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a 页 WYG0938-00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续集卷四
             宋 章如愚 编
  经籍门
   书
书序之难信(三/条)书序不可信伏生时无之其文甚弱亦
不是前汉时文字只似后汉末人   书序无證据 书
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小序细腻只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b 页 WYG0938-0049b.png
似六朝时文字小序断不是孔子作(文公/)
书序于孔子陆曰书者起五帝之末后三皇之经本帝王之
号今古史所记孔子删录断自唐虞下讫秦穆典谟训诰誓
命之文凡百篇而为之序及秦禁学孔子之孙壁藏之汉兴
济南伏胜口所傅授于晁错是曰今文尚者上也以其上古之
书故谓之尚书或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释文序/)
 辨孔子序书独详六经成于孔子者四其书独载五
 代之遗言尤详于佗经虽遭秦火之馀所亡者几半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a 页 WYG0938-0050a.png
 而其仅存者犹以厌观古昔如尧舜之禅逊汤武之
 放伐皋陶大禹之谟伊尹周公之事张兵息民之本
 立贤任相之方以至君臣之优劣政事之繁简风俗
 之厚薄辞旨之渊深熟阅而审思之莫不毕见于此
 故学者欲观帝王之迹在书为最备焉
序书义例不同王义曰此序郑玄马融王肃并云孔子
所作孔义或然诗书理不应异夫子为书作序不作诗
序者此自或作书否无义例也郑知孔子作者依纬文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b 页 WYG0938-0050b.png
而知也安国既以同序为卷检此百篇凡有六十三序
其九十六篇明居咸有一德立政无逸不序所由直云
皋陶作明居伊尹作咸有一德周公作立政周公作无
逸六十三序者若旧作九共九篇槁饫十一篇共序其
咸乂四篇同序与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夏社疑至臣扈
伊训建命徂后太甲三篇盘庚三篇说命三篇泰誓三
篇康诰酒诰梓材二十四篇皆三篇同序其帝告釐沃
汝鸠汝方伊陟顾命高宗肜日高宗之训八篇皆共卷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3a 页 WYG0938-0050c.png
类同故同序同序而别篇者二十三篇通明居无逸等
四篇为三十七篇加六十三为百篇也
古文傅于伏生孔曰儒林傅孝文帝求能治尚书者天
下无有闻伏生年已九十有馀于是诏太常使掌故臣
晁错往受之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按史记
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汉定天下伏生求其书亡
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之间而云失其本
经口以傅授者盖伏生初实壁内得之以教齐鲁傅教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3b 页 WYG0938-0050d.png
既久诵文则熟至晁错往受之时不执经而口授之故

 辨书非伏生改易书学不同非伏生之由也卫敬仲
 曰晁错受书于生生使其女傅之齐音难晓错不识
 者十二三仅以其意点定而已而余以为非生之由
 何也盖古人傅授点定大义则意见易通无俟乎训
 诂之末也生当煨烬之馀授书于人其所诵者傅之
 其所忘者阙之于大义既未有害而盘诰聱牙自是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4a 页 WYG0938-0051a.png
 书之本体亦非生所改易也典谟贡范同出于生而
 明白坦亮如彼独盘诰有艰深焉则其书之所以艰
 深非齐音使然而世儒之所以疑生者皆非其实也
今文读于安国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字读
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其馀篇盖尚书滋多于是矣遭
