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机缘¶
机缘¶ 第 759a 页
















机缘¶ 第 759b 页
















机缘¶ 第 759c 页
















机缘¶ 第 760a 页
大沩密印禅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嗣法门人智海编

崇祯丁丑年师于同庆寺受大圜老宿请住密印寺
正月八日入院。

三门基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以拄杖指云且道
是有门无门道有门在甚么处道无门从那里入喝
一喝便行。

佛殿前释迦后释迦百亿山头百亿释迦顾视左右
云有谁识你。

伽蓝堂伽蓝伽蓝一寺之主正令当行精心唯尔。

祖师堂河沙妙德尽归方寸十世古今不离当念说
甚东土西天以目视云总在者里。

众请上堂升座拈香祝圣毕次拈香云者一瓣香供
养传曹溪正脉第三十五世上五下峰大和尚用酬
法乳之恩敛衣敷坐上首白椎云法筵龙象众当观
第一义僧问和尚传曹溪正法续佛祖源流为甚么
问著佛法便棒便喝师云直乃云昔日当山祐祖踢
倒净瓶赢得此山直至如今壁立万仞众中还有直
下觑得破底也无所以道空一切相成万法智法随
法行法幢随处建立发一切用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作一茎草能纵
能夺能杀能活蓦拈拄杖云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
拄杖则背又作么生道复卓一卓下座上首白椎云
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上堂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云我者里是东土问拄
杖辽天师子吼大展宗风事若何师打云看脚下乃
云迷因悟有悟以迷生迷悟两忘圣凡路绝以拄杖
画○相云若向者里会去直入如来大圜觉海所以
世尊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于是中间千言万语
总教人自识末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号为教外别
机缘¶ 第 760b 页
传传至达磨神光断臂安心自后历代古锥事不得
已垂示一言半句如将蜜枣换汝苦葫芦淘诸人业
根只要你一个个脱体无依识取自家本来面目且
道诸人面目毕竟在甚么处良久云各自摸取好。

升座僧问如何是法王师云礼拜著进云法王法王
师云莫错乃举昔日玄沙持书上雪峰峰拆书见白
纸三张召大众云谛观谛观喝一喝便下座。

了然禅人送佛至上堂佛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
于世且道如何是大事竖拂子云我无隐乎尔复举
赵州云泥佛不度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真佛
内里坐山僧今日不免将者拄杖子拨转赵州关别
开一路去也以拄杖画○相云泥佛能度水不假他
人力以拄杖又画相云木佛能度火个事明如日
又以拄杖画相云金佛能度炉诸人见也无真佛
无住所大家在者里急著眼莫拟议掷下拄杖云还
见么下座。

上堂僧问前无村后无店途路中人向甚么处安身
立命师以拄杖作接势进云莫是安身立命处么师
便打乃云入得三界混于常流识得个事无处停留
三世诸佛与六道众生同时成等正觉转大法轮随
类行化六门清净出入无碍得大总持得大自在举
足下足微尘刹土无非佛事从耳者音声佛事从眼
者色空佛事从口者言谭佛事不离四大作者佛事
所以道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下座。

五峰和尚灵骨至上堂僧问世尊有八万四千舍利
未审先师有多少师卓拄杖一下僧喝师便打乃举
雪峰灭度玄沙作祭主举起茶盏云会么若还会得
先师无过若还不会过在先师众无语沙乃扑破茶
盏师云沩山也不举盏也不扑破只将本分所得呈
示诸人举起拄杖云还见么一时打散归方丈。
机缘¶ 第 760c 页

上堂僧问作何所务顿超十地师云山僧今日升座
问如何是第一义师卓拄杖一下乃召众云还闻么
众无语师云大众有耳不闻山僧有口无说有耳不
闻为真闻有口不说为真说以拄杖卓一下云拟议
思量脚跟错过直得三世诸佛口挂壁上历代祖师
亡锋结舌更有一人在汝顶门上呵呵大笑识得此
人方丈来通个消息。

师诞请上堂僧问如何是佛世界师云出牛栏入马
圈如何是他世界师云阇黎合自知进云单提一著
事如何师云放下著问沩山诞日即不问祖印高县
事若何师云慧日满乾坤乃拈起拂子云还见么量
等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證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所
以庵提遮女问文殊云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
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殊云其力未充师云古人恁么
商量地好各与二十拄杖为甚如此明知生是不生
之理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转拈拄杖便归方丈
解制上堂道本无言因言显道道不离人人自离道
若还达道无道非道九十日结制安居无绳自缚画
地为牢九十日外解制他走披著枷锁遍地刀鎗正
恁么时若不去死在者里若也去丧却性命诸人作
么生出脱拈拄杖下座。

师出山宁乡众檀护敦留上堂僧问旧店新开和尚
如何为人师便打问独坐金轮峰一句如何师云天
上天下进云某甲今日觑破也师打云是赏你罚你
僧一喝师复打问只者一事为甚么七说八说横说
竖说师云舌头常在口进云争奈者一句师云亲言
出亲口乃云道人出入无形踪来亦如斯去亦同师
子游行无伴侣象王一吼绝狐踪只因行墨露消息
大檀有笔判虚空应命归来无别事太阳当昼运西
东。
机缘¶ 第 761a 页

升座僧问临济道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遂
打○相云且道是第几玄师云莫乱做问古镜未磨
妄生注脚古镜已磨将错就错正当恁么时还有错
处也无师云自领出去问世尊四十九年说法未曾
说著一字和尚升座说甚么法师打云山僧秖会打
人进云今日亲见世尊师云莫眼花乃云今辰正是
诸人解制时节若会去解也者个时节结也者个时
节不解不结也是者个时节诸佛出世也是者个时
节祖师證道也是者个时节凡也者个时节圣也者
个时节僧也者个时节俗也者个时节老也者个时
节少也者个时节生也者个时节死也者个时节总
是者个时节举起拄杖云众中有人向者个时节撩
起便行犹较些子众无语便掷拄杖下座。

元旦上堂一年十二月此是第一月一年三百六十
日此是第一日且道如何是最初一句眨眼看来已
是落二落三了也所以道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透过祖师关应用本无缺举拂子云还见么三世诸
佛在此放光动地击香几云还闻么六道众生在此
安身立命若还闻见分明正好与汝三十拄杖且道
何故卓拄杖下座。

