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938-01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十二
            宋 章如愚 编
  经籍门
   隐公
鲁何以得称元刘炫叹何休云唯王者然后改元立号
春秋托新王受命于鲁故因以录即位若然新王受命
正朔必改是鲁得称元亦应改其正朔仍用周正何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938-0163b.png
既托王于鲁则是不事文王仍奉王正何也诸侯改元
自是常法而云托王改元是妄说也(正/义)
何以黜周王鲁经书春王三月王即周平王也月即周
正也公及邾仪父公即鲁隐公也鲁用周正则鲁事周
矣天子称王诸侯称公鲁尚称公则号不改矣春秋之
文安在黜周王鲁乎若黜周王鲁则鲁宜称王周宜称
公此言周王而鲁公知非黜周而王鲁也孔子之作春
秋本欲兴周非黜周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938-0164a.png
春秋何以不取隐古者君薨嫡子立无嫡子则庶长立
仲子者惠公之继室而桓公之母也诸侯无再醮则仲
子不当称夫人桓公不得为嫡也桓公不得为嫡则与
隐公尊卑等尔正以长幼为先后尔然而惠公有命焉
大夫群臣可以莫从而隐公则不可以莫之从也惠公
薨群臣以国难立长君隐于是时可谓难矣将为社稷
计则先君之命有不及将从先君之命则非徒不可以
即位亦不可以摄也周公摄政抱成王而朝诸侯矣未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938-0164b.png
尝称王也然犹七年而复子明辟隐公之摄十一年矣
口诵立桓之言而征伐盟会身自专之一旦干赏蹈利
之人媒孽其间则桓公非特患其不立也且有惧焉以
隐公必将杀已而终有其国也故隐公不得遂其爱
桓之心而桓终蹈于大恶不义皆隐公之所由致也故
学春秋者之无取隐公(正/义)
春秋何始鲁隐公曰然则春秋何始于鲁隐公答曰周
平王东周之始王也隐公让国之贤君也考乎其时则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938-0164c.png
相接言乎其位则列国本乎其始则周公之祚胤也若
平王能祈天永命绍开中兴隐公能宏宣祖业光启王
室则西周之美可寻文武之迹不坠(杜预春/秋序)
 辨春秋始隐之意洪曰文王武王都丰镐是为西周
 平王都河南是为东周西周之书有诰命存其诗有
 雅颂存盛德大业炳如也唯东周赏罚纲纪不可考
 圣人欲为之书则东迁周事也夫子陪臣有不当为
 故用鲁以名其书耳武王克商岁在己卯隐公即位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938-0164d.png
 岁在己未其相去盖有四百一年也周家之兴历年
 八百夫子以前四百载事托之诗书以后四百载事
 托之春秋而隐公元年实为后四百始年此春秋所
 以不得不始隐也名虽始隐而意在周故未尝尽录
 平王之政而实承平王末年虽未尝记东迁之始而
 实具东迁之末则亦圣人以此微示其意欤说者以
 为春秋之意欲始平王按平王三年惠公即位果如
 是说则春秋当始惠公矣说者又以为春秋始隐贤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938-0165a.png
 其逊国按隐公生不复辟死不成摄果如是说则隐
 不当称公矣然则春秋始隐之意断若是欤
八年鲁郑易田春秋隐公八年书曰三月郑伯使宛来
归祊庚寅我入祊左氏传曰郑伯请释太山之祀祀周
公以太山之祊易许田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太山也
杜预释之曰许田近许之田成王赐周公许田以为朝
宿之邑宣王赐母弟郑桓公助祭于太山汤沐之邑在
祊今鲁郑各从本国取近之宜故以祊易许田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938-0165b.png
 辨左氏之说为误林曰鲁郑易田后世因左氏之说
 以罪二国不复顾天子巡狩诸侯朝觐之礼予究其
 寔不然此盖左氏见是年郑以祊予鲁桓公元年鲁
 以许田予郑又见鲁颂云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则
 遂以为许鲁地也曾不知许有二诗所谓许者周公
 旧封也春秋所谓许田者许国之地也如经书筑台
 于秦仲遂至黄乃复秦与黄俱鲁地而诸侯之国亦
 有秦与黄也不可以许田即为鲁旧地而生易田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938-0165c.png
 说且文武之子孙孰非有功而亲者使皆有朝宿汤
 沐之邑中国何地以处之此不然也考之地志今许
 州许昌郡古许国也见有许田县则许田是许也田
 如邾田之类何得以为鲁地近许之田乎是又不然
 也况祊今在沂州琅琊郡有祊城去太山为远安得
 为郑人助祭汤沐之邑借如彼说时郑庄公方强此
 年既以祊归鲁必欲急许田隐公何得终其身不归
 之及桓公之立始以璧假之何哉况神不歆非祀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938-0165d.png
 不祀非族郑伯虽愚释太山之祀而为鲁祀周公非
 人情之甚也圣人脩经欲令后世明知不待三傅然
 后著使诚有易田之事但曰归祊入祊无乃大隐而
 不可知乎不知祊者乃郑人尝所侵有之地而近于
 鲁今归我者郑人思以结鲁之援六年既来谕平恐
 鲁之好未固谓隐公可以为援也故以祊地予之郑
 归而鲁入然后二国之党固矣予尝疑祊在汧州为
 鲁地经不书鲁失祊之由或在春秋之前也续考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938-0166a.png
 祊即近鲁非本鲁地也若本鲁地经但当书郑伯使
 宛来归祊足矣不当经书曰庚寅我入祊据齐人归
 我济西田经不书我入欢阐盖鲁之故地既失复得
 何用书入乎今祊特书曰我入祊则见鲁公贪郑之
 赂非可入而入故也若乃许由既非鲁之旧封何得
 有是乎曰此春秋之微义隐公既交齐郑十年乃相
 与伐宋而取郜祊十一年乃合齐郑伐许而有其地
 盖鲁之有许田自入许之年始伐宋之谋本于齐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938-0166b.png
 故经书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会者谋出于彼也
