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偈¶
偈¶ 第 217b 页
曹溪大休珠禅师偈赞卷第十二
侍者广熙录
瑞鹿法孙行信编次

** 偈

*** 赠云松和尚

「 且喜柴门对竹开绿阴终日覆苍苔从教夏热炎如火到底无能入得来」


*** 寄宗始兄

「 法门寥落冷如灰尔巳休心我巳颓山住总忘人世梦自閒閒地自徘徊」


*** 寄大田兄

「 独坐山关懒世酬萧然不觉几时秋法门此际难为也聊把枯茅且盖头」


*** 示越峰关主

「 见得分明识得他莫贪水草卧烟霞直须倒岳倾湫去始露宗门利爪牙」


*** 示重目禅人

「 离乱韶光弘道难众缘相逼不身闲数载精勤方休歇却被休心趁出山」


*** 示啸石禅人

「 大用无用用现前信手拈来覆大千点开上古金刚眼炤澈今时天外天」


*** 示无瑕禅人

「 终日谈禅口不开不开口处可疑猜忽然看破开口处谩云千里赚吾来」


*** 示一鱼禅人

「 个事分明本现成何劳特地向他寻从教事事无心去眨眼由来隔几层」


*** 示彰甫徐居士

「 但自无心尘不染开谈句句占机先子能善具超方
偈¶ 第 217c 页


*** 赠张玉可居士(善真)

「 墨未濡时面目真才形半点更精神志公闪烁难为笔老衲那伽岂易临万里碧空惟朗月一天虚皓绝纤云从来此处无人见子与僧繇写得亲」


*** 姚子谦居士为先君怀泉公徵放生河偈

「 闻说生兮思惘然勿云何处觅因缘从前误出鸢鱼话以后相随亥豕传活泼自忘萍迹远机关岂到蓼花边哲人幻去恩波外独有观河见不迁」


*** 示不迁勤侍者

「 禅家万事俱抛去泼天作略一时来山僧切嘱宜相信不信吾言任子猜」


*** 示应元长老

「 六十年来老比丘形容幸与我同流山门体段须谨慎仔细而今多事秋」


*** 示僧官道生

「 僧中宰相俗中僧二谛融通悟未曾顾问也无三昧法腰间不坠愧卢能」


*** 示渠演监院

「 老来无事可干怀一榻高眠万念灰入定久巳忘出定童子敲门唤不回」


*** 示映辉知客

「 山僧从不解欺心吐胆倾肝说向人拟问西来何意旨向道眉毛眼上横」


*** 示辊石侍者

「 宗主拈提贵正眼升堂聚众令双行禅门此际惟知解彻底掀翻第一人」


*** 示石愚书记

「 蓬壁寥寥接水涯野云无住即为家经行饭罢山前绕乱石桥虹燕子斜」

偈¶ 第 218a 页

*** 示心白维那

「 禅翁何事到山家拾得松芽且当茶问我西来无抵对携篮圃外采藤花」


*** 示吉中知藏

「 不是岭头传底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老僧一语告吾子终日谈禅口不开」


*** 示渠梵书记

「 谢世飘然系短蓬半肩破衲断麻缝有人问我西来意笑指庭前双径松」


*** 示宇宽知客

「 丈室萧然竹数椽门前流水是清涟老僧心地常如此论物还他事不迁」


