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937-02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一
            宋 章如愚 编
  官制门
   唐官制
唐之官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其
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
分职定位其辨贵贱叙劳能则有品有爵有勋有阶曰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937-0268b.png
尚书曰门下曰中书曰秘书曰殿中曰内省此六省也
曰太常曰光禄曰卫尉曰宗正曰太仆曰大理曰鸿胪
曰司农曰太府此九寺也台有御史而其属则有三院
监有五监而其名则自国子而至于都水左右卫而下
有曰骁卫曰武卫曰威卫而至于金吾卫千牛卫者凡
十六卫焉左右率府而下有曰亲府曰勋府曰翊府而
至于司禦率府内率府者凡十率府焉然其中别位叙
之崇卑则有品自一品而至于九品有正有从而正四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937-0269a.png
品而下又有上下之别凡三十等焉定食邑之多寡则
有爵自子男而上以至于王而各比其品之数者凡有
九等焉自武骑而上至于护军自护军而上极于上柱
国凡十有二等者所以为劳能之别也自开府而下至
于将仕二十九阶自骠骑而下至于陪戎四十五阶所
以为文武之别也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盖其始未尝
不欲立制度明纪纲为万世法而常至于交侵纷乱者
由其时君不能谨守而循一切之苟且故其事愈繁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937-0269b.png
官愈冗至失其职业而卒不能复初太宗省内外官定
制为七百三十员曰吾以此待天下足矣然是时已有
员外之置其后又有特置同正员至于检校兼守判知
之类皆非体制又有置使之名或因事而置事已则罢
或遂置而不废其名类繁多莫能遍举且宰相之职佐
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
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唐初因隋制以三省之长共议
国政其后太宗为尚书令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937-0269c.png
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
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太宗时杜淹以吏部
尚书参议时政魏證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
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贞观八
年李靖以疾而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起于此李绩以
詹事同三品而同三品之名起于此自开元以后常以
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故时方用兵则
为节度使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盐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937-0269d.png
使又其甚则为延资库使至于国中太清宫之类其名
颇多皆不足取然其失非特宰相也自开元以来诸使
纷出李杰则为水陆运使宇文融则为租庸使裴耀卿
则为江淮转运使论度支则以李元祐为之使论铸钱
则以罗文信为之使以至木炭则有使青苗则有使修
书则有使群牧置使而太仆不得尽其职户口置使而
户部不得专其任无非夺百司之职者故百司之任最
为侵紊御史弹击之司也知太府之出纳者有之(杨慎/矜)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937-0270a.png
礼部掌礼乐之司也而掌吏部之十铨者有之(苏/题)陵夷
至于后世遂至于无复职掌刘蕡对策以为夏官不知
兵籍止于奉朝请大将不主兵事止于养勋封而陆长
源上宰相书亦曰兵部无戎帐户部无版图虞水不管
山川金仓不司钱谷光禄不供酒卫尉不供幕秘书不
校勘著作不修撰亦可知矣虽然唐初之制亦有足取
者至后世不存矣官以劳考叙进所以考功也自高宗
设泛阶而其制以坏内侍不置三品所以防患也自元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937-0270b.png
宗用高力士而其法复隳铨曹注授之法既变于裴光
庭而门下过官之制又废于杨国忠立法之善意不可
见矣
   唐考功九等法
唐考功之法掌于吏部京官之考则郎中主之外官之
考则员外主之而又有监中外官考使以涖督其事凡
百官之长岁较其属之功过州牧刺史县令每岁亦上
其状于考司监领之官差以九等大合众而读而唱第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937-0270c.png
于尚书而后奏之代流内之官叙以四善焉善状之外
又有二十七最焉夫所谓四善者何也德义有闻也清
慎明著也公平可称也恪勤匪懈也此之谓四善夫所
谓二十七最者何也献可替否拾遗补阙是近侍之最
也铨衡人物擢尽才良是选司之最也扬清激浊褒贬
必当是考校之最也礼制仪式动合经典是礼官之最
也其于音律克谐不失节奏则为乐官之最其于决断
不滞予夺合理则为判事之最其于部统有方警守无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937-0270d.png
失则为宿卫之最其于兵士调习戎装充备则为督领
之最若乃法官之最则以推鞫得情处断平允者为之
校正之最则以雠校精审明于刋定者为之宣纳之最
则以承旨敷奏吐纳开敏者为之学官之最则以训导
有方生徒充业者为之以至于赏罚严明攻战必胜是
之谓军将之最礼义兴行肃清所部是之谓政教之最
详录典正辞理兼举是之谓文史之最访察精审弹举
必当是之谓纠正之最曰勾稽曰监掌曰役使曰屯官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937-0271a.png
曰仓库既各定其最矣而历官之推步方术之效验关
津之检察市司之不扰亦莫不各有最焉虽牧官之微
镇防之远亦以牧养之肥硕边境之清肃者为之最此
之谓二十七最也故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
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其无最而有二善者次之无最而
有一善者又次之善最不闻者斯为下矣甚而或至于
爱憎之任情或背公而向私或居官之贪浊者皆列于
下之三等焉观其九等之差犹详于其所谓善而略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937-0271b.png
其所谓最也盖善者德也最者才也唐之法犹可嘉焉
凡考中上以上每进一等则有加禄之法中下以下每
退一等则有夺禄之法此又所以寓惩劝之微意也
   唐三铨之法(通典云在尚书者则为尚书铨分/于侍郎者则为中铨为东铨唐六)
    (典曰又以三类劝其异一曰/德行二曰才用三曰劳效)
凡选有文武文选则吏部主之武选则兵部主之皆为
三铨之法在尚书则典其一在侍郎则分其二而其择
人之法有四一曰身所以取其体猊之丰伟也二曰言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937-0271c.png
所以取其言辞之辩正也三曰书所以取其楷法之遒
美也四曰判所以取其文理之优长也四者皆在所可
取则又以德行先之德均则以才才均则以劳其得者
为留其不得者为放自五品以上则不试于选特以册
以制以𠡠而授之自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
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已注而唱则以
类而联其名先简于仆射而乃上于门下给事中读之
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则驳其非既审者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937-0271d.png
以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谓之奏受其视品及流外官
则判补之皆给以符而谓之告身凡试判登科则谓之
