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语¶ 第 155b 页
紫柏老人集卷之二
明 憨山德清 阅
* 法语
夫圣凡虽多途。要而言之。总不出乎四谛也。谛谓审
实不谬。故圣人言苦必苦。言集必集。言道必道。言灭
必灭。又四谛。有生灭四谛。有无生四谛。有无量四谛。
有无作四谛。故声闻四谛。与缘觉四谛。皆苦集在前。
灭道在后。盖声闻缘觉。志在二乘。惟独善其身。无有
兼善之愿故也。惟无量四谛。与无作四谛。虽别圆固
殊。而并有兼善之愿。故谓之弘誓。即此观之。声闻与
缘觉。有谛而无誓明矣。故曰。有誓名大乘。阙誓名二
乘。何谓无量四谛。以空假中三观。历别而修。先以空
观破见思惑。次以假观破尘沙惑。末后以中观破根
本无明。见思破。则获般若德。尘沙破。则获解脱德。根
本无明破。则获法身德。此三德者。天然之性德也。在
凡不少。在圣不多。故曰性相近也。自性变而为情。则
粗顺之门开矣。粗顺之门开。则近者习远矣。习远而
不返。则沦坠受苦无休歇矣。故曰习相远也。于是先
觉者忧之。务使远者习近。即于粗顺门中。始开逆门。
逆也者。盖溯而上之之谓也。上而底极。所谓圣人与
众人。无多少者。我得全之矣。我全而人不全。圣人则
又不忍。故乘其全。遍游于万化之中。开物成务。俾未
识全者。皆得其全。故逆门之后。有妙顺焉。然妙顺。惟
别教菩萨。与圆教菩萨有之。声闻与缘觉。则有逆而
明 憨山德清 阅
* 法语
夫圣凡虽多途。要而言之。总不出乎四谛也。谛谓审
实不谬。故圣人言苦必苦。言集必集。言道必道。言灭
必灭。又四谛。有生灭四谛。有无生四谛。有无量四谛。
有无作四谛。故声闻四谛。与缘觉四谛。皆苦集在前。
灭道在后。盖声闻缘觉。志在二乘。惟独善其身。无有
兼善之愿故也。惟无量四谛。与无作四谛。虽别圆固
殊。而并有兼善之愿。故谓之弘誓。即此观之。声闻与
缘觉。有谛而无誓明矣。故曰。有誓名大乘。阙誓名二
乘。何谓无量四谛。以空假中三观。历别而修。先以空
观破见思惑。次以假观破尘沙惑。末后以中观破根
本无明。见思破。则获般若德。尘沙破。则获解脱德。根
本无明破。则获法身德。此三德者。天然之性德也。在
凡不少。在圣不多。故曰性相近也。自性变而为情。则
粗顺之门开矣。粗顺之门开。则近者习远矣。习远而
不返。则沦坠受苦无休歇矣。故曰习相远也。于是先
觉者忧之。务使远者习近。即于粗顺门中。始开逆门。
逆也者。盖溯而上之之谓也。上而底极。所谓圣人与
众人。无多少者。我得全之矣。我全而人不全。圣人则
又不忍。故乘其全。遍游于万化之中。开物成务。俾未
识全者。皆得其全。故逆门之后。有妙顺焉。然妙顺。惟
别教菩萨。与圆教菩萨有之。声闻与缘觉。则有逆而
法语¶ 第 155c 页 X73-0155.png
无妙顺矣。盖其阙四弘誓。不发同体之悲故也。何谓
同体之悲。谓我逆于粗顺之中。受无量苦。于无量苦
中。苦极思本。思本则近觉。近觉则易熏发。是时也。先
觉者。知我可熏发矣。遂量我何因缘而可熏发。即以
何因缘而熏发之。如箭锋相值。[吭-几+(坐-工+十)]啄同时。巧力不得
预。莫知然而自符契之。噫。此非检名。审实。精义。入神
者。则能熏所熏。安得能所忘而无思契同哉。虽然伍
员勾践。复粗顺之雠耻。并能焦身苦思。二十馀年而
遂其欲。今我等于出世法中。求无上道。出无量苦。果
能焦身苦思。千日之勤。则我所欲者。必遂而无疑也。
何以故。盖伍员与勾践。率情图事。于性非近。所以须
苦久而遂其欲也。我等志在复性。求出情之法。勤继
性之善。于性有孝子之道焉。所以千日之功。可博彼
二十馀年之苦功耳。此乃自然之理。必然之势。我复
何疑。兹以四弘誓后。出四谛之精粗。与叙三德。二顺。
一逆之槩者。恐汝等发心。不辨藏通别圆浅深之教。
则发心无主。主宗也。微宗则归宿无本。要知宗本。大
藏中。有天台四教仪。约有万字。若求而得之。必誓读
而成诵。诵而稍通其大意。则四教浅深。发心宗本。又
在我而不在书也。
马忘绳与规矩。而中绳与规矩者。马终不败焉。如未
忘绳与规矩而驰。马未有不败者也。故足忘屦始适。
腰忘带始适。未始不适者忘。而适始适。即此观之。身
忘则心用周。心忘则未始不周者。周万物而未尝劳
同体之悲。谓我逆于粗顺之中。受无量苦。于无量苦
中。苦极思本。思本则近觉。近觉则易熏发。是时也。先
觉者。知我可熏发矣。遂量我何因缘而可熏发。即以
何因缘而熏发之。如箭锋相值。[吭-几+(坐-工+十)]啄同时。巧力不得
预。莫知然而自符契之。噫。此非检名。审实。精义。入神
者。则能熏所熏。安得能所忘而无思契同哉。虽然伍
员勾践。复粗顺之雠耻。并能焦身苦思。二十馀年而
遂其欲。今我等于出世法中。求无上道。出无量苦。果
能焦身苦思。千日之勤。则我所欲者。必遂而无疑也。
何以故。盖伍员与勾践。率情图事。于性非近。所以须
苦久而遂其欲也。我等志在复性。求出情之法。勤继
性之善。于性有孝子之道焉。所以千日之功。可博彼
二十馀年之苦功耳。此乃自然之理。必然之势。我复
何疑。兹以四弘誓后。出四谛之精粗。与叙三德。二顺。
一逆之槩者。恐汝等发心。不辨藏通别圆浅深之教。
则发心无主。主宗也。微宗则归宿无本。要知宗本。大
藏中。有天台四教仪。约有万字。若求而得之。必誓读
而成诵。诵而稍通其大意。则四教浅深。发心宗本。又
在我而不在书也。
马忘绳与规矩。而中绳与规矩者。马终不败焉。如未
忘绳与规矩而驰。马未有不败者也。故足忘屦始适。
腰忘带始适。未始不适者忘。而适始适。即此观之。身
忘则心用周。心忘则未始不周者。周万物而未尝劳
法语¶ 第 156a 页 X73-0156.png
也。以其未尝劳。而能劳万物。不劳于万物耳。故曰。惟
忘忘。而忘无所忘者。惟未穷而知变者。能之。
鄂州沙门明秀。所节径山节要。果明白精到。然其所
作偈曰。动静参机要。安排路更差。今离情见处。别有
好生涯。予不知情见果是何物。而欲离之耶。殊不知
拟欲离情见者。是情见耶。非情见耶。是情见。次离即
初离。非情见。离次离。无非情见之情见。噫。节要果精
到矣。宁知节要精到处。乃是径山茶饭。非秀公之饮
食也。秀公速道速道。如道不来。非秀公节径山。乃径
山节秀公耳。
缘生无生之旨。稍通于文字般若者。率皆能言之。殊
不知。知缘生无生。特画饼充饥耳。曷能劫生死贼哉。
惟知而能行。行而能战。战而能胜。胜则證之矣。呜呼。
證而不能忘。则大用不彰。大用不彰。则带果行因之
妙。与夫普贤常然之行。几乎息矣。予以是知。明道易
而用道难。决非虚语。吾曹当勉之。
性如水。情如冰。冰有质碍。而水融通。融通则本无能
所。质碍则根尘亢然。此义有知有觉。知则意虽了然。
触事仍迷。觉则触事会理。情尘自空。迷则情之累也。
觉则性之契也。累则二。契则一。二则有待。一则无生。
无生乃性之常也。有待乃性之变也。常则无我而灵。
变则有情而昧。故昧中之知。知不胜昧。所以道不敌
习。灵则习不胜觉。所以不假修持。而坐进菩提。反是
虽舍身命等如恒沙。祇增有为业耳。良以觉近现量。
忘忘。而忘无所忘者。惟未穷而知变者。能之。
鄂州沙门明秀。所节径山节要。果明白精到。然其所
作偈曰。动静参机要。安排路更差。今离情见处。别有
好生涯。予不知情见果是何物。而欲离之耶。殊不知
拟欲离情见者。是情见耶。非情见耶。是情见。次离即
初离。非情见。离次离。无非情见之情见。噫。节要果精
到矣。宁知节要精到处。乃是径山茶饭。非秀公之饮
食也。秀公速道速道。如道不来。非秀公节径山。乃径
山节秀公耳。
缘生无生之旨。稍通于文字般若者。率皆能言之。殊
不知。知缘生无生。特画饼充饥耳。曷能劫生死贼哉。
惟知而能行。行而能战。战而能胜。胜则證之矣。呜呼。
證而不能忘。则大用不彰。大用不彰。则带果行因之
妙。与夫普贤常然之行。几乎息矣。予以是知。明道易
而用道难。决非虚语。吾曹当勉之。
性如水。情如冰。冰有质碍。而水融通。融通则本无能
所。质碍则根尘亢然。此义有知有觉。知则意虽了然。
触事仍迷。觉则触事会理。情尘自空。迷则情之累也。
觉则性之契也。累则二。契则一。二则有待。一则无生。
无生乃性之常也。有待乃性之变也。常则无我而灵。
变则有情而昧。故昧中之知。知不胜昧。所以道不敌
习。灵则习不胜觉。所以不假修持。而坐进菩提。反是
虽舍身命等如恒沙。祇增有为业耳。良以觉近现量。
法语¶ 第 156b 页 X73-0156.png
知近比量。是以觉之与知成功殊也。
所中有能。所则不成。能中有所。能亦不成。以所中无
能。能即是所。能中无所。所即是能。此盖能所不相遇
故也。如相遇则能与所。两俱不成矣。两俱不成。非是
佛法。性昧智故。两俱成就。智虽不昧。性断血脉。亦非
佛法。如不断血脉。而智又不昧。惟亲證者然后知耳。
夫眼梦色。耳梦声。鼻梦香。舌梦味。身梦触。意梦法。而
一身之微。六根皆梦。脱无有觉之者。则一梦永梦矣。
于是我大悲菩萨。教之以眼观音。以耳听色。以鼻尝
味。以舌嗅香。以身攀缘。以意觉触。是以六梦忽醒。覆
盆顿晓也。即此观之。以顺流用六根。则六尘皆梦媒。
以逆流用六根。则六尘皆觉雷。如二十五圆通。以六
根六尘六识。与夫地水火风空见识。迭互为雷。震惊
梦者。迩来世道交丧。以雷为梦。以梦为雷。莫知孰为
觉者。孰为梦者。既梦觉不辨。不至于玉石俱焚不止
也。夫道学虽弊。则胜俗学多矣。禅学虽弊。则胜道学
多矣。今有以道学为名利之渊薮。互而排之。以禅学
为逋逃之渊薮。亦互而排之。殊不知风俗无常。以道
学之风鼓之。则成道学之俗。以禅学之风鼓之。亦成
禅学之俗。道学与禅学之俗成。自然高明者日多。而
污暗者日少。即或假道学禅学。以为污暗者有之。此
亦嘉禾中稊稗耳。必禾多而稗少也。若恶少稗。而欲
尽去多禾。岂仁人之用心哉(道学禅学)。
我大觉老人。于灵山会上。说妙法莲华经。总二十八
所中有能。所则不成。能中有所。能亦不成。以所中无
能。能即是所。能中无所。所即是能。此盖能所不相遇
故也。如相遇则能与所。两俱不成矣。两俱不成。非是
佛法。性昧智故。两俱成就。智虽不昧。性断血脉。亦非
佛法。如不断血脉。而智又不昧。惟亲證者然后知耳。
夫眼梦色。耳梦声。鼻梦香。舌梦味。身梦触。意梦法。而
一身之微。六根皆梦。脱无有觉之者。则一梦永梦矣。
于是我大悲菩萨。教之以眼观音。以耳听色。以鼻尝
味。以舌嗅香。以身攀缘。以意觉触。是以六梦忽醒。覆
盆顿晓也。即此观之。以顺流用六根。则六尘皆梦媒。
以逆流用六根。则六尘皆觉雷。如二十五圆通。以六
根六尘六识。与夫地水火风空见识。迭互为雷。震惊
