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0937-06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十六
宋 章如愚 编
兵门
守边
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天子命将帅
遣戍役以卫中国歌采薇以遣之
战国齐威王有檀子守城南盼子守高唐黔夫守徐州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十六
宋 章如愚 编
兵门
守边
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天子命将帅
遣戍役以卫中国歌采薇以遣之
战国齐威王有檀子守城南盼子守高唐黔夫守徐州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0937-0648b.png
而楚赵燕不敢寇边
李牧之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不从中决
故能北逐单于破东夷灭䄡槛西抑强秦南距韩魏后
赵王用郭开之谗诛李牧而令颜聚代之是以为秦所
灭(通鉴/)
秦并六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郤匈奴七百
馀里
晁错曰秦筑塞河上置戍卒焉非以卫边地欲广大
李牧之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不从中决
故能北逐单于破东夷灭䄡槛西抑强秦南距韩魏后
赵王用郭开之谗诛李牧而令颜聚代之是以为秦所
灭(通鉴/)
秦并六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郤匈奴七百
馀里
晁错曰秦筑塞河上置戍卒焉非以卫边地欲广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0937-0649a.png
也
汉兴与匈奴和亲至文帝时背约入寇帝令边备守不
发兵深入又以苏意屯句注张武屯北地周亚夫次细
柳刘礼次霸上徐厉次棘门以备之(匈奴/传)帝自为代王
已习知边事故于边备尤留心焉 三年匈奴入居北
地河南为寇上幸甘泉因幸太原十年行幸甘泉 十
一年幸代 十五年幸雍 后元二年幸雍棫阳宫
三年幸代 四年幸雍 五年行幸陇西又行幸代数
汉兴与匈奴和亲至文帝时背约入寇帝令边备守不
发兵深入又以苏意屯句注张武屯北地周亚夫次细
柳刘礼次霸上徐厉次棘门以备之(匈奴/传)帝自为代王
已习知边事故于边备尤留心焉 三年匈奴入居北
地河南为寇上幸甘泉因幸太原十年行幸甘泉 十
一年幸代 十五年幸雍 后元二年幸雍棫阳宫
三年幸代 四年幸雍 五年行幸陇西又行幸代数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0937-0649b.png
行幸边上又躬自劳军勒兵故当帝之世虽匈奴犯边
而不为害
时晁错上书言备边之要又陈募民守塞之策
武帝遣韩安国屯汉阳郭昌屯朔方又遣徐自为筑五
原塞皆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
景帝时言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为之高
城深堑具蔺石布渠谷所以备其要害之处为之相其
阴阳审其土地以裂里割宅所以使民有长居之心自
而不为害
时晁错上书言备边之要又陈募民守塞之策
武帝遣韩安国屯汉阳郭昌屯朔方又遣徐自为筑五
原塞皆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
景帝时言陛下幸忧边境遣将吏发卒以治塞为之高
城深堑具蔺石布渠谷所以备其要害之处为之相其
阴阳审其土地以裂里割宅所以使民有长居之心自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0937-0649c.png
昭帝以后匈奴畏中国之威希犯边境而款塞称藩
矣
匈奴传陈彦群曰汉雁门云中以备北狄陇西诸郡
备西𦍑巴蜀诸郡备西南夷辽东燕齐诸郡备朝鲜
会稽诸郡备南越此边备之大凡也
后汉光武中兴边往往置郡尉
明帝之初以为野无风尘乃悉罢沿边屯兵永平八年
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桓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
矣
匈奴传陈彦群曰汉雁门云中以备北狄陇西诸郡
备西𦍑巴蜀诸郡备西南夷辽东燕齐诸郡备朝鲜
会稽诸郡备南越此边备之大凡也
后汉光武中兴边往往置郡尉
明帝之初以为野无风尘乃悉罢沿边屯兵永平八年
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桓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0937-0649d.png
减等诸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妻子自随便
占著边县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悉听之亡者赎罪各有
差凡徙者赐弓弩衣粮
永平十六年诏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死罪一等各
