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937-041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三十一
            宋 章如愚 编
  士门
天子学
 陈礼书曰四代之学○虞则上庠下庠
  王制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夏则东序西序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937-0412d.png
  王制曰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商则右学左学
  王制曰商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周则东胶虞庠
  东胶即东序也虞庠即上庠也
 又有辟雍成均瞽宗之名
  瞽宗即右学也或曰辟雍一曰成均○王制曰周
  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937-0413a.png
  郊诗曰镐京辟雍
  王世子曰礼在瞽宗
 则上庠东序右学东胶大学也故国老于之养焉下
 庠西序左学虞庠小学也故庶老于之养焉祭义曰
 天子设四学
  郑注谓四郊虞庠之学非也
 盖周之制也辟雍即成均也以其形圜如璧则曰辟
 雍以其成其亏均其过不及则曰成均以习射事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937-0413b.png
 曰序以纠德行则曰胶以乐祖在焉则曰瞽宗以居
 右焉则曰右学盖周之学成均居中其左东序其右
 瞽宗此大学也虞庠在国之西郊则小学也文王世
 子曰天子视学命有司行事祭先师先圣焉卒事遂
 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祭义曰食三老五更于太
 学所以教诸侯之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诸侯之
 德夫天子视学即成均也命有司行事祭先师先圣
 焉即祀先贤于西学也祀先贤于西学则祭于瞽宗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937-0413c.png
 也有司卒事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即养国老于
 东胶也养国老于东胶即祀三老五更于太学也然
 则商之右学在周谓之西学亦谓之瞽宗夏之东序
 在周谓之东胶亦谓之太学盖夏学上东而下西商
 学上右而下左周之所存特其上者尔则右学东序
 盖与成均并建于一丘之上而已由是观之成均领
 学政
  董仲舒以成均为五帝之学岂非周之辟雍用成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937-0413d.png
  均之旧法以为学政故辟雍亦名成均欤
 右学祀乐祖东序养老更右学东序不特存其制而
 已又因其所上之方而位之也○大戴贾谊有帝入
 五学之说
  陆氏礼象曰天子设四学盖天子立四学并其中
  学而五直于一处并建周人辟雍则辟雍居其中
  其南为成均其北为上庠其东为东序其西为瞽
  宗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937-0414a.png
 郑康成谓周有四郊之虞庠王肃谓辟雍即明堂耳
 皆不可考也
周礼礼记掌学之官其名不同
 周礼师氏掌三德以教国子礼记文王世子曰大司
 成论说在东序又曰父师司成郑注以为大司成即
 司徒之属师氏也周礼保氏掌养国子以道而礼记
 阙其官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而乐师掌国学之
 政礼记王制曰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937-0414b.png
 乐以造士将出学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
 正大乐正以告于王郑注曰小乐正即乐师也而谓
 大乐正为乐官之长意者即周礼大司乐欤自大胥
 而下小胥大师籥师其名皆同周礼大胥掌学士之
 版小胥掌学士之政令礼记王制将出学小胥大胥
 小乐正简其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周礼大师教
 六诗而文王世子曰春诵夏弦太师诏之周礼籥师
 掌教舞羽吹籥文王世子曰籥师学戈周礼有诸子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937-0414c.png
 之官燕义曰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之官郑曰即
 诸子也
诸侯学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王制曰天子命之教然后
 为学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郊明堂位曰米廪有
 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宗商学也頖宫周
 学也然则鲁亦用四代之学欤诸侯頖宫与鲁同
 但无瞽宗与序亦有小学也陈礼书曰頖宫之制半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937-0414d.png
 于辟雍而水盖缺于北方也诸侯乐悬缺其南而泮
 水缺其北者缺南而存北所以便其观也缺北而存
 南所以便人之观也泮水太学也大学在郊故记曰
 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宫焉然则序与
