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毗舍浮佛偈¶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5b 页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二
明 憨山德清 阅

** 释毗舍浮佛偈

夫外坚湿暖动而观之。则此身初非我有。外前境而
观之。则此心本无生处。外心境而观之。则罪罪福福。
皆本无主也。故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如来大慈。岂欺
我哉。

宋黄庭坚。号山谷。有贵人以绢求山谷书自所作文。
山谷笑曰。庭坚所作文乌足宝。惟寒山诗。乃沃火宅
清凉之具。遂书与之。复嘱之曰。寒山诗虽佳。然源从
七佛偈流出。故山谷凡所行乐之地。书七佛偈最多。
而七佛偈中。毗舍浮佛偈。尤为殊胜。所以然者。盖过
去千佛。微此佛则莫能成其终。现在千佛。微此佛则
莫能成其始。成始成终。实系此偈。是故读诵书写受
持乐说。流布毗舍浮佛偈者。十方三世诸佛并其神
力。现出广长舌相。赞叹是人功德不少。毗舍浮佛。此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5c 页 X73-0245.png
言一切自在觉。呜呼。一切自在觉。一切不自在障。初
非异源。故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但诸佛善用
其心。则无往而非自在。众生不善用其心。则无往而
非障碍。然此障碍。不从天降。不从地生。亦非人与。以
其见有我身。则死生荣辱至矣。以其见有我心。则好
恶烦恼至矣。夫死生荣辱好恶烦恼。皆以我身我心
为本源。苟有勇猛丈夫。能直下拔其本。塞其源。则众
生之障碍。未始非诸佛之解脱也。八大人觉经曰。心
为恶源。形为罪薮。予以是愈信山谷谓寒山诗。为沃
火宅清凉之具。源从七佛偈流出。无欺焉。或问曰。枯
恶源。空罪薮。有道乎。应之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
无生因境有。此半偈能读而诵。诵而思。思而明。明而
达。则恶源之枯不枯。罪薮之空不空。子自知之。非予
口舌所能告也。

夫心为恶源。形为罪薮。凡血气之属必有知。血气非
形乎。知非心乎。呜呼。形之与心。莫知是何怪物。而毒
众生若此。人有言曰。修行本无他术。苟能柰何得自
已身心便了。虽然柰何得自已身心。岂细故哉。是以
圣人哀之。设大方便。使博地凡夫。即恶源而为慈悲
之海。即罪薮而为功德之林。达形非形。了心非心。非
形则形充八极而无累。非心则智周万物而不劳。如
是妙用。莫如毗舍浮佛颂也。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
在觉。此自在觉。烱然独立。于众生日用之中。初无障
碍。然在诸佛便得自在受用。在众生便成障碍。且道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6a 页 X73-0246.png
病根在甚么处。咄。大地众生成正觉。十方诸佛陷泥
犁。

夫患本无根。根于身心。所以颜子堕肢体黜聪明者。
拔患根也。老子亦曰。我有大患。为我有身。我若无身。
何患之有。由是言之。身乃饥冻荣辱死生之桩也。如
以坚湿暖动观身。则患桩不待推而倒矣。心乃好恶
是非之桩。如以物我同根观心。劳勤好恶杂毒之桩。
亦不待推而倒矣。噫。两桩既倒。身心情枯。坚湿暖动。
即法身也。能好恶为杂毒者。即无分别智也。以无分
别智之鱼。游无边际法身之海。水不待忘鱼。鱼自忘。
鱼不待忘水。水亦自忘。鱼水相忘。而浮沈自在清冷
之怀。则鱼与水皆象先之绍介也。剖尘居士勉之。

毗舍浮佛。此言自在觉。觉与自在。体用互称耳。盖觉
则自在。自在则觉。故圣人体用圆融。无粗不精。精则
一。一则无待。无待则无外。无外则物我同根。天地一
体。所以大不废小。体不废用。根兮尘兮。根不自立。由
尘而桩。尘不自立。由根而宾。由尘而桩。桩果有乎。由
根而宾。宾果有乎。两者既决。物我寂寥。故曰。寂寥于
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故根不碍尘。尘不碍根。
大用全而无迹。无迹则物我何在。知此谓之觉。根尘
不相留碍。谓之自在。若然者。根未尝有根。尘未尝有
尘。圣人善用其心。故自在而觉。众人不善用其心。所
以自在觉。翻成不自在障耳。余以是知以四大观身。
有身用而无身相。以前境观心。有心用而无我执。故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6b 页 X73-0246.png
此半偈。诚破死生之爻象。治心病之医王也。

