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吴门杂录¶ (自动笺注)
介為舟禪師語錄卷十
侍者超修錄
*吳門雜錄
**囑卻迷泓知藏
僧家一叢林,入一保社,切究佛祖根源,了脫死
大事,始不負參學之志。
若乃為巳為人,亦須具透
關眼目,方可到徹頭徹尾田地
然後,拈一機一境
教令直下勦絕
便掀翻禪床、趯倒淨瓶、焚拂禪板、肋
下還拳、劈面便掌,恁麼喚作全體大用,亦早巳錯過
了也
不見臨濟祖師云:「吾滅後不得滅卻正法眼
藏。
」時,三聖云:「怎敢滅卻和尚正法眼藏
」師云:「巳後有
人問汝,向他道甚麼
」聖便喝,師云:「誰知正法眼藏
瞎驢滅卻
試看先德持正法。
豈若今時,不
是落在文字障裏,便迺坐殺玄要句語中。
有等
師見他後生輩寫得幾個字、畫得兩筆山水,就以聲
牢籠他,謂:「你隨老僧住住,將來不孤負汝。
引得
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一心只要付法,偶湊騙得枚拂
子,去到三家村裏說青道黃。
忽遇著個孟八郎驀頭
一問便面赤耳熱。
報國不是壓良為賤,惟將驗過
的藥、病一併拈出。
果服應效,管取四稜著地何妨
千金擔子與伊儘力肩去?
不得麻纏紙裹的樣
子,到處惹人笑。
是書此語,一任卻迷上座持去,示天
下人
**囑形山洽記室昭陽舊隱
吾有一寶秘形山,等閒莫與路人談。
消磨淨輝
地,照徹心宗指南
水國幽居養靜研窮妙義
同參
他年果熟香飄處,十字街頭任放憨。
**囑天節維那
天節維那名源中,自入海雲之室,歷嘗諸方五味
公元1546年
有年矣。
丙午秋,于報國領眾,至丁未春解制辭歸
省親
遂書囑云偈曰:
如來禪,祖師禪,拋擊聲中省悟前。
焚沐酬恩遙禮謝,
絕攀大意樹枝懸。
玄關透脫師智,妙協不同獨腳
篇。
得此香嚴真骨髓,維持正法永流傳。」
**囑且瀚澯副寺
且瀚副事名源澯,昔到方山,次任海雲副寺。
因果
罪福骨鯁氣和行履清潔,可為今時衲子中間
公元1606年
也。
一日辭去,遍參。
丙午秋來報國,入侍寮,仍兼
副事以至山僧謝院之後辭去結茆,固難以意留。
若道山僧把住放行,逢人但恁麼語。
偈曰。
離意識參同普,學絕聖凡碗脫丘。
一滴源分四大
海,三條篾束萬峰頭。
喝雷棒雨傾湫嶽,打鳳羅龍駕
鐵牛
且喜山人本色,見超師可異常流
**同住規約
馬祖百丈開闢釋氏宗規,黃檗臨濟特倡千古玄猷
所以叢林立規矩、分賓主、定賞罰,辦道安心之士
所歸焉。
邇來法門風運奢侈相習,亦不免忻厭之
半。
報國創始梁代,前茂林和尚中興之業。
自茂
去世,雖有繼美之風,而或其力未充,故席院寥落
人力星散
法屬、監院、亞圭者,結影撐持,欲起前人之
志,固乞郡邑薦紳護法居士公啟敦請山僧於五
公元1546年
初九日進院不覺睹目動念思古人曰:「安危,德也;
興亡,數也。
」而苟德,可將;苟數,可憑。
叢林規矩豈可
忽哉?
以先德煩略之誡聊述數條,以勉同住者云。
**復永寧嚴和尚
先老人去世并入之後不料種種異變異聞,雖
咫尺隔天涯。
忽接翰諭,兼讀尊刻,令人肺腑加虔。
永寧可謂卓然高出雲表禹門頭角獨伸淮東天際
欣慰欣慰
年齒衰頹六種緣慳無能振揚祖道,甚
抱愧焉。
介石弟擬遷塔,因得手札,方諳始末
餘並無
一音入耳,此一舉必是旁以勢惑之,豈可附其尾亦
張其聲耶?