 瞽宗盖亦设在頖宫之左右而米廪在公宫之小学
 欤
乡学
 孟子曰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商曰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937-0415a.png
 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陈礼书
 曰孟子因论井地而及于此则校庠序者乡学也乡
 饮酒主人迎宾于庠门之外乡简不帅耆老皆朝于
 庠则庠乡学名也周官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
 州序党正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则序亦乡学名也
 郑人之所欲毁者谓之乡校则校亦乡学名也然乡
 曰庠记言党有庠州曰序记言遂有序何也古之致
 仕者教子弟于闾塾(出书/大传)则记以为家有塾云者非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937-0415b.png
 家塾也合二十五家而教之于闾塾谓之家有塾可
 也则合二十五党而教之乡庠谓之党有庠可也周
 礼遂官各降乡官一等则遂之学亦降乡一等矣降
 乡一等而谓之州长其爵与遂大夫同则遂之学其
 名与州序同可也
  汉食货志言里胥坐右塾则里亦有塾盖闾在遂
  则为里又言里有序又言乡有庠其名不同
大小内外之辨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937-0415c.png
 陈礼书据祭义之说 周设四代之学以为辟雍居
 中一名成均东序在左一名东胶又名太学右学在
 右一名瞽宗一名西学天子大学在内者三小学在
 外者一虞庠是也
  虞庠在国之西郊一名上庠米廪
 陆氏礼象据大戴礼贾谊之说以东学为东序南学
 为成均西学为瞽宗北学为上庠太学为辟雍此五
 学在内者皆大学也小学在外东胶虞庠是也二者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937-0415d.png
 皆有所据未知其孰当然而天子之学小学居外大
 学居内诸侯之学大学在外小学在内盖诸侯选士
 由内以升于外然后达于京故也天子选士由外以
 升于内然后达于朝故也
天子视学
 礼曰天子视学四养老也简不帅教也出征受成也
 以讯馘告也
其养老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937-0416a.png
 天子之于老也其所养也三国老也庶老也死政者
 之老也岁养之也三仲春也季春也仲秋也周礼罗
 氏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在仲春月令养衰老授几
 杖在仲秋文王世子曰凡大合乐必遂养老郑氏云
 大合乐谓春入学释菜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
 天子则视学焉遂养老此养老于仲春仲秋者也月
 令季春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
 侯大夫亲往视之大合乐亦必养老此又养老于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937-0416b.png
 春者也夫贵胄谓之国子则贵而老者谓之国老贱
 者谓之庶人则贱而老者谓之庶老国子与庶人之
 俊者同其学所以一道德国老与庶老异其学所以
 别分义故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
 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商人养国老于
 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
 虞庠而又有死政者之老焉故罗氏献鸠以养之者
 国老也司徒以保息养之者庶老也司门以其财养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937-0416c.png
 之者死政者之老也若夫外饔酒正槁人所谓耆老
 者总三者而言之也郑氏谓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
 老更事致仕者也名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
 以照明天下者皇氏谓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
 老五更二是子孙为国难而死者父祖三是养致仕
 之老四是引户校年庶人之老熊氏云天子视学养
 老一岁有七郑氏云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阴气阳用
 春夏阴用秋冬是四时养老凡四也文王世子凡大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937-0416d.png
 合乐必遂养老大合乐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
 合声又季春大合乐天子视学亦养老是七也然则
 古者建国必立三卿乡饮酒必立三宾而养老必立
 三老故礼曰三公在朝三老在学三公非一人则三
 老五更非各一人矣汉志以德行年高者一人为老
 次一人为更故永平中拜桓荣为五更建初中拜伏
 恭为三老而郑氏以此为三代之制误矣先王父事
 三老兄事五更则三老五更乃群老之尤者而致仕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937-0417a.png
