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937-078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五十六
            宋 章如愚 编
  财赋门
   役类
三代役法莫详于周周礼五两军师之法此兵役也惟
田追胥之法此徒役也府史胥徒之有其人此胥役也
比闾族党之相保受此乡役也有司徒焉则因地之善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937-0783d.png
恶以均役有族师焉则校民之众寡以起役有乡大夫
焉则计年之老少以从役有均人焉则论岁之丰凶以
行役役云众矣
秦废井田开阡陌民始困于役商鞅立法一岁屯戍一
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汉高初兴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置三老以事相教复勿
经役以啬夫收赋税以游徼禁盗贼所以役民者岁不
过三日所谓涆戍也不行者出钱三百以给戍者此因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937-0784a.png
秦制也
惠帝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 孝景令男二十而始
传以给公家徭役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子不
事 武帝天汉四年敷役发七利之论(注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
(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 孝昭元凤中雇役有三
品之号(内有卒更践更/过更三品之号)汉末天下大乱民皆役于兵无
复制度至于北齐始定制丁男之役岁不过二旬(又十/五以)
(下为少者/皆复役) 文宣中九等之户富者税其资贫者役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937-0784b.png

后周太祖创制六官掌力役之政令遂分为三等丰年
则役不过三旬中年则二旬下年则一旬起役无过家
一人 武帝颁新令制立保正之法以相检察焉
魏初高宗民无官役豪强诛敛李冲上言复立三长五
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海内安之
隋文之制岁役不过二十日不役则取其资
唐太宗初置租庸调之役谓之庸岁不过二十日闰加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937-0784c.png
二日不役日为绢三尺有事而加役二十五日免调二
十日租调俱免通正役不过五十日自杨炎变两税法
取大历中一年科敛多者总为二税则昔日之庸固已
在其中矣(东坡亦/有是言)
宣帝之诏州县差役不均自今每县据人贫富及役轻
重作差役簿送刺史标簿轮差则是庸钱已敛而差役
犹在民也武德中量其产定为三等九年又诏为九等
天宝中敕定户籍每有差科先从高等别籍异居者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937-0784d.png
禁客户终年者编籍唐之役法盖亦详矣
宋旧法虽因唐制州县之役悉差乡户坊郭之间或有
科配然太祖以来未尝轻于役民浚河通漕凡以为名
上悯其劳日加廪给且立为定式先是多以道路为民
为递夫而太宗乃诏郡国悉行禁止其不忍于役民者
如此 兴国九年赦江南两浙荆湖南北人户有丁钱
今以二十成丁六十入老其未成丁入老者并与蠲放
真宗时定均役之法所以抑豪强之避徭役也列圣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937-0785a.png
守此意不坠南丰曾公所谓民或老死而不知加力政
然忧怜怛恻常谨复除之科急擅兴之禁盖未尝兴一
暴役者此也乡户致力以供上岁月番休劳逸相代吏
若徇理不以非法加民则被役之家本无大苦然役人
既为税户家有产业诛求必得吏少廉隅不免侵取此
役法之所以弊而苏公辙所以拳拳言之也科役既多
人规避免天下始有不均之患
神宗即位之初诏臣僚集议役法更议盖始于此因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937-0785b.png
司韩绛之请也 熙宁以来始有募役之法钱收上户
缗钱以助役加以二分宽剩为水旱之备人立保伍以
防民奸民以保甲相联属而官敷民钱以募役二者若
不相病一时名臣如司马公苏文忠公极议其免役之
失而卒不能夺荆公新法之谋熙宁十年知彭州吕陶
奏朝廷欲宽力役立法召募初无过敛之意有司奉行