巫蛊未立于学官(本传/)
诸儒不见孔傅孔曰按壁内所得孔为傅者凡五十八
篇为四十六卷三十三篇与郑注同二十五篇增多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4b 页 WYG0938-0051b.png
注也孔君所传值巫蛊不行以终前汉诸儒知孔本有
五十八篇不见孔传遂有张霸之徒于郑注之外伪造
尚书凡二十四篇以足郑注三十四篇为五十八篇其
数虽与孔同其篇有异孔则于伏生所傅二十九篇内
无古文泰誓除序尚二十八篇外出舜典益稷盘庚二
篇康王之诰为三十三增二十五篇为五十八篇郑玄
则于伏生二十九篇之内外出盘庚二篇康王之诰又
泰誓三篇为三十四篇更增益伪书二十四篇为五十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5a 页 WYG0938-0051c.png
八故艺文志刘向别录云五十八篇艺文志又云孔安
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古文又多十六篇篇即卷
也即是伪书二十四篇刘向作别录班固作艺文志并
云此言不见孔传也刘歆作三统历论武王伐纣引今
文泰誓云丙午逮师又引武成越若来三月五日甲子
咸刘商王受并不与孔同亦不见孔传也后汉初贾逵
奏尚书疏云流为乌是与孔亦异也马融书序云经传
所引四誓泰誓并无此文又云逸十六篇绝无师说是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5b 页 WYG0938-0051d.png
融亦不见也
郑玄不见古文孔曰郑玄注书序舜典云入麓伐木
注五子之歌云避乱于洛汭注胤征云胤征臣名又注
禹贡引胤征云厥篚玄黄昭我周王又注咸有一德云
伊陟臣扈曰又注典宝引伊训云载孚在亳又曰征是
三朡又注旅獒云獒读曰毫谓是酋豪之长又古文有
仲虺之诰太甲说命等见在而云亡其汨作典宝之等
一十三篇见亡而云已逸是不见古文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6a 页 WYG0938-0052a.png
科斗定为𨽻古孔曰科斗书古文也所谓苍颉本体周
所用之文今所不识是古人所为故名古文形多头粗
尾细状腹团员似水虫之科斗故曰科斗也以古文经
秦不用孔君以人无能知识之故以所闻伏生之书比
校起发考论古文之义定其可知者之古文内定可知
识者为𨽻古定不言就伏生之书而云以其所闻者明
用伏生书外亦考之不徒伏生书内而已言𨽻古者正
谓就古文体而从𨽻定之存古为可慕以𨽻为可识故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6b 页 WYG0938-0052b.png
曰𨽻古孔氏所傅为古文也古文苍颉旧体孔子壁中
书也
𨽻古不行于世欧阳曰书原于号令而本之史官孔子
删为百篇断尧讫秦序其作意遭秦之故孔子末孙惠
与济南伏胜各藏其本于家汉楚之际失其所藏但口
以传授胜既耄昏乃谬合三十四篇为二十九欧阳夏
侯之徒皆学之写以汉世文字号令文尚书至武帝孔
惠之书始出屋壁百篇皆在而半已磨灭又皆科斗文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7a 页 WYG0938-0052c.png
字惠孙安国以隶古定之得五十八篇为之作傅号古
文尚书至陈隋之间伏生之学废绝而孔传独行先时
孔传亡其舜典至梅颐乃以王肃所注伏生舜典足其
篇至唐李明不喜𨽻古更以今文行于世(庐陵文/)
颖达得罪于经或曰安国之传颖达之正义其有功于
书信矣敢问傅义之中果尽得圣人之意而无失乎否
也曰二子之于书其所得固多其所失亦有之如安国
以四岳为四人以傅说版筑为胥靡之类世共知其为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7b 页 WYG0938-0052d.png
非矣而颖达之陋不专在于解说之间正在于引谶纬
之书以乱经也谶讳之书出于汉哀平之间迂阔怪妄
引圣经以折其诞可也而反援以證经则是以经为不
足信而以谶纬为可信也就二子而较之颖达得罪于
经多矣
何以独名为书正义曰五经六籍皆是笔书此独称书
者以彼五经者非是君口出言即书为法所书之事各
有云为遂以所为别立其称称以事立故不名书至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8a 页 WYG0938-0053a.png
此书者本书君事事虽有别正是君言言而见书因而
立号以此之故名异诸经
书何人加尚字正义曰云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者