上元值大雪升座僧问如何是禅那大定师云速去
速来进云还是身定心定师云非身非心进云作么
生道师云死汉乃云人间都玩元宵节白雪纷纷落
不彻大家冻得骨毛寒试问诸人彻不彻彻也皮穿
脑裂未彻也脑裂皮穿且道作么生回避百尺竿头
横打眠虚空背上任经行下座。

上堂僧问向上一著事如何师云退后进云向后一
著又如何师云莫妄想乃云尘尘说刹刹说威音那
畔作么说横拄杖云三世诸佛鼻孔一齐穿森罗万
象闻著心胆裂为甚如此马驹蹋杀天下人正法眼
机缘¶ 第 761b 页
藏瞎驴灭。

上堂僧问有动有静事如何师云生死根本进云不
动不静又如何师云生死根本问三世诸佛从何处
得师云从拄杖得进云离却拄杖又作么生师云不
识三世诸佛问如何是妙明真性师云见不得进云
如何见不得师云妙明真性问不生不灭一句作么
生道师嘘一嘘乃云沩山穷透底无粒与君餐虽然
有个真供养山僧昔日在金粟密云师翁处挑水值
入室被老汉一棒打破水桶将山僧无量劫来家业
一时倾尽只收得个本分受用底竖拳云只者一个
酸甜咸澹苦辣百味具足底今日对众拈出众中还
有吞得者么参。

实相禅人送佛到山请上堂僧问佛者如如不动为
甚么又道送得佛来师云山僧耳聋高声问进云莫
颟顸师云亲言出亲口乃云光明遍照大千界山色
青青尽法身众中还有不昧见闻者么若无有耳不
闻华藏界有眼不见遮那身。

结制上堂僧问踢破虚空推倒泰山时如何师云还
我破虚空来师乃以拄杖点此云九旬结制高挂
钵囊若不彻去鬼使不怜人贫阎王那饶鬼瘦且道
如何三根椽下七尺单前。

解制上堂僧问结制解制即不问不结不解事如何
师云打出骨髓进云恁么则三月安禅画地为牢师
云自作自受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云忘却了进
云如何是和尚出身处师云忘却了乃云者一大事
须是眼里有筋底汉子撩起便行直下推倒五蕴山
掀翻无明窟直得虚空粉碎大地平沈一段光明无
遮无障建立也在我掀翻也在我放也在我收也在
我所以道法随法行法幢随处建立不见昔日临济
大师住镇州时一日谓普化克符二上座曰我欲建
机缘¶ 第 761c 页
立黄檗宗旨汝且成禠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后普
化却上来问和尚三日前道甚么济便打三日后克
符亦上来问曰和尚三日前打普化作么济亦打师
云沩山今日要与古人相见卓拄杖下座。

五峰和尚三周上堂师弹指一下云人人尽道先师
今日死山僧道先师从来不曾生故经云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既无来又无去则生无所生死无所死正
当恁么时五峰和尚在甚么处便下座。

示众大丈夫休拟议翻身提起吹毛利大鹏展翅绝
遮栏直透千重万重去。

* 机缘

夜半维那入方丈云元物还和尚师曰道甚么那便
打师亦打那云而今不被天下老和尚拄杖瞒也便
行师云脚跟下好与三十棒次日师自击鼓云山僧
出征去转身入堂云昨夜被维那劫一阵不分胜负
今日特来击鼓与诸人相战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
刀直入有么有么维那便出作相扑势师云残兵败
将不堪对敌便归方丈。

师入堂就地趺坐时有僧便坐师榻师起身向僧礼
拜僧遂走师复坐地云我起不得众中谁扶山僧起
一僧推师倒地师起身打坐榻者便归方丈。

有牧牛僧云山间一鹿见僧人不动见猎夫奔行其
物尚有灵性如此师云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
者物亦忘之。

僧参次送小刀一柄礼毕云一把杀人刀声未绝师
连棒打僧便出师入堂掷刀于地唤僧至师云此刀
是谁得僧云和尚道是谁得师遂将拄杖撺向前云
不得唤作拄杖诸人向者里道看一僧珍重而出师
云自救不了一僧拂袖便行师云脚跟下好与三十
棒僧一喝师云还少一顿一僧拈起拄杖云恁么也
机缘¶ 第 762a 页
不得不恁么也不得师云撞倒露柱底瞎汉一僧云
请师归方丈师掌云第二个瞎汉。

一僧求开示师以禅版指佛僧云如何是正法眼师
随声便喝。

僧才礼拜师归方丈僧随入礼拜云和尚为甚不荅
话师云你道我不荅话么僧无语。

僧参次师问向在何处住进云检字纸师云沩山一
字也无你来作么僧一喝师便打僧又喝师连棒打
出。

一僧别去师打云且道是留你是赶你进云不住不
去师云不去不住死汉。

一日师看證道歌至行亦禅坐亦禅处问侍僧如何
是行坐底禅僧云莫头上安头师云你作么生僧放
下扇子立师云者就是你底禅那僧打扇师微笑。

僧问如何是衲子行履处师云著衣持钵。

彻源问千觔担子独自担行事如何师云谢子扶持
进云还要和尚提携师云自语相违。

僧问如何是活句师云拔却汝舌根如何是死句师
打云按著汝鼻孔僧礼拜师一蹋云会么。

僧参次师云相别者几年何处去来僧云在沩山师
云如何不见你进云瞎师云我瞎久矣进云所以不
见师打一棒云野狐精。

问如何是中秋节师云山河大地普光辉。

问人人有个影子为甚蹋不著师云东土西天。

问如何是寸草不生处师云石头。

问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师云天上天下进
云不然师云汝作么生僧便吹灭案前烛师云西牛
贺洲驴吃草。

问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因甚有迷有悟师云妄生分
别。
机缘¶ 第 762b 页

问不是天堂便是地狱那里安身立命师云待你出
来向汝道。

问达磨未至东土人人本有及乎到来为甚自救不
了师云只为阇黎脚跟不点地进云即今达磨在甚
么处师震威一喝进云好一喝师拈棒打出。

僧问入定时如何师云閒家具进云出定时如何师
云蹋破脚跟。

僧问打破虚空时如何师云还我碎虚空来僧呵呵
大笑师休去。

僧问如何是某甲自己师云乌龟陆地行。

僧问圜陀陀光烁烁是甚物师云我一向疑著进云
某甲不会师云吃饭莫开口行路莫忘脚。

僧问四大分张主人公向何处安身立命师云头顶
天脚蹋地。

僧问仰山九十七圜相明甚么边事师便掌进云秖
如一一抹却又如何师鸣指一下。

师令侍者唤僧至问昨日圜相话汝作么生会僧云
请师举师云三世诸佛出不得历代祖师出不得天
下老和尚出不得你作么生会进云瞎师云亲切道
一句看僧拂袖便行师云脚跟下少一顿在进云瞒
和尚不得师云门外汉。