 入许之师出于隐公故经书公及齐人郑人入许及
 者谋主于我也然许田近郑而远于鲁鲁人虽有之
 郑人之所欲也时隐公尚强郑人虽欲得之而未能
 与鲁争迨一旦桓公篡隐郑庄乘间直至于鲁之垂
 以求许田名为璧假实以胁取之也桓公不义方惧
 诸侯之讨宜不敢不与也自是许之土地为郑所有
 许叔此不见经至郑庄死忽突争国郑国大乱许叔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938-0166c.png
 始得乘隙而入许复有其国经于桓十五年书郑突
 出奔蔡郑忽归于郑继书许叔入于许其旨隐而甚
 明由是郑人无时不伐许必欲得其故地许人凡四
 迁以避之而卒不免迨春秋之末经书郑游速帅师
 灭许以许男斯归而得已许郑之事盖由郑庄尝假
 许田于鲁故也考之春秋许之源流兴亡若是何
 得如左氏傅会之说妄设易田之事乎左氏为许田
 之说既误后又觉有许叔入许之事乃于隐十一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938-0166d.png
 公及齐郑入许设辞谓齐侯以许逊公公以与郑人
 郑伯使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盖为后张本也不
 知郑之得许乃在于假璧之年何得于隐公之时已
 有之学者之于春秋不究源流始末期于自得而惟
 随三傅东西若是者岂少耶
   桓公
桓公何以不书王春秋一书书王正月者九十三王二
月者二十一王三月者一十九无事首时亦冠以王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938-0167a.png
一字而独桓公不书王榖梁以为桓无王故春秋不书
然既曰无王矣而元年又书者何耶榖梁曰元年有王
所以治桓也此说近之
   庄公
盟扈何以书日公羊庄二十三年盟扈曰危之也何危
尔我贰也言鲁庄有巧贰之行僖九年盟葵丘曰危之
也何危尔齐侯震而矜之叛者九国榖梁庄二十三年
盟扈范曰鲁庄怠弃国政忧危是伯王降心与之盟得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938-0167b.png
免于罪臣子喜而录之故曰仪九年盟葵丘傅曰美之
也范氏云桓德极而将衰自此不复盟矣
   闵公
元年书季子来归呜呼春秋之于褒贬忠且恕也爱不
隐其恶憎不减其善季子之归也而圣人贤之何也曰
贤之将以责其备而讥之也君子之观过各于其党
斯可知矣善不胜其过则圣人书其过过不胜其善
则圣人书其善何也夫孟女之子般叔姜之子开庄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938-0167c.png
无嫡嗣而爱孟女欲立其子问嗣叔牙叔牙曰一继一
及也而季友以公命使酖之公薨季子立子般为君夫
立子般忠也杀叔牙义也忠与义人臣之大分而季子
实有之不亦善乎故书曰季子者贤之之辞也庆父与哀
姜私而欲立其娣之子开使圉人荦杀鲁公子般于党
氏季子知其力不能胜而奔陈国人思其忠义以平内
乱而庆父卒立开为君是为闵公闵公立元年秋八
月及齐侯盟于落姑以纳季友书曰来归者喜之之辞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938-0167d.png
也鲁人意也然则鲁人喜之春秋贵之而复何讥也曰
讥其不能弭乱讨贼也何以见之曰于元年书季子来
归而二年书公薨书庆父出奔见之也何也季友之贤
国人恃之以为轻重安危闵公之请复也既归矣而不
能诛庆父使贼复得弑闵公此其过一也庆父既弑闵
公矣又不能讨贼而平之使复得奔于莒此其过二也
夫二者岂国人思之之心而闵公复之之志也然则于
元年书季子来归而二年书公薨书庆父出奔圣人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938-0168a.png
微意可知矣故曰贤之将以责其备而讥之也过不胜
其善者也三傅之所谓贤所谓贵所谓善者皆是矣而
未及所谓讥之者故愚得详其说焉
二年书吉禘庄公周曰古者大祭曰禘禘者言所以审
禘昭穆也天子之事也大傅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以见其祭之大者也又曰礼不王不禘以见此诸侯不
得有者也而闵公用之呜呼用于周公可也用于庄公
不可也何也昔者成王追念周公赐之重祭外则郊社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938-0168b.png
内则禘尝鲁之用禘所以崇周公也所以尊周也闵公
用于庄公者僣也礼莫重于祭禘者祭之大者也节莫
差于僣僣其禘者僣之大者也不以亲亲害尊尊春秋
之义也而闵公遂灭其尊是无天也无天而行其能
君乎虽然闵公之僣有渐周公而禘其兆之乎礼法国
之纪纲所以限尊卑也诸侯而行天子之礼岂周公之
意也然则成王之宠周公也所以开鲁也呜呼春秋之
世诸侯乱天子大夫乱诸侯乱天子者天子也非诸侯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938-0168c.png
也乱诸侯者诸侯也非大夫也然则防微杜渐可不谨
乎哉夫子之志在春秋也盖为后世作也闵公二年夏
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者非礼也古者三年丧毕致新
死者之主于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大祭谓之禘
然则未三年而禘非礼也故书日者所以明其未三年
者也书吉者所以明其不宜吉者也作傅者言之详矣
然而皆未及所谓禘之僣也
   僖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938-0168d.png
齐桓葵丘之会僖公九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
宰孔赐文武胙彤弓矢大路秋盟诸侯于葵丘桓公震
而矜之叛者九国是桓公之于葵丘夏会而秋盟一时
之事也然则桓公图伯经营出入上下三十年间斯已
劳矣然自服强楚之后其志已盈不能朝于京师或致
王世子于首止或致宰周公于葵丘其恶可知矣
   文公
鲁卿何以不贬元年秋公孙敖会晋侯于戚(注/)礼卿不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938-0169a.png
会公侯而春秋鲁大夫皆不贬者体例已举故据用鲁
史成文而已
