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WYG1381-07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全蜀艺文志卷五十一 明 周复俊 编
杂著三 世家 传
黄楚望先生世家 元赵汸
先生讳泽字楚望其先长安人唐末有官于蜀者知资
州内江县曰舒艺卒葬资州次子师明留居后遂为资
州人先生生有异质日诵数千言年十二三即尽通当
代进士经义论策之学内附国朝年十(阙/)矣慨然以明
全蜀艺文志卷五十一 明 周复俊 编
杂著三 世家 传
黄楚望先生世家 元赵汸
先生讳泽字楚望其先长安人唐末有官于蜀者知资
州内江县曰舒艺卒葬资州次子师明留居后遂为资
州人先生生有异质日诵数千言年十二三即尽通当
代进士经义论策之学内附国朝年十(阙/)矣慨然以明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WYG1381-0707b.png
经学古笃志力行自励好为苦思屡以成疾疾止则复
苦思如故年二十馀始旁通古今史志别集诗文皆不
习而能诗尤超迈清美久之于周程张朱之书有得作
颜渊仰高钻坚论以自(阙/)是时行省钜公犹有尊贤敬
学者屡以书院山长之禄超先生教授江之景星洪之
东湖考满即归闭门授徒以为养悉取六经百氏传注
疑义千馀条离析辩难以致其思不复言仕矣始先生
尝梦见夫子以为适然既而屡梦见之最后乃梦夫子
苦思如故年二十馀始旁通古今史志别集诗文皆不
习而能诗尤超迈清美久之于周程张朱之书有得作
颜渊仰高钻坚论以自(阙/)是时行省钜公犹有尊贤敬
学者屡以书院山长之禄超先生教授江之景星洪之
东湖考满即归闭门授徒以为养悉取六经百氏传注
疑义千馀条离析辩难以致其思不复言仕矣始先生
尝梦见夫子以为适然既而屡梦见之最后乃梦夫子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WYG1381-0707c.png
亲授所校六经字画如新其家无一亩之殖而决意归
休以六经绝学为己任盖深有所感发也时大德甲辰
先生年四十五矣自是以来十馀年间屡(阙/) 经隐赜
之义凡数十处而失传之旨以渐可通乃作思古吟十
章极言圣人德容之盛上达于文王周公以致其寤寐
不忘之意先生卒于至正六年丙戌某月某日得年八
十有七以郡人王仪甫所归棺敛九江学者盖少先生
又深自韬晦不求闻知唯待人接物则无贵贱长幼一
休以六经绝学为己任盖深有所感发也时大德甲辰
先生年四十五矣自是以来十馀年间屡(阙/) 经隐赜
之义凡数十处而失传之旨以渐可通乃作思古吟十
章极言圣人德容之盛上达于文王周公以致其寤寐
不忘之意先生卒于至正六年丙戌某月某日得年八
十有七以郡人王仪甫所归棺敛九江学者盖少先生
又深自韬晦不求闻知唯待人接物则无贵贱长幼一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WYG1381-0707d.png
致其诚故死之日远近闻者莫不哀之先生于经学以
积思自悟为主以自然的当不可移易为则故其悟也
或得诸幽閒寂寞之馀或得诸颠沛流离之顷或得诸
疾病无聊之日或得诸道途风雨之中及其久也则豁
然无不贯通自天地定位人物未生以前等而下之凡
邃古之初万化之原载籍所不能具者皆昭若发蒙如
示诸掌然后由伏羲神农五帝三王以及春秋之末其
人伦之端礼乐之本皇道帝德神化宜民之妙井田(阙/)
积思自悟为主以自然的当不可移易为则故其悟也
或得诸幽閒寂寞之馀或得诸颠沛流离之顷或得诸
疾病无聊之日或得诸道途风雨之中及其久也则豁
然无不贯通自天地定位人物未生以前等而下之凡
邃古之初万化之原载籍所不能具者皆昭若发蒙如
示诸掌然后由伏羲神农五帝三王以及春秋之末其
人伦之端礼乐之本皇道帝德神化宜民之妙井田(阙/)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WYG1381-0708a.png
之(阙/)封建自然之势鬼神祭祀之始神物前民之用
起数立象之机声教文治之原制作因革之渐忠质文
异尚之体世变礼失之由以力假仁之习皆若身在其
间而目击其事者于是易春秋传注之失诗书未决之
疑周礼非圣人书之谤凡历代聚讼不决数十年苦思
而未通者皆冰解释怡然各就条理盖由事精积久而
后得之(阙/) 为天开其愚神启其秘也其于易以明象
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
起数立象之机声教文治之原制作因革之渐忠质文
异尚之体世变礼失之由以力假仁之习皆若身在其
间而目击其事者于是易春秋传注之失诗书未决之
疑周礼非圣人书之谤凡历代聚讼不决数十年苦思
而未通者皆冰解释怡然各就条理盖由事精积久而
后得之(阙/) 为天开其愚神启其秘也其于易以明象
为先以因孔子之言上求文王周公之意为主而其机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WYG1381-0708b.png
括则尽在十翼作十翼举要以为易起于象数设卦因
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故孔子曰易者象也立象
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
易不可废象明矣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
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忘象之说兴至邢和叔则
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钜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
夺也作忘象辩有一卦之象有一爻之象或近取诸身
或远取诸物或以六爻相推或以阴阳消息而为象者
卦立象因象起意因意生辞故孔子曰易者象也立象
以尽意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圣人言易之为教如此
易不可废象明矣由象学失传汉儒区区掇拾凡陋不
足以得圣人之意而王辅嗣忘象之说兴至邢和叔则
遂欲忘卦弃画虽以近代钜儒继作理学大明而莫能
夺也作忘象辩有一卦之象有一爻之象或近取诸身
或远取诸物或以六爻相推或以阴阳消息而为象者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WYG1381-0708c.png
学者犹可求也然有象外之象则非思虑意识所能及
矣而况于立例以求之乎李鼎祚缀辑于王氏弃掷之
馀朱子发后出而加密丁易东继之而愈详圣人立象
之妙终不可见作象略象学既明则因象以得意因意
以得辞阴阳消长有一定之机上下贵贱有一定之分
善恶吉凶有一定之则位之当者孔子无曰独言其非
卦与爻之小者文王周公固不谓之大然后知三圣人
之易一而已矣若舍象而求则人自为易不期于异而
矣而况于立例以求之乎李鼎祚缀辑于王氏弃掷之
馀朱子发后出而加密丁易东继之而愈详圣人立象
之妙终不可见作象略象学既明则因象以得意因意
以得辞阴阳消长有一定之机上下贵贱有一定之分
善恶吉凶有一定之则位之当者孔子无曰独言其非
卦与爻之小者文王周公固不谓之大然后知三圣人
