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936-02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卷十七    宋 章如愚 撰
  正史门
   国史类
宋朝百官公卿表熙宁元年十一月司马光请据国史
效汉书作百官公卿表以备省览与赵彦同修至元丰
四年上尽治平二年
国朝会要神宗时王圭进会要表云唐有天下逾三百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936-0233b.png
年制度文章可谓盛际德宗贞元间苏冕始为唐会要
四十卷其后武宗时崔氏续四十卷宋朝王溥取宣宗
以后事并苏崔所录共一百卷国家规模宏远声昭亡
前肆我仁祖命迩臣修宋朝会要肇自建隆至庆历四
年成一百五十卷章得象上王洙编修神宗嗣恢前志
命官添修十有二年始克成书续以庆历四年止熙宁
十年通旧增损成三百卷总二十一类八百五十五门
其门礼乐政令之大纲仪物事为之细目上自帝后以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936-0234a.png
底臣庶内而朝廷施于蛮夷有关讨论顾无不载其文
至简其事致详稽参尽在推而易行岂止便遗训故实
之求抑亦信叠矩重规之盛 皇朝虞允文等撰续会
要起神宗初年迄靖康之末凡六十年编百卷分二十
一类六百六十六门 乾道四年诏尚书左仆射陈俊
卿兼提举编修(职源/) 乾道五年汪大猷等言蔡攸所
修国朝会要除将熙宁十年以前章得象王圭所修重加
删润外其自元丰至政和止修得帝系后妃吉礼三门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936-0234b.png
攸所修吉礼缘当时议论好恶不同妄有删改以迎时
好乞令本省再加删定兼今来续修断自神宗其五朝
要会内有熙宁十年内事件件编次以续修国朝会要
为名从之(职源/) 梁克家等撰中兴会要先是国家会
要已修至靖康二年闰五月一日承诏自建炎元年续
修至乾道九年陈骙等言编类建炎以后会要至绍兴
三十二年六月十一日成书请以中兴会要名之
国朝玉牒官无定员掌修皇帝玉牒凡编年以纪帝系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936-0234c.png
而载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唐本宗正
之职开成后始别置修玉牒官 圣朝祥符中始设局
置官效唐制也诏以皇宋玉牒为名六年以夏竦为修
玉牒官自后置一员或二员景祐初季淑申请诏以编
修院厅西阁子充修纂玉牒之所熙宁中以三班院置
局后徙编修院皇帝玉牒十年一进修玉牒官并以学
士典领自元丰行官制分𨽻宗正寺官六年诏宗正寺
修玉牒照用日历所文字并指定所书事令本所节录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936-0234d.png
元符初陈觉乙将先帝玉牒内圣政令本寺修玉牒官
抄写封送国史院从之绍兴中袭旧制始建以宰臣一
人提举修玉牒官一人以侍从兼凡宗正卿少而下悉
与修纂二十九年诏玉牒所并入宗正寺更不置修玉
牒官检讨官以本寺少卿及丞同领编修事诏玉牒所
宰臣提举依旧修书官一员同宗正卿丞修纂更不置
检讨官二十三年诏左仆射陈康伯提举编修玉牒玉
牒格及教令并御札圣旨亲笔处分并郊祀巡幸大臣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936-0235a.png
拜罢亲试贤良与朝廷大议论更革废置大祥瑞灾异
户口增减官虽卑因事赏罚关治体者宋朝玉牒则起
于太宗之至道修玉牒则掌帝籍玉牒及近族亲属昭
穆之序至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判宗正寺赵世辰等奏
乞别崇懿号诏以皇宋玉牒为名其后属籍类谱与夫
宗藩庆系之录仙源积庆之图常与玉牒为伍并修而
同进九事之书则又见于绍兴臣僚之请(绍兴十二年/)
(中请一天子亲祠天地宗庙一公主下降皇子入阁一/)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936-0235b.png
(丞相除罢一天子巡狩行幸一大庆一临轩册拜后妃/)
(封建皇子一藩国大贡一赏罚大者一虽小官事系朝/)
(廷大体/) 周礼春官之属史官分职最为详密国之大
