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937-06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十四
            宋 章如愚 编
  兵门
   马政类
周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
 种马 戎马 齐马 道马 田马 驽马
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937-0614b.png
种 趣马掌王良马 牧师掌牧地 廋人掌十有二
闲之政教 圉师掌教圉人掌养马 圉人掌养马刍
牧之事以役圉师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
宣王修车马以闲夷狄  齐景公有马千驷
卫文公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鲁僖公牧于坰野
是时韩之战晋侯乘小驷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
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其人心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必
乱及战晋戎马还泞而止(左僖十/五年)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937-0615a.png
秦之先曰非子好马周孝王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
蕃息由此强盛
汉初民出算赋以备车马
 武帝于口赋钱人增三钱已补车骑马
 昭帝元凤二年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本纪/)
又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食货/志)○是时有马
者闲居则免三人之算有事则当三人之卒其制优异
此内郡之制也至于边郡则纵民蓄牧而官不禁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937-0615b.png
 文帝时厩马止有百馀匹下取给于边郡故云
班氏居塞则致马数千群(前汉书注/班固序)桥桃居塞则致
马千匹(汉书宣曲任氏/传姓桥名桃)○是时内郡之盛则众庶街巷
有马任陌之间成群乘㹀牡者摈不聚会○边郡之盛
则三十六苑分置西北边其良者以给乘舆
 如淳曰汉仪注大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
 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师
 古曰武景云中之县也养鸟兽者通名为苑故谓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937-0615c.png
 马处为苑(景帝纪中/元六年)
至于武帝初年单于入塞见马布野而无人牧者○及
武帝即位征伐四夷而马尤甚往来食长安者数万匹
(食货/志)○暨大将军骠骑屡出而马大耗乏死者十馀万
(食货/志)
 元狩五年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帝纪/)
  如淳曰贵平牡贾欲使人竞畜马
于是行一切之令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差出牝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937-0615d.png
(食货/志)○所在置亭以蓄之则内郡庶民之有马与望
复卒难矣
又令民得蓄边县者既使从君假马母三岁而收其息
什一则边县豪民欲广蓄牧者难矣
 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蓄边县官假马每三岁
 而归及息什一以除告缗用充入新秦中 车骑马
 乏县官钱少买马难得乃著令令封君以下至三百
 石吏以上差出牝马天下亭亭有畜牸马岁课息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937-0616a.png
又匿马者有罪有以列侯匿马而腰斩者
 功臣表黎须侯召奴
有以民或匿马马不具而长安令几坐死者(汲黯/传)○故
马益耗而不足用其内郡则籍吏民马补车骑马
 武纪太初二年五月籍吏民马补车骑马
