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936-037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卷二十九   宋 章如愚 撰
  礼门
   庙制类
昔者先王感时代谢思亲立庙曰宗庙因新物而荐享
以申孝敬远祖非一不可遍追故亲尽而止唐虞立五
庙其祭尚气先迎牲杀于庭取血告于室以降神然后
奏乐尸入王祼以郁鬯夏后因之殷制七庙周制小宗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936-0371d.png
伯掌建国之神位左宗庙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
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
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则有
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
庙制舜典曰禋于六宗(张髦以为三昭三穆/)商书曰七
世之庙可以观德(郑康成谓惟周七庙且引礼纬云唐/)
(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四庙至子孙而五商五庙/)
(至子孙而六周六庙至子孙而七然则以书考之天子皆/)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936-0372a.png
(七庙非特周也/)礼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
而七郑康成注曰此周制也七者太祖文武与亲庙四
也文武受命其庙亦不毁故为二祧(唐元稹曰三庙不/)
(迁其馀成康已降尽为祧庙故周礼守祧注云先公之/)
(祧附于后稷之庙先王之祧附于文武之庙若以为后/)
(代有功有德者尽为不迁之庙则成康刑措宣王中兴/)
(平王东周之始王岂为不祧之庙耶/)丧服小记曰王者
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936-0372b.png
(韦玄成立四庙为始受命而王者于理或然盖始受/)
(命而王者不必备事七世故立四庙止于高祖而已其/)
(上亲尽不祭可也/)郑氏之说似不为无据王肃难郑康
成云文王受命非常庙之数商之三宗宗其德而存其
庙不以为数荀卿云有天下事七世又云自上而下降
杀以两今天子诸侯并亲庙四而止则君臣无乃不别
乎又祭法云王下祭殇五及五世来孙则下及无亲之
孙而上不及无亲之祖不亦诡哉陈礼书曰父昭子穆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936-0372c.png
而有常数者礼也祖功宗德而无定法者义也周于三
昭三穆之外而有文武之庙鲁于三昭三穆之外而有
鲁公之世室观春秋传称襄王致文武胙于齐侯史记
称显王致文武胙于秦孝公方是时文武固已远矣襄
王显王犹且祀之则其庙不毁可知矣王舜刘歆韩退
之之徒皆谓天子祖功宗德之庙不在七世之列时康
成以周礼守祧有八人丧服小记王者立四庙则谓周
制七庙文武为二祧亲庙四而已是不知周公制礼之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936-0372d.png
时文武尚为近庙其所以宗之之礼特起于后代也果
所以宗之者在七庙内使继世间有丰功盛德不下文
武复在可宗之列则亲庙又益杀乎理必不然马昭难
王肃云礼纬周尊后稷宗文王武王则七庙礼器云周
旅酬六尸一人发爵则周七尸七庙明矣今使文武不
在七数既不同祭又不享尝岂礼也哉白虎通云周以
后稷文武特七庙张融谨按周礼守祧职奄八人自太
祖以下与文武及亲庙用七人姜嫄用一人若除文武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936-0373a.png
则奄少二人曾子问孔子说周事而云七庙无虚主如
王肃之说则与文武而为九庙主当有九孔子何云七
庙无虚主乎然则以周孔之言为證则七庙之制可知
(左传秦西从卫来聘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世/)
(数虽远而鲁公之庙犹在也/)
汉宗庙郡国亦立惠帝时叔孙通请立原庙又文帝自
作顾成庙景帝尊孝文庙为太宗庙所常幸郡国各立
太祖庙至宣帝太始二年复尊孝武庙为世宗凡所巡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936-0373b.png
守亦立焉凡祖宗在郡国者六十八合百六十七所而
京师自高祖下至宣帝与太上皇悼皇考各自居陵旁
立庙(悼皇考宣帝之父即史皇孙也/)并为百七十六又
