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936-00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考索卷一     宋 章如愚 撰
  六经门
   易类
 
 
 
 
卷一 第 1b 页 WYG0936-0003b.png
 
 
 
 
周易始末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
卦八卦定吉凶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以通神
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
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故曰易道深矣人更
卷一 第 2a 页 WYG0936-0003c.png
三圣世历三古(前艺文志/)或曰周公作爻辞韩宣子适
鲁见易象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而爻辞作于周公彼
诚有以知之其后马融陆绩亦云惟班固以谓人更三
圣而周公不与盖文王周公父子一道序父不序子尊
父也而诸儒泥于三圣之说遂以爻辞为文王所作重
卦之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说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郑元
之徒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等以为文王其言
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案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诸益
卷一 第 2b 页 WYG0936-0003d.png
与噬嗑以此论之不攻自破其言神农重卦亦未为得
今以诸文验之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
神明而生蓍凡言作者创造之谓也神农以后便是述
修而不可谓之作也幽赞用蓍谓伏羲矣伏羲用蓍即
伏羲已重卦今依王辅嗣为得其实
八索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疏云说者以八卦交互相说
其理此索为求索亦为搜索以易为主故易曰八卦成
列象在其中矣就八卦而求其理则万有一千五百二
卷一 第 3a 页 WYG0936-0004a.png
十策天下之事得故谓之索非一索再索而已此索于
左传有不同皆后人失其真理妄穿凿耳
易之卦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系辞/)蓍之德圆
而神卦之德方以知(仝上/)
易之象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
者进退之象也
易之变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
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卷一 第 3b 页 WYG0936-0004b.png
爻象系辞三易及诸儒训诂传授河出图伏羲始画八
卦其后重而为六十四文王系爻辞孔子作十翼(上彖/)
 (下彖/) (上始乾坤/) (下始咸恒/) (上象/) (下象/) (上/)
(系/) (下系/) (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古经彖象文
言皆在六爻经辞之后乃孔子自卑退不敢干乱正经
费直以彖象系辞文言解说上下经(见西汉儒林传汲/)
(冢书冢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
(言系辞/)郑康成始以彖象连经文而王弼又以文言附
卷一 第 4a 页 WYG0936-0004c.png
于乾坤二卦 周官太卜所掌又有三易一曰连山(夏/)
(易也始于艮郑玄云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二曰归藏
(商易也先坤而后乾郑玄云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曰周易(周易也始于乾郑玄云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也孔颖达云文王重易于羑里犹商世故题周以别商/)
(也/)夏商之易取七八以不变为占(左氏言遇艮之八是/)
(也/)周易取九六以变为占(颖达正义云三易杜子春云/)
(连山伏羲归藏黄帝与郑玄之说皆不取案世谱等书/)
卷一 第 4b 页 WYG0936-0004d.png
(神农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曰归藏氏既连山归/)
(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亦然也/) 帝王世纪曰庖牺
氏作八卦神农重之为六十四黄帝尧舜引而伸之分
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连山商人因黄帝曰归藏文
王广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谓之周易 尔雅疏曰归
藏者成汤之所作也 公羊疏孔子欲作春秋卜得阳
豫之卦宋氏云夏商之卦名孔子何不用周易占之盖
孔子见西狩获麟又见天命有改制作之意故用夏商
卷一 第 5a 页 WYG0936-0005a.png
之易也 秦燔诗书易以卜筮存初商瞿受易于孔子
五传至田何汉之言易者如杨何施雠孟喜梁丘贺之
徒所学皆祖田何杨何最先出武帝时已立博士施孟
梁丘至宣帝时又立博士惟焦氏费氏高氏三家为异
焦延寿高相皆述阴阳灾异之言焦传之京房房易具
存大抵阴阳律数之事元帝时亦立学官费氏初传民
间至后汉时陈元郑康成皆传费氏易费氏兴而馀学
息今所传即费氏易也魏王弼注上下经晋韩康伯注
卷一 第 5b 页 WYG0936-0005b.png
系辞说卦序卦唐孔颖达为正义夲朝则有陈抟种放
范谔昌邵雍之徒(孔颖达云易卦六十四分为上下象/)
