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1a 页

*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 卷之一

* 上堂小参夜参普说示众
* 示语
* 禅净玄旨
* 卷之二

* 室中语要
* 书
* 答语
* 天童上堂(天王开光 祖师开光安座)
* 卷之三

* 像赞
* 佛事
* 卷之四

* 偈(上)
* 卷之五

* 偈(中)
* 卷之六

* 偈(下)

七会馀录目录(终)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1b 页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卷之一
姑苏西华山秀峰寺门人(行玮)等编

* 上堂小参夜参普说示众

上堂僧问世尊降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和尚降生
如何施设师云有口解吃饭问和尚今年生日去年
生日来年又生日未审那个生日是师云待你数尽
来向汝道问世出世问如何是法师云兔马有角牛
羊无角进云却有角作么师云非汝境界问树高千
丈叶落归根法身常寂本无去来未审和尚何处降
生师云你作者个见解僧云毕竟作么生师云棒打
不回头乃云秋风清秋月明大火西流白露零乘凉
昨夜溪林坐唧唧蛩声唤客惺若向未唤巳前惺去
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其或未然黄帝遗玄珠于赤
水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
之而不得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
得此珠玄珠既得且道在甚么处乃示献珠势云连
城难比况照乘未为明不惜当阳示同教受用亲或
有当面蹉过山僧不免更演第二出说白一上今日
七月十九乃是山僧从母胎出生的时节年年逢此
时节山僧也不管生与不生只恁么过今年逢此时
节不觉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所喜者何记得去年上
天童兵戈忽起江关阻隔每忆此方道侣恐此生不
得相聚今幸重新会晤欢笑如昨出于意外是一喜
也又前年饥荒我诸弟子同此忍馁修行是后住山
住水或东或西今闻山僧远远归来各各来集所谓
从我于陈蔡者今得及门又一喜也所惧者何惧古
人道人生不满百今年生日添了一岁须知将来巳
减了一岁生死无常岂得不惧然此一惧现前缁缁
素素皆该有底何故既同生在世间定各有个生日
遇著生日添了一岁将来亦各少了一岁设若大事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1c 页
未明日用随著二境转顺则多喜逆则多忧自古世
间称意事常少不称意事常多未免忧多喜少随境
漂流于苦海中头出头没何时能了所以道努力今
生须了却莫教永劫受馀殃先圣见我辈从无始以
来受生受死莫可算数所谓积骨如毗富罗山饮乳
如四大海水今生又复茫然而过未来生死冥然无
涯可不哀耶然则要了生死别无门路须悟无生不
见当时王摩诘是个诗人却晓得此意作诗云独坐
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
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永嘉
云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
生于诸荣辱何忧喜西方偈云愿生西方净土中上
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今人多说参禅要悟念佛不消悟据此偈何常不要
悟来须知要了生死须了无生要了无生须有个悟
门不论参禅念佛今或不了其中旨趣自巳执定是
东方人世界是秽浊底佛决定在西方世界是净底
殊不知此偈正治你此执病意谓你不必执娑婆定
是秽浊恶世全身染著在里许你当愿生西方净土
中意谓愿生净土净土便现前何故法无定相随心
而转譬如人寻常做得件好事面前本无有佛忽见
佛现或菩萨现莲花现忽若做得一件不好事自心
不安面前忽见地狱相怖畏相诸恶境界岂不是善
恶之境原无定在皆从想念而出你若离诸执著只
此娑婆世界坑坎堆阜便是极乐世界地平如掌所
以维摩经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楞严经道但平心
地则一切世界俱平是谓破情不破法世间净妙香
洁无过莲花你或一向认个血肉之躯便谓此躯是
父母所生底亦便认著个血肉父母岂知你从本以
来各各有个妙净明心譬如莲花一尘不染是他含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2a 页
育你长养你世间父母虽极爱念其子忽若隔著百
里千里便不能炤管此妙净明心随你寒温动静颠
沛流离梦想颠倒无一时不护持你又世间父母大
家团圞头秪得一生此妙明心从无始巳来生生世
世在在不忍舍离你此即是你恃怙是你本来真父
母然且佛眼觑不见三贤十圣直得望空启告惟證
乃知岂不是上品所以华严疏云有情之本依智海
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又此妙净明心你
若铲地忘却不得发明譬如莲花合一般你若一念
发明譬如莲花开一般所以古人形容悟底样子道
如大梦觉如莲花开亦如莲花未开纵有妙香不能
四至熏动人纵有妙色不见芬芳令见者生渴仰亦
如你不曾发明心地则触处有碍所以道心花发明
则能炤十方刹你果若心花发明了便自见即心是
佛此佛果然不在东不在西佛不住生死是谓悟得
无生矣其悟正在花开时如何说个不退此妙净明
心无生无灭体性坚凝犹如金刚亦名金刚心宋时
有丞相张商英自号无尽居士与大慧禅师云当證
入时全体在金刚心中所以一得永得一證永證自
古及今诸大心众生无不契證此金刚心行菩萨事
者我今證得自当与他把臂共行所以道不退菩萨
为伴侣故参禅净土固为殊途同归如今若不求正
悟逞些聪明说些道理了无交涉不但无交涉损法
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且有过在所以道离心
意识参绝凡圣路学且凡圣路既绝又如何参如何
学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山僧此者不避明眼笑
怪入泥入水絮絮怛怛秪为年来多病意得一茅一
钵閒静自适了此馀生承念此方道侣朝夕庇护五
六年来无可云谢若不真实相告真实劝勉于佛祖
大法设或空过得不孤一番道叙即我及门诸子比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2b 页
来虽不行棒行喝去逼拶他时中叮咛更是苦口或
有绍隆佛祖气概底随他在左右琢磨设或得少为
足山僧也不能扯拽他所谓成龙者由他上天成蛇
者听伊入草虽然如是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
报佛恩下座。