此文继在伏生之下则言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此
伏生意也若似伏生指解尚书之名名已先有有则当
云名之尚书既言以其上古之书则知尚字乃伏生所
加也
 辨郑玄谓孔子所加郑氏云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8b 页 WYG0938-0053b.png
 夫书然故曰尚书二家以尚与书相将则上名不正
 出于伏生郑玄依书纬以尚字是孔子所加故书赞
 曰孔子乃尊而命之曰尚书且孔君亲见伏生不容
 不悉自云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何云孔子
 加也
 辨安国信伏生所加言虞夏商周之书者以壁内所
 得上有题目虞夏商周书其序直云书序皆无尚字
 故其目录亦然故不云尚书而言虞夏商周之书安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9a 页 WYG0938-0053c.png
 国亦以此知尚字是伏生所加推此壁内所无则书
 本无尚字明矣
尚书名义不同孔曰圣贤阐教事显于言言惬群心书
而示法既书有法因号曰书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
之书故曰尚书且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是存言以
声意立书以记言故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是言者
意之筌蹄书言相生者也书者舒也书纬璿玑钤云书
者如也则书者写其言如其意情得展舒也又刘熙释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9b 页 WYG0938-0053d.png
名云书者庶也以记庶物又为著言之得彰著
尚书体例有十正义曰一曰典二曰谟三曰贡四曰歌
五曰誓六曰诰七曰训八曰命九曰征十曰范尧典舜
典二篇典也大禹谟皋陶谟二篇谟也禹贡一篇贡也
五子之歌一篇歌也甘誓泰誓三篇汤誓牧誓费誓秦
誓八篇誓也仲虺之诰汤诰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
康王之诰八篇诰也伊训一篇训也说命三篇微子之
命蔡仲之命顾命毕命囧命文侯之命九篇命也胤征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0a 页 WYG0938-0054a.png
一篇征也洪范一篇范也此名随事而言也
 辨立篇名无体例益稷以谟也因其人称言以别之
 其太甲咸有一德伊尹训道王亦训之类盘庚亦诰
 也故王肃不言诰何也取其徙而立助非但录其诰
 高宗肜日与训序连文亦训辞可知也西伯戡黎云
 祖伊奔告于受亦诰也武成云失其政事亦诰也旅
 獒武王亦训也金縢自为一体祝亦诰辞也梓材酒
 诰分出亦诰也多士以王命诰自然诰也无逸戒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0b 页 WYG0938-0054b.png
 亦诰也君奭周公诰召公亦诰也多方周公上告于
 下亦诰也君陈君牙与毕命之类亦命也吕刑陈刑
 告王亦诰也书篇之名因事而立既无体例随便为
 文
尚书篇数存亡书始百篇今其存者五十有九就而考
之虞之书存者有二典三谟是也其亡者十有一旧作
九共槁饫是也夏之书存者有四禹贡甘誓五子之歌
胤征是也其亡者不得而知也商之书存者十有七汤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1a 页 WYG0938-0054c.png
誓仲虺之诰汤诰伊尹训太甲咸有一德盘庚说命高
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是也其亡者有二十帝告厘沃
汤征汝鸠汝方夏社疑至臣扈典宝明居沃丁咸乂伊
陟顾命仲丁河亶甲祖乙是也周之书存者三十有二
泰誓牧誓武成洪范旅獒金縢大诰微子之命康诰梓
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蔡仲之命多方立政周官
君陈顾命康王之诰毕命君牙囧命吕刑文侯之命费
誓秦誓是也其亡者有八分器旅巢命归禾嘉禾成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1b 页 WYG0938-0054d.png