事既书于太史而言动之记又分于左右史至于奠世
系辨昭穆则又掌之以史则玉牒之始也迨唐开成(李/)
(卫/)差官命名迄宋朝制作益重其凡则编年以纪帝系
而载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序其同姓
之亲而第其五服之疏戚者为属籍具其官爵功罪生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936-0235c.png
死及号若世者为类谱推其所自出至于子孙而列其
名位者为宗藩庆系录考定其次支分派别而归于本
统者为仙源积庆图虽检讨之官无常员自少卿丞簿
外又置所以领之所以侈盛美昭谟烈而重宗庙也
国朝实录国朝沿唐制有实录之史治平初以宰臣韩
琦提举修仁宗实录熙宁初以宰臣曾公亮提举修英
宗实录绍兴以实录国史皆寓史馆后罢遇修即置院
九年以修神宗哲宗徽宗实录始置院以宰臣一员提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936-0235d.png
举修撰检讨无定员检讨以本省官或他官兼而修撰
官如史馆例十二年诏史馆提举诸司承受等并官吏
并并归实录院罢史馆 咸平中真宗以太祖实录漏
落诏李沆等重修五十卷沆表上之曰前录颇亡事今
之所正率由典章又增益诸传一百四人 至道三年
诏李若水等撰太宗实录八十卷咸平元年书成上之
 乾兴元年诏王钦若撰真宗实录一百五十卷天圣
二年书成上之韩琦等撰仁宗实录二百卷曾公亮等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936-0236a.png
撰英宗实录三十卷 元祐间吕大防范祖禹等撰神
宗实录二百卷 绍兴中谓其变乱美实外应诋诬之
说命蔡卞改修之蔡京作哲宗前实录一百卷后实录
九十四卷京之意以宣仁垂帘时政非出于上故分前
后录盖厚诬也高宗绍兴四年诏朱胜非等重修神宗
哲宗实录胜非奏曰神宗史缘添入王安石日录哲宗
史经蔡京蔡卞之手议论多不公矣
国朝日历唐贞元初韦执谊奏修撰私家纪录非是望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936-0236b.png
令各撰日历月终馆中详定从之此日历所从起也国
朝旧以宰相兼监修国史修撰直馆检讨无常员掌修
日历以时政记起居注会集修撰为一代之旧典于门
下省置编修院专修国史实录修纂日历元丰中废编
修院归史馆官制行属秘书省国史案六年诏秘书省
长贰毋得预著作修纂日历事进事即系衔以防漏泄
如旧编修院法焉八年诏曾肇林希兼著作职事官兼
职自此始元祐中移国史实录编修日历以国史院为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936-0236c.png
名𨽻门下省更不𨽻秘书省绍圣中诏日历还秘书省
宣和中诏罢在京修书诸局惟秘书省日历所系元丰
国史案除注作等官专管修纂日历之事无定员外其
元丰分案编修日历书库官吏并依元丰法绍兴初以
修日历为名又诏秘书长贰通行修纂日历三年诏左
仆射吕颐浩兼提举修国史诏修日历令侍从官带史
馆修撰馀官带直史馆检讨若著作郎阙依元丰例差
郎官兼领日历所以修国史日历所为名四年诏修国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936-0236d.png
史日历所以史馆为名依旧制置编修勘校官十年秦
桧请下有司讨论史馆建并之弊礼部看详依元丰旧
制并归秘书省国史案以著作郎佐郎修纂日历增修
钦宗及高宗日历令宰相提举(职源/)
太平政要皇朝枢密使富弼等撰初弼请以三朝典故
及诸司可用之文类聚成书使两府遵守诏命史官校
勘王洙集贤校理余靖秘阁校理孙甫集贤校理欧阳
修等同修弼领焉庆历四年书成上之分别书类起赏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936-0237a.png
罚止延谏臣凡九十六门为二十卷每事之后各释其
意相类者止释一事理明者不复释云
太祖南宫事迹至道中昭宣使王延德上太祖南宫事
迹三卷命送实录院咸平元年八月李若水以所修实
录八十卷上进
太宗置起居注淳化五年史馆修撰张泌言圣朝编年
谓之日历惟纪报状略叙敕文至君上圣政嘉言臣下
善恶莫有细书以为世范按六典故事请置起居院修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936-0237b.png
左右史之职以纪录为起居注与时政记逐月送史馆
以修日历上嘉之乃置院于禁中命梁周翰起居郎李