向晚小参今日山僧诞辰承诸人合掌庆生还知山
僧此身所从来么既知山僧此身所从来亦须念自
巳此身所从来既念自巳此身所从来便须各各念
父母恩报父母恩秪如父母恩如何报据他儒门称
仁人孝子小者夙兴温凊大者立身扬名如此可谓
报其亲矣我沙门释子又当如何你当知夙兴温凊
愉色婉容立身扬名慎终追远此非仁人孝子则不
能虽然假若其亲衰老步履龙钟不能使其亲康强
复壮其亲或疾病呻吟不能代其受苦受痛一旦无
常启手启足不能挽其亲缓停斯须少享甘旨弥留
易簧得正而毙不能爱其亲抚摩顶踵勿致朽溃气
断命绝前路茫茫甚生恐怖不能谏其亲勿作此行
至于入木入土不能随其亲远游泉台同宅长夜九
原长别如慕如疑不能窥其亲生平笑语或异不异
生死两分宗亲各散杳杳冥冥不能问其亲生我劬
劳今投何处或信得随业受身然不能知其亲或升
或沉在人在天为飞为走受苦受乐不能为之设处
为之引避纵五内割裂呼号泣血顿足稽颡于亲无
少益不能相救呜呼岂不痛哉所以生老病死之苦
唯佛乃知仁人孝子到此著手不得昔释迦世尊则
念其亲受此生死大苦欲救其亲出如是苦故发心
出家修行学道后得道眼明白了却生脱却死乃度
其亲亦出于生死亦令一切众生出家修行学道度
亲如是度亲是为真报恩是为大报恩你辈既为他
荫下儿孙又须知报佛恩始得试问如今道眼如何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2c 页
得明白去不见古来有个那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
还母然后现本身为父母说法此传灯所载其现身
说法亦为报父母恩试问你诸人此公案如何会有
者问著一总不会秪为寻常但晓得肉是肉骨是骨
今肉骨既都析去那个是本身所以茫然不会有者
问著便作个解会把肉骨都丢开了向虚空里描写
一个本身出来此身是寂然底是广大底是不著色
相底是无说而说底此又为寻常说惯是人都有个
身都有个性身有生死性无生死身有分段性如虚
空又或见经本上说身死神明不灭就计度道神明
就是我本身复有一种或见宗师家问人道父母未
生前还我本来面目来其实不曾真悟本来面目又
计度道父母未生此身尚无有有个本来面目岂非
是我本身又寻常见宗师家问人道阿谁拖你者死
尸来便向谁字上卜度把死尸推开计著个拖死尸
者是我本身日用著衣吃饭屙屎放尿无不是他即
便点胸点肋擎拳竖指或背地里打人一掌下人一
喝自谓参得禅了大事了当了此一种今时参学未
到家者每患此病古亦有之即聪明人识道理者亦
不出者个计度又有一种肉也不须析骨也不须析
囫囵吞个枣道本身现现成成只是面前有物不能
消殒究竟肉原是肉骨原是骨与三尺童子所见无
异但多了一种理解观其所因亦是从山河及大地
全露法王身等语依模脱出若据款结案第一种不
会是寻常不曾学道人凡夫底见解第二种是聪明
人见解亦是外道见解第三种是参学人弄光影底
见解中含断常也是外道见解第四种亦是多理路
底人见解面前有物亦是凡夫见解如上见解种种
不同皆为于参学分中无有正悟无有倒断以致如
斯若执而不化如何得出生死何故为你智眼未开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3a 页
生死相未破既然自巳未出生死又如何使父母出
得生死报得父母极重大恩所以道欲出生死海须
透祖师关所以临济云参学人须具真正见解所以
山僧寻常不取人机锋迅利多伎俩只要你参学有
个倒断有个倒断正悟现前如上诸见自能远离你
若执此如上见解不肯知非放舍正悟卒不得现前
所以道不用求真惟须息见诸见既息道眼自然明
白不见当初五祖有副衣钵要付人教学人呈偈最
初神秀出呈不惬祖意复次六祖呈偈与祖投机夜
半入室传衣渡江山僧年来多病亦有个钵袋子要
分付著人故提此陈年公案使众呈颂若透得此关
过佛恩亲恩报恩有分其或未然非吾种草。

上堂二三子左顾云者是监院右顾云者是首座以
我为隐乎巳向你说了也吾无行不与三三子者是
丘也便下座。

小参师云山僧适来座上为活汉说法即今下座又
为死人说法既是死人为他说甚么法只为他未尝
死既是活人又为他说甚么法只为他不肯死死人
未尝死即是活汉活人不肯死却成死人还有识得
利害者么昔日有一人曾断一人命恐怖出家为僧
后于定中见前人来索命僧云汝命既断索命者谁
其人忽没不见此非死人未尝死底消息秪如活人
不肯死却成死人又如何却须参始得。

