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a 页 WYG0938-06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五十四
            宋 章如愚 编
  君道门
   汤
处时之务尝读书而至于汤未尝不悲汤之穷也虽然
使汤安于其穷而不变不可也安而不变者是助桀者
也放桀之罪身罪也助桀之罪心罪也身罪之罪其罪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b 页 WYG0938-0646b.png
小心罪之罪其罪大小不可以易乎大而身不可以掩
乎其心也身罪而心非后世或可以原心而定罪身脱
而心陷焉者吾不知其罪之如何也嗟乎此汤之本心
也而难以告夫人吾观当时曰舍穑曰其如台者非助
桀之言也不急以伐桀者之言也夫安于虐而不急以
伐焉者何也意者执于其分而不忍也夫不忍以贼乎
其君而上之人诚忍焉汤之心又何如也吾固曰汤处
时之穷者也(吕祖谦/)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a 页 WYG0938-0647a.png
德泽深教化明成汤伐桀而商之众曰我后不恤我众
舍我穑事而割正夏观此见得汤之德泽入于民者深
教化示于民者明桀之民虽不聊生然商之民陶陶于
农亩而不知非德泽之深者能如是乎桀虽无道而且
以为正统之夏非教化之明而尊卑上下之分犹不忘
乎此虽怨汤之言乃足以见汤之德泽教化也
应天顺人(武王附/)夫极圣人之常遇天人之变吾甘心
任之而不之谢非乐乎其命之革也彼不克严其不可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b 页 WYG0938-0647b.png
犯之尊往往自速其不可回之祸一或恝然乎天心之
从违恬然乎人心之去就徘徊乎一事之不屑则我于
至理已有乖戾安保天下之不呼舞四起而夺之亟吾
不忍斯民或挤于不可救药之时宁忍一巳自冒其不
可测知之势德少惭乎吾身将大安乎天下乐未善乎
一时将大声于后世(刘穆元/)
六事自责桑林之祷乃其至诚恻怛之所形而六事以
自责者又皆其反躬内省之实意然自常情观之昭德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a 页 WYG0938-0647c.png
建中必无不节之政克宽克仁必无失职之民制事以
义宫室何自而崇声色不迩女谒何自而盛以至不殖
货利从諌弗咈而苞苴之行谗夫之昌必不能以累乎
汤也然汤固无是也汤奚敢以无是而自足哉盖其平
日所以处其身者常歉如也呜呼圣人之用心如此哉
罪己汤之德莫如罪己以元牡告上帝者请桀之罪也
有罪不敢赦者求己之罪也(范祖禹/)
救民(武王附/) 汤之伐桀讨罪也升陑而不避险阻正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b 页 WYG0938-0647d.png
兵也与桀战于鸣条危之也兵刃既接胜负未可知胜
则出民于涂炭不胜则贸贸然将何所恃以归乎危之
固胜之也夫揖逊与贤而继之以世又继之以兵时愈
交下视古愧焉而不辞天下之恶名以救斯民不避后
世之口实以援斯世昔所未有自我为之虽时有污隆
而理无彼此因时乘理圣人之时中此汤之所甚惧而
不释然者虽后有圣人不幸而遇后世天下望其来苏
如旱云时雨苟能不恤吾身起而应之举一世涂炭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4a 页 WYG0938-0648a.png
民而置之清閟之地则汤之所甚惧而不释然者至此
可以无憾矣故曰于汤有光孟津之渡升陑之正也牧
野之战鸣条之危也数纣之罪若有凉德者武王之心
又危于汤哉(陈君举/)
具训蒙士汤制官刑儆于有位所谓三风十愆惟曰具
训于蒙士而已此正易所谓蒙利用刑人意也
无心伐桀(文王附/) 书称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
归于亳盖伊尹耕于莘野既以处士从汤矣及其适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4b 页 WYG0938-0648b.png
非其私行也汤必与知之其君臣之心以为从汤伐桀
以济斯世不若使伊尹事桀以止其乱虽使夏不亡商
不兴无憾也及其不可复辅于是舍而归尔其后文王
事纣亦身为之三公至将囚而杀之然后弃之而西盖
汤之于桀文王之于纣其不欲遽夺之者如此此其所
以为汤文王而后世之所不及也(苏辙/)
因亳民以见忠厚之化汤之伐桀至于东征西怨南征
北怨然亳民乃惮于兴师必誓以必往而强其从者此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5a 页 WYG0938-0648c.png
见汤之忠厚化于亳邑故其伐桀不惟汤有黾勉不得
已之意而亳民亦至于强而后从非其本心乐为是举
非汤之盛德何以及此不然则安史之乱幽陵之民至
以安史为圣惟恐其事事不济岂至强而后从哉
   盘庚
不与民争胜盘庚迁都作书三萹而心腹肾肠披露于
其末岂前此犹有怀未尽乎曰古人相告语法如此也
人方以吾为厉已而遽与之别白是非若将好胜然者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5b 页 WYG0938-0648d.png
