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937-02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
宋 章如愚 编
官制门
武阶类
宋朝沿唐旧制武选之称自内客省使至閤门使使各
有副为横行自皇城使至供备库使为诸司正使自皇
城副使供备库副使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班
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
宋 章如愚 编
官制门
武阶类
宋朝沿唐旧制武选之称自内客省使至閤门使使各
有副为横行自皇城使至供备库使为诸司正使自皇
城副使供备库副使为诸司副使自内殿承制至三班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937-0258b.png
借使为使臣元丰肇正文阶而武阶犹未及改
元丰董正官制如武臣易将军校尉之号竟独依旧
不复更定(麈/史)
政和初一切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行十
二阶正副亦然是以有郎居大夫之上者其后以新名
未足又增置宣正履正叶忠翊卫亲卫大夫郎通为横
行
政和六年御笔官爵以待劳能今兴事造功能者辈
元丰董正官制如武臣易将军校尉之号竟独依旧
不复更定(麈/史)
政和初一切易以新名正使为大夫副使为郎横行十
二阶正副亦然是以有郎居大夫之上者其后以新名
未足又增置宣正履正叶忠翊卫亲卫大夫郎通为横
行
政和六年御笔官爵以待劳能今兴事造功能者辈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937-0258c.png
出而官名未及何以宠奖多士可增下项右武左武
拱卫亲卫翊卫中卫中亮中侍恊忠履正宣正正侍
大夫通旧依此郎亦如之唯不置通侍
绍兴杂压釐正其序郎皆在大夫之下(圣朝/职略)
太尉(见使/相门)
横行十三阶
通侍大夫(旧为内/客省使)政和新制宋朝内客省使未尝除人
自易武阶诏不置通侍盖遵祖宗之意也
拱卫亲卫翊卫中卫中亮中侍恊忠履正宣正正侍
大夫通旧依此郎亦如之唯不置通侍
绍兴杂压釐正其序郎皆在大夫之下(圣朝/职略)
太尉(见使/相门)
横行十三阶
通侍大夫(旧为内/客省使)政和新制宋朝内客省使未尝除人
自易武阶诏不置通侍盖遵祖宗之意也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937-0258d.png
正侍大夫(旧为延/福宫使)政和新制
宣政大夫政和初易武阶未有宣政大夫续增置焉
履正大夫政和续增置
协忠大夫政和续增置
忠侍大夫(旧为景/福殿使)政和新制以景福殿使为之
忠亮大夫(旧为客/省使)政和新制
中卫大夫(旧为引/进使)政和新制
翊卫大夫政和续添置
宣政大夫政和初易武阶未有宣政大夫续增置焉
履正大夫政和续增置
协忠大夫政和续增置
忠侍大夫(旧为景/福殿使)政和新制以景福殿使为之
忠亮大夫(旧为客/省使)政和新制
中卫大夫(旧为引/进使)政和新制
翊卫大夫政和续添置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937-0259a.png
亲卫大夫政和续增置
拱卫大夫(旧为四/方馆使)政和新增
左武大夫(旧为东上/閤门使)政和新制
右武大夫(旧为西上/閤门使)政和新制
旧诸司使八阶
武功大夫(旧为皇/城使)政和新制
武德大夫(旧为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政和新制
武显大夫(旧为左藏库/东西作场使)
拱卫大夫(旧为四/方馆使)政和新增
左武大夫(旧为东上/閤门使)政和新制
右武大夫(旧为西上/閤门使)政和新制
旧诸司使八阶
武功大夫(旧为皇/城使)政和新制
武德大夫(旧为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政和新制
武显大夫(旧为左藏库/东西作场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937-0259b.png
武节大夫(旧为庄宅六/宅文思使)政和新制
武略大夫(旧为内园洛苑/如京崇义使)政和新制
武经大夫(旧为西京/左藏库使)政和新制
武义大夫(旧为西京作坊使东/西染院使礼宾使)政和新制
武翼大夫(旧为供/备库使)
旧横行副使
正侍郎旧在右武大夫之下右武郎旧
在武功大夫之上绍兴始釐正焉
武略大夫(旧为内园洛苑/如京崇义使)政和新制
武经大夫(旧为西京/左藏库使)政和新制
武义大夫(旧为西京作坊使东/西染院使礼宾使)政和新制
武翼大夫(旧为供/备库使)
旧横行副使
正侍郎旧在右武大夫之下右武郎旧
在武功大夫之上绍兴始釐正焉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937-0259c.png
十二阶
正侍郎宣正郎履政郎协忠郎中侍郎政和续增置
中亮郎(旧为客/省副使)政和新制
中卫郎(旧引进/副使)政和新制
翊卫郎亲卫郎政和续增置
拱卫郎政和新制以四方馆使为拱卫大夫而四方馆
旧无副使续置拱卫郎
左武郎(旧为东/閤门使)政和新制
正侍郎宣正郎履政郎协忠郎中侍郎政和续增置
中亮郎(旧为客/省副使)政和新制
中卫郎(旧引进/副使)政和新制
翊卫郎亲卫郎政和续增置
拱卫郎政和新制以四方馆使为拱卫大夫而四方馆
旧无副使续置拱卫郎
左武郎(旧为东/閤门使)政和新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937-0259d.png
右武郎(旧为西/閤门使)政和新制
旧诸司副使八阶
武功郎(旧为皇/城副使)政和新制