宗谔掌起居舍人事其修撰注式委翰林检讨故事以
闻周翰等奏时政记外自馀百司凡封拜除授沿革制
置之事并令闻起居院以备编录仍令郎舍人分直崇
政殿以记言动别为起居注与每月起居注先以进御
后付史馆从之
太祖太宗真宗宝训天圣五年十月乙酉监修国史王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936-0237c.png
曾言唐史官吴兢于正史实录外录太宗与群臣对问
之语为贞观政要与正史并行今欲采太祖太宗真宗
实录日历时政记起居注事迹不入正史者别为一书
从之明年三月癸卯监修国史吕夷简上三朝宝训三
十卷宝元二年十月诏翰林侍读李淑赴资善堂删整
以备来春进读至闰十二月二十七日淑乞丁度同修
纂诏可仍令丁度于来年祇候进读康定元年四月十
八日淑又言臣所读宝训欲先读第一卷政体听断事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936-0237d.png
外却取第十二卷以后将边防夷狄事先次进读庶几
戎备边政早得敷启
太祖太宗真宗训鉴庆历八年八月知制诰杨伟受诏
与翰林李淑同编皇祐元年二月纂成进之凡十卷御
制序
太祖太宗国史真宗景德四年八月宰臣王旦监修枢
密王钦若陈尧叟参政赵安仁翰林晁迥杨亿等修祥
符九年二月上凡帝纪六卷志五十五卷列传五十九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936-0238a.png
卷初景德三年二月命知制诰朱巽等取太祖太宗两
朝史馆日历时政记起居注行状编次以闻诏中书察
院三司检两朝宣敕圣旨文字进纳以将修国史故也
太祖太宗真宗国史天圣五年二月命宰臣王曾提举
真宗国史参政吕夷简及枢密夏竦翰林陈尧佐同修
天圣八年六月吕夷简上新修国史于崇政殿先是太
祖太宗帝纪六志五十传五十九凡一百二十卷至是
修真宗史成增纪为十志为六十传为八十总百五十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936-0238b.png
五卷
太祖太宗真宗故事庆历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天章阁
待制王洙右正言余靖太常博士孙甫集贤校理欧阳
修同编至四年上之分别事类凡九十六门二十卷富
弼总领为序序云编成一书置在两府俾为模范三朝
赏罚之权威德之本责任将帅之术升绌官吏之法息
费强兵之制禦戎平寇之略宽民恤灾之惠笃亲立教
之风御臣防患之机察纳谏诤之道率编录焉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936-0238c.png
三朝圣政录撰人不著名氏录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政
事以类相从起君道至戒贪吏凡二十门为六卷每门
系之赞云
祖宗英睿龟鉴皇朝吉州布衣欧阳永安撰采诸书所
载起太祖至神宗雄图远略可为后世法程事者后各
释其意相类者不复释凡四百八十事为十卷
太宗真宗圣政记天禧五年四月辅臣集章圣皇帝圣
制为三百卷乃祥符九年至道咸平时嘉言善事也又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936-0238d.png
取至道元年四月讫大中祥符应中书密院时政记史
馆日历起居注善美之事录为圣政王曾等领之凡一
百五十卷
仁宗英宗国史熙宁十年五月戊午诏修仁宗英宗两
朝正史命宰臣吴充提举宋敏求苏颂修王存黄履林
希编修是年七月辛未上御资政殿吴充率修国史宋
敏求等以仁宗英宗纪草二册进呈上服靴笏内侍集
案宋敏求进读上立听顾问篇毕始坐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936-0239a.png
太平御览兴国二年太宗阅前代书类门目纷杂遂诏
翰林李昉扈蒙而下凡十四人以前代修文御览艺文
类聚文思博要及诸书参详条次分定门目为一书八
年十二月书成诏曰包罗万象总括群书纪历代之兴
亡自我朝之编录足以资帝王之宥览鉴古今之是非
宜锡嘉名垂示后世可改为太平御览帝每听政日读
御览三卷有故或阙即退之虽隆冬短景必及其数大
臣请少息帝曰朕开卷有益不以为劳凡诸故事可资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936-0239b.png
风教者悉记之及延见廷臣必引接谈论以示劝戒
景德时政记开宝七年史馆修撰扈蒙请委宰臣及参