 之老固在其间皇氏离而二之亦误矣月令无冬夏
 养老之文周礼礼记特言春养秋食而已熊氏谓养
 老岁有七亦误矣又礼记言天子视学遂适东序养
 老则视学养老皆同日也郑氏谓用其明日亦误矣
 养老之礼外饔掌割烹酒正共酒槁人共食罗氏共
 鸠方其养也必先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
 之席位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登歌清庙
 下管象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937-0417b.png
 总干则乞言宪行之养著而孝弟之化行矣有司告
 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
 东序而终之以仁此所谓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
 备也礼言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而服深衣夏后氏
 以飨礼而服燕衣商人以食礼而服缟衣周人脩而
 兼用之而服玄衣盖虞氏以燕则以恩胜礼夏后氏
 以飨则以礼胜恩商人以食则趣恩礼之中而周则
 文备故修而兼用之周官外饔言飨耆老此周人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937-0417c.png
 飨礼养老也行苇言饮射而继之以祈黄耇此周人
 以燕礼养老也祭义曰食三老五更于太学此周人
 以食礼养老也
 汉明帝养老之礼天子亲袒割牲执酱执酳祝哽在
 前祝噎在后其礼似矣然所养特三老五更二人而
 已群老不与焉非古礼之意也
 三老五更皆三代所尊也
  三者道成于三谓天地人也老者旧也寿也诗云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937-0417d.png
  方叔元老书称无遗耆老黄耇之言则罔所僣
  五者训于五品更者更也五戌长子更相代言
  其能以善道改更已也故三老五更皆取有道
  夫妻男女完具者为之郑玄曰老更互言之耳
  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蔡邕曰更当为叟
  字之误也
  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
  爵而酳三公设几九卿正履祝哽在前祝噎在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937-0418a.png
  使者安车软轮送迎至家天子独拜于屏其明日
  三老诣阙谢以其礼遇太尊故也
  后汉明帝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
   桓荣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其身
  安帝以鲁丕李充为三老
  灵帝又以袁逢为三老赐以玉杖
   玉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鸠者不咽之鸟欲老
   人之不咽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937-0418b.png
  魏高贵乡公即位幸太学命王祥为三老祥字休
  徵郑小同为五更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天子
  北面乞言祥陈明王圣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训之
  闻者莫不砥砺
  后魏孝文养老于明堂以尉元为三老(元字/荀仁)游明
  根为五更(明根字/远志)帝再拜三老肃拜
   郑众云但俯下手今时揖拜是也
  给三老上公之禄五更九卿之禄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937-0418c.png
  后周武帝保定三年诏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
  老赐延年杖帝幸太学以食之三老入门皇帝迎
  拜门屏之间三老答拜有司设三老席于中楹南
  向太师晋国公护升阶设几于席三老升席南面
  凭几而坐大司寇楚国公宁升阶正舄皇帝升立
  于斧扆之前西面有司进馔皇帝跪设酱豆亲自
  袒割三老食讫皇帝又亲跪授爵以酳有司撤讫
  皇帝北面立访道三老乃起立于席后皇帝曰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937-0418d.png
  当天下重任自惟不才不知政治之要公其诲之
  三老答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自古明王圣
  主皆虚心纳谏以知得失天下乃安惟陛下念之
  云云三老言毕皇帝再拜受之三老答拜礼成而
  出唐制仲秋吉辰亲养三老五更于太学(通典/)
其简不帅教出征受成以讯馘告也
 王制曰天子出征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
 学以讯馘告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937-0419a.png
 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
 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然则养老有常时
  谓仲春季春仲秋(事见前/)
 而简不帅教者受成献馘则无常时虽无常时其入
 学也亦必养老焉(礼/书)○古者诸侯视学之礼盖有同
 于天子泮水所言是也