武德郎(旧为宫苑使左右骐/骥副使内藏库副使)政和新制
武显郎(旧为左藏库副使东作/坊副使西作坊副使)政和新制
武节郎(旧为庄宅副使六/宅副使文思副使)政和新制
武略郎(旧为内园副使洛苑副/使如京副使崇仪副使)政和新制
武经郎(旧为西京西/藏库副使)政和新制
旧诸司副使八阶
武功郎(旧为皇/城副使)政和新制
武德郎(旧为宫苑使左右骐/骥副使内藏库副使)政和新制
武显郎(旧为左藏库副使东作/坊副使西作坊副使)政和新制
武节郎(旧为庄宅副使六/宅副使文思副使)政和新制
武略郎(旧为内园副使洛苑副/使如京副使崇仪副使)政和新制
武经郎(旧为西京西/藏库副使)政和新制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937-0260a.png
武义郎(旧为西京作坊副使东/西染院副使礼宾副使)政和新制
武翼郎(旧为供备/库副使)政和新制
小使臣十二阶
训武郎旧为内殿承制 修武郎旧为内殿崇班
从义郎旧为东头供奉官 秉义郎旧为西头供奉官
忠训郎旧为左侍禁 忠翊郎旧为右侍禁
成忠郎旧为左班殿直 保义郎旧为右班殿直
承节郎旧为三班奉职 承信郎旧为三班借职
武翼郎(旧为供备/库副使)政和新制
小使臣十二阶
训武郎旧为内殿承制 修武郎旧为内殿崇班
从义郎旧为东头供奉官 秉义郎旧为西头供奉官
忠训郎旧为左侍禁 忠翊郎旧为右侍禁
成忠郎旧为左班殿直 保义郎旧为右班殿直
承节郎旧为三班奉职 承信郎旧为三班借职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937-0260b.png
进武校尉旧为三班差使 进义校尉旧为三班差使
政和新制
太史局
太史令三代各有太史秦有太史令胡毋敬秦汉以来
太史之任兼成周太史冯相保章三职(通/典)汉司马谈父
子相继为太史令迁云文史星历近乎卜祝至宣帝时
修撰之职以他官领之(此语见通典中/书令史官门)于是太史之官
唯知占候而已(已上合史通通/典六典之词)
政和新制
太史局
太史令三代各有太史秦有太史令胡毋敬秦汉以来
太史之任兼成周太史冯相保章三职(通/典)汉司马谈父
子相继为太史令迁云文史星历近乎卜祝至宣帝时
修撰之职以他官领之(此语见通典中/书令史官门)于是太史之官
唯知占候而已(已上合史通通/典六典之词)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937-0260c.png
又史通曰自古太史之职虽有著述为宗而兼掌历
象日月阴阳气数司马迁既没后之续史记者褚先
生刘向冯商扬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务于是太史
之署非复记言之司故张衡单飏王立高堂隆等其
当官见称唯知占候而已
故后汉百官志曰太史令掌天时星历而不及史掌晋
太史令品第七江左以他官兼领
六典注云高莹以侍中陈卓以义兴守吴道欣以殿
象日月阴阳气数司马迁既没后之续史记者褚先
生刘向冯商扬雄之徒并以别职来知史务于是太史
之署非复记言之司故张衡单飏王立高堂隆等其
当官见称唯知占候而已
故后汉百官志曰太史令掌天时星历而不及史掌晋
太史令品第七江左以他官兼领
六典注云高莹以侍中陈卓以义兴守吴道欣以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937-0260d.png
中侍御史兼领
宋齐梁陈同隋秘书省太史曹置令二人炀帝改曹为
监唐因之武德改为太史局龙朔改秘书阁局光宅改
浑天监又曰浑仪监长安复曰太史局景龙曰太史监
景云又为局(六/典)掌察天文稽历数凡日月星辰风云气
色之异率其属而占每季录祥𤯝送门下中书省纪于
起居注岁终上送史馆岁颁历于天下(唐百/官志)○宋朝因
梁曰司天监或以他官兼判又有同判之名以朝官充
宋齐梁陈同隋秘书省太史曹置令二人炀帝改曹为
监唐因之武德改为太史局龙朔改秘书阁局光宅改
浑天监又曰浑仪监长安复曰太史局景龙曰太史监
景云又为局(六/典)掌察天文稽历数凡日月星辰风云气
色之异率其属而占每季录祥𤯝送门下中书省纪于
起居注岁终上送史馆岁颁历于天下(唐百/官志)○宋朝因
梁曰司天监或以他官兼判又有同判之名以朝官充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937-0261a.png
两朝国史志云监及少监阙则置判监事二人以五
官正以上充与分纪同
掌察天文祥异钟鼓刻漏稽定历数供诸坛祭祀神位
版画日(两朝/志)元丰官制行改为太史局有令有判局有
同判局选五官正以上业优考深者二人为判及同判
掌占天文及风云气候凡祥异之事自具所占以闻岁
一颁历则造进御览祭祀婚冠丧葬则择所用日政和
因仍无所改其别局有天文院钟鼓院测验浑仪刻漏
官正以上充与分纪同
掌察天文祥异钟鼓刻漏稽定历数供诸坛祭祀神位
版画日(两朝/志)元丰官制行改为太史局有令有判局有
同判局选五官正以上业优考深者二人为判及同判
掌占天文及风云气候凡祥异之事自具所占以闻岁
一颁历则造进御览祭祀婚冠丧葬则择所用日政和
因仍无所改其别局有天文院钟鼓院测验浑仪刻漏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937-0261b.png
所印历所皆主占验历法(续会/要)
太史正国初司天监无正元丰官制行太史局置正太
史令总一局之事而正与丞为之贰
五官正唐乾元三年置春官夏官中官秋官冬官正各
一人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唐职/官志)宋朝设五官
正至道中诏五官正磨勘至殿中丞止以后只加检
校官元丰无改所掌与唐同
太史丞汉太史有丞一人秩二百石魏晋宋齐皆同(六/典)
太史正国初司天监无正元丰官制行太史局置正太
史令总一局之事而正与丞为之贰
五官正唐乾元三年置春官夏官中官秋官冬官正各