夫身心之初。有无身心者。湛然圆满而独存焉。伏羲
氏得之而画卦。仲尼氏得之而翼易。老氏得之二篇
乃作。吾大觉老人得之。于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人天
百万。圣凡交罗。独迦叶氏亦得之。自是由阿难氏。乃
至于达磨氏。大鉴氏。南岳氏。青原氏。并相继而得之。
于是乎千变万化。鬼面神头。或以慈悲为三昧。或以
瞋怒为三昧。或以苦行为三昧。或以语言文字为三
昧。或以棒喝破沙盆为三昧。以至于滚木毬。握木蛇。
斩蛇伏虎叱龙之类。书不胜举。如上种种三昧。世出
世法。交相造化。使夫众生日用而不知。而或知。不知
即名凡夫。或知即名圣人。呜呼。圣人与众人。初本一
条。惟以知不知。乃凡圣分焉。由是而观。知亦由我。不
知亦由我。何天下知者寡。而不知者多。病在何处。良
以有生以来。计身心以为我。而身心之前者。湛然圆
满。妙物无累。反昧之而不觉。一不觉则永不觉。所以
威音同禀。以至于今。犹茫然无省。劳他圣人。右提左
挈。百计千方。委曲施尽。伎俩亦穷。总不知觉。古人呼
此辈谓之行尸走肉。白日小鬼。不亦宜乎。吾毗舍浮
佛。复不以众生难度而退愿心。说此偈。要使博地凡
夫。共登无上。夫无上者。谓身心之初。有大圆镜智。光
彻终古。妙拔群有。威神莫测。得之即圣。失之则凡故
也。若然者。凡圣之分。不过于身心窠窟。翻得破者。则
解脱无方。不能翻得破者。则障碍长劫。盖死生无根。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6c 页 X73-0246.png
以身为根。好恶无本。以心为本。苟能以四大观身。身
何所在。前境观心。心从何起。知身所在。即身有而无
累。知心所起。即心有而不生。身有而无累。生死何妨。
心有而不生。应物何碍。生死何妨。则愿轮常转。应物
无碍则慧日常明。虽然。初心学人。不以持偈为梯航。
则苦海难度。又持偈有上中下之不同。上者以其天
机深妙。触偈即悟。中者惟持久始得心开。下者由读
而诵。诵而能持。持而能熟。熟则或以此生得入。或以
多生得入。入则本同。上达无异。以此观之。根无利钝。
能信者皆得出苦。何故自甘暴弃。或以贫贱累而不
能持偈。或以富贵累而不能持偈。贫贱富贵。虽荣辱
不等。累无两般。且年光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一
息不来。便成他世。凡百罪业。是汝作者。不免随之。随
而不离。如影随形。天上人閒。太虚空中。总无你逃避
处。如可逃得。则一切佛祖圣贤之聪明。不若凡夫之
愚痴矣。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夫有生之患。莫
大于生死。而生死之患。惟至人则能超然无累。下是
则孰不受其累。然生死又本于有身。老氏云。我有大
患。为我有身。故出世圣人。示此偈开悟是辈。此身不
过五行攒簇而成。四大合并而有。所言四大者。地水
火风是也。此四何名为大。谓其无处不遍。故称之为
大。此四大在身。则为肉。为皮。为筋骨。为血脉。为痰唾。
为津液。为热气。为动转。今现前此身。不过此等合成。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7a 页 X73-0247.png
既合成矣。众生不悟非坚。确然执之为身。故临死生
之际。处利害关头。心神恍惚。千算万计。不过要保全
此个躯壳子。殊不知此身。皮肉筋骨感地而有。血脉
津液。感水而有。一切热气感火而有。凡百运转感风
而有。故智者。不待閒时方作此想。于日用中常作此
想。皮肉筋骨。原从地有。血脉津液。原从水有。热气原
从火有。动转原从风有。此四大者。一切众生。凡有血
气之属。皆所共有。我何痴迷。确然妄执为身。此想周
旋俯仰。进退屈伸。常专注不断。渐渐纯孰。一旦顿悟。
此身何在。故昔人有悟之者云。将头临白刃。犹似斩
春风。且一切生死众患如箭。我身如垛。既悟此身。坚
湿暖动。各还其本。垛尚不有。箭来谁受。故曰。假借四
大以为身也。夫心有真心。有妄心。真心则圣人与凡
夫无所閒别者。无所增损者。广大灵明。廓然充满。本
无生。安有死。本无来。安有去。离生死。绝去来。不离日
用。湛然常在。不可以有心得。不可以无心求。惟神而
明之者可几也。此心不悟。虽衣冠楚楚。总是行尸走
肉。人为万物之灵。于此不悚然惧。惕然省者。非颠倒。
即著鬼迷矣。妄心者。感物而有。受制于物。故逢顺境
则喜。逢逆境则瞋。憎爱交加。灵台汩没。一受于心。恨
不即释。喜不即化。此皆妄心也。真心。虽然应物。物不
能累。如明镜照像。虽辨妍丑。而本无心。妄心。则因境
有。即受境累。故曰。心本无生因境有也。