夜参师举如意云汝等且道者个是甚么若道不得
莫怪我瞒你。

夜参师云你辈来参禅还知从上广大门风真正师
承么乃举云峰悦禅师参大愚愚云佛法不怕烂后
生家趁色力强健为众化米去悦如教化米还又问
愚又云佛法不怕烂天寒为众乞炭去悦又如教乞
炭还又问愚云堂司缺人以烦汝悦即归堂心恨大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3b 页
愚不为说然信得愚及终无异志一日入后架忽桶
箍爆散乃大悟走见愚愚合掌曰维那且喜大事了
毕你辈且看大愚曾与伊说三玄五位么一镞三关
么同源圆相如训诂家相似么其时云峰悦也无一
语吐露也不喝也不擎拳也不竖指也不打个圆相
惟汗流遍体礼拜而退你辈想望伊如是风采还惭
惶么你辈立志果若有分与古人相应则山僧便是
大愚你要做云峰悦也不难若无如是气概我也不
是大愚你也不是云峰悦大家一场懡㦬散去。

门人崇巳请上堂举兴化谓克宾维那曰汝不久为
唱导之师宾曰不入者保社化曰会了不入不会不
入宾曰总不与么化打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
五贯设饡饭一堂次日兴化自白椎云克宾维那法
战不胜不得吃饭即便出院师云兴化克宾父慈子
孝玉线金针同死同生光前绝后岂常流所测如今
有般瞎汉别作商量带累我先圣黑漆拄杖有屈无
伸今日时节相应不妨据款结案蓦拈拄杖云出群
须是英灵汉敌胜还他狮子儿卓一卓下座。

满华严会上堂有大经卷在一微尘中书取三千大
千世界中事有聪慧净眼人破此一尘出大经卷饶
益一切先圣恁么道可谓呼人于醉梦之中恩大难
酬虽然尘中无不有经何待净眼人始能出得正如
琴瑟箜篌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以此可知
众生日用自蔽妙明背觉合尘者大经卷不知埋没
多少时也毕竟如何出得从上老冻脓或击禅床或
竖拂子道微尘破也经卷出也大似一盲引众盲狂
犬吠风驰求不息山僧有道灵验真言奉劝诸人如
何是尘退却一步如何是经又退一步只管退步渐
渐退到牛角尖里意趣绝兴味尽忽然撞见本爷娘
道个万福无事不毕。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3c 页

夜参汝等欲透此事须发无师智始得且无师智如
何发试举个样子看当初五祖演禅师云我者里禅
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有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
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事业始得遂白其爷爷云
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窬入宅开匮乃教儿子入其
中取衣帛儿才入匮爷便闭却复锁了故于厅上扣
打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
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巳去了其贼儿在匮中私自语
云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
家遣婢点灯开匮匮才开了贼儿耸身吹灭灯推倒
婢走其家赶至中路贼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
中其人却于井中觅贼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你休
说你怎生得出儿具说上件意爷云你恁么尽做得。

师云你看他五祖老人垂个方便何等切实何等明
白在当时灵源禅师称他为天下第一宗师者说话
汝辈在丛林中无不见过无不念过但不知其问微
细要妙山僧今晚不惜老婆试为剖露要知山僧就
是贼爷汝辈来此相聚皆是贼子问我如何是禅如
何是道如何出生死就是贼儿问养家事业一般山
僧当头一拶汝辈透不得总被关在匮中了也但问
汝辈发愤求脱还如贼儿恁么急切一回也未果若
像伊恁么急切则无师智自然发露如或未然自是
诸人不肯大死一回虽云参究皆是胡思乱想只为
在丛林中逴得一言半句将谓巳解问著便水漉漉
地只图口快既不能死去又如何得有活路殊不知
此事须是绝后再苏方名得活非是如今弄虚瞒人
便自谓活也所以我前日云活人不肯死却成死人
便是者个道理大慧当时示众亦常云直须啐地折
爆地断始得苟活而不死者此病世医拱手总为无
有如贼儿在匮中念念求出底急切所以不肯死汝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4a 页
等须知假如贼儿在匮中若不急切求脱被人捉住
送官便无了性命又当此时节叫爷不得叫娘不得
岂不闷死人因共一闷闷死所以绝处逢生无师智
便发者便是贼爷为他处正所谓父子上山各自努
力又岂是别人教得底盖若当时贼爷有个死法教
道贼子必非活路所谓与人实法土难消然汝辈还
知在山僧匮中若不能出有许多利害么盖若在山
僧机下透脱不得便出生死不得他时后日无常杀
鬼牛头阿旁便当推汝向刀山剑树上去也其苦无
量岂贼儿到官方比山僧岂是不肯直截提持只为
参禅有个正因有正因便有正信有正信便有真正
急切参情有真正急切参情始有大悟其或未然因
地不真果招迂曲逗到头白齿豁一事无成莫怪参
禅无灵验也时有居士呈那吒太子颂师云那吒即
今在甚处士举手云在者里师云现身说法即不问
且道他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者骨肉怎生析士无语
师云汝还在匮中参去。