是故抚谕慰释以和其不平之心而未尽之意则徐待
其定而后从(陈傅良/)
迁亳非强民盘庚之迁亳曰丕从厥志曰恭承民命盖
志者民之良心命者心之正理盘庚非从其情乃从其
心也非顺其事乃顺其理也
民之忿心不可禁遏盘庚告谕尔众则曰罔伏小人之
攸箴自常情论之民不乐迁沮事之言惟恐闻之今乃
使之无伏盖民之忿心不当禁遏必使之发于语言乃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6a 页 WYG0938-0649a.png
可以渐消杀如秦之诽谤者族民不敢言而忿怒之心
日长矣况曰箴者盘庚之心岂以民言为悉不足听举
事深恐下情壅塞盖有旨也(吕祖谦/)
法令恩意并用盘庚曰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
厥善盘庚责人以必迁之辞也又曰邦之臧惟汝众邦
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盘庚自咎而不咎人之辞也
上两言法令也下两言恩意也商君之徒有法令而无
恩意盘庚则赏罚并用盖无下两言则徒法不能以自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6b 页 WYG0938-0649b.png
行无上两言则徒善不足以为政
君民相爱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盘庚罔不惟民之
承则忧民之忧矣而保后胥戚是民亦忧其忧也
以货饬臣非盛世事自盘庚有总于货宝之戒至穆王
之命伯囧复有惟货其吉之戒成汤文武之隆未闻数
数以货饬其臣也噫其商周之衰乎
   高宗
用傅说说草野一匹夫耳一旦应高宗之求幡然居相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7a 页 WYG0938-0649c.png
位而不嫌高宗凭一夕之梦即倚说以重任而不疑何
也尧帝不知舜方且观其刑于二女而又历试以诸艰
之事以尧观之高宗似失之略以高宗观之尧似失之
过详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颜渊问仁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子复请问其目曾子之以一
唯悟道如高宗之以一梦信说颜子以问目求仁如尧
之以历试举舜二者本无二体夏葛冬裘各宜其时尧
之举舜颜之问目可谓详审曾子之唯高宗之梦可谓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7b 页 WYG0938-0649d.png
捷径盖舜四岳所举说高宗自得之颜子问仁曾子则
夫子自告之其理不可不深思也(吕祖谦/)
用傅说不可以常论尝怪傅说以匹夫而登相位不由
荐举不由人望不由家世不由勋业不由资序而当世
物论遂信之而不疑何哉呜呼此不可以常情论也有
高宗有傅说则可君非高宗臣非傅说则必有私意用
人而不合于公议者矣汉文帝以梦得邓通光武以谶
用王梁此岂足信哉后世用人者当如尧帝试舜斯可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8a 页 WYG0938-0650a.png

周公所论者世臣周公作君奭之书曰在武丁时则有
若甘盘高宗得一傅说而为商中兴昭乎无以议为也
而周公不取傅说而称甘盘何耶盖自古用人率由世
选傅说虽足以当是责之重而世臣陵落已甚矣
至诚感天灾异有二人君之过形见暴露然后出灾异
以警惧之此无道之君与天地隔绝不通飞潜动植皆
失其宜如是者灾异之应常迟贤君至诚与天地合为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8b 页 WYG0938-0650b.png
一体情性之差少有过失灾异立应如是者灾异之应
常速高宗祭成汤而有飞雉之变以高宗之为君岂其
有异盖高宗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精神与天地相
通久矣又继之以宪天之功德与天合故于祭祀之间
略有过厚飞雉随而应之此虽高宗近厚之过过于厚
亦过也(吕祖谦/)
梦得说高宗思得贤于梦寐故朕兆先见亦不忘于梦
寐之间今有人诚心下卜有祷辄应此理之常譬如明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9a 页 WYG0938-0650c.png
镜物无不照亦非此往亦非彼来(程颐/)
   周
农事开国周家以农事开国今观七月之诗日月星辰
之运行昆虫草木之变化凡感乎耳目者皆有以触其
兴作之思是其心无一念之不在乎农也自于耜而举
趾自播榖而涤场所用非一器所业非一端私事方毕
而公宫之役毋敢稽岁功方成而嗣岁之图不敢后是
一岁之间无一日不专乎农也惟夫与妇惟妇与子各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9b 页 WYG0938-0650d.png
共乃事各任乃役是一家之内无一人不力乎农也织
薄于秋求桑于春躬耕蚕绩之劳以为衣服之计无所
不至犹恐其未足也于貉为裘又有以相之食郁及薁
烹葵及菽备果蔬之美以充耆老之养无所不至犹恐
其未足也穫稻为酒又有以介之当时农之所耕者自
有之田而上之人又从而崇奖劝谕之故斯民亦以为
