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书问¶ 第 640a 页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六
嗣法门人幻敏重编
* 书问
** 答学正杨季木居士
参禅学道如取科中相似要知人人是有分底不作
难易想若是深蓄厚养决不依门傍户自具个特见
出来所以临场题目风雨毫端信手写出点显浅五
色文章自然惊讶明眼拾芥取名故曰商量极处见
题目途路穷边入试场拈起毫端风雨快者回不作
探花郎最可喜底是探花郎犹不肯作似者般大丈
夫始可与言志取科中在个志字则参禅学道在个
信字可知信是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得
及者段大事因缘底人便是根器不凡底人根器不
凡底人自尔寻个实落处下脚昔日水潦和尚于采
藤处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云近前向汝道
水潦才向前马祖拦胸一踏踏倒水潦不觉大悟起
来拍手呵呵大笑祖曰你见个甚么道理便笑水潦
曰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今日于一毛头上识取根源
去后复示众云自从一吃马师踏直至于今笑不休
者便是最初一步实落则千步万步皆实落样子也
然后以世实落脚跟去践三圣人途径如游自家屋
里一般则步步踏实无有不到处也须知实落路头
只在食息起居处饥餐渴饮处闲坐困眠处若是岸
柳溪烟层峦叠嶂又与道远矣士大夫必欲究明此
大事只莫愁功名身家四字打不脱者一愁字便是
障道魔军从古迄今入此门者最多获饶益者不少
如苏东坡黄山谷白乐天张无尽诸明公五十有奇
传灯所载与近代余集生刘墨仙巳见手眼皆是中
流鼓棹火里安身自然成个游戏三昧看来有甚难
处只是他们识见高智量大各各知道是自巳应了
嗣法门人幻敏重编
* 书问
** 答学正杨季木居士
参禅学道如取科中相似要知人人是有分底不作
难易想若是深蓄厚养决不依门傍户自具个特见
出来所以临场题目风雨毫端信手写出点显浅五
色文章自然惊讶明眼拾芥取名故曰商量极处见
题目途路穷边入试场拈起毫端风雨快者回不作
探花郎最可喜底是探花郎犹不肯作似者般大丈
夫始可与言志取科中在个志字则参禅学道在个
信字可知信是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得
及者段大事因缘底人便是根器不凡底人根器不
凡底人自尔寻个实落处下脚昔日水潦和尚于采
藤处问马祖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祖云近前向汝道
水潦才向前马祖拦胸一踏踏倒水潦不觉大悟起
来拍手呵呵大笑祖曰你见个甚么道理便笑水潦
曰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今日于一毛头上识取根源
去后复示众云自从一吃马师踏直至于今笑不休
者便是最初一步实落则千步万步皆实落样子也
然后以世实落脚跟去践三圣人途径如游自家屋
里一般则步步踏实无有不到处也须知实落路头
只在食息起居处饥餐渴饮处闲坐困眠处若是岸
柳溪烟层峦叠嶂又与道远矣士大夫必欲究明此
大事只莫愁功名身家四字打不脱者一愁字便是
障道魔军从古迄今入此门者最多获饶益者不少
如苏东坡黄山谷白乐天张无尽诸明公五十有奇
传灯所载与近代余集生刘墨仙巳见手眼皆是中
流鼓棹火里安身自然成个游戏三昧看来有甚难
处只是他们识见高智量大各各知道是自巳应了
书问¶ 第 640b 页
底一段公案不作奇特玄妙观不然朝闻之道不改
之乐尽性立命之旨又是白纸黑字时文墨卷故事
了祖师家虽以事理苦乐身心性命为门外之谈士
大夫学道何妨就门外常行过熟路引他进来第一
又怕有意路语句便好乐没意路语句便不好乐不
知不好乐处便是绝心意识处绝心意识处便是可
疑处于此可疑处疑来疑去疑到进不得退不得田
地蓦直从虚空里伸出脚来自见落点若只向那进
退不得处便住了足有何勾当山野不曾深究孔老
白文并诸家注解只就自巳杜撰说来比喻如颜子
屡空即是离心意识学问子贡货殖即是心意识学
问观孔子发言之意是欲子贡如颜子而又止道回
也其庶乎者可见屡空处犹未是究竟况者个心意
识如水牯牛猢狲子动止不常从来是难得降伏底
试将炷香去蒲团上打坐一会不是昏沉便是散乱
平生所为好丑善恶何曾离得一件事来若向喧闹
处离喧闹惹人狂若向静洁处离静洁惹人困自山
野拙见论只用看破二字便是离心意识真法子教
家且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云
何有等不知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一向去深山穷谷
贪著閒静处隳体黜聪息念默炤如石压草竟成一
种枯稿知见有等错认随缘放旷任性逍遥语只管
将古人奇言妙句广记多闻逢人便开大口道我会
禅道佛法竟成一种狂荡知见夫人不得大彻大悟
者为有二种知见作祟满腔填塞反不如鄙夫可告
语耳岂不见孔子恐人驰逐窜句游心学问一日示
门人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
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竟不言所问者何事所答者
何理但只道个两端可见鄙夫问处孔子叩处彻始
彻终全体大用尽在于是而复加一竭字正见孔子
之乐尽性立命之旨又是白纸黑字时文墨卷故事
了祖师家虽以事理苦乐身心性命为门外之谈士
大夫学道何妨就门外常行过熟路引他进来第一
又怕有意路语句便好乐没意路语句便不好乐不
知不好乐处便是绝心意识处绝心意识处便是可
疑处于此可疑处疑来疑去疑到进不得退不得田
地蓦直从虚空里伸出脚来自见落点若只向那进
退不得处便住了足有何勾当山野不曾深究孔老
白文并诸家注解只就自巳杜撰说来比喻如颜子
屡空即是离心意识学问子贡货殖即是心意识学
问观孔子发言之意是欲子贡如颜子而又止道回
也其庶乎者可见屡空处犹未是究竟况者个心意
识如水牯牛猢狲子动止不常从来是难得降伏底