之易一而已矣若舍象而求则人自为易不期于异而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WYG1381-0708d.png
自异作辩同论尝曰易有八卦有六十四卦有三百八
十四爻有大象有小象有大传系辞有说卦有序卦有
杂卦有河图洛书蓍策之数学者当随处用工各诣其
极至于一以贯之而后全易见矣其于春秋以事实为
先以通书法为主其大要则在考覈三传以来向上之
一而其脉络则尽在左传作三传义例考以为春秋有
鲁史书法有圣人书而近代(阙/) 周(阙/) 说是
史法与圣法俱失也作元年春王正月辩(阙/)
十四爻有大象有小象有大传系辞有说卦有序卦有
杂卦有河图洛书蓍策之数学者当随处用工各诣其
极至于一以贯之而后全易见矣其于春秋以事实为
先以通书法为主其大要则在考覈三传以来向上之
一而其脉络则尽在左传作三传义例考以为春秋有
鲁史书法有圣人书而近代(阙/) 周(阙/) 说是
史法与圣法俱失也作元年春王正月辩(阙/)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WYG1381-0709a.png
义有虚辞不合史以论事不离传以求经(阙/)
贬泥圣人酌时宜以取中此实(阙/) 贵王贱霸尊
君抑臣内夏外夷皆古今通义然人自为学家自为(阙/)
春秋迄无定论故一切断以虚辞作笔削本旨又作
诸侯取女通考鲁隐公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
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丘作甲辩凡如是者十馀通以
明古今礼俗不同见虚辞说经之无益尝曰说春秋须
先识圣人气象识得圣人气象则一切刻削烦碎之语
贬泥圣人酌时宜以取中此实(阙/) 贵王贱霸尊
君抑臣内夏外夷皆古今通义然人自为学家自为(阙/)
春秋迄无定论故一切断以虚辞作笔削本旨又作
诸侯取女通考鲁隐公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
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丘作甲辩凡如是者十馀通以
明古今礼俗不同见虚辞说经之无益尝曰说春秋须
先识圣人气象识得圣人气象则一切刻削烦碎之语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WYG1381-0709b.png
自然退听矣其但以为实录而已者则春秋乃一直史
可脩亦未为知圣人也其说易有常变则有经有权易
虽万变而必复于常春秋虽用权而不远于经各以二
义贯一经之旨尝曰易象与春秋书法废失之由大略
相似苟通其一则可触机而悟矣盖古者占筮之书即
卦爻取物类象悬虚其义以断吉凶皆自然之理乃上
古圣神之所为也文王周公作易时取一二立辞以明
教自九簭之法亡凡簭人所掌者皆不可复见而象义
可脩亦未为知圣人也其说易有常变则有经有权易
虽万变而必复于常春秋虽用权而不远于经各以二
义贯一经之旨尝曰易象与春秋书法废失之由大略
相似苟通其一则可触机而悟矣盖古者占筮之书即
卦爻取物类象悬虚其义以断吉凶皆自然之理乃上
古圣神之所为也文王周公作易时取一二立辞以明
教自九簭之法亡凡簭人所掌者皆不可复见而象义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WYG1381-0709c.png
隐微遂为历世不通之学矣鲁史记事之法实有周公
遗制与他国不同观韩宣子之言可见圣人因鲁史脩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则必有与史法
大异者然曰其文则史是经固出于史也今鲁史旧文
亦不可复见故子朱子以为不知孰为圣人所笔孰为
圣人所削而春秋书法亦为𠩵世不通之义矣先生所
谓废失之由有相似者盖如此又惧夫学者得于创闻
不复致思故所著书目虽多皆引而不发乃作易学滥
遗制与他国不同观韩宣子之言可见圣人因鲁史脩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则必有与史法
大异者然曰其文则史是经固出于史也今鲁史旧文
亦不可复见故子朱子以为不知孰为圣人所笔孰为
圣人所削而春秋书法亦为𠩵世不通之义矣先生所
谓废失之由有相似者盖如此又惧夫学者得于创闻
不复致思故所著书目虽多皆引而不发乃作易学滥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WYG1381-0709d.png
觞春秋指要经旨举略稽古管见示人以求端用力之
方而易春秋全解则终身未尝脱藁示人也其辩释诸
经要旨则有六经补注诋排百家异议则取杜牧之不
当言而言之意作翼经罪言其论周礼以为六官所掌
皆循唐虞夏商已行之事虽有因革损益或加详(阙/)而
大体不能相远非周公创为之制也古今风俗事体不
同学者(阙/) 变而辄指其一二古远可疑者以为
非圣人之书此不难(阙/) 图之制与孟子不合则
方而易春秋全解则终身未尝脱藁示人也其辩释诸
经要旨则有六经补注诋排百家异议则取杜牧之不
当言而言之意作翼经罪言其论周礼以为六官所掌
皆循唐虞夏商已行之事虽有因革损益或加详(阙/)而
大体不能相远非周公创为之制也古今风俗事体不
同学者(阙/) 变而辄指其一二古远可疑者以为
非圣人之书此不难(阙/) 图之制与孟子不合则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WYG1381-0710a.png
所当论盖孟子所言因殷之制周官乃周家之制也计
武王之兴殷诸侯尚千有馀国既无功益地亦无罪削
地削邑此当仍其旧封百里之下为三等如孟子之说
乃若周公太公有大勋劳及其馀功臣当封爵与夫并
建宗亲以为藩屏岂可限以百里之法哉自当用周制
耳诸侯恶其害己而去其籍是书当世学者鲜得见之
则周家一代之制虽孟子亦有不能详也其于官属多
寡之由职掌交互之故错乱之说发义尤精其祭祀之
武王之兴殷诸侯尚千有馀国既无功益地亦无罪削
地削邑此当仍其旧封百里之下为三等如孟子之说
乃若周公太公有大勋劳及其馀功臣当封爵与夫并
建宗亲以为藩屏岂可限以百里之法哉自当用周制
耳诸侯恶其害己而去其籍是书当世学者鲜得见之
则周家一代之制虽孟子亦有不能详也其于官属多
寡之由职掌交互之故错乱之说发义尤精其祭祀之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WYG1381-0710b.png
法则兼戴记而考之作二礼祭祀述略礼经复古正言
其辨王肃混郊丘废五天帝并昆崙神州为一祭之说
曰祭法虞夏殷周皆以禘郊祖宗为四重祭周人禘喾
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禘祭天地以喾配即圜丘方
泽是也郊祀上帝以后稷配建寅之月南郊祀感生帝
以祈谷也四时祭五天帝于四郊以迎气也祖禘喾以
后稷配尊始祖之所自出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帝总配五天帝也其后则祖文王于明堂以配五帝宗
其辨王肃混郊丘废五天帝并昆崙神州为一祭之说
曰祭法虞夏殷周皆以禘郊祖宗为四重祭周人禘喾
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禘祭天地以喾配即圜丘方
