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938-05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四十四
            宋 章如愚 编
  兵制门
   宋朝兵
太祖善于制兵宋朝兵制凡禁兵之亲近者号诸班直
𨽻于军头皇城内守外备征戍其出戍边或诸州更戍
者曰屯驻非戍诸州而𨽻揔管者曰驻泊非屯驻驻泊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938-0553b.png
以粜贱而留之者曰就粮诸司募者曰役兵诸州募者
曰厢兵什五其民教之武事谓之民兵蕃夷内附紏而
用之谓之蕃汉兵此制兵之大略也而治兵深意有可
得而言者太祖听中令之说收节度之权于杯酒间州
郡精兵悉归京师虽曰京师十万诸郡十万外足以相
制而外兵之弱终不若京师之强也呜呼其虑远矣不
特此也前日之乱皆不逞之人为之太祖聚以为兵节
以军法畀之厚禄禄厚则各知自重法严则不敢为非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938-0554a.png
此其虑何远也至于兵之所属又有微意存焉三帅有
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
之重彼此相制不敢有异心者此其为虑岂不深远哉
宋朝大臣平章先军而后国群臣先军而后州库曰军
资监曰军监官曰参军务曰赡军其于军事重矣盖亦
以是加之察乎
宋朝艺祖用将尝谓曾巩论如取董遵诲于仇雠姚内
斌于俘虏是待之以诚而结其心王彦升守原州冯继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938-0554b.png
业守灵武边境以安虽彦升之好勇继业之自伐皆所
不问是略其小而求其大尔何继筠屯棣州二十馀年
董遵诲屯通业四十馀年边境赖之是久其任而责其
成凡此固艺祖之术未足以见其术之微者艺祖于郭
进李汉超也治第用铜瓦则隆之以恩赐属郡钱七万
及地利使自养则富之以财待之如此宜皆极其爵位
也然所居不过巡检使而其名则小名既不足有为矣
然皆使之得便宜从事而其势则崇岂不隆以恩不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938-0554c.png
以财不能以结其心不小其名则不能励其进不崇其
势则不能重其威
宋朝三衙四卫国家以仁得天下未始倚兵以为重也
然河南陈留四面受敌其势亦必资于兵而所聚之兵
有三衙四厢或合而为三或分而为三或殿前居侍卫
之下或侍卫居殿前之上其故可得而稽也盖侍卫起
于后唐殿前起于周之显德国家侍卫亲军有都指挥
使有副使有都虞候殿前亦然而下于侍卫故虽殿前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938-0554d.png
都指挥亦在侍卫都虞候之下自王超罢职无复任者
而侍卫之马军步军遂分为二与殿前号为三衙马步
二军始居殿前之下矣捧日天武四厢属之殿司龙卫
神卫四厢属之马步二司谓之上四军谓之八桄梯入
则侍卫殿陛出则扈从乘舆凡天下之兵柄皆在焉其
任之也重则其待之也亦不轻是故见宰职而声揖礼
也至其后则推横仗矣见两制而联骑通名至其后则
又分道矣至于熙宁待遇之礼继于二府至有寺监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938-0555a.png
之而不可得者吁何其重也而祖宗立法又有深意所
寓者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京师之兵揔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彼此
相维不得专制
   宋朝三衙四厢等兵
三衙殿前军指挥使副使都虞候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副使都虞候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副使都虞候
