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1385-03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都文粹续集卷十五   明 钱谷 撰
  祠庙
   惠应庙记         黄炳
盖闻三代迭号仁义攸归七国僭称简牍是诮或封建
子弟或追赠公侯居于域中莫斯为大然有功于国有
惠及民后世尊其道者亦受命无愧矣大圣山王者马
鞍山之神也按图经梁沙门慧向谓兹山诸胜可兴佛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1385-0369b.png
寺虽用志弥笃力莫能逮一日冥寝山灵现曰愿助千
功以副斯意是夕云驱电掣骈阗之迹遍林莽鞭扑之
声震岩谷数里恇悸诘旦阴翳潜廓灵基倏成夷广横
袤十七丈高耸二丈小大规矩混然削成其直如绳其
平如砥殆非人功所能致也事闻建神之祠锡命曰大
圣山王盖旌其功而表其美也自兹以还威灵益著聪
明正直镇乎百里之境福善祸淫庇乎一方之民凡犹
豫者卜之如衅灵龟疾疫者祷之如饵良药肸蚃之应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1385-0370a.png
昭昭而可验牲币之祭纷纷而不绝及物之惠斯亦至
矣然而年祀久远栋宇隳坏轩墀蔽乎春草廊壁鸣乎
秋蛩虽灵之具存而像亦斯弊邑人陈仁绍者好善不
回积财能散视庙宇栋桡思缔构以鼎新今僧主静志
坚同募居人以成胜事僧愿文清莹亦赞其能笺疏一
发如石投水施利四来如川赴海凡所得者仅踰千缗
于是鸠工市材揆日蒇事岁时未易斤斧告停危檐翚
飞叠瓦鸳甓窗牖明邃欂栌赫奕殿堂广其旧制廊庑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1385-0370b.png
辟乎新规门阑有制左右有序中塑神象森卫灵官威
仪聿成藻绘斯焕盖所以答神休而肃祀事也噫古之
卿士有益于人者典礼尊其祀焉矧兹山王垂数百载
而英烈不昧始施功而成善事终佑民而享明德建祠
追号亦其宜矣前所谓有功于国有惠及民后世尊其
道者受命无愧其斯之谓欤炳因访旧胥台薄游是邑
闻其异迹缺于纪事既蒙确请不获牢让辞旨浅近斯
为愧焉明道二年二月十五日记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1385-0370c.png
 惠应庙祀昆山神在县西北马鞍山之阳唐中和二
 年建宋崇宁閒赐额曰大观庙封神曰静济侯绍兴
 閒加永应淳熙閒加昭德庆元间加显贶开禧閒改
 封昭惠公嘉定间加灵济宝庆閒加福应绍定閒加
 康祐淳祐閒封显祐王国朝洪武中改封昆山之神
 每岁夏四月祀之永乐中庙燬宣德中县丞吴仲胤
 重建祝文曰有山巍巍惟神主之有民林林惟神福
 之诰锡宠褒以答神休英爽如在享祀千秋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1385-0370d.png
   宋卫文节公祠堂碑    沈鲁
朝廷崇礼先贤累下诏所在有司以时修葺祠宇除墓
道使人守护如法昆山县儒学教谕臣刘衡训导臣章
经奏故宋太师秦国公文节卫泾生于是县之石浦蚤
负经世之学魁多士于淳熙甲辰登要枢参大政中外
历任四十年所言皆经国远谋关系世教为甚重自范
文正公后继先忧后乐之志者此其人也方韩平原之
势焰薰灼毁誉舛午今年朱元晦斥明年赵汝愚薨而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1385-0371a.png
伪学之禁日迫正士接迹远引犹排击无所容其身而
惟重利禄轻行检者附丽以成其私攘臂侥倖于一时
而无以为善后之计公以理乱安危之机閒不容穟具
疏利害请除之而侂胄师旦为世大戮矣尤务搜贤才
以立国长养振作以固不拔之基讲求大计规恢远图
而复见扼于弥远之擅国卒无以售所言夙与元晦有
契分至是乞召还而元晦巳卒复移文新安梓行所注
书又请为右文殿修撰张栻赐谥于今三百年为士者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1385-0371b.png
皆能言之而旧祠在马鞍山荒凉摇落神弗宁妥民有
以义起者为徙置学宫之旁俾七世孙烚居守墓在湖
州者亦已芜没不治臣衡等稽诸礼典法施于民则祀
之夫立朝正色不忘规谏名谊所在急于饥渴故能克
殄凶憝成谋而不居其功志雪雠耻自奋以厉不剉之
气其于君臣父子夫妇之大伦至言恳切恻怛忠厚而
体国之诚根于天性乡之先达为法后进如此而岁时
不修祀典有缺使士大夫何以为风厉而世道无所取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1385-0371c.png
衷焉乞量为定立时祭则象方来庶不负明诏崇礼之
盛意上可其奏命礼部参酌仪注岁时祀以牲特奠帛
为三献礼而祠墓彼此咸为严禁约毋有所毁本部右
侍郎叶盛与公同里常集公遗事得其出处大节而世
远湮没者不能具载知县唐素主簿胡钦为劝说协规
之士买田数十亩以助脩葺费而烚得永为世业俾鲁
撰词刻石以示远乌乎天之生才必资于世用用违其
才则无以自见于世而论者谓南士懦缓不及北之刚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1385-0371d.png
毅慷慨多大略是以吴楚之国常不兢于中原此非定
论也金源氏之方兴以回山倒海之力见屈于宗忠简
公之孤军无援而敛戢不敢南下者累年李忠定公区
处天下事规模措置再踰月而毕举勍敌为之震慑使
二公终用而得尽其才将海内豪杰惕息听命之不暇
大功之成夫谁能居其右者而谓闽越南产迂儒僻士
果无能为邪金源既衰北鄙多故宋虽偏安而才武雄
略之士下捍牧圉者甚众使公柄用而得与戮力必能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1385-0372a.png
集众谋申警备厉锐养威以作南士之气使无忘北乡
观形势而决事机进可以得志退不失乎自彊假以岁
月则大雠可复而宋室可兴矣夫何高才见疏寡谋自
用而动不相时举天下于一掷卒之败䘐之馀没世不
振虽公之明见不爽悉如平时所料而才不尽用所可
见者如此而已乌乎天乎是曷故哉于其祀作歌以侑
神歌曰山苍苍兮海茫茫怀故都兮天一方中原在远
兮不可望事往人异兮我心徬徨嗟直行以自遂兮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1385-0372b.png
耻徇时而为否臧苟校功资之得丧兮夫孰谓名德之
弗昌玄云兮翱翔灵风萧兮来景光廪有食兮食有堂
岁事修我兮我其来享时骤集而不可久兮吾将返
飙轮于帝乡
   宋卫文节公祭田记
昆邑马鞍山之颠有卫文节公祠堂历岁久而颓坏樵