园中各有寝便殿(凡言便殿室者皆非正大之处也寝/)
(者陵上正殿若平生路寝矣便殿者寝侧之别殿/)日祭
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
(汉仪宗庙一岁十二祠如闰加一祠与此十二十五/)
(祠也/)便殿岁四祠又月一游衣冠而昭灵后武哀王昭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936-0373c.png
哀后孝文太后孝昭太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各寝与
诸帝合(凡一岁初上食二万四千四百凡十五用卫事/)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祝宰乐人一万二千一百四/)
(十七人养牺卒不在数/)贡禹言古者天子七庙今孝惠
孝景皆亲尽宜毁及郡国庙不应古礼宜正定天子是
其议未行而禹卒后丞相韦元成等奏议曰礼王者受
命诸侯始封之君皆为太祖以下诸庙皆迭毁毁庙之
主藏于太祖庙五年而再合祭一禘一祫也祫者毁庙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936-0373d.png
与未毁之主合食于太祖父为昭子为穆孙复为昭古
之正礼也今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世世不毁馀则
五庙迭毁景帝为昭武帝为穆昭帝与宣帝俱为昭皇
考庙亲未尽(陈礼书曰汉宣以从孙继昭帝患昭穆之/)
(体一也于是立悼皇庙以当一代之穆固不合礼若特/)
(立庙乃庶子王子之所当立者谓不当立误矣/)于是罢
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皆不奉
祠裁置吏卒守焉罢郡国庙(时丞相韦元成等曰臣闻/)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936-0374a.png
(唯圣人为能飨帝孝子为能飨亲立庙京师之居躬亲/)
(承事春秋之义父不祭于支庶之宅君不祭于臣仆之/)
(家臣等以为宗庙在郡国宜勿复脩奏可/)以高皇帝为
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景皇帝为昭孝武皇帝为穆
孝昭皇帝与孝宣帝俱为昭皇考庙亲未尽太上孝惠
庙皆亲尽宜毁太上庙主宜瘗园孝惠为穆主迁于太
庙寝园皆罢脩
后汉光武皇帝建武二年立高庙于雒阳高帝为太祖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936-0374b.png
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阳
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节侯名买买生郁林太/)
(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即光武父/)
寇贼未平祖仪未设至十九年议立平哀成元帝庙代
今亲庙兄弟以下使有司祠宜为南顿君立皇考庙祭
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时五官中郎将张纯太仆朱/)
(浮等奏议礼为人之子事太宗降其私亲今亲庙四孝/)
(宣皇帝以孙后祖为父立庙于奉明曰皇考庙独群臣/)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936-0374c.png
(侍祠愿下有司议先帝四庙当代亲庙者及皇考庙事/)
(下公卿议时从大司徒戴陟奏/)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
且祫祭高庙其成哀平且祠祭长安故高庙其南阳舂
陵岁时各且因故园庙祭祀园庙去太守理所远者在
所令长行太守事侍祠(宗庙在章陵南阳太守称使者/)
(往祭不使侯王祭者诸侯不得祖天子凡临祭宗庙皆/)
(为侍祠/)惟孝宣皇帝有功德其上尊号曰中宗于是雒
阳高庙四时加祭孝宣孝元凡五帝其西庙成哀平三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936-0374d.png
帝王四时祭于故高庙东庙京兆尹侍祠冠衣车服如
太常祠陵庙之礼皇考南顿君以上至曾祖祭皆就园
(长编又云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毁庙之主陈于太/)
(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父为昭南向子为穆/)
(北向父子不并坐而孙从王父后以三年冬祫五年夏/)