居士设斋礼拜师云昔日净明居士于香积世界取
香饭供养无量菩萨大作佛事即今居士以何作佛
事士云弟子无力师云多谢供养士礼拜。

僧入方丈师云与汝商量一件事得么进云没商量
师云你来作甚么进云听师说法师云莫谤山僧好
僧拟议师喝出。

牧牛僧礼拜师云山童未肯亲相许且把芒鞋紧系
留汝还系得牛么僧云请赐牧牛钱师便打。

众经行次师忽推一僧入火炉僧跳出傍僧云今日
机缘¶ 第 762c 页
看破和尚了也师连掌。

僧问古人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
即不问只如深深海底行事如何师云犹是程途中
事进云恁么则龙袖拂开全体现尘尘尽是本来人
师打云正好吃棒。

五峰和尚生忌拈香今朝四月八一是慈父生辰一
是先师诞日拈香云若供养先师背却慈父若供养
慈父又背却先师且道毕竟如何喝一喝云逢人不
得错举便烧。

* 示禅徒三偈

「 山僧不会文章一生没多伎俩问著西来祖意劈面拳头巴掌」


「 山僧不会方便只据直指单传开口未曾动舌拟议错过眼前」


「 山僧不会打坐只是申脚睡卧若问那事如何蓦面好与一唾」


* 赠慧山海监院

周孔之学虽不能潜行密用合天真铁面从来爷不
识棒下无生续祖灯。

* 自题(启域请)

「 古潭土老不会修心不知颠倒昼作夜眠那管禅道」


* 又(弃人请)

「 我相如虚空阇黎怎描得赞好也是失毁恶也是失铁面本无情问著当头抶且道是谁金粟曾运水大沩居丈室」


* 为智圣魏居士入塔

以三界为家无家可离以四生为子无子可舍虚空
为普同日月为灯烛智圣还会也未若还会得金银
玉帛道之馀者也妻室子女身之外者也正眼观来
大千为基地以拄杖指云权且入普同。
机缘¶ 第 763a 页

* 上天童密老和尚书

正明自天启五年到金粟入堂挂搭昼夜行思至七
年正月初二日入西堂寮请益承五峰和尚指个歇
处是年出堂挑水崇祯元年十月三十日值老和尚
入室大棒打死复苏二年八月十二日老和尚受闽
请明先于黄檗办事三年九月二日老和尚转金粟
五日退院七日追至嘉兴一别倏尔数载心心无间
念念不忘晨夕顶礼其年遂到南京五峰本师处至
四年四月十二日同本师诣衡岳十月十六日至沩
山祖塔同庆寺缚茅栖止六年正月十五日本师诣
金台以沩山安众结制贴单事付嘱于明七月本师
于金陵祇陀林圜寂临终遗书将来源拂子发人上
山付明毋令断绝正明不得己承顺师命丁丑春僧
大圜力请住持密印禅寺存纳四方来学已受请矣
今明肃耑魏居士顶礼老和尚询问法体调顺何如
及常住修理事毕否敬具香信果仪乞垂鉴纳。

* 复上密老和尚

前蒙和尚手示谓明老实太过宜以学问助成领戴
不尽矣但明根器愚钝疏懒失学一十六岁动无常
之想生死念切二十岁潜别父母出家不入讲席经
期只要发明本分大事幸累劫有缘遇和尚出世非
世外骨肉那得机缘相扣耶自从金粟吃棒后直至
如今饱不饥故凡有来者当头便棒更无异端也即
如和尚示训亦正好蓦口大拳昔日水潦只扬一蹋
俱胝但竖一指德山棒临济喝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及和尚金粟室中大棒打明不知是学耶教耶且笑
岩高祖云妙义玄言春细雨莫教污却我心田故在
明分中不论先圣有学无学唯此一棒任其诸方知
我罪我无辞焉然明但恨地隔一方不得早晚巾瓶
侍奉罪万罪万。
机缘¶ 第 763b 页

* 复简予周居士(附来书)

从业中来还向业中走纷纷世网中无从索我面
目也惟初心犹在而浮生之名实后昆两无快心
时也今且受此生苦矣未审吾师何以示我。

接手教云从业中来业则不定耳或云福业或云儒
业或云道业或云乐业苦业未可以一例推固在为
之者何如耳至云初心犹在初心者如如也识得初
心不变是即不昧本来面目也幸思之幸思之。