陞塔之念愚意久矣,奈無物,固爾因循
美舉,幸先老人巾瓶猶傑出九峰之右也。
但考形
揀選,恐日期太促,于七八月間動得方妥。
今年
公元1607年
就,要在丁未可也
極欲圖晤,面傾夙積,因寺中向
貽荒產,役累逼迫,固不得抽身遠出。
尊意果決,不
妨輸質當先,誠恐資力兼備者難,在先人面上亦不
是非得失之虞可也
不宜緩,急就之為妙。
不盡
述,幸亮裁奪耑此草覆。
**和順先皇帝贈玉林和尚還山原韻
自古真人帝家指天指地作生涯
神光耀宇流清
韻,紫氣騰空麗彩霞。
教徹宗通傳正脈,慈弘願濟等
河沙
玉樓煙染緇衣色,覆卻金毛露牙
公元1664年
**甲辰九日後,古帆法兄吳門報國,以詩見惠
一宿而返。
思去之速,遂和,得黃字韻兼寄懷
霜老楓林落葉黃,何如籬菊晚來香?
滿庭秋色排幽
徑,擊目天涯渺去航。
意氣橫空鴻雁履,不朝深處
雲房
漫辭弘道勞心力,回挽頹風振古揚。
**甲辰小陽月,訪繼起和尚,憩落紅,覽其匾序,
幡然一新,遂口占為贈(靈岩亦名象山形勢儼然故。
鼻峰,曰「落紅」)。
靈峰卓立青霄外,三萬六千波漾中。
浩蕩胸襟廓聖
眼,千秋象顧落花紅。
公元1665年
**乙巳秋,素嚴和尚往禾請藏經,路值龍風水
丈餘,抵報國
話懷兼送別
為法裒金一剎那不辭風險洪波
傾心濟物參同
契,任願弘休道韻和。
燈破永寧千古暗,教流東海福
田多
看落吳門寺,曉載歸帆上北河
**訪豈凡金太傅
記別靈峰不昧因,乘時化現宰官身。
掌樞裁決誇明
哲,問喘和聲道民
選名高柱下史,願弘信歷法
王臣
誓深塵剎將心奉,淨穢遊行佛日新。
**寄仲將包居士
三載江城賴護心,傾懷道義重如金。
聊書短句詢幽
致,他日臨風話別音。
**題朱鳳居士夫婦真(子振寰請)
質稟陰陽生化育,根同天地歷
松山偕老無餘
事,胤子延孫奉不休
**自讚(卻迷知藏請)
謂渠是個傖漢,卻也骨力挺然
指迷者之路,而翳豁
青天;驅狂者之病,而電掣盲禪。
不將語默規矩,一
味攔腮掌與拳。
一拳拳落當門齒,報國風聲從此始。
**自讚(抱真請)
咄,是你!
曾入天童悟祖之室,一棒打不回頭後到
浪裏
通身抖擻不及只得一肩擔荷去也。
抱爾真
拘執,師爾法兮壁立
露雙鼻孔與人看,了此目前
萬事畢。
公元1666年
**丙午大年日,為吏部考功司張住漢封翁止文
居士七旬壽。
天生俊骨麒麟臘底梅花香異聞。
維嶽喬松千古
秀,景庭鶴集舞凌雲
**五日法慧禪碩
五日天中節家家扶醉客。
唯吾法慧翁,問壽于
歲長柏子松花香。
蒼翠棲雲鶴,幽林語奏篁。
明晨千樹火,照夜一眉光。
佳氣彌新斗,慶雲滿堂
**辭報國兼懷徐昭法居士
空生不覺滿頭霜,眼碧清陶徑香。
黃葉雲飛天外
去,歲寒只如常。
**又辭報國寺(寺居臥龍西首百花洲之東)
一瓢雲掛臥龍頭,三載清風載月流。
問道鐘聲歸何
處,滿庭香積百花洲
**因事自嘲
赴席吳門寺,何如走盤
光旋雖不異,役世豈能安?