政将蒲姑贿肃氏之命亳姑是也又其一则夫子之序
也今以亡失之三十九篇而合具存之五十九篇是百
篇之中犹有二篇之不可见也孔安国尝以典谟训诰
誓命之六体而尽此五十八篇之例至颖达则广其说
加贡歌征范而为十是果得以尽其体乎余切以谓安
国之说固失之疏略而颖达虽若有得然不著其义用
又未为全得也
尚书百篇次序孔曰其百篇次第于序孔郑不同孔以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2a 页 WYG0938-0055a.png
汤誓在夏社前于百篇为第二十六郑以为在臣扈后
第二十九孔以咸有一德次太甲后第四十郑以为在
汤诰后第三十二孔以蔡仲之命次君奭后第八十三
郑以为在费誓前第九十六孔以周官在立政后第八
十八郑以为在立政前第八十六孔以费誓在文侯之
后第九十九郑以为在吕刑前第九十七不同者孔依
壁内篇次及序为文郑依贾氏所奏别录为次孔未入
学官以此不同考论次第孔义是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2b 页 WYG0938-0055b.png
传授傅注之作孔曰勋华揖让而典谟起汤武革命而
誓诰兴先君宣父生于周室末芟烦乱而剪浮辞举宏
纲而撮机要上断唐虞下终秦鲁时经五代书总百篇斯乃
前言往行足以垂法将来者也暨乎七雄已战五精未
聚儒雅与深阱同理经典共积薪俱燎汉氏广求遗逸
采古文于金石得今书于齐鲁其文则欧阳夏侯二家
之所说蔡邕碑石刻之古文则两汉亦所不行安国注
之实遭巫蛊遂寝而不用历及魏晋方始稍兴故马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3a 页 WYG0938-0055c.png
诸儒莫睹其学所注经传时或异同晋世皇甫谧独得
其书载于帝纪其后传授乃可详焉但古文经虽然早
出晚始得行江左学者咸悉祖焉近至隋初始流河朔
其为正义者蔡大宝巢猗费彪颜彪刘焯刘炫等其诸
公旨趣多或因循诂释注文义皆浅略惟刘焯刘炫最
为详雅然焯乃织综经文穿凿孔穴诡其新见异彼前
儒使教者烦而多惑学者劳而少功炫嫌焯之烦杂从
而删焉虽复微稍省而实过华义既无义文又非文此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3b 页 WYG0938-0055d.png
乃炫之所失未为得也
 辨傅义有力于书伏生以书教授齐鲁之间后傅而
 为欧阳大小夏侯之三家汉世立之学官是以谓今
 文书也然其伪妄甚多不可据信唯安国之书得于
 孔壁是古文旧典也安国为傅既成而值巫蛊之事
 不克立之学官止傅人间亦不彰著故赵岐杜预注
 解左氏孟子所引皆云逸书彼实见今文而不见孔
 傅尔逮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颐始得而献于朝孔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4a 页 WYG0938-0056a.png
 傅因以大显至唐传孔颖达为正义以翼之而孔传
 益详明可考前代遗文得传至今者非二子之力哉
尧舜禹汤名谥陈曰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谥其说皆
无据观大禹谟序言大禹皋陶谟益稷则皋陶益稷皆名
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来禹又曰咨
禹曰弃曰契曰皋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命之则舜
禹不得不为名也舜禹为名则尧亦为名也唯论语曰
予小子履说者谓履为汤名履为名则汤非名矣说者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4b 页 WYG0938-0056b.png
又谓汤名天乙将为王改名履又曰名履字天乙此皆
不可知不可知者馀请缺之其可知者据书而言则舜
禹宜为名舜禹既为名是尧亦名也典者常也经者法
也言其辞则雅正言其体则简要与谟训诰誓命不同
虞夏之书同孔曰按马融郑玄王肃别录题皆曰虞夏
书以虞夏同科虽虞事亦连夏以连夏故直言虞书本
无尚书之题也按郑序以为虞夏书二十篇商书四十
篇周书四十篇赞云三科之条五家之教是虞夏同科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5a 页 WYG0938-0056c.png

左氏以虞书为夏正义曰庄八年左传云夏书曰皋陶
迈种德僖二十四年左传引夏书曰地平天成二十七
