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938-021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十六
            宋 章如愚 编
  诸史门
   诸史
正史史记始于谈而备于迁为之训释者前后十四家
(斐骃徐广刘伯/庄王元感等也)卒无以易迁之为也西汉书权舆于彪
而成就于固为之训释者前后三十家(服虔应劭晋灼/孟康韦昭颜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938-0216d.png
(古等/也)卒无以易固之为也后汉书自谢承迄于范晔作
者八人而后晔之书始行(谢承薛莹司马彪刘义庆/华峤谢沈袁山松范晔)
书自虞预迄于唐太宗作者八人而后名为御撰者始
(虞预朱凤谢灵运臧萦绪/于宝萧子云何法盛太宗)作宋书者四人徐安孙廉
沈约王智深是也作齐书者三人萧子显刘陟吴兢
是也谢吴姚察姚思廉吴兢俱作梁书顾野王傅縡姚
思廉吴兢俱作陈书王劭等隋书在唐而屡变(王劭张/大素令)
(狐德棻皆作隋书孔颖达作隋志云是长孙无/忌奉敕撰无忌长官也吴兢亦作隋史二卷)吴兢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938-0217a.png
唐史至五代本朝而再更(晋刘照等修本朝/欧阳公宋公重修)以至三国
五代史(王沈作魏书陈寿作三国志韦昭作/吴书薛居正作五代史欧阳公删脩)后魏北齐
后周之书南史北史小史统史之别(梁武帝作通史李/延寿作南北史高)
(氏作小史姚康复作统史魏收魏澹张大素斐安时并/作北魏书李德林张大素李百药并作北齐书令狐德)
(棻吴兢并/作后周书)悉非一人为之何迁固之书后世不能易自
迁固而下历代之史何作者纷纷不一也盖西都之治
迁固得之见知闻知者为甚详其与后世之史臆测于
数百年之下者不同也西都之文大略近古故迁固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938-0217b.png
史事实文核其与后世雕饰骈俪文工而实不至者又
不同也迁固父子家学相传用法专一发凡起例动有
法度其与后世之史出于众口而笔于众手者又不同
也有是三不同迁固之书安得不永传不朽而后世人
之史安得不屡更而无定耶
编年(隋志谓之古史/唐谓之编年)春秋古史皆编年也易编年而为
纪传自迁固始迁固之后纪年出于汲冢汉纪作于荀
悦故张潘袁宏作后汉纪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干宝陆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938-0217c.png
机之晋纪裴子野之宋略吴兢韦述唐春秋近世司马
公通鉴皆编年也验之唐志作者无虑四十馀家后世
观者多嗜纪传而厌读编年编年之书自春秋及左氏
通鉴之外如荀悦汉纪之类至有耳不闻目不睹者何
也意者纪传之体随其人之终始事之纲目即于一纪
一傅见之故观者易知也编年之法具一代之本末而
其人之始终事之表里则间见杂出于其间故观者难
于遽见又纪传多载奇怪不经之语而编年则不可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938-0217d.png
泛纪也爱奇厌常舍难就易文人才子之习云耳必有
史才者欲知去取予夺之大法则编年之书目熟而心究
之矣
伪史伪史者僣伪之事也隋唐志有常璩华阳国志有
汉之书(常璩撰蜀汉/伪官故事也)二石书燕秦凉赵事几二十家隋
谓之僣史唐谓之伪史按史通因习篇曰阮氏七录以
刘石符姚等书为伪史及隋氏海内为家而撰隋经籍
志者还依阮录与此不同盖隋书内自有数本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938-0218a.png
杂史(隋唐/志同)杂史者隋志云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率
尔而作非史之正也刘向战国策陆贾楚汉春秋子贡
越绝书后汉赵晔吴越春秋司马彪九州春秋之类是
也汉志以战国策等入春秋经类其时经籍史部未多
故不得不附于此耳唐志如贞观政要明皇政录亦谓
之杂史者此等书言其政之大略耳善恶是非未必尽
见也
起居注(隋唐/同)隋志云起居注者君举必书记录人君言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938-0218b.png
行动止之事也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后汉明德皇后
撰明帝起居注然则汉时起居注似在宫中为女史之
职然皆零乱不可复知今之存者有汉献帝及晋代已
来起居注皆近侍之臣所录晋时又得汲冢书有穆天
子传体制与今起居注正同(以上并/隋志云)故隋唐志所载自