上堂举殃崛摩罗出家为沙门因持钵入城至一长
者家值其妇产难子母未分长者云瞿昙弟子汝为
至圣当有何法能免产难殃崛曰吾乍入道未知此
法当去问佛却来相报遽返白佛具陈上事佛告曰
汝速去说我从贤圣法来未曾杀生殃崛往告其妇
闻之当时分娩师云者则公案流落丛林多少人透
不过后来大慧问湛堂湛堂曰我为你说个方便只
如殃崛传长者语未到世尊所其家生下儿子如何
传世尊语未到长者家其妇生下儿子又如何师又
云世尊与湛堂垂个方便可谓刀刀见血有者沦乎
情解别作商量山僧今日作得一平实颂举似诸人
佛祖共传贤圣法真明一点破重昏而今得力知谁
是各愿家门有子孙下座。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4b 页

举岫首座湛西堂秉拂小参欲明恁么事须是恁么
人若是恁么人必明恁么事昔达磨大师观震旦国
中多大乘气象特特航海而至六代传衣是后二支
挺秀五宗杰出各禀师资互相酬唱所以眉间挂剑
血溅梵天大慧首众于云居无问无荅怕烂却那西
堂鉴赏于百丈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敢白大众同为
鼓舞。

解制小参今晚解制之期诸大士远来无可供养聊
举个古颂庞居士道十方同聚会缁素分明个个学
无为彼既丈夫我亦尔此是选佛场朝打三千暮打
八百心空及第归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
花大众山僧如此注脚巳为汝等庆赏了也且如何
是庆赏底意记得教中有两句语那两句聻心生大
欢喜自知当作只是下面一个字山僧续不来请大
众续看时岫西堂出云贼师呵呵大笑云欲得不招
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山僧将法华经抖乱罪过
不少便归方丈。

病起上堂山僧病百来日不曾与大众说一元字脚
汝等还知真实相为么痴儿刻意止啼钱便下座。

佛诞众头首预入方丈白云来日浴佛请和尚上堂
师即拽杖上殿众罔措师云恁么上堂还信得及么
若信不及大家散去众散师乃说偈云寻常请上堂
看我口皮动今日真上堂眼目各定动一队痴禅和
那堪作佛种虽然如是三十年后悟去也不定。

师上堂有一犬吠僧打趁之师云莫趁他遂拈一偈
云犬子吠一声祖意太分明不要将他打此道出常
情。

苏州善庆庵斋王韩云文学请示众昨日重阳节东
篱开菊花山僧来此庵秋气何乃佳庭前蓏架倒空
里雁行斜人境俱相称今古法无差所以情与非情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4c 页
无过一道佛僧凡圣无过一号生死梦幻无过一了
且如何是了底消息百味珍馐无过一饱。

毗卢庵茶筵周贞可文学请行茶令示众师举茶瓯
云酒令易行茶令难行酒令人醉茶令人醒你请我
说我说你听说听分明且道是个甚么世间好语不
可说尽。

冬夜小参举僧问疏山如何是冬来意山云京师出
大黄若有问山僧如何是冬来意只向道兴化莲壳
好种火诸人若作世谛流布佛法未梦见在更作佛
法商量千里万里毕竟如何须知远烟浪别有好商
量。

示众欲行千里一步为初你诸新戒明日入城持钵
搭著新法衣各须仔细昔有僧托钵至长者家被狗
咬长者问云龙披一缕金翅不敢正视上人全披法
服因甚却被狗咬其僧无对汝等须知若被狗咬做
菩萨底还可忍设若又有居士又恁么问你诸人如
何转身山僧只得预教你个转身句若问将来便合
掌向居士云谢布施。

破山寺告香普说佛法不怕烂却去圣时遥人根不
利亲师仪式百丈古规年来丧尽参学人虽则东走
西走闹丛丛地佛法究竟不得现前秪如今日为甚
告香要知香是净物其气可以上达故世间祷天地
事神明无不拈此表敬然所告何事盖为生不知来
处死不知去处两座疑关一段苦情要山僧为汝开
豁因甚又教汝向护法伽蓝前立大誓愿盖为现前
虽具此信恐将来遇不如意境界即便退失初心人
而恒不可以作巫医何况佛祖大法先佛于因地
中发心救拔众生无不先立誓愿后若违背自巳扪
心岂非欺诳佛祖所以山僧以此坚固汝因心扶持
汝初志又命汝再告伽蓝保护汝期中入法无障何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5a 页
谓障非是正要参禅打一场热病是障又非著一境
界发一颠狂是障汝若大事未明在外受辛受苦受
淡受薄有好父兄好师长好眷属闻得见得惜你护
你劝你莫在外住此即是障又或檀越见你修行造
一静室请汝供养汝道业未办一沾此微小因缘即
便忘却此生死大事岂不是障又在丛林遇无志明
侣与汝结道友商住静何处山好看何处丛林丰裕
无坡出常得安逸如是好情款好境界无不是障汝
等若能一一远离得剔起眉毛孜孜矻矻莫见山僧
和颜悦色好言好语便道和尚慈悲见山僧拈条棒
斥逐人呵骂人便道如夜叉罗刹难于亲近不见汾
阳示众云汾阳门下有西河狮子当门踞坐但有来
者即便咬杀有何方便入得汾阳门得见汾阳人若
见汾阳人堪与佛祖为师不见汾阳人尽是立地死
汉。