(禘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之主而已谓之殷太祖东面惠/)
(文武元帝为昭景宣帝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时不/)
(祭按周制三年一禘五年一祫至此则革周制/)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936-0375a.png
明帝以光武拨乱中兴更为起庙上尊号曰世祖庙(蔡/)
(邕曰孝明帝立世祖庙以明冉受命祖有功之义后嗣/)
(遵俭不复改立皆藏主其中圣明所制一王之法也自/)
(执事之吏下至学校莫能知所以两庙之意/)以元帝于
光武为穆故虽非宗不毁也后遂为常明帝遗诏遵俭
无起寝庙藏主于世祖庙更衣孝章初不敢违以更衣
有别上尊号曰显宗庙间祠于更衣四时合祭于世祖
庙章帝遣诏无起寝庙如先帝故事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936-0375b.png
和帝初不敢违上尊号曰肃宗后帝承遵皆藏主于世
祖庙积多无别是显宗但为陵寝之号灵帝时京都四
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七主(未详所谓/)三陵(殇帝质帝/)
(少帝/)追尊后三陵(安帝追尊祖妣宋贵人曰敬隐皇后/)
(皇妣左氏曰孝德皇后顺帝追尊皇妣李氏恭悯皇后/)
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故高庙三主亲毁之后亦
但殷祭之岁奉祠(毁庙之主藏于始祖之庙一世为祧/)
(祧犹四时祭之二世为坛三世为墠四世为鬼祫而祭/)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936-0375c.png
(之有祷亦祭之祫于始祖之庙末则迎主出陈于坛墠/)
(而祭吏事讫还藏故室迎送皆跸/)献帝初平中董卓与
蔡邕等以和帝以下功德无殊而有过差不应为宗及
馀非宗者追尊三后皆奏毁之四时祭于高庙一祖二
宗及近帝四凡七
魏文帝受禅追尊大父曰大皇帝(讳嵩后魏太尉大长/)
(秋曹腾养子也/)考曰武皇帝以洛京宗庙未成乃祠武
帝于建始殿亲执馈奠如家人礼(按礼将营宫室宗庙/)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936-0375d.png
(为先庶人无庙故祭于寝帝者行之非礼甚矣/)
魏明帝时有司奏以武皇帝为魏太祖文皇帝为魏高
祖明帝为魏烈祖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孙盛论曰夫谥
以表行庙以存容未有当时而逆制祖宗未终而豫自
尊显魏之群司于是乎失正矣
晋武帝即位追尊皇祖宣王为宣皇帝伯考景王为景
皇帝考文王为文皇帝权立一庙后用魏庙追祭征西
将军章郡府君颖川府君京兆府君与宣帝景帝文帝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936-0376a.png
为三昭三穆是时宣皇未升太祖虚位所以祠六代与
景帝为七庙庙制于中门外之左通为屋四阿殿制堂
高三尺随见庙数为室代满备迁毁(太常博士孙毓议/)
(云考工记左祖右社孔子曰周人敬鬼神而远之近人/)
(而忠焉礼诸侯三门立庙宣在中门外之左宗庙之制/)
(外为都宫内各有寝庙别有门垣太祖在北左昭右穆/)
(次而南今宣为殿皆如古典/)太康元年灵寿公主脩丽
祔于太庙六年庙陷当改修创群臣议奏曰古者七庙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936-0376b.png
异所自宜如礼又曰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庙七室
于礼无废于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东晋元帝上继武
帝于礼为祢时西京神主陷于虏庭江左建庙皆更新
造寻登怀帝之主又迁颖川府君于时三祖毁主权居
别室大兴三年将祭悯帝之主乃更定制还复章郡颖
川于昭穆之位元帝崩则章郡复迁至明帝崩而颖川
又迁犹十室也于时续广太庙故三迁主并还西储名
之曰祧以准远庙成帝咸康五年始作武倬皇后神主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936-0376c.png
祔庙配享世祖成帝崩而康帝承统以兄弟一代故不
迁京兆始十一室也康帝崩穆帝立京兆迁入西储同
谓之祧如前三祖迁主之礼故正室犹十一也穆帝崩
而哀帝海西并为兄弟无所登除咸安之初简文皇帝
上继元皇帝于是颖川京兆二主复还昭穆之位简文
崩颍川又迁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始改作太庙殿正室
