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佛事¶
佛事¶ 第 476b 页
万如禅师语录卷第十
嗣法门人行猷等编

* 佛事

金栗石车和尚掩龛生擒猛虎活捉狞龙杖头断衲
子命根喝下了当机大事者是我法兄石车和尚寻
常用底茶饭而今末后提持直使人人彻骨彻髓且
把住要津一句作么生道遂掩龛云巍巍坐断十方
界谁敢当阳正眼窥。

净庵禅人入塔西风急叶归根皮肤炼尽真实存红
尘闹市无心入险峻高峰亦不停净禅人须惺惺家
山莫向外边寻直向此中明落处大地山河一片银
(时值雪)

道助维那火脚跟著实底顶门上自然眼活胸次安
贴者生死岸不用挨排所以道助维那虽未利生自
信不从人得临行撒手却也绝后光前山僧固是无
法与人不免铺花锦上撺下火炬云与汝一把火遍
体悉光明。

耆旧玄猷师火来时不挂一丝头撒手县崖得自由
个里了无生死相驰求心念悉皆休恭惟玄猷师于
绿阴浓处抽身红焰光中进步直得瑞气腾空烟云
匝地且道毕竟向甚么处安身立命踏破化城归宝
所莲花国土任遨游。

耆旧幻空师火四大都来总一空幻生幻灭了无踪
但恁去绝罗笼佛国天堂触处通。

谦光禅人火太湖水龙池山此事从来无覆藏不向
他方求的旨管教步步是家乡只者是绝商量子规
啼处落花香。

普照禅人火妄念顿息云散长天虚空迸裂日涌山
巅普照普照欲识末后句烈焰了生缘。

觉然上人入塔真觉光明焕灵然无间断撒手忽西
佛事¶ 第 476c 页
归遗下者公案付与丙丁公露出本来面欲识本来
面且向塔中须自看。

续灯师入塔师举灵骨云半世苦奔驰辅弼先师无
二念一生能事毕武林精舍即归真弥勒内院却参
胜热门庭皮肤炼尽坚实皆存遂放下灵骨云此处
安身妙云霞四面生。

拙生禅人火举炬云拙生拙生触处圆成信脚行去
步步皆亲三途成解脱佛国不留情古今当念了刹
境一毫明汝若信得及我不再叮咛脱或未然烈焰
光中休放过无位真人露面门遂下火。

徐无隐居士火举炬云道人行履无留恋浙水闽山
成一片猛然觑破死生关不妨是处作禅苑恭惟无
隐居士时中清净护衣珠而尝在随流得妙了当处
以湛然囊橐萧萧视世相若空花道心切切操真常
之不变及乎临末稍头内无所累外无所牵结趺长
往了一生案虽然恐其见处未圆行处不到更听一
偈无位真人无背面直下荐得犹隔线一炬红光相
助公管教触处自成现遂撺炬。

祖权维那火执火炬云虚空既迸裂火里急翻身去
去原无去是处乐天真。

梅谷侍者火触目是家乡脚跟红线断个中既不昧
岂复有变迁飘然恁么去处处无馀欠火光从地发
独露春风面。

成唯寮元火生来死去原一贯亘古亘今无间断放
下许多閒念头全身證入空王殿成唯寮元还会么
如其未能大火炬中煅一番管教脱体风流现。

* 杂著

** 梅溪庵序

道无贵贱无男女无老幼无智愚无僧俗惟不明道
者起种种情计如道己明自然忘彼我融万物廓如
佛事¶ 第 477a 页
也朝闻夕死岂我欺哉昔庞公弃家私于湘水参石
头和尚问云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头遂掩其
口公有省即述偈日用事无别云云又参马祖如前
问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公大悟遂
述心空及第归之句遍谒诸方日益智證脚跟未点
地者莫敢当其锋是真在家访道参禅样子若善财
一生取办龙女八岁献珠憍梵波提念苕帚而彻悟
广额屠儿放下屠刀千佛一数安有贵贱男女老幼
智愚僧俗哉长水冶堂居士生华屋植善果参名宿
访古梅溪而结庵兀坐蒲团研穷向上不逊前代诸
公虽然觑破一念未生前消息方知插一茎草建梵
刹竟那时谁敢向居士面前撒沙撒土也。