穆天子传而下汉晋宋齐梁隋唐皆有起居注其唐姚
璹脩时政记亦其类也
实录(隋志无/唐志有)隋志如梁太清录周兴嗣谢昊梁皇帝实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938-0218c.png
录之类并入杂史类唐志则别立实录故唐家十八君
皆有实录(韩愈亦修/顺宗实录)意者起居注者日记之史也实录
则集日记而为一朝之史也(韩愈沈传师宇文籍撰顺/宗实录李吉甫监修事不)
(归一故退之托之人/祸天刑之说云耳)
故事隋志曰百司庶府各藏其事太史之职又总而掌
之汉定律令章程仪法晋初甲令已九百馀卷武帝命
贾充引群儒删采其要增律十篇其馀不足经远者为
法施行制度者为令品式章程者为故事各还其官府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938-0218d.png
缙绅之士撰而录之遂成篇卷故谓之旧事等书是也
诏令晋杂诏宋干诏集温彦博古今诏集唐德音录明
皇制诏录等书见官志隋无此门
职官(隋唐/志同)隋志云古之仕者名书于所臣之策各有分
职以相统治周官冢宰掌建邦之六典而御史数凡从
政者然则冢宰总六卿之属以治其政御史掌其在位
名数先后之次焉今汉书百官表列众职之事记在位
之次盖亦古之制也汉末王隆应劭等以日官表不具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938-0219a.png
乃作汉官解诂汉官仪等书是后相因正史表志无复
百僚在官之名矣缙绅之徒或取官曹名品之书撰而
录之别行于世宋齐以后其书益繁故删其见存可观
者编为职官
 因隋志之言而观唐志职官类有开元六典注云开
 元十年陆坚被诏修六典玄宗手写六条曰理典教
 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张说知院(集贤/院)委徐坚经岁
 无规制乃命毋煚余钦韦述等参撰始以令式象周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938-0219b.png
 礼六官为制萧嵩张九龄李林甫相代知院二十六
 年成(自开元十年止/此实十六年)夫汉周设是官故有是制有是
 制故著是书以成制而为成书何难之有哉王隆有
 汉官解诂应劭作汉官仪注徐勉梁朝选簿沈约梁
 朝新定官品皆述一代之官而为一代之书也虽一
 人为之亦足矣至于唐之建官本非周官之制元宗
 一旦手书六典令文臣修撰宜乎徐坚等经岁无规
 制也韦述等始以令式象周礼六官为制萧嵩张九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938-0219c.png
 龄李林甫相继知集贤阅一十六年而书始成是知
 唐志与周志异六典特象周为制耳如唐制与周同
 而不必仿象则修书者旦夕可就何必更易数十人
 绵延十六年而后成哉王方庆尚书考功簿裴行俭
 选谱有唐循咨格簿(太宝/中定)沈既济选举志此则有唐
 官制也至于六典则非唐制而象周制者也(更以唐/官制实)
 (證与周/不同处)
元和国计簿唐志职官类有元和国计簿按通鉴宪宗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938-0219d.png
元和二年李吉甫奏元和国计簿自凤翔至淄青一十
五道不申户口之数(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
(淮西淄青十五/道七十一州也)由浙江至湖南四十九州倚办赋税之
(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淮西鄂岳/福建湖南共八道四十九州也)输税之户比天宝则
四分减三仰食之兵比天宝则三分增一(元和之兵八/十三万馀人)
(输税之户二百四十四万大率二户资/一兵其水旱所伤非时调发不在此数)更有非时之调
不在常赋之科此吉甫论元和地狭而税广户少而兵
多之说也元和六年吉甫又论中原宿兵八十馀万商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938-0220a.png
贾僧道十居五六以三分劳筋苦骨之辈奉十分待衣
坐食之人况内外之官不下万员而权臣月俸几至万
(九千缗也其刺/史则月俸千缗)遂以一乡之民而为县复以一县之
地而为州宜减入仕之涂及省吏员之数此吉甫论元
和农少而仰食者多民稀而入仕者众之弊也(于时遂/诏李绛)
(等详定并省内外官八百员诸/司流外一千七百六十九人)兵多官冗当时大弊吉
甫国计簿之作是欲宪宗知其弊之所自来也然则此
书唐志何为而列诸职官之间哉是盖官兵之大数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938-0220b.png
俸廪之大计所系也今日之地虽兼江淮吴蜀而有之