年引夏书赋纳以言襄二十六年引夏书曰与其杀不
辜宁失不经皆在大禹谟皋陶谟尝于虞书而云夏书
者以事关禹故引为夏书若洪范以为周书以箕子本
商人所陈而傅引之即曰商书
   虞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5b 页 WYG0938-0056d.png
尧典曷为虞书正义曰尧典虽曰唐事本以虞史所录
末言舜登庸由尧故追尧作典非唐史所录故谓之虞
书也郑玄云舜之美事在于尧时是也
 辨二典若出一体尧在位尧之书未作尧禅舜然后
 有尧之书舜在位舜之书未作舜禅禹然后有舜之
 书大抵其书皆出于后世故尧虽在唐而尧典则曰
 虞书至舜典而下当出夏时乃曰虞书非史氏之旧
 也孔子序正之也春秋之君臣引大禹皋陶谟益稷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6a 页 WYG0938-0057a.png
 之言见于左氏傅者皆曰夏书此史氏之旧也孔子
 序舜典而下谓十有五篇之书皆舜一代之制作欲
 因其旧而为夏书则夏时事有出于商史者遽曰商
 书商时事有出于周史者遽曰周书如此则名代迁
 易而言不顺矣宜乎孔子正舜典而下十有五篇题
 以虞书也然则既正舜典为虞书曷不正尧典曰唐
 书乎盖尧舜二帝常相终始尧典载舜有鳏在下之
 言舜典载尧受终之事孔子序尧典亦曰逊下虞舜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6b 页 WYG0938-0057b.png
 序舜典亦曰尧闻之聪明相为终始若出一体故孔
 子因其旧曰虞书可以无嫌也一因一革圣人无容
 心焉顺乎自然而已
尧德兼言文思孔曰聪明者据人近验则听远为聪见
微为明若离娄之视明也师旷之听聪也以耳目之闻
见喻圣人之智慧兼于天下之事故在于闻见而已故
以聪明言之智之所用于天地经纬天地谓之文故以
聪明之用为文须当其理故又云思而会理也经云钦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7a 页 WYG0938-0057c.png
明此为聪明者彼方陈行事故美其敬此序其圣性故
称其聪随事而变文
舜德止言聪明孔曰舜典云尧闻之聪明不云文思者
此将言尧用故云文思彼要云舜德故直云聪明亦自
此而可知也
羲和重黎之后正义曰颛帝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
地尧育重黎之后是此羲和可知是羲和为重黎之后
世掌天地之官文所出也吕刑先重后黎此文先羲后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7b 页 WYG0938-0057d.png
和杨子法言云羲近重和近黎是羲承重而和承黎矣
吕刑称乃命重黎与此命羲和为二事也故吕刑傅云
重即羲也黎即和也羲和虽别为氏族而出自重黎故
吕刑以重黎言之
羲和象中星定四时正义曰羲氏和氏敬顺昊天之命
历此法家其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
所会之辰定其所行之数以为一岁之历乃依此历敬
授乎人以天时之早晚其总为一岁之历其分有四时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8a 页 WYG0938-0058a.png
之异既举总目更别序之尧命羲仲居嵎夷之地主东
方耕作之事于日昼夜中分刻漏正等天星朱鸟南方
七宿合昏毕见以此天时之候调正仲春之气节又重
命羲叔居南方与南交主南方化育之事于日正长书
漏最多天星大火东方七宿合昏毕见以此天时之候
调正仲夏之气节又分命和仲居昧冥之谷主西方成
物之事于昼夜中分漏刻正等天星之虚北方七宿合
昏毕见以此天时之候调正仲秋之气节又重命和叔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8b 页 WYG0938-0058b.png
居幽都之地治北方岁改之事于日正短书漏最少天
星之昴西方七宿合昏毕见以此天时之候调正仲冬
之气节以此气历告时授事信能和治百官使之众助
皆广也
寅宾寅饯之别孔曰寅敬释诂云宾者主行导引故宾
为𨗳也送行饮酒谓之饯故饯为送也导者引前之言送者
从后之称因其欲出导而引之因其欲入从而送之是
其因事之宜而立此文也秋位在西于时万物成熟则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9a 页 WYG0938-0058c.png
收敛助天成物以此而从送入日也
帝尧举舜之意正义曰俞然释言文然其所举言我亦
闻也其德行如何恐所闻不审故详问之尧知有舜不