入等而其拙者则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者谓
之宏词试判三条者则谓之拔萃而其中者则以官授
之此选法之大略也自是而外又有所谓小选曰东选
曰南选之名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自主之者
则谓之小选东人选者或集于洛州则谓之东选岭南
黔中之属郡县之官不由吏部乃遣郎官御史而为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937-0272a.png
补使则谓之南选其名亦不一焉然其名虽不一而所
以择之之法当不易也自裴行俭设长名榜引铨注法
复定升降之等而铨法于是而始改张仁伟员外郎造
姓历改状样铨历之法而铨法于是而遂密裴光庭作
循资格而贤愚一槩必与格合乃得铨授而铨法于是
而遂变姚崇宋璟之流患斜封墨敇之滥也乃合三铨
而通掌之于是有通铨之事宇文融患吏部选试之不
公也欲精其选而分掌之于是有十铨之名其后杨国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937-0272b.png
忠以右相而兼吏部悉唱注于都堂以誇神速而门下
过官三铨注官之法遂一旦而尽废此法之所以坏也
然铨法在唐盛时诸公固已病之如杜如晦则曰今吏
部取人独举其言辞刀笔而不详才行张九龄亦曰今
吏部始造簿书以备遗忘而反求精于案牍不急人才
而时人有平配之诮官曹无得贤之实至沈既济言四
大之弊于德宗之时则又以为考校之法皆在书判簿
历言辞俯仰之间安行徐言非德也空文善书非才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937-0272c.png
累资积考非劳也则是唐之法犹未为良法也虽然亦
存乎人而已矣如郑愔之纳货而选人滞留崔湜之纳
赂而铨选无序李义府无品鉴才而溪壑之欲惟贿是
利则安望其得人若高季辅之在太宗时善铨序人物
至赐金鉴以况其清鉴李义之在睿宗时请谒不行而
时人有李下无蹊径之誉则亦何病于法乎其他若马
载若卢从愿若李朝隐或摘检诡伪而以平允闻或罢
黜斜封而不避怨诽者则铨法未尝不善也故史臣载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937-0272d.png
前有裴马后有卢李有深意矣
   唐六典
唐六典之书作于元宗之开元也方开元之十年诏于
集贤院修定六典而元宗手写六条曰理教礼政刑事
时张说委徐坚为之经岁而无规制乃命韦述等参撰
始以令式象周礼六官其后萧嵩张九龄之徒亦与焉
至二十六年而书始成凡三十卷尝以其书而考之自
太师太傅太保则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则为三公尚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937-0273a.png
书都省门下省中书省秘书省殿中省内侍省则为六
省御史之官则为御史台曰太常曰光禄曰卫尉曰宗
正曰太仆曰大理曰鸿胪曰司农曰太府则为九寺曰
国子曰少府曰军器曰将作曰都水则为五监曰左右
卫曰左右骁卫曰左右武卫曰左右威卫曰左右领军
卫曰左右金吾卫曰左右监门卫曰左右千牛卫则为
十六卫左右羽林军则为北衙其他如东宫五府之官
京兆河南太原三府之官督府州县之官皆可于其书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937-0273b.png
而考焉且以三师三公言之皆古宰相之职也唐不常
置盖三师三公皆正一品虽尚书令亦不过正二品左
右丞相不过从二品耳故吏部叙阶凡二十有九乃自
从一品以下而三师三公不在焉盖三师三公之尊非
可以叙迁也以六省言之尚书都省则有尚书令有左
右丞相有左右丞有六部之属夫尚书令号为端揆之
官所以统乎六部而为之长也自武德中太宗尝亲其
职自是阙而不置其国政枢密皆委中书八座之官但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937-0273c.png
受其成事而已若令阙则以左右仆射为省主此唐尚
书令之制也左右丞相在咸亨中名为仆射自开元而
始为左右丞相之名唐初未尝不知国政也自开元中
张说兼之后罢知政而犹为丞相自此以后遂不知国
政而丞相为虚名耳此唐丞相之制也纠举宪章以表
六官之仪制正百僚之文法若御史有纠劾不当兼得
弹奏此唐左右丞之制也吏部之叙有尚书有侍郎所
以掌天下之官也故郎中则有叙阶之法自开府仪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937-0273d.png
为从一品而至于文林将仕之从九品凡二十九焉而
其中自四品而下每品又有上下之别其叙阶也有以
封爵有以姻戚有以勋庸有以资荫有以秀孝有以劳
考其岭南黔中三年一置选补使则号为南选郎中所
掌之选则号为少选京司之吏未入九流者谓之流外
铨员外所掌之选院则号为南曹司封司封爵之制自
王而至于子男则有九等司勋勋级之制自上柱国而
至于武骑云骑则有十二等考功之法则有四善二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937-0274a.png
七最此吏部之大略也户部之职有尚书有侍郎所
以掌天下之户口土田也贡赋之差则分为十道户之
资产则定为九等给田之制则曰永业曰口分凡有二
焉赋役之制曰租曰调曰役曰杂径凡有四焉此皆户
部之大略也礼部尚书之与侍郎所以掌天下之礼仪
贡举之政令也而其属曰礼部曰祠部曰膳部曰主客
凡五礼之仪吉凶军宾嘉凡一百五十有二举试之制
自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其科有六此礼部之大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937-0274b.png
也兵部尚书之与侍郎所以统天下之军卫武选也其
属曰兵部曰职方曰驾部曰库部以三铨之法领其事
以五等阅其功以三奇拔其异武官之勋禄品命自骠
骑辅国而下至于仁勇陪戎叙阶之法凡二十有九焉
自上柱国而下至于云骑武骑勋官之等亦十有二焉
左右卫之亲勋翊则通谓之三卫左右卫之三卫则分
为五仗成丁而入六十而免量其远近以定其番第自
京兆河南蒲同华岐等则皆令番上馀州则纳资而已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937-0274c.png
凡亲王总戎则曰元帅文武官总统则曰总管以奉使
而言之则曰节度使凡天下之节度有八又有大使副
使之名焉职方之掌镇戍有上镇中镇下镇上戍中戍
下戍之号驾部之掌舆辇车乘天下之传驿凡三十里
一驿焉此兵部所统之大略也刑部之职掌天下之刑
法自尚书侍郎而下其属有四曰刑部曰都官曰比部
曰司门文法之名有四曰律曰令曰格式此刑部之大
略也工部之职掌天下之百工屯田自尚书侍郎而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937-0274d.png
其属有四曰工部曰屯田曰虞部曰水部凡军州边防
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凡天下诸军州管
屯总九百九十有二凡屯各有屯官屯副文武职事官
则有职分田在京诸司则有公廨田此工部之大略也
自侍中黄门侍郎而下曰给事中曰左散骑常侍曰左
谏议大夫曰左补阙拾遗曰起居郎曰弘文馆学士则
皆属于门下省焉自中书令中书侍郎而下曰中书舍
人曰右散骑常侍曰右补阙拾遗曰起居舍人曰通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937-0275a.png
舍人曰集贤殿书院学士曰集贤院学士曰史馆则皆
属于中书省焉夫侍中所以掌出纳帝命而黄门为之
贰至给事中则分判省事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
而书之以駮正遗失此门下之制也中书令所以掌军
国之大政而侍中为之贰至中书舍人则诏旨制敕起
草进画既下则行之此中书之制也然曰散骑曰谏议
曰补阙曰拾遗其左乃属于门下其右乃属于中书何
也曰起居曰弘文既属之门下矣曰舍人曰通事曰集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937-0275b.png
贤曰史馆乃属之中书何也窃考唐中书门下之两省
乃在于宣政殿之东西庑其地亦邃矣则凡谏正之事
讲论之益记注之官正欲随所在而致其力也是以命
出于中书则造命之地有人焉命行于门下而审覆之
地有人焉此建官之美意也至于秘书监之掌经籍图
画之事而有经史子集四部之别其下又有二局焉曰
著作局者所以掌撰碑文之属曰太史局者所以掌历
数天文之事此又秘书省之制也其外有殿中省内侍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937-0275c.png
省并列为六省焉至于御史台则以御史大夫为之长
曰中丞曰侍御曰殿中曰监察御史皆台官也自马周
以布衣太宗令于监察御史里行自此遂有里行之号
此御史台之制也其次太常光禄而下及于太府者九
寺之制也国子监而下及于都水者五监之制也左右
