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a 页 WYG0938-07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别集卷四   宋 章如愚 撰
  经籍门
   书
古文今文之别书有古文有今文今文乃伏生口傅古
文乃壁中之书大禹谟说命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太誓
等篇凡易读者皆古文况又是科斗书以伏生书字文
考之方读得岂有数百年壁中之物安得不讹损一字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b 页 WYG0938-0738b.png
却是伏生记得者难读此尤可疑今人作全书解必不
(文公语录/)
孔壁伏生所傅之异孔壁所出尚书如大禹谟五子之
歌胤征太誓武成囧命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
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
易底全记不得此不可晓如当时诰命出于史官属辞
须说得平易若盘庚之类再三告戒者或是方言或是
当时曲折说话所以难晓(同上/)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2a 页 WYG0938-0739a.png
有平易难晓处孔壁所传平易伏生书难晓如尧典舜
典皋陶谟益稷是伏生所传有方鸠僝功载采采等语
不可晓大禹谟一篇却平易(同前/)
书中体制不一书有两体有极分晓者有极难晓者某
恐如盘庚周诰多士之类是当时召之来而面命之面
教告之自是当时一类说话至于旅獒毕命微子之命
君陈君牙囧命之属则是当时修其辞命所以当时百
姓都晓得者有今时老师宿儒之所不晓今人之所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2b 页 WYG0938-0739b.png
晓者未必当时之民不识其辞义也(同上/)
典谟盘诰未易看二典三谟其言奥雅学者未遽晓会
后盘诰等篇又难看如商书中伊尹告太甲五篇(伊训/)
(太甲三篇咸有一德/)其言治心脩身虽为人主言然初
无贵贱之别(同前/)
安国伏生之书难易按汉儒以伏生之书为今文而谓
安国之书为古文以今考之则今文多艰涩而古文反
平易或者以为今文自伏生女子口授晁错时失之则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3a 页 WYG0938-0739c.png
先秦古书所引之文皆已如此恐其未必然也或者以
为记录之实语难工而润色之雅辞易好故训诰誓命
有难易之不同此为近之然伏生倍文暗诵乃偏得其
所难而安国考定于科斗古书错乱磨灭之馀反专得
其所易此又有不可晓者至于诸序之文或颇与经不
合而安国之序又绝不类西京文字亦皆可疑独诸序
之本不先经则赖安国之序而可见(同前/)
典谟备训诰誓命之体余尝言典谟之书以其简严宽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3b 页 WYG0938-0739d.png
大事事毕备书有六体典谟训诰誓命是也至于典谟
之书六体皆具焉与其他书不同如禹益儆戒之辞皆
训也如钦哉惟时亮天功之辞皆诰也如禹会群后誓
师之辞皆誓也如命汝作纳言之辞皆命也谁谓誓诰
不及五帝者哉(陈绍/)
观书不可以定体拘其读二典也则知其为君道之尽
其读三谟也则知其效臣职之至训戒于君上则事得
以规正诰告于臣民则情得以通达有誓焉则俾士庶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4a 页 WYG0938-0740a.png
之尽命而知所畏有命焉则俾臣下之尽心而知所禀
出治规模粲然毕备乃若典谟虽为二帝之书然观誓
征苗之师命羲和之官则未尝无誓命也训诰誓命虽
为三王之书然观商有先人之典周有丕显之谟则未
尝无典谟也以至尧典乃谓之虞书禹谟不谓之夏书
命止于文侯誓著于秦鲁益稷谟也而不言谟旅獒训
也而不言训盘庚之诰而不言诰胤征之誓而不言誓
君牙之命而不言命类皆存一时之微旨诵其文者要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4b 页 WYG0938-0740b.png
当深察其意观其事者要在默操其道惟夫疏通知远