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在觉。既自在觉矣。有何物而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7b 页 X73-0247.png
为障碍哉。然未觉者。不免一途成滞。见色则被色障
碍。见空则被空障碍。忽然而有身。则被身障碍。介然
而有心。则被心障碍。身障碍。生老病死。心障碍。喜怒
哀乐。是以周旋一光之中。而妄成角立。既角立矣。一
切不自在至矣。生有老迫。老有病迫。病有死迫。喜有
怒迫。怒有哀迫。哀有乐迫。迫者相催之谓也。呜呼。生
若定常。老不可迫。喜若定常。哀不可迫。以其无常。流
之莫能巳也。惟有道者。达身无常。四大成故。达心无
常。前境生故。达四无常。一身待故。达境无常。因心有
故。借一荡四。四无所立。借四荡一。一无所存。借境荡
心。心初不有。借心荡境。境不自留。一四互荡。心境兼
忘。一身而为无量之身。身相不坏一心。而虑周万物。
寸抱本閒。由一切不自在。入一切自在。达之者。刹那
可以超旷劫。如其未达。解脱幢。即成行尸肉块。智慧
津。翻作苦海逆浪。自古及今。豪杰英雄。打破这关捩
子不得。虽功高千古。名光万世。于本分上事。了无交
涉。故生时受生迷。老时受老迷。病时受病迷。死时受
死迷。喜怒哀乐时。受喜怒哀乐迷。以迷续迷。迷无断
日。人为万物之灵。而灵不悟。以灵续迷。为一切黑业
本。山高海积。未有撼竭之时。少知自反者。安得不惧
乎。又灵如融通之水。迷如窒碍之冰。融通。则在方而
方。在圆而圆。窒碍。则方则定方。圆则定圆。方圆无滞
之谓活。方圆有定之谓死。是故圣人居方圆。而方圆
莫能滞。以无滞故。所以能通天下之情。众人则不然。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7c 页 X73-0247.png
见方而被方惑。见圆而起圆执。所以在圣人。即死而
活。在众人。即活而死。故圣人谓之生人。众人谓之死
人。由是观之。自上古以来。所谓生人者。能得几何哉。
为圣不难。难在通灵。苟能通灵。非惟身心俱灵。大则
虚空天地万物之夥。微则一介一尘一毛一发。靡不
灵矣。至于三藏六经。诸子之流。百工之技。亦无不通。
故达身灵通。无事可碍。达心灵通。无理可障。化生老
病死。为无上涅槃。回喜怒哀乐。證大菩提。涅槃菩提。
从身心得。若无身心。二果何阶。故曰。此身为尘劳山。
此心为杂毒海。一旦达身无已。尘劳山即功德聚也。
达心如幻。杂毒海即般若浆也。人为万物之灵。不自
重。甘为死人。不为生人。可悲巳。