再住破山师云明日开炉今日普说当初释迦老子
在法华会上说十方三世诸佛皆以一大事因缘故
出现于世此一大事在诸佛甚是圆满诸人也不曾
欠缺在诸佛甚是灵明诸人也不曾遮蔽此便是普
说底意所以差别者何记得黄面老子在雪山顶上
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
妄想执著而不證得且如何是妄想但忘却此一大
事触处茫然所作所为皆妄想也纵然位至君侯最
为荣贵皆是生死边事所以诸佛兴慈运悲出世来
提持你使你知有此大事不做众生然此妄想无始
以来绵结牢固即使巨灵神斧子亦斩不开天大将
军亦难下手只在当人愤发起猛利念头自省自愧
既此一大事我与诸佛无殊如何让他做佛我做众
生让他人成圣成贤而我甘处凡愚下劣有此一念
历劫妄想便可消融便是生死海中转头时节既能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5b 页
转头又要尊师重法古来学人遇见知识生难遭想
如在极大无边江海无所栖泊遇一智人引你到岸
在你心中必将此人以为奇特又如暗夜处在长途
前路茫茫不知去向有一好人将明灯指点炤烛你
你岂不感激他亲近知识作如是念佛法便容易入
生死便容易了又如何是普说底意若空听我一人
播两片皮你诸人侧著双耳随声逐响有甚了期须
向言下彻去香严老子云语是诳寂是谤语默向上
有事在既语不得默不得如何是向上事作礼三拜
归堂挂搭。

结制师云尘劫来事尽在而今而今若会得便见尘
劫以来未尝移易九十日也如是九十生也如是九
十劫也如是而今若不会何止九十日九十岁也是
虚生浪死九十生也是虚生浪死九十劫也是虚生
浪死只恁么虚生浪死将去到甚时结束今日结制
诸人安单进堂各各欢喜钵盂也搬进去经书也搬
进去包裹也搬进去草鞋也搬进去到明日嘴卢都
地自谓参禅了者个只制得一身两脚不向外走若
论无量劫来攀缘妄想何曾停歇若能万缘放下单
为本参虽处三条椽下七尺单前如兜率天宫相似
山中淡薄吃些薄粥嚼些黄齑如美味醍醐相似打
起普梆出外来搬柴运水垦土掘地见一束柴见一
桶水如见佛祖相似欢欢喜喜不生厌倦虽在堂外
何异堂中诚能如是用心如是纯一不知不觉向无
灯火处磕著露柱直得血淋满地那时便是好消息
也珍重。

除夕师云一岁看看尽也诸人衣线下事荐得也未
若少有荐得自谓了事颂不像颂偈不像偈只管人
前搬出也大好笑此事虽无湾曲然随方就圆各有
要妙非深蓄厚养到家人则不知譬如做戏本是寻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5c 页
常人然妆生时要像生妆丑时要像丑唱时像个唱
走时像个走转身时像个转身下场时像个下场才
成一本戏所以做生要规行矩步斯斯文文若也鬼
头鬼脑粗粗糙糙便不像生了做丑要神头鬼面胡
言汉语看者发笑若威威仪仪死死板板又不像丑
了乃至唱又不合腔走又不如法转身又不活落清
江引是短曲唱得长了山坡羊是长曲唱得短了虽
要成戏那得成戏岂不徒惹得人好笑者是一种少
有所见底须索退步密密地加参操履好第二种未
荐者今夜在此聚头吃茶一年巳尽叙个欢情衣线
下事别人不知唯巳自知若觉茫无趣向不可打尖
本参须念抛却家乡离了父母辞去师长弃下徒眷
百里千里受辛受苦图个甚么当此时节父母必念
我儿今夜在何处不得见面千思万想为师长者又
念我徒远出不知在何丛林过冬未知长进不长进
不若回来安乐过年好免得空吃苦恼又有徒众在
家虽不思量师长你在外边过了时节未免反要思
量他彼此思量实难放下山僧如此说你莫错会不
是教你因此思量急早回去但回光自照仔细思量
父母师徒难丢难舍我尽丢了走出外来毕竟图利
甚么一年又过道业未成自然泪下纵当吃茶笑语
定不随流空过不然过了今夜明日又增一岁光阴
似箭能得多少山僧替你著力不得各自归堂理会。

** 示姑苏双塔湛初老禅

向上一路不必远求老氏曰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
谁之子象帝之先世尊曰以湛合湛永嘉曰不离当
处常湛然老师年踰耳顺求法殷勤如壮龄处此閒
房真阿兰若早上烧香礼佛夜间趺坐安禅举起自
看此湛最初从何而有百年后何处安顿即今日用
动静折旋俯仰承湛字力不承湛字力二六时中切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6a 页
切提撕不必著忙亦不可放过一步一步行将去信
将去参将去紧将去忽然工夫到参力尽便自看破
此湛字是一切佛祖根本横也是湛竖也是湛左也
是湛右也是湛生也是湛死也是湛然且于湛字上
一切佛生凡圣生死涅槃了不可得不妨连者湛字
一脚踢开拍手一笑大事了毕。

