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937-07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五十二
            宋 章如愚 编
  财门
   漕运
言兵之患财赋之不足过计也兴师十万日费千金千
里馈粮士有饥色赋者兵之所急而不足以为患何邪
及观周礼国用悉见于九式而独于军旅之费不与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937-0730b.png
当是时兵农不分而国无养兵之费司马所掌而军政
属焉而又设六军之众军赋所出卒因井田之制自地
方一里而为井而至于成方十里自成十为终而至于
同方百里自同十为封而至于畿方千里截然有序于
是而有税有赋而兵食所仰以是盖先王之时自都达
境十里有饮食三十里有委五十里有积以待师旅又
有委人军旅共其委积疆埸有积仓之具彻申伯土疆
以峙其粮而左氏亦云卫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937-0730c.png
东蒐(定四年/)积仓于豳峙粮于申会蒐之备达于卫境
天下之富藏亦可见矣春秋之世犹有存者齐桓之师
陈郑欲供资粮屝屦(僖四年/)晋文城濮之役馆榖楚地
三月楚师伐庸自庐以往振廪同食乌有赍粮转送者
耶秦人贪于聚敛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贾山/)虽濒海
之粟亦致京师(伍被传/)丁男力耕不足粮饷荥阳又置
敖仓亦聚远方之粟负海之郡转输河北率三十钟而
致二石先王之制荡然矣汉因秦敖仓之旧岁漕关东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937-0730d.png
粟以给京师自是而后渐致其弊淮南地远或数千里
遥属于汉而吏卒遥役往长安道中衣装悉自备吴楚
兵起长安中列侯从军者皆贷子钱以自饷西南夷役
负担馈饷费千金钟致一石而战士之禄塞卒之粮班
班见于信史(食货志与霍去病传/)按大司农职凡郡国
所积钱谷随时转送以供国用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
为报给损多寡取相给足大农钱尽则以少府续之夫
移郡国之财以给边费自为劳扰而已此转漕之病所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937-0731a.png
以相望于秦汉而下也故耿寿昌在宣帝请籴三辅弘
农等郡榖以给京师而省关东漕卒亦可见也唐都长
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
备水旱故尝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
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高宗以后岁益增
多江淮漕米至于东都陆运至陜其费不赀开元中裴
耀卿请罢陜陆运而置河口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转
粟于仓而去江南之舟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937-0731b.png
而河阳柏厓太原永丰渭南诸仓节次转运故三岁漕
七百万石省陆运钱三十万缗代宗广德中刘晏专领
转输晏为歇艎又江船二千艘自扬州至河阴江船不
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
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入太仓岁转
运百一十万石
   常平义仓
成周养民之法县都有委积仓廪有分颁振荒恤灾具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937-0731c.png
载礼典古先圣人法制豫防俾岁虽凶而常丰民虽贫
而常足者罔不由此唐自太宗立口分田以制民之产
设租庸调以敛民之财市无滥征田无横赋民生其时
既富既庶而帝心犹惟惠民之务是讲是求贞观三年
戴胄言隋固有社仓储民所输以备一岁民免饥馑时
号良法今圣仁在御约已便民无复遗利社仓之制尚
未及举臣愚谓可仿隋旧法立义仓以广储蓄乃自王
公以下爰及众庶计垦田之数亩税二升粟麦粳稻随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937-0731d.png
地所宜乡之宽狭田之登耗悉为定制商贾无田者以
户为九等自石至斗其数有差贮之州县以备歉岁于
是四海之广廪庾相望随致斗米三钱之效言唐治者
以太宗为首义仓之立不为无助也厥后明皇开元踵
而行之申赈给之法严变易之禁致治之美相与比隆