** 跋楚文上人血书华严经

有大经卷在一微尘中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惟过量
人能剖而出之缘一切含灵迷而不觉故遮那世尊
共诸菩萨忉忉怛怛打了一部华严葛藤今上人深
体佛意刺血书成使无量法门无边法界悉皆血滴
滴地且道遮那未动舌根巳前唤甚么作经向者里
下得一转语不移寸步不劳弹指巳见五十三员善
知识矣。

** 祭贰公吴孝廉

于戏先生清标玉立川岳钟灵树骏腾芳南国之杰
士翊宗崇教西方之伟人缅昔禹门墙堑者寡惟我
石翁弘其檀护先师道契龙池聿振哲人云逝伊谁
其荫所幸先生遹追厥志剪荆棘以卫我籓篱值桑
沧而禅林安戢方祝遐社于将来谓九如其罔斁胡
年逾强仕遽乃奄忽兀坐空山惊闻易箦先生生兮
如大海之波扬先生蜕兮如碧天之云散有生死兮
无生死不变常兮有变常我固知先生瞑目兮玉树
森森且先生不死兮满箧瑶琨山苍苍兮云悠悠挽
佛事¶ 第 477b 页
杖履兮不少留谨供伊蒲载焚柏子为写忧心聊申
道素信犹不昧灵其来格于戏尚飨。