泽是也郊祀上帝以后稷配建寅之月南郊祀感生帝
以祈谷也四时祭五天帝于四郊以迎气也祖禘喾以
后稷配尊始祖之所自出也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
帝总配五天帝也其后则祖文王于明堂以配五帝宗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WYG1381-0710c.png
武王于明堂以配五神凡此皆郑氏义也故周礼大司
乐注以圜丘方泽宗庙为三禘盖天神地示并始祖之
所自出为三大祭皆五年之禘也郊次圜丘社次方泽
宗次祖皆常岁所举之祭也东迁土蹙财匮大礼遂废
所脩惟郊社二祭故圜丘方泽二禘传记亦罕言之非
浅闻所及矣周礼有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之文天
地主于一故称祀上帝四望非一神故称旅肃欲以圜
丘为郊可乎司服王祀昊天上帝服大裘而冕祀五帝
乐注以圜丘方泽宗庙为三禘盖天神地示并始祖之
所自出为三大祭皆五年之禘也郊次圜丘社次方泽
宗次祖皆常岁所举之祭也东迁土蹙财匮大礼遂废
所脩惟郊社二祭故圜丘方泽二禘传记亦罕言之非
浅闻所及矣周礼有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之文天
地主于一故称祀上帝四望非一神故称旅肃欲以圜
丘为郊可乎司服王祀昊天上帝服大裘而冕祀五帝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WYG1381-0710d.png
亦如之既曰亦如之则五帝之祀与昊天上帝非一祭
矣肃欲混之可乎孝经称严父配天又称郊祀后稷以
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易豫卦曰先王以作
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上帝亦天神也肃欲废
五天帝而以五人帝当之可乎昆崙者地之顶神州者
地之中皆天地之所交也地示生昆崙神州非是设此
二祭乃求神于二处大地神灵莫测不知神之在彼乎
在此乎故求之于彼亦求之于此也康成以方泽主昆
矣肃欲混之可乎孝经称严父配天又称郊祀后稷以
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易豫卦曰先王以作
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上帝亦天神也肃欲废
五天帝而以五人帝当之可乎昆崙者地之顶神州者
地之中皆天地之所交也地示生昆崙神州非是设此
二祭乃求神于二处大地神灵莫测不知神之在彼乎
在此乎故求之于彼亦求之于此也康成以方泽主昆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WYG1381-0711a.png
崙北郊主神州北郊不见于经误分为二王氏由此并
昆崙神州为一祭而遂谓北郊为方泽可乎若郑氏知
乐九变之祭为禘而不言及喾又以为禘小于祫此则
其失也故断之曰郑氏深而未完王肃明而实浅晋武
帝肃外孙也故用其说并方圜二丘而祀一郊历代无
所因袭而周礼天神地示人鬼极盛之祭遂为古今不
决之疑矣其变感生帝之说曰姜嫄履帝武敏歆而生
后稷周人特(阙/)立庙而祭谓之閟宫君子以为圣人之
昆崙神州为一祭而遂谓北郊为方泽可乎若郑氏知
乐九变之祭为禘而不言及喾又以为禘小于祫此则
其失也故断之曰郑氏深而未完王肃明而实浅晋武
帝肃外孙也故用其说并方圜二丘而祀一郊历代无
所因袭而周礼天神地示人鬼极盛之祭遂为古今不
决之疑矣其变感生帝之说曰姜嫄履帝武敏歆而生
后稷周人特(阙/)立庙而祭谓之閟宫君子以为圣人之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WYG1381-0711b.png
生异于常人无异义(阙/)况(阙/)生民之初气化之始五天
之精感而为帝王之祖亦何疑乎(阙/) 生之祀上
世流传既久非纬书创为之说也且河图洛书蓍策(阙/)
皆纬文也其可尽废乎其辨胡仁仲以社为祭地曰
二社以(阙/) 谷之神而配以勾龙稷非祭地也礼
天子诸侯群臣百姓大(阙/) 民皆立社故有王社侯
社大社国社置社之名其名义高下不同如此而谓之
大示之祭可乎殷革夏周革殷皆屋其社是辱之也旱
之精感而为帝王之祖亦何疑乎(阙/) 生之祀上
世流传既久非纬书创为之说也且河图洛书蓍策(阙/)
皆纬文也其可尽废乎其辨胡仁仲以社为祭地曰
二社以(阙/) 谷之神而配以勾龙稷非祭地也礼
天子诸侯群臣百姓大(阙/) 民皆立社故有王社侯
社大社国社置社之名其名义高下不同如此而谓之
大示之祭可乎殷革夏周革殷皆屋其社是辱之也旱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WYG1381-0711c.png
乾水溢则变置社稷是责之也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其
可责可辱乎周礼王祭社稷五祀则希冕以社稷下同
五祀而用第五等之服不得与先王先公四望山川比
则社非祭地明矣传曰戴皇天履后土是后土即地也
周礼大祝大封先告后土大师旅大会同宜于社又建
国先告后土则后士非社矣舜典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望于山川六宗者上下四方之神即五天帝及地也故
其祀在上帝之次山川之前周礼四望与五帝同兆于
可责可辱乎周礼王祭社稷五祀则希冕以社稷下同
五祀而用第五等之服不得与先王先公四望山川比
则社非祭地明矣传曰戴皇天履后土是后土即地也
周礼大祝大封先告后土大师旅大会同宜于社又建
国先告后土则后士非社矣舜典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望于山川六宗者上下四方之神即五天帝及地也故
其祀在上帝之次山川之前周礼四望与五帝同兆于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WYG1381-0711d.png
郊又与祀地同玉又与山川同祭服则四望者祀地之
四方也又有分乐所祭五土之示祭地之礼不止于方
泽矣而欲以社当之可乎周礼以圜丘对方泽以天神
对地示以苍璧礼天对黄琮礼地以祀天旅上帝对祀
地旅四望书及礼记乃多以郊对社盖郊祀上帝社祭
水土之神其礼专圜丘方泽遍祭天神地示其意广远
分为四祀明矣天地之道高深玄远人神大示不可烦
渎故岁事祈之于郊而水土之变则责(阙/)于社此古人
四方也又有分乐所祭五土之示祭地之礼不止于方
泽矣而欲以社当之可乎周礼以圜丘对方泽以天神
对地示以苍璧礼天对黄琮礼地以祀天旅上帝对祀
地旅四望书及礼记乃多以郊对社盖郊祀上帝社祭
水土之神其礼专圜丘方泽遍祭天神地示其意广远
分为四祀明矣天地之道高深玄远人神大示不可烦
渎故岁事祈之于郊而水土之变则责(阙/)于社此古人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WYG1381-0712a.png
立祀深意也胡氏家学不信周礼故率意立说如此大
抵先生之(阙/)以为圣人制礼远近亲疏高下贵贱皆有
自然之序必通其本原而后礼意可得盖圜丘所祭者