释奠
 周制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937-0419b.png
  释菜奠币礼先师也
 礼记月令仲春曰是月也命乐正习舞(为将/释奠)上丁释
 奠于国学
  释谓置也谓置牲币之奠于文宣王
 天子及公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觐其/礼也)命有司上戊
 释奠于太公庙(亦用牲/币之奠)○又月令仲秋曰是月也命
 乐正习吹○春夏尚舞秋冬尚吹习之为将释奠○
 上丁释奠于国子天子乃率公卿诸侯大夫亲往视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937-0419c.png
 之(礼仪同/仲春)是月也命有司上戊释奠于太公庙(礼仪/同仲)
 (春/)
 文王世子凡学眷官释奠于先师秋冬亦如之
  不言夏夏从春可知也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
  无迎尸以下之事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
 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
  合者当与邻国合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937-0419d.png
 凡大合乐必遂养老
  大合乐为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
  也天子则视学焉遂养老者谓用其明日也
 始立学者既衅器用币然后释菜(菜芹藻/之属)不舞不授器
  释菜礼经也释奠则舞舞则授器司马之器司兵
  司戈司盾祭祀授舞者兵也
 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
  释菜于虞庠则傧宾于东序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937-0420a.png
 天子视学大昕鼓徵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
 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
 老
 周礼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
 宗大祝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焉
 反行舍奠
  曾子问曰凡告必用制币反亦如之
 甸祝舍奠于祖庙祢亦如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937-0420b.png
  贾公彦曰非时而祭即曰奠以其不立尸奠之言
  停停馔具而已
 仪礼宾朝服释币于祢又释币于行遂受命上介释
 币亦如之释币于门乃至于祢筵几于室荐脯醢觞
 酒陈
  主人酌进奠一献言陈者将复有次也先荐后酌
  祭礼也行释币反释奠略出谨入也
 席于阼荐脯醢三献(并仪/礼)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937-0420c.png
 周武王入殷未及下车而封先代之后盖追思其德
 也孔子以大圣而终于陪臣未有封爵(见晋志/)
 汉元帝孔霸以帝师赐爵号褒成君奉孔子后
 后汉明帝永平二年三月帝始率群臣射养三老五
 更于辟雍行大射之礼郡国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
 皆祠先圣先师周公孔子(汉志/)
 魏文帝黄初二年正月诏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
 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脩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卫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937-0420d.png
 魏齐王正始三年二月五年正月七年十二月并使
 太常释奠以太牢祠孔子于辟雍以颜回配(晋志/)
 晋范坚书问冯怀曰汉氏以来释奠先师唯仲尼不
 及公旦何也冯答曰若如来谈亦当宪章尧舜文武
 岂惟周旦乎○挚虞释奠颂曰如彼泉流不盈不运
 讲业既终礼师释奠升觞折俎上下惟善邕邕其来
 肃肃其见
 晋武帝太始三年十一月改宗圣侯孔震为奉圣亭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937-0421a.png
 侯又诏太学及鲁国四时备三牲以祀孔子(晋志/)
 武帝太始七年
 惠帝元康三年二释奠皆于太学○太始六年元康五
 年二行乡事皆于辟雍
 惠帝之为太子及悯怀太子讲经竟并亲释奠于太
 学(通典/)
 东晋元帝大兴二年皇太子并亲释奠以太牢祠孔
 子以颜回配(晋志/)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937-0421b.png
 明帝太宁三年诏给奉圣亭侯孔亭四时祠孔子祭
 宜如太始故事
 成帝咸康元年○穆帝升平元年三月
 孝武宁康三年七月并释奠如故事穆帝孝武并权
 以中堂为太学(并晋/志)
 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晋故事祭毕亲
 临学宴会太子以上悉在
 南齐武帝永明三年有司奏宋元嘉旧事学生到先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937-0421c.png
 释奠先圣先师礼又有释菜未详今当行何礼用何