* 偈

** 题拈花社

「 拈花微笑有来繇只为痴狂向外求幸得社中无此辈人人铁额与铜头」


** 春日寄空林禅师

「 春日桃花烂熳开吴山越地两徘徊清宵频掬鸳湖水自有天童月到来」


** 辞禾中檀越赴闽

「 拙守鸳湖巳有年因风垂钓闽江渊屡蒙赤手为墙堑几赖真心结胜缘不是多生熏般若岂能末世信单传无私一句酬檀度影落溪流月在天」


** 舟中作

「 野性从来懒去留临溪轻泛一扁舟寻常最怕低低睡却把青山作枕头」


** 示法旨禅人

「 无影枝头一点春鸟啼花笑泄天真顶门若具超方眼南北东西罢问津」


** 示天咏禅人居山

「 世上红尘劈面来居山松竹不须栽钁头边事能端的历劫无明当下灰」


** 礼幻有传祖塔

「 灵山法脉到师翁一滴龙池太白弘闽地远来瞻礼毕抬眸松柏叶丛丛」


** 示汤居士(号起云)

「 八十七年只者个回光直下须担荷黄莺深处一声声佛祖本怀俱说破」


** 初入龙池

「 一入龙池憩此身万山罗列作嘉宾声声黄鸟啼清
佛事¶ 第 477c 页


「 路僻林深人迹稀青山唯见白云归閒携拄杖三桥步惊起幽禽绕树飞」


** 赠道助知浴掩关

「 黄檗棒头出临济龙池滴下有知音天然沾著通身快虽未兴云罢问津」


** 示陆侍川居士

「 欲识真常理最玄山河大地炽然宣薰风阵阵吹毛孔荐得方知有别传」


** 示陶渊盛居士

「 觌面堂堂复是谁老梅斜放映清池馨香扑鼻无多子泄漏春光一段奇」


** 示吴国佐居士

「 无位真人赤肉团面门出入好生看碧天云散孤蟾耀遍界流光影自寒」


** 示蒋奉明居士

「 西来祖意庭前柏蓦把家私当面掷顶眼豁开笑不禁方知赵老白拈贼」


** 挽问卿吴孝廉

「 儒门宗主佛金汤清净心田洵是刚富贵不能笼铁汉尘缘安得系檀郎才闻西土青莲放忽见东方白玉藏阳燄波翻空世梦禅林千古逗馀芳」


** 示蒋西来居士

「 大地都来不二门黄莺啼在绿阴村豁开正眼无馀事天上人间我独尊」


** 示杨光甫居士

「 庞公弃却家财后一见石头便知有再叩江西马大师吸尽西江绝所守金沙有个杨居士苦志参禅日巳久把此因缘说与渠他日相逢须哮吼若还拟议意丹青一条拄杖劈脊搂」

佛事¶ 第 478a 页

** 示毛德卿居士

「 绿暗红稀景自幽薰风拂动钓鱼舟一归何处亲知得始与庞公把臂游」


** 示陆萃林居士

「 参禅须是猛烈汉如一人与万人战扫尽烟尘见太平看取三门骑佛殿」


** 司寇朱广原居士丧子求偈

「 人人具有真常道悟彻方为长寿仙大福德公可担荷小根茎辈岂能肩前来眷属曾无面现世亲姻亦暂缘挥动金刚王宝剑尘劳截断复先天」


** 秋日酬黄老居士见寄隹什之韵(即闇斋)

「 情忘何处觅亲冤大地都来作一轩足下条条皆觉路目前物物总家园明心岂用寻章句见性方知没半言寄与毗耶黄居士秋风庭际叶偏反」


** 题钱尔赤居士南询手卷

「 童子南参五十三家家有路透长安虽然不出门庭去自信毫端法界宽」


** 赠鹿苑道人(并引即讳可程史公也)

鹿苑道人者昔晤濑水今幸又同寓龙兴院因山
野上堂领意遂呈偈故书为赠。

「 从门入者非家珍一著明明日用亲大地撮来栗米粒此中惟證独惺人」


「 夙植灵苗大有因脚头才举便通津目前万象难穷数信手拈来不是尘」


** 示声远金邑侯

「 道在当人扣已参心花顿发绝言诠圆明光照三千界纵处尘缘不受缠」


** 吴萃凡居士荐母性安罗氏乞偈

「 日前一著离名相无证无修无死生全凭者段真消息能与冥途作慧灯」

佛事¶ 第 478b 页

** 凭虚阁

「 数椽小阁架虚空四面群峰盻莫穷不是歇心人到此焉能把住岭头风」


** 挽许振侯春元

「 儒释殊形道自同因耽言句背圆通临行指汝书中旨不昧虚灵生死空」


** 春日偶吟

「 村中住无一事穷年竟日閒閒地人来相唤吃杯茶鲜能知味空垂饵有人问直指示拦胸搊住难回避拟议还他劈面拳要伊识取自家底衲僧家心无累孤云野鹤堪同髅佛祖洪名不喜闻谁能更著贪嗔使柳舒青桃放炽分明泄尽天机秘杜宇声声叫蚤归时人正被无明醉日用间原不异纵横游戏无不备曾将的旨向人拈蟭螟吞却嘉州骥」


先和尚全录存日自订共十卷为上下部计乙百陆拾参叶序
文三叶目录二叶并附行实三叶行状尾连塔铭九叶共计乙
百捌拾叶于顺治丁酉冬日起梓于龙池禹门寺至戊戍孟夏
工竣遂送入嘉兴府楞严寺藏经房永远印行。