彼汉之文景太仓有红腐之粟百姓有家给之效显宗
永平粟直止三十立常满仓于京师可谓盛矣乃不能
设敛散之法以垂无穷回视太宗之制一何异欤柳宗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937-0732a.png
元作贞符铺张有唐受命之懿有曰乡为义廪敛发谨
饬岁丁大浸人似有年端不诬已其后洛相豳并秦蒲
等州各有储蓄有九年五年之制又自别为常平仓至
肃宗时第五琦请天下常平仓皆置库以蓄本钱赵赞
请竹木茶漆税十之一以赡常平本钱皆常平之事也
宋义仓始于建隆而复备于庆历常平立于淳化而广
于景德
   蓄积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937-0732b.png
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
三十年之通制国用虽有水旱民无菜色周官遗人掌
邦之委积以待施惠自乡里而至于关市自野鄙而至
于都县莫不皆有委积仓人则掌粟入之藏以待邦用
廪人掌九谷之数以诏谷用如积仓于豳峙粮于申会
蒐之备达于卫境天下之藏亦可见矣秦人尽敛天下
之财赋负海之粟归于京师男子力耕不足粮饟西汉
之兴高帝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无盖藏于是省法约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937-0732c.png
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转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
过数十万石孝文恭俭节用劝课农田故贾谊有论蓄
积之疏以为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汉之为汉几四十
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于是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
晁错有广蓄积之策以为明主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
旱故民可得而有于是募天下入粟县官以拜爵除罪
是以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
食孝武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役费并兴而民去本故末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937-0732d.png
年海内虚耗而赵过代田之策始事务本用力少而得
谷多宣帝时耿寿昌请置常平仓以省漕运唐太宗时
备凶荒则有社仓从戴胄之议则又置义仓其后又置
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故贞观间斗米三钱行旅
不赍粮开元之际海内富贵米斗之价不过十三末年
用不知节钱榖之臣始事朘削渔阳之变民物废耗天
下萧然艺祖建隆之初命朝臣以掌仓廪淳化之时又
置常平仓河东之地立和籴之法真宗咸平之间则惠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937-0733a.png
民又有仓矣仁宗嘉祐之间则广惠又有仓矣
   盐铁酒茶
盐铁酒茶皆起于汉唐兵兴之时而皆足以裕国昔猗
顿于盐池煮盐与王者埒富而蜀之卓氏即铁山鼓铸
而富至童八百人自郑当时荐齐之大鬻盐与南阳之
大冶而盐铁悉在官郡国置盐官者三十九雁门沃阳
有长丞焉置铁官者五十一而不出铁者有小铁官焉
天下之私煮铁器者有刑故董仲舒曰今盐铁之利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937-0733b.png
十倍于古元始之间贤良文学议罢盐铁而桑大夫力
争之惟恐国用之不足此汉盐铁之大略也唐之盐池
十八井六百四十皆𨽻度支第五琦初变盐法尽𣙜天
下盐斗加其价自兵起后不足供费刘晏于是上盐法
轻重之宜以盐利多则州县扰惟出盐乡因旧吏亭户
粜商人纵其所之江岭去盐远者有常平盐每商人不
至则减价以粜民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晏之始至也
盐铁岁才二十万缗至大历末六百馀万缗天下之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937-0733c.png
盐利居半至于李巽继之三倍晏时此唐盐之大略也
酒之𣙜也始于汉自武帝天汉三年始汉𣙜酒而唐初
无酒禁肃宗时禁酤酒元和间罢京师酤肆以𣙜酒钱
随两税青苗敛之凡百五十万馀缗茶之税也始于唐