* 行实

癸未冬日慧山等袖香作礼乞师行繇乃云余乃山
西河东蒲州人父常姓字禄山母张氏临诞母梦异
人曰汝当生贵子父母以儒业望余然余素恶荤酒
好出世法故无心世间事十六岁夏初日没时仰面
见青天忽然省云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即
立心出家父母难之至二十岁夜梦至黄河边举头
见水暴涨涌水花一朵高丈馀花到余前遂隐只见
一头陀僧余问云你来何为僧云我来接你到我家
余云你住何处僧云你只管去到山方知余云你说
机缘¶ 第 763c 页
寺名僧指云那边又一僧来余转眼看二僧俱失所
在梦觉即潜别父母至南普陀山投天衣如绣师薙
发誓明生死大事或行或坐无时敢懈日作众务夜
则顶礼观音不辍者三年辞师出山凡入丛林或烧
火或作园头不惮劳苦于二十五岁谒金粟密云师
翁誓云今生若不大悟决不出禅堂门一日问师翁
云大地众生遍尘刹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翁劈头
一棒余不契昼夜不眠三冬未曾归单二时粥饭出
入作务动静寒暑等事浑然不知一日又问如何是
威音以前事师翁便打余益罔然因见傍僧看万峰
录示语云只看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余即将日前
学得记得底埽入东洋大海看者一归何处此时年
二十七岁值本师在金粟为西堂余问我做工夫忽
现境界放舍不去请师如何方便本师云你为甚么
出家余云我为生死出家本师云为生死决明生死
有甚境界遂以竹篦打云眼观一物即不是但见丝
毫便是尘余礼拜退自是工夫也不作香也不坐百
无所思己前心境忘却秖有个事似担百斤担子放
不下乃出禅堂入水寮挑水一日入室师翁问你来
作么余云挑水师翁云水桶在甚么处余拟对师翁
劈头一棒云打破了也余忽然棒下识得根源己物
不从他得世法佛法合为一体后随师翁入闽应黄
檗请余为圊头复随师翁转金粟后师翁赴天童时
有同参邀余住静余云我有三住静三不住静三住
静者一本分事毕二无善知识开堂三有兵戈难行
余即住静三不住静者一本分事未妥二有善知识
开堂三天下太平余则不住静于是遂往南京入祇
陀林谒本师本师云那里去余云此处止本师云你
住不得余云无我住即得本师云那里来余云金粟
来本师云曾会过么余云将谓忘却了也本师云金
机缘¶ 第 764a 页
粟来底会弄嘴余云师从那里来本师云我不从金
粟来余云谁弄嘴本师云请坐余便出乃充饭头一
日本师出关入方丈至晚众进作礼壁间有一小圜
光维那云金粟大圜光者里小圜光本师云他那里
大我者里小余以茶扑灭烛云我也不论大圜光小
圜光扑灭天下光去便出除夜茶次本师警众维那
云师如一条明杖一个个牵著走余云腊月三十日
到来和尚要算饭钱本师云饭头聻余便覆却茶钟
本师诣沩山余侍行一日普请择菜余云我要止静
去本师云那里不是静余打本师一掌本师云作么
余云那里不是静本师大笑又一日择菜本师呼傍
僧其僧不来本师云你不来我要打你余即打本师
一掌本师云只说人行早更有早行人余即抽身归
禅堂一日本师议入燕归礼五台余欲随侍本师对
众云老僧没向你底心你为甚么只要随老僧余云
我也不为师向我随去我也不为师不向我不随去
本师云你为甚么余云各家事各家知便礼拜本师
休去崇祯癸酉春本师决志入燕有僧问和尚去沩
山何人炤管本师指余云养拙遂命余监院繇是发
足路假南都中丞集生余居士复迎本师说法祇陀
林不料化缘将毕是年七月示寂时将源流拂子命
僧智隆转沩山付嘱于余余虽承师命本欲敛迹穷
岩聊终残喘至丁丑春大圜老宿再三请居密印余
辞不己遂住持此山焉此余一场败阙本不堪吐向
人前被众兄弟苦逼吐露一翻众兄弟各宜自奋慎
勿效山僧不唧溜汉可也众乃礼谢而退。




机缘¶ 第 764b 页

* 塔铭

师讳正明别号养拙曹溪三十六世生于河东之蒲
版为常禄山仲子其母张诞弥有异梦期望甚重师
顾不业儒不茹荤不姻媾飘然作出世之想廿旬别
父母薙发于南海普陀参学金粟黄檗祇陀等处不
事文学秖以苦行磨砺性灵一日见僧读万峰录语
以万法归一恍然大悟厥后如打破水桶扑灭烛光
种种与本师密印皆悟后事也读其语录曰迷因悟
有悟以迷生迷悟俩忘圣凡路绝又曰入得三界混
于常流识得个事无处停留又曰有耳不闻有口不
说历代祖师亡锋结舌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透
过祖师关举拂放毫光嗟嗟唯悟者能言之知者能
解之也师固不事文学者也事文学者能如是耶师
盖曹溪再来人耳五峰知后之得人也偕之西来付
以沩山按沩自万历末年圣迹化为劫灰矣师结茅
而庐对粟而食挥麈论道宗风渐开四方之士云集
响应灵祐之统赖以不坠虽然时当鼎革物力凋残
明宫斋庐事尚有待师之意似不能畅然于今昔间
也与师游者有裴李之心而非其时抚膺太息不能
成师之志逊美于前而让功于后岂非天哉岂非天
哉己丑之春师知世缘将尽留僧伽黎嘱门人慧山
继席住持乃栩然大还时慧公从南岳归偕诸比丘
塔师于沩之前阜属余为铭知师莫如余敢辞不文
耶铭曰天挺灵异于河之东吉梦发祥诞降人龙心
如古佛貌若乔松挥麈危坐非玄非空灵祐之后百
世之宗霓裳羽衣泠然御风舍利具在斗灿星芒。

