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386-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十九  明 钱榖 撰
  寺院
   苏州通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
                白居易
碑在石壁东次石壁在广德法华院西南隅院在通玄
寺西若干步寺在苏州城北若干里以华言唐文译刻
释氏经典自经品佛众号以降字加金焉夫开士悟入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386-0001b.png
诸佛知见以了义度无边以圆教垂无穷莫过于妙法
莲华经凡六万九千五百五言證无生忍造不二门住
不可思议解脱莫极于维摩经凡二万七千九十二言
摄四生九类入无馀涅槃入无碍度者莫先于金刚般
若波罗密经凡九千二百八十七言坏罪集福净一切
恶道莫急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凡三千二十言应念
顺愿愿生极乐土莫疾于阿弥陀经凡一千八百言用
正见观真相莫出于观音普贤菩萨法行经凡六千九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386-0002a.png
百九十言诠自性认本觉莫深于寔相法密经凡三千
一百五言空法尘依佛智莫过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凡二百五十八言是八种经具十二部合一十二万一
千五十七言三乘之要旨万佛之秘藏尽矣是石
壁积四重高三寻长十有五常厚尺有咫有石莲敷覆
其上下有石神固护其前后火水不能烧溺风日不能
飘摇所谓施无上法尽未来际者也唐长庆二年冬作
太和三年春成律德沙门清晃矢厥谋清海继厥志门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386-0002b.png
弟子南容成之道则终之寺僧契元舍艺而书之郡守
居易施词而赞之赞曰
佛涅槃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设有人书贝
叶上藏檀龛中非坚非久如蜡印空假使人刺血为墨
剥肤为纸即坏即灭如笔画水噫画水不若文石印蜡
不若字金其功不朽其义甚深故吾谓石经功德契如
来付嘱之心
   宋徽宗佛牙舍利赞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386-0002c.png
崇宁三年重午日自苏州报恩寺迎请释迦佛牙入内
致恭祈请舍利感应隔水晶匣出如雨点神力如斯嘉
叹何巳系以赞曰
大士释迦文虚空等一尘有求皆赴感无刹不分身玉
磬千轮在金刚百炼新我今恭敬礼普愿济群伦
   舍铜龟子文        苏轼
苏州报恩寺重造古塔诸公皆舍所藏舍利予无舍利
可舍独舍盛舍利者敬为四恩三有舍之故人王颐为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386-0002d.png
武功宰长安有修古塔者发旧葬得之以遗予予藏私
印成坏者有形之所不免而以藏舍利则可以久藏私
印或速以坏贵舍利而贱私印乐久存而悲速坏物岂
有是哉予其并是舍之
   平江府报恩万岁贤首教寺碑 阎复
至元壬辰予客吴郡正月望日游报恩寺南轩薰公大
师迎憩丈室导予登塔周览殿庐师体貌魁梧俨若梵
僧问年则与予同庚甲他日肩舆来访持报恩兴替之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386-0003a.png
迹求为寺碑予辞以未暇居数月触热复来申命典记
往返再三辞不获命遂书其事俾刻诸石按报恩本吴
通玄寺吴主孙权为乳母陈氏作也隋伐陈为吴令孙
宽所废唐僧慧頵更筑之开元中诏郡国名蓝为开元
寺郡以此寺应诏大顺乾宁复燬于兵钱氏有国日即
故址而新之揭以支硎山报恩旧额报恩之名实本于
此古塔起于梁僧正慧久堕劫灰元丰重建苏文忠轼
尝舍铜龟以藏舍利崇宁初赐名万岁建炎之难鞠为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386-0003b.png
煨烬今所存者九成盖绍兴僧金大圆所造寺有古释
迦文佛示寂像长乃数丈弟子环绕擗踊哭泣极形似
之工土人呼为卧佛寺近岁淳祐敕造杰阁以覆兹像
改赐今额图志相传又有不染尘观音像唐太和石经
像毁于建炎而复于绍兴经石则荡为冷灰矣自吴赤
乌纪年迄今千有馀岁浙右精蓝此为最古旧分文殊
法华泗州水陆普贤五院合而为一大敞法筵榜曰华
严性海实出芝林石桥诸师手薰公即开山松鉴义法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386-0003c.png
孙也皇朝混一之初来主教席以谓宝坊净域臣子祝
釐之地不可不严于是度材训工岁缉月累起外三门
营东西庑中甓法堂上严塔劫若宾寮若忏室若土地
祠若华严祖师殿若僧堂以至井亭浴室猊座法器之
属弊者以新缺者以完坠者以举轮奂以楹计数百有
畸垦辟以亩计数千有畸工用以缗计数万有畸予既
叙寺缘始末且谂以报恩之说曰父子之亲人皆有之
君臣之义人皆有之今师以无碍辩才阐扬妙法因权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386-0003d.png
显纳民于善俾为子者思竭力以报亲为臣者思尽忠
以报国岂非真报恩耶什篇之义孰外是乎师曰善哉
谨系以铭其辞曰
佛日西晖慈云东冒赤乌纪祥通玄斯肇祯明被兵乾
宁陷盗扁去开元乃崇今号塔始萧梁中严佛宝元丰
起废苏文可考圯于建炎金圆再造沧海几尘炎冈几
燎不坏真如长圆觉照孰主是圆孰明是妙崧秀相传
继薰克绍载辟堂筵载严塔庙彩绘虚空金瑰蓬藋鹫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386-0004a.png
表灵踪龟呈吉兆花雨昼零莲灯夕耀启迪愚迷阐明
道要何恩不酬何德不报为臣思忠为子思孝是名报
恩允符真诰历劫光华恢弘象教通议大夫翰林学士
江南西道肃政廉访使阎复撰并书中奉大夫江浙等
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新除江南西道肃政廉访使徐
琰题盖至元二十九年八月望日住持传华严教观慈
应大师处薰建
   报恩万岁贤首教寺长生殿记 黄溍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386-0004b.png
平江报恩万岁寺在府署北五里许其先吴大帝赤乌
年尝为乳母陈买田造寺名通玄至唐改赐开元号五
代钱氏时更择地徙置之田亦随徙已乃取支硎山报
恩故额建寺补其处今有寺之始也寺旧有文殊普贤
法华泗州水陆五院宋季悉合而一之遂为大丛林凡
学乎贤首氏而游其地者咸聚而归焉岁阻入田租不
足充其食其徒盖病之久矣大德中飓风起海上穿城
郭坏庐舍寺适当飓风之冲屋尽毁领教事者率为之倚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386-0004c.png
席不讲而竭其昼夜之勤以支倾而植仆未暇谋田事
也延祐二年夏五月佛性圆融无碍大师被玺书嗣住
是山首捐其衣盂之资以倡众鸠材会工构钟楼高至
百三十尺饬钜阁覆佛般涅槃像寻又葺栖僧演法之