四厢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卫神卫四厢指挥使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938-0555b.png
盖殿前有捧日天武马军有龙卫步有神卫谓之上四
军各有左厢右厢厢各有三军殿前有神勇宣武骁骑
各上下军又有宁朔骁骑虎翼各三军马军有马骑武
骑步军有虎翼左右各三军
四兵王镗兵序云兵之目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二
司𨽻焉处则卫镇出则戍更二曰厢兵诸州𨽻焉专于
服劳间亦更戍三曰役兵群有司𨽻焉若牧置若漕挽
若管库若工役其业以事专故处而不更四曰民兵今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938-0555c.png
广南土丁保丁土丁系税户上五丁抽二二十一岁注
籍六十一岁入老保丁系税户上二抽一皆系终身终
军无更番之法今禁兵亦二十一岁招刺六十减少分
七十放停皆无更番之法所以不如周之更番
禁兵之数与今日之弊国家开宝初兵实籍揔三十七
万而禁兵才一十九万至道六十六万而禁兵才三十
五万天禧九十一万而禁兵才四十三万明道增至一
百一十六万而禁兵才六十六万以今准昔亦可概见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938-0555d.png
本政书曰禁军平时衣食县官四体不勤五榖不分往
往嬉游骄惰而不可用而又一遭黥涅类不得与齐民
齿终身执兵无休免之期故虽厚赏招募而应者益寡
所在兵额阙而不补十常二三枢密院时时迫切州县
督以严科俾招填阙额则有司苟免充数疲癃咸在而
又害及平民动遭创执皆以抑勒为情愿上下相蒙苟
逃宪网故每当有府檄至则道路为之辍行商旅为之
罢市比屋嗷嗷无所控告又遭黥涅者既非本心故虽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938-0556a.png
就羁制寻即溃散朝以溢额而奏陈夕以逃亡申举者
有矣亡逃既众则所在啸聚惟事攻剽习以为常而国
家常虑生事亦每为之屈法招抚许其首复自新依旧
军分安排虽有窜亡讫无刑罚祖宗军政废弛殆尽其
间州县往往招纳亡卒使之诡冒身号为认名字亦谓
之捉换故凡在军之人朝甲暮乙倏此忽彼靡有定居
由是卒伍之间动为自营之计凡有差出征戍稍涉重
难率皆亡命逃避缓则冒名急则为寇有罪则颁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938-0556b.png
养兵之制宋太祖有言吾家之事惟养兵可为百代之
利而韩公琦亦曰养兵虽非古然利处不为不深嗟夫
田不井居兵与农异此苟道也而圣如太祖贤如韩公
顾以为利何也我知之矣善养兵者以兵养民不善养
兵者以兵病民思昔祖宗之制兵也敛强悍之民以为
兵赋淳良之民以给兵征伐之苦兵任之民不知也屯
戍之苦兵任之民不知也天下之民安居暇食优游以
生死仰事俯育终其身相保聚虽日赋月敛有不暇恤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938-0556c.png
曾谓不以为利而反以为病乎虽然是制也通古今行
之可也而二三百年间之所以变易政令则曰养兵之
害下之所以游谈聚议则曰养兵之害言利者不一二
而言害者已千百此独何说也曰兵之利于民者非一
端害于民者大槩有二焉兵冗一也兵骄二也
民兵国初京师之兵强州县之兵弱一有警急悉调京
师京师不足以民兵足之振武保捷宣毅义勇皆兵出
于民而籍之州县者也是故禁旅不若土人陈贯言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938-0556d.png
京兵不及土兵田况言之彼其习于风土长于战斗故
能动有成功庆历初诏刺四路弓手张方平曰不可韩
公琦曰可卒刺之治平初诏刺陜西义勇温公曰不可
韩公曰可刺之夫以祖宗之至仁大臣之至忠而籍民
为兵犹不之免良以费省而足用也驯至熙宁因赵子
几之言行保甲之法夫保甲亦民兵也而为法既密而