牧所侵神弗宁妥邑人今少冢宰叶公与文节同里闬
景仰先哲见而悯之天顺辛巳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1385-0372c.png
奉敕巡抚两广时都宪江右刘公显孜适巡抚江南遂
与言之徙置学宫之旁为置田二十亩俾七世孙烚居
守成化丙戌湖广安陆唐侯豫叔来宰是邑之明年弦
歌之馀登公堂而见其子孙之寒馁不自存者恻然叹
曰吾宰是邑而先贤之后若此其窭而可弗加恤邪乃
于公暇命其属阴阳训术龚彦中劝说好义之士各捐
已资相与助成之增置常稔之田二十亩岁得租米一
十四石俾其后有以葺祠宇供祭祀而田址坐落圩号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1385-0372d.png
具刻于石撰词记之以示后余尝阅郡志卫文节公讳
泾字清叔生于昆山之石浦宋淳熙甲辰魁多士居宪
台登枢要历仕三朝任中外四十馀年所言皆经国远
谋志在匡济时虽不能尽用而于纲伦之重至诚恻怛
非根于天性者不能言也及韩侂胄之柄国危乱预密
谋而剪除之功居多梓行晦庵经书传注使人知宗正
学惜公不能大展于当时而淑人之功有以及天下后
世者则于崇祀之典其可缺邪然公之德业虽不没于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1385-0373a.png
将来而非我邑侯之矜恤其何以泽及后世夫君子之
行事贵乎可继而有以垂于无穷故崇礼于一时者未
能必其可继于他日矜恤于一人者未能必其可致于
悠远而侯也不利之以货财而资之以土田使其子孙
世守奉其烝尝衣食足而礼义兴必有继祖风而光前
裕后者出殆于是乎肇矣予忝参蜀藩归老于家稔闻
侯之盛德因其请遂不辞而为记请之者谁致仕训术
彦中也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1385-0373b.png
   国朝春秋二祀祝文
才全经济学贯天人扶植世教羽翼斯文今兹仲春秋
谨以牲帛醴粢祗荐岁事神鉴不昧灵其来歆
 卫文节公祠祀宋太师秦国公泾旧在马鞍山华藏
 寺之左后徙儒学旁成化六年教谕刘衡奏入祀典
 每岁春秋祀之
   昆山州作新娄侯庙事状   殷奎
娄侯庙者祀吴将军张文侯昭丞相陆昭侯逊及昭子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1385-0373c.png
扬武将军休也按三国志汉建安二十四年孙权以陆
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吴黄龙元年以张昭为
辅吴将军改封娄侯嘉禾五年昭卒少子休袭爵据今
昆山本古娄县张陆三侯实国于此质诸祀典后世宜
有血食之奉而庙貌缺然千有馀年莫知有举至正十
三年冬十二月知州契侯傒斯览图志考典礼悚然叹
曰忠臣烈士之祭有国之所崇奉今岁所下赦书庙宇
损坏俾之修葺臣斯幸得承乏此州有如昭逊功烈光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1385-0373d.png
于史册而国泯世远遂失旧君之祀甚非明诏所以奖
劝忠臣之意即下令以赦书从事乃相州城东北三里
娄县故治有丛祠一区撤而新之考三侯冠服之制像
设其中文侯昭侯并位南面扬武西向侑坐又合庙左
佛庐四楹为祠祀斋室俾里人教授其间缭垣四周前
为崇门题曰娄侯之庙阅明年十月某日侯率僚友具
牲币以落其成顾羊豕所丽石未有刻词谓奎尝预兹
议使状其事始末以请文于作者奎观契侯是举所以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1385-0374a.png
崇祀典去淫祠风厉臣子之尽忠将顺朝家之美意皆
可书也作歌诗镌之乐石以示永久礼亦宜之故不辞
而为之状若夫三侯德业之详则有吴志本传在咸阳
教谕殷奎状
   娄侯庙
子布文武才鼎峙非本志伯言社稷臣早定西龛计霸
功昭吴甸侯封启娄地何以慰遗民于焉崇祭祀
   同前          袁华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1385-0374b.png
娄民尚淫祀祠庙遍村墟疾病罔医药奔走信群巫椎
牛酾酒醴婆娑乐神虞神不歆非类传记言岂诬圣人
制祭法有功则祀诸昆山汉娄县旧邑禾与与娄县名
尚存在今城东隅张昭洎陆逊封娄肇自吴桓桓孙将
军仗钺东南墟升堂拜昭母情好昆弟如策薨受顾命
拥权运谋谟陈猎止酣饮礼下魏使车忠言不见听托
疾归里闾举邦惮威严卒年八旬馀伯言虽后出智略
雄万夫权配以侄女数数询良图一从吕蒙举乃修关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1385-0374c.png
某书潜军克公安径进守宜都走备夷陵城威休夹石
区相吴柄图命上疏陈立储赫奕两侯功弥久而弗渝
太守念娄氓报本昧厥初淫祠既撤毁左道咸剪除改
祠祀娄侯像设崇屋庐复睹汉威仪清风肃贪污遂令
此邦人车盖相填淤雨旸及疾疫走祷来于于穹碑纪
颠末大刻龙腾拿于以告来者并解娄氓愚丽牲歌送
迎万世奠厥居
 娄侯庙在县东北娄县封吴张昭陆逊封娄侯故人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1385-0374d.png
 立庙于此祀之元至正十一年庙圯知州契傒斯重
 建
   刘龙洲祠        凌万顷
曾随荐鹗上天阍肯信荒山泣断魂百岁光阴随酒尽
一生气概祗诗存冢倾平地藤萝合碑倚空岩雾雨昏
纵使纸灰那得到落花寒食不开门
   同前           殷奎
改之亦豪迈生世何落落抑郁过宫书蹭蹬平边略悲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1385-0375a.png
歌能无动沉醉信有托新祠荐寒泉九原讵可作
   同前          袁华
刘君庐陵秀胸次隘九州倜傥负奇气辛陈同侠游西
登岘首山北望多景楼长歌过恸哭志在复国雠异才
世閒出高揖轻王侯奈何攀桂手不能占鳌头肆情诗
酒閒文焰射斗牛昆山非故里遂为潘宰留五十死无
嗣埋骨东斋陬星霜屡变易夷墓为平畴有司重封表
勒石树松楸何人洒麦饭凄凉土一抔建祠立神主买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1385-0375b.png
田供庶羞仁哉太守心祭祀亘千秋
   同前          秦约
龙洲先生湖海士矫矫高风绝代闻持节去为金国使
封书曾感献陵君筹边英略生前志垂世文章死后勋
坏冢年来谁洒饭愁看棘树拥寒云
   同前          杨维桢
读君旧日伏阙疏唤起开禧无限愁东江风雨一斗酒