(阴阳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奇始乾坤而终于离坎者/)
(以有日月之道也下篇三十四以法阴耦始咸恒而终/)
(于既济未济者所以明戒谨也/)
数龙马负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与四为肩六与八
为足五为腹心是天地自然之数也亦谓之九宫纵横
皆十五数总四十有五(陈抟/) (孔传谓龙马出河伏羲/)
卷一 第 6a 页 WYG0936-0005c.png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大衍之数四十有九分
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
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卦是故四营而成
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
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或者六十四卦在其中矣天数二
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而大衍之数
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是于天地之数既减其五又虚其
一何也郑康成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之气通
卷一 第 6b 页 WYG0936-0005d.png
于万物故减五大衍又减其一故四十有九故尝为之
说曰天一下降与地六合而生水于北地二上驾与天
七合而生火于南天三左旋与地八合而生木于东地
四右转与天九合而生金于西天五冥运与地十合而
生土于中以奇生者成以耦以耦生者成以奇天阳也
故其数奇地阴也故其数耦奇耦相合而五十有五之
数备大衍之数减其五五行之用也虚其一者元气之
夲也(姚信董遇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
卷一 第 7a 页 WYG0936-0006a.png
(画之数故减之而其用四十九/)
三兆三易太卜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
原兆(玉兆颛帝之兆瓦兆帝尧之兆原兆有周之兆/)
经兆之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
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连山伏羲归藏黄帝/)
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诸儒重卦之说王弼以为伏羲郑元以为神农孙盛以
为夏禹史迁以为文王以经考之随之上九曰王用享
卷一 第 7b 页 WYG0936-0006b.png
于岐山明夷之六五曰箕子利贞此皆商周时事然则
以为神农伏羲夏禹者皆非也或以为文王至武王时
始追王此已言王似非文王时重也然则爻辞孰作之
欤宣子适鲁见易象而言曰吾今乃知周公之德与周
之所以王也是爻辞意亦周公作也然世之论易者以
为人更三圣谓伏羲文王孔子而不数周公盖父统子
业也(此数语见孔颖达正义/) (孔颖达援韩宣子之言/)
(以验曰卦辞文王爻辞周公马融陆绩并同此说今依/)
卷一 第 8a 页 WYG0936-0006c.png
(用之/)观太卜掌三易之法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
则六十四卦之体已具久矣 孔颖达正义云重卦之
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说王辅嗣以为伏羲郑元以为神
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以为文王其言禹及文王者按
系辞神农时已有取诸益与噬嗑以此论之不攻而破
其言神农亦未为得易纬数三圣但云伏羲文王孔子
不及神农时神农但见取诸益不重卦矣今依王辅嗣
以伏羲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为得其实
卷一 第 8b 页 WYG0936-0006d.png
孔子象象用夏正或曰易象非孔子作也雷在地中复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考之夏小正十
一月万物不通则至日闭关后不省方夏之制也周制
以十一月北巡狩至于北岳矣恐大象非孔子作殊不
知周正虽建子而孔子彖象皆建寅故以复为十一月
姤为五月此正孔子行夏时也
文言穆姜襄公九年占有文言之辞襄公二十二年孔
子生下距穆姜十四年穆姜之时已诵随繇之辞因取
卷一 第 9a 页 WYG0936-0007a.png
乾卦文言然其言与今易稍异穆姜之言曰元体之长
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
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以今
易考之删改者二增益者六则古已有是言孔子特文
之耳 他卦彖象而已独乾坤更设文言以发其义(伊/)
(川/)
易学京房之学专守名数王弼之学高谈理致
系辞文言序卦或以为非孔子作其间每更一事必称
卷一 第 9b 页 WYG0936-0007b.png
子曰若夫子自作不应自称子曰欧公亦以为然唐僧
一行易纂引孟喜序卦文辞与今易不同然则今之序
卦等恐非夫子全文或出于经师未可知也
子夏易汉之易家自田何始何而上未尝有书魏管辂
谓易安可注者其得先儒之心欤古今学者咸谓卜子
夏受易孔子而为之传然太史公刘向父子班固皆不
论著唐刘知几知其伪矣是书亡不传于今今号为子
夏易传者窃意非古所传何者观其书不依古易经次
卷一 第 10a 页 WYG0936-0007c.png
乃遵费氏郑氏王氏所合彖象文言于爻下而传之也
(唯隋唐志有卜子夏易传二卷文已残缺/)子夏诗序之
外有易传唐刘知几谓疑出于汉之杜氏
汉诸儒易传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师古曰商瞿姓/)
(也瞿音衢/)以授鲁桥庇子庸(师古曰姓桥名庇字子庸/)
(它皆类此庇音必寐反/)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师古曰/)