卫而下曰骁骑曰武骑曰威卫曰领军卫曰金吾卫曰
监门卫曰千牛卫皆有左有右者此十六卫也夫所谓
卫者何也唐制每卫则有大将军有将军有中郎将凡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937-0275d.png
兵士𨽻卫各有其名𨽻左右卫者则曰骁骑𨽻骁卫者
则曰豹骑𨽻武卫者则曰熊渠𨽻威卫者则曰羽林𨽻
领军卫者则曰射声𨽻金吾卫者则曰佽飞总名为卫
士皆取六品以下子孙充之如左右卫大将军职掌宫
庭警卫之法凡亲勋翊五中郎将及折勋府所𨽻者皆
总卫焉则左右卫者又诸卫之长也其曰亲府曰勋一
府曰勋二府曰翊一府曰翊二府号曰五府总曰三卫
皆左右卫之制也若左右骁卫武卫威卫左右领军卫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937-0276a.png
其掌皆如左右卫而金吾则掌宫中及京城巡警之法
监门卫则掌诸禁卫门籍之法千牛卫则掌宫殿侍卫
及宫御之仪仗者也每府则有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
尉夫折冲之职掌领五校之属以备宿卫凡卫士三百
人为团以一校尉领之以便习骑射者为越骑馀为步
兵其团十人为火凡兵马在府每季冬折冲都尉率五
校之属以教其军阵战斗之法其果毅则为之贰此皆
十六卫之制也杜牧以为内以十六卫蓄养戎臣唐会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937-0276b.png
要以为置十二卫将军分关中诸府𨽻焉唐制以为唐
因隋置十二卫唐鉴载武德中以十四卫为京职事官
其说不同何也盖唐志十六卫中领府者十有二而监
门千牛不与焉十六卫之外又有左右羽林军职统北
卫禁军之法此皆见于六典之可考者也然六典之建
实效周制今以李林甫所注者考之如六部尚书所以
仿周之六卿也尚书之下有侍郎所以仿周礼六官之贰
也郎中之制所以仿周礼六官之属所谓下大夫者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937-0276c.png
员外之制所以仿周礼六官之属所谓上士者也不独
此也中书令者所以仿周之内史也史馆史官所以仿
周之太史小史也秘书省所以仿周之外史也然则六
典之建岂非有意于法古哉然侍中黄门本秦汉之制
也给事谏议亦秦汉之制也尚书六曹之名盖自汉而
始盛散骑常侍之名盖自魏而始合唐实踵而行之则
其所谓法古者又不独在于周矣然唐之制虽不纯于
周而其亲近儒士之意则犹古意何也有常参官有供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937-0276d.png
奉官有清望官有清官皆儒士也如五品以上职事官
八品以上供奉官至于太常博士之属则谓之常参官
侍中中书令左右散骑常侍黄门中书侍郎谏议大夫
给事中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补阙拾遗中
丞侍御史之属则谓之供奉官黄门侍郎尚书左右丞
诸司侍郎太常少卿秘书少监国子司业等则谓之清
望官如谕德如给舍台谏左右史诸司员外郎至于四
门助教皆谓之清官每日以三品已上清官两人待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937-0277a.png
于衙内此岂非乐亲儒士之意乎如弘文集贤翰林学士
之类则又有可言者自武德贞观以来妙选贤良文学之
士为弘文学士曰直学士曰文学直馆所置无员数自褚
无量检校馆务而学士号为馆主其后有张太素刘祎之
范履冰并以特𠡠相次为馆主此非弘文之盛事欤自太
宗秦府学士之后弘文崇文皆有学士元宗大收群书以
广儒术命褚无量马怀素校四部书于乾元张说为修书
使于是改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以说为大学士其后更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937-0277b.png
置修撰校理多以他官为之加无量怀素侍讲之号至集
贤院学士则又备顾问应对承旨撰集文章此又集贤之
盛事也独六典所载而于翰林学士特缺焉然以唐百官
志考之则知翰林之有学士乃在于开元之二十六年而
六典固已成故唐志谓弘文集贤分𨽻中书门下省而翰
林学士独无所属特附于百官之序云今其言曰唐制乘
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自太宗时名儒学士时时召
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乾封以后始号为北门学士元宗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937-0277c.png
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张九龄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
和文章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诰书敕开元
之二十六年始改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选
用益重而礼益亲至号为内相初无定员自诸曹尚书而
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宪
宗又置承旨于是又有翰林承旨之名岂非其尊重儒生
之意乎此其制度之美也若夫凡出身非清流者不注
清资之官凡注官阶卑而拟高者则曰守阶高而拟卑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937-0277d.png
者则曰行其在吏部兵部考功都省御史台中书门
下是谓之前行要望目为七司其馀则曰后行闲局其
制亦不可不知也然以唐志而较之六典专于尚书令
之下则曰左右丞相而唐志乃谓之左右仆六典于太
学博士之下则继以四时博士而唐志于太学博士之
下乃有广文馆博士(天宝/时置)唐志于羽林军之后又有左
右龙武神武神策之名而六典无之此岂非六典所载
乃开元以前之制而唐志所载者乃开元以后之制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937-0278a.png
此又考制度之所当知者故附见焉
   唐太宗定功臣
高祖论太原首功自裴寂刘文静而下至于赵文恪
世绪之徒凡十有四人武德九年太宗复定功臣而文
静已没故自寂而下至于秦行师马三宝之属等其功
之小大而第之总为四十有三人焉今以其传而考之
赵文恪而下十有八人虽附见于裴寂传后而其功
不为甚显君子不暇论也惟寂等三十人已见于传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937-0278b.png
其功有可言者如裴寂之共建大计长孙无忌之入定
大难李药师之南平江陵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浑而辽
东之役犹有虽老尚堪一行之语则靖之功为可知李
懋功之平建德俘世充降黑闼而又破颉利于碛北使
突厥稽首请命而不敢南向殆有贤于长城者则绩之
功为可知其他如从破建德则罗艺尉迟敬德从平黑
闼则李子和殷开山至于徇巴蜀降萧铣则赵王孝恭
也平师都讨谷浑则柴绍也破潼关而遂定陕者长孙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937-0278c.png
顺德也从战东都以少击众者王君广也刘弘基之讨
薛举刘政会之图武周窦轨之起兵募众略地渭南高
士廉之能举交趾归心附义屈突通不牵于质子之爱
而以死许国故有烈士徇名之称唐俭虽有武周之辱
犹籍府库而有不敢忘朝廷之志秦叔宝之先锋鏖阵
程知节之搴旗先登封德彝之议军事而高祖谓虽张
华叶策晋武亦何以加则军谋为可取段志元之坚守
军门而太宗谓周亚夫亦何以加则军政为可法萧瑀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937-0278d.png
有疾风劲草之节足为社稷之臣杜淹有才辨多闻之
名足居左右之任宇文士及当济北豪杰窃观形势之
时而能独归王室张亮当谋伐高丽他人畏怯之时而
毅然请行张公谨之经略突厥侯君集之能平高昌此
皆其效绩于一战之间者也故史臣赞之曰帝王之兴
其威灵气燄有以动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槩皆填然跃
而附之若椽榱梁柱以成大室叉负偃植各安所施而
无遗材诸将之谓耶虽然又有大于此者玄龄杖策军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937-0279a.png
门一见如旧独收人物致于幕府下与诸将密相申结
人人愿尽死力故太宗尝曰玄龄有决胜帷幄立社稷
功萧何所以先诸将也则玄龄之功为如何如晦之常
从征伐参谋帷幄时方多事裁处无留莫见其涯故玄
龄尝谓帝曰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则如晦