此半颂。特十四字而巳。然大藏与一千七百则机缘。
九经二篇百家之要。莫不备焉。子若张而演之。虽大
块为墨。昆崙为笔。天风为手。虚空为纸。莫能尽也。故
曰。佛法有不思议力。既曰不思议。岂可以众生臆见
揣摩而能知耶。但当谛信受持。则终自悟入。夫信则
诚。诚则一。一则我持颂之心。了无所附丽。如是积久。
则身心横计。一朝爆落。则生死铸而为涅槃。烦恼化
而为菩提矣。此两者谓之二转依果。所谓转生死而
依涅槃。转烦恼而依菩提也。然凡夫心识粗浮。卒不
能制之一处。故须由读而诵。诵而持。持而专。专而一。
一则邻化。邻化。则将乘缘生而入无生矣。

达观道人。尝以毗舍浮佛传法偈授人时。必曰。持千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8a 页 X73-0248.png
百万遍。自在受用现前矣。毗舍浮佛。此言一切自在
觉。而深推其旨。大要破众生身心之执耳。故曰。假借
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即此观之。一切众生。
从无始劫来。至于今日。莫能自在。于死生憎爱之中
者。良以见有自身。则身相为碍。见有自心。则心相为
碍。呜呼。身相碍于外。心相碍于内。一动一静。内外相
碍。无须臾超然之境。可哀矣哉。即此相碍之境。在圣
人日用中而身充法界。如月赴众水。知周万物。如镜
照群象。不速而至。不劳而遍。东坡大悲阁记。乃此偈
注疏也。其略曰。大悲者。观世音之变也。至何独疑于
大悲乎。如以东坡之意推之。则心念不静。应物必乱。
非东坡不知即动而静。即色而空。盖东坡量自已分
上。只体得理具光景。未到无身而现多身。无心而智
鉴群品地位。如此地位。非大菩萨。岂易为哉。然观东
坡理具之旨。则所见无惑矣。体此无惑之见。于憎爱
境上。死生关头。真实挨将去。到佛菩萨地位。终有时
在也。

** 释八大人觉经

夫觉与不觉。如拳手卷舒耳。圣人知其如此。所以即
众生日用不知之知。开为八觉。觉则如拳复手。手复
则提挈四生。搬运三世。束太虚如芥子。撚大地为微
尘。举无不成。用无不验。皆十指之力也。若手作拳。则
十指屈而不能信矣。信既不能。安得有如上之用哉。
故拳譬不觉。手譬了觉。以此观之。诸佛不觉。则不异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8b 页 X73-0248.png
众生。众生忽觉。则不异诸佛。如屈指则拳。信指则手。
而信之与屈。屈之与信。机在心而不在拳手也。然拳
手可见。而心不可见。唯圣人因可见而见不可见。故
能以不可见役可见者。所以可见者为圣人之利。而
不为圣人之害也。而众人以可见者为我有。则不可
见者。愈远而愈疏矣。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如一
旦悟可见者。即不可见者。则日用不知之知。不惟开
而为八觉。即千万觉可开也。此不知之知。在诸佛则
名八万四千三昧。此八万四千三昧。在众生则名八
万四千烦恼。嗟乎。烦恼与三昧。果有常耶。果无常耶。
有常则众生终难得佛。无常则诸佛亦可以为众生。
如诸佛还作众生。则众生又何必求得佛哉。凡诵持
此经者。果知我现前日用不知之知。如来为我开为
八觉。我因八觉而悟廓之。则八万四千之觉。在我日
用。不在诸佛言说也。予故曰。拳手可见。而心不可见。
则不可见者。果可以数量尽哉。

** 释十二因缘

所谓十二缘生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
生老死。不了自心。谓之无明。既成无明。则必循缘。谓
之行。循缘则必分别。谓之识。既成识矣。则必横计。横
计实无其体。但有虚称。谓之名。身因横计所有。块然
一物。谓之色。然而名色解虽次第。乃一支也。根境相
敌。谓之触。触则领纳。谓之受。受必耽著。谓之爱。爱而
不舍。计为常有。谓之取。取而执实。谓之有。有则有生。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8c 页 X73-0248.png
生则有老。老则有死。自无明至老死。谓之十二支。此
十二支。为一切众生生死烦恼之窟宅。亦是一切诸
佛菩提涅槃之乐土也。顾行人治之何如耳。