大地山河百尺楼龙川状元曾表怪冷山使者忍色羞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1385-0375c.png
白鹤飞来作人语道人赤壁正横舟
   同前          偶桓
远寻遗墓入烟林几度临风感慨深草暗颓垣春放犊
霜寒宰木夜栖禽清江载雨孤舟梦异国登楼万里心
泉下刘郎呼不起吟成哀些一沾襟
   同前          沈愚
文章人物迈时流袖拂天风万里游黄鹤楼前江月白
买花沽酒醉中秋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1385-0375d.png
中原望断独兴哀怀抱忧时郁未开斗酒彘肩风雨夕
为谁辛苦渡江来
 刘龙洲祠祀宋诗人刘过改之过庐陵人绍兴间客
 死昆山其后主簿赵希懋葬之马鞍山东斋之西冈
 复即东斋为祠后燬于兵元季知州契傒斯与士人
 殷奎等修复之
   黄姑祠题壁        范氏
商飙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惟一夕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1385-0376a.png
因何朝莫对斯人
   黄姑庙          高启
农祭频来水庙扉银河东望失星辉天孙秋夜应相忆
一去人间竟不归
   同前          周南老
黄姑与织女睆彼河西东胡为玉山侧灵姑于以降褰
帷拜灵姑宛然天女容黄姑即河鼓谁能辨雌雄神亦
不为谁惟民之所从有祷辄有应岁岁祈年丰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1385-0376b.png
 黄姑庙在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事具中吴纪闻
   叶文庄公祠记       吴宽
故吏部左侍郎谥文庄叶公事英宗(一作正/统中)为兵科给
事中当己巳之变京师戒严公忠愤激发数日奏疏七
八上区处兵事悉中机宜自是有名于时后出参政山
西擢都御史南北巡抚制禦边境功绩益著宪宗之世
(一作成/化初)召为礼部侍郎改吏部而终公苏之昆山人也
既没几二十年慈溪杨君名父由进士来知县事自以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1385-0376c.png
少知公名今获令兹土无以慰仰慕之意适今天子初
即位用臣下言撤天下佛庐之私建者君承诏而喜曰
吾志可成矣盖谓公之为人天下皆知其贤况乡人哉
没而祀于其乡此礼也顾佛庐有当撤者乃特毁弃其
像以改公祠设位于中岁时率僚属师生拜而祀之他
日托公之子婿兵部郎中虞君元凯来道其事而以记
请夫世之仕者孰不急于政事有政事矣然无文学以
资其识则所行者不免为俗吏之事又孰不重乎文学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1385-0376d.png
有文学矣然无气节以立其德则所能者不免有文人
之讥故三者每患人不能兼而有之公之政事载于国
史甚备已不必论其书册满家笃学考古至忘寝食所
著述专以欧阳子为法纯雅明正其词蔼然平生尤慕
乡先哲范文正公身虽已贵萧然犹寒士也谄佞之徒
有所倚而起者恶之不忍与接所以自处可谓重矣是
以其名起于当时传于天下而士大夫置公于国朝名
臣之列此岂无自而得者特公以中岁而没使天假之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1385-0377a.png
年其见于世者当又不止于此乌乎惜哉宽初入翰林
虽及接公而受其诲言然不久公已去世窃以为恨而
名父尝有斯文之契者况其为此又当乎人心故虽无
文犹强书而复之祠成于弘治三年二月明年正月戊
戌记
 叶文庄公祠在儒学后祀礼部侍郎邑人叶盛弘治
 二年知县杨子器建
   吴公子游祠记      杨一清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1385-0377b.png
成化乙已冬监察御史铅山胡君汉按节三吴过常熟
祗谒先圣退谒先贤吴公子游祠祠出礼殿隘陋弗展
君顾瞻䀌嗟乃进苏州府同知华容毛君瑄曰吴公大
贤常熟钜邑维祠堂僻弗称殆非所以崇明德励风教
也盍相与撤其旧而新是图毛君曰诺爰率诸将士弟
子度地于学之东偏遂承檄任其事然本以义举不欲
劳民力时教谕天台张景元捐俸首事邑之士民尚未
丕应无何兰江祝君瓛起进士为邑令用君意劝诱属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1385-0377c.png
人闻者风动共佽助之以后为耻材甓髹垩至于工佣
饩廪之资胥此焉出乃卜吉庀事命义官孙芄周棠董
其役隆栋厚础既矗且安堂室中严门庑森列经始于
丙午春三月至四年秋九月讫工议者犹病祠地前迫
义官赵璧市民居以广之由是豁然开朗视旧观不啻
数倍耕农贩夫但见新祠之焕严而不见庸调之及已
也莫不戴神之休以上之人不虞用其民为德毛君谓
重建本末不可无记寓书镇江属予记乌乎时至春秋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1385-0377d.png
王者不作诗书礼乐之化或几乎熄矣吾夫子出始立
教以振之时则有吴公迈迹勾吴北学于中国笃信不
懈遂能以文学上齿颜冉为高第弟子率开东南文献
之源其有功于乡邑甚大且当时称名卿相谋人家国
者漠乎未闻道功利之说澜倒故以由求之贤其论为
国止有勇足民也可知已公宰武城独能以礼乐为教
使当官者知以道治民为贤而刀笔筐箧之吏不得为
名教所贵其为惠于天下后世甚博先民有言盛德宜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1385-0378a.png
百世祀故乡先生没则祭诸其社尸而祝之公道德之
在天下者朝廷通祀万世无议其在乡邑则泽润后人
不但所谓乡先生而已为之特祠以奉祀事仰止景行
之意于是乎存然自公没千有馀祀宋县令孙应时始
刱建于庆元之三年晦庵先生为之记厥后改建于王
爚鹤山魏氏记之重修于国朝之唐礼南阳李学士记
之第皆仅取苟完无虑经久其亦有待于后之人乎夫
祠不祠不足为先贤重轻独以义而风化其下者有司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1385-0378b.png
事也然世之为部使者所以程督其下惟钱谷讼狱期
会閒是急郡县之吏奔走不暇以应乎其上者如斯焉
耳矣胡君方稽覈戎籍顾能于风化究心焉然不数月
擢佥山西按察司事以去使郡邑之閒不有贤者为之
宣力则其志莫可自遂且以朝廷良法美意动为有司