之功为如何若夫玄龄之善谋如晦之善断二人同心
叶济以佐帝室当纪纲彫弛之馀而能兴仆植僵使号
令典刑灿然罔不备虽数百年犹蒙其泽可谓名相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937-0279b.png
求其所以致之之迹逮不可见何哉唐柳芳有言削定
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而房杜逊其直英卫善
兵而房杜济以文持众美而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
用使人由而不知是后新进更用事玄龄身处要地而
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故当时语良相必曰
房杜云此又馀子之所可并论也然而武德功臣之次
不始于房杜而乃以裴寂为先岂非特以晋阳之始谋
乎其后至德宗时录武德以来宰相功臣诏差为二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937-0279c.png
凡增至百八十有七人每等则以武德以来宰相为首
功臣次之至德肃宗以来将相又次之故房杜之名乃
在诸臣之首今自房杜而下至于南霁云凡八十二人
为第一等自窦威而下至于李憕姚訚凡百有五人为
第二等并载其名于忠义传后者即当时所定之次也
 裴寂传始高祖论太原首功诏尚书令秦王尚书左
 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靖恕二死
 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 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937-0279d.png
 右屯卫大将军窦琮   左翊卫大将军柴绍
 内史侍郎唐俭     吏部侍郎殷开山
 鸿胪卿刘世龙     卫尉少卿刘政会
 都水监赵文恪     库部郎中武士彟
 骠骑将军张平高    李思行 李高迁
 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等十四人恕一死 武德九
 年十月太宗又定功臣封户时文静已死乃自寂而
 下差功大小第之揔四十三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937-0280a.png
  寂户千五百  长孙无忌  王君廓
  尉迟敬德   房玄龄
  杜如晦户千三百      长孙顺德
  柴绍     罗艺
  赵郡王孝恭户一千二百   侯君集
  张公谨    刘师立户千 李绩
  刘弘基户九百 高士廉   宇文士及
  秦叔宝    程知节户七百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937-0280b.png
  安兴贵    安脩仁   唐俭
  窦轨     屈突通   萧瑀
  封德彝    刘义节户六百
  钱九陇    樊兴    公孙武达
  李孟常    段志玄   庞卿恽
  张亮     李药师   杜淹
  元仲文户四百 张长逊   张平高
  李安远    李子和   秦行师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937-0280c.png
  马三宝户三百
 长孙无忌传贞观十一年乃诏有司朕凭明灵之佑
 贤佐之力克剪多难扫清宇内盖时屯共资其力世安
 专享其利朕所不取刺史古诸侯虽名不同而监统
 一也无忌等义贯休戚效挺夷俭嘉庸懿绩简在朕
 心其改锡土宇用世及之制乃以
 无忌为赵州刺史以赵为公国
 房玄龄宋州刺史国于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937-0280d.png
 杜如晦赠密州刺史国于莱
 李靖濮州刺史国于卫
 高士廉申州刺史国于申
 道宗鄂州刺史王江夏
 尉迟敬德宣州刺史国于鄂
 侯君集陈州刺史国于陈
 孝恭观州刺史王河间
 李绩蕲州刺史国于英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937-0281a.png
 段志玄金州刺史国于褒
 程知节普州刺史国于卢
 刘弘基朗州刺史国于夔
 张亮李州刺史国于郧
  凡十有四人馀官食邑尚不在
 李澄传武德功臣十六人贞观功臣五十三人至德
 功臣二百六十五人德宗即位录武德以来宰相及
 实封功臣子孙赐一子正员官史馆考勋名特高者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937-0281b.png
 九十二人以三等条奏第一等以其岁授官第二等
 以次年第三等子孙数讼于朝有诏差为二等增至
 百八十七人每等武德以来宰相为首功臣次之至
 德以来将相又次之
 司空太子太傅知门下省事梁国公房玄龄 尚书
 右仆射检校侍中莱国公杜如晦 太子太保同中
 书门下三品宋国公萧瑀 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
 门下三品知政事上柱国申国公高士廉 太子太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937-0281c.png
 师知政事特进郑国公魏徵 侍中永宁郡公王圭
  吏部尚书参豫朝政道国公戴胄 中书令江陵
 县子岑文本 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检校吏部尚
 书高唐县公马周 侍中兼太子左庶子检校吏部
 礼部民部尚书事清苑县男刘洎 尚书右仆射同
 中书门下三品河南郡公褚遂良 太子太师同中
 书门下三品燕国公于志宁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
 门下三品兼太子少傅北平县公张行成 中书令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937-0281d.png
 行侍中兼太子少保蓨县公高季辅 侍中兼太子
 宾客袭颍川县公韩瑗 中书令兼太子詹事南阳
 县侯来济 侍中兼太子宾客张文瓘 侍中甑山
 县公郝处俊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
 右庶子酒泉县公李义琰 内史河东县侯裴炎
 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温国公苏良嗣 内史
 梁国公狄仁杰 纳言检校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天
 兵军大总管陇右诸军大使谯县子娄师德 凤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937-0282a.png
 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石泉县公王方庆 文昌
 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袭邢国公王及善 尚书右
 仆射兼中书令知兵部尚书事齐国公魏元忠 紫
 微令梁国公姚崇 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朱敬则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许国公
 苏瑰 吏部尚书兼侍中广平郡公宋璟 黄门监
 梁国公魏知古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兖
 国公陆象先 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许国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937-0282b.png
 公苏颋 中书令河东县侯张嘉贞 中书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水县公李元纮 黄门侍郎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宜阳县子韩休 中书令始兴县
 伯张九龄 司空河东郡公裴寂 纳言上柱国鲁
 国公刘文靖 太尉检校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
 扬州大都督赵国公长孙无忌 礼部尚书河间郡
 王孝恭 尚书右仆射检校中书令行太子左卫率
 上柱国卫国公李靖 司空兼太子太师英国公李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9a 页 WYG0937-0282c.png