政凡事经圣断可书简册者录付史官及命参政卢多
逊记录至太宗兴国八年诏中书门下应国家裁决之
事及帝王宣谕之言合书史册者宜令参政李昉抄录
季送史馆密院委副使唯此虽有时政记之名但云送
史馆事件至景德元年始题云时政记故有中书令枢
密院时政记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936-0239c.png
册府元龟祥符六年八月十二日王钦若等上先是景
德二年九月丁卯命王钦若知制诰杨亿等修历代君
臣事迹凡起例类事分门皆上禀圣意以惩劝为本至
是凡九年而书成目录音义各十卷诏名册府元龟御
制序
御览御屏风真宗咸平中田锡屡召对言事奏曰陛下
治天下以何道臣愿以皇王之道治之旧有御览御屏
风但托分门事类臣请钞略四部训为御览三百六十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936-0239d.png
卷万几之暇日览一卷又采摭经史要切之言为御屏
风十卷寘扆坐之侧则治乱兴亡之事常在目矣上善
其言诏史馆以书借之先奏御览三十卷御列屏风五
卷自为序曰可以铭于坐隅者书于御屏风可以用于
帝道者录为御览
仁宗朝修起居注仁宗因贾黯言许修起居注入侍经

庆历新编祖宗故事庆历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命天章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936-0240a.png
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洪集贤校理余靖同编修至四年
上之凡十卷
仁宗训典范祖禹采仁宗圣政数百事编录成书名曰
仁宗训典元祐七年进之凡六卷
仁宗君臣政要皇朝秘书丞张唐英编进自天圣初终
于嘉祐八年三月凡二百八十有五条分为四十卷
神宗圣训录皇朝起居舍人林虙撰起孝德迄远夷凡
一百门为二十卷名圣训录以续五朝宝训目录一卷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936-0240b.png
续资治通鉴长编皇朝李焘撰起建隆元年讫靖康元年
焘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唐三百年长编范祖禹实掌
之光谓祖禹曰长编毋失于繁宁失于略当时祖禹所
编长编盖六百馀卷光手删之止八十卷故焘纂集用
光义例广记备言以待后之作者焘此书自谓非使续
通鉴姑谓续通鉴长编而已其间有异同之论则并录
于下而不敢削
   历代圣制类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936-0240c.png
宓羲八卦宓羲之作易绵终天地经以八卦
虞舜南风诗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曰南风之薰
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
(家语/)
汉高祖大风歌上还过沛留置酒歌曰大风起兮云飞
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武帝作芝房歌甘泉宫中产芝作芝房歌
武帝作宝鼎天马之歌得宝鼎后土祠旁马生渥洼水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936-0240d.png
中作宝鼎天马之歌
武帝白麟歌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
(师古曰麟麇身牛尾马足黄色圆蹄一角角端有肉/)
白麟之歌
武帝作盛唐摐阳歌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望祀
虞舜于九疑登灊天柱山自浔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
之舳舻千里薄摐阳而出作盛唐摐阳之歌
武帝作瓠子歌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春幸缑氏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936-0241a.png
遂至东莱夏四月还太山至瓠子临决河命从臣将军