堂方丈之室于是昔之所有皆复完其未始有者亦无
或不备而穹檐广霤厚栋大梁敞显严邃视旧有加焉
土木事既讫乃大发其私笈买田三百亩有奇募施者
得田又千五百亩有奇以为长生田而别籍之岁推有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386-0004d.png
齿德者二人受其入以给学徒之食且俾筦库毋敢与
而听主教席者稽其出内讲事以不废惧后无所考而
志之弗继也爰伐石来取文以记之夫报恩之为寺垂
数百年而所以食其徒者待师而后具盖师之毕力殚
虑于此为不易矣惟游于斯者毋苟利乎安且饱而务
究其学焉庶有以寿国福民而延其施于无穷也是不
可无辨废兴以示诫劝乃不辞而俾以文师名传教字
别传耆旧僧任兴造者普修普照辍田以相之者允贞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386-0005a.png
普颀也田步亩乡落之详自有籍兹不书应奉翰林文
字儒林郎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黄溍撰并篆郡
人钱良右书至顺三年良月既望住山沙门传教树石
   报恩万岁贤首讲寺释迦文佛卧像铭
                宋濂
姑苏报恩万岁贤首讲寺乃吴赤乌初大帝为乳母陈
氏所建名曰通玄唐玄宗因其年改作开元吴越钱武
肃王为之起废揭以支硎山报恩寺旧额宋徽宗崇宁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386-0005b.png
初加以万岁之号至佛日崧公来为住持专讲华严经
疏尊为贤首讲寺寺有淳祐钜阁七楹阁下覆释迦文
佛灭度之像相传自唐即有之州民攀慕邀福者殆无
虚日元季伪吴张士诚据有其地惑五行家言以为佛
卧非吉徵更造立像民情焦然弗宁及伪吴亡德嵓法
师俯徇群情起主寺事不二三年易腐为坚殿堂楼阁
门庑宝塔之属一一葺之焕焉如新已而叹曰诸役幸
粗完象不可复于古乎于是走告民间不分耄倪皆举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386-0005c.png
首加额竞输货泉以后为愧法师乃戒抟土之功斲嘉
木为骨骼承以高座塑卧像其上涂以五色覆以彩衾
诸弟子涕泪悲泣环列前后摩耶佛母亦立其侧怅然
兴哀惟文殊普贤二大士神情閒旷超出死生之外用
意精致形模宛然像长六十六尺高一十二尺文殊等
像高一十八尺经始于洪武十一年秋七月十五日明
年夏五月十六日讫工縻钱五万有奇用功六百有奇
伻来俾濂记之呜呼佛之法身犹如虚空本无去来何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386-0005d.png
有生灭其示八相以觉群迷不过降本垂迹俾同人法
而已本则真谛迹则俗谛真俗混融皆不思议之事乌
可以异观哉况八万四千无非度门触类而入洪纤毕
达姑以入灭论之实具华严五教大百小乘虽除吾执
未达性空但知实色故示之以涅槃非近于愚法声闻
教乎色法二相本无自性皆从缘生灭度之际断缘归
空独存真空真空既存幻有亦住二体互融了不相碍
非近于大乘终教乎灭而非灭非灭而有既灭而空空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386-0006a.png
有俱泯理事交夺如如不动无即无离非近于大乘顿
教乎熙连河间居然唱灭灵山会上俨尔常存随举即
色随举即空如示一身不起于座如化多身遍满尘刹
无量为一一为无量力用相收纵横自在非近于乘圆
教乎诸有情众若胜若劣来瞻灵像随其机宜證入教
位至于混极不翅亲闻卢舍那演说圆满修多罗之为
快法师此举其于树教基续慧命有功于法门甚大非
特福泽被于一州而己抑濂闻昔人设像俱有所表则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386-0006b.png
非苟然也如来中居表众生大觉之心饮光胜尊在左
表自利之行庆喜在右表利他之行文殊乘狮子表大
智而降嗔也普贤骑象王表大行以制贪也他日如剑
斧两神则表观空择法二智取义深远使人目击而道
存故历代袭之定为常法而此涅槃之像奈何独无所
表乎濂因略举杂华之说断然谓五教之理咸具不然
佛法偏在一切处果何言哉濂既为作说殷勤遐仰复
学主夜神以偈赞佛之语系之于后法师名净行德嵓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386-0006c.png
其字也博通帝心云贤首清凉定慧诸家书力振其宗
于将堕之时一弹指间悉起诸废其化导有缘以成法
师之志者善良正宗二沙门也偈曰
世雄大悲利群物果后示权不思议既由应身显法身
从体起用宣妙法人机既得饶益故唱入灭度示化仪
化仪有始而有终所以惩创懈怠者七宝床中右胁卧
慧日一朝竟西没娑罗树木皆变白诸天众号雨天花
四众围绕更悲咽妙香结楼奠金棺发三昧火而自焚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386-0006d.png
各分舍利建塔庙如来虽入涅槃中毕竟终无涅槃者是
知一性镇常住不从变易有生灭倬哉贤首古伽蓝三
吴法会斯第一乃造涅槃微妙相因相摄入有情众近
遭纷更紊常制缁素煢然失怙依有大比丘起复古最
先补苴诸楼阁一一庄严成妙境次令埏土肖灵像五
色交缠广博身州民瞻礼至洒泣如还故乡逄故物此
即大乘正法门种种皆能济郡品观者毋以像观像如
观杂华大经王字字化为法燄云云中化物皆现前一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386-0007a.png
身示现无量身无量身中现一身令我悉除邪见网直
济难思解脱海行住坐卧皆见佛佛之智慧如虚空无
性无生无所依大光明藏时时现与我无同亦无别从
上所言真实法众生慎勿怀疑念
   重脩报恩寺塔记      陈琦
吴城之大刹最古而名著者惟报恩贤首讲寺焉寺创
于吴大帝赤乌初年而塔则造于萧梁时凡十一级屡
堕劫灰至宋绍兴间沙门大圆仅成九级即今塔是也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386-0007b.png
然历岁既远峻峙亭毒风摧雨击易就隤毁过者兴嗟
弘治庚申今僧纲司副纲法律曾住是山请于吴邑宰
邝侯命僧德寿鸠工修葺且戒诸人勿得挠其事未久
德寿示寂众举僧德昊道充宗恩师司之善士倪道完
复相其役各协乃心不惮劳勚若见若闻悉生喜跃于
是大姓割其财小夫奏其力铢积寸累总费万馀缗经
始于是年五月明年是月乃底于成易腐为坚增新去
旧珠顶光芒金绳交络飞櫩外饬丹梯上通像设庄严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386-0007c.png
天神森卫阑楯旋绕层层如一风铎之声闻乎四境夜
灯之焰烛乎半空顾不雄哉诸僧以兴修之功不易皆
邝侯外护之力不可无文刻诸贞珉用昭永远乃持其
所述本末介士英陈先生谒文于予按佛氏之说释迦
说法于灵山多宝佛塔从地涌出为作证明及其入灭
留舍利八斛四斗为浮图八万四千遍满婆娑利乐群
品此塔之所由兴也若今之塔苏文忠公曾施铜龟以
藏舍利于中想八万四千之一也我国家神道设教仁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386-0007d.png
寿跻民而亦妙严宝乘乃无象教之功以感蠢愚之善
心也哉兹塔之伟丽观者起敬可以住持佛法巩固皇
图为东南塔院之冠冕矣但今之学佛者或离乎真或