一人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唐职/官志)宋朝设五官
正至道中诏五官正磨勘至殿中丞止以后只加检
校官元丰无改所掌与唐同
太史丞汉太史有丞一人秩二百石魏晋宋齐皆同(六/典)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937-0261c.png
(注/)隋置二人炀帝减一人唐初不置久视改浑仪监
始置丞二人长安省景龙复置(六/典)宋初司天监有丞
元丰官制行置太史局丞(续会/要)太史令总一局之事
而丞为之贰
太史局直长宋初司天监无直长元丰改太史局有直
长自直长至今十年一迁(续会/要)元祐官品直长从八
品
灵台郎后汉太史下别有灵台丞掌灵台(云云/)掌候日
始置丞二人长安省景龙复置(六/典)宋初司天监有丞
元丰官制行置太史局丞(续会/要)太史令总一局之事
而丞为之贰
太史局直长宋初司天监无直长元丰改太史局有直
长自直长至今十年一迁(续会/要)元祐官品直长从八
品
灵台郎后汉太史下别有灵台丞掌灵台(云云/)掌候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937-0261d.png
月星辰(后汉百/官志)魏太史有灵台丞主候望郎隋有天
文博士唐初因之长安二年改为灵台郎乾元元年
改五官之名(六/典)宋初司天监有灵台郎庆历诏十年
迁元丰虽改太史局有灵台之名如故惟试中乃迁
(会/要)
保章正周礼春官太史属有保章氏秦汉以来无其职
后周春官府置太史其属有保章上士中士即其任
也至隋置历博士唐长安四年改历博士为保章正
文博士唐初因之长安二年改为灵台郎乾元元年
改五官之名(六/典)宋初司天监有灵台郎庆历诏十年
迁元丰虽改太史局有灵台之名如故惟试中乃迁
(会/要)
保章正周礼春官太史属有保章氏秦汉以来无其职
后周春官府置太史其属有保章上士中士即其任
也至隋置历博士唐长安四年改历博士为保章正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937-0262a.png
掌教历生乾元元年加五官之名(六/典)宋初司天监有
保章正庆历五年诏保章十年一迁官元丰改太史
局而保章正如故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五年一
迁官(会/要)
挈壶正周制夏官有挈壶氏秋官有司寤氏春官鸡人
氏凡三职咸掌其事自汉以后太史掌之唐长安四
年始置挈壶正掌知刻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
中星昏明之候乾元元年加五官之名(六/典)宋初司天
保章正庆历五年诏保章十年一迁官元丰改太史
局而保章正如故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五年一
迁官(会/要)
挈壶正周制夏官有挈壶氏秋官有司寤氏春官鸡人
氏凡三职咸掌其事自汉以后太史掌之唐长安四
年始置挈壶正掌知刻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
中星昏明之候乾元元年加五官之名(六/典)宋初司天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937-0262b.png
监有挈壶正元丰改太史局而挈壶正如故太史局
官有五年一迁者十年一迁者有试中而迁者惟挈
壶正无迁法(会/要)
医官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旧为军/器库使)保和大夫(旧为西/绫锦使)
保安大夫(旧为𣙜/易使)翰林良医(旧为翰林/医官使)和安成安成
和成全郎(旧为军器/库副使)保和郎(旧为西绫/锦副使)保安郎(旧为/𣙜易)
(副/使)翰林医正(旧为翰林/医官副使)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
官有五年一迁者十年一迁者有试中而迁者惟挈
壶正无迁法(会/要)
医官
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大夫(旧为军/器库使)保和大夫(旧为西/绫锦使)
保安大夫(旧为𣙜/易使)翰林良医(旧为翰林/医官使)和安成安成
和成全郎(旧为军器/库副使)保和郎(旧为西绫/锦副使)保安郎(旧为/𣙜易)
(副/使)翰林医正(旧为翰林/医官副使)翰林医官翰林医效翰林医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937-0262c.png
痊翰林医愈翰林医證翰林医诊翰林医候翰林医
学
旧诸司使副有医官使及副使盖自太医丞直院转医
官副使叙迁年格一同武官但为东班使额耳
谓自法酒库以上至皇城使
政和初既易武阶而医官之名亦遂焉凡十有四阶立
和安大夫视𣙜易使以上翰林良医视医官使其和安
郎以下视东副使若医官副使则以翰林医正易之
学
旧诸司使副有医官使及副使盖自太医丞直院转医
官副使叙迁年格一同武官但为东班使额耳
谓自法酒库以上至皇城使
政和初既易武阶而医官之名亦遂焉凡十有四阶立
和安大夫视𣙜易使以上翰林良医视医官使其和安
郎以下视东副使若医官副使则以翰林医正易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937-0262d.png
官制旧典云此名皆大臣所撰无所稽据传白登高
能赋可以为大夫今乃以杂流为之可见当时大臣
之不学也
旧额和安大夫至良医二十员绍兴二年五员和安郎
至医官元额三十员绍兴二年四员医效元额七员绍
兴二员医痊元十今一员医愈至祗候大方脉元额百
五十员绍兴十五员而已(中兴/会要)
后妃(内官命/妇附)
能赋可以为大夫今乃以杂流为之可见当时大臣
之不学也
旧额和安大夫至良医二十员绍兴二年五员和安郎