生之乐而勤敏和悦之气浃于上下不见其有劳苦怨
叹之状朋酒羔羊升堂称寿君民相与献酬忘其为尊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WYG0938-0651a.png
卑贵贱之殊(真德秀/)
民心念周拯救于文武涵养于成康劳来安集于宣王
卒之民心固结牢不可解黍离之歌涕泗欷歔葵丘之
会感激奋发此犹可也至于末年以盟向予郑而盟向
之民不肯事郑以阳樊予晋而阳樊之民不肯事晋是
知民心之不忍弃周虽衰微之后犹一日也
享国长久昔周之兴也礼以为本仁以为源自后稷以
来至于文武成康其讲礼也备矣其施仁也深矣民习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WYG0938-0651b.png
于耳目浃于骨髓虽后世微弱其民将有陵慢之志则
畏先王之礼而不敢为将有离散之心则思先王之仁
而不忍去此其所以享国长久也(司马光/)
文武待臣之至鹿鸣之诗曰燕群臣嘉宾是以臣为宾
也伐木之诗曰燕朋友故旧是以臣为友也以臣为宾
敬已至矣以臣为友敬益至焉故序诗者谓虽天子必
须友以成得其指矣玩其诗止见其为人之求友而不
见为君之求臣盖先王乐道忘势但知有朋友相须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WYG0938-0651c.png
义而不见有君臣相临之分故也诗凡三章皆言燕乐
之义三章曰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又曰既有肥牡以速
诸舅诸父者朋友之同姓而尊者也诸舅者朋友之异
姓而尊者也三章曰笾豆有饯兄弟无远兄弟者朋友
之同侪者也夫以天子之贵而尊其友曰父曰舅亲其
友曰弟曰兄此其为尊德乐道之至也夫此其所以为
有周之盛也夫(真德秀/)
日夜整齐其民周之制民有罪恶未丽于法而害于州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WYG0938-0651d.png
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重罪役之期以次轻之其下罪
三月役使州里任之然后宥而舍之其化之不从威之
不格患苦其乡之民而未入于五刑者谓之罢民凡罢
民不使冠带而加明刑任之以事而不齿于乡党由是
观之则周之盛时日夜整齐其民而锄去其不善譬如
猎人终日驰驱践蹂于草茅之中搜求狐兔而搏之不
待其自投罗网而后取也夫然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
容于国礼乐之所易化而法禁之所易行者由此之故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WYG0938-0652a.png

不轻于用刑成周之时左右刑罚有五禁焉先后刑罚
有五戒焉所以警民于未然之先者甚明也两造之禁
讼入束矢而后听两剂之禁狱入钧金而后听所以防民
于将犯之际者甚著也至开其自新之涂笃其自反之
念则嘉石之平圜土之教其施于已犯之后者尤切也
刑乃所以教周之刑罚具见于周官大司徒以八刑紏
民在三物教民之后而其所紏者不孝不睦不姻不弟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WYG0938-0652b.png
不任不恤造言乱民而已是其刑祗以为教也(真德秀/)
周官不载学校之官周官三百六十而学校之官独缺
不载盖以为统领于六官者皆法之所寓而学校非法
守之职也
周官法度必有关雎麟趾之意而后可以行周官之法
(程颢/)
用人无尊卑远近尝观周公立政之书论文武得人之
盛而至于夷微卢之烝三亳版之尹皆有常之士而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WYG0938-0652c.png
选无异于三宅彼皆远方也皆卑职也远方非要地卑
职非膴仕以天下之美材居之亦宜有所不安焉而莫
之问何也有君如文武非弃材之主有臣如周公非蔽
贤之相则远之非疏之卑之非薄之也且夫周公大圣
也天下所共知也而诸侯无伯则出为东伯六卿无宰
则俯为冢宰毕公大贤也亦天下之所共知也而周公
不没则未得以为伯君陈不没则未得以监商圣如周
公而下缺人焉则降而为之不以为辱贤如毕公而上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WYG0938-0652d.png
有人焉则淹而留之不以为恨天下不圣于周公而不
贤于毕公者又何择也(陈傅良/)
君臣相爱古者上下相亲上之于下则曰骏发尔私终
三十里惟恐民食之不给也下之于上则曰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惟恐公田之不善也
籍兵观成周籍民兵之数然后知古人之不诱乎名自
司徒籍民数而言则治田为八家可任者盖二十人至
于起徒役则毋过家一人耳自司马籍兵数而言则一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WYG0938-0653a.png
甸六十四井盖出七十五人至于行兵则又毋过三十
人耳夫实调者如此其寡而虚籍如此其众先王何自
而不逃乎其名也兵之在民宁籍而不用
理财周官国用之制冢宰职之其权专也治财之官终
其身而不易其位其任久也贡赋所入库藏所出皆身