自赵赞在德宗时税天下茶张滂继之自是岁得四十
万穆宗时王播乃增天下茶税
   和籴
开元中西北边数十州常宿重兵地租营田皆不能赡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937-0733d.png
始用和籴之策有彭梁者请行籴法于关中命增时价
什二三和籴东西畿粟各数百万斛江淮所运租自是
关中蓄积羡溢车驾不复幸东都矣天宝中岁以钱六
十万缗赋诸道和籴贞元初吐蕃劫盟召诸道兵十七
万戍边月给粟十七万斛皆籴于汉中德宗兴元初诏
所在和籴上入赵充奇家问百姓乐乎对曰和籴而实
强取不识一钱愁苦如此何乐之有宪宗即位之初有
司以岁丰稔请畿内和籴当时府县促督限有稽违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937-0734a.png
迫蹙鞭挞甚于赋税号为和籴其实害民贞元八年陆
贽上书请令户部以二十万付京兆令尹令籴米以补
渭桥之阙斗用百钱以利农人以百馀万付边镇吏籴
十万人一年之粮自是诏西北边贵籴以实仓储边备
浸充仁宗时韩琦论和籴之弊曰若非高于市籴何人
肯粜于官力请增价 太祖建隆元年河北丰稔命使
添价散籴以惠贫民 太宗淳化二年京畿大穰遣使
增价以籴贮于近仓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937-0734b.png
   财用
九赋之敛财贿九式之节财用则冢宰掌之颁其货于
受财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太府掌之职内以掌邦
之赋入职赋以掌邦之赋出职币则又振掌事者之馀
财而上之用财用则必考于司会此成周之所以无乏
用也秦人尽数敛天下财虽负海之粟亦归之京师贾
山所谓千八百国之君自养者也汉量吏禄度官用以
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至封君汤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937-0734c.png
沭邑皆各为奉养不领天子之经费孝文用晁错之策
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免罪孝景三十税一其后
复修卖爵令及徒复作府库馀财京师之钱至钜万贯
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至陈腐而不可食武帝之时患
币之轻也而铸白金造皮币患商贾之重而算舟车及
缗钱卖爵免罪矣郡国置农官矣行均输矣𣙜盐酒醋
矣日用宜滋益矣然而忽有水旱之变往往不给昆邪
之降至不能具三万乘两军之出塞战士颇不得禄何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937-0734d.png
直若是凛凛也盖汉武帝承文景富庶之后内多欲而
外事兵役徒见其取诸民之未病也则重赋敛而不拯
恤曾不知文景休养生息之馀所赖以扶持而海内虚
耗之弊始于末年见之唐之始授人以口分世业之田
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其用之也有节盖其蓄兵以府
卫之制故兵虽多而无所损设官有常员之数故官不
滥而易禄明皇初至于开元国用犹足天宝以来外奉
军兵于是韦坚杨慎矜王鉷杨国忠各以裒刻进代宗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937-0735a.png
时刘晏用𣙜盐法以充军国之用其始江淮盐利不过
四十万季年乃六百万用漕运法以转相给受每岁运
盐或至百馀万斛排商贾以制低昂常操天下赢货以
佐军兴虽拿兵数十年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德宗用杨
炎因租庸调法坏遂作税法取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
为两税法其后朱泚之反用益不足而借商之令出陈
京请借富商贾钱陈少游请增本道税钱赵赞请税缗
钱除陌钱已而又有析䌷曰进奉曰宣索曰和市此大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937-0735b.png
历之数再倍矣故陆贽上疏言两税新制竭耗编氓以
钱为赋其害尤甚德宗自居奉天储蓄空窘朱泚既平
于是属意聚敛有日进又有月进自裴延龄用事益为
天子积私财而生民重困宪宗罢进奉而分天下之赋
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边使三曰留州及用皇甫鏄由
是益刻剥矣 宋制三司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
入朝廷未尝与也一归三司总盐铁度支户部计省使
