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936-08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卷六十六   宋 章如愚 撰
  地理门
   水利类
禹分渠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灾之羡溢害中国
尤甚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至底柱及孟
津雒汭至于大伾于是禹以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
以行平地数为败乃酾(分也/)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936-0867b.png
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九
川既疏九泽既陂诸夏乂安功施于三代(前汉志/)
周沟洫之法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注曰小
司徒为经之立其五沟五涂之界其制似井之字因取
名焉九夫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此制小司
徒经之匠人为之沟洫相包乃成邑邱之属相连比以
出田税沟洫为除水害 四井为邑方二里四邑为邱
方四里四邱为甸甸之言乘也甸方八里旁加一里则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936-0867c.png
方十里为一成积其百井九百夫其中六十四井五百
七十六夫出田税三十六井三百二十四夫治洫 四
甸为县方二十四里四县为都方四十里四都方八十
里旁加十里乃得方百里为一同也积万井九万夫其
四千九十六井三万六千八百六十四夫出田税二千
三百四井二万七百三十六夫治洫三千六百井三万
二千四百夫治浍井田之法备于一同 遂人凡治野
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936-0867d.png
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
于畿注曰十夫二邻之田百夫一酂之田千夫二鄙之
田万夫四县之田 遂沟洫浍皆所以通水于川也遂
广深各二尺沟倍之洫倍沟浍广二寻深二仞径畛涂
道路皆所以通车徒于国都也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
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万夫者方三十三
里少半里九而方一同以南亩图之则遂从沟横洫从
浍横九浍而川周其外焉 贾正义曰郑知遂浍沟洫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936-0868a.png
然者此虽沟洫法与井田异制其遂沟洫广深亦与井
田沟洫广深同故郑还约匠人之法而言之也郑知径
容牛马之等义如此者此从川上有路而差之凡道皆
三涂川上之涂则容三轨道容二轨轨皆八尺其畛宜
差小可容大车一轨轨广六尺自然径容牛马及人之
步而不容车轨也 贾正义曰万夫者方三十三里少
半里此解经万夫有浍之义千夫万步万步有三十三
里百步百步是少半里以九浍揔而言之则万夫矣又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936-0868b.png
十洫于南畔为横浍则于四畔为大川此川亦人造虽
无丈尺之数盖亦倍浍此川与匠人浍水所注川者异
故百里之间一川谓大川也 遂从沟横洫从浍横九
浍而川周其外遂入沟沟入洫洫入浍浍注川周世井
田之法实公行于天下内外远近其沟洫固无异制则
遂人匠人所掌其制一也说者言遂人十夫有沟而为
沟洫之法匠人言九夫为井井间有沟则为井田之法
误矣遂从沟横遂水注沟地势当如此说者谓遂人其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936-0868c.png
遂从匠人其遂横则亦误矣 小司徒九夫为井田可
知匠人亦九夫为井井间有沟自井地言之也遂人十
夫有沟兼沟涂言之也然遂人百夫有洫而匠人十里
为成成间有洫则九百夫之地遂人千夫有浍而匠人
百里为同同间有浍则九千夫之地其不同何耶成间
有洫非一成之地包以一洫而已谓其间有洫也同间
有浍非一同之地包以一浍而已谓其间有浍也成与
同地之广者也洫与浍沟之大者也于成举洫以同举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936-0868d.png
浍亦其大略云尔遂入沟沟入洫洫入浍浍入川周世
井田之法实公行于天下内外远近其沟洫固不异制
则遂人匠人之所掌也其制一也 井田之法自说沟
洫者不通故曰采地之制用井田乡遂公邑用沟洫纷
纷异议于是始失而不知周时皆用井田凡曰田者皆
用彻法孟子曰乡田同井则是乡皆同井谓乡遂用沟
洫非也哀公问年饥用不足有若告以盍彻则是邦国
亦用彻法后世拘九夫为井以为造都鄙之说则是井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936-0869a.png
田之法独都鄙为然故云乡遂公邑用沟洫之法不知
周礼书皆通率而言所谓互见者固不一也(陈采邑有/)
(赋而旡贡邦国有贡而无赋周官太宰之职九赋有甸/)
(稍县都而九贡云邦国之用是也/) 匠人为沟洫耜广