** 示刘道人

道人生于富贵之家而不恋著能出家清修为佛弟
子者夙具善根也然常带病者必有夙业未化要消
此业从今日直至成佛发大誓愿一切众生当以慈
悲心怜悯之救度之誓不加害则夙业自冰消瓦解
世世得长寿无病矣既具善根此生不可错过当入
正修行路昔有一僧问善知识寒暑到来如何回避
知识荅云何不向无寒暑处去僧又问如何是无寒
暑处知识又荅云寒时寒杀你热时热杀你前日未
立秋时大热道人必知之矣入秋稍凉道人亦知若
要了生脱死当正在寒热时参究无寒暑处念念不
忘忽然会得便知你身本具金刚之体火不能烧水
不能漂一切病自然不生即入成佛作祖正修行路
矣。

** 示蒋氏檀越

新岁承携香馔及所制果物极其精洁知来意之诚
更惠法衣雷葛山僧何德消受端坐受供愿施主常
安常乐而巳参禅一事要得亲切受用不在多言多
语多问人只在一念信得及将一则话头行也提撕
坐也提撕因缘成熟便自会得也宋时魏公张浚之
母计氏封秦国夫人号法真年高信佛日诵华严因
径山大慧禅师遣僧至彼问径山和尚寻常如何示
人僧曰和尚常举竹篦示众云唤作竹篦则触不唤
作竹篦则背毕竟唤作甚么真便致疑参究一日会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6b 页
得欢喜作偈云日日诵经文犹如识故人莫言频有
碍一举一回新此便是现女人身居家参禅得力样
子前巳对令婿言之想述于耳根也此话头吃紧处
全在毕竟唤作甚么毕竟要讨个分晓不分晓时只
管参去勿生厌闷不可退步愈不分晓愈觉厌闷愈
乃得力一旦发明始信诸佛诸祖无诳语也人生百
岁倏忽便过趁色力强健于本来面目讨个下落是
便宜处世间事难得称意今既有子有孙家事粗过
身又尊贵可不庆幸又知信佛六根聪利此莫非夙
生从修福修慧中来当培养此种子成佛出世不离
此也俗谓知足常足世缘上可省心便省心或有不
如意处当思世间贫穷困苦之人不如我者何止千
万常作此念便知自家享福多矣此念不忘世味自
淡世味淡去参情真切参情真切佛法便现前佛法
现前二六时中便得大受用也善恶二路不言可知
古语云恶念既不生善念常相续诸波罗密门一切
自具足。

** 示梵圭道人

道人名行洁字之曰梵圭法华云具足清白梵行之
相道人志在参脩而出尘世故以清净无染示之也
若欲造无染之极致当看曹溪六祖问南岳让甚么
物恁么来让经六年不能对一日有省诣祖曰说似
一物即不中祖曰还假脩證否让曰修證则不无染
污即不得祖印曰此不染污诸佛之所护念道人于
此因缘洞然知得落处则与参学事相应脱尘劳悟
本体直下顿出生死勉之勉之。