梦者。迩来世道交丧。以雷为梦。以梦为雷。莫知孰为
觉者。孰为梦者。既梦觉不辨。不至于玉石俱焚不止
也。夫道学虽弊。则胜俗学多矣。禅学虽弊。则胜道学
多矣。今有以道学为名利之渊薮。互而排之。以禅学
为逋逃之渊薮。亦互而排之。殊不知风俗无常。以道
学之风鼓之。则成道学之俗。以禅学之风鼓之。亦成
禅学之俗。道学与禅学之俗成。自然高明者日多。而
污暗者日少。即或假道学禅学。以为污暗者有之。此
亦嘉禾中稊稗耳。必禾多而稗少也。若恶少稗。而欲
尽去多禾。岂仁人之用心哉(道学禅学)。
我大觉老人。于灵山会上。说妙法莲华经。总二十八
法语¶ 第 156c 页 X73-0156.png
品。虽铺张重叠。法喻兼明。不过即粗会妙而巳。至于
较六根功德之优劣。又粲然若日星。如眼鼻身三根。
惟八百功德。耳舌意三根。则千二百功德也。据实言
之。舌根较之鼻身。功德亦惟八百。然其敷演妙法。则
功高诸根矣。所以如来加之四百功德者。盖赏之也。
倘不能说法。而妄言绮语。不真语。不实语。两舌恶骂。
则其罪罚亦过诸根也。故曰。君子居其室。一言善。则
千里应之。一言不善。亦千里应之。又曰。言语福祸之
阶也。荣辱之主。敢不慎乎。又眼耳两根。皆离中取境。
鼻舌身三根。合中取境。意根伹司前五根落谢影子
耳。五尘实境。并前五识所司也。然楞严会上。如来敕
文殊选圆通之根。彼二十四圣并拣而不取。独取耳
根。正当堪忍之机。所以长观音而后诸圣。盖因缘时
节也。岂诸圣果有惭德哉。昔有禅师问僧曰。闻隔壁
堕钗钏声。即为破戒。子作么持戒。对曰好个入路。禅
师曰。汝向后。可为千五百善知识粥饭主去在。若然
则普贤菩萨。心闻洞十方。又岂有愧于此僧耶。盖当
此方之机。普贤不若观世音。馀方则观世音。又不若
普贤之当机。未可知也良以圣人说法。如投夜光之
珠于金盘之中。而其横斜宛转。冲突自在。虽圣如迦
文。亦不自知也。虽然。更有一问。心闻洞十方时。为方
在心外故能闻耶。为方在心内故能闻耶。在外能闻。
在内能闻。以理推之。皆无是处。惟亲闻而实證者所
知也。故穷理尽性之学。舍我如来。则六根优劣。事圆
较六根功德之优劣。又粲然若日星。如眼鼻身三根。
惟八百功德。耳舌意三根。则千二百功德也。据实言
之。舌根较之鼻身。功德亦惟八百。然其敷演妙法。则
功高诸根矣。所以如来加之四百功德者。盖赏之也。
倘不能说法。而妄言绮语。不真语。不实语。两舌恶骂。
则其罪罚亦过诸根也。故曰。君子居其室。一言善。则
千里应之。一言不善。亦千里应之。又曰。言语福祸之
阶也。荣辱之主。敢不慎乎。又眼耳两根。皆离中取境。
鼻舌身三根。合中取境。意根伹司前五根落谢影子
耳。五尘实境。并前五识所司也。然楞严会上。如来敕
文殊选圆通之根。彼二十四圣并拣而不取。独取耳
根。正当堪忍之机。所以长观音而后诸圣。盖因缘时
节也。岂诸圣果有惭德哉。昔有禅师问僧曰。闻隔壁
堕钗钏声。即为破戒。子作么持戒。对曰好个入路。禅
师曰。汝向后。可为千五百善知识粥饭主去在。若然
则普贤菩萨。心闻洞十方。又岂有愧于此僧耶。盖当
此方之机。普贤不若观世音。馀方则观世音。又不若
普贤之当机。未可知也良以圣人说法。如投夜光之
珠于金盘之中。而其横斜宛转。冲突自在。虽圣如迦
文。亦不自知也。虽然。更有一问。心闻洞十方时。为方
在心外故能闻耶。为方在心内故能闻耶。在外能闻。
在内能闻。以理推之。皆无是处。惟亲闻而实證者所
知也。故穷理尽性之学。舍我如来。则六根优劣。事圆
法语¶ 第 157a 页 X73-0157.png
理彻。孰能究之乎。小子何幸入如来家。培无上种。稍
不思报佛深恩。非人矣。子其痛勉之(示洞闻)。
长风游太虚。万窍竞怒号。众人闻以耳。菩萨用眼观。
是声果有常。圆通门难开。嗟乎。声来耳边。来时孰主。
耳往声处。能闻何物。往来究之。根尘之性。有则能所
难遗。无则枯若槁木。两路既穷。中岂孤立。故曰。智入
三世而无来往。此本光之常也。识涉三世。此本光之
变也。本光变而根尘封。痴痴众生睡梦浓。黄昏礼佛
谁击磬。声入耳中空不空。空则无闻不空障。闻响重
为说圆通。声既如是色不异。香味触法玄乎哉。知之
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率情率性霄壤隔。相
逢几人辨端的。两者从来一而二。用处在人悟与迷。
悟则喜怒唯率性。率性能通天下情。情通开物而成
务。譬如一指间屈信。不能率性而率情。迷中倍人可
怜生。以巳通人分别起。逆顺关头多爱憎。故曰。至道
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又曰。率性之谓
道。率情之谓倒。噫。圣人岂无情哉。唯其通而不昧。情
而无累。情故无所不达。无累故初无爱憎。所以一切
大菩萨。饥馑之岁。身化为鱼米肉山。疾疫世。身化为
一切药草。此情耶。非情耶。无情则同木石。有情则不
异众生。故能以眼闻声者。圣人也。以耳闻声者。众人
也。仲尼六十而耳顺。说者以为声入心通。道人常病
之。夫何故。耳顺则声无顺逆。皆率性之媒。率性则无
我。无我则无内外。内外既无。则出入者其谁乎。嘻。不
不思报佛深恩。非人矣。子其痛勉之(示洞闻)。
长风游太虚。万窍竞怒号。众人闻以耳。菩萨用眼观。
是声果有常。圆通门难开。嗟乎。声来耳边。来时孰主。
耳往声处。能闻何物。往来究之。根尘之性。有则能所
难遗。无则枯若槁木。两路既穷。中岂孤立。故曰。智入
三世而无来往。此本光之常也。识涉三世。此本光之
变也。本光变而根尘封。痴痴众生睡梦浓。黄昏礼佛
谁击磬。声入耳中空不空。空则无闻不空障。闻响重
为说圆通。声既如是色不异。香味触法玄乎哉。知之
一字众妙门。知见立知祸大矣。率情率性霄壤隔。相
逢几人辨端的。两者从来一而二。用处在人悟与迷。
悟则喜怒唯率性。率性能通天下情。情通开物而成
务。譬如一指间屈信。不能率性而率情。迷中倍人可
怜生。以巳通人分别起。逆顺关头多爱憎。故曰。至道
无难。唯嫌拣择。但莫爱憎。洞然明白。又曰。率性之谓
道。率情之谓倒。噫。圣人岂无情哉。唯其通而不昧。情
而无累。情故无所不达。无累故初无爱憎。所以一切
大菩萨。饥馑之岁。身化为鱼米肉山。疾疫世。身化为
一切药草。此情耶。非情耶。无情则同木石。有情则不
异众生。故能以眼闻声者。圣人也。以耳闻声者。众人
也。仲尼六十而耳顺。说者以为声入心通。道人常病
之。夫何故。耳顺则声无顺逆。皆率性之媒。率性则无
我。无我则无内外。内外既无。则出入者其谁乎。嘻。不
法语¶ 第 157b 页 X73-0157.png
出不入。画眉混沌。况出出入入哉。觉情觉情。觉则性
明。无分憎与爱。触处本光灵。自觉更觉他。相逢盖始
倾。目击不存存。别后更惺惺。
毗舍浮佛。此言自在觉。盖此佛于身与心。皆觉了解
脱故。身解脱则无生死之碍。心解脱则无烦恼之碍。
解脱即自在义也。而一切众生。不能觉了身之与心。
所以不能解脱生死烦恼之碍。若能觉破身心执受。
众生与佛无殊。若不能觉破身心执受。即诸佛亦安
得自在哉。且道如何觉破身。当细细观察。我身之皮
肉筋骨。凡坚之类。初从何有。我身之涕唾津液血尿。
凡湿之类。初从何有。我身之温暖。凡热之类。初从何
有。我身之四肢百骸。八万四千毛孔。运而无滞。血脉
周流。能运能动者。初从何有。身观既熟。次当观心。我
现前分别之心。因他而有耶。因自而有耶。因他而有。
未触境时。爱憎不起。因自而有。若无境触。心无爱憎。
于自于他。反复推究。谓因他生。谓因自生。以理折之。
自他之情。枯极无地。自他之情既枯。将何物共而生
心耶。共而生心之情既枯。岂无因而能生心耶。若无
因能生。何火中无水。石不生草。盐中无淡。兔何无角。
龟何无毛耶。龙树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
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龙树之偈。又毗浮佛偈之注脚
也(释毗舍浮佛偈)。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
毁誉耳。故毁我者。则人凶而我吉。誉我者。则人吉而
明。无分憎与爱。触处本光灵。自觉更觉他。相逢盖始
倾。目击不存存。别后更惺惺。
毗舍浮佛。此言自在觉。盖此佛于身与心。皆觉了解
脱故。身解脱则无生死之碍。心解脱则无烦恼之碍。
解脱即自在义也。而一切众生。不能觉了身之与心。
所以不能解脱生死烦恼之碍。若能觉破身心执受。
众生与佛无殊。若不能觉破身心执受。即诸佛亦安
得自在哉。且道如何觉破身。当细细观察。我身之皮
肉筋骨。凡坚之类。初从何有。我身之涕唾津液血尿。
凡湿之类。初从何有。我身之温暖。凡热之类。初从何
有。我身之四肢百骸。八万四千毛孔。运而无滞。血脉
周流。能运能动者。初从何有。身观既熟。次当观心。我
现前分别之心。因他而有耶。因自而有耶。因他而有。
未触境时。爱憎不起。因自而有。若无境触。心无爱憎。
于自于他。反复推究。谓因他生。谓因自生。以理折之。
自他之情。枯极无地。自他之情既枯。将何物共而生
心耶。共而生心之情既枯。岂无因而能生心耶。若无
因能生。何火中无水。石不生草。盐中无淡。兔何无角。
龟何无毛耶。龙树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
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龙树之偈。又毗浮佛偈之注脚
也(释毗舍浮佛偈)。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
毁誉耳。故毁我者。则人凶而我吉。誉我者。则人吉而
法语¶ 第 157c 页 X73-0157.png
我凶。又毁誉生于好恶。好恶又生于未始好恶者。吾
故曰。天下未始有吉凶也。虽然。吾尝以未始有好恶
者。观天下之吉凶。皆龟毛兔角也。若以吉凶观未始
有吉凶者。则未始有吉凶者。无往而非吉凶也。若然
者。吉凶初无所从。顾我所观何如耳。故箭穿石虎。鱼
跃冰河。若不以未始有吉凶者。感冰与石。则冰鱼与
石虎。岂能随我而变之哉。如君子不宿怒于心。正此
道也。但众人昧理而纵情。始乃物我亢然耳。且凡好
恶不能自生。必因前境而生。既因前境而生。则我现
前之好恶。本前境之好恶。与我初无有涉也。譬如亲
疏之人。我心坦然。或亲疏忽至。则我好恶之情。油然