所格悬重典以待之不事事者犹自若也况于一祠之
小簿书督责之所不及者哉君子以是当有以窥其趋
操之正矣若为政为学公所受于圣人之家法具在凡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1385-0378c.png
吏于此而不能以诗书礼乐化训其民士于兹而不能
志公之志学公之学皆弃于公者也因以丽牲之石并
著之
   子游言公祠堂碑      桑悦
吾邑子游言公北游而学孔子之道得其文学一体以
归大江以南万世尸而祝之攸宜宋庆元閒孙君应时
宰吾邑曾庙于学宫之东后令王君爚加意存其后人
其庙累代修葺惟祀之于家者或有兴废本朝巡抚工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1385-0378d.png
部尚书周公忱及令甘君泽皆鼎新之后燬于邻灾四
明之慈溪杨侯子器由名进士知邑事至任拳拳以稽
古崇德为事于公之胤周其学费而婚其未匹为屋数
楹以妥公神仍置田若干亩资延世祀祠成公之六十
四代孙江以记求予言予观应时尝求紫阳朱夫子为
之记凡公高弟圣门与能过化于吴大略朱子言之已
详予何敢赘一辞独公在当时以文学名获居四科之
列公之所为文学者当以为乡之后人告易曰观乎人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1385-0379a.png
文以化成天下何如其文也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
兹乎是故圣人学文于天地贤者学文于圣人文学以
经纬天地为极自非圣人莫能与乎斯文也然则公之
文学又何如其文学哉观其为学必欲知本燕居必论
礼取人必以正大治人必用礼乐故朱子谓其敏于闻
道道即吾夫子闻道是闻夫子然则公之文学乃入圣
师文学之阶梯又岂止言语文字而已哉若曰孔子作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是又以言语文字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1385-0379b.png
为文学也以言语文字为文学特艺焉而已耳若公之
文学诚可谓道德博文者果可以小技目之欤今去公
二千馀年而世之名为儒者不过餔啜简策糟粕为出
入就使其文其学华藻如相如劝督如元凯曷足以窥
圣学之一斑而况浅识謏闻之士以小才自恃不复知
身心为何物甚至剽窃章句惟取掇拾科第而止以是
谓之文学宁不有玷公之文学乎学公之文学必以求
道为主等而上之见道卓尔则颜子之文学在是由是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1385-0379c.png
优而游之不知由之乃孔子之文学也乌乎是可一蹴
而至否邪人能学公之文学则不死公之心庶几斋心
以祀公者无穷而凡暗室屋漏之中明窗净几之下皆
为庙公之祠宇者矣古称王谢崔卢谓之高门然则为
公之子孙者则又何如苟能不坠家学之传斯为公之
佳子孙予辱与公为后进愿孔子而景仰于公者自丱
角以至白首亦非一日故记公之祠遂述公文学之实
以勉乡之人并公之后人亦因以自勉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1385-0379d.png
   本朝春秋二祀祝文
文学名科礼乐为教启我后人儒风聿兴
 吴公祠祀孔子弟子子游初在县东北一里宋庆元
 二年知县孙应时别建于县治内宝祐閒知县王爚
 移置儒学大成殿后咸淳閒知府赵顺孙又刱书院
 于郡治元建文学书院于县东今入祀典春秋祀之
   商相巫公墓庙碑      孙应时
人臣事君之道有燮成有弭辑有镇定燮成者学术能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1385-0380a.png
开太平弭辑者才能能销灾患镇定者德望能襄大事
斯三者君用之皆能致治臣行焉皆能尽职所谓大臣
者胥此商有贤相曰巫咸具兹道以事帝戊予尝考文
献知之初雍已既立王业中缺刑滥法弛德衰泽涸于
是伊陟赞于公公治王家有成作咸乂四篇斩而复新
翳而复明也故曰燮成是时也桑谷在朝昏生旦拱甚
矣其妖也乃启太戊修政明礼或早朝而晏退或问疾
而吊丧桑谷自亡此之谓弭辑商侯昔有不王不享者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1385-0380b.png
于是效顺越三年远方重译至者七十六国声灵赫烜
国本敦固号曰中兴此之谓镇定至祖乙时子贤绍武
殷道复兴乌乎事是君者效劳于无事之时易也于艰
难危厄之际而能斡全曲成者难也太戊立商祚中叶
而祖乙殆甚公父子克忠以济时艰一道允成天岂并
毓忠良于巫氏以兴商乎或者英贤感气运而迭起理
自然欤尝考越绝书虞山巫咸所出梁萧统云虞山巫
咸所出又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巫咸冢在虞山上子贤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1385-0380c.png
亦葬其侧由是言之公父子邑人也而地志谓山西夏
县有巫咸顶相传公尝隐此况嘉定中乡人掘地虞山
西麓名青龙山觜山有腹冈得古碑八分书刻商相巫
咸冢凡五字前令王公爚文治有馀搜岩剔野以存亡
继绝为事念吴之先贤莫出公右作庙此山之腹冈于
山顶则修墓焉春秋祀义起后人应时又恐去世既远
而成功泯乃砻玄石为文辞以为后世诏辞曰 于赫
殷商业肇武汤中世有嗣王朝内拱祥桑桑枯德政良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1385-0380d.png
良臣辅匡国势炽昌作式四方四方既襄公艾成庙廊
殷土芒芒诞降虞山阳山腹有图灵气奋扬千载声亡
碑文孔章新庙于石旁骏奔靡遑厥功难忘酒清肴香
曰公之故乡鉴此烝尝
   常熟县新建乡先贤巫公祠记 陈寰
虞山者吾常熟镇也其东南椒麓形胜尤倍丹厓青嶂
溪河逆折县城址故环之缘为西关万井联辏有仲雍
子游墓有老子祠麓有致道观观内有七星古桧有梁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1385-0381a.png
昭明太子读书台有宋学士丹井铭岁时习朝仪于此
为祝圣道场其西有东岳庙有张许关刘诸忠臣祠当
观庙閒地稍隙乡民据之列树凿圹死将葬焉嘉靖戊
子冬大巡抚荷峰陈公行县至常熟先是吴公子游以
县之先贤故别立专祠于文庙左公既谒文庙则谒子
游祠见商相巫公咸与其子贤亦皆乡贤设木立庑下
乃退坐明伦堂进一高等生俾讲巫咸故实既毕复进
一高等生俾讲子游毕乃谕之曰巫与子游世次前后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1385-0381b.png