嗣法门人行舟较正监梓
万如禅师语录卷十终










佛事¶ 第 478c 页

* 行实

辛巳十一月二十一晚两序执事息乾化林等恳师
说行实师云夙生不昧如释迦老子初生下地便显
扬此事堪为万古规模山僧始初行脚不遇大作家
受尽艰辛今日既蒙诸职事坚请不妨尽情吐露山
僧生禾中思贤里俗姓张五岁失怙母金氏居外家
山僧依伯氏资生幼而失学十九礼兴善寺涵初师
出家二十三过苕溪圆證寺刺血书法华呗诵三年
每遇耆硕即求开示一僧持禅关策进相示山僧如
获大宝意谓必是出生死法门一著但不知如何用
工惟看无字疑情渐发杂念稍轻适常住请闻谷大
师心窃喜之比至问如何用工谷为开示且云速上
径山做工夫去山僧依命即往蒙首座南明师开导
昼夜奋励过二年回禾阅楞严经至诸可还者自然
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恍然有得心中了了开口
又却疑似闻云门湛和尚显圣开堂遂往参问正睡
著时无梦无想主人公在甚么处安身立命湛云汝
是个无主孤魂山僧拟对湛摇手云拟议即不堪进
堂三七不许坐惟东行西行一日湛上堂云众兄弟
且道一切放下阿那个是主人公竖拂子云举头天
外看谁是我般人山僧如黑暗中跳出期毕复回禾
住静养母每忆古人十死九生几番悟彻方到大休
歇场如何便歇手闻本师和尚住金栗结制往参茶
次问者位僧那里山僧便喝本师云老僧过在甚么
处山僧云再犯不容本师云犯后如何山僧拟议本
师打云该是我打你山僧通身流汗伎俩都尽同伴
者促归朝夕放不下一日入城闻人家打小厮云看
你藏在那里去即便身心踊跃口占一偈云没处藏
没处藏全身独露在街坊堪笑华亭摆渡汉葛藤打
得太郎当终日快活却被快活境所转默默检点依
佛事¶ 第 479a 页
旧信不过乃因先母去世送灵骨入云栖塔回弃静
室复参本师时同寮淑之空林惟一雪济诸兄日夕
提本分事山僧转放不下一日有僧问如何是佛法
的的大意本师云近前来僧近前本师云老僧从来
未曾眼花僧罔措山僧闻之顿释从前宝惜亲见佛
祖及一切含灵立地处回观佛经公案是甚么弄猴
狲圈缋因念历劫沉迷今幸发明深蓄厚养为生生
计亦不去方丈通消息便归静室时年三十九也众
檀延主东塔冬结拈花社故有问答机缘语乙亥年
本师七旬山僧预到天童祝寿入门便喝本师云胡
喝乱喝山僧又喝本师复云胡喝乱喝山僧礼拜本
师打云你再喝喝看山僧云苍天苍天茶毕礼出本
师云万如我直下疑你者两喝道道看山僧云歇歇
与和尚道便行次日本师固留山僧云待回去退了
院来亲近和尚遂回禾清理常住交付檀越入山充
侍者一日侍本师洗面次问今日是几时山僧云腊
月二十四俗家送灶日本师云送在甚处去山僧大
笑本师复云甚处烧饭吃山僧云从来不饥烧甚么
饭本师休去又一日侍话次本师云般若无知无所
不知速道山僧拍膝而出又一晚侍次本师举一翳
在眼空花乱坠你如何会山僧诺声便出又一日侍
次本师云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汝作么生会山
僧云严霜初降彻骨皆寒本师云天地县隔山僧拂
补便出复呈颂云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遍体寒
毛竖将身纳被藏鼻息鼾鼾一觉醒从来越国是南
方本师颔之早晚提诲日益智證丁丑春旧檀闇斋
黄公请归如庵因辞出山本师遂付嘱山僧于此禁
足数年便成丛席大众者是山僧不唧溜所以走却
许多屈路若有力汉子如古人娘肚皮里便作狮子
吼岂不出释迦老子一头地若看山僧样子便耽误
佛事¶ 第 479b 页
了众兄弟多少好光阴久立伏惟珍重。