至医官元额三十员绍兴二年四员医效元额七员绍
兴二员医痊元十今一员医愈至祗候大方脉元额百
五十员绍兴十五员而已(中兴/会要)
后妃(内官命/妇附)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937-0263a.png
帝喾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
其一明者为正妃馀三小者为次妃
帝尧因焉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谓之夫人
离骚所歌湘夫人舜妃也
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
春秋说云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
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
周人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九二十七为八十一人合百
其一明者为正妃馀三小者为次妃
帝尧因焉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谓之夫人
离骚所歌湘夫人舜妃也
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
春秋说云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
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
周人法帝喾立正妃又三九二十七为八十一人合百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937-0263b.png
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嫔也世妇也女御也五者
相三以定尊卑焉(以上郑/玄所云)○故礼曰古者天子后立六
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
内治
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
听天下之外治(并通/典)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帝祖母称太皇太后
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
相三以定尊卑焉(以上郑/玄所云)○故礼曰古者天子后立六
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
内治
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
听天下之外治(并通/典)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帝祖母称太皇太后
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937-0263c.png
使少使婕妤(武帝加/置婕妤)娙娥(武帝/加置)容华充衣(武帝/加置)昭仪(元/帝)
(加/置)五官顺常舞涓共和娱虚宝林良使夜者上家人子
中家人子(前汉外/戚传)
后汉皇后纪论曰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三夫人坐论
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
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
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闺房肃雍险谒不行者也光武悉阙此号唯皇后如旧
(加/置)五官顺常舞涓共和娱虚宝林良使夜者上家人子
中家人子(前汉外/戚传)
后汉皇后纪论曰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三夫人坐论
妇礼九嫔掌教四德世妇主知丧祭宾客女御序于王
之燕寝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记功书过居有
保阿之训动有环佩之响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闺房肃雍险谒不行者也光武悉阙此号唯皇后如旧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937-0263d.png
有贵人(贵人金/印紫绶)○美人宫采女皆无禄秩四时赏赐而
已
汉法常因八月算民遣中大夫与掖廷丞及相工于
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
色端丽载还后宫择视可否(分/纪)
魏武帝因西汉置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文帝增置
贵嫔一人(并位次/皇后)淑媛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又增淑妃
昭华修仪似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唐后妃传唐自
已
汉法常因八月算民遣中大夫与掖廷丞及相工于