试将炷香去蒲团上打坐一会不是昏沉便是散乱
平生所为好丑善恶何曾离得一件事来若向喧闹
处离喧闹惹人狂若向静洁处离静洁惹人困自山
野拙见论只用看破二字便是离心意识真法子教
家且道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云
何有等不知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一向去深山穷谷
贪著閒静处隳体黜聪息念默炤如石压草竟成一
种枯稿知见有等错认随缘放旷任性逍遥语只管
将古人奇言妙句广记多闻逢人便开大口道我会
禅道佛法竟成一种狂荡知见夫人不得大彻大悟
者为有二种知见作祟满腔填塞反不如鄙夫可告
语耳岂不见孔子恐人驰逐窜句游心学问一日示
门人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
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竟不言所问者何事所答者
何理但只道个两端可见鄙夫问处孔子叩处彻始
彻终全体大用尽在于是而复加一竭字正见孔子
书问¶ 第 640c 页
连两端二字不留于胸中依然是无知面目德山云
若毫端许言之本末皆为自欺诚能到得不自欺处
于禅庶几乎近矣此中妙在空空二字但人多错会
及至问著不说是顽空之空便道是真空之空据实
看来果然反不如鄙夫可告承来谕云聆玄诲胜似
读书十年不能不恨相见之晚和尚高深不可测发
其精蕴使有途辙可循端有望于山野想慈悯之肠
自不我吝复见从公署中入山来并不叙及别故唯
孳孳欲了明本分大事在念者段浑厚直实丰神想
是曾受灵山付嘱未忘非同借法门以资谈柄者不
觉和泥合水说到者里此时鹗荐巳升鹏抟复举姑
拈则古人公案以似唐时有个庞蕴居士父祖游宦
竟舍弃家赀往参马祖得悟之后呈偈云十方同聚
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俟门下及
第归来另有一番说话。
** 上聚云老人
九月廿二日乃我聚云本师降灵之辰不肖儿孙在
此菊隐山中作么庆祝若将松与柏松柏太青青若
将龟与鹤龟鹤太营营若将天边月天月有圆缺以
佛法分上只宜用拄杖穿著鼻孔且将本图利未为
分外若仁义道中不无作礼三拜同参大众且道作
礼三拜底是穿著鼻孔底是还有拣辨得出者么如
无某甲自定当去也良久云抱璞不劳频堕泪来朝
更献楚玉看。
** 与玉屏无著上座
含拙至话及上座正眼有碍不能无疑岂在山本正
出山故邪耶抑杂毒入心家亲作崇耶急须择个眼
始得大慧老人偈云顶门竖亚摩醯眼肘后斜悬夺
命符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于此荐得两
目璀璨一切眼不能颟顸正也只恁么邪也只恁么
若毫端许言之本末皆为自欺诚能到得不自欺处
于禅庶几乎近矣此中妙在空空二字但人多错会
及至问著不说是顽空之空便道是真空之空据实
看来果然反不如鄙夫可告承来谕云聆玄诲胜似
读书十年不能不恨相见之晚和尚高深不可测发
其精蕴使有途辙可循端有望于山野想慈悯之肠
自不我吝复见从公署中入山来并不叙及别故唯
孳孳欲了明本分大事在念者段浑厚直实丰神想
是曾受灵山付嘱未忘非同借法门以资谈柄者不
觉和泥合水说到者里此时鹗荐巳升鹏抟复举姑
拈则古人公案以似唐时有个庞蕴居士父祖游宦
竟舍弃家赀往参马祖得悟之后呈偈云十方同聚
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俟门下及
第归来另有一番说话。
** 上聚云老人
九月廿二日乃我聚云本师降灵之辰不肖儿孙在
此菊隐山中作么庆祝若将松与柏松柏太青青若
将龟与鹤龟鹤太营营若将天边月天月有圆缺以
佛法分上只宜用拄杖穿著鼻孔且将本图利未为
分外若仁义道中不无作礼三拜同参大众且道作
礼三拜底是穿著鼻孔底是还有拣辨得出者么如
无某甲自定当去也良久云抱璞不劳频堕泪来朝
更献楚玉看。
** 与玉屏无著上座
含拙至话及上座正眼有碍不能无疑岂在山本正
出山故邪耶抑杂毒入心家亲作崇耶急须择个眼
始得大慧老人偈云顶门竖亚摩醯眼肘后斜悬夺
命符瞎却眼卸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于此荐得两
目璀璨一切眼不能颟顸正也只恁么邪也只恁么
书问¶ 第 641a 页
开也只恁么合也只恁么如其不然只饶将大地山
河事事物物纤毫觑破秪唤作光透脱不见物事不
见见不见者始具半眼须知有向上眼切忌作直捷
孤硬会若是一筋斗打过者里我才缓缓道项下犹
有事在且道项下是甚么事不用棒不用喝不用音
声不用色身请下一转语不妨与上座相见。
** 复向文学
昔崔赵公问于道钦禅师云如弟子亦可出家参禅
否师答云参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公被禅
师者一劄深夜不安忽省悟然所谓大丈夫者有二
如全忠全孝能成人者乃世间大丈夫明心见性超
生死者乃出世大丈夫真谛俗谛在居士两志之矣
大抵见性非难难于尽心若尽其心便知其性必使
心如何得尽去所以用个话头作敲门瓦子若此中
无活动机关反被他碍塞觉无一毫著落无一毫巴
鼻此处正是九仞一篑之功急要精严炉鞲明眼钳
锤时时就正切忌生止息心恋静洁心有从前习气
影子现时亦莫照管若强遏捺如拂尘相似多动烦
恼只须掉转头来向行住坐卧处疑愤来疑愤去到
疑愤之极忽㘞底一声敲开门了方知室中无限受
用原是自家所有非学习得底非知解得底那时淫
房酒肆柳巷花街一任七花八裂去。
** 复铁书记(附来韵)
一枝东去巳横出棒喝纷纷扬少室黄檗临济太
冤生三拳一掌谁与述源流不止自来长径虎无
状同相弼岂料一枝埋三峡方见四百年一茁径
山苍翠凌海隅聚云此际开天日天开天日弄晴
光龙吟龙屋响琴瑟敲拍而今异诸方粗莽不能
同其律针去线来入化工文经武纬看梨橘佯妆
鼓舞大慧禅却缘捏怪颠风月分明遗与臊狐裘
河事事物物纤毫觑破秪唤作光透脱不见物事不
见见不见者始具半眼须知有向上眼切忌作直捷
孤硬会若是一筋斗打过者里我才缓缓道项下犹
有事在且道项下是甚么事不用棒不用喝不用音
声不用色身请下一转语不妨与上座相见。
** 复向文学
昔崔赵公问于道钦禅师云如弟子亦可出家参禅