过当增添科出谓之宽剩自六年行役法至今四年本
州已有宽剩四万八千馀贯以成都一路计之无虑五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937-0785c.png
六十万推之天下当有六七百万贯宽剩矣书不报
元丰七年计天下免役岁收千八百七十馀万缗而场
税之入粟帛之收不与焉 元祐更差法间有兼募者
 绍圣又复改议而差法行矣初神宗立役钱尝名为
即役矣虑名以为助则是未能尽免异时或有循名以
行既差役又敛钱于是槩名曰免役以杜塞之绍圣中
诏诸县毋得以催税追甲头保长毋得以杂事追保正
副在任官不得以承帖为名占彼使令者坐赋输钱管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937-0785d.png
催督租州县辄令陪备输纳以违制论崇宁初尚书省
言民户既以输钱免役岂可复差前尝令太保畏催税
而不给雇直是为差役非免役也于是诏提举司以元
输雇钱如旧法均给 元丰旧法有耆长户丁壮丁三
色雇钱耆长管烟火户长僚税壮长承文引 绍兴十
年后臣僚言增免行雇役钱充军须收入总制窠名自
后三色无庸钱劝率义役渡江兵兴用度不给雇役之
钱非复衰日之旧并与所谓宽剩者皆入经赋而民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937-0786a.png
应役者如故也
唐人有田则有租今之秋苗是也有家则有调今之税
绢是也有免则有庸今之役钱是也其后并租庸而为
两税而役钱盖在其间今两税之外复随税起科役钱
 乾道元年指挥官户役钱不以品格高下并与减半
却于编户增科 乾道三年六月四日圣旨官户与编
户一等输纳更不减年将所增科钱委诸路常平司拘
收起发由是刋户倍增役钱官户于正科之外复纳不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937-0786b.png
减半之直是庸钱数倍多取且复役(取其/九)以充耆户长
此其无艺者唐人水旱损四则免租损六则免调损七
则租庸调俱免今水旱十分去处而夏税役钱未有减
免之文 出田榖以助义役始于乾道间处之松阳两
都惮于役者也随役户之多寡量家力之厚薄输金植
田遇当役者以田助之
拨官田给当役淳熙中迩臣有请计浙西一路共官田
一百一十五万四千七百馀亩欲各以县分均给诸郡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937-0786c.png
以充义役
官户混差罢保正以去民害乾道间尝行之矣选官户
以通差乾道间尝议之矣卒不能通行于后世
平籴常平义仓齐管仲相威公通轻重之权曰岁有凶
穰故榖有贵贱民有馀则轻之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
则重之人君散之以重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大贾蓄家
不得豪夺吾民矣又曰守国者守榖而已州县必积委
币于是县州里受公钱秋国榖去三之一下令郡县大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937-0786d.png
夫里邑皆籍粟入若干榖价一也以藏于上平籴之法
盖起于此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曰籴甚贵
伤民甚贱伤农善平籴者必观岁上中下而籴之使价
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敛大饥
则发大熟之敛故虽遇水旱粜不贵而人不散行有馀
而补不足也魏国行之富强 晋武帝榖贱而布帛贵
帝欲立平籴法诏曰古有平籴之法久废令国实散于穰
岁而上不收贫人困于荒年而国无备议为条制 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937-0787a.png
元嘉中彭城王义康请令积蓄之家留一年储馀皆动
使粜为制平价人赖之矣 后魏孝庄时李彪请析州
郡常调九分之二京师度支岁用之馀名立官司年丰
则籴积于仓时俭则减私之十二粜之 迨明帝神龟
正光之际收宾资与人和籴为边备也 唐天宝中以
钱六十万缗付诸道榖贱则加价而籴贵则贱价而粜
此和籴之始也 故八年自关内至陇右和籴总一百
一十三万九千馀石及德宗时至赵光奇家问民乐对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937-0787b.png
曰不乐曰比岁丰稔何为不乐曰虽云和籴其实强取
至于宪宗时府县之督甚于税赋号为和籴其实害民
此历代平籴之制也
汉宣帝五凤中耿寿昌请令边郡皆筑仓以榖贱时增
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
(时萧望之非寿昌之/言以为不知权道也) 元帝即位诸侯多言常平仓可