 乐及礼器时从喻希议用元嘉故事设轩悬之乐六
 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
 梁武帝天监八年皇太子释奠周舍议既惟大礼请
 依东宫元会太子著绛纱襮(音博衣/领也)乐用轩悬合升
 殿坐者皆服朱衣帝从之○又有司以为礼云凡为
 人子者升降不由阼阶吏部郎徐勉议郑玄云由命
 士以上父子异宫宫室既异无不由阼阶之礼请释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937-0421d.png
 奠及宴会太子升堂并宜由东阶若舆驾幸学自然
 中阶其会宾客依旧西阶○大同七年皇太子表其
 子宁国临城公入学时议者以与太子有齿胄之议
 疑之仆射臣缵等以为参点回路并事宣父邹鲁称
 盛洙泗无讥师道既光得以资敬无亏亚二制可(并/通)
 (典/)
 后魏明帝正光二年三月庚午幸国子学祠孔子以
 颜回配(南史/)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937-0422a.png
 北齐将讲于天子讲毕以一太牢释奠孔宣父配以
 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皇太子每通一经及新立学
 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每岁春秋二仲常行其礼每月
 朔制祭酒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
 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阶下拜孔圣揖颜
 回日出行事其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博士以下
 亦每月朝
 隋制国子寺每岁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937-0422b.png
 别一行乡饮酒礼
 唐志仲春仲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皆以上丁国
 学以祭酒司业博士为一献
  唐六典曰仲春上丁释奠于孔宣父以颜回配焉
  其七十二弟子及先儒并从祀仲秋之月亦如之
  仲春上戊释奠于齐太公以留侯张良配焉仲秋
  之月亦如之凡州县皆置孔宣父庙以颜回配仲
  春上丁州县官行释奠之礼仲秋上丁亦如之(并/通)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937-0422c.png
  (典/)
 唐高祖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武
 德七年高祖释奠焉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配武德九
 年封孔子之后为褒圣侯(并唐志/)
 太宗贞观三年左仆射房玄龄博士朱子奢建言周
 公仲尼皆圣人然释奠于学以夫子也大业以前皆
 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乃罢周公升孔子为先圣
 以颜回配○贞观四年诸州县学皆作孔子庙○贞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937-0422d.png
 观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作庙于兖州给户二十
 以奉之(并唐/志)○贞观十四年太宗亲释奠于国子学
 诏祭酒孔颖达讲孝经○贞观二十年二月诏皇太
 子于国学释奠于先圣先师皇太子为初献国子祭
 酒张复胤为亚献光州刺史摄司业赵弘智为终献
 既而就讲弘智演孝经忠臣孝子之义右庶子许敬
 宗上四言诗以美其事○贞观二十一年中书侍郎
 许敬宗奏秦汉释奠无文可检至于魏氏则使太常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937-0423a.png
 行事自晋宋以降学官主祭(并唐/会要)
 高宗永徽中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回左
 丘明以降皆从祀○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言
 礼释奠于其先师若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
 公书有伏生又礼始立学释奠于先圣郑氏注若周
 公孔子也故贞观以孔子为先圣众儒为先师且周
 公作礼乐当同王者之祀乃以周公配武王而孔子
 为先圣总章元年二月二十九日皇太子弘释奠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937-0423b.png
 学赠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少保○咸亨元年诏州
 县皆营孔子庙(并唐/志)○永隆二年二月皇太子亲行
 释奠之礼○开耀元年二月十九日皇太子释奠于
 国学(并唐/会要)
 武后天授元年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
 中宗神龙元年以邹鲁百户为隆道公采邑以奉岁
 祀子孙世袭褒圣侯(并唐/志)○宝龙二年七月皇太子
 亲释奠于国学(会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937-0423c.png
 睿宗太极元年以兖州隆道公近祠户三十供洒扫
 加赠颜回太子太师曾参太子太保皆配享(唐/志)○太
 极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皇太子亲释奠开讲筵国子