召耴禅之而讯四岳令众举荐者以舜在卑贱未有名
闻率暴禅之则下人不服故郑玄六艺论云若尧知命
在舜舜知命在禹犹求于群臣举于侧陋上下交怀务
在服人孔子曰人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之谓也是
解尧使人举舜之意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19b 页 WYG0938-0058d.png
 辨试舜欲服人心陈曰尧舜之相知不在于言语物
 色之间而其举舜也考之以四岳观之以二女又试
 之以诸难是何知舜之心犹有未尽乎古者爵人于
 朝犹曰与众共之况举天下而授之匹夫不求先有
 服天下之心则安得天下无异哉
舜典纪事不相属按尧典命鲧以治水而其功不成舜
遂殛鲧而以禹代之当舜摄位之初巡行四方各至乎
方岳之下使是时洪水未平则其礼岂可得而讲若巡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0a 页 WYG0938-0059a.png
守之礼讲于洪水既平之后则鲧之死盖已久矣今作
书者于舜典受终文祖之后先言其朝诸侯考制度肇
十有二州十有二山浚川然后及于钦恤用刑之事而
以诛四凶之事继之何其所纪舜事之先后乃如是之
不相属乎此其可疑者也
命官脱简重出舜之命九官也各相逊于朝命禹则逊
于稷契皋陶命夷则逊于夔龙命益则逊于朱虎熊罴
命垂则逊于殳斨伯与若弃若契若皋陶若龙皆未尝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0b 页 WYG0938-0059b.png
言己之功独命夔典乐而夔则自言其击石拊石百兽
率舞之效乃与上文不类及读益稷篇则又有此文载
于其间岂有脱简之重出乎此其可疑者也
协时月同律度正义曰周礼太史云正岁年颁告朔于
邦国则节气晦朔皆天子颁之犹恐诸侯国异或不齐
同故因巡守而合和之世本云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
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已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
十日而甲子一周史记称纣为长夜之饮忘其日辰恐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1a 页 WYG0938-0059c.png
诸侯或有此之类故须合日之甲乙也时也月也日也
三者皆当勘检诸国使齐一也律者候气之管而度量
衡三者法制皆出于律故曰律法制也度有丈尺量有
斛斗衡有斤两皆均同之时月言协日言正度量衡言
同者以时月须与它月和合故言恊日有正与不正故
言正度量衡俱是民之所用恐不齐同故言同因事宜
而变名耳
舜五载一巡守陈曰前言岁二月东巡守五月南巡守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1b 页 WYG0938-0059d.png
八月西巡守十有一月北巡守非谓之遍历四岳也但
五岁之间以一巡守为率尔
舜命官或逊或否观舜命伯禹伯夷盖出于咨四岳而
后众举之命垂命益盖出于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而
后众人举之众举而后命之故四人者不可不逊以尽
其礼也盖大臣之事君也非其君之心素许之则不屑
屑而就故也至于命稷契皋陶夔龙皆出于舜意而不
出于畴咨岂非五臣任使之方舜尝素就于胸中故自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2a 页 WYG0938-0060a.png
任之事而无疑焉五臣受之而不必逊可也
舜咨二十二人自询于四岳十有二牧与夫九官之命
则所咨者凡二十有五人及总其人而戒敕之乃曰咨
汝二十有二人或谓四岳为一人并九官十二牧则为
二十有二也然尧典有咨四岳之文而佥曰为对是岂
可指四岳为一人哉或谓稷契皋陶皆申命故不复敕
戒之然稷契皋陶之为申命固也四岳十二牧亦岂非
申命者哉何其又预于戒敕之数乎凡是者皆求之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2b 页 WYG0938-0060b.png
不得其说此其可疑者也
九共当为九丘陈曰或曰九共即九丘也孔安国定𨽻
古字不知丘字与共字类遂说为九共而谓孔子述职
方而除九丘且职方氏周官一官之职尔周官作之孔
子如何述之要知书未有一名而九篇者一名而有九