否师答云参禅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公被禅
师者一劄深夜不安忽省悟然所谓大丈夫者有二
如全忠全孝能成人者乃世间大丈夫明心见性超
生死者乃出世大丈夫真谛俗谛在居士两志之矣
大抵见性非难难于尽心若尽其心便知其性必使
心如何得尽去所以用个话头作敲门瓦子若此中
无活动机关反被他碍塞觉无一毫著落无一毫巴
鼻此处正是九仞一篑之功急要精严炉鞲明眼钳
锤时时就正切忌生止息心恋静洁心有从前习气
影子现时亦莫照管若强遏捺如拂尘相似多动烦
恼只须掉转头来向行住坐卧处疑愤来疑愤去到
疑愤之极忽㘞底一声敲开门了方知室中无限受
用原是自家所有非学习得底非知解得底那时淫
房酒肆柳巷花街一任七花八裂去。
** 复铁书记(附来韵)
一枝东去巳横出棒喝纷纷扬少室黄檗临济太
冤生三拳一掌谁与述源流不止自来长径虎无
状同相弼岂料一枝埋三峡方见四百年一茁径
山苍翠凌海隅聚云此际开天日天开天日弄晴
光龙吟龙屋响琴瑟敲拍而今异诸方粗莽不能
同其律针去线来入化工文经武纬看梨橘佯妆
鼓舞大慧禅却缘捏怪颠风月分明遗与臊狐裘
书问¶ 第 641b 页
惹得一头替代虱大小聚云心不臧年老成精佛
非佛渠家父子祸流滔滔百代何人诘。
从上古人当秉拂之任才悟道德诚可商确古今发
挥蕴奥勘炼学者赞助堂头山僧道亏德欠滥叨上
板即有拈问不过作诸昆仲逐昏散鞭影耳难堪笔
录且烦赞称书记是何心行咦。
** 辞高檀越请升座
时接华札知鹫岭之岫尚灵记莂之英更茂佛法金
汤多在第宅明府也且黄花灿无隐之旨青山显朝
闻之妙如是则在在华座时时播扬巳耳况复垂念
先师情文巳格其不以生灭不生灭视先师运斤有
质矣前者受诸绅士请勉效轨仪但山僧虽叨法印
犹未开炉护众拈香报乳宝座似不宜数数频登也。
** 复高汝止诸绅士请开法启(附来疏)
自古丛林无兴不废弘道佛子何废不兴吹万大
师开人天正眼特起大慧巳坠之禅关玄要根宗
立究临济无穷之旨二十年来巳蒙振铎于前兹
逢今日幸复光昭在后惟我法席狮子全威宜号
万人之敌大人作略自有八面之锋存取舍于棒
下非同瞎用分宾主于喝中岂曰耳聋开辟有手
宁是寻常窠曰变化多机又何执著筌蹄凡我同
侪宜体引导之婆心从此攀跻不愧担当之男子
伏冀普济慈航使迷途知有归岸宏施法雨庶枯
杨得以生梯僧衲景附绅缙感仰。
指花笑破虽浑生佛萨埵觉路云长全仗 王臣国
士诚超性命心之妙旨乃贯儒释道之元常千载良
因亿劫美果恭惟众檀越楚波恒浚鼓兰楫于中流
鹫岭无忘灿金莲于聚火青云与慈云并布津剑同
慧剑齐挥修梵未别有家栽槐无拘精舍人中俊杰
士里文雄山野白眼生乎龆年入桂林而无碍青晴
非佛渠家父子祸流滔滔百代何人诘。
从上古人当秉拂之任才悟道德诚可商确古今发
挥蕴奥勘炼学者赞助堂头山僧道亏德欠滥叨上
板即有拈问不过作诸昆仲逐昏散鞭影耳难堪笔
录且烦赞称书记是何心行咦。
** 辞高檀越请升座
时接华札知鹫岭之岫尚灵记莂之英更茂佛法金
汤多在第宅明府也且黄花灿无隐之旨青山显朝
闻之妙如是则在在华座时时播扬巳耳况复垂念
先师情文巳格其不以生灭不生灭视先师运斤有
质矣前者受诸绅士请勉效轨仪但山僧虽叨法印
犹未开炉护众拈香报乳宝座似不宜数数频登也。
** 复高汝止诸绅士请开法启(附来疏)
自古丛林无兴不废弘道佛子何废不兴吹万大
师开人天正眼特起大慧巳坠之禅关玄要根宗
立究临济无穷之旨二十年来巳蒙振铎于前兹
逢今日幸复光昭在后惟我法席狮子全威宜号
万人之敌大人作略自有八面之锋存取舍于棒
下非同瞎用分宾主于喝中岂曰耳聋开辟有手
宁是寻常窠曰变化多机又何执著筌蹄凡我同
侪宜体引导之婆心从此攀跻不愧担当之男子
伏冀普济慈航使迷途知有归岸宏施法雨庶枯
杨得以生梯僧衲景附绅缙感仰。
指花笑破虽浑生佛萨埵觉路云长全仗 王臣国
士诚超性命心之妙旨乃贯儒释道之元常千载良
因亿劫美果恭惟众檀越楚波恒浚鼓兰楫于中流
鹫岭无忘灿金莲于聚火青云与慈云并布津剑同
慧剑齐挥修梵未别有家栽槐无拘精舍人中俊杰
士里文雄山野白眼生乎龆年入桂林而无碍青晴
书问¶ 第 641c 页
募夫当路期柯梦以知惊笈笠寻师榆枌却问赤帜
高悬龙屋添荷亲承骊珠不汩浯江得夺颔下针芥
有自唱和从心养翼脩鳞叨溟借渤不去之只履始
去家丑敢扬无存之深心正存轨仪权应伏冀时当
春小渐渐来六出之霙月届应钟人人庆扣鸣之响
瓶鹅仍诘呼诺更闻石金苗莠难齐柱础干城永赖。
** 答羽霄刘居士问易
居士论禅以周易并参而问及甲庚参伍之说其志
在图书河洛期无大过明矣然甲庚参伍乃公卿士
庶边事尚不与易合又焉能与禅合耶故山僧尝谓
人曰参得禅底始论得易论得易底必参不得禅何
也禅之一字无一法不囊括亦无一法不殒亡到极
则处教乘且涉途径世典云乎哉幸山僧肥遁巳久
则不妨入俗回真用九用六故作相知与居士颂出
一三五九二四六两地参天气理数逆顺顺逆逆生
成生得生生成自足若向者颂子里摩荡得二仪五
太巳前消息来方能通变得古今贤圣神化点要处
自然承乘比应说甚蓍短龟长始知者是周孔诸
儒之易[○@卐]者是文王之易㊇者是伏羲之易○者是
自然之易[○@│]者是衲僧之易要会周孔诸儒羲文自
然之易则易要会衲僧之易则难倘会得衲僧之易
自可倒驾无首龙不咥虎钻龟策马从化母中运出
游戏三昧统系上下序杂两间定天地之位通山泽
之气临观井贲随比萃升恒履中孚大有之墟无论
乾父坤母离女坎男家人同人大畜小畜震水兑金
既未否泰剥复损益小过睽蹇晋节归妹吉凶消长
悔吝忧虞明幽终始简易知能一一咸师鼎巽于大
衍蓍策彖传中直令屯蒙需讼者夬革无妄渐涣明
夷又何须气盈朔虚五岁再闰参伍综错三变成爻
八八六十四卦卦卦合明三百八十四爻爻爻有序
高悬龙屋添荷亲承骊珠不汩浯江得夺颔下针芥
有自唱和从心养翼脩鳞叨溟借渤不去之只履始
去家丑敢扬无存之深心正存轨仪权应伏冀时当
春小渐渐来六出之霙月届应钟人人庆扣鸣之响
瓶鹅仍诘呼诺更闻石金苗莠难齐柱础干城永赖。
** 答羽霄刘居士问易
居士论禅以周易并参而问及甲庚参伍之说其志
在图书河洛期无大过明矣然甲庚参伍乃公卿士
庶边事尚不与易合又焉能与禅合耶故山僧尝谓
人曰参得禅底始论得易论得易底必参不得禅何
也禅之一字无一法不囊括亦无一法不殒亡到极
则处教乘且涉途径世典云乎哉幸山僧肥遁巳久
则不妨入俗回真用九用六故作相知与居士颂出
一三五九二四六两地参天气理数逆顺顺逆逆生
成生得生生成自足若向者颂子里摩荡得二仪五