令诣军营屯朔方燉煌妻子自随父母同产欲求从者
恣听之
章帝建初七年诏天下系囚减死一等诣边妻子自随
占著所在父母同产欲相从者恣听之 其后北胡有
占著边县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悉听之亡者赎罪各有
差凡徙者赐弓弩衣粮
永平十六年诏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死罪一等各
令诣军营屯朔方燉煌妻子自随父母同产欲求从者
恣听之
章帝建初七年诏天下系囚减死一等诣边妻子自随
占著所在父母同产欲相从者恣听之 其后北胡有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0937-0650a.png
变则置度辽营南蛮有变则置象林兵
永平置羌犯三辅则置长安雍二尉鲜卑寇居庸则
置渔营安帝之后又盗作沿边缘海
顺帝始令沿边增置步兵缘海屯兵而益多矣(两汉/兵制)
永和五年令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又
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所(西羌/传)
晋武帝时羊祜修德信以怀吴人与陆抗对境抗告边
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自服也各保分界而
永平置羌犯三辅则置长安雍二尉鲜卑寇居庸则
置渔营安帝之后又盗作沿边缘海
顺帝始令沿边增置步兵缘海屯兵而益多矣(两汉/兵制)
永和五年令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又
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所(西羌/传)
晋武帝时羊祜修德信以怀吴人与陆抗对境抗告边
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自服也各保分界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0937-0650b.png
已(通鉴/)
宋文帝每岁为后魏侵境令朝臣议何承天陈备边之
要一曰移远就近以实内地二曰浚后复城隍以增垣
防三曰纂偶车牛以饬戎械四曰计丁课役勿使有阙
(边防拓/跋氏篇)
唐武德初改郡为太守为刺史其边领及襟带之地置
总管府以领军戎 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因隋末
分割州府倍多前代 贞观初并省州县始于山河形
宋文帝每岁为后魏侵境令朝臣议何承天陈备边之
要一曰移远就近以实内地二曰浚后复城隍以增垣
防三曰纂偶车牛以饬戎械四曰计丁课役勿使有阙
(边防拓/跋氏篇)
唐武德初改郡为太守为刺史其边领及襟带之地置
总管府以领军戎 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因隋末
分割州府倍多前代 贞观初并省州县始于山河形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0937-0650c.png
便分为十道(通典/)
唐初安东安北安西皆置都护府意其戍兵之数不少
矣
太宗威加四夷举三边十万而足其后李林甫邀人主
以边功而三边之师四十九万戎马八万馀疋(说斋/)
又太宗尝谓李绩曰炀帝不择人守边以备虏今用绩
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
中宗诏张仁亶为总管屯边始筑三受降城于河外(突/厥)
唐初安东安北安西皆置都护府意其戍兵之数不少
矣
太宗威加四夷举三边十万而足其后李林甫邀人主
以边功而三边之师四十九万戎马八万馀疋(说斋/)
又太宗尝谓李绩曰炀帝不择人守边以备虏今用绩
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
中宗诏张仁亶为总管屯边始筑三受降城于河外(突/厥)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0937-0650d.png
(传/)
代宗时郭子仪屯邠州李抱玉屯高壁马璘屯原州李
忠臣屯泾州李忠诚屯凤翔臧布逊屯渭北备虏之入
(吐蕃/传)
德宗西北有防敌之地时陆贽谓中国守备易用所长
八利可致六失可去帝重其言而不行
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
防者唐初兵之戍远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
代宗时郭子仪屯邠州李抱玉屯高壁马璘屯原州李
忠臣屯泾州李忠诚屯凤翔臧布逊屯渭北备虏之入
(吐蕃/传)
德宗西北有防敌之地时陆贽谓中国守备易用所长
八利可致六失可去帝重其言而不行
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
防者唐初兵之戍远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0937-0651a.png
而总之者曰道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其军
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都督至太