 绩 开府仪同三司鄜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敬德
 左光禄大夫洛州都督蒋国公屈突通 陕东道大
 行台吏部尚书郧国公殷开山 卫尉卿夔国公刘
 弘基 泽州刺史邳国公长孙顺德 民部尚书上
 柱国莒国公唐俭 右骁卫大将军驸马都尉谯国
 公柴绍 右骁卫大将军褒国公段志玄 洪州都
 督渝国公刘政会 左武候将军相州都督郯国公
 张公谨 右武卫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左武卫大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29b 页 WYG0937-0282d.png
 将军上柱国胡国公秦叔宝 弘文馆学士秘书监
 永兴县公虞世南 右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率工
 部尚书武阳县公李大亮 左武卫大将军邢国公
 苏定方 夏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清边道行军
 总管耿国公王孝杰 中书令汉阳郡公张柬之
 中书令博陵郡公崔玄炜 侍中平阳郡公敬晖
 侍中谯国公桓彦范 中书令南阳郡公袁恕己
 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韩国公张仁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0a 页 WYG0937-0283a.png
 尚书左丞相兼黄门监徐国公刘幽求 黄门侍郎
 参知机务修文馆学士齐国公崔日用 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三品代国公郭元振 尚书左丞相兼
 中书令集贤院学士燕国公张说 紫微侍郎上柱
 国赵国公王琚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持节
 朔方军节度大使中山郡公王晙 尚书左仆射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河南江淮副元帅东都留守冀
 国公裴冕 文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0b 页 WYG0937-0283b.png
 公房琯 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卫国公杜
 鸿渐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卫尉
 卿兼怀州刺史虢国公李嗣业 平卢军节度使柳
 城郡太守刘正臣 恒州刺史卫尉少卿兼御史中丞
 颜杲卿 常山郡太守袁履谦 河南节度副使左
 金吾卫将军检校主客郎中兼御史中丞张巡 睢
 阳郡太守兼御史中丞许远 御史中丞留台东都
 知武部选卢奕 睢阳郡太守特进左金吾卫将军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1a 页 WYG0937-0283c.png
 南霁云
  右第一
 内史令延安郡公窦威 将作大匠判纳言陈令公
 窦抗 侍中兼太子左庶子江国公陈叔达 纳言
 观国公汤恭仁 判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安吉郡公杜
 淹 中书令虞国公温彦博 中书侍郎检校刑部
 尚书参知机务崔仁师 中书令兼检校太子詹事
 上柱国安国公崔敬礼 户部尚书平恩县公许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1b 页 WYG0937-0283d.png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沮江道行军总管任
 雅相 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范阳郡公卢承
 庆 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仪 右相广平郡公刘祥 左侍极兼检校左
 相嘉兴县子陆敦信 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乐城县公刘仁轨 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安平郡公
 李安期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兼太子宾
 客袭道国公戴至德 司列少常伯太子右中护兼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2a 页 WYG0937-0284a.png
 正谏大夫同东西台三品赵仁本 中书令赵国公
 李敬玄 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 中书令
 同中书门下三品崔知温 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
 袭广平郡公刘齐贤 纳言乐平县男王德真 地
 官尚书检校纳言钜鹿县男魏玄同 文昌左相同凤
 阁鸾台三品特进辅国大将军邓国公岑长倩 凤
 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临淮县男刘袆之 纳言
 博昌县男韦思谦 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2b 页 WYG0937-0284b.png
 格辅元 司礼卿判纳言事渤海县子欧阳通 内
 史李昭德 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陆元方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杜景佺 尚书右仆
 射兼太子宾客同中书门下三品郧国公韦安石
 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知东都留守赵郡公
 李怀远 中书令逍遥公韦嗣立 守侍中同中书
 门下三品兼太子右庶子常山县男李日知 检校
 黄门监涣县伯卢怀慎 中书令左丞相兼侍中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3a 页 WYG0937-0284c.png
 阳郡公源乾曜 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魏
 县侯杜暹 侍中赵城侯裴耀卿 左武卫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淮安王神通 特进太常卿江夏王
 道宗 荆州都督周国公武士彟 右屯卫大将军
 检校晋州都督总管谯国公窦琮 少府监葛国公
 刘义节 右光禄大夫罗国公张平高 洛州都督
 右卫大将军酂国公窦轨 夔州都督息国公张长
 逊 金紫光禄大夫夷国公李子和 左监门卫大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3b 页 WYG0937-0284d.png
 将军检校右武候将军荣国公樊兴 左监门卫大
 将军巢国公钱九陇 右骁卫大将军归国公安兴
 贵 右武卫大将军申国公安修仁 殿中监郢国
 公宇文士及 右武卫大将军沔阳郡公公孙武达
  荆州都督怀宁郡公杜君绰 右骁卫将军濮国
 公庞卿恽 代州都督同安郡公郑仁泰 右翊卫
 将军遂安郡公李安远 幽州都督历阳郡公独孤
 彦云 始州刺史左屯卫大将军襄武郡公刘师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4a 页 WYG0937-0285a.png
  右威卫大将军济东郡公李孟尝 右监门卫大
 将军河南县公元仲文 右监门卫将军庐陵郡公
 秦行师 左领军大将军新兴公马三宝 右卫大
 将军驸马都尉毕国公阿史那社尔 镇军大将军
 虢国公张士贵 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牛进达
 镇军大将军嘉川郡公周护 陕州刺史天水郡公
 丘行恭 潭州都督吴兴郡公沈叔安 散骑常侍
 丰城县男姚思廉 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特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4b 页 WYG0937-0285b.png
 进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宋国公唐休璟 左羽林军
 大将军辽阳郡王李多祚 左领军大将军赵国公
 李湛 刑部尚书太子宾客魏国公杨元琰 殿中
 监兼知总监汝南郡公翟无言 冠军大将军左羽