太巳前消息来方能通变得古今贤圣神化点要处
自然承乘比应说甚蓍短龟长始知者是周孔诸
儒之易[○@卐]者是文王之易㊇者是伏羲之易○者是
自然之易[○@│]者是衲僧之易要会周孔诸儒羲文自
然之易则易要会衲僧之易则难倘会得衲僧之易
自可倒驾无首龙不咥虎钻龟策马从化母中运出
游戏三昧统系上下序杂两间定天地之位通山泽
之气临观井贲随比萃升恒履中孚大有之墟无论
乾父坤母离女坎男家人同人大畜小畜震水兑金
既未否泰剥复损益小过睽蹇晋节归妹吉凶消长
悔吝忧虞明幽终始简易知能一一咸师鼎巽于大
衍蓍策彖传中直令屯蒙需讼者夬革无妄渐涣明
夷又何须气盈朔虚五岁再闰参伍综错三变成爻
八八六十四卦卦卦合明三百八十四爻爻爻有序
书问¶ 第 642a 页
虽然如是但恐刚姤著颐蛊噬嗑便柔解了大壮豫
谦昧却老少德体把中爻儿当面错过山僧只得道
个元亨贞利吉趋凶避辞变象占无咎无誉收铺去
也呵呵。
又
来书谓易乃四大圣人所作非庸俗可企乃至万望
垂青再示玄旨知居士智眼尽碧理水恒清夫复何
说但山僧于圆相中复涂一笔者正欲居士离推测
以见易离易见四圣离四圣见居士离居士见衲僧
从衲僧鼻孔里倒翻筋斗出来察地观天合明合德
错综变化为卦为爻非谓居士物于爻象不化之说
也所云太虚空岂容有此色象天向一中分造化人
从心上起经纶寂然不动时无有吉凶消长感而遂
通际便发喜怒哀乐天道流行雷霆风雨亦复如是
然一有天一得一归一之一心有凡心圣心包太虚
之心若分而不明从而不透又岂知天即人于穆亦
喜怒哀乐人即天呼吸亦雷霆风雨之妙旨又岂会
建扫由我号令人天打破虚空了当超脱底一句子
耶又云自领教后只于未画巳前著脚必不向爻象
作活计然易之为道也屡迁若有著脚处即非易也
若有爻象可向背亦非易也易之进步即为禅未画
巳前正禅之竿头也非禅之进步也不见长沙岑令。
僧问慧安师云和尚见南泉后如何安默然又问未
见南泉时如何安云不可更别有也僧回举似沙沙
示偈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
头须进步十方世界露全身僧云秪如百尺竿头如
何进步沙云朗州山澧州水其僧不会沙云四海五
湖王化里前来所谓尚不与易合又焉能与禅合者
此也居士须于是段公案急著精釆参得禅时脚跟
下自有一部全易在。
谦昧却老少德体把中爻儿当面错过山僧只得道
个元亨贞利吉趋凶避辞变象占无咎无誉收铺去
也呵呵。
又
来书谓易乃四大圣人所作非庸俗可企乃至万望
垂青再示玄旨知居士智眼尽碧理水恒清夫复何
说但山僧于圆相中复涂一笔者正欲居士离推测
以见易离易见四圣离四圣见居士离居士见衲僧
从衲僧鼻孔里倒翻筋斗出来察地观天合明合德
错综变化为卦为爻非谓居士物于爻象不化之说
也所云太虚空岂容有此色象天向一中分造化人
从心上起经纶寂然不动时无有吉凶消长感而遂
通际便发喜怒哀乐天道流行雷霆风雨亦复如是
然一有天一得一归一之一心有凡心圣心包太虚
之心若分而不明从而不透又岂知天即人于穆亦
喜怒哀乐人即天呼吸亦雷霆风雨之妙旨又岂会
建扫由我号令人天打破虚空了当超脱底一句子
耶又云自领教后只于未画巳前著脚必不向爻象
作活计然易之为道也屡迁若有著脚处即非易也
若有爻象可向背亦非易也易之进步即为禅未画
巳前正禅之竿头也非禅之进步也不见长沙岑令。
僧问慧安师云和尚见南泉后如何安默然又问未
见南泉时如何安云不可更别有也僧回举似沙沙
示偈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
头须进步十方世界露全身僧云秪如百尺竿头如
何进步沙云朗州山澧州水其僧不会沙云四海五
湖王化里前来所谓尚不与易合又焉能与禅合者
此也居士须于是段公案急著精釆参得禅时脚跟
下自有一部全易在。
书问¶ 第 642b 页
又(附来书)
前者聚云老人在时曾教(振)参竹篦子话昨化老
人归忽闻荷香在室因有二颂录呈昔为赵甲子
今称钱乙郎离却触背见方许见亲娘忽闻荷香
入我室和尚为我传消息息之五内自清凉散在
诸方人不识。
师答云牛过窗棂头脚易唯有尾子最难去笔上春
生雅未难难于不识者一句勉旃勉旃。
** 寄峭然上座
松实自华银山来叙及为上座了饭僧愿力山野闻
之欣喜人天之因尚不尔违则无漏胜因可知矣矧
从会晤后屡接手札兼作大佛事益见上座护法之
诚为道之切正谚语所谓舍财定要大丈夫学道还
须英灵子者也但学道有七种难看破世情难得决
定信难具端正眼难遇真知识难中途不退难必至
究竟难兴慈运悲难不为七难拘挛钩锁则一切无
难耳若是被他拘挛钩锁即是妄想执著未化故世
尊在雪山才睹明星得悟便叹云奇哉一切众生具
有如来智慧德相秪因妄想执著而不见得直者妄
想执著四字是凡是圣是生是佛皆被他绊著不得
活卓卓地有执著在有作有为者有执著在离名离
相者有执著在六度万行者有执著在圆明了知者
所以古人不得巳要人参个话头且道是何等话头
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有何执著。
又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有有何执著又问万
法归一一归何处州云我在青州作领布衫重七斤
有何执著又问如何是西来大意州云庭前柏树子
和尚莫将境示人我不将境示人如何是西来大意
庭前柏树子有何执著无执著则无妄想无妄想执
著必有迸天迸地消息出来那时端正眼自其世情
书问¶ 第 642c 页
自看破决定信自生真知识自识必至究竟而不退
转兴慈运悲无可不可始信得从文字悟入者便向
文字里转大法轮离文字悟入者便向离文字处转
大法轮从百工技艺悟入者便就百工技艺里转大
法轮故曰悟了还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若以
文字观则三藏语言千百则公案无非文字不以文
字观则真谛俗谛樵歌牧唱皆顺祖机故曰有为虽
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朗不
见世尊舍皇宫割恩爱入山悟道敷教显宗世出世
法悉知悉见及至将入涅槃文殊请世尊再转法轮
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不曾有一字与人汝请
吾再转法轮是谓吾巳转法轮耶如上所说乃狮象