其所掌之财勘磨财赋则悉置磨勘司造作军器则归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937-0735c.png
之霄案水土之正则𨽻之修造河防之役则归之河渠
案且国家工役之费无出于三事其所用为耗蠹之大
者必欲三司使总之乃可节以制度也
   税赋
古者冢宰以九赋敛财用自邦中之赋而至于币敛之
赋取之为有度太府以式法受财用自关市之赋以待
膳服至于币馀之赋以待赐予而用之为有节载师之
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则取于田者不至于过廛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937-0735d.png
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则取之
于市者不至于多自秦人以头会箕敛之法尽括天下
之财赋而民不能以聊生汉兴田租十五而税一或三
十而税一或五十而税一或赐其田租之半或令民无
出今年租则其赋为甚薄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亦出
赋钱百二十民生七岁至十四出口钱赋又戍边则曰
更赋则其赋为有利观文帝时诸侯无入贡郡国无来
献除田租税关无用传弛山泽之赋惟市肆之租不闻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937-0736a.png
蠲减之诏往往以抑末之故也武帝之时舟车缗钱则
有算盐铁酒醪则有𣙜其所以司敛藏输纳之职田租
则领于司农渠田则入于少府假民之田则有稻田使
者掌焉池苑之所田者则有水衡掌焉海租则归之海
丞鱼盐则归之鱼官用度疑若有馀也然贯朽红腐之
效不复见于武帝之世而大农钱尽赋税耗竭文帝之
时有是乎方唐之初授田百亩岁输粟稻谓之租此所
谓税也丁则岁岁输绫绢絁布谓之调用人之力岁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937-0736b.png
十日不役则收其庸此所谓赋也自贞观至开元未尝
有所变也天宝以后供亿不常渐隳经制肃宗始用第
五琦𣙜盐刘晏继之其初盐利岁四十万缗至末年则
六百馀万德宗始用赵赞𣙜茶张滂继之茶利岁以四
十万缗至其后则增倍矣杨炎始取军兴以来非法赋
敛如急备如供军如折估如宣索之类皆合之以为两
税陆贽以为两税新法耗竭编氓日月滋甚则赋敛之
重至于两税极矣而犹以为不足如借商钱如税间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937-0736c.png
如算除陌如日进如月进方且源源而未巳何开元以
前取之少而用不至于乏天宝以后取之加多益以不
足也昔欧阳文忠公作唐食货志始叙租庸调之制谓
其始也用之有节畜兵以宿卫故兵多而无损设官有
常员故官不滥而易禄此所以善也其后兵冗官滥而
用度之数复不节此所以弊也 宋乾德之初诸州民
田有荒甚者即蠲其租不待奏 太平兴国之间津渡
锁税有仍五代之旧者一切罢去天圣中两税之外不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937-0736d.png
许发运如税茶盐课亏则不使三司增额
汉世祖入则有田园山泽门关市肆之租舟车缗钱
则有算盐铁酒醪则有㩁郡国供贡与夫均输平准
之利国赋算(缺/) 赋与夫免更之钱其外则又有赎
罪卖爵之目焉其所以司敛藏输纳之职则田租领
于司农矣而渠田入于少府陵田入于太常而假
民之田则有稻田使者掌焉池苑之所田者又有
水衡掌焉其所谓赋入之最多者曰盐铁则始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937-0737a.png
于司农最后又分于水衡矣若其山海池泽之税则主
之少府以给供养故海租归之海丞少府之属也市肆
之租本给供养不领经费则少府事也酎金所以供宗
庙尝酎之用而少府省之其他关租则掌之关都尉赎
罪之钱则典之北军尉而司农之职除田租盐铁之外
则舟车缗钱酒𣙜均输平准口赋算赋卖爵之类而已
及改其支用之目则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以为私
奉养田租以给军食算赋钱则治库兵车马而又取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937-0737b.png
赋养天子之馀以补之过更钱以给更卒酎金以供祭
祀关税以给关市罚钱以给北军之用而盐铁舟车缗
钱之利与夫郡国租入之类则以供军兴至于军市租
则又或以给士卒焉观此则汉财赋之敛藏调用之目
略可睹矣观文帝时诸侯无入贡郡国无来赋除田税
租关无用传弛山泽赋惟市肆之租不闻蠲减之诏正
欲抑末趋本也武帝之时患币之轻也而铸白金造皮
币患商贾之重也而算舟车告缗钱卖爵免罪郡国置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937-0737c.png