全体圆转之天统南北极黄赤道日月星辰所丽者而
言故主北辰而曰天神皆降是总祀天神也上帝者高
高在上之天以其在上而为主宰故曰上帝分主五方
故曰五帝合上下四方而言则曰六宗皆天神之分祀
者方泽所祭者全体承天之地总山陵川泽极天所覆
抵先生之(阙/)以为圣人制礼远近亲疏高下贵贱皆有
自然之序必通其本原而后礼意可得盖圜丘所祭者
全体圆转之天统南北极黄赤道日月星辰所丽者而
言故主北辰而曰天神皆降是总祀天神也上帝者高
高在上之天以其在上而为主宰故曰上帝分主五方
故曰五帝合上下四方而言则曰六宗皆天神之分祀
者方泽所祭者全体承天之地总山陵川泽极天所覆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WYG1381-0712b.png
者而言故主昆崙而曰地示皆出是总祀地示也地有
四方望其方而祀曰四望五岳四渎之祀曰山川川泽
山林丘陵坟衍原隰之祀曰五土水土之祀曰社皆地
示之分祀者也所谓自然之序盖如此其辩赵伯循王
者禘其始祖之所自出之帝于始祖之庙以始祖配之
而不及群庙之主曰大传王者禘其始祖之所自出以
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太祖大夫士有善省于其君干袷
及其高祖此以禘与祫对言则禘祫皆合祭通上下文
四方望其方而祀曰四望五岳四渎之祀曰山川川泽
山林丘陵坟衍原隰之祀曰五土水土之祀曰社皆地
示之分祀者也所谓自然之序盖如此其辩赵伯循王
者禘其始祖之所自出之帝于始祖之庙以始祖配之
而不及群庙之主曰大传王者禘其始祖之所自出以
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太祖大夫士有善省于其君干袷
及其高祖此以禘与祫对言则禘祫皆合祭通上下文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WYG1381-0712c.png
见之也盖诸侯之祫犹天子之禘诸侯及其太祖大夫
士及其高祖是有庙无庙之主皆在而又上及其太祖
高祖故谓之祫天子则于七庙及祧庙之上更及所自
出之帝故谓之禘也若曰禘其祖之所自出而反不及
有庙无庙之主寂寥简短非人情矣故程子曰天子曰
禘诸侯曰祫其礼皆合祭也尔雅禘大祭也非大合昭
穆何以谓之大祭乎字书训释曰禘者谛也审谛昭穆
也若非合祭何以有昭穆乎盖后稷有庙郊既配帝喾
士及其高祖是有庙无庙之主皆在而又上及其太祖
高祖故谓之祫天子则于七庙及祧庙之上更及所自
出之帝故谓之禘也若曰禘其祖之所自出而反不及
有庙无庙之主寂寥简短非人情矣故程子曰天子曰
禘诸侯曰祫其礼皆合祭也尔雅禘大祭也非大合昭
穆何以谓之大祭乎字书训释曰禘者谛也审谛昭穆
也若非合祭何以有昭穆乎盖后稷有庙郊既配帝喾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WYG1381-0712d.png
虽配天而无庙不可阙人鬼之享故五年一禘则后稷
率有庙无庙之主以共享于喾所以使子孙皆得见其
祖又以世次久远见始祖之功德为尤盛也况后稷之
庙毁(阙/) 十(阙/) 主皆藏焉岂可当享喾之时而屏置
之乎盖禘祫所以相(阙/)者由天子诸侯之制不明先儒
或推天子之礼以说诸侯或推诸侯之礼以说天子不
知诸侯之礼有祫无禘天子之礼禘必兼祫虽其意不
主合食而率子孙以共尊一帝自然当合食矣礼曰天
率有庙无庙之主以共享于喾所以使子孙皆得见其
祖又以世次久远见始祖之功德为尤盛也况后稷之
庙毁(阙/) 十(阙/) 主皆藏焉岂可当享喾之时而屏置
之乎盖禘祫所以相(阙/)者由天子诸侯之制不明先儒
或推天子之礼以说诸侯或推诸侯之礼以说天子不
知诸侯之礼有祫无禘天子之礼禘必兼祫虽其意不
主合食而率子孙以共尊一帝自然当合食矣礼曰天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WYG1381-0713a.png
子犆礿祫禘祫尝祫烝则是天子祫祭随时皆用也其
辩成王赐鲁天子礼乐曰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为天
子诸侯不易之大法身没而王与伯禽躬为非礼以享
周公成王贤王鲁公贤君必不至是以鲁颂白牡骍刚
推之则记礼者之过也禘者殷诸侯之盛祭周公定为
不王不禘之法故以礿代之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
王室故命鲁以殷诸侯之盛礼祀周公以示不臣周公
之意故牲用白牡白牡者殷牲也骍刚者鲁公之牲也
辩成王赐鲁天子礼乐曰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为天
子诸侯不易之大法身没而王与伯禽躬为非礼以享
周公成王贤王鲁公贤君必不至是以鲁颂白牡骍刚
推之则记礼者之过也禘者殷诸侯之盛祭周公定为
不王不禘之法故以礿代之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
王室故命鲁以殷诸侯之盛礼祀周公以示不臣周公
之意故牲用白牡白牡者殷牲也骍刚者鲁公之牲也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WYG1381-0713b.png
又可见鲁公以下皆合食于太庙而礼秩初未尝敢同
于周公又以春秋推之则亦非常岁之祀成王斟酌礼
意盖如此而非有祭文王为所自出之礼如或者之云
也其禘于群公之庙则后世始僭之然晋亦有禘盖文
公有勋劳于王室欲效鲁禘祭而请于天子故得用之
也若夫东周诸侯为所自出之王立庙称周庙如鲁与
郑是也然止谓之周庙不敢以祖庙称之诸侯不敢祖
天子也然则子孙亦不敢与享于庙单祭所自出而已
于周公又以春秋推之则亦非常岁之祀成王斟酌礼
意盖如此而非有祭文王为所自出之礼如或者之云
也其禘于群公之庙则后世始僭之然晋亦有禘盖文
公有勋劳于王室欲效鲁禘祭而请于天子故得用之
也若夫东周诸侯为所自出之王立庙称周庙如鲁与
郑是也然止谓之周庙不敢以祖庙称之诸侯不敢祖
天子也然则子孙亦不敢与享于庙单祭所自出而已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WYG1381-0713c.png
祭用生者之禄则亦用诸侯之礼而已若鲁既得禘于
周公之庙则周庙亦应用禘禘必有配则固宜于文王
庙以周公配也若据赵氏则鲁本无文王庙止于周公
庙祭文王临期立文王主与尸而祭之此于礼意实不
相似若以为有文王庙则是于文王庙迎尸以入周公
庙以父就子以尊就卑必不然也鲁之郊大雩则平王
之世惠公请之是矣然郊祀苍帝而三望虽僭而犹未
敢尽同于王室也盖以鲁有天子礼乐为成王赐者本
周公之庙则周庙亦应用禘禘必有配则固宜于文王
庙以周公配也若据赵氏则鲁本无文王庙止于周公
庙祭文王临期立文王主与尸而祭之此于礼意实不
相似若以为有文王庙则是于文王庙迎尸以入周公
庙以父就子以尊就卑必不然也鲁之郊大雩则平王
之世惠公请之是矣然郊祀苍帝而三望虽僭而犹未
敢尽同于王室也盖以鲁有天子礼乐为成王赐者本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WYG1381-0713d.png
明堂位祭统以为惠公所请者出吕氏春秋鲁郑周庙
晋有禘祀见左传先生以经證经而折衷百氏之说多
如此其辩说诗之失以为古者重声教故采风以观所