* 禅净玄旨

兴化极乐禅院元旦净侣云集师升座云道远乎哉
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此是晋时肇法师语
若透得过尽华藏世界香水海国土无不开现尽十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6c 页
方微尘刹土诸佛无不现前如未委悉山僧且铺文
演义去也东方有佛号释迦牟尼众所共知西方有
佛号阿弥陀亦众所共知阿弥陀佛世界名为极乐
金绳宝网地平如掌种种严净释迦佛世界名为娑
婆坑坎堆阜种种秽浊又众所共知于东西二佛世
界中间有一国土其名甚古其国土中有佛号龙种
上尊王其佛一日从禅定起顾视东西二佛见苦乐
异相起平等慈遂命神足二侍者遥请二佛致词曰
龙种上尊王佛问讯世尊愿不动莲华座暂枉敝国
议大法事于是二佛于刹那顷从东西来无量菩萨
与俱到龙种上尊王佛所相讯巳毕品字而坐其诸
菩萨绕佛三匝一面坐定尔时龙种上尊王佛向阿
弥陀佛言大德我闻诸佛断二死證三身咸有四德
所谓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既是常乐无有不乐今大
德世界种种庄严种种受用种种安乐释迦牟尼大
德虽證佛果处于娑婆种种不堪久受勤苦今我欲
请大德暂往娑婆共出只手赞助释迦教化众生汝
意云何弥陀如来闻是语巳合掌白言世尊慈命自
当承敬有意用白我未成佛先有大愿愿成佛时不
居秽土立此净愿后脩净业净业既满理当受乐无
退转理譬如东佛释迦牟尼虽成佛果定业不化复
受金鎗马麦之报无有避处今我定业是净是善当
受安乐之报亦无有避处世尊亦犹众生善根纯熟
福报天中应受诸天上妙之乐天寿甚长若或强使
随于人中眼视恶色耳闻恶声种种逼恼不及百岁
受凶短折报无有是处龙种上尊王佛言大愿如山
莫可摇撼净愿如海未可蠡测大德我则不敢强矣
然大德国中所有众生久受安乐譬若大家子弟不
知稼穑艰难恒自嬉戏骄奢日纵将无退堕汝可使
往娑婆世界见彼苦相则加奋励乐居净国时弥陀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7a 页
佛复白龙种上尊王佛言善哉世尊慈念众生一何
切至然我国众生眼乐见莲花之色耳愿听莲花之
音鼻愿闻莲花之香舌愿尝莲花之味身愿受莲花
之触意常念莲花之法众善成就解脱尘劳世尊如
是之人使往娑婆譬有子弟在亲膝下起敬起孝愉
色婉容诵诗读书温良恭俭无有小过一旦驱诸罟
擭陷阱其谁忍之世尊此诸众生皆是吾子父子异
居世无是事忽有外人无故驱遣使彼远离桑梓不
念天伦他乡飘泊得不伤慈龙种上尊王佛言善哉
善哉仁念众生乃如是乎我当再设方便遂转金色
之身向释迦佛言佛具大慈能与众生乐佛具大悲
能拔众生苦佛具神力能移此世界众生至彼世界
维摩诘经言解脱菩萨断取妙喜佛世界如陶家轮
其小菩萨不觉不知菩萨尚尔况佛神力仁者何不
移此娑婆众生置极乐国土使彼离苦得乐释迦牟
尼佛遂合掌白言世尊是众生咎非我过谬此诸众
生刚强难化不受善言狠戾自用我与弥陀如来常
摄受之诱彼舍离苦处彼曾不念佛法深恩排佛谤
佛嫉法破僧堕于恶道备受楚毒承佛力故出生人
中又复迷倒往业未消新殃复造世尊定业莫避以
苦为家非佛无慈不授彼乐世尊正如世德之家生
下子弟不守家训不遵王宪恃势凌人干名犯分系
闭牢狱其诸长上难于坐视亲面有司释其重苦携
之归家坐彼华堂馆之美囿习以诗礼对之圣贤恶
习深故口尝上膳谓是毒药身衣名服谓多针刺寻
复舍去世尊如是子弟违背其父作诸不善衣冠之
侣见为仇雠胥靡之夫交为知巳跼蹐泥涂蓬头垢
面自以为得其父见之惟有呜咽懊恼无如之何非
父不怜子奈子不认父招之不归甘为不肖世尊诸
佛乐土譬诸王家胥靡之人如何可至况在缧绁纵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7b 页
作方便提奖乘游业力重故变乐为苦世尊爰居之
鸟祀以太牢乐之钟鼓非其分故戢翼战惧有顷而
死世尊震旦国中关山所产名橄榄果其国中钟鼎
之家无不置口以为佳味彼僻壤翁生平未见有授
之者入口便掷以为罔巳世尊浊世众生勉之净土
亦复如是非彼所乐疾走而去反咎提携尔时龙种
上尊王佛闻释迦佛如是语巳勃然变乎色乃云如
是众生何不速弃舍之仁者却生与同生死与同死
空自勤劳于事无益释迦牟尼佛复白龙种上尊王
佛言世尊诸佛慈念非世间比父母念儿慈止一世
佛念众生慈心无尽尽未来劫无少间断设有众生
无少善根造作极恶又无善友警诫纵其所为岂不
愈沉愈溺我之所以恒处娑婆者为此故也彼虽不
善而我常相随逐设诸方便启其善因譬若父母随
不肖儿耳提面命冀其迁善若不如是沦溺苦趣永
无出期龙种上尊王佛言是等众生譬若狂象不痛
下钩锥必不调伏又如劣马不重加鞭挞必不驯良
仁者为是众生出生入死忍受诸苦非止一劫我心
甚念今请仁者暂游西方少受安乐此等众生不须
救护听其受苦苦到极时道心自生无劳怀念释迦
牟尼佛言善哉世尊深蒙慰谕授我乐土然我娑娑
乐土宛然无时不乐无时不净是名常乐亦名常净
所有庄严与极乐国无二无别龙种上尊王佛言娑
娑国土名为堪忍秽恶充满如何仁者别见净土将
非妄语过自誇矜释迦牟尼佛言世尊此义甚深愿
申譬喻提婆达多因谤我故堕在地狱受三禅天乐
地狱有乐何况界外凡夫有乐何况佛乎所以法无
定相土无定秽随人所见世尊譬如大龙降澍大雨
总是一雨自天见之则为箫笛管弦修罗见之则为
刀杖世人见之则为是雨世尊又如一水龙见则为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7c 页
窟宅饿鬼见之则为脓血人见是水世尊又如诸天
共宝器食福有厚薄所见饭色有异我之国土例是
可思世尊我昔在逝多林现种种功德种种神变与
普贤等诸大菩萨说菩萨行而大德声闻杜视听于
嘉会我身具九十七种大人相有无尽身云围绕而