篇必其经世之尤著者也厘理也居方所以居处一方
之事也 方设居方者盖四方风土不同而圣人所以
居处其方者亦异别其生分其类其书载于汨作者一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3a 页 WYG0938-0060c.png
必其厘治下土之大略也载于九丘者九别其方设居
方别生分类之精微也其篇有九盖州有九焉或曰舜
之时肇十有二州矣如之何尚九也曰幽州并州本与
冀州同营州本与青州同其外域广大故圣人分之若
夫情性则九而已
 辨书以傅多而误盖书自燔灭之后残缺不全汉之
 世有伏生口傅之书有孔壁续出之书孔安国合之
 为五十八篇是为古文尚书凡今书之文有聱牙艰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3b 页 WYG0938-0060d.png
 深而难晓者则皆伏生口傅之书也有坦然明白而
 易晓者则皆孔壁续出之书也而舜典之书则实伏
 生口傅之书已非圣人之真本矣又古文尚书五十
 八篇孔安国未及奏上值巫蛊事起经籍道息而其
 本遂绝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虽得其本以献而
 独阙舜典一篇齐建武中吴人姚方兴于大航头得
 其书而奏之当时举朝集议皆以为非迨隋开皇中
 学士刘炫乃取之而列于篇第故唐刘知几作史通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4a 页 WYG0938-0061a.png
 谓今人所习尚书舜典原出于姚氏焉亦叹其傅者
 之不能无汨也
 辨儒者当缺疑呜呼字经三写乌焉成马自秦之汉
 而书乃得于伏生之傅又自汉至晋而书乃出于梅
 赜之所献又自晋至于齐而舜典一篇乃得于大衍
 市中又自齐而至于隋而舜典一篇乃得列诸篇第
 此岂特字经三写而已哉则其简编之差误事辞之
 失次亦其势然也今儒者不究其所以然之故乃欲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4b 页 WYG0938-0061b.png
 于脱简之中附会以为之说吾见其益惑矣然则如
 之何曰当以孔子多闻阙疑之言而求之则可
三谟何以不称典序曰少昊颛帝高辛唐虞之书言常
道也然五帝之书皆谓之典则虞书大禹谟皋陶谟益
稷之属亦应称典所以别立名者何也盖典者帝者之
常道谟者人臣之嘉言言二典所载皆尧舜所行之事
可以为万世法者也至于禹皋陶益稷所载皆一时庙
堂之上至诚相与献替之嘉言比于帝者之制固不侔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5a 页 WYG0938-0061c.png
矣以其曰臣者直言皆称谟而不称典也疏氏以为主
论帝德则以典为名其臣下所为随义立称得之矣
序禹谟曷先皋陶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
大禹皋陶谟益稷(凡三篇同序/)
正义曰篇先大禹序先言皋陶者皋陶之篇皋陶自先
发端禹乃然而问之皋陶言在禹先故序先言皋陶其
此篇以功大为先故先禹也益稷之篇亦是禹之所陈
因皋陶之言而禹论益稷在皋陶谟后故后其篇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5b 页 WYG0938-0061d.png
禹谟何以加大字正义曰馀文单称禹而此独加大者
故解之禹与皋陶同为舜谋而禹功实大禹与皋陶不
等史加大其功使异于皋陶于此独加大字与皋陶并
言故也谟谋释诂文此三篇皆是舜史所录上取尧事
下录禹功善于尧之知已又美所禅得人故包括上下
以为虞书其事以类相从非由事之先后矣
舜禹皋陶称稽古孔曰尧舜考古以行谓之为典大禹
皋陶考古以言谓之为谟典谟之文不同其目皆云考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6a 页 WYG0938-0062a.png
古故傅明言其意夫典谟圣帝所以立治之本虽言行
有异皆是考法古道以成不易之则故史皆以稽古为
端目但君则行之臣则言之以尊卑不同故典谟名异
禹以为君而云谟者禹在舜时未为君也顾氏亦同此
解皋陶德劣于禹皆是考古以言故得同其题目但禹
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皋陶不能然故此下更无别辞

益稷何以不称谟观篇次始终文势本无益稷之一篇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6b 页 WYG0938-0062b.png