宗时行军征讨曰大总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自高
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
未名官睿宗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
西节度使自此以后朔方诸镇皆置节度使自禄山
结乱肃宗始彻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于
是吐蕃乘衅回纥矜功中国不振四十馀年使伤耗
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都督至太
宗时行军征讨曰大总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自高
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
未名官睿宗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
西节度使自此以后朔方诸镇皆置节度使自禄山
结乱肃宗始彻边备以靖中邦借外威以宁内难于
是吐蕃乘衅回纥矜功中国不振四十馀年使伤耗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0937-0651b.png
之民竭力奉职西输贿缯北偿马资尚不足塞其烦
言满其骄志于是远徵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其
奔冲止其侵侮小入则驱略黎庶深入则震惊邦畿
(陆贽/奏议)
宋朝国初以勇悍忠实之臣分控西北边孔道何继筠
守沧景李汉超守关南以备北敌郭进在邢州以禦太
原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守通远军以捍西戎故二十
年间无西北之忧(兵制/序)
言满其骄志于是远徵士马列戍疆陲犹不能遏其
奔冲止其侵侮小入则驱略黎庶深入则震惊邦畿
(陆贽/奏议)
宋朝国初以勇悍忠实之臣分控西北边孔道何继筠
守沧景李汉超守关南以备北敌郭进在邢州以禦太
原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守通远军以捍西戎故二十
年间无西北之忧(兵制/序)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0937-0651c.png
太祖建隆二年初五代募民盗戎人马官给其直籍数
以补战骑之阙上欲示信保境戊戌敕沿边诸州禁民
无得出塞侵盗前所盗马尽令还之由是夷狄畏慕不
敢内侮(长编/)○上尝语近臣曰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若
分边寄者皆禀朕意则必优恤家属厚其爵禄多与公
钱及属州县境四围免税听其召募骁勇为之爪牙苟
财用丰盈必能集事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
边费亦无辞也(宝训/)
以补战骑之阙上欲示信保境戊戌敕沿边诸州禁民
无得出塞侵盗前所盗马尽令还之由是夷狄畏慕不
敢内侮(长编/)○上尝语近臣曰安边御众须是得人若
分边寄者皆禀朕意则必优恤家属厚其爵禄多与公
钱及属州县境四围免税听其召募骁勇为之爪牙苟
财用丰盈必能集事朕虽减后宫之数极于俭约以备
边费亦无辞也(宝训/)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0937-0651d.png
太宗端拱中北人寇边张泊奏请聚兵积谷分屯塞下
来则备禦去则勿追(武略/)○淳化元年上召中丞王化
基问以边事化基曰天下所患根本未固根本固则枝
干不足忧今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不安(长编/)
太宗每选将帅镇抚边郡为制敌之策其后戎狄稍稍
罢去战士保境自守因对近臣语其事寇准曰陛下长
驾远驭动有节制今中原绥靖边城晏闲皆睿算使然
(宝训/)
来则备禦去则勿追(武略/)○淳化元年上召中丞王化
基问以边事化基曰天下所患根本未固根本固则枝
干不足忧今朝廷治则边鄙何患乎不安(长编/)
太宗每选将帅镇抚边郡为制敌之策其后戎狄稍稍
罢去战士保境自守因对近臣语其事寇准曰陛下长
驾远驭动有节制今中原绥靖边城晏闲皆睿算使然
(宝训/)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0937-0652a.png
真宗谓近臣曰边防当常全葺积榖聚人不可弛也又
咸平中边兵未息上与李沆等议禦戎之计分遣白守
素屯威虏军杨延昭屯保州田敏屯北平寨以当敌锋
始至勿与斗待其气衰使之奔命不暇又命裴自荣屯
宁远军张继旻屯邢州扼东西路戎寇及澶渊之幸王
师大捷又杨延昭等诸将各握兵在边扼其归路狄人
势屈遂乞和(宝训/)○咸平三年真宗问王济以边事济
曰陛下承二圣之基拥万方之众兹者契丹敢尔凭陵
咸平中边兵未息上与李沆等议禦戎之计分遣白守
素屯威虏军杨延昭屯保州田敏屯北平寨以当敌锋
始至勿与斗待其气衰使之奔命不暇又命裴自荣屯
宁远军张继旻屯邢州扼东西路戎寇及澶渊之幸王
师大捷又杨延昭等诸将各握兵在边扼其归路狄人
势屈遂乞和(宝训/)○咸平三年真宗问王济以边事济
曰陛下承二圣之基拥万方之众兹者契丹敢尔凭陵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0937-0652b.png
盖谟猷当位之臣未有如昔人者众皆谓国家所恃独