若此今尔县崇奉乡贤而列巫咸父子于子游两庑于
义何如瞻享既忒神必靡宁此固我官府责然事在学
校亦漫无建请何邪诸生皆称谢因再拜言曰昔宋嘉
定閒人治地青龙冈下得碑才五大字曰商相巫咸冢
皆古八分书县令孙应时遂建祠宇碑记尚传今青龙
冈地虽莫可考然秪在山麓无疑于是争举乡民圹地
僭踰非制请褫为祠甚当公乃付之县令胡君君因出
公帑偿乡民价命归圹石留其内门及堂庑桥道后建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1385-0381c.png
正殿以奉二木主前临通衢作石门表曰商贤相巫公
祠明年夏落成县士大夫及齐民日相率往拜但见崇
山幽林明秀森郁高台素甍与松林竹石相掩映莫不
深副情伫庆忻颂美胡君与二令洪君熊君辈以寰先
尝从史官后请纂言述故镌石祠中永示后世寰不可
默窃惟古称乡先生没可祭于社若公父子则岂惟乡
先生乎哉昔者周公尝告召公曰巫咸乂王家而朱子
集楚辞注又谓公古之神巫圣贤称论盖因事有指一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1385-0381d.png
以道言一以术言夫道有大小术有邪正道固可该术
而术不外于道今如周公朱子所述则其道非小道术
非邪术皋夔稷契之所行羲和仲叔之所明万世而下
欲以辅世相君与夫推玄运测化机者孰非巫氏家传
之学哉即其有功世教如此虽天下皆祠殆亦非过况
于所生之乡而今且弗称固宜当道诸君考世申义而
不能已也乌乎殷商之臣自伊傅外显名后世者要不
多见而孔门弟子江以南无闻焉今常熟海内一邑而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1385-0382a.png
商周人物已盛若此岂非东南之光乎为县后学者景
行先哲求无仰玷将若何而可哉远势忘利反身践实
盖不必追述咸乂而所以为道术者必大必正不徒事
文学之末以仅取科第而所以为臣子者必恭必敏以
励行等而进之以希圣贤如是而经传遗教以及今日
祠祀之新庶无负耳苟不能自振拔与时俗溷焉则东
南西北往来具瞻身过祠下而必推之其能腼然也乎
寰敢敬持是说愿从邑之后贤同悉所戒勉哉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1385-0382b.png
 巫咸祠在虞山之麓
   宋周孝子庙碑       钱通
凡人位天地閒居百灵长是其果何道以致此哉其必
有以配天地而异乎百灵者也亦曰道而已矣然则道
何先曰孝而已矣是故孝者冠百行首众善亘古今而
不息以之为家则家化以之为人则人从以之为祭则
天地百神格以之为事则无有所处而不当故曰尧舜
之道孝弟而已矣孝既至而所推无难者矣琴川有故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1385-0382c.png
周孝子庙志传孝子者讳容家世琴川人生有宋乾道
閒早失所怙事母朱氏克备孝道凡乡里义事力所能
为者必极意以先之如释已负人咸德焉至淳熙间先
母氏殁既殁之明日即降于家告其母曰儿神矣复自
矢曰某虽死当必输忠朝廷尽力乡里不能蠢蠢随草
木腐也淳祐初乡贡进士邑人陈𣙜簿等感其神谋祠
其像于邑东南隅即今之庙是也凡遇旱潦疾疫疑所
不决者必祷焉有祷辄应越十有二年壬子国子监进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1385-0382d.png
士邑人赵必鉘等遂条其实迹之验于时者数事上尚
书省奉敕赐额灵惠自后神益效灵后元泰定五年报
恩寺僧耀观主檀越杨公复募建前轩并后寝若干閒
以位神考神母神之居始具我朝洪武初有事于祀典
而有司亦上其事既加称号仍赐每岁九月二十一日
神诞焚帛令有司率乡老士人以祭神用答神贶琴川
之民信神者如信父母岁而拜祷如贾赴市庙之旁紫
苏山积盖人得此以愈疾缘神母生时所饵以尝愈其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1385-0383a.png
疾也乌乎孝之所推有感于人若此哉虽然若人之所
以为神者以克孝也朝廷之所以封祭者示劝惩也而
人之所以奉神者以其灵也嗟乎奉神之灵不如景神
之行慕神之明不如体朝廷之情是神之所有望于人
亦朝廷之所大惠斯民者欤洪武壬戌住祠里人隘庙
貌之弗称也既建明堂二閒以广神栖己巳岁国子监
生赵维字士纲北平真定府赵州高邑人来赞是邑政
平讼理有祷必应岁时躬谒祠下以神之事迹未著立石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1385-0383b.png
以张神之灵并志其事之始末以求余铭谓若神孝行
之实盖必有大过于人而不止乎是惜乎志略其说史
失其传焉有墓在今县乡之四十五都虞山之阴铭曰
 厥惟生人孝居德先一本既立百体斯全如水流湿
如火就燥已既有神推无不报曰周孝子树本惟良德
专有事庆衍无疆输忠尽力视人犹已厥誓弗违死而
不死国有显祀人钦绪风庙貌峨峨历世惟崇洪武二
十二年岁在己巳春正月吉旦鼓城钱通撰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1385-0383c.png
   海虞孝子祠        吴讷
峨峨邑城里云是宋周容父殁居田里出妻躬养母子
孝母心喜子殁母复亡锡封崇庙祀寥寥二百年流俗
日彫靡歌诗吊英灵纯孝今谁似
   本朝祀庙祝文
德成于已孝感于天旌之祀之敦我民俗
   周孝子庙记(此庙在郡城/孝友坊内)   吴宽
姑苏城东南隅有周孝子庙庙始建于常熟在宋乾道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1385-0383d.png
閒邑人周容奉母朱氏有至行人称周孝子且勇于为
义见罹患难者拯救之恒恐后既殁一日降于其家以
已为神告其母且曰儿愿为国效力以保护乡闾后果
如言终岁民无灾患遂相与庙事之其后淮南大疫云
有往施紫苏汤者全活甚众淮人渡江酬之偶见庙貌
始知为神事传民閒凡病者祷讫汲井投紫苏煎饮即
差既七十馀年进士赵必鉘等因具其事又以除蝗驱
虎救水旱寇盗等显迹数条上于官朝廷特赐庙额曰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1385-0384a.png
灵惠实淳祐十二年二月也历元至国朝秩于祀典县
长吏率僚属岁一祭之不废若苏城有庙岁月已远莫
能考其创建之由岂常熟为苏属邑苏人亦冀其神灵
波及郡中以事之欤而近自景泰甲戌岁吴中大侵民
饥而疫作相枕藉死祷者取水煎饮如法亦多获生民
益神之自是凡有所求者争趋庙下每旦庭庑如市顾
其庙既卑隘祷者益多至无所容足旁有王英者自其