蹴踏非虫豸可知大人境界非凡流可觑而今必欲
了明生死大事还须从无字上有字上青州布衫上
庭前柏树子上挨拶此名凡圣同宗句一名阎罗丧
胆句一名生死不到句一名千圣不识句虽然是者
几句又怕轻易过了昔年有个马郡侯莅政时常往
聚云及至向他谈说者样语句归而私谓人曰禅宗
最易问来但乱答一句就是其后见参不来始叹曰
如万法归一颇知青州布衫果然难会才见宗门长
过他辈处如他辈经论诗书百家诸子丘索坟典那
一部不知所不知者唯是者超生死不相干一著耳
生死既超不过则平生所作所为罪业冤对又岂能
免得过罪业冤对既免不得则随业受报六道四生
头出头没既未知生又焉知死哉不知生之来处是
生大不知死之去处是死大故说生死事大只为平
日聪明势焰事业文章临末稍头都用不著不然世
间是那一件不称他意一个个英灵汉子定要走到
法门中来才得安乐处然善知识亦不是从天降下
从地涌出底盖古今如长夜唯善知识先醒觉得兴
转兴慈运悲无可不可始信得从文字悟入者便向
文字里转大法轮离文字悟入者便向离文字处转
大法轮从百工技艺悟入者便就百工技艺里转大
法轮故曰悟了还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若以
文字观则三藏语言千百则公案无非文字不以文
字观则真谛俗谛樵歌牧唱皆顺祖机故曰有为虽
伪弃之则佛道难成无为虽真执之则慧性不朗不
见世尊舍皇宫割恩爱入山悟道敷教显宗世出世
法悉知悉见及至将入涅槃文殊请世尊再转法轮
世尊咄云吾住世四十九年不曾有一字与人汝请
吾再转法轮是谓吾巳转法轮耶如上所说乃狮象
蹴踏非虫豸可知大人境界非凡流可觑而今必欲
了明生死大事还须从无字上有字上青州布衫上
庭前柏树子上挨拶此名凡圣同宗句一名阎罗丧
胆句一名生死不到句一名千圣不识句虽然是者
几句又怕轻易过了昔年有个马郡侯莅政时常往
聚云及至向他谈说者样语句归而私谓人曰禅宗
最易问来但乱答一句就是其后见参不来始叹曰
如万法归一颇知青州布衫果然难会才见宗门长
过他辈处如他辈经论诗书百家诸子丘索坟典那
一部不知所不知者唯是者超生死不相干一著耳
生死既超不过则平生所作所为罪业冤对又岂能
免得过罪业冤对既免不得则随业受报六道四生
头出头没既未知生又焉知死哉不知生之来处是
生大不知死之去处是死大故说生死事大只为平
日聪明势焰事业文章临末稍头都用不著不然世
间是那一件不称他意一个个英灵汉子定要走到
法门中来才得安乐处然善知识亦不是从天降下
从地涌出底盖古今如长夜唯善知识先醒觉得兴
书问¶ 第 643a 页
慈运悲摇醒几个梦中人故云十方所有世间灯最
初成就菩提者共知识之谓乎若是显奇现异又是
邪魔外道剑术幻师之操履也但世人多慕神通显
异不悟本地风光试以神通显异略说一事其馀不
可枚举西域调达乃世尊堂弟投佛出家一日启佛
神通佛云但空五蕴神通自具阿难不知私授其法
不久习成反谓佛不慈悲不似阿难就与道破遂恃
其神变无端害佛并及父王以致堕落此千古慕神
异之龟鉴也似者般人祖庭门下将来提草鞋亦无
用处若是血性男子宗门间气如黄檗要打断神僧
足胫云门欲一棒打杀世尊与狗子吃文喜打倒文
殊于厨下自具一双正眼不为他所惑乱参禅人不
悟手舞足蹈神功搬柴运水妙用一有务奇好异之
念存于胸中便生许多妄计检点不能于四威仪中
任运即常你看十三祖迦毗摩罗访十四祖龙树于
山窟中龙树预知其来即出迎接才见便云深山孤
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摩罗曰吾非至尊
来访贤者龙树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
继真乘否摩罗曰汝虽心语我巳意知但办出家何
虑吾之不圣树开示诲即投出家得證道果此固师
胜资强之因终非针钵投机之妙六祖云若真修道
人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
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
心长伸两脚卧参禅人见到者个田地行到者个田
地用到者个田地證到者个田地是非迷悟尚不相
关岂有执著妄想聊岂有名相即离耶岂有古今自
他生佛隔绝于其间耶梁太守杨衒之问初祖达磨
大师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师曰明佛心
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此外如何师曰须明他
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
初成就菩提者共知识之谓乎若是显奇现异又是
邪魔外道剑术幻师之操履也但世人多慕神通显
异不悟本地风光试以神通显异略说一事其馀不
可枚举西域调达乃世尊堂弟投佛出家一日启佛
神通佛云但空五蕴神通自具阿难不知私授其法
不久习成反谓佛不慈悲不似阿难就与道破遂恃
其神变无端害佛并及父王以致堕落此千古慕神
异之龟鉴也似者般人祖庭门下将来提草鞋亦无
用处若是血性男子宗门间气如黄檗要打断神僧
足胫云门欲一棒打杀世尊与狗子吃文喜打倒文
殊于厨下自具一双正眼不为他所惑乱参禅人不
悟手舞足蹈神功搬柴运水妙用一有务奇好异之
念存于胸中便生许多妄计检点不能于四威仪中
任运即常你看十三祖迦毗摩罗访十四祖龙树于
山窟中龙树预知其来即出迎接才见便云深山孤
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摩罗曰吾非至尊
来访贤者龙树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
继真乘否摩罗曰汝虽心语我巳意知但办出家何
虑吾之不圣树开示诲即投出家得證道果此固师
胜资强之因终非针钵投机之妙六祖云若真修道
人不见他人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
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
心长伸两脚卧参禅人见到者个田地行到者个田
地用到者个田地證到者个田地是非迷悟尚不相
关岂有执著妄想聊岂有名相即离耶岂有古今自