夫十二因缘者。谓因无明而缘行。因行而缘识。因识
而缘名色。因名色而缘六入。因六入而缘触。因触而
缘受。因受而缘爱。因爱而缘取。因取而缘有。因有而
缘生。因生而缘老死。是名十二因缘。然无明与行。则
属过去。识。乃过去之终。现在之始耳。名色六入触受
爱。此五支则属现在。取。乃现在之终。未来之始也。有
生老死。此三支则属来世。又无明。有迷理无明。有迷
事无明。迷理无明。谓不了第一义谛。普光明智中。本
无古今凡圣身心。即此不了。名之迷理无明。迷事无
明。谓执现前四大假合之身。四蕴横集之心。此是我
身。此是我心。只此执著分别者。顺则欢喜。逆则烦恼。
此点执受。名之迷事无明。故曰。迷理无明未破。决不
能达本。迷事无明未破。决不能忘情。以不达本故。法
身本有而不悟。以不忘情故。色身本无而横执。此执
不消。依之而造善恶之行。行成谓之业。业熟谓之果。
受苦乐时谓之报。此就行一支而演说也。识则以行
业牵引受果报。分别投胎。妄起憎爱名识。此识投胎
之后。在母胎中。作赤白主。无有形段可见。但有其名。
故谓之名。色。即赤白和合。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谓
诸根四肢。似有而未全。故谓之色。六入则名色巳后。
至第六个七日。名毛发爪齿位。至第七个七日。名具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9a 页 X73-0249.png
根位。谓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故名六入。此两支
皆胎中具。若形位。毛发爪齿位。又名色六入两支閒
开出也。触则出胎巳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对六尘。
未能了知。故苦乐想未生名触。受则谓从五六岁至
十二三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
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但名为受。爱谓从
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
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但名为爱。取。则从二十
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曾无厌足。故名
为取。此五支。虽在胎出胎之不同。总属现在。取。则是
现在终。亦未来始。先巳拣之。此复略显。有谓因驰求
诸境。起善恶业。积聚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
三有则欲有。色有。无色有。是此三有。又名三界。生谓
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
为生。老死。谓从来世受生巳后。五蕴之身。熟巳还坏。
故名老死。呜呼。此十二因缘。非三达洞明。五眼圆照。
孰能至于此。虽然学不检名。名不审义。义岂能精。义
既不精。则终难入神。义不入神。则实用无徵。实用无
徵。虽说时似悟。对境终迷耳。故一触死生祸福之机。
便作不得主宰。以致名败德丧。取笑千古。退世人之
信心。即此观之。不以佛祖圣贤自任。则十二因缘之
名。尚不及闻。况能检名审义。精义入神。以致用哉。即
太史公。号称博古。于三世报复。犹疑而不了。况其他
耶。如史迁于十二因缘。能检名审义。一心了知。则三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9b 页 X73-0249.png
世报复。决不至失言。取笑于后人。呜呼惜哉。

** 八识规矩

*** 前五识

性境现量通三性。

此言前五识。于三境中。惟缘性境。三量中。惟是现
量。三性俱通。

性境者。谓所缘诸色境。不带名言。得境自相也。相
者。青黄赤白之谓。名者。长短方圆之称。现量者。谓
对境亲明。不起分别也。性境属境。现量属心。三性
者。善性恶性无记性也。三性俱通。以五识性。非恒
一故。

性境若说根尘能所。八法而成。是落小乘。如惟识
则无有此境。此境现前。如明镜照象。湛然明了。不
起分别。如云真境也。善恶两性。在五识虽无分别。
而照从是起。故通。

眼耳身三二地居。

三界分为九地。自地狱至六欲天。皆欲界也。为一
地。四禅。色界也。有四地。四空。无色界也。有四地。共
为九地。欲界名五趣杂居地。五识俱全。初禅天。名
离生喜乐地。是为二地。止有眼耳身三识。无鼻舌
二识。以无段食故。自三地以上。则五识俱无。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此二句。言五识心所。遍行有五。别境有正。善心所
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六。今止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49c 页 X73-0249.png
有贪瞋痴三。共心所三十四。皆任运无分别者。