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古犬反/)
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专达于川各载其名
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方十里为成
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 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936-0869b.png
寻深二仞谓之浍注曰此畿内采地之制九夫为井井
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采地制井田异于乡遂及
公邑三夫为屋屋具也一井之中三屋九夫三三相具
以出赋税共治沟也方十里为成成中容一甸甸方八
里出田税缘边一里治洫方百里为同同中容四都六
十四成方八十里出田税缘边十里治浍 以匠人考
之井间有沟成间有洫同间有浍兹不易之制也一说
谓方里之内二沟十里之外九洫百里之内九浍一说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936-0869c.png
谓一同之地直达而为遂者九万相沟而为沟者九千
洫而为洫以百计之九矣浍而为浍以千计之九矣匠
人之制岂其然乎 凡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
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 凡沟逆地阞(音勒谓脉理也/)
谓之不行水属(读为注/)不理孙(音逊顺也/)谓之不行(谓/)
(决溢也/) 梢沟三十里而广倍(注云谓不垦地之沟也/)
(郑司农云谓水漱齧之沟故三十里而广倍梢音萧/)
凡行奠(音亭/)水磬折以参伍(水行欲纡曲也/) 凡沟必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936-0869d.png
因水势防必因地势善沟者水漱之善防者水淫之(漱/)
(犹齧也郑司农云淫谓水淤泥土留著助之为厚/) 凡
为防广与崇方(等也/)其杀(色界切薄其上也/)参分去一
大防外杀(又薄其上厚其下/) 凡任索约(缩也/)大汲(引/)
(也/)其板谓之无任(筑防若墙者以绳缩其板大引之言/)
(板桡也板桡筑之则鼓土不坚矣/)
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泽之地种谷也/)以潴蓄水以防止
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936-0870a.png
芟作田(偃潴者蓄流水之陂也防潴旁堤也荡谓以沟/)
(行水也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㽟音劣也非一/)
(道以去水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
(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
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国稼者春令为阱擭沟
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擭
成周揔论天下之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故古者或东
其亩或南其亩亩之所向沟渎随之则东南其亩者亦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936-0870b.png
其大致如此而已不必尽然郑氏曰以南亩图之遂从
沟横洫从浍横凡浍而川周其外然川之所流当适地
所非于万夫之外必有大川围而匝焉颖达疏诗谓郑
氏所言特设法耳其说是也沟洫之于田野可决而决
则无水溢之害可塞而塞则无乾旱之患荀卿曰修堤
防通沟洫之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则沟洫岂特通水
而已哉稻人掌稼下地以潴蓄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
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此又下地之制与遂人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936-0870c.png
匠人异也考工记所谓水属者属沟洫也所谓稍沟者
沟末也自沟末言之谓之稍沟自田端言之谓之田首
沟远而不倍不足以容水水行不磬折不足以杀其势
观易坎为弓轮而河亦百里一曲一曲一直则沟洫之
制磬折可知矣先王之时通九川陂九泽沟洫脉络布
于天下则无适而非利也及井田废而阡陌作于是史
起引漳以富河内郑国凿泾以注关中李冰壅江以灌
蜀地番系引汾以溉蒲阪以至白公之于渭郡信臣之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936-0870d.png
于南阳马臻之于镜湖张闿之于新丰塘刘义欣之于
芍陂钳卢李袭称之于雷陂史臣书之以为异绩之特
名主于不足耳 遂沟洫浍川虽不同皆谓之沟司险
曰五沟也沟径畛涂道路虽不同皆谓之涂司险曰五
涂是也