跻僖公何以书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太庙跻僖公(注/)
大事禘也跻升也僖公闵公庶兄继闵而立庙坐宜次
闵下今升在闵上故书而讥之时未应吉禘而于太庙
行之明其讥非徒以逆祀故特大其事异其文
   宣公
书不郊犹三望三年春王三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938-0169b.png
死乃不郊犹三望
 辨鲁僣天子礼林曰夫子伤周之衰礼乐自诸侯出
 其言鲁之郊禘则有周公其衰之叹岂有天子郊天
 诸侯亦郊天子望祀山川诸侯亦望天子禘祖之所
 出诸侯亦禘使诸侯亦可行则圣人不以礼乐自诸
 侯出为伤自夫子没汉儒不知道者但见春秋书鲁
 祭祀多天子之礼始妄设鲁赐礼乐之说所以诸儒
 不以鲁郊为非然周郊于冬至而鲁用之于启蛰天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938-0169c.png
 子四望而鲁三之名为后时降杀但窃郊望之名也
 已有罪矣
 辨春秋责鲁之深大抵鲁人乘周室之衰其僣拟无
 所不至是以天子之祭郊望与禘皆僣行之然天不
 可謟神明有知其肯享非鲁之祭也哉季氏旅于泰
 山夫子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泰山有知必不享
 季氏之祭矧卜禘而可谄乎宜乎至于三卜四卜五
 卜不从鼷鼠屡食其牛可见天心之不享也鲁人曾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938-0169d.png
 不知得罪于天虽屡卜不从而犹三望虽牛死而改
 卜牛甚者至于郊用可知僣拟之心不能自己圣人
 发愤作春秋书其因变故而不郊者仅如此其馀非
 卜不从牛死伤而肆意于僣者又不知其几也深味
 圣师之旨曰犹三望曰乃免牲其深矣乎其微矣乎
税亩何以书初十五年秋初税亩(注/)公田之法十取其
一今又履其馀亩复十收其一故哀公曰二吾犹不足
遂以为常故曰初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938-0170a.png
   成公
作邱甲何以书元年三月作丘甲(注/)周礼九夫为井四
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疋牛三头四丘
为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
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
故书
鄢陵之战书晦十六年六月甲午晦晋侯及楚子战于
鄢陵楚子郑师败绩公羊春秋不书晦者越盟奚战是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938-0170b.png
也朔有事则书霄石泓战是也晦有事不书重始而终
自正也僖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庙成十六年甲午
晦战于鄢陵然则书之者傅曰晦者何冥也何以书记
异也
   襄公
武仲如晋何不书傅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注/)公频
与晋侯外会今各将罢还鲁之守卿遣武仲为公谢不
敏故不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938-0170c.png
会于宋曷先侯二十七年夏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屈建
蔡公孙归生卫石恶陈孔奂郑良霄许人曹人于宋(注/)
按傅会者十四国齐秦不交相见邾滕为私属皆不为
盟宋为主人地于宋则与盟可知故经唯序九国大夫
楚先晋歃而书先晋贵信也陈于晋会常在卫上孔奂
非上卿故在石恶下
春无冰何以书二十有八年春无冰(注/)前年知其再失
闰顿置再闰以应天正故此年正月建子得以无冰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938-0170d.png
灾而书
   昭公
鸲鹆来巢何以书二十五年夏有鸲鹆来巢(注/)此鸟穴
居不在其界故曰来巢非常故书
黑肱滥奔不书邾三十一年冬黑肱以滥来奔(注/)黑肱
邾大夫滥东海昌虞县不书邾史阙文
城成周曷不书盟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
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938-0171a.png
小邾人城成周(注/)世叔申世叔仪孙也国参子产之子
不书盟时公在外未及告公公已薨
   定公
齐人归鲁侵田林曰定公十年春秋书曰公会齐侯于
夹谷继以齐人来归欢龟阴田左氏谓齐犁弥使莱人
以兵劫鲁侯孔子相定公使士兵之齐侯将享公孔子
辞意以为齐服义故来归田公羊之说则曰孔子行乎
季孙三月不违齐人来归田榖梁又曰两君相揖齐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938-0171b.png
鼓噪欲执鲁君孔子止之故归齐田也至司马迁作史
记乃曰齐请奏四方之乐孔子以为夷狄之乐何为至
此景公麾去之齐有司乃请奏宫中之乐孔子使有司
诛之景公归而恐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
谢过其后扬雄因其说曰齐人章章归其侵疆自是几
千年无不信之借如此说圣人修春秋自书其功已非
人情矣
 辨三傅说事乱经设者必欲谓夫子尝为大夫于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938-0171c.png
 必有其功夫子虽暂为大夫遭定公之孱懦三家之
 专肆未几齐归女乐即致政而去归田之事于圣人
 何与不知此自为当时诸侯喜怒无常与之隙则横
 见侵夺与之好则侵地复归比年鲁与齐隙齐国夏
 伐我者再公亦常加兵于齐逮是年及齐平为夹谷
 之好会齐人以鲁服已故郓欢龟阴之侵地复归于
 我亦如宣公之时齐人取我济西田及宣公事齐人
 经则书齐人归我济西田哀公之时齐人尝取我欢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938-0171d.png
 及阐及鲁睦于齐经则书齐人归欢及阐若以此归
 田之功自夫子则济西之归欢阐之归谁之力乎呜
 呼自圣人没三傅妄设事实乱经者十八九予非好
 为臆说以毁圣人之功盖恶其害经失实耳