亲其劳府史胥徒无与焉其职勤也是三者天子言而
附之所用之人不敢以苟简仓卒而责办也故成周之
财国不告竭而民尝有馀此其效尔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WYG0938-0653b.png
待士辟雍之于乐菁莪之乐育观乐之一辞古人养士
之意何其厚也以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观宾之一辞
古人取士之意又何其厚也
周礼春秋有功于周周自夷王已下寖衰寖微京师存
乎位号而已然五六百年间绵绵延延不绝如线而诸
侯卒不敢叛周者周礼在故也王室益弱诸侯日强又
二百年乱臣贼子如麻然而畏未敢取周者春秋作故
也自尧舜三代唯周得八百有馀年虽后稷公刘积德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WYG0938-0653c.png
自远实以二大典矣呜乎周礼明王制春秋明王道可
谓尽矣
天报其仁太王不耻于失国而耻于失民心忍于辱己
而不忍于斗其民避狄去邠而子孙有天下者七百馀
年天报其仁也(范祖禹/)
   文王
受命称王为妄说书称商始咎周以乘黎乘黎者西伯
也西伯以征伐诸侯为职事其伐黎而胜也商人已疑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WYG0938-0653d.png
其难制而患之使西伯赫然见其不臣之状与商并立
而称王如此十年商人反晏然不以为怪其父师老臣
如祖伊微子之徒亦默默相与熟视而无一言此岂近
于人情耶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
以纣之雄猜暴虐尝醢九侯而脯鄂侯矣西伯闻之窃
叹遂执而囚之几不免死至其叛已不臣而自王乃反
优游而不问者十年此岂近于人情耶由是言之谓西
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WYG0938-0654a.png
以服事商使西伯不称臣而称王安能服事商乎且谓
西伯称王起于何说而孔子之言万世之信也由是言
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伯夷叔齐古之知
义之士也方其逊国而去顾天下莫可归闻西伯之贤
共往归之当是时纣虽无道天子也天子在上诸侯不
称臣而称王是僣叛之国也然二子不以为非依之久
而不去至武王伐纣始以为非而弃去彼二子者始顾
天下莫可归卒依僣叛之国而不去不非其父而非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WYG0938-0654b.png
子此岂近于人情耶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
者妄说也(欧阳修/)
善处君臣之间不蕲得民而民自归之其势可取而不
取为商之民与为吾民何异臣人与为人臣亦何异故
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谢显道/)
视民如伤文王之视民如伤岂以冥冥之不可欺昭昭
之不可犯哉幽明物我通为一体不见其有可伤之地
(吕祖谦/)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WYG0938-0654c.png
挽人心以事商天下之生久矣尊卑之分不可易也而
纣为之君夫纣诚君也文王诚臣也臣不可以加乎其
君者理也而天下亦曰文王宜王夫文王固宜王也而
文王之心则以为奚王也岐山之民王之民也江汉之
民王之民也东海北海亦王之民也无王则无岐无江
汉无东海北海而予奚得以君之也今岐之民则曰是
文王之仁也江汉之民则曰是文王之化也东海北海
则曰是文王之养老也嗟乎我何有于天下而天下过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WYG0938-0654d.png
知有我也已而虞芮不质成于商王而质成于我昆夷
不遣聘于王而遣聘于我甚矣文王其无以谢天下也
吾将有以率邠岐之民江汉之民东海北海之民与夫
虞芮昆夷之聘而归之王可也是故羑里之囚人皆以
为文王之不幸也而文王则以为宜也我无以取信于
君而得罪者宜也君奚过哉故易之书为明大分而作
也自夫文王安于羑里之囚而不敢以过纣夷明养晦
益坚事上之小心然后天下始曰文王圣人也圣如文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WYG0938-0655a.png
王而且不敢过我何有哉是以当时之人怨不至于叛
愤不至于激者皆文王以身挽之也(吕祖谦/)
劳逸读无逸见文王之劳读立政见文王之逸
不自足羑里之囚若可忧也而从容于演易灵台之成
若可乐也而暇食之不遑太颠散宜生之徒若可用也
而复以为无能往来兹迪彝教
以人道使人于采薇见先王以人道使人至于后世则
牛羊而已(范祖禹/)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WYG0938-0655b.png
涵养文王羑里之囚死生忧患之至矣而从容演易安
时处顺无异凝旒端冕南面而居盖其平昔涵养之功
正在事物变迁之际与之循习无所骇异也(刘彦冲/)
为商室系民心汝坟之卒章曰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