洪河耳此诚急贤之秋不然臣惧狄人将饮马于河渚
矣退而纂备边策十五条以献上曰近闻西戎之剽皆
不利而去王师所获俘馘甚众然朕以戒疆吏但谨烽
候严卒乘来即驱逐去勿追捕乃遣使与边将议灵州
悠久之便庶令关右之民有以息肩(宝训/)○景德三年
上曰比诏河东募土人为广锐神虎诸军就置营宇盖
以契丹未平此等皆劲勇且习知山川道路故帅臣每
洪河耳此诚急贤之秋不然臣惧狄人将饮马于河渚
矣退而纂备边策十五条以献上曰近闻西戎之剽皆
不利而去王师所获俘馘甚众然朕以戒疆吏但谨烽
候严卒乘来即驱逐去勿追捕乃遣使与边将议灵州
悠久之便庶令关右之民有以息肩(宝训/)○景德三年
上曰比诏河东募土人为广锐神虎诸军就置营宇盖
以契丹未平此等皆劲勇且习知山川道路故帅臣每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0937-0652c.png
患其少尝许续募令边防罢警若遂令减去即为弛备
然岂可岁增不已乃诏以见存为定额缺则补之(长编/)
○夔州转运丁谓言近于施州南界建栅立扼要害益
师屯戍虑难供馈复置屯田岁获资粮足以赡给可省
辇运之费谓因言边防要害若所委之官不邀功不生
事常以安静为胜悉依诏条抚理制置则蛮獠不敢为
非上曰比来边境不宁多由守臣生事况条制甚明奉
而行之必无事矣(长编/)○时秦州掩杀蕃兵万馀上闻
然岂可岁增不已乃诏以见存为定额缺则补之(长编/)
○夔州转运丁谓言近于施州南界建栅立扼要害益
师屯戍虑难供馈复置屯田岁获资粮足以赡给可省
辇运之费谓因言边防要害若所委之官不邀功不生
事常以安静为胜悉依诏条抚理制置则蛮獠不敢为
非上曰比来边境不宁多由守臣生事况条制甚明奉
而行之必无事矣(长编/)○时秦州掩杀蕃兵万馀上闻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0937-0652d.png
之顾左右曰蕃部挠边掩杀固其宜矣苟能静守封疆
不令侵轶此尤佳也(仝上/)
仁宗庆历三年諌官欧阳修言朝廷与契丹通好仅四
十年无有纤介之隙而辄萌奸计妄有请求切以戎狄
贪婪性同狼犬遇强则伏见弱便欺臣窃怪在朝之臣
尚偷安静自河以北绝无处置因循弛慢谁复挂心岂
可待北使在廷强兵压境然后计无所出空务仓皇而
已哉(同上/)○庆历四年枢密副使韩琦参知政事范仲
不令侵轶此尤佳也(仝上/)
仁宗庆历三年諌官欧阳修言朝廷与契丹通好仅四
十年无有纤介之隙而辄萌奸计妄有请求切以戎狄
贪婪性同狼犬遇强则伏见弱便欺臣窃怪在朝之臣
尚偷安静自河以北绝无处置因循弛慢谁复挂心岂
可待北使在廷强兵压境然后计无所出空务仓皇而
已哉(同上/)○庆历四年枢密副使韩琦参知政事范仲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0937-0653a.png
淹并对于崇政殿上言四策曰昨元昊叛命王师数出
不利而北国举数十万众谓元昊是舅甥之邦中国不
当称兵国家以生民之故稍增金缯以续盟好今元昊
虽暂求通顺得知物力稍宽则又有长驱深入并吞关
辅之心何以知之昨定州之战彼作伪诏诱胁边人欲
定关中为今日之谋者莫若择帅练兵日计用武之策
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务彼知我有谋有备不敢
轻举而盟约可固如不我知轻负盟约我则乘彼之骄
不利而北国举数十万众谓元昊是舅甥之邦中国不
当称兵国家以生民之故稍增金缯以续盟好今元昊
虽暂求通顺得知物力稍宽则又有长驱深入并吞关
辅之心何以知之昨定州之战彼作伪诏诱胁边人欲
定关中为今日之谋者莫若择帅练兵日计用武之策
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务彼知我有谋有备不敢
轻举而盟约可固如不我知轻负盟约我则乘彼之骄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0937-0653b.png
可困可击未必能为中国之患(长编/)○参知政事范仲
淹言契丹元昊有六可疑三可忧今乞圣慈顾问大臣
如契丹可以保信必不入寇亦不与元昊连衡则乞今
日同署一奏纳于御前使中外安静不更忧疑他日或
误大事责有所归如大臣不敢保信则乞指挥大臣今
日更不归厅便画河东禦捍之策抽何路军马用何人
将帅添若干钱帛据何处要害如此定策犹恐后时不
能当二敌之势或更因循度日直候大寇入境然后为
淹言契丹元昊有六可疑三可忧今乞圣慈顾问大臣
如契丹可以保信必不入寇亦不与元昊连衡则乞今
日同署一奏纳于御前使中外安静不更忧疑他日或
误大事责有所归如大臣不敢保信则乞指挥大臣今
日更不归厅便画河东禦捍之策抽何路军马用何人
将帅添若干钱帛据何处要害如此定策犹恐后时不
能当二敌之势或更因循度日直候大寇入境然后为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0937-0653c.png
谋则河东一倾危逼宗社极论不敢有隐惟圣断处之
(同上/)○先是范仲淹受命主西事富弼主北事弼条上
河北守禦十三策曰宋朝以兵得天下震耀武威
太祖皇帝待北国仅若一族每与之战未尝不克
太宗皇帝因亲征之衄敌志遂骄频年寇边胜败相半
真宗皇帝嗣位之始专用文德于时旧兵宿将往往沦
没敌骑深入直抵澶渊河朔大骚乘舆北幸于是讲金
帛啖之之术以结欢好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
(同上/)○先是范仲淹受命主西事富弼主北事弼条上
河北守禦十三策曰宋朝以兵得天下震耀武威
太祖皇帝待北国仅若一族每与之战未尝不克
太宗皇帝因亲征之衄敌志遂骄频年寇边胜败相半
真宗皇帝嗣位之始专用文德于时旧兵宿将往往沦
没敌骑深入直抵澶渊河朔大骚乘舆北幸于是讲金