* 行状

公讳通微字万如禾中人族姓张氏父卒公方孩提
其母金携之育外家至踰龆龀未知所学乃从其诸
父习世间资生之业既而矢志出尘年十九依本郡
兴善寺涵初上人剃染凡四载过苕上圆證寺会有
所感沥血手书法华经继以读诵历三寒暑不辍公
具有夙种遇法中耆宿即恳示出世法有僧授公云
栖禅关策进一帙公阅宝之谓出生死一著在是也
遂提撕赵州无字话诸念屏绝适圆證将延瓶窑闻
谷大师者公心窃喜谷至公求示用功方便谷策令
上径山有首座南明为公开导公朝夕奋励坐两夏
出山回禾怀疑未泮偶阅楞严诸可还者自然非汝
处恍有所得遂渡钱塘入云门山以无梦无想话请
益湛然和尚于湛语下如破重昏旋归禾公之所以
往来桑梓者时母在温清甘旨未能去心然念古人
三登九上必悟彻到大休歇地方为了手会先师天
童老人方结茅天台通玄峰顶海昌蔡子縠居士请
住盐之金栗公抠衣来参于棒下汗流遍体打失从
前伎俩愤盖切一日入城闻路傍人家殴吒小厮云
看你藏在那里去公不觉跃然口占一偈云没处藏
没处藏全身独露在街坊堪笑华亭摆渡汉葛藤打
得太郎当自此庆快无似然时中默炤云未能自信
缘母逝公尽丧事抱母骨入云栖藏诸窣堵复弃旧
隐之金栗居行食单是岁余亦在老人会里公寮中
有淑之空林惟一盐梅诸同参与余善皆具有气岸
晨夕剋究以本分事相激发余每入寮见诸抗论切
磋语常哗公独默默坐单头上私自惟曰此古所谓
铁橛子禅也从是敬畏公渐成相识踰时会有僧问
老人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老人日近前来僧方近
佛事¶ 第 479c 页
前老人咄云老僧从来未曾眼花公在旁闻之顿释
所疑从前宝惜一时放下自谓亲见佛祖及一切含
灵立地处回观佛经公案是甚么弄猴狲圈缋其年
盖三十九公既了彻不自表暴径归静室余尝与今
雪窦和尚过禾必晤公或倾倒即去或留连浃旬见
公尝提古宿语于近代则爱雪峤老人语脱洒有致
夫禾之道俗知公者日渐归信檀护闻风延住东塔
结拈华社一时扣击囊锥少露崇祯乙亥冬老人从
育王迁主天童已五载雄工庀材丛席方新又值七
旬诞四方趋庆公瓣香来祝入门便喝老人云胡喝
乱喝公又喝老人复云胡喝乱喝公遂礼拜老人棒
之云你再喝喝看公云苍天苍天将出老人蓦呼云
万如我直下疑你者两喝道道看公曰歇歇与和尚
道便行诘朝相见老人提奖公令住座下公衔命仍
以东塔归檀护寻入山居侍寮后复典客在老人左
右质勘不一公日益智證行实自详载之丁丑春宪
副闇斋黄公致书山中邀公归旧隐公辞行老人始
以大法嘱累之公前后住静数载又三年如庵成老
人为书其额已卯先老人以修祖塔事杖屦飘然渡
江将之南岳道经槜李黄公闻之迎住素园与公居
隔带水适同学林野奇公亦至余三人泛舴艋晨往
夕归在老人侧踧踖而侍归庵怡怡如也辛已禾中
檀护请公就如庵开法与余古南相去仅一舍弟子
常往来于门彼此无间壬午赴闽中曹山之请是岁
先老人示寂通玄峰公奔讣跋履山川恰先老人入
塔天童癸未之二月矣公与同门昆季重晤太白峰
下相叙悲喜葬事甫讫公将还禾随有龙池之请先
是龙池自一源禅师卓锡后林壑寂寥幻祖住台山
秘魔岩燕都普照寺时与毗陵唐太常凝庵公为方
外契于是延祖重辟榛莽复搆禅宇临济一宗中兴
佛事¶ 第 480a 页
于斯海内龙象如闻谷印抱璞莲雪峤信无择某靡
不走参于山犹登龙门冀一变其骨逮先老人受幻
祖付嘱于此开法寻意有不合拂衣上江西其席遂
虚虽多历年所任眷属相守檀护无异议者叶落归
根盖复望先老人还山也至是告寂胥愕然陨涕曰
向之所以虚此席者待天童也今其逝矣如此席何
莫若告于幻祖阄其法嗣之可者众皆曰善乃首阄
余众为然矣先老人侍者昌公号续灯者进曰龙池
自先老人出山二十馀年禅规大弛眷属蕃衍甚难
乎住持也古南为人不受委曲傥入山万一不相合
是可为虑莫若择其间慈和平易者内可以调众外
不倦应酬庶几祖庭之福天听民听其揆一也于是
勤旧从其言以檀护书迎公归龙池焉公初至谷无
十石储所谓眷属少者他迈年老而皤然者尚二十
馀辈公一加意抚循内外和上下安法化大行一住
十五年得法者五十辈剃度弟子二百馀增置禅室
山产皆半于先仓库盈溢昌公之言于是乎验也沧
桑之后青山白云萑苻充斥或告公日事将不测盍