赐进士第资政大夫正治上卿户部尚书周堪赓顿
首拜撰


机缘¶ 第 764c 页

** 叙

湖南大沩采之司马头陀也因见优钵
罗华水迥迈湘流遂溯源而上而毗卢
峰自此揭露矣其山峭绝掩霭云中巅
则平原沃壤周可百四十里其间奇峰
远岫巨泽飞泉怪石乔木石室幽丛不
尽殊胜乃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在
百丈老人以肉山不可人骨故净瓶踢
自祐公公入山时盖唐之元和也今八
百馀年历来阐扬宗教载在传灯者班
班辈出迄明神庙间湘江宗门澹泊香
灯烬熄殆有十祀有僧跨白牯来古杏
复开生面未几五峰老人同养拙明禅
师接踵相继峰乃天童密云悟和尚首
出之子也不二年峰示灭建业属归礼
五台为集生余中丞留说法祗陀也养
公披蓁种粟十有馀岁其如土地寥阔
辟垦弗周万础千沟经营不逮于己丑
迁化矣继席者乃我 慧山禅师师时
缚茆衡岳养公遗书伽黎嘱为补处及
还山十载虽开炉结夏并不鸣椎每见
机缘¶ 第 765a 页
揖让之风不易丘壑之志求之近代中
不可多得耶至丁酉冬天童山翁老和
尚遣书劝勉谓五峰学祖宗旨攸关然
后瓣香拈出遐迩道俗仰慕高风师为
人天资纯粹大度含弘正眼圆明机锋
迅捷学者云奔经冬曾盈三万指卓哉
吾楚之一座大法幢也与峰智公古梅
捌公共相赓和同为激扬佥曰亢宗之
子起家何在多麟己亥之冬余同易子
勷伯重游其地陟其巘殆穷日见其层
峦屏立瀑布瓴倾骊颔赤珠以澄澄龟
背绿毛而隐隐嶂望芙蓉谓叠峰如瓣
水通黄木曰甘美犹莲禅衣拥翠忘其
暑往寒来供石辛勤不惜栉风沐雨田
开万顷叹罗汉披星戴星杏老千年念
祐祖手栽手植环山庐舍尽昔日之精
蓝遍野佳禾想当年之橡栗松风价贵
何敌六月披裘矶立垂丝谁知高山有
鲤英陈厚褥毋烦帝释铺来沙布重金
若从长者施得巍巍乎如若登天然荡
荡乎王道平平霖雨先得乎人寰瑞雪
机缘¶ 第 765b 页
偏厚于丘壑鱼磬鼓钟迭送凌空兰若
叶麻鸡犬间见野老农家地高多得日
草木欣欣溪厚自藏冰泉水泠泠香象
如伏静且寿仁者见之之谓仁神虬若
豢乐在水知者见之之谓知苍苍松色
东岭何如盈盈春水南河可楫铜塔来
燕京并诸龙幡凤绣石塔飞峨眉不畏
鸟道蚕丛通津者木也许透长安运水
者石也果尔神通阡陌井井遭旱魃以
无虞窣堵团团对孤轮而更肃青龙岩
下下临无地青羊山上上登无天盘陀
石尚在柿子再飞来香严何处去钟石
为谁悬佛日化日交辉白云法云并起
频来天子诏时送牧童歌狮弦日上弹
天上华飘四坠鲸音夜半吼人间梦断
三更机忘物自忘观鸥何必海性驯渠
为驯牧牛正在沩薰风时节满池荷谁
谓莲郊十万亿月明人静秋风里竟忘
此地古潭西下方城郭郑州出曹门上
界钟声听取有分彷佛云端依稀天表
神怡乎一壶目穷乎千岛山川之胜也
机缘¶ 第 765c 页
暗机建旨沩仰称宗法王之窟狮子之
薮小释迦拔眼中之屑李军容识刺里
之泥遥空礼拜去在南阳匡徒助道来
自西江临济小厮儿曾为传言送语铁
棒周金刚也须过东过西刘铁磨谓之
老牸牛邓隐峰莫谓无语云岩千传正
传洞山五宗一宗不惜草鞋钱到者里
按过有病底有不病底道吾宗智落声
色不落声色则是疏山米里有虫石霜
诸为米头二年同一春夹山会充典座
灵山相逢寒拾古佛见称雪峰说法四
十馀年居徒常多千众法系派衍无穷
颖脱莫悉其数厥后幢帜千年百年英
灵如麻如粟盖以出家将相有所不能
参禅佛祖有所不屑西方大圣人尼父
逊美东土大乘气碧眼来梁选官选佛
及第心空弃子弃亲释迦大孝吴人越
人肥瘠相关江北江南家园到处执布
袋以横行儿童嬉戏按莫邪而正令佛
祖吞声阎浮化主天地閒人今日狮王
哮吼象子骈阗肃肃雍雍跄跄跻跻庞
机缘¶ 第 766a 页
眉古貌慱袖宽袍遇佛则骂见人有礼
一棒一喝死人万劫偷心三要三玄开
人顶门正眼得其体得其用父子投机
如来禅祖师禅弟兄击节东厕上不说
佛法钁头边全超事理咳嗽掉臂祖意
西来持钵著衣衲僧行履不事章缝好
穷性命人物之盛也绀殿凌云法堂蔽
日影像辉煌磬铃交错而楼阁庄严也
日出而作插锹刈茅戈矛谭笑日入而
息经行坐卧除睡摄心不立文字间尔
搜箧搜单匪曰枯禅盖为透顶透底不
辞痛上加锥何惜瘢处炙艾狞拳辣掌
杀人活人细语粗言皆归一义触著磕
著谩尔承当得肉得皮未许入室而炉
韝燄烈也初登戒品讲演条章毗尼堂
以精律也年高腊长向往乐邦净业堂
以燕老也饥馑荐臻流离猬集苾刍忍
饿钵盂分羹其苦乐相均于穷子猫狸
牛犬毙死茶毗弋子射夫拒诸境外其
生死一体乎异类巨镬有二食可五千
人来粤之东施出戎伯于上年之春金
机缘¶ 第 766b 页
吾藩伯郡守邑侯璇榜交辉皆题于不
年之内王公大人车马载道高人逸士
屦履阗门丐受木叉今可半万计是主
人之德致之也而异迹徽猷莫可枚举
余寓榻久之殆不舍去古云入见圣道
而悦岂欺我哉今日之盛也夫复何言
但见残碑断碣狼藉堆头不无昔时之
感游同庆寺中获睹祐祖断石噫其来
旧矣其文载在邑志此最初一道文章
不容不读旋得空印禅师片碣问其文
则载在石门文字亦中兴一段胜事讵
可泯没无闻何也湖之南湘之西今古
尊宿咸以海内第一名蓝推之其御书
阁御香亭基址宛然而累朝来宸章纶
翰不知凡几惜旧志未得考无由焉名
公巨卿遇铭登赋亦不多见或散漫于
传牒者欤而渔猎之未至耶抑世远时
遥安保无沦于千岁者乎虽摘句短章
若或盈帙未为完璧且阙之也今兹二
篇井然粲然家君捐赀而付之剞劂氏
并湘洲先生一文附焉意以天下之祖
机缘¶ 第 766c 页
庭凡有一言一字必公之天下也且祖
叶垂秋衡湘废久故典遗文得一于什
尤当广播以志山灵此家大人护念之
苦心也(典)为之叙次如此近来僧田营
搆二记乃澬阳郭中丞家君太史公撰
也立石于戊戌之冬慧山禅师事绩系
焉其文巳采入邑志是诚今日中兴旷
代盛事故并敬刊之有四云。

(住沩列祖语录载五灯者约数十篇并近代名贤游沩咏十二景诗嗣山志刻)