蔽乎物高者为名下者为利馀波末流无所不至而佛
法微矣德昊辈必不若是其得义以了心者乎因其请
记故序其事而警之且以告后之同志者嗣而塔之庶
斯塔之不朽也
   报恩佛殿重修记      杨循吉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386-0008a.png
凡古之古刹在吴无居报恩先者惟殿亦然由南宋至
今三百载而岿存如故然后知佛之道大而尊特一宇
盖久若是也然佛言曰凡佛之成必归于坏而况其久
者欤夫值其久遭其坏胜之以力而不移于常数此又
存其人焉始殿之敝再修再辍或言赵灵释文瑛之能
而不以佛示者遂迎之至则果以勤役无私动乎人起
仆而植易腐而坚入其中靓深壮丽不啻若所谓神通
涌化焉者俨乎菩提道场之弘开而天人之翕习也于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386-0008b.png
是其徒嘉之相与言吾佛大师福德被三界莫不崇钦
而一土木之兴绵纪弗就何哉诚驾其说者道不足也
今若人乃能成是其于道不优而能然乎因偕诣予述
其事愿书以励其人乃备录以为记而使镵之于石
   为报恩卧佛寺众请瑛师主修崇宁大塔叙
                祝允明
瑛师字独辉居大姚之大觉寺始郡人张廷玉以卧佛
寺观音殿久毁请师来主造既完住山泽公以正殿未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1386-0008c.png
完与大檀陆明辈止师完之历七年诸工告成师乃还
旧隐于是泽与合山勤旧议以崇宁大塔日就颓敝为
山中欠事复图请师来司嗣葺乃求予言似师以彰前
功而表今愿以谢以恳予谓佛以其大法力荫护开发
我人我人受其荫护开发之力故为修造安奉以报之
而为之徒者乃为经营以成就我人报佛之心而使佛
之力永行于我人是虽天人小果而经营感应之间实
有一因缘且师未来时观音殿之毁久矣孰意不几寒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1386-0008d.png
暑而遽完又孰意正殿之敝又继是而并完也哉以是
知修造之果虽在其徒有成就报佛之心而其经营感
应之间则难以强也其遂是不可谓非佛缘所致也师
于此请安知非未了之缘邪吾闻师先主昆山之赵灵
一出山后屡造胜果随造随成是则此缘所在当不可
外师而他请师乎倘是予言当便飞锡
   义和尚号了庵记
有一苾刍其名曰义住苏州城卧龙街上大阿兰若于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1386-0009a.png
大阿兰若中造一小舍号舍曰了于身称唤亦复如是
来请卧龙街中菩萨弟子明为说其义我闻世人谓诸
心事究竟完结谓之曰了如苾刍者谓之曰了我未知
识譬之如舍于舍一间谓之曰了一间无逆如一间外
为当曰了当曰不了谓当曰了则舍有二谓曰不了舍
身乃了譬之如舍于舍一间于间一柱谓之曰了一柱
无逆如一柱外还有一柱还有十柱百柱千柱还有一
梁十梁百梁千梁乃至又还有椽有栱有墙有瓦有门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1386-0009b.png
有窗有地有阶当件件谓之曰了为当总件谓之曰了
于件谓了则未完舍于总谓了件非非了如是苾刍不
谓一舍乃谓一身如谓一身血肉曰了四大见存如谓
一身心性曰了心性未泯如日已没谓曰日了如谓已
了明日还日如谓不了日在何处于一夜间为当曰了
当曰不了于此境界于此时候为当何称为当有称当
无有称我问苾刍苾刍何荅所以我于称唤云未知识
云何为说我闻菩萨究竟完结在一大无苾刍如是当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1386-0009c.png
大明心当大见性当大发力如是乃知菩萨究竟完结
在无所了亦无不了亦无无了与无不了一念不生万
缘俱息转转归无乃是了义苾刍闻我所说欢喜解悟
乃为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我观苾刍身非无非非无身外复有舍舍外复有称如
是以为了如称木云灰苾刍如了此无称亦无舍无身
无我语而究竟完结
   宿报恩寺水阁       皮日休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1386-0009d.png
寺锁双峰寂不开幽人中夜独徘徊池纹带月铺金簟
莲朵含风动玉杯往往竹梢摇翡翠时时松子掷莓苔
可怜此际谁曾见唯有支公尽看来
   和            陆龟蒙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临虚槛夜何清僧穿小桧才分影
鱼掷高荷渐有声因忆故山吟易苦各横秋簟梦难成
周颙不用裁书劝自得凉天证道情
   写墨竹          赵孟頫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1386-0010a.png
开轩丛竹杪坐久闻清韵重阴结春云小雨生衣润亲
友有嘉集笑语发真蕴游衍暮始还流光疾如瞬
   跋            黄潜
至大间赵魏公游姑苏报恩小憩于丈室乘兴写墨竹
一小枝于壁题古诗五言四韵于窗间今垂四十年竹
故在而窗纸久不存住山宣公法师闻吴江贤上人裁
得此纸物色得之并竹摹刻于石将使久而勿坏庶后
来有以想见其清标雅韵也夫杂花境土实报庄严毗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1386-0010b.png
卢楼阁非我坏相高人上士游戏作如幻事岂以石之
寿为真足恃哉姑以备好奇者之一览云尔
   游北寺          陈基
秋风日萧爽散策一空林有竹心已清无言念弥深杂
花不容把疏磬有馀音逍遥毗卢境落景驻遥岑
   北寺竹林         杨基
僧居古城阴迢递通万竹林光落虚牖坐爱衣裳绿斋
馀孤磬远茶罢微烟续道人悟重玄淡然无众欲譬彼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1386-0010c.png
石根泉亭亭湛寒玉
 报恩讲寺在城北陲故呼北寺即通玄寺旧基吴越
 钱氏移支硎山报恩寺改建于此宋崇宁中加万岁
 寻尊为贤首教寺旧有五子院曰文殊泗洲水陆法
 华普贤今皆废浮图十一级建炎兵烬后绍兴中行
 者金大圆募建九级又有不染尘观音殿边知白记
 后殿七楹下塑释迦灭度像(长六丈六尺高十二尺/张士诚据吴以卧佛非)
 (吉之祥更造立像国/初僧复之宋濂撰碑)宋张即之书华严性海四字皆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1386-0010d.png
 经丈刻榜犹存
   绿阴堂记         虞集
至治壬戌集始游吴断江恩公住开元光公雪窗客予
所同往见焉是时斯堂始成树阴四合三人者清坐良
久共叹韦苏州绿阴生昼寂之句有心解神释而不可名
言者恩公曰子为吾记之乎予曰诺未几还禁林绿阴
之胜概往来予怀欲以数语道时所会了不能成自是
居十馀年每初夏时天子燕閒穆清中外靖谧予与学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1386-0011a.png
士二三人待顾问于阁下危坐终日遂无一事亦绿阴
之一时也及归江西以久处北方不耐新暑辄求泉石
以自容苍松古涧人迹几断此又绿阴之一时也然穆