蜀中之赋不至京都所倚以办官兵之资亦止于元和
中所谓浙江八道之数元和之弊与今日正同故详著
其始末云(太和国计簿亦在唐官职门宋朝有/丁谓景德会计录田况皇祐会计录)
仪注仪注者君臣父子六亲九族上下亲疏之别养生
送死吊恤贺庆及进岁仪之数也即唐虞之三礼周官
之五礼也三礼五礼既入礼经类自汉而下所谓仪注
书仪二礼五礼及天子驾卤簿衣服志等书乃附史家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938-0220c.png
仪注类者岂后之礼仪不足以配古欤
刑法汉建武律令故事汉名臣奏廷尉决事陈寿汉名
臣奏事贾充杜预刑法律本宋齐梁陈隋唐皆有律书
夫诸史既有刑法志而艺文志史家复有刑法类者刑
法志言律令更革与用刑重轻之意也艺文志所载皆
刑法书名而已
唐律令格式(始于隋/见隋志)武德中诏裴寂等撰定律令流罪
三皆加千里居作三岁至三岁半者悉为一岁馀无改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938-0220d.png
焉贞观中又诏房玄龄等撰定律令格式降大辟为流
者九十二流为徒者七十一以为律定令千五百馀条
以为令又删武德以来敕三千馀条为七百条以为格
又取尚书省列曹以诸寺监十六之计帐以为式又太
宗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去断趾法为加役流三千里
居作二年又诏罪人无得鞭背皆在未定律令格式之
前既定律令格式则纵死囚宽党仁宏之死唐之法汰
重为轻亦已甚矣由隋人之法盗一瓜者至死盛夏六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938-0221a.png
月犹且行刑至唐屡加减汰方可耳(贞观所定行令格/一有留司格者以)
(尚书省诸曹为目其常务留本司者为留司格也永徽/所定律令格式有散颁天下格者天下所共也有留本)
(司格者以曹司/常务为行格也)
唐律疏唐志有律疏三十卷注云长孙无忌李绩于志
宁唐临段志玄等七人奉诏撰高宗永徽四年上刑
法志高宗初即位诏律学之士撰律疏又诏长孙无忌
等增格敕其曹司常务曰留司格颁之天下曰散颁格
是知刑法志散颁留司格在撰律疏之后而艺文志散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938-0221b.png
颁留司格在律疏之前艺文以所上年月为定也又刑
志以律疏为律学之士所撰此云是无忌等撰其实律
学之士为之无忌等总摄其事故题以长官之名耳
   国史
国朝之史圣宋之史国初始有内庭日历枢密院抄录
送付史馆然不过对见辞谢而已而帝王言动莫得而
书扈蒙始乞委参政抄录言动并付史馆至太宗朝张
泌始请置起居院复左右史之职以记录为起居注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938-0221c.png
时政记逐月终送史馆以备修日历自是以来国史常
以宰相监修学士修撰又以两府之臣撰时政记选三
馆之士当升擢者乃命修起居注如此不为不重矣然
修撰之官非据诸司供报不敢书所闻见而撰述成又
必录本进呈欧阳修建论○仁宗朝史馆有欲书而不
得书者有欲书而不敢书者因请史得以据所闻见而
书之更不敢进呈其本○李昉扈蒙同修太祖实录钱
若水杨亿同修太宗实录李维晏殊孙奭同修真宗实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938-0221d.png
录富弼总类三朝编为三朝典故范祖禹编仁宗训典
进读三朝宝训
神宗实录至高宗始定绍圣初蔡卞曾布等以久不得
进用欲乞改元祐诸臣所为尽复王安石政事故指范
祖禹赵彦若等所修之神宗实录为诋诬先烈因请用
王安石日录改修其言皆出一时私意变乱是非于是
元祐史官皆得罪迨夫徽宗初陈瓘陈次升相继论列
虽常降诏删修然卒为卞京所蔽不克是正在绍兴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938-0222a.png
我高宗皇帝灼见邪正之实乃命范冲等重修天下之
议始定
记注汉有起居注唐亦有起居注宋朝淳化置之禁中
汉制也而元丰之二史分注则唐之制也先唐有时政
记后唐亦有时政记宋朝开宝委之宰臣先唐制也兴
国之二府分注则后唐之制也帝王之言动必书臣下
之是非必录其记述之职乎虽然有异唐者二史所注
止于后殿旧制也而宋仁祖许前后殿皆立则凡有言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938-0222b.png
行皆得与闻之矣枢密所记止于内庭旧制也而宋真
宗俾宰枢别撰则凡有言行皆得并书之矣虽然又有
大异于此者古者天子不观史天子观史自唐始宋朝
起居注撰集时政记亦进御其沿唐之制乎而宋仁祖
不使之进而孝宗又不使之进则凡所记无䛕辞而所
注皆直笔矣嘉祐以前时政惟书辞见虽起居注亦然
其略而不得书若此欧阳一言仁祖亟从有以也绍兴