顺治庚子岁佛诞日

邑学人陶之典拜题









机缘¶ 第 767a 页

** 同庆禅寺碑记(礼部侍郎)郑 愚(唐人)

天下之言道术者多矣各用所宗为是而五常教化
人事之外于性命精神之际史氏以为道家之言故
老庄之类是也其书具存然至于荡情累外生死出
于有无之间昭然独得言象不可以拟议胜妙不可
以意况则浮屠氏之言禅者庶几乎尽也有口无所
用其辨巧历无所用其数愈得者愈失愈是者愈非
我则我矣不知我者谁氏知则知矣不知知者何以
无其无不能尽空其空不能了是者无所不是得者
无所不得山林不必寂城市不必喧无春夏秋冬四
时之行无得失是非本末之迹非尽无也宜于顺也
遇所即而安故不介于时当其处无必故不跼于物
其大旨如此其徒虽千百得者无一二近代言之者
必有宗宗必有师师必有传然非聪明瑰宏杰达之
器不能得其传当其传是皆时之鸿庞伟绝之度也
今长沙郡西北有山名大沩蟠林穹谷不知其峦几
千百重为罴豹虎兕之封虺蜮蚺蟒之宅虽夷人射
猎虞迹槱氓不敢从也师始僧号灵祐福州人笠首
屩足背闽来游庵于翳荟非食时不出栖栖风雨默
坐而巳恬然昼夕物不能害非夫外生死忘忧患宜
顺天和者孰能与于是哉昔孔孟殆庶之士以箪瓢
乐陋巷夫子时称咏之不足言人不堪其忧以其有
生之厚也且生死于人得丧之大者也既无得于生
必无得于死既无得于得必无得于失故于其间得
失是非所不容措委化而巳其为道术天下之能事
毕矣若涉语言是非之端辨之益惑无补于学者今
不论也师既以兹为事其徒稍知所从从之则与之
结搆庐室与之伐去阴黑以至于千有馀人自为饮
食纲纪而于师言无所是非其有问者随语而荅不
强所不能也数十年言佛者天下以为称首武宗毁
机缘¶ 第 767b 页
寺逐僧遂空其所师遽裹首为民惟恐出蚩蚩之辈
有识者益贵重之矣后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裴公休
酷好佛事值宣宗释武宗之禁固请迎而出之乘之
以已舆亲为其徒列又议重削其须发师始不欲戏
其徒曰尔以须发为佛耶其徒愈强之不得巳又笑
而从之复到其所居为同庆寺而归之诸徒复来其
事如初师皆幻视无所为意忽一二日笑报其徒示
若有疾以大中七年正月九日终于同庆精庐年八
十三僧腊五十五即窆于大沩之南阜其徒云年终
之日水泉旱竭禽鸟号鸣草树皆白虽有其事语且
不经又非师所得之意故不书师始闻法于江西百
丈怀海禅师谥曰大智其付传宗系僧谍甚明此不
复出师亡后十一年徒有以师之道上闻始诏加谥
号及坟塔以盛其死非达者所谓耶噫人生万类之
最灵者而以精神为本自童孺至老白首始于饮食
渐于功名利养是非嫉妒得失忧喜昼夜缠缚又其
念虑未尝时饷历息煎熬形器起如冤雠行坐则思
想偃卧则魂梦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餐饭
既耗齿发巳弊由拔白饵药以从其事外以誇人内
以欺亡曾不知息阴休影捐虑安神自求须臾之暇
以致溘然而尽亲交不啻行路利养悉归他人愧负
积于神明辱殆流于后嗣淫渝汗漫不能自止斯皆
自心而发不可不制以道术道术之妙莫有及此佛
经之说益于神性然其归趣悉臻无有僧事千百不
可梗概各言宗教自号矛盾故褐衣髡首未必皆是
若予者少抱幽忧之疾长多羁旅之役形凋气乏常
不逮人行年五十巳极迟暮既无妻子之恋思近田
闾之乐非敢强也恨不能也况洗心于是踰三十载
适师之徒有审虔者以师之面形自大沩来知予学
佛求为赞说观其图状果前所谓鸿庞伟绝之度者
机缘¶ 第 767c 页
也则报之曰师之形实无可赞心或可言心又无体
自忘吾说审虔不信益欲赞之云云既与其赞则又
曰吾从居大沩者尚多感师之开悟者不一相与伐
石欲碑师之道于精庐之前欲其文辞近吾师之侧
谓予又不得不为也予笑不应后十日来予门益坚
其说且思文字之空与碑之妄空妄既等则又何虞
咸通六年岁在乙酉草创其事会予有疾明年二月
始讫其铭又因其说以自警触故其立意不专以褒
大沩之事云尔铭曰。

「 湖之南
 湘之西
 山大沩
 深无蹊
 虎巳啸
 猿又啼
 雨槭㯙
 风凄凄
 高入云
 不可梯
 虽欲去
 谁与携
 彼上人
 忘其身
 一宴坐
 千馀旬
 去无疏
 来无亲
 夷积阻
 搆嶙峋
 栋宇成
 供养陈
 我不知
 徒自勤
 物之生
 孰无情
 识好恶
 如龙惊
 原物具
 广象呈
 随宛转
 住峥嵘
 云瀰天
 日不明
 金在矿
 火收荧
 我不知
 天地先
 无首尾
 功用全
 六度备
 力行圆
 常自随
 在畔边
 要即用
 长目前
 非艰难
 不幽玄
 哀世徒
 若驰驱
 觅作佛
 向其愚
 算海沙
 登迷庐
 眼喘喘
 心区区
 见得失
 系荣枯
 弃知觉
 求形模
 近如远
 易复难
 但无事
 心即安
 少思虑
 简悲欢
 净荡荡
 圆团团
 更无物
 不劳看
 听他语
 被人谩
 生必死
 理之常
 荣必悴
 非敢张
 造众罪
 欺心王
 作少福
 须天堂
 善恶报
 正身当
 百劫里
 无人将
 心作恶
 口说空
 欺木石
 吓盲聋
 牛阿房
 鬼五通
 专觑捕
 见西东
 禁定住
 阳朦胧
 与作为
 事不同
 最上乘
 有想基
 无垢净
 本无为
 人不见
 心自知
 动便是
 莫狐疑
 直下说
机缘¶ 第 768a 页
 没文词
 识此意
 见吾师」