*** 示却尘悦众

「 不烦著意打重关但得心閒物自閒一味却尘尘亦了茅苫一片伴青山」


*** 示溪舌悦众

「 溪边黄叶随流水流去无心趁落花举目望来长舌所返观总属道人家」


*** 示㳽昌知事

「 存心一处细心穷穷到无心始合宗不是老僧来道磅焉能整作旧家风」


*** 示仁哲知事

「 仁慈皆育物事理尽双彰古哲无他法菩提心歇狂」


*** 示体莹贴案

「 体遍虚空界莹光映十方分明都说了莫谓我囊藏」


*** 示德彰道人

「 大德化兮小德川曾闻断臂乞心安我今高报诸仁者但得心坚石也穿」


*** 示懋芳耆旧

「 衲僧气宇绝遮拦禅道是非俱不攀为甚超然浑不
偈¶ 第 218b 页


*** 寄体印老宿

「 久埋宝镜不当轩包括先天与后天日食三食高枕卧鼻头焉著用绳牵」


*** 示愚道人(即请主)

「 枯木逢春花未开花开要等个人来南华岭畔重为望月上三更坐钓台」


*** 怀张峄老

「 食了松华又食槐门前不见故人来遥胆树影疑君至拽杖绕山走几回」


*** 示玉寰张居士(法讳坤)

「 青山绿绿如相似万里程途跋涉来他日逢君今日始倒拖拄杖上天台」


** 赞

*** 径山大慧杲赞

「 牙如剑树口似血盆呵骂诸方不近人情罹难一十八载且喜致之无闻比今胁肩谄笑者惭惶杀人」


*** 洞山价祖赞

「 宝镜三昧印心过水睹影打彻临终来去自由吾今常于此切」


*** 黄梅五祖忍赞

「 面如满月具四十齿周家继女所生世谓无父之子肉身千载镇黄梅为甚又教衣钵止咄」


*** 佛日石雨老和尚像赞

「 丛林九住道振八山若论向上揭过一班咄举世有眼人皆见若个男儿用手攀」


*** 觉非沈居士像赞

「 为国柱石力护吾宗儒释并拈心空法空其形苍古其音黄钟学贯今古惟一老翁(惟一别号)


*** 怀泉姚居士像赞
偈¶ 第 218c 页

「 灭之曰隐生之曰微生灭灭巳名曰道基达道逍遥是阿谁槜李怀泉老古锥」


*** 高念祖居士松菊丛中拈拂坐石小像赞

「 颖墨未濡一真独放才形朕兆便落比量即此离此妙观俨焉念祖模样天纵体用双彰显现拂子头上」


*** 自赞(雪山济请)

「 这个汉出头早信口呵骂诸方讨得许多烦恼不管是之与非一味只是掀倒野犴惊走无门狮儿闻之碎脑有时直截根源有时盘桓落草费尽一片婆心深叹无人知好」


*** 又(若水华长老请)

「 山僧做底事诸方做不到非但玄中玄亦且妙中妙少者授年尊见闻俱笑倒举世所不信父少而子老」


*** 又(越峰敬请)

「 面容自觉年将半眉端唯有法门愁踏遍诸方无可意得子吾心巳罢休」


*** 又(钱凤溪居士请)

「 胸襟海阔无涯拽杖东走西走更问如何若何便棒不容开口这般庆快是谁密印堂上老朽」


*** 又(河南府王大士张启圣二居士请)

「 荆棘丛中驻足是非堆里安身随方开堂说法到处搅乱丛林世人或憎或爱龙天且喜且欣禅者扣其捷要直心一味披襟生辰冈冈四九海内闻汝臭名不管是非得失拽杖蓦直前行将谓硬钢打就似乎生铁铸成拈来抛向河南府点开时人的眼睛」