边郡则发酒泉骡驼负食出玉门关
 武纪太初三年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
末年轮台之诏修马复令○又令郡国各上蓄马方略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937-0616b.png
以备边阙则汉世之马大略可纪矣
 监牧之地在楼烦孟康曰汉马高五尺六寸齿未平
 不出关昭帝始元五年罢马弩关是也
后汉光武中兴息马论道时马援好骑得骆越铸铜为
马上之诏置宣政殿以为名马式 至唐而马政尤详

其置官也领以太仆属有牧监副监监有丞丞有主簿
直司团官牧尉之属岁课功进仪凤中以李思文检校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937-0616c.png
陇右诸牧监使牧监有使始于此后又有厩闲使又置
四使 东西南北
其立厩也天子之御左右六闲
 飞黄 吉良 龙媒 騊駼 駃騠 夭苑
总有十二闲为二厩 祥麟凤苑
其后又增飞龙厩自贞观至麟德置八坊
 保乐  甘露  南浦润 北浦润
 岐阳  太平  宜禄  安定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937-0616d.png
凡马五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馀为下监后益置八监
于盐州三监于岚州
其牧养也初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徙之陇右监牧之
制始于此用张万岁领群牧自贞观至麟德马七十万
六千疋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又王毛仲掌之初监
马二十四万后乃四十三万玄宗嘉之自万岁失职马
政颇废
其督责也凡马生死岁终监牧使巡察以功过相除为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937-0617a.png
考课景云二年诏群牧岁出高品御史按察之
其市马也开元初国马益耗姜晦晴以空名告身市马
于六胡州其后玄宗于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于
河东朔方陇右牧之马乃益壮动以万计故秦汉以来
唐马最盛(唐志/)
宋朝太祖建隆三年十二月五代监牧多废官失其守
国马无复蕃息时但有左右飞龙院上始置养马二务
岁遣中使诣边州市马自是闲厩始充矣(通略/)○乾德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937-0617b.png
六年八月庚午九月己酉十月辛酉上幸飞龙院
太宗谓诸将曰诸军养马多有死损苟主将部辖有方
躬亲秣饲依时放牧岂有毙死之理○李觉言戎人蓄
牧旋逐水草不拘游牝顺其物性是以蓄滋○太平兴
国二年六月乙卯幸飞龙院○兴国四年先是诏中使
赵守伦优给价和市在京及诸州民间私马于是得十
七万三千五百七十九疋
 本志载市马事在兴国四年按正月即出师恐在四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937-0617c.png
 年以前矣实录别本载赵守伦市马数在四年十一
 月乙巳前今因之盖市马前此已及此乃上其所得
 之数也(长编/)
太平兴国五年上既平太原遂观兵范阳得汾晋首蓟
之马凡四万二千馀疋国马增多乃诏于景阳门外新
作四厩名曰天驷监左右各二以左右飞龙使为左右
天厩使闲厩使为崇仪使内厩马既充牣始分置诸州
牧养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937-0617d.png
 改崇仪使实录在甲申今从本纪并书之
余靖言国家自来于河东陜西沿边等处估贾番马自
西贼不庭买马数少不足国用○太平兴国六年诏曰
岁于边郡市马偿以善价内属戎人驱马诣阙者悉令
县次给食○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己酉诏戎人鬻马
官取良而禁驽又禁民私市往来死者甚众戎人少利
由是岁入之数不充自今委长吏谨市马之良驽者印
以记之许民私市○雍熙元年六月壬寅禁边臣于境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937-0618a.png
外寄土种莳及所市蕃马勿得亏其直○雍熙二年改
天厩院为骐骥院天驷监天厩坊自河北府洛阳至许
州镇监凡十八监○雍熙四年诏北敌未平方资战骑
分遣使臣收买京城诸道私家所产之马○雍熙中太
宗尝幸天驷监阅马(会要/)○端拱元年国子司业孔维
上言欲请禁原蚕以益国马太宗览奏称嘉付史馆○
端拱元年国子博士李觉上言欲请冀北燕代马之所