被之浅深然今三百篇有出于大师所采者周南召南
是也有录于史官而非大师所采者豳风及周大夫所
作是也其馀诸国风多是东迁以后之作率皆诸国史
官所自记录方周之盛美刺不兴汉广江沱诸诗虽足
见诸侯之美而风化之原实系于周其后天子不能统
晋有禘祀见左传先生以经證经而折衷百氏之说多
如此其辩说诗之失以为古者重声教故采风以观所
被之浅深然今三百篇有出于大师所采者周南召南
是也有录于史官而非大师所采者豳风及周大夫所
作是也其馀诸国风多是东迁以后之作率皆诸国史
官所自记录方周之盛美刺不兴汉广江沱诸诗虽足
见诸侯之美而风化之原实系于周其后天子不能统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WYG1381-0714a.png
一诸侯善恶皆无与于周故不(阙/)美刺皆谓之变风以
其不系于二南而各自为风也周礼王巡守则大史大
师同车又其官属所掌皆有世系之说方采诗之时大
师掌其事而大史录其时世及巡守礼废大师不复采
诗而后诸国之诗皆其国史所自记录以考见风俗盛
衰政治得失若左传于高克之事则曰郑人为之赋清
人庄姜之事则曰卫人为之赋硕人必有所据矣
序曰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
其不系于二南而各自为风也周礼王巡守则大史大
师同车又其官属所掌皆有世系之说方采诗之时大
师掌其事而大史录其时世及巡守礼废大师不复采
诗而后诸国之诗皆其国史所自记录以考见风俗盛
衰政治得失若左传于高克之事则曰郑人为之赋清
人庄姜之事则曰卫人为之赋硕人必有所据矣
序曰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WYG1381-0714b.png
咏情性以讽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是说诗者不
可不辩采诗之时世也黍离降为国风此时王泽犹未
竭也故人民忠爱其君犹能若此其后听者既玩而言
者亦厌遂与之相忘则虽国风亦不可复见至此则书
契以来文治之迹始刬绝矣以时考之国风止于泽陂
在顷王之世当鲁文公之时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故说诗者尚论其世也先生经学自得之说为多以其
书不大传故掇其关于体要者著之当是时唯临川吴
可不辩采诗之时世也黍离降为国风此时王泽犹未
竭也故人民忠爱其君犹能若此其后听者既玩而言
者亦厌遂与之相忘则虽国风亦不可复见至此则书
契以来文治之迹始刬绝矣以时考之国风止于泽陂
在顷王之世当鲁文公之时故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故说诗者尚论其世也先生经学自得之说为多以其
书不大传故掇其关于体要者著之当是时唯临川吴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WYG1381-0714c.png
文正公辩学正谊尽通诸经最为知先生者常拜集贤
之命至扬而还养病九江濂溪书院见先生所著易
学滥觞春秋指要心大善之题其卷端曰楚望父之著
经也其志可谓善矣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法盖将前
无古而后无今又得六经辨释补注观之谓学者曰今
人无能如黄楚望者孟子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
也楚望其人乎亦为序以归之其略曰楚望贫而力学
读易春秋周官礼记为之辨释补注弘纲要义昭揭其
之命至扬而还养病九江濂溪书院见先生所著易
学滥觞春秋指要心大善之题其卷端曰楚望父之著
经也其志可谓善矣易欲明象春秋欲明书法盖将前
无古而后无今又得六经辨释补注观之谓学者曰今
人无能如黄楚望者孟子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
也楚望其人乎亦为序以归之其略曰楚望贫而力学
读易春秋周官礼记为之辨释补注弘纲要义昭揭其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WYG1381-0714d.png
大而不遗其小究竟谨审灼有真见先儒旧说可信者
拳拳尊信不敢轻肆臆说以相是非用工深用意厚以
予所见明经之士未有能及之者也晚年见此宁不为
之大快乎予叹美之不足因以谂于学者盖必于诸经
沈潜反覆然后有以见其用工之不易用意之不苟云
然先生雅自慎重其学未尝轻与人言以为其人学不
足以明圣人之心志不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则虽与之
言终日无益也学士李公溉之使还过九江请先生于
拳拳尊信不敢轻肆臆说以相是非用工深用意厚以
予所见明经之士未有能及之者也晚年见此宁不为
之大快乎予叹美之不足因以谂于学者盖必于诸经
沈潜反覆然后有以见其用工之不易用意之不苟云
然先生雅自慎重其学未尝轻与人言以为其人学不
足以明圣人之心志不以六经明晦为己任则虽与之
言终日无益也学士李公溉之使还过九江请先生于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WYG1381-0715a.png
濂溪书院会寓(阙/)缙绅之士躬定师弟子礼(阙/) 山
受一经之学又将经纪先生家为子孙计先生谢曰以
君之才辍期岁之功何经不可明然亦不过笔授其义
而已若予则于艰苦之馀乃能有见吾非邵子不敢以
二十年林下期君也李学士为之叹息而去或谓先生
幸经道以明于已而又閟于人如此岂无不传之惧乎
先生曰圣经兴废上关天运子以为区区人力所致乎
德化县令王君子翼请刋补注藏先生家先生犹慎重
受一经之学又将经纪先生家为子孙计先生谢曰以
君之才辍期岁之功何经不可明然亦不过笔授其义
而已若予则于艰苦之馀乃能有见吾非邵子不敢以
二十年林下期君也李学士为之叹息而去或谓先生
幸经道以明于已而又閟于人如此岂无不传之惧乎
先生曰圣经兴废上关天运子以为区区人力所致乎
德化县令王君子翼请刋补注藏先生家先生犹慎重
卷五十一 第 17b 页 WYG1381-0715b.png
之非其人不传也荐经寇乱故宅为墟遗书之存者鲜
矣悲夫先生宁使其学不传于后终不肯自枉以授诸
人是故能以数十年之勤尽究诸经于阙塞之馀而不
能使圣人之心大明于天下后世盖其道若是也岂非
天乎昔者吾夫子赞易删诗定书正礼乐修春秋将以
为百王大典遭秦焚书灭学帝王经世之法遂斩然湣
绝于斯时盖自开辟以来宇宙横分一大变也郑康成
当专门固陋之世以一家之学纂释群经具著成就孔
矣悲夫先生宁使其学不传于后终不肯自枉以授诸
人是故能以数十年之勤尽究诸经于阙塞之馀而不
能使圣人之心大明于天下后世盖其道若是也岂非
天乎昔者吾夫子赞易删诗定书正礼乐修春秋将以
为百王大典遭秦焚书灭学帝王经世之法遂斩然湣
绝于斯时盖自开辟以来宇宙横分一大变也郑康成
当专门固陋之世以一家之学纂释群经具著成就孔
卷五十一 第 18a 页 WYG1381-0715c.png
颖达考覈百家大明郑义虽于圣人之道无闻而博古
穷经斯以勤矣自是四百馀年习为定论至宋清江刘
原父始以聪明博洽之资据经考礼欲尽排周秦以来
传注之失宋代经学之盛刘公实张之及子朱子出而
群言有所折衷遂定于一犹吾夫子之志(阙/) 子于
易简其辞微其义将使学者皆得自致于经晚岁犹拳