父谦以来再世守庙以精勤称谋欲改建而不敢专其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1385-0384b.png
事则与里正李忠周圯辈言于县于府既如所请且下
帖文俾英专守勿懈而募财于众一时施予者踵接而
苏卫千户陈俊等更割地以广其址乃以成化九年十
月兴工又明年庙成庙故西向始易以南爽垲端整有
堂有室有垣有门覆井有亭焚楮有垆以至象设器用
亦无不备他日郡人尝德于神者相率言其事可记英
遂砻石乞予书之自昔吴越多淫祠唐狄梁公按行江
南悉斥去之所不去者夏禹太伯季札伍员四庙而已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1385-0384c.png
君子盖深与乎斯举然祭法谓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
劳定国能禦大灾能捍大患者则有祀今孝子为人虽
非若古人之法施于民也然使里之悖逆者闻其风则
愧而改行虽非若古人之能禦大灾捍大患也然使里
之疾沴者感其灵则安而获福庙而事之岂不宜哉噫
梁公既往吴俗益甚其尤可叹者家自为庙祀非其鬼
人小有疾则指以为祟往往杀羊豕以大享之其歌讴
欢笑俯仰跪起类乎生人之燕而卜筮巫祝之徒假以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1385-0384d.png
获利者皆是曾谓孝子肯享其祀乎而人亦敢以其祀
祀孝子乎予嘉孝子有补于世教也有益于民命也有
合于祀典也于庙之成不能已于记翰林院修撰儒林
郎吴宽撰奉直大夫南京兵部员外郎李应祺书并篆
额成化十四年九月廿六日立石
 周孝子庙在县治东南百步孝子县人周容事母至
 孝殁见梦于母曰儿已为神当输忠朝廷尽力乡里
 宋淳祐初邑人乡贡进士陈𣙜簿建祠祀之淳祐十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1385-0385a.png
 二年进士赵必鉘上其事赐额灵惠洪武中封周孝
 子之神每岁九月祀之
   张旭祠记略        张著
张旭字伯英吴人也生有文艺好草书尝为常熟尉及
卒为邑学土神往往吏于学者惟其人则相之以安且
显其去非其人必倾之或弗终厥任或出即覆其所利
或遂以灭亡其报之捷于影响至正乙亥秋八月天台
陈君敬德来为教授誓神以不私居无何有不得肆其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1385-0385b.png
欲者谋败君弗遂由是人皆知神之有以默相者焉吁
唐去今几四百年神之灵贶如一日则后今日其有既

 张旭祠在学门内祀唐县尉张旭
   甘泉龙神祠祷雨记     郑元祐
吴概以水为国东出而为吴江其州郭低洼人烟聚落
于浦溆之閒洲渚之上州既左江右湖云涛烟水其为
神龙之宫灵怪之宅尚何异哉自非神龙依人以著灵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1385-0385c.png
而人托龙之庥以为命则其四封之内呼吸而诏之者
故何难哉州之东行涉江湖而为梁者相望独第四桥
之下水最深味最甘色湛寒碧唐陆羽尝品第之入茶
经则其异于众水也必矣世传有龙居之州人即其桥
之北水之中沚建祠以享龙谓之甘泉龙神祠其来盖
甚久矣至正三年夏大旱田禾焦然将就槁时高昌巴
延实勒公为达噜噶齐忧心恻然乃捐已俸市香蜡宿
齐戒躬亲祠致于昭灵观道士富如心乞为坛墠吁天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1385-0385d.png
而公躬率幕僚胥吏之属悉徒步谒神祠下再拜稽首
为民请命富君乃用其教法役神召龙鍊铁符投桥下
符才入而雷自水起玄云四垂雨即随至公惊喜以手
加额曰神明不远如此哉船迎龙水至州署有赤鲤跃
入船中雨既告足即昭灵醮谢比竣事复迎牲祠下合
乐大祭以答灵贶州遂有年于是州之民欢然言曰吾
州依龙以为命故水旱必祷然未有若我公诚心恳至
一念之顷神人孚合其响应若执左券交相付者其故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1385-0386a.png
何哉于是遂昌郑元祐晓于众曰若知公尝为泗州长
尹乎天久雨泗之民将为鱼公笺词以请于上帝其词
有曰甘减一纪之寿禄愿起百姓于泥涂词焚而雨霁
然则公之临政爱民至于不惜身命有如此者尔民亦
知之乎于是州之民悉公之心戴公之惠其恃公以为
民命也有所在矣作甘泉龙神祠祷雨记
   本朝二祀祝文
松陵之南具区之冲众水所聚神龙之宫钦承圣代祀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1385-0386b.png
典尊崇岁时旱潦致祷必从波涛不惊利泽无穷兹当
仲春秋式陈常祭神其鉴之
 甘泉祠在吴江县治南六里石塘第四桥北祀龙神
 也
   重建三高祠记       陆睿
宝祐丁已之十一月余友曹良朋为吴江之五月也谋
新三高祠明年二月成三月书来属为之记盖自吾为
序也或来质焉河南程氏论高尚之道有四怀德不偶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1385-0386c.png
而高洁自守知止知退而自保者量能度分安于不求
知者不屑任天下之事独洁其身者䲭夷子相其君伯
扁舟去之可以为知退矣羹莼脍鲈笔床茶灶张季鹰
陆鲁望岂真嗜之为大司马掾抟刺二州非不求知于
人与不屑天下事也直怀德不偶尔夫功成而退高矣
不偶而去奚其高良朋曰不愈于不去者乎或又曰是
三君子者知几而已否则大夫种顾常侍鹿门子之伦
彼非自高人高之尔人群然高之则靡然从之有天下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1385-0386d.png
者何利于此殆不可为训良朋曰天下无人乎哉吾惟
知夫世之人不可一日不慕三高而吴人之不可一日
不葺其祠也遂慨然为之不疑祠在庆历閒寓绘事于
长桥稍迁于鲈乡亭最后徙今地邑人王份别墅之雪
滩也居故偏小不与地称而地亦偪仄不与人称韵人
胜士往往病之然而制令者谁而百年于兹无动心者
夫邑所以名以有三高也三高所以名有风节也不此
之为吾真俗吏哉今地僻而屋显且君家远祖在焉愿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1385-0387a.png
有述予方斥归非事言语时谢之惟谨其年五月以事
渡淮道松江舣舟祠下良朋要即其所都雅殊甚入而
谒肃如也三君子者不乐于斯乎泉香菊羞不与包山
洞庭相终始乎堂昔为间者三今挟以厦二有朝夕汛
扫之居軨轩敞其前有展酹者陟降之地两庑翼之蔽