他生佛隔绝于其间耶梁太守杨衒之问初祖达磨
大师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师曰明佛心
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又问此外如何师曰须明他
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
书问¶ 第 643b 页
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又曰弟子归心三宝亦有年
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颖师
慈悲开示宗旨师知恳到即说偈曰亦不睹恶而生
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
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
超然名之曰祖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
间化导群有参禅人果能踏破祖师关头一任春游
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我为
法王于法自在若无放刀成佛手段则从前闲花野
草泥水葛藤依然置在无阴阳地上正是偷心未歇
徒指陈忙忙血口谁归去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
风卒未休瓮里何曾走却鳖来如是琐琐者原非山
野本怀秪缘上座未出家时就遇著我聚云老人老
人是要人向大道上直步长安底山野若不将崎岖
崄巇路径一一道破只恐中途被七种之难柴栅缠
缴又枉上座者一番勇为气概了出家儿关系固大
在上座出家关系尤大何也上座家声丕显子贵孙
贤治则言孝乱则言忠弹压一方清宁党族一时弃
青衿著缁服幽明宗亲邻里乡党未尝不拭目属望
看是那一步超过他们世间子受皇恩宗族乡党尚
且荣显生色况出世间法乎如世尊辞亲割爱孤处
雪岭似废伦矣倘无睹星一著将何以超升九族灭
度有情父王母后咸生忉利而称能仁大孝调御丈
夫天人师世出世之独尊乎出家儿实为生死固不
求名然名者实之宾有诸内必形诸外如孔子删诗
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岂是有执著妄想而求名
者不见道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虚活不定正是他
无成名处而末云吾执御者不过就党人以谢党人
耳复何尝有名可成哉无名可成处便是无执著妄
想处便是具如来智慧德相处便是生佛凡圣不立
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颖师
慈悲开示宗旨师知恳到即说偈曰亦不睹恶而生
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
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
超然名之曰祖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
间化导群有参禅人果能踏破祖师关头一任春游
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我为
法王于法自在若无放刀成佛手段则从前闲花野
草泥水葛藤依然置在无阴阳地上正是偷心未歇
徒指陈忙忙血口谁归去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
风卒未休瓮里何曾走却鳖来如是琐琐者原非山
野本怀秪缘上座未出家时就遇著我聚云老人老
人是要人向大道上直步长安底山野若不将崎岖
崄巇路径一一道破只恐中途被七种之难柴栅缠
缴又枉上座者一番勇为气概了出家儿关系固大
在上座出家关系尤大何也上座家声丕显子贵孙
贤治则言孝乱则言忠弹压一方清宁党族一时弃
青衿著缁服幽明宗亲邻里乡党未尝不拭目属望
看是那一步超过他们世间子受皇恩宗族乡党尚
且荣显生色况出世间法乎如世尊辞亲割爱孤处
雪岭似废伦矣倘无睹星一著将何以超升九族灭
度有情父王母后咸生忉利而称能仁大孝调御丈
夫天人师世出世之独尊乎出家儿实为生死固不
求名然名者实之宾有诸内必形诸外如孔子删诗
书定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岂是有执著妄想而求名
者不见道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虚活不定正是他
无成名处而末云吾执御者不过就党人以谢党人
耳复何尝有名可成哉无名可成处便是无执著妄
想处便是具如来智慧德相处便是生佛凡圣不立
书问¶ 第 643c 页
处参禅人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应事接物到得者无
名可成处只欠啐地折爆地断底一下子也所以名
为千圣不识句阎罗丧胆句生死不到句凡圣同宗
句者四句直从一句上證得则无字有字青州布衫
庭前柏树子一时證得魔界佛界顺境逆境一时处
得权柄在手正令自行有何七种之难碍塞柴栅而
不超越佛祖哉上座须如山野所说以坚其志。
** 答许隐士
来书有倏领答峭然手札一阅不觉心地豁然其于
西来大意若揭肺腑而示之何幸得遇斯旨又云此
段大事岂凡流能解果凡圣同宗而千圣难识者欤
乃至不才亦自谓血性男子宗门间气师可携带以
同面世尊之说山僧谓居士之言似非昔时之志可
以语禅矣居士昔时留神玄理以生灭心修持故山
僧不欲启口若以玄理论羡慕者固多错误者亦多
修而未成者更多即山僧亦曾被他牵绊过来及至
看破他家修持究竟处不过将妄念存想固形或止
深山或游海岛或谒上帝报尽还堕轮回既是妄念
存想纵饶炼得形神俱妙透石穿金白日飞升寿千
万岁总是瓮里精灵那有个出头日子幸得山僧知
非前进犹虑惑误后人因有仙道方术之问备载正
邪至若未发之中橐籥之妙金木合并之机声臭俱