生羌戎之所恃也故制敌之用实资骑兵为急议者以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937-0618b.png
为欲国之多马在啖戎以利使重译而至焉然市马之
费岁益而厩牧之数不加者盖失其生息之理也○淳
化二年上谓侍臣曰国家蓄马备边最为急务而诸州
牧监岁多瘦死养饲失时枉致疾毙近令取数十槽致
殿庭命圉人视其刍秣教以医养之法庶革其弊(会要/)
○淳化三年九月甲寅幸天驷监○淳化五年初内侍
赵守伦请以诸州牧龙坊畜牝马万五千疋逐水草放
牧不费刍秣所生驹子可资军用诏从之自是牧马颇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937-0618c.png
蕃息未几守伦复上言岁约驹子等级迁擢否者罚亦
如之以为惩劝驹子生即时付籍以闻庶其尽心养饲
无有所隐诏并从之(长编/)
真宗咸平二年置群牧司○咸平三年群牧司总内外
马政其后岁遣判官一人巡行诸监取孳生驹二岁已
上者点印之左右骐骥院六坊监上留马二千馀疋皆
三月出就牧放秋冬而入其御马准备用者在京师○
景德四年上谓近臣曰今国马蕃息当命内侍二人分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937-0618d.png
掌左右监牧比来朱巽阎承翰专领此务颇为干举然
思得大臣总制以集其事当命陈尧叟领之尧叟曰臣
居宥密之职而与承翰联事合避外议上曰国事戎马
之本系于枢司机要之运然当别置使名卿勿辞也(宝/)
(训/)○自罢兵之后言者颇以国马烦耗岁费缣缯虽市
得尤众而损失亦多知枢密院事陈尧叟独谓群牧之
设国家巨防今愚浅之说以马为不急之务则士卒亦
当遣而还农也作群牧议以献勒石大名监乙巳置群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937-0619a.png
牧制置使命尧叟兼之尧叟初为群牧使及掌枢密即
罢其任(长编/)○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壬午知河南府
冯拯言官市刍粟望增给其直陈尧叟曰增直以市不
若徙马他所京师马旧留二万今留七千自馀悉付外
监仍欲于七千之中更以四千付淳泽监岁可省刍粟
三百馀万若有给赐朝取夕至矣从之○上又曰马及
十万当且止也王旦曰听民间畜养官中缓急以本直
市之犹外厩尔且所费刍粟皆出两税少损马食用资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937-0619b.png
军储亦当世之切务马知节曰马多不精若十万疋选
可用者当得四五万耳多畜驽弱大费愈甚上然之(长/)
(编/)
仁宗天圣四年九月戊申三司请市籴刍粟上因问辅
臣诸坊监牧马几何王曾对曰当今比五代马多数倍
计刍秣费岁不下数百万盖措置利害失其要若以陜
西蕃部入中马立定数馀听民间市易二三年间必大
蕃息此与畜之外厩无异也上然之祖宗旧制以群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937-0619c.png
司总天下马政其属有左右骐骥院分领左右天驷监
左右天厩坊其畜病马有牧养上下监收兵校长有提
举指挥使副使员监之寮十将节级兽医槽头刷刨长
行调上乘有小底诸监之在外者知州通判兼领之各
据刍地列棚并课士卒春夏出牧秋冬入厩孳息有赏
耗亡有罚其为条教甚备然马之孳息不足以待国用
常市于边州(长编/)○嘉祐五年命翰林学士吴奎户部
副使吴中复度支判官王安石右正言王陶仝相度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937-0619d.png
马利害以闻时国马之政因循不举言者故为当有更
革也(长编/)○丁度为群牧使上言天圣中牧马至十馀
万其后言者以天下无事遂废八监陜西河东岁市马
一万二百尤能补京畿塞下之阙自用兵数年所市马
比常岁特三之一请下令河东京东京西淮南籍丁壮
为兵处有能蓄一战马者与免二丁仍不升户等以备
缓急如此则国马蕃矣(事略/)宋祁上仁宗乞罢河东陜
西马禁民间与蕃落自相货买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937-0620a.png
英宗治平四年群牧司言乞于河北河东陜西有都总
管处皆置一监令陜西监牧司以所市马约上京年额
外馀分掇诸监则他日本路军马可以自办诏遣官司
逐路帅臣度地置监群牧判官刘航河北屯田郎中孙
圭河东监牧司判官李师锡陜西(长编/)○先是环庆经
略路李肃之鄜延陆诜陜西制置李师锡并言六路元
系草官地又密迩西界难以兴置马监诏陜西监牧司
广市善种务令蕃息(长编/)○唐介知太原请于交城县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937-0620b.png