间柄臣当国起居注废而不修者十五年耳记时政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938-0222c.png
可知已其畏而不敢书若此胡铨一言孝宗听之意盖
有激也夫史不进本则无曲笔史得悉书则无遗事斯
不亦尽善尽美矣乎
修撰史之目不一而其凡有二曰纪载之史曰纂修之
史时政有记起居有注其纪载之史乎纂修之史名目
滋多实录云者左氏体也正史云者司马体也纪其大
事则有玉牒书其盛美则有圣政总其枢辖则有会要
其曰日历合纪注而编次之也其曰宝训于实录正史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938-0222d.png
之外而撰定之也其为书也详其为职也重任是责者
岂容以易为哉世尝谓天子观史则史不敢书宰臣监
史则史不得书唐之制然也宋朝之制亦然也吁有是
哉宋朝天子虽亦观史然一物之名必令其书则凡所
书皆直笔也又况不使进本其仁宗尝行之矣宋朝宰
臣虽号监修然一字之易听史官自执则凡所书者非
私意也又况不立监修宋神宗又尝行之矣唐以观史
而私宋朝以观史而公唐以监史而紊宋朝以监史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938-0223a.png
定故凡执唐以议论宋朝者皆未之考也是故王元之
直书吾取之扈蒙之多逊吾无取之司马公之记事吾
取之荆公之日录吾无取焉吾有公非碧云騢之妄相
抵毁吾不问也有公是伊川杂录之妄相推美吾不信
也昔太祖尝谓内臣曰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
误失史官必书之昔人谓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
矣信矣哉
玉牒登封告成必用玉检法令明奥号为玉条天下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938-0223b.png
至坚而不可磨者玉也史以玉牒名其殆铺张对天之
闳休扬厉无前之伟绩乎玉牒名书自唐开成始上自
帝系下及祥瑞凡大制作大除拜咸书之春秋之法大
事则书之策或者其遗意欤圣明迭兴璇源流衍设局
于祥符之六年谨会粹也建殿于祥符之八年重秘藏
也景祐之制参会要而修纂之虑遗失也元丰之制合
日历而节录之重记注也瑶编金轴藻饰愈崇宝钥缥
囊缄护愈密祖宗之隆重若此亦恐尊圣德隆世系在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938-0223c.png
是故尔中兴以来尤加崇重宰臣提举曩未有也而今
有之从臣兼修曩未有也而今有之曩宗正所掌凡数
书今三书合而一独玉牒不之合以玉牒异于三书也
曩玉牒成书圣德居一今所修圣德名为中兴圣统以
中兴异于昔时也曩诸司供报动至稽时今也加之
督促废职举矣曩成书来上动十年今也不拘久近怠
心去矣
实录史以实录称古无是也而称之自汉始史以实录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938-0223d.png
名汉无是也而名之自唐始祖汉唐之旧号成宋朝之
一经兰台石室有直笔而无隐情宝轴牙签有全书而
无逸典可不谓之盛德事乎然尝怪太祖太宗之旧录
事多遗阙其失也略神宗哲宗之旧录事多窜易其失
也诬尝考其故事实未见于津涯翰墨或多于漏略而
张伯所修仅止一卷迨李沆重修而始备献赞虽著于
话言亲决不闻于策府而钱若水所修止用九月迨王
旦增修而犹阙此其失之略可知矣自安石日录附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938-0224a.png
正史神宗本意郁而不明迨考异之书著而去取始定
自京卞诸人妄出私意宣仁盛德抑而不宣迨辨诬之
书作而污蔑始洁此其失之诬可知矣若夫真宗之百
五十卷修之者孙奭也仁宗之二百卷典之者韩公琦
也英宗之三十卷领之者曾公亮也徽宗之六十卷高
宗之二百二十卷则绍兴嘉泰之臣实定之也纪述之
详议论之当无复有前二者之弊矣迨孝宗之在位
凡二十有六载丰功伟德宏模懿范皎皎乎其不可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938-0224b.png
也嘉定天子克绍前烈乃命儒臣讨论而润色之今之
迁固其才贾董其笔者诚有人矣然采摭旧闻网罗遗
逸恶可书也或虑子孙之雠隙而不敢书善可书也或
疑子孙之虚饰而不敢书若此则虽备犹未备也若乃
提举以宰臣修撰以侍从检讨校勘以本省官或置院
或寓史馆斯特其制然尔
会要日历始于唐时政记始于唐玉牒实录亦始于唐
史之有会要其亦自唐始乎有唐会要苏冕创之崔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938-0224c.png
续之至于宋朝王溥而后成之嗟夫此一代之典耳人