而不诬者庶乎其有所得者矣(定齐/)
书者通君臣之情敷之而曰奏辅之而曰赞启之而曰
诰陈其功而迪之曰谟循其道而叙之曰范诵其阙而
规刺之曰箴爱之切望之深举其可畏可慕者而警之
曰戒迁都非细事也而谋之于民异位非常典也而咨
之于庭致天之罚以除暴乱也而犹恤夫众言之弗叶
移疏逖之馀民以密迩于正都也而且谆谆然谕之以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5a 页 WYG0938-0740c.png
无我怨帝王之心盖以为不如是不足以见吾绩也君
好生也而戒之以傲虐君克勤也而儆之以怠荒君逸
于得人也而讽之以丛脞持盈守成戒惧修饬无所不
用其至也而尤惩之以迷乱禹益皋陶周公所以敢直
言而无忌者盖以君臣之情素交相孚也君之心臣无
一而不知则臣之忠君亦无隐而不见虽是辞讦弗巽
于外盖有相容而无疑者矣(郑域/)
书之序失其傅康诰序曰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馀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5b 页 WYG0938-0740d.png
民封康叔谨按康叔者成王叔父不应称之曰朕其弟
曰成王者康叔之犹子也不应自称曰乃寡兄其曰兄
曰弟者盖武王命康叔之辞也故史记武王封康叔于
卫且康叔文王之子叔虞成王之弟也周公东征叔虞
已得封于唐王命归周公于东岂有康叔得封反在唐
叔之后乎故不得不舍书序而从经史也(胡五峰/)
商周之书无若稽古之文或曰尧舜二典大禹皋陶谟
皆以若稽古目之商周之书咸无焉岂商周之君臣无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6a 页 WYG0938-0741a.png
若稽古乎答曰唐虞之道直而纯商周之道变而正直
而纯者可为万世法故仲尼以若稽古目之明一时之
权耳唐虞之世君揖逊于上臣吁谟于下古有善道君
得以顺考而行之臣得以顺考而言之不亦直而纯乎
商周之世汤武之君固圣矣然其迹则伐伊周之臣固
忠矣然其迹则放焉摄焉然必汤武而行之乃为圣也
必伊周而行之乃为忠也不亦变而正者乎(杨元素/)
盘诰之书斯民目击而心晓予读书至盘庚三篇周公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6b 页 WYG0938-0741b.png
之诰如在宗庙武库中观古器物懵然不之识如登太
行之崎岖剑阁之道羊肠九折之险一步一止而九叹
息如夷狄蛮貊穷荒万里之人听华人之语累数十译
仅乃能通未尝不废书而惊曰古圣人欺予哉后世之
缙绅先生老于文学者考释训诰役驰精神历数十年
至于白首没齿有不能知之当时之人号召告令于一
日之间何自而知之也当时之学士大夫俱曰知之何
也田夫野叟闾巷之徒何自而知之也窃意三代之民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7a 页 WYG0938-0741c.png
家家业儒人人有士君子之识所谓道德仁义之意性
命之说典诰之语一闻见而尽识之非上之人好为聱
牙倔强难入之言以惊拂之也盖其所习者素晓也(马/)
(子才/)
周官金縢成王初年之书也洛诰周公还政之书也无
逸立政周公儆戒成王之书也周官成王亲政开物成
务之书也合是数篇以观成王可以见其本质焉可以
见其知类通达离师傅而不反焉过此而有君陈乃周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7b 页 WYG0938-0741d.png
公既没之后又过此而有顾命乃其身将没之时成王
进德始终之序备矣周公格君造化之功著矣(东莱/)
训诰誓命之文不同大抵书文训诰多奇涩而誓命多
平易盖训诰皆是记录当时号令于众之本语故其间
多有方言及古语在当时则人所共晓而于今世反为
难知誓命则是当时史官所撰檃括润色粗有体制故
在今日亦不难晓耳(文公语录/)
书傅非出于安国尚书孔安国傅恐是魏晋人所作托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8a 页 WYG0938-0742a.png
安国为名与毛公诗傅大段不同今观序文亦不类汉
文章(汉时文章粗魏晋间文章细/)如孔丛子亦然书小
序亦非孔子作与诗小序同(同前/)
小序不出于夫子书小序不是孔子作只是周秦间人
作然后人亦自理会他夲义未得且如皋陶矢厥谟禹
成厥功帝舜申之申重也序者本意先说皋陶后说禹
谓舜欲令禹重说故将申字系禹字下盖伏生书以益