彼独见丈六老比丘相圆光一寻世尊凡夫二乘为
业力智力所限不见净土我此娑婆实即净土诚非
妄语以诳世尊龙种上尊王佛言此义甚深难解难
入若无人證明众生少智疑而不信今此会中谁能
證之作是语巳三佛默然而坐佛威神故无量菩萨
亦各默然时持地菩萨从地涌出头面礼佛向龙种
上尊王佛合掌白言世尊我在下方闻释迦牟尼所
说法音特来听受世尊释迦牟尼佛所言常居净土
是真语实语不诳语不异语何以故世尊如其心平
一切世界俱平如其心净一切世界俱净凡夫秽浊
不见释迦如来净土非释迦如来无净土而居浊恶
世也释迦如来实有净土凡夫不见龙种上尊王佛
言善哉持地汝成佛因从平地来以平地故乃知心
地我今再问汝当再荅释迦如来既居净土何不引
人生巳净土特赞西方令人发愿得往生耶持地菩
萨言世尊诸佛方便多诸善巧以娑婆众生与佛同
居自眼秽浊不信佛净所以释迦复赞弥陀令其遥
生眷慕世尊俗谚有云远来僧好看经人情如是世
尊又如弟子近善知识日久岁深心不入道云善知
识日用饮食与彼无二有何所长苦切教诫谓是骂
詈恼怒杖朴谓是无明如是弟子虽常随侍知识境
界咸无所知复有知识教化他方此方弟子闻即欢
喜即作是念彼善知识所居必庄严所示必明显我
当俶装往得法利于是弟子随念而往厌故悦新志
气加奋大生渴仰以其奋发故便得法利得法利巳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8a 页
思先知识所有垂示悉得解了始知初时自无智眼
不识明师指示方便今始知之先后无二自生惭愧
世尊释迦弥陀娑婆极乐亦犹是也实无二相诸佛
方便于一净土分说净秽智者了达不生二相龙种
上尊王佛闻持地菩萨如上语巳赞言善哉善哉大
士汝之辩才近于佛慧善说法要上来所言心净土
净心平地平是决定义是决定法末世众生乐见释
迦佛净土有何方便令彼易入亦用持名乎发愿乎
净念相继乎于是持地菩萨举华严经偈曰若人欲
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
所向皆无碍世尊此四句偈若有受持与之相应即
得见释迦如来净土世尊诸佛境界无有不净若有
众生自净其心于一切时不起妄念所有六根六尘
六识一时放下心无所著则如虚空所向无碍何有
东西远近之分亦无苦乐净秽之异世尊如水投水
无隔碍相似空合空无彼此相以净合净亦复如是
无同异相世尊凡夫之心与佛无异广大充满真如
虚空普遍国土以其见小于一尘一法而生取著心
亦随小又凡夫认心于身中外道执我于色内邪见
迭兴诸妄竞作净妙国土翻成恶境可悲可悯释迦
如来无如之何龙种上尊王佛言仁者释迦如来净
土果能如极乐种种庄严也乎持地菩萨言世尊我
闻释迦如来在耆阇崛山说法华经欲开多宝佛塔
尔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无有土山黑山及目真邻
陀山等诸山坑坎堆阜非地平如掌乎皆以琉璃为
地金绳宝网宝树宝衣而为庄严非与西方极乐无
异乎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且无天人之迹岂但无
恶道之名乎以此證知释迦如来净土与西方净土
所有庄严无二无别狭劣众生业障所覆谓言不见
世尊譬如轮王七宝必具佛大法王国土必净国土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8b 页
不净必不成佛七宝不具不名轮王以是当知佛国
必净龙种上尊王佛言善男子以我观之弥陀愿力
差胜释迦此必净意彼但发愿即可往生持地菩萨
复白佛言世尊此间有人眷恋阛阓闻有人言天台
雁宕有佳山水每作是言我愿往游是人心中但作
是想彼佳山水能到否耶龙种上尊王佛言是人愿
游彼住山人即能招去持地菩萨白言世尊彼住山
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彼阛阓者薰灼纷哗沉酣利
禄彼住山人悯之招之固其愿也然而是阛阓人终
悦纷哗佳山佳水待彼来游岂不迟耶世尊山水为
譬彼净意者例如发足彼愿往者但是作想是故世
尊弥陀如来净土称名发愿远期往生释迦文佛净
土其心一净净土随现二佛化法小异大同未宜优
劣释迦如来夙有让德故称西方于是龙种上尊王
佛赞释迦牟尼佛言奇哉奇哉释迦牟尼世尊乃能
隐其无量自在神力不自称许独扬西方可敬可仰
遂嘱持地菩萨言善男子汝非久植德本亲近诸佛
莫能论是深奥法义善男子汝当将杂华四句偈流
通娑婆赞助释迦令诸众生识佛境界无令断绝若
遇众生随其根机愿生极乐净土可愿见娑婆净土
可谓弥陀净土不异释迦净土可谓弥陀佛即是释
迦佛可谓自巳广大之心心外无法惟心净土可又
谓自巳广大之心即是释迦佛心即是弥陀佛心无
不可者但勖其实念实净实悟实證无事空言可尔
时持地菩萨合掌曲躬向龙种上尊王佛言敬受慈
敕绕佛三匝作礼而去大众龙种上尊王佛既议大
法事巳与东西二佛无量菩萨各还本国忽然不现
独山僧在此座子上与肇法师眉毛厮结原始要终
不可放过明眼人前再为评唱只如道远乎哉触事
而真道肇法师不识佛境界得么圣远乎哉体之即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8c 页
神道肇法师不见佛得么进而论之肇法师但说即
事而真未曾说是佛境界不是佛境界但说体之即
神未曾说神是何神料非鬼神之神到者里还有判
断得者么试道看肇公所指是经耶论耶禅耶净耶
东耶西耶佛耶非佛耶咄咄葛藤太多临济大师来
难免三十拄杖。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卷一(终)
牧云和尚七会馀录目录¶ 第 54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