置马监诏比部员外郎崔台符相视得汾州故牧地三
千馀顷其千二百馀顷民以租佃者令入租以给塞月
刍豆已从介请置监自沙苑发牝马五百疋往交城上
谓文彦博曰马政未尽善繇群牧判官国冀蕃息以给
骑兵遂以台符权群牧判官台符蒲阴人也寻诏台符
及刘航删修群牧司敕令以详及宋朝故事增损删定
并奏取旨(长编/)
神宗熙宁元年九月宋朝初以左右骐骥院总马政景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937-0620c.png
祐中始增置群牧使至是上以使领虽重而不躬巡故
马不蕃息乙酉乃诏更马政分河南北置两使以群牧
判官刘航崔台符为之勿𨽻群牧后又诏属枢密院所
总牧地河南六监三万三千顷河北六监三万三千顷
既而台符请以牧馀地募民耕出租从之(通略/)○熙宁
三年陜西宣抚司言官司比乏良马盖以官价贱乞应
买马州军增价市之于是诏惟骒马不增外其秦渭原
州德顺军见买大马增价有差如价高商人不愿中官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937-0620d.png
者听民间收买(长编/)○熙宁七年曾孝宽言庆历尝诏
河北州军每户养被甲马一疋乞检会施行户马始此
○熙宁八年诏沙苑监𨽻群牧司馀入监及河南北两
监牧司并废以中书枢密院言河南北三十二监自熙
宁二年至五年岁出马千六百四十疋可给骑兵者二
百六十馀止堪给马铺两监牧岁费及所占牧地约牧
租钱总五十三万九千六百三十八缗计所出马为钱
三万六千四百九十六缗而以得不称失故废之以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937-0621a.png
地租给市易务茶本钱外馀寄常平籍出息以给售马
之直(长编/)○文彦博言东平监○天禧年曾废末几复
置枉有劳费○文彦博上神宗言赋牧地与农民敛其
租课散国马于编户责其孳息不知所赋之地皆可耕
乎户配一马絷之维之皆可蕃息乎坊监厩库棚庌井
泉官廨营房七八十年经画成就罢废后荡然一空○
元丰三年正月群牧司言岐废监租课等钱共一百十
六万缗有奇诏群牧使韩缜副使张诚一并赐银绢各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937-0621b.png
五百馀共赐钱五千缗令枢密院均给官吏(长编/)○文
彦博言不用元丰时其弊乃见神宗叹曰朕有愧于文
彦博矣王圭曰罢祖宗马监自是王安石上曰安石相
误岂独此一事
哲宗元祐元年二月兵部言畿甸马监已行废罢即合
于诸路相度置监乞差官前去经画诏库部郎中郭茂
恂往陜西河东路按行相度以闻(长/编)元祐元年七月成都
府利州路钤辖司奏提举陜西等路买马监牧公事陆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937-0621c.png
师闵奏勘会成都府利州路经制买马司准朝旨于雅
州灵关嘉州中镇等寨置场买马数内雅州灵关寨并
无蕃马有无未曾置场外其嘉州中镇寨虽曾置场亦
无买到马数今来未敢废罢奉旨令成都府利州路经
制买马司准朝旨于雅州灵关嘉州中镇等寨置场买
马数内雅州灵关寨并无蕃马有无未曾置场外其嘉
州中镇寨虽曾置场亦无买到马数今来未敢废罢奉
旨令成都府利州路钤辖司相度闻奏本司今相度雅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937-0621d.png
州灵关嘉州中镇等寨置场买马并合废罢从之(长编/)
绍圣元年正月太仆寺言马政在朝廷最为重事要在
蕃息不失武备诏令太仆寺讲䆒的确利害条画以闻
(长编/)
高宗绍兴二年上谓辅臣吕颐浩曰若复孳生马监当
就水草地是日条画于饶州四望山等处以为牧地郡
守带提领选差使臣五员专管牧养事上曰兵以马政
为先唐开元间马多至四十万疋当时用一缣易一马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937-0622a.png
亦要得其人又如王毛仲陈马若锦绣其盛如此(圣政/)
○绍兴七年广西进出格马十匹御批留一匹馀付殿
前司上谓辅臣曰朕所留一匹几似代北所生广西亦
有此马则马之良者不必西北可知上因论春秋列国
不相通所用之马皆取于国中而已今必于所产之地
而求则马政不修之故也(长编/)○绍兴十九年进呈赏
罚格上曰牧马孳生为利甚博朕于近地亲令牧养今
已见效每岁进呈马驹皆是好马若得牧马万匹各分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937-0622b.png
诸军牧养数年间便可济用既免纲马远来且官无给
赏之费
孝宗淳熙三年五月癸亥王淮进呈步军司相度牧马
去处上曰前日牧马官辞朕戒以爱护马当如爱护已
身饥饱劳佚各随时调节若己身所不能堪者马亦不
能堪之但马不能言告诉不得耳龚茂良等奏云陛下
留神马政曲尽物情不惟戒敕主者使之各各用心如
