞殚笔之力称而道之固已无遗矣使
卷四十六 第 38b 页 WYG1386-0466b.png
余能言且无以加矧其不能乎敢让于能者侃曰不然
夫美功颂德诗人之业也属辞比事春秋之法也子名
在词垣而任官史局其于叙述固所当然今郡有贤太
守如况公者虽屡书焉不为过也子奚辞焉余偪于侃
言而领之然余窃以古之君子之乐赠人以言也不徒
美其所已能尤必赞其所未至故圣如大禹而益犹赞
之今诸君之称美于公盛矣而未有赞其所为者何耶
夫以公之所自立而观其志盖不止于今日之所见而
卷四十六 第 39a 页 WYG1386-0466c.png
吾党之士所为称说乃止而弗进岂忠告于公者哉昔
黄霸治郡常为天下第一后为丞相乃无所建明而功
名损于前时韩休亦善治郡以恬和易之及既当国则
直道匡君有良相风盖大臣之道与为郡异霸明于治
民而懵于丞弼若休则可为兼矣故汉书传霸循吏而
唐书叙休之相业有以也公之高才达识其必有见于
此者使其果进而大任尚愿宜以霸之所不足者自克
以休之有为者自勉可也夫有而不自足者必成其大
卷四十六 第 39b 页 WYG1386-0466d.png
行而不自止者必至于远古之君子惟日孜孜求进乎
道恒若弗及用图其远大之功业而已余不敏亦常有
志于斯故喜为公道也公于是而加孜孜焉以求其道
则虽唐虞三代岳牧卿尹之功业皆有可致又何韩休
之不可及哉遂以是言复于侃而为公赠
   答况太守问芝草书
正统戊午年九月十日太守阁下今月初三日承专使
亲札来慰于墓庐且以灵芝事为问良感良愧某之所
卷四十六 第 40a 页 WYG1386-0467a.png
以营葬于此者盖以先人平生有乡土之思而某为子
不肖不克奉承亲志侍以还乡不幸先人遘疾竟终于
京师不孝之愆无以自逭重惟宗祀在身不敢即死所
不忍窆于客土扶柩归葬庶几追承先志之万一以自
逭耳岂有纤毫孝行之足言哉既幸克安厝因庐墓所
终丧期亦固当尔岂敢沽名钓誉以自附于古人者哉
乃者坟堂之上偶生异草三五茎山中人辄相聚观识
其是灵芝鬨然以为祥瑞某即时明以戒止使勿造妖
卷四十六 第 40b 页 WYG1386-0467b.png
捏怪岂意好事者遂乃传说入城府以误阁下之听耶
阁下以聪明正直闻且尝为礼官所识见远矣山野鄙
人讹言入城正赖阁下约止之奈何从而听之顾以灵
物异事为耶某虽不肖少颇读数行书常恐隳于匪人
之域今者不死方图自立以为报亲之地使天下后世
不谓其为不孝子幸矣岂敢复随人造作以自玷耶夫
山中之草百数有之自非神农莫能尽识今此草之生
某既不能别识亦不敢承误公又何庸问之愿早约止
卷四十六 第 41a 页 WYG1386-0467c.png
勿复言至幸至幸某固愚蠢者且方在哀疚不文不次
惟阁下谅察
   巳未春正月再复书
某稽颡拜复太守阁下年前承问芝草事既以明白回
复今者复蒙教札略其蠢愚顾加奖慰且援引古今的
然以为孝徵瑞事至欲枉驾临视某固知感盛德然忧
惧滋甚欲即诣府白止之缘在禫服谊不可入公门故
不免复覼缕盖尚古之世物无所谓祥瑞者若夫古今
卷四十六 第 41b 页 WYG1386-0467d.png
瑞图之载皆汉世以来谬儒傅会之言也六经岂有是
哉经中之言祯祥者盖不过吉善之徵云耳某窃有见
于此素不信之故平日于文辞耻及祥瑞事今者不幸
而远葬吾亲独庐于此又不意而有此草生于坟所而
致人之讹言纷纷如此也然百草皆山之生也诚亦无
怪其生者此山本名青芝岂非素生此草乎其何足为
异某既以此晓于山林之人矣但其人好事甚又欲承
奉贤府主意遂以为素未尝见此草生就使果非素生
卷四十六 第 42a 页 WYG1386-0468a.png
亦何必为异山中之物生于山中固其所也不足喜也
若其生于人之家庭则非其所矣吾且以为妖而恶之
拔而去之矣今乃在山而又当堂封之上所不敢除故
遂置而不问岂意人之好怪乃至喧传以误阁下之听
如此耶然某窃惟阁下贤明固非可惑者也意者其将
振起风化故假此等事以为人人之劝哉然于他人则
可以承命于某则不敢何者已既不以为异而顺人以
为异已则恶他人之造妖捏怪而复顺之其过有加焉
卷四十六 第 42b 页 WYG1386-0468b.png
苟以为孝之为徵则所不敢者人岂不自知如某者方
惴惴惧以不孝而见谴于天又何以徵乎乃徵诸天是
诬天也况此草固地之所生者岂某致之生耶若指地
之所生以为已徵是诬地也某虽不肖平生所学不过
一诚耳方切切自勉以诚而不足安敢以诬天地乎或
者又云阁下之意将以闻于朝廷朝廷又岂可诬哉某
固不才无可用于朝廷然区区之心未尝不以朴忠自
励者而乃使之为诬此又不敢之不敢者也太守一郡
卷四十六 第 43a 页 WYG1386-0468c.png
师表凡一举动庶民趋之倘枉驾远临则必阖郡响动
得不大为惊怪耶此又不可之不可者也如将举之则
某有逃遁而已必不能从焉哀疚之馀不事笔札为阁
下所迫忍苦告诚阁下鉴之亮之恕其蠢而与其诚不
胜哀感之至
   送叶元圭知吴县诗序
永嘉叶君元圭初以名进士选为庶吉士诏比二十八
宿绩学翰林五年而出为苏州之吴江县令至官期月
卷四十六 第 43b 页 WYG1386-0468d.png
而民大治以母忧去今年起复赴京师得调于吴凡朝