为法益酷鞭笞之苦不得免焉民不堪命则有执指使
逐巡检攻提举官以输其忿而已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938-0557a.png
太祖兵制坏于童贯太祖盛时皇城之内有诸班之兵
京城之内有禁卫之兵京师之外列营犹数十里中夜
造朝入朝则奔趍营居西者必给东仓之米以远其涂
负粮两石不得雇代以远其力 太祖常谓虽京师有
警皇城之内已有精兵数万况天下乎 取太原兵以
为龙卫取幽州兵以为神武左右员寮本藩镇厅头也
左射拱圣本诸州骑兵也忠莭之军升自川陕虎翼之
军选自江淮 宋朝之兵自童贯高球坏之而劝阻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938-0557b.png
法坏骄惰之习成出伐则亡遇敌则溃小则荷戈攘夺
以逞大则杀将攻城而叛唐史有云置兵所以止乱及
其弊也适足为乱又其甚也至困天下以养其乱今日
之势几于此
宋朝兵精秦汉之际一燕一代自当匈奴宋朝之初庆
州姚内斌雄州李允则自当一道此无他兵精而无冗
食也时使而不久戍也岩险其垒而不多留兵也通其
互市以致州粟也多置屯田以息远饷也广募土人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938-0557c.png
减军旅也
宋朝精兵太宗真宗以来循建隆故事亲阅历旅武艺
精绝有掷剑凌空续身承接妙捷若神者有挽强至二
石五斗二十馀发而绰有馀力者有槃铁槊十五斤舞
于马上往来如飞者有百人守关而契丹不敢窥其国
者有对移一席地剩汲一瓶水而亦蒙简记其姓名以
备后日之用者
开禧用兵不是处有进攻唐州退坐枣阳敌兵方至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938-0557d.png
家河而夜遁以奔谯樊城者有解围和州不听以印制
径带五千人退居采石夜闻行舟虚惊敌至而欲走太
平州者不知此何以张吾军又有率师仪真为敌掩袭
仓皇失措而无统者有进围寿春退走安丰截断浮桥
首尾不应者失律如此何以整其旅(华岳/)
丙寅用兵赏罚不当丙寅褒赏冒滥郭公庄之捷小将
之用车以胜也主帅乃冒之而迁官四方山之捷总保
之守山寨以胜也招使乃冒之而加秩平进关之幸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938-0558a.png
不败守关者之力也而赏归于安陆之别驾南河之奋
死不顾忠义军之力而捷奏于汉阳之守贰柘皋秦兴
之能保乡井义勇民兵之鏖战也而京口统制乃被不
次之擢临淮寿春之不顾矢石万弩手之亡命以徇也
而幕府与属乃膺最上之赏以至凤凰山之捷以王师
毙而不问熨斗谷之捷而招抚怒而不上襄阳一万八
千之奏而及赏者才四百十人而半为宣幕之乡亲汉
阳一千二百人之捷奏及赏才二百人而半属朝士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938-0558b.png
荐送合肥守城之奏不及其十分之一而厚薄之不平
已见于沿淮之歌颂熨斗燠奏伏骑之奏不及其百分
之一而有无之异报已间于将贰之交争以至宣招制
帅之结罪勘同反不若检详详房吏人一笑之为得监
司州县之外衙保奏反不若承旨司一言之增重临战
未湔之膏血而为都司检正吏会之金珠被伤未没之
疮痍又复割而为兵籍赏功诸房令史之酒炙立功之
地不在于战斗之场而在于检正厅拟笔之浓淡奏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938-0558c.png
之牍不出于都辖之官而出于左右司荐口之轻重惟
是助伪之范仲壬叙官而得秩而仗节死义之秦司干
官乃无料禄以沾升合事叛之王喜则钺以帅阃而亡
命先登之李好义乃废黜于西江之戎副胡海之首断
于王福之手而赏归于班世兴射杨之血溅于张敌万
之身而命出于赵师道是则赏不特归于不战之人而
且及于从叛之人恩不特及于无功之士而反遗于守
节之士陛下所谓不吝爵赏以劝智勇果何智勇之谓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938-0558d.png
劝耶(同上/)