则如燬父母孔迩盖劳苦之极从而宽之曰王室虽如
燬而文王在迩有以恤我也玩此诗则民心虽怨乎纣
而尚以周之故未至于泮散也是文王以盛德为商之
方伯与商室系民心而维宗社者也其德可不谓至乎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WYG0938-0655c.png
(张栻/)
教化王化之所振荡德教之所鼓舞四方万里如在掌
握闾巷匹夫如游庠序当时兔罝有好德之心武夫有
干城之略江汉游女无犯礼之思汝坟妇人有勉正之
义共歌于诗班班可考也
   武玉
非圣人之言失之过东坡谓武王非圣人斯言过矣故
其所言窃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之论而不察孔子之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WYG0938-0655d.png
盖孔子止谓武王征伐不及舜之禅逊易曰汤武革命
顺乎天而应乎人诗曰武王有圣德故后世信孔子而
不信东坡也既以武王非圣人而荀文若却言圣人之
徒何哉
武未尽善是声音之失说者以征伐不及揖逊曰迹固
不及然其声音莭奏亦有未尽善者乐记曰有司失其
傅也若非有司失其傅则武王之志荒矣孔子自卫反
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是知未正之前不能无错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WYG0938-0656a.png
(程颢/)
征伐非圣人所欲以言其德则韶武二乐皆尽美也盖
乐者德之华也以言其应世之事则武为未尽善盖征
伐非圣人之所欲也(周孚先/)
舜与武王同道揖逊之事天与之人与之征伐之义顺
乎天而应乎人也圣人岂有二心哉如冬日则饮汤夏
日则饮水事固如此征伐之义固不如仪凤之容然圣
人岂以我所遇之时不如舜而私自己哉尽善尽美圣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WYG0938-0656b.png
人之意岂不曰舜与武王同道(谢显道/)
化天下昔武王既克商散财发粟使天下知其不贪礼
下贤俊使天下知其不骄封先圣之后使天下知其仁
诛飞廉恶来使天下知其勇如此则教化天下之实固
已立矣天下耸然皆有忠信廉耻之心然后文之以礼
乐教之以学校观之以乡射而谨之以冠昏丧祭民是
以目击而心谕安行而自得也
知天下之势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仁矣乎曰非仁也势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WYG0938-0656c.png
也天下之势犹一身一身之中手足病于外则腹心为
之深思静虑于内而求其病以疗之二物腹心手足之
相救非有待而后然故曰武王之不泄迩不忘远非仁
也势也势如此其急而古之君独武王为然者何也人
皆知一身之势而武王知天下之势也
倾纣之否武王誓师之书必曰泰誓者乃否泰之泰纣
时上下不交天下无邦武王大会诸侯以往伐倾纣之
否故名篇以泰誓(王安石/)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WYG0938-0656d.png
忧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一日无君者周武王之
忧亦伯夷之忧也武王忧今日之无君而伯夷忧后世
之无君忧不同而君一也吾尝读泰誓之书未尝不悲
武王有无君之心也然武王之无君天下之有君也武
王得无君之非而天下获有君之幸以己之非而易天
下之幸奚不可也而伯夷则不之恕也吾观汤之惭未
释于伐夏之日而仲虺则释之武自谓于汤有光而伯
夷则非之何者汤无伯夷则惭而武王之臣皆虺故非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WYG0938-0657a.png
也惭不见于汤则非必见于夷光未见于武则释先见
于虺汤之惭夷之非武之光虺之释皆同此忧也无武
之光无虺之释则天下无善治无夷之非无汤之惭则
天下无宁君(吕祖谦/)
急于闻道武王之始克商也访洪范于箕子其始践祚
又访丹书于太公可谓急于闻道者(真德秀/)
教化武王反商政之初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
则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则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WYG0938-0657b.png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
有心于教武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释者曰左手
仗钺示无事于诛右手秉旄示有心于教牧野之战武
王何心哉
通道于九夷八蛮武王通道于九夷八蛮盖蛮夷来王
而其道自通非武王有意于开四夷而斥大境土也
   成王
不以法待士大夫成王周官之告戒独望之讲学而法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WYG0938-0657c.png