 司业褚无量执经(唐会/要)
 玄宗开元七年先圣庙十哲皆坐图七十子及二十
 二贤于壁从李元瓘请也
  二十二贤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榖梁赤伏胜高
  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贾逵杜子春马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937-0423d.png
  融卢植郑康成服虔何休王肃王弼杜预范宁也
  贞观中诏配享尼父庙(唐志/)
 开元七年十一月以贡举人将谒先师质问疑义敕
 曰皇太子及诸子虽年未志学而道在尊师宜行齿
 胄礼○开元七年皇太子入国学行齿胄礼谒先圣
 皇太子初献其亚献终献并以胄子充常侍褚无量开
 讲孝经及礼记文王世子篇○开元十一年九月十
 一日敕春秋二时释奠诸州依旧用牲牢属县酒脯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937-0424a.png
 而已○开元十九年正月三十日敕春秋二时释奠
 天下诸州县并停牲牢唯用酒脯自今以后永为常
 式(并唐/会要)○开元二十七年诏夫子既称先圣可谥曰
 文宣王遣三公持节册命以其嗣为文宣公任州长
 史代代勿绝先时孔庙以周公坐南面而夫子坐西
 牖下贞观中废周公祭而夫子位未改至是二京国
 子监天下州县夫子始皆南面以颜回配于是二京
 之祭牲太牢乐宫悬舞六佾矣一县之牲以少牢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937-0424b.png
 无乐(唐/志)○开元二十八年二月五日敕文宣王庙春
 秋释奠宜令三公行礼著之常式二十日国子祭酒
 刘瑗奏准故事释奠之日群官道俗皆合赴监观礼
 请依故事著之常式制可之其仪具开元礼(通典/)
 德宗建中元年二月国子司业归崇敬奏上丁释奠
 其日旧例合集朝官讲论五经文义自天历五年以
 前常行不绝其年八月已后权停讲论今既日逼恐
 须复旧依奏○贞元二年二月释奠自宰臣已下毕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937-0424c.png
 集于国学学官升讲座陈五经大义及先圣之道○
 贞元九年九月太常奏以十一月贡举人谒先师合
 与亲享太庙日同准六典上丁释奠若与太祠同日
 即用仲丁其谒先师请别择日从之○贞元十五年
 四月归崇敬为膳部郎中奏时议每年春秋二时释
 奠祝版御署讫北面而揖臣以为其礼太重按大戴
 礼师尚父授周武王丹书武王东面受之请参酌轻
 重庶得其宜(并唐/会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937-0424d.png
 宪宗元和九年礼部奏贡举人谒先师自是不复行
 矣(唐志/)
 宋朝太祖增修学舍亲撰先圣及亚圣赞其十哲分
 命宰臣两制已下撰赞○建隆二年十一月礼部贡
 院移牒礼院云窃以千载昌朝聿兴文教四方贡士
 皆集皇都祗谒先师素闻旧典爰及近代又废其仪
 太学之盛礼未陈四国之群儒安仰请检详仪制礼
 院准礼閤新仪云旧仪无贡举人谒先师之文开元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937-0425a.png
 二十六年诏诸路贡举人见讫就国子监谒先师官
 为开讲质问疑议所司设食自后遂为常礼贡院遂
 议复行谒先师之祭自后每岁十一月必行此祭而
 贡举人集焉无举人即不祭
 真宗幸西京谒先圣○咸平二年帝幸国子监谒先
 师(并会/要)
 仁宗景祐元年诏释奠用登歌之乐(会要/)
 神宗元丰三年二月辛卯京兆府学教授蒋夔言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937-0425b.png
 秋释奠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先圣之樽在西
 先师之樽在东肆祭器实牲体盥手濯爵奠币读祝
 拜读登降进退之节与孔子无少异而九人之像坐
 于两旁樽酒豆肉不及且孔子师也颜子虽大贤与
 九人者徒也乞下臣议于礼官荐享祝献颜子降于
 孔子九人降于颜子以正开元之失礼诏礼院详定
 礼官言唐显庆二年长孙无忌议案永徽之令改周
 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汉魏以来取舍各异颜回夫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937-0425c.png
 子互作先师宣父周公迭为先圣今看详孔子颜子
 称号历代各有据依难辄更改并配享正享礼意及仪物祝
 献亦难降杀所乞进九人亦在祀典盖州县旧释奠
 仪未有十哲从祀之文检熙宁祀仪十哲皆为从祀
 各设笾二豆二俎簋簠爵各一命官分献一奠而止
 乞自今三京及诸州文宣王庙十哲像春秋释奠并
 准熙宁祀仪从之(长编/)
 哲宗元祐六年十月庚午朝献景灵宫退幸国子监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937-0425d.png
 诣至圣文宣王殿行释奠礼一献再拜幸太学御敦
 化堂召宰臣执政官亲王从臣赐坐礼部太常寺本
 监官承务郎以下三学生坐于东西庑侍讲吴安诗
 执经国子祭酒丰稷讲尚书无逸终篇复命宰臣以
 下二三学生坐赐茶国子监进书籍七十二部轴上
 命留论语孟子各一部遂幸昭烈武成王庙酌献肃
 揖礼毕还内是日赐丰稷三品服本监官学官等赐
 帛有差先是范百禄转对请视学故有是举(长编/)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937-0426a.png
 徽宗崇宁三年六月癸卯诏荆国公王安石配享孔
 子庙庭(长/编)○崇宁四年三月丁未礼部言常州进士
 孙天兴言伏睹诸路州县学校春秋上丁释奠自先
 圣文宣王至于十哲其馀古今宗公巨儒系享祀者计八
 十馀员并未预祭欲乞应诸学校每遇释奠日就先