罢无与民争利初元五年罢之
后汉明帝与置常平公卿多以为便刘般云外有利民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937-0787c.png
之名内实侵刻百姓置之不便永平五年作常平仓
魏司马文王时杜预奏兴常平仓定谷价
晋武帝四年立常平仓丰籴而俭粜以利百姓 南齐
武帝永明中欲立常平仓诏出上库钱五千万于京师
市米丝绵绢布外自南徐州至雍州各出钱市易 后
魏太和中置常平仓
隋开皇三年陜州置常平仓京师置常平监
唐高祖武德元年置常平监(五年废之唐志曰仓部以/常平备凶置令丞监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937-0787d.png
 太宗贞观十三年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
湿之地粟五年米三年著于令 高宗永徽六年京东
西市置常平仓 玄宗开元二年令诸路修常平仓法
江淮浙剑南地不堪贮积不在此例七年敕关内陇右
河南河北五道及馀州并置常平仓其本上州三千贯
中州二千贯下州一千贯宇文融请以所得客户税钱
充常平本至天宝八年自关南道至山南道常平仓总
四百六十万三千二百二十硕 代宗广德中第五琦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937-0788a.png
请天下常平仓置库以蓄本钱 德宗建中三年赵赞
言常平仓废三十年请置之时国用促迫不能备常平
之积又议税天下茶漆十取一为常平本钱 宪宗
元和中诏于州府税地数内十取一二充常平仓 文
宗太和中以回易钱置常平仓此历代常平仓之法也
北齐制人每制出义租五斗纳郡以备水旱陈文帝亦
用此法河清中令郡皆置富人仓榖贱时量割当年义
租充入榖贵下价粜之贱复籴贮 隋开皇五年长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937-0788b.png
平请令百姓军人当社共立义仓劝课入粟及麦饥馑
即以此榖赈给遂诏州县置义仓十五年诏义仓止防
水旱百姓不许轻费十六年又诏社仓准上中下三等
税上户一石中户七斗下户四斗
唐武德元年置社仓(仓部掌/义仓) 太宗贞观中戴胄言大
业中国用不足并取社仓以充官费故末途无以支给
请自王公以下出粟稻麦纳所在立义仓太宗从之令
田亩纳二升以备凶年自是天下州县始置义仓 高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937-0788c.png
宗永徽二年诏义仓据地取税实是劳烦令户出粟上
上户五石馀各有差至武后数十年间义仓不许杂用
其后公私窘迫贷义仓支用自中宗神龙之后天下义
仓费用向尽初元中定式亩税二升以为义仓故天宝
八年自关内道至山南道义仓总六千三百一十七万
馀石 德宗时韦伦请为义仓以捍荒年陆贽亦请以
户部茶税钱均之诸道谷麦熟则平籴以义仓为名无
牟大利 穆宗长庆中诏义仓所在益用宜令诸州录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937-0788d.png
事参军专主 文宗太和中以天下田义钱置义仓本
钱开成中户部请田别纳粟一外添贮义仓此历代义
仓之法也
宋朝市籴之名有三和籴以见钱给之博籴以他物给
便籴商贾以杪引给之 太祖建隆中河北谷贱添价
散籴以惠贫民自后诸道丰稔必诏诸道漕司增价和
籴 太宗淳化中京畿置场增价籴贮近仓令常参官
领之岁歉减价以粜永为定制仁宗尝以左藏三十万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937-0789a.png
应河北和籴之用时韩琦论和籴价匪高于市籴何人
肯粜与官 天圣中淮南江浙置制司请计民税米一
石量籴四分之一上曰是重敛也不许 皇祐中上曰
转运惟务诛剥以敷敛为能虽名和籴实抑配尔(圣/训)
神宗亦尝以六十万充江淮和籴 高宗绍兴中戒漕
臣曰以钱给于民宜戒减尅榖输于仓无取羡馀则公
私两便矣委提转觉察饬州县给散俸钱又诏三弊(一/本)
(钱不均散二将剩数充/苗米三收取加耗也)此宋和籴之良法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937-0789b.png
太宗淳化三年置常平仓(置场籴/同前) 真宗景德中于京
淮江浙置仓令转运司差州县官专掌之 祥符中诸
路常平仓经二年支作军粮以新者给之 天禧诏出
粜上以元价为准又诏蜀广并置仓 庆历四年诏天
下有支借者以违制论 嘉祐中诏三司支钱百万下
诸路助籴米又诏天下置广惠仓给民之不能自存者
 神宗时专置一司以掌之分𨽻户部右曹郡县属之
丞贰移用擅发皆有禁至 熙宁中王安石变常平法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937-0789c.png
广惠仓易散青苗每夏秋已前召人请领令随税送纳