而生。不能自禁矣。谓此情我心固有。因境牵而始彰。
则我真心。生尚不有。安得有我。有我则有待。有待则
可说。心与境相牵。而生此情。谓我心无生。而能生此
情者。得非无因生乎。自生。他生。共生。以理折之。俱不
能生。况无因生乎。昔人有言曰。暂时不在。即同死人。
盖言理昧而情驰也。曹溪亦曰。若真修道人。不见世
閒过。吾以是知。见世间有过者。则我心未忘。所以物
敢待我。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岂烦重加
排遣。然后消哉。汝曹能以此观。观逆顺境缘。则境缘
真吾大师也。敢忤逆大师乎(示弟子)。
夫众生事若有常。则佛事亦有常。众生事既无常。所
以佛事亦无常也。如众生有饥馑之病。佛则以香饭
为药。或众生犯寒冻之病。佛则以絮裘为药。众生有
故曰。天下未始有吉凶也。虽然。吾尝以未始有好恶
者。观天下之吉凶。皆龟毛兔角也。若以吉凶观未始
有吉凶者。则未始有吉凶者。无往而非吉凶也。若然
者。吉凶初无所从。顾我所观何如耳。故箭穿石虎。鱼
跃冰河。若不以未始有吉凶者。感冰与石。则冰鱼与
石虎。岂能随我而变之哉。如君子不宿怒于心。正此
道也。但众人昧理而纵情。始乃物我亢然耳。且凡好
恶不能自生。必因前境而生。既因前境而生。则我现
前之好恶。本前境之好恶。与我初无有涉也。譬如亲
疏之人。我心坦然。或亲疏忽至。则我好恶之情。油然
而生。不能自禁矣。谓此情我心固有。因境牵而始彰。
则我真心。生尚不有。安得有我。有我则有待。有待则
可说。心与境相牵。而生此情。谓我心无生。而能生此
情者。得非无因生乎。自生。他生。共生。以理折之。俱不
能生。况无因生乎。昔人有言曰。暂时不在。即同死人。
盖言理昧而情驰也。曹溪亦曰。若真修道人。不见世
閒过。吾以是知。见世间有过者。则我心未忘。所以物
敢待我。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岂烦重加
排遣。然后消哉。汝曹能以此观。观逆顺境缘。则境缘
真吾大师也。敢忤逆大师乎(示弟子)。
夫众生事若有常。则佛事亦有常。众生事既无常。所
以佛事亦无常也。如众生有饥馑之病。佛则以香饭
为药。或众生犯寒冻之病。佛则以絮裘为药。众生有
法语¶ 第 158a 页 X73-0158.png
以黑暗为病。佛则以光明为药。故众生犯病无量。而
佛施药亦无量耳。如灵山会上。佛放眉閒白毫相光。
照东方万八千土。玄沙备公亡僧偈。则曰。万里神光
脑后相。临济则曰。汝等诸人。赤肉团上。各各有一无
位真人。于六根门头。放大光明。由是观之。则此光出
没。初无常处。法华云。佛放眉閒白毫相光。照东方万
八千土。则此光似有常处矣。何者。光照东方。而馀方
不照故也。虽然光照东方。而不照馀方者。非不照馀
方也。盖如来之意。举一方而欲九方反也。或谓临济
无位真人。光无常所。玄沙法华。光有前后。予应之曰。
经既举一方而九方反。则眉閒之光。未始不圆照十
方也。眉閒之光。子谓之前光。脑后之光。子谓之后光。
乃子妄生穿凿。非佛祖之光有前后也。但佛祖之意。
众生苟从一光而入。则圆照十方之光明。未始异也。
如大海一滴之湿。未尝异海之味。如一尘入正受。诸
尘三昧起。况一方从光入。而诸方不为三昧乎。予故
曰。众生事无常。佛事亦无常。众生病不一。佛药亦不
一。晓禅人倘从此入。则东光之名。岂但一方而巳哉。
禅人勉之(示东光)。
夫达磨之始来也。一槩斥相泯心。不立文字。义学窠
臼。彻底翻空。彼义稍精而信力深者。竞大骇之。遂诬
祖为妖僧。百计欲害之。祖经六毒。忍死而得可祖。即
顺世而西归矣。夫义未精。信力深。必以佛语为垛根。
一旦闻斥相泯心。不立文字之声。刺然入其耳。则其
佛施药亦无量耳。如灵山会上。佛放眉閒白毫相光。
照东方万八千土。玄沙备公亡僧偈。则曰。万里神光
脑后相。临济则曰。汝等诸人。赤肉团上。各各有一无
位真人。于六根门头。放大光明。由是观之。则此光出
没。初无常处。法华云。佛放眉閒白毫相光。照东方万
八千土。则此光似有常处矣。何者。光照东方。而馀方
不照故也。虽然光照东方。而不照馀方者。非不照馀
方也。盖如来之意。举一方而欲九方反也。或谓临济
无位真人。光无常所。玄沙法华。光有前后。予应之曰。
经既举一方而九方反。则眉閒之光。未始不圆照十
方也。眉閒之光。子谓之前光。脑后之光。子谓之后光。
乃子妄生穿凿。非佛祖之光有前后也。但佛祖之意。
众生苟从一光而入。则圆照十方之光明。未始异也。
如大海一滴之湿。未尝异海之味。如一尘入正受。诸
尘三昧起。况一方从光入。而诸方不为三昧乎。予故
曰。众生事无常。佛事亦无常。众生病不一。佛药亦不
一。晓禅人倘从此入。则东光之名。岂但一方而巳哉。
禅人勉之(示东光)。
夫达磨之始来也。一槩斥相泯心。不立文字。义学窠
臼。彻底翻空。彼义稍精而信力深者。竞大骇之。遂诬
祖为妖僧。百计欲害之。祖经六毒。忍死而得可祖。即
顺世而西归矣。夫义未精。信力深。必以佛语为垛根。
一旦闻斥相泯心。不立文字之声。刺然入其耳。则其
法语¶ 第 158b 页 X73-0158.png
惊骇而诬祖。此自然之情也。若义精。而巳得受用者。
则以为我祖何来之晚耶。亦理之自然也。若夫少疑
而老信。以至朝入暮出者。此又矮人观场。随声悲欢
者。复何怪哉。然相果应斥。心果当泯。文字果宜屏黜
者。如是则心外有法矣。予闻得心者有言曰。若人识
得心。大地无寸土。即此观之。则心之与相。及语言文
字。果有乎哉。果无乎哉。盖鼻祖意在夺情。而不夺法
也。情夺而法存。是法即鼻祖所传之心也。是故凡夫
计诸法为有。二乘计诸法为无。外道计诸法亦有亦
无。非有非无。皆情也。非理也。于是真常光中。四谤之
坑设矣。倘不得祖东来。彼张目而堕坑者。岂少哉。初
祖果以心相语言文字。必屏黜而后得心。则楞伽跋
陀罗宝经。祖何未尝释卷。且密以此经授可大师。可
授璨。璨授信。信授忍。忍授曹溪大鉴。鉴复精而深之。
其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
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有
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盖
楞伽。以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转识成智为宗。彼
不达此义者。以为得心之后。再无一事矣。殊不知。道
可顿悟。情须渐除。而鼻祖所传之心。道也。楞伽所谓
转识成智之法。治情之具也。倘闻道而不治情。此果
真闻道者乎。此必魔外也。我如来法中无有是事。所
以知鼻祖忧深虑远。既传其心矣。复密授此经。为治
情之具。故自甘退屈之溺。我慢贡高之剌。不待扶植
则以为我祖何来之晚耶。亦理之自然也。若夫少疑
而老信。以至朝入暮出者。此又矮人观场。随声悲欢
者。复何怪哉。然相果应斥。心果当泯。文字果宜屏黜
者。如是则心外有法矣。予闻得心者有言曰。若人识
得心。大地无寸土。即此观之。则心之与相。及语言文
字。果有乎哉。果无乎哉。盖鼻祖意在夺情。而不夺法
也。情夺而法存。是法即鼻祖所传之心也。是故凡夫
计诸法为有。二乘计诸法为无。外道计诸法亦有亦
无。非有非无。皆情也。非理也。于是真常光中。四谤之
坑设矣。倘不得祖东来。彼张目而堕坑者。岂少哉。初
祖果以心相语言文字。必屏黜而后得心。则楞伽跋
陀罗宝经。祖何未尝释卷。且密以此经授可大师。可
授璨。璨授信。信授忍。忍授曹溪大鉴。鉴复精而深之。
其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
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有
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盖
楞伽。以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转识成智为宗。彼
不达此义者。以为得心之后。再无一事矣。殊不知。道
可顿悟。情须渐除。而鼻祖所传之心。道也。楞伽所谓
转识成智之法。治情之具也。倘闻道而不治情。此果
真闻道者乎。此必魔外也。我如来法中无有是事。所
以知鼻祖忧深虑远。既传其心矣。复密授此经。为治
情之具。故自甘退屈之溺。我慢贡高之剌。不待扶植
法语¶ 第 158c 页 X73-0158.png
而强。力拔而除也。予初亦不达法相。以为达磨西来
一字无。岂有转八识成四智之落索耶。及阅六祖坛
经。知有此偈。卒不大解。存注久之。则转识成智之柄
在予。而不在曹溪也。盖识虽有八。能检名审义。义精
而入神。入神以致用者。皆第六识之事也。即七识虽
号因中转。亦坐转。非行转也。岂五八独坐转耶。所谓
行转者。权在六识。以此识三量俱通。心所总摄故也。
又转识成智。转心所而不转心王。如八识心所有五。
前五识。具三十四心所。第七识。伹十八心所耳。独第
六识。五十一心所。备统而无遗也。所以转识之柄。必
在此识故。此识炽然分别我我所法。即缘生之前茅
也。炽然分别无我我所法。即入无生之利器也。又转
识成智。根稍利者。于逆境不难转。惟触顺境。则受境
转。而不能措手脚矣。或根钝者。于逆境初不易转。如
能𢬵命挨久转得。后触顺境转之不难也。若大利根。
人。于逆顺境缘。如汤泼雪。无往而不自得耳。老庞曰。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此便是大利根样子也。迩来黑白之徒。器识浮浅。成
群逐队。噇饱饭。裹暖衣。以为佛法。虽有宗教之别。不
过如来。与祖师。发明众生本有而巳。忽有人把住拶
曰。君本有。果发明。未发明耶。即怒曰。这个魔王。偏解
无事生事。则达磨所传之心。及楞伽治情之具。予知
其必曰。此亦驾空凿虚耳。我窥破久矣。又何烦勘我
哉。果如是。而五家纲宗之说。彼闻而不信。不亦宜乎。
一字无。岂有转八识成四智之落索耶。及阅六祖坛
经。知有此偈。卒不大解。存注久之。则转识成智之柄
在予。而不在曹溪也。盖识虽有八。能检名审义。义精
而入神。入神以致用者。皆第六识之事也。即七识虽
号因中转。亦坐转。非行转也。岂五八独坐转耶。所谓
行转者。权在六识。以此识三量俱通。心所总摄故也。
又转识成智。转心所而不转心王。如八识心所有五。