水火無情急,形骸自寬
憶經來去事,莫與論心寒。
**示幻雲知客
化風雨化天,滿林春色露長涓。
有時幻出諸形
象,直教人稱自在禪
**和蜜蜂頌(并引)
宋佛慈祥禪師者,嗣法圓悟,有蜜蜂五首勒石
淹沒久矣
不意復出,於醉李金明寺掘泥土中得
之,諸方傳和者甚廣。
一日過如菴訪仝門案頭
得賞原什,其味淵深,遂次其韻。
思懷詩詠蜜蜂時,憶佛慈何日歸。
碑斷采花聲滿
地,韻聯字腳帶香飛
萬子千孫天一涯,春風花裏自排衙。
看看俱有青雲
志,隊隊成行帝家
三春花發正當時引起遊情去未離。
得中心香
足,一聲韻入益清脾。
一家和氣春光,風入煙波不忙
銳剌林間香捧
足,百花叢裏承當
西風簷下枯桐謝卻香林光竅通。
百煉金藏蜜
室,等閒一剌血流紅。
**與龍池介石登禪師
先老十周之際,某當躬叩塔頭,奈勢有不可往者
而猶有畏焉。
竊謂龍池一席乃濟宗中興之始,非汎
汎之所。
當今兒孫天下淵源由此耳。
自幻密二
歸隱之後,漸屬寂寥
幸得先和尚復振祖父之風,
公元1717年
雖遭滄桑之易,遐邇瞻光益隆。
不幸丁酉之變,家門
作祟,致有同相煎之憂。
一旦塔幢空寂,徑屬別往。
今賴賢法弟仍踵祖父之武,克紹入室之聲,德恢
墜之業,林睹抽新之條,誰不望巖而聆謦咳乎?
是有
不可往者,恐辱起家之麟也。
巍巍祖庭豈不弘正
令乎?
是有所畏也。
雖然安忍坐視旁聽,令議者罪歸
法門乎?
有謂龍池遵鐵古二和尚之式,凡同門
客禮相待
夫虛客座以待同門者,或前者偶然
而後者亦出其不意可也;若擬此為恒第,恐聞達
識者,深為法不取也。
良以祖道下衰,非人詎能
揚聲末運
區區不肖者乎?
不當諫爭
階也。
語云:「尊莫乎道,美莫乎德。
」當斯之世,雖未見
人,或于法門禮有可取者,自爾和氣攸歸。
果欲達巳
達人,庶遠恥辱也。
吾法弟和尚,幸踞既傾之岸,必回
狂瀾之波,即風雲偃化響應聲來,及門賴其光寵,緇
白慕其實歸。
不致旁觀者噱,則存沒之幸矣。
謹具先
老人供儀,遙申寸衷之至。
**仇敬居士八十
功名世壽文王直釣垂綸渭水長。
夏復春光臨醉
里,潑天雲氣
**懷灌溪李居士
應時春風猶存秋徑通。
故國懷深情去
遠,吳山望近意難窮。
煙樓撞破流芳葉,臺柏凌霄
玉驄
雲水天高一段路,不知何日論心空?
**贈大頑法姪(即舜山全居士)
莫大因緣一段事,頑空特地申冤
銅頭鐵額蒿枝
拂,從此禪流濟北源。
**送同門嚴法弟旋荊谿永寧寺
片帆纔掛秋江上,千里歸音振海濤
肩拍禹門空裏
過,射州城佛頭高。
公元1666年
**臘月初六日為董耀庭居士七袟
冬日雲開萬丈天,一光東照羅仙
皓歌誰謂商山
隱,角里偏居向白蓮
溪上風清似鶴,壺中月掛
如弦
談空實相從心悟,不學人間寐語禪。
**付囑都門普濟林覺監院
黃檗百丈馬祖一喝三日耳聾不覺吐舌睦州
識得臨濟必成大樹陰覆天下人所以千古之下,獨
濟北宗風,而機辯奪群,傑出人表
至我天童師翁,
白棒掀天繁衍中外龍池先師,激空禹浪,雷轟普濟
平地聲騰。
唯覺幻監院去華存實,抱逸青標深藏
角,豈同點額之流
偈曰:
密移玅用大雄峰,覿面全提箭拄鋒。
傳此繼吾正法
眼,莫教滅卻瞎驢宗。」
**自讚(永濟長老請)
兩眉橫劍,雙眼一天
胸壑虛浩,口海流禪。
機拔利鈍