农官矣行均输𣙜盐酒酤矣财用宜益滋也然而忽有
水旱之变往往不给昆邪之降至不能兴三万乘两军
之出塞战士颇不得禄何直若是凛凛也秦之商君汉
之晁错其为术刻矣而其治财犹知本末至如后世一
切用商君之法使民耕织致粟帛布复其身晁错之法
使民入粟买爵而勿收其租武帝承文景富庶之后内
多欲而外事兵役彼徒见其取诸民之未病也则重赋敛
而不恤曾不知文景休养生息之馀所赖以扶持而海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937-0737d.png
内虚耗之弊始于末年见之自其兵役之兴而转移馈
饷之烦也而农民困自其斡盐铁置均输算商告缗也
而商人困自其卖爵而得以免罪也而富民困自其立
转迁之法而入财补郎也而世家之子弟困自其差出
马也而封君之吏三百石以上困自其造皮币省酎金
也而列侯困虽然民田什五税一宜归之大司农诸仓
悉在郡国岁漕关东粟给中都仅不过数十万石而已
算赋为钱百有二十古之所以供士马车徒之费而今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937-0738a.png
所谓调也然十月朝献其入司农者才六十三而在郡
国者尚五十七也更之不役者出平价今所谓庸也而
更卒庸钱悉在州郡盖时以假贷贫民彼其视天下犹
一家也财粟之积在在而有忽有水旱之变夷狄盗贼
之虞则即用其民即发其粟即调其车马器械是故虽
有灾变而莫为之忧汉之所谓有瓦解而无土崩者其
或以此唐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
户籍久而不更造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兵兴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937-0738b.png
财用益出而租庸调法弊坏自代宗时不以亩定税而
敛以夏秋德宗用杨炎遂作两税置两税使以总之量
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取
大历中一年科率多者为两税定法然法既行民力未
及宽而朱滔王武俊田悦合从而叛用益不足而借商
之令出韦都资陈京请借富商钱淮南陈少游请增本
道税钱赵赞阅商贾之钱舟缗税二十竹木茶漆税十
之一以赡常平本钱其后请税间架算除陌及朱泚平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937-0738c.png
天下户口三耗其二贞元四年诏天下两税审等第高
下三年一定自初两税货重钱轻既而物价愈下所纳
愈多虽赋不增旧而民愈困矣度支以货物颁诸司皆
增本价为虚估以给之而谓之折纳复有进奉宣索之
名改科役曰召雇率配曰和市以巧避微文比大历之
数再倍陆贽上疏请釐革其甚害者其言两税新制竭
耗编氓以钱为赋其害尤甚然德宗自居奉天储蓄空
窘朱泚既平于是属意聚敛常奉之外进奉不息西川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937-0738d.png
节度韦皋则有日进江西观察李廉则有月进淮南节
度杜亚等以常赋入贡名曰羡馀其外又有进奉刺史
进奉自裴肃始判官进奉自严授始自裴延龄用事益
为天子积私财而生民重困宪宗罢进奉而分天下之
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皇甫鏄遂由
是益刻剥穆宗时钱重物轻比两税初大率加三倍帝
亦以货轻钱重民困而用不充诏百官议革其弊而议
者多请重挟铜之律杨于陵曰王者制钱以权百货古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937-0739a.png
者权之于上今縻之于下昔散之四方今藏之公府昔
广铸以资用今减炉以废工昔行之于中夏今泄之于
边裔今宜悉输之以布帛榖粟由是两税上供留州皆
易以布帛租庸课调不计钱而纳布帛云尝历考唐一
代财货损益盈虚而切有疑焉方唐之初其取于民者
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家则有调自贞观至开元
未尝有所更变也天宝以后供亿不常渐隳经制肃宗
始用第五琦𣙜盐刘晏继之其初盐利四十万缗至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937-0739b.png
年则六百馀万矣德宗始用赵赞𣙜茶张滂继之茶税
岁以四十万缗至其后则增倍之杨炎始取军兴以来
非法赋敛如急备如健军如折估如宣索之类皆合之
以两税陆贽以为两税新法竭耗编氓日月滋甚则赋
敛之重至两税极矣而犹以为不足如借商钱如税间
架如算除陌如日进月进方且源源不已何开元以前
取之少而不至于乏天宝以后取之加多而益以不足
也窃求其所以制兵者而得其说焉盖唐因旧制立府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937-0739c.png