前五识。具三十四心所。第七识。伹十八心所耳。独第
六识。五十一心所。备统而无遗也。所以转识之柄。必
在此识故。此识炽然分别我我所法。即缘生之前茅
也。炽然分别无我我所法。即入无生之利器也。又转
识成智。根稍利者。于逆境不难转。惟触顺境。则受境
转。而不能措手脚矣。或根钝者。于逆境初不易转。如
能𢬵命挨久转得。后触顺境转之不难也。若大利根。
人。于逆顺境缘。如汤泼雪。无往而不自得耳。老庞曰。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
此便是大利根样子也。迩来黑白之徒。器识浮浅。成
群逐队。噇饱饭。裹暖衣。以为佛法。虽有宗教之别。不
过如来。与祖师。发明众生本有而巳。忽有人把住拶
曰。君本有。果发明。未发明耶。即怒曰。这个魔王。偏解
无事生事。则达磨所传之心。及楞伽治情之具。予知
其必曰。此亦驾空凿虚耳。我窥破久矣。又何烦勘我
哉。果如是。而五家纲宗之说。彼闻而不信。不亦宜乎。
法语¶ 第 159a 页 X73-0159.png
四微合而地大成。三微合而水大成。二微合而火大
成。一微立而风大成。四大合而世界成。故得般若菩
萨。能碎世界而为微尘。复能合微尘而为世界。若屈
伸一指。了无异同之见。异同之见不生。则何往而非
入法界之门。故曰。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
遮。由是而观。则异同之见。是六根才动之机。非一念
不生全体境界也。但凡夫不了世界初本微尘合成。
及碎世界而为微尘。又不了微尘初本世界碎成。所
以见世界。便生一合相执。见微尘。便生多散相执。成
法界门终不能入。如见世界而不生一合相执。见微
尘而不生多散相执。则迎宾待客。俯仰周旋。吃饭穿
衣。屙屎放尿。无往而非法界也。若法界入法界。法界
见法界。法界示法界。法界悟法界。总是名有多一。而
实无多一也。如实有多一。则多多一一者。岂能多一
哉。
若人有三归而无五戒。则因正而福不全。有五戒而
无三归。则有人天之福。而无出世之因。故异类有闻
法之流。人天有不信之党。惟三归五戒全有者。乃感
人天身而谛信正法。又有半归半戒者。所以有半疑
半信之流。此四者。谓之四料简。凡归依佛教者。若未
明四料简。此等众生。凡种福慧之因。决不正当。今汝
等既各发心。归依佛法僧三宝。及受根本五戒。此非
细故。乃千生万劫邪正之关头。偏圆之根本。故不可
不严审精察。
成。一微立而风大成。四大合而世界成。故得般若菩
萨。能碎世界而为微尘。复能合微尘而为世界。若屈
伸一指。了无异同之见。异同之见不生。则何往而非
入法界之门。故曰。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
遮。由是而观。则异同之见。是六根才动之机。非一念
不生全体境界也。但凡夫不了世界初本微尘合成。
及碎世界而为微尘。又不了微尘初本世界碎成。所
以见世界。便生一合相执。见微尘。便生多散相执。成
法界门终不能入。如见世界而不生一合相执。见微
尘而不生多散相执。则迎宾待客。俯仰周旋。吃饭穿
衣。屙屎放尿。无往而非法界也。若法界入法界。法界
见法界。法界示法界。法界悟法界。总是名有多一。而
实无多一也。如实有多一。则多多一一者。岂能多一
哉。
若人有三归而无五戒。则因正而福不全。有五戒而
无三归。则有人天之福。而无出世之因。故异类有闻
法之流。人天有不信之党。惟三归五戒全有者。乃感
人天身而谛信正法。又有半归半戒者。所以有半疑
半信之流。此四者。谓之四料简。凡归依佛教者。若未
明四料简。此等众生。凡种福慧之因。决不正当。今汝
等既各发心。归依佛法僧三宝。及受根本五戒。此非
细故。乃千生万劫邪正之关头。偏圆之根本。故不可
不严审精察。
法语¶ 第 159b 页 X73-0159.png
堪忍众生之机。苟不以闻思修三慧熏发之。则其佛
知见。终不能开矣。或谓德山临济之徒。未闻其以闻
思修三慧。使人开佛知见也。若其所用棒如雨点。喝
如雷霆。使当机者。于一念不生。未入阴界之地。神而
明之而巳。若必以三慧熏发之。而当机然后开佛知
见者。恐三慧于未入阴界之初。无地可著耳。此乃知
其终。而不知其始者也。昔汾阳昭禅师。有问鸟窠之
侍者。何以见鸟窠吹布毛而即大悟耶。昭以偈应之
曰。侍者初心发胜缘。寻师访友为参禅。鸟窠知是根
机熟。吹毛当下得心安。如以汾阳此偈观之。则此侍
者。于多劫之中。不以百千诸佛所藉闻思修三慧熏
发之久。未必一吹布毛而狂心顿歇也。且久则熟。熟
则化。于将化之时。乘其化而发之。譬如箭锋相值。岂
巧力之所能预哉。夫巧力不能预之地。不惟闻思修
无所著处。即云门乾屎橛。与圆通死猫头。亦无著处
也。予故曰。彼知其终。而未知其始者也。如知之。则不
疑临济德山之棒喝。与夫闻思修三慧。有所相悬者
也。又闻而不思。亦有开佛知见者。此神而明之者也。
非思而明之也。盖思而明之属比量。闻而明之属现
量。又现量之闻。非心闻也。乃神闻耳。然初心有神闻
而明之者。乃百千万人中亦不多得也。惟以三慧熏
发之者。则百千万中多多愈善也。故法华曰。若人称
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不若称观世音菩萨一
人之名号。谓是故也。又达耳谓之闻。注心谓之思。思
法语¶ 第 159c 页 X73-0159.png
明而能力行之谓之修。予愿吾曹。闻而能思。闻则有
终也。思而能修。修而能入。则二者皆有终矣。反是则
闻思修三慧。虽我观世音菩萨。终日夜逐一耳提面
命。亦何益之有哉。如以临济德山之大机大用。混我
闻思修三慧。此所谓自不能始。而责人于终者也。此
非狂而丧心。岂有如是之妄人乎。
若以身受戒。身乃四大成。四大有归复。则受戒者谁。
若以心受戒。心乃四蕴成。三阴本受来。受从前尘有。
前尘达本空。则受曾无得。受既不可得。彼三成兔角。
谛推心受戒。如石女生子。若以合而受。身心既不立。
将何为物合。吾以是知。以身心受戒者。不得戒本。戒
本不得。终难永持。何以故。非性戒故。性戒须贵悟明。
非藉相受。汝既受吾戒。吾戒即性戒。性戒为诸戒中
王。大经论中。广明斯旨。梵网经中亦贵明此。但季世
比丘。皆为魔气所熏。痛讳举此。吾虽不敏。以力任是
事。常以此获谤流俗。逆思达磨六毒。南岳思八九毒。
况余小子。以道以德。较彼二祖何啻天渊。敢不消归
自已乎。
圣人以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设象以寓其意。使
学者玩象积久。智讫情枯。意得而象忘。则书与言不
能尽者。我得之矣。一得永得。千古无疑。死生迭更。是
非交错。而我所得者。光洁坚固。了无污染损坏也。所
谓象者。如龙象乾。马象坤。如大鹏象止观。如童男童
女表真谛。如长者优婆夷表俗谛。故表即象也。象即
终也。思而能修。修而能入。则二者皆有终矣。反是则
闻思修三慧。虽我观世音菩萨。终日夜逐一耳提面
命。亦何益之有哉。如以临济德山之大机大用。混我
闻思修三慧。此所谓自不能始。而责人于终者也。此
非狂而丧心。岂有如是之妄人乎。
若以身受戒。身乃四大成。四大有归复。则受戒者谁。
若以心受戒。心乃四蕴成。三阴本受来。受从前尘有。
前尘达本空。则受曾无得。受既不可得。彼三成兔角。
谛推心受戒。如石女生子。若以合而受。身心既不立。
将何为物合。吾以是知。以身心受戒者。不得戒本。戒
本不得。终难永持。何以故。非性戒故。性戒须贵悟明。
非藉相受。汝既受吾戒。吾戒即性戒。性戒为诸戒中
王。大经论中。广明斯旨。梵网经中亦贵明此。但季世
比丘。皆为魔气所熏。痛讳举此。吾虽不敏。以力任是
事。常以此获谤流俗。逆思达磨六毒。南岳思八九毒。
况余小子。以道以德。较彼二祖何啻天渊。敢不消归
自已乎。
圣人以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设象以寓其意。使
学者玩象积久。智讫情枯。意得而象忘。则书与言不
能尽者。我得之矣。一得永得。千古无疑。死生迭更。是
非交错。而我所得者。光洁坚固。了无污染损坏也。所
谓象者。如龙象乾。马象坤。如大鹏象止观。如童男童
女表真谛。如长者优婆夷表俗谛。故表即象也。象即
法语¶ 第 160a 页 X73-0160.png
表也。象则托物寓意。表则借事显理。故意得则无象
非意。理显则无事非理。无象非意。我不欲忘象而象
自忘。无事非理。我无心会理而理自冥。象忘则意难
独存。理冥岂事能碍者乎。夫事不能碍理。则观精而
止深。观精而止深。则意不存而象无待。无待则无外。
所以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虚空虽无边畔。然皆不能
逃我无外之用者也。是故我欲天地万物作虚空。我
欲虚空作天地万物。譬如一指屈信。我欲信即信。我
欲屈即屈。我欲不屈不信。即不屈不信。我欲即信即
屈。即屈即信。而信屈不相遇。信屈即不相遇。至于千
变万化。卷虚空入万物。粉万物为虚空。如已指屈信。
初无难也。而众人执虚空无形。执天地万物有形。所
以有形者。不能作无形。无形者。不能作有形。苟能于
无形有形之执。以观精察。察此执情。为从自生。为从
他生。若谓自生。则非他不自。若谓他生。则非自不他。
非他不自。则自无自体。非自不他。则他无他体。自他
之体。各各观察。察精理开。理开情释。情释执空。执空
心净。心净用圆。所以我欲有形则虚空受役。我欲无
形则有形奉命。推其所以然之说。始因观而入止。终
则即止而用观。因观而入止。功在玩象而得意。即止
用观。功在意忘而象无待故也。故学者有志于道。则
止之与观。苟不精研玩象。则意不得。意不得。则象不
忘。象不忘。则意在。意在则止不深。止不深。则不能即
万化而寂寥。此意甚远。非身心可到。惟即身心而忘
非意。理显则无事非理。无象非意。我不欲忘象而象
自忘。无事非理。我无心会理而理自冥。象忘则意难
独存。理冥岂事能碍者乎。夫事不能碍理。则观精而
止深。观精而止深。则意不存而象无待。无待则无外。
所以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虚空虽无边畔。然皆不能
逃我无外之用者也。是故我欲天地万物作虚空。我
欲虚空作天地万物。譬如一指屈信。我欲信即信。我
欲屈即屈。我欲不屈不信。即不屈不信。我欲即信即