以亭亭之南为榭下临雪滩旁带垂虹复有临望泛浮
之便可觞可咏可奕可钓不与祠亵此最令君用精神
处也予憩永日不忍去清风自生翠烟自留左江右湖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1385-0387b.png
云山水树电曶而千态矣鸥掠而飞征帆倏乎去来苇
声作秋菱歌起而俄歇莫不一一有思及乎月淡而渔
灯起夜寂而水怪呈疑三君子者逍遥其閒可揖而致
特未见春红斗妍秋空绀彻雪之朝雨之昏何如也噫
嘻可想而知不此之记吾亦俗人哉良朋永嘉人朋龟
其字也府主观文殿学士赵公与□捐缗钱迁隙宇以
相之份之孙㮚亦献地以广其址云其月既望山阴陆
睿记资中李仲熊篆额良朋书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1385-0387c.png
   三高祠记         石处道
越相范蠡与勾践深谋二十馀年卒平强吴报国积耻
引兵北渡号令诸侯以尊周室使其君伯于当时乃以
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乘扁舟浮五湖由海适齐晦其
姓名自谓鸱夷子皮晋张翰有清才善属文初入洛都
齐王囧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观时纷纷明能见几思菰
莼鲈脍弃官归吴尝语人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
一杯酒任心自逸旷达不拘号为江东步兵唐陆龟蒙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1385-0387d.png
举进士不中自从张游历苏湖刺史皆辟为佐还隐松
江讲学益勤多所论撰尤长于诗自比涪翁渔父江上
丈人耕钓往来不交流俗时谓江湖散人或号天随子
甫里先生吴江有古画三轴笔法颇工传者以为真前
人作堂于斯就图其壁目为三高绘事灭裂称号舛差
不崇不严人玩视之余至官佐贰咸谓此宜葺久矣于
是像而祠之三人者金玉始终异代同趣遗芬馀懿溢
于无穷可以惩贪而导廉可以激俗而励时后世有识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1385-0388a.png
之士莫不乐闻其风而想见其为人然则肖形辨位因
故增新使人得以致其敬焉亦礼之莫敢废者也元符
三年三月三日端溪石处道记
   三高祠田记       陆元吉
三高祠石湖范公一记尽矣所谓清风峻节相望于松
江太湖之上而天下同高之邑人独奉其烝尝者盖有
自焉宋乾道閒徙建其堂于雪滩像而祠之垂二百年
南北士大夫仕于州者初莅政必谒拜又率州之士民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1385-0388b.png
长老集于堂下以修祭祀礼阅岁悠久栋梁榱桷宁免
倾圯非以严祀事而崇圣化也故乡老耆皆谓元吉为
鲁望先生远裔居先生之里乃阖辞见褒举于有司乞
以元吉主奉祠事既而江浙儒司申命于国子监始得
请焉于是设掌祠各一人以佐其事元吉祗奉以来其
敢不加谨然每念时祀有恒则栋宇必葺其所能者可
不为谋遂置吴江田五十亩岁入租三十有二石为堂
之公费又虑奉祀者无所凭为具询州之学官地为储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1385-0388c.png
顿以请而遂设之益籍以教授印用防出纳也乡党以
为然俾予直书其事刻石以传永久由今而后庶所为
烝尝而修饰者自有不容少怠也其亩数之详具见公
文之副墨云泰定元年八月吉旦主奉陆元吉记
   重修三高祠记       赵均
吴江城南之雪滩有祠曰三高始自旧宋以祀越上将
军范蠡晋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唐右补阙陆龟蒙堂陛虚
敞门庑完伟前瞰太湖俯临垂虹有堂翼然中肖三君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1385-0388d.png
像祠貌肃如也春秋仲丁州之官僚率邑人致祭于此
比年屡更兵燹垣墉四室荡然成墟堂虽仅存瓦缺榱
崩不蔽风雨而三高像亦废亭有旧碑穹立草莽中荒
秽滋甚岁洪武戊申夏五月知州孔侯谒祠慨然曰三
高先贤也矧尝弃官归隐清风峻节异世同符相望于
松江太湖之上有励士君子出处进退之机今祠宇弗
称岂非缺典同知詹君州判熊君吏目李君合词赞曰
此吾同寅之责不亟治殆将摧毁几尽有废祠祀遂庀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1385-0389a.png
工命徒筮日肇事斩木伐石廓新轮奂侈不踰节俭不
失度与旧制等踰月而克有成且属赵均记之噫三高
泥涂轩冕脱屣世事自放于江湖閒以尽天年其明哲
而知几者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三君有焉至若敦薄俗振流风深有补于名教不惟邑
人高之天下古今莫不高之是宜祀事孰曰不可因识
岁月梗概勒诸石若夫三高行迹具载史策兹不复论
祠之创改颠末则有旧刻之碑石在亦不书孔侯名克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1385-0389b.png
中字庸夫阙里宣圣五十五代孙世家曲阜同知詹君
名文质字子仪家濠梁州判熊君名以德字亦如之君
山南之中兴人吏目李君名友仁字文友广信人云是
岁六月既望大梁赵均记
   三高祠记        丘霁
苏郡吴江县有宋时所建三高祠祀越范蠡晋张翰唐
陆龟蒙盖取其功成身退扁舟五湖驾秋风而思莼鲈
逸江湖而召不起皆不溺于功名富贵脱然高隐清风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1385-0389c.png
峻节可以风厉士习贪饕而不知止者是有益于风教
也礼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次而忠臣孝子节士烈妇可
范后励俗亦祀之者必仕于其地产于其乡人所向慕
斯为有益风教如张翰吴人龟蒙居松江甫里而吴江
祀之固宜也至于范蠡南郡华容人事越王勾践初勾
践兴师伐吴吴王夫差发精兵击勾践于夫椒遂围于
会稽勾践用范蠡计令大夫种以美女宝货献吴太宰
嚭劝夫差罢兵而归勾践子胥谏不听以死勾践归国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1385-0389d.png
苦身尝胆欲雪会稽之耻秣马厉兵二十馀年始兴兵
伐吴遂栖夫差于姑苏之山夫差使公孙雄肉袒膝行