 圣殿西廊随例祭祀从之(长/编)○崇宁四年五月己亥
 臣僚言国学至州县学春秋释奠皆习仪于先圣殿
 庭本欲致恭尽礼而反近于渎望自今习仪前期就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937-0426b.png
 学之讲堂从之(长/编)○崇宁四年七月丁未礼部太常
 寺言邢州教授曾弼言孔子庙春秋释奠自宣圣以
 至十哲礼物略具其他两庑从祀荐献蔑如也乞放
 太学制度颁其法于天下前一日守倅县令率教官
 分献官诣学斋宿躬亲点检今乞依曾弼所言并与
 国子监共修成外州军释奠仪注乞镂板仿下从之
 如祭器不足以他物充代(长/编)○大观四年九月丁丑
 礼部奏从祀文宣王公夏首等封爵诏公夏首封钜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WYG0937-0426c.png
 平侯等一十人并封○政和二年四月庚寅国子监
 言十哲从祀赞文有犯先圣名者合改撰从之(长/编)
 政和四年四月戊辰诏诸路州军学生习雅乐已精
 熟处春秋释奠并许用从成都府路转运副使周焘
 奏请也(长/编)○政和六年四月丙子新知遂宁府徐见
 可奏乞春秋释奠于学诸生并依郊庙礼例给士服
 诏送制局(诏旨/)
 高宗绍兴十四年三月己巳上幸太学祗谒先圣先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WYG0937-0426d.png
 师止辇于大成殿门外趋登降执爵灌献注视貌像
 翼翼欲慕复览
 太祖真宗徽宗所制赞文又命有司悉取从祀诸贤
 并录以进遂升堂颁手诏示乐育详定之意赐诸生
 坐命国子司业高闳讲易泰卦学官内外舍生推恩
 有差复幸养正持志二斋诸生肄业之所徘徊久之
 即除闳礼部侍郎言者以为盛事请宣付史馆从之
 于是上亲制文宣王赞曰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WYG0937-0427a.png
 之式古今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恕贤于尧舜日月
 其誉维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仪海宇聿崇闳奏
 曰陛下颁示御制宣圣赞文形容至德无愧于古上
 曰唐明皇作赞文乃斥先圣先师之名非尊儒重道
 之意闳曰此尤见圣学高于前代帝王之上既又御
 制七十二子赞其序略曰朕兹幸太学延见诸生因
 作文宣王赞几政馀閒历取颜回而下七十二人亦
 为制赞佥刊石置于太学(中兴/纪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WYG0937-0427b.png
  奠者陈而奠之也郑氏曰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
  已无迎尸以下事考之仪礼礼宾归至于祢荐脯
  醢觞酒陈陈者所以奠之也则释奠设荐馔酌奠
  而已可知也特牲馈食奠之于尸未至之前则释
  奠无迎尸可知也古者释奠或施于山川或施于
  庙社或施于学周官太祝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
  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奠甸祝舍奠于祖庙
  祢亦如之此施于山川庙社者也大司乐凡有道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WYG0937-0427c.png
  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文王
  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
  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
  者必有合也天子视学大昕鼓徵乃命有司行事
  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适东序释
  奠于先老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
  告此施于学者也山川庙社之祭不止于释奠学
  之祭释奠而已贾公彦曰非时而祭曰奠此为山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WYG0937-0427d.png
  川庙社而言之也学之释奠则有常时者有非时
  者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先圣先师秋冬亦
  如之郑氏曰不言夏夏从春可知此常时之释奠
  也凡始立学天子视学出征执有罪反以讯馘告
  必释奠焉此非时之释奠也释奠之礼有牲币有
  合乐有献酬太祝造于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
  事反则释奠此告祭也曾子问曰凡告必用牲币
  文王世子凡始立学释奠行事必以币此释奠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WYG0937-0428a.png
  牲币之證也文王世子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此释
  奠有合乐之證也聘礼觞酒陈席于阼荐脯醢三
  献一人举爵献从者行酬乃出此释奠有献酬之
  證也然山川庙社之释奠皆有牲币学之释奠非
  始立学则不必有币也学之释奠有合乐则山川
  庙社不必有合也聘宾释菜有三献则天子诸侯
  之于山川庙社不止三献也凡始立学与天子视
  学释奠于先圣先师四时则释奠先师而已文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WYG0937-0428b.png