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
色端丽载还后宫择视可否(分/纪)
魏武帝因西汉置夫人昭仪婕妤容华美人文帝增置
贵嫔一人(并位次/皇后)淑媛修容顺成良人明帝又增淑妃
昭华修仪似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唐后妃传唐自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937-0264a.png
隋制皇后之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为夫人昭仪
昭容昭媛脩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婕妤
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
人其馀六尚诸司分典乘舆服御元宗以后下复有四
妃非是乃置惠丽华三妃以代三夫人又置六仪四美
人七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参合前号大抵踵
周官相损益云(分/纪)宋朝沿唐制置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此古之所谓四妃佑皇后论妇礼于内者也秩视三公
昭容昭媛脩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婕妤
九人美人九人才人九人宝林二十七人御女二十七
人其馀六尚诸司分典乘舆服御元宗以后下复有四
妃非是乃置惠丽华三妃以代三夫人又置六仪四美
人七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参合前号大抵踵
周官相损益云(分/纪)宋朝沿唐制置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此古之所谓四妃佑皇后论妇礼于内者也秩视三公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937-0264b.png
恩同宰相累朝多阙元丰才有二员政和后册妃至六
七人次有九嫔秩视六卿次有婉容婕妤恩比侍从宫
女有贵人才人美人郡君皆有閤分恩各有差而以时
御于帝所若受帝祉生男则迁两等生女则迁一等遇
覃恩方槩进一官故于叙迁甚艰祖宗惜名位虽于内
宠未尝用私恩(官制/旧典)
又云至和嘉祐间嫔御久不得迁屡有干请上答以
无典故又上笑答汝不信试与降旨政府遂执奏无
七人次有九嫔秩视六卿次有婉容婕妤恩比侍从宫
女有贵人才人美人郡君皆有閤分恩各有差而以时
御于帝所若受帝祉生男则迁两等生女则迁一等遇
覃恩方槩进一官故于叙迁甚艰祖宗惜名位虽于内
宠未尝用私恩(官制/旧典)
又云至和嘉祐间嫔御久不得迁屡有干请上答以
无典故又上笑答汝不信试与降旨政府遂执奏无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937-0264c.png
法或有只请御笔进官者上取彩笺戏书云某官某
氏特转某官至给奉时各出御书请增禄有司不敢
遵用退复诉于上前上笑以遣之咸服仁宗之圣断
其禁中执事六次者封郡国夫人其逮事两朝若乳
保至尊则进封四加国号保圣焉
明道初以仁宗母顺容李氏为宸妃宸妃之号惟此一
见焉乾兴末初仁宗即位尊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元丰
末哲宗即位尊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太妃之号前后再
氏特转某官至给奉时各出御书请增禄有司不敢
遵用退复诉于上前上笑以遣之咸服仁宗之圣断
其禁中执事六次者封郡国夫人其逮事两朝若乳
保至尊则进封四加国号保圣焉
明道初以仁宗母顺容李氏为宸妃宸妃之号惟此一
见焉乾兴末初仁宗即位尊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元丰
末哲宗即位尊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太妃之号前后再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937-0264d.png
见焉(职/略)
外命妇
三代之制诸侯之妇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
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邦君之妻君称
曰夫人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
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自世妇以
下自称曰婢子(婢之言/卑也)凡妇人无爵从夫爵坐以夫之
齿至秦汉始有封君之号公主及邑司之制元寿七年
外命妇
三代之制诸侯之妇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
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邦君之妻君称
曰夫人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
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自世妇以
下自称曰婢子(婢之言/卑也)凡妇人无爵从夫爵坐以夫之