十四间东西储各一间合十六间栋高八丈四尺备法
驾迁神主于行庙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孙各用其位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936-0376d.png
之仪服四主不从帝者仪是与太康异也及孝武崩京
兆又迁如穆帝之世四祧故事
宋武帝即尊位祠七代为七庙永初追尊皇考为孝皇
帝皇妣赵氏为穆皇后三年孝懿萧皇后崩又祔庙高
祖崩神主升庙犹昭穆之序如魏晋之制虚太祖之位
文帝元嘉初追尊所生胡媫妤为章皇太后立庙于太
庙西其后孝武昭太后明帝宣太后并祔章太后庙
齐高帝追尊父为宣皇帝母为昭皇后七庙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936-0377a.png
梁武帝受禅迁神主于太庙为三昭三穆凡六庙追尊
皇考为文皇帝皇妣为德皇后庙号太祖皇祖以上皆
不追尊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与亲庙为七皆
同一堂共庭而别室
陈依梁制七庙如礼初文帝入嗣而皇考始兴昭烈王
庙在始兴国谓之东庙天嘉中徙神主祔于梁之小庙
改曰国庙祭用天子仪
后魏之先居于漠北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936-0377b.png
北明元帝永兴四年立太祖道武帝庙于白登山岁一
祭具太牢帝亲奉无常月又于白登西太祖旧游之处
立昭成献明太祖庙常以九月十月之交帝亲祭牲用
马牛羊又亲行貙刘之礼孝文太和三年六月亲谒七
庙十五年四月改营太庙诏曰祖有功宗有德后者不
得擅祖宗之名居二祧之庙今述遵先志宜制祖宗之
号烈祖有创业之功代祖有开拓之德宜为祖宗百代
不迁而远祖平文功未多于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936-0377c.png
建业之勋高于平文庙号为烈祖比校似为未允朕今
奉尊道武为太祖显祖为二祧馀皆以次而迁平文既
迁庙惟有六如今七庙一则无主惟当朕躬此事亦臣
子所难言朕以不得忝承洪绪若宗庙之灵获全首领
以没于地为昭穆之次心愿毕矣必不可先设可垂文
示后八月诏郡国有时果可荐者并送京师以供庙享
其白登山鸡鸣山庙惟遣有司行事十一月释禫祭太
和庙帝衮冕与祭者朝服丁卯迁庙之神主于太庙百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936-0377d.png
官陪从奉神主于斋车至新庙有司升神主于太庙诸
侯五牧守蕃附等各以其职来祭十月诏先王制礼经
纶万代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不次太祖有三层之
宇已降无方丈之室又常用季秋躬驾虔祀今授衣之
月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烝太庙若复斋白登便为一
月再驾缅详二理谓宜省一可废东山之祀成此二享
之敬可敕有司但命内典神者摄行祭者献明道武各
有庙称可具依旧式自太宗诸帝昔无殿宇因停之十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936-0378a.png
九年迁都洛邑二月诏曰太和庙已就神仪灵主宜时
奉宁可尅五月奉迁于庙其出金墉之仪一准出代都
太和之式入新庙之典可依近至金墉之轨其威仪卤
簿如出代庙百官奉迁宜可省之但令朝官四品以上
侍官五品以上宗室奉迎
北齐文宣帝受禅置六庙献武以下不毁以上则递毁
并同庙而别室既而迁神主于太庙文襄文宣并太祖
之子文宣初疑其昭穆之次欲别立庙众议不同至二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936-0378b.png
年秋始祔太庙五祭同梁制
后周闵帝受禅而右宗庙追尊皇祖为德皇帝父文王
为文皇帝庙号太祖拟祖以上三庙递迁至太祖不毁
其下相承置二穆为五焉明帝崩庙号代宗武帝崩庙
号高祖并为祧庙不毁
隋文帝受命遣兼太保宇文善奉策诣同州告皇考桓
王庙兼用女巫同家人礼追尊号为武元皇帝皇妣为
元明皇后迎神归于京师改立左宗庙未言始祖又无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936-0378c.png
受命之祧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一皇高祖
太原府君庙二皇曾祖康王庙三皇祖献王庙四皇考
太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至炀