  世子谓春释奠于先师郑氏释王制亦谓释奠礼
  先师其说是也然郑氏以王制之释奠为释菜奠
  币以文王世子之释奠者必有合为与邻国合孔
  颖达以学记之释菜为释奠其说误也(并礼/)
释菜
 周礼大胥春入学舍菜合舞
  郑司农云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挚见于师以菜
  为挚菜直为蔬食菜羹之菜郑康成云舍即释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WYG0937-0428c.png
  始入学必舍菜礼先师也菜蘋藻之属
 占梦季冬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
  舍萌犹释菜也
 仪礼上婚礼若舅姑既没则妇入三月乃奠菜
  以篚祭菜盖用席于庙奥东面右几席于北方南
  面祝盥妇盥于门外归执笲菜祝帅妇以入祝告
  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敢奠嘉菜于皇舅某子妇
  拜扱地坐奠菜于几东席上还又拜如初妇降堂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WYG0937-0428d.png
  取笲菜入祝曰某氏来妇敢告于皇姑某氏奠菜
  于席如初礼妇出祝阖牖户诗采蘩曰于以采繁于
  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南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采蘋曰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
  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
  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左传苟有明信涧
  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
  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礼记月令仲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WYG0937-0429a.png
  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文王世子始立学者既
  衅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
  一献无介语可也学记皮弁祭菜示敬道也丧大
  记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巫止于门外祝代之先君
  释菜于门内
  周礼大胥春入学舍菜合舞学记皮弁祭菜示敬
  道也月令仲春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文王世子
  始立学者既衅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WYG0937-0429b.png
  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然则释菜之礼犹
  挚也妇见舅姑其挚也枣栗腶脩若没而庙见则
  释菜弟子见师其挚也束脩若礼于先师则释菜
  大胥释菜合舞而文王世子释菜不舞不授器者
  以释奠既舞故也士丧礼君视敛释菜入门丧大
  记大夫士既殡而君往焉释菜于门内占梦季冬
  乃舍萌于四方舍萌释菜也则释菜之礼岂特子
  弟之见先师妇之庙见而已哉婚礼奠菜席于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WYG0937-0429c.png
  奥东面右几席于北方南面祝盥扫盥于门外妇
  执笲菜祝帅妇以入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
  敢奠嘉菜于皇舅某子妇拜扱地坐奠菜于几东
  席上远又拜如初妇降堂取笲菜入祝曰某氏来
  妇敢告于皇姑某氏奠菜于席如初礼记曰笲缁
  被纁里加于桥盖妇菜盛以笲笲饰以缁被纁里
  加之于桥桥设于门外妇盥执笲以入坐奠于东
  几上然则弟子之见先师其仪盖此类欤郑氏谓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WYG0937-0429d.png
  婚礼奠菜盖用堇入学释菜蘋藻之属始立学释
  菜芹藻之属盖以泮宫有芹藻子事父母有革变
  故有是说也菜之为挚则菜而已采蘋教成之祭
  毛氏谓牲用鱼芼之用蘋则诗所谓湘之者芼之
  也与释菜异矣(礼书/)
 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
 学
 宋朝徽宗大观元年十一月丁巳大司成强(阙/) 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WYG0937-0430a.png
 言自今每岁贡士第一人并乞于正月公试锁院前
 择日引见及应贡士始入辟雍以元日释菜于先圣
 从之(长/编)○政和六年闰正月丁酉诏高丽李生来岁
 元日随贡士释菜从提举江南西路学事郑滋奉请
 也(长编/)
 
 
 
群书考索 后集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WYG0937-0430b.png
 
 
 
 
 
 
 
 群书考索后集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