五识同依净色根。

白净色根者。指胜义而言。惟天眼能见。盖落形质
者。是浮尘根。岂能照物。以有胜义根在。故能缘境。
言五个识。同依胜义根而起也。

九缘七八好相邻。

九缘者。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种
子也。眼识具九缘而生。耳识惟从八。除明缘故鼻
舌身惟七。除空明二缘故。

合三离二观尘世。

鼻舌身三识。合中取境。眼耳二识。离中取境。观。即
能缘见分。尘世。即所缘相分。

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言小乘愚法声闻。不知根之与识。各有种子现
行。以为根识互生也。不知根之种现。伹能导识之
种现。谓根为生识之缘则可。谓生识则不可。以识
自有能生之种子故也。小乘未破所知障。于法不
了。故难分耳。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佛有根本智。有后得智。根本智。乃实智。能亲缘真
如。后得智。乃权智。伹能了俗。不能亲缘真如。果头
佛巳破见思惑。能六根互用。变起相分。复观相空。
以不知前五。及七八等识。遂自认为后得智。不知
后得智。乃从根本智而得者。小乘虽有如理如量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0a 页 X73-0250.png
二智。特其名耳。岂真后得智耶。即后得智。在佛果
中。犹不诠真。况因中乎。诠。契也。根本智无分别。所
以亲缘真如。后得智。从色根起。是有分别的。所以
不能亲缘无分别理。

小乘以无我为真如。断了六识分别执。便能六根
互用。以为能亲缘真如。

偈曰。小家果头佛。理量徒有名。迷名不知义。疑大
而起诤。五识同一觉。是以眼可闻。耳不能见色。实
非本根咎。咎在分别者。以故见思破。六根即互用。
彼小不知此。未究七八五。三者晓然了。横计渠自
破。既破弃旧法。悲哀归大乘。罗什首初师。疑什亦
有辨。一朝悟大理。仍复师罗什。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前五识随八识转。佛位中。第八识转为无漏白净
识。而相应心所。即成大圆镜智。歘尔现前。故云初
发。则前五识即成无漏。三类身者。法报化。三身中
之化身也。千丈大化身。被大乘四加行菩萨。丈六
小化身。被大乘三资粮位。菩萨及二乘凡夫。随类
化身。则三乘普被。六趣均沾。以止息众生苦轮也
○前八句明有漏。后四句明无漏。

*** 第六识

俱颂其造善作恶不定之功能。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善。恶。无记。三性。现。比。非。三量。性。独影。带质。三境。俱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0b 页 X73-0250.png
通也。比者。比类而知。非者。情有理无。比度不著也。
带质境有二。以心缘心。中閒相分。从两头生。带本
质生起。名真带质。以心缘色。中閒相分。惟从见分
一头生起。变带质起。名似带质。独影亦有二。一有
质独影。五根种现。皆托质起。一无质独影。缘空花
兔角。及过未等所变相分。是五尘落谢影子。止缘
过去五尘。与未来变起五尘影子。不缘见在五尘
也。

前生六识。揽法尘影子。以成今生形种。今生又因
形起影。是来生受形种子。今生若能六识作观。破
了我执。不揽法尘。则不受分段身矣○六识轮转
三界。显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此句是标数。性界二句是立名。欲令众生因名以
阐义。因义以会理。会理以致用。致用在作观上说。
致用以体道。体道以立德。

善恶临时别配之。

六识遇善境时。与善心所相应。遇不善无记境时。
与不善无记心所相应。故曰别配之。此特平平缘
耳。若增上缘。则善心勇猛。恶心所。俱转而为善矣。

性界受三恒转易。

六识于三性。三界。并忧喜苦乐舍五受。恒常转变
改易也。

根随信等总相连。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0c 页 X73-0250.png

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善十一。等馀遍行五。别
境五。不定四。共五十一。亦相连性界受等转易也。