取息 高宗建炎中诏复常平永勿复行青苗之法此
宋常平之法也
太祖建隆中诏诸州县各置义仓自今税每二石别输
一斗以备凶歉 乾德四年罢之 太宗淳化二年令
诸州惠民仓籴稍贵减价以籴咸平中置于福建 仁
宗庆历中诏天下复立义仓时王琪言宜于正税外每
二斗别纳一升入于仓从之又诏新义仓止令主三等户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937-0789d.png
输之五年罢义仓 熙宁二年诏义仓并废(会/要) 高宗
绍兴中曰义仓所以备凶荒比年州县或侵盗移用或
赈不均令户部措置(圣/政)此宋义仓之法也(宋朝建立常/平自淳化三)
(年始义仓自/建隆四年始)
总论平籴敛散之法出于管仲李悝 汉耿寿昌言于
宣帝请置仓曰常平盖有受管李之遗业者矣萧望之
争议是儒者之不通世务也至元帝卒罢之望之之言
果酬何耶 东都立是仓刘般以为外名利民内实侵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937-0790a.png
刻明帝却其议而立之又何耶魏晋以降废兴不常永
明拟常平之制出上库诸郡钱数千万市其求拔其自
不徒曰米粟而布帛之属皆在焉是果寿昌之旧乎
隋开皇中置仓备水旱转相灌注若卫之黎阳华之广
通洛之河阳而陜之仓独名以常平岂敛散之制专行
于陜而不行于他郡乎 常平市籴之本在玄宗时取
诸客户在德宗时取诸茶漆在宪宗时取诸路地税在
文宗时取诸回易自唐而上不知于何取之开成修常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937-0790b.png
平法淮浙剑南诸道以下温不堪贮积其策果可行乎
故祖宗以来常平义仓之法并行不废淳化中岁穰物
贱始为市籴于京城景德中于京东西河东北陜西南
两浙八路置常平市籴之法其立仓之名初曰惠民淳
化则置场焉景德之后天下置之始定常平号天禧之
数十八馀万熙宁以来择吏以任之置使以紏之此常
平之法也建隆中诏天下置义仓官收二税每石别输
一斗以备凶歉庆历中诏天下之义仓自第五等以上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937-0790c.png
于夏秋正税外率二十而取一各于州邑择其地置仓
以贮之此义仓之法也(常平截上供之冬使之收籴景/德之诏可遵也留岁漕之米预)
(为之备祥符/之诏可稽也)
茶盐虞夏之时青州盐絺之贡载于书至于周山泽有
虞川林有衡为之厉禁而已盐人一官不过供王之用
度自管仲官山海正盐筴计煮海之利自一家之食龠
合以累之通之于下以富强其国 秦汉以来禁弛太
史公货殖一传所载如乌氏之徒皆以盐铁起家富埒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937-0790d.png
王者吴王濞煮海为盐而国用饶自武帝事征伐则用
匮于是孔郡咸阳斡山海募民煮盐官给牢盆私犯者
斩左趾弘羊继之而盐铁之官数十布在郡国 昭帝
即位贤良文学之士皆对愿罢盐铁而洪羊以为安边
足用不可废孝元时虽因诸儒之言不与民争利既罢
而寻复 后汉张林亦请官自鬻盐建安初卫觊请置
监盐官 魏武从之 陈文帝时孔奂奏立莫海盐税
 后魏弛盐禁与民共之而富豪之家乘势占夺后复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937-0791a.png
置监官以监检焉 后周文帝置掌盐之政令(一曰散/盐煮海)
(以成之二曰监盐引池以化之三曰形/盐掘地以出之四曰饴盐于戎以取之)百姓取之皆有
税 隋开皇通盐池盐井与百姓共之 唐盐池十八
井六百四十皆𨽻度支天宝至德间每斗十钱乾元元
年中盐铁使第伍琦初变盐法近诸州𣙜盐铁使尽𣙜
天下盐斗加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及兵兴刘
晏为盐铁使因民所急而税之乃上盐法轻重之宜因
旧监置吏亭户出本商人纵其所之舟所过州县有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937-0791b.png
晏奏罢晏之始制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六
百馀万缗天下之赋盐居其半迨顺宗时李巽为盐铁
使初岁之利如晏之季年其后则三倍晏时矣(时已税/茶志云)
(天下粜盐税茶其赢/六百六十五万云)穆宗长庆中张平叔请官自粜盐
又请将盐就其粜易又请以盐多少为刺史县令殿最
又请据口团结使其四季输钱韩愈上言以为郭外少
钱籴盐多以杂物贸易或赊贷徐还令人吏坐铺非得
见钱必不敢受负者无从得盐自然坐失常课人吏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937-0791c.png
盐官家至户到而籴必索百姓供应又刺史县令职在
分忧岂可以盐多少为之升黜又据口给盐贫家或有