孔子隳三都定公十二年春秋书曰夏叔孙州仇帅师
隳郈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隳费冬公围成说者曰孔
子为大司寇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无百雉之城
公山弗扰以费畔将隳成公敛处父以成叛盖左氏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938-0172a.png
为此说而公羊附益之司马迁又取而记之借使孔子
用事三事信如公羊之说则隳三都者自三家之意何
用叔孙州仇帅师而后隳郈季孙仲孙帅师而后隳费
公又自围成乎三家必自帅师以隳私邑则非三家乐
为之可知既非三家乐为之则非夫子之谋行乎三家
可知岂有圣人见任于定公见信于三家尚能使之隳
私邑而不能振国之纲纪乎
   哀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938-0172b.png
春秋曷终于获麟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注/)麟者仁兽圣
王之嘉瑞也时无明主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
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绝笔于获
麟之一句有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杂辨
子贡未可言春秋经书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此圣人
爱礼之意也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则子贡之智未可
以言春秋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938-0172c.png
子路未可见春秋经书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
此圣人之正名至意也子路曰子之迂也奚其正是子
路之智未可以见春秋也
游夏不能措一辞孔子作春秋万有八千言当时门人
已不知春秋意语云文学则子游子夏至于春秋不能
措一辞
公榖不能尽其意六经皆出孔子之笔然诗书止于删
礼乐止于定易止于系春秋特见圣人之作褒贬当时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938-0172d.png
国君世臣无位而行诛赏明示天子之法于天下也故
其辞危其旨远其义微虽左氏公羊氏榖梁氏或亲孔子
或去孔子未远亦不能尽得圣人之意
诸儒不能知其蕴诸儒董仲舒刘向晋杜预唐孔颖达
虽探讨甚勤终不能知春秋之蕴六经诗易春秋为深
诗有文武之政周召之迹列国之风卜商之说易有伏
羲文王之叙推之差易明放之差易见独春秋专出孔
子之笔故曰君子之于春秋终身而已矣(并徂/徕文)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938-0173a.png
   三传总论
三傅何以并行陈岳曰圣人之道以春秋而高圣人之
文以春秋而高圣人之文以春秋而微圣人之旨以春
秋而奥入室之徒既无演释故后之学者多失其实是
致三家之傅并行于后俱立学官焉噫绝笔之后历战
国之艰梗经暴秦之焚荡大汉初兴未暇崇儒术至武
帝方设制策延天下英隽有董仲舒应谶记而通春秋
(仲尼谶曰后代而/得吾书董仲舒)仲舒所业唯公羊传仲舒既殁则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938-0173b.png
刘向父子向业榖梁歆业左氏左氏之道假歆而振
自斯学者愈茂欲存左氏而废公榖则西汉鸿儒尚焉
欲存公榖而废左氏则丘明与圣人同代是以皆各专
一傅
 辨三傅闻见同异或谓丘明受经于仲尼岂其然欤
 苟亲受之经则当横经请问研究深微间不容发矣
 安得时有纰误致二傅往往出其表邪盖业左氏者
 以左传为證以斯为證谓与圣人同时接其闻见可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938-0173c.png
 也谓其亲受之经则非矣闻不如见见不如受邱明
 得非见欤公羊榖梁得非闻欤故左氏多长榖梁多
 短然同异之理十之六七也
 辨左氏与二傅不同经者本根也傅者枝叶也本根
 正则枝叶固正矣本根非则枝叶曷附焉矧公羊榖
 梁第直释经义而已无它蔓延苟经义是则傅文亦
 从而是矣经义非则传文亦从而非矣左氏释经义
 之外复广记当时之事备文当时之辞与二傅不类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938-0173d.png
膏盲废疾墨守之辨郑元何休贾逵伏虔范宁杜元凯
皆深于春秋者也而不簸糠荡秕芟稂抒莠掇其精实
附于麟经第各酿其短互斗其长是非千种惑乱微旨
其弊由各执一家之学学左氏者则訾公榖学公榖者
则诋左氏乃有膏肓废疾墨守之辨设焉谓之膏废者
则莫不弥留矣亡一可砭以药石者也谓之墨守则莫
不坚劲矣亡一可攻以利者也
   隐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938-0174a.png
三傅言二王同异隐元年春王正月左氏谓周平王公
羊谓周文王榖梁谓周平王
 辨左氏榖梁得其实春秋所以重一统者四海九州
 同风共贯正王道之大范也乃以月次正正次王王
 次春春次年年次元斯五者编年纪事之纲领也故
 书王以统之在乎尊天子卑诸侯正升黜垂劝惩作
 一王法为万代规俾其礼乐征伐不专于诸侯也故
 用隐之元统平之春存平之正得不书平王欤苟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938-0174b.png
 周书始命之王则二年何以复书必不然也是平王明
 矣斯公羊之短左氏榖梁得其实(折/衷)
三傅言隐即位不同隐元年书即位左氏谓居摄也公
羊谓成公让桓之意榖梁谓隐避非正也
 辨左氏公羊得其实夫逊者君臣之大节也苟不失
 其正则圣人必重之春秋必韪之榖梁谓非正岂微
 旨欤隐之逊非徒为桓盖成先君归仲子之意春秋
 实尼父之日月也日月之垂昭昭然非逊国之贤君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938-0174c.png
 曷以居其首哉居斯之首与居诸史之首则正创业