无与焉先王所以厉士大夫法设不用也不以学取人而
徒法之恃贾谊所谓官徒遇之彼将官徒自为(陈傅良/)
为治有序内修外攘治之序也而成王黜商命灭淮夷
乃始归丰作周官何也境外之寇乡邻之斗者也先修
而后攘可也境内之寇同室之斗者也苟不先治其斗
室可得而治乎武庚三监之伐近在肘腋实系王室安
危而淮夷亦在封域之中声势相倚者也二患既除然
后创制立法之事可兴矣是固治之序也(吕伯蒙/)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WYG0938-0657d.png
得周公以辅养自古人君守成而致盛治者莫如周成
王成王之所以成德由周公之辅养昔者周公傅成王
幼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后皆正人
故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程颐/)
关市之征文王之时关市讥而不征周公成王之时则
关市有征矣至凶年然后弛之(秦观/)
兵权不偏属于一人昔成王将终命大臣相康王方是
时掌兵权者太公望之子伋也宰臣召奭命作威南宫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4a 页 WYG0938-0658a.png
毛取二干戈虎贲百人子伋以逆嗣子伋虽掌兵非有
宰臣之命不敢发也召公虽制命非诸侯将命以往伋
亦不承也兵权散主不偏属于一人可知矣(胡安国/)
躬行周公之训周公作立政以戒成王使成王不能躬
行周公之训则言为徒言耳今观周官之书如抚万邦
巡侯甸四征弗庭即立政诘尔戎兵方行天下之意也
如立太师太傅太保而下即常伯常任准人之意也如
戒有官君子其尔典常作之师即其惟克用常人之意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4b 页 WYG0938-0658b.png
也尊所闻行所知成王所以日进于高明光大之地欤
司寇不言刑成王司寇之命不言刑而言掌禁者盖治
于已然不若沮于未然先王之立刑法惟恐天下之人入
其中而不能自出故为之明示法禁使知有如是之罪
必陷如是之刑人有惧心易避难犯此先王忠厚意也
   宣王
备禦当周人有常言一身之内备风寒者不过几处守
要之说也宣王之时北有猃狁南有荆楚东有徐夷故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5a 页 WYG0938-0658c.png
城东方则仲山甫矣式南国则申伯矣奄北国则韩侯
矣四夷已备其三异时犬戎之祸乃作于西以乘其不
备之处狐鼠之巧于伺便乘隙从古然矣一隅不谨且
遗后患况夷垣启钥以纵盗之入乎
志足以立功大雅始于云汉著其心也小雅始于六月
著其功也编诗者之意以为有是心者然后有是功宣
王惟其出此是以能挈天下之大器以就其能成之大功
攘夷狄宣王之时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太原周境也宣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5b 页 WYG0938-0658d.png
王之治戎狄不尽吾境不置也(吕祖谦/)
明文武之功业政事之修则欲如庶狱庶谨之勿误器
械之备则欲如尔戈尔矛之必饬谨微接下则必如遣
使之礼乐侧身修行则必如内治之忧勤遣将命帅隐
然采薇杕杜之歌而还定安集之民犹其在怀保惠鲜
之日凡为此者固将以绍文武立治之大经而措斯世
于道化盛行之日也
   秦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6a 页 WYG0938-0659a.png
以得人兴前世论者咸以山河之险秦得百二遂并天
下地势便利使之然也所以奉春进计田肯建言著之
史牍千古称善愚谓秦人之兴有由然矣自伯翳至于
秦仲率以立功克守其业而僻在岐雍诸侯以夷狄待
之穆公之世得人而昌广地开国悉由任贤之功矣百
里奚亡虞之臣也而授以国政孟明奔军之将也而委
以师律引咎自责卒渡河西之地由余在戎公以为忧
当其来聘也降千乘之尊接以殊礼坐则曲席食则传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6b 页 WYG0938-0659b.png
器及其来归以客卿待之故能益国十二辟地千里遂
霸西戎而抗衡中国矣自后孝公增脩穆公之德寤寐
贤者列爵而尊之分土而予之卫鞅以孽公子求见遂
用其谋开阡陌急耕战法行民便亦以称霸后世克遵
先轨范睢蔡泽离蔬释蹻而取卿相任贤之术速于置
邮卒能灭二周吞六国而并天下者用此术也且苏秦
反覆之臣燕王一听其言合从山东秦人不敢出函谷
者十五年以此思一贤之功坚于山河远矣汤以亳武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7a 页 WYG0938-0659c.png
王以镐而王天下其政何如哉百二之说于是为腐(余/)
(元度/)
不师古谓先王井田不足继而开阡陌之议谓先王乡
遂不足复而发闾左之兵封禅之典谓先王礼仪不足
以饬治也参夷之诛谓先王刑法不足以齐民也
先王良法美意不复存自封建之法废而郡县则官无
定守自井牧之法废而阡陌则人无定业自什一之法