清亲切严密敬畏端思固不逮开元之适也而山中枯
梗寒绝殊乏清润之意求夫寂然湛然之中纯粹洞彻
生意充满融液如开元遇殊不可得然后知韦侯佳句
非语言意识所可到也是以终无以复恩公者岂忘之
邪昔人以为同此境其人修证造诣不同则所见远有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1386-0011b.png
差别况人境俱不齐者邪今恩公年垂八十归坐云门
之上道德日盛予窃讽其旧吟如望积雪映空不见其
迹光公据坐此堂亦有如当时可托以记此者乎元统
乙亥四月蜀人虞集记
   吴中礼石佛        江淹
幻生太浮诡长思多沈疑疑思不惭炤诡生宁尽时敬
承积劫下金光烁海湄火宅敛焚炭药草匝卉滋常愿
乐此道诵经空山坻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轩骑久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1386-0011c.png
已诀亲爱不留迟忧伤漫漫情灵意终不缁誓寻青莲
界永入梵庭期
   开元寺楼看雨与皮袭美联句 陆龟蒙
海上风雨来掀轰杂飞电登楼一凭阑满眼蛟龙战(龟/蒙)
须臾造化惨倏忽堪舆变万户响戈鋋千家披组练(日/休)
群飞抛轮石杂下攻城箭急点似摧胸行斜如中面(龟/蒙)
细雨洒空冷横飘目能眩垂檐珂佩喧㩧瓦珠玑溅(日/休)
无言九陔远瞬息驰应遍密处正垂絙微时又悬线(龟/蒙)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1386-0011d.png
泻作玉界破吹为羽林旋翻伤列缺劳却怕丰隆倦(日/休)
遥瞻山露色渐觉云成片远树欲鸣蝉深檐尚藏燕(龟/蒙)
残雷隐辚尽返照依微见天光洁似磨湖䌽熟于练(日/休)
疏帆逗前渚晚磬分凉殿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龟/蒙)
结栗乌皮几轻明白羽扇毕景好疏冷馀凉可清晏(日/休)
君携下高磴僧引还深院驳藓净铺筵低松湿垂鬋(龟/蒙)
斋明乍虚豁林齐逾葱茜早晚重登临欲去多留恋(日/休)
   开元寺避暑有怀陆鲁望因飞笔联句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1386-0012a.png
                皮日休
烦暑虽难避僧家自有期泉甘于马乳苔滑似龙漦(日/休)
任诞襟全散临幽榻旋移松行将雅拜篁阵欲交麾(龟/蒙)
望塔青𩩉识登楼白鸽知石经森欲动珠像俨将怡筒
簟临杉穗纱巾透雨丝静谭蝉噪少凉步鹤随迟(日/休)
重回蕉扇风轻拂桂帷对碑吴地说开卷梵天词积水
鱼梁坏残花病枕欹怀君潇洒处孤梦绕罘罳(龟/蒙)
 右二诗宜在通玄寺作因唐时改开元名而集中仍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1386-0012b.png
 之附编于此备考
   游开元寺憩绿阴堂
韦郎句中寻画境劫灰不尽绿阴增鸿文重记青城客
内典新传瀑布僧石佛浮江轻似叶神珠照钵隐如镫
桫罗树子风前落吹满恩公旧毾𣰆
   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  高启
山衲经寒补杂缯白云高寺遍寻登法身已见浮来佛
宗旨曾传化去僧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悬灯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1386-0012c.png
明朝应恨千峰阻欲问楞伽已不能
   开元寺雨中观梅      姚广孝
遥思西崦开千树漫往东林见一枝烟雨溟濛香影尽
为缘惆怅立多时
   开元寺闻钟        胡缵宗
开元夜半钟惊起长安梦彤墀曙色寒紫陌春风动
 开元寺在盘门内有石像石钵钵近燬绍兴间守臣
 洪迈作戒坛元至治间寺燬僧光雪窗恩断江重建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1386-0012d.png
 取韦诗绿阴生昼寂之句作绿阴堂虞集为文国朝
 永乐间重修
   城中登瑞光塔望旧游诸山  姚广孝
宝塔乍登临灵猋荡夕阴故山俱对眼此日独游心远
水劳归楫长空倦去禽自非婴世难何不遂幽寻
   游瑞光禅寺        沈周
城中五日双脚红颇有俗气填吾胸今朝风日弄妍美
城南载酒寻花宫古濠流水带榆柳深居逶迤茶烟中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1386-0013a.png
老僧与吾非夙契却许小阁开松风山杯到手送西日
醉倒信呼田舍翁未知明日又何处出门大笑歌萍蓬
 瑞光禅寺在开元寺南赤乌间僧性康建名普济院
 宋宣和间朱勔建浮图十三级五色光现诏赐今额
 并赐塔名天宁万寿宝塔靖康兵燬淳熙间重建并
 复塔七级元季复燬国朝洪武中僧昙芳重修僧大
 祐记寺有四瑞堂
   平江承天能仁寺记     黄溍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1386-0013b.png
平江承天能仁禅寺在府署北之甘节坊梁天监初卫
尉卿陆公僧瓒舍宅以建也初赐名通玄陈隋之际燬
至唐而复广德初加号广德通玄遭废于会昌末重兴
未几而又燬至后唐而复宋咸平间更一新之大中祥
符初始赐额曰承天宣和中乃改其额曰能仁南渡后
燬至建炎末而复于绍兴间淳熙初始定为禅居皇朝
因之而悉蠲其租赋差役曰承天能仁者并存其故额
也先是尝于大界相之内析其地为宝幢永安龙华广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1386-0013c.png
福四院久之复归于一寻又别立圆通禅院于其后而
分立宝幢永安两教院于其前凡建置沿革与兴废之
故可见者如此其易律为禅也妙庵宗公为开山第一
祖继之者有若无门觉庵诸公皆以明德为世师表法
会甚盛珍楼宝屋绀殿缁庐雄据乎万井中而隐然为
一大丛林五山十刹殆无以尚也乃当至元之元年冬
十有二月寺厄于灾惟无量寿佛铜像及盘沟祠灵祐
庙独存佛身丈有六尺邦人所共瞻仰与盘沟灵异之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1386-0013d.png
迹尤著灵祐则卫尉之女不嫁而精于梵行以经营寺
事而祀为护伽蓝神以祷祈有应而赐庙额累封慧慈
灵感显祐善利夫人者也虽烈焰炽然而不与劫俱化
人知为重兴之兆矣顾法席久虚越三岁莫有任起废
之责者行宣政院询于佥言俾庐山开先南楚说主之
其至以四年冬十有二月仅以衣械坐具一布囊自随
闻其风者输财荐货川赴山积召匠简材首建大殿殿
楹之高百三十尺其大围十有五尺广加其修若干尺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1386-0014a.png
厚栋修杗曲栾方楶咸与楹称楹之表上至屋极又若
干尺脩去其崇若干尺广加其脩若干尺像设绘事种
种庄严抟土设色皆出国工之手殿之后有万佛阁其
楹加于殿楹三十尺阁为间五而东西朵楼为间四隆
其中而杀其旁纵横脩广各中于度其上列十五大莲
花一花一佛其花瓣亦各为佛以足万数下施机轮可
以转运奇诡殊特昔所未睹范铜为钜钟至万八千觔
比旧加三之一会南楚升居径山所作无量寿观世音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1386-0014b.png