 之主斯之首则圣人特笔之以冠十二公矣如定易
 非乾象无以冠之七十傅非夷齐无以冠之三千子
 非颜闵无以冠之又春秋正桓母之丧不正隐母之
 丧桓母书夫人薨隐母书君氏卒斯皆正隐让之明
 言而圣人崇谦逊之风戒僣乱之俗成王化之本也
 左氏公羊得其实榖梁之短
   桓公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938-0174d.png
谓三傅言书王不同元年书王左氏通谓之鲁用周历
故书王苟王不班历则不书公羊无傅榖梁谓桓弑立
以为无王之道故不书
 辨榖梁傅经之短春秋岁首必书王者圣人大一统
 也书王必次春书正必次王谓春者天之所为也正
 者王之所为也王禀于春正禀于王以载行事以立
 纲纪纲纪立而后条贯举条贯举而后褒贬作褒贬
 作而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定是以凡书王皆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938-0175a.png
 因周之班历或不失班历则书以明上尊天子下
 卑诸侯以正王道也苟不班历而不书王则并正去
 之虽是月有事第书其事而无其正何者王既不书
 正将奚附苟班历而书王则并正在焉虽是无事亦
 书空正月以纪之何者王既书之正宜在焉自始正
 末无毫釐之差谷梁谓桓篡立以为无王之道故不书
 王去圣人之旨远矣斯榖梁之短公羊无辞左氏得
 其实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938-0175b.png
三傅言烝不同桓八年正月己卯烝五月丁丑烝左氏
曰春即夏之仲月非过时而书公羊曰讥亟也榖梁曰
烝冬事而春兴之志不敬也
 辨左氏言得其旨凡郊祀各有其时苟得其时则国
 之常礼国之常礼则不书之于册也夫所书者或志
 其过时或刺其失礼皆非徒然故启蛰则郊之时也
 龙见则雩之时也始杀则尝之时也闭蛰则蒸之时
 也周之建子为岁首夏以建寅为岁首夫启蛰者则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938-0175c.png
 夏之春周之夏也龙见者则夏之夏周之秋也始杀
 者则夏之秋周之冬也闭蛰者则夏之冬周之春也
 春秋用周正以建子为岁首书正月蒸则夏闭蛰而
 蒸得其时矣既得其时则是国之常礼则何以书之
 书之者为五月复蒸也五月复蒸一则失其时二失
 其礼正月蒸正也五月蒸不正也书其正以讥其不
 正左氏谓非过时而书得其旨公羊谓讥亟近之榖
 梁谓冬事春兴远矣(折/衷)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938-0175d.png
   庄公
三傅言不书即位不同元年不书即位左氏曰文姜出
故也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位榖梁曰先君不以其道
终故不言即位
 辨公榖不得经旨春秋十二公惟隐庄闵僖不书即
 位盖圣人因旧史之文无它旨隐以逊桓居摄庄以
 父弑母出僖闵国危身出复入不备礼即位故不书
 公榖谓继弑君不言即位则桓继隐之弑君即位何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938-0176a.png
 也又稽定公先君薨于乾侯六月癸亥丧至句其月
 戊辰即位春秋以是书之盖备礼则书明矣左得其
 旨
三傅言筑馆异同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左氏曰得
礼之变公羊曰非礼榖梁与公羊同
 辨左氏榖梁得其旨圣人修述惟重其礼法得其宜
 则书以是之非其宜则书以刺之有循常而书者有
 变文而书者循常而书如战伐灾异之类是也变文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938-0176b.png
 而书如君氏卒大去其国之类是也循常而书者史
 册之旧文也变文而书者圣人之新意斯筑于外是
 书庄公变礼得其宜圣人变文示其法何也天子之
 女下嫁于诸侯则同于诸侯之礼而天子使单伯送
 王姬于齐以鲁为主公与齐襄有不同天之雠庄
 公方在谅闇不宜行吉礼于庙以齐之强以王之
 尊大义难距乃筑馆于外上不失尊周之仪中不失
 敬齐之体下不失居丧之节左氏榖梁得其旨公羊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938-0176c.png
 之误
三傅言锡命不同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左氏曰
追命桓公褒称其德公羊曰追命加贬也榖梁曰礼有
受命无来锡命非正也
 辨公羊之说为当折衷曰褒有德赏有功绌不服责
 不臣斯四者圣人笔削之旨也苟有德可褒有功可
 赏生赐之不及则死锡之何爽苟无德可褒无功可
 赏虽生而锡之亦非矧其死乎吁春秋十二公唯桓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938-0176d.png
 之罪大桓始以篡弑不义而立终以帷簿不修而薨
 古人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桓既不能正其初又不
 能护其末其畏何如哉天王之锡曷为而来春秋
 经书天王之命生而赐之唯文成二公死而锡之唯
 桓公而已苟曰加贬则不宜备礼而书为使荣叔来
 锡桓公命则于文无所贬稽其旨诸侯强王室弱虽
 生赐死锡皆非有赏功褒德之实第务其姑息而已
 圣人多存内讳内弑君犹不书讵肯笔削锡命欤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938-0177a.png
 氏第曰褒德未尽其旨榖梁谓无来锡命近之公羊
 曰加贬为得其实
三傅言书狩不同四年冬公及齐人狩于禚左氏曰与
微者狩失礼可知也公羊曰称人讳与雠狩榖梁曰人
齐侯者卑公也卑公不复雠而刺释怨也
 辨榖梁之说为近凡战伐盟会苟君臣不敌则必耻
 之矧其狩乎狩者非大于战伐盟会也战伐盟会者
 不得已而为之狩者在我而已苟公自狩于境内则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938-0177b.png
 为人事也越境与齐狩则非人事也既非人事则必
 齐侯召公同狩公不肯自与齐之微者狩也苟是与
 微者狩则必为鲁讳当书及齐人狩于禚不曰公矣
 如文二年书及晋处父盟也噫人齐侯者盖刺公也
 刺其非王事而与不同天之雠狩斯榖梁近之左氏
 公羊俱误