稷合于皋陶而思日赞赞襄哉之下接帝曰来禹汝亦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8b 页 WYG0938-0742b.png
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思日两字便见
舜令禹重言之意此是序者本意今人都不如此说徒
说得多端非本意也(同前/)
读尚书不如读大学或问读尚书曰不如且读大学若
尚书却只说治国平天下详多事较详如尧典克明俊
德亲九族至黎民于变展开是多少舜典又详 大学
自格物致知以至平天下有多少节次尚书只合下便
大如尧典自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至黎民于变时雍展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9a 页 WYG0938-0742c.png
开是多少(同前/)
诗书具大细之理诗书大而天道精微细而人事之曲
折无不在其中(同前/)
尧典述禅位之事自畴咨若时登庸到篇末只是一事
皆是为禅位设也一举而放齐举嗣子再举而驩兜举
共工三举而四岳举鲧皆不得其人故卒以天下授舜
(同前/)
尧典纪为治之序尧典一篇自说尧一代为治之次序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9b 页 WYG0938-0742d.png
至让于舜方止今却说是让于舜后方作舜典亦是见
一代政事之终始却说历试诸难是为要受让时作也
至后诸篇皆然况先汉文章重厚有力量今大序格致
极轻疑是晋宋间文章况孔书至东晋方出前此诸儒
皆不曾见可疑之甚(同前/)
尧典禹谟称虞书见其道同孔子于三圣之书不仍旧
史而必为之序正既加序正而又不俱谓之唐谓之夏
而必以虞称者抑又何意也盖尧授舜舜授禹三圣相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0a 页 WYG0938-0743a.png
授守一道自古继继承承未有粹然出正如三圣人者
孔子序书欲后世知三圣之时时异道同故序正其书
均谓之虞以见道同而书亦同也其不俱题为唐者尧
授舜而已授禹者非尧谓之唐则可以该舜而不可以
该禹下俱题为夏书者禹承舜而已承尧者非禹谓之
夏则可以统舜而不可以该尧惟舜上承尧下傅禹以
虞名书则三圣之道备夫子之意固不深欤(夏先生/)
书首尧典美其克逊或曰皇之三帝之五其书皆存焉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0b 页 WYG0938-0743b.png
仲尼删书独断尧典为始何也曰圣人所以垂世立教
杜百代篡争之乱也其删书也断尧典始焉美其能以
圣逊圣也千古盛德将何以加诸取为百代典诰之首
则万世良者慕之悖者惧之矣不亦宜乎其序曰将逊
于位逊于虞舜作尧典微旨可知也(杨元素/)
尧典为虞书以成尧之逊仲尼定尧典为虞书者何原
圣人授受之心杜百代篡争之乱以成尧之逊也尧之
逊舜以天下者非受于文祖之日而遽授之也若受终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1a 页 WYG0938-0743c.png
文祖之日而遽授之争其可已耶必先一其天下归舜
之心尔使舜之迹著于天下舜之功被于天下尧舜无
二也则虽尧之民即舜之民也虽尧之事即舜之事也
然则尧授舜以天下而臣无怨舜受尧之天下而臣不
争故仲尼删书移尧典为虞书明非一人独能与舜天
下盖尧之时天下已皆为虞矣则虽尧之事即舜之事
(同前/)
尧舜谥号(释尧舜者曰尧舜谥也翊善傅圣曰尧仁圣/)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1b 页 WYG0938-0743d.png
(盛明曰舜后之学者罔不宗焉然未知所以著谥法之/)
(因/)谥法著于周公盖三代之际世有辟王欲使闻美号
而知劝见恶谥而思惧此周公之制也岂以周制而逆
观尧舜之世耶(武侯尧舜谥论/)
尧舜傅禅(尧禅舜则试之矣舜禅禹则不试何耶/)或曰
昔者群臣荐舜于尧尧曰我其试哉书曰历试诸难夫
试者非圣人之事以天下与人而试之何也曰是圣人
之用也非试也尧在位久其流泽于民也深天下之人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2a 页 WYG0938-0744a.png
知尧而未知舜尧举舜于畎亩之中授之以天下之事
一日以嗣位告则众且哗虽尧莫之能遏也曰我其试