护伽蓝神三小殿及演法集僧之堂三门两庑厨库之
属皆勿克视其成他所宜有而未及为者犹多也今住
持雪窗明以至正四年秋九月由虎丘迁主兹寺亟捐
衣盂之资构经钟二楼各为间者三其崇十有七寻脩
广称是栖经有藏涂以纯金一柱八面纳匦五百天神
环绕力士翊扶幡盖香云缤纷蒙蔽达官大姓好事之
家观者莫不目眩心骇争投钱币以助胜缘雪窗之经
画相劳靡惮其勤甫及三载土木之功秩然有序以老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1386-0014c.png
病厌理繁剧悉束众施并倾巳橐以授提点僧而退处
虎丘之东庵八年冬行中书省右丞石嵓公左丞吴公
谋于行宣政院挽之复出遂以九年春三月再正法席
增饰万佛创造四臂观世音四天神王护伽蓝神补画
正殿之八十四龛庑下之五十三参圬墁瓴甓壮丽缜
密髹彤金碧绚耀华美厨堂库院什器之须纤细毕备
南楚之弗克视其成者至是可以无憾矣斥大方丈为
间者五上为重阁下为广堂前为厅事而蒙堂有位众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1386-0014d.png
寮有阁仓庾湢室亦次第告成南楚之未及者雪窗无
不按其法之所宜有而伸其志之所欲为虽曰前规后
随而功实倍之南楚之成其始者奎章阁侍书学士内
翰虞公记之而雪窗之成其终者未之有记于是其徒
奉耆旧僧所述事状属溍书而刻焉阿含经世尊说若
能补理故寺是为二梵之福南楚虎嵓适嗣雪窗以晦机
笑隐为师友相与绍隆祖道扶植教基期与国家亿万
斯年永永无极是用假方便力示现有为不离世间法
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1386-0015a.png
而入第一义岂止可资二梵福而巳雪窗之功倍于南
楚而溍于虞公无能为后何以赞一辞哉姑序其岁月
而使来者有考云尔
   承天寺重建大雄殿记    吴宽
萧梁氏好佛其下化之一时佛寺江左为盛然尤莫盛
于吴中若承天又吴中之特盛者相传寺为卫尉卿陆
僧瓒宅而舍以建者自梁以后废辄兴之至元至正间
主僧南楚极力改作而其制之壮伟精巧绝矣金华黄
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1386-0015b.png
文献公实为记其事入国朝殆历八十年当正统癸亥
之十月寺一夕大火荡然无存又明年适朝廷颁大藏
经至僧纲司都纲永瑞时兼住持特建堂九间以尊奉
之其后僧徒相视莫敢复措手者盖三十年于兹今住
持道泽谓寺不可终废也然功宜自大雄殿始乃谋建
之盖承天固郡人之所瞻仰者也于时闻有是举争出
钱粟来助其徒戒昌更刺指血书法华经誓成其事而
助者益众矣竟以成化甲午七月丙辰起功凡六年而
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1386-0015c.png
功始完高广深阔一如旧制凡所像设亦无不备于是
泽公领郡荐来受都纲之命乞予书之其言曰寺之功
甚钜未及其半吾当次第成之而未可必也幸先畀之
文以记嗟夫大雄之建非奉佛也乎佛之道吾不能知
然尝观于其书务为宏博广大之说故学其道者每务
为宏博广大之事亦惟好于上者极其护持而不拘以
法禁化于下者致其崇奉而不惜乎财力此其事之所
以成也今夫官府学校所以出政令而资风化是固有
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1386-0015d.png
益于上下者或病其敝且陋而有所为焉费于公而罪
戾至劳乎民而怨谤生继之者视以为戒故有终其任
不易一木增一瓦者此其事之所以废也则泽公之为
此举固其才之长力之专以出乎其徒亦惟其为彼而
不为此其费若劳虽不可以数计而卒能随其用使致
其才力以成乎所谓宏博广大者而还郡中之旧观也
予故记之以示其后之人
   重修承天寺记       陈继
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1386-0016a.png
寺之创于梁天监初曰通玄唐曰广德通玄宋曰承天
后曰能仁元曰承天能仁国朝曰承天历岁既深废而
复复而废者累矣至元间南楚说公主之继以雪窗明
公二公先后为大殿为穹阁为经钟二楼及诸殿堂皆
极壮丽而天下未有与之称者也然未百年而剥陊倾
败者日甚其为之主漠然视之莫能葺者已越数辈长
其教者恒虑不宁乃谋于众曰东南大观而振吾道以
为众之所归惟在承天主席既虚勿得其人将何所托
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1386-0016b.png
佥曰南印定公其可为南楚雪窗后者即举以住之公
淡然若无所为唯勤其道敕其行以善化人而已与之
游者薰其仁慈不为残忍浸其宽裕而黜其隘陋茹其
诚笃以谢浮薄迹其刚毅用变柔懦故人皆曰定公贤
德而足以翊吾之为善者也咸倾心向之公乃唱于众
曰吾欲使是寺之轮奂若初也将尽出其资以集工材
其乐施占事者源源而至始葺大阁为佛万数再葺经
钟二楼葺无量观音二殿而新盘沟殿末理大殿为四
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1386-0016c.png
天王于三门画五十三参于两庑凡诸貌像一皆饰之
幡幢供具诸所宜有无一不备金碧耀日辉煌映发入
而睹者恍然不知其为人境也其功盛哉然公之志未
巳也往时南楚雪窗皆为宗门硕德著声江湖其欲继
事以雄土木之功犹称不易况公一身而复新其旧者
哉前有作者后无继之其传不远公可谓有功于二公
者矣可谓不私于所知者矣公溧阳人也姓李氏生六
岁闻长者诵佛书即忻忻喜悦父母以其有宿故乃命
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1386-0016d.png
出家于邑之兴化寺持规就度即若素习者十七游京
师止天界日接诸老绪论释然开悟既而溯大江抵荆
湘遍求佛祖陈迹尽谒有道以正其学久之超然而还
止庵祥公与之语喜而谓曰子能为吾宗嗣矣公始出
世于吴江普济转湖之天圣寺人皆归之起废为新其
主承天能仁越十年言行如一日呜呼公可谓杰然而
不凡者欤余记其事述其行以刻于石俾有劝于后来
者从其寺之耆旧众所请也以书数抵北京丏予言者
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1386-0017a.png
为之后者藏主瑹荆石也继公之志以无替公之绩是
余之愿也夫
   同皇甫冉登通玄阁     李嘉祐
高阁朱阑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孤云独鸟川光暮
万井千山海气秋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堪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通玄寺双矮桧       皮日休
扑地枝回是翠钿碧丝笼细不成烟应如天竺难陀寺
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1386-0017b.png
一对狻猊相枕眠
   和            陆龟蒙
可怜烟刺是青螺如到双林误礼多更忆早秋登北固
海门苍翠出晴波
   承天阁          杨维桢
荆棘荒凉吴故宫梵王突兀画图中地连沧海何曾断
月堕青天不离空螮蝀挂檐秋易雨蒲牢吼屋夜还风