小人每轻启兵端熙宁之初不过变新法耳新法已变
而兵兴于熙河元丰小人不过撼元祐耳及其得志则
兵兴于湟邺蔡京始谋不过钳制上下耳及其求悦则
荐童贯以帅师而童贯始谋亦不过望莭钺耳及其得
位则纳焉植于国以开边隙主于始谋又不过倾蔡京
耳及其势利相轧则欲复燕冀以要功名蔡京欲固其
宠则兴严武之师王圭患失其位则赞永乐之役章厚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938-0559a.png
之于湟邺蔡京之于青塘皆是谋也虽王安石亦开熙
河之端况小人之不足道乎
宋朝掌兵管军之职宋朝用兵以仁故所遣之将亦皆
不嗜杀人者如曹彬申严禁暴之令则赏王全斌稍肆
侵掠则罚是也平蜀之役斌以节度使为都部署(见罚/)
(则为留后/)彬以内客省使为都监(见赏则为宣徽南院/)
(使充义成军莭度使/)其平江南也彬以宣徽南院使为
都部署(见赏则为枢密使/)潘美以节度使为都监(见赏/)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938-0559b.png
(则为宣徽北院使/)所谓节度则遥领也(平蜀平江南皆/)
(在罢莭度使兵权之后/)所谓客省宣徽使则犹职名也
所谓都部辖都监则犹汉唐大将督帅有事则命事已
则罢也至于莭度留后观察防禦团练刺史为正任者
止与文臣分班而已内客省使引见四方馆东西上閤
门使副为横行者皆为祗应官耳自通事舍人而下为
阁职自诸司使至刺史为遥郡自诸司使副至内殿承
制崇班为大使臣自供奉官至禁直借职奉职为小使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938-0559c.png
臣皆以别秩禄而无与于掌兵惟殿前马军步军都副
指挥使三军都虞候天武捧日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
使为管军掌兵之职而又无符印故三衙虽统天下之
兵而军政号令则在枢密院其见宰执必横仗肃揖枢
密惟总符印而兵则管于三衙四厢其有调发则必需
天子之命三衙枢密于是乎尽屏五代馀习矣环卫官
自金吾上将军至于千牛诸卫将军皆为宗室之职名
及为武臣之赠典或为责降之散官故环卫官无复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938-0559d.png
唐内变沿边有守将(李汉超郭进等/)皆内属密院诸路
有兵官(钤辖都监之类/)皆外属帅臣于是乎内郡外郡
无黠将骄兵矣然澶渊之役禁卫瑟缩而不行靖康之
变主帅仓皇而不至敌马长驱中原曾无结草之卫天
跸南驻张韩刘岳各拥大兵以抗强敌士气稍振兵威
方张复惩东晋之失尽易而为御前军马固无桓刘之
僣亦无灞上关中之捷矣推原其故自太祖太宗削平
诸国之后宿将沦谢文臣典兵寇公澶渊之行韩范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938-0560a.png
西北捍禦战虽不足守则有馀厥后王韶擅开边隙李
邦彦但守和议战守俱无足言者习于用文而不用武
故也
(按陈止斋建隆编蔡龙图之制旧典/)建隆二年七月
太祖从容杯酒间尽罢侍卫指挥石守信殿前副检点
高怀德殿前都指挥王审琦侍卫都虞候张令铎等军
职而授以莭度之虚名其在外郡以莭度而掌兵者犹
近三十州(符彦卿在大名王景仁在秦州郭从义在徐/)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938-0560b.png
(州武行德在鄜州郭崇昭在真定李重进在扬州李洪/)
(义在永兴王彦超在凤翔杨承信在寿春张永德在颍/)
(昌刘重进在邠州赵赞在庐州宋延渥在邓州孙行友/)
(在定州蔡元福在兴仁白重赞在泾州张铎在河中王/)
(仁镐在襄阳赵晁在孟州李万金在延安李廷璋在晋/)
(州袁彦在陜州李筠在龙德府陈思退在沧州冯继义/)
(在临州折德强在庆州李夷兴在夏州/)皆非他莭镇之
比而以莭钺管军者不与焉自唐末五季各拥重兵不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938-0560c.png
纯臣京师乾德中有因迁徙而代者(赵赞徙延安以冯/)