臣下皆负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
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唐太宗金鉴书宣宗夜召翰林学士令狐绹与论人间
疾苦帝出金鉴书曰太宗所著也卿为我举其要绹擿
语曰至治未尝任不肖至乱未尝用贤用贤享天下之
福任不肖罹天下之祸帝曰善朕读此常三复乃已
高宗天训会要显庆二年六月上制元首前星维城股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936-0241b.png
肱诫著股肱论令许敬宗著名曰天训
玄宗赐三杰诗宋璟为尚书张说为左丞相源乾曜为
太子太傅同日拜有诏大官设食太常奏乐会百官尚
书省东堂帝赐三杰诗自写以赐
德宗君臣箴杜希全迁灵监节度使将即屯献体要八
篇砭切时病帝嘉纳之赐君臣箴一篇
台衡宸扆铭马燧以河中平诏书褒美迁光禄大夫兼
侍中宴赐毕还太原是行也德宗赐燧宸扆台衡二铭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936-0241c.png
燧至太原勒石起义堂帝为题其额以宠之
魏武新书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
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料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
兵书十馀万言诸将征伐皆新书从事
   国朝御制类
太祖应天历序乾德元年四月太祖制建隆应天历序
太祖制定神农本草序开宝六年制重定神农本草序
太宗赐进士御诗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宴新及第进士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936-0241d.png
吕蒙正等于开宝寺仍赐御诗二首以宠之故事礼部
放榜后敕下之日醵钱于曲江为闻喜会近代多于名
园佛庙亦敛镪而为盛集至是官为供帐仍赐以诗非
常例也其后淳化中亦赐诗见于赐进士箴
太宗闻捷奏诗兴国四年太宗幸河东作闻捷奏平隆
州诗五月幸城南自草赐刘继元诏又作平晋赋
阅太宗御书于龙图阁诗景德二年四月作令从臣应
制及命李宗谔作序又作龙图赞是时既观书又宴于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936-0242a.png
延和殿
东郊籍田诗太宗端拱元年正月作
御制戒奔竞诗太宗听政之暇每念躁竞之辈不知理
道作七言诗示学士卒章云好事尽输纯与直谩劳口
舌涌如泉张洎揣摩圣意上表称谢上善之谓宰相曰
洎老于文学深谕朕意此表当付史馆使众人塞奔竞
之源也
太宗圣文神笔颂祥符六年正月应诸路转运司官内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936-0242b.png
州军宫观寺院名山灵迹曾经赐太宗御制诗者件榜
以闻当降御制太宗圣文神笔颂刋石
御制秘阁赞淳化三年诏增修秘阁八月成帝作赞赐
之宰相李昉等请刻石阁下
太宗赐进士修身箴端拱二年亲试进士陈尧叟等并
赐及第上作修身箴赐之勉以修身谨行稽古效官之

赐内侍箴大中祥符六年上尝作内侍箴注释赐阎承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936-0242c.png
翰等大指以内怀祇悚乃可事君其或轻率必当陷刑
辟而失身苟能专谨无放佚朕之志也
太宗赐进士箴淳化三年三月赐新及第孙何等御制
箴一首及赐宴于琼林苑又赐御诗是后每宴及第皆
赐御诗
欹器论后述仁宗尝出欹器以示侍臣命左右以水注
之初虚以欹至中而正盈则覆上曰日中则昃月盈则
亏圣人有持盈戒谨之道朕每思临天下舍中正之道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936-0242d.png
何所法乎丁度对曰臣等亦愿以中正事陛下因奏太
宗时尝作此器真宗为之赞上遂制欹器论后述以示
之度等奏曰圣文大旨率遵先帝圣训父作子述此周
道所以无忧而永福万邦之道也愿宣布中外使知圣
心所存上曰可便以此本赐卿度等拜而受之
太宗御集大中祥符五年内出新编太宗御集御书法
帖总三百三十六卷示辅臣曰先帝嗜学实由天纵凡