帝立七庙太祖各一殿惟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馀
并分室而祭始及祧之外从迭毁之法既营洛邑后有
司奏请于东京建立宗庙帝谓秘书监抑𧦬曰今始祖
及二祧已具今后子孙处何所又下诏惟议别立高祖
之庙属有行役复寝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936-0378d.png
唐武德元年追尊高祖曰宣简公曾祖曰懿王祖曰景
皇帝考曰元皇帝法驾迎神主祔于太庙始享四室贞
观九年高祖崩增脩太庙中书侍郎岑文本议曰祖郑
玄者则陈四庙之制述王肃者则引七庙之文贵贱混
而莫辨是非纷而不定春秋榖梁传及礼记王制祭法
礼器孔子家语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
一庙尚书咸有一德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至于孙卿
孔安国刘歆班彪父子孔昆虞憙于宝之徒商较今古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936-0379a.png
咸以为然故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是以晋宋齐梁皆依斯义立亲庙六岂有国之茂典不
刋之休烈乎然若使违群经之正说从累代之疑议背
子雍之笃论述康成之旧学则天子之礼下逼于人臣
诸侯之制上僣于王者非所谓尊卑有序名位不同者
也臣等参详请依晋宋故事立亲庙六其祖宗之制式
遵旧典制从之于是增修太庙始崇弘农府君及高祖
神主并旧四室为六室 汉魏立庙既不合古至晋采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936-0379b.png
周官定七庙之数而虚太祖之室隋兴但立高曾祖祢
唐初因其制始立四庙正观中从朱子奢虚太祖一室
之议而庙以六室中宗时以景皇帝为始祖由是始有
七室开元中制增太庙为九室(范祖禹唐鉴已论其非/)
及其后也礼官又以兄弟不相为后不得为昭穆于是
以敬文武为一代故终唐之世为九代十一室焉
宋朝庙议建隆元年太常礼院请下百官议立宗庙兵
部尚书张昭等言得权判名表主客郎中任彻状言按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936-0379c.png
尧舜禹皆立五庙盖二昭二穆与其始祖也有商建立
六庙盖昭穆亲庙之外祀契与汤也周立七庙盖亲庙
之外祀太祖及文武也汉初立庙悉不如礼魏晋采周
官始复七庙之制江左相承不改然而七庙之中犹虚
太祖之室斯皆考法于前古定议于一时隋文代周平
陈博采两朝群议但立高曾祖祢四庙而已唐因隋制
庙止四亲盖由始兴之君有功之祖皆在亲之中故隋
唐之初定二昭二穆立为四庙自唐梁而下至于前朝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936-0379d.png
定庙之规不易其法有司立议无能异同谅由稽古之
制不可改也臣以为建四庙深合礼文臣等据任彻所
(云云/)其所立太庙七室及追尊四亲庙请如其议制
曰恭依 咸平元年三月判太常李宗讷等言伏见僖
祖称曾高祖顺祖称高祖翼祖称曾祖宣祖称祖太祖
称伯详观近典参考旧仪爰自唐朝降及五代咸有称
祖及伯之文圣朝因之遂为定制按尔雅云父为考父
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又曰父之兄弟先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936-0380a.png
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以此观之惟父得称考已上皆
称王父伯则称曰世父今之称号未合礼经欲望僖祖
止称庙号顺祖而下即依尔雅之文诏下尚书省议张
齐贤等曰按王制天子七庙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三代以下迄至于今所谓不刋之典也其间或有兄弟
继立亦移昭穆之列是以汉书曰为人后者为之子故
为所后服斩衰三年所以尊夲祖而重正统也安得宗
庙中有伯氏之称乎其唐朝及五代有称者盖礼官之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936-0380b.png
失非正典也请自今有事于太庙则太祖并诸祖宗称
孝孙孝曾孙太宗室称孝子如此则昭穆之位允合大
伦其尔雅之文盖周公著以教人使知父祖亲疏之节
夲不谓宗庙言也诏僖祖止称庙号太祖并诸祖宗称
孝孙孝曾孙令太常礼院别加详定礼院言按左氏传
文公二年跻僖公正义云礼父子异昭穆同此明闵僖弟兄
继统同为一代又鲁威公隐公继立皆当穆位又按江
都集礼晋建武中惠怀二王兄弟同位异座以正昭穆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936-0380c.png