棒埽廉涎。
是聖是凡末位恒沙不與齊肩
**又讚(覺幻監院請)
普濟堂前露本懷棒頭一擊禹門雷。
衝開碧落千尋
浪,敕點飛龍九垓
**送永濟長老廣寧二首已酉
路出關山浩然宗風獨立正人天。
蹋翻三級禹門
浪,源化東流百川
送子歸程萬里還,春帆高挂水雲間
杖頭撥轉西來
意,正祖風規一笑顏。
**寄盛京國子殿下
擊目天涯只咫間,遼陽秀氣結千山
王公古產英靈
地,玉葉金枝第一班。
**寄北直天台寺宗極長老
遞燈吹卻較千差,暗地光生克家
焚鈔獨輸宗正
眼,意超言外笑拈華。
**贈中山石舸法姪繼師之席
開辟中山石船一帆雲挂濟無邊
載歸湖海風流
客,拋出金剛圈子禪。
**為楞嚴當家道充禪碩壽
梅開玉樹滿庭芳,二月春風露香
目送雲岑隹氣
象,青林紫霞光。
**酬華嚴寺雙樹雪林老師原韻
談吐如風豈易求,鶴形松骨逼人眸。
百城參罷華嚴
室,雙樹林高萬壽樓。
南澗久膺心法印,罄山相契箭
鋒投。
而今弗覺輕攜杖,重整詩懷句絕流。
**酬本山深秀堂人素師原韻
松陵古寺雲巔,邀我鐘聲煙雨前。
法說應心無所
住,花香優缽太虛懸。
深秀開三徑,位襲單傳
五天
問道人從橋上過,橋流水定素如淵
*行狀
永寧同門法弟行淵述
師諱行舟字介為別號扣寂,楚之沔陽州趙氏子。
諱世節號季明,母杜氏世服儒業
於十一歲喪母,
廢學,出至黃安縣東林寺矢志脫塵,禮純心師薙染
十八歲隨師伯童山參方,歷吳越,間習經論之學,五
年間潛通教典
志意高遠不甘語言文字埋沒
此生
聞天童密老和尚宗風大振,亟往謁。
值童上堂
下座,師隨入方丈,便問:「今日上堂如何
」童云:「下座
了也
你見個甚麼道理
」師云:「乞和尚指示
童便棒。
禮退,疑情頓起。
一日,又入方丈,問:「虛空粉碎,大地平
沉,十方諸佛向什麼安身立命
童便棒,云:「你只今
什麼安身立命
」師從此愈加疑悶
偶閱高峰
錄,見萬法歸一公案,參年餘
圓具後,尋辭出山,之龍
華瑞白和尚一見忻然,即送進堂。
堂中規條嚴整,正
遂師意。
從此晝夜苦參不惜身命,𠻳症極危亦不放
參。
一夕二板飲茶放手茶甌忽然會得日午
三更意旨
舉「萬法歸一一歸何處」,至一古今公案
了了無疑
師既證徹,不自表暴。
解制後,復上天童。
還十餘年,老和尚每見,甚恰意,心器重之。
續因費和
尚住金粟,師輒往就。
冬結制,安兩序職事尚缺知客
忽見師,費大喜,曰:「有這位好知客在,如何失錯
即命
兩序知客寮
費曰:「汝久住天童一應規條惟汝練
達,今金粟務要悉炤行事
」師一味平等未幾辭職,同
師伯江陰結茅
數載,緇白瞻風,剃度頗多,時與張
靜涵居士契厚
雪嶠大師雲門座下弟子
大歇招師進雲門
師至,大師示寂
請師為典客
營葬、造塔一應後事多屬師任。
然大師生平呵佛
罵祖、眼空宇內,會下英俊極多。
見師,必推師為老參
熟諳法門紀綱
從容荷負不辭繁劇督理叢林,樹
窣堵雲門辨才古塔之旁竟為大師最後之法
檀焉。
先和尚正中龍池祖席諸方久參宿學
趨風
師聞之,始往親依
一見機緣契合,遂命為維
那。
是時英賢濟濟,師乃調攝有方內外咸悅,朝夕惟
率眾扣激此事,日益智證
經年餘,便為入室真子矣。
嘉禾如如庵,先和尚創始之地,自赴龍池之後虛席
公元1785年
十載