后儒为之尔其文义相连皆帝与禹皋陶之言而不见
有益稷所谟之言也虽下文有暨益暨稷之文亦非帝
之与言益稷为之谟乃禹称此二篇尔以是知其旧无
有也往往出于后儒以篇次之长而又泥暨益暨稷之
文分而目之以益稷也
 辨禹益稷事出一体陈曰二典史官勒成略备尧舜
 之终始至大禹皋陶谟益稷则圣贤为经国之远图
 虽阅百圣而可行也益稷独不得为谟者大抵禹皋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7a 页 WYG0938-0062c.png
 陶益稷之事皆出一体禹曰暨益奏庶鲜食又曰暨
 稷奏庶艰食鲜食则事出一体可知矣
   夏书
禹贡于夏书首正义曰治水是尧末时事而在夏书之
首禹之得王天下以是治水之功故以为夏书之首此
篇史述时事非是应对言语当是水土既治史即录此
篇其初必在虞书之内盖夏史抽入夏书或仲尼始退
其第事不可知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7b 页 WYG0938-0062d.png
禹贡序不言作孔曰诸序皆言作百篇此序不言作禹
贡者以发首言禹句未言贡篇名足以显矣百篇之序
此类有二微子作诰父师少师不言作微子仲虺作诰
不言作仲虺之诰与此篇皆为理足而略之也
禹贡治水顺五行禹贡叙治水以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为次考地理言之豫居九州中与兖徐接境何为自
徐之扬顾以豫为后乎盖禹顺五行而治之耳冀为帝
都既在所先而地居北方实于五行为水水生木木东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8a 页 WYG0938-0063a.png
方也故次之以兖青徐木生火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扬
荆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
后于梁雍所谓彝伦攸叙者此也与鲧之旧陈五行相
去远矣
五服远近差等正义曰甸侯绥要荒五服之名尧之旧
制洪水既平之后禹乃为之节文使赋役有恒职掌分
定甸服去京师最近赋税尤多故每于百里即为一节
侯服稍远近者供役故二百里内各为一节三百里外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8b 页 WYG0938-0063b.png
共为一节绥要荒三服去京师益远每服分而为二内
三百里为一节外二百里为一节以远近地较之其任
不等甸服入榖故发首言赋税也赋令自送入官故三
百里内每皆言纳四百里五百里不言纳者从上省文
也于三百里言服者举中以明上下皆是服王事也侯
服以外贡不入榖侯主为斥候二百里内徭役差多故
各为一名三百里外同是斥候故共为一名自下皆先
言三百里而后二百里举大率为差等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9a 页 WYG0938-0063c.png
 辨贡文示略外之义禹之治水东及莱牧西及岛夷
 可以及皮卉服之夷其迹远矣至其弼成五服以王
 畿千五百里之外为要荒与患难之时急其忧平成
 之后从其便此孟子所谓以四海为壑也作禹贡者
 知之九州之域既载治水之所及五服之内复明王
 化之所止后世不能知之夷狄羁縻皆入中国图籍
 则禹贡之书又所以示王者略外之文也
五服贡赋之差王畿千里千里之内皆为天子治田而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29b 页 WYG0938-0063d.png
纳其贡赋者也赋以远近为差一差为一等自一而言
之五等五百里纳秷宜在五百里之下文互误也何以
言之总者总藁穗也秸者藁也为天子治田无止纳藁
秸之理说者谓并穗而纳则与纳总何异乎哉盖总为
刍秣之用秸为藁秸之设礼器管簟之安藁秸之设则
秸者施之为席也施之为籍必藁之柔韧者大抵禾之
种不一惟柔韧者可以为席则赋之其馀则否此纳秸
所以轻于纳总也三百里纳秸则去其藁而纳其穗四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30a 页 WYG0938-0064a.png
百里则又去穗而纳粟五百里则又脱粟而纳米其纳
愈远其赋愈轻是以知纳秷纳秸之简互误也
 
 
 
 
 
 
群书考索 续集卷四 第 30b 页 WYG0938-0064b.png
 
 
 
 
 
 
 
 群书考索续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