去诸公日祖塔在我将何之卒不应时径山卜住持
合山勤旧阄公于伽蓝前遂得一声宏和即致浙吴
荐绅具书登请旧等跪求必赴公固却虽天童虚席
檀护及同门坚请累次力谢不往又禾中兴善乃公
脱白之所同寺馥生馨公于癸已岁持诸士大夫书
躬请开堂于寺欲建立法范以传久远而启后昆公
以兹山危嵲概谢绝呜呼捐躯卫祖庭求于古人乃
不多得又谁复如公者乎当其时操戈者屡屡入院
公不少避亲为劝谕幸来者瞻公颜色聆公语话皆
载拜而去至途遇缁素称往龙池者悉不犯噫非公
愿力弘大至诚感人与兹山有缘其能若是乎哉昔
司马头陀相沩山大吉堪为禅林必得其人居之百
佛事¶ 第 480b 页
丈祖曰老僧若何头陀日和尚多骨此山多肉不称
丈祖乃令头陀遍相会下人得佑典座者头陀日此
真沩山主人矣佑遂居之后果成丛林共住千五百
衲子名著海内公之住龙池殆相合焉公世寿六十
四僧腊四十六生于万历甲午五月十五日寅时于
顺治丁酉十月廿九日已时示寂其徒以讣来告余
抱同条之戚即入山吊之为掩龛在山月馀当岁穷
雨雪交作见溧阳溧水金坛句曲建平广德淳溪等
邑道信越峻岭沙泥泞尚憧憧不绝以一到龙池为
幸则公存日之奔赴必相倍蓗又可知矣信乎庄生
之言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
也不厚又何能搏扶摇九万里而图南耶公初于金
栗发悟自誓深蓄厚养为隐居之地名庄曹圩村舍
数椽一行童事薪水朴实恭谨余常过公公或他出
行童见客如法款留暨公归喜见眉宇促膝相对茗
碗共之谊甚浃洽其寻常不事外饰不尚杂学口齿
之间惟拈提已躬事意必恢张法门及夫时节既至
果熟香飘向之村舍焕成宝坊其入龙池也道风遐
播缁流云赴檀施川积皆不期然而然要亦有所本
与公天性温厚事师处友念甚笃挚生平慈摄居多
曩如庵见公如此今无异焉是皆公具真实荷众心
而天龙默为相之余于以见公缘之能称其心也又
因以见公法化入人之深也盖得五祖御下之遗意
焉方病甚有檀信请升堂垂示众苦公为辞谢公曰
彼到山者皆几百里不惮辛苦来求法我可不耐片
时之劳为一开导乎乃命侍者掖登法座满其初愿
其心慈切不倦如此公往住静夜寐夙兴不杂用心
能拺辨古人言句后在天童典客余忝记室一日扣
公曰云门出雪峰之门语大奇峭雪峰见学人有问
多云是甚么何也公曰云门之机如险崖绝不可攀
佛事¶ 第 480c 页
揽雪峰非无变通要亦揭示全机所谓语不失宗便
休二老似有不同其实无优劣时余谢不敏从是知
公所见出世后三会语甚多至晚年自订二册行世
皆切实本色衲子具眼目者竞求之公之塔在山门
之左下坡若干步山为唐氏所施公在时剃度弟子
某化造公自题额日青山常在其诸弟子将奉全身
藏于兹塔上一片石将乞大手笔铭之以垂不朽念
公生平悟由虽表道行未详复念宗长中与其师契
阔而无间者莫如余知其师一生履历行事者又莫
如余且首座永泰模西堂铁关能皆先从余于古南
而介为舟者又素知余主张丛林纲纪不失发言不
阿乃同辞请为状余虽不敏义弗能拒略述如此奔
吊之日挽以四诗中有云主宾互换明宗旨棒喝同
时建法幢盖公开法时节适与余同主宾互换余苏
人而住槜李公禾人而住荆溪借明所住之巧皆实
事也曾共鸳湖朝夕泛或随渔父咏歌旋盖忆先老
人寓黄公素园时与公追随之景余主太白记公腊
六旬遥以诗为寿云春风相送两来舟忆别松陵又
五秋两来舟者巳丑春公送介侄住如庵而返余从
虞山法席挂帆而南相值于吴江也是后余以病懒
遂至契阔末章云尺素岂难通问讯一枝私愧异行
藏乃余又自状也雪窦和尚重阳登山礼幻祖塔小
阳四日至润云龙池病甚余心恻然未几而讣至所
以云桂香虚问清秋疾枫老遄奔近塔霜盖伤迟暮
之年同条奄忽宗社凋零感慨系之用附于末耳说
者云达磨西来面壁九年不立文字黄檗谓若也形
于纸墨何有吾宗抑潜符密證克绍个事山林之分
如斯而巳曷俟乎刻画其面目点缀其行事章章表
于世耶余日绝书契废纪牒佛祖无以闻圣贤无以
镜日月虽照有生不将冥冥然若处长夜矧向上一
佛事¶ 第 481a 页
路又谁喻之夫宇宙所以有文字者乃天地生人之
眼目上瞩千古下昭百世世出世间不可巳者存其
人留其范然后吾宗斯久住于世惟当世主张斯道
王公大人儒释一贯宗说两通立言君子采此芜辞
锡之珠玉贲我山林则灵山付嘱有在谨状。