圣言及此其仁盖不可胜用矣(圣政/)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937-0622c.png
淳熙十五年赵汝愚奏黎州买马乞照旧法不拘尺寸
上曰祖宗时有西北马可用黎马止是羁縻今作战马
如何不及格尺所乞难行
凡市马之处
 真宗咸平中河东则府州岢岚军陜西则秦渭泾原
 仪环庆阶文州镇戍军川陜则益黎戎茂雅夔州永
 康军皆置务遣官以主之岁得五千馀匹以布帛茶
 他物准其直旧用铜钱给之(长编/)○国兴八年有司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937-0622d.png
 言戎人得钱悉消铸为器乃定此制其后诸州市蕃
 马给直渐高务增数以为额课绩景德中戎事已息
 因诏条约之于仁宗景祐三年中再定诸州买额正
 额外更有省买额者
凡招马之处
 秦渭阶文之吐蕃回纥上府之党项丰州之藏才族
 环州之白马鼻家保家名市族泾仪延鄜火山保德
 保安军唐龙镇制胜关之诸蕃每岁皆给以空名敕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937-0623a.png
 书委六边长吏择牙吏入蕃招募诣京师至则估马
 司定其直御马有三等祗应马引驾马从马其次给
 用又有十五等一简中马二不得支使马三添价马
 四国信马五臣寮马六诸班马七御龙直马八捧日
 龙卫马九拱圣马十骁骑马十一云骑马十二天武
 龙猛马十三杂配事马十四杂使马十五马铺马
凡马之所出
 以府州为最盖生于黄河之中子河汶者为善种出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937-0623b.png
 环庆者次之秦渭马虽骨格高大而蹄薄多病文雅
 诸州为下止给本处兵级充铺马契丹马骨格颇劣
 河北孳生昔曰本群马因其水土服习而少疾马又
 泉福州及兴化军亦有州屿马皆低弱不堪披甲唯
 以给本道厢军及江浙诸处铺马用之
凡马群之号
 十七字左骐骥院捧日马内瓦倒印骁骑马内中沟
 横印龙猛马外尾侧正印于字左骐骥院龙猛马内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937-0623c.png
 沟正印杂使马内沟横印递马内瓦倒印右骐骥院
 杂使马外瓦横印递马外尾侧横印上字左骐骥院
 给诸班直诸军员马临时印无定所立字右骐骥院
 给诸班直诸军长行马外人所印永字左骐骥院给
 诸班直诸军长行马外人所印又诸监三岁马亦永
 字印瓦骨官字蕃戎所贡之马及岁时收市之马初
 用之牡印其项牝印其项诸监牧驹生岁亦如之凡
 马骨相应图法可充御马者以官字印其项令圉师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937-0623d.png
 调习之吉字两院诸马自龙猛马已上稍驵骏者印
 以备近臣中谢生辰所赐及㨂选支用又坊马部至
 京选配他处亦以吉字印污沟天字国信马及诸班
 拱圣骁骑马旧用天字印○祥符中令以他字易之
 主字万字与字来字小字官字自诸班马而不参给
 诸用者无定额或以主字至小官字凡七等号印印
 之退字凡诸州军和市马不及等及选退斥卖者印
 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937-0624a.png
凡马毛色之别
 九十一种叱泼之别八红耳鸳鸯桃花丁香青骝騟
 紫骝青之别二纯青护兰白纯白乌之别五纯乌钓
 星历面白脚护兰赤之别五纯赤钓星历面白脚护
 兰紫之别六纯紫钓星历面白脚绿鬃护兰骢之别
 十一白骢钓星历面白脚绿鬃护兰駾之别十一白
 骢钓星历面白脚并乌青花黄荏铁护兰赭白之别
 五纯赭白钓星历面白脚护兰骝之别八枣金口燕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937-0624b.png
 子黄黑钓星历面白脚騧之别六纯騧绣膞钓星历
 面白脚护兰骓之别五纯骓钓星历面白脚护兰駼
 之别八青赤紫黄钓星历面白脚护兰驮䮧之别三
 骆起云银钟骠之别七赤骠银鬃黄钓星历面白脚
 护兰北马也以叱泼青白紫纯色及绿鬃骝上骢赭
 骠騧白色赤为中荏騟骢骆䮂䮧为下
广锐军马社
 河东兵广锐兵悉是土人其马皆是本军团申选良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937-0624c.png
 马而置谓之马社故广锐之马壮勇而少亡失马死
 则社中共市而补之其后陜西振武亦愿依此例
牧养
三代之牧养有养于官有藏于民所谓藏之于民如丘
甸岁取马一匹之类是也
前汉卫青去病之徒伐匈奴亦有所谓官马私马
唐府兵未尝给马初不过给之以钱使其自置到来府
兵法坏兵贫不足买马然后方以监牧之马给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937-0624d.png