(瓒知庐州/)有因致仕而代者(郭从义致仕以郑牧知河/)
(中/)有因卒而代者(王景卒以刘知古知凤翔/)有以它职
遥领者(张光翰以永清莭度管军即以刘熙古知贝州/)
于是天下莭度皆为守臣矣虽然守将之控于西北者
如李汉超郭进辈凡十四人类多久任其家族在京师
者抚之甚厚所部州县筦权之利悉以与之恣其回易
免所过征税由是边臣皆富于财得以养士用武朝廷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938-0560d.png
无西北之虞(李汉超守关南马仁瑀守江州韩令坤镇/)
(常山贺惟忠守易州何继筠镇棣州以拒北敌郭进控/)
(西山武守其戍晋州李护普李继勋镇昭义以禦北汉/)
(赵赞屯延州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屯环州王彦升守/)
(原州冯继业镇灵武以备西戎/)其内郡守倅兼治一州
民兵转运使兼总一路财赋其税赋榷酤啇税茶盐坑
冶山泽之利各以分数𨽻给州郡及系省房廊地利坊
场河度支酬衙前不尽者尽归本州有军资库贮经费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938-0561a.png
有公使库备知通泛用厅遂州置军营指挥大郡有十
数指挥中郡有五七指挥小郡不下三五指挥(凡指挥/)
(四五百人/)是时虽罢方镇而守倅犹得分兵财之权备
非常也自熙宁初王安石建言与其财利资守臣孰若
收之公上于是尽括四方地利罢州府禁军招填会逐
路阙额兵食衣俸上供京师自为朝廷封当(免役钱坊/)
(场河渡没官之产召人买扑断佃以助常平设青苗市/)
(易尽归常平司其房廊地课尽归转运司州郡只有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938-0561b.png
(使库限二百千至三千贯止州郡所入才有此息房园/)
(祠庙之利守臣窘束屡有奏陈/)其免役等钱则归之常
平司房廊地课尽归转运司于是乎守臣无利权矣安
石又籍州郡兵通一路团结五千人为一将置副专领
西北今七十九将东南止十三将于是乎守臣无兵权
矣内外守臣既无兵权又无利权此靖康之变所以无
勤王者也间或有之亦市井小人易合而易散者也是
乌得归咎于国初惩艾藩镇之过欤嗟乎国朝一路财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938-0561c.png
赋犹揔为转运使至熙丰则分为提举常平茶盐市舶
坑冶渡江以来又有四揔所则州郡之财益可知矣熙
宁立制犹有一路团结之兵今之阙而不补者十且三
四州郡之兵又可知矣独不监靖康覆辙乎(今两浙崇/)
(莭福建保莭乃厢军团并为额者两浙雄莭福建广莭/)
(乃教阅之兵𨽻之将下者元丰令悉以雄莭之类升同/)
(禁军兵虽遍天下而虚籍率十三四其间老弱又半之/)
(或有弄兵潢池者已不足以禦之况望其当大敌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938-0561d.png
宋朝养兵之制井田既废自汉迄唐皆收屯田之利宋
朝官有屯田郎不闻屯田之效守倅以营田系衔不著
营田之绩何耶五季易置皆以兵也养兵如养骄子抱
而哺之犹虑弗食如之何使之田而食耶律以阶级亦
已善矣始以民田终以兵田使之知有仓廪之积室家
之奉践其利而忘其劳顾何有不足之意太祖规模远
大虑不及此乂何耶按建隆编太祖以诸郡本城供百
役或更戍它郡三司禁旅就粮州郡亦不得常坐食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938-0562a.png
京师所以劳苦其身违离其妻子使之习南北风土之
异未必不为屯田地也特神机深秘未即发露耳(自庆/)
(历嘉祐列郡各置禁军于是严差出占破之令自熙丰/)
(壮城作院各置指挥由是在京禁旅无就粮者而厢军/)
(升为禁军不复戍役矣/)又尝观之太祖语左右曰吾将
西迁洛雍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
事以安天下也不然不出百年民大困矣盖国初自石