属思必极精妙朕即位以来孜孜寻访文词笔札殆无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936-0243a.png
遗逸四方以朕求访所进纳者多是先帝赐与以其欲
自宝并却给付丁谓曰若尽收秘府则人间无本好学
何所师法上曰朕复给之正为此尔王旦曰太宗以文
章化人五代以来笔札无体太宗在南宫留意翰墨断
行片简传之于外则争求之宝为楷法自后学者书体
丕变实圣教之至也
太宗游艺集真宗祥符中取太宗御制乐谱棋图歌诗
列为游艺集凡一百二十卷仁宗又命曾公亮复详校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936-0243b.png
之及亲为后序
至圣文宣王赞太宗作至圣文宣七十二子赞帝谓辅
臣曰朕万几之暇但以经史笔砚为娱因成撰述太宗
自践祚以来多所述作虽车驾征行不废吟咏
真宗文武七条祥符七年 清心 奉公 修德 责
实 明察 劝课 革弊 赐文臣 修身 守职
公平 训习 简阅 存恤 威严 赐武臣
真宗政要乾兴元年九月内出真宗政要十卷示辅臣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936-0243c.png
盖上于章圣记中掇事之要者纂为此书
真宗正说真宗读经史摭其可以为后世法者著正说
五十篇宝元二年十月上御迩英阁观讲春秋左氏传
及正说终上曰春秋所述盖前世治乱之事正说乃先
帝训言皆足以为鉴戒者因诏翰林侍读李淑进读三
朝宝训李仲容读所论规监事迹
真宗御集天禧元年十一月龙学李虚已编成百二十
卷目三卷召辅臣对于滋福殿以示之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936-0243d.png
宸章集真宗祥符三年夏四月龙图阁待制陈彭年准
诏纂历代帝王集凡正位十五卷闰位十卷上作序赐
名宸章
明良集真宗天禧二年九月兵部郎中李虚已上奉诏
集群臣所和御制诗为明良集五百卷诏赐器币
乾坤宝典真宗景德二年五月上作乾坤宝典叙以天
文地理阴阳历数之书率多舛误乃命司天监史序等
修撰掇其精要类分之成四百十七卷踰年始就上为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936-0244a.png
制名及序藏于秘阁
真宗北征回銮诗真宗景德元年澶渊之役契丹来请
盟十二月甲申契丹使姚东之来献御衣食物丙戌遣
左藏库使李吉昌使听其请盟戊子上作北征回銮诗
命近臣和甲午驾登澶州至仁宗至和二年诏真宗幸
澶渊有御制亲书回銮诗存于州廨其令刻石以藏之
真宗清景殿书事诗天禧二年二月作悯农天时地利
稼穑省费为政薄赋牧宰恤刑安民十题共百篇皆有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936-0244b.png
序召辅臣至龙图阁示之
玉宸殿观瑞麦诗天禧三年三月作赐近臣
金华殿观麦歌真宗祥符五年六月上以诸王所歌金
华殿观麦示群臣
轸田夫吟念农歌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谓宰臣曰朕北
鄙和好边陲无事然居安虑危未尝敢自暇逸每为文
自警置诸左右朝夕观之因出轸田夫二吟念农歌自
戒守官箴以示之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936-0244c.png
悯农歌祥符七年六月丙子棣州经水流民归业者给
复三年庚辰作悯农歌赐近臣和
学书歌真宗天禧三年上作学书歌劝农吟赐皇太子
元良述天禧三年九月二十三日丙子内出御制赐皇
太子元良述六艺箴
六艺箴(见前注/)
宗室座右铭祥符三年九月判宗正寺赵湘因对请御
制文以戒宗室上作宗室坐右铭赐宁王元握以下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936-0244d.png
内藏库铭大中祥符四年九月辛未朔壬申上作内藏
库铭以陈彭年表请圣文故从之
泰山铭记祥符二年正月出泰山铭记示辅臣十一月
中书门下言欲依张齐贤等乞睹御制泰山铭及夫齐
王周公文宣王武成等及令丁谓等于朝堂宣示百官
帝曰此但纪一时事何足朝堂宣示宰臣王旦等言君
父圣作臣下皆愿荣观帝固拒未许再三陈乃从之翌
日皆称谢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936-0245a.png
资善堂记祥符九年二月诏元符观皇太子就学新堂
宜以资善为名因制记天禧二年正月上诣元符观宴