汉有牧师诸苑三十六所马至三十万疋
唐有八坊四十八监马至七十万六千匹此汉唐牧马
之大数也 若善其牧养之方而马之最盛者则莫如
后魏盖拓跋氏本是北人刍秣乃其常故马至二百馀
万匹也
宋朝马政自太祖讲求其制当时要委群牧司自春放
秋归马之出入莫不有法则○熙宁间曾孝宽领群牧
奉行王荆公意于是罢群牧吏不过欲区区小利自出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2a 页 WYG0937-0625a.png
买自此马始衰却欲举保马户马之法只为读周礼不
详当时大为民害盖井地不均兼并者众什一之制未
行受田之制未定却独举养马之制岂不重困
总论马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
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行而兵之所
恃以取胜也文王伐猃狁其诗曰四牡业业宣王之攘
戎狄其诗曰我马既闲騋牝三千则以言文公之美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2b 页 WYG0937-0625b.png
于坰野则以为僖公之颂周官之制兵藏于民而六卿
之马其方乘其政官谓之司马则以马者政之所重也
乘谓之兵乘则以马者民之所出也辨其属则有校人
之官掌其牧马则有牧师之职置医巫所以攻其疾禁
原蚕所以全其类此先王畜马之术也(林之/奇文)
又论马
按周制掌政之官谓之司马以马者牧之有政也兵甸
之法谓之乘马以马者牧之有法也有校人以掌其政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3a 页 WYG0937-0625c.png
有牧师以掌其牧有巫马以养其疾有趣马以简其节
日中而出日中而入此先王牧马之术也
文王之伐猃狁也其诗曰四牡业业宣王之攘戎狄也
其诗曰我马既同言卫文公者则曰騋牝三千颂鲁僖
公者则曰牧于坰野文景之时令民养马复卒孝武之
世平牡马二十万令人竞蓄之故马蕃于元狩元鼎之
际梁武帝置牧于河西而善水草也故马蕃于太通之
时周之汧渭鲁之坰野汉之楼烦唐之沙苑此西北牧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3b 页 WYG0937-0625d.png
马之地也六朝置区于闽越藏之内地钱氏置监于婺
女号为马海此东南牧马之地也
又总论
马政有三牧之于官一也蓄之于民二也市之于戎狄
三也宋内有天驷监外有十八监此官马也民间蓄养
指为外厩此民马也沿边算郡估买蕃马此戎马也然
就是三者论之而监牧为尤重盖官之马多不专贵于
民中国之马多则不专倚于戎狄专责于民则民受其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4a 页 WYG0937-0626a.png
害专倚戎狄则戎狄享其利此累朝于监牧之制所以
必加之意也部辖有方秣饲以时时腾驹游牝顺其物
性矣既置群牧司又置群牧使以大臣领焉何其重也
乾德六年八月幸飞龙院九月又幸十月又幸一岁之
间凡三幸焉亦何其重也夫惟待之也重故其视之也
亦不轻蓄牧孳息自足国用民间与蕃落为市犹禁之
而黎马不及格尺亦收之不问焉何者其所资者轻也
前天僖中尝废东平监矣未几而复置且天圣中尝废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4b 页 WYG0937-0626b.png
八监矣未几而复议(已上逐改/事并见前)盖所重在此则所轻在
彼此君臣上下所以必于是拳拳欤熙宁大臣为谋不
审听曾孝宽之说而坏祖宗之制(熙宁事/见前)赋牧地与农
民散国马于编户坊监厩库棚庌井泉七八十年经画
一日废罢民受其病官乏其利(文彦博/事见前)中国不足求
之夷狄于是茶马之职置矣(见上茶/马段)元丰以后其
弊历见天子慨然追念旧臣圣言及此谁执其咎
(文彦博/事见前)吁市马于戎犹可言也责马于民不可为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5a 页 WYG0937-0626c.png
也不然则户马之法罢而茶马之职至于今不易
亦必有说矣
总论茶马
国初博易戎马或以铜钱或以布帛
 国初河东川陜诸路买马给以铜钱而戎人皆铸钱
 为器 兴国五年乃以布帛准其直
或以银绢
 元丰四年郭茂恂言欲专以茶博马以彩帛博粮谷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5b 页 WYG0937-0626d.png
 及以茶马并为一司窃闻昔时亦用茶兼金帛近岁
 始专用银绢及钱钞等况卖茶买马事实相须乞买
 马通茶场从之
以钱则戎获其器以金帛则戎获其用彼之器用日见
其有馀而我之器用日形其不给二者皆非计之得也