拳礼学而弗克论著其成书贵阙疑而又深疑古今文
之异体春秋独得书法废失之由折衷诸传各极其当
穷经斯以勤矣自是四百馀年习为定论至宋清江刘
原父始以聪明博洽之资据经考礼欲尽排周秦以来
传注之失宋代经学之盛刘公实张之及子朱子出而
群言有所折衷遂定于一犹吾夫子之志(阙/) 子于
易简其辞微其义将使学者皆得自致于经晚岁犹拳
拳礼学而弗克论著其成书贵阙疑而又深疑古今文
之异体春秋独得书法废失之由折衷诸传各极其当
卷五十一 第 18b 页 WYG1381-0715d.png
矣而门人学者于二经师说不敢有所发明故君子论
古今经注以为自朱子诗集传之外俱不无遗憾也先
生乃欲以近代理明义精之学用汉儒博物考古之功
加以精思没身而止此盖吴公所谓前无古而后无今
者也呜呼其遂不传也与汸始拜先生于其门请问治
经之要先生念其远来不以为不可教告之曰在致思
而已然不尽悟传注之失则亦不知所以为思也请问
致思之道先生曰当以一事为例礼女有五不娶其一
古今经注以为自朱子诗集传之外俱不无遗憾也先
生乃欲以近代理明义精之学用汉儒博物考古之功
加以精思没身而止此盖吴公所谓前无古而后无今
者也呜呼其遂不传也与汸始拜先生于其门请问治
经之要先生念其远来不以为不可教告之曰在致思
而已然不尽悟传注之失则亦不知所以为思也请问
致思之道先生曰当以一事为例礼女有五不娶其一
卷五十一 第 19a 页 WYG1381-0716a.png
为丧父长子注曰无所授命近代说者曰盖丧父而无
兄者也女之丧父无兄者多矣何罪而见绝于人如此
其非先王之意明矣姑以此思之或二三年或七八年
倘得其说则知先儒说经其已通者未必皆当其未通
者未尝不可致思也汸退而思之女之丧父无兄者诚
不当与逆乱刑疾之子同弃于世久之乃得其说曰此
盖宋桓夫人许穆夫人之类尔故曰无所受命注犹未
失也若丧父而无兄则期功之亲皆得为主之矣尝以
兄者也女之丧父无兄者多矣何罪而见绝于人如此
其非先王之意明矣姑以此思之或二三年或七八年
倘得其说则知先儒说经其已通者未必皆当其未通
者未尝不可致思也汸退而思之女之丧父无兄者诚
不当与逆乱刑疾之子同弃于世久之乃得其说曰此
盖宋桓夫人许穆夫人之类尔故曰无所受命注犹未
失也若丧父而无兄则期功之亲皆得为主之矣尝以
卷五十一 第 19b 页 WYG1381-0716b.png
质于先生先生曰子能如是求之甚善然六经疑义若
此者众矣当务完养而慎思之母轻发遂授以求春秋
之要曰楚杀其大夫得臣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百四
十三年之内夫人姜氏如齐师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
百四十三年之外汸思之经岁不得其说先生为易置
其语曰夫人姜氏如齐师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百四
十二年之内楚杀其大夫得臣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
百四十二年之外汸盖自是始达春秋笔削之权乃知
此者众矣当务完养而慎思之母轻发遂授以求春秋
之要曰楚杀其大夫得臣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百四
十三年之内夫人姜氏如齐师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
百四十三年之外汸思之经岁不得其说先生为易置
其语曰夫人姜氏如齐师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百四
十二年之内楚杀其大夫得臣此书法也当求之于二
百四十二年之外汸盖自是始达春秋笔削之权乃知
卷五十一 第 20a 页 WYG1381-0716c.png
先生于六经之学以其所自得而教人者盖如此惟易
所谓象外之象则有不可得而尽闻者呜呼悲夫有遗
恨矣谨述先生世家文行大槩与其经学复古之功如
右伏惟立言君子以当世斯文为己任者尚克表章之
至正十有二年十有一月朔学生新安赵汸状
史母程氏传 袁觕
呜呼余尝得三卯录读之蜀祸之惨诚不忍言也夫朱祀
孙之死而复生也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
所谓象外之象则有不可得而尽闻者呜呼悲夫有遗
恨矣谨述先生世家文行大槩与其经学复古之功如
右伏惟立言君子以当世斯文为己任者尚克表章之
至正十有二年十有一月朔学生新安赵汸状
史母程氏传 袁觕
呜呼余尝得三卯录读之蜀祸之惨诚不忍言也夫朱祀
孙之死而复生也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
卷五十一 第 20b 页 WYG1381-0716d.png
刺之乃积其尸至莫疑不死复刺之祀孙尸积于下莫
刺者偶不及尸血淋漓入祀孙口夜半始苏匍匐入林
薄匿他所后出蜀为枢密使尝袒示人未尝不泣下贺
靖权成都录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呜呼
推是考之盖可悲者蜀眉州史氏由唐吏部侍郎俨从
僖宗幸蜀因家焉其先墓在青神将二十世宋氏号名
族其出蜀也今唯居湖州一房读其遗事益悲之史母
程夫人苏文忠公之母之族也夫人将携其家下峡江
刺者偶不及尸血淋漓入祀孙口夜半始苏匍匐入林
薄匿他所后出蜀为枢密使尝袒示人未尝不泣下贺
靖权成都录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呜呼
推是考之盖可悲者蜀眉州史氏由唐吏部侍郎俨从
僖宗幸蜀因家焉其先墓在青神将二十世宋氏号名
族其出蜀也今唯居湖州一房读其遗事益悲之史母
程夫人苏文忠公之母之族也夫人将携其家下峡江
卷五十一 第 21a 页 WYG1381-0717a.png
以橐金腰缠之兵暴至伏林莽与邻妪谋曰输金果可
生吾儿无资不复能出蜀史宗诚无噍类矣纵得生旦
夕兵复至亦决死均死死以全史儿诚不恨妪见身死
为吾出腰中金告儿使速走须臾兵果执母谢以实亡
金遂遇害翼日妪语于邻告史氏儿儿甫十三从草野
得尸如其言窆以归且亟图其象识曰史光母年五十
有四嘉熙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申时死兵难儿遂东南
来占籍湖州刻意自奋以右科为浙东兵马钤辖钤辖
生吾儿无资不复能出蜀史宗诚无噍类矣纵得生旦
夕兵复至亦决死均死死以全史儿诚不恨妪见身死
为吾出腰中金告儿使速走须臾兵果执母谢以实亡
金遂遇害翼日妪语于邻告史氏儿儿甫十三从草野
得尸如其言窆以归且亟图其象识曰史光母年五十
有四嘉熙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申时死兵难儿遂东南
来占籍湖州刻意自奋以右科为浙东兵马钤辖钤辖
卷五十一 第 21b 页 WYG1381-0717b.png
生子圭文嘉定儒学教授嘉定生子台孙介喜孙台孙
儒术通吏文复有子几人而史氏繇嘉熙至于今且四
传矣噫蜀繇秦帝入中夏至于宋凡一千五百馀年文
物大盛绝不知有兵革一旦扫削殆尽迄今百馀年遗
墟败棘郡县降废几半可哀也已可哀也已
赞曰妇人内德不出门房中歌废战国而下俱不幸以
著非得已也讳莫甚于死从容反复烈士犹难之况士
女乎欧阳公传断臂妇人以愧冯道夫人以死传宗承