之贤士大夫之知君者咸以君之才行学识之茂宜列
之朝著赞经纶司风化以大其用而弘其施乃处之一
邑且久于外莫不咨嗟以惜之惟吴之人士闻之则私
幸于得贤而为之兴忭以相庆若余之意则又兼处乎
二者之间焉盖予与叶君以联科进士选入翰林同研
席者累年斯文相契之情若兄弟然其为吴江也余送
之行既而各以家艰去官不相见者阅五寒暑矣今余
卷四十六 第 44a 页 WYG1386-0469a.png
自吴之墓庐起复而来适与君会方思与之叙契阔展
怀抱而君复有是行夫知之深者期之重余宁不惜君之
去然君之所治余父母之邦也君去而大惠吾民又宁
不为之私喜耶且吴为泰伯过化之地而子游氏之所
生也其民风素厚士习素正而又素为富庶东南财赋
所出吴得十二焉然比岁以来民风寖变而浇薄士习
寖流而卑陋而向所谓富庶者亦寖以凋敝寔去而名
存究其所以致然者固有由来矣其将振起而复之者
卷四十六 第 44b 页 WYG1386-0469b.png
独不在于贤守令乎夫欲民风之厚必本之仁化欲士
习之正必先之德教若其富则必由乎安养之(阙/)而致之
然长民者恒急于赋役而缓于教化故卒患其未能复
也今幸得贤令如叶君其有所望而振起之矣昔子游
以弦歌而治武城固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君之学于道
也有素果能推爱人之道而极其至虽天下之大可治
而况为县哉君行有日在朝所与同选诸君子相率赋
诗送之而推予序其简首
卷四十六 第 45a 页 WYG1386-0469c.png
   送长洲丞邵君宏启序
古之人所重者父母之邦而邦大夫尤所加敬焉孔子
曰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又曰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
夫有可非者未必贤也未必贤者且不非之则其贤者
固在所当事矣然此特所居之邦尔非父母之邦也于
所居之邦且然况父母之邦乎其礼固宜又加重焉耳
矣长洲余父母之邦也凡官于是者皆余之所当敬也
况其贤而爱民者哉贤而爱民者虽不吾识固亦吾之
卷四十六 第 45b 页 WYG1386-0469d.png
所当加敬况其贤而又有斯文交亲之分者哉此予之
于邵君所为眷眷而不忘者也君名昕字宏启越之馀
姚人也其从兄脩撰君宏誉实余同官之良而相知之
深者初君之以文学才行举而来也余数会之脩撰君
所观其仪止而听其谈吐固己知其所存之厚矣及余
丁艰归吴君适为丞于长洲其持已也廉其事上也恭
其处寮寀也和其驭吏也明而临民也惠至于儒绅之
士有可言者又必待之以礼焉由是上下之人翕然称
卷四十六 第 46a 页 WYG1386-0470a.png
之皆以为贤余闻之良以为乡邦斯文之休君亦以乃
兄之好数枉顾余山中然余以哀事故不及以复也今
年君以三载满秩报治于朝词林诸公以脩撰君之故
又闻其贤也莫不敬之而赠之以文章余其故可恝然
而已耶虽然余之敬君者岂以为謟哉所以为礼也以
礼敬人必有所忠告焉可也自今已往君其尚加懋哉
持已无斁其明也抚民无斁其惠也待士无斁其礼也
夫如是则都高官而享厚禄当重任而临大事将无往
卷四十六 第 46b 页 WYG1386-0470b.png
而不可岂惟佐邑之为贤乎君其尚加勉
   送刘原博序
草匆刘先生原博余之斯文交也原博之先世以医名
繇宋暨元代有显者在国朝则故良医公彦敬院判公
士宾相继以医国手擅声于天下原博实良医公之孙
而院判公之子也然原博之学不专于医自吾儒经世
之学书以及诸子百氏之言靡不读读之靡不探其赜
而钩其深其于辩析物理议古论今缕缕其弗绝亹亹
卷四十六 第 47a 页 WYG1386-0470c.png
其不厌也至发为文章苍然古色有作者之风焉原博
初举贤良或尼之而止继以文学举又尼而止卒以医
举为惠民局官乃始得之知原博者咸以为原博以母
夫人高年在乡陈情乞归省觐既得请而治行其与原
博同官及所从游之士谒余谋所以赠之者予曰嗟乎
以原博而官于医有不足为者矣余其奚赠哉虽然原
博之志殆不止乎医而已也余辈之所以知原博期待
原博者亦不止乎医而已也原博固儒者也儒者之事
卷四十六 第 47b 页 WYG1386-0470d.png
在学与行之修焉耳学不足以明道不足以为学行不
足以经德不足以为行学行之备则以之达焉而可以
之穷焉而可以之近焉而可以之远焉而可达以施之
天下穷以守之一身近以行之当时远以传之后世余
也谬以儒名窃有志乎此久矣然质鲁而才下无以副
斯志者故愿与原博言之幸其有以相发而进我于道
焉若夫医师济生之术原博固不求闻于余余亦无以
告之原博至于宁静致远之道敬恭桑梓之礼又原博
卷四十六 第 48a 页 WYG1386-0471a.png
之所素敦焉者其待予言哉其待予言哉
 
 
 
 
 
 
 
卷四十六 第 48b 页 WYG1386-0471b.png
 
 
 
 
 
 
 
 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