楚吴蜀水利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
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
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沟三江五湖于齐则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936-0871a.png
通淄济之间于蜀则蜀守李冰凿离𡺾(音堆岸也/)避沫
水之害(沫水出蜀西南徼外东南入江穿二江成都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馀则用溉百姓飨其利
魏水利魏襄王使西门豹为邺令史起进曰魏氏之行
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西门
豹为邺令不知用于是以起为邺令遂引漳水溉邺以
富魏之河内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
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936-0871b.png
秦凿溉田渠其后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疲之无令东伐
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仲山西抵瓠口为
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
杀国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
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馀顷收
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命曰郑国渠
汉文帝水利汉文帝以文翁为蜀郡太守穿煎㳛口溉
灌繁田千七百顷人获其饶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936-0871c.png
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武帝水利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
淮泗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 元光中
大司农郑当时言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
百馀里渠下民田万馀顷又可得以溉田益肥关中之
地得谷天子以为然令齐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
穿漕渠三岁而通渠下民颇得以溉田矣 河东守番
系请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阪下度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936-0871d.png
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
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天子以为然发卒数
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
之河东渠田废与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如淳曰时越/)
(人有徙者以田与之其租税入少府也师古曰稍渐也/)
(其入未多故谓之稍也/) 严罴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
重泉以东万顷故恶地诚得水可令亩十石于是为发
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颜下岸善崩乃凿井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936-0872a.png
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
颜东至山岭十馀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穿渠得龙骨
故名曰龙首渠作之十馀岁渠颇通犹未得其饶 是
时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
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诸水汝南九江引淮东
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馀顷佗
小渠陂山通道不可胜言 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
百三十六岁而倪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936-0872b.png