** 密印禅寺碑记释觉范洪(宋人)

崇宁三年十一月大沩山密印禅寺火一夕而烬住
持僧海评移疾郡以子方者继焉未几而弃去寺规
模宏大而经营者非其人岁移三霜才办法堂大殿
寝室而巳然又苟简斋庖垣庑皆未具上雨旁风无
所盖障故禅学者分处山间林下蜂房蚁穴百丈大
雄之风陵夷至此极矣大观三年潭帅曾公孝蕴闻
之曰沩山南国精庐之冠非道行信于缁衲名誉重
于缙绅者莫能振兴之吾闻天衣怀禅师在嘉祐治
平之间五迁法席皆废残荒寂处而怀能幻出宝构
化成禅丛今空印禅师轼公者盖怀四世之孙而吴
江法真之嗣方说法于庐山之下学者归之如云挺
然有祖风烈当能整大圆真如巳坠之纲于是厚礼
遣人致之越明年三月空印来自归宗山川改观丛
席增气登殿拜起周顾太息曰冠世绝境大佛应迹
而殿宇卑陋堂室狭小何以严像设而致吉祥震潮
音而集龙天哉皆广其基构而增修之使其壮丽称
山雄深传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警众也寺钟不
足以光燄四海选佛来者于是聚铜神运仓之下穴
山为炉钟成万斤涂以黄金建阁馆于殿之东庑佛
机缘¶ 第 768b 页
菩萨之语藏于龙宫传自五天学者所当尽心所以
资智證之妙而尽微细之惑即室五千轴者藏于殿
之西庑又明年增广善法堂之后为雨华堂含风而
虚明吐月而宏深夜参既罢缤纷满庭自两廊之左
绕以复屋建库院所以总庶务也自祖龛之右翼以
修廊建堂司所以牧清众也又明年重修僧堂广博
靖深冬温夏凉曰僧者人天之福田佛祖之因地十
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
阿罗汉所住持世间粗入所不能见既以广延其所
见则所不见者敢不敬乎又刻五百尊者之像阁而
供事之又明年得异木于绝壑断而为三大合抱长
倍寻刻净土佛菩萨之像庄严妙丽千华照映如紫
金山并高争峻建殿于天供厨之南又特建阁于寝
室之前绿疏青琐下临风雨奉安神宗皇帝所赐御
书阁成而东南倾师默计曰增万牛莫能挽且天章
宸翰之所在山君水王之所宜谨藏而卫护之今职
弗修是神羞也言卒而风雷挟屋山岳撼动俄而阁
正万人欢呼昔大圆禅师开法此山也有众千人硕
大而秀出者有若大仰寂子香严闲禅建两堂为学
者燕闲之私而名其东曰香严名其西曰大仰方欲
广摄异根则修净土观法不以宗门为赚及其成就
法器则以寂子闲禅期学者盖其方便应机而设教
譬如大海蚊虻阿修罗饮者皆得饱满又明年重修
大三门宏壮杰立镂金镂碧宝翰飞动于千岩万壑
之上而太师楚国公为书其额却望形胜众峰来朝
如趋如俯如屹立如蹈舞有台自献其前以宝积灵
牙舍利葬台之中而建塔其上千尺九层荡摩云烟
微风徐来塔铃和鸣比丘来往旋绕作礼望之如开
牒疑师以三昧力抟取梵释龙天之宫置于人间不
然何其幻怪神异如此其多耶唐元和中僧昙叙开
机缘¶ 第 768c 页
基则有绪言曰地灵甚不可葬葬且致祸今三百馀
年僧物故莫可塔塔于回心桥南十里师曰事无大
小而断于理从违不可苟也僧火化众俱临先圣令
不可违也祸福之来以智避就之不可从也遂建普
同塔于寺之西又修大圆禅师之塔而峙立两亭以
覆古今碑刻部从者以其威灵奏赐真应禅师塔曰
净惠圣溪庄垄亩为比邻所吞󵉤世且百年莫敢谁
何师云此唐相国裴公施以饭十方僧者横自何德
以堪之不直而归是陷人入泥犁遣掌事执券證诸
官竟还二百亩岁度一僧上资睿美有玉泉住持僧
死于龙牙山山中之人不容其葬弟子抱骨石涕师
哀之使于沩山择地建冢塔丛林义之师以潜行密
用之懿时时见于与夺然皆本于仁义道俗化其德
政和六年敕补住镇军之焦山师雅意不欲东解住
持事力辞之归庵鸾溪之上俄诏听还之沩山自其
始至中而还八年之间百废具兴非乘愿力何以臻
此雪窦天衣之道至师大振丛林归心焉兴修盖其
游戏也今嗣法者自南台定昭了山法光而下诜诜
辈出棋布名山方进而未艾也法义谓余曰沩山之
雄夸非空印老师莫能办之精神非文字莫足以传
愿求文以昭后世不得辞系以辞曰。

有异比丘清而狂相山趼足穷衡湘黄才掬溪行嗅
尝笑云水作青莲香梯空𣏾险屡仆僵寝宿雾露冲
虎狼水与石斗声舂撞谁挽千乘行羊肠霄然洞开
云水乡横峰侧岭争回翔咨嗟曰此古道场山灵乃
今发天藏泥草吟啸久彷徉无人告语空夕阳翩然
曳杖还江南道经新吴山郁苍登山作礼僧中王骨
面气宇凌八荒侍其侧者矫鸾皇祐公杰出尤堂堂
袖中肉山倾置旁瓶踢一笑戏取将懒安寂子尤敦
庞佐于耨耕立禅房九世沉溺为津梁分灯延联世
机缘¶ 第 769a 页
相望既绝复续暗而彰轼公貌臞中方刚漆瞳照人
俨而庄食堂十年折绳床有大长老续遗芳派出天
衣嗣吴江烬馀为子整颓纲机锋击电谁敢当宗风
回顾巳举扬以印印空成文章凛然面目如冰霜令
人望见折慢幢丛林迩来顿荒凉反袂拭面空叹伤
而师声价重四方力能咄嗟办宝坊又取佛日重洗
光芙蓉峰峻沩水长功德之利建我皇愿同山呼寿
无疆。













** 密印禅寺僧田记(中丞司马)郭都贤(资阳人)

大沩山繇黄木江而上循磴陟巘度高出地千仞夷
其巅旷若中墅古密印寺如在平楚间寺前稻畦凡
数百顷云泉沃壤至高无涸此祖庭之殊胜也然灵
祐开山迥绝人境以橡栗充食者七载唐宣宗崇尚
浮屠法裴公休以相节镇潭州既奏建厥寺连师李
公景让续奏建同庆有大安和尚领众躬耕助道者
三十馀载志云裴公捐赀置饭僧田三万二千亩乞
朝廷贷其租想当然也然而三万二千无考也窃稽
同庆至密印凡二十馀里环山之奥数十里皆可田
机缘¶ 第 769b 页
古人不敢以将相夺民而购之使缁素殊井无相杂
作专供上善称罗汉田则护法之意深且勤矣故此
山非有道者居之不能聚聚亦辄败也明正统后龙
象弗至田始入于官久之籍于民常住田未科者才
数十亩耰锄偪处咸有竞心沩是以不振明之季遂
成劫灰大宗伯李公来游属陶子徵掌故属有司复
其田曰沩佛田戒德相承禅者更聚至于改革之际
法益隆塔庙益盛向所与竞者家尽落前后捐施及
弃其田归常住者三百馀亩载粮二十 石并入沩
福田下虽供钵无所歉而里胥得千其净梵矣。