淡食者则官吏必用威刑平叔又请行此策有商贾喧
呼者重法禁之韦处厚议曰绝强人之所不能事必不
立禁人之所必犯事必不行议遂寝
初德宗之时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
本钱奉天之幸旋即悔罢及正元中张滂复奏行之然
十才税一岁得钱不过四十万缗耳至穆宗时王播增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937-0791d.png
天下茶税率百钱增五十盐铁使户部分领之李圭
言其不可其后王涯置𣙜茶使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
旧积天下大怨令狐楚代之纳𣙜加武宗时又增江淮
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重税或掠夺舟车崔珙之榻
地钱于悰之剩茶钱公税加重私贩益起而罪有论死
者矣迨五代晋天福中以百姓犯盐禁乃以食盐钱于
诸道计户配之作五等自一贯以至二百乃令人逐便兴
贩其后盐货顿贱斤不上二十于是又重置税焉(五代/会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937-0792a.png
(张方平言周世宗以河北盐课均之两税有盐产钱/及仁宗时王拱辰请𣙜河北盐方平以为再𣙜盐也)
宋茶盐之禁承五代严酷之馀迨太祖肇兴日从宽简
建隆之初首宽盐禁私犯者或更以轻典伪蜀盐价既
高特命减之以优民开宝七年有司请高湖南茶价上
以困民而弗许也太平兴国中罢昌州虚额盐万八千
馀斤淳化中许茶商于出茶处市茶自江之南悉免其
算景德中有司条制茶事过为严急帝谕之使裁损又
臣僚请于兴元置𣙜茶场帝以扰民而弗许天圣七年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937-0792b.png
上言者请更议茶盐之法帝谓辅臣曰茶盐民所食而
彊设法以禁之致犯法者众但以赡养兵京师经费尚
广未能弛之耳(国朝/会要)庆历三年诏议者多言天下茶盐
坑冶之有遗利朕惧开掊尅之政常抑而弗宣虑有过
取而伤者(皇朝/编年)嘉祐四年诏山泽之利与民共之遣使
就问皆驩然愿弛茶禁岁入之课以时上官又于岁输
裁减其数刬去禁条俾通商利皇祐中诏三司解盐通
商因范祥之议也(合在嘉祐缺/ 并会要) 宋陈执中在西府乞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937-0792c.png
宽茶盐之利富弼在谏垣乞弛茶盐之禁欧阳脩在馆
职乞通茶盐之法
𣙜茶茶之有税起于赵赞茶之有𣙜起于王涯如王播
裴休皆主𣙜茶之议者国家百年茶法之变不知其几
始尝𣙜筦矣又尝行射帖矣又尝罢射帖而行交引矣
又尝正三分法矣十分茶价四分给香药三犀象其茶
引别以二十一色(四朝/志)云茶法(皇朝/编年)及天圣元年改茶
法官收净利钱听人户兴贩自天圣以来屡易至嘉祐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937-0792d.png
始行通商虽议者以为不便然更法之意则主于优民
也东南数路皆通商惟蜀中独禁搉崇宁中蔡京大改
茶法仍旧禁𣙜园户岁鬻于官商人于𣙜货务入纳给
引咸平元年茶引钱百三十九万馀贯五年六𣙜务十
三场收茶引之息百四十万馀缗王安石曰仁宗时茶
法极弊岁犹得九十馀万贯政和中收息至四万贯有

𣙜盐之议成于汉之孔仅弘羊至 唐而刘晏第五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937-0793a.png
皆主𣙜盐之议者至宋朝𣙜盐惟海盐解盐最资国用
盐有出于井有出于海有出于池其大略三种其外又
有出于石者又有出于木者品类不一蜀中之井盐自
赡一方海盐方国初钞法未行置仓于建安军转米入
仓空船载盐散于江浙诸路得盐资船运而民力宽解
池之盐朝廷专置使以领之然有契丹西夏之盐常参
夺解池之利大抵海盐井盐则用烹炼而人力可为也
解盐疏为畦陇决水灌其间南风起而盐乃熟此资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937-0793b.png
天者也国家天下十八路而盐之所出者十二路 淮
南 河北 河东 陜西 两浙 湖北 福建 广东
 益州 明州 梓州 夔州为池二监十场二十二
井八百二十二岁入之多自两税之外莫大于盐利
祖宗盐利大率二千馀缗 仁宗时议臣欲𣙜河北盐
张方平言为河北再𣙜盐 周世宗尝以盐课均之两
税矣 仁宗纳其言而不行其后章子厚为相而再行
禁𣙜矣蔡京秉政专利罔民使商贾入纳于官自此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937-0793c.png
钞盐法然而法数十日一变暨法既及钞不可用商贾
折阅此海盐之变也盖徽宗时雨水不常防固不密而
外水入解池不复成盐遂失课息后始兴工车出外水