(馯姓也音韩/)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
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及秦禁学易为筮卜之书独不
卷一 第 10b 页 WYG0936-0007d.png
禁故传受者不绝也汉兴田何以齐田徙杜陵号杜田
(师古曰高祖用娄敬之言徙关东大族故何以旧齐/)
(田氏见徙也初徙时未为杜陵盖史家夲其地追言之/)
(也/)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丁宽齐服生皆著易
传数篇(师古曰田生授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四人而/)
(四人皆著易传也子中王同字也中读曰仲/)同授淄川
杨何字叔元元光中徵为大中大夫齐即墨成至城阳
(师古曰姓即墨名成/)广川孟但为太子门大夫鲁周
卷一 第 11a 页 WYG0936-0008a.png
霸莒衡胡(师古曰莒人姓衡名胡也/)临淄主父偃皆以
易至大官要言易者本之田何
丁宽易说宽从田何受易复从周王孙受古义景帝时
宽为梁孝王将军距吴楚号丁将军作易说三万言训
故举大谊而已今章小句是也宽授田王孙王孙授施
雠孟喜梁丘贺繇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京房易京房受易焦延寿延寿尝从孟喜至成帝时刘
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谱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
卷一 第 11b 页 WYG0936-0008b.png
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
孟氏不相与同房以灾异得幸繇是易有京氏学
费直易长于卦筮无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
说上下经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
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
崔篆易林后汉崔篆建武初朝廷多荐言之者幽州刺
史又举篆贤良篆辞归不仕客居荥阳著周易林六十
四篇用决吉凶多所占验
卷一 第 12a 页 WYG0936-0008c.png
王弼易魏尚书郎王弼注六十四卦六卷韩康伯注系
辞以下三卷王弼又撰易略例一卷
诸儒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汉艺文志易经十二篇施
孟梁丘三家颜师古曰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是则
彖象文言系辞始附卦爻而传于汉欤先儒谓费直专
以彖象文言系辞解说上下经以彖象文言系辞杂入
卦中者自费氏始其初费氏不列学官惟行民间至汉
末陈元郑康成之徒学费氏古十二篇之易遂亡孔颖
卷一 第 12b 页 WYG0936-0008d.png
达又谓辅嗣之意象夲释经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辞各
附当爻则费氏初变乱古训时犹若今乾卦彖象系卦
之末古经始变于费氏而卒大乱于王弼惜哉奈何后
之儒生尤而效之杜预分左氏传按经宋衷范望辈散
太元赞与测于八十一首之下是其明比也揆观其初
乃如古文尚书司马迁班固序传扬雄法言序篇云尔
今民间法言列序篇首与学官书不同槩可见也唐李
鼎祚又取序卦冠之卦首则又效小王之过也(嵩山晁/)
卷一 第 13a 页 WYG0936-0009a.png
(氏说/) 汉初传训者皆与经别行三传之文不与经连
故石经书公羊传皆无经文而艺文志所载毛诗故训
传之文亦与经别及马融为周礼注乃云欲省学者两
读故具载夲文而就经为注据此则古之经传夲皆自
为一书(诗疏/)
易元魏钟会尝著易元互体才性同异后于会家得书
二十篇名曰道论寔刑名也
易摘吴程秉著周易摘
卷一 第 13b 页 WYG0936-0009b.png
易图唐高定通王氏易以为图合八出上员下方合则
重转则演七转而六十四卦六甲八节备焉
太易张志和著太易十五篇其卦三百六十五
易发微王勃梦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寤而作易发微
易饰易文赵宾为易饰易文以为箕子明夷阴阳气亡
箕子箕子者万物方荄兹也宾持论巧慧易家不能难
皆曰非古法也
景鸾易说见汉诸儒门
卷一 第 14a 页 WYG0936-0009c.png
洼丹易通见汉儒诸门
易名三义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者
变易也不易也又云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澹泊不失
此其易也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变五行迭
终四时更废君子取象变节相移此其变易也不易者
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
不易也
九师易文中子曰盖九师兴而易道微注淮南王聘九
卷一 第 14b 页 WYG0936-0009d.png
人明易者撰道训二十篇号九师易
文中赞易子曰吾于赞易也述而不敢论 又曰赞易
道以伸先师之旨注申明十翼也 子赞易至序卦曰
大矣时之相生也达者可与几矣至杂卦曰旁行而不
流守者可与存义 子赞易至革叹曰可矣其孰能为
此哉至初九曰吾当之矣又安行乎 薛收问一卦六
爻之义子曰卦也者著天下之时也爻也者效天下之
动也趍时有六动焉吉凶悔吝所以不同也收曰敢问
卷一 第 15a 页 WYG0936-0010a.png
六爻之义子曰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谁能过乎 子
赞易至山附于地剥曰固其所也将安之乎是以君子
思以下人
   续易
太玄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画为三方九州二
十七部八十一家为八十一首每首九赞合七百二十
九赞外有踦嬴二赞每卦曰初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