无之旨人藏天天藏人固不离阴阳消息理气象数
主宰流行以立极自然见精忘神久生超生若必据
可指陈关捩以行持易堕空落外不堪种草居士必
将从前者些知解尽情抛却向空空洞洞没捞摸
把捉处抱个疑团久久于禅自有契悟处但禅如大
海涵天浸地随人器量各见充满居士既谓心地豁
然云何复有此段大事岂凡流能解果凡圣同宗千
圣难识之疑只此一疑便不豁然也居士还从者疑
名可成处只欠啐地折爆地断底一下子也所以名
为千圣不识句阎罗丧胆句生死不到句凡圣同宗
句者四句直从一句上證得则无字有字青州布衫
庭前柏树子一时證得魔界佛界顺境逆境一时处
得权柄在手正令自行有何七种之难碍塞柴栅而
不超越佛祖哉上座须如山野所说以坚其志。
** 答许隐士
来书有倏领答峭然手札一阅不觉心地豁然其于
西来大意若揭肺腑而示之何幸得遇斯旨又云此
段大事岂凡流能解果凡圣同宗而千圣难识者欤
乃至不才亦自谓血性男子宗门间气师可携带以
同面世尊之说山僧谓居士之言似非昔时之志可
以语禅矣居士昔时留神玄理以生灭心修持故山
僧不欲启口若以玄理论羡慕者固多错误者亦多
修而未成者更多即山僧亦曾被他牵绊过来及至
看破他家修持究竟处不过将妄念存想固形或止
深山或游海岛或谒上帝报尽还堕轮回既是妄念
存想纵饶炼得形神俱妙透石穿金白日飞升寿千
万岁总是瓮里精灵那有个出头日子幸得山僧知
非前进犹虑惑误后人因有仙道方术之问备载正
邪至若未发之中橐籥之妙金木合并之机声臭俱
无之旨人藏天天藏人固不离阴阳消息理气象数
主宰流行以立极自然见精忘神久生超生若必据
可指陈关捩以行持易堕空落外不堪种草居士必
将从前者些知解尽情抛却向空空洞洞没捞摸
把捉处抱个疑团久久于禅自有契悟处但禅如大
海涵天浸地随人器量各见充满居士既谓心地豁
然云何复有此段大事岂凡流能解果凡圣同宗千
圣难识之疑只此一疑便不豁然也居士还从者疑
书问¶ 第 644a 页
处参看如何是凡圣所同之宗千圣因甚难识难识
底是个甚么透得者关头自知本命元辰落处才教
是血性男子宗门间气不劳弹指面见世尊又何必
山僧携带。
** 复止止居士呈答友人止谤辩惑论(来论附)
余一日燕坐有友人往顾论及禅学友人曰禅有
高下乎余答曰以教论则有若禅宗则无矣友人
曰每见云行人谈及云禅师与天禅师有高下之
说何耶余愕然问曰其论何谓也友人曰有言吹
万师深得临济宗旨大机大用千万中无一人能
企及者有言不若天师孤硬直捷者纷纷不一弟
实疑之闻兄久于禅学想悉知之矣故乃就而问
为余曰我儒家者流未入释氏之奥至于门墙略
窥一二吾试为兄言之夫道一而巳矣焉有高下
哉若论其迹似有高下而其实决无高下何则盖
为学人之根有利钝进有浅深而导引之权有顿
有渐从顿而入者甚难不得巳乃有渐导之法古
德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
与你夺了拄杖子友人曰拄杖之喻愿为解说余
曰下根之士汩没深厚心无所主不能悟入为师
者将一直捷法截断学人意路方有入头处即是
与他一根拄杖子上根之士自知悟字亦是对治
门为师者恐执此为实故尽行与他遣了俾于一
切无碍处深契正宗即是夺了他底拄杖子云师
夺人拄杖子不与人拄杖子天师不夺人拄杖子
与人拄杖子友人曰二师本无高下巳闻命矣然
众以二师互论高下又在甚么处见余曰二师实
禅门宗匠岂可优劣哉人有不知云师者盖有一
说焉云师不但究彻禅宗又能博通今古三教皆
融出言雄峻曲雅调新死处状若龙飞活处杳无
底是个甚么透得者关头自知本命元辰落处才教
是血性男子宗门间气不劳弹指面见世尊又何必
山僧携带。
** 复止止居士呈答友人止谤辩惑论(来论附)
余一日燕坐有友人往顾论及禅学友人曰禅有
高下乎余答曰以教论则有若禅宗则无矣友人
曰每见云行人谈及云禅师与天禅师有高下之
说何耶余愕然问曰其论何谓也友人曰有言吹
万师深得临济宗旨大机大用千万中无一人能
企及者有言不若天师孤硬直捷者纷纷不一弟
实疑之闻兄久于禅学想悉知之矣故乃就而问
为余曰我儒家者流未入释氏之奥至于门墙略
窥一二吾试为兄言之夫道一而巳矣焉有高下
哉若论其迹似有高下而其实决无高下何则盖
为学人之根有利钝进有浅深而导引之权有顿
有渐从顿而入者甚难不得巳乃有渐导之法古
德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
与你夺了拄杖子友人曰拄杖之喻愿为解说余
曰下根之士汩没深厚心无所主不能悟入为师
者将一直捷法截断学人意路方有入头处即是
与他一根拄杖子上根之士自知悟字亦是对治
门为师者恐执此为实故尽行与他遣了俾于一
切无碍处深契正宗即是夺了他底拄杖子云师
夺人拄杖子不与人拄杖子天师不夺人拄杖子
与人拄杖子友人曰二师本无高下巳闻命矣然
众以二师互论高下又在甚么处见余曰二师实
禅门宗匠岂可优劣哉人有不知云师者盖有一
说焉云师不但究彻禅宗又能博通今古三教皆
融出言雄峻曲雅调新死处状若龙飞活处杳无
书问¶ 第 644b 页
踪迹明眼者闻之犹觉耳聋俗眼自是不识友人
曰人之多知天师者又何耶余曰亦有一说焉天
师知其众中根器厌慱就机接引权拈黄叶便去
止啼一用斯旨易合初机以此观之稍若不同实
是二师婆心发现庸见辈乃以知不知处自生向
背所以有高下之议殊不知此件大事必须深造
其室方知二师之善诱岂浅见薄识者所能知哉
故经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儒云惟圣人然后可
以践形者此也友人曰二师有得失乎余曰若论
得失得则俱得失则俱失友人抚掌笑曰我知之
矣即吾儒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语上也而释氏之空寂即吾夫子所谓吾有
知乎哉无知也噫。
阅居士来论名曰止谤辩惑然谤者从上佛祖圣贤
所未免何用止为惑乃人之智眼正昏纵辩亦奚益
矧夫真谛俗谛之迹虽殊而出世入世之心无异所
以无调达不能成释迦之能仁无傲象不能显虞舜
之大孝惟等冤于亲视魔即佛于禅庶几耳论中谓
二老人本无高下以人心之知不知故生向背其论
固确的而其所以向背乎人心者又不能无说焉如
天老人单以棒头发药学者似乎易窥影响云老人
惟以言句关机学者难以洞彻幽微幽微难洞故生
疑影响易窥故生羡溷闷一棒复生疑了达言句又
生羡疑羡互起向背横生是巳不识二老人出世之
本怀又岂知波澜亦因时之波澜直捷亦因时之直