帛啖之之术以结欢好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0937-0653d.png
干戈岁遣差优然不足以当用兵之费百一二焉则知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同上/)
河北三十六州军内沿边次边如北京雄霸祁保瀛莫
沧定镇冀十一州广信安肃顺安信安保宁乾宁永宁
七军总一十九城皆要害之地可以控制敌人而不得
深入矣定为右臂沧为左臂瀛为腹心北京为头角此
四城者河朔之所望也馀十五城为指爪支节乃四城
之所使者定沧瀛各置一帅北京置一大帅馀十五城
澶渊之盟未为失策(同上/)
河北三十六州军内沿边次边如北京雄霸祁保瀛莫
沧定镇冀十一州广信安肃顺安信安保宁乾宁永宁
七军总一十九城皆要害之地可以控制敌人而不得
深入矣定为右臂沧为左臂瀛为腹心北京为头角此
四城者河朔之所望也馀十五城为指爪支节乃四城
之所使者定沧瀛各置一帅北京置一大帅馀十五城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0937-0654a.png
分属定沧瀛三路悉择善将守之十九城都用兵三十
万此三十万兵非如景德年中闭门自守皆使出而接
战者也顷年大兵悉屯定州然闭城不使出战者盖恐
一败涂地无所救援且防中渡之变也今虽用兵三十
万而分置十九城左败则右救从失则横援岂有昔时
之虞邪其外十二城不复蓄兵只以本郡乡兵坚守不
使出战(同上/)○河朔州军长吏最宜得人以备匈奴之
变自来都不选择赃污不才年老昏昧者尽使为之又
万此三十万兵非如景德年中闭门自守皆使出而接
战者也顷年大兵悉屯定州然闭城不使出战者盖恐
一败涂地无所救援且防中渡之变也今虽用兵三十
万而分置十九城左败则右救从失则横援岂有昔时
之虞邪其外十二城不复蓄兵只以本郡乡兵坚守不
使出战(同上/)○河朔州军长吏最宜得人以备匈奴之
变自来都不选择赃污不才年老昏昧者尽使为之又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0937-0654b.png
移替不定久者不过一二年其间苟且之人只是干寻
常之务其经久利害自知不及其身率皆不为前后相
承积弊已甚若不选人久任以矫前失则异日敌有变
故边城不守浸淫深入为患不细(同上/)○除上件十九
州军寨长吏以下并乞诏本路转运提刑安抚部署铃
辖分擘举充仍委枢密院三班审官铨司选举不许循
入并须三年一替所贵上下得人众职皆举用兵之际
有可供使与夫临时外求得失拒万也(同上/)○臣顷闻
常之务其经久利害自知不及其身率皆不为前后相
承积弊已甚若不选人久任以矫前失则异日敌有变
故边城不守浸淫深入为患不细(同上/)○除上件十九
州军寨长吏以下并乞诏本路转运提刑安抚部署铃
辖分擘举充仍委枢密院三班审官铨司选举不许循
入并须三年一替所贵上下得人众职皆举用兵之际
有可供使与夫临时外求得失拒万也(同上/)○臣顷闻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0937-0654c.png
河朔人说契丹自山得斩伐林木开凿道路直抵西山
汉界而止今则来往通快可以行师臣亦细诘其由云
契丹旧亦疑朝廷复燕且恐天兵渡界河直北趍燕京
则敌人欲出我不意由山后进兵旁击镇定横行河朔
牵制王师以解收燕之患也当得能干而谨密者阴往
经制如何屯戍如何捍禦必有可以胜之之术先事而
定以待其来则保边之道也汉唐以来匈奴入寇率由
上郡雁门定襄等路盖当时中国拘全燕之地有险可
汉界而止今则来往通快可以行师臣亦细诘其由云
契丹旧亦疑朝廷复燕且恐天兵渡界河直北趍燕京
则敌人欲出我不意由山后进兵旁击镇定横行河朔
牵制王师以解收燕之患也当得能干而谨密者阴往
经制如何屯戍如何捍禦必有可以胜之之术先事而
定以待其来则保边之道也汉唐以来匈奴入寇率由
上郡雁门定襄等路盖当时中国拘全燕之地有险可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0937-0654d.png
守匈奴不敢由此路而来也自石晋割燕蓟入契丹无
险可守由是敌骑直出燕不复寻定襄等故道今朝廷
若留意河朔边鄙有备敌不可得而入须求别路以来
或虽可入寇第取定襄等路为掎角之势则河东不得
不大为防或创立城池或造设险阻何地可以设奇伏
何路可以出牵制此须预经度素有防备则临时足以
禦捍应卒不至仓皇使与河朔表里相应寇不能逞其
欲实边防之急务也○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
险可守由是敌骑直出燕不复寻定襄等故道今朝廷
若留意河朔边鄙有备敌不可得而入须求别路以来
或虽可入寇第取定襄等路为掎角之势则河东不得
不大为防或创立城池或造设险阻何地可以设奇伏
何路可以出牵制此须预经度素有防备则临时足以
禦捍应卒不至仓皇使与河朔表里相应寇不能逞其
欲实边防之急务也○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拔自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0937-0655a.png
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
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方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
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国所为皆与中