住京口鹤林寺同门法弟通门述

* 塔铭

龙池万如禅师以丁酉冬迁化明年春其徒介为乞
塔铭于予予虽辱与师周旋然所谓卿用卿法我用
我法者安得作家如张无尽为湛堂点出光明哉既
不获辞乃阅师生平语录与山志中所载前后因缘
铭其塔曰。

「 龙池金地
 源公卓锡
 毒龙听戒
 白虎侍侧
 龛内神光
 至今晔晔
 幻公后启
 来自台山
 一笠之覆
 大千攸关
 蔼然提奖
 拍膝而还
 再传密公
 服勤杂佣
 独授心印
 扶临济宗
 往开法席
 于彼天童
 天童楖栗
 敲尽窠窟
 又传铁汉
 坚苦竖脊
 历劫沉疑
 一朝大彻
 虽经炉锤
 自出标格
 禹门田园
 从此掀翻
 三池泉脉
 是是喷
 未了因缘
 仝收片言
 参学就之
 春风霁月
 士绅同瞻
 敬松爱栝
 应机而启
 何迷不豁
 幻之慈悯
 密之风霆
 更泯色相
 而斩葛藤
 于劫火中
 振此迦陵
 是万如师
 超然果位
 曹溪嫡传
 三十五世
 山静泉深
 主兹福地
 师之结宇
 娑罗再荣
 师之藏骨
 石塔峥嵘
 绵绵法嗣
 同證圆成」


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湖广提刑按察司提督通省
学政佥事梁溪高世泰敬撰并书

(门人行融募信
官吴崇宗捐资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