屈。即屈即信。而信屈不相遇。信屈即不相遇。至于千
变万化。卷虚空入万物。粉万物为虚空。如已指屈信。
初无难也。而众人执虚空无形。执天地万物有形。所
以有形者。不能作无形。无形者。不能作有形。苟能于
无形有形之执。以观精察。察此执情。为从自生。为从
他生。若谓自生。则非他不自。若谓他生。则非自不他。
非他不自。则自无自体。非自不他。则他无他体。自他
之体。各各观察。察精理开。理开情释。情释执空。执空
心净。心净用圆。所以我欲有形则虚空受役。我欲无
形则有形奉命。推其所以然之说。始因观而入止。终
则即止而用观。因观而入止。功在玩象而得意。即止
用观。功在意忘而象无待故也。故学者有志于道。则
止之与观。苟不精研玩象。则意不得。意不得。则象不
忘。象不忘。则意在。意在则止不深。止不深。则不能即
万化而寂寥。此意甚远。非身心可到。惟即身心而忘
法语¶ 第 160b 页 X73-0160.png
身心者。似可彷佛(示学者精研止观)。
夫众生执受皆本无常。但随所观时。复现行故。以八
万四千毛孔观一身。则一身执受直下爆落。以一身
观八万四千毛孔。则八万四千毛孔执受。亦当处销
融。此就正报而观也。若以众多微尘。观三千大千世
界。则三千大千世界执受。亦爆落无存。以三千大千
世界观众多微尘。则众多微尘执受。亦销融无得。此
就依报而观也。若以法界缘起。而观依正二报。则依
正二报。皆称法界性而交彻冲虚。所谓依正执受。与
夫根本无明。皆即大智。大则无外。智则常灵。无外则
无我。常灵则随宜。故毗卢遮那如来顺本垂教。为三
涂众生而说人天乘。为人天而说声闻乘。为声闻而
说缘觉乘。为缘觉而说菩萨乘。菩萨乘性本无生。智
愿无尽。然非无所依者也。唯华严大经。直转根本法
轮。凡有所依倚者。皆圆摄顿融总入法界。令其彻底
无依。动寂任智。不落情量。即于生死烦恼海中。称性
治染。染尽净除。圣凡坐断。文殊为牛。普贤作马。大行
常然。事事无碍而后巳。此名佛知见。此名最上乘。此
名涂毒鼓。此名金刚子。耳其声则命根立断。吞入腹
直至毗卢而屙出。即此观之。善观依正二报者。则执
受皆智。而不善观者。则本智皆执受耳。予读天阙山
人枣柏论约语。及山人题约语后语。乃知山人以天
台匡庐。竹林方广。譬毗卢境界。以人间世譬众生境
界。山人以为毗卢境界。与众生境界。初无常规。苟达
夫众生执受皆本无常。但随所观时。复现行故。以八
万四千毛孔观一身。则一身执受直下爆落。以一身
观八万四千毛孔。则八万四千毛孔执受。亦当处销
融。此就正报而观也。若以众多微尘。观三千大千世
界。则三千大千世界执受。亦爆落无存。以三千大千
世界观众多微尘。则众多微尘执受。亦销融无得。此
就依报而观也。若以法界缘起。而观依正二报。则依
正二报。皆称法界性而交彻冲虚。所谓依正执受。与
夫根本无明。皆即大智。大则无外。智则常灵。无外则
无我。常灵则随宜。故毗卢遮那如来顺本垂教。为三
涂众生而说人天乘。为人天而说声闻乘。为声闻而
说缘觉乘。为缘觉而说菩萨乘。菩萨乘性本无生。智
愿无尽。然非无所依者也。唯华严大经。直转根本法
轮。凡有所依倚者。皆圆摄顿融总入法界。令其彻底
无依。动寂任智。不落情量。即于生死烦恼海中。称性
治染。染尽净除。圣凡坐断。文殊为牛。普贤作马。大行
常然。事事无碍而后巳。此名佛知见。此名最上乘。此
名涂毒鼓。此名金刚子。耳其声则命根立断。吞入腹
直至毗卢而屙出。即此观之。善观依正二报者。则执
受皆智。而不善观者。则本智皆执受耳。予读天阙山
人枣柏论约语。及山人题约语后语。乃知山人以天
台匡庐。竹林方广。譬毗卢境界。以人间世譬众生境
界。山人以为毗卢境界。与众生境界。初无常规。苟达
法语¶ 第 160c 页 X73-0160.png
缘起无性。则染净无非智光。以此智光洞照法界。则
法界初亦无性。岂但缘起无性而巳。然达缘起无性。
则入事不成就三昧。达法界无性。则入理不成就三
昧。唯圆达二性无性。则事理不成就三昧。如月在秋
水。春在花枝。岂待眼孔定动。然后见哉。贤哉山人。其
知此者乎(读天阙山人枣柏论)。
凡见心外有法者。皆谓之外尘邪执。如闻佛说法。不
悟佛意。亦外尘邪执也。况馀声色乎。然凡夫发菩提
心。初不以外尘邪执为弄引。则意言之境无由得入。
意言之境不入。则唯识与法界皆无入路矣。又凡夫
被外尘所转。了不知尘本无体。自心所变。反执尘为
实有。尘复生心。则遍计炽然。心复生尘。则意言境起
菩萨了知一切境界。意言变起。意言无体。不出唯识。
唯识无体。不出法界。故以法界观唯识。唯识即法界
也。以唯识观意言。意言即唯识也。以意言观外尘邪
执。外尘邪执即意言也。所以能物转不为转物耳。如
博陵王问牛头融曰。境缘色发时。不言缘色起。云何
得知缘。乃欲息其起。博陵以谓意言之境。缘前五尘
起。不言我缘前尘起。前尘亦不言我。能发意言之境。
不言即不知也。谓有知则能言。无知则不能言。故能
所皆无知。无知则无我。无我即无自性也。能所既皆
无自性。则境与色。孰为能缘。孰为所缘。此非缘生即
无生乎。缘生既即无生。又教谁知缘。必欲令其息耶。
故牛头即蹑博陵意绪答曰。境色初发时。此即缘生
法界初亦无性。岂但缘起无性而巳。然达缘起无性。
则入事不成就三昧。达法界无性。则入理不成就三
昧。唯圆达二性无性。则事理不成就三昧。如月在秋
水。春在花枝。岂待眼孔定动。然后见哉。贤哉山人。其
知此者乎(读天阙山人枣柏论)。
凡见心外有法者。皆谓之外尘邪执。如闻佛说法。不
悟佛意。亦外尘邪执也。况馀声色乎。然凡夫发菩提
心。初不以外尘邪执为弄引。则意言之境无由得入。
意言之境不入。则唯识与法界皆无入路矣。又凡夫
被外尘所转。了不知尘本无体。自心所变。反执尘为
实有。尘复生心。则遍计炽然。心复生尘。则意言境起
菩萨了知一切境界。意言变起。意言无体。不出唯识。
唯识无体。不出法界。故以法界观唯识。唯识即法界
也。以唯识观意言。意言即唯识也。以意言观外尘邪
执。外尘邪执即意言也。所以能物转不为转物耳。如
博陵王问牛头融曰。境缘色发时。不言缘色起。云何
得知缘。乃欲息其起。博陵以谓意言之境。缘前五尘
起。不言我缘前尘起。前尘亦不言我。能发意言之境。
不言即不知也。谓有知则能言。无知则不能言。故能
所皆无知。无知则无我。无我即无自性也。能所既皆
无自性。则境与色。孰为能缘。孰为所缘。此非缘生即
无生乎。缘生既即无生。又教谁知缘。必欲令其息耶。
故牛头即蹑博陵意绪答曰。境色初发时。此即缘生
法语¶ 第 161a 页 X73-0161.png
也。色境二性空。此即无生也。本无知缘者。心量与知
同。能所本皆无生。教谁知缘。既无知缘者。则心与量
与知。皆无生也。盖不照本则能所摐然。照本则根尘
寂灭。故曰照本发非发。尔时起自息。抱暗生觉缘。心
时缘不逐。谓觉因暗生。觉生暗谢。暗谢觉湛。心无所
缘。所缘既无。湛亦无寄。未生前本无色心养育。惟廓
然无念。凡色心养育想受。皆言念生。生实无生。故曰
起发未曾起。是时不惟众生无地。佛亦难泊。此盖以
理折情。融事为理也。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骤雨天地为之。尚不
能保其终且久。况天地之下者乎。然天地之道。未穷
而密变。故万物虽处乎变化之域。而万物不知也。如
一岁之道。冬未穷而变春。春未穷而变夏。夏未穷而
变秋。秋未穷而变冬。冬终也。终穷也。昔人有海日生
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此亦未穷而知变者也。如一
身之道。生未穷而变少。少未穷而变壮。壮未穷而变
老。老未穷而知死。知死。则死不能穷我矣。死不能穷
我。则生岂能悦我哉。夫死既不能穷。生亦不能悦。而
我以生死为舟航。游于祸福之海。适当飘风骤雨之
惊。是能惊众人耳。焉能惊我乎。夫三皇以道化天下。
道未穷而变德。五帝以德治天下。德未穷而变仁义。
三王以仁义治天下。而不知变。故穷于仁义也。仁义
穷则五伯乘其隙。而以智力劫天下。有不可言者矣。
是故有身有家国者。不知此。则身不能修。家不能齐。
同。能所本皆无生。教谁知缘。既无知缘者。则心与量
与知。皆无生也。盖不照本则能所摐然。照本则根尘
寂灭。故曰照本发非发。尔时起自息。抱暗生觉缘。心
时缘不逐。谓觉因暗生。觉生暗谢。暗谢觉湛。心无所
缘。所缘既无。湛亦无寄。未生前本无色心养育。惟廓
然无念。凡色心养育想受。皆言念生。生实无生。故曰
起发未曾起。是时不惟众生无地。佛亦难泊。此盖以
理折情。融事为理也。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骤雨天地为之。尚不
能保其终且久。况天地之下者乎。然天地之道。未穷
而密变。故万物虽处乎变化之域。而万物不知也。如
一岁之道。冬未穷而变春。春未穷而变夏。夏未穷而
变秋。秋未穷而变冬。冬终也。终穷也。昔人有海日生
残夜。江春入旧年之句。此亦未穷而知变者也。如一
身之道。生未穷而变少。少未穷而变壮。壮未穷而变
老。老未穷而知死。知死。则死不能穷我矣。死不能穷
我。则生岂能悦我哉。夫死既不能穷。生亦不能悦。而
我以生死为舟航。游于祸福之海。适当飘风骤雨之
惊。是能惊众人耳。焉能惊我乎。夫三皇以道化天下。
道未穷而变德。五帝以德治天下。德未穷而变仁义。
三王以仁义治天下。而不知变。故穷于仁义也。仁义
穷则五伯乘其隙。而以智力劫天下。有不可言者矣。
是故有身有家国者。不知此。则身不能修。家不能齐。
法语¶ 第 161b 页 X73-0161.png
国能不治也。然未穷而知变者。其惟圣人乎。
夫幽明之故。鬼神之说。死生之道。皆变后事也。而世
人辄懵然。如滇粤之民。谈含元殿里事。至于鬼神尤
深疑之。顾第弗究心耳。诚由鬼神以究极于性情。由
性情以究极于魂魄。夫既究极于魂魄。知以理治情
之为魂。恣情灭性而成魄。则幽明死生一切瞭然矣。
虽然死生本乎有身。幽明鬼神本乎有心。众人惟昧
其本。故莫烈于生死。亦安焉玩之。以苦为乐。是以大
觉老人哀而拯之。教以四大推身。四蕴推心。推之既
久。身穷心了。则身本无身。心本无心。无身之身则大
苦永超。无心之心则靡幽不烛。故龙胜于此。又特地
一槌。其偈曰。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
生不有老死。诚如其言。则是穷身四合之后。觅心四
蕴之先。犹若环轮。孰为终始。其于毗舍浮佛。可谓各
梦同床。而所谓幽明鬼神死生。皆作广长舌相矣。今