动身发语独为最。

动身发语时。于八个识中。行相最胜。以有情故也。

引满能招业力牵。

引。引起也。满。圆满也。言六识能造业招果。

发起初心欢喜地。

欢喜地。因断分别我法故。

此识于初地初心。转成无漏。以断有分别我法二
执故。

俱生犹自现缠眠。

无分别我法二执。与生俱生。此时尚未断。犹缠縳
眠伏。以所知障未断故。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远行乃第七地也。此识以前漏无漏閒杂而生。至
此地后。则俱生二障。永不现行。而纯无漏。相应心
所。亦转为妙观察智。而圆明照大千矣。

*** 第七识

带质有覆通情本。

七识于三境中缘带质境。三性中惟有覆无记性。
有覆者。障蔽真性。通六识情故。本八识也。通情本。
故曰相分两头生。

七识缘八识见分。为内自我。七识是心。本识亦是
心。所以说以心缘心。真带质。八识是其本质。故七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1a 页 X73-0251.png
识既以八识见分为内自我。则八识见分。即七识
本位。八识见分缘色。即七识缘色也。色非真。故曰
似带质。

问带质是带八识本质而生了。然如何是七识的
境。八识能藏一切。所藏一切根身器界。我爱执藏。
八识便有境了。这境从何来。是从六识来也。便知
七识原无体位。其相分从六八两头而生。

随缘执我量为非。

此识于无分别我法二执。是任运绵绵。故云随缘
执我。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大随惟八。遍行五别境。止通慧。根本烦恼。止具四。
贪痴见慢是也。

恒审思量我相随。

前五识非恒非审。六识审而非恒。惟此识恒常审
推思察量度。执八识见分为我。故曰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

既执八识为内自我。则有情恒处生死长夜而不
自觉。以与四惑八大相应而起。四惑。即根本烦恼
四。

六转呼为染净依。

八个识俱为转识。惟六识作观。则诸识俱转。故转
独加于六识。呼七识为染净之依。盖六识有分别。
七识无分别。有分别。依无分别起。以无分别近无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1b 页 X73-0251.png
情故。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凡一地中。具初中后三心。即入住出也。此识于初
地初心。断一分无明。便转成无漏。为似平等性智。
以因中转也。无功用行。是八地无分别我法二执。
至此尽断。故曰我恒摧。乃为真平等性智矣。

六识到第八地。转妙观察智。如何七识初地初心。
就转平等智耶。盖六识到观成后。转妙观察智。初
作观时。转为似妙观察智。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佛果位中。现十种他受用身。十地菩萨。乃所被之
机也。

*** 第八识

性惟无覆五遍行。

此识因中。于三性中。惟无覆无记性。缘境之时。相
应心所。惟五遍行。

界地随他业力生。

此识于三界九地之中。随六识善恶业力而生。以
八识无记性故。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此识最微细。所以二乘愚法声闻。不信有此。惟以
前六识受熏持种。断了见思。执为如理智。六根互
用。执为如量智。以无明全未破故。所以大乘论主
反覆辩论。證有此识也。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1c 页 X73-0251.png

浩浩三藏不可穷。

能持种子不失曰能藏。受染净等熏曰所藏。七识
执为我曰执藏。三藏体用深广。故凡小不达。

渊深七浪境为风。

八识如澄湛之渊。由前七个识揽前境为风。兴起
波浪耳。

受薰持种根身器。

此识能受前染净熏。能持根身器界种子。根是六
根。身为内世界。器为外世界。

去后来先作主公。

惟此识为总报主。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第八地为不动地。此识初至此地。才舍能藏所藏
执藏。至金刚道后。乃等觉位。异熟者。变异而熟。异
时而熟。异类而熟。金刚道后。断生相无明。异熟种
子方空也。

金刚观智。是智之名。言其坚利能坏一切无明。有
生住异灭。异熟空。则瞥起一念。无明空矣。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识至佛果位中。转成上品无漏净体。号无垢识。
与相应大圆镜智。同发起时。普照十方。圆明世界。