兵之法有事则出而为兵无事则隐之于农则有为兵
之利而无当兵之害此其所以取之少而用之不乏也
自明皇以府兵耗散用张说之议变府兵为广骑朝廷
有禁兵藩镇有卫兵兵农于是乎判故虽安平之时而
不免馈饷之费此其取之多而用常不足也抑尝合汉
唐而论之汉之法比于三代为重当时有所谓卒更践
更过更又有算赋献赋取于民者非一疑若非甚苛而
民不告病者惟于农甚优而田税则甚轻如高帝十五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937-0739d.png
税一孝惠复行之文帝今年赐田租之半明年又除民
田租至景帝则又三十税一其待农者既厚故其他赋
虽重亦无害也武帝悉意改作费用百出桑洪羊孔仅
谋利纷然至于海内虚耗然轮台之诏一下而民有息
肩之意者盖当时取民之法固为甚苛而汉家二十税
一之法犹存而不改虽商贾重困于农则无加损观西
域传曰当时有司亦请益民赋三十以助边用而帝不
从至于唐租庸调亦良法也柰何德宗从杨炎之请遽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937-0740a.png
变为两税使其他杂赋有出于商贾漆林之征者亦并
取给于田是虽曰省赋而农民之蠹亦甚矣此终唐之
世民无聊生而乱亡随之也
   唐赋税盐茶酒钱楮坑冶铜禁
宋朝生财之法多因于唐今日乏财之患乃甚于唐愚
尝读唐食货志而窃疑之昔欧阳公作唐书诸志而其
于食货尤详曰赋税曰茶盐曰𣙜酤曰铜钱曰飞钱曰
坑冶曰铜禁皆次第而历言其本末是非特为唐设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937-0740b.png
所以见我朝之源流相因如此也自今观之租庸调之
后易以两税是时唐都长安常入东南之粟以给关中
肃代之世两河用兵费用百出当时大半之用出于东
南是唐之赋税不见其不足唐之盐利皆𨽻度支自第
五𤦺始变盐法而权天下之盐及刘晏上盐法轻重之
宜纵商人之所之故晏之始至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
至大历末六百馀万缗是唐之盐法不见其不足茶之
有税始于赵赞张滂继之岁得钱四十万其后王涯置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937-0740c.png
㩁茶使而㩁茶之法始于此矣是茶之在唐未尝乏也
唐初虽无酒禁自广德中定天下酤户以月收税其后
以㩁酒钱随两税青苗敛之凡天下酤酒钱百五十六
万是酒之在唐未尝乏也刘晏易江淮盐炭以广铸钱
岁得十馀万韩洎请复洺源废监而起十炉岁得钱七
万馀缗是铸钱之利又盛于唐唐自宪宗止有飞钱之
制令商贾至京师委钱于富家而以轻装趍四方合劵
乃取号为飞钱是楮币之端又原于唐唐之银铜铁锡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937-0740d.png
一百六十馀万韩洄建议请山泽之利宜归王者自是
皆𨽻于盐铁使是坑冶之利在唐为盛贞元之初张滂
奏江淮铸铜为器文宗时李珏请禁铜器一切市之于
官是禁铜之法在唐为严今日之赋税亦唐法也而又
有所谓和买又有所谓折帛而大农常患于或损今日
之盐法亦唐法也而又有所谓旧钞又有所谓新钱而
盐课常患其或亏今日之茶法岂非因于唐乎长引短
引岁有定数而州县征商常不及额今日之酒酤岂非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937-0741a.png
因于唐乎户部之犒赏不闻赢馀州县之赡军不闻溢
数钱之在今也有边关漏泄之弊有鉟销鼓铸之弊虽
严其禁而钱愈不见其多楮之在今也有兑易折阅之
弊有伪造换易之弊虽严其法而诸弊不见其重坑冶
之利非不置使以专掌而采于山者有限而生于地者
易穷铜器之禁非不申明其法以严禁而今日稍稍知
惧数月之后浸以如故何乃用唐之法而终不能以如
唐欤岂古今之异宜而事势之不相类欤岂法制之未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937-0741b.png
备而不能穷其利欤又岂非谋议之臣尚有馀智而未
能以悉计欤非也盖唐刘晏李巽韩洄之徒或为户部或
为度支或为转运或为盐铁皆能通知其财货之本末
而后随其盈虚损益之势斟酌而斡旋之故能使利源
不竭而国赖其用今之尚书版曹所以总财货之权其
次则有司农有常平有转运坑冶往往朝而处之暮而
易之未有能通知其本末之所在者虽知其赋税之当
减者也茶盐之当去也㩁酤之当罢也铸钱之当多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937-0741c.png
楮币之当重也坑冶之不可以不盈也铜器之不可以
不禁也大抵随事而议随弊而救而不深明其所以然
之故此其患在于士大夫以财赋之职为假途也天下
之事皆易知惟财计之弊非深明其利害则未易论也
况利源之在天下本末常竭而今日东南之地又自古
财用之区曩时之国于此者玉帛之馀波及他国封于
此者铜盐之利遍于天下或独倚办偏方以成鼎峙之势