溉郑国傍高仰之田帝曰农天下之本也泉流灌寖所
以育五谷也左右内史地名山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
利故为通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今内史稻田租挈
重不与郡同其议减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徭行水勿
使失时 后十六岁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
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
馀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
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936-0872c.png
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
此两渠饶也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岁因以数不
登而梁楚之地尤甚上既封禅巡祭山川其明年乾封
少雨上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自临
决河湛白马玉壁上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于
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防而道河北行二渠复
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武帝塞瓠子筑宫其
上名曰宣防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非也自战国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936-0872d.png
以来地理家所载禹迹多失其真孟子禹疏九河瀹济
漯而注之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按禹贡扬州沿
于江海达于淮泗是禹之时淮泗无达江之道也及吴
王夫差掘沟通水以与晋会于黄池然后江始有通淮
之道而孟子之说是误认吴王所掘之沟以为禹之
旧江矣司马迁河渠书载禹导河疏二渠按禹贡导河
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
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936-0873a.png
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是河自龙门而发以至于大陆
者皆为一流初非有二渠也自齐桓公填九河之八流
以自广惟以徒骇一河通流至秦之时河决魏郡然后
始有二流而子长之论是误认秦时所决之渠以为禹
之旧河矣地理之说最为近古者莫如孟子史记然且
误认后世之迹以为禹之旧功则夫地理家之所载益
可疑也
宣帝水利宣帝地节中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936-0873b.png
势皆斜直(当也/)贝邱县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
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
元帝水利元帝建昭中邵信臣为南阳太守于穰县理
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
泽中有钳卢小池因以为名用广溉灌岁增多至二万
顷人得其利及后汉杜诗为太守复修其业时歌之曰
前有邵父后有杜母
西汉揔论汉治河凡五策堤防以塞水穿渠以分水或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936-0873c.png
欲复九河(韩收/)或欲决河注湖中(齐人延年/)或言不与
水争地汉用二策一堤防一穿渠按本志孝文时河决
酸枣武帝时河决瓠子成帝时河决馆陶后决平原皆
筑塞之则汉治河之策大抵出于堤防耳平当曰经无
堤防筑塞之文贾逊以增堤为下策张戎以堤塞于平
地犹筑垣而居水观此则专用人力以堤防非至计也
按本志武帝塞瓠子河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潘系
以穿渠引河宣帝时郭昌更穿直河是将以分杀水势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936-0873d.png
也是时冯逡则请开屯氏河孙禁则请开马笃河平当
奏言则欲求能浚川疏河者贾逊中策亦不过多穿漕
渠以分水势是治河之策宜无以易此也若复九河之
说决河注湖中之说皆不可行所可行者独不与水争
地之说耳
后汉章帝水利后汉章帝建初中王景为庐江太守郡
部安丰县有楚孙叔敖所起芍陂先是荒废景重修之
境内丰给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936-0874a.png
顺帝水利顺帝永和五年马臻为会稽太守始立镜湖
筑塘周回三百十里灌田九十馀顷至今人获其利