三傅言书及不同九年八月壬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
师败绩杜曰不称公战公败讳之公曰内不言败此其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938-0177c.png
言败何伐败也谓自誇大以取败也榖曰不言公者主
名内之卑者也
 辨杜氏独得其旨陈曰败绩义在桓十年来战论中
 明矣第评书及而已凡公自伐曰公伐某国如庄九
 年公伐齐纳子紏遣大夫伐则曰某伐某国如隐二
 年无骇帅师入极与诸侯伐公不与谋则曰会某师
 伐某国如桓十六年公会宋公伐郑公与谋则曰公
 及某师伐某国如宣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938-0177d.png
 不肯公伐莒取向或败绩第曰及如僖二十二年及
 邾人战于升陉或使微者不列于春秋亦第曰及桓
 十七年及齐师战于奚斯书及者是败绩讳之明矣
 杜得其旨
三傅言桓盟不同十三年冬公会齐侯盟左氏不以不
日为例公羊曰桓盟不日信之也榖梁曰不日信桓也
 辨左氏独得其实折衷曰公榖以桓盟不书日谓齐
 桓公信著于诸侯桓盟皆不日究其微旨殊不然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938-0178a.png
 秋书内事或系日或系月或系时内事系日如书卒
 葬嫁娶大灾异(如常星不见日/食之类是也)内事系月如书烝尝
 雩望是也内事系时如书蒐狩土功是也外事第从
 赴告而已盟会外事也不赴以日则不日斯桓之盟不
 日者不赴以日也苟曰桓盟不日(齐桓是九年立二/十一年方会诸侯)
 (十五年方伯至/僖十七年卒)桓方伯之际亦有书日者桓既卒之
 后复有不书日者方伯之际书日则庄二十二年防
 之盟二十三年扈之盟闵元年落姑之盟僖元年葵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938-0178b.png
 丘之盟是也既卒之后不书日则僖二十八年温之
 盟二十九年翟泉之盟文二年垂陇之盟宣七年黑
 壤之盟成十八年虚朾之盟是也聊举大者以明之
 则知盟会不以日为义例定矣斯左氏得其实公榖
 皆误
 辨左氏之说为得陈曰春秋凡书内事卒葬嫁娶灾
 异则系日烝尝雩望则系月蒐狩田则系时外事从
 赴告不告日则不书日桓之盟不日不赴以日也榖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938-0178c.png
 梁盟济桓信著诸侯桓盟皆不日若然则庄二十二
 年防之盟僖九年葵丘之盟皆方伯之际何又书日
 既卒后僖二十八年温之盟宣七年黑壤之盟何又
 不书日也聊举大者以观之则知盟会不以日为例
 左得之也
三傅言来聘不同二十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左曰
始结陈好嘉之故不名公曰字者敬老榖曰不名者天
子之命大夫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938-0178d.png
 辨左氏独得其旨折衷曰凡升绌之体唯在爵氏名
 字而已朝聘之使苟循常礼无升绌名氏如卫侯使
 宁俞来聘苟有可嘉字以贵之如齐仲孙来虽天子
 之使苟可嘉亦嘉之可绌亦无所避如天王使南季
 来聘故字之宰咺归故贬名之左谓结陈好嘉之得
 其旨
三傅言用牲不同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左曰非常礼也公曰于社礼也于门非礼也榖曰既戒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938-0179a.png
鼓而骇众用牲可以已矣
 辨公羊榖梁之非折衷曰凡书灾异多矣大则日月
 之责小则水旱之灾夫正阳之月阴气未作不宜侵
 阳苟月掩日则臣掩君之象是以伐鼓用币正阳既
 过则一阴生为灾轻也故日食不伐鼓用币矣得礼
 之正也如水旱之灾则国之常不系于君臣逆顺故
 但书记其为灾而已斯伐鼓用牲者讥其非常也左
 得其旨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938-0179b.png
   闵公
三傅言仲孙来不同元年齐仲孙来左氏曰齐仲湫来
省难公羊曰庆也系之齐外之也榖梁曰不曰庆父疏
之也
 辨左氏言得其实折衷曰春秋弑君之贼多矣圣人
 莫不书其名而惩之未有隐其名而外之者也庆父
 前年弑子般而出于齐犹书曰公子庆父如齐后年
 弑闵公而奔莒亦书曰公子庆父出奔莒出既显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938-0179c.png
 入岂外之必不然也又凡公出则书如归必书至大
 夫出则书如归则不书斯圣人之体例也如公子友
 如陈公子遂如齐公孙敖如晋是也第书去而不书
 来庆父安得独书来公榖不原其理但曰齐无仲孙
 鲁有仲孙故曰庆父外大夫氏氏族岂有定耶岂尽
 著于春秋耶如齐曰宾媚人秦曰西乞术胡可谓齐
 无宾媚人谓秦无西乞术耶因其事则显不因其事
 则不显者众矣三傅不知齐仲孙之氏族而谓之鲁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938-0179d.png
 庆父穿凿矣丘明通见旧史而曰仲孙湫来省难归
 曰庆父不除鲁难未已又曰犹秉周礼未可动也君
 其务宁鲁难当是时庆父弑二君国几危设非仲孙
 湫语之于齐桓齐桓取鲁如左右手故曰齐桓存三
 亡国以属诸侯则鲁与邢卫也是以贵湫而书其字
 斯左氏得其实
   僖公
三傅言乞盟不同八年公会王人齐侯宋公卫侯盟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938-0180a.png
洮郑伯乞盟左氏曰乞盟者郑未服不与会故别言乞
盟也榖梁曰其君之子者国人不子也
 辨公榖之言失其实折衷曰公羊嫌与弑君同故称
 其君之子吁申生死重耳夷吾奔既而献公卒乃立
 奚齐是献公之素志奚齐立则其君也里克杀之是
 弑其君也何谓嫌与弑君同欤苟不以奚齐为君则来
 年曷以书里克杀其君卓卓与奚齐得无同乎是非
 有嫌明矣榖梁谓国人不子而称其君之子益误矣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938-0180b.png
 稽其旨凡先君未葬其嗣子不称君不称爵既葬而
 君之爵之故齐之弑先君未葬也故称其君之子卓
 子之弑献公已葬故称其君卓斯左氏得其实
   文公
三傅言不雨不同十三年书自十二月不雨至于秋