越南羁客登临倦尚赋囚山日月笼
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1386-0017c.png
 承天能仁禅寺在府治北甘节坊梁卫尉卿陆僧瓒
 舍宅建初名广德通玄寺宋改承天宣和中禁称天
 圣皇王等字遂改能仁寺前有二土阜内有无量寿
 佛铜像及盘沟祠灵祐庙万佛阁寺屡燬至元间僧
 悦南楚重建黄溍郑元祐记至正末张士诚据以为
 宫寻复为寺僧纲司在焉国朝宣德十年尚书周忱
 建赐经阁正统八年十月寺燬成化十年僧道泽戒
 昌重建
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1386-0017d.png
   赠无照上人住持定慧寺序  祝允明
圣朝定制凡释流之在寰宇者在内有僧录以总之在
外有僧纲僧会以莅之至于名山大川丛林广刹物众
而徒多者则推择众僧之学识优裕才兼干济者以为
住持之长俾岁时朔望倡率其徒讽诵经典上以赞国
家之隆禧下以补生民之疵疠无非因其所明之理而
导之以当然之务顺其所知之学而率之以事上之节
此天下所以无弃人也上人文粹字无照苏郡松陵人
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1386-0018a.png
自幼慕尚释氏正统间礼定慧寺僧公为师诲以离
群绝俗之法景泰初复礼右觉义坚公为宗而得明心
见性之传由维那而识书记其见知于襌林推服于辈
行久矣一日以同门僧戒璇将归侍师于故里共举无
照以主持定慧住持之席躬来南京领僧录司文劄以
往时秋官郎中张公节之以曩尝养疾定慧与无照有
夙昔之交因其行也求大夫士作诗以赠来徵言弁诸
首予惟赠僧之典一也然有赠之而可为一身之荣者
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1386-0018b.png
有赠之而可为一世之荣者有赠之而可为万世之荣
者如唐宰相齐映喜僧流遇其人即有衣服之赠此一
身之荣也京兆尹杨凭重佛教或置买居地以蔽僧徒
此一世之荣也韩昌黎柳宗元择僧之识达者而交之
或赠以诗或赠以文至今光照简策使人传诵而不已
此非万世之荣者耶若予秋官郎中公尝由翰林通籍
太史氏此固今之文章巨擘也不惟自有所著以赠无
照而又求大夫士之诗满卷轴以华其行锵锵乎其音
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1386-0018c.png
也炳炳乎其耀也彬彬乎其文也无照得此以归于是
过宰相京兆尹之惠矣岂不为万世之荣者耶虽然东
吴名郡也定慧古刹也昔杜陵思慕东南乃致重于若
邪云门之游今予亦将老矣倘他日辞疾归休道过苏
台则青鞋布袜必当自定慧始慎勿如东林远公以无
酒辞渊明使重足虎溪间也姑为序以赠长洲祝允明
   寿宁万岁教寺装佛之记   释普林
至元六年庚辰夏初愚因南游访于吴城寿宁万岁寺
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1386-0018d.png
住持豳溪讲主哲公馆留月馀一夕为愚而言曰行哲
叨承宣政院委任来主是席有年矣惟以大殿中圣像
岁月浸远彩绘剥落而尘埃翳积每升堂祝诵辄顾之
而惭焉必欲重新装饬愧无馀力矣非诱化净缘莫能
成斯之胜事也方兴是念即有东禅寺住持长老泽庵
恩公起而言曰泥龛塑像乃住持三宝之依开化人天
之先者也使人一瞻一礼俱获其福而植善种也况世
祖皇帝所设御讲存焉一邦教化之重寄乎今有其僧
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1386-0019a.png
弘其法且佛像若斯其何以开化蒙俗而启人信心耶
于是以其衣钵之长易彼金朱之料命良工妆绘释迦
如来之像庆喜饮光妙德普贤并二护神七尊之像焕
然一新计所费楮币七千五百贯莫不金碧辉煌丹青
灿烂凡所以往来游观者皆肃然改观而称赞焉噫泽
庵积财能舍而敏于树福哲诚感庆焉自非道眼明白
神机廓彻孰能见义勇为而成斯之美邪经所云五百
岁之后有持戒修福者佛法为之不衰其泽庵之谓欤
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1386-0019b.png
愿为我记之毋他辞也三轮空寂乃为佛之行也所以
一香一花皆为佛事况舍净财庄严佛事乎故曰非庄
严是名庄严其福德不可思量苟以施受之相而著焉
纵倾七宝如恒河沙数虽多亦奚以为故曰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矧文诸石以记之乎然则使世之深积厚蓄
不能拔一毛以惠人迨终其身而委于粪壤者知所以
劝焉是可书也愚既与公有道义之故义不可违辄为
记云太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达噜噶齐兼管内劝农
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1386-0019c.png
事额尔吉讷布哈篆额至元六年岁在庚辰十月朔日记
住山释佛心普智雄辩大师行慧树石
   慧林房记         吴宽
慧林房旧名庵在苏城东南王司判巷元大德庚子有
吴十四公者舍其居以建而初主之者曰明庆也庆传
宗杰杰传某圭圭传某贤贤传与齐齐传永默默传宏
渐当国初有诏天下佛寺大可领其徒者馀悉撤而迁
入之于是慧林入寿宁禅寺更以房名时洪武辛未也
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1386-0019d.png
渐传道舒既皆化去舒传文靖靖传智勤则岁久而庐
舍益敝矣乃成化己亥其师徒遂相与修葺之且谓慧
林自并于此宜得文字使后人可考而知因数请于予
惟昔孙吴国于江左苏之有寺盖自此始至于萧梁踵
其故都好佛愈甚一时穹庐广殿遍于国中今试询其
肇建之代无非赤乌天监而巳延及后世其君所好虽
不及前代之盛然亦有兴无废至其徒又仿其制而致
力于斯金碧丹雘往往而是而寺益盛矣皇明有天下
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1386-0020a.png
政令一新乃以为过而裁抑之百馀年来颓垣坏础间
垄亩秩秩使人得耕种以为食者皆昔之所谓兰若也
京都不暇论凡今四方私创者著于律求一寺之肇建
者不可得此固圣政所当纪者岂特使慧林后人考其
始迁岁月而已渐伟然缁流中与先君友善予幼犹及
识之舒能读儒书靖与勤皆清介谨厚不妄交游盖予
家故居在东城下比岁与吾弟原辉往理之道中数访
其庐久而益知其行可敬也勤有徒曰惠侃孙曰善秀
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1386-0020b.png
皆能保其业者云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
 否且寄拟寒山十颂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
 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
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其二
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1386-0020c.png
铁桥本无柱石楼岂有门舞空五色羽吠云千岁根松