请成于勾践勾践不忍欲许之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
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其可逆天乎勾践听蠡言
遂平吴地夫蠡之谋实于越而于吴则雠也今吴江之
民得非吴之遗民乎安有遗民忘耻祀雠而可以风励
士习乎虽有不仕之节扁舟五湖之高于吴民何向慕
焉昔夫差欲归勾践子胥因谏不行被嚭谗之而赐死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1385-0390a.png
今吴民世祀子胥以其忠吴而有功于民则于义裁之
蠡亦胥之雠岂可同祀于吴地邪宋之建祠元之增修
本朝载在祀典范成大亦尝为记时未质以吴之遗民
忘耻祀雠之事故因循数百年未釐正者无乃反伤于
风教耶余叨守郡因阅祀典至三高祠祀蠡事揆礼度
义实未攸宜于是下议于郡之硕儒士夫相与许确倘
予言为是将疏闻于上用黜范蠡更是祠为二高祠云
   三高祠赞并序      石处道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1385-0390b.png
 范蠡去越适齐自谓䲭夷子张翰纵任不拘时号江
 东步兵陆龟蒙隐居松江称甫里先生长桥东南旧
 有小堂图三人于壁元符三年春始塑像祀之因稍
 正其名号而记其始末复作赞以美焉
范之三徙才维所施功就名显国伯家肥进退在我卷
舒随时䲭夷为器盛酒以皮多所容受弛张咸宜达哉
若人实亦似之
季鹰旷达清才绝伦见几未然弃官如尘任心杯酒适
卷十五 第 43a 页 WYG1385-0390c.png
志鲈莼脱身于难笃孝于亲步兵之流江东一人行不
越礼尤得其人
鲁望高放身与世疏心专论撰迹寓耕渔饘粥不足辞
章有馀江湖游隐惟我故居召命虽至其守莫渝先生
如在甫里邱墟
   三高祠咏古三首     刘季孙
太湖际天碧浩荡浮万象中有洞庭山天作蓬壶样芦
苇秋萧萧时闻发渔唱清风如可寻明月迷所向有人
卷十五 第 43b 页 WYG1385-0390d.png
在扁舟发白意夷旷扣舷了不顾出没信波浪心已类
水石何由知得丧遗名至如今自古惟越相初为吴都
囚君后忧醢酱忍耻人谓愚祈生世知妄尪癯脱万死
归国奇谋刱行师舞群姓下令跃诸将夜半覆姑苏夫
差始悲怆安侧宽晷刻反掌成伯王江山入会稽功高
谁与抗宠利远祸败忠臣半诛放遁去举邦求君王铸
形状寂寥数千年相见霜缣上
吴江净如镜吴艇轻如飞吴山远如画此景天下稀秋
卷十五 第 44a 页 WYG1385-0391a.png
风晓槭槭秋雨凉霏霏谁将菰菜撷正是鲈鱼肥时有
季鹰者怀此知所归浩歌有馀乐飘忽云边衣亦闻有
富贵大第严朱扉食必列钟鼎侍妾鸣珠玑簪裾望颜
色宾从生光辉一言转造化枯朽生芳菲福深祸亦称
颠覆始知机斯人悟兹理吊世潜歔欷浮沉顾宠禄安
能与心违沧波浩无际草木情依依可以恣幽步白云
藏钓矶静引一杯酒高歌怜昨非数峰太湖上斜阳明
翠微虚亭展遗像想见犹忘机
卷十五 第 44b 页 WYG1385-0391b.png
人物盛东南莫如吴郡陆汉季逮唐来班班闻史牍门
廷迭辉赫龙虎争驰逐风流郁兰桂气象鲜车服鲁望
乃其裔清标映宗族文章及者鲜意趣超然独宁从一
瓢饮不枉万钟禄云烟蔼巾袖星斗粲胸腹来居笠泽
旁萧萧数閒屋厨中甑起尘笔下珠盈斛吟须僧舍题
醉就友人宿醒将太玄解卧把离骚读心惟近渔钓迹
亦混樵牧韵高谁可听皮子往还熟唱酬数百篇名流
必雌伏业书类有道不赋长沙鵩晚泊松江上遗图见
卷十五 第 45a 页 WYG1385-0391c.png
眉目分明孤鹤姿轩昂骇鸡鹜
   题三高祠        杨友夔
长桥度已尽有亭枕江湄常时闭其门为问居者谁范
蠡具明哲功成学䲭夷烟波五湖上风月一西施张翰
轻绂冕归及鲈鱼时生前一杯足何以身后为鲁望栖
甫里有田常苦饥不应州县辟郁此胸中奇并为吴越
人名与日月垂相去二千载乃今同一祠壁閒面如生
凛然人在兹我本江海客于焉起遐思死者不可作来
卷十五 第 45b 页 WYG1385-0391d.png
者讵可期手持一钓竿浩歌孰从之
   同前           郭绍彭
三君异代同清节百世流芳共一祠岂但吴江誇美绩
要教今古慕英姿寒江钓雪堪供脍夜月垂虹直可骑
著脚岂容成默默祗缘题好愧无诗
   同前          袁聘儒
功成但可将身去逃难安贫适所遭三子有灵应共笑
一时何意故为高
卷十五 第 46a 页 WYG1385-0392a.png
   同前          刘寅
江流东去日滔滔谁把功名等一毫若使今人同古调
不应江上只三高
人谓吴痴信不虚建崇越相果何如千年亡国无穷恨
只合江边祀子胥
   同前          姜夔
越国平来头已白洛阳归后梦犹惊沈思只有天随子
蓑笠寒江过一生
卷十五 第 46b 页 WYG1385-0392b.png
不贪名爵伐功劳勇退深虞后患遭甫里閒居耕钓乐
范张高处陆尤高
   同前          陈孚
君不见洛阳记室双鬓皤不忍荆棘埋铜驼西风忽忆
鲈鱼脍归来江上眠秋波又不见甫里先生心更苦河
朔生灵半黄土夕阳蓑笠二顷田口诵羲皇思太古二
君隐沦岂得已一生不及䲭夷子吴宫鹿走越山高脱
缨经濯沧浪水丈夫此身系乾坤岂甘便老菰蒲根古
卷十五 第 47a 页 WYG1385-0392c.png
今得失一杯酒我欲起酹汀鸥魂
   同前          高启
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载去西施岂无意
恐留倾国更迷君
洛阳忽忆鲈鱼肥便趁秋风问钓矶犹怅季鹰辞未早
不邀二陆共船归
鸭群无食水田荒风雨孤篷载笔床犹有新诗惊太守
醉中挥翰木兰堂
卷十五 第 47b 页 WYG1385-0392d.png
   同前          周南老
吴灭事已济轻舟归五湖洛下弃印归千里怀莼鲈甫
里乐甘遁自比涪翁渔遭时固先后志操同一趋三贤
凛高节愧彼名利徒万古垂虹月清光炯冰壶
   同前          王宾
功绩收藏在短蓬声名抛掷与秋风笔床茶灶轻簪绂
今古三人气味同
   谒三高祠        吴一鹏
卷十五 第 48a 页 WYG1385-0393a.png
垂虹亭畔三高像犹有馀风激懦夫北面何心縻爵土
东游随地是江湖冥冥霄汉飞黄鹄漠漠郊原漫绿芜
斜日瓣香增太息吴淞回首片帆孤
   三高祠         宋无
退能合天道隐亦是人豪借问祠前水如今几个高
   本朝春秋二祀祝文
功高南越遂成烟水之游迹远东曹遽动莼鲈之兴官
辞补阙名号天随景仰三公之高风激励多士之清操
卷十五 第 48b 页 WYG1385-0393b.png
事迹显于前代祠祀奉行当朝
 
 
 
 
 
 
 吴都文粹续集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