次六次七次八上九即九赞每赞皆有测卦始于中终
卷一 第 15b 页 WYG0936-0010b.png
于养王涯曰太玄以一生三以三生九以九生二十七
以二十七生八十一三三相生元之数也司马公说元
曰易有彖玄有首易有爻玄有赞易有象玄有测易有
文言玄有文易有系辞玄有摛莹掜图告易有说卦元
有数易有序卦玄有冲易有杂卦玄有错玄汉宋衷解
其义吴陆绩释之初雄作太玄首赞测皆异卷晋范望
始合之使相联属望又采陆绩宋衷之说而为之注(馆/)
(阁书目/)唐王涯作说玄一卷本朝许洞撰演玄十卷(仝/)
卷一 第 16a 页 WYG0936-0010c.png
(上/) 司马光又为之集注张行成又为翼元十二卷
哀帝时雄大覃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三析而四分天/)
(之宿度甲乙也/)极于八十一旁及三摹九据极之七百
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故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
元者数其画而定之元者首四重非卦也数也其用自
天元推一昼一夜阴阳度数律历之纪九九大运与天
终始故元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
表七百二十九赞分为三卷曰一二三与太初历相应
卷一 第 16b 页 WYG0936-0010d.png
亦有颛帝之历焉筮之以三策关之以休咎絣之以象
类播之以人事文之以五行拟之以道德仁义礼智无
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为其泰漫滥不
可知故有首冲错测摛莹数文掜图告十一篇皆以解
剥元体离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
通元晋王长文闭门自守不交人事著书四卷撰易名
通元经有文言卦象可用卜筮时人比之扬雄太元同
郡马秀曰扬雄太元惟桓谭以为必传后世晚遭陆绩
卷一 第 17a 页 WYG0936-0011a.png
元道遂明长文通元经未遭陆绩君出耳
论元有客难元太深雄解之号曰解难刘歆谓雄曰今
学者有利禄尚不能明易如玄何恐后人用覆酱瓿
张衡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常好元经谓崔瑗曰吾观
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
属使人难论阴阳之事 桓谭曰雄书至深而论不诡
于圣人若使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
子矣 司马公曰元者以赞易也非别为书以与易角
卷一 第 17b 页 WYG0936-0011b.png
也 苏氏之论谓其以艰深之辞文浅近之说 陈潜
室曰雄之元如胶柱调弦各不能相通非如易一自奇
耦之画而穷于六十四卦互相为用(或云六十四卦八/)
(卦之重也元方州部家之杂至是而周矣不可以变也/)
或曰易之六爻即六画耳由其爻用六故其画亦六今
元有四重(即卦上四画也/)而赞乃有九
皇极经世十卷邵雍撰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皆以数推
之以穷夫万物之变此书以元会运世自开辟以来推
卷一 第 18a 页 WYG0936-0011c.png
其年数以元经会以会经运以运于世 以日经日为
元之元其数一日之数一故也以日经月为元之会其
数十二月之数十二故也以日经星为元之运其数三
百六十日之数三百六十故也以日经辰为元之世其
数四千三百二十辰之数四千三百二十故也则是日
为元月为会星为运辰为世此皇极经世之数也一元
象一年十二会象十二月三百六十运象三百六十日
四千三百二十世象四千三百二十时也盖一年有十
卷一 第 18b 页 WYG0936-0011d.png
二月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时故也经世一元十
二会三百六十运四千三百二十世一世三十年是为
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是为皇极经世自元之元更相
变而至于辰之元自元之辰更相变而至于辰之辰所
谓皇极经世但著一元之数使人引而伸之可以终而
复始也(三山说/)起尧即位之二十二年甲辰终于周显
德六年己未编年纪治乱兴亡之事以符其学(晁氏志/)
潜虚曰气曰体曰性曰名曰行曰命温公自序曰万物
卷一 第 19a 页 WYG0936-0012a.png
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
立行行以俟命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
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务
也命者时之遇也又曰元以准易虚以准元元且覆瓿
而况虚乎(馆阁书目曰潜虚一卷/) 易之为卦始于太
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乘之而
极于六十四卦 元之为首始于一元以生三由三以
生九由九以生二十七九九乘之斯为八十一首 虚
卷一 第 19b 页 WYG0936-0012b.png
之为行始于五行一六置后二七置前三八置左四九
置右通以五十五行 易之卦兼河图洛书之数 元
之首得河图之九数 虚之行得洛书之十数 易之
数生于一故揲法虚一元之数生于三故揲法虚三而
虚之数生于五故揲法虚五 易有乾坤二策乾之策
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合而计之凡三百
有六十以当期之日衍而积之凡万有一千五百二十
以当万物之数 元以首管九赞以二赞管八策当一
卷一 第 20a 页 WYG0936-0012c.png
日以二万六千二百四十四策当三百六十四日半又
有踦当一日四之二赢当一日四之一然后当三百六
十五日四分之一与周天之度合 虚以冬至之气起
于元转而周三百六十四变变尸一日乃授于馀而终
之 易得其全故无馀 元有欠故增踦赢之赞 虚
有馀故退元馀齐而无变 本朝张行成作潜虚衍义
十六卷
 
卷一 第 20b 页 WYG0936-0012d.png
 
 
 
 
 
 
 
 群书考索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