齿至秦汉始有封君之号公主及邑司之制元寿七年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937-0265a.png
始令列侯太夫人夫人无得擅徵捕唐外命妇制
皇后妃嫔及太子良娣以下为内命妇公主及王妃
以下为外命妇
诸王母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
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
君散官同职若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乡君其母邑号
皆加太字视夫子之品(通/典) 宋朝旧制外命妇有国夫
人郡夫人郡君县君之号初以为此特沿五代之制且
皇后妃嫔及太子良娣以下为内命妇公主及王妃
以下为外命妇
诸王母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国公母妻为国夫人三品
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
君散官同职若勋官四品有封母妻为乡君其母邑号
皆加太字视夫子之品(通/典) 宋朝旧制外命妇有国夫
人郡夫人郡君县君之号初以为此特沿五代之制且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937-0265b.png
非妇道也乃别造新名以命之
政和二年盖古者妻随其夫之爵国家承袭五代或
有未革今命妇犹列郡县以称君盖非妇道又等级
既少轻重不伦可改依下项武臣准此事见诏旨
执政以上封夫人
太师太傅太保左丞相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正枢
密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国夫人知枢密院事参知政
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特进太
政和二年盖古者妻随其夫之爵国家承袭五代或
有未革今命妇犹列郡县以称君盖非妇道又等级
既少轻重不伦可改依下项武臣准此事见诏旨
执政以上封夫人
太师太傅太保左丞相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正枢
密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国夫人知枢密院事参知政
事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特进太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937-0265c.png
尉太子太师太傅太保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少
傅少保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左右金吾卫
上将军左右卫上将军节度使封郡夫人
尚书以上封淑人
御史大夫观文殿大学士资政保和殿大学士六曹
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
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
侍郎以上封硕人
傅少保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左右金吾卫
上将军左右卫上将军节度使封郡夫人
尚书以上封淑人
御史大夫观文殿大学士资政保和殿大学士六曹
尚书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
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
侍郎以上封硕人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937-0265d.png
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御史中丞开封府尹六
曹侍郎枢密直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
閤直学士宣奉正奉正议通奉通议大夫左右骁卫
以下诸卫上将军殿前都指挥使承宣使太中大夫
观察使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带遥郡团练使以
上政和殿中监大司成
太中大夫以上封令人
太子宾客詹事给事中中书舍人殿前副都指挥使
曹侍郎枢密直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
閤直学士宣奉正奉正议通奉通议大夫左右骁卫
以下诸卫上将军殿前都指挥使承宣使太中大夫
观察使入内内侍省内侍省都知带遥郡团练使以
上政和殿中监大司成
太中大夫以上封令人
太子宾客詹事给事中中书舍人殿前副都指挥使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937-0266a.png
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枢密都承旨保和殿待
制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待制太常宗正
卿秘书监中大夫七寺卿中奉中散大夫防禦团练
使左右金吾以下诸卫大将军入内内侍省内侍省
副都知押班带遥郡团练使以上政和大司乐殿中
少监
中散大夫以上封恭人