国等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
之所长中国不及当以中国勍敌待之庶几可禦岂可
以上古之夷狄视彼也○范仲淹言今北国西戎合谋
并力夹困中原西兵数年未能平定近方遣使往复以
议通顺馀可假借以成和好然后重议边事退移兵马
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方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
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国所为皆与中
国等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所有彼尽得之彼
之所长中国不及当以中国勍敌待之庶几可禦岂可
以上古之夷狄视彼也○范仲淹言今北国西戎合谋
并力夹困中原西兵数年未能平定近方遣使往复以
议通顺馀可假借以成和好然后重议边事退移兵马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0937-0655b.png
减省粮草苏我生民勤我稼穑选将练士使民强兵锐
以待四夷之变此帝王有道之术社稷无穷之福也(同/)
(上/)○范仲淹言麟府二州所修堡寨只通得麟府道路
其四路别无城寨防守因奏张亢得以增广堡寨宜使
就总其役诏既下而明镐持不可屡牒止亢亢曰受诏
置堡寨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所甘心堡寨
必为也每得牒置案上卒事乃发封自劾朝廷不问编
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安(长编/)○庆历
以待四夷之变此帝王有道之术社稷无穷之福也(同/)
(上/)○范仲淹言麟府二州所修堡寨只通得麟府道路
其四路别无城寨防守因奏张亢得以增广堡寨宜使
就总其役诏既下而明镐持不可屡牒止亢亢曰受诏
置堡寨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所甘心堡寨
必为也每得牒置案上卒事乃发封自劾朝廷不问编
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安(长编/)○庆历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0937-0655c.png
六年诏陜西河东经略司西人虽纳款称臣然犬戎之
心诡谲难信恐诸路乘罢兵之后渐弛边备其益务练
兵卒完城壁常若寇至有不如诏者亟以名闻(同上/)○
至和二年先是潘美帅河东避寇抄为已累令民内徙
空寨下不耕号禁地而析代州宁化火山军废田甚广
欧阳修常奏乞耕之诏范仲淹相视请如修奏寻为明
镐沮挠不克行及韩琦至遣人行视曰此皆我腴田民
居旧迹犹存今不耕适留以资敌遂奏募弓箭手居之
心诡谲难信恐诸路乘罢兵之后渐弛边备其益务练
兵卒完城壁常若寇至有不如诏者亟以名闻(同上/)○
至和二年先是潘美帅河东避寇抄为已累令民内徙
空寨下不耕号禁地而析代州宁化火山军废田甚广
欧阳修常奏乞耕之诏范仲淹相视请如修奏寻为明
镐沮挠不克行及韩琦至遣人行视曰此皆我腴田民
居旧迹犹存今不耕适留以资敌遂奏募弓箭手居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0937-0655d.png
会琦去即诏弼议弼请如琦奏凡得户四千垦地九千
六百顷(同上/)○又尝谓马知节曰边防禦戎之术何者
为先知节曰边防之地横亘虽长然据要害以拒其来
惟顺安军至西山不数百里
神宗元丰四年八月上谓大臣曰自来边探多不得实
如卢南兴师人言旁边百里内林菁险阻道路难进今
得走马奏大兵至落茹兜村乃有良田万顷颇多积谷
其林菁乃在数百里外去边百里之间探报尚且如此
六百顷(同上/)○又尝谓马知节曰边防禦戎之术何者
为先知节曰边防之地横亘虽长然据要害以拒其来
惟顺安军至西山不数百里
神宗元丰四年八月上谓大臣曰自来边探多不得实
如卢南兴师人言旁边百里内林菁险阻道路难进今
得走马奏大兵至落茹兜村乃有良田万顷颇多积谷
其林菁乃在数百里外去边百里之间探报尚且如此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0937-0656a.png
乃知传闻多不足信昔赵充国愿至金城图上方略马
援聚米为山川盖传闻不如一见尔(长编/)
哲宗绍圣元年七月三省枢密院同对以熙河路安抚
使蒋之奇所奏攻守和三策进读于前李清臣奏曰攻
所言春秋左氏用三师以疲楚者固为上策然庆历中
元昊寇边韩琦范仲淹尝献议近边屯劲卒为三屯互
出𢷬虚使羌人并塞不得耕收乃制胜之道计已定会
元昊乞和章惇曰先朝是浅攻法及扰耕硬探但使旁
援聚米为山川盖传闻不如一见尔(长编/)
哲宗绍圣元年七月三省枢密院同对以熙河路安抚
使蒋之奇所奏攻守和三策进读于前李清臣奏曰攻
所言春秋左氏用三师以疲楚者固为上策然庆历中
元昊寇边韩琦范仲淹尝献议近边屯劲卒为三屯互
出𢷬虚使羌人并塞不得耕收乃制胜之道计已定会
元昊乞和章惇曰先朝是浅攻法及扰耕硬探但使旁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0937-0656b.png
边一二百里羌人不敢耕则自当困弊故制羌之要数
出有利制敌无如浅攻最良曾布曰此但残夷老幼甚
可伤上曰岂吾人所欲哉盖为彼杀掠我老幼如河西
被患尤酷故不得已报之使惩创冀不复来尔非欲杀
也
高宗绍兴八年九月辛丑进呈新除沿边守臣王默等
上宣谕曰今日边垒内则绥抚外则斥候二事至大未
易得人宜精择之上之留意政事不间遐迩皆得其要