东晋水利东晋张闿为晋陵内史时所部四县并以旱
失田闿乃立曲河新丰塘溉田八百馀顷每岁丰稔葛
洪为其颂乃徵入拜大司农
宋水利宋文帝元嘉七年刘义欣为荆河刺史治寿阳
于时土境荒毁百姓离散义欣网维补缉随宜经理芍
陂良田万顷堤堰久坏秋夏常苦旱义欣遣咨议参军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936-0874b.png
殷肃循行修理有旧漕引淠水入陂伐木开榛水得通
径由是遂丰稔
后魏水利后魏刁雍为薄骨律镇将至镇上表曰富平
西三十里有艾山南北二十六里东西四十五里凿以
通河似禹旧迹其两岸作溉田大渠广十馀步山南引
水入北渠中计昔时高于河水不过一丈河水激急沙
土漂流今日此渠高于河水二丈三尺又河水侵射往
往崩颓渠既高悬水不得上虽复诸处按旧引水水亦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936-0874c.png
难求今艾山北中有洲渚水分为二西河小狭水广百
四十步臣今请入来年正月于河西高渠之北八里分
河之下五里平凿渠广十五步深五尺筑其两岸令高
一丈北行四十里还入古之高渠即修高渠而北复八
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计用四千人四十日功渠
得成就所欲凿新渠口河下五尺水不得入今求从小
河东南岸斜断到西北岸计长二百七十步广十步高
二尺绝断小河二十日功既得成毕合计用功六十日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936-0874d.png
小河之水尽入新渠水则充足溉官私田四万馀顷旬
日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从之公私获其
利 裴延俊为幽州刺史范阳郡有旧沈渠径五十里
渔阳燕郡有故戾诸堰广袤三十里皆废毁多时莫能
修复水旱不调人多饥馁延俊自度水形营造未几而
就溉田万馀顷为利十倍
唐太宗水利贞观十八年李袭称为扬州大都府长史
乃引雷陂水又筑句城塘以溉田八百馀顷百姓获其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936-0875a.png
利徵拜太府卿人至今赖之
高宗水利永徽六年雍州长史长孙祥奏言往日郑白
渠溉田四万馀顷今为富商大贾竞造碾硙堰遏漕水
渠流梗涩渠一万许顷请修营此渠以便百姓至于咸
卤亦堪为水田高宗曰疏导渠流使通灌溉济汲炎旱
应大利益太尉无忌对曰白渠水带淤泥灌田益其肥
美又渠水发源本高向下枝分极众若使流入同州则
水饶足比为碾硙用水泄渠水随入滑加以壅遏耗竭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936-0875b.png
所以得利遂少于是遣祥等分检渠上碾硙皆毁之至
大历中水田才得六千二百馀顷
宪宗水利唐韦丹江西堤丹为江南西道观察使筑堤
捍江长十二里窦以疏涨凡为陂塘五百九十八所灌
田万二千顷(宣帝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
(宰相语曰元和时治民孰第一周墀对曰守江西韦丹/)
(有大功德被八州没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刻功/)
穆宗水利长庆初朗州刺史温造开后乡渠百里溉田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936-0875c.png
二千顷号右史渠后迁节度河阳复怀州古秦渠枋口
枢以溉田源河内温武陵四县田五千顷
宋朝水利至道元年度支判官梁鼎陈尧叟言乞与南
阳陈颍寿春沛郡襄阳水田复邵信臣邓艾之制诏何
亮等经度之鼎等又言自唐季以来农政多废民率弃
本不务力田是以廪庾无馀粮土地无遗利臣讨论典
故备得端倪自陈许定邓颍蔡宿亳至于寿春用水利
垦田先贤陈迹具在坊埭废毁遂成污莱傥开辟以为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936-0875d.png
公田灌溉以通水利发江淮下军散卒给官钱市牛及
耕具增筑防堰每千人人给牛一治田五万亩亩三斛
岁可得十五万斛凡七州之间置二十七屯岁可得三
百万斛因而益之不知其极矣行之二三年可以致仓
廪充实省江淮漕运闲田益垦民益饶足仍慎选官吏
兼督其事又引汉邵信臣晋杜预邓艾等遗迹且言水
田之制由人力人力苟修则地利可尽帝览奏嘉之诏
皇甫迁何亮等按视经度明年迁等言先至郑渠相视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936-0876a.png
旧迹按史记郑渠元引泾水注洛三百馀里溉田四万
顷收皆亩一钟白渠引泾水注渭中袤二百馀里溉田
四千五百顷两处共四万四千五百顷今之存者不及
二千顷乃二十二分之一分也询其所由皆云职守之
人改修渠堰坼坏旧坊故灌溉之功绝不及古望今增
筑堰埭(云云/)又邓陈许颍等七郡官私闲田共二十二
万馀顷并是汉魏以来召信臣杜诗杜预任峻司马宣
王邓艾等垦辟之地欲望于旧坊未坏可以疏引水利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936-0876b.png
处先耕二万馀顷渐兴置之诏从其请令自邓州始募
民耕垦免其税 嘉祐五年三司使包拯言京西多闲
田而唐州治四县其田之入草莽者十八九虽简其赋
役而民多流亡不能以还业知州赵宽兴复召信臣渠
并境内之陂堰下溉民田数万顷荒瘠之地变为沃壤
今非独流民自归又有淮湖之民至者万馀户请留再
任从之 治平四年京西南路安抚使郭中锡言知唐