捷也哉如世尊说四十九年葛藤末始拈花示其宗
趣达磨秉教外别传之妙旨复持楞伽经四卷以印
人心诚如一橛一隅之见既不透三藏微言未彻单
传命脉无惑乎不识言句中痛快棒头上宽广随人
高下二老人矣或曰云老人出世虽实为大慧作略
曰人之多知天师者又何耶余曰亦有一说焉天
师知其众中根器厌慱就机接引权拈黄叶便去
止啼一用斯旨易合初机以此观之稍若不同实
是二师婆心发现庸见辈乃以知不知处自生向
背所以有高下之议殊不知此件大事必须深造
其室方知二师之善诱岂浅见薄识者所能知哉
故经云惟佛与佛乃能究尽儒云惟圣人然后可
以践形者此也友人曰二师有得失乎余曰若论
得失得则俱得失则俱失友人抚掌笑曰我知之
矣即吾儒所谓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语上也而释氏之空寂即吾夫子所谓吾有
知乎哉无知也噫。
阅居士来论名曰止谤辩惑然谤者从上佛祖圣贤
所未免何用止为惑乃人之智眼正昏纵辩亦奚益
矧夫真谛俗谛之迹虽殊而出世入世之心无异所
以无调达不能成释迦之能仁无傲象不能显虞舜
之大孝惟等冤于亲视魔即佛于禅庶几耳论中谓
二老人本无高下以人心之知不知故生向背其论
固确的而其所以向背乎人心者又不能无说焉如
天老人单以棒头发药学者似乎易窥影响云老人
惟以言句关机学者难以洞彻幽微幽微难洞故生
疑影响易窥故生羡溷闷一棒复生疑了达言句又
生羡疑羡互起向背横生是巳不识二老人出世之
本怀又岂知波澜亦因时之波澜直捷亦因时之直
捷也哉如世尊说四十九年葛藤末始拈花示其宗
趣达磨秉教外别传之妙旨复持楞伽经四卷以印
人心诚如一橛一隅之见既不透三藏微言未彻单
传命脉无惑乎不识言句中痛快棒头上宽广随人
高下二老人矣或曰云老人出世虽实为大慧作略
书问¶ 第 644c 页
宜急见于今以救时弊其脉微其化尚未普天老人
出世惟以孤硬平实接人其来显其缘又大因之彼
此不无非驳其非驳之说正如国家之用兵出不得
巳且是晚代之造次岂二老人有人我于中设使稍
有人我将何垂范天下后世哉所以人自高下二老
人原无高下人自得失二老人原非得失幸居士以
平等心识得二老人不然满地袈裟尽作沙场人物
几成得宗风耶至若以无知况空寂则可以空寂为
释氏之究竟则不可愿居士珍重友人另具一只眼
何以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复月崖熊自福居士(附来书)
汝学自分根器浅薄于向上宗曾未梦见讶棒横
棒直之儱侗未肯折服于单传厌平常见解之犹
人无取适从于半髻顷因溯峡而上望平都有大
乘气象拉友登山得遇吾师乃知聚云师翁一灯
正照于西蜀虽不及见聚云而捧阅语录诸书字
字金鎞巳抉尽从前眼中之翳若我老师道高德
重继往开来天下之景仰方敫禅门之丕振攸赖
接大慧不易接之脉阐聚云未大阐之宗岂与单
传半髻撷顽哉盟友孝廉沈奕玮心悦诚服不谋
而同北面皈依愿附炉中之煅炼西来直指求明
个里之精微续祖慧命可期报师深恩罔极先此
附候容事竣躬请拄杖以慰生平伏乞慈鉴。
承当者事先须办一双不受人瞒底眼孔百折不回
底脚跟真真实实底肚肠意必固我放在第七第八
得失毁誉还他落二落三才教作赤肩汉子也来书
序说正如迦陵之处壳斑笋之在林俨有超群出类
之韵概始终恁么去何幸如之至若棒横棒直见解
平常儱侗犹人之论正眼观来总是他家活计惟愿
长云包荒浑厚其志自各有一条出身大路不然类
出世惟以孤硬平实接人其来显其缘又大因之彼
此不无非驳其非驳之说正如国家之用兵出不得
巳且是晚代之造次岂二老人有人我于中设使稍
有人我将何垂范天下后世哉所以人自高下二老
人原无高下人自得失二老人原非得失幸居士以
平等心识得二老人不然满地袈裟尽作沙场人物
几成得宗风耶至若以无知况空寂则可以空寂为
释氏之究竟则不可愿居士珍重友人另具一只眼
何以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复月崖熊自福居士(附来书)
汝学自分根器浅薄于向上宗曾未梦见讶棒横
棒直之儱侗未肯折服于单传厌平常见解之犹
人无取适从于半髻顷因溯峡而上望平都有大
乘气象拉友登山得遇吾师乃知聚云师翁一灯
正照于西蜀虽不及见聚云而捧阅语录诸书字
字金鎞巳抉尽从前眼中之翳若我老师道高德
重继往开来天下之景仰方敫禅门之丕振攸赖
接大慧不易接之脉阐聚云未大阐之宗岂与单
传半髻撷顽哉盟友孝廉沈奕玮心悦诚服不谋
而同北面皈依愿附炉中之煅炼西来直指求明
个里之精微续祖慧命可期报师深恩罔极先此
附候容事竣躬请拄杖以慰生平伏乞慈鉴。
承当者事先须办一双不受人瞒底眼孔百折不回
底脚跟真真实实底肚肠意必固我放在第七第八
得失毁誉还他落二落三才教作赤肩汉子也来书
序说正如迦陵之处壳斑笋之在林俨有超群出类
之韵概始终恁么去何幸如之至若棒横棒直见解
平常儱侗犹人之论正眼观来总是他家活计惟愿
长云包荒浑厚其志自各有一条出身大路不然类
书问¶ 第 645a 页
牵牛下河未免脚头先湿耳信手率复无罄笔端统
俟嘉峨回首拄杖子忍居士不过在。
** 答忠南陈善人
居士以青春之年而行谊即闻于郡宰悦乎比邻中
举善劝贤之选根器诚足问也矧复于本分大事念
念不忘必欲究明者乎羡羡来书云古德要人离心
意识参既不用心思意念识想疑情又向何处起殊
不知者里就是疑情若必离了心意识岂不同于瓦
砾土木看来者心意识也不恶何心区区离他只要
于参字上委悉得去始信家无小使不成君子自觉
有许多便宜。
(嗣法门人幻敏重刊)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六终
俟嘉峨回首拄杖子忍居士不过在。
** 答忠南陈善人
居士以青春之年而行谊即闻于郡宰悦乎比邻中
举善劝贤之选根器诚足问也矧复于本分大事念
念不忘必欲究明者乎羡羡来书云古德要人离心
意识参既不用心思意念识想疑情又向何处起殊
不知者里就是疑情若必离了心意识岂不同于瓦
砾土木看来者心意识也不恶何心区区离他只要
于参字上委悉得去始信家无小使不成君子自觉
有许多便宜。
(嗣法门人幻敏重刊)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六终
书问¶ 第 6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