此偈总二十八字。前半偈中有个入头。便能于好恶
交加之际。是非逆顺之场。心心无间。痛念无生。无生
习熟。缘生渐疏。易粗为精。身心不能笼罩。合下见大
自在觉矣。
夫云有聚散。水有升沈。日月交迁。时序代谢。好恶相
凌。兴废相禅。千态万状。变化无端。究其所以然之说。
则彼种种奇特变幻。神智莫测者。不异梦中所见。推
梦之所自。则由昼想所成。推昼想之所自。则耳目无
待。声色无根。所谓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圣人岂欺我
夫幽明之故。鬼神之说。死生之道。皆变后事也。而世
人辄懵然。如滇粤之民。谈含元殿里事。至于鬼神尤
深疑之。顾第弗究心耳。诚由鬼神以究极于性情。由
性情以究极于魂魄。夫既究极于魂魄。知以理治情
之为魂。恣情灭性而成魄。则幽明死生一切瞭然矣。
虽然死生本乎有身。幽明鬼神本乎有心。众人惟昧
其本。故莫烈于生死。亦安焉玩之。以苦为乐。是以大
觉老人哀而拯之。教以四大推身。四蕴推心。推之既
久。身穷心了。则身本无身。心本无心。无身之身则大
苦永超。无心之心则靡幽不烛。故龙胜于此。又特地
一槌。其偈曰。若使先有生。后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
生不有老死。诚如其言。则是穷身四合之后。觅心四
蕴之先。犹若环轮。孰为终始。其于毗舍浮佛。可谓各
梦同床。而所谓幽明鬼神死生。皆作广长舌相矣。今
此偈总二十八字。前半偈中有个入头。便能于好恶
交加之际。是非逆顺之场。心心无间。痛念无生。无生
习熟。缘生渐疏。易粗为精。身心不能笼罩。合下见大
自在觉矣。
夫云有聚散。水有升沈。日月交迁。时序代谢。好恶相
凌。兴废相禅。千态万状。变化无端。究其所以然之说。
则彼种种奇特变幻。神智莫测者。不异梦中所见。推
梦之所自。则由昼想所成。推昼想之所自。则耳目无
待。声色无根。所谓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圣人岂欺我
法语¶ 第 161c 页 X73-0161.png
哉。乃众人闻生则喜。闻死则悲。又有失常者。闻死则
喜。闻生则悲。是皆蔽于情。未达于理故也。至人设教
难以尽同。达本忘情。则千途一致。余读龙胜大士死
生偈。顿见周易原始反终之旨。偈曰。若使先有生。后
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生不有老死。若使有老死而
后有生者。是则为无因。不生有老死。偈旨皎如日星。
不待穷搜竭思。然使众人道其所以然。往往瞠目如
见父讳。推其所蔽。特不能原始反终耳。苟能之。则知
始不本于终。始何所始。终不本与始。终何所终。始何
所始。未尝始始也。终何所终。未尝终终也。始终不惑。
则喜怒好恶吉凶祸福死生成败。果有所以然者为
之耶。果无所以然者为之耶。至是则所称极天下之
难明者。譬如明镜湛水。见我须眉。又何蔽耶。
夫无欲则无生。无生则不烦所资。故有生必有所自。
资生亦有所本。是以孝亲忠君之途辟矣。如达身为
患。资为患媒。而以四大观身。则患本可拔也。苟拔患
本。资生奚藉。以是之故。亲虽至慈。君虽至严。皆谢而
不顾。慈始弘焉。严始重焉。虽然情为化母。群有皆子。
能即子得母。即母而得母之父。则弘慈重严。亦非反
常之道也。
夫至愚之人。使其蹈汤火。则畏烧煮。虽强驱之而不
肯入。五欲汤火。烧煮众生法身慧命。非止一朝一夕。
而人甘心蹈之。竟弗畏者。岂其丧心病狂哉。盖计臭
皮囊为净器。计无明心为命根。不能以四大观身。四
喜。闻生则悲。是皆蔽于情。未达于理故也。至人设教
难以尽同。达本忘情。则千途一致。余读龙胜大士死
生偈。顿见周易原始反终之旨。偈曰。若使先有生。后
有老死者。不老死有生。生不有老死。若使有老死而
后有生者。是则为无因。不生有老死。偈旨皎如日星。
不待穷搜竭思。然使众人道其所以然。往往瞠目如
见父讳。推其所蔽。特不能原始反终耳。苟能之。则知
始不本于终。始何所始。终不本与始。终何所终。始何
所始。未尝始始也。终何所终。未尝终终也。始终不惑。
则喜怒好恶吉凶祸福死生成败。果有所以然者为
之耶。果无所以然者为之耶。至是则所称极天下之
难明者。譬如明镜湛水。见我须眉。又何蔽耶。
夫无欲则无生。无生则不烦所资。故有生必有所自。
资生亦有所本。是以孝亲忠君之途辟矣。如达身为
患。资为患媒。而以四大观身。则患本可拔也。苟拔患
本。资生奚藉。以是之故。亲虽至慈。君虽至严。皆谢而
不顾。慈始弘焉。严始重焉。虽然情为化母。群有皆子。
能即子得母。即母而得母之父。则弘慈重严。亦非反
常之道也。
夫至愚之人。使其蹈汤火。则畏烧煮。虽强驱之而不
肯入。五欲汤火。烧煮众生法身慧命。非止一朝一夕。
而人甘心蹈之。竟弗畏者。岂其丧心病狂哉。盖计臭
皮囊为净器。计无明心为命根。不能以四大观身。四
法语¶ 第 162a 页 X73-0162.png
蕴观心故也。今人于眠卧之际。枕子稍不安稳。则不
能睡。必安之而后适。死生于人亦大矣。人皆公然自
安。略不为之计。何哉。
逆究常光。初无圣凡之地。以其有觉无外。自作梦缘。
缘实无从。无待成待。始乎三细。终乎六粗。粗细有常。
众生岂有觉路。常光不变。昏动之机何生。故曰起惟
法起。灭惟法灭。起灭虽殊。法本无二。譬如泡生于水。
泡外无水。水生于泡。水外无泡。又如风中鼓橐。光里
拣明。谁为能拣。谁为所拣。孰为内风。孰为外风。孰为
是水。孰为非水。故名此法真不思议。夫不思议者。非
不可思议。以不思议之外。别无法思议不思议故。然
一切众生。善思不思议法者。即能一尘入正受。诸尘
三昧起。故曰非不思议也。由是观之。凡作佛事。以无
利之利为利。利莫大焉。以有利之利为利。利莫微渺。
何以故。无利之利。称性而发。有利之利。因情而施。称
性而发。妙契无生。因情而施。醉梦缘生。妙契无生。虽
微细之施。福等虚空。醉梦缘生。总施国城妻子。得益
甚小。良以无生则无待。缘生则有住。无待则无外。有
住则有所。无外则更无有能坏无外者。有所则有能。
若坏其所。能亦随坏。故住色生心者。终受色坏。不住
色生心者。色不能劫。然无坏之妙。可以神会。难以事
求。有住之情。可以图度。易以算料。昔有一僧。造大铜
钟若干斤。出门偶值贫婆。问僧何往。僧曰。乞铜造钟
去。贫婆信手施破钱一文。僧强受而嫌其薄。即投之
能睡。必安之而后适。死生于人亦大矣。人皆公然自
安。略不为之计。何哉。
逆究常光。初无圣凡之地。以其有觉无外。自作梦缘。
缘实无从。无待成待。始乎三细。终乎六粗。粗细有常。
众生岂有觉路。常光不变。昏动之机何生。故曰起惟
法起。灭惟法灭。起灭虽殊。法本无二。譬如泡生于水。
泡外无水。水生于泡。水外无泡。又如风中鼓橐。光里
拣明。谁为能拣。谁为所拣。孰为内风。孰为外风。孰为
是水。孰为非水。故名此法真不思议。夫不思议者。非
不可思议。以不思议之外。别无法思议不思议故。然
一切众生。善思不思议法者。即能一尘入正受。诸尘
三昧起。故曰非不思议也。由是观之。凡作佛事。以无
利之利为利。利莫大焉。以有利之利为利。利莫微渺。
何以故。无利之利。称性而发。有利之利。因情而施。称
性而发。妙契无生。因情而施。醉梦缘生。妙契无生。虽
微细之施。福等虚空。醉梦缘生。总施国城妻子。得益
甚小。良以无生则无待。缘生则有住。无待则无外。有
住则有所。无外则更无有能坏无外者。有所则有能。
若坏其所。能亦随坏。故住色生心者。终受色坏。不住
色生心者。色不能劫。然无坏之妙。可以神会。难以事
求。有住之情。可以图度。易以算料。昔有一僧。造大铜
钟若干斤。出门偶值贫婆。问僧何往。僧曰。乞铜造钟
去。贫婆信手施破钱一文。僧强受而嫌其薄。即投之
法语¶ 第 162b 页 X73-0162.png
寺河。既而僧乞铜数满。钟铸七火。而当钟要处。即有
一孔。僧怒曰。我铸钟心亦诚矣。七火而钟孔生。如再
铸而孔不满。我必投身洋铜。与之俱化。亦甘心焉。时
有异人晓僧曰。钟不圆满。无他故。以公昧却最初檀
越信心之施故也。僧熟思良久曰。我知之矣。我初乞
铜。值贫婆。施钱一文。时我嫌微。投之寺河。于是遂断
河吸水。水涸得破钱。掷向所铸七火铜内。一火而钟
圆矣。悲哉。无心之施。则与不思议合。刻画而舍。则与
无明为前茅。比径山刻大藏。有计利而不计法者。则
以为与和尚刻。莫若自刻。费少而易成。且得我利者。
皆我眷属僮仆。有计法而不计利者。则以为我但施
钱与和尚刻藏。渠真实为我刻经。我将无作有。必所
甘焉。且佛语无妄。我必赖刻藏因缘。借缘生而植无
生之因。终当出苦。顾不伟哉。或谓计利者。不若计法
者。达观道人则不然。计法固胜于计利者。然皆出有
心。岂若贫婆闻僧乞钱之声未竟。信手将一破钱施
与。谓之有心。贫婆初不作较量功德多少念。谓之无
心。则木偶人不解布施。灵山会上。我大觉老人拈花
示众。惟饮光破颜微笑。达观道人向无公道处。作公
道断。以为贫婆与头陀。当并案结款。如是则计法计
利者。自知负堕也。
金汤大法。不越乎折摄二门。折则佛祖犹有所诃斥。
况其他哉。惟摄一门。网罗怯弱之机尽矣。虽然。若未
得佛祖之心。则佛祖亦不易骂。如德山以大藏为拭
一孔。僧怒曰。我铸钟心亦诚矣。七火而钟孔生。如再
铸而孔不满。我必投身洋铜。与之俱化。亦甘心焉。时
有异人晓僧曰。钟不圆满。无他故。以公昧却最初檀
越信心之施故也。僧熟思良久曰。我知之矣。我初乞
铜。值贫婆。施钱一文。时我嫌微。投之寺河。于是遂断
河吸水。水涸得破钱。掷向所铸七火铜内。一火而钟
圆矣。悲哉。无心之施。则与不思议合。刻画而舍。则与
无明为前茅。比径山刻大藏。有计利而不计法者。则
以为与和尚刻。莫若自刻。费少而易成。且得我利者。
皆我眷属僮仆。有计法而不计利者。则以为我但施
钱与和尚刻藏。渠真实为我刻经。我将无作有。必所
甘焉。且佛语无妄。我必赖刻藏因缘。借缘生而植无
生之因。终当出苦。顾不伟哉。或谓计利者。不若计法
者。达观道人则不然。计法固胜于计利者。然皆出有
心。岂若贫婆闻僧乞钱之声未竟。信手将一破钱施
与。谓之有心。贫婆初不作较量功德多少念。谓之无
心。则木偶人不解布施。灵山会上。我大觉老人拈花
示众。惟饮光破颜微笑。达观道人向无公道处。作公
道断。以为贫婆与头陀。当并案结款。如是则计法计
利者。自知负堕也。
金汤大法。不越乎折摄二门。折则佛祖犹有所诃斥。
况其他哉。惟摄一门。网罗怯弱之机尽矣。虽然。若未
得佛祖之心。则佛祖亦不易骂。如德山以大藏为拭