 林军大将军光禄卿天水县公赵承恩  将作大
 匠裴思谅 右羽林军将军弘农郡公杨执一 左
 卫将军河东郡公薛思行 光禄卿驸马都尉琅琊
 郡公王同皎 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 太仆卿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5a 页 WYG0937-0285c.png
 节郡王薛崇简 右金吾卫大将军凉国公李延昌
  太子中允同正冀国公冯道力 少府监赵国公
 崔谔之 左监门卫中候光禄卿申国公许辅乾
 左金吾大将军邓国公张炜 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左羽林军大将军平阳郡公薛讷 河南副元帅太
 尉兼侍中临淮郡王李光弼 河南节度副大使守
 司空兼兵部尚书霍国公王思礼 左相豳国公韦
 见素 太保韩国公苗晋卿 中书令赵国公崔圆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5b 页 WYG0937-0285d.png
  太原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金城郡王辛云京 河南陇右副元帅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凉国公李抱玉 太子太师检
 校尚书右仆射知省事信都郡王田神功 四镇北
 庭泾原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知省事扶风郡王
 马璘 左羽林军大将军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
 夫薛景仙 右散骑常侍检校礼部尚书兼御史大
 夫尚衡 太原尹兼御史大夫北都留守河东节度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6a 页 WYG0937-0286a.png
 副大使南阳郡公邓景山 河东节度副使兼雁门
 郡太守光禄卿贾循 礼部尚书东京留守酒泉县
 侯李憕 东平郡太守姚訚
  右第二
   唐登瀛之选
武德四年太宗当寇乱甫平之初日不暇给乃作文学
馆收聘贤才访以政事讨论坟籍𣙜略前载于时在选
之士自房杜而下曰于志宁曰苏世长曰薛收曰褚亮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6b 页 WYG0937-0286b.png
曰姚思廉曰陆德明曰孔颖达曰李玄道曰李守素曰
虞世南曰蔡允恭曰颜相时曰许敬宗曰薛元敬曰盖
文达曰苏勉凡十有八人焉其后薛收既卒复以刘孝
孙补之所谓十八学士者此也窃尝以传而考其人之
大略如玄龄之善谋如晦之善断同心叶济以创大业
此固非他人所及者至于收引人物致之幕府而军符
府檄驻马即办陈事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者此又玄龄
之伟才也常从征伐参谋帷幄虽事务烦多而裁处无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7a 页 WYG0937-0286c.png
留莫见其涯者此又如晦之达识也于志宁识褚亮于
囚虏则其智为可称苏世长谏田猎于泾阳则其直为
可喜书檄露布马上占辞如素成者薛收之敏也出入
军旅尝预秘谋而有裨补之益者褚亮之忠也姚思廉
之撰梁陈书颜相时之为汉书决疑虞世南之默写列
女传则其才为长于史孔颖达之为五经义训盖文达
之明春秋三传陆德明之说经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则
其才为长于经李元道以草书称李守素以肉谱称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7b 页 WYG0937-0286d.png
 本传云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蔡允恭以能诗称许敬宗以善属文称薛元敬以文翰
称此皆其一艺一能之可采者也独苏勉不见于传
而刘孝孙之传无可书故其事不得而详焉然皆一
时之选也是以当时瀛州之号以为儒士之事而阎立
本则为之图褚亮则又为之赞其后蒋义则又为秦府
十八学士史臣传迨至开元得人之盛亦髣其事而拟
其数故唐翰林盛事所载则云张说徐坚贺知章之徒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8a 页 WYG0937-0287a.png
十有八人为集贤殿学士于东都上阳宫含象亭图写
其貌今考于唐艺文杂艺术类中者殷𢿾韦无忝开元
十八学士图者其意可想也虽然如房如杜如姚如陆
如颖达如世南此固其最优者而其次则如志宁如世
长如收如亮以至于允恭之徒其事之可见者亦足为
国家之盛彼敬宗者果何人耶而亦预是选虽其长安
城之对昆明池之对帝丘之对济漯之对足以为一时
辨捷之快其后一言之缪竟为社稷之深祸其视诸公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8b 页 WYG0937-0287b.png
宁不愧乎若杜淹之才辨多闻考之本传亦曰尝为文
馆学士矣而名不列于图魏徵之忠蹇颜师古之明练
治体令狐德棻李延寿之史学其为益殆不浅也而反
不厕于其间又未知其果何如也此吾犹有遗恨云
 初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于乡儒
 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 于是下教以大行台
 司勋郎中杜如晦   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
 及于志宁      军咨祭酒苏世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9a 页 WYG0937-0287c.png
 天策府记室薛收   文学褚亮
 姚思廉       太学博士陆德明
 孔颖达       主簿李玄道
 天策仓曹参军事李守素
 王府记室参军事虞世南
 参军事蔡允恭    颜相时
 著作郎摄记室许敬宗 薛元敬
 太学助教盖文达   军咨典签苏昂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39b 页 WYG0937-0287d.png
 并以本官为举
 七年收卒复召东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补之凡分
 三番递宿于阁下悉给珍膳每暇自访以政事讨论
 坟籍商𣙜前载无常礼之嫌命阎立本图像使亮为
 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章礼贤
 之重方是时在选中者天下所慕向谓之登瀛州
 褚亮传
  唐凌烟功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0a 页 WYG0937-0288a.png
太宗贞观之十七年诏图功臣于凌烟阁自长孙无忌
而至于秦琼凡二十有三人焉夫长孙无忌非以其肺
腑之恩也以其数从征伐平大难讨突厥之功而预焉
河间孝恭非以其宗明之故也以其徇巴蜀破夷陵有
方面之功而预焉房杜之谋谟帷幄共定社稷引拔人
物致之幕府而台阁制度皆所裁制足以为元功之首
英卫之料敌制胜扫平纷乱降萧铙俘世充绩破突
厥于定襄靖破延陀于碛北足以为元勋之次魏徵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0b 页 WYG0937-0288b.png
之忠蹇贵重世南之论议恳诚萧瑀之抑过绳违曾无
所惮此皆以文而有功于社稷者也屈突通之举兵围
洛张公谨之副李靖破虏秦琼之先锋鏖战前无坚对
此皆以武而有功于社稷者也其他如敬德如唐俭如
段志玄如刘弘基如殷开山如刘政会如柴绍如程知
节如长孙顺德皆其崎岖兵间戮力王室有功于开创
大业者也至于侯君集张亮虽不克终而其初亦未尝
无一战之勇如破谷浑平高昌此君集之可见者也如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1a 页 WYG0937-0288c.png
举黎阳伐高丽此张亮之可见者也唐初功臣可谓盛
矣故吕温赞凌烟之勋臣而其序有曰唐莒公刘渝公
之首戴神尧举晋阳而拯天下此则大禹之拯溺也
魏郑公以致君为己任谏若不及此则咎繇之飏言也
虞永兴纠合群儒明备王礼克谐帝乐焕乎其有文章
此则夷夔之制作也长孙赵公举大义定社稷此则周
公之正救也英卫受天勇智麾定四方此则太公之鹰
扬也房杜并运帷幄谟成大公此则萧何之指踪子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1b 页 WYG0937-0288d.png
之决胜也尉迟秦程刚毅木讷为王前躯此则吴汉之
朴忠贾复之雄勇也其所取大略如此亦可见矣然唐
史所载凡二十三人而吕温之赞乃以春秋之义没君