更三手世历数代而其书始就绪甚矣会要之难成也
宋朝之会要庆历三年以上王洙修之熙丰间王圭续
之亦既续之矣而洙之所修又取而增损焉熙宁十年
以后蔡攸修之乾道间汪大猷继之亦既继之矣而攸
之所修且尽从而删定焉盖尝考之洙之纪载也多遗
事其修撰也多羡文遗事可增也羡文可逸也此圭所
以必加之增损也攸之修定止于三门其所改易本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938-0224d.png
时好止于三门非成书也本于时好非正论也此大猷
所以必加之删定也熙丰之增损乾道之删定于是得
其当矣若夫始于帝系终于蕃夷类而总之彼离而此
合王洙会要总类十五帝系三卷礼三十六卷乐四卷
舆服四卷学校四卷运历瑞异各一卷职官三十三卷
选举七卷食货十六卷刑法八卷兵九卷方域八卷蕃
夷三卷王圭会要凡二十二类如后妃王洙入在帝
系中王洙自为一类别而分之前略而后详王圭会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938-0225a.png
要总二十一类八百五十五门此又其精者也绍兴天
子尝曰会要祖宗故事之总辖不可阙也旧书分门极
有法似不须改大哉王言是以定史笔之权度也成则
一定历世由之中兴会要成于乾道九年孝宗会要成
于淳熙七年嘉定天子因而续之提纲属之大臣振范
资之时宰成书来上轨范具存紫宸进读缙绅拱听呜
呼盛矣
日历莫详于建炎绍兴之所录时政有记起居有注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938-0225b.png
记注而兼修之其惟日历乎记注之历外廷之言行书
焉内庭之机密书焉然后举而委之史馆以日系月以
月系时以时系年此日历之所由作也或𨽻秘书省或
不𨽻秘书省而所𨽻无定属或秘书预修或秘书不预
纂修而所预无定员有以修撰专修者有不以修撰修
者又有以修撰与判馆直馆分修者而所修亦无定职
监修以宰臣重其事也论撰以从官谨其职也检讨阙
官则置之编类员少则增之详其任也此特其制之粗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938-0225c.png
也而纪述之严揄扬之盛犹有可论者向也史官不记
言动自张泌一言而忠邪书矣向也史官惟凭供报自
欧阳一言而后书所闻见不止于供报也有大于此者
太宗日历一字不易而真宗已与王旦议之矣继自今
已往史臣其敢妄书乎神宗日历一涉私笔而误高宗
已命范冲修之继自今以往史臣其敢缪论乎至若信
傅信疑傅疑笔则笔削则削若建炎绍兴之所录者又
古今之所无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938-0225d.png
宝训宝训云者于国史之外采摭故典而作之也根荄
于唐之吴兢建明于宋朝之王曾李淑王举正之纂修
其因曾之言欤林希曾巩之续修其仿曾之意欤淑可
责也而举正为足重也希不足贵也而巩为不可及也
若夫蔡京之所陈乞则异是矣举正之所修以真宗
正史既成而后修之也巩之所修亦两朝正史既成而
后修之也然神宗之史未成而先修宝训京何见哉举
正所修首以政体德居其三尚政也曾巩所修首以孝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938-0226a.png
德政居十二尚德也京于正史犹加之诬何有于宝训
哉中兴以来洗瑕涤秽云雾一开日月照矣而尧言布
天下继此又有光也岁在甲子特加纂集嘉泰始年修
高宗宝训岁在丁丑特命进读嘉定十一年进读
高宗宝训猗欤盛哉三坟五典三代之书皆宝训也而
尧典又有首称者欤诵尧之言行尧之行亦尧而已矣
正史且正史之修始于景德之初年景德四年诏修宋
太祖及太宗正史当是时也史馆文书先时编次二府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938-0226b.png
纪录及时供报一礼制之文未备未害也而必求之则
凡典故之疏漏者毕录矣一州郡之名未当未害也而
必易之则凡典故之沿革者悉著矣人务为甄官钟鼓
楼为陋室细事也而今直书则凡有大于此者无饰辞
矣自时厥后真宗国史成于王曾一美政之有疑不
敢书也五朝国史成于曾巩一事迹之未究不敢书也
一语之褒春风和气一字之贬秋霜烈日公论之在史
笔昭昭乎其不可掩也熙宁元丰正邪迭胜元祐绍圣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938-0226c.png
编辑各殊甚者补天洗日之功暧昧而不宣者数十年
然尊尧有集辨诬有书公议之在天下也不可磨也不
独此也绍兴权臣所书圣语多出己意未几而删去之
矣开禧之初权臣妄贪天功贸乱国典未几而更定之
矣人心之公议如此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938-0226d.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