順治巳丑二月先和尚親送師入院集合郡紳
衿,上堂囑付,命主其席,時與觀察履素黃公激揚
要。
三年,師以「老和尚發跡之所,不敢獨自久留」屢
退謝固辭不許
七歷寒暑,整造修飭,規模一新
于是堅辭老和尚命古鑑禪師繼住。
交代後,師往都
門,受普濟禪院之請結制開法闡揚向上一著,普利
公元1786年
人天
明年冬南旋毘陵,聞先和尚訃音,已八滅七
晝夜矣。
奔赴心喪後事,并請狀、請銘、監刊語錄
五月,送板楞嚴入藏。
後即請鐵關禪師繼席龍池
進院之後,師以老和尚三年未滿,乃應瀨江方山近
席設影堂供養盡禮
三年中,凡龍池常住艱瘁
事,無不竭盡心力一眾咸賴,云:「龍池向自先和尚,道
公元1790年
崇德廣,海納山容方來無不翕受
十五年來,故六種
闡提之輩窺覷無門
後之相繼而住者,或以緣不
適稱,或以歲值多艱,不無宵小,與外來者,借此搆難
其間
平日為師為友,當其義有所激念有所之
鼎鑊在前,師亦不懼,故龍池巨細事悉為排難
公元1721年
解紛也。
辛丑,師過嘉禾萬松庵
值有吳江海雲寺
,師將遠行,不欲就。
時值前住圓明正禪師力懇之,
師方允。
初至,海雲頹落不堪,未久諸廢畢舉冬夏
公元1778年
禪、設戒衲子如歸,遠近信嚮
三年,應蘇郡報國寺
之請。
寺自茂林大師後,日漸凌替田園荒蕪,征呼絡
繹。
師志在振興,凡除弊起廢,有非他人所能勝者。
公元1728年
當事嚴查度牒,遽動故山終老之志。
戊申年,寓歸如
公元1777年
二載
吳江承天萬壽寺,係宋報本元禪師道場,龍
雜沓,載在僧寶傳中,日漸廢弛
嘉禾檀護陸公
光祖、馮公夢禎輩,屬吳江大姓,蠲金助田,經理故院,
公元1668年
接納雲水要津,邑中第一剎也。
乃於康熙戊申
公元1776年
共延青印法和尚主法結制於內。
一載,諸紳士方以
海雲夙誼」、且以「丈室乏人非師弗克負荷」,復過如庵
敦迫,方允。
進院日,四眾無不歡聲動地
寺田多瀕
水,不能供課師經畫事公私,幸安然
慕年攻苦,兼
嚴冬不得休息,至庚戍,復發痰症
形體
羸弱,而操作精明一如平日
痰症轉加,諸護法請立
監院,稍節勞苦。
由是久執侍者從聞上座監院事。
值插蒔,晨起監院曰:「我若一死,薄治龕。
不用一切
虛禮
常住勸農勤作,務要加厚飲食,毋以我為
念。
午時整衣趺坐,少傾而逝,蓋四月九日也。
賦性
磊落純誠無偽,居恒簡默,不露文彩待人平等,律已
甚嚴,及遇法門體要全身擔荷舉動直節自見,不
肯少徇微私,至于勘驗衲子當機迅利,不假辭色,惓
惓以古人相期,不輕許可,不濫付授所至叢林經理
補救辛勤不輟晚年無他嗜好,惟勤勤執作,務以利
常住為心,至是入寂,師世壽六十,僧臘四十四,出
開堂六居大剎說法自在語句切實具有古人
範所計語錄兩冊板送嘉禾楞嚴寺流通得法者十
公元1671年
剃度授戒皈依難以數計康熙辛亥年十二
月二十七日,護法紳士暨合寺大眾奉師全身樹塔
于寺之西,塔上一片石將乞當代大手筆銘之以
垂不朽
監院從聞侍者法章等,念師悟由雖表道
未詳,復念余與師同門最契,遠走海澨屬余述行
狀。
余雖椎魯不敏,義不能辭,略為紀其生平梗概
師之真實圓通潛行密用,與夫金剛正眼,惟冀當世
名賢君子受囑,靈山大士筆尖點出,永照後五百䙫
謹狀
*塔銘
公元1776年