或专领江淮以当租税之半而国家全盛之时备禦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937-0741d.png
戎北狄宿兵方饶使无缺事亦皆仰给于东南安有曩
时皆然而今独不然耶执事试以愚言思之财用之乏
非所忧也
   钱
钱法自九府圜法始而鼓铸之官于周典无所可考景
王铸大钱之日尚未闻有禁令而秦汉之间始闻其说
意是法之立其自秦始乎汉之钱法凡九变自初变泰
钱而用荚钱高后变为八铢变而为五分即荚钱之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937-0742a.png
也已变为四铢其文半两而重不称然自文景皆用其
法迄无变更而建元元年始轻之为三铢焉自此钱法
盖多变矣或为半两或为三铢或为五铢然自五铢行
后民多盗铸乃始铸赤仄钱以一当五后患民之盗铸
乃更令上林三官铸钱而钱法始定夫钱禁之严亦自
汉始凡盗铸者弃市而邻五家坐之阑出徼外亦案没
入文帝最为仁民之主至杂钱罪黥之刑乃创见于此
时贾生曰铸铜锡为钱敢杂以他巧者其罪黥武帝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937-0742b.png
世乃复定铸钱弃市之律及赤仄钱不行之后卒始思
其弊令郡国毋得铸钱举郡国之铜悉输之上林三官
铜不布于郡国而盗铸始息五铢之钱得以久行者铜
禁之功也隋末行五铢钱天下盗起私铸钱行铁叶裁
皮糊纸皆以为钱高祖入关民间行浅环钱其制轻小
凡八九万才满半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积十钱而
重一两得轻重小大之中至开元二十五年诏出铜所
置监铸开元通宝而京师库藏皆满自秦汉以来钱弊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937-0742c.png
不知其几变如晋之比轮陈之六铢汉之八铢梁之两
柱后周之曰五行曰大布曰永通万国唐之乾元及第
五𤦺之重轮乾元此皆失之太重者也汉之榆荚后魏
之曰水浮曰风飘曰鹅眼宋之曰綖环曰菜子曰荇叶
曰吴之沈郎钱此皆又失之太轻者也惟汉之五铢与
唐之开元最为折衷今以唐考之韩洄在德宗时请复
洛源废监而起十炉岁七万二千缗刘晏易江淮铜铅
薪炭以广铸钱岁得十馀万缗此广铸之说也自是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937-0742d.png
钱日增故杨于陵在穆宗时曰昔广铸以资用今减炉
而费工昔行之于中原今泄之于边裔正谓此也贞元
初张滂奏禁江淮铸铜为器惟铸钱而已文帝时李珏
请加垆铸于是禁铜器官一切为市之及武帝废浮屠
法李郁彦请毁铜像钟磬而州县铜益多此禁铜之法
也故刘秩曰铜之为器则不如铁铁之为器则不如漆
禁之无害禁于人则铜无用铜无所用则益钱益钱则
钱之用给矣正谓此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937-0743a.png
   楮
楮币之法萌于汉代皮币武帝以公上之用不给于是
造白鹿以为皮币或为马或为龙或为龟各有其真而
不紊国用赖以少舒至于唐又有飞钱之制宪宗令商
贾至京师委钱富家以轻装趍四方合劵乃取号为飞
钱即楮所由起也真宗时张忠定公咏镇蜀以铁钱重
不可贸易于是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缯始于祥符仁宗
时寇瑊以蜀人交子起民争讼议者请官自置务可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937-0743b.png
利民而止其争蜀人至今为便 绍兴之三十二年都
茶场始置务乾道之四年而会子始行用时两界杂沓
二千万缗而止逮淳熙甲午而衍之为四千一百二十
万缗考其初用于乾道之四年而已闻折阅于乾道之
九年外路之解发民间之输纳官吏之饩给并以钱会
中半为令则九年之措置也封桩之现钱为桩计者五
百三万有奇而江上之积亦多南库以金银收换会子
凡四百馀万而行于外者才二百万故淮东西南总乞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937-0743c.png
以金银兑换则会价高而金银低钱良臣申乞民间入
纳则现钱多而会子少故孝宗于量行支降之时未尝
不存详细究讲之意岂有去七十年之久而挟制扶持
之不给乎今之十六界为缗计者一亿二千九百二十
五万今之十七界为缗计者一亿三千九百八十六万
七千有奇计南界新楮之数乃又溢于未易旧楮之前
先之绍定之郁攸而十六界已出其一亿八百三十馀
万矣继之以收楮而十六界尽出矣又继之以用兵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937-0743d.png
十七界之缗大出矣
 
 
 
 
 
 
 群书考索后集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