儒术通吏文复有子几人而史氏繇嘉熙至于今且四
传矣噫蜀繇秦帝入中夏至于宋凡一千五百馀年文
物大盛绝不知有兵革一旦扫削殆尽迄今百馀年遗
墟败棘郡县降废几半可哀也已可哀也已
赞曰妇人内德不出门房中歌废战国而下俱不幸以
著非得已也讳莫甚于死从容反复烈士犹难之况士
女乎欧阳公传断臂妇人以愧冯道夫人以死传宗承
卷五十一 第 22a 页 WYG1381-0717c.png
平世泽于是乎见作史者乌得废诸
平蜀传
江邑世𨽻渝郡元末兵乱群雄角逞(至正十/二年)全蜀为伪
夏主明玉珍所据渝即夏都江邑为伪畿甸邑未几珍
殂子升嗣岁辛亥(伪夏开/熙五年)实我太祖高皇帝金陵登极
之四年也时已削平群雄混一疆宇惟明氏依违弗决
正月乙亥太祖乃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
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暨平
平蜀传
江邑世𨽻渝郡元末兵乱群雄角逞(至正十/二年)全蜀为伪
夏主明玉珍所据渝即夏都江邑为伪畿甸邑未几珍
殂子升嗣岁辛亥(伪夏开/熙五年)实我太祖高皇帝金陵登极
之四年也时已削平群雄混一疆宇惟明氏依违弗决
正月乙亥太祖乃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
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暨平
卷五十一 第 22b 页 WYG1381-0717d.png
章杨璟等率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颍川侯兵趋隆
州五月丙辰汤和师发夔州攻瞿塘以江水暴涨驻大
溪口己未傅友德兵至汉江阻水未渡造舟以济己卯
至汉州欲以军中消息达汤和而山川悬隔卒莫能通
适水涨乃以木牌数千书克阶文岁月投汉江顺流而
下守者见之为之解体六月壬午友德攻汉州守将向
大亨悉兵出战败走进克汉州先是夏人闻王师将至
悉众守三峡及阶文失守乃分瞿塘守兵以援汉州及
州五月丙辰汤和师发夔州攻瞿塘以江水暴涨驻大
溪口己未傅友德兵至汉江阻水未渡造舟以济己卯
至汉州欲以军中消息达汤和而山川悬隔卒莫能通
适水涨乃以木牌数千书克阶文岁月投汉江顺流而
下守者见之为之解体六月壬午友德攻汉州守将向
大亨悉兵出战败走进克汉州先是夏人闻王师将至
悉众守三峡及阶文失守乃分瞿塘守兵以援汉州及
卷五十一 第 23a 页 WYG1381-0718a.png
至而城已下矣逆战败走两川大震丙戌太祖以汤和
师久逗遛赐诏责之廖永忠闻命奋起率兵先进会得
木牌于江和亦进兵自白盐山伐木通道以趋夔州守
将飞天张整众逆战大败退走而出峡水急又阻于铁
索飞桥舟莫可进永忠乃密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踰
山渡关以出其上流夏人不之觉也度其将至乃夜率
精锐分水陆为二军而攻之遂克其陆寨舁舟者出上
下夹击大破之擒斩无算遂入夔明日汤和兵至乃各
师久逗遛赐诏责之廖永忠闻命奋起率兵先进会得
木牌于江和亦进兵自白盐山伐木通道以趋夔州守
将飞天张整众逆战大败退走而出峡水急又阻于铁
索飞桥舟莫可进永忠乃密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踰
山渡关以出其上流夏人不之觉也度其将至乃夜率
精锐分水陆为二军而攻之遂克其陆寨舁舟者出上
下夹击大破之擒斩无算遂入夔明日汤和兵至乃各
卷五十一 第 23b 页 WYG1381-0718b.png
分兵约会重庆丙申永忠舟师自夔州乘胜直抵重庆
是日次铜锣峡明升等大惧欲奔成都其母彭氏泣止
之曰事势如此往亦无益况此城之兵胆破心悸区区
城守死伤必多不如早降以免锋镝也乃遣使纳款请
降永德以汤和师未至辞不受癸卯汤和兵至乃合驻
朝天门升面缚衔璧与母彭氏及诸臣以降东川底定
江邑遂入王朝仍𨽻重庆七月庚申傅友德兵围成都
伪丞相戴寿及知院向大亨等驱象载甲士出战友德
是日次铜锣峡明升等大惧欲奔成都其母彭氏泣止
之曰事势如此往亦无益况此城之兵胆破心悸区区
城守死伤必多不如早降以免锋镝也乃遣使纳款请
降永德以汤和师未至辞不受癸卯汤和兵至乃合驻
朝天门升面缚衔璧与母彭氏及诸臣以降东川底定
江邑遂入王朝仍𨽻重庆七月庚申傅友德兵围成都
伪丞相戴寿及知院向大亨等驱象载甲士出战友德
卷五十一 第 24a 页 WYG1381-0718c.png
中流矢益奋锐进击大败其兵会得重庆报寿等遂请
降友德接兵入自东门壬戌遣兵徇下州郡未附者八
月甲子周德兴兵下保宁蜀地悉定乙丑明升至京师
赐爵归义侯赏赉甚厚九月乙未和等班师还京上所
佩印绶并所得蜀金印冠冕仪仗及路府州县宣慰宣
抚之数官吏将士牛马等类太祖颁赏有差盖自出师
至此凡九阅月尔臣彝曰大哉皇灵其丕显乎古者明
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王师伐蜀拯民
降友德接兵入自东门壬戌遣兵徇下州郡未附者八
月甲子周德兴兵下保宁蜀地悉定乙丑明升至京师
赐爵归义侯赏赉甚厚九月乙未和等班师还京上所
佩印绶并所得蜀金印冠冕仪仗及路府州县宣慰宣
抚之数官吏将士牛马等类太祖颁赏有差盖自出师
至此凡九阅月尔臣彝曰大哉皇灵其丕显乎古者明
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王师伐蜀拯民
卷五十一 第 24b 页 WYG1381-0718d.png
水火昭义(阙/)哉古者征西将士多不利光武屡陨元戎
宋祖两川反覆视今中山颍川之师风行电逐无一矢
只轮之衄诚帝王之师以全取胜哉征伐之烈振古所
无也薄海内外罔不康乂迄今用休是皆高皇开天列
圣抚运之所被也于戏贲隙照者仰大明饮勺流者思
沧海矧我蜀人
韩娥传 明刘惟德
娥姓韩元四川盐运司副使韩新泽之孙处士韩成之
宋祖两川反覆视今中山颍川之师风行电逐无一矢
只轮之衄诚帝王之师以全取胜哉征伐之烈振古所
无也薄海内外罔不康乂迄今用休是皆高皇开天列
圣抚运之所被也于戏贲隙照者仰大明饮勺流者思
沧海矧我蜀人
韩娥传 明刘惟德
娥姓韩元四川盐运司副使韩新泽之孙处士韩成之
卷五十一 第 25a 页 WYG1381-0719a.png
女也母王氏生娥于元至正乙酉娥甫三岁失怙七岁
失恃鞠于叔父韩立遭元季之乱岁丙申盗贼蜂起劫
夺货财掳掠妇女无所惮叔母杜氏度娥不能自保密
谓娥曰我夫妇老矣汝年十二必遭寇手吾不忍视汝
受掠吾制男子衣裳汝可服之寇知汝男或可免叔父
又哭曰汝本故官之孙吾鞠汝恤汝愿汝有家不幸至
此时也命也汝宜自裁娥受叔母教即易其服总其角
旦日往拜叔母曰而今而后或违母训有死无二岂忍
失恃鞠于叔父韩立遭元季之乱岁丙申盗贼蜂起劫
夺货财掳掠妇女无所惮叔母杜氏度娥不能自保密
谓娥曰我夫妇老矣汝年十二必遭寇手吾不忍视汝
受掠吾制男子衣裳汝可服之寇知汝男或可免叔父
又哭曰汝本故官之孙吾鞠汝恤汝愿汝有家不幸至
此时也命也汝宜自裁娥受叔母教即易其服总其角
旦日往拜叔母曰而今而后或违母训有死无二岂忍
卷五十一 第 25b 页 WYG1381-0719b.png
不念吾叔母言甘受寇辱求苟活耶未几果为寇掳问
韩娥姓名娥曰我韩关保也遂与负戈而往后遇万户
王起岩见而怜之以与千户罗甲甲蜀之叙南人也抚
之如已子与征云南自云南复归叙南娥在师旅中与
人和睦或有与之嬉戏即正色曰韩关保不能閒戏恐