州高赋在任兴建水利垦辟荒田民获安业诏赋再任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0936-0876c.png
如更能兴置水利开广闲田当议升陟
古今水利总论论古今水利之制莫善于周莫不善于
汉夫水利之在天下犹人之血气然一息之不通则四
体非复吾有大而江河川泽微而沟洫亩浍其小大虽
不同而其疏通导达不可使一国之壅阏则一也成周
之尽力于沟洫西汉之用功于河渠不贪小利以害大
谋不急近功以遗远害田亩有灌溉之益川泽旡壅塞
之忧此周礼述沟洫迁史书河渠之利欤且成周匠人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0936-0876d.png
之职方井之地广四尺者谓之沟十里之成广八尺者
谓之洫百里之同广二寻者谓之浍夫自四尺之沟积
而至于二寻之浍一同之间其捐膏腴之地以为沟洫
之制者凡几亩也(礼冬官匠人为沟洫九夫为井井间/)
(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
(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
司徒之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说者论田税之所出则
百井之地出田税者六十有四而三十六井则治洫也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0936-0877a.png
万井之地出田税者四千九十有六井而五千有奇则
治沟与浍也夫自一成之地积而至于一同万夫之众
其捐赋税之入以治沟洫之利者凡几人也(地官小司/)
(徒注/)成周之君岂不爱膏腴之地赋敛之入而弃以为
无用之沟洫哉诚以所弃者小而所利者大所捐于公
上者不能毫发而所以福斯民而泽天下者无穷已也
自经界不明而先王沟洫之制漫无可考以九河之地
犹失其八攴而莫得其迹(东坡辨九河云以汉许鬲之/)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0936-0877b.png
(言考之徒骇最北鬲津最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东出/)
(分为八齐小白塞之为一今河间弓高以东至平原鬲/)
(津往往有其遗处盖其八支并归徒骇也/)则细而沟洫
之属可知矣天下所谓有才之士始出而以私智经营
虽其利泽不博未及古人遍利天下之意不犹愈于后
世与水争地贪尺寸之利而遗无穷之害哉自春秋战
国浚其源西汉道其流而河渠之水利详矣孙叔敖起
芍陂楚受其惠文翁穿㳛口蜀以富饶(史记/)凿漳水于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0936-0877c.png
魏者邺旁有稻粱之咏(魏襄王时史起为邺令曰魏氏/)
(行田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西门/)
(豹为邺令不知用于是引漳水灌田邺以富民歌之曰/)
(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
(稻粱/)导泾水于秦者谷口有禾黍之谣(班固西都赋又/)
(前沟洫志自秦用郑国凿泾水为渠名郑国渠至武帝/)
(中大夫白公复奏穿引泾水一起谷口以沟池阳赐名/)
(曰白渠民歌之曰郑国在前白公在后且灌且溉长我/)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0936-0877d.png
(禾黍云云/)此见于春秋战国之时也自汉以来讲明尤
备内而京师外而列郡又远而边地源流瓜分原隰棋
布历历可见矣严罴穿龙首渠于冯翊之地(注见前/)
宽穿六辅渠于左内史之治(武帝元鼎间倪宽为左内/)
(史奏请穿六辅渠/)白公引泾水于池阳之区(见上/)决渠
降雨荷插成云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岂非京师之利乎
(西都赋/)其他郡县泰山则引汶东海则引钜定汝南九
江则引淮朔方西河酒泉诸郡则皆引河及川谷以溉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0936-0878a.png
(沟洫之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
(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灵轵成国湋渠引诸川汝南/)
(九江引淮东海引钜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溉田各/)
(万馀顷他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胜言也/)陂山通道
在在相望岂非诸郡之利乎轮台以东有渠溉田五千
(桑洪羊奏故轮台以东枝渠黎皆欲国地广饶水草/)
(有溉田五千顷以上温和田益可广通沟渠种五谷/)
鲜水左右亦有桥七十所(赵充国屯田奏云愿留万二/)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0936-0878b.png
(千人屯要害处缮乡亭浚沟渠治湟狭以西道桥七十/)
(所今鲜水左右/)是虽极边之地水道源流无不加意又
岂非边地之利乎西汉之君不计地利之广狭不论费
役之多寡不一劳者不永逸不暂费者不永宁此汉人
得享溉灌之利也然周汉之所以得水利者治之者非