又唐书中宗睿宗皆处昭位钦宗文宗武宗序昭穆而
位定请自今朝享僖祖室曰曾高祖顺祖室曰高祖翼
祖曰曾祖皇帝并称孝曾孙宣祖室依礼记正文曰皇
祖考自称孝孙太祖室依唐德宗故事曰皇伯考每大
祭太祖太宗昭穆同位自称孝子太宗室请依礼记曰
皇考自称孝子其别庙称呼亦依此诏令都省集两制
尚书省四品已上官参议既而上言伏以英武圣文神
德皇帝受天明命开国成家恢复土疆抚宁亿兆固已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936-0380d.png
为皇宋帝者太祖矣神功圣德文武皇帝缵承大宝临
御四方混一寰区交修礼乐固已为帝者太宗矣古者
祖有功宗有德皆先有其实而后正其名今二圣相承
功业谥号固已定矣谓之太祖太宗则百世不祧之庙
矣岂有祖宗之庙已分二世昭穆之位翻同一代其所
以如此者由兄弟继统故尔若如前仪引汉书云为人
后者为之子以正父子之道以定昭穆之义则至公而
无疑也必若以兄弟继统同为一代则是太宗不得自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936-0381a.png
为世数也不得自为世数则何以得为宗乎不得为宗
则何以得为百世不祧之主乎(云云/)今太祖为开基之
祖太宗为继统之君二帝相承僖宗以降四庙为六世
以六世一昭一穆言之则上无毁庙之嫌下有善继之
美于礼为大顺于时为合宜何嫌而谓不可乎又太祖
室依德宗在位故事曰皇伯考按唐自明皇至德宗父
子相传无兄弟继立德宗在位何得有皇伯考之称臣
等以为宜为昭穆于礼为顺(云云/)翰林学士宋湜等上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936-0381b.png
言伏以百王之制以功德为祖宗七庙之中以父子为
昭穆圣贤垂范典礼具存恭惟太宗盛德大业垂于无
穷百代不迁固其宜矣然今定昭穆之位则太祖皇帝
之弟也三代而卞至于唐兄弟相继则多昭穆异位未
之见也今详所议臣切疑焉欲望重下有司审加详定
如前代帝王有兄弟相继而昭穆异位及天子于伯父
叔父有称孝孙者则依据遵行如其不然望依历代之
义庶无差失诏令礼院详都省及两部所议再检讨典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936-0381c.png
故以闻礼院言礼统曰祭有昭穆所以别父子远近长
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通礼义纂曰父为昭居上子为
穆居下父子异位以崇本也孙以祖烈递为昭穆斯则
长幼之节亲疏之序得而正之明上下也晋贺循议兄
弟不合继位昭穆云商人亲庙四并契汤而六此有兄
弟四人相袭为君者便当上毁四庙乎如四代亲尽无
复祢之神矣又商纪汤为君合十二代而正代惟六以
此言之明兄弟不为正代也通典明皇朝禘祫仪布昭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936-0381d.png
穆之座于户外皇伯考中宗皇考睿宗并在于南厢北
向同列穆位又唐郊祀录德宗朝祝文以中宗为高伯
祖续曲台礼云正元十九年陈京议祫祭图中宗睿宗
俱列昭位户部尚书王绍等五十六人同京议始与礼
合诏从之切以七庙之制百王是尊至于祖有功宗有
德则百世不迁之庙也父为昭子为穆则万世不刋之
典也今议者引汉书曰为人后者为人子又曰安得宗
庙有伯氏之称自今皇帝有事于太庙则太祖室称孝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936-0382a.png
孙则是以太宗为太祖后也殊不知弟不为兄后子不
为父孙春秋之深旨也父谓之昭子谓之穆礼记之明
文也为人后之说岂可施之于先帝乎臣等又按太宗
享祀太祖三十有三载称曰孝弟此前朝不易之制又
安可追改乎唐明皇谓中宗为皇伯考德宗谓中宗为
高伯祖伯氏之称复何不可请自今合祭自太宗与太
祖依典礼同位异座仍旧称孝子馀并依旧制诏可康
定元年十二月判太常寺宋祁言准中书送下直秘阁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936-0382b.png
赵希言奏太庙自来有寝无庙因堂为室东西十六间
内十四间为七室两头各一夹室按礼天子七庙亲庙
五祧庙二共为七庙今又不迁僖顺二祖若以太宗太
祖兄弟继立亦可迁僖祖一室皆不显著庙号(云云/)
按周制有庙有寝以象人君前有朝后有寝也庙藏木
主寝藏衣冠至秦乃出寝于庙侧故陵上更称寝殿后
世因而不改今宗庙无寝盖夲于兹郑康成谓周制立
二昭二穆与太祖文武共为七庙此一家之说未足援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936-0382c.png
正自大儒荀卿王肃等皆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