晋失关南十郡而太原与北敌合从大梁京都外无藩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938-0562b.png
篱之限所藉重兵以为卫厚赋以养兵耳月积岁累既
无屯田以养兵又不迁都以省兵民安得而不困哉是
故太祖惩创五季征𣙜茶盐酒酤之禁止能宽之而不
能尽去之者凡以养兵故也未几以朝臣监诸州税以
刺史为解州𣙜盐制置使以岁之馀用别贮为封桩库
收典卖田宅印税钱增河东幽州矾禁置扬州建康茶
引𣙜岭南盐拘留州钱为系省无得妄费比校诸州征
𣙜等钱不得欺隐(自朝臣监税止不得欺隐事并系太/)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938-0562c.png
(祖时/)凡以为民亦为养兵故也(太祖又合蔡闵二水贯/)
(京师达寿春以通淮泗舟楫浚五丈渠自都城达郓以/)
(通东方之漕亦为养兵也/)于是国初之兵十五万真宗
时内外兵几百万(实九十一万/)仁宗宝元以后募兵益
广迄于至和兵盖一百二十六万矣(以上并见至和二/)
(年/)神宗即位张方平上疏曰京师砥平冲会之地国依
兵而立兵恃食而聚䆒其本原冗兵最为大患庆历禁
军之数比景德以前增四十馀万人又太祖置壮城谓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938-0562d.png
之厢军遂与禁军数目几等岁增衣粮天下安得不困
考方平之言遂符太祖之先见使平生于崇观间则目
之所睹又如何耶呜乎太祖规模远过汉高祖而群臣
无奉春之策岂天数当有靖康之变耶(秦汉用度耗于/)
(用兵国朝财赋困于养兵曾南丰云宋兴当雍熙之间/)
(强敌屡为边害天子念守兵岁广而赵魏失宁废耕桑/)
(之务于是方田之法自此始是复开易水疏鸡距修鲍/)
(河之利边屯以次立矣然中国一统内外百万之师议/)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938-0563a.png
(者以为岂晏然者知兵农兼务哉天子乃遣议臣东出/)
(宿亳至寿春西出许颍转陈蔡之间至襄邓得田可开/)
(者二十二万顷欲收耕屯之业广其功用矣天子锐意/)
(向之而任事者破坏其计故功不立/)
今日养兵之策宋朝财赋困于养兵已见职官户部六
院四辖诸监司并右方养兵说今日之兵不减于全盛
之时者蜀汉荆淮海绵亘数千里皆为边郡湖广闽浙
崎岖山谷间皆为内郡非兵无以为守也今日养兵所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938-0563b.png
藉者田税之入征榷之利皆已数倍于盛时不可以有
加矣民聚于内郡地狭民稠亦无可垦之田矣边郡沃
狭在在有之弃而弗耕独不可为屯田地乎租逖积榖
雍邱吴主屯田寻阳荀义之东阳(晋穆帝时/)陈庆之之
义阳刘义欣(宋人/)桓崇祖(齐人/)之芍陂邓艾之寿春羊
祜杜预之襄阳都贵(苻坚/)臣薛虎子(元魏人/)之徐州以
图按之皆在汉南淮右惟雍邱在曹滑之间寿春半在
淮北而已其馀皆今之边郡也中兴以来要约既固议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938-0563c.png
者惮于开边隙徙边之民佔佃已久议者惮于起民争
也今也或战或和犬羊相噬何要约之足恃丙寅北伐
流转者众何佔佃之可恋乘流转之初返而以安集为
名当蚌鹬之相持而以防拓为说及是时也行屯田之
策省养兵之大费当今之急务也就高为堡以固民心
韩重华之法可行也外为游兵以护田作赵充国(发骑/)
(就草为田者济兵/)祖逖(置军屯以禦其外/)之策可用者
计夫给亩以地之良薄岁之丰凶为三等当如唐之军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938-0563d.png
府屯因水之利以之灌溉以之运漕当如邓艾之导济
河杜预之激滍淯刘义欣之疏芍陂可也国家间暇北
敌扰攘不及是时少为根本地忽有小警相顾无策不
免朘内郡之膏血补边方之疮痍内外俱弊将不知其
所止矣何暇为恢复计哉
 
 
 群书考索续集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