花酿仙酒木客馈山飧我醉君且去陶云吾亦云
   其三
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从
来性坦率醉语漏天机相逢莫相问我不记吾谁
   其四
出入白骨观大士甘露灭根尘各清静心境两奇绝真
源未纯熟习气馀陋劣譬如己放鹰中夜时掣绁
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1386-0020d.png
   其五
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戏
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儒墨岂相杀予初本无言
   其六
閒居蓄百毒救彼跛与盲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区
区效一溉岂能济含生力恶不已出时哉汝非争
   其七
少壮欲及物老閒馀此心微生山海间坐受瘴雾侵可
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1386-0021a.png
怜邓道士摄衣问呻吟覆舟吊私渡断桥费千金
   其八
净名毗邪中妙喜恒沙外初无往来相二土同一在云
何定慧师尚欠行脚债请判维摩凭一到东坡界
 东坡极爱钦长老寒山十颂今不可考但存和作矣
   定慧院颙师为予竹下开啸轩
啼鴂催天明喧喧相诋诮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饮
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食土蚓无肠亦自终夕叫鸢贪
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1386-0021b.png
声最鄙鹊喜意可料皆缘不平鸣恸哭等嬉笑阮生既
疏狂孙子亦未妙道人开此轩清坐默自照冲风振河
海不能号无窍寂寂吾何言风来竹自啸
   观定慧寺东坡海棠诗    皇甫信
当年花发妒春红今日虚无野寺中留得坡仙诗尚在
令人千古挹清风
   送僧定佩住城东定慧寺   吴宽
久从玄墓山中隐又向湖州市里行浮世此身皆可托
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1386-0021c.png
应同圆泽语三生
 定慧禅寺在双塔寺西初名西方院本双塔之子院
 也天禧中赐今额始贰于双塔宋僧卓契顺常居此
 访东坡于惠州者元季兵燬国朝洪武中僧景新惠
 泽先后重建
   与薛十二穆过寿宁精舍得歌字
                姚广孝
同是山中客寻幽入薜萝草香凝蕙萼鸟韵识莺歌暖
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1386-0021d.png
日花阴少晴涛树杪多不缘经岁约那得此相过
 此诗当在前寿宁下
   重建宝光贤首讲寺碑    曾棨
宝光寺在姑苏长洲县治之东北汉末郁林太守陆绩
舍宅为之故至今寺门外有巨石曰郁林石寺盖以此
也吴赤乌时郡守请额于朝始赐名曰宝光仍命圆法
师主之以为十方讲刹历两晋六朝隋唐以来废而复
兴隳而复振者盖尝有之而寺之名迹固弗泯也迨元
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1386-0022a.png
至正间佛殿两庑三门讲堂钟楼经阁以洎众屋靡不
完具宏壮雄伟冠于一方可谓盛矣国朝洪武初开拓
郡城始迁寺于跨塘桥西据齐娄二门之冲去旧址才
数百步而近其后有诏并丛林于是境内诸寺悉归于
此方其时郡副都纲湛源圆法师寔居此以领教事乃
以所授贤首一宗教亲与四方学徒讲说究竟克阐厥
宗暇日与文儒缙绅之流倡和其间而宝光之胜遂赫
然于勾吴之域矣永乐改元之初有楚兰馨法师继主
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1386-0022b.png
于此将欲兴造以复前代之规制而被召入京与修大
典愿勿之遂九年寺僧大祯大衍同心协力出其祖之
遗资及倾巳帑仍资檀施庀材鸠工创建法堂聿新众
屋甫及三载告讫工轮奂重新金碧昭辉真桑门之盛
事东南之伟观也今年冬楚兰馨以雠校藏典留寓北
京遂述僧之夲末偕中书舍人王和用来请予文记之
惟佛氏之教入中土而四方禅林讲刹星罗棋布不可
胜数若求其如宝光之绵历累代上下千有馀年而愈
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1386-0022c.png
远愈盛者盖亦鲜矣是虽佛氏之灵有以默相阴祐于
其间然亦岂非绩之孝行素著而其流风遗韵蔼然被
于其乡者有不能遂泯者欤是可书也因并书俾刻诸
石庶后之人得其所考且系之以诗曰
东南名郡粤为姑苏秀气所钟湖山奥区岿彼宝光巍
巍梵殿云昔陆绩舍宅以建郁林之石名高穹窿伊绩
之遗凛其清风兵燹荐更有隆有替迨际天朝值兹盛
世众刹所归蔚为丛林曰有湛源克振圆音贤首之宗
卷二十九 第 43b 页 WYG1386-0022d.png
益畅厥旨其徒如云见闻悉喜乞于楚兰志拓前规承
诏在公弗见于为继此而兴曰祯曰衍资帑克捐厥功
以显翼翼殿堂栋宇维新金碧煌煌有光璘霦暮鼓晨
钟幡幢杳霭如旃檀林若华藏海圣寿齐天佛道兴隆
勒石于斯以播无穷
 宝光讲寺在城东北隅跨塘桥西夲郁林太守陆绩
 故宅宋绍熙中僧蕴仁元至正间僧绍隆先后重建
 初寺在娄门内郁林石在焉(石今迁/察院前)国朝洪武中即
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1386-0023a.png
 寺为军营遂废其后普熏庵僧善识舍夲庵地改建
 于此学士曾棨记
   宿龙兴寺         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青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
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次韵赠閒白云       赵孟頫
闻说龙兴寺多年未款扉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殿
古灯光定房深磬韵微秋风动归兴一锡向空飞
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1386-0023b.png
   同和           虞集
凌空一锡归几日到禅扉野橘阴垂户天花影上衣井
床春露净檐铎午风微三藏都看遍相思梦欲飞
   其二
历历唐朝寺松关几易扉花交珠寺网苔长石人衣秋
水依空净浮云映日微白云无所住此际亦归飞
   寄白云间
龙兴寺里白云房不到于今二十霜橘柚向来垂屋重
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1386-0023c.png
松筠此日过人长千函秘宝心源净百岁长斋齿颊香
若念尚书旧行履三生石上莫忘乡
 龙兴寺在吴县治西今废为公廨
   天惠贤首教寺记      陈基
吴门天惠贤首教寺郡沙门如山安公之所建也公世
居松陵家夲士族父吴伯熙甫隐居奉佛母王氏崇信
唯谨及公之生母感异梦爰在稚岁性禀殊伦少长出
则服膺世典入则笃意三乘父母察其不群听以出家