清初僧请于 定南王檄所司捐其赋不报然沩接
梅山之险盗贼数起二百里内无聚落独惧寺众不
得逞则蔽我西陲恃此法幢匪止崇象教巳耳今
蒋侯宰官中调御丈夫也推其惠露以及丛兰窃虑
沩所隶第十都最凋残积逋黠者易相影射乃令立
僧户甲外微输本折色如例而特兔髡者之徭仝时
藩臬郡公咸韪其事于是住持慧公感兹悲护决意
安禅集众建二大殿成沩祖一灯炤耀湖岳
蒋侯之力也明年奉
旨清文 藩伯(张田)公 兵宪吴公 郡守孔公准立沩
山僧户之牒俱下非独护幕祖庭也盖与其困僧而
废田宁宽徭而存赋之意晓然也后有贤者其法可
以不变诸比丘闻 蒋侯擢郡司马请勒石以垂不
朽 侯许之俾记其田粮经界及所以贷役之故使
遵王路不侵不贪寒山一片石具无诤三昧矣然则
是役也王公宰官护念哉天龙鬼神鉴念哉比丘大
众正念哉请视此碑永永无斁。



机缘¶ 第 769c 页

** 密印禅寺碑记(邑太史)陶菊延(原名汝鼐)

盖闻宙合之内名山数千最上者长菩提七叶海印
之中释迦百亿住世者入宗镜五灯故西方有圣其
事徵于仲尼惟优波乏缘此土付诸迦叶与金仙为
梵刹皆华藏之灵区因宾称寺始隶鸿胪扫教立禅
仍存白马则宰官为之檀护帝后命其精蓝隋唐之
间于斯为盛楚潭州大沩山唐灵祐禅师建宗立旨
处也时使相裴公休好浮屠法觌承殊胜奏建厥寺
赐额曰密印金襕坐腊供出天人宝所扶云官犹帝
释盖青莲掬水从声闻而得肉山白牯当家以雄力
而嗣心印云中千顷遂名罗汉之田海内双林共举
净瓶之案然且屡传真子代翊 皇图中兴于宋之
崇宁增搆于明之正统迨法堂深草珠巳去而椟存
莲社成墟冈再炎而玉尽良繇人弃梵行火焚禅天
神庙末年遂婴坏劫至 崇祯戊辰有圆上座者骑
犊披蓁把茅晏坐觇枯杏复芽之异明年大宗伯李
公腾芳来访白牛寻源黄木与圆公一宿树下而去
属同游者陶子汝𪔇作记胡子懋选作庵得前令周
公瑞豹所清复官田三十馀亩作常住咸钦聚石之
风颇忆画灰之语嗣圆至者 五峰学禅师也才举
南宗遽还中印时有金铜瑞像官绣幢幡赍自行僧
出于大内诸方闻者咸谓复兴师付嘱养拙明禅师
使嗣其事主沩十馀载尝与百人俱顿成师子之林
欲践象王之迹以致天童遐慕雪窦赞扬而十年之
间刀涂火涂众苦方炽欲界器界六度不行聊藉草
以参禅就钁边而说法尔然石虬吐水依然优钵罗
华银杏胎莲更长栴檀香树时节因缘于斯肇矣。

慧山海禅师承其积力抗彼前修而随众作务不碍
悲流施法同参径嬴山子故楗椎之筵尝围四众毗
尼所摄岁授千徒螟蜮不灾其界中魔军自摧于境
机缘¶ 第 770a 页
上以是因缘重修胜境 顺治乙未秋采轮菌于芙
蓉得良工于忍草绣柱柏梁如从海涌郢斤轮墨即
出蒲团绀殿屹乎齐云琳宫焕而丽日度其高峻视
昔由旬规此正中亦云方广而妙相嵯峨丈六符于
汉梦铃音缥缈大千眇若陶轮则祖庭之雄刹也明
年秋于殿后故址建警策院用承记莂念续灵文林
间宝月更开选佛之场象外幡风直冠诸天之表繇
是龙藏象负标厥珠林鹿苑鸡园总为兰若袈裟器
钵尽菩萨之威仪音乐华香满天人之床座则密印
之肯堂也又明年夏建三门于中肖关夫子像示忠
义乃正觉之因表英雄为成佛之品作镇名山无烦
宝带坚持愿海即现玉泉则梵天之象魏也然世无
须达家尽黔娄诸上人不求檀施而坐招提不离将
作而持梵行用戒为基栋即波罗之木因禅立壁堵
皆成镜之砖邪许无非佛声饮食皆同法喜故能转
移劫土卓立化城岁月无多山川增概昔所称菩萨
放光资藉长康之画山祗捧足神移嵩岳之林未兔
有为方斯蔑矣县令 蒋公燕山人也金吾世胄玉
尺仙姿政洽鸾祥功存象学两行雕字实抒赞叹之
忱一片閒田特兔租庸之役承兹悲护得遂庄严而

新朝御寓以来王公宰官金汤不替 藩伯臬长璇榜
交辉岂非天龙之所拥持灵鹫分其严净者哉虽然
废兴有数嗣印在心愿居此山者振沩山仰山之宗
思佛恩国恩之报则须弥兜率处处现成弥勒育王
源源应供庶几护法大宗伯以下住持慧公以上不
常不断无穷无尽之心也欤戊戌夏工既竣其徒求
文墅史勒石山庭谨作记铭用彰宗镜铭曰。

「 邃古大沩
 不崩不骞
 星雾在址
 云泉在巅
 慈龙守之
 破荒立禅
 曰千五百
 知识之薮
机缘¶ 第 770b 页
 香海常流
 肉山无朽
 宗小释迦
 法不绝纽
 云何立宗
 正法眼故
 沩仰唱和
 天人敬护
 金田宝坊
 帝命常住
 龙蛰象隐
 灰劫云封
 悠悠千载
 瞥然五峰
 施法待渡
 县筛接舂
 爰有慧孙
 夏扶山子
 华梵穹窿
 宝幢蔚起
 施不阶檀
 构犹神徒
 华严富贵
 弥勒楼台
 义天想国
 浊劫浮杯
 振斯末法
 慈雄负才
 天龙式听
 佛日无涯」


「 相轮音涩兮毗岚勿飘
 洪钟警旦兮助平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