法语¶ 第 162c 页 X73-0162.png
疮纸。布裈和尚以文殊普贤置裈当之间。不闻诸方
具眼尊宿诃之者。脱未得佛祖之心。孰同肯首。迩来
大人不现。魔外充斥。无论黑白。微有知解。便谓巳了。
于古德机缘之中。纲宗不别。明暗犹豫。得为虚名。甘
昧自心。强横批判。逞一时之情。结长劫之业。此所谓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譬如纸花终难结果。吾知其这
点虚名。终须亦自打泼了。不若自附怯弱队里。虽未
得佛祖心。且信佛祖语。精严奉行。敢保万无一失。如
未能爬。莫学走。多少稳当。爬未能而强走。吾知其堕
坑落堑。终有日在。黄龙心始了此事。故其笔头三昧。
生杀纵横。折摄自在。
贪之与瞋。固俱是毒。然莫若痴之毒尤甚。夫何故。吾
心不痴。则贪与瞋。无所从起。及贪瞋既起。痴而不觉。
贪则如海吞流。嗔则如火烧山。造无量黑业。受苦长
劫。难以芥石喻之。既究苦之所以然。则离痴无贪与
嗔。苦自何来。然痴生由乎不觉。不觉复由乎觉。觉既
本觉。缘何生痴耶。以其觉外无觉。能觉本觉。故本觉
亦不能自觉。本觉若能自觉。谓之始觉则可。谓之本
觉。则觉外有觉矣。而本觉之义安在哉。以此观之。唯
本觉不能自觉。所以痴生。痴生起贪与瞋。而贪瞋之
极。苦报必酷。酷则难堪。难堪必究苦毒之所自来。始
了知贪之与瞋。初本乎痴。痴复本乎本觉。本觉则无
所本。本无中边。安有内外。灵然而无我。无我则谁受
其毒。灵然则痴本自无。既悟此理。以理治情。情穷复
具眼尊宿诃之者。脱未得佛祖之心。孰同肯首。迩来
大人不现。魔外充斥。无论黑白。微有知解。便谓巳了。
于古德机缘之中。纲宗不别。明暗犹豫。得为虚名。甘
昧自心。强横批判。逞一时之情。结长劫之业。此所谓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譬如纸花终难结果。吾知其这
点虚名。终须亦自打泼了。不若自附怯弱队里。虽未
得佛祖心。且信佛祖语。精严奉行。敢保万无一失。如
未能爬。莫学走。多少稳当。爬未能而强走。吾知其堕
坑落堑。终有日在。黄龙心始了此事。故其笔头三昧。
生杀纵横。折摄自在。
贪之与瞋。固俱是毒。然莫若痴之毒尤甚。夫何故。吾
心不痴。则贪与瞋。无所从起。及贪瞋既起。痴而不觉。
贪则如海吞流。嗔则如火烧山。造无量黑业。受苦长
劫。难以芥石喻之。既究苦之所以然。则离痴无贪与
嗔。苦自何来。然痴生由乎不觉。不觉复由乎觉。觉既
本觉。缘何生痴耶。以其觉外无觉。能觉本觉。故本觉
亦不能自觉。本觉若能自觉。谓之始觉则可。谓之本
觉。则觉外有觉矣。而本觉之义安在哉。以此观之。唯
本觉不能自觉。所以痴生。痴生起贪与瞋。而贪瞋之
极。苦报必酷。酷则难堪。难堪必究苦毒之所自来。始
了知贪之与瞋。初本乎痴。痴复本乎本觉。本觉则无
所本。本无中边。安有内外。灵然而无我。无我则谁受
其毒。灵然则痴本自无。既悟此理。以理治情。情穷复
法语¶ 第 163a 页 X73-0163.png
本。本复而哀诸未复者。乃乘智愿之轮。究转一切。碾
断痴根。同登无上。然后乃快。此圣人之心也。故曰。净
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夫念息尘忘。故忘而无功。尘忘念息。故息而无力。无
功无力。故道成无作。无作之作。违顺解脱。违顺解脱。
根尘炽然而无待。以炽然故。则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故一针一线之施。功虽细而不昧。以无待故。故细而
不昧之功。功齐等空之福。即此观之。能所未忘。则根
尘乃鬼狱之师。根境脱落。则能所乃无生之导。何以
故。称性而修。我不欲忘。而能所自忘。因情著力。我欲
忘而根尘愈结。所以得其旨也。热恼凡夫。不异道中
之圣。失其旨也。离欲圣者。取笑道前之辈。是故有志
于出世者。必先知而后行。则功不虚弃。不知而行。虽
舍身命等恒河沙数。终成业苦者也。
即用而酬。数外无知。故离数无知。离知无数。数未尝
数。故何数非知。知未尝知。故何知非数。如是了知。自
然能所不立。而用不昧。故曰即用而酬。初无圣凡。用
处无疑。虽涉死生好恶之场。知本不累。累则非用也。
故宗门贵用处不昧。不昧即照到耳。约教而酬。虽等
觉亦有所知愚两种。不能破尽。至妙觉则无愚可破
矣。此论说到。不拘用到也。若伶利作家。待渠问时。伸
一指。反问渠知此指否。彼曰知。则曰。识得一。万事毕。
更问甚齐头数。不齐头数。渠若不荐。我且出身去也。
右紫柏老人说老婆禅。诳吓禅雏。不知是甚么心行。
断痴根。同登无上。然后乃快。此圣人之心也。故曰。净
法界身。本无出没。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夫念息尘忘。故忘而无功。尘忘念息。故息而无力。无
功无力。故道成无作。无作之作。违顺解脱。违顺解脱。
根尘炽然而无待。以炽然故。则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故一针一线之施。功虽细而不昧。以无待故。故细而
不昧之功。功齐等空之福。即此观之。能所未忘。则根
尘乃鬼狱之师。根境脱落。则能所乃无生之导。何以
故。称性而修。我不欲忘。而能所自忘。因情著力。我欲
忘而根尘愈结。所以得其旨也。热恼凡夫。不异道中
之圣。失其旨也。离欲圣者。取笑道前之辈。是故有志
于出世者。必先知而后行。则功不虚弃。不知而行。虽
舍身命等恒河沙数。终成业苦者也。
即用而酬。数外无知。故离数无知。离知无数。数未尝
数。故何数非知。知未尝知。故何知非数。如是了知。自
然能所不立。而用不昧。故曰即用而酬。初无圣凡。用
处无疑。虽涉死生好恶之场。知本不累。累则非用也。
故宗门贵用处不昧。不昧即照到耳。约教而酬。虽等
觉亦有所知愚两种。不能破尽。至妙觉则无愚可破
矣。此论说到。不拘用到也。若伶利作家。待渠问时。伸
一指。反问渠知此指否。彼曰知。则曰。识得一。万事毕。
更问甚齐头数。不齐头数。渠若不荐。我且出身去也。
右紫柏老人说老婆禅。诳吓禅雏。不知是甚么心行。
法语¶ 第 163b 页 X73-0163.png
疑则参取。
法无可喻。法若可喻。法亦喻也。惟圣人知法不可喻。
而种种喻之者。不过一时方便耳。若喻以空。空虽无
际。而不能出生一切。若喻以地。地虽能出生。而有边
畔。若喻以水。水虽融通。而有枯竭。若喻以风。风虽鼓
舞万物。而有息灭。若喻以火。火虽明能破暗。不可撄
触。触而附物则生。离物即灭。若喻以树。树虽能种种
花果。而离地则根无所托。若喻以莲花。虽花果同时。
而离水不有。若喻以薝卜。薝卜虽香。秋风忽生。香亦
随尽。若喻以摩牟夜光。两者虽盖世奇宝。而不若法
之虚彻灵通也。至于喻以龙。喻以师子。喻以大人。喻
以王。喻父。喻母。喻大。喻小。喻长。喻广。喻方。喻圆。喻曲。
喻直。喻动。喻静。喻屈。喻伸。喻待。喻无待。要而言之。百
喻千喻。法不可喻也。余故曰。喻者。圣人一时应物之
方便耳。是以执喻而难法。不知法者也。
夫根之与尘。初非两物。众人不了。横计成迷。如以慧
眼观之。见虽非树。离见无树。树虽非见。离树无见。以
离见无树。故树有而非存。以离树无见。故见有而无
我。树有非存。虽万象纵横而无物当情。见有无我。即
炽然分别而无我当物。根之与尘。往复观察。两无所
当。而众人于两无所当之场。境分好丑。心存爱憎。万
死不知。得非开眼作梦者哉。
夫淫习不难克。难在知淫之所以然。所以然明。则能
寻流而得源矣。流譬心也。水喻性也。水本静而流动。
法无可喻。法若可喻。法亦喻也。惟圣人知法不可喻。
而种种喻之者。不过一时方便耳。若喻以空。空虽无
际。而不能出生一切。若喻以地。地虽能出生。而有边
畔。若喻以水。水虽融通。而有枯竭。若喻以风。风虽鼓
舞万物。而有息灭。若喻以火。火虽明能破暗。不可撄
触。触而附物则生。离物即灭。若喻以树。树虽能种种
花果。而离地则根无所托。若喻以莲花。虽花果同时。
而离水不有。若喻以薝卜。薝卜虽香。秋风忽生。香亦
随尽。若喻以摩牟夜光。两者虽盖世奇宝。而不若法
之虚彻灵通也。至于喻以龙。喻以师子。喻以大人。喻
以王。喻父。喻母。喻大。喻小。喻长。喻广。喻方。喻圆。喻曲。
喻直。喻动。喻静。喻屈。喻伸。喻待。喻无待。要而言之。百
喻千喻。法不可喻也。余故曰。喻者。圣人一时应物之
方便耳。是以执喻而难法。不知法者也。
夫根之与尘。初非两物。众人不了。横计成迷。如以慧
眼观之。见虽非树。离见无树。树虽非见。离树无见。以
离见无树。故树有而非存。以离树无见。故见有而无
我。树有非存。虽万象纵横而无物当情。见有无我。即
炽然分别而无我当物。根之与尘。往复观察。两无所
当。而众人于两无所当之场。境分好丑。心存爱憎。万
死不知。得非开眼作梦者哉。
夫淫习不难克。难在知淫之所以然。所以然明。则能
寻流而得源矣。流譬心也。水喻性也。水本静而流动。
法语¶ 第 163c 页 X73-0163.png
能了动外无静。则心可以复性也。心既可以复性。率
性而治习。犹残雪扑红炉之焰。习岂能久停者哉。虽
然复性不易。苟非达心无体。全性为心。其孰能之。
夫恶无大小。善无浅深。而有心为之。则罪大功微。何
哉。良以无知为恶。虽有丘山之罪。而君子察其无知。
犹乃恕之。故物莫不善于有心。有心为善。则有执。有
执则有边际。唯无心为善者。始福等虚空耳。由是而
观。有心为善尚不可。况有心为恶乎。
易戒有心。老亦戒有心。然观其象而察其爻。亦未始
无心也。老亦不敢为天下先。而不敢者。宁非有心乎。
故有心无心。唯圣人善用之。无入而不可也。自非圣
人。不唯有心有过。即无心亦未尝无过。若然者。则初
心之人。如何作功。能辨此者。可以读易老。
予受性疏放。懒于拘检。虽为比丘。忽略绳墨。本图有
益。乃反致损。如内典之于外书。满字之于半字。凡百
安置。必有伦次。以不知故。每犯颠错。及阅大藏经。始
痛悔而改之。永不敢以外书。加于内典之上。以半字
越于满字之先。何者。经云不辨半满。忽略内外。凡所
生处。于般若种。永不清楚。及遭面貌不端严报。万历
壬辰。于龙泉寺。灯下偶见案上众书堆叠。不辨内外。
甚惊怖之。夫苟欲拔苦。非般若为迅航。迷津曷渡。非
智慧为灯烛。重昏宁晓。故有志求无上菩提者。脱般
若种子不清。如蒸沙为饭。纵经累劫。即名热沙。终不
成饭。因书此以自警云。