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1386-0023d.png
博访名师不计寒暑遍探秘义尤嗜华严理畅心融殆
若天授闻读大报恩寺篇而叹曰吾佛所说广大悉备
眷求其端实在孝敬于是食粗衣菲而心专于色养锱
积寸累而志存于报夲既由勤俭得致饶益则以其赢
购地于郡城之东广袤若干步度材鸠工作庵以居日
益月增扩而为寺经始于某年某月落成于某年某月
门闼宏敞殿寝邃深讲堂言言东西有序以至栖经之
阁选佛之场方丈之室与凡斋庖库庾其法所宜有者
卷二十九 第 46a 页 WYG1386-0024a.png
靡不完备公于此身先戒律率徒阅藏经梵并宣杂华
芬郁庄严殊胜士民具瞻前佥行宣政院事张公嘉乃
休绩为请于帝师宠锡令名俾为十方礼聘清凉疏主
之嫡传者开山演教既竣事寻以事之颠末徵文为记
世言浮图氏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盖用力勤者其功
博刻意专者其效速矧其心怀顾复啬已厚亲肇开圆
顿之门永表追远之地迓续华严之奥学绍隆贤首之
正宗且未始持簿走入民间资铢黍之助于人若安公
卷二十九 第 46b 页 WYG1386-0024b.png
者非用力勤而刻意专者乎为其徒而居其居者皆知
以弘道报本为务因其所以成嗣而缮葺之则无上
福田仰以衍无疆之丕祚俯以答罔极之私恩而吴门
之有天惠天惠之宗贤首将与东南列刹竞爽于无穷
所谓功之博者日以兴所谓效之速者日以固此盖公
之志而予之所乐道也故为之书使勒贞石云至正十
二年(某/)(某/)
 天惠贤首教寺未详其所今姑录其文俟他日考之
卷二十九 第 47a 页 WYG1386-0024c.png
   元敕建大昭庆寺碑     虞集
大昭庆寺者在吴郡城中东北隅朝列大夫前同佥宣
政院事僧阿济喇之所建也阿济喇蒙古齐苏台氏哈
喇哈之地至元二十四年世祖皇帝亲巡朔方以之归
才十岁尔成宗皇帝时皇姑鲁大长公主遣侍辇真国
师遂祝发为僧从其大徒弟曰实喇卜丕勒以荣禄大夫宣
政使行院江南公主又为请于成宗皇帝授济宁僧录
武宗皇帝又为之请授饶州路僧录皇庆元年仁宗以
卷二十九 第 47b 页 WYG1386-0024d.png
吴郡之良田增徽文懿福祯寿大长公主之汤沐命驿
至其郡蠲免其赋入焉久之思报君师之德买地筑兹
寺以泰定二年闰正月经始公主闻而喜之厚施俾造
其寺天历元年造成前为大门奉四天王像中为大殿
奉三世佛观世音文殊室利之像长寿两石塔在殿前
法堂方丈在殿后翼以两庑东则伽蓝祠神库堂香积
之厨在焉其西云堂天台智者大师与诸祖之祠在焉
买地租以赡众备钟磬幡盖之具次供佛事凡事之宜
卷二十九 第 48a 页 WYG1386-0025a.png
有者无不毕备明年正月以闻于上皇帝嘉之俾官于
宣政出玺书护其寺御前遣使赍宝香至寺以庆其成
至顺元年皇帝赐大藏经五千馀卷皇后赐金买田以
饭僧使月诵是经以祈祥益寿云三年五月奎章阁大
学士中书右丞撤迪传敕命臣著文刻石以示久远臣
集再拜稽首而对曰圣天子以仁恩厚德覆帱天下山川
草木衣被雨露咸遂生长凡有知觉孰不欲自献报称
于万一哉而四方无虞兵措不用勇者无所效其力年
卷二十九 第 48b 页 WYG1386-0025b.png
榖顺成万民乐业智者无所效其谋于是士大夫歌咏
于朝农忭于野商悦于市休休焉重熙累洽而不自知
也若臣僧阿济喇者世为国人身奉梵教深知吾佛之
力足以集福于国家垂赖于万有是以既竭心力不吝
财宝几岁之间成此无上之胜因岂非报本者乎敢述
赞以系之其辞曰
皇帝建元天历岁吴郡大昭庆寺兴僧徒幼授佛禁戒
发此宏愿不思议报国报师报佛恩以至皇后后之母
卷二十九 第 49a 页 WYG1386-0025c.png
煌煌梵宫遍宇内府财民工之所就此称有缘何以故
衣钵之资积累成愿力终始无限转大作光明梵呗聚
三世诸佛俨常住庄严相好紫金光文殊室利观世音
来救众生悉就位四大天王威神力持地结界奉世尊
大宝楼阁现空虚梵音法雨普宣布圣皇最胜现在佛
念尔善果故垂悯具多宝经微妙法无量寿数所表见
舟车象马自远致实诸天宫龙藏中圣后大慈宝月轮
报毋劬劳广法施供养僧宝令安稳常转法轮无间断
卷二十九 第 49b 页 WYG1386-0025d.png
是时宰臣在法会请表功德示人天护圣护国护群生
回向赞叹阿僧劫微臣奉敕愧凡劣得以文字为佛事
愿吾圣皇与佛同寿命福德无尽藏翰林侍讲学士通
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臣虞集奉敕撰
   大昭庆寺旃檀阁记     黄溍
平江路大昭庆寺新建旃檀宝阁成住持妙辩弘教大
师怀寿使来求文为记勒于兹石按状寺始成天历元
年实朝列大夫前同佥宣政院事阿济喇公所建规制
卷二十九 第 50a 页 WYG1386-0026a.png
宏伟隐然为吴中一巨刹至顺三年奎章阁侍书学士
虞公集奉旨文其碑后十有七年为至正九年公复即
大佛殿后度地以建兹阁而妥奉旃檀佛像于其上旁
为文殊普贤两菩萨像壁间图绘万佛及五台山贝函
宽大藏经循壁而列其下设普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
像并祠故荣禄大夫宣政院实喇卜丕勒实喇卜丕勒
者所从受法之师也其右为公生祠左为公夫人童氏
之祠阁凡楹四十有四以间计者三其崇五十有六尺
卷二十九 第 50b 页 WYG1386-0026b.png
修去崇一十二尺广加其修一十六尺层榱步檐方棂
曲槛上下四围悉称其度髹彤金碧内外光明种种庄
严殊特妙好庀事于十月甲寅以十一年三月竣事阁
之西又建方丈三间其费一出于公官不知而民不与
往来过者第见阛阓万井中飞红涌翠突起天半瞻仰
赞叹怪未曾有而莫知其为役之殷也夫旃檀有像自
双林唱灭之后周流中土以示有为验时盛衰而为去
住历代灵迹纪述莫殚迨我国家圣神抚运握金轮以
卷二十九 第 51a 页 WYG1386-0026c.png
御区宇与佛之化同一广大以故其像今乃应祥现瑞
于京城之大招提希有殊胜可徵不诬顾惟兹阁佛像
亦因无旃檀之名者盖佛之具身遍满一切三千大千
世界在在处处莫不有佛非彼非此无去无来故阁之
既成佛即在是阁之未建佛岂离兹而况佛夲一佛无
有异象象既无异名何有殊此殊非愚俗之所能知而
亦非世谛言语所得称说若夫公之信力坚固一心观
佛诚以射法二施等无差别故助显第一义而作是胜
卷二十九 第 51b 页 WYG1386-0026d.png
缘惟佛有言积土聚沙皆为佛事皆成佛道今木石之
役穷极壮丽炽然建立如此其为功德讵可思议是则
不得不托诸字以传无穷庸不辞而为之记至于寺之
颠末及公之行业已具虞公之文者兹不复书寿别号
南山族姓董氏以至正四年来住是寺云翰林侍讲学
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黄溍撰
   昭庆寺看芍药       王涣
一半春光过牡丹又开芍药遍禅关久辜佳约违莲社
卷二十九 第 52a 页 WYG1386-0027a.png
今续清欢到宝兰垂露几团花面湿东风一阵燕泥寒
酒边何味呈奇供绿笋朱樱正满盘
   和文待诏怀昭庆寺之作   王宠
明光起草五云边犹忆同参雪窦禅花雨石床听说法
竹林茶鼎爱谈玄拂衣未许还庐社飞梦时能堕辋川
借问玉皇香案吏何如兜率鍊形仙
 昭庆寺在城东北隅元至正间宣政院建僧怀寿开
 山虞集黄溍记今废
卷二十九 第 52b 页 WYG1386-0027b.png
 
 
 
 
 
 
 
 吴都文粹续集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