出有利制敌无如浅攻最良曾布曰此但残夷老幼甚
可伤上曰岂吾人所欲哉盖为彼杀掠我老幼如河西
被患尤酷故不得已报之使惩创冀不复来尔非欲杀
也
高宗绍兴八年九月辛丑进呈新除沿边守臣王默等
上宣谕曰今日边垒内则绥抚外则斥候二事至大未
易得人宜精择之上之留意政事不间遐迩皆得其要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0937-0656c.png
○二十九年十二月甲寅进呈杨杭探报北界揭榜禁
妄传起军事上曰此事有无固不必问朕观其科扰劳
役民不聊生岂是长久之道朝廷但当精择牧守务为
自治安边息民静以待之尔(并同/上)
孝宗除叶颙告词方今敌国虽和而二备当戒
冗兵
三代之时未尝无兵也今以汉志考之云三代王者万
乘之兵甲士三万卒七十二万可谓众矣当时不谓之
妄传起军事上曰此事有无固不必问朕观其科扰劳
役民不聊生岂是长久之道朝廷但当精择牧守务为
自治安边息民静以待之尔(并同/上)
孝宗除叶颙告词方今敌国虽和而二备当戒
冗兵
三代之时未尝无兵也今以汉志考之云三代王者万
乘之兵甲士三万卒七十二万可谓众矣当时不谓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0937-0656d.png
冗者盖寓兵于农无坐食之兵也
汉京师南北二军数仅盈万至于羽林期门之属数犹
未猥
汉高祖以二十万入秦关
武帝以十八万骑巡北边亦不谓之冗者置材官于郡
国有事集兵事已则罢也杜佑通典谓汉氏重兵悉在
京师今以百官志考之光禄勋有卫士八十一人虎贲
千五百人羽林郎百一十八人羽林左骑八百人羽林
汉京师南北二军数仅盈万至于羽林期门之属数犹
未猥
汉高祖以二十万入秦关
武帝以十八万骑巡北边亦不谓之冗者置材官于郡
国有事集兵事已则罢也杜佑通典谓汉氏重兵悉在
京师今以百官志考之光禄勋有卫士八十一人虎贲
千五百人羽林郎百一十八人羽林左骑八百人羽林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0937-0657a.png
右骑九百人惟三书郎无员计亦不过千人官表云诸
郎多至千人总而计之为四千三百九十九人卫尉卫
士卫卒六千人南宫北宫卫士共一千八人右都侯左
都侯卫士共二百九十九人宫掖凡七门各有司马以
领卫士南屯百二人苍龙四十人元武三十八人北屯
三十八人朱雀二百四人东明百八十人朔平百二十
四人总而计之为一千五百一十三人北军五校所以
领骑士如屯骑越骑步兵射声各领七百人长水领七
郎多至千人总而计之为四千三百九十九人卫尉卫
士卫卒六千人南宫北宫卫士共一千八人右都侯左
都侯卫士共二百九十九人宫掖凡七门各有司马以
领卫士南屯百二人苍龙四十人元武三十八人北屯
三十八人朱雀二百四人东明百八十人朔平百二十
四人总而计之为一千五百一十三人北军五校所以
领骑士如屯骑越骑步兵射声各领七百人长水领七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0937-0657b.png
百三十人又中尉缇骑五百二十人总而计之为四千
五十人惟城门屯兵数无所考以宫掖司马所领者论
之多者百八十人少者三十八人况十二门止领于一
校必无重兵恐多不过千人尔总是四者而计之则京
师之兵仅馀万人然此是中世以后之制若高文之世
未有羽林虎贲未有七校则其数当益少也其兵何自
而冗哉
唐府兵既罢之后所谓神武神策骑兵不过十数万而
五十人惟城门屯兵数无所考以宫掖司马所领者论
之多者百八十人少者三十八人况十二门止领于一
校必无重兵恐多不过千人尔总是四者而计之则京
师之兵仅馀万人然此是中世以后之制若高文之世
未有羽林虎贲未有七校则其数当益少也其兵何自
而冗哉
唐府兵既罢之后所谓神武神策骑兵不过十数万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0937-0657c.png
观察节度之师犄角于天下大邑通都皆宿兵而长庆
之数无虑百万大计以三户资一兵焉
唐高祖自太原发兵三万及起义兵得兵二十万及天
下既定其愿留宿卫者仅三万人
太宗列置府兵六百三十四所在关中乃居三百六十
有一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
下又府兵之置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命则命将以
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矣其兵亦无自而冗也中世以
之数无虑百万大计以三户资一兵焉
唐高祖自太原发兵三万及起义兵得兵二十万及天
下既定其愿留宿卫者仅三万人
太宗列置府兵六百三十四所在关中乃居三百六十
有一凡府三等兵千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
下又府兵之置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命则命将以
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矣其兵亦无自而冗也中世以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0937-0657d.png
来兵始冗矣
玄宗时张说言宿卫之士至三十万天宝元年置十节
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盖兵浸多矣
宪宗时宿兵见在可计者八十馀万其后蕃镇各拥兵
自强天子自置兵于京师不胜其冗矣
五代之际四方割裂以区区中州之地
晋汉之兵尝至于数十万养之既费教与用之又皆不