*** 唯识略解

夫搜剔阴阳之奥。囊括造化之精。洞洪濛之源。破浑
沌之窍。超儒老而独高。冠百氏而弘深。舍唯识之宗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2a 页 X73-0252.png
而他求。未之有也。夫唯遮境有。识简心空。遮境则识
外无法。简空则非同枯灭。是以夷断常之坑。塞生灭
之路。圆彰中道。刊定因明。魔外望绝。凡圣共遵耳。然
识有八种。有心王心所之殊。苟非智慧空灵。思量妙
绝。岂易窥其庭哉。阿赖耶识等。大略穷其所由生。直
以真如照极反昧。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谓之證自證
分。即如醒人忽尔昏作人语。虽闻而不能了了。谓之
醒耶。又不能了了。谓之昏耶。人语又闻。此之谓昏醒
相半。迷悟之关也。此等时节。有人唤之。则昏随醒矣。
不唤则醒随昏矣。醒既随昏。而外不能了境。又不作
梦。惟昏然而巳。谓之自證分。此等时节。位无能所。冥
然独存也。少顷顿梦种种悲欢苦乐。据能观而言。谓
之见分。即所观之所。即相分。或问曰。见相二分。前后
生耶。抗然生耶。余应之曰。见相二分。谓之前后生者。
现量之中。不许有无分别。才生分别。现量灭矣。谓之
抗生。则能所弗同也。此四分乃八识之本。故有志于
此宗者。不可不留神焉。四分通澈。则八识之纲。思过
半矣。

夫八识四分。乃相宗之纲骨也。阿赖耶识。末那识。分
别识。眼耳鼻舌身五识。谓之八识。證自證分。自證分。
见分。相分。谓之四分。究本言之。八识四分。初无别体。
特以真如随缘。乃成种种耳。夫真如随缘之旨。最难
明了。良以真如清净。初无薰染。如何瞥起随缘耶。于
此参之不巳。忽然悟入。所谓八识四分。不烦少检。唯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2b 页 X73-0252.png
识之书。便能了了矣。故曰性宗通而相宗不通。则性
宗所见。犹未圆满。通相宗而不通性宗。则相宗所见。
亦未精彻。性相俱通。而未悟达磨之禅。则如叶公画
龙。头角望之非不宛然也。欲其济亢旱。兴雷雨。断不
能焉。是以有志于出世。而荷担法道。若性。若相。若禅
宗。敢不端诚而留神哉。惟相宗名义数多。若非心智
妙密。委曲精搜。实未易明也。今则取大略稍论而疏
之。但粗晓蒙孺耳。大抵阿赖耶识。通前眼耳鼻舌身
五识。当并而发挥之。似觉易明。盖阿赖耶识。及前五
识。皆属现量。又皆上品果中转也。若第七识。第六识
则三品皆具。三品者。见道为下品。修道为中品。究竟
为上品。故七六因中转也。或曰。前五识成无漏相应
心品。现身益物。何以先言第八成无漏耶。以圆明初
发。乃第八识相应心品。成大圆镜智。故其前五根。即
第八识所变相分。能变本识。既成无漏。所变五根。自
当即成无漏矣。能发五根。既成无漏。则所发五识。遂
成无漏何疑哉。或曰。既言八识转成四智。何故却言
相应心品耶。对曰。唯识第十云。此四品总摄佛地。一
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识七识六识五识相
应心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
识转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
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识成智也。大乘所缘缘义
曰。言是带已相者。带与已相。各有二义。言带有二义
者。一则挟带。即能缘心亲挟境体而缘。二则变带。即
释毗舍浮佛偈¶ 第 252c 页 X73-0252.png
能缘心变起相分而缘也。亲挟者。谓之实境。变起者。
谓之假境。假境者何。即实境影子也。影子者何。谓前
五识亲挟实境。乃任运而缘。不带名言。现量中也。譬
诸明镜。物临即照。原无心也。才觉妍丑。现量巳灭。即
落比量矣。余是知假境影子。意识所缘耳。又能缘心
变起相分而缘。亦假境也。今安慧宗中。妄谓因中无
漏五识。能缘真如。殊不知五识成智。必待第八识转
而为根本智。然后五识转成所作智也。此中目此智
为后得者何也。谓根本而后得也。以五识及第八识
皆属现量。果上同转故也。彼谓因中五识未转智而
能缘真如。非妄而何。纵于果上识虽转智。第能照俗
而不能缘真如故。护法师曰。果中犹自不诠真。况因
中乎。

紫柏老人集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