一官领之者非一人得以尽心于沟洫河渠之间是故周
官营沟行水之制则职之匠人俾任浚导之功也匠人
为沟洫凡沟必因水势防必因地势止水蓄水之令则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0936-0878c.png
领之稻人俾专储蓄之利也(地官稻人以储蓄水以防/)
(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夫惟浚
之于其始积之于其终又安有旱涝之患哉汉之京师
则少府揔禁池之事其属则有池监(百官表少府掌山/)
(海陂泽之税其属有上林上池监有都水长丞/)有都水
(见上/)水衡掌林苑之事其属则有水司空(百官表水衡/)
(都尉水司空长丞属焉/)有都水(前百官表/) (常注如淳/)
(曰都水治渠堤水门又按太常少府水衡置有都水长/)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0936-0878d.png
(丞/)三辅以行京师之职太常以领巴陵之渠(并百官表/)
郡国则九江有陂湖官南海则有淮浦官南郡江夏则
有云梦官夫惟既任于其内又分于其外又安有壅阏
之忧哉(地理志九江郡有陂官湖官南海郡中有淮浦/)
(官南郡江夏郡有云梦官/)国朝惠养元元留心水利三
司则有都水监(本朝官制都水监属三司员无常职兴/)
(役则差/)诸路则有提举(淳熙七年臣僚乞委提举常平/)
(筑陂塘修堰门潴水为备/)州有倅贰邑有丞佐(淳熙七/)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0936-0879a.png
(年又臣僚劄子乞委诸路常平司籍定所𨽻郡县公私/)
(陂塘川泽之数专责县丞因民暇日劝率疏导圣旨依/)
(令专督责县丞于农隙日浚治疏导广行储蓄/)而又郡
有守邑有令皆得以行其浚导储蓄之利故修萧何之
故堰则若许景山而废坏之地复蒙大利(真宗朝知/)
(兴元府许景山尝修汉萧何所为故堰顾其属曰酂侯/)
(方定天下乃暇为此以灌农田今吾岂惮一时之劳而/)
(废万世之利于是因其坏堰大修之/)正郑公在前白公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0936-0879b.png
起后之意也(见上/)修召信臣之旧渠则若赵尚宽而荒
瘠之场变为沃壤(仁宗朝有唐州太守赵尚宽者复修/)
(召信臣渠与境内陂堰向为荒瘠之地变为沃壤三司/)
(使包拯上其事上嘉其能命留再任且有旌擢之谕/)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意也(后汉杜诗复修召信臣南/)
(阳渠人歌之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筑海堤以卫田而
民享其利则如范文正(范仲淹监西溪为建白于朝请/)
(筑海堤于通泰海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以文正/)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0936-0879c.png
(为兴化令专掌役事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既成/)
(民享其利兴化以范为姓/)兴水利有功而治累得声则
如刘彝(安定胡先生有治道齐如治兵水利之类尝言/)
(刘彝善治水后累为政皆兴水利/)得人如是则其计可
胜计耶今日闻有论水利之事矣而不蒙其利闻有任
水利之官矣而不行其劳太湖薮陂泽水之所潴而河
渠亩遂水之所泄豪民垦之以获丰殖之资官司仰之
以享租输之久及其日增岁衍而水利之故地皆为创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0936-0879d.png
置之良田曩之仰其水利以耕者今不胜旱溢之害是
固不可以悉举也姑以越之鉴湖言之自汉永和中始
辟其广二百馀里而灌溉之利及于民者为田八千馀
顷及熙宁中盗耕其中者九百顷至近岁又甚矣至取
其田以归之公上此未害也而不知所剩者仅数百亩
而利之所入复未必尽归之官所言者凡数千顷而骎
骎不已则越三郡将受其弊矣倘今日公上不利丝毫
之赋守令不恤豪右之民毋惑于纷纷之议毋付于悠
卷六十六 第 27a 页 WYG0936-0880a.png
悠之事则何患乎利不具害不除而使周汉专其利哉
虽然水利固当举也亦未易轻举也才不辨者不足任
心不尽者不足任苟且顺从者不足任上縻帑库下夺
农田堤防一开水失故道间有指邻国以为壑说禹贡
而行河者益以滋其谬耳不然闽之苕溪入太湖东坡
何托此以讽熙宁兴水利者哉(东坡请谪王安石兴水/)
(利/) 自史起溉邺田郑国凿泾水汉兴文翁穿煎㳛口
郑当时引渭庄熊引洛自是后王景理芍陂马臻筑鉴
卷六十六 第 27b 页 WYG0936-0880b.png
湖至晋初杜预疏荆兖之水宋人引淠魏人引河唐疏
雷陂筑句城皆代天施长地力衣食元元而足公家之
费故三代沟浍之法潜而赴时务功此不可不望也伏
愿我国家颁行古制分命有司每一岁三月举行其政
委之州牧伯于县宰通陂湖通沟洫旱魃作厉则引而
灌之雨害粢盛则决而注之令民自便不禁其时然后
复三老之官以劝耕稼置常平之食以禦灾变上资邦
计下慰民望夫仓廪既足民犯重法则仁义之化可以
卷六十六 第 28a 页 WYG0936-0880c.png
阶渐矣(夏英公文/)
 
 
 
 
 
 
 
卷六十六 第 28b 页 WYG0936-0880d.png
 
 
 
 
 
 
 
 群书考索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