七月左氏曰五榖犹可收公羊曰记异榖梁曰历时而
言之文不忧雨也
 辨三傅俱失其实折衷曰圣人之文苟异于常则必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938-0180c.png
 有旨常文者史册之旧文也异于常者笔削之微旨
 也斯文异于常矣凡旱之为灾多系于夏如竟夏不
 雨则为灾矣故书旱之常文曰夏大旱是竟夏不雨
 书为灾也有旨之文则弗然如僖三年书正月不雨
 夏四月不雨六月雨是旱不竟夏书不为灾也不曰
 不为灾异第书六月雨则不为灾可知矣斯书自十
 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历四时而言之又夏在其中
 则为灾可知矣故不复曰大旱苟亦曰夏大旱则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938-0180d.png
 不联春冬之不雨苟备书历四时不雨而更曰大旱则
 嫌文之繁斯圣人之旨书旱明矣如书螽蝝有蜮有
 蜚不曰为灾而灾可知也三家俱失其实折衷得其
 旨
三傅言宋楚平不同十五年宋人及楚平左氏曰宋人
及楚平公羊曰宋人及楚人平榖梁曰宋人及楚平俱
贬也
 辨公羊之说为误折衷曰春秋襄公与楚争伯故相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6a 页 WYG0938-0181a.png
 攻伐至斯方已宋楚皆大国非有内外也非有升降
 也虽曰楚非中国自入春秋久矣凡书盟会战伐皆
 与中国等公羊意谓曷以人宋而不人楚苟人之则
 宜俱人之苟国之则宜俱国之稽其体例凡盟会战
 伐君在不称君而称人则贬也大夫在不称大夫而
 称人亦贬也苟非战伐盟会第书其国则一称君一
 称臣是为升绌一曰大夫一曰人亦为升绌苟非此
 例则以国敌国以人敌人不为升绌矧宋楚之平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6b 页 WYG0938-0181b.png
 何所绌欤圣人以其不系升绌苟曰宋人及楚人平
 则为文之繁故简而书之斯左氏榖梁得其旨公羊之误
   成公
三傅言丘甲不同元年作丘甲左氏曰讥重敛公羊曰
讥始丘使也榖梁曰使四人皆作甲
 辨左氏实得其旨折衷曰榖梁谓士农工商为一丘
 今丘作甲是使四人皆作甲以为非正奚见之浅欤
 公羊谓四丘为甸甸出甲士三人今乃使一丘之地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7a 页 WYG0938-0181c.png
 出甲士斯近之亦未尽其旨噫苟如是二说则必书
 曰丘出甲必不曰作丘甲也究其旨谓之丘甲者丘
 则赋之本名加之以甲则赋之总号非独为出甲矣
 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出戎马一疋
 牛三头斯丘则鲁赋之本名也四丘为甸甸六十四
 井出长车一乘戎马四疋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
 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使丘出之故曰丘甲左氏谓
 讥重敛得其旨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7b 页 WYG0938-0181d.png
三傅言归汶阳田不同八年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
田归之于齐左氏曰使来语鲁使还齐也公羊曰胁我
使归之也榖梁曰缓词也不使鲁制命于我也
 辨左氏榖梁得其实折衷曰汶阳者本鲁之田而齐
 取之成二年鞍之战齐师败绩齐使国佐予晋纪甗
 玉石与地以和之晋使齐归我汶阳之田至斯齐晋
 未有衅隙齐复求汶阳于晋晋复使我还齐苟曰胁
 我使归之则必书曰晋侯使韩穿来归汶阳之田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8a 页 WYG0938-0182a.png
 齐矣而曰来言汶阳之田非胁之明矣穷其旨是和
 好之言使我徐徐自归于齐不使齐鲁复有怨隙然
 考其情不无临制听其言则婉且逊圣人为鲁故不
 书其情而书其言斯左氏榖梁得其实公羊之误
三傅言书卜郊不同十年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
杜曰卜常祀不郊皆非礼故书公羊曰不免牲故曰不
从郊也榖曰五卜强也
 辨杜氏独得其旨折衷曰春秋常祀不书郊常祀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8b 页 WYG0938-0182b.png
 书之或以非时非礼不苟然也凡礼不卜常祀五卜
 郊非礼也公羊谓不免牲故曰乃不郊以僖三十一
 年襄七年书乃免牲不曰乃不郊故也噫乃免牲与
 不郊其文虽殊其旨无异书乃不郊则是乃免牲也
 圣人互文非有别也是以二书乃免牲二书乃不郊
 (宣三年襄十/年并此年)杜得之二传皆误
   襄公
三傅言城杞不同二十九年仲孙羯会晋荀盈齐高止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9a 页 WYG0938-0182c.png
宋华定卫叔仪郑公孙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
城杞左氏曰晋平公杞出也乃治杞公羊曰善其臣王
者之后榖梁曰杞危而不能自守故诸大夫相帅以城
之变之正也
 辨公榖俱不足取折衷曰夫伯主之于诸侯虽曰先
 姬姓而后异姓然于正救之道第同盟而共尊王室
 则异姓亦无殊矣苟不同盟而不尊王室则姬姓亦
 有嫌焉如城邢城楚丘城缘陵皆伯主帅诸侯而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39b 页 WYG0938-0182d.png
 矣齐桓公城缘陵得非迁杞耶奚齐桓城杞而无词
 晋平城杞而异论故圣人以常文而书之无讥无刺
 非升非绌也公羊榖梁俱不足取左氏以杞无事而
 晋以外族之故帅诸侯而城之载郑子太叔与卫太
 叔仪之言曰不恤宗周之阙而夏肄是屏所谓广记
 当时之事然于经之傅斯得其实
   昭公
三傅言书雩不同二十五年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0a 页 WYG0938-0183a.png
雩左氏曰秋书再雩旱是也公羊曰又雩者非雩也聚
众以逐季氏也榖梁曰有继之词也
 辨公羊之说甚远折衷曰春秋不书常祭其或书之