集张亮之名而为二十二赞至其序则曰图画于凌烟
阁者二十有四人又并高士廉而总言之数之不同亦
不可不知也然而太宗以创业之功归之群臣而图像
之设有古人不忘之意可谓厚矣故其后在永徽时高
宗则又取其终始之著名者图形于凌烟曰徵曰士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2a 页 WYG0937-0289a.png
曰瑀曰志玄曰洪基曰世南曰琼者是也在宝应时肃
宗则又图功臣于凌烟曰郭子仪曰李光弼者是也在
贞元时德宗则诏图勋臣于旧臣之次曰李晟曰马燧
者是也在太中时宣宗则又差定元和将相图形凌烟
曰李绛者是也既又诏求李岘王圭戴胄之徒以至于
李憕凡三十七人皆续之于是阁焉夫子仪光弼岂非
以其再造唐室之功乎取河北复长安回纥泾阳之围
而乃单骑见虏一以至诚屈之故史臣谓之身为天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2b 页 WYG0937-0289b.png
安危者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
疑者子仪之功为如何以朔方而救常山转战太原而
寇盗之锋为之震詟而退沮故史臣谓治师严整天下
服其威名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者光弼之功为如何
李晟马燧岂非以其有扶持社稷之功乎朱泚僭窃于
京师怀光跋扈于咸阳河北三盗盘据而纷错晟独提
孤军以抗之卒能秉义挺忠以剪贼泚之党史臣谓师
入长安而人不知虽三王之佐无过其能可谓仁义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3a 页 WYG0937-0289c.png
将者则李晟之功为如何破田悦于魏博封怀光于河
中使中原之地不为盗区其制敌有过人者史臣谓马
燧沉雄忠力斗必决死未尝折北名盖一时则马燧之
功为如何至若李绛之在唐每有询访随事补益以直
道进退名重一时如连屏之作立石纪德之谏朋党之
谏方镇进献之谏用贤岂容易之说皆有补于治道此
大中之初所以图其像也不特此也李岘张镒之刚直
卢奕李憕之忠义王圭之推诚纳善戴胄之清直守法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3b 页 WYG0937-0289d.png
马周之敷奏明敏张镐之之论议有体王及善之临事
不可夺柳浑之守正不阿此皆有益于国者裴寂刘文
静之共建大计褚遂良之安定社稷刘幽求之参预大
策五王之兴复唐室此又其功之卓卓者至若娄师德
之屯田备边郭元振之善抚夷夏朱敬则之谏罗织韩
瑗之定律令郝处俊引魏文帝令而明社稷之大谊
 逊位武后事曰魏文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
李勉劾武臣之骄纵而至朝廷之益尊为相谔谔而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4a 页 WYG0937-0290a.png
大臣节者张九龄也兼叔向之遗直子产之遗爱者魏
知古也器识沈邃有岁寒后凋之节者陆象先也振厉
名节临事方严而面斥謟䛕之臣者萧复也以至张巡
之坚守睢阳南霁云之断指自誓李嗣业被坚数奋为
诸军冠房琯之以天下为己任请自将平贼萧华以魏
自守而不肯从渔阳之乱贾耽付节度于樊泽而不敢
稽天子之命袁履谦同杲卿以图贼斩钦凑于外邮而
力为常山之守又皆其以忠勇而卫王室者也图而像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4b 页 WYG0937-0290b.png
之其可缓哉推其所自寔贞观忠厚之意有以先之也
 秦琼传贞观十三年秦琼改封胡国公
 后四年诏司徒赵国公无忌
 司空河间王孝恭   司空莱国公如晦
 司空太子太师郑国公徵
 司空梁国公玄龄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敬德
 特进卫国公靖    特进宋国公瑀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5a 页 WYG0937-0290c.png
 辅国大将军褒国公志玄
 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弘基
 尚书左仆射蒋国公通
 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国公开山
 荆州都督谯国公绍  荆州都督邳国公顺德
 洛州都督郧国公亮  吏部尚书陈国公君集
 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公谨
 左领卫大将军虞国公知节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5b 页 WYG0937-0290d.png
 礼部尚书永兴国公世南
 户部尚书渝国公政会 户部尚书莒国公俭
 兵部尚书英国公绩  并叔宝并图形凌烟阁
高宗永徽六年遣使致祭名臣图形凌烟阁者凡七人
徵士廉瑀志玄弘基世南叔宝皆始终著名者也
 李博传大中初又诏求 李岘 王圭 戴胄
 马周  褚遂良 韩瑗  郝处俊 娄师德
 王及善 朱敬则 魏知古 陆象先 张九龄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6a 页 WYG0937-0291a.png
 裴寂  刘文静 张柬之 袁恕己 崔元炜
 桓彦范 刘幽求 郭元振 房琯  袁履谦
 李嗣业 张巡  许远  卢奕  南霁云
 萧华  张镐  李勉  张镒  萧复
 柳浑  贾耽  马燧  李澄  三十七人
 画像续图凌烟阁云
   宋朝官制
宋朝自太祖设官分职多袭五代之制虽稍有增损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6b 页 WYG0937-0291b.png
大体俱旧制也唐制省部寺监之官备员而已无所职
掌别领内外任使而省部寺监别设主判官名惟以侍
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此尚循唐制也
至乾德二年始置参知政事为宰相副贰
以薛居正吕馀庆为宰相所居省谓之中书门下国政
所出也而兵政𨽻枢密院承五代之制故枢密有使副
使知院同知签书与中书号为二府焉
 对持文武二柄故号曰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7a 页 WYG0937-0291c.png
尚书省置判尚书都省
 只一员但掌百官赴省集议及大祀受誓戒之事
六部各有主判率以举事待制馆阁官领之吏部即审
官东院掌尚书左选审官西院掌尚书右选吏部南曹
掌侍郎左选三班院掌侍郎右选流内铨考功郎官之
职也户部即三司使尚书之任也
 其官崇职重久次者为使稍轻则为权使资浅则为
 权发遣使公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7b 页 WYG0937-0291d.png
曰度支副使曰户部副使曰盐铁副使皆侍郎之任也
别置子司判官度支户部盐铁各有判官所掌即本曹
郎官之职也判胄案唐军器监职也
 掌造器械
判修造案唐工部将作少监职也
 掌修造
判磨勘司唐比部职也
 掌勾考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8a 页 WYG0937-0292a.png
礼部有判部及判礼部贡院即尚书侍郎之任若兵部
之事即归枢密工部之事则归三司此二部不设主判
官多以他官兼之刑部则审刑院也
 掌详覆诸路奏案
翰林学士袭唐制以六员为额其带知制诰则釐职事
其别领省府职事则不带知制诰年德俱重者为承旨
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駮事即给事中也知制诰即
中书舍人之职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8b 页 WYG0937-0292b.png
御史台虽有大夫而不除以中丞为台长谏官以别官
兼领者即为知谏院同知谏院
 资轻者为知院同知院兼掌博士之职
九寺则判太常寺礼院即卿之任也宗正则有判寺太
仆职属群牧司则有制置使以枢密及学士领之大理
则纠察京师刑狱是其职也鸿胪则归于客省四方馆
光禄司农太府其职皆属三司卫尉无所总辖其职分
为金吾卫仗司其环卫之任分为三衙皇城司矣故此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9a 页 WYG0937-0292c.png
五寺别无置司并主判官秘书省郎昭文史馆集贤谓
之三馆与秘阁𨽻本省有直馆直院直阁校理馆阁校
勘谓之馆职
 初除于本省供职一年出补外任使
国子监有判监其资浅者为同知即祭酒司业之任而
博士转为直讲将作少府军器都水之职并属于三司
矣都水无常员一遇兴役则遣官亦系三司等人职掌
官外又有学士待制等员惟观文殿大学士仁宗以贾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49b 页 WYG0937-0292d.png