性而治习。犹残雪扑红炉之焰。习岂能久停者哉。虽
然复性不易。苟非达心无体。全性为心。其孰能之。
夫恶无大小。善无浅深。而有心为之。则罪大功微。何
哉。良以无知为恶。虽有丘山之罪。而君子察其无知。
犹乃恕之。故物莫不善于有心。有心为善。则有执。有
执则有边际。唯无心为善者。始福等虚空耳。由是而
观。有心为善尚不可。况有心为恶乎。
易戒有心。老亦戒有心。然观其象而察其爻。亦未始
无心也。老亦不敢为天下先。而不敢者。宁非有心乎。
故有心无心。唯圣人善用之。无入而不可也。自非圣
人。不唯有心有过。即无心亦未尝无过。若然者。则初
心之人。如何作功。能辨此者。可以读易老。
予受性疏放。懒于拘检。虽为比丘。忽略绳墨。本图有
益。乃反致损。如内典之于外书。满字之于半字。凡百
安置。必有伦次。以不知故。每犯颠错。及阅大藏经。始
痛悔而改之。永不敢以外书。加于内典之上。以半字
越于满字之先。何者。经云不辨半满。忽略内外。凡所
生处。于般若种。永不清楚。及遭面貌不端严报。万历
壬辰。于龙泉寺。灯下偶见案上众书堆叠。不辨内外。
甚惊怖之。夫苟欲拔苦。非般若为迅航。迷津曷渡。非
智慧为灯烛。重昏宁晓。故有志求无上菩提者。脱般
若种子不清。如蒸沙为饭。纵经累劫。即名热沙。终不
成饭。因书此以自警云。
法语¶ 第 164a 页 X73-0164.png
迦旃延有慧辨。善说法要。于大众中以解行称第一。
常宴坐树下。有外道问曰。以我观世人。但有此世。更
无他世。可得然乎。迦旃延曰。今此日月。为天为人。为
此世。为他世耶。若无他世。则无日月矣。外道俛首。如
是转折几十。而外道情枯智讫。遂归依之。或者问佛。
迦旃延。富楼那。皆有慧辩。何故。佛曰。渠二人多生修
无我观故。曰。修无我观何以得慧辩。佛曰。汝不见钟
鼓乎。本无心念。而随扣随应。以其内本空故也。问者
始解。
念佛求生净土之义。义在平生持念。至于临命终时。
一心不乱。但知娑婆是极苦之场。净土是极乐之地。
譬如鱼鸟。身在笼槛之内。心飞笼槛之外。念佛人以
娑婆为笼槛。以净土为空水。厌慕纯熟。故舍命时。心
中娑婆之欲。了无芥许。所以无论其罪业之轻重。直
往无疑耳。倘平生念佛虽久。及至舍命。娑婆欲习不
忘。净土观想不一。如此等人。亦谓念佛可以带业往
生净土。以义裁之。往生必难。故庐山先造法性论。次
开白莲社。非无以也。盖法性不明。则情关不破。情关
不破。则身心执受。终不能消释。以执受未消释。故于
饮食男女之欲根。断不能拔。所以口念弥陀。神驰欲
境。如先以破身心之方。教之渐习而熟。则能了知身
与心皆非吾有。此解若成。则身心执受虽未顿破。然
较之常人。高明远矣。破身心之方。莫若毗舍浮佛传
心前半偈。最为捷要。或先持千万过。五百万过。三百
法语¶ 第 164b 页 X73-0164.png
万过。持数完满。徐为持偈者开解之。自然身心横计。
便大轻了。此计既轻。即以持偈之心。持阿弥陀佛。专
想西方。至舍命时。则娑婆欲念。不待著力然后始空。
何以故。乘解专想故。古德曰。先了身心非有。此智既
开。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九人念佛。我敢保他无一人
不生净土者。此义亦本庐山先造法性论。开众生知
解。次建白莲社。成众生之行而来也。
予闻观世音菩萨。初因古观音佛而发心曰。我若成
佛。等观音如来。以闻思修三慧。自入。教他入。由闻而
思。由思而精。由精而遗闻。闻遗则所忘。所忘则闻尽。
以如是三昧。熏以悲智。治往劫之染习。陶铸众生之
黑业。一切众中亦如我等。此愿不成。誓不成佛。然于
六根之中。菩萨惟用耳根开圆通之门者。其本愿应
娑婆之机。又此以音闻为教体。所以馀方诸大菩萨。
数等微尘。非有惭德。迦文拣而退之。而独进观世音
者。以诸大菩萨。应当馀方。惟观音大士。独当应此方
故也。即此观之。则感应之道。若针芥函盖。毫釐有差。
便不恰好矣。虽神通智巧。于恰好中莫能作小方便。
如方便可作。则诸大菩萨岂无神通智巧哉。予少时。
似与观世音有大因缘。不然。予初不知大悲菩萨为
何神。予将祝发忽生变心。自思曰。我不祝发亦可修
行。何必祝之。须头光然后能修哉。众助缘者。闻予言
皆为之变色。率多不乐。时予偶睡。睡中见一老僧立
于东南空中。遥指西南。一无所言。予因指掉头。则见
便大轻了。此计既轻。即以持偈之心。持阿弥陀佛。专
想西方。至舍命时。则娑婆欲念。不待著力然后始空。
何以故。乘解专想故。古德曰。先了身心非有。此智既
开。专心念佛。求生净土。九人念佛。我敢保他无一人
不生净土者。此义亦本庐山先造法性论。开众生知
解。次建白莲社。成众生之行而来也。
予闻观世音菩萨。初因古观音佛而发心曰。我若成
佛。等观音如来。以闻思修三慧。自入。教他入。由闻而
思。由思而精。由精而遗闻。闻遗则所忘。所忘则闻尽。
以如是三昧。熏以悲智。治往劫之染习。陶铸众生之
黑业。一切众中亦如我等。此愿不成。誓不成佛。然于
六根之中。菩萨惟用耳根开圆通之门者。其本愿应
娑婆之机。又此以音闻为教体。所以馀方诸大菩萨。
数等微尘。非有惭德。迦文拣而退之。而独进观世音
者。以诸大菩萨。应当馀方。惟观音大士。独当应此方
故也。即此观之。则感应之道。若针芥函盖。毫釐有差。
便不恰好矣。虽神通智巧。于恰好中莫能作小方便。
如方便可作。则诸大菩萨岂无神通智巧哉。予少时。
似与观世音有大因缘。不然。予初不知大悲菩萨为
何神。予将祝发忽生变心。自思曰。我不祝发亦可修
行。何必祝之。须头光然后能修哉。众助缘者。闻予言
皆为之变色。率多不乐。时予偶睡。睡中见一老僧立
于东南空中。遥指西南。一无所言。予因指掉头。则见
法语¶ 第 164c 页 X73-0164.png
西南。有一舟满载黑白。异口同音。念南无阿弥陀佛。
佛声入耳。五内清凉。悦豫难状。急走欲登其舟。然竟
不及而梦醒。谓助缘者。言梦中之异。佥曰。公既发心
祝发。中道而辄变。公与观世音菩萨有大因缘。菩萨
因现比丘身而为公说法。予曰。了无一言。但手指而
巳。何曾说法。众中有曰。菩萨以指为舌。说法巳竟。公
自不解耳。予闻此音。而祝发之心。始判然无惑。既祝
发之后。以予多生习染。兼受性精悍。虽为比丘。于如
来绳墨之度。不无忽略。此岂独自心了了。亦难逃大
悲。他心道眼之所照烛也。呜呼。予祝发将三十馀年。
于万历戊戌三月初二日。停舟于襄河之岸。适有二
三邻船。皆进武当香者。自暮达旦。焚香诵经似若不
辍。且皆异口同音。呼南无无量寿佛。声入睡耳。予不
觉寸衷剌然。此我三十年前。将祝发时。所梦之境也。
又观世音菩萨。乃阿弥陀佛辅弼之臣。今彼众朝玄
武。而称无量寿佛者。则玄武即观世音之化身。应此
方之机。未可知也。又是夜。予合眼顷。梦一僧持三轴
像设。欲予观看。及展而视之。则吕纯阳。与观世音菩
萨像也。绢皆新。笔气亦新。非妙手不能写。予意得古
者始妙。此僧曰。我有古观音一幅。汝可供养。予即展
视之。果绢旧。像亦似旧。且有一童子。喃喃而谓予曰。
此菩萨灵感异常。当受之。予梦醒。追感往曾朝武当。
中道大病。至襄阳病愈甚。偕行者佥曰。子不能上山
矣。予强起露坐。忽有清风。一触头面。顿觉病稍愈。胸
佛声入耳。五内清凉。悦豫难状。急走欲登其舟。然竟
不及而梦醒。谓助缘者。言梦中之异。佥曰。公既发心
祝发。中道而辄变。公与观世音菩萨有大因缘。菩萨
因现比丘身而为公说法。予曰。了无一言。但手指而
巳。何曾说法。众中有曰。菩萨以指为舌。说法巳竟。公
自不解耳。予闻此音。而祝发之心。始判然无惑。既祝
发之后。以予多生习染。兼受性精悍。虽为比丘。于如
来绳墨之度。不无忽略。此岂独自心了了。亦难逃大
悲。他心道眼之所照烛也。呜呼。予祝发将三十馀年。
于万历戊戌三月初二日。停舟于襄河之岸。适有二
三邻船。皆进武当香者。自暮达旦。焚香诵经似若不
辍。且皆异口同音。呼南无无量寿佛。声入睡耳。予不
觉寸衷剌然。此我三十年前。将祝发时。所梦之境也。
又观世音菩萨。乃阿弥陀佛辅弼之臣。今彼众朝玄
武。而称无量寿佛者。则玄武即观世音之化身。应此
方之机。未可知也。又是夜。予合眼顷。梦一僧持三轴
像设。欲予观看。及展而视之。则吕纯阳。与观世音菩
萨像也。绢皆新。笔气亦新。非妙手不能写。予意得古
者始妙。此僧曰。我有古观音一幅。汝可供养。予即展
视之。果绢旧。像亦似旧。且有一童子。喃喃而谓予曰。
此菩萨灵感异常。当受之。予梦醒。追感往曾朝武当。
中道大病。至襄阳病愈甚。偕行者佥曰。子不能上山
矣。予强起露坐。忽有清风。一触头面。顿觉病稍愈。胸
法语¶ 第 165a 页 X73-0165.png
次亦畅然。因而偕众上山。惟行路时了然无病。及至
旅邸。则病复重。众曰于此且止。俟病好再上山未晚
也。予闻而不然。明日复强起。至好汉坡。则病全愈矣。
于是进黄金殿。礼玄帝圣容。且私感谢帝之灵祐。使
我大病顿瘳。还至净乐宫。对帝像立誓曰。我若不祝
发为僧。学无上道。则长劫当堕阿鼻地狱。异哉。临祝
发则观音现比丘身而度我。朝武当则观音现玄帝
身而灵祐我。愧予小子。业重垢深。天机鲁钝。道不胜
习。识不知微。忝为比丘三十馀年。大悲重恩。君亲厚
德。皆未能酬纤毫于万一。而菩萨犹孩而不舍。复于
梦现比丘身。授菩萨像于小子。小子梦醒而痛感。乃
忘其鄙陋。序祝发之颠末。始始终终。若一镜现三世
去来之像。丝毫无昧。亦欲世之人。知玄帝实大悲之
化身也。且见小子发心之因。实亦帝之所发起也。然
圆净陈居士之德。助我犹不浅者。我若得道。首先以
菩萨闻思修三昧度之。则观音之照烛。乃无愧焉。
紫柏老人集卷之二
旅邸。则病复重。众曰于此且止。俟病好再上山未晚
也。予闻而不然。明日复强起。至好汉坡。则病全愈矣。
于是进黄金殿。礼玄帝圣容。且私感谢帝之灵祐。使
我大病顿瘳。还至净乐宫。对帝像立誓曰。我若不祝
发为僧。学无上道。则长劫当堕阿鼻地狱。异哉。临祝
发则观音现比丘身而度我。朝武当则观音现玄帝
身而灵祐我。愧予小子。业重垢深。天机鲁钝。道不胜
习。识不知微。忝为比丘三十馀年。大悲重恩。君亲厚
德。皆未能酬纤毫于万一。而菩萨犹孩而不舍。复于
梦现比丘身。授菩萨像于小子。小子梦醒而痛感。乃
忘其鄙陋。序祝发之颠末。始始终终。若一镜现三世
去来之像。丝毫无昧。亦欲世之人。知玄帝实大悲之
化身也。且见小子发心之因。实亦帝之所发起也。然
圆净陈居士之德。助我犹不浅者。我若得道。首先以
菩萨闻思修三昧度之。则观音之照烛。乃无愧焉。
紫柏老人集卷之二
法语¶ 第 165b 页 X73-0165.png