废而为大半之赋则民财竭矣自三日之役废而为闾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7b 页 WYG0938-0659d.png
左之戍则民力尽矣其他良法美意扫地无馀
不去肉刑三代法度秦尽变更独不去肉刑安得不灭
(石安世/)
失道非一日李斯佐始皇定天下不可谓不智扶苏是
始皇子秦人戴之久矣陈胜假其名犹足以乱天下而
斯乃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夫蒙恬持重兵在外使
不即受诛而复请之则斯高无遗类矣以斯之智而不
虑此何哉曰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8a 页 WYG0938-0660a.png
鞅变法以来以殊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
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
禁无不止鞅自谓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无所
舍然后知为法之弊矣夫岂独鞅悔之秦亦悔之矣荆轲
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
故也李斯之立胡亥不复忌此二人者知威令之素行
而臣子之不敢请也二人之不复请亦知始皇之鸷悍
而不可回也岂料其伪也哉周公曰平易近民民必归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8b 页 WYG0938-0660b.png
之孔子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夫忠恕
为心而以平易为政则上易知而下易达虽有卖国之
奸无所投其隙仓卒之变无自发焉然令行禁止盖有
不及商鞅者矣而圣人终不以彼易此商鞅立信于徙
木立威于弃炭祸其亲戚师傅积威权之剧以及始皇
秦人视其君如雷电鬼神之不可测也古者公族有罪
三宥然后制刑今至使人矫杀太子而不忌太子亦不
敢请则威信之过也故夫以法毒天下者未有不反中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9a 页 WYG0938-0660c.png
其身及其子孙者也(东坡/)
   始皇
天厌秦嬴政之有天下也始以利觜长距鸡斗六国而
擅场复以钩爪锯牙虎噬万方而择肉终以多藏厚敛
蚕食兆民而富国然后戍五岭筑阿房驱周礼之书尽
赴回禄惑神仙之术但崇方士收大半之赋则黔首豆
分用三夷之刑则赭衣栉比鲸鲵国政蝼蚁人命原膏
野血风腥雨膻民厌秦也诉之于天天厌秦也授之于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29b 页 WYG0938-0660d.png
汉秦独厌天厌民而自王乎
诗书之道废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
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唯
见利而不闻义焉耳(李泰伯/)
以失士而亡秦人既一天下以为六国之馀士游谈于
齐之稷下客食于四公子之门家于薛养于燕者犹在
也而不尽去是则无以弭患设重赏酷罚以致名士欲
尽杀而后快而不知结轨连横之徒又溢出而聚于丰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0a 页 WYG0938-0661a.png
沛之子弟耳馀之厮役报韩之党大乡之盗分裂四骛
各苟富贵卒合而亡秦(陈正斋/)
又夫智勇辨力此四者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
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
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
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
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0b 页 WYG0938-0661b.png
民不减于始皇二世然当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
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
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
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
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
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
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