*** 又(重目维那请)

「 者个汉真倔强坐若狮猊行若象谈禅不动唇皮应机横棒竖棒与么卤莽接诸方如何做得人榜样」


*** 又(云心祥请)

「 假既不住讵可立真真假不住分付云心」

偈¶ 第 219a 页

*** 又(无瑕禅人请)

「 丛林东住西住拄杖南打北打恁么不顺人情只要时人放下更问放下如何良久云哪」


*** 又(离尘本请)

「 像不像三十棒留与后人作榜样咄是何形状」


*** 又(裕之涤西堂请)

「 这汉作事十闻九怕动手便打动口便骂为甚用此辣钳锤秪要时人尽放下而今要报这冤仇短短麻绳长空挂」


*** 又(智柏容后堂请)

「 法道浙东行遍意思更往西游愿力如山似海异乎浅见之流子若描渠供养切勿效彼之尤咦本色住山为活计一把蓬茅且盖头」


*** 又(巨平止请)

「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咄悬起了也急著眼看」


*** 又(鹤林茂侍者请)

「 三玄三要齐拈却那许其中话正偏定隐门下真消息贵在当人接上肩」


*** 又(自如原禅人请)

「 亲近山僧数十秋也无欢乐也无忧洞上一枝无孔笛分付原禅老实头」


*** 又(可敬请)

「 浙地开堂数十秋谈禅说道水长流此行拽杖曹溪去端坐从容伴帝侯」


*** 又(必成尊庵主请)

「 这汉拈提向上事从来不肯鼓唇皮或问其间何意旨只贵当人自绝疑」


*** 又(应期钱居士请)

「 愿力如山重胸襟似海深惯吹无孔笛大休珠道人」


*** 又(心白西堂请)
偈¶ 第 219b 页

「 这个老秃口快心直法嗣遍布江楚不怕法门狼籍胸怀马祖遗风要付八十之一不惧诸方所呵住在曹溪山窟作略泼地泼天棒人棒得骨出更有末后句子分付宗禅心白咦」


*** 又(乐然公请)

「 一生讨便宜不解看文墨转看转繁转跋碌胸中徒尔多堆塞出言吐语不惊人如何教人为法则吾家有个善超方十二时中如痴兀」


*** 又(慕贤公请)

「 老休做人极条直高拱手兮低作揖佛法会也得世法会也得高下随宜争定他水银堕地无踪迹」


*** 又(义成公请)

「 一生搜索之极拣人痛处下针知我者百病百愈不知者番作生嗔极宽极恕极仁便是大休道人不动声色坐振丛林现主曹溪法席海内个个遍闻放出调羹之手内外如水之平时逢像季人多斗争法门振作借重老僧」


*** 又(若虚公请)

「 赞了一轴又一轴大休如何有许多寻常语话来搪塞大家静坐萨婆诃」


*** 又(僧官道生请)

「 家无四壁八面玲珑是非不到处形迹杳无踪闲挑野菜和根煮犹让山家老秃侬」


*** 又(茂芳公请)

「 说大又不大说休又不休有时随宜上下法道处处周流咄」


*** 又(天济公请)

「 果是法门中龙象极肯低头极谦让不三不四好为人不是机呵便是棒」


*** 又(体印公请)
偈¶ 第 219c 页

「 牙爪俱备事理兼通坐象王山下振六祖家风这是何人像曹溪大休翁」


*** 又(应元公请)

「 检点人之短处便请舍短从长恐子不知长短我为横量竖量喝一喝云长多少良久云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 又(宝航公请)