通侍大夫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
制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待制太常宗正
卿秘书监中大夫七寺卿中奉中散大夫防禦团练
使左右金吾以下诸卫大将军入内内侍省内侍省
副都知押班带遥郡团练使以上政和大司乐殿中
少监
中散大夫以上封恭人
通侍大夫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937-0266b.png
使副都指挥使国子祭酒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
正侍宣正履正叶忠忠侍中亮大夫太子左右庶子
中卫翊卫亲卫拱卫左武右武大夫诸州刺史驸马
都尉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朝议奉直大夫入内内
侍省内侍省都知武功至武翼大夫带遥郡团练使
以上宣政使政和典乐
朝奉大夫以上并封宜人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尚书左右司郎中右文
正侍宣正履正叶忠忠侍中亮大夫太子左右庶子
中卫翊卫亲卫拱卫左武右武大夫诸州刺史驸马
都尉集英殿修撰七寺少卿朝议奉直大夫入内内
侍省内侍省都知武功至武翼大夫带遥郡团练使
以上宣政使政和典乐
朝奉大夫以上并封宜人
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尚书左右司郎中右文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937-0266c.png
殿修撰国子司业少府将作军器监都水使者太子
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内侍省副都知押班
枢密承旨枢密副都承旨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
尚书左右司员外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秘阁修
撰开封少尹尚书六曹郎中开封府判官推官直龙
图阁朝请朝散朝奉大夫管客省四方馆阁门公事
武功至武翼大夫带遥郡刺史武功至武翼大夫政
和辟雍司业知引进司公事
少詹事左右谕德入内内侍省内侍省副都知押班
枢密承旨枢密副都承旨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
尚书左右司员外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秘阁修
撰开封少尹尚书六曹郎中开封府判官推官直龙
图阁朝请朝散朝奉大夫管客省四方馆阁门公事
武功至武翼大夫带遥郡刺史武功至武翼大夫政
和辟雍司业知引进司公事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937-0266d.png
朝奉郎以上封安人
直天章閤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正言符宝郎内符
宝郎正侍宣正履正叶忠中侍中亮中卫翊卫亲卫
拱卫左武右武郎枢密副承旨尚书六曹员外郎同
管客省四方馆阁门公事枢密院诸房副承旨直宝
文阁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朝请朝散朝奉郎少府将
作军器少监监察御史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平和保
安大夫诸卫将军著作郎武功至武翼郎政和签书
直天章閤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正言符宝郎内符
宝郎正侍宣正履正叶忠中侍中亮中卫翊卫亲卫
拱卫左武右武郎枢密副承旨尚书六曹员外郎同
管客省四方馆阁门公事枢密院诸房副承旨直宝
文阁开封府司录参军事朝请朝散朝奉郎少府将
作军器少监监察御史和安成和成安成全平和保
安大夫诸卫将军著作郎武功至武翼郎政和签书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937-0267a.png
引进司公事殿中丞
通直郎以上封孺人
直显谟徽猷敷文閤承议郎翰林良医和安至保安
郎翰林医官直秘閤左右郎将奉议郎太常宗正秘
书丞大理正太史局令判太医局閤门舍人宣赞舍
人翰林医效医痊太子左右卫司禦清道监门率府
率七寺丞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子监丞诸王宫大小
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敦武郎通直郎修
通直郎以上封孺人
直显谟徽猷敷文閤承议郎翰林良医和安至保安
郎翰林医官直秘閤左右郎将奉议郎太常宗正秘
书丞大理正太史局令判太医局閤门舍人宣赞舍
人翰林医效医痊太子左右卫司禦清道监门率府
率七寺丞秘书郎著作佐郎国子监丞诸王宫大小
学教授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敦武郎通直郎修
群书考索 后集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937-0267b.png
武郎政和直翰林医官局太医丞太常博士秘书省
主簿辟雍丞
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
主簿辟雍丞
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