得其理
玄宗时张说言宿卫之士至三十万天宝元年置十节
度经略使以备边凡镇兵四十九万人盖兵浸多矣
宪宗时宿兵见在可计者八十馀万其后蕃镇各拥兵
自强天子自置兵于京师不胜其冗矣
五代之际四方割裂以区区中州之地
晋汉之兵尝至于数十万养之既费教与用之又皆不
得其理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0937-0658a.png
周世宗自高平之战始知其弊乃曰今兵务精而不务
多以农夫百不能养甲士一安用浚民膏血养此无用
之兵于是简去疲弱止存精锐故能北走三关南定淮
南
宋太祖鉴前代之弊益修教习之法黜疲懦初得周代
之兵中外总一十二万后平全蜀止拣其精锐百二十
人则江南岭南诸国可知矣○及乾德中㨂成十万富
弼之语兵数既少故月给之外时有赐予由是兵不贫
多以农夫百不能养甲士一安用浚民膏血养此无用
之兵于是简去疲弱止存精锐故能北走三关南定淮
南
宋太祖鉴前代之弊益修教习之法黜疲懦初得周代
之兵中外总一十二万后平全蜀止拣其精锐百二十
人则江南岭南诸国可知矣○及乾德中㨂成十万富
弼之语兵数既少故月给之外时有赐予由是兵不贫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0937-0658b.png
乏而锐于役使力既强壮而勇战斗艺祖之所以平五
强国者用此道也姚内斌领庆州董遵诲领环州夫以
折冲方面之任而所领之兵才五千而已当
开宝中狄三万寇定州太祖诏田钦祚领兵三千赴之
大败狄师则其应敌之兵又不过如此当时中外之兵
其数可知○至太宗伐刘继元驾前之兵盖十馀万兵
稍稍益多矣其后曹彬之败祈沟关也在行之兵实二
十万
强国者用此道也姚内斌领庆州董遵诲领环州夫以
折冲方面之任而所领之兵才五千而已当
开宝中狄三万寇定州太祖诏田钦祚领兵三千赴之
大败狄师则其应敌之兵又不过如此当时中外之兵
其数可知○至太宗伐刘继元驾前之兵盖十馀万兵
稍稍益多矣其后曹彬之败祈沟关也在行之兵实二
十万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0937-0658c.png
富弼云太宗有天下添兵至三十万
真宗全盛时亦不过五六十万西边警之后募兵其
移募兵日广
仁宗时遂至百馀万
庞籍汰兵疏云夫宝元中骑兵捧日之外所增一百
六十二营步兵天武之外增七百五十二营而代郡
沿边沿海所增不下数十万自是增兵至百馀万
孙洙号善论兵其论宋朝兵曰古者兵一而已今内外
真宗全盛时亦不过五六十万西边警之后募兵其
移募兵日广
仁宗时遂至百馀万
庞籍汰兵疏云夫宝元中骑兵捧日之外所增一百
六十二营步兵天武之外增七百五十二营而代郡
沿边沿海所增不下数十万自是增兵至百馀万
孙洙号善论兵其论宋朝兵曰古者兵一而已今内外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0937-0658d.png
之兵百馀万而别为三四又离为六七别为三四禁兵
也厢兵也蕃兵也离为六七谓之兵而不知战也给漕
挽者兵也服工役者兵也缮河防者兵也供寝庙者兵
也养国马者兵也疲老而坐食者兵也前世之兵未有
猥多于今日也盖今天下(嘉祐/中)户口千有馀万而皇祐
一岁之入一亿二千六百馀万耗于兵者常十八而留
州以供军者又数百万总户口岁入之数而以百万兵
计之无虑千户而资一厢兵十万而给一散卒其兵职
也厢兵也蕃兵也离为六七谓之兵而不知战也给漕
挽者兵也服工役者兵也缮河防者兵也供寝庙者兵
也养国马者兵也疲老而坐食者兵也前世之兵未有
猥多于今日也盖今天下(嘉祐/中)户口千有馀万而皇祐
一岁之入一亿二千六百馀万耗于兵者常十八而留
州以供军者又数百万总户口岁入之数而以百万兵
计之无虑千户而资一厢兵十万而给一散卒其兵职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0937-0659a.png
卫士之给又浮费数倍何得而不大蹙也
仁宗至和中諌官范镇言兵不在众在练之与将如何
耳侬智高反前后遣兵不知其几亡命奔北不可胜数
狄青请用蕃落广锐车卒以数百骑取胜又言备契丹
莫若宽河北河东之民备灵夏莫若宽关中之民朝廷
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
神宗熙宁中裁减厢军汰去禁卒之老弱者并营以省
将校时有司会一岁所省以缗计者四十五万以石计
仁宗至和中諌官范镇言兵不在众在练之与将如何
耳侬智高反前后遣兵不知其几亡命奔北不可胜数
狄青请用蕃落广锐车卒以数百骑取胜又言备契丹
莫若宽河北河东之民备灵夏莫若宽关中之民朝廷
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
神宗熙宁中裁减厢军汰去禁卒之老弱者并营以省
将校时有司会一岁所省以缗计者四十五万以石计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0937-0659b.png
者四十万以疋计者亦二十万而西域诸国皆来朝贡
夏人之款益恭契丹之盟愈固且谈笑而复熙河
后汉光武以三千之众败寻邑百万之师谢玄以精
卒八千败苻坚百万之众曹公赤壁之战亦八十万
而不能敌周瑜之三万赵括长平之战盖四十万束
手以就坑然则师不在众亦明矣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十六
夏人之款益恭契丹之盟愈固且谈笑而复熙河
后汉光武以三千之众败寻邑百万之师谢玄以精
卒八千败苻坚百万之众曹公赤壁之战亦八十万
而不能敌周瑜之三万赵括长平之战盖四十万束
手以就坑然则师不在众亦明矣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