此解盐之一变也 今日闽广于官鬻淮浙江湖则通
商然则茶自嘉祐收净利均之茶户输之使自兴贩矣
而蔡京又复𣙜茶此𣙜之又𣙜者也河北盐自五代均
之税户而通商矣章子厚复行𣙜盐之法此亦𣙜之又
𣙜者也宣和时淮南盐利自千五百万缗今淮南盐利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937-0793d.png
亦同
再考宋朝茶宋之茶唯川陕广南茶听民自买卖禁其
出境馀悉𣙜犯者有刑淮南六州官曰为场十三置吏
以总之黄州麻城场蕲州洗马场石桥场王琪场寿州
霍山场麻步场开顺场舒州罗源场大湖场光州商城
场子安场光山场六州采茶之民皆𨽻焉谓之园户其
茶皆课园户输卖或折税以备𣙜货务商旅等请也在
江南十州(宣歙江池饶/信温抚筠表)江西五军(广德兴国临/江建昌南康)两浙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937-0794a.png
二州(苏杭越明婺处/温台湖常衢睦)荆湖八州(荆潭鼎澧/鄂岳归峡)福建二州(建/剑)
其茶皆转输要会之地其六道州军皆𣙜务或买或折
太祖乾德二年诏在京建州汉蕲口各置植货务五年
始禁私卖(笔/谈)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删定禁法 淳化
二年许商贾就园户买茶于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
四年行交引法罢贴射又罢𣙜务 仁宗天圣元年改
三分法复行贴射法改淮南山场茶法官不收买听人
户兴贩收净利钱其客旅听于在京入便见钱于所在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937-0794b.png
给之(同/上) 嘉祐三年时腊茶之禁尤严于己陷罪者众
茶法屡更岁课日削宰相陈通商之法命即三司置局
议之 四年韩绛及三司言宜纳至和之后一岁之数
以民得息钱均赋茶民恣其买卖所在无算后以赋茶
户钱谓之租钱与诸路本钱悉储以待边籴自是唯腊
茶禁如旧馀茶四行天下矣(续通/鉴) 神宗元丰七年福
建路转运副使王子京言建州腊茶旧立𣙜法遂权听
通商自此茶户售客之茶甚良官中所得唯常茶税钱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937-0794c.png
极微南剑州亦出二十馀万欲尽买入官度逐州军民
户多少及约邻路民用之数计置即官场卖严立告赏
禁建州卖私末茶乞借礼国监分十万缗为本并从之
(长/编)始自熙宁七年至元丰八年增广茶法蜀道茶场四
十一京西路金州为场六陕西卖茶为场三百三十二
熙宁七年税息分四十万缗元丰五年五十万七年增
羡至一百六十万缗诏定以百万缗为岁额除充官经
费外并储陕西以待诏用(食货/志) 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937-0794d.png
言者请于产茶地分差官置场收买庶免私贩之患上
问宰执曰今天下一岁茶利所入几何秦桧曰都茶场
三处共得二百七十馀万贯上曰比承平少陕西诸路
其数止如此(小/历)
交引太祖乾德二年诸州民有茶附折税外官悉市之
许民于京师输金银钱帛官给劵就𣙜务以茶偿之后
以西北用兵又募商人入中粟麦竹木于边郡给文劵
谓之交引许就沿江𣙜务自请射茶郡所入直十五六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937-0795a.png
千至二十千即给劵百千谓之加台然商人入中者不
知茶利至京皆以茶引鬻于茶商百千才得二十馀缗
谓之实钱辇下坐贾遂专蓄交引以射利谓之引铺岁
月滋深沿江茶务交引坌至茶钱充给计岁入新茶三
年不能偿其弊如此迨至景德三年边陲罢守言事者
多言𣙜务非便乃命盐铁使林特议更其法特请依时
价官收交引每茶价及百千者官收实钱五十千其执
见交引至务者量抽十之二行之一年 真宗又命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937-0795b.png
司同较利害特等请罢比较茶法商旅无疑惑四年特
等以课增迁官
茶课宋茶利除本外净入钱𣙜时取一年最中数计一
百九万四千馀贯 咸平元年一百三十九馀万贯
始行交引时诸州产茶几一千百万斤别以二十一色
六𣙜务十三场收息百四十七万缗 又云景德三年
前岁收钱七十三万馀贯自林特改法官收交引后行之
三年共收七百九万贯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937-0795c.png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937-0795d.png
 
 
 
 
 
 
 
 群书考索后集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