矣民未忘乎尧也舜既履天下之政其膏泽流乎民无
异乎尧之君天下由是天下归舜曰我君也尧之试舜
既闻命矣敢问舜之禅禹不言试何也曰禹以治水之
功被天下民之视禹也无异于视舜也书曰洚水儆予
成允成功惟汝贤禹之力被于民也夫民之归之也顺
不待试而天下安之矣舜授位而去然尤患天下之怀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2b 页 WYG0938-0744b.png
也巡狩于外以避之书曰五十载陟方乃死此之谓也
尧名放勋(谓放勋为尧名书之释也然果何所据依乎/)
放勋作尧号盖史称尧之道谓三皇而上以神道设教
不言而化至尧方见于事功也后人以放勋为尧号故
记孟子者遂以尧曰为放勋曰若以尧号放勋则皋陶
当号允迪禹曰文命下言敷于四海有甚义理(伊川/)
尧典中星(尧典篇曰中星鸟以殷仲春说云春分之昏/)
(正南方朱鸟之星毕见观之以正仲春之气然龙星乃/)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3a 页 WYG0938-0744c.png
(春之星也春主东方可观之以正其候今何不云是而/)
(反观朱鸟之星何谓也/)岁周其序春居其始四星各复
其方圣人南面而坐以观天下故春之时朱鸟之星当
其前故云观之以正仲春
舜去四凶(尧不去四凶而舜去之然则尧所未能乎/)
物只一天理舜举十六相去四凶尧岂不能尧固知四
凶之恶然民未被其虐天下未欲去之尧以安民为难
遽去之则民不安故不去必舜而后因民之不堪而去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3b 页 WYG0938-0744d.png
之也
舞干格苗(有苗逆命征之可也禹但舞干羽于两阶七/)
(旬苗自格格何易乎/)或曰干羽之舞果格苗之道乎曰
格苗不在干羽之舞子之言信也然苗之所以服我者
班师而已舜大圣也为天下之君禹大臣也奉君命以
行师其举苗犹反掌耳然自谓克之以威彼必不服意
君德有未至乎何苗之逆也退而自悔然后苗服焉夫
以天下之大士师之众仁圣之德问罪于苗苗民不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4a 页 WYG0938-0745a.png
犹且班师此服苗之心也是故服天下以心不以威以
威人未有能服人者也夫以德用威且不可况以暴用
威乎
启与扈战(古者天子有征而无战若启天子也扈诸侯/)
(也何以与战于甘之野/)战危辞也知有扈之强也不曰
征启天子而失礼矣古者天子六卿卿将一师诸侯不
恭则奉辞以讨之天子未尝躬行有扈不恭启失其制
故至于大战夏德衰耳孔子忧之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4b 页 WYG0938-0745b.png
放桀伐纣(汤放桀武王伐纣于义何如也/)汤放桀先伐
葛伐韦伐顾桀不悟而后放之文王伐纣先伐崇伐密
伐共伐黎纣不悟武王又观兵于孟津卒不悔而后伐
之夫戒之而不戒者自亡而已何有于我哉戒之吾之
志也放之伐之非吾志也非吾志而得天下者汤武是
也逢人之恶利人之位未有得天下者也
伊尹及说命易晓伊尹书及说命三篇大抵分明易晓
今人观书且看他分明底其难晓者且置之政使晓不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5a 页 WYG0938-0745c.png
得亦不害事(文公语录/)
商书几篇分晓商书几篇最分晓可玩太甲伊训等篇
又好看似说命盖高宗资质高傅说所说底细了难看
若是伊尹与太甲说虽是粗却切于学者之身太甲也
不是昏愚人但欲败度纵败礼耳(同前/)
盘庚五诰难晓尚书中盘庚五诰之类实是难晓若要
添减字硬说将去尽得然只是穿凿终恐无益耳(同前/)
周诰如晓谕之文典谟之书恐曾经史官润色来如周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5b 页 WYG0938-0745d.png
诰等篇恐只似如今晓谕俗人者方言俚语随地随时
各自不同(同前/)
禹贡酒诰可疑处书中亦极有难考处只如禹贡说三
江及荆扬间地理是吾辈亲自见者皆有疑至北方即
无疑此无他是不曾见耳康诰以下三篇更难理会如
酒诰却是戒饮酒乃曰肇牵车牛远服贾何也梓材又
自是臣告君之辞更不可晓(同前/)
武成记事(武成一篇乃史官记武王征伐及其归周所/)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6a 页 WYG0938-0746a.png