世出制资善堂记祥符九年张士逊请以圣制资善堂
记刻石堂壁从之
勤政论祥符四年真宗作勤政论裕吏辨示近臣
宽财利论天禧二年七月真宗作宽财利论赐三司使
李士衡
祥瑞论祥符中真宗尝著祥瑞论大指以明王虽有丕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936-0245b.png
祥常用祇畏中人一睹善应即自侈大圣贤思以防邪
故春秋不书其事然神祗降监亦以扬祖宗之烈当钦
承而宣布之若恃休期以自肆固宜戒也论成宰相请
刻石国子监从之
正臣论皇王帝霸四论祥符八年四月癸丑赐宰臣御
制良臣正臣忠臣奸臣权臣论并御制皇王帝霸四论
资治通鉴序神宗皇帝御制曰故赐其书曰资治通鉴
以著朕之志焉耳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936-0245c.png
危竿谕庆历四年出危竿论述居高慎危之意
瑞物歌祥符三年八月作龙图阁图书瑞物歌
祫享乐舞嘉祐四年制祫享乐舞名
奉天庇民述祥符三年十二月作奉天庇民述示宰相
崇儒术为若难为臣不易祥符五年十一月帝以崇儒
术为君难为臣不易二论示王旦等先是龙图阁直学
士陈彭年因奏对帝谓之曰儒术污隆其应实大国家
崇替何莫由斯故秦衰则经籍道息汉盛则学校兴行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936-0245d.png
其后命历迭改而风教一揆有唐文物最盛朱梁而下
王风浸微太祖太宗丕变弊俗崇尚斯文朕获绍先业
谨守前训礼乐交举儒术化行实二后垂裕之所致也
又曰君之难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其或君以
宽大接下臣以诚明奉上君臣之心皆归于正直道而
行至公相遇此天地之达理先王之成宪犹指诸掌孰
谓难成彭年曰愿躬演睿思著之篇翰顷之以二论示
彭年复请示辅臣旦等因请付国子监刻石从之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936-0246a.png
勤政裕吏辨为治不易论祥符七年寇准等表请赴国
子监观太宗御制文集御书及圣制文集御书及圣制
御书刻石从之(注/)先是帝以太宗御制文集御书并帝
所制勤政裕吏辨为治不易论收于国子监监官拜章
乞营阁以安之又辅臣乞以圣制五篇刻石阁下至是
始成故文武百官表求观焉
孝经诗祥符八年作孝经诗三章赐群臣属和
读十九代史诗祥符八年七月作读十九代史诗赐近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936-0246b.png
臣和
制先天纪序祥符八年十月制先天纪序
思政论说春秋要言天禧元年作思政论说十卷春秋
要言三卷
稼穑倍登诗戒酒天禧二年作稼穑倍登诗戒酒二论
赐宰相
三教诗天禧二年十一月作三教诗各一百首
皇祐大享明堂记序皇祐三年制皇祐大享明堂记序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936-0246c.png
圣祖降临记祥符五年作圣祖降临记
新修册府元龟序祥符六年作新修册府元龟序
承华要略六艺箴记授时要记真宗天禧三年九月二
十三日以御览国史两朝实录太宗御集纬术秘书经
史子集及前后御集赐皇太子时召宗室宰臣以下对
于清景殿观书帝以青宫要纪事有未备因博采群书
广为承华要略每篇著赞并述六艺箴各一卷承华要
略一十卷授时要记十二卷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936-0246d.png
审乐要记康定元年仁宗御制
宝文阁观书御诗嘉祐七年十二月幸宝文阁为飞白
书分赐从臣因出观书御诗一首赐宰臣韩琦以下令
属和遂宴群玉殿传诏学士王圭为诗序刻石于阁(其/)
(详亦见于观三圣御耆/)
观文鉴古图记庆历元年七月上命图画前代帝王美
恶之迹可为规戒者号观文鉴古图上自为记召辅臣
至迎阳门观之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936-0247a.png
原道辨淳熙八年作原道辨
东坡集赞孝宗乾道九年赐东坡集赞
奉神述祥符四年五月作奉神述以谕中外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936-0247b.png
 
 
 
 
 
 
 
 群书考索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