熙宁以来讲摘山之利得充厩之良中国得马足以为
我利戎人得茶不能以为我害彼以食肉饮酪之性所
嗜惟茶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6a 页 WYG0937-0627a.png
 元符末程之邵言戎俗食肉饮酪故贵茶而病于难
 得愿禁沿边鬻茶以蜀产易上乘诏可未几易马万
 匹(四朝/志)
虽奔风逐电之骏有所不靳以我蜀产易彼上乘此诚
经久之策者是则始行李杞蒲宗闵分主之
 成都记熙宁七年诏李杞蒲宗闵经画川茶充秦凤
 熙河路博马杞于秦州宗闵于成都置司后改名都
 大提举茶马事元丰四年郭茂恂言茶司既不兼买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6b 页 WYG0937-0627b.png
 马遂立法以害马政乞并为一司从之
其分之者非以官有其职足以办事欤其合之者非以
人自为见或至误事欤官号都大提举其职专也(见上/)
名兼三司判官其权重也
 熙宁十年李稷提举茶场诏曰川茶一司创置虽久
 未能就绪李稷风力可仗然权势轻小可依李杞例
 兼三司判官仍委举劾官吏
官属自辟谨所择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7a 页 WYG0937-0627c.png
 应产茶市马之处官属许自辟置
官吏可劾伸其威也(见上/)仲秋为市四月而止顺其时

 四朝史程之邵奏蜀茶马岁以仲秋为市四月止
秦司半岁事讫归川顺其事也
 乾道四年虞允文奏祖宗朝茶马于秦州成都各置
 司居治各半年排发马月分居秦司讫即归川司发
 茶乞依旧制从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7b 页 WYG0937-0627d.png
夫惟所创有其人所用有其人故市马愈多有至万疋

 先帝市马于边有司倖赏率以驽骀充数 绍圣中
 程之邵始精㨂汰又以羡茶转入熙秦市战骑故马
 炙而茶息厚马至万疋
茶息益厚有至百万者
 旧蜀茶额二十万至稷加为五十万陆师闵代稷为
 百万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8a 页 WYG0937-0628a.png
吁何其利之博也迨元祐改令诸法悉易而茶马不废
有由矣
 司马光元祐初相罢诸路盐钱法皆复其旧独川陜
 茶以边用未罢
及其后也夺于珠玉此制中废
 建炎四年张浚奏大石进珠玉高宗曰大观以来川
 茶不以博马唯市珠玉故马政废缺
中兴以来法度修举故博马之司置于绍兴之四年威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8b 页 WYG0937-0628b.png
茂之场置于绍兴之五年茶马之官又置于绍兴之七

 绍兴四年从关师古之请以乏战马始令四川宣抚
 司支茶博马 五年密院言已于永康军威茂州置
 场 七年宰臣赵鼎言有旨复置茶马言凡三等上
 曰考其资历命之
至于乾道川秦两司凡得九千馀疋内而三衙外而江
上咸足其用矣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9a 页 WYG0937-0628c.png
 陈弥作言川秦两司文黎珍叙南平长宁六州马五
 千馀疋应副江上诸军阶州之峰贴和州之宕昌两
 处马四千馀匹应副三衙
吾然后知此制之有益于军无害于国之为经久可用
也或者犹曰宋公祁尝请损马而益步
 祁言天下久平马益少臣请损马而益步我能用步
 所长虽契丹多马无所用之
田公况亦尝请益步而减骑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29b 页 WYG0937-0628d.png
 况请料边兵益步而减骑但五分得一足矣以一骑
 之费可赡步兵二人而又宽括马之扰
吾用中国所长而已而何以马为嗟夫二公所言权宜
之说也苟以我所长合夷狄所长不亦万全之策乎抑
犹有说焉有市马之政有养马之政养之不至虽市之
多无益也严监牧之责逐水草之利牝马二万岁获万
驹马安得而不繁夫苟离其牝牡饲以枯槁是马之生
性灭矣何以能育此正李公觉所谓贵市于外夷而贱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30a 页 WYG0937-0629a.png
弃于中国也
 端拱元年李觉言市易之马至于中国絷之维之饲
 以枯槁析牝牡制其生性因而减耗是贵市于外夷
 而贱弃于中国也宜减市马之半直赐蓄牧之将卒
 大率牝马二万而驹收其半可岁获万匹十数年间
 马必倍矣
周官一书于马政为详盖以是观之(林駉/文)
 
群书考索 后集卷四十四 第 30b 页 WYG0937-0629b.png
 
 
 
 
 
 
 
 群书考索后集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