 各有旨或为过时而书或非礼而书唯书雩数矣以
 多为过时斯书上辛之雩非为过时也非为非礼也
 是正雩之时也何者龙见而雩雩用夏之五月斯
 书周之七月则夏之五月也故曰正雩之时常祭不
 书正雩得非常祭欤曷以书之书之者为季辛又雩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0b 页 WYG0938-0183b.png
 也亦犹书正月烝五月复烝正月正也五月烝不正
 也书其正以讥其不正斯上辛雩正也季辛又雩旱
 甚也书其正以明其旱是复雩也左氏得其旨榖梁
 谓有继之词近之公羊谓聚众以逐季氏远矣
   定公
三傅言定无正始不同元年春王杜曰公之始年不书
正月公即位在六月公曰定何以无正公即位后也榖
曰定无正始也昭无正终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1a 页 WYG0938-0183c.png
 辨左氏独得其旨折衷曰春秋诸公即位之岁有书
 即位者有不书即位者然皆备五始以谨其始唯定
 公即位第书定元年春王而不书正月三家以是互
 异苟曰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则隐无正终桓曷以
 书正始桓庄僖闵亦然奚皆书之考其旨昭公三十
 二年十二月薨于乾侯定公正月不即位者丧未归
 也至六月癸亥公之丧至是月癸巳公方书即位所
 以不书正月公即位六月也杜得其旨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1b 页 WYG0938-0183d.png
三傅言齐人归田不同十年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
左氏曰孔子受盟请反汶阳之田公羊曰孔子行乎季孙
三月不违齐人来归之榖梁曰罢会齐人使优施舞于
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罪当死乃使杀之齐人为是
归之
 辨左氏独得其旨折衷曰齐鲁甥舅之国代为婚姻
 时或侵或伐或平或会靡有所定故上书春及齐平
 次书夏公会齐侯于夹谷终书齐人来归郓欢龟阴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2a 页 WYG0938-0184a.png
 之田是二国平和之后会于夹谷齐侯使莱人以兵
 劫公尼父以公退以大义沮之曰于德为愆义以人
 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人闻遽辟之乃盟曰齐师出境
 不以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尼父曰不反汶阳之
 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故齐人来归所侵之田噫齐
 强国也鲁强国也以力争之不可也以势竞之不可
 也唯可以义服之以言折之圣人用是而齐沮其谋
 反其田斯左氏得其旨公羊榖梁皆短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2b 页 WYG0938-0184b.png
三傅言五月郊不同十五年五月辛亥郊左氏曰书过
也公羊曰三卜之后遇吉所以五月郊也榖梁曰讥不
时也
 辨公羊之说为短折衷曰凡郊祀卜牛礼也卜郊非
 礼也何者牛可改郊不可改也牛苟不吉则改之苟
 有伤则改之郊必其时也先亦非礼也过亦非礼也
 所以不卜者不可改故也苟卜必书之何者刺其非礼
 也苟过时必书之何者亦刺其非礼也公羊谓三卜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3a 页 WYG0938-0184c.png
 遇吉所以五月郊设三卜胡不书之如成十年书五
 卜襄七年书三卜郊襄十一年书四卜郊而第书辛
 亥郊欤斯误矣稽其旨上书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
 牛书五月辛亥郊书改卜牛正也书五月郊不正也
 是刺不时而非礼明矣左氏榖梁得其旨公羊之短
   哀公
三傅言用田赋不同十二年春用田赋杜曰兵赋之法
因其田赋通出马一疋牛三头今欲别其田及家财各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3b 页 WYG0938-0184d.png
为一赋故言田赋公羊注曰军赋十井不过一乘今复
用田赋过十一也榖与杜同
 辨杜氏榖梁之得折衷曰春秋常赋不书苟书之必
 讥其重敛也复书用田赋可知其害人矣谓作者不
 宜作谓用者不宜用皆圣人之微文也自作丘甲之
 后已破十一之税矣田赋军赋本通出马一匹牛三
 头今别为田明矣杜氏榖梁得其旨
三傅言获麟不同十四年西狩获麟左氏曰获麟者仁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4a 页 WYG0938-0185a.png
兽圣王之瑞公羊曰非中国之兽榖梁曰不外麟于中
国也
 辨公羊榖梁之短折衷曰春秋书灾异不书祥瑞斯
 麟者瑞也曷以书之者非为祥瑞而书以圣人感麟
 致而书也夫言祥瑞岂限中国四夷欤苟以非中国
 之物而为瑞则西域献吉光兽之类皆当为瑞必不
 然矣盖取其隐见不常天下有道则至为瑞明矣然
 公羊曰颜回死子曰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天祝余西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4b 页 WYG0938-0185b.png
 狩获麟为仲尼之应颜回子路则圣人重爱之弟子
 也闻其死曰天丧予者皆痛惜之辞安可以获麟为
 比麟凤则王者之瑞既出无其应圣人乃感麟而起
 以修春秋麟出既非为已春秋修亦非为己盖惩恶
 劝善为百王之法如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斯皆为周德之衰无明王之应非为己也孟轲谓仲
 尼之道高于尧舜何道穷之有左氏得其实公羊榖
 梁之短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5a 页 WYG0938-0185c.png
 
 
 
 
 
 
 
 
群书考索 续集卷十二 第 45b 页 WYG0938-0185d.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