(行之事者也然诸儒所以疑之者有说以其所记之日/)
(有差故也一月癸巳武王自周伐商不当即继以四月/)
(哉生明既曰既生魄为四月之十六日不当继以既戊/)
(午反是正月之二十八日既先偃武修文不宜始记祷/)
(神与商受会于牧野既曰祀于周庙命庶邦冢君不宜/)
(始记式商容闾散财发粟此其颠倒断绝有不容以不/)
(辨者/)疑武成之误者古今常说也孔颖达曰此篇序事
多而王言少其辞又首尾不结体裁异于馀篇无作神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6b 页 WYG0938-0746b.png
羞以下当有其辞今无其语是言尚未已简编断绝也
自汉以来岂惟颖达疑之邪特为之疏义故说行于世
也如近世王氏程氏之徒莫不疑之人自为断家自为
读而卒无定论呜呼书之不幸出于口授壁藏孔安国
定其可知者五十有九篇曰其馀错乱磨灭不可复知
然则五十九篇既定之后岂无错谬者哉盖亦有之矣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之辞只合在益稷之末而重出于
舜典命官之际康诰之书周公作诰以封康叔而云周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7a 页 WYG0938-0746c.png
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此文皆错误失次也若夫
武成之书则似颠倒错乱然实究其旨实未尝错误也
盖古昔之体自不同仲虺之诰全载仲虺之言汤诰全
载汤之命伊训全载伊尹之语至如太甲盘庚之类皆
出一人之旨此其大凡也若尧典则惟记用人之言至
于称尧之德与乃命羲和以下并史官之辞舜记并是
史官述舜之为政及命官事禹贡顾命等书并史官当
时之制此又有体也其可一概观邪武王伐纣五书泰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7b 页 WYG0938-0746d.png
誓三篇牧誓一篇皆全记武王誓众之辞史官无加焉
此则仲虺之诰汤诰伊训体也惟武成不然武成者武
王伐纣之功已成识其政事之书皆史官记武王征伐
及其归周所行之事此则与尧典舜典顾命之书体同
孔氏乃疑其序事多而王言少体裁异于馀篇不当如
是之疑也且据左传无作神羞以下皆有其辞此独无
又何拘之甚乎至王氏则离析其章句以予小子其承
厥志以下即继以乃反商政夫经上言先王之勤劳文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8a 页 WYG0938-0747a.png
王之未集大统武王方承厥志以下不言伐商遽谓反
商政则其语无伦之甚学者惟患武成之失次其离而
读之反以无伦可乎予谓不然武成一书惟知古人作
书之体者乃知其无误也武王既胜商归丰史官杂记
其事首曰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
周于征伐商此则记其始往征伐商之时也继以四月
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脩文以下此则记其
克商还周之时也既述其往又记其归此其识事之总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8b 页 WYG0938-0747b.png
目也即载其命冢君百工之辞告皇天后土所过山川
之言至无作神羞述武王往伐之时有此言耳述武王
之言已尽乃曰既戊午师逾孟津此史官还卒言其胜
商之事尔下至封墓式闾散财发粟皆天下已定行之
虽若不相伦续盖杂记其政事无害作书之体也以此
见既生魄乃序其归周之后既戊午重述其伐商之时
不得以戊午继四月生魄为说也学者反覆深思理可
见矣或曰孟子之于武成尤不尽信之矣岂得无所疑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9a 页 WYG0938-0747c.png
乎曰孟子特疑其仁人伐罪不至于血流漂杵尔孟子
虽疑其理之或非未尝疑其文之错误后人疑武成当
如孟子而后为知书也
武成一月(泰誓武成月不称正而称一者何哉/)泰誓武
成称一月者商正已绝周正未建故只言一月也
 
 
 
群书考索 别集卷四 第 19b 页 WYG0938-0747d.png
 
 
 
 
 
 
 
 群书考索别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