士二降杀以两之义则国家定七世之数不用康成之
说也(僖祖至真宗方及六世不合便立庙祧/)自周汉每
帝各立庙晋宋以来多用同殿异室之制国朝以七室
代七庙祖宗相承行之已久即同一之制不可轻改(云/)
(云/)诏如祁所奏嘉祐八年六月礼院言仁宗神宗
祔庙请以太祖太宗为一世增一室以备天子事七世
礼诏两制为礼官考议孙抃等议曰礼云三昭三穆与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936-0382d.png
太祖之庙而七书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曰世与昭穆
云者据父子之正而言也若兄弟则昭穆同不得以世
数之矣商之祖丁之子曰阳甲曰盘庚曰小辛曰小乙
四人者皆有天下而商之庙有始祖有太祖有太宗有
中宗若以一君为一世则小乙之祭不及其父祖丁是
古之兄弟相及昭穆同而不以世数数之明矣故晋之
庙十一室而六世唐之庙十一室而九世中宗睿宗之
于高宗恭宗文宗武宗之于穆宗同居穆位国朝太祖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936-0383a.png
为受命之祖太宗为有德之宗此万世不迁者也故太
祖之室太宗称孝弟真宗称孝子仁宗称孝孙而禘祫
图太祖太宗同居昭位南向真宗居穆位北向盖先朝
稽用古礼而著之于祀典矣今仁宗祔庙请增一室为
八室以备天子事七世之礼诏从之于是卢士宗司马
光等议曰按礼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而太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昭穆亲尽则毁示有终也
自汉以来天子或起于布衣以受命之初太祖尚在三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936-0383b.png
昭三穆之次或祀七世或祀六世其太祖以上之祖虽
属尊于太祖亲尽则迁故汉元之世太上庙主瘗于寝
园魏明之世处士庙主迁于园邑晋武祔庙迁征西府
君惠帝祔庙迁豫州府君自是以下大抵过六世则迁
其神主盖以太祖未正东向之位故止祀三昭三穆若
太祖已正东向之位则并三昭三穆为七世矣唐高祖
初立四世太宗增祀六世及太宗祔庙则迁洪农府君
神主于夹室高宗祔庙又迁宣皇帝神主于夹室皆祀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936-0383c.png
六世此前世之成法也惟明皇九室祀八世事不经见
难可据依今若以太祖太宗为一世则仁宗祔庙之日
僖祖亲尽当迁于西夹室祀三昭三穆更不须展一室
诏抃等再议议曰先王之礼自王以下降杀以两故有
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自汉以来诸儒傅礼
者始有夏五庙商六庙之说出于不见商书之言而承
用礼学之误盖自唐至周庙制不同而大抵皆七世王
制所谓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是也今议者疑僖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936-0383d.png
祖既非太祖又在三昭三穆之外以为于礼当迁如此
则是以有天下之尊而所事止于六世不称先王制礼
降杀以两之意自议者言僖祖当迁者以为在三昭三
穆之外则于三代之礼未尝有如此而不迁者臣以为
三代之礼亦未尝有所立之庙出太祖之上者也后世
之变既与三代不同则庙制亦不得不变而从时且自
周以上所谓太祖亦非始受命之王特始封之君而已
今僖祖虽非始封之君要为立庙之始祖方庙数未过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936-0384a.png
七世之时遂毁其庙迁其主考三代之礼亦未有如此
者也汉魏及唐一时之议恐未合先王制礼之意臣切
以为存僖祖之室以备七世之数合于经传事七世之
文诏恭依 治平四年三月太常礼院言准嘉祐诏书
定七世八室之制今英宗威神在天崇祔有日请以神
主祔太庙第八室 僖祖依唐故事祧藏于西夹室奉
置西壁石室中自仁宗而上至顺祖以次升迁其祧藏
之主每遇禘祫即如典礼请依故事下两制待制以上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936-0384b.png
参议张方平等议曰天子七庙著于尚书春秋傅礼记
王制祭法礼器诸子之说历代之议详矣故昭穆所以
序世系之正禘祫所以极仁义之本三代以降惟汉晋
唐以其统祚之长得及祧迁之议国家继天而王列圣
重光盛德在人必百世祀(云云/)周堂八室庙制已定僖
祖当祧合于典礼请依礼院所奏诏恭依
 
 群书考索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