官长怪责无益也每遇祈寒未尝怨咨暑雨未尝裸浴
至夜则和衣而卧卧常后起常先人问其故曰恐家务
不办乃尔自是甲有军旅之事事无大小娥皆勉力为
韩娥姓名娥曰我韩关保也遂与负戈而往后遇万户
王起岩见而怜之以与千户罗甲甲蜀之叙南人也抚
之如已子与征云南自云南复归叙南娥在师旅中与
人和睦或有与之嬉戏即正色曰韩关保不能閒戏恐
官长怪责无益也每遇祈寒未尝怨咨暑雨未尝裸浴
至夜则和衣而卧卧常后起常先人问其故曰恐家务
不办乃尔自是甲有军旅之事事无大小娥皆勉力为
卷五十一 第 26a 页 WYG1381-0719c.png
之无斯须惰容甲矜其勤谨间与之酒辞曰关保天性
不能饮饮辄病甲益重之娥尤兢兢业业惟恐有失而
违叔母训出入军中一十二年人皆不能窥测又善以
父事甲故甲信而不疑甲尝谓人曰我之关保干蛊之
子也为之婚娶冀其成立娥不得已从而百计避之妇
诉其父母父母责娥夫妇不睦娥犹隐讳不言一日娥
从王万户自叙南之成都计事娥微行至城东度缘桥
物色得叔父母已不能识娥矣娥具以实告指额上刀
不能饮饮辄病甲益重之娥尤兢兢业业惟恐有失而
违叔母训出入军中一十二年人皆不能窥测又善以
父事甲故甲信而不疑甲尝谓人曰我之关保干蛊之
子也为之婚娶冀其成立娥不得已从而百计避之妇
诉其父母父母责娥夫妇不睦娥犹隐讳不言一日娥
从王万户自叙南之成都计事娥微行至城东度缘桥
物色得叔父母已不能识娥矣娥具以实告指额上刀
卷五十一 第 26b 页 WYG1381-0719d.png
伤痕仰天痛哭叔父亦哀其艰苦将以白金赎之王万
户谓娥叔父曰是子罗甲之(阙/) 为尔之女侄事闻
有司召媪视之媪曰室女也万户乃受白(阙/) 叔父
以娥归戍士马复宗生男一人女二人娥夫妇继殁而
男(阙/) 洪武奄有全蜀王万户入京朝授礼部郎中
致仕还蜀以闻于蜀(阙/) 召见赐宝钞五锭褒之士君
子多为诗文褒美永乐七年冬十一月余使蜀方外士
韩太和立之子娥之弟也以其详诣余诵之余喜娥之
户谓娥叔父曰是子罗甲之(阙/) 为尔之女侄事闻
有司召媪视之媪曰室女也万户乃受白(阙/) 叔父
以娥归戍士马复宗生男一人女二人娥夫妇继殁而
男(阙/) 洪武奄有全蜀王万户入京朝授礼部郎中
致仕还蜀以闻于蜀(阙/) 召见赐宝钞五锭褒之士君
子多为诗文褒美永乐七年冬十一月余使蜀方外士
韩太和立之子娥之弟也以其详诣余诵之余喜娥之
卷五十一 第 27a 页 WYG1381-0720a.png
贞烈且孝作韩娥传
刘生曰韩娥少孤遭时多艰受叔母一言微服处军中
一纪人莫辨其为女譬之执玉驰马马骤而玉不坠捧
盈升车车摇而盈不溢善于执捧故也亦由洞洞属属
之心坚似金石故能保其身归于马氏娥有三善焉智
也贞也孝也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娥之谓也
清风先生传 前人
先生姓杨名学可其先世居蜀之新都(阙/)相传为关西
刘生曰韩娥少孤遭时多艰受叔母一言微服处军中
一纪人莫辨其为女譬之执玉驰马马骤而玉不坠捧
盈升车车摇而盈不溢善于执捧故也亦由洞洞属属
之心坚似金石故能保其身归于马氏娥有三善焉智
也贞也孝也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娥之谓也
清风先生传 前人
先生姓杨名学可其先世居蜀之新都(阙/)相传为关西
卷五十一 第 27b 页 WYG1381-0720b.png
夫子杨震之后至处士某其裔也有隐德弗仕惟读书
教子乡闾称为善士先生其子也自丱角好语孟书既
长就学从乡先生某受诗书春秋三经学既通丁元季
世海内震动四郊多垒先生知蜀不能居乃遁入云南
之昆明邑昆明士君子闻先生来争设皋比席以延之
先生讲论六经开陈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尝
谓帝王自有真不可僭窃以取荼毒由是名公贵人闻
先生之言皆守其分大夫士服先生之训咸知其义故
教子乡闾称为善士先生其子也自丱角好语孟书既
长就学从乡先生某受诗书春秋三经学既通丁元季
世海内震动四郊多垒先生知蜀不能居乃遁入云南
之昆明邑昆明士君子闻先生来争设皋比席以延之
先生讲论六经开陈二帝三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尝
谓帝王自有真不可僭窃以取荼毒由是名公贵人闻
先生之言皆守其分大夫士服先生之训咸知其义故
卷五十一 第 28a 页 WYG1381-0720c.png
多敬事先生而心实忌之先生亦知西南夷不可齐以
礼又不可屈已以从夷俗寻归西蜀遭遇明氏强盛以
国子助教逼之先生辞不就职至以法挟之先生坚以
抱疾杜门自守逮乎圣朝混一海宇先生与故官宿儒
计偕赴京师诉老疾辞归蜀蜀之士知先生道学之明
执经座下者无虚日先生随其才而教之皆有造就由
是先生之师道益彰彰于远近矣未几蜀邸就封崇儒
重道乃召先生为蜀中士子矜式士子多跻显官尽忠
礼又不可屈已以从夷俗寻归西蜀遭遇明氏强盛以
国子助教逼之先生辞不就职至以法挟之先生坚以
抱疾杜门自守逮乎圣朝混一海宇先生与故官宿儒
计偕赴京师诉老疾辞归蜀蜀之士知先生道学之明
执经座下者无虚日先生随其才而教之皆有造就由
是先生之师道益彰彰于远近矣未几蜀邸就封崇儒
重道乃召先生为蜀中士子矜式士子多跻显官尽忠
卷五十一 第 28b 页 WYG1381-0720d.png
相国王知先生有德赐田宅于国之大安门外驷马桥
北俾先生有终身之乐(阙/) 流水画桥题柱客清风精
舍读书人一十四字列于先生之门士子从学者皆称
为清风先生(阙/)郡顾禄篆书清风精舍扁于室且为文
以记大夫士歌诗褒美永乐七年冬十一月余奉使来
蜀道经其门得拜先生函丈前入门则喜松竹满园芳
菲绕蹊有隐者之趣焉升堂则喜诗书盈案琴瑟在前
有长者之风焉又爱温如昆山片玉者仲子也秀若桂
北俾先生有终身之乐(阙/) 流水画桥题柱客清风精
舍读书人一十四字列于先生之门士子从学者皆称
为清风先生(阙/)郡顾禄篆书清风精舍扁于室且为文
以记大夫士歌诗褒美永乐七年冬十一月余奉使来
蜀道经其门得拜先生函丈前入门则喜松竹满园芳
菲绕蹊有隐者之趣焉升堂则喜诗书盈案琴瑟在前
有长者之风焉又爱温如昆山片玉者仲子也秀若桂
卷五十一 第 29a 页 WYG1381-0721a.png
林一枝者季子也茂似芝兰玉树者众孙也贵如瑚琏
圭璧者诸生也先生坐定略见辞色亹亹乎经史雍雍
乎礼让余益喜而敬曰先生少时奔迸遐方先难也命
也暮年遭遇贤王锡养老厚恩后获也命也于是乎先
生之清风远矣高节遂矣宜夫门弟子以清风先生称
之不诬矣作清风先生传
刘生曰晋徵士陶潜居柴桑里于夏月高卧北窗清风
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先生居精舍子孙(阙/) 师上论道
圭璧者诸生也先生坐定略见辞色亹亹乎经史雍雍
乎礼让余益喜而敬曰先生少时奔迸遐方先难也命
也暮年遭遇贤王锡养老厚恩后获也命也于是乎先
生之清风远矣高节遂矣宜夫门弟子以清风先生称
之不诬矣作清风先生传
刘生曰晋徵士陶潜居柴桑里于夏月高卧北窗清风
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先生居精舍子孙(阙/) 师上论道
卷五十一 第 29b 页 WYG1381-0721b.png
清风徐来焚香静坐陶然为尧舜之民视潜无愧矣
全蜀艺文志卷五十一
全蜀艺文志卷五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