昌朝辞使相特建此职仍诏非曾任宰相不除观文殿
学士而下曰资政殿端明翰林侍读侍讲龙图天章宝
文学士三阁待制皆为侍从清望之选
 并无职掌多带职以领在内省府寺监在外藩方任
 使
自资政以上多以授二府自北宋朝旧官制如此文
臣则兼带阶勋即自武骑尉至上柱国十二转是也武
臣则兼带阶勋宪御检校官四色宪御自监察御史至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0a 页 WYG0937-0293a.png
御史大夫号为宪衔检校自国子祭酒至三公亦唐及
五代旧制也而宋朝遵之元丰初始命置局详定官制
大槩本唐六典为法稍增损之设尚书省置令左右仆
射门下省置侍中中书省置令已上为丞相尚书有左
右丞门下中书各有侍郎枢密院有知有同知已上为
执政官尚书六部有尚书有侍郎有郎中有员外
 惟吏户刑各置四员以其剧曹也
左右司郎官通纠六部号都司专佐宰相理省事谓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0b 页 WYG0937-0293b.png
宰属翰林学士有定员御史台官如旧制而除知杂事
及里行之名门下后省置左散骑常侍中书后省置右
散骑常侍而不除人给舍谏官左右史之属
 曰左右散骑曰给事中曰起居郎曰左右谏议大夫
 曰左右司谏曰左右正言是也
皆号为两省官秘书省有监自监少而下曰丞郎校书
正字著作又佐郎号馆职罢直馆院校理等员惟有修
撰直秘阁号贴职而别领在外任使九寺四监为寺监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1a 页 WYG0937-0293c.png
官国子祭酒而下有司业丞簿太学有博士正录已上
为学官是谓职事官罢三司使副及诸生判官而其职
分𨽻诸省部寺监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
司空为三公皆论道之官无专领之职为宰相兼官以
开府仪同三司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号为使
相以唐之散阶易省部寺监官归釐本职号阶官为寄
禄官而食其俸以领内外任使削宪衔检校留勋十二
转此元丰新制官名即循唐旧典职掌亦仿周礼六官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1b 页 WYG0937-0293d.png
之法也
 黄元礼崇官制
初神宗喜观六典一日谕王圭等仿唐六典修改官制
然唐六典以中书造命行无法式事门下审覆行有法
式事尚书省奉行而政柄尽归于中书又分班奏事各
行其职蔡确言于神宗不置三省长官以左仆射兼门
下侍郎右仆射中书侍郎各主两省事时王圭为左确
为右独专政柄而圭不预闻除吏之事后吕正献乃请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2a 页 WYG0937-0294a.png
三省同班奏事分班治事而元祐行之其后不能易也
正献吕公著
 流品有别则人安其分无幸进之心爵秩有章则名
 器加重而天下知所趋向也
然元丰官制以唐六典为宗名实正矣
 台省寺监职掌之官
而寄禄之制混为一流无复差别当时群臣不能推原
祖宗制官之意者盖祖宗官制所以甄别流品者至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2b 页 WYG0937-0294b.png
严密一官凡数等曰宰执侍从之选卿监馆职之选出
身人之选荫补人之选杂流之选各为一等有条不紊
可谓盛矣不独此也
 张演论
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凡贵于正任重于
管军要在横行近在承旨御带宠在阁职设遥郡以赏
劳绩设使臣以别禄秩此武臣之名分也以节度使留
后观察防禦团练使刺史为正任以殿前马步军副都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3a 页 WYG0937-0294c.png
指挥使三衙都虞候天武捧日龙武神卫四厢都指挥
使为管军以内客省使客省引进四方馆东西上阁门
使副为横行以通事舍人阁门祗候为阁职以横行使
及诸州带防禦团练使刺史为遥郡以诸司使副内殿
承制崇班为大使臣供奉官侍禁殿直供奉职为小使
臣自遥郡而上本俸皆厚其使臣本禄虽稍薄而添支
给劵皆优若朝谒御燕惟正任预焉盖正任方号武臣
得与文臣分班也管军臣僚号侍卫横行大使臣皆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3b 页 WYG0937-0294d.png
祗应官尔此所谓薄其礼也三司使之职又有制之善
者宋沿五代后唐之制置三司使以总国计五代专以
盐铁为理财之要在三司之首
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未尝预焉一归三司总盐铁
 盐铁今之金薄
度支
 主用度
户部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4a 页 WYG0937-0295a.png
 主版图
号计省使位亚执政目为计相称省主其恩数廪禄与
参枢均若除翰林承旨及资政端明殿学士或官至尚
书或久任权三司使者方正除之若待登柄用多先预
焉盐铁度支户部在唐五代皆专使额
皇朝方各设副使以三司使总之故号三司盐铁副使
其度支户部亦如之位亚待制乃称省副恩数视大卿
监逐司各置判官二员号三司盐铁判官三司度支户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4b 页 WYG0937-0295b.png
部判官以佐副使
其资序视转运使又有三司判官六员谓之子司
 子司各主一司开坼司兼○覆衙司磨勘司兼凭由
 胄案兼刑案修造案河渠案各号三司判官管○开
 坼司或衙司公事之类以专职也内二员兼刑案推
 治隐盗断刑事通称省事
又其资序视提刑乃通称省别凡初除必任子司自子
司迁盐铁等判官判官而后副使盖祖宗不容资浅新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5a 页 WYG0937-0295c.png
进人厕列于其间也祖宗旧制迁除执政侍从必先历
钱榖有自三司度攴副使擢起居舍人知制诰有先除
权三司使而乃拜枢密可见祖宗之意也其所使掌之
财驱磨财计检察凭由悉归磨勘司(乃今之/比部)造作军器
则胄案主行之(今之/库部)土木之工则𨽻修造案(今之/工部)河防
之役则河渠案行之(今之/水部)且国家工役之费无出于三
事且所用为蠹耗之大者必命三司使总之乃可节以
制度也至王安石为相以周礼行新法故持冢宰邦计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5b 页 WYG0937-0295d.png
之说谓宰相当主财计遂与三司分权凡赋税常贡征
㩁之利方归三司摘山煮海坑冶㩁货户绝没纳之财
悉归朝廷其立法与常平免役坊场河渡禁军阙乏地
利之资皆号朝廷封桩又有岁科上供之数尽运入京
师别创库以贮之三司不与焉于是祖宗处国计之良
法尽坏矣自元丰改官制户部尚书全无计相之权职
在行朝廷之文移仅能经画在京官吏诸军俸禄而已
以此论之三司使之职不待改官制而失其权自熙宁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6a 页 WYG0937-0296a.png
变更法度之时已坏矣
 蔡允道官制论
三司使之名起于后唐明宗时宋朝因之既专掌利柄
而天下之事应用财者亦多兼总之以故事权最重几
与二府相抗嘉祐中京师大水始取三司之河渠按置
都水监元丰官制复以三司曹按归之军器监修造案
之事归之将作监三监皆𨽻工部如此之类不一于是
户部掌版籍财用二事而已权任非复三司之比元祐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6b 页 WYG0937-0296b.png
中苏子由为户部侍郎大以为不便建言祖宗参酌古
今之宜建立三司所领天下事几半非以私三司也事
权不一则财利散虽欲求富其道无由因请都水监将
作军器监悉𨽻户部凡三监有所为户部定其事之可
否裁其费之多少其工部任其工之良苦程其作之迟
速朝廷以为然从之按唐贞元初度支使杜佑辞钱榖
之任引李巽自代先是度支以制置措费渐权百司之
职广设员吏繁而难理佑始奏营缮归之将作木炭归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7a 页 WYG0937-0296c.png
之司农染练归之少府纲条颇整公议多之由是而言
计司兼领他职自唐已然不特出于祖宗之意子由所
恳恳而言之者皆佑之所釐正也岂时移事异利病固
不同耶佑之所请见于苏冕会要新史载之不如是之
详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一 第 57b 页 WYG0937-0296d.png
 
 
 
 
 
 
 
 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