介為禪師康熙庚戍四月九日示寂松陵之萬
公元1777年
壽寺。
明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弟子修奉全身
於寺西上
甯元字圩世壽六十,僧臘四十有四前後
五坐道場,度弟子若干人。
既葬其上,首超修法嗣海
鹽等具狀來乞銘,將欲世諦文字破介公實相,為
世人說法作疏通證明,亦賢弟子之職也。
何敢辭。
謹案狀。
師諱行舟字介為別號扣寂
楚之沔陽趙氏
子。
父世節母杜氏世服儒業,生而姿秀,氣宇邁倫,既
父母相繼下世,年十六祝髮黃州黃安東林
西禪堂,即五祖初渡之黃梅道場也。
得純心師
之,年雖幼便已出身許道,化物為宗,頎然大人
矣。
年十八以童山師伯之鼓策,遂迸裂牽纏出門
初步已具萬里行腳因緣,始謁天童密翁於太白峰
頭,便知十方諸佛什麼安身萬法歸宗從何著落
令其緒論,直證無上法門;徵其玅心,立見本來宗旨
由是古德名山,探法輪於淵海。
弁山龍華
瑞公,至武原金粟費公,頓覺頭頭是道處處安禪
泛綃川如淨海,跋危翠如平塗
於是雲水既厭,結茅
江陰靜息數載,後往龍池萬老和尚,承法乳之弘
慈,傳真如之玅諦遂爾命主嘉禾如如庵。
法席歷七
年而樸素韜光澹泊養性敝衲,自怡可食,頭咜
習其苦行津梁不惜勤勞
是非人法俱空,體用兼備
公元1716年
者,能如是哉。
丙申都門,受普濟禪院之請,開法
載。
繼而海雲之頹瓦,新報國叢林,憩老南湖,終
萬壽
萬壽者,宋報本源禪師法席明紫柏大師
式廓者也。
師以吳江護法堅請,故欣然萬壽
歸。
未幾積勞,既厭四大頓空一法不存二利兼盡,
囑付已畢,遂證涅槃。
嗟乎
龍池源息,法海波亭吳越
之間,狂狺猘噬,求之太白
一燈先後一轍者,惟介
一人而巳。
何也?
以師能砥柱末法張主宗門不作
知識色相
而一棒一喝,痛下鑪錘,使雲水縱游之子
掃盡一切立證三乘龍象豈可與今之架大屋
養閒漢者所能同日語哉。
況超修等繼志述事一遇
法門體要慷慨直前全身擔荷信乎。
可謂知師者
矣。
龍池萬公之席震重新初祖西來大意
炳如日星,非師一人光明得以復旦乎。
今超修海
鹽等,久沾薝蔔之香,素領醍醐之化,與諸檀護築
松陵萬壽寺西,敘師行實并刻生平語錄紀述
屬余為銘。
宦游吳地問渡胥城,向跋高風不獲
閭丘,守訪道寒山彭澤締交惠遠,然披覽遺編,恍
同對麈,爰述景行以示來劫,乃再拜而繫之銘曰:
六祖初度
 教傳東土
 震旦國中
 人天覺
 屹立重關
 誰不退墮
 倬彼介師
 一擲而過
 虛空粉碎
 大地平
 光明四照
 通徹帝閽
 下振聾瞽
 上動日星
 末世法席
 賴公以整
 如風鳴
 如川赴奔
 盲師瞎禪
 厥有今名
 扇惑當世
 謂之魔民
 師若不
 舉世而昏
 熒熒一席
 如彼傳燈
 誓揮我戈
 誓堅我城
 斬卻魔種
 如醉而醒
 師居其間
 回陽沍陰
 生死既透
 去來任因
 何處是師
 吳江之濱
 日彼萬壽
 息師之靈
 巋然一塔
 坐對蒼旻
 師其安然
 萬億斯年
 余銘茲塔
 亦藉以傳」
同進士出身中憲大夫蘇州府事前禮部精膳
清吏司郎中吳道煌譔
十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