「 古云平常心是道试问当人荐未曾悟了尚要除悟迹三玄三要不须争」


*** 又(渠演监院请)

「 这个汉真奇特一条白棒到处狼籍人来问著答云不识藏头露尾作白拈贼行道五郡不肯休息潜行密用令人难测渠演上座莫受他惑掉在屋角头边免得时人邈模」


*** 又(映辉知客请)

「 佛祖之冤对法门祸害头闻名较些子相见没来繇自赞自骂这老汉世世还同佛祖俦」


*** 又(宇宽知客请)

「 无心说法有口谈空是这般人堪继此宗」


*** 又(心照首座请)

「 胸襟海阔愿力弘深一条拄杖不近人情随方说法报上皇恩虽然横说竖说从来不曾动唇八不思议三昧便是大休道人」


*** 又(敬止禅人请)

「 机用临时辨得亲一喝何妨三转身若还不会山僧话悬在高堂问此真」


*** 又(体中直岁请)

「 这老汉双眼圆明惯要雷轰电捲又要盘桓葛藤电捲时偷心顿歇盘桓时追人脚跟验到谛当处伪自不藏真」

偈¶ 第 220a 页

*** 又(致中公请)

「 自喜还自赞这个休和尚细察于秋毫大包虚空量仔细又思量还有一处长巨细俱不管随缘而放旷涉世无心心亦无闲坐曲碌木床上」


*** 又(洞玄副寺请)

「 这汉做事令人疑谤参知识四十馀个个当人不让早早出世人前一味胡挥乱棒气宇凛烈盖诸方不管尊卑及长上一切从头按下来如何做得人榜样索性实告诸仁者志公不是闲和尚」


*** 又(伴月副寺请)

「 行藏不拘出入无束应现千差将错就错高下随宜不定宗如何教人能摸索」


*** 又(澄心书记请)

「 千叮万嘱别无他只贵当人遇作家句下翻身须领略曹源一滴灌天涯」


*** 又(解脱典座请)

「 这汉做人极谦下不喜愚夫自庄大尔要庄腔我不然送到天王脚底下动手就要打开口就要骂或肯一念自知非从前恶习都放下尔也心休我也罢流通正在今朝话」


*** 又(吉中知藏请)

「 这个和尚人天榜样眼空四海胸中浩荡愿力弘深不肯休想受付嘱灵山上」


*** 又(渠梵侍者请)

「 这老汉真古怪云门拾得死猫头持来两广街上卖东也请开堂西也请说戒一生跋碌不停留想是欠了阎浮债」


*** 又(辊石侍者请)

「 不似僧兮不似俗曹溪山里休老秃眼目高兮胸襟阔不是熙儿难凑泊知我言兮继我宗他日逢人谩
偈¶ 第 220b 页


*** 又(达玄侍请)

「 不住无兮不住有活泼泼兮如珠走不啻象王背上行还要跨下狮子吼」


*** 又(三洗侍者请)

「 既来求我赞岂可太谦让一尺说一尺一丈还一丈行道五七郡横身江湖上九坐道场心不休更要以疏闻皇上收拾海内的珠玑送入龙宫镇宝藏行藏古怪是何人曹溪山里休和尚」


*** 又(昙宣禅人请)

「 个呵师固难测量可形迹难觅宽不处于太虚窄不处于毫迹一生热肠太过人人攀仰无极或曰法门之祸根或曰法门之柱石一味道心付人被人呵为老贼子得我之真髓切莫似我狼籍咦」


*** 又(熙和禅人请)

「 出世为导师不是小儿戏上报四重恩下将三有济可笑面南人聚众争闲气不若三家村里翁也有仁也有义不觉说到这里我也替你惭愧」


*** 又(道开禅人请)

「 作事不假为法心真得法数十馀载每每坐到五更煅得形同槁木为报佛祖深恩若不直心直说谁人知我苦心告报来学仔细法门担子不轻」


*** 又(止水禅人请)

「 顺之喜名为赞逆之嗔名为谤当知毁赞不同途顺逆依然成两样我以正眼看将来都缘好与三十棒」


*** 又(却尘禅人请)

「 作狮子吼百兽潜藏为人天样个个惊慌英风凛烈逼人寒真个末劫大宗匠」


*** 又(客生禅人请)

「 突出无位真人且道作么描摸一个纸上形容惊动
偈¶ 第 220c 页


*** 又(格新禅人请)

「 不读诗书满腹文章不参禅道堪继后芳法门担子甚重勉力一肩承当或问大休何所长这里就是真榜样」


*** 又(月辉禅人请)

「 胸中旷阔无遮挡若不深知谓我狂便是而今这等说自家好处自家扬」


*** 又(每文库头请)

「 惯搜法门人短大家竭力支撑放出包空之量勿有尔我之争不见浮山远代付投子青密地思量真可法令我特地向南寻」


*** 又(客新禅人请)

「 人曰再来大鉴我今只日大休尽道应身说法我亦不知来繇」


*** 又(行海禅人请)

「 不是老汉饶舌要救法门狼籍不谙中道行太过太不及太过不付一人不及付到百十这则淆讹公案当来再问弥勒咄」


*** 又(密宗禅人请)

「 这汉辨才无碍所为胸中梗直时人作用不似渠只为此中多委曲」


*** 又(行果禅人请)

「 熟处要人忘生处要人熟最恼传衣付法人镇日忙忙读语录定不修缘不熟勉强出来呈丑拙题自巳赞骂诸方秃冷地一念自惭惶水边林下保养足」


*** 又(舒周禅人请)

「 上不得师之扶下不得徒之助一根中心树子大海波心直柱触破龙宫海藏七珍八宝露布禅者扣问
偈¶ 第 221a 页


*** 又(瞻翠禅人请)

「 自喜这汉一处好发愿弘法弘到老不是灵山莂记来怎肯全身入荒草」


*** 又(有馀库头请)

「 这个倔强汉迥出于常流不比诸方老秃牛一日对镜三梳头」


*** 又(自省禅人请)

「 细如秋末大如山过了重关又一关山僧智向极猛烈几翻悟后几翻参」


*** 又(远尘禅人请)

「 分明拈出时人不识毕竟如何拄杖三十」


*** 又(可宗庵主请)

「 四壁无门处处通从教八面得相逢拈槌竖佛多年也不识谁人契此宗」


*** 又(张镇台法名德昆请)

「 步长松石下居曹溪山巅侍六祖之侧伴五千狂禅不动声色内外如然携后昆手接佛祖肩婆婆和和似禅非禅饥来吃饭困来打眠夷老僧只么閒閒地梦想浑忘兜率天」


*** 又(萝庵王居士请)

「 婆婆和和说禅说道是耶非耶少与草料不喜落平常岂肯存玄妙佛祖位中尚不留埋头曹溪深山岙愈要潜形众要追老休定作众生靠」


*** 又(无住莫居士请)

「 这个老秃真宗门容文又不通字又不识横扯竖扯却又去得仔细思量有些奇特」



卷第十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