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1a 页 WYG0938-0661c.png
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
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若是速也
(苏轼/)
焚坑之谬李斯献策始皇用之烧经书焚学士谓可以
杜异见息讪谤矣然沛公一起言太公兵法运筹决胜
者张良也说下秦将使敌和者陆贾也收图籍荐大将
抚根本者萧何也陈奢靡取亡之戒者樊哙也将思归
之士出南郑定三秦者韩信也脱挽辂言建都陈山河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1b 页 WYG0938-0661d.png
百二之利者娄敬也自馀如参陵平勃之徒莫不以材
智策烈为汉宗臣计其生时秦子楚尚未得华阳夫人
也或伏于胥吏困于卒伍屠狗贩缯寄食乞怜姓名不
闻而往往已有蹀血咸阳俎醢祖龙之志矣始皇既不
得而坑之方且虞心非巷议之人治偶语非今之罪是
犹大川泛溢坏堤横决而区区于增土石窒罅漏不亦
愚之甚哉史谓秦愚黔首夫黔首固多愚不待秦而后
愚也其不愚者非秦之所能愚也然则灭仁义之涂绝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2a 页 WYG0938-0662a.png
諌说之辨以一身而雠疾四海之人将以遏其口屈其
心至于贼疾而不知刃迫而不见是则自愚而已(胡寅/)
以术留天下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
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
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
之矣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
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
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袭尺取至始皇然后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2b 页 WYG0938-0662b.png
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如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
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堕名城杀豪杰销
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
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是以陈胜项
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
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苏辙/)
吏不肖昔秦人之趣亡非一道也而其若是太甚者吏
不肖也吾观始皇之初陋三代之封建其弊至于战国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3a 页 WYG0938-0662c.png
髋髀相依以蹙王室故夷其城而郡县之其虑诚远也
既而天下之吏习于嬴氏之暴斩刈剥啄草菅其民而
毙之重之以头会之敛闾左之徭又重之以阿房骊山
土木之役当时之吏非残忍侵渔病民以逢其君者则
贪衅幸灾不逞之人也于是民之欲亡秦者十户而八
九矣关东之豪投袂而起一呼响应毛奋而鳞集戮力
以倾秦人者不可胜计乌合之师所至如破竹者大抵
皆郡馘其守县俘其令以应之者也不然则吏为自全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3b 页 WYG0938-0662d.png
之计挈地以赂敌而市一旦之命者也又不然则谈士
掉三寸之舌傅檄而风靡者也而孰为秦守哉其间党
秦之恶不肯遽臣妾者如三川之守田四川之守社南
阳之守锜亦欲驱欲溃之民疾鞭而战之不败而涂地
则亦为降虏而已亦奚救于秦之毙耶秦以虎狼之强
尺攻寸取以吞天下一夕有变三十六郡皆无人之墟
子婴之席未暖天下为汉何也秦人之忧素不及吏也
知儒之不可杀爰自亡秦以诈力自私始以儒者为不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4a 页 WYG0938-0663a.png
切于用虽然彼固恶之也亦有所忌而未敢诵言杀之
也种瓜函谷设阱骊山以秦氏之暴虐残鸷欲杀则杀
之耳何至委曲纡馀如此意者恐天下以杀儒议已而
始先为自文之也如是则于儒生虽然能杀而亦深自
知其不可杀也已
 
 
 
群书考